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計算機審計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審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審計論文

第1篇: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計算機審計發(fā)展思路

一、計算機審計是會計電算化的產物

深化改革是我國經濟保持平穩(wěn)較快增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立現代企業(yè)會計制度的必由之路。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會計電算化得到了普遍應用。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對審計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是對審計線索的影響尤其突出。實施了會計電算化,審計線索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審計線索在電算化系統(tǒng)中中斷甚至消失。其次是對審計內容的影響。系統(tǒng)的處理是否合法合規(guī),是否安全可靠,都與計算機系統(tǒng)的處理和控制功能有關。因此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審計人員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了解和審查計算機系統(tǒng)的功能,以證實其處理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再次是對審計技術手段和方法的影響。實現會計電算化以后,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手工會計系統(tǒng)相比,在許多方面發(fā)生了變化,必須采用新的審計技術方法才能適應這種變化。最后是對審計人員的影響。計算機要求審計人員除了要具有豐富的財務會計、審計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熟悉有關的政策、法令依據外,還應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術。

由此可見,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必然影響審計工作。會計電算化給審計提出了許多新問題和新要求,傳統(tǒng)的審計已不能適應電算化的發(fā)展需要,開展計算機審計勢在必行。

二、制約計算機審計發(fā)展的主要問題

會計電算化對傳統(tǒng)的會計理論和實務產生了重大影響,必然對傳統(tǒng)的審計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必須制定與新情況相適應的計算機審計準則,以利于開展計算機審計工作。與此同時,計算機審計準則的制定和計算機審計的開展將會對會計電算化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開展計算機審計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正制約著計算機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概括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計算機審計準則和標準,開展計算機審計存在較大風險。一是對計算機知識缺乏足夠的了解,包括被審計單位的計算機系統(tǒng)程序缺乏了解,以及數據采集可能帶來的機密泄露;二是使用技術不成熟的審計軟件。有的審計軟件沒有經過科學的測試,可能本身就存在設計缺陷;三是審計證據的可靠性。由于有的被審計單位計算機運行處在缺乏控制的狀態(tài),審計人員就不能過分依靠,否則難以保證審計證據的可靠;四是過分對計算機技術的依賴。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過分依賴計算機技術可能會導致檢查效率低下,取證范圍狹窄,審計證據不充分。

2.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和審計方法,阻礙了計算機審計的快速推進。首先,存在著用傳統(tǒng)思維方式看待審計信息化,缺乏推進計算機審計的信心和遠見。在計算機審計遇到困難時,不是從主觀上找原因,而是簡單地否定計算機審計的應用價值。其次,對計算機審計持觀望和等待的態(tài)度。有的人認為計算機審計沒什么大的用場,還不如手工審計快,不愿把時間浪費在掌握計算機技術上,無暇顧及計算機這一技術問題,自我隔離在信息化之外。其三,存在著技術困難和理念困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審計信息化必將帶來人們思維方式、審計技術方法和作業(yè)流程的變革。

3.審計人員的素質與信息化發(fā)展水平不匹配,影響了計算機審計的整體推進。目前,有些審計機關面臨的一個較大的問題是審計業(yè)務水平與審計信息化建設和發(fā)展的要求不相適應。一方面,由于審計人員隊伍的老齡化,部分審計人員雖然有豐富的財會、審計知識和經驗,但由于歷史、客觀的原因使他們沒有機會接觸計算機,造成一些知識結構上的欠缺,他們還很難提出符合信息化規(guī)律的審計需求,將傳統(tǒng)的審計技術方法轉換為計算機可以操作的語言還需要有個磨合的過程。另一方面,年輕的審計人員雖然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但由于非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僅掌握淺層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運用技能,缺乏深層次的計算機系統(tǒng)設計、程序編譯檢測技能,還不能有效分析系統(tǒng)結構。因此要真正運用計算機軟件,完成難度較大的實質性審計程序尚有難度,需依賴專業(yè)的計算機技術人員協助,造成審計人員獨立性減弱。此外,由于培訓時間短,技術掌握不熟練,在審計過程中,還沒有將計算機審計真正應用起來。實際運用與軟件設計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4.對計算機審計軟件開發(fā)和運用緩慢。目前由于電信、金融等機構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迅速,從而審計軟件也開發(fā)利用較多,但其他領域較少,而通用的審計軟件就更少了。迫切需要盡快開發(fā)實用審計軟件,以提高計算機審計水平。

5.審計信息資源關聯差,存在浪費。許多審計信息資料與數據儲存在每一臺電腦之中,審計信息資料不能有效地與局域網絡進行鏈接,審計信息與數據不能互通,資源與信息沒有實現共享。局域網內的審計數據庫開發(fā)和建設不夠完善,還沒有為開展計算機審計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和環(huán)境。

三、計算機審計的發(fā)展思路

針對計算機審計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動計算機審計工作的發(fā)展。

1.制定統(tǒng)一的計算機審計準則、規(guī)范和標準,有效規(guī)避計算機審計風險。要盡快制定計算機審計標準和準則,對計算機系統(tǒng)內部控制的評價、對審計人員應具備的資格、計算機審計過程和相關的審計技術以及證據收集等方面做出規(guī)范。保證計算機審計質量。

2.進一步提高認識,普及計算機審計知識,形成有利審計信息化實施的好環(huán)境。每一位審計人員都要提高對開展計算機審計工作的認識。要使審計人員不僅要了解計算機知識和原理;而且還要增強開展計算機審計的意識,并掌握計算機審計操作方法,逐步能根據審計過程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及時編寫出各種測試、審查程序的模塊。為此要大力強化審計干部開展計算機審計的緊迫性的認識,通過學習培訓提高對計算機及網絡知識的認識。

3.引入市場機制,盡快開發(fā)出更多的計算機審計應用軟件。從開展計算機審計的實踐來看,應當主要開發(fā)以下計算機應用審計軟件:一是能幫助數據下載,提供不同被審計單位的計算機系統(tǒng)接口的軟件;二是能對各管理系統(tǒng)進行測試軟件。按特定標準生成用于測試系統(tǒng)的數據,使用測試數據檢驗程序進程,檢測被審計單位執(zhí)行的功能;三是能進行數據測試的審計軟件。按審計的要求抽取數據后執(zhí)行審計功能;四是建立規(guī)范的綜合性審計數據庫,包括滿足制定審計計劃需要的數據庫,積累審計工作經驗的數據庫和為編寫審計報告提供參考的數據庫等。

4.各級審計機關要結合實際,開發(fā)適應基層審計工作的小軟件。各級審計機關在引進和運用上級審計機關推廣的通用審計軟件的同時,更要注重結合各地的審計實踐,開發(fā)出具有行業(yè)特點和地方特色的小軟件。以通用性和適用性為原則,由最初的利用通用審計軟件進行簡單的查詢和統(tǒng)計分析,向建立具體業(yè)務審計模型方向發(fā)展,形成較為固定的計算機審計模型,注意滿足不同審計對象的相同審計項目的需要,方便不同類型數據的采集、轉換與分析,避免資源浪費。

5.加強培訓,建設一支適應時代需要的審計隊伍。對審計人員素質的提高,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分層進行。要經過培訓使一線審計人員計算機審計能夠分析建模,制訂方案,建立審計模型;能夠采集數據,下載數據,整理數據;轉換數據和分析數據;最后要形成審計結果。

