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

第1篇: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生字鸝鷺,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3、借助貼圖,難詞質(zhì)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同時引發(fā)學生萌動詩情,動手嘗試寫一寫關(guān)于春天的詩。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guān)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四、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貼圖,配樂磁帶。

學生:查找詩人資料和已學過的作品,查找的定義。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當嚴寒的冬天過去的時候,什么季節(jié)來臨了?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華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首關(guān)于春天的詩,這就是(揭題齊讀)

3、引導學生解題,介紹與杜甫的資料。

4、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二、初讀詩句,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過渡: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們想讀一讀杜甫的這首即興之作嗎?

1、學生按要求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會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生字:鸝鷺。指名讀,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描紅。

(2)

指名讀詩正音。

三、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一)借助貼圖,理解詩意。

1、學生默讀,用筆畫出詩中寫到的景物。

2、匯報交流,教師出示景物圖。

3、指名學生貼圖,說說理由,以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意。

4、出示整圖,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樣?那么,誰能讀出詩人這種歡快的心情?誰再來讀讀看?

(二)引導質(zhì)疑,突破難點。

1、引導質(zhì)疑:讀到這兒,古詩中還有那些地方,你們弄不懂的?

2、交流釋疑。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

窗含:窗?詩人透過什么看到翠柳、黃鸝等這些景物?(教師貼出窗框圖)你們看,西嶺上的雪就好像是鑲嵌在窗戶里的

萬里船:為什么說是萬里?

3、理解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指名說。

4、教師小結(jié):詩人正是透過窗戶看到了近處的,遠處的(相機板書:近景、遠景)

(三)誦讀詩句,體會語感。

1、既然是古詩,就要讀出古詩的韻味。誰能說說怎樣才能讀出韻味?

2、同桌誦讀詩句,體會語感,嘗試用斜線畫出詩句中的停頓。

3、指名同桌匯報:一生讀,一生板演。其他學生點評。

4、男女生按標記賽讀、背誦。

5、配樂齊背古詩。

四、拓展練習,嘗試作詩。

1、引導學生背誦其他春天的古詩,并試著說說古詩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導詩歌寫法:這些春天的詩告訴我們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寫出春天的蓬勃生機。

3、出示有關(guān)春景圖二幅。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春天,你們看(貼圖)

這是這是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圖,想想還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讓我們拿起筆來當名小詩人,寫一寫我們身邊的春天,好嗎?可以寫兒歌這類現(xiàn)代詩,也可以模仿寫一寫古體詩,題目自定。

小詩人們準備好了嗎?好!開始!

4、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五、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選兩項。

1、背誦并默寫《》。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早晨會的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3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4、把你已經(jīng)創(chuàng)作好的春天的詩,向本班春之聲詩刊投稿。

板書設(shè)計: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第2篇: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一、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是基礎(chǔ)

環(huán)境是影響人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孟母之所以三遷,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要想讓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必須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誦讀氛圍,激發(fā)他們的誦讀興趣。

首先,在古典詩詞的選擇上,我們選擇了一些淺顯易懂、通俗曉暢、短小精煉、貼近日常生活、且能朗朗上口的作品。

其次,教師可在教室建立一個圖書角,專門放置一些古典詩詞的書或者畫冊,鼓勵幼兒經(jīng)常去翻閱,以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還可在走廊以及教室里張貼一些經(jīng)典的詩詞名句,課間播放經(jīng)典的詩詞朗誦或是配樂古詩詞等,為幼兒充分營造出一個學習古典詩詞的良好氛圍。除此之外,還可定時舉辦詩詞朗誦比賽,對誦讀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并讓誦讀優(yōu)秀的幼兒領(lǐng)讀等。

通過以上這些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幼兒的誦讀興趣,提升他們的誦讀能力,形成良好的古詩詞誦讀氛圍,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古典詩詞的熏陶。

二、多種方法策略是關(guān)鍵

1.身臨其境法。在進行幼兒的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可帶領(lǐng)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比如在誦讀關(guān)于描寫春天的詩詞時,將幼兒帶到公園,去觀察春天,看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觀察春天里萬物發(fā)生的變化。教師在一旁適時地進行詩詞內(nèi)容的講解、引導,讓幼兒更好地感受詩詞中蘊含的景物、意蘊。此外,在室內(nèi)教學時,教師可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為詩詞配上相應(yīng)的圖畫來給幼兒進行講解。利用從網(wǎng)絡(luò)上獲取的資源,將課堂化靜為動,通過圖畫、音樂等多種形式為幼兒營造美好的詩歌意境,達到使他們身臨其境的效果。通過實踐,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圖畫和音樂使幼兒的精神更加集中,課堂的趣味性增強。

