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藝術觀念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藝術觀念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藝術觀念論文

第1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1何謂“時空觀念”

什么是“時空”?一般認為,視覺藝術屬于空間藝術,不屬于時間藝術,因而無法表現時間。但在藝術史中,不乏藝術家將時間空間化,通過不同的手法在作品中暗示時間因素,因而藝術作品便具有了時間和空間結合的構建形式。依照科學觀點來看,現實世界是一個三維的空間,即具有長、寬、深的立體性空間。但藝術不等于科學,藝術呈現的是多種多樣的視覺空間形式,比自然樣態(tài)更加多姿多彩。繪畫作品中的空間感,實際上是一種人為的空間意識,是畫家主觀創(chuàng)作出來的視覺空間,是藝術家主動地、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和構建畫面的行為。

2時空觀念在西方

西方古典繪畫,有著時空分離的觀念,認為美術是空間的藝術,以表達三維空間特色,其畫面一般表現為靜止的瞬間場面,不表現時間的延續(xù)過程。猶如攝影快照一樣,只選擇那個最有表現力的瞬間。這種三維空間的畫面,最大的特點是立體感、深度感強。它所強調的是深度幻覺,這種追求深度幻覺的風格興盛了近500年。直至19世紀末,超現實主義的誕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四維空間的畫面。四維時空就是將“時間空間化”。在二維的畫布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幻覺,再表現時間的延續(xù)過程,便是四維時空繪畫。作為西方藝術中將“四維時空”觀念引入作品的超現實主義,以其充滿幻想色彩和異國情調的奇特風格,對20世紀美學產生了重要影響。西方超現實主義作品大多表現夢境,多構成荒誕時空?;恼Q時空不拘理法,異乎尋常,時空錯亂,反映著藝術家的奇思怪想,具有“無理而妙”的藝術效果。

3中國藝術中的時空觀念

第2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作者:彭永紅

在活動中,醫(yī)院團委書記鄭曉雨同志被評為浙江大學“十佳”青年崗位能手。對于醫(yī)院青年文明號的繼續(xù)開展而言,需要在內容、形式等方面繼續(xù)深入挖掘,通過更加豐富的內容和形式來發(fā)揮自身作用,促進醫(yī)院文化的發(fā)展,進而推動醫(yī)院的發(fā)展[3]。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是一個屬于青年的光榮稱號,青年志愿者行動是一道屬于醫(yī)院的亮麗風景。醫(yī)院團委青年志愿者行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青年、貼近社會,實施重點項目,拓展服務領域,壯大志愿者隊伍,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取得新的成效,一批特色服務項目,在創(chuàng)新中提高,在深化中發(fā)展:①發(fā)揚傳統優(yōu)勢,組織培訓醫(yī)院共青團員以及醫(yī)學院學生志愿者,參加醫(yī)院門診導醫(yī)活動。②3月5日學雷鋒日舉辦志愿者活動,進行健康宣教。③5.12護士節(jié),團委和護理部聯手,與福利院團委交流溝通,探討志愿者服務合作工作。④舉辦了“圣誕驚喜,情暖人間”的圣誕節(jié)活動。在團委的安排下,身著圣誕老人服飾的美國朋友AARON來到醫(yī)院,看望了部分病區(qū)的住院小患者,并派送了圣誕禮物,給孩子們帶來了圣誕節(jié)的快樂。

在團委的倡導下,各個團支部建立了活動機制,把團支部日常組織的活動與志愿活動聯系起來。如心胸外科醫(yī)療團隊,通過全體醫(y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已經成為浙江省紅十字會“安童博愛救助基金會”、民政廳“明天計劃”、“海納百川基金會”、浙江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千里馬基金會”、國際慈善組織“愛無國界基金會”、“海星基金會”、“百合花基金會”等基金會的合作醫(yī)療機構,救助貧困及福利院患兒達500余名。心胸外科徐瑋澤同志榮獲浙江大學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稱號和浙江大學青工系統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個人。發(fā)揮共青團的引領和紐帶作用在醫(yī)院黨委高度重視下,團委的組織建設不斷得到加強。主要體現在:一是修訂完善了團委工作職責和工作制度,將原有工作制度擴增為9項工作職責和11項工作制度。二是不斷加強團干部的培訓、培養(yǎng)工作,推薦兩名在讀研究生為掛職團干部,成為團委的書記助理,增加了團組織的戰(zhàn)斗力。三是有序安排各種會議交流。每月召開1~2次團委辦公例會;每半年召開一次團干部會議,指導團支部工作的開展;承辦了浙江大學團建工作交流會;選派優(yōu)秀團干參加各種培訓會等。為了更好地樹立典型,宣傳先進事跡,帶動青年團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時結合時事政治,宣傳我院共青團活動,團委在2009年1月出版了團刊《兒院青年》?!秲涸呵嗄辍纷园l(fā)刊以來,目前共出版6期,發(fā)行4000冊,以其新穎的視角、親民的風格、精美的制作受到了醫(yī)院領導和職工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團刊范圍廣泛,不僅與同行之間增進了感情,獲得了認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醫(yī)院在全國的知名度,對宣傳醫(yī)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醫(yī)院團委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團的活動,堅持寓教于樂的方法,加強團的陣地建設,做到“把團旗打起來,把團徽戴起來,把團歌唱起來”,努力營造奮發(fā)向上、進取有為的濃厚政治氛圍。積極協助工會舉行“五月的鮮花”,“十月的陽光”等大型文藝匯演及球類、游泳、登山涉水等比賽。同時組織新老員工交流培訓座談會,開展“一幫一”活動;為迎接新同事舉辦“迎新晚會”;開展“讓科技之光照亮前進道路”的離團活動;為了更好地服務醫(yī)院廣大單身青年,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由團委牽頭,聯合兄弟醫(yī)院等多家事業(yè)單位在輕松快樂的MM桌游吧,共同舉辦“七夕心語”鵲橋會單身青年聯誼活動。各具特色的團員活動,豐富了團員的文化生活,促進了醫(yī)院的文化建設,培養(yǎng)了團隊協作精神,充分發(fā)揮了團員在醫(yī)院文化建設中的主觀能動作用。

以“讀書會友”為切入點開展了“一本好書、一起分享、一個心得、一次提高”的“四個一”活動?!靶恿謺恪表椖客ㄟ^向廣大團員青年推薦優(yōu)秀書籍、交流學習心得,建立快樂的讀書氛圍,引導青年職工通過閱讀認識世界、規(guī)劃人生,在全院共青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中形成“創(chuàng)建學習型團支部,爭做學習型團員”的良好局面。促進各基層團支部、共青團員不斷加強學習,引導和激勵廣大團員青年多讀書、讀好書,共同營造和諧的醫(yī)院文化氛圍。目前,該活動已被評為院級“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項目,作為醫(yī)院黨建工作示范點予以重點培育??傊?,醫(yī)院特色青年文化建設與醫(yī)院管理工作關系十分密切,我們如何更好地把兩者結合起來,發(fā)揮兩者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作用意義十分深遠,值得我們在實踐中探索研究,并最終更快地推動醫(yī)院的建設和發(fā)展。

第3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全書以此為線索,遴選出三位年齡相當、履歷相近、樂風相映,在以西方文化為主導的國際音樂舞臺上各執(zhí)牛耳、獨具,但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獨具特色的漢文化,尤其是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影響的作曲家為研究對象,進行了跨時空、多維度的文化比較和深層的音樂創(chuàng)作思想研究。這三位作曲家分別是創(chuàng)造了“主要音技法”的德籍韓裔作曲家尹伊桑(Isang Yun,1917―1995)、自稱為“藍領”的旅歐日裔作曲家武滿徹(Toru Takemitsu,1930―1996)和“中美音樂文化交流的使者――”美籍華裔作曲家周文中(Chou Wen-chung,1923―)。這部中央音樂學院博士論文系列作曲理論編的首部作品已于2013年10月由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