6.科學規(guī)劃,循序漸進。要按照標準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要求,加強網絡硬件的配置。本著“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原則。在軟件的開發(fā)與應用上,要圍繞審計項目的實際需要,積極探索適用對路的小軟件,逐步建立功能配套、數據完備、操作簡便的計算機審計系統(tǒng)。工作中要克服各自為政的狀況,積極推行市場化運作模式,避免重復浪費。為此,審計機關的主要領導要經常研究計算機審計方面的問題,加大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強目標考核,將計算機審計的推廣與應用作為一項硬指標落實到每個審計干部身上,引入獎懲激勵機制,形成計算機審計良性發(fā)展的態(tài)勢。

參考文獻:

[1]孫偉峰: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的特點及其對審計的影響[J];會計之友;2004年04期;70--71

[2]嚴永斌:我國計算機審計現狀及建議[J];會計之友;2006年03期;59--61

[3]張文婧:改進審計業(yè)務管理的思考[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7年03期;41--43

第2篇: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審計

計算機審計是各個行業(yè)的一種經濟監(jiān)督活動,它以計算機在各個行業(yè)的應用作為監(jiān)督的重點。它是根據各個行業(yè)的法規(guī)和制度,兼顧計算機技術自身的特點,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對計算機參與各個行業(yè)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合規(guī)性、效益性、安全性、正確性以及參與各個行業(yè)經濟活動的可行性和實施方案進行審核、鑒證、評價、監(jiān)督、協調,并提出改進工作建議的一種監(jiān)督活動。

1計算機審計的基本方法

(1)觀察法。是審計人員深入基層行業(yè)單位或計算機中心機房現場實際觀察業(yè)務操作程序,以核實規(guī)章制度貫徹落實情況的一種審計方法。

(2)順查法。它是按照記帳程序,從原始憑證開始到帳表輸出為止依次進行檢查核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能夠按照業(yè)務發(fā)生的實際流程、記帳程序順序地仔細進行核對,便于檢查錯誤。在各個行業(yè)計算機會計、資金、融資、管理臨柜應用系統(tǒng)中,這種方法是一種日常使用的普遍方法。

(3)逆查法。它是按記帳程序相反的次序,從審計輸出報表入手進行檢查的一種審計方法。這種方法,一般是在發(fā)現一疑點之后,再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查帳、查憑證。這是計算機臨柜網點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

(4)詳查法。就是對所有的憑證、帳表及記帳過程進行詳細、全面稽查的方法。一般對重點項目或業(yè)務量小的單位,或已出現嚴重問題的單位審計時采用這種方法。

(5)抽查法。是對某一段時期內業(yè)務處理過程或某一部分業(yè)務進行審計檢查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又叫抽樣法,以重點抽查某一段情況為樣本來判斷全面情況。這種方法省時省力,效率高,在計算機審計中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6)審閱法。是通過審查和閱讀有關資料,以鑒別資料本身及所反映的經濟活動是否正確、真實、合法、合規(guī)、合理、有效的一種方法。用審閱法進行計算機審計時,應該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原始記帳憑證的審閱。

——原始開戶憑證的審閱。

——機內流水帳的查閱。

——機內各種查詢功能升級和功能審閱。

——總帳、分戶帳審閱。

——結帳時的筆數、發(fā)生額、余額、積數的查閱。

——各種輸出報表和輸出傳票審閱。

——已歸入檔案的各種憑證的審閱。

——凍結、掛失申請書審閱。

——解凍、解掛、提前銷戶申請書審閱。

(7)核對法。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資料想對照,以核實其內容是否一致,計算機是否正確的一種審計方法。這是計算機審計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在計算機資金、融資、管理、會計臨柜系統(tǒng)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核對方式:

——記帳憑證與其經濟用途,會計要素之間的核對;

——記帳傳票與流水帳之間的核對;

——總帳與分戶帳的核對;

——利息與積數或期限及利率的核對;

——今天帳務與昨天帳務的核對;

——余額軋帳單與分戶帳的核對;滿頁帳與對帳單或與未滿頁帳的核對,與手工傳票的核對;

——帳實核對,銀企核對。

(8)綜合打分法。這種方式就是采用詢問法、觀察法、比較法等方法,進行綜合評價。具體作法是將審計要求制成打分表,對每一項工作給出滿分標準,然后對實際情況進行評價打分,最后算總分。常規(guī)性審計或計算機應用的初級審計可以廣泛采用此法。

2計算機審計人員參與計算機審計工作的特點

第一,計算機審計人員應參與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的開發(fā)研制工作。

(1)在應用系統(tǒng)軟件的研制過程中,研制人員必須考慮這些規(guī)章制度,核算法規(guī),內部控制措施,使其控制實施步驟計算機程序化。計算機審計人員熟悉各個行業(y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條規(guī)條法,以及各個行業(yè)業(yè)務的實際情況.

(2)審計人員參與研制工作,可以及時地提供業(yè)務及政策情況,及時發(fā)現指出問題,使之及時得到解決。避免因研制成功之后才發(fā)現問題,而不得不進行大工作量的改動。

(3)一個應用系統(tǒng)軟件在研制成功之后,必須經過計算機審計人員的分析、研究、測試、實驗之后才能付諸推廣應用。審計人員通過對計算機應用軟件的測試,提出意見,在技術人員的修改之后再測試,實驗,直到基本上符合施加情況之后,作出正確評價,再使用推廣。

(4)計算機審計人員參與開發(fā)應用軟件也可以表達用戶對開發(fā)的應用系統(tǒng)的意見,使得開發(fā)出的應用軟件具有功能齊全,方便用戶,嚴密可靠的特點。同時,也可以將領導部門對該應用系統(tǒng)的要求、意見貫穿到研制工作中去。

第二,計算機審計人員必須充分了解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軟件在帳務處理上與手工系統(tǒng)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1)手工帳務系統(tǒng)是一種已經成熟、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的帳務處理系統(tǒng),它充分地反映了各個行業(yè)帳務之間的核算關系。在進行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軟件的開發(fā)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通過調查研究,將這種手工帳務系統(tǒng)通過模擬使其變成計算機語言能夠描述的機器帳務系統(tǒng)。因此,這兩種帳務系統(tǒng)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

(2)在明確了帳務處理關系之后,為設計方便,以及便于用計算機語言描述、實現,因而在進行機器系統(tǒng)設計的過程中,往往采取了一些中間的過渡系統(tǒng),來承擔應用系統(tǒng)軟件在實現業(yè)務時應該具備的一些功能。這就使得計算機軟件在核算關系上有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并不與手工核算關系相一致。計算機審計人員必須充分地了解這些區(qū)別,以便于判斷這種系統(tǒng)設計是否符合各個行業(yè)管理制度,并理解這種設計與手工系統(tǒng)相比所作的融通和改變。只有充分了解了這些區(qū)別,才能對于系統(tǒng)運行后所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正確的認識,因而,才有可能正確地進行審計,完成審計任務。

