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小學課外輔導書范文

中小學課外輔導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小學課外輔導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小學課外輔導書

第1篇:中小學課外輔導書范文

一、班級圖書角可以激發(fā)興趣,熱愛讀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也是閱讀的第一原動力,只有對課外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我們渴望讀自己喜歡的書,其出發(fā)點主要是滿足自己的興趣需要。我們開始是沒有十分切實的目標的,不是為了完成某一個真切的任務而去讀書,而主要在于從中獲取生活信息,滿足個人情趣。班級圖書角則充分符合學生閱讀的心理要求,因樵諭際榻嵌潦椋形式上有別于課堂,體現(xiàn)一種休閑與放松。在課堂中的許多時間里學生總是抬頭挺胸,坐得端端正正,一堂課下來身體會覺得很累。可是,在圖書角閱讀時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形式去讀書,不必像上課那樣坐得規(guī)規(guī)矩矩,可以席地讀、倚墻讀、站著讀、坐著讀,怎么舒服怎么方便就怎么讀,讓閱讀成為自己在班級休閑時候的一份美味快餐。而且學生能夠通過圖書角看到更多的新書,不僅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興趣,也促使他們更加熱愛讀書。

二、班級圖書角可以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是學生的課外閱讀書不多。很多學生的課外書籍大多是《作文大全》《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小學生同步作文》之類的作文輔導書,而這都是學生買來模仿寫作文用的。只有少數學生有《十萬個為什么》《四大名著》《科學世界》《故事大王》等有利于學生閱讀的書籍篇目。二是課外閱讀的時間少。課堂上的閱讀時間肯定沒有,放學后不是被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所占去,就是由于處理不好學習、讀與玩的關系,白白地浪費了時間。一般每個學生都購買大量的課外書,看完以后就放在家里,這實際上是一種浪費,針對以上情況,所以在每個學期開始可以動員學生把自己的書獻出來,這樣,圖書角就多出幾百本書,通過班級圖書角,學生輪流交換也可以看到更多的圖書。為了更好地維護圖書角的書籍,老師布置好專人負責保管、借閱。所以,有了圖書角后,如何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從有限的時間里擠出一些來供課外閱讀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圖書角全天向學生開放,學生只要有時間,隨時隨地都可取書來讀。每天早晨、課間、放學前后、自習課都可以是讀書的時間。比如,課間十分鐘學生便可以到圖書角閱讀課外書;每天中午放學回家,老師可讓學生把圖書角的書籍借帶回家,抽出至少半小時的時間來讀課外書……這樣一來,既擴大了閱讀范圍,又保證了足夠的閱讀時間,增加了閱讀量。

三、閱讀圖書角的書籍應該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讀書方法

為了發(fā)揮圖書角的作用,增強學生的讀書效果,提高他們閱讀課外書的興趣,老師要組織學生使用好圖書角,定期開展讀書活動。首先要教給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方法,指導學生會選擇圖書,會寫讀書筆記引導他們把書本上那些精彩的字、詞、句、段、篇,或讀后感記在筆記本上,以豐富寫作語匯。圍繞學生閱讀的重要書籍,定期開展好讀書征文活動,選出優(yōu)秀的征文進行展評,以激勵學生參加閱讀的興趣。還要定期開展名書推介活動,向學生宣傳介紹新購買的圖書,增強學生閱讀的針對性。另外,我們知道讀書的興趣在于培養(yǎng)和引導,老師如果在教室里陪著學生一起讀書,會極大地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另外,也能了解學生讀書的動態(tài),對不愛讀書的學生加以引導;學生讀書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及時為他們解惑答疑,同時針對他們讀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當面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來提高他們的讀書效果和讀書效率。

總之,班級圖書角以其靈活性和實用性成為學校圖書室的重要補充,運用好班級圖書角,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班級讀書氛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yōu)榻K身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第2篇:中小學課外輔導書范文

關鍵詞: 中學圖書館 資源共享 現(xiàn)實意義 實現(xiàn)途徑 具體措施

中學圖書館資源共享,是指由各中學圖書館共同分擔一部分職能,以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的目的的一種運行方式,即讀者可以獲得最大化的材料和服務,而各校圖書館可用最少的經費提供盡可能多的資料和服務,以提高和完善中學圖書館職能。共享的資源可以是實物、人員、資金、館藏等。