該書作者寶玉是一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博士,師從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郭文景,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亞洲愛樂國際樂團駐團作曲。

從結構上看,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對中日韓三國的歷史淵源及文化互動進行鳥瞰;分析比較三位作曲家的文化觀念和藝術理念;對三位作曲家因各自不同的藝術哲學觀和音樂美學觀而產生的不同的音響觀念進行綜合闡釋。最后,作者就具體作品分析過程中,在其作品中所能反映出的文化氣息與創(chuàng)作手段的內在聯系作進一步的理論及理念的總結概述,進而得出結論及其展望。

筆者認為,該書的“創(chuàng)新”與“獨特”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創(chuàng)新之處――

“311定理”在音樂分析當中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

作者根據俄國畫家康定斯基的抽象派繪畫理論――點?線?面――而提出的“311定理”(其公式為:3+1=1)進行“三點一線一面”的分析。即:個人、祖國、西方(三點);音響觀(一線);作品風格(一面)。此舉不同于一些常見的音樂作品分析理論范式(如“結構――功能理論”、“接受美學”、申克分析法等),“311定理”是作曲家產生作品的客觀存在和人文背景,它不是一種具體的音樂技術分析方法。于潤洋先生曾提倡音樂理論研究應堅持“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他說:“堅實的理論修養(yǎng)和淵博的歷史知識是使我們立于不敗之地的兩塊基石,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會對現實有一個真正清醒的認識和評價?!雹俣?11定理”正是遵循了這一原則,從作曲家相關的歷史、文化、社會事實出發(fā),勾勒出三位作曲家各自別具一格的肖像。然后,作者再具體到某一部作品,進行譬如音樂結構分析、音高結構分析、音響形態(tài)分析等技術層面上的分析,并重點論述了對作曲家“獨門絕技”,比如對尹伊桑的“主要音”及“主要音響”的觀察,還有對武滿徹“音色音樂”與“點描配器”的整體觀察。

獨特的視角之一――

對文化與藝術關系的高度重視

1969年,英國著名音樂學家約翰?布萊金(John Blacking,1928―1990)在其長文《人類經驗中的音樂價值》中,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音樂評價思路。他認為,音樂的價值必須在其所存在的語境(context)中考察:“音樂應該作為社會或個體的產品來研究”。從文化的角度出發(fā)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可謂挖到了作曲家的根,因為它把作品分析放到與作曲家本身不可割裂的文化大背景當中。作者對中日韓歷史文化溯本探源,以期對當下音樂創(chuàng)作領域內頗為復雜的民族性與西方現代性的主客體關系的再認識,以及對如何以西方現代作曲技術反映本區(qū)域或本地區(qū)的民族文化精神,進而通過研究東亞三位作曲家的人文背景和音樂歷程以及獨有的美學構架,從而梳理出具有現實意義與應用意義的理論手段。

當我們面對一棵大樹的時候,通常只留意上面的枝葉,而很少看到樹之“根”,以及它所在環(huán)境中的土壤、周遭的空氣,所以就不可能理解這棵“樹”(作曲家)為什么長出來的是這樣的“枝葉”(作品),而不是別的樣子。比如,為什么尹伊桑的作品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那是因為他的作品一定是他從本民族文化中悟化的東西。該書認為我們在評價一個作曲家的作品時,不僅是要看其表象,還要追其本質,還要回頭去追溯這個作曲家為什么是這樣;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八匀弧本褪且氐剿硖幍奈幕?、他的生平、世界觀,所有這些都可能決定“作品”這個結果。

另外,本書從實用性的角度去看待作曲技術,具有正本清源的價值,而不是按常規(guī)的做法,單純地將其歸納成某一種技術公式。從技術本身來講,理論家習慣把它歸納成一種公式,這樣也許便于教學與傳播,但試問這些大師中有多少是帶著這樣一種公式去創(chuàng)作的呢?也許他們只有一種開放的精神和躁動的心靈,從而導致他們產生一種創(chuàng)作的沖動。這種沖動促使他找到一種表現方式,而這種方式與其他公式其實是不一樣的。比如武滿徹的技術分析就很難歸納,什么“十二音”、“音集集合”都不是,就像畫家對于油彩的駕馭都是由形象思維決定的,而不是說遵從了某種模式;又比如格里格的《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中的《晨曲》與北歐的冷空氣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說,對藝術家的具體探討一定要與文化結合起來進行,剝離了文化,便成了無源之水。

獨特的視角之二――

這是一本作曲家分析作曲家的書

與一些非作曲專業(yè)人士的“隔靴搔癢”的作品分析而言,本書不尋常之處在于它是一本作曲家分析作曲家的書,顯然這樣更地道。要知道,日前在個別地方綜合類院校作品分析領域里存在一種“一犬吠影,眾犬吠聲”的現象,其后果就是使作品分析脫離了音樂本質,成為一種“玄學”,甚至一部“科幻劇”。因為缺乏專業(yè)的工具,分析的層面只能停留在華麗辭藻的堆砌上,始終不能深入挖掘,讀者自然看不出其中的門道。沒有與之匹配的鑰匙怎么打得開這把鎖呢?作曲是一門學問,不懂技術如同沒有鑰匙,所以打不開“這把鎖”。我們不能把畢加索的“胡來”不能等同于一個普通人的涂鴉。

音樂評價者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其認知能力、經驗知識和評價標準的制約。②作曲家本身積累的豐富的聽覺經驗、良好的作曲技術,以及個人的音樂、非音樂知識為其在做音樂評價與分析的時候,提供了一種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作者在書中對三位作曲家音樂風格做出了精準的概括:玉樹臨風――踔厲亂畫――好好做自己,精煉地點出了他們的“形神”所在。

關于“玉樹臨風”的尹伊桑的研究論文主要有《“主要音”在尹伊桑室內樂中的運用》③、《浸染則會東方文化觀念中的“主要音技法”――簡評尹伊桑的創(chuàng)作》、《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聲手法(上)――〈大提琴協奏曲〉1976簡析》④等十幾篇,這些論文基本上都是以“主要音”作曲體系為研究對象。

與其他兩位相比,國內對武滿徹的研究相對活躍一些,相關論文四十篇左右,文章主要集中在對作曲家早、中、晚期音樂創(chuàng)作的研究⑤,還有一些對其生平和傳統文化元素對其作品影響的研究⑥;對某一部具體作品的研究⑦,以及對武滿徹和聲技法的研究⑧,對電影配樂的研究⑨等方面。

作為20世紀美籍法人作曲大師埃德加德?瓦雷茲的摯友,在其逝世后成為他音樂財產的管理人和權威解釋者,美籍華人周文中為中國青年作曲家提供在美國事業(yè)發(fā)展的空間,并為中美音樂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⑩關于“好好做自己”的周文中的研究論文也有十幾篇,對作曲家音樂風格和作品的剖析的論文主要有:《周文中:其人其樂》{11};《西器中韻 和而不同――周文中〈漁歌〉的音色移植與延音功放配器法分析》{12};《周文中對古琴曲〈漁歌〉移植的藝術觀念》{13}等。而近年來把東亞三國作曲家放在一起研究的,只有青年韓裔學者劉貞銀(上海音樂學院西方音樂史方向的博士){14}。