(3)在通常的手工系統(tǒng)核算關系上,由于記載帳簿以及處理過程的直觀性,往往使得我們忽視了一些較為有效的理解方法,計算機系統(tǒng)在軟件設計中大量使用了流程圖,通過流程圖來反映軟件系統(tǒng)內部各個文件、變量之間的核算、過渡關系,這種流程圖也使得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內部關系比較清楚,便于實現和理解。計算機審計人員要學會識別流程圖和繪制流程圖,并通過流程圖,來理解軟件系統(tǒng)在實現系統(tǒng)功能時與手工核算系統(tǒng)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因而更好地發(fā)揮計算機審計的作用。

第三,計算機審計人員必須理解和熟悉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tǒng)中的文件體系和變量體系。

(1)在手工帳務系統(tǒng)中,作為記入帳務以及核算關系的載體的帳簿、報表、帳卡,在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tǒng)中,通常被設計成為各種充當相同、相似、相近功能的文件,這些文件成為計算機系統(tǒng)中帳務及核算關系的載體而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審計人員在履行計算機審計任務時,必須明確應用軟件系統(tǒng)都使用了哪些文件,各個文件中項目的設置及其之間的關系,每個文件承擔了哪些(個)手工帳簿的哪些(個)功能,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與區(qū)別。

(2)手工帳簿、報表、帳卡中每個數據項都有明確的稱謂及經濟意義,在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軟件中,這些數據項被設計成各種類型的變量來承擔實際數據項參與核算任務。審計人員為了作好計算機審計工作,必須充分了解變量體系,理解各個變量所代表的經濟意義及變換功能。通過理解變量來理解系統(tǒng)是怎樣來實現核算關系的。

(3)機器帳務核算處理是通過各種運算符和運算函數對變量的處理來實現的,審計人員必須認真研究各種運算關系,從而充分評價系統(tǒng)功能,并理解系統(tǒng)核算關系。

第四,計算機審計人員要參與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tǒng)在投運時的數據移植工作。

(1)一個完整的應用軟件要在各個行業(yè)業(yè)務中發(fā)揮作用,必須進行數據移植工作,即將手工帳卡、帳簿、帳表上的數據移植到機器系統(tǒng)的文件中去,這是計算機應用軟件應用的第一步。在移植之前,計算機審計人員應參與機器安裝、線路鋪設等工作,并對各項設施按照要求進行安全審計,從而熟悉布線規(guī)律,并便于在今后長期審計中堅持原則。(2)雖然計算機應用軟件是根據實際需要編制設計出來的,但是在推廣應用時,由于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因而在數據移植時,為了使實際數據正確地移入機器,往往要對那些不適合機器程序設計情況的數據,進行一些適合情況的修改,對帳務系統(tǒng)進行必要的組織、調整、整理準備工作,計算機審計人員參與數據移植工作,一方面熟悉這種準備帳務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便于今后審計工作的開展。

(3)數據移植是手工帳務向機器帳務的轉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原始的手工帳簿數據被直接移入機器,可以非常直觀地看清楚手工帳簿與機器帳簿即文件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因而強化對機器帳務核算原理的理解,

第五,計算機審計人員運用計算機應用軟件,學會閱讀計算機打印的各種報表,輸出的各種憑證,識別原始手工傳票數據,增強鑒別理解帳務核算的能力。

(1)計算機審計人員要學會運用計算機應用軟件。計算機審計事實上是對各個行業(yè)應用計算機的過程進行審計,如同審計人員必須熟悉手工帳務一樣,計算機審計人員必須首先使用計算機系統(tǒng)來處理各個行業(yè)業(yè)務,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好審計工作。

(2)各個行業(yè)業(yè)務使用計算機之后,各種帳、卡一般以計算機輸出為主,有些輸出結果在形式上與手工帳簿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計算機審計人員必須熟悉計算機輸出的各種信息(包括屏幕信息和打印機打印的信息),并透過各種輸出信息來識別和判斷手工傳票輸入過程及機器內部的處理過程,從而達到對計算機應用情況進行正確審計的目的。

3計算機審計工作質量的檢查和控制

為了保證計算機審計人員的工作質量,也要對計算機審計工作進行控制和檢查??刂坪蜋z查主要有以下形式:

(1)責任控制。計算機審計管理,應該根據各個行業(yè)計算機應用范圍,確定審計領域,建立目標管理機制,建立責任制,明確各個計算機審計人員的審計范圍和責任,在制定審計計劃時,將審計項目分工落實到每個審計人員,項目中每個細節(jié)都應在審計方案中列表明確,以便檢查。審計部門負責人應該按照審計任務書對各個審計人員完成任務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第3篇: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摘要]:隨著經濟迅猛發(fā)展,計算機在我國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并很快向更大范圍擴展,審計工作中實施電算化已是當務之急。本文擬從我國電算化審計的現狀入手,剖析原因,提出加快實施電算化審計的初步思路。

關鍵詞:電算化審計現狀分析實施思路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步伐的加快,經濟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審計電算化作為一種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方法,其應用的范圍正越來越廣泛。電算化審計是與傳統(tǒng)的手工審計相對應的概念,是審計人員用手工的或電算化的審計方法、技術和程序對電算化或手工信息系統(tǒng)所進行的審計。其范疇可有以下三種:

方式1:用手工的方法對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進行審計;

方式2:用審計軟件對手工信息系統(tǒng)進行審計;

方式3:利用電算化審計方法對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進行審計。

它可在審計項目安排、方案設計、審計取證、匯總分析和跟蹤反饋等多方面發(fā)揮作用,把審計人員從費時費力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逐步解決審計系統(tǒng)人員少、任務重的矛盾,并可大量地節(jié)省成本。因此必須加強審計電算化的研究,積極探討在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中,如何實施審計的問題。

一、實施電算化審計的必要性

1、傳統(tǒng)審計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不高。

傳統(tǒng)審計方法中一百多張工作底稿主要靠手工完成,底稿中的數據勾稽關系是通過標注交叉索引連接的,工作量大且易出錯,如有反復(審計實務中這是常有的事)就會一動百動逐張修改,稍有疏忽,就會顧此失彼,出現數據不銜接的情況。大量的重復勞動浪費人力物力。

隨著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guī)范、發(fā)展,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日益重視,要求也越來越高;審計工作任務日趨繁重,傳統(tǒng)審計方法由于操作技術上的局限性,效率不高,越來越難以勝任國家提出的各項要求。隨著會計師事務所脫鉤改制,審計工作必須改變工作方法,改進工作手段,實現電算化審計來完成日益增長的任務和要求。

2、會計電算化發(fā)展迅猛,客觀上要求審計工作加快實現電算化。

會計電算化從1979年進行試點,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發(fā)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許多單位在會計工作中擺脫了手工記帳,建成了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會計工作開展電算化后,一方面會由于系統(tǒng)設計上存在漏洞、會計軟件的合規(guī)性合法性不夠完善或運行不可靠等原因,使得會計數據處理結果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一些非人為錯誤;另一方面,會由于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tǒng)內部控制不夠健全、篡改數據不留痕跡等原因使利用計算機犯罪而產生的人為錯誤屢有發(fā)生。同時,會計工作開展電算化后,手工記帳方式下的記帳憑證、明細帳、總分類帳及整個帳務處理過程均以肉眼看不到的電磁數據形式存放于計算機中,造成審計線索缺乏,審計風險增大。傳統(tǒng)審計中抽查會計記錄、帳帳核對等方法已難適用于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

