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初中文言文虛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文言文虛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文言文虛詞

第1篇: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教學;效率 就初中生而言,文言文都是晦澀難懂的,無異于天書,學生們對文言文的學習提不起任何的興趣。但盡管如此,文言文教學仍要進行,因為初中語文課本中文言文所占篇目差不多有四分之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教師應該盡量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學方法,以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呢?

一、注重朗讀,提高教學效率

文言文的學習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確實存在難度,學生甚至缺乏必要的停頓、斷句的基本常識。由此,想學好文言文,自是困難重重。對此,筆者認為,注重文言文的朗讀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朗讀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大聲朗讀、默讀、集體齊讀、獨自誦讀等等,無論是哪一種讀法,都能對文言文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的范讀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讀音和現(xiàn)代漢語中的讀音不一樣,而這些,學生是無從知曉的,就需要教師范讀以正音。通過教師的范讀,不僅能讓學生讀準字音,還能幫助學生掌握語句的停頓,從而有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轉(zhuǎn)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其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初中文言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學生能翻譯全文,因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翻譯技巧,以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

其實,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能根據(jù)工具書,對照課文的注釋疏通大意。對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翻譯時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對照課文中的注釋,再利用工具書進行逐字逐句地按順序直接翻譯;其次,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適當對語句的順序進行調(diào)整;再次,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性的要求,對直譯出來的內(nèi)容進行增補,使語言更加完整、豐富;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確,文言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官職名稱、年號等等,不用翻譯。

三、綜合歸類,舉一反三

文言文之所以難,對于初中生而言,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從文言實詞和虛詞來看,實詞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虛詞則因其用法不同而意思也不相同。例如:《馬說》里的“食”字和“其真”一詞:“食不飽,力不足”“食之不能盡其材”,兩個“食”字的讀音、詞性及意思均不相同;“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兩個“其真”的意思也完全不同。虛詞的難度更大,一個虛詞的用法很多,學生難以掌握。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其相關規(guī)律,降低學習難度。如常見的“之”字,其用法很多:作代詞,可代人也可代事、代物,譯為“他(們)”“她(們)”“它(們)”等;作助詞,相當于結構助詞“的”,也可以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作動詞,譯為“去、到”,如“送孟浩然之廣陵”,但是這種用法很少。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此類知識要善于歸類、總結、積累,切實掌握其用法,從而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

總之,初中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切不可忽視。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探索,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言教學方法,讓學生克服對文言文的畏難情緒,切實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迎華.初中文言文教學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

第2篇: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 知識難點 教學方法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高中學生能夠閱讀淺易文言文。然而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文言文教學卻成了一個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知識難點。究其原因,筆者以為有以下幾個因素值得注意:

首先,如今的初中語文新課改對于文言文,其要求是學生能讀背、能解其大意即可,并不重視對文言文字詞的把握,同時還有一些提法也不再和高中接軌。如不提“通假字”,但高中卻將此作為平時文言積累的一個重點。同時,初中語文教學淡化語法學習,而高中教學及高考都在體現(xiàn)對語法的重視,如倒裝句式。加之高中文言文的難度遠遠大于初中,因此,學生普遍反映難以理解。

其次,學生的學習意義不明確。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文言文認識不足,總以為文言文寫的是古人古事,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不需要如此古老的文章,把時間大量地花在了數(shù)理化及英語的學習上。眾所周知,語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高中文言文教材的學習從文化繼承的角度看,是繼承我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切入點,我們可從中學習古人行文之簡潔、闡理之透徹,學習高揚著人文主義光輝的名篇美文,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從工具性的角度來講,文言文的考查也是高考的重點所在,這里可以以高考對文言文及相關內(nèi)容的賦分分值來作說明:文言文閱讀選擇題9分(3個選擇題),翻譯10分,名句名篇默寫4分,這是從直接考查的角度看的;從間接的角度看,詩歌鑒賞需要具備文言文的知識來完成,作文也可從文言文中獲得大量的好處,如此重要的文言文怎能輕視!

當然,學生不喜歡文言文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說教師的古典文學素質(zhì)、教學方法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呢?針對以上原因,并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思考,特提出以下六種方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開宗明義,講清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意義。這可從文化傳承對于一個國家、民族的生存發(fā)展進行介紹;其次,從實用主義出發(fā),以一套高考卷做例子,講清它與平時學習的關系,同時再找?guī)追菀蛭难约丫涞那擅钸\用而獲青睞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以作佐證,這對于許多功利性強的學生不失為引領他進入文言文學習的途徑之一。