2.音樂熏陶法。在幼兒的古典詩詞教學中,教師可為一些簡單的詩詞,例如《登鸛雀樓》《鵝》《靜夜思》等古詩配上了優(yōu)美的旋律,帶領(lǐng)幼兒將詩句唱出來。這樣的方式不但可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還讓他們在音樂中感受到了古典詩詞的無窮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引導幼兒對一些短小的詩句自己進行配樂,或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唱出來。這樣既培養(yǎng)了他們能力,也使很多幼兒感受到了詩詞的樂趣,由原來的厭學變得愛學、好學。

3.課外引導法。對幼兒進行古典詩詞教育,不僅局限于課堂與課本,還應(yīng)當注重課外的引導。例如,很多孩子都有浪費糧食、挑食或是偏食的壞習慣,筆者就在《憫農(nóng)》的教學過程中,利用這首詩對幼兒進行了節(jié)約意識的培養(yǎng)。課堂上,為幼兒播放農(nóng)民伯伯辛苦勞作的短片,然后讓幼兒發(fā)言,談?wù)勛约旱母惺芎拖敕?。通過這樣一堂課,幼兒不僅對詩詞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節(jié)約意識。

三、德育培養(yǎng)是目的

中華民族的很多經(jīng)典詩詞中,都有著許多傳統(tǒng)的美德規(guī)范,是對幼兒進行道德培養(yǎng)的好素材。所以,在引導幼兒進行古詩詞誦讀時,我們可以根據(jù)誦讀內(nèi)容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

第3篇: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編選了大量的經(jīng)典古詩詞,其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和繼承這些文化遺產(chǎn),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為豐富學生文學積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古人對于學習興趣,有很多名言,諸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學習興趣是學好一切學科的前提,語文當然也不例外。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

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運用多媒體手段,勾畫詩詞意境

古詩詞言簡意賅的詞語中,包含著一幅幅富有意蘊的圖畫,

通過多媒體聲色并茂、動靜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段,可以把學生帶入詩詞的意境中去,或悠然自得的田園意境,或依依不舍的送別場面,既有古道西風,又有老樹枯藤,有磅礴的愛國情懷,也有纏綿的愛意綿綿。通過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二、舉辦朗誦比賽,提高競爭意識

孩子們天性好動。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古詩詞朗誦比賽,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也可以舉辦一些詩詞收集比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閱讀詩詞,如:可以讓學生搜集關(guān)于春天的詩詞,或者關(guān)于竹的詩詞,然后通過朗誦比賽,提高學生的詩詞積累。

三、引導學生想象,擴充詩詞意境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從詩詞的意境擴展到更深的意境,在簡單的畫面上添加,從單線條到多線條,從黑白到彩色,從簡到繁,使之成為波瀾壯闊的畫卷。

如:在教學《天凈沙·秋思》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绷攘葦?shù)字,就勾勒出一幅凄涼的畫面,再引導學生想象,這樣的畫面里,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情愫呢?最后的一句“斷腸人在天涯”又寫的是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呢?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注意力也隨之集中,學習的興趣也會得到相應(yīng)的提高。

總之,運用古詩詞自身的深遠意境,結(jié)合教師的教學手段,積極地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以提高學生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目的,是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第4篇: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教材分析】

《村居》是由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于上饒地區(qū),閑居農(nóng)村時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xiāng)村時因春天來臨而喜悅,所見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學后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農(nóng)村親眼看到的景象,詩人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繽紛的“樂春圖”。全詩充滿了生活情趣,詩情畫意。詩人采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字里行間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它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這首詩的結(jié)構(gòu)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后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能準確識讀生詞,認讀輕聲。能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8個生字,聽寫課后8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方法理解詩句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的情感,體會出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1.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自學古詩。

2.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釋題、了解作者

1.同學們想一想,你以前會背哪些古詩?誰想起來,就請你站起來背給大家聽。(學生起來背)

2.真好!看來大家非常愛學古詩。今天我們再學一首,這首古詩啊,內(nèi)容和春天有關(guān)系。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清朝有位詩人高鼎特別喜愛春天,他用寫詩的形式來表達對春天的喜愛。這首詩是詩人居住在鄉(xiāng)村寫下的一首詩,所以題目叫《村居》。

3.板書課題,拼讀課題,釋題:

村:鄉(xiāng)村。

居:居住。

村居:在鄉(xiāng)村居住。

(二)圖文結(jié)合、初知大意。

1.(多媒體出示畫面)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草兒萌芽,柳樹被風輕拂,黃鶯邊飛邊唧唧地叫,孩子們正在放風箏。)看著這幅圖你有什么感覺?