一、中學圖書館現(xiàn)狀

目前中學圖書館資源普遍大而全小而全,經費緊張卻各自為政,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各個館都希望能爭取到更多的經費發(fā)展自己,而合作辦館、資源共享的理念卻停留在理論階段,很少付諸實施,感覺好像總是擔心自己現(xiàn)有的資源被別人白白利用了,殊不知合作辦館才是中學圖書館發(fā)展的最好途徑。

二、中學圖書館資源共享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學校教育教學的需要。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小學圖書館宣言》指出,中小學圖書館是保證學校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項必不可少的事業(yè)。學校圖書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可以為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改革提供智力支持,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陣地。2009年我市進行高中新課標改革,教學內容、教學任務有明顯變化,新課標的實施對中學圖書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圖書種類需求增多。新課標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改變原有高中的教學結構。改革初期,教育教學需要大量相關圖書,以提高備課質量,但現(xiàn)有學校藏書往往已經無法承載其應有的各項功能,學校的教育教學將受到一定影響。這就需要建立校際合作,實現(xiàn)資源共享,以滿足學校師生和學校教育教學的需要,適應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教育新形勢。

(二)縮小教育差距,優(yōu)化教育資源的需要。

長期以來,重點中學與普通中學,城市中學與鄉(xiāng)村中學,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不均衡,通過共享中學圖書館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小這些差距,為資源欠發(fā)達的中學提供優(yōu)質的閱讀資源,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是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學生思想教育的需要。

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時期,閱讀具有獨特的思想教育作用,通過優(yōu)質圖書的引導,可以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是目前,多數中學圖書館的館藏圖書不向學生借閱或是很少向學生借閱,當然其中有中學升學壓力的影響,但是圖書資源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要加快中學圖書館資源共享的步伐,早日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四)增加資源儲備,縮小經濟開支的有效途徑。

中學圖書館購書經費不比地區(qū)級專業(yè)圖書館,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中學圖書館更是面臨圖書資源匱乏的情況,而資源共享意味著每一所中學圖書館不必購買所有的文獻資源,通過互聯(lián)網或者其他有效途徑就可使圖書館由原來的倉儲積累、備用資源的基本結構,轉變?yōu)檫x擇積累目標資源的運作模式,在豐富中學圖書館圖書資源的同時,大大縮減學校開支,減輕經濟壓力。

三、實現(xiàn)中學圖書館資源共享的途徑

(一)建立中學圖書館聯(lián)盟。

這里所說的圖書館聯(lián)盟,是指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利益互惠為目的,受共同認可的協(xié)議和合同制約的聯(lián)合體。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以及許多發(fā)展中國家都建立了數量眾多的圖書館聯(lián)盟。在我國,圖書館聯(lián)盟建設起步時間較晚,雖然近年來發(fā)展十分迅速,但在數量和規(guī)模方面與發(fā)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

就中學圖書館而言,圖書館聯(lián)盟的建立,主要是指中學圖書館間建立的小型聯(lián)盟。之所以選擇中學圖書館間建立合作,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各中學圖書館服務對象相同。中學圖書館主要服務對象為在校就讀的學生和任課老師。

2.館藏圖書有針對性,比如教師備課用書,針對中高考及各階段學習的習題冊,與教科書相對應的課外輔導書,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文學科普圖書,等等。

3.便于管理。由于學校教育的特殊性,中學圖書館聯(lián)盟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門主管或者協(xié)助管理,利于聯(lián)盟有序運行。

(二)加快數字圖書館建設,實現(xiàn)教學資源共享。

隨著網絡的發(fā)展,中學教學手段也由以往的書本講授這一單一途徑擴展為多種方式,其中網絡教學以其形象性、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這就對相應的數字圖書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實現(xiàn)中學圖書館資源共享的具體措施

(一)發(fā)揮計劃經濟的強制力。

在我國,圖書館聯(lián)盟不應僅僅依靠市場經濟運作,更需要計劃經濟強有力的支持。例如設立一個主抓中學圖書館聯(lián)盟建設的部門,通過法律法規(guī)將市內各中小學圖書館如何合作辦館固定下來,并強有力地推行下去,肯定會加快中小學圖書館資源共享的進程。

(二)各校整理現(xiàn)有圖書資源,進行電子化管理。

各中學圖書館對自身現(xiàn)有圖書進行統(tǒng)一編目,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對圖書資料信息進行電子化管理。

(三)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中學圖書館大多缺乏專業(yè)圖書管理人員,以致圖書編目、分類等工作混亂,因此有必要對中學圖書館管理人員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培訓,以調動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提高學校圖書館員素質。