二、教師素質(zhì)的提高。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學素養(yǎng),爭取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備清楚,講透徹;又善于引導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去理解文言之美,體會其中所蘊涵的語言之美、結構之美。比如《西廂記?長亭送別》之情景交融之美、《六國論》中無可反駁之恢宏氣勢。其中還可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輔助,如錄音磁帶、網(wǎng)絡上的MP3等。同時,如果還能從文化學、字源學、心理學等方面對所學內(nèi)容作一定程度上的引申,拓展教材的容量,則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詩經(jīng)?氓》中的這一個“氓”字,教材上釋作“民”,這是沒有感彩的,如果我們認真看一看《說文解字》(段玉裁注)“自他歸來之民謂之氓,故字從民亡”,可推測“氓”不是本地人;《秦策》“不愛民氓”高誘注“野民曰氓”則有鄙視之意了,如此不妨把它釋作“那個壞男人”不更妙?試想一下,這樣下來再讓學生去探究學習這首詩歌,興趣當然會不一樣了。

三、虛詞的意義及用法學習上的困難辨析。我們知道,虛詞沒有實在含義,只在句中起到語法作用。在初中淡化語法的現(xiàn)實下,學生對于虛詞如副詞、連詞等的語法作用掌握本來就不扎實,何況文言虛詞還需要學生根據(jù)上下詞語、句子間內(nèi)容來尋找一個恰當?shù)默F(xiàn)代漢語虛詞代替,有時還只是起到一個語法作用,沒有實在的解釋,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其次,有些文言虛詞本身還未完全虛化,如“之”字亦可作“往、到”講;特別是文言虛詞較之實詞并不多,所以大多是一詞多用(指可作多種意義和用法),學生就更難以掌握。因此,結合高考及自己的教學實踐,對于文言虛詞,筆者建議不妨把握以下幾個原則:1.舍棄原則。高考《考試大綱》在考察虛詞上確定為“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同時歷年來的試卷實際上又表現(xiàn)為常見文言虛詞的主要、常見用法上。基于此,我們可在實際教學中詳講細析其主要用法,略講其他。2.集中原則。對于還未完全虛化的虛詞義項,可發(fā)動學生歸納集中。3.回歸語法分析。既然虛詞的作用落腳在語法上,那就應該回歸語法,充分利用句間關系,利用語句大意,觀察虛詞所處位置來判定其用法。當然,這里面有一個前提,也是高中教師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高效率地重新講一遍現(xiàn)代漢語語法。如此,就能使學生化繁為簡,事半功倍。

四、對于特殊句式的處理。筆者的認識是:抓典型,強記憶。抓典型是指,對于一些特殊句式,詳加分析,使學生知其所以然而加深記憶。如講定語后置句,可以以“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求人可使報秦者”為典型細加分析;對于一些固定句式,則強行記憶其句式及翻譯,如“其……之謂也”等的翻譯。

五、實詞一詞多用的把握。實詞是文字語言表義之根本。對此,高考《考試大綱》要求掌握120個常用實詞,而這些實詞的義項少則兩三條,多的有十多條,完全掌握有一定難度。何況要想真正達到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僅僅掌握這樣數(shù)量的實詞是遠遠不夠的。對此,筆者建議通過以下幾個方法循序漸進:

首先,在課文講析中通過一些方法引導出其語境義。如《鴻門宴》中的“旦日沛公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中的“從”字,學生最常見的做法是用一個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詞“跟從”來代替,但放入原文中卻主賓顛倒。老師可抓住此義,引導學生思考:既然主賓顛倒,那么,根據(jù)自己所學過的知識怎么調(diào)整才恰當呢?這樣學生很容易想到“從”字此處是一個使動用法。還可通過探究其本義去做拓展,以達到舉一反三又形象生動的目的。像“從”字的字形探討它的本義:兩人一起,有主有從,有“隨從”一詞為證。沛公是主,百余騎當然就是“跟從”他了。漢字中形聲字為主,故可強調(diào)偏旁、字形對實詞理解的輔助作用。

第3篇: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關鍵詞:文言文;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文言文知識;銜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4-0070-02

中國語言學教育家王力將文言的概念定義為“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盵1]文言文,顧名思義就是用文言所寫成的文章,飽含著中華文明的精華,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