2.這首古詩寫的就是這美麗的景色。請大家自己去讀讀吧:

(1)學生練讀。

(2)指名讀,正字音:

注意“妝”是翹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絲”是平舌音,“鶯”、“詠”后鼻韻母。

(三)導讀古詩,感受詩意。

1.現(xiàn)在你們看看圖,再讀這首詩,讀一句,想一想,你猜猜這首詩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詩的意思猜出來。猜出來后告訴周圍的同學,再聽聽其他同學怎么說。大家互相幫助,把這首詩學好。

(學生自學)

2.學習一、二句:

(1)(多媒體出示第一、二句詩的畫面)誰來說第一句?指名說,大家補充。

(二月,青草茁壯成長,黃鶯飛來飛去)

(2)學生質(zhì)疑:我覺得不對,要是“二月,青草茁壯成長,黃鶯飛來飛去?!睉?yīng)該是“二月天草長鶯飛”呀,這里寫的是“草長鶯飛二月天”這是怎么回事?

(師點撥:這是古詩常用的方法,古人寫詩常常不按照正常順序?qū)?,為了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

(3)齊讀第一句,指導停頓:

草長/鶯飛/二月天,

(4)指名講第二句,重點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楊柳,在茫茫的春煙中像喝醉了一樣吹拂搖蕩著。)

(5)指導讀:

河堤/楊柳/醉/春煙。

(6)老師配樂讀一、二句,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聽了有什么感受?

(讓學生充分地說: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

(7)這么讓人如癡如醉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好?

(8)指名反復讀。老師指導。

(9)配樂全班齊讀一二句。

3.學習三、四句:

(1)指名讀三、四句,讀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孩子們放學回來的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

(2)(多媒體出示孩子放風箏的畫面)

指名說詩意,理解“紙鳶”。

聽到同學們動聽的讀書聲,課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們交朋友??矗鼈兪钦l?

1.交流識記字形。出示:詩

加一加:“詩”“讠+寺”;

“村”是“木+寸”,“童”是“立+里”。

1.

教師指導書寫。

出示“詩

童”的田字格課件

“詩”的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村”左右結(jié)構(gòu),左右等寬,“木”的捺變成點。

“童”上下結(jié)構(gòu),注意下面“里”的筆順:

教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讓學生伸出手指,跟老師一起比劃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3.學生練習寫字。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糾正寫字姿勢。個別作業(yè)展評。

第二課時

(一)知詩人,解題意: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方法嗎?(共分四步:a.知詩人,解題意,b.釋詞語,明詩意,c.想意境,悟詩情,d.拓展閱讀。)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四步學詩法來學習《詠柳》。

1.關(guān)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2.學習生字“詠”、“柳”。題目“詠柳”是什么意思?

3.作者是怎么歌頌柳樹的呢?請大家輕聲讀一遍古詩。什么意思呢?下面我們來進行第二步。

(二)釋詞語,明詩意:

1.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以小組的形式來理解詩意。

2.匯報自學情況。

第一句: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A.妝:(課件演示妝的演變過程),意思是裝飾,打扮。

一般都是誰打扮?那么本詩是說誰打扮?

B.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這句話的意思是: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

第二句: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裁: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三)想意境,悟詩情。

1.再來讀第一句話,說說你眼前出現(xiàn)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似一位姿態(tài)婀娜的美人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那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搖擺。

誰能通過誦讀把這美妙的畫面讀出來?

2.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還能剪出什么?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我們美的想象。

3.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讓我們借作者的詩文,讀出我們心中對春的贊美。

(四)橫縱觀,拓視野:

春天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吟著春天的詩,與春天撞個滿懷……

請在下面的三首詩中,選一首喜愛的背誦下來,并說說理由。

出示古詩: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和葉紹翁的《游園不值》。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A.交流識記字形。

(課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碧

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加一加:“王+白+石”是“碧”,“纟+錄”是“綠”,“前+刀”是“剪”,“纟+纟”是“絲”。

換一換:“將”去掉右邊部分,換成“女”,就是“妝”。

B.指導書寫。

1.教師在黑板上板演,并讓學生伸出手指,跟老師一起比劃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2.學生練寫。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糾正寫字姿勢。個別作業(yè)展評。

(六)總結(jié)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詠柳》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柳樹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教學反思】

1.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村居》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把學生帶入一個青草萋萋、百花盛開、花香四溢的情景中。在美麗的春天里,教師采用各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比賽讀等),讓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詩的基礎(chǔ)上,教師與學生配上啞語吟誦古詩,在肢體語言的幫助下,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的意思。

第5篇: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關(guān)鍵詞 信息技術(shù);情境;運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shù)創(chuàng)設(shè)情境,帶入意境

千古流暢的古詩文,用凝練的文字,描繪出特定的意境。聞一多先生曾把詩的意境美、建筑美、音韻美歸納為詩的三性,而意境美首當其沖。引導學生進入并準確理解、想象詩文的意境美,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豐富的想象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還可以幫助體會詩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學生對意境的感知十分重要。

