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地理知識初中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理知識初中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地理知識初中總結

第1篇: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圖;應用;策略

一、地圖的重要作用

1.內容豐富,便于學生記憶和分辨地理知識

初中地理教材中蘊含著大量復雜繁瑣的地理專業(yè)名詞,如氣象圖標、山川地名、河流大洋等,對于這些大量需要記憶的專業(yè)知識點,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學習困難,尤其是對于一些記憶力能力較差的學生,想要在短時間內記憶和分辨類似的地理知識更是“難于上青天”,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

地圖作為地理教學的輔助工具,不是單純字詞的展現(xiàn),各種地理知識都有自己專屬的立體空間畫面形式的地圖。地圖的出現(xiàn)可以將平面化的地理知識空間化,更豐富形象地展現(xiàn)各種抽象難懂的知識點。通過地圖教學方式來認知地理知識,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在學生腦海中構建永久性的記憶模塊,幫助他們記憶和分辨地理知識。

2.空間立體,便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隨著多元化教學手段的不斷深入,當代初中地理課程中很多教學要點都可以使用各種手段來進行平面或者立體的地圖展示,如多媒體、沙盤立體模型等。以多媒體展示地圖為例,這種富有空間變化的地圖,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思維能力,將抽象的地理知識轉化為立體的影像進入大腦皮層,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層面的了解。各種空間感的建立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新的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知識的想象和思維能力。借助于空間思維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通過對地圖視覺上的觀察分析將地理知識與現(xiàn)象結合在一起,發(fā)現(xiàn)其中隱藏的各種地理規(guī)律。深入學習的過程可以給學生的情感帶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在探索欲望的驅使下,他們會更愿意積極面對各種地理知識難點。

二、 地圖應用的具體策略

1.以圖激趣,強化學生地理學習自主性

興趣是一種富有積極感彩的心理活動,可以使人的大腦皮層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進而演變?yōu)榱己玫膶W習動機。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發(fā)育正處于一個急速成長的階段,他們對于新鮮事物往往更感興趣。針對現(xiàn)階段大部分學生覺得地理教學枯燥的現(xiàn)狀,教師可以借助地圖的優(yōu)勢,以圖激趣,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自主性。

結合這一學習特性,教師可以在課時教學中采用地圖的形象性特點抓住學生眼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順利導入新課。如在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水資源”學習中,可以展示一些水資源分布的地圖、水資源需求地圖以及與水有關的中國地區(qū)彩圖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很自然地將中國南方傣族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北方干旱廣袤的沙漠景象等與中國水資源分布的地圖結合起來。通過圖片導入以及鮮明對比,將中國水資源的分布現(xiàn)狀、分布特點、需求特點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直觀簡約的展示形式更便于學生總結出中國水資源的特點,如總量不少但是人均低、南北方分布不均衡等。

2.索象于圖,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地圖,作為書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圖的存在不僅可以簡化書本的文字描述,還能起到“索象于圖、以圖析文”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圖作為形象直觀的教學工具,更便于學生理解復雜的地理知識,擴大學生視野,營造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人口”的學習中,關于世界人口的特點,可以讓學生觀察“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區(qū)與世界人口稀疏區(qū)”、“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三幅對比性地圖。讓學生明白世界人口的分布呈現(xiàn)一個不均衡的狀態(tài),如面積廣袤的美洲人口數量不是最多,但是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小面積區(qū)域中人口密度反而過大。再通過觀察“世界人口稠密^與世界人口稀疏區(qū)”地圖,總結出世界上主要人口的分布地帶,通過引導學生研讀這些地帶的地形、氣候、溫度、經濟、社會發(fā)展等因素,總結歸納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原因”的概括性地圖。從這些總結性的地區(qū)分布上,學生可以很明顯看出地區(qū)所屬的國家范圍,如中國、印度等,在這個基礎上研讀人口過多帶來的問題困擾就顯得輕松許多,更容易明確人口過多導致的貧窮、住房緊張、資源破壞等帶來的消極影響。利用以圖析文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人口問題的治理,學生通過分析思考給出諸如“人口多的國家如印度可以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少的國家如歐美等可以采取鼓勵生育的措施”等解決辦法。