一、文言文學習態(tài)度的銜接

加涅認為學習的發(fā)生由“學習者、刺激情境、記憶、反應”[2]這四個要素組成。高一學生是特定的學習者,當刺激情境發(fā)生了變化,他們身上也相應地發(fā)生了變化。初中階段班級的佼佼者,進入高中猛然發(fā)現(xiàn)昔日的光環(huán)漸漸暗淡,往日的優(yōu)越感已不復存在。特別是經(jīng)過考試后才知道,文言文閱讀部分居然是課外的。于是一些學生就產(chǎn)生了這樣的聲音“古人都已經(jīng)死光了,為什么還要學習他們的語言?學什么,居然還不考什么!”“課內(nèi)教的文言文學了能有什么用???考試根本都不考!”細微之處見端倪,聆聽學生的聲音,明顯感覺到有些學生對于學習文言文已有了不良的態(tài)度。態(tài)度一般要經(jīng)過相當長的時期才能逐漸形成或改變,而不是作為單一經(jīng)驗的結果發(fā)生的[3]。從學生的聲音中得知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態(tài)度有了偏差。學生需要老師耐心細致地引導對學習文言文態(tài)度的認識,并由學生自己作出選擇和決定,建立良好的態(tài)度。高一語文教師在素質(zhì)教育的平臺上帶著應試教育的“鐐銬”跳舞,必然面對著主客觀上的各種困難,解決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態(tài)度是解決其他一切問題的基礎。考試只是一種評價手段,我們學習的目標并非只為了考試。如果說學習方法是一個操作系統(tǒng),那么學習態(tài)度就是一個動力系統(tǒng)?!扒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態(tài)度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決定著學生學業(yè)上的成就,未來發(fā)展的道路,積極的態(tài)度能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文言文學習方法的銜接

語文教師走近學生,在課堂上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同學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有待于改進。學習高中文言文時,要求學生自己翻譯時,就出現(xiàn)不少學生直接拿出《高中文言文譯注及賞析》、《中學生文言文注解》等書,照搬現(xiàn)成的答案。這些同學把各種輔導資料視之若寶,敬若神明,產(chǎn)生了較強的依賴心理,導致進入高中,依然不懂什么是實詞、虛詞,不懂文言句式等語法。高中生對文言文要進行“讀讀背背”,還要掌握150個實詞、18個虛詞,還應在文言文學習上提高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能力?!岸嗑殹笔翘岣呶难蚤喿x能力的方法之一,不僅要認真完成課后訓練,而且要多作相關的字詞句的分類訓練,以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高中生的學習方法必須貫穿于學習周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課前的預習,到課堂中的聽課、做筆記、思考、發(fā)問,再到課后的復習、作業(yè)和反思。先預習后聽課,先思考后發(fā)問,先復習后作業(yè),行之有序,持之以恒。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文言文知識的銜接

初中的文言文篇幅短小,且較為淺顯;高中的文言文篇幅較長,且難度較大。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的文言實詞和虛詞,還有一些文言詞法句法。高一教師如果能充分挖掘?qū)W生的原有知識儲備,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提升。

1.文言文詞法的銜接。中考文言文對文言詞法的考查,只要求學生知道怎么解釋,考核的內(nèi)容也完全出自課本。初中教師淡化了對詞法的分析,然而對高中生來說就必須掌握一個詞法是如何運用的,要做到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詞一般分為實詞和虛詞兩類,其中實詞的學習要點有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詞類活用現(xiàn)象在文言文中比比皆是。大部分學生感到學習比較困難的是詞類活用中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在高一文言文第一課《燭之武退秦師》的使動用法,如“燭之武退秦師”中“退”一般作動詞,在此是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退卻。”初中時也學過,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也是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活命的意思?!薄多u忌諷齊王納諫》中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就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認為……美”。它表示主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或主語把賓語當作什么,側(cè)重的是一種“主觀意識”。

2.文言句式的銜接。文言文常見的四大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稜T之武退秦師》中主要的文言句式有①介詞結構后置句(或稱狀語后置句),如“以其無禮于晉”、“佚之狐言于鄭伯曰”②賓語前置句,如“夫晉,何厭之有?”③判斷句,如“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雹苁÷跃?,如“許之”,省略了主語“佚之狐”。初中同樣接觸過這些文言句式①介詞結構后置句(或稱狀語后置句),如“戰(zhàn)于長勺?!薄笆苋斡跀≤娭H,奉命于危難之間?!雹谫e語前置句,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③判斷句,如“陳勝者,陽城人也。”“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雹苁÷跃?,如“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省略了主語“病”。教師在教學相應的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回憶以前初中學過的知識自己舉出一些例子,通過這些耳詳能熟的例子,學生就能進一步探究出文言句式的一些內(nèi)在規(guī)律。高中階段需要學生自己能獨立掌握文言句式的一些標志,學生學會如何進行分析。當高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初中時并沒有建立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概念時,就有必要及時補充相應的知識。學生對現(xiàn)代漢語句子的正常語序和構成有了把握,分析文言文中句式結構就能得心應手。文言文的學習是一個“積沙成塔、集液成裘”的過程,高一語文教師只有充分挖掘?qū)W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做好銜接工作,架起從初中到高一的橋梁,才能讓學生將文言文這塊貧瘠的土地變成了膏腴之地,盛開出鮮艷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5.