《憶江南》這首詩生動形象的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花紅水碧的明媚春光,字面意思不難理解,但如何使學生進入詩中的意境,這是教學的一個難點。信息技術(shù)的介入,解決了這一難題。課堂上教師打開計算機,播放早已準備好的軟件。整個教室里立刻回蕩起《春江花月夜》這首旋律優(yōu)美的樂曲。學生隨著樂曲誦讀,抒情、柔美的曲調(diào)把學生感情融進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之中,隨之步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美妙境界。

二、利用信息技術(shù)再現(xiàn)特定事物,釋疑解惑

在古詩文中,許多事和物,風土人情,都是那個時代、地方特有的,現(xiàn)在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也不易講清。教師就可以通教學軟件將古老的內(nèi)容形象的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教師教學起來就容易多了。例如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一句中的“蓑笠”,這種東西古代很常見,現(xiàn)在的學生卻難以理解。在教學時我通過CAI播放古人披蓑笠的畫面,讓學生觀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詞的意思。同樣,古詩《詠柳》中“萬條垂下綠絲絳”中“絲絳”的解釋,只需一幅畫面,便可一目了然。再如《望洞庭》教學中,利用CAI課件,直接播放月夜的洞庭美景,讓學生直接感知,體會“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詩句中作者想象的豐富和比喻的形象生動。使教師的教學更加準確,更加精當。

三、利用信息技術(shù)點撥渲染,激起共鳴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人情”,劉勰的這句話,對情感在創(chuàng)作時和閱讀過程中的作用分析的可謂精辟,無論是因情動而辭發(fā)的詩人,還是披文以入情的讀者,都需緊緊扣住一個“情”字。情感似一根無形的紐帶將千百年的歷史拉回現(xiàn)實,把遙遠的邊塞風光、閑適的田園小景,皆置于讀者面前,縮短了時空的界限,更縮短了讀者與詩人之間心靈的距離。為小學生的情感易與詩人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我通過電教手段來點撥渲染,造就一種特有的氛圍。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描寫與友人惜別的場景,表達了與友人難舍難分的感情,詩中后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境深遠,感情真摯。我讓學生看CAI:滔滔的江水滾滾向前,一片孤帆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邊看邊聽《送別》之旋律,一種與朋友分別后依依之情,茫然若失之感油然而生。此時,學會讀這首詩,已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真情的流露。同樣,《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磅礴氣勢,可通過CAI,嘩嘩的流水聲,美妙的音樂聲及教師的講解來點撥渲染,激起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利用信息技術(shù)綜合運用,融會貫通

古詩文教學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熟讀成誦,終生受用。而要記牢這些詩詞,需反復詠誦、復習,不斷鞏固,避免遺忘。為此,我經(jīng)常將一段時間內(nèi)教學時用過的CAI課件集中、分類映示給學生,激活學生的記憶,背誦出有關(guān)詩文。有時,我還組織拍攝或選擇一段DV,讓學生根據(jù)圖片,朗誦出一組詩文。

第6篇: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 寫詩 讀寫結(jié)合 學以致用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的古詩詞大都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語言精華,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這些詩詞短小精悍,通俗曉暢,音韻鏗鏘,朗朗上口。有的蘊含優(yōu)美動人的畫面,有的富有清新高雅的情趣,有的包含意味深長的哲理,有的抒發(fā)純潔真摯的情感,深受每一位學生的喜愛。我常常想,當學生有了一定古詩詞的積累后,如果能學以致用,那么會不會效果更好呢?我引導學生嘗試寫詩,由“動嘴”到“動腦動手”,讀寫結(jié)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引導仿寫。走出創(chuàng)作第一步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開始嘗試讓學生練習寫詩。記得第一次要求學生寫詩時,大家都驚訝不已。原來學生背了那么多詩,以為只有古代詩人才可以作詩,沒想到老師竟然叫我們自己寫詩,能寫出來嗎?看出了學生的顧慮,我便因勢利導:“曹操的兒子曹植在7歲的時候就可以七步成詩了……”還沒等我說完,學生便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那首膾炙人口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等學生背完,我接著說:“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比曹植更優(yōu)秀,如果大家也能寫詩,那該多好啊!”學生雖然大受鼓舞,但畢竟是第一次,即使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句像樣的詩句,更別說作一首完整的詩。經(jīng)過琢磨,我決定先從模仿古人的詩句開始。我找來了一段關(guān)于瀑布情景的錄像,要求學生模仿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創(chuàng)作另一首《瀑布》。不一會兒,就有一個同學完成了習作:“萬里碧空白云飄,草兒吐芽花兒笑。遙看瀑布似白綢,信手裁來扮人間?!崩畎装哑俨急茸縻y河,寫出瀑布的壯觀,這位同學把瀑布比作白綢,寫出瀑布的輕盈、飄逸,恰如錄像里的景觀。當該生朗讀完自己的“處女作”時,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也為學生踏出了艱難的第一步而激動不已。