培訓內容包括現(xiàn)代圖書館的發(fā)展與作用、如何利用現(xiàn)代化的圖書館、參考咨詢、圖書館數字化工作、圖書著錄標準等圖書館專業(yè)知識。

(四)改善網絡環(huán)境,為建立大型數字圖書館做準備。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上網閱讀已成為中學生獲得知識的一大途徑,中學圖書館也應順應這一趨勢,加快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這就對我們提出了兩個方面的要求:(1)圖書館館內藏書、資料數字化,且編目明晰,以各區(qū)或市為單位實現(xiàn)全區(qū)或全市中學圖書館管理數字化,達到一定區(qū)域內圖書的“通借通還”。(2)網絡技術支持。根據國外圖書館的經驗,虛擬參考咨詢服務至少應建在百兆網絡基礎上,才能收到較好的視頻和音頻效果,并保證雙向交流的質量。

中學圖書館的資源共享任重而道遠,希望全體同仁共同努力,爭取早日實現(xiàn)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宋燕.我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問題的研究綜述.現(xiàn)代情報,2010,6.

第3篇:中小學課外輔導書范文

關鍵詞:高中數學,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CAI

多媒體教學,又稱CAI教學。90年代以來,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使計算機教學向多媒體環(huán)境和超文本信息組織方式的方向發(fā)展,一臺計算機系統(tǒng),能同時呈現(xiàn)聲圖并茂的教學內容,這樣豐富了教學活動的內容,也使教學模式由傳統(tǒng)的人――人系統(tǒng)模式向人――機――人系統(tǒng)模式轉化。數學是一門知識廣度和深度以及抽象性都較強的學科,高中數學更是集數形關系知識與一身的學科,而CAI教學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靈活性等特點恰恰符合了這一高中數學教學的要求。在此,本人著重就高中數學多媒體教學模式及模式的實現(xiàn)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數學CAI教學的基本模式

CAI課件應用于教學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輔助式,一種是主體式。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普遍運用的是輔助式CAI課件,即計算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或幾個環(huán)節(jié),如模擬演示、輔導、練習、復習、測試中發(fā)揮作用,主要是針對教學某一部分內容的需要而設計的。它是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選擇的教學媒體之一。而主體式CAI教學則主要是當今出現(xiàn)的網絡教學,它可以代替教師的全部或大部分工作,學生主要通過和計算機的“對話”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增長能力。教師的任務是通過計算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調整學習進度。主體式CAI課件在設計上要求比輔助式CAI課件更加周密、細致、全面,教學中對硬件的要求也更高。

高中數學CAI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基本的教學模式:

1.形象展示教學模式

因多媒體計算機集動畫、聲音于一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借助計算機,演示各種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數學過程,通過聲形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如高中數學立體幾何,傳統(tǒng)教學往往是教師通過繁瑣而抽象的語言來講解,而學生又往往無法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難點和宏觀的概念,然而通過演示,學生對空間的概念等幾種面體等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從抽象的文字記憶轉化到形象的圖文記憶中來。在這一過程中,計算機只是做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學生和計算機之間并無交互過程,但計算機演示的動態(tài)數學過程,尤其是那些用其它教學媒體很難或無法表示的數學現(xiàn)象,能豐富學生感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由于市場上現(xiàn)售的數學軟件并不能完全適合高中數學教學的需要,所以,數學教師可以自己動手制作課件或在網上下載相應內容的數學課件,在教學中進行演示,能起到了很好的、針對性的效果。

2.人機會話教學模式

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學習者?,F(xiàn)代教學提倡的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關系,要求學生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因此,學生通過和計算機的對話獲得知識,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計算機既是教材,也是教師,在CAI教學課件中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對教材的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采取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的運用,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反饋的信息加以針對性的處理。數學是一門綜合較強的學科。它要求學生除掌握課本知識外,還要了解相關的其它基礎知識。因此,這種CAI課件容量大、交互性強,課件的設計要求更周密、更能全面地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意圖。這種CAI課件比較適用于網絡教學,當然,網絡教學對教學硬件的要求較高,要求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速度較快,具有較強而迅速的交互功能,如果計算機之間實現(xiàn)聯(lián)網,就能夠實現(xiàn)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教師也能通過計算機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獲得反饋信息。這種CAI課件在程序結構設計上的指導思想是刺激――反應――強化:先展示教學內容并提出問題(刺激),然后要求學生回答(反應),確認學生回答是否正確,展示正確內容(強化)。如果學生沒有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計算機再重新演示教學內容并出示和前面水平相當的題目,要求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已經達到了規(guī)定的要求,計算機將進入下一單元的內容。如一個課件可設有學習目標、要點疏理、閱讀材料、過關檢測、導航臺、留言板等幾大板塊,這符合認知理論、人工智能理論等現(xiàn)代教學理論。這些CAI教學課件,比較注重知識的條理化、系統(tǒng)化、圖形化,但在知識的啟發(fā)性方面還不夠,隨著CAI教學理論的不斷發(fā)展變化,CAI教學軟件的設計,應從單純的程序教學法逐步發(fā)展到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強調啟發(fā)式教學、體現(xiàn)發(fā)現(xiàn)法等教學方法,較好地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發(fā)展了CAI的教學優(yōu)勢。