作曲家寶玉正是基于對上述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分別選取了尹伊桑的《穆瓦克舞蹈幻想曲》、武滿徹的《幻影》和周文中的《花落知多少》三部作品,進行了音樂結構分析、音高結構分析和音響形態(tài)分析。這三部作品都是以西洋管弦樂為音響載體,雖然周文中的《花落知多少》樂隊規(guī)模略有變化而且稍小一些,但三位作曲家都是以西洋管弦樂編制為主體來幻化東方之聲。這是作者選取分析對象的共性。

獨特的視角之三――

對“現代性”與“民族性”的獨到見解

19世紀后半葉興起的歐洲民族樂派是歐洲音樂浪漫主義運動的一個重要部分,它為音樂的浪漫主義運動發(fā)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生氣。20世紀初,西方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曾對亞洲的傳統音樂發(fā)生強烈影響。東亞三國迅速接受了西方音樂,但西方元素和傳統元素基本處于并置狀態(tài),作曲家孜孜不倦地尋求著民族文化身份。20世紀下半葉,西方現代音樂技法和觀念的傳入使亞洲作曲家找到了新的資源,在探索本民族現代新音樂的征程中更進了一步??梢?,東西方音樂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帶來的是各國文化對“現代性”和“民族性”的雙重訴求。

人們通常認為:只有抵抗西方現代性才有自身民族性,一旦全盤接受現代性的話就沒有自己的民族性了,寶玉并不認同這個觀念,而是通過對三位作曲家的作品研究與分析,并結合文史資料的閱讀,從而找到與西方現代性相承因的東亞現代性,以及東亞現代性與東亞古代文明融合的歷史淵源關系,進而提出并證實:現代文明是一個經起源、融合、發(fā)展,變異為相互關聯的一個綜合系統。并在結論中膽識、有主見地提出:

“問題的關鍵仍是我們有沒有能力和膽識直面處于‘主場’的西方,而不是‘避實就虛’地繞過西方;有無自信通過西方音樂技術理論進入本民族傳統進行國際化的文化梳理及藝術改造。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穿過西方現代性一步步回到自己的傳統,而后再將經過整合后的、具有‘普世’價值的音樂作品帶向西方以至于世界音樂舞臺?!?/p>

結 語

音樂分析的途徑是多樣的,該書既有對作品的形態(tài)分析,如對音高、節(jié)奏、曲式、配器技法的分析,也結合了歷史學、社會學、文化學等方法。無論何種分析,其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即為了更深入地理解音樂,并發(fā)現其隱含的價值。最后,筆者想借用標題“歲月的凝聚 時空的潤融”來結束本文:所有的音樂作品都是作曲家對歲月沉淀之物的凝聚與表達,同時經過了時間、空間的潤色、交融。讀完此書,也許我們能更理解書中“所謂作曲家的音響觀是因其自身所具有的藝術哲學觀和音樂美學觀而形成的”這句話了,而作者提及的東亞裔作曲家對東西方文化采取的“解構”態(tài)度值得世人參考借鑒,令人不禁頓悟:原來我們懷揣的“東方藝術及藝術精神”是如此值得珍惜的瑰寶!

①于潤洋《肖邦音樂的民族內容――紀念波蘭杰出音樂家肖邦誕生一百七十周年》,《音樂研究》1980年第1期。

②柯楊《有限的相對主義――論音樂的價值、質量及其評價》,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美學博士論文。

③傅文《“主要音”在尹伊桑室內樂中的運用》,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5月,碩士論文。

④羅新民《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聲手法(上)――〈大提琴協奏曲〉1976簡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第32―43頁。

⑤相關論文主要有[日]渡邊未帆《1950年代的武滿徹――從五聲音階到意識流》,周耘譯?熏2007年第2期;許志斌《論武滿徹中期創(chuàng)作》,《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09年第1期,第81―87頁等。

⑥相關論文主要有許志斌《論武滿徹作品中節(jié)奏及實踐過程特征》,《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0年第1期,第113―120頁;許志斌《論武滿徹作品中音響的“空間構型”及其“時間塑形”功能》,《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1年第2期,第83―95頁;郭元、郭藝《“樹的鏡、草原的鏡”映射下的日本當代音樂》,《音樂創(chuàng)作》2013年第3期,第146―148頁等。

⑦相關論文主要有童昕《〈多利亞地坪線〉的音樂結構――兼論音色在現代音樂中的表現和結構力作用》, 第15―21頁;馬莉《試論長笛作品〈voice〉的現代演奏技法》,2008年4月,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楊一博《東西交融的夢――武滿徹作品“吾聽水夢”的創(chuàng)作研究》,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4月等。

⑧相關論文主要有許志斌《武滿徹〈Toward the Sea III〉中的音集技法及音高組織特征》,《音樂藝術》2003年第2期,第91―95頁;王馨密《武滿徹〈Toward the Sea I〉的技法研究》,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5月;魏揚《武滿徹〈詩篇幻想曲〉和聲排列的三維構架》,《音樂研究》2012年第2期,第99―109頁;陳默默《談武滿徹作品〈雨樹素描〉的和聲技法及和聲語言特征》,《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第123―125頁等。

⑨劉嫣《武滿徹電影配樂的理論研究――以電影〈怪談〉和〈亂〉為例》,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碩士論文,2010年6月等。

{10}孫鏗亮《中美音樂文化交流的使者》,《音樂美學》第59―62頁。同類論文還有陳鋼的《早春二月柳色新――記周文中教授與美中文化交流》。

{11}尼古拉?斯洛尼姆斯基《周文中:其人其樂》,朱建翻譯,《藝苑》音樂版1996年第2期,第54頁―59頁。

{12}侯太勇《西器中韻 和而不同――周文中〈漁歌〉的音色移植與延音功放配器法分析》,《樂府新聲》2012年第1期,第84―89頁。

{13}鄒昊《周文中對古琴曲〈漁歌〉移植的藝術觀念》,《音樂創(chuàng)作》2013年第2期,第109―111頁。

第4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關鍵詞:美術教師 教學理念 科研能力 和諧關系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chuàng)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①繪畫藝術:繪畫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tài)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yè)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chuàng)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chuàng)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構建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

②科研論文: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fā)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chuàng)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chuàng)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當然,科研論文的創(chuàng)新是以繼承為前提的,離不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過程。因此,美術教師要撰寫出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需要博覽美術乃至整個文化教育方面的學術信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國內外各學科方面的成果。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愛音樂,精通文學,除了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外,還經常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他特別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愛因斯坦本人曾講過,在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里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對藝術的愛好,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由此可見,端正科研態(tài)度,全面提高藝術、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是當前美術教師值得倡導的觀念和學風。

二、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靈魂工程師,教師隨時隨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傳”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現代美術教師必需努力學習、鉆研,不斷探索和積累,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作為美術教師要有總的整體的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盡可能多地了解各種風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視覺感官,美術教學是通過視覺來進行的,教師評判學生的作業(yè)也是靠視覺感官去把關的,美術教師借助敏銳和有經驗的視覺去準確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中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chuàng)作作出調整指導。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眾多難題,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修養(yǎng)和相關的科學知識,能使科研與美術教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從人類文化史來看,藝術與科學之間早有聯系,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諧”的思想,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教與和諧的原則當作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根源,提出了“黃金分割”的理論,并將這些原則運用到建筑、雕刻、繪畫、音樂等各門藝術中去??茖W與藝術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自古希臘開始以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高峰。例如,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在解剖學、植物學、光學、力學、工程機械等科學領域都有巨大成就。達?芬奇把幾何學、透視學的原理運用到繪畫藝術中。這些例子充分表明,現代美術教師,除了將自然科學的成果直接運用到藝術教學領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來促進藝術文化改變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藝術教學的發(fā)展。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第5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一、執(zhí)著前行的和聲理論