在教學實踐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仿寫、接龍、填詞等多種訓練方法,循序漸進,使學生在積累的同時,逐步踏上神秘而又新奇的詩歌寫作之路。

二、抓住契機。觀察生活促創(chuàng)作

“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生活是創(chuàng)作不竭的源泉。如果不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那么再好的作家也寫不出優(yōu)秀的作品。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的時間短,即使觀察,可能也體會不到什么。應(yīng)該從觀察的興趣和習慣著手培養(yǎng)學生,引導他們觀察生活,促進詩歌寫作。

有一次,我?guī)W生去操場上活動課,無意中抬頭一看,發(fā)現(xiàn)天上的云朵變幻無常,新奇獨特。立即讓學生仔細觀察起云朵,看誰能以“云”為題材即興創(chuàng)作一首詩。不一會兒,一個學生便想好了,詩是這樣的:“似沙漠駿馬奔騰,如草原牛羊嬉戲。剎那間千變?nèi)f化,只留得白云片片。”多有詩意,該生將天空想象成一望無際的沙漠和草原,把云彩比作“駿馬”和“牛羊”,不僅比喻恰當,而且形象生動。最巧妙的是云彩變化的速度之快被表現(xiàn)了出來。

我趁勢引導學生:要想創(chuàng)作出成功的作品,必須時刻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有時甚至需要親自去體驗,才能為創(chuàng)作找到素材和靈感。以后,同學們就經(jīng)常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寫作的范圍和視野越來越廣。有一個學生家的院子很大,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一片果園”,特別是院落棚架上掛滿了綠油油的絲瓜,給他極大靈感。他經(jīng)過觀察體驗后根據(jù)絲瓜生長的順序?qū)懴铝艘皇自姡骸熬G葉碧藤競延伸,點點黃花引蜂蝶。待到成陰掛果實,正是盛夏鳴蟬時?!鼻皟删鋵懢G葉、黃花和蜂蝶,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一片生機;后兩句展開想象,由實到虛,別有韻味,最難得。我稍加評點,這首詩便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其實,學生的靈感正是來源于觀察和生活體驗,當養(yǎng)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后,創(chuàng)作的靈感自然就會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出來,看似偶然的“觸發(fā)”,在學生心中卻有積蓄已久、不得不發(fā)的必然性,因而可以寫出真實生動的詩句。

三、錘煉字句。培養(yǎng)能力促進步

錘煉詞句,力求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這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共同要求:但比起其他的文學樣式,詩歌更加要求語言的含蓄、凝練。古往今來的詩作者,總是注重“煉字”、“煉句”,并且與“煉意”融合,力求創(chuàng)造出鮮明生動的意象,蘊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詩歌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其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學生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練習時,要揣摩、推敲每一個詞,每一句話,反復修改,盡可能用詞造句準確、生動。

記得有一次在課堂上,我播放了一段關(guān)于春天景色的視頻,要求學生根據(jù)畫面中的景物,展開適當想象,創(chuàng)作一首描寫春天的詩。不久,一位學生舉手發(fā)言了,她是這樣寫的:“春日百花競相放,樹木蔥蘢綠成陰。蝴蝶飛來展艷翅,人人都夸春色好?!蔽乙豢?,發(fā)現(xiàn)詩中出現(xiàn)了兩個“春”字,于是提醒她再把詩多讀幾遍,看是不是可以改得更好?該生一讀就覺察出來了,她想了一會兒,把“春日百花競相放”一句改成了“三月百花競相放”。原來她在思考的時候想到了“陽春三月”一詞,同時把第四句中的“都”字換成了“皆”,這樣更加有了古詩的韻味。在看似容易的修改過程中,學生卻經(jīng)歷了一次扎實的語言訓練過程。再如另外兩位學生創(chuàng)作出的詩句,顯然在“煉字”、“煉句”上下了一番工夫。一位寫的是:“嫩草碧千里,陌上正花芳。蜂蝶慕幽香,翠柳映堤塘。”另一位寫的是:“高山浮云風景秀,桃花含羞露嫩蕊。彩蝶嬉杏歡快舞,溪水清清海棠紅?!钡谝皇字械摹澳健保瑢懗鲇南銚浔?;而“映”則寫出綠柳倒影,嫵媚動人。第二首中的“含羞”、“歡快”使人浮想聯(lián)翩,興致盎然。

同樣描寫春天的景色,用詞構(gòu)思卻各有巧妙之處,特別是在形容詞和動詞的運用上,幾位學生都經(jīng)過了仔細斟酌,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不經(jīng)過咬文嚼字,哪來的成功作品?通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提高。