3.引入板圖,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板圖屬于地理教學中地圖的一種簡化形式,相對于豐富翔盡的地圖而言,板圖更直觀、形象、重點化地展示地理要點,更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借助板圖的優(yōu)勢來突破教學重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湘教版“中國的地形”教學中,教材中涉及到中國山脈走向的知識,通過常規(guī)地圖也可以觀察到山脈的走向特點,但是總體感覺較為混亂,不利于學生分門別類地掌握山脈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先畫出中國的輪廓圖,利用中國山脈所處地理位置的特點依次進行勾畫,如從東西走向,在黑板上描畫出: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用其它顏色的彩色粉筆進行文字標注。再依次按照南北走向、東北―西南走向和西北―東南走向畫出所屬山脈形狀和名稱。這種每勾畫一組搭配一組山脈知識點講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形象地認識中國每一條山脈的走向、特點,加深山脈差異性的記憶。同時,在結合對應山脈圖片欣賞的基礎上,增加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圖作為當代新課標改革后的重要教學輔助工具,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質量、培養(yǎng)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只要好好利用地圖,最大化地發(fā)揮地圖的教學優(yōu)勢,看似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學習也可以變得津津有味。因此,作為初中地理教師,要學會發(fā)現(xiàn)地圖教學的好處,懂得活用地圖的技巧,將地理知識與地圖完美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在看圖、用圖的過程中輕松掌握各種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1] 王向陽.地圖教學三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0).

[2] 厲斯亮.最近發(fā)展區(qū)與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綜合版),2010(08).

第2篇: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中地理 有機結合 基礎知識歸納 知識遷移

在高中地理的考試中,地理考查的內容繁雜,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到科學復習,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是每位考生都應該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在高三地理復習中,我們一方面應緊緊圍繞地理基礎知識的復習,通過地理知識的系統(tǒng)整理、歸納,形成完整、科學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要按大綱規(guī)定的能力要求,通過原理分析、規(guī)律總結和解題訓練加強能力培養(yǎng),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提高認識水平。本文僅對此談談自己的做法。

1 加強高中地理知識的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理論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具價值。在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比較偏重于掌握知識的細節(jié),而忽略了對知識結構整體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而帶來的直接的危害是降低了知識的智力價值,使獲得的知識難以成為今后深入探究的可靠基礎。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可以說這個過程也是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在對基本原理、規(guī)律的探究、發(fā)現(xiàn)、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多思、敢問、善問可準備一個問題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2 落實基礎知識,突出主干,注意與初中地理知識的結合

基礎和主干知識是指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念、結論。它們分布在教材的各個部分。但總體來看,能夠體現(xiàn)地理學科學習功能的、能夠形成再生知識的、與生活生產緊密聯(lián)系的部分多為高考復習的重點所在。如:地圖、地球運動、大氣運動、人類活動、人地關系等。對于基礎和主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體應用。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干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干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在重點復習高中系統(tǒng)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初高中地理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識,都應該掌握,決不能回避。要正確處理好高中系統(tǒng)地理與初中區(qū)域地理之間的關系,以高中系統(tǒng)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lián)復習,并落實到區(qū)域圖上。只有把具體的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落實到具體的區(qū)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產生的原因、特點,預測它的發(fā)展變化趨勢。如,復習“地球運動”時,就應把初中的“時區(qū)和日界線”融入其中,復習“地殼運動”時應一并復習初中“地形和地形的變化”等等。通過這樣處理,不僅使初高中地理知識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且便于提高綜合分析地理知識的能力。

3 掌握地理知識基本原理,訓練解題思路,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3.1 要多角度訓練,促進知識正遷移。地理學習中有很多圖形、圖文之間可以不斷變化,如太陽高度角可以有旗桿影子、窗戶光線、樓房間距、地球經緯網、太陽能熱水器、變化曲線坐標圖等多種題型;晨昏線問題更是變化多端,側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局部圖等。對于一些可從多角度思考的地理問題,要從整體上把握,注意發(fā)散思維的訓練。解題中注重加強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問題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訓練解題思路,提高應變能力,研究各種可能造成知識負遷移的因素,促進知識的正遷移。

3.2 要全面思考,綜合分析解答問題。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弄清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內涵(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間的相互聯(lián)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內涵(人口、資源、城市、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影響等。對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進行對比分析??煽v向對比分析,如按f佃順序比較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yè)生產、工業(yè)布局的影響,也可以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如比較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氣候特征、地區(qū)分布,比較幾種農業(yè)地域類型的發(fā)展條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過圖像來通過設計題目進行對比分析。認清相似問題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明確知識間的聯(lián)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實質內容,排除干擾因素,形成正確的認識。