和聲理論與和聲教學、和聲應用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半個多世紀的音樂生涯中,桑桐先生一直致力于和聲理論研究。《和聲的理論與運用》(上、下冊)與《和聲學教程》是桑先生和聲理論思想的集中反映。此外,桑先生通過對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技法的解讀,以學術論文形式探討和聲理論,此類研究成果成為其和聲專著中理論體系的延伸。

桑先生的《和聲的理論與運用》(上、下冊)不但對傳統和聲理論作了系統的敘述,而且對“固定旋律的和聲變奏寫作”與“旋律華彩的變奏寫作”及和聲寫作的宏觀布局等內容予以詳細介紹而凸顯其學術地位。桑先生的《和聲學教程》(以下簡稱“教程”)是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該教程分為上篇:“傳統和聲”和下篇:“現代和聲”兩部分。其中,“傳統和聲”部分主要來自于《和聲的理論與運用》內容的刪減,并增加了“漢族調式”、“中古調式”、“復合調式”和聲理論。“現代和聲”是“教程”中的特色內容,分別從各類調式音階、和聲材料、和聲進行等方面對20世紀和聲技法予以詳細論述,在我國和聲學教材中具有補白意義。從整體上看,“教程”具有條例清晰、邏輯嚴密、知識面廣、信息量大、習題豐富等特點,是我國和聲學領域一部毋庸置疑的集大成之作。不論從“教程”各個章節(jié)中基本和聲觀點的表述、譜例的詮釋,還是從整體內容的構思與排序等方面,均可發(fā)現其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之深遠。

以學術論文為平臺,進行和聲理論研究,是桑桐先生的學術風格之一。如桑先生的《五聲縱合性和聲結構探討》(《音樂藝術》1980年第1期),以五聲旋律為基礎,尤其突出中國五聲調式旋律,論述了其和聲手法、和聲內涵與和聲結構,以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探索新的和聲思維方式與手段,大大地豐富了調性和聲理論。桑先生的《多調性處理方法》(《音樂藝術》1982年第1期)一文,以20世紀作曲家作品為例,對多調性的定義、表現形態(tài)、處理手法等技法進行論述。在《欣德米特的調性觀念》(《音樂藝術》2004年第3—4期)一文,桑先生對欣氏的調性觀作了總體評價,既對欣氏以根音進行擴展調性的觀念給予積極肯定,又對其根音進行確定調性的可靠性提出質疑?!丁匆咕啊抵械臒o調性手法及其他》(《音樂藝術》1991年第3期)一文,桑先生對無調性、調性模糊或無明確調性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進行詳細的論述,并以《夜景》為例,介紹了這一無調性作品的和聲技法,對無調性音樂作品中調性因素的表現形式予以闡述。此類論文對現代和聲理論的擴充有增磚添瓦之功。

此外,桑先生對西方和聲學教材中“莫扎特五度”的觀點十分關注,為此分析了大量包括莫扎特在內的相關作曲家的樂譜,認為多數作曲家處理德意志增六和弦進行到屬和弦時,通常使用不同的方式“盡量避免發(fā)生直接的平行五度”,論文《從“莫扎特五度”說起》(《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表達了桑先生對這一和聲語匯的看法,文章對讀者在和聲實踐中,重新審視和聲論著中的“莫扎特五度”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和聲的理論與運用》與《和聲學教程》是桑桐先生和聲理論的核心,桑先生以深邃的目光、非凡的筆墨、大師的風范集調性和聲與現代和聲于一體,為讀者系統學習和聲理論提供了良好的范本,樹立了明確的航標。撰寫學術論文,表達學術觀點,是桑先生探討和聲理論的另一重要方式,此類論文對其和聲論著提供了更多的、有價值的理論補充,對推動和聲的教學與理論研究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入木三分的和聲分析

作為理論家,桑桐先生的部分學術論文對不同時期風格各異的和聲技法進行分析,包括調性呈現方式、調式形態(tài)、和弦結構、和聲功能、和聲音響等內容。桑先生以平易近人的語言、深入淺出的方式、入木三分的效果,對音樂作品的和聲語言以由表及里,層層撥開的方式予以解讀,彰顯其重要的學術風格。

第6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關鍵詞: 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本科生 畢業(yè)論文 指導方法

畢業(yè)論文與畢業(yè)設計是每個藝術設計類畢業(yè)生的必經之路,也是他們這四年來設計學習生涯的一個總結。對于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本科生這一特殊群體來說,論文與設計往往使他們絞盡腦汁,煩惱不已。那么,藝術設計系的教師如何指引他們交上滿意的答卷,為四年的學習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呢?我結合實踐教學經驗作出探索,旨在找出適合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本科生的論文指導方法。

一、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畢業(yè)論文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針對民辦綜合性院校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特殊性,通過實際教學指導實踐,我總結出了民辦綜合性院校藝術設計類的畢業(yè)生在論文方面存在著以下種種問題。

1.有一小部分學生重設計而輕論文。

這與許多學生頭腦中存在著重設計輕論文的觀念有關,平時忽視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認為論文無關緊要,只要設計能過就行了,有的甚至認為自己是設計師,不屑于將自己的設計理念、構思過程用文字表達出來,認為藝術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有的學生不按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初稿,對指導老師的修改意見不予以理會,從而使畢業(yè)論文的質量不高。

2.大部分學生文化底子弱、寫作功底差。

大部分藝術設計類畢業(yè)生對于論文有心無力。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生在高考中屬于藝術類考生,總體文化考分普遍偏低,而入學后,大部分時間都側重專業(yè)技能學習,對《藝術概論》、《中外設計史》等專業(yè)文化課程普遍學習熱情不高。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導致畢業(yè)論文寫作理論功底較差。如有一學生論文題為《淺談中外卡通發(fā)展史》的論文,首先這個選題就有假、大、空的潛在問題,中外卡通發(fā)展史本身已經是一門歷史,歷史是已經發(fā)生過的事實,這些事實是一些真實性的記錄,而不是談出來的,這是假。而大呢,中外,包括中國和國外,而國外包括各個大陸上的國家,卡通包括卡通人物、場景、劇本等,題目選題范圍太大,自然就難以寫得詳細,從而產生了空的問題。

大部分學生寫作基本功底差,語言表達不清晰,結果論文顛三倒四、牛頭不對馬嘴,連自己都看不明白。對自己所要論述的觀點不能從幾個方面分清條理來論述,也分不清主次。如談“古代龍鳳紋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重點應在“運用”上做文章,但學生卻用大半篇幅來解釋什么是“龍鳳紋”、“龍鳳紋的由來和歷史”,等等,而對龍鳳紋究竟如何在現代包裝設計中“運用”卻聊聊數字,草草結束,還沒說到重點就沒有下文了。

二、民辦院校藝術設計類論文指導探索

針對民辦綜合性院校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特殊性,通過實際教學指導實踐,我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和探索,總結出以下幾點。

1.端正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提高對畢業(yè)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這一點對藝術設計類畢業(yè)生來說尤其重要。應該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端正學生對畢業(yè)論文無所謂這一錯誤認識,讓他們了解到畢業(yè)論文質量如何會影響整個畢業(yè)設計過程。

2.加強寫作訓練。

可以結合專業(yè)課學習,進行針對性的小論文,重點在于尋找相關資料和建立個人論點,對論文字數和規(guī)范性要求不高,但應符合論文的基本格式。以包裝設計課程為例,學生獨立確定主題、選擇材料、制作1―2套包裝成品;以論文形式完成相應的課程報告。具體報告可能包括“設計背景、設計構想、設計形式、材料應用、后期問題、市場定位等”。通過應用和分析促進學生對設計基本知識的綜合理解,能夠用更理性和研究性的方式對待設計,對于學生獨立參加各種比賽、畢業(yè)實習和畢業(yè)設計的順利完成相當有益。另外,文獻檢索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查找學術資料非常重要,因而在二三年級階段有必要開設文獻檢索課程。