四、展開想象。盡情描繪詩中畫

古人對想象不乏論述。陸機說:“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劉勰云:“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他們論述了想象不受時空限制的廣闊性、快捷性及與具體物象結(jié)合的特點。詩歌是飽含想象、憑借形象表達思想感情的。古詩詞沒有想象就沒有情境,沒有品位,更沒有創(chuàng)意。顯然,想象也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泉。因為學生在習作過程中需要大量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所以詩詞創(chuàng)作練習更是鍛煉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渠道,其作用不容忽視。

在訓練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想象,嘗試模仿填詞。沒想到,一發(fā)而不可收,學生似乎寫上了癮,一首接著一首。起初,一位學生在課堂上創(chuàng)作出了一首《憶江南》:“春景美,百花競相放。泉水清瑩似珍珠,岸邊垂柳映水中。游人樂不歸。”格式正確,用語工整。學生憑借想象描繪出泉水、垂柳的色彩、姿態(tài),人物的神情,構(gòu)成了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圖畫。接著,班上便掀起了《憶江南》熱。寫得較好的如:“祖國美,藍天襯白云。鮮花香氣滿天飄,日出光芒耀四方。云海連群山?!薄凹t日升,晨霧盡消散。彩蝶飛舞落花中,幼芽何時悄然出。今日春已來。”“泉水好,魚藻映青天。碧波清涼光四射,岸邊垂柳細如弦。能不愛三泉?”學生展開想象,用詩寫景,以詩繪畫,不亦樂乎。

除了學寫《憶江南》以外,學生還嘗試填寫其他詞牌。例如《相見歡》:“江南美景如畫,人皆夸。湖水蕩漾晶瑩見魚蝦。柳抽芽,百花放,蜂蝶鬧,猶如暢賞千古桃花源?!边@首詞是學生到無錫太湖游玩時創(chuàng)作的。再如《阮郎歸》:“春花時節(jié)梨木園,空山不見人,此山花木知多少?只聞鳥鳴聲,望山去,悲以代,只有離別情,大江浪花騰東去,卻留兒女心?!边@首詞是學生暢游燕子磯時有感而發(fā)的。

第7篇: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教材分析:

《漁歌子》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古詩詞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詞。本單元的主題是走近田園,熱愛鄉(xiāng)村?!稘O歌子》這首詞也是情趣盎然地表現(xiàn)了漁夫悠閑的鄉(xiāng)村生活。作者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的《漁歌子》也是一片畫意詩情。

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對于詩詞已經(jīng)并非陌生。并掌握了一定的詩詞學習方法。特別是在我們學校開展晨誦午讀的活動中,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積累了大量的古詩詞。本學期第一課《古詩詞三首》中《憶江南》也是一首詞,所以學生對詞的常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漁歌子》本身文字比較淺顯易懂。所以,學生對于《漁歌子》的理解和體會應(yīng)該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關(guān)鍵是老師要提供好相應(yīng)的踏板。

教學目標:

1. 認識“塞、箬、笠、蓑”這四個字,讀準字音。會寫“塞、鷺、笠”這三個生字。2.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并背誦。3. 體會這首詞的內(nèi)容,想象畫面,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自由閑適地思想感情。4. 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讀朗讀想象,感受詞中的美景和意境,體驗作者寧靜,悠閑的心態(tài)。

教學難點:

走進詞人的內(nèi)心世界,感悟“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內(nèi)涵及原因。

教學思路: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最絢麗的瑰寶,面對古詩詞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jīng)典,老師沒法講,也不能講。所以本堂課我以板畫為突破點,圍繞著板畫開展一系列的朗讀,體會,想象和練寫,以畫促讀,以畫促寫,尊重學生自己的理解,通過前面的鋪墊,讓學生深刻理解“不須歸”的文化內(nèi)涵。

教學準備:

教科書、ppt課件、課堂練習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二、教學步驟

(一)詞語導入

大屏幕出示關(guān)于春天的四字詞語。

附:郁郁蒼蒼 桃紅柳綠

鶯歌燕舞 戲蝶游蜂

白鷺翩翩 桃花朵朵

流水潺潺 鱖魚肥美

學生輕輕地讀一讀,談一談發(fā)現(xiàn)。

【設(shè)計意圖:出示這些春天美景的詞語,一是為了積累,二是為接下來的課堂練筆做好準備,三是渲染本節(jié)課處處是美的課堂氛圍,奠定優(yōu)美,閑適的情感基調(diào)。】

(二)出示“漁歌子”這個詞牌

1. 指出“子”是讀第三聲,在這里是“曲”的意思。

2. 回憶詞牌名的相關(guān)知識。

3. 通過“漁歌子”這三個字讓學生猜測本首詞的大概內(nèi)容。

【設(shè)計意圖:建構(gòu)主義者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gòu)知識,他們要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背景,對外部的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建構(gòu)自己新的知識,利用已經(jīng)學過的《憶江南》的知識進行遷移,學生能更好的接受?!?/p>

(三)整體感知,通讀詞句

1.通讀。

(1) 初讀,重點在字音。

(2) 再讀,讀出節(jié)奏。

(3)第三次讀,讀出對這首詞的第一印象。

2.談感受,找景物。

師:剛才同學們談了自己對這首詞的第一印象,認為這首詞很美,那作者是通過哪些景物來向我們傳遞這種美的信息呢?