3.復習與練習教學模式

授完某段教學內容后,采取CAI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與練習,以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這類CAI課件,一般先呈現(xiàn)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通過動態(tài)圖形、文字、聲音的刺激,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然后進入練習狀態(tài),通過大量的習題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除以上幾種基本教學模式外,CAI還可以用于教學的其它環(huán)節(jié),如在課外小組活動中,通過游戲,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競爭的意識;利用計算機,研究利率問題和最優(yōu)規(guī)劃模型等,使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利用計算機大容量的存儲處理信息的功能,教師可以分析課堂教學過程,建立題庫、資料庫,備課、編制練習題等。

二.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實現(xiàn)

1.CAI課件的制作

普通CAI課件一般采用的是Authorware、方正奧思、microsoftpowerpoint、MacromediaFlash等軟件制作的;而網絡CAI課件一般多采用HTML語言(超文本語言)、java語言等來編輯制作的,其中MicrosoftFrontpage、MacromediaDreamweaver、MacromediaFireworks、MacromediaFlash等軟件是最經常使用的。目前,國內的Internet傳輸速度還難以承受文件最較大的AVI、MPEG、DAT等格式,教師制作時要有意識地運用文件最較小的GIF、VOX、SWF、class等文件格式。隨著Internet寬帶網的發(fā)展,CAI課件的優(yōu)點將會一覽無遺。當然,無論普通CAI課件還是網絡CAI課件,其優(yōu)勢的實現(xiàn)與否,關鍵在于課件的設計、使用是在怎樣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進行的。它要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美學、計算機應用等多門學科和領域,以及對課件使用者的控制信息。一般課件編制的流程可分為:選擇課題、確定目標、創(chuàng)作稿本、收集制作素材、編制程序、調度運行等環(huán)節(jié)。

2.硬件設施的實現(xiàn)

(1)校園網絡。校園計算機網絡即校園網,是CAI教學最直接的應用工具,它是一種學校內部專用網絡,其根本目的是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提供先進實用的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我們校園網的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高速主干ATM網的建設。②中心網站的建設(包括WWW服務器、電子郵件服務器等多種服務器。)③計算機機房和多媒體教室等子網的建設。計算機機房和多媒體教室是教師利用CAI課件進行課堂教學的第一線,也是接入Internet的基本元素。④主干網與Internet相連。⑤各子網或單機與主干網相連。

(2)Internet網絡。我校已經與寬帶網連接,現(xiàn)在學校所有微機都能上網。

3.CAI課件的使用

制作完成的CAI課件用于教學中,形象展示、,教師指導、學生自學、課堂討論和教師答疑是我們教學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CAI課件的優(yōu)勢所在。CAI課件中,學生自學、答疑有實時和異步兩種模式。異步模式主要是學生根據教師制定的學習目標進行自學。學生自主的通過不同的途徑進行學習;主要使用教師設計好的CAI課件進行自學或讀教材或看課外輔導書,也可通過網上鄰居或學校的數學論壇與同學和老師討論進行相互交流;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實時模式主要利用類似Internet聊天室實時雙向交流;實施學生質疑、課時檢測實現(xiàn)實時反饋,及時答疑。

三、高中數學CAI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綜上所述,CAI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更是一種獨特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模式。如何發(fā)揮CAI教學優(yōu)勢,使其與學科教學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成為CAI教學的關鍵。在高中數學CAI教學模式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樹立正確的教學指導思想。

要在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教學觀的指導下開展數學CAI教學,明確開展數學CAI教學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其目的主要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學生數學知識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知識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原有的數學知識基礎上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因此,在數學CAI設計及教學過程時要力圖體現(xiàn)這一教學指導思想。

2.選擇適于數學CAI的教學內容,科學、周密地設計課件。

由于一個CAI課件要花費大量的智力勞動,因此首先要選擇適于CAI的教學內容,在計算機硬件可能的情況下,要力圖更好地體現(xiàn)CAI動畫模