3.實行理論與實踐現結合的模式。

為了提高畢業(yè)論文質量,讓論文內容更充實,同時也是為了提高畢業(yè)生綜合能力和畢業(yè)設計的質量,應當實行理論結合實踐的操作模式,即學生在完成畢業(yè)設計的同時,還要完成與設計緊密結合、息息相關的畢業(yè)論文的寫作。這種模式要求學生在論文中大篇幅是對自己設計的一個闡述,相當于一個完整版的設計說明。這個設計說明字數要求在3000字以上,其他格式及具體要求與普通本科論文要求相同。這種模式通過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構思和材料等方面進行闡述,形成論文,由于都是自身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因此說明詳盡、到位,能夠很好地闡釋設計思想,不僅可以彌補畢業(yè)論文無話可說,畢業(yè)設計說不出口的缺陷,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抄襲現象,提高畢業(yè)生論文與設計質量。

4.加強指導環(huán)節(jié)。

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老師的指導十分重要,只有在論文寫作的各個階段及時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在寫作時才能避免走彎路。如:選題時要指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目,要大小合適,便于操作;修改文章時主要從調整結構、充實內容、修改文字等方面進行。

總之,民辦綜合性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yè)有其特殊性,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性,作為藝術設計系的教師,我們應當因材施教,針對其特殊性制訂特殊的指導方法。畢業(yè)論文與創(chuàng)作的指導不是一成不變、完全一致的,每個高校需要不斷地改革、嘗試、總結,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操作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王蘇鳳,王興亮.綜合性大學藝術設計教育的創(chuàng)新思想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0.

[2]田蓉輝.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論文寫作教學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0,(08).

第7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藝術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改革

藝術教育的推進一直是隨著社會文化的轉型、人文環(huán)境的生態(tài)演繹不斷地進行變革與發(fā)展的,在歐美國家近百年的藝術教育發(fā)展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個趨勢,藝術教育總是不斷地隨著時代需求,從不同的認知層面與發(fā)展取向上作出變革的回應。在當今多元文化及全球性的后現代藝術生態(tài)中,藝術教育更是要肩負起培養(yǎng)符合社會文化環(huán)境需求的全方位人才。

20世紀人類社會在政治、經濟、科技與人文等各層面上都經歷了較過去幾個世紀還要多的發(fā)展、變化與進步,這些人文的、科技的積累醞釀、涵養(yǎng)了人文藝術基礎,為新世紀的藝術教育提供了很豐富的人文素養(yǎng)教育環(huán)境。文化藝術也從單一國界迅速演繹為多國界多文化及多種意識形態(tài)的交流與共融。面對這多元的文化藝術現狀,當代藝術與人文教育的責任日益增加?,F在很多國家藝術教育已經著手從課程設置與課程多元的角度,注入多元文化意識與素養(yǎng)的陶治。那么國內藝術課程該怎么教已經成為幾乎所有藝術院校共同探討和爭論的話題。無論采取何種方式變革,有一點卻是大家的共識,那就是作為21世紀的藝術教育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注重創(chuàng)意性、開拓性與前瞻性認識培養(yǎng)。

我國的藝術教育系統形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其中美術藝術教育在改革開放前基本保持前蘇派傳統教育模式,是以繪畫、雕塑為主體的。改革開放后,外來文化的沖擊與滲透,為藝術教育注入了很多新元素,這時美術藝術教育改變了過去大一統的繪畫教育模式,逐漸分離成為繪畫類與設計類兩大陣營并逐漸擴展外延,演變出諸多超出美術范疇的藝術形式,諸如:多媒體、動畫、影像等藝術形式。隨著當代科技與當代藝術的日趨交融,藝術觀念的不斷更新,藝術表現形式更是越來越多元化,這又促使繪畫與設計再次走向一種新的融合。所表現出來的藝術除了具有傳統的表現形式外,其多元化形態(tài)更是囊括了眾多新的表現形式。諸如:裝置藝術、行為藝術、觀念藝術、聲光電藝術、數字藝術,等等。這使得當今的美術藝術學科已無法再像從前一樣細分。模糊的專業(yè)界線和學科間的相互交叉正成為藝術教育領域的發(fā)展大趨勢。

而藝術與社會的交融程度也要求高校藝術教育走出封閉的象牙塔,關注當代,關注社會,關注更多的藝術現象與藝術表現形式,充分了解藝術前景的廣闊性,以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做到與世界同步,避免成為新世紀藝術世界的“井底蛙”。

要改革好藝術院校美術藝術的專業(yè)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第一,開拓視野,強調包容性和開放性。隨著不同類型、性質的藝術活動的層出不窮,藝術創(chuàng)作的形式、手段的靈活多樣,當代藝術本身的多元化,使美術藝術沖出了過去單一的架上繪畫、雕塑方式而極具包容性。它可與不同的藝術觀點共存并產生出新的表現形式,如:裝置方式、行為方式、觀念攝影等。它在不排除架上繪畫和雕塑方式的基礎上充分運用新的媒材,如數字媒介,光、電等,而不單我們常見的紙、筆、墨、顏料來豐富藝術表達方式。它提示我們,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美術藝術與其他領域的交融會促使藝術內涵和外延不斷深化、擴展,美術藝術學科的內容正在廣泛增多。

第二,運用新形式、新媒材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現今的高校專業(yè)美術藝術教育中,基礎課以素描、色彩(水彩、水粉)為主,學生接觸到的不外乎各種紙張、炭筆、炭條、炭精棒,水彩、水粉顏料、油畫顏料、調色油等常見材料?,F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段超越了傳統的點、線、面、色彩等美術元素,體現出對材料無所不及的運用。而且,在對藝術工具的選擇之中,誕生及成熟于20世紀的各種新科技如攝影、影像,以及新興的電子虛擬技術,都以藝術的名義聚集到一塊,與傳統媒材交互融滲,構成了當代藝術新的視覺形態(tài)。阿恩海姆說過:“用任何媒介塑造形象都需要創(chuàng)造性與想象力,每換一種新的媒介,就會產生新的創(chuàng)造?!蔽鞣浆F代藝術發(fā)展過程中,每一次材料的更新都會帶來藝術的觀看方式的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當代藝術重視新材料的探索與研究,尤其是與傳統藝術媒材結合的綜合實驗,對技能的要求不一定很高,鼓勵人們主動、積極地尋找表達自己的媒材,輕松愉快地參與到藝術活動中去,正如20世紀德國藝術大師博依斯所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

第三,通過藝術認識社會。當代藝術立足于迅速變化的生活和公眾之中,賦予作品當下性觀念的同時,盡量使作品的含義淺顯易懂,主要體現在對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關注,并通過選擇有效的語言表達形式揭示困擾人的精神自由的種種現實問題。高校美術藝術教育可以通過對材料運用、對觀念表達的啟發(fā),引導教育,促使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當代。

第四,有利于學生更好理解藝術及尋找自身發(fā)展定位。當代藝術強調觀念,所反對的正是傳統的觀念,但對現當代藝術的學習,并非對傳統藝術的否定?,F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是相互借鑒、融合滲透的?,F當代藝術只有根植于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才能避免缺乏審美,避免蒼白膚淺,避免在藝術全球化的大潮流里盲目迎合西方主流文化的口味,借用現當代藝術的語言思考本土問題。