第3篇: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任何一堂課都是為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而設計的。從具體的教學任務來看,不同的教學任務決定了不同課的類型,不同的課型又決定了不同的課堂教學結構。地理學科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科學。要求我們既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又要注重能力的提高。體現(xiàn)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就要求我們一方面應緊緊圍繞地理基礎知識的復習,通過地理知識的系統(tǒng)整理、歸納,形成完整、科學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要按大綱規(guī)定的能力要求,通過原理分析、規(guī)律總結和解題訓練加強能力培養(yǎng),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1、加強知識的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教學理論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具價值。在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比較偏重于掌握知識的細節(jié),而忽略了對知識結構整體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而帶來的直接的危害是降低了知識的智力價值,使獲得的知識難以成為今后深入探究的可靠基礎。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可以說這個過程也是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在對基本原理、規(guī)律的探究、發(fā)現(xiàn)、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多思、敢問、善問可準備一個問題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2、落實基礎,突出主干,注意與初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A和主干知識是指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念、結論。它們分布在教材的各個部分。但總體來看,能夠體現(xiàn)地理學科學習功能的、能夠形成再生知識的、與生活生產緊密聯(lián)系的部分多為高考復習的重點所在。如:地圖、地球運動、大氣運動、人類活動、人地關系等。對于基礎和主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體應用。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干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干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在重點復習高中系統(tǒng)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初高中地理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識,都應該掌握,決不能回避。要正確處理好高中系統(tǒng)地理與初中區(qū)域地理之間的關系,以高中系統(tǒng)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lián)復習,并落實到區(qū)域圖上。只有把具體的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落實到具體的區(qū)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產生的原因、特點,預測它的發(fā)展變化趨勢。如復習“地球運動”時,就應把初中的“時區(qū)和日界線”融入其中,復習“地殼運動”時應一并復習初中“地形和地形的變化”等等。通過這樣處理,不僅使初高中地理知識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且便于提高綜合分析地理知識的能力。可見,抓住多角度觀察地理事物的空間性質,綜合分析地理系統(tǒng)內部與外部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與轉化這些大問題,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識學習更加透徹、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思考與解答地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3、掌握基本原理,訓練解題思路,不斷提高解題能力。地理是一門“講理”的學科,明確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規(guī)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規(guī)律和觀點,訓練答題思路,提高答題水平。

第4篇: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路徑

一、目前初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

1.初中地理教師的教育觀念落后

目前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教育觀念落后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地理教師的資質不足,不能夠完全勝任地理教學相關的工作。許多初中的地理教師并不是畢業(yè)于地理專業(yè),而是從事其他專業(yè)后轉而進行的初中地理教學,或者是由于人員短缺被迫教授初中地理。所以,初中地理教師地理專業(yè)知識的普遍缺乏,使得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教育理念較落后,并且對于教學不愿意投入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初中地理教師這種師資隊伍和師資力量的不足以及教學教育理念的落后,嚴重限制了初中地理教學的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地理教師教育理念的落后會使教師忽略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不利于對學生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更不利于提高學生對于地理學生的興趣。

2.初中地理教學的教學設施落后

教學設施的落后也是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無法提高的原因之一。教學設施的相對落后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初中學校對于地理教學還不夠重視,將地理教學與數學、語文等主修學科區(qū)別開來,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安排地理課程,但課時也遠遠達不到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不會加強對初中地理師資力量的建設,提高教學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更不會加強對初中地理教學設施的建設,提供必要的教學、豐富教學手段。教學設施的落后使得教師無法安排相應的地理公開課,促進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無法使用較好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直觀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提高學生的興趣,豐富教學手段。教學手段的落后使初中地理教師的備課和教學質量都受到影響,只能使用學校具備的基本的地理教學工具進行教學。

3.學生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

初中地理教學課堂的枯燥和單調使得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不高,忽略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沒有意識到地理學習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數初中學生對于地理的學習仍處于死記硬背的階段,有的學生甚至認為地理學習毫無用處,因為地理成績并不是影響能否進入高中的關鍵因素,因此對地理學習非常不重視。除此之外,教學設施的落后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也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習提不起興趣,無法投入到地理學習中,許多重點和難點都理解和掌握不了,直接導致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厭惡和排斥。這也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學效果還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1.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要想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作為地理教師首先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將初中地理課堂作為自己的主戰(zhàn)場,利用地理教學的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地理教師必須認真地對待教學內容,認真?zhèn)湔n,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氛圍??梢越W習和討論小組,讓學生們自己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促進學生們積極的思考問題和討論問題。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和參與性,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將地理課堂變得更加豐富,使地理知識更加形象、生動以便于學生們記憶和理解。可以在初中地理課堂中運用趣味的歷史小故事,將地理知識融入其中,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明白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并印象深刻,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2.充分利用地圖教學