因此,會計電算化的發(fā)展使審計環(huán)境更為復雜,風險更大,必須大力降低審計風險,利用專門的計算機審計技術加強對系統(tǒng)設計、軟件規(guī)范及運行過程的審計與監(jiān)督,防止企事業(yè)單位在經濟活動中不正?,F象的發(fā)生。

3、同國際審計準則接軌必須加快實現電算化審計。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國際一體化的發(fā)展,我國對外交往日益增加,不斷加強在經濟、文化、技術、法律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國際接軌是國家的既定方針,會計工作中早已提出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同樣審計工作也需要向國際審計準則靠攏。當前國際上計算機運用于會計、審計工作中已相當普遍,會計、審計準則的制定大部分是按計算機應用后的需求來考慮的。我們必須加快實施審計工作的電算化,否則很難向國際審計準則靠攏。與國際審計工作不協調一致,就不能很好的為對外開放服務。

二、我國電算化審計的現狀及成因淺析

1、電算化審計方法名不副實,審計處于被動局面。

一般來說,電算化系統(tǒng)的審計會經歷三個階段:

(1)繞過計算機審計階段(AuditingAroundtheComputer)

(2)透過計算機審計階段(AuditingThroughtheComputer)

(3)利用計算機審計階段(AuditingWiththeComputer)

而在我國審計實務中,對大多數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環(huán)境的審計還停留在繞過計算機審計的階段,即審計人員不審查機內程序和文件,只審查輸入的數據和打印輸出的資料。這實際上是審計人員對當前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所采用的一種手工審計方法,不涉及計算機軟硬件知識。由于不對計算機程序處理過程進行審計而只對有限的部分數據進行審計,因此可能不徹底,具有片面性。審計對象受到計算機操作人員的限制,后者完全可以只提供他們愿意被審查的信息,其他敏感性信息則極有可能被人為掩藏。這樣審計人員處于被動地位,難以獲取充足的審計證據支持其審計結論,難以保證計算機環(huán)境下的審計質量,只是一種過渡性的被動審計方法。這種方法必將被計算機審計所替代。

我國審計實務中主要采用這種繞過計算機的審計方法有其存在的信賴基礎:我國企業(yè)在啟用會計軟件時須經主管財政部門評審,驗收合格后才能甩掉手工帳。這種評審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企業(yè)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進行內控評價與風險評估,使得審計人員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信賴這一評審結果,相對減少了審計風險。但是,國際上并沒有這種評審做法,隨著對外開放與國際接軌,這種繞過計算機的方法終會失去信賴基礎。

2、計算機輔助審計停留在淺層次運用,專業(yè)審計軟件市場不完善。

目前計算機在審計中的運用主要采用通用的辦公自動化軟件,即運用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進行審計文檔管理;運用Word字處理軟件編制審計計劃、審計總結及審計報告等綜合類底稿;運用Excel制表軟件進行試算平衡、編制審定會計報表等。這些軟件定義方便、自由度較大、不易統(tǒng)一,難以形成所內統(tǒng)一的操作模式,規(guī)范程度較低,缺乏系統(tǒng)性,難以做到各底稿間的有機連接,尤其是難以做到與被審單位的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連接以直接獲取審計所需數據。

計算機輔助審計停留在淺層次運用,主要原因是專業(yè)審計軟件市場不完善。審計軟件開發(fā)周期長,使用周期短,市場容量狹窄,需求又有不確定性和不斷增長性,造成審計軟件的開發(fā)難度遠遠大于財務軟件,這就使眾多的軟件開發(fā)公司熱衷于利潤高、難度小、維護少的財務軟件,而輕易不敢涉及審計軟件。同時,由于我國各部門之間的財務軟件基本上是自行開發(fā),獨立一套體系,通常不會留出數據通道,也給開發(fā)計算機審計軟件造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沒有軟件可用,這就使得審計人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計算機審計時不得不停留在看重檢查輸入前的原始憑證和越過電算系統(tǒng)直接去檢查處理打印出來的結果的一種手工審計方法。整個軟件市場缺乏高質量的通用審計軟件來配合通用會計軟件的使用。

3、審計人員隊伍整體計算機知識缺乏。

第4篇: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主要是指計算機連接網絡之后,其自身設備與傳輸媒介所共同組成的一種物理構成模式,其網絡拓撲結構的形式主要是由通信子網來決定的,其結構的主要功能是實現數據信息的網絡共享、處理及交換,并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網絡數據信息運行的可靠性,站在網絡拓撲的結構來講,計算機網絡結構的主要部分是鏈路與結點,計算機網絡實質上是由一組結點以及多條鏈路所共同組成的一種模擬結構。計算機網絡通常表示為:G=<V,E>,其中V表示的是網絡結點集,E表示的是鏈路集,如果應用Va來表示結構中增加的結點集,Eb來表示增加的連接集,那么就能夠得到其拓撲擴展的計算機網絡結構為G’=<V’,E’>。

2基于計算機網絡連接優(yōu)化中的神經網絡算法

本次研究中分析的均場神經網絡算法實際上是一種神經網絡算法與均場退火技術相結合的算法,應用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增強計算機的網絡連接,并且達到更優(yōu)化、更快的連接效果,這其實是一種利潤最大化的網絡優(yōu)化算法,其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計算機網絡的性價比。

2.1神經網絡算法

人工神經網絡屬于非線性動力學系統(tǒng),其能夠對信息進行分布式的存儲及協同處理,其在人工神經網絡之上的人工神經網絡系統(tǒng)的基礎之上,應用網絡算法及網絡模型進行各種信號的處理,或者是對某種運行模式進行識別,從而建立其一個獨立的專家系統(tǒng),或者是構成機器人,當前在多個領域中,人工神經網絡系統(tǒng)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該基礎上所發(fā)展起來的人工神經網絡算法是一種監(jiān)督性的學習算法,人們對于其重視程度逐漸增加,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其存在收斂速度較慢的缺陷,難以保證將收斂程度壓制到全局的最小點,容易導致計算機網絡學習及記憶不穩(wěn)定性增強的問題,這會對計算機網絡的連接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做好其網絡連接的優(yōu)化非常的必要。

2.2均場神經網絡算法

在基于計算機網絡連接增強優(yōu)化下的均場神經網絡算法的研究中,對其網絡效果進行判斷,需要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場均神經網絡模型,在模型的構建過程中,應該做好函數法構造過程中的目標函數的構建問題,具體的構建方式表現為:應用Si來表示Hopfield計算網絡中的一個神經元狀態(tài),并且規(guī)定當Si=1時,表示的含義是網絡選中了連接i,可以實現正常的連接,當Si=0時,表示的含義是:網絡中沒有選中連接i,網絡無法實現正常連接,再應用罰函數法就結構來進行網絡模型的創(chuàng)建。

2.3實例分析

根據上文中分析的計算方法,在得到計算結果之后,能夠對均場網絡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進行判定,我們分別采用模擬退火算法、遺傳算法、均場神經網絡算法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模擬退火算法需要計算99次,這樣才能保證計算出規(guī)定的連接集,并從中獲取一定的利潤值,在遺傳算法中需要進行96次的計算,在均場神經網絡算法中,需要實施88次的計算,均場神經網絡算法在獲得網路連接效果等方面,更快、更加有效,更適宜應用于計算機網絡連接的增強優(yōu)化以及網絡結構拓撲的擴展工作中。