第8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一、音樂學研究論文

音樂學研究論文是我國在此學科取得成果的最直接體現,也是音樂學學科構建的主體。2012年,我國較為優(yōu)秀的音樂學研究論文主要刊登于國內音樂專業(yè)和藝術類學術刊物上,內容涵蓋音樂學子學科所及的不同研究領域。2012年,民族音樂學研究領域發(fā)表的論文數量最多,內容豐富多樣。以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調查與分析為主要內容的代表論文包括:張伯瑜《云南個舊市大屯鎮(zhèn)洞經音樂三首套曲分析》、周青青《北京通州運河號子中的山東音樂淵源》、袁靜芳《走近藏哇寺》、趙塔里木《蒙古族額魯特部民歌特征的鑒別與解釋》、錢茸《淺析滬劇唱詞音聲的地域性音樂價值――兼推“雙六選點”分析模式》、黃婉《在“挪用”中飾變與創(chuàng)造――文化生態(tài)視野下的2012基諾族“特懋克”節(jié)》、李明月《“堂名”憶舊:蘇州地區(qū)十番鑼鼓生存現象探微――以常熟辛莊“春和堂”為個例》、楊和平《民間禮俗的音聲表達――以蒲城喪葬儀式音樂活態(tài)現狀調查為例》等。有關民族音樂學方法論的研究論文主要包括:洛秦《“音樂上海學”建構的意義、研究架構及其問題思考》、管建華《東西方音樂的帕斯卡爾式的歷史沉思》、《音樂學與音樂人類學的哲學基礎之比較――兼及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的反思》、薛藝兵《通過田野走進歷史――論中國音樂人類學歷史研究的途徑與方法》、楊民康《音樂民族志書寫的共時性平臺及其“顯―隱”歷時研究觀――以云南與東南亞跨界族群音樂文化書寫為實例》、宋瑾《從“音樂”到“音聲”――音樂人類學學科邊界問題》等。此類論文凸顯作者群體對民族音樂學歷史維度的思考,以及鮮明的跨學科傾向。此外,還有部分文章從傳統音樂的保護與教學入手展開研究,代表文章包括王耀華《熟、背、析、研――教學體會》、張應華、謝嘉幸《我國當代少數民族音樂教育操作策略的探討》、沈洽《以人為本的多元―本位音樂教育――基于人類學和民族音樂學視角的思考》、葉松榮《學科發(fā)展的瓶頸――關于中國傳統音樂理論學位論文寫作中的局限性探討》等。

2012年,西方音樂史研究論文主要集中于巴羅克時期以前的早期音樂上,代表論文包括余志剛《中世紀音樂教學漫議》、姚亞平《歐洲早期音樂傳統與20 世紀現代作曲觀念》、伍維曦《與中世紀晚期多聲部彌撒套曲的體裁特性》、周耀群《關于“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兩部斷代史的比較》等。這些論文從各位學者的獨立研究角度出發(fā),對西方音樂早期歷史的不同細節(jié)開展研究和思考,試圖在理論闡述中深化對音樂史局部細節(jié)和音樂歷史觀念形成的認知,進一步喚起人們對古今歷史比較和創(chuàng)作、教育問題的重視。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誕辰200周年紀念,瓦格納研究論文亦成為2012年我國西方音樂史研究的重點,代表論文包括:劉經樹《“清楚變化了的音樂創(chuàng)造”――瓦格納的“音樂戲劇”構想》和楊九華《“”的闡釋 ――再論瓦格納樂劇中的婚姻倫理觀》。另外,對于經典音樂的審美闡釋和音樂流派研究的代表論文可舉鄒彥《貝多芬(Op.31-2)的標題性內涵》和劉瑾《審美困境與現性重建:對新浪漫主義音樂產生及意義的美學思考》。

在中國古代音樂史領域,學者們將目光紛紛投向中國與境外音樂交流史,代表文章包括宮宏宇《基督教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的盲人音樂教育――以安格妮絲?郭士立、穆瑞為例》、陳應時《唐傳日本調名曲名考》、鄭祖襄《談楊蔭瀏對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外來說”的批評》、葉鍵、黃敏學《18世紀西方傳教士的中國音樂研究及其學術史影響》,以及王小盾的系列論文《域外漢文音樂文獻述要》。古代音樂史研究的另一個范疇集中于音樂考古,代表論文有:方建軍《鐘離國編鐘編研究》、《音樂考古學的六個課題》、王子初《我們的編鐘考古》、武家璧《曾侯乙墓漆畫“雜懸”圖及其實驗心理學解釋》。在近現代音樂史領域,2012年的研究論文主要是對近現代音樂家的學術紀念,論文包括:楊和平《論李凌的音樂美學思想》、俞玉姿《略談老志誠先生的音樂思想――紀念老志誠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上的發(fā)言》、居其宏《我國新音樂發(fā)展戰(zhàn)略的設計師和先行者――蕭友梅音樂思想與創(chuàng)作教育實踐的跨世紀回望》等。中央音樂學院發(fā)起的“國家音樂史”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領域。2012年集中發(fā)表的論文包括:呂鈺秀《他者對于一個國家音樂想象的建構藍本》、李淑琴《從研究的政治化走向學術化――對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蒲方《中國近現代音樂歷史分期的特殊性及復雜性》等。

2012年,我國音樂美學領域的研究論文首先以評述于潤洋教授美學研究貢獻為主導,代表文章包括葉松榮《論于潤洋西方音樂史學研究中的理論建構》、何寬釗《論于潤洋學術研究中的歷史意識》、柯揚《承先賢之法,啟后生之思――論于潤洋對卓菲亞?麗薩音樂美學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等。其他論文則是不同學者對音樂美學理論、趨勢與應用問題的獨立闡發(fā),例如韓鍾恩《判斷力批判:置疑音樂美學學科語言并及音樂學寫作范式》、劉研《審美經驗的復興――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實用主義美學觀與通俗音樂》、張晶晶《對阿多諾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素材”的梳理與解讀》等。

二、音樂學專業(yè)教育教學

2012年,我國的音樂學專業(yè)教育教學向著精英化、集約化和實力化的方向努力邁進。在專業(yè)音樂院校和綜合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系的主導下,音樂學專業(yè)教學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發(fā)展體系。在不同層次音樂學專業(yè)招生方面,各個院校和科研機構結合音樂理論研究的現實需求,招生數量略有緊縮,考試難度相對增加。如此舉措,不僅維護了音樂學專業(yè)精英化教育的傳統,同時也對當代大學生的理論基礎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同層次的學術人才培養(yǎng)上,各個院校特別重視理論培養(yǎng)和藝術實踐的結合,鼓勵學生將研究重心立足當代、返觀歷史,積極參與音樂田野調查和音樂表演活動,在親身實踐中鍛煉學生的研究能力。各個院校給予學生相對寬松的課程安排,不但要求學生學好音樂理論知識,還不斷啟發(fā)學生對其他藝術領域和更廣泛的社會文化產生興趣,獲得更為廣博的文化見識,充分增強學生的學術實力。音樂院校采取各種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加以限定和考核,通過論文評比、音樂論壇、大師講座、理論訪談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集中精力投入學習,增長自身的學術本領。學生的畢業(yè)論文答辯活動日益規(guī)范,答辯通過標準相對嚴格,有效防止學生論文品質和學術素質的整體下滑。

除了各個音樂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日常教學工作外,音樂學界在2012年還積極開展音樂學教學研討、論文評獎和專題講座活動,有力推動音樂學專業(yè)教學工作,促進院校間交流合作,增加校園學術氛圍。2012年2月,第四屆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獎”評選征文活動正式展開?;顒酉蚝韧馊A人征集自2009年正式發(fā)表的音樂評論參選,并在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第五屆年會召開之際集中評審。2012年3月12日至15日,中央音樂學院舉辦了“中國音樂史學術交流系列專題1:國家音樂史”活動。斯洛伐克音樂學者奧斯卡?艾謝克應邀參加活動,共同探討“國家音樂史”寫作的方法手段和內容選擇。2012年10月,上海音樂學院先后組織了“第九屆(2012)錢仁康音樂學術講壇”和“音樂學學術論壇”,以此作為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建系3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2012年11月至12月,南京藝術學院百年校慶舉辦系列學術講座,邀請資深專家舉辦專題講座。