初中地理教學具有直觀性的特點,需要將地理知識直觀、簡潔明了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只有這樣才便于學生理解、學習和記憶。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地圖等示例工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地圖具有形象、簡明直觀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快捷的熟悉和掌握一些地理方位以及地理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地理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將地圖作為一種課堂教學工具,學生可以將地圖作為一種課外學習工具。教師在地理課堂中利用地圖進行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拓展課本中的有關知識。所以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不必要求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可以讓學生學會看地圖,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地理知識。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地圖的繪制,不斷增強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

3.高度重視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多媒體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多媒體集聲音、圖像于一體,聲色并茂,運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一些抽象或者難懂的地理知識變得具體易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將抽象難懂的地理教學概念和原理變得通俗易懂、容易被學生的接受和理解。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課本上的地理知識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將理論知識的運用形象生動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靈活的運用地理知識來解決遇到的困難和麻煩。

三、總結

地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初中地理必須通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來完善課堂效果。這需要學校、教師乃至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高度重視,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充分利用地圖和多媒體進行教學,對初中地理教學進行改革,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第5篇: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以圖導學”的教學模式有著許多依據,此時使用的地理圖像包括教師自制的教學掛圖、錄像、教師上課畫的板畫、教學掛圖、填充圖冊等,從廣義上來說地理模型也屬于地理圖像,經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智力發(fā)育主要在于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方向的發(fā)展,因此,使用地理圖像進行初中地理教學符合初中生的智力發(fā)育特點,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一、“以圖導學”在初中地理課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經過近幾年各地教學實踐,“以圖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n的應用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在培養(yǎng)學生地理知識應用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有著巨大作用。

1.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課堂中,教師以講授知識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使得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在“以圖導學”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突出,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與此節(jié)課地理知識相關的圖片,以城市的“熱島效應”為例,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熱島效應”圖片的觀察,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圖片中熱量富集的特點,再向學生講解“熱島效應”的知識,學生主動在地理圖片中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從而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之中,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2.使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得到提高

地理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空間感的要求較高,所以緊靠文字對地理知識進行描述,很難讓學生理解,“以圖導學”的教學模式迎合了初中生學習知識的認知特點,對學生的地理思維進行培養(yǎng)。例如,在日常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填圖、識圖、析圖等方式,加深他們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比如,南北半球河水沖刷哪側河岸,還可以將其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比如給出一幅衛(wèi)生間地漏上漏水旋渦的圖片,使其判斷主人公住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等。這些使學生感受到身邊地理知識的存在,提高學生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

3.通過地理知識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以圖導學”可以在一定程度從地理方面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這種教學方式在進行地理知識教育的時候可以輔助以各地的圖片,對祖國的疆域地理環(huán)境進行分析,當地的地理環(huán)境對當地的生活方式有何種影響,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我國的地大物博,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

4.以圖片為載體對抽象知識進行解釋

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地圖可以起到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作用,可以更加直觀對河流的流向、山脈的海拔以及地理位置等信息進行描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地理圖像的研讀會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例如,在講我國人口分布情況的時候,如果單純對學生強調我國人口分布特點,學生可能不太理解,此時使用地理圖像,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研讀我國地圖,將會發(fā)現(xiàn)在我國東部地區(qū)平原分布廣泛,氣候更適宜耕種,在原始社會中兩河流域的農耕業(yè)就比較發(fā)達,而西部地區(qū)雖然地域廣闊,但是多為山地、高原、丘陵,沙漠戈壁環(huán)境惡劣,水資源匱乏,不適宜人類居住,而如今一個地區(qū)的人口密度又受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東部沿海城市港口眾多,開放城市有著更好的經濟條件,使得大批外來人口涌入沿海城市,這些都是我國人口分布情況得到一個良好的解釋。

二、“以圖導學”在初中地理課中的應用

1.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興趣

這一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對每節(jié)課所教內容有一個良好的把握,循序漸進對學生進行引導,在開始時展示一些與同學原來學過的知識相結合,并有一定難度,利用學生的求知欲,對課程進行有趣味性、啟發(fā)性的導入,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2.讀析圖像,積極思考

第6篇: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考前地理復習方法總結

1..深入思考

縱橫聯(lián)系

要學好地理,深入思考不可缺少,隨著學習的進階,你要加大深入思考時間在所有地理學習時間中的比例。

與“熱點”問題聯(lián)系:經常用課本中知識與社會現(xiàn)實“熱點”相聯(lián)系,通過深入思考,用地理原理和地理知識解決現(xiàn)實“熱點”問題。