3結束語

第5篇: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1、技術含量。計算機專業(yè)的畢業(yè)答辯首先關注的是畢業(yè)設計所涉及到的技術含量是否能夠滿足培養(yǎng)要求,本科階段要具備初步的科研能力,而研究生階段要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

2、技術方案的合理性。畢業(yè)答辯中老師比較關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常見的關鍵點有三個,其一是如何進行技術選型;其二是否具有擴展空間;其三是否能夠落地應用。

3、技術細節(jié)。技術細節(jié)往往也是老師比較關注的問題,目的是檢驗學生對于技術的掌握情況和動手能力。技術細節(jié)通常有三個大的方面,其一是描述某一個功能是實現流程;

其二是針對于數據庫操作進行提問;其三是針對于算法問題進行提問。要想順利通過技術細節(jié)的考察,一方面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要靈活應對,在老師提出的問題沒有充分理解的時候,可以從解決問題的思路給出自己的方案,同一個問題有多種不同的方案,能給出其中的任何一種都是能夠說明問題的,這一點一定要切記。

(來源:文章屋網 )

第6篇: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一、實施電算化審計的必要性

電算化會計是會計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由于電算化會計與手工會計無論在會計基礎,還是在會計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別,因此,傳統(tǒng)的財務審計在新的條件下就顯得很不適應,必須進行改變、補充和完善。會計電算化對審計的影響,大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計人員變化的需要。實現會計電算化后,由于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比手工會計系統(tǒng)更為復雜,審計對象也更多元,審計人員只依靠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無法勝任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的審計。

2、審計內容變化的需要。在會計電算化的條件下,審計的經濟監(jiān)督職能并沒有改變,但由于電算化的特點,審計的內容要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在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中,由于會計事項由電算化按程序自動進行處理,諸如手工會計系統(tǒng)中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計算或過賬錯誤的機會大大減少。但如果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的應用程序出錯或被人為非法篡改,則電算化只會按給定的程序以同樣錯誤的方式處理有關的會計事項,錯誤的結果將不堪設想。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也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覺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這些舞弊程序大量吞沒企業(yè)的財物。

3、審計技術變化的需要。實現會計電算化以后,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手工會計系統(tǒng)相比,在許多方面發(fā)生變化,必須采用新的審計技術方法才能適應這種變化。例如,傳統(tǒng)的記賬方法是每登記一筆賬,便可以從賬上看到相應一筆記錄,而電子電算化卻不能每登記一筆記錄就打印一筆記錄,供工作人員閱讀,一般是經過一個階段,于一個月或一日打印一次。平時,記錄輸入到電算化以后,在尚未打印以前,若想看這些記錄,只能憑借機器閱讀,倘若想同時在幾筆記錄中對照查看,則很難做到。又如,傳統(tǒng)的手工記賬一般可以從字跡上辨認出登記人,從而明確責任,但是電算化只能提供統(tǒng)一模式的輸出資料,沒有記錄人的筆跡,無法從記錄上辨認登記人,這可以使在電算化的記錄中建立、更新、消除一切資料而不留半點痕跡。

4、審計標準和準則變化的影響。審計界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審計標準和準則,如審計人員標準、現場作業(yè)標準、審計報告標準、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等等。實現會計電算化以后,由于審計對象和審計線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審計的技術和手段也相應地發(fā)生了變化,審計標準和準則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對電算化會計的審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5、審計線索變化的需要。實施了會計電算化,審計線索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審計線索在電算化系統(tǒng)中中斷甚至消失。在手工會計系統(tǒng)中,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由過賬到財務報表的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都有經手人簽字,審計線索十分清楚。審計人員進行審計時,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順查、逆查或抽查。但在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中,傳統(tǒng)的賬簿沒有了,絕大部分的文字記錄消失了,由存儲會計信息的磁盤和磁帶取而代之,因此,肉眼所見的線索減少。此外,從原始數據進入電算化,到財務報表的輸出,這中間的全部會計處理集中由電算化按程序指令自動完成,傳統(tǒng)的審計線索在這里中斷甚至消失。傳統(tǒng)的查賬方法,對電算化的會計主體已不完全適用。

6、審計作業(yè)手段變化的需要。在手工會計系統(tǒng)的情況下,審計人員進行審計,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的情況下,審計人員如果仍用手工操作的方式來進行審計,是很難達到其審計目標的。

二、如何加強會計電算化的審計

由于我國大部分審計人員對電算化會計系統(tǒng)并不太熟悉,也沒有一套完整的電算化審計準則,大部分地區(qū)的審計工作仍停留在手工審計階段,這種現狀妨礙了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應從以下方面提高電算化審計的質量:

1、增加審計審核窗口。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的核心就是會計軟件,會計軟件程序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整體水平的高低,審計的重點是會計軟件程序對數據進行處理和控制的及時性、正確性和可靠性,以及程序的糾錯能力和容錯能力,應增加審計審核窗口,可采用通過計算機審計的方法及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中的數據轉換功能的方法來完成。同時,為了能夠有效地審計電算化的會計主體,在電算化會計系統(tǒng)的設計和開發(fā)時,必須注意審計的要求,使系統(tǒng)在處理時留下新的審計線索,以便審計人員在電算化條件下也能跟蹤審計線索,順利完成審計任務。

2、提倡事前系統(tǒng)審計。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審計人員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了解和審查電算化系統(tǒng)的功能,以證實其處理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當一個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已經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對它進行改進,這比在系統(tǒng)設計和開發(fā)階段進行困難得多,代價也要昂貴得多,系統(tǒng)的處理是否合法合規(guī),是否安全可靠,都與電算化系統(tǒng)的處理和控制功能有關,這是在傳統(tǒng)的手工審計中所沒有的。除了要對投入使用后的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tǒng)審計外,應提倡在電算化系統(tǒng)的設計和開發(fā)階段,審計人員要對系統(tǒng)進行事前和事中審計。

3、改變審查取證方法。隨著電算化會計的應用和發(fā)展,對證據進行檢驗和審核的方法也必須相應的改變,這就需要:一是審計人員對會計電算化部門的內部管理制度、職責的劃分情況進行審查和評價。二是審計人員的作業(yè)手段也應由手工操作向電子電算化轉變,即審計人員應掌握電子電算化知識及其應用技術,把電子電算化當作一種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來使用。

第7篇: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傳統(tǒng)審計是由獨立的審計專業(yè)人員接受委托,對被審單位一定時期的會計報表和其他相關資料的公允性、真實性、可靠性以及經濟活動的合規(guī)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監(jiān)督、評價和鑒證的活動。電算化審計是審計人員針對會計電算化方式下的電子憑證、賬簿、報表和內部控制制度等進行客觀評價,從而判斷會計電算化數據公允性、真實性、合法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信息與規(guī)定標準之間的符合程度。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在企業(yè)會計方面極大地提高會計活動的高效性、及時性,實現會計記錄電子化、信息傳遞數據化、支付手段現代化;在獨立審計方面也帶來了審計對象、審計范圍、審計風險、審計信息的存儲介質、審計方法、審計技術等重大變化,因而產生了一系列新審計風險,充分認識這些會計電算化下產生的新審計風險將成為審計人員面對克服其的關鍵。