【設(shè)計意圖: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對這首詞的一個整體感知,也是從學生的“讀”到老師的“畫”的過渡?!?/p>

3.教師板畫,學生欣賞體悟。

(1)學生回答,老師相機在黑板上畫出相應(yīng)的景物。并引導學生用上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四字詞語來描述黑板上的景物。

(2)學生一邊看板畫,一邊再次朗讀。

(3)發(fā)揮想象,教師總結(jié)。

【設(shè)計意圖:畫是直觀的眼睛的感受,創(chuàng)設(shè)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想通過耳朵和鼻子的感受讓學生能更進一步身臨其境,讓畫面更立體,讓體會更深入?!?/p>

4.學生自主練寫。

5.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第8篇: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三、現(xiàn)代文閱讀(49分)(一)(25分)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窗桑缴系陌稍桨l(fā)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層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白,一道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 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照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內(nèi)那么 狹窄,又那么寬敞,①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結(jié)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②天兒越睛,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漫漫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的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14.該語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 ________,字________, 人。(4分)15.第一段文字是圍繞文中的哪個字來描寫的?又是從哪四個方面具體加以描述的?(5分)

16.有人認為第一段文字是按空間順序來寫的,也有人認為是時間順序?qū)懙难?,?的看法呢?請簡要說說你的理由。(4分)

17.文中的“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 ,“暗黃”指 。(2分)18.劃線句①②都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請選一句,說說這樣寫的表達效果。(3分)我選第 句, 19.“藍水晶”這一比喻新穎傳神,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3分) 20.最后一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4分)

(二)懷念一種聲音(9分) ①有一種聲音,讓中年畫家越來越懷念了。這種聲音非常奇妙,有顏色,有形狀,有溫度,還有雜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現(xiàn)在再也聽不到了, ②他知道這種聲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條小巷,只存在于他家?guī)状幼〉哪莻€小院、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樹,有兩棵梧桐樹,有缸荷花,還有幾畦作觀賞用的韭菜。老屋為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上下呈現(xiàn)出一種古銅的色調(diào)。 ③這種聲音叫雨聲。一下雨,他爹總會站在老屋的臺階上,聽著一院子的雨聲,如醉如癡,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邊,告訴他許多古人關(guān)于雨的詩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黃時雨”“梧桐葉上三更雨”“留得殘荷聽雨聲”……他聽不懂,但他看懂了雨聲被花葉染就的絢麗顏色。④ 然后,他們回到廳堂里坐下來,爹說:“你聽——”這兩個字在無數(shù)次重復后,他的耳朵變得靈敏了:雨點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璣在玉盤里亂跳;擊在玻璃瓦上,聲音尖脆,猶如琴聲中的高音階; 打在木曬樓的雨點,聲音細膩而光潔;但前廳堂雕花檐板上的雨聲,恰恰相反,渾厚而古樸;響在麻石臺階上雨聲,沉著而充滿力度。 ⑤古城有句俗語:“落雨天,留客天?!彼浀靡幌掠?,家里就會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摯友。雨是請柬嗎?雨聲中,他們談天道、人道、醫(yī)道、藝道;或者下圍棋,落子聲與雨聲交錯而響;或者拉起京胡,唱他們所熟悉的京戲名段,音符從雨的縫隙里穿過去,居然沒有濡濕……他坐在一邊,看著,聽著,如夢如幻。 ⑥雨聲中,他長大了,成家了,做父親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詭的底色。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兒子講那些古人關(guān)于雨的詩句,他的畫室也總會有好友聯(lián)袂而至。 ⑦突然有一天,這一片地皮劃撥給了房地產(chǎn)商,他攜家人悵然搬進了世紀花園。小巷沒有了,老屋沒有了,記憶中雨的聲音,沒有了!巨大的規(guī)整的水泥匣子,嵌著一個個用混凝土、玻璃和鋼鐵構(gòu)筑的巢。雨聲呈現(xiàn)出呆板的灰色,節(jié)奏沉悶而壓抑。這不是他感覺過的雨聲!每逢下雨的日子,他會覺得格外無聊。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無助。 ⑧他決定,請些工匠,在露臺上做一個屋頂,蓋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聲音。露臺的屋頂很快就做好了。他還置辦了一個瓷圓桌、四個鼓形瓷凳、一個燒木炭的紅泥火爐、一個燒水的青陶提梁壺。下雨的時候,他坐在這里烹茶,沏茶,靜靜地聽雨。露臺的前方是開敞的,他一抬頭便看見一棟棟的高樓,整齊地排列著;所有的窗口都裝著锃亮的防盜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簾……這樣的背景,絕對不會生發(fā)一種古典的聲音!他明白了,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將永恒地懷念一種雨的聲音。 ⑨又是一個下雨的日子。他驀地離開露臺,急急走進畫室,他希望在宣紙上畫出那一片久遠的雨聲…… (摘自《百花園》2008年1月,有刪改)21.第⑥段畫線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3分) 22.小說結(jié)尾“他希望在宣紙上畫出那一片久遠的雨聲……”你是怎樣理解 這句話的?(3分) 23.小說在多個方面運用了對比手法,請從文中選擇一個方面作簡要分析。(3分)