與歷史聯(lián)系:把地理和歷史相聯(lián)系。如把地理中的人口遷移與歷史上近代西方殖民活動聯(lián)系起來。

用政治原理分析地理現(xiàn)象:例如,用哲學原理分析環(huán)境和人類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

地理與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聯(lián)系:你要經常瀏覽一些報刊和網絡上的文章,找出地理與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深層聯(lián)系。例如,把地理中的工業(yè)布局與國家政策相聯(lián)系。

運用數學、物理、生物、化學知識:例如,用數學圖表示某些地理現(xiàn)象,用數學公式分析某些地理原理。再例如,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的原因與化學方程式相聯(lián)系。

不同角度、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深入思考:例如修建一項水利工程可以從水文特征、地質條件、氣候、植被土壤、環(huán)境保護、居民交通等地理角度去論證,還可以從歷史條件、工程技術、時代背景、經濟效益,以及對文化遺址、生態(tài)影響等多角度考慮。

圍繞核心知識點進行思考

地理和物理,都有一個“理”字,因此,你可以嘗試著把一些物理的學習方法用于地理。例如,深入思考。如果說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要始終貫徹深入思考,那么,對于地理來說,至少要在學習某些知識時,要深入思考,例如圍繞某些核心知識點進行深入思考。

例如,你可以把“經度、緯度”作為一個核心知識點,圍繞“經度、緯度”這個核心,把課本上所有重點地區(qū)的海陸位置、氣候特征、氣壓、風帶、地形、植被、農業(yè)等進行歸類。這樣,當你在做題時,涉及到某個地區(qū)的經度、緯度時,你就能想到對應的海陸位置、氣候特征、氣壓等等了;反之,當你做題時得知某個地區(qū)的海陸位置、氣候特征、氣壓等等信息時,就有可能猜測出這個地區(qū)的經度、緯度時了。

總之,在深入思考時,你可以把地球看成一個小球,你可以放在手中、隨意玩弄。

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

從書籍、報紙、電視、網絡上看到與地理相關的信息時,你要深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解決一些問題。例如:“海嘯或者海平面發(fā)生變化對海岸帶自然環(huán)境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有那些重大影響?”在深入思考的同時,你還要翻閱課本和參考書。

養(yǎng)成時刻深入思考的習慣

例如,隨時思考如何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現(xiàn)實“熱點”問題。

2.把握要點

把握基本知識點的要點

地理的基本知識點是指地理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點、結論等。它們分布在課本中的各個部分,從大的方面,有地圖、地球運動、大氣運動、人類活動、人地關系、環(huán)境與發(fā)展等;從小的方面,有晨昏線、太陽高度、氣候類型等等。

一般的,能夠體現(xiàn)地理學核心思想、充分體現(xiàn)地理的實用性的知識點,與其他課程如歷史、政治等聯(lián)系緊密的知識點,與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點,多為高考的重點。

把握地理基本知識點的要點的兩種方法:一、自己總結出知識點的要點。你在聽課、記筆記、做練習、精讀課本、看參考書時,把基本知識點的最關鍵、最核心的東西,用一、兩句話總結出來,并記憶準確,還要記在筆記本上。這種方法花費的時間多一些,但能不斷提高你的把握要點能力。二、記憶老師和參考書總結出的要點。有些老師和參考書能夠把課本上的知識點的要點總結的很好:非常清晰、完整、簡明,你只要記住它們就可以了。這種方法見效快,但靈活運用性差。

你可以把上面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自己總結出的基本知識點的要點,并與老師和參考書總結出的進行比較,看看誰總結的更好。

總結出典型題目的要點并歸類

平時學習時練習做的不錯,但考試時卻有很多題目做不出來,其原因之一就是做題時不能把握要點。地理不像數學,沒有那么多解題技巧,對于很多題目,只要你能分析出題目對應的知識點和解題技巧的要點,往往就能解決了。例如“太陽高度角”類題目,只要你把數學上的三角函數等運用到這道題目對應的地理知識點,往往就能解決了。

老師和參考書:對于學習處于初級、中級階段者,如果自己總結不出來典型題目的要點,你可以把老師和參考書上總結的要點記憶下來,練習和考試時,直接一一對應就可以了。

歸類:把典型題目的要點按照課本上的知識點或者按照解題技巧進行歸類,并“串”起來,就能形成解題技巧體系。

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

(適用于地理處于高級階段者)