三、音樂學學術會議

2012年,我國音樂學界各類學術會議相繼舉辦,有力推動了同領域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促進專業(yè)學術會議向著常態(tài)化、正規(guī)化的方向邁進。在民族音樂學領域,2012年6月29日,由上海高校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承辦的“當代社會中的傳統音樂國際研討會”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與會專家以音樂同社會政治、變革的關系為主題,著重討論當代語境下的民族音樂學研究視角與方法。2012年7月12至15日,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在西安音樂學院召開。會議提交論文摘要240余篇,內容涉及黃河流域音樂文化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音樂生態(tài)研究、音樂與科技、跨界族群音樂文化等研究領域,呈現出學科交叉、研究跨界的學科發(fā)展趨勢。2012年7月18日至25日,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在新疆師范大學召開。會議圍繞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中國跨界民族音樂文化研究、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少數民族音樂教學改革研究三個方面議題展開探討,充分展示了我國近年在少數民族音樂研究成果。2012年10月30日,國際音理會亞洲大洋洲地區(qū)音樂學會首屆學術研討會暨亞太民族音樂學會第十七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泰山學術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來自亞太地區(qū)的音樂學家圍繞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地區(qū)民族之間的音樂傳播與交流、構建適合于亞太地區(qū)各國的傳統音樂理論體系等議題做主題發(fā)言。

在西方音樂史研究領域,2012年6月21至22日,上海音樂學院舉辦“2012?上海音樂學院?瓦格納國際學術論壇”。 論壇聚合國內最優(yōu)秀的瓦格納研究學者同國際瓦格納研究實現對話,提升我國的音樂學研究水平,增進與西方學術界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由中國西方音樂學會主辦,四川音樂學院承辦的“2012西方音樂學會青年學者論壇”于9月21日在四川音樂學院舉行。 會議由九位西方音樂史專家對11名青年學子的課題發(fā)言進行交流點評,旨在促進青年學者的科研工作和學術交流,積極培養(yǎng)理論新秀。在中國音樂史研究領域,9月24至26日,中國音樂史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七屆全國高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徐小平獎”頒獎大會在沈陽音樂學院舉行。會議對“契丹音樂史”、“音樂上海學研究”等新課題給予充分重視,并對中國音樂史新近研究成果加以展示。在音樂美學領域,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前沿與對話――全國中青年音樂理論家論壇”在華南師范大學舉辦。論壇邀請全國50名中青年音樂理論家參會,論題涉及多個學科,促進音樂學學科間的相互對話和啟迪。2012年12月2日,“2012年中國音樂美學學會筆會”在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舉行。筆會圍繞 “音樂美學學科資源考掘” 和 “身體在音樂審美活動中的作用” 兩大主題進行研討。

四、音樂學紀念與交流活動

2012年,中國音樂學界舉行了多項學術紀念和交流活動,對于音樂學院系建設和老一輩音樂理論家的學術貢獻加以總結,并對中國音樂學的對外推介與交流做出貢獻。2012年11月26至27日,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迎來了建系30周年紀念。系列紀念活動由學術研討會、紀念座談會、學術講堂系列、學術成果展、學生音樂會等活動組成。全系教師還集體出版了學術研究文集,對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的科研成果加以展示。2012年5月12日,中央音樂學院舉辦“馬思聰百年誕辰紀念活動”。 其中的學術研討會對馬思聰的學術造詣、音樂創(chuàng)作、教育教學和學術精神展開深入的討論和研究。2012年9月15至16日,中央音樂學院隆重舉辦“春雨潤物 學海成洋――于潤洋八十春秋學術研討會”。近3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同事學生圍繞他的學術品格、理論特色和歷史貢獻進行了深入研討。2012年,恰逢中央音樂學院資深音樂學教授張洪島先生百年壽辰。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對張洪島教授的學術成就和教學工作進行重點回顧。2012年9月27日,四川音樂學院舉行“紀念王光祈先生120周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全國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學術研討會,對王光祈作為中國音樂學開拓者的歷史地位和學術成就進行回顧、梳理和闡釋。在對外學術交流方面, 2012年12月22日至26日,陳應時、方建軍、李玫等中國學者應邀參加第七屆東亞律學大會并宣讀論文。此次學術交流與研討活動,引起東亞音樂研究機構對中國律學學者研究成果的密切關注。