[2]加涅.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M].皮連生、王映學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第4篇: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 猜譯 探索

《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階段文言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文,積累常用文言實詞和虛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顯文言文,在理解字詞、句子的基礎上加強文言文的誦讀,培養(yǎng)學生文言語感,使學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谝陨弦?,新課改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學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進行“猜譯”。

一、關于“猜譯”

文言文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原則是忠實于原文的意思,不走樣。通常,文言文的翻譯采用六字法:留、刪、擴、換、補、調(diào)。在新課改下的文言文教學中,應注重積累常用文言實詞和虛詞(辨識多義字、了解古今詞義的變化、辨識單音詞和雙音詞),注意常用文言句式(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等)。對于文中的一些尚存疑義或自己把握不準的字詞,根據(jù)文言文所反映的時代和上下語境,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先根據(jù)上下文猜測其意思,然后對照幾種理解展開小組討論和探究,從而更準確地理解字詞,進而全面到位地把握全句、理解全文的意思。

二、“猜譯”例舉

1.語境釋義

文言文中的字詞不能脫離文章所反映的時代和上下文的語境來理解,并且有一些字詞在文言中比較活躍,只有通過語境中才能確定其含義,以便總結該字詞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岸弊?,在文言文中主要作連詞,表示前后詞句修飾、并列、遞進、承接、轉(zhuǎn)折等關系。如“傭者笑而應曰”(《陳涉世家》)中“笑”是“傭者”的表情,“而”表示修飾關系;“釀泉為酒,泉香而酒?!保ā蹲砦掏び洝罚┲兄浮叭闾?,酒水清?!?,“而”表示并列,可不譯;“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同上)中“而”后的內(nèi)容較前更進一層,可譯為“而且或并且”,表示遞進關系;“水落而石出”(同上)中“水落”和“石出”有先后順序,“而”在其中表示承接關系;“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同上)中“而”字前后意思有了轉(zhuǎn)折,可譯為“可是或但是”等?!盀椤弊x“wéi”作動詞時非常活躍,依上下文語境變換其意思。

如“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隆中對》)中《梁父吟》是古歌曲名,“為”在這里應釋為“唱”;“為壇而盟”(《陳涉世家》)中“壇”是盟誓的高臺,“為”即是“修建”之義;“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陌上?!罚┲小扒嘟z”和“桂枝”都是名詞用作狀語,是“用青絲”和“用桂枝”的意思,而“籠系”和“籠鉤”是羅敷手所用器物,“為”在這里應是“做”的意思。

2.因義定音,因音定義

古漢語中一些常用實詞,因處在不同的時代和語境音不同,義也不同。有時可以根據(jù)字的讀音而知其義,有時可以依據(jù)字的意義而知其音。正是在讀音的變化中,字義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對于“覺而起,起而歸”(《始得西山宴游記》)中“覺”字的理解,有的同學讀“jiào”,意為“睡覺”,而有的同學讀“jué”,意為“睡醒”,兩種意見爭執(zhí)不下,前者說“睡覺起來”,后者說“睡醒起來”。通過討論,根據(jù)上下文,學生明確此處“覺”應讀“jué”,意為“睡醒”。借此機會,我向?qū)W生解釋了古漢語“覺醒”二字:覺,本義為睡醒;醒,本義為酒醒,后來引申為覺悟、醒悟。

3.常用通假知音義

古漢語中的某些字,如果用它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不能解釋時,我們就應該考慮它是否是通假字了,況且許多字在古漢語中已成了通用的通假字了。如:亡──無、爾──耳、見──現(xiàn)、說──悅、直──值、反──返、食──飼、邪──耶、不──否、曾──增、女──汝、要──邀、信──伸、被──披、衡──橫、有──又等。如此之例,不勝枚舉,在文言文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在釋義的同時,及時總結通假字使用的情況,提高辨別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

4.詞類活用釋義

第5篇: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文言文創(chuàng)新思想

一、新課改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學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是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等來挖掘?qū)W生的潛能,從而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才能。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而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則是傳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新課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學的重點應定位在疏通文意,培養(yǎng)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上,通過文言文的學習,繼承祖國的文化遺產(chǎn),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中重翻譯,忽視學生自我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

文言文教學既要注重文言詞匯、句式的積累,又要注重文章結構內(nèi)容、藝術形式的賞析。如果僅僅從字詞句上作些肢解式的分釋,把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整體割裂成支離破碎的古漢語知識,學生成了筆記、背誦的機器,就毫無美感可言了。文言文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于串講的方式,讀一句,講一句,要求字字句句落實清楚,從字詞到句子,再從句子到段落、篇章,從小到大,甚至課前就給學生翻譯的本子。這種過分注重詞句翻譯的文言文教學法,僅重視理性分析的語言學習過程,只關注知識的掌握,不注重學習主體語言習得的規(guī)律。

2、脫離課本,過于重視藝術欣賞的傳授。

另一方面,文言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態(tài)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藝術修養(yǎng)、審美情趣的形成很有影響。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文言作品作適當?shù)蔫b賞、評析,讓學生認識文言作品的整體美感,體味文中之情,領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這本是無可厚非,但是有些教師脫離課本,大講特講其藝術特色、人物形象,學生雖聽得很有興趣,但是收獲不大。

三、新課改中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

新課程改革中,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一直是死角。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文言文到底應該怎么創(chuàng)新?