所謂“熱點”題目,就是把運用地理知識點解決當前“熱點”問題。你可以從參考書、科普讀物、報刊、計算機網絡等的信息中總結出要點,并把這些要點和課本上的地理原理聯(lián)系起來。

琢磨命題人的思路和意圖:通過仔細分析歷年考題中的“熱點”題目,琢磨命題人的思路和意圖,你就能總結出一些解題技巧,你還能知道自己從參考書、科普讀物、報刊、計算機網絡中的收集信息的廣度和深度。

把握要點:在瀏覽參考書、科普讀物、報刊、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時,你只吸收那些與課本和高考大綱范圍內的地理知識密切聯(lián)系的信息,對于其他的信息,你不必理會。在這個過程中,你要不斷提高把握要點能力,從大量信息中找到最核心、最本質的有用信息,鑒別錯誤信息,剔除無用信息。另外,你不必從“學者”的角度分析,分析的過于深入。

總結、回憶、筆記本

題型和解題套路:對于地理,有很多題型,每個題型往往都有固定的解題套路,你要把總結出的題型和解題套路記在筆記本上,隨著題目的積累,不斷完善和修正這些解題套路。

由于地理的解題技巧和知識點較多,不同解題技巧和知識點進行組合,會出現(xiàn)多個題型,所以,你還要不斷簡化題型。

這些東西,你要記在筆記本上。

回憶再現(xiàn):當你一個人靜靜的坐在那里時,腦中可以不斷的回憶再現(xiàn),回憶再現(xiàn)地理原理、知識點、一幅幅地圖、解題技巧、解題套路、知識體系,等等。

知識體系:你的知識體系要同時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筆記本,一個是你的大腦。你要經常拿出專門的時間來整理筆記本、梳理和回憶知識,使筆記本中的知識體系越來越清晰,大腦中的知識體系越來越明晰。

3.查漏補缺

盡快彌補知識漏洞

初中地理知識的相關基礎知識: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相關知識,都要盡快掌握好,不能有知識上的明顯漏洞。要形成初中、高中地理知識的完整的知識體系。

你可以把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放在一起學習;你還可以把初中地理知識融入到高中地理中,例如學習高中“地球運動”時把初中的“時區(qū)和日界線”融入其中,學習高中“地殼運動”時應復習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形的變化”等部分,等等。

以前沒有學好的基礎知識:對于以前沒有學好的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無論是初中課本上的還高中的,你都要盡快掌握好。

歷史、政治、語文、物理、數學等相關知識

地理會涉及到一些歷史、政治知識,如中國古代歷史地理知識,環(huán)境與人口、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等;如果你的語文文言文沒有學好,基本物理知識掌握的不好,數學工具如立體幾何沒學好,也會影響地理的學習。你可以根據歷年高考題,體味如何將其他課程的知識運用到地理中。

高考地理中地震震級和烈度巧區(qū)別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兩個含義不同卻又有聯(lián)系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震源釋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發(fā)生,不論在哪里觀測,震級只能有一個,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樣的。

影響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級: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條件相同時,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淺:震源越淺,烈度越大。

(4)地質構造:地面有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qū)烈度大。

第7篇: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一、區(qū)域地理復習應避免學生死記硬背,簡單堆砌知識,缺少對區(qū)域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地理特征系統(tǒng)整體全面的認知。

區(qū)域地理復習在高二年級春期和高三年級都會復習到,表面上是初中七年級世界地理、八年級中國地理四本教材的復習,其實質卻不僅僅是對初中知識的簡單概括,而是深加工。不是要單單記住每個區(qū)域有什么河流、什么山脈、什么城市、什么氣候特點、什么農業(yè)特點、什么工業(yè)特點等這些純記憶的東西,這是達不到復習目標的,也是達不到高考相應要求的。能夠記憶這些東西,但卻不會對所記憶的知識點(如區(qū)域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農業(yè)生產、工業(yè)布局等)進行思考、分析、加工,去全面整體地認識區(qū)域各地理要素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協(xié)調統(tǒng)一的關系,也是不行的。2006年筆者教的一位學生,初中四本課本背得滾瓜爛熟,但一旦遇到初中課本上沒有的單一具體區(qū)域問題分析,往往答題錯誤,得不到高分。根本原因就是只會記憶知識,不會分析區(qū)域問題,沒有掌握區(qū)域分析的方法,所以高考成績也不高,她平時的大量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二、區(qū)域地理復習應避免教師機械重復,搞題海戰(zhàn)術的教學方法。