二、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的四大審計風險

(一)財務數據風險

傳統(tǒng)手工會計方式下的審計線索主要為紙質憑證、賬簿和報表中記錄的相關數據信息,審計線索是明顯清晰可見的,審計人員可以通過這些書面記錄進行審計。但是,在會計電算化方式下,會計信息的存儲由紙質介質變?yōu)榇判越橘|,使得審計的可視線索消失,減少了審計過程中發(fā)現錯誤的機會,同時,存儲在磁盤上的會計信息非常容易被破壞和篡改或者對其進行隱蔽的非法操作,對會計數據和記錄進行不留痕跡的修改等,從而導致對會計信息真實性、公允性審計的難度增大。

(二)內部控制風險

傳統(tǒng)手工會計方式下,內部控制主要表現為職責分離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牽制,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審計人員利用紙質信息進行手工檢查核對,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會計電算化方式下,由于內部控制措施以程序文件的形式建立在會計電算化財務軟件系統(tǒng)中,實行權限管理,即根據不相容職責分離原則規(guī)定每個不同角色的制單權、審核權和查詢、修改權等,因此計算機財務軟件系統(tǒng)內部控制功能的有效性直接影響系統(tǒng)輸出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公允性,內控制度的固有局限性也會增加被審計單位管理層錯誤與弊端的風險。

(三)軟件系統(tǒng)風險

目前,市場上會計電算化軟件種類繁多,功能上各有差異,更新換代、版本升級速度快,具有保密性強,因此軟件的設計不完善或數據存儲故障,使增加會計數據異常錯誤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一些管理人員疏于對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硬件的管理,使得電算化系統(tǒng)受到外部一些物理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故障,如:高溫,潮濕,人為破壞等,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增加審計風險。

(四)人員操作風險

由于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比手工處理的信息系統(tǒng)更為復雜、技術性要求更高,使得審計對象、內容和范圍也更為廣泛和復雜。在傳統(tǒng)審計環(huán)境下掌握了豐富會計知識與審計方法的專業(yè)人員,缺乏對計算機知識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缺少將計算機技能與會計和審計知識有機的結合,使得部分審計師在面對會計電算化環(huán)境下的審計時,對以磁性介質存放的會計信息不適應,難以開展有效的電算化審計,從而使得得出的審計結論有可能偏離被審計單位電算化系統(tǒng)的實際情況,造成審計風險。

三、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審計風險的對策

(一)加強對電算化系統(tǒng)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審計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通過用ERP系統(tǒng)整合對企業(yè)信息流,現金流,物流的管理,ERP系統(tǒng)在財務方面使原本手工方式下的會計職責、內部控制制度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再加上審計電算化發(fā)展的滯后于會計電算化,于是有了新的審計風險。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審計,一方面是從源頭上防止違法、舞弊,降低審計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立有效的內控制度。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審計:

1.職權分離控制檢查

從被審計單位管理獲取書面的內部控制制度手冊,檢查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中各種人員的職責與權限、聯系與牽制有效性,查看各種人員的職責與權限是否與規(guī)定一致。

2.硬件環(huán)境控制檢查

從被審計單位獲取硬件保護的有關文件,檢查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是否按照規(guī)定對硬件進行維護以及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運行環(huán)境進行評估,來保證計算機硬件的可靠性。

3.系統(tǒng)運行情況檢查

對計算機在輸入、處理、輸出等過程中的運行情況檢查,根據上機操作記錄、科目編碼,發(fā)現有無錯誤記錄,有無未審核會計科目的編碼。

4.操作人員情況檢查

對電算化系統(tǒng)操作人員的思想道德、業(yè)務素質是否合格,是否按系統(tǒng)規(guī)程操作,人員之間工作有無錯誤或者舞弊,有無定時人員定時輪崗制度以及對制度定制的合理性進行評估。

(二)加強對會計信息真實性和合法性的審計

在會計電算化環(huán)境下,由于電算化自身的特點,使得儲在磁盤上的會計信息非常容易被破壞和篡改或者對其進行隱蔽的非法操作,對會計數據和記錄進行不留痕跡的修改等,從而導致對會計信息真實性、合法性審計的難度增大,因此應加強對數據的審計工作,保證會計報表及會計業(yè)務處理的真實性、合法性。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會計數據進行審計:

1.對數據輸入進行審計

檢查輸入憑證的完整性、正確性,是否具有憑證的試算平衡控制,憑證的編號是否按順序設置,有無重復號碼,憑證的借方貸方金額是否相等,對輸入錯誤計算機是否發(fā)現錯誤并予以提示,操作人員改正錯誤后重新提交是否成功以及系統(tǒng)是否作好了錯誤記錄等。

2.對數據處理進行審計

檢查是否只有經過授權批準的人員才能執(zhí)行操作、復核、結賬等會計處理操作,如:職責分離(SegregationofDuty),角色設置(RoleSetting);系統(tǒng)是否具有防止或及時發(fā)現數據出錯的措施,如:警告信息(WarningMessage)、錯誤信息(ErrorMessage);對非正常中斷是否具有恢復功能,如:殺毒軟件安裝(EstablishmentofAnti-virusSoftware),智能備份系統(tǒng)(SmartBackupSystem)、恢復系統(tǒng)(RecoverySystem),系統(tǒng)是否具有防止非法篡改會計數據的功能,如:個人識別號碼(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密碼設置(Password),指紋識別(FingerprintIdentification)等。

3.對數據輸出進行審計

對生成的賬簿、賬表進行輸出,檢查憑證有無操作員、復核員、主管會計等姓名,明細賬、總賬、報表中的余額數字是否平衡,格式是否正確。未經授權批準的人不能接觸輸出資料,打印輸出的資料必須進行登記,并經有關人員檢查后簽章才能使用。

4.對應用程序進行審計要求對應用程序設計的有效性進行維護和評估,保證會計數據的安全和正確性。

(三)加強對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的專業(yè)測評

目前,我國企業(yè)所使用的會計電算化軟件品種較多,有通過有關部門認證的,如:國外有SAP、甲骨文(Oracle),國內有用友(nc/u8),金蝶(k3)、博科等,也有企業(yè)委托軟件開發(fā)公司根據公司特點開發(fā)的ERP軟件,其軟件質量、內部控制水平差別很大,企業(yè)使用的會計電算化軟件是否符合有關部門的要求以及其內部控制有效性程度高低,將對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和審計工作量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預審的時候就應該對企業(yè)所使用的電算化軟件的進行基本專業(yè)測評,依據測評結果來判斷進一步審計程序、范圍和方法。

(四)完善電算化審計標準與準則

電算化審計準則是對電算化審計的標準化,是衡量審計工作的標準、提高審計質量的保證。手工會計系統(tǒng)下審計標準和準則中部分內容已不能適應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tǒng)下的審計。因此,必須及時地制定和改進標準和準則才能控制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在制定具體準則時,一方面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審計現狀,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的審計理論。電算化審計準則應重視對計算機系統(tǒng)內部控制的評價、對審計人員應具備的資格、電算化審計過程、可運用的審計技術以及審計證據收集和分析等方面做出規(guī)范。只有規(guī)范了電算化審計,才能將審計風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五)與軟件公司合作開發(fā)高效的審計軟件