1、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的創(chuàng)新。

新課改中,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目標定位在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使學生能自由閱讀歷代文獻,作為學習和研究的工具。第二個層面是接受和繼承文學遺產(chǎn)。第三個層次是了解現(xiàn)代文中的文言成分。因為處于起始階段的初中,學生既無文言文積累,更談不上文言文語感,因此教學重點應定位在通過誦讀,培養(yǎng)語感,積累詞句,培養(yǎng)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教師觀念的創(chuàng)新和自身角色的轉(zhuǎn)變。

(1)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教學資源設備。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應是師生間和學生間互動,共同發(fā)展的一個過程。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做學生的引導者,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設備,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2)發(fā)揮課堂討論的引導作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課堂討論這一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課堂交流形式肯定會越來越多,作為課堂組織者、參與者、評價者的教師,在課堂討論的組織過程中,首先要準確把握教學內(nèi)容,形成明確的教學目標,對討論問題的價值有一個衡量標準,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評價、篩選,有意識地將一般問題引向深入,將旁逸問題引向課堂,從而保證師生研討的問題明確且具有價值。討論應該盡可能深入,在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同時,教師應在不挫傷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對問題進行篩選和導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有價值問題。

(3)教學中古今互動,學以致用。

文言文教學要古今互動,學以致用。學生之所以經(jīng)常誤用成語典故,重要的原因是不知出處,不明意思。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注意遷移,多同現(xiàn)代漢語聯(lián)系,不僅會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還會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3、注重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領悟能力。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梢姺磸屠首x,能夠幫助領會文章要旨。大聲朗讀,口熟成誦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現(xiàn)代文更講究韻律,教學中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讀出語氣感情,讓學生在誦讀中理解文意、體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語言感悟能力。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逐步弄清其義,效果比教師指點還要好。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摘抄習慣。

新課改中要求學生用摘錄和做卡片的方式積累閱讀材料。學習文言文,摘錄十分重要,它可以指導學生準備常用文言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詞義差異、詞類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語、警句、詩詞曲中的名句。在略知大意的基礎上反復朗讀,并逐步加深理解,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小結

綜上,文言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還有很多,不管哪種創(chuàng)新,都應該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是針對學生實際,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對文言文教學進行科學、人文、有效的教學設計,就一定能轉(zhuǎn)變死角,讓文言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亮點。

參考文獻

[1]陳德勤.淺談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09(06)

[2]孫玲娟.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09(13)

[3]韓有蓮.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學[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03)

第6篇: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關鍵詞:教學重點 文言實詞 漢字特點 教學方法

初中的文言文篇目在數(shù)量上占教材總篇目近三分之一,因為,只有學生背誦了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文,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常用文言文實詞和虛詞,才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顯的文言文;只有在理解字詞、句子的基礎上加強文言文的誦讀,才能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語感,使學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因為文言文的自身特點,文字材料久遠,古今意義差別很大;課文內(nèi)容脫離時代,學生不易產(chǎn)生興趣。加之教學方法生硬:片面的解釋生字詞,疏通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結構,結果,教師教得枯燥,學生學得乏味,教學往往事倍功半。因此,要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首先要求教師明確目標,分清重難點,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明確重點難點,安排教學內(nèi)容

文言文教學內(nèi)容廣博:語言形式上有實詞、虛詞、特殊句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等等;思想內(nèi)容上有文章的思想感情、作品主旨和文化意味等等;寫作技巧上有修辭、句式及布局謀篇等等。因此,明確重難點尤為重要。

如,《曹劌論戰(zhàn)》一文中“十年春,齊師伐我”。一個“伐”字是理解句子的關鍵,伐,從人從戈,義為征伐,然而征伐有別:“征”是褒義詞,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無道;“伐”是中性詞,多用于諸侯或平級之間的公開宣戰(zhàn),一般師出有名,進軍時要有鐘鼓,后文中有“公將鼓之”、“一鼓作氣”、“齊人三鼓”就是明證。