教師從根本上變“教教材”為“用教材”,著力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多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或活動情景,多讓學生分析、總結、描述、概括,加強思維能力的訓練;注重各類圖表的分析應用,圖文結合,訓練學生獲取信息和解讀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知識,理解分析新情景下的新問題,讓學生由“學會”達到“會學”,直至“會用”。筆者第一次教高三時,在區(qū)域地理復習過程中認為初中地理知識沒什么教的,讓學生多做多練,見得多了,做得多了,學生自然就會有做題的感覺。于是每節(jié)課針對一個區(qū)域,出一頁習題訓練,做完后公布正確答案,一個多月下來,題做了不少,時間也花了不少,但在一??荚囍袑W生整體成績平平,后來反思自己教學存在的問題,才意識到根本就沒有教會學生分析區(qū)域的方法。如:學生知道俄羅斯的農業(yè)分布在東歐平原,尤其是頓河流域,但不能通過練習,得出緯度同樣較高的加拿大的種植業(yè)也只有分布在國土的南部的結論,進而理解高緯度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的共性特點;這就是蠻講、海練、盲考帶來的嚴重問題,不用“大腦”加工分析的學習者是愚笨的,不教會學生思考的教師是不合格的。

三、區(qū)域地理復習還要避免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脫離。

離開自然地理知識分析和人文地理問題研究的區(qū)域地理是沒有生命力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初、高中地理知識的整合,在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規(guī)律的基礎上,把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落實到具體的區(qū)域中,總結規(guī)律,比較異同,歸納特征,注意知識的整理加工,提高解題思維能力,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qū)域地理有機結合,綜合分析,找到聯(lián)系;關注區(qū)域發(fā)展問題,突出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按照“區(qū)域特點區(qū)域發(fā)展區(qū)域整治”的思路去分析每個區(qū)域,這樣的區(qū)域地理才是有“活力”的。

第8篇: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一、歸納整理地理知識,形成體系

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具價值。在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比較偏重于掌握知識的細節(jié),而忽略了對知識結構整體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而帶來的直接的危害是降低了知識的智力價值,使獲得的知識難以成為今后深入探究的可靠基礎。

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可以說這個過程也是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在對基本原理、規(guī)律的探究、發(fā)現(xiàn)、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多思、敢問、善問??蓽蕚湟粋€問題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初高中知識有機結合,突出主干

在重點復習高中系統(tǒng)地理知識的同時,必須做到初高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初高中地理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識,都應該掌握,決不能回避。要正確處理好高中系統(tǒng)地理與初中區(qū)域地理之間的關系,以高中系統(tǒng)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lián)復習,并落實到區(qū)域圖上。只有把具體的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落實到具體的區(qū)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產生的原因、特點,預測它的發(fā)展變化趨勢。如復習“地球運動”時,就應把初中的“時區(qū)和日界線”融入其中,復習“地殼運動”時應一并復習初中“地形和地形的變化”等等。

通過這樣處理,不僅使初高中地理知識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且便于提高綜合分析地理知識的能力??梢?,抓住多角度觀察地理事物的空間性質,綜合分析地理系統(tǒng)內部與外部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與轉化這些大問題,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識學習更加透徹、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維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

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干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干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注重空間思維訓練,拓展深廣度

空間思維能力的考察主要有這幾項內容:大氣的運動和變化,地球的自轉與公轉,世界和中國區(qū)域(大洲、大洋、地區(qū)、國家)中的重要經線、緯線,各類地圖的判讀,各類重要地理分界線(自然地理界線、人文地理界限)等。培養(yǎng)地理學科的空間思維能力,一定要講求方法。如對空間概念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分析可選取一些條重要經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E、120°E),通過它們,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經緯網,并想象地球運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系及晨昏線的動態(tài)關系。

通過有效的空間思維訓練,才能達到當給出世界上某一點或線時,腦海中會出現(xiàn)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的地理事物。而有了這樣的水平,無論命題角度如何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梢姡プ《嘟嵌扔^察地理事物的空間性質,綜合分析地理系統(tǒng)內部與外部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與轉化這些大問題,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識學習更加透徹、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思考與解答地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四、抓住地理科學核心,統(tǒng)攬全局