審計軟件可以直接訪問被審計單位電算化系統(tǒng)的數據文件,方便了審計人員從不同介質、不同編碼、不同類型的數據庫對會計數據的采集和特定項目的復核,有效地執(zhí)行大量數據的計算、重分類及匯總等工作,并能按審計人員指定的標準查找記錄并且可以詳細檢查數據文件的內容,提高審計人員對數據復合、數據采集的質量和效率。

(六)提高審計人員的電算化素質

只有在審計人員掌握了豐富會計知識與審計方法的同時,還對計算機知識有著系統(tǒng)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將計算機技能與會計和審計知識有機的結合,才能很好的適應會計電算化下的審計。為了使審計人員的電算化素質提高,要求加強審計人員進行CDE(ContinuingDevelopmentEducation)如:信息技術的培訓等,將審計知識培訓與計算機知識教育相結合,在掌握會計電算化軟件的基礎上熟練掌握計算機審計輔助軟件的使用方法,培養(yǎng)一大批具有豐富審計經驗又能熟練操縱計算機審計軟件的復合型人才。

四、總結

第8篇: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一)財政管理改革的要求分析這一方面的改革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泛,其中最為明顯的改革有以下幾個方面:集中收付體系、政府集中采購制度、部門內部建立合理的預算制度。對這些方面的改革,不僅把會計管理中的預算功能充分體現出來,而且也對預算管理的優(yōu)勢和缺點進行了合理分析,明確提出其中的缺點和優(yōu)點。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施以后,各單位的材料(或其他商品與服務)采購可能出現下列情況:①材料已到,但是采購的賬單或者發(fā)票未到;②采購賬單和發(fā)票已經到企業(yè)內部,但是材料仍然沒有到企業(yè);③貨物付款的方式采取一次性全部付款或分期付款方式,等等。反映了近期改革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之冰山一角,但也足以說明現行預算會計已經不能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和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有力地佐證了本書提出的一個核心觀點:未,來的預算會計必須依托“支出周期”概念來構造核算框架,在此基礎上清晰地界定支出周期的構成階段以及各階段交易的特性,以此設計預算會計的核算賬戶。惟有實施這項意義重大的變革,實踐中反映出來的上述問題才能得到妥善解決。

(二)通過預算會計改革支持集中化方向的財政管理改革目前,旨在通過建立合理的集中財政管理框架,促進單位預算會計改革,對國內外提出的財政管理實踐要求進行了統(tǒng)一反饋和分析。近期進行了幾項重要改革有集中政府采購的制度、集中收付制國庫體系以及單位部門預算改革制度等,雖然這些改革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太大的關聯性,但是從實質上看,都是為了促進集中性的公共財政管理體制而改革。這也就是說明,這些改革的實質都是一樣的,并且其遵循的基本方向都只有一個:就是從分散化管理向集中化管理邁進。集中化財政公共管理從根本上要求要有相應的預算管理體制,并以此來明確各個階段和時間點資金的使用狀況,這就必然要對目前我國現行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進行大范圍內的整合與改革,尤其要突破體系的局限性,構造全新型的預算會計框架,改革的重點應是對總預算會計的預算范圍進行擴展,保證其能夠對各個時間段的交易信息進行實時了解。這項改革的實施,將會充分擴展總預算會計的能力,改革的核心是保證總預算會計能夠對各個階段的財務信息進行實施交易,包括承諾階段和付款階段的各個階段。一般狀況下,支出方面的交易應當由相關支出機構和核心管理部門進行統(tǒng)一監(jiān)制和管理,并進行相應的同步記錄。如果預算會計不進行相關的改革,那么集中財務管理方面的各種改革就會面臨極大的障礙和局限。最明顯的例子是:在推行集中性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中,如果采購機構無法及時得到承諾階段、核實階段和付款階段的交易信息,就無法制定良好的采購預算,也無法實施有針對性的采購。國庫如果不能及時獲得這類交易信息,就無法辦理審核和付款事宜,更無法制定實施預算所必不可少的月度現金(用款)計劃,向支出機構分配和下達支出限額也找不到客觀依據。

二、我國會計規(guī)范體系的選擇

(一)會計規(guī)范體系改革與完善的目標選擇就目前狀況來看,截止到現在為止,我國的會計規(guī)范體系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完整的,并且各種規(guī)范體系的層次也比較清楚明確。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雖然會計體系相對比較完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給社會和我國經濟都帶來了不良影響。因此,我們不僅要有完善的會計規(guī)范,而且更要有這些規(guī)范的執(zhí)行機制。否則即使制定了較好的會計規(guī)范標準,但是執(zhí)行力度不夠,或者執(zhí)行不到位,那么也會變成一張廢紙。鑒于此,我國會計規(guī)范體系改革與完善的相應標準,不僅要適應于大多數單位和企業(yè)發(fā)展,而且還要建立足夠的執(zhí)行標準,管理改革與執(zhí)行同時實施,才能保證改革的有效性。

(二)會計改革開展的形式選擇就目前我國現有的管理體系來看,最高管理體系是法律,接下來是行政法規(guī),然后是部門規(guī)章。我國會計規(guī)范體系中,這幾個層次的規(guī)章基本夠已經具備,一般來說,層次越高其中的約束力也會越大,并且相關規(guī)定的內容范圍也在逐漸加大,但是一旦規(guī)范內容加多,范圍較寬,則其規(guī)范的內容便不會具體,所以對其執(zhí)行效果會有一定的影響。從整體上看,國際改革的通行標準是對會計改革以準則的形式,而我國則不適宜運營制度的形式,采用會計規(guī)則這一形式則更加合理和規(guī)范。會計預算管理和財政管理改革所涉及到的區(qū)域比較廣泛,其中最為明顯的改革有以下幾個方面:集中收付體系、政府集中采購制度、部門內部建立合理的預算制度。對這些方面的改革,不僅把會計管理中的預算功能充分體現出來,而且也對預算管理的優(yōu)勢和缺點進行了合理分析,明確提出其中的缺點和優(yōu)點。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強,新形勢下要求更大的改革,尤其是需要大大加強總預算會計實時追蹤“機構層交易”信息的能力。

(三)會計規(guī)范體系改革與完善的內容選擇從整體上來說,我國會計管理的體系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健全和完整的。但仍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的問題。(1)從基本法律這個方面來看,包含的法律主要有《注冊會計師法》和《會計法》。(2)從行政法規(guī)這一方面來看,為了促進企業(yè)財務管理規(guī)范化,提高會計報告的編制效果,國務院頒布了《企業(yè)財務會計報告條例》。(3)從單位部門內部規(guī)章這一方面看的話,其規(guī)范還是比較詳細的,并且其規(guī)范也是最多的。這一方面的改革應該作為最基本的,并且也是最重要的,比如,基本會計準則的修訂與完善,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準則與制度的制定與完善等。(4)對其單位內部會計管理方面的制度。我國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都進行了具體的要求,但是企業(yè)內部員工如果執(zhí)行,如果溝通交流以及開展工作就成為了相關部門監(jiān)督檢查的重點,也是目前我國會計規(guī)范項目的重要完善項目之一。