二、根據(jù)漢字特點,落實教學內(nèi)容

漢字由形、音、義三者構成,從文字體系看,屬于表義文字,即,字形同其意義直接關聯(lián)。所以,掌握常用文言詞匯的詞義就要充分利用漢字的形體,這既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從根本解決漢字古義問題,同時,由于是從理據(jù)上明了漢字意義的來源,所以掌握得更為牢固持久。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利用字形,理解本義。文獻越是久遠,其文字的本義使用就越頻繁,而本義常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而利用字形進行意義分析,往往能化繁為簡,事半功倍。如《孟子?魚我所欲也》一文中“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中的“得兼”,學生很容易記成“兼得”。究其原因,一是斷句不當,二是不理解“兼”的含義。

第二,比較部首,明辨詞義。如歐陽修《醉翁亭記》一文中“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币痪渲?,“?!比菀妆粚W生寫作“冽”,課堂上,教師可進行比較,明確,三點水,是屬水字部,意思與水相關,洌,《說文》“水清也。從水,列聲?!边@里形容美酒如水之清澈。

第三,比較字形,辨別近義詞。如《左傳?曹劌論戰(zhàn)》一文中“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其中,視與望,近觀為視,遠眺為望。視,從見示聲;望,繁體作,上面是“臣”是眼睛,下面是“壬”,像一個人站在土地上遠望,到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對象,本義是遠望。

第四,學漢字,明文化。漢字與漢文化可以相互論證,前賢做了大量這方面工作,可資借鑒。如《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一句,其中妻、妾地位迥異:妻,是男子明媒正取的正式配偶,但最初的婚姻卻是強婚制,妻,篆書作,字形從女,從屮(頭發(fā)很長,表示成年),從又(古文手字),意為抓住一成年女子,而強婚又是發(fā)生在夜晚,所以,婚字從女從昏。(古文手字)妾,從辛,從女。辛甲骨文字形為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表示有罪的女子,本義是女奴,故《春秋傳》有“女為人妾,妾不娉也。”

三、依據(jù)教學規(guī)律,深化鞏固教學內(nèi)容

詞匯教學要遵循認知規(guī)律,“多種實驗證明,學習有意義的詞,已理解的詞比學無意義的音節(jié)、假詞和非詞要容易得多,而且不易遺忘。意義記憶的作用大于機械記憶?!雹傥难晕脑~義具有理據(jù)性――漢字構形理據(jù),多義詞義項關系也有理據(jù)性。一詞多義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理解記憶才是深入掌握一詞多義的有效方法。

如,初中課文里“名”出現(xiàn)的義項有“命名”(名之者誰)、“名字”(則題名其上)、“說出”(不能名其一處)、“出名、著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顯然,這些義項密切相關,名,從夕從口,《說文》“自命也”。本是在夜晚便于指稱不同的人而起的名稱,義即命名;有命名則出現(xiàn)名稱、名字;名字是用來稱呼的,故有“說出”之意;名字眾所周知則是“著名”。

總之,初中文言文教學要達到《標準》,要以文字,特別是實詞為核心,根據(jù)漢字形義關系、義項關系的理據(jù)性實施字詞教學;通過誦讀一定的文言文篇目,積累常用詞,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鑒賞能力。

第7篇: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一、加強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1、教學大綱的要求及語文知識的有機組成部分

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在中學階段教授學生文言文,而且最新的語文教學大綱還明確規(guī)定了文言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重及學習所要達到的能力層次。這充分說明文言文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同時作為語文學科知識之一,文言文又是必不可少的。

2、繼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手段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古老民族,它的很多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都是靠文言文記錄下來的。作為今天的人們,要想了解與繼承祖先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必須能會讀、讀懂文言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做到對我們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有明確、透徹地了解與把握,從而更好地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使之為我們今天的事業(yè)服務。

3、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

二、加強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巧妙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文言文的字詞句和現(xiàn)代漢語有很大的不同,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語言習慣距離也較大,學生較難讀懂,在文言文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師導入新課是很關鍵的。教師上新課前,若能通過某種精心設計,運用巧妙的導入手段,創(chuàng)設出與新課相適應的學習情景與氛圍,就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對新知的學習上來。

2、注重學法指導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文言文教學有別于現(xiàn)代文教學,文言文言簡意賅,如不采用適當措施,照搬現(xiàn)代文教法,勢必會傷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摸到了索取知識的門徑,拿到了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才會主動地去學習,從而養(yǎng)成學習文言文的良好習慣,必將使學生終生受益。