五、音樂學理論出版

第9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

云南民族傳統歌舞樂是中國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此領域的研究,在近年陸續(xù)有研究成果問世。其中一部分是以舞蹈為論域,從歷史、文化、創(chuàng)作、傳承與保護等角度對云南民族舞蹈進行的研究。較有代表性的專著有《云南民族舞蹈史》(石裕祖2006)、《民族舞蹈文化傳承發(fā)展論綱》(石裕祖主編2010)、《舞蹈文化論》(曾金華2010)、《云南民族舞蹈研究》(陳申2010)等。另一部分是以音樂為主題,其中雖涉及歌舞樂,但仍以音樂的分析、民族歌舞創(chuàng)作和舞臺實踐、民族樂器的描述等為研究的主要目標,如較有代表性的《云南原生態(tài)民族音樂》(張興榮2006)、《云南民族音樂散論》(錢康寧2006)、《云南民族樂器圖錄》(吳學源2009)等。還有一類是從人類學、文化學的學術視野,對云南民族歌舞樂進行的研究,如《云南民族音樂論》(周凱模2000)、《文化記憶與歌舞樂韻》(申波2011)、《一維兩閾———布朗族音樂文化志》(楊民康2012)、《拉祜族葫蘆笙舞的實地考察》(黃凌飛2013)等。論文方面,較多發(fā)表在各類刊物中,以音樂、舞蹈分類的學科意識對云南民族舞蹈、歌舞形態(tài)、表演創(chuàng)作等方面的一般性研究最為普遍,在一部分文章中文化視野和文化研究的理論方法等概念開始凸顯。以上研究中,從云南民族舞蹈史學的角度切入的研究主要是《云南民族舞蹈史》,該著在歷史線條的貫穿下,采用了一種近似民族學研究的方法試圖勾勒一幅云南民族舞蹈發(fā)展歷史的軌跡和風貌?!睹褡逦璧肝幕瘋鞒邪l(fā)展論綱》以論文集的方式,收錄26篇文章,內容涉及云南彝、納西、白、傈僳、佤、景頗、傣、藏等民族的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規(guī)律及發(fā)展趨勢,試圖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開發(fā)思路,實現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盵2](P12)《舞蹈文化論》是一部文論集,收錄作者各種文章,按性質、體裁、形式分類的方法,大體分為:文學臺本與演出串詞、學術論文與舞蹈評述、調查報告及詩詞隨筆三個部分,從文化的視角對云南民族舞蹈的特征、表演、創(chuàng)作等做了論述?!对颇厦褡逦璧秆芯俊分饕\用藝術符號學原理,采用部分史料對云南民族舞蹈的形態(tài)、情感、儀禮以及審美方面進行了綜合研究?!对颇显鷳B(tài)民族音樂》、《云南民族音樂散論》、《云南民族樂器圖錄》是從歌、舞、樂的不同角度,對云南各民族的音樂形態(tài)、樂器及創(chuàng)作演出做了描述和分析?!对颇厦褡逡魳氛摗肥亲髡呓涍^長期的田野考察,對云南各民族所創(chuàng)造出的內容豐富、色彩各異的音樂文化類型以及這些音樂文化類型在相關民族中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做了一定程度的論述,其中對云南民族歌舞樂的“樂”文化特征做了不同以往的闡釋?!段幕洃浥c歌舞樂韻》雖是以正在消失的文明———云南古戲臺為焦點,但對云南民族樂舞民俗的文化生態(tài)以及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了文化學意義的研究?!兑痪S兩閾———布朗族音樂文化志》是目前國內第一部用民族志方式對云南特有族群的音樂進行研究和撰寫的著述,作者用“一維兩閾”的架構,對布朗族人生儀禮與社會、宗教禮儀、人生儀禮及個體性音樂活動、群體歌舞等內容做了音樂人類學意義的研究?!独镒搴J笙舞的實地考察》是作者通過對滇西南古老的山地民族———拉祜族葫蘆笙舞的田野考察,試圖從藝術人類學的視角對這一與西方音樂體系的“聽覺藝術”截然不同的一種帶有明顯東方身—聲—意三位合一藝術特點的“體化實踐”做出新的理論闡釋。在課題項目領域,2007年藝術學項目“彝族哈尼族(坻施洛孟)大型原生態(tài)歌舞樂套曲的保護、傳承與發(fā)展模式研究”項目,是對紅河地區(qū)部分彝族哈尼族的歌舞樂套曲進行的專題研究;2010青年項目“云南省石屏彝族花腰歌舞音樂及其文化形態(tài)研究”,以“音樂”為立足點,對其音樂形態(tài)、文化形態(tài)進行了一定的探析,此兩項均屬于區(qū)域性的音樂歌舞研究。2008年藝術學項目“云南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guī)律及發(fā)展趨勢研究”,研究成果為探索現代社會變遷中民間舞蹈傳承與發(fā)展的論文集。2012年藝術學西部項目“云南15個特有民族舞蹈生態(tài)研究”,以“舞蹈”為核心,以生態(tài)為論域,擬進行學科交叉的學術研究,此兩項均為民族舞蹈學的專項研究。對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自進入21世紀,云南民族歌舞樂領域的研究盡管還是在音樂、舞蹈各自的學科立場進行,但在人文社會多學科研究的影響下,云南民族藝術的研究已逐漸成長。如音樂學、舞蹈學等,不但完成了大量基礎資料的積累和音樂形態(tài)結構、舞蹈形態(tài)的研究工作,同時開始用“自己的眼光”來審視本土的傳統藝術,研究文本也越來越呈現出對多學科理論的應用和以多維視角進行研究的特征。對于云南諸多的無文字民族來講,文化的記憶及表達多是以肢體和聲音為主的,這是本土文化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至今仍然以極其鮮活,充滿生命力的態(tài)勢存在著。傳統樂舞是本族人對生活與文化意識的表達,在造就了民族的性格與文化的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其生存的環(huán)境和對信仰的恪守。這種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重要藝術事象,需要我們用文化整體角度和東方文化的維度,將其置于特定場域和時空的文化之網上進行研究,這為中國民族本土藝術未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認知范式和新的可能性。

二、云南民族傳統樂舞研究學術視野的轉換

伴隨當代文明的高速發(fā)展,全球范圍開始重新關注發(fā)展中國家的文化傳統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近十余年來,國內外眾多學者不斷來到云南進行民族文化的交流、考察等活動,為民族文化生態(tài)及人文資源的搶救、傳承、保護和開發(fā)提供幫助,意在使數千年來存活于云南具有獨特生命內質與活力的民族傳統藝術能夠應對強勢文化的侵擾。近年,隨著人類學、社會學、哲學等社會科學理論研究方法的滲透,對民族傳統歌舞藝術的研究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如即將在中國上海舉行的2013年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第42屆年會,專門設定了“少數民族音樂與舞蹈的呈現和再現”、“音樂和舞蹈傳統的傳播方式之間的互動、綜合或是沖突”、“儀式、宗教及其表演藝術(音樂、舞蹈與戲?。钡茸h題,該主題強調“再現民族音樂學與民族舞蹈學中文化實踐的歷史維度,以及研究者參與民族志歷史書寫的不同方式,意在探討歷史在傳遞和影響文化實踐中所起的作用并開啟一條研究者為現實目的而運用歷史資源的路徑?!雹?。這一研究取向表現出當民族傳統藝術成為民族志書寫主題時,音樂舞蹈可以以不同方式給我們的研究傳遞信息,并以新的意義建立起當代的實踐。此會議同時期望在音樂舞蹈學院和表演藝術學校中所形成的現代標準化實踐也納入批判性和比較性討論的范圍,請與會者提供重構民族傳統歌舞藝術個案研究的論文。在對云南民族歌舞樂長期的田野考察中可以發(fā)現,云南民族傳統樂舞作為內心體驗外化的一種方式,擁有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和信仰系統。時至今日,各族群的信仰觀念、時空觀念、內部社會秩序等文化記憶依然在以身—聲—意為主體行動的樂舞中保留得最鮮明、最完整。傳統樂舞在“體化實踐”傳承過程中,在約定俗成的人文環(huán)境中,在觀念的不斷演進中,依然是一種具有完整的龐大系統和鮮明的藝術個性的文化體系,在身體、聲音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意義系統。而云南民族歌舞樂的身體意向性,以及群體舞蹈時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意向性的溝通和互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真實的中國文化圖景,這種東方身體運動的文化價值和意義需要我們在人類所處的后現代境遇中重新認識和挖掘,將民族傳統歌舞樂作為構建文化的一種環(huán)境或場域,尋找新的研究命題,這是云南民族傳統樂舞未來重要的研究領域。作為一種生活實踐,傳統樂舞充滿著遠古生態(tài)的智慧,至今在各族心中仍具有情感聯通的功能與意義,仍然存在于這方水土之中。在具有民族性、地緣性和血緣性這個文化生態(tài)系統里,各族群歷史、語言、、文化心理和傳統藝術實踐之間的互動關系極為活躍,滲透在樂舞中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作為一種歷史精魂貫通于日常生活中,并不斷按照自身的傳統習慣和族群信仰來維護和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語言,其主要功能是“使人們在自己的文化體驗框架內,進入到共享的體驗中”[3(]P40)。如何從云南民族傳統樂舞厚重的文明底蘊中,吸取文化的精神、思想以及思維方式,做出當代意義的文化闡釋,并以新的意義建立起當代的實踐,給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體來建設發(fā)展的中國藝術教育體系提供一種中國精神和中國經驗,這是云南民族傳統樂舞未來研究中重要的學術使命。當今藝術人類學的學術視野,使人們的研究視角在觀念、思維等方面,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藝術行為”和由此蘊含于其中的“意義系統”成為研究者的重要論域。當代法國現象學家梅洛-龐蒂(1908-1961)將體驗視為一個境域,他認為身體和世界應該是彌漫式的相互涵融,這是梅洛-龐蒂通過對身體和世界的闡釋所要呈現的一個核心思想。關于“身體現象”如何顯現意義系統以及身體如何在意識中得到構成、不同文化中的身體體驗、日常生活中的身體實踐、身體的空間性等理論,在國內音樂、舞蹈學界的研究中一直是被忽略的。而“身體轉向”是當今學術研究中的一個焦點論域,其特點之一在于從現象學的角度對身體所進行的研究。的確,“身體不僅僅是我們‘擁有’的物理實體,它也是一個行動系統,一種實踐模式,并且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身體的實際嵌入,是維持連貫的自我認同感的基本途徑?!盵4](P61-62)等理論視角,將為中國民族藝術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