目前大多數地理綜合復習課的基本教學程序為首先進行專題知識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題講解,最后是少量隨堂訓練,可以用“專題”“系統(tǒng)”“全面”“少練”四個詞組來概括。然而地理學科內容多,考試范圍廣,“求全”“求保險”的復習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實際上只能是淺嘗輒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實?!扒笕钡膹土曔^程必然擠掉“能力訓練”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考生吃的多為“夾生飯”,綜合能力培養(yǎng)是建立在不扎實的根基上的。所以,與其“求全”導致不落實,不如化繁為簡,突出重點、難點,就某些核心問題舉一反三,不斷訓練,或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F(xiàn)在一套綜合能力測試卷的有限題量,使得命題者一般會從核心知識與能力上設計題目??忌裟軐⒌乩韺W的核心問題真正領悟并能熟練運用,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地理科的考試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內容為主。高中地理知識的核心應圍繞“人地關系”這一主線。譬如關于“宇宙環(huán)境”這個單元的核心是人類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狀、質量、自轉與公轉運動所帶來的晝夜更替、地方時差、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帶的劃分。尤其是地球運動帶來的自然現(xiàn)象更是與人類的生活、生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至于諸如恒星與星云、彗星、流星等恐難進入核心之列。

五、理清地理地圖脈絡,事半功倍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準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地理內容紛繁復雜,但幾乎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源于它在相關圖上的位置。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每次看幾分鐘也行),把地圖印在腦子里,并能在圖上再現(xiàn)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xiàn)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地球運動”“大氣分層”“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國家位置”“鐵路干線”“工業(yè)中心”……于是,我們就可以從中準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看圖太費時間,不如看書來得快。殊不知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印象深刻,經久難忘,便于運用,避免了死記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復耗時,枯燥無味,知識容易張冠李戴等弊病。因而從整體效果上看,圖

第9篇:地理知識初中總結范文

【關鍵詞】地理 教學 成績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2)12(b)-0140-01

作為一名高中地理任課教師,感受到地理知識更新很快,且緊密聯(lián)系時代。如何在新課改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下教好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是很艱巨的。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有許多的經驗和想法在此做一下總結。我們知道地理在初中教學中是作為副科的,然而到了高中是作為主科的,這就人為的造成了許多問題。舉例:如在教學實踐中竟然有的學生弄不清比例尺和比例尺的大小。有的弄不清經緯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和計算區(qū)時。有的學生沒有全國地形,全國物產,全國氣候,世界地理、氣候、物產、國家分布情況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說學生地理知識水平高低不齊,差距很大,在按時完成教學大綱而教學課時又有限的情況下,讓學生全面掌握提高地理知識,完成教學任務,難度可想而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通過這些年的實踐總結如下:

1 建立興趣

我們知道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和源泉。學生沒有興趣,那么學習就成了被動學習,知識變的枯燥無味。有興趣就不一樣了,學習成了主動學習,知識就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了,學習變成快樂學習。

地理知識本身就較為枯燥、不如語文哪樣美輪美奐,歷史那樣動人心魄,物理化學那樣豐富多彩。很多學生在初中就一知半解或者全然不解,一部分是學生自身原因,一部分是初中的人為原因。那怎么培養(yǎng)學生興趣、扭轉這種局面呢?我就從身邊的情況入手。舉一例比如在日本的核事故后我國因謠言而國民瘋狂搶購囤積食鹽事件中,我所教過的學生中,我通過電話、郵件了解的沒有一人一家參與,而且不跟謠、不傳謠,且根據地理知識破謠。我國民所用食鹽是礦物鹽,不是海鹽。海鹽多用于工業(yè)生產,根據我國和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季風,洋流等知識對我國影響不大。后來國家出面辟謠,澄清有關情況,和我們的分析一致。新學生對此感到驚奇,有的說沒想到地理還有如此巨大威力,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

2 革新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建立興趣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因材施教至關重要。因材施教自從孔子提出到現(xiàn)在幾千年了,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實在難,特別是在應試教育下。但我始終堅持這一觀點,并積極實踐。有句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從另一方面說明因材施教的必要性。每次接手新班級新學生,我在教課前,都要做兩到三次測驗,以求全面了解學生地理知識和其他能力,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下,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做了機動靈活的授課計劃。

革新教學方法,要學生理解、記牢對基本概念,然后以全面的地理知識辯證的分析、論述解答問題。要求學生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不能死記硬背。把基本概念記熟掌握后,再展開拓展聯(lián)系。比如講授區(qū)域地理一章時,從我們自身所處地理位置講起,這樣學生很快便進入了,讓學生積極發(fā)言總結,老師講授疑惑和補充,變老師講授為師生互動,學生為主體。

對知識掌握牢固、知識面寬、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允許他們回答問題言簡意賅。對語言表達能力差的,許他們語言啰嗦。對知識不是很牢固,且知識面較窄的。答對要點就行

3 強化訓練.鞏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