1)、反復朗讀

文言文誦讀的方式方法很多。篇幅短小的課文,可多作整篇的朗讀;在要求對某些章節(jié)、某些詞句作重點理解或記誦時,可以作部分的精讀;課文較長的,但有必要作整篇朗讀時,可采用輪流朗讀的方式;需要加強學生獨立活動,并通過個別朗讀的指導給全班起啟發(fā)和輔導作用的,可安排學生個別朗讀;為了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加強閱讀氣氛,增加朗讀的次數(shù),可安排學生齊讀或分組比較朗讀。待到完全熟讀成誦了,再作答題式誦讀,既不是按照原文的順序從頭到尾背誦,而是按照老師的提問有選擇的背誦有關段落或語句;老師的提問可以是關于內(nèi)容,也可以是關于章法的??傊?,這種誦讀不是單一的機械的枯燥的,而是靈活的生動的有神韻的。教師對朗讀的指導,一要及時,盡量做到邊朗讀邊指導,二要具體,具體指出學生朗讀的主要優(yōu)缺點和提高朗讀水平的途徑;三要靈活,結合談話、講解、評注、復述等多種活動進行朗讀訓練,全面提高學生文言朗讀的能力。

2)、讀注,查閱工具書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易的文言文,理解其內(nèi)容,是課程標準的明確要求。初中文言文,多是一些短小精悍、淺顯易懂的文章,加之注釋又十分詳細,學生自己完全可以讀懂課文,了解大意,過去那種“字字落實”、“句句推敲”的教學就沒必要。在文言文的教學中,讓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不同注釋的不同作用,憑借注釋理解句義、文義。有些是整體注釋的,要根據(jù)注解自己去落實關鍵詞;有些只注釋關鍵詞,要自己貫通全句的意思。課文沒有加注釋的地方,一般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對有些同學或許還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學會使用工具書,學會根據(jù)具體語言環(huán)境進行分析探究。自己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和同學一起合作解決。

3)、學會摘錄

第8篇: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應試;新課改

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不需要人們“之乎者也”地說話了,寫文章也不用“某某者……什么也”了,但對文言文的學習不能缺少,因為文言文雖然難懂,但卻有較深的文化內(nèi)涵,學習文言文,不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祖國文化,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大有裨益。下面就結合《鄭人買履》的教學實踐簡單分析一下。

一、翻譯做到文從字順即可,不可太強求

許多教師在文言文翻譯中,由于受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是過于注重文言文翻譯的逐字逐句。如教學“何不試之以足”一句的翻譯,這是一個介賓短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應為“何不以足試之”,翻譯為“為什么不用腳試一試呢?”。教師在教學時只需要簡單向?qū)W生講明這是一個介賓短語后置句并引導他們明確正常語序即可,畢竟只是七年級的學生,文言文基礎尚淺,不必做過多的強調(diào),甚至要求學生對這個句子死記硬背。只要學生能準確翻譯語句,做到文從字順就可以了,不必為了應試而強求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祖國幾千年燦爛的文化,幫助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

二、重點把握常用虛、實詞,善于歸類總結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切不可抱有一切為了考試的態(tài)度。有的教師以應試為目的,認為經(jīng)常考到的內(nèi)容,就重點強調(diào),而其他的知識點就被嚴重忽視,這樣的文言文教學是不可取的。在教學文言文時,教師還應注重引導學生把握常用的虛詞、實詞,并加以整理、綜合,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如《鄭人買履》中,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重點把握“度、坐、其、之、操、反、自信”等字詞的用法。如“先自度其足”的“度”是動詞,量長短的意思,而“吾忘持度”的“度”則是名詞,指量好的尺碼。再如“之”字在文中的不同用法等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歸類總結,比如“之”字常用的幾種用法:作代詞,代人或者代物;作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際意義;作動詞,譯為“去、往”;作助詞,譯為“的”等等。這樣,不斷學習、不斷積累,有助于學生以后學習文言文。

三、走出“講”的誤區(q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師都非常重視“講”,總是帶著學生逐字逐句地翻譯全文,然后在進行重難點的反復強調(diào)。這極大地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漢語本來就博大精深,而且就文言文的翻譯來說,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教師帶著學生翻譯,學生很容易受其影響,形式依賴難以自主翻譯。因而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輕講解重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翻譯。如“寧信度,無自信也”,就可以引導學生探討“自信”的意思。通過討論,學生們便能明白,文中的“無自信”應為“無信自”,譯為“不相信自己的腳”。通過這樣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最終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學習文言文不是讓學生在考試中能寫出“之乎者也”的文章,不是要一個中學生將“代詞在否定句中作賓語時,通常放置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說得頭頭是道,更多是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了解祖國文化,培養(yǎng)其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曾清華.淺析文言文教學的誤區(qū)[J].學問:現(xiàn)代教學研究,2011(5).