第9篇: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古詩范文

關(guān)鍵詞: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繪詩;比詩;演詩

古詩短小精悍,形象生動,音韻和諧,節(jié)奏分明。古詩是一個美倫美奐的世界,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流淌著多少璀璨的美文詩句。古老的詩句,散發(fā)著醇香的古韻,而久遠的年代、生澀難懂的詩句,卻讓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有些望而生怯?;诖?,筆者在教學中做了以下嘗試:

一、繪詩,繪出詩情畫意

繪畫是學生最喜歡的表達方式之一,他們喜歡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奇思妙想,通過畫筆信手涂鴉地表現(xiàn)出來。因此,根據(jù)古詩的內(nèi)容、詩人的心境,巧妙布置繪畫作業(yè),并定期舉行古詩配畫展。這一過程,既是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意境的再理解,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繪畫本領(lǐng)的空間,從而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入情入境,展現(xiàn)古詩之美。

例如:在教學古詩《山行》時,學生就如何在畫中表現(xiàn)“白云深處有人家”一句的詩意展開了討論,各執(zhí)一詞,爭執(zhí)不已。有的認為應(yīng)該在遠山上畫幾個屋頂,有的認為屋子應(yīng)該隱約出現(xiàn)在浮云之間,有的認為只在彎曲的山路上畫上幾個農(nóng)作歸來的人,還有些同學認為只需在遠山之間畫上裊裊炊煙即可。又如:在教學“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兩句詩時,怎樣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無處尋”的蝴蝶呢?大家開動腦筋,展開想象。結(jié)果,有的學生畫面上的蝴蝶隱約于金黃的菜花之中,有的干脆不畫。問其理由:有的說把蝴蝶畫成淡黃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來了;有的說畫上兒童正拍著腦袋思考,“蝴蝶飛哪兒去了,怎么找到它呢?”多么有意思的想法呀!

繪詩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它能引發(fā)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能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因而,學生繪詩的過程,也是再次品析詩句、品味詩情的過程,這是在創(chuàng)造美、享受美。而抄一抄、背一背、譯一譯這樣的方式,是很難達到這一效果的。

二、比詩,比個千姿百態(tài)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古詩在其間閃爍著耀眼的光輝。學習完一首古詩,要讓學生閱讀詩人的其他作品,或讓學生讀與之題材相同的作品。這樣,學生可以比較不同風格的古詩之間的異同,在閱讀過程中積累一些千古名句。古詩閱讀可以與班隊活動結(jié)合起來,開展系列的古詩主題活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文字鑒賞能力,也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例如:學習了古詩《游園不值》,讓學生積累關(guān)于描寫春天的古詩;學習了《贈汪倫》,讓學生積累表現(xiàn)友情、親情的古詩;學習了《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讓學生積累抒發(fā)詩人愛國情懷的古詩。有針對性地找一找、記一記、背一背,以一帶十、舉一反三的古詩作業(yè),鞏固了學生已學的古詩,便于學生加強記憶。

設(shè)計比詩活動,不但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古詩的興趣,也很好了地反映了學生古詩積累的狀況。比詩的形式可以多樣化。(1)古詩接龍:古詩接龍與成語接龍實則大同小異。我出上句,你對下句;我出下句,你對上句。(2)數(shù)字古詩:所謂數(shù)字古詩就是詩句中含有數(shù)字的古詩。學生一下子發(fā)現(xiàn),原來古代偉大的詩人是那么喜歡運用數(shù)字來表現(xiàn)詩情詩意。(3)含修辭手法的詩句??鋸埦洌禾一ㄌ端钋С?,不及汪倫送我情。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比喻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在比詩過程中,學生不但很好地再次復習了古詩,而且增加了復習古詩的趣味性、生動性。

三、演詩,演活詩外之音

相關(guān)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