三、深化企業(yè)財務會計改革的對策

(一)集中性的政府采購與預算會計改革在公平的基礎上進行集中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中,財政部門不再單單是依據相關的預算要求給相關單位撥款,而是依據國家批準的預算要求和單位采購合同的實行狀況進行資金支付,直接將相關款項支付給供應方。因為供應商和政府采購的中間機構不屬于財務撥款的對應單位,所以針對這種直接錢款撥付的方式,目前的會計核算體系不能進行報告和記錄。由此也可以看出來,要對現行的會計核算體系進行更大的改革。(行政單位、事業(yè)單位和政府整體)。依據國際上的慣例,要對會計實體進行特定的管理和界定,集中政府采購政策也對機構會計和預算會計進行了客觀要求。因為相關單位對服務或者商品的采購采用了直接集中支付撥款的形式,而總預算會計對這一方面具備相應的直接記錄,并且支出機構也可以依據相關財政部門的規(guī)定提供相應的付款證據,并進行合理的會計記錄,這筆業(yè)務實際上是不同層次(政府整體和支出機構)的會計主體(政府)獲取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因此客觀上要求由核心部門和支出機構分別進行實時和同步式記錄,由此將促成在集中和分散的基礎上對同一筆采購交易同時進行記錄的新型預算會計系統(tǒng)。在該系統(tǒng)中,作為子系統(tǒng)的支出機構層次的會計的功能是完成總預算會計框架下的明細記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政府采購的資金來源較多,不僅有財政預算資金,也有其他資金如預算外資金等。這種情況下,如果一筆政府采購業(yè)務有兩個以上的資金來源,其會計核算就變得較為復雜,對這筆政府采購業(yè)務信息的反映在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下是不完整的。同時,由于政府采購的實施會造成預算單位收支過程中的價值流轉和資金及實物流轉的脫節(jié),對這種情況下的預算會計處理需要進行專門的規(guī)定。

(二)部門預算與預算會計改革從2000年開始試點的部門預算制度目前已經在全國范圍普遍推廣,這是近期在預算方向上推出的最為重要的幾項改革之一。除了部門預算外,其他幾項預算改革包括試編中期預算、改進預算分類系統(tǒng)和建立旨在支持預算準備的技術平臺。以部門預算為主導的預算改革旨在細化預算編制、強化受托責任和增進預算透明度。預算會計信息是編制部門預算的重要信息來源和基礎。在傳統(tǒng)的、大一統(tǒng)的(政府整體)預算模式下,各個單位、部門的支出指標是按照基期的支出基數加上一個增長比例來確定的,因而在決策時不需要過多的預算會計信息。相比之下,部門預算有著巨大的信息需求,包括在核定編制、制定標準定額、摸清各個部門的“家底”、充分了解各部門資源占用和使用情況等方面。然而,現行預算會計無法滿足這一要求。長期以來,我國的行政、事業(yè)單位在使用預算資金、進行公共支出中形成了大量的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資產,許多事業(yè)單位如科研、高校、醫(yī)院等還擁有相當數量的股權投資。由于我國的預算會計主要側重于預算資金的收支核算,未能整合為政府會計,因而對各單位的大量資產包括長期資產的會計核算既不完整也不及時,成為實踐中對固定資產缺乏妥善管理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我國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規(guī)定不計提折舊,因而無法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虛增了資產價值,不能真實、完整地反映各單位占用的經濟資源及使用情況,難以為編制部門預算提供有關各個部門的“家底”資料信息。

四、結論

第9篇:計算機審計論文范文

1.1建設工程項目結算委托審計普遍實施,建設工程全過程跟蹤委托審計逐步擴大,建設工程項目委托審計存在的常見問題是造價咨詢中介機構選擇不當、獨立性受限、工作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檢查督促和關鍵點控制不到位、與建設、施工、監(jiān)理各方溝通協調不夠等。

1.2審計人員角色定位不清晰,審計深度難以把握。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主要是進行監(jiān)督、咨詢和建議,從而使得項目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得到相應的改善,進一步的完善項目管理機制。這就需要審計人員作為項目的第三方參建者,在工程開工建設前就要參與其中,針對工程建設中的關鍵節(jié)點進行全程監(jiān)管,但不得干涉施工、監(jiān)理等部門的日常工作。說到底,審計人員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應該扮演監(jiān)督者的角色,不能直接干涉建設項目工作,同時需要向上級反映。

1.3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中對于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是非常高的,工程造價審計與財務審計存在著很大的區(qū)別。工程造價審計必須是注冊造價工程師、造價員,他們需要熟練的掌握工程經濟和技術;財務審計基本上是以注冊會計師、審計師為主。在建設項目審計中,兩者之間的工作是相互配合的,從而才能使得建設項目審計不留死角,審計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

1.4相關配套法律規(guī)范、行業(yè)規(guī)定尚不完善。全過程跟蹤審計系一種新的審計模式。審計人員的工作任務更加艱巨,所以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作為標準對其進行約束是非常有必要的。到目前為止,雖然已經有相關的關于審計機關對國家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的授權涵蓋建設全過程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這些規(guī)定還不是很完善。對于跟蹤審計法定內容等要件都沒有明確的進行規(guī)定。所以造成了中介機構的不同人員對于跟蹤審計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差異,當中介機構犯了錯誤,但是也沒有國家規(guī)定進行責任界定,從而使得中介機構不是很重視跟蹤審計的服務和質量,使跟蹤審計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2解決對策

2.1委托審計機構的選擇方法:招投標委托、指定委托、競爭性談判委托。

2.2做好跟蹤審計機構與基建及各方監(jiān)督部門的溝通協調的關系。在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時,需要國家的審計部門和建設單位的審計部門進行完美的配合,同時建設單位還需要聘請專業(yè)的社會審計、財務監(jiān)理、工程監(jiān)理等專業(yè)機構和人員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督。國家審計部門與這些專業(yè)監(jiān)督單位或機構之間需要相互配合,需要審計部門對專業(yè)監(jiān)督單位進行再監(jiān)督的工作,主要是對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督,同時,在對這些專業(yè)監(jiān)督單位的工作進行評估之后,可以合理利用他們的工作成果。

2.3加強跟蹤審計人員的培訓,提升專業(yè)技能。進行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的時候,其涉及的范圍也非常的廣泛,在跟蹤審計過程中需要審計人員審核招標文件,主要是對文件中的綜合單價、措施費、檢驗檢測費審核。細化到綜合單價中的人材機、管理和利潤,以及子目的套用和材料的合理情況。所以需要審計人員要有造價審核及編制能力,同時專業(yè)知識必須過硬,對于國家的招投標和造價政策要及時掌握。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在項目上配備足夠的專業(yè)人員。同時還要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運用的水平。

2.4切實做好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直接控制把關,包括工程量清單審計、招標控制價審計、投標報價審計、合同審核、隱蔽工程簽證、工程量變更簽證、材料價格簽證、工程進度款審簽、索賠審計、結算審計等。

2.5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跟蹤審計是建設項目審計模式的一個新高度。為提高跟蹤審計質量,為工程建設與工程管理提供客觀依據,應該建立一套相對嚴謹的制度體系,來約束跟蹤審計工作行為,并且要配套完善跟蹤審計實施辦法,明晰審計工作流程,重申有關審計工作的財會制度,為跟蹤審計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明確各部門的職能分工,避免個別部門或個別人員越權操作、越界操作,杜絕違規(guī)操作,提高各部門之間的默契度,確保跟蹤審計工作順利開展,使跟蹤審計逐步進入程序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