第9篇:初中文言文虛詞范文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 有效教學 誦讀教學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要學習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而這80篇古詩文中有一大部分是文言文。其中25篇納入高考背考查范疇。初中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生了解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初中生要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如何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讓他們主動誦讀文言文,提高課堂效率,就成了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在教學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讀準字音

將字音讀準確,不將句子讀破是誦讀的起碼要求,因歷史變故、語言變化,文言文中生僻字較多,我們除按照課本注釋的標音去讀外,還要勤查工具書。教學新課之初,應要求學生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準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和破讀字等。

(一)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它的讀音、意義和用法都不同。如“間”在“立有間”中讀“jiān”,意思是“一會兒”;而在“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中讀“jiàn”,意思是“夾雜”。(二)通假異讀。古音通假,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凡是通假字,借作什么字,就讀什么音。(三)破音異讀。文言文中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是用改變字詞的通常讀音來表示不同詞性和意義的一種辦法。如“食之不能盡其材”的“食”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其意思是“喂養(yǎng)”,所以讀音應為“sì”;“陳勝王”的“王”作動詞,應讀作“wàng”。(四)古音異讀。古文中有些專用名詞,如人名、姓氏、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在讀音上要保留古音,一般應該依照傳統(tǒng)的音去讀。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的“石”讀“dàn”而不讀“shí”;“可汗”應讀為“kèhán”而不是“kěhàn”。

二、讀清句讀

分清句讀,要注意句中停頓,千萬不能讀破句,從語音和意義兩方面來確定停頓:(一)句首一些虛詞(如“夫”、“蓋”、“若夫”、“故”等)后面必須稍作停頓,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 (二)古代是兩個單音詞而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一個復音詞的,要分開讀,如“可/以為師矣”。(三)根據(jù)句子語法結構來停頓,使語意更明顯,如修飾語與動詞中心語之間有停頓:“吾與汝/畢力/平險”。 (四)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應連讀,停頓要和語意結構一致,如“其一/犬坐于前”。(五)節(jié)奏停頓要體現(xiàn)出省略成分。 (六)“也”、“乎”等語氣助詞,朗讀時在其后停頓,如“余聞之也/久矣”。

三、讀出語氣

語氣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讀出,讀出語氣能夠幫助我們加深理解,培養(yǎng)文言文閱讀的語感。讀出語氣是要把握好輕重音和顫音,做到語調(diào)錯落有致,讀出感情和氣勢。

(一)注意用詞特別是虛詞所表達的語氣。如:“也”字,表陳述、判斷的語氣;“哉”字一般有驚嘆之意。(二)注意句式的不同。文言文中句式主要有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式等,語氣方面則有陳述語氣、疑問語氣、反問語氣、感嘆語氣,誦讀時需區(qū)別對待。(三)特別注意一些言雖盡而意未窮的句子的語氣,表達了作者的復雜感情,誦讀時一定要把這種言外之意傳達出來。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要讀出高亢的語氣。

四、讀出情感

如教學《小石潭記》,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作者的心情為何由開始的“心樂之”,到后來“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的強烈發(fā)差,表現(xiàn)了作者怎么樣的心情?可介紹作者寫作此文的遭際來解決疑難:柳宗元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其政治上不得志而心情抑郁,以游山玩水來排遣心中的愁憤,由樂到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學生深切地體會到了作者寓情于景和抒發(fā)貶謫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及不滿冷酷現(xiàn)實的主題。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內(nèi)容純正的經(jīng)典作品,表達了古人對于真善美理想的追求。反復涵泳體味,能使學生無形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歷練。如反復誦讀名篇《岳陽樓記》,可領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遠政治抱負。

五、講究方式

要激發(fā)學生的誦讀興趣,加深對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誦的速度,提高教學實效。誦讀的形式方法有很多,可端坐著讀、搖頭晃腦地讀;可錄音范讀、教師范讀、學生領讀、分組讀、齊聲讀、自由讀;可進行有共性的賞讀,也可進行有個性的品讀。要讓學生反復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鑒賞,在讀中受到熏陶。(一)范讀??刹シ耪b讀名家的錄音范讀,給學生一個完美的誦讀示范,并渲染課堂氣氛;可師者先行,教師本人用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范讀,把學生帶入文章的美好意境中。(二)學生誦讀。在學生誦讀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和指導學生的錯誤,并做認真的點評,以此引導其他同學讀好課文。(三)分組競讀,男女生分讀,全班齊讀。要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字音、句讀、語氣都掌握好的基礎上,讀準、讀通、讀懂,讀出味,讀出情,讀出意。此外還可以通過啞劇、表演、猜謎等多種方式,加強誦讀,提高學習效率。

新課標指出: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在誦讀中理解、積累、感悟以及模仿、借鑒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在句讀停頓起伏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以聲求義,以聲傳情,以聲品味,在讀中學,以讀促解,形成“入境始與親”的思想情感的共鳴與交融。只要我們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科學、合理、適用、適宜的背誦方法,定能促進文言文有效學習。反復誦讀是學好文言文最直觀、最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張放 初中語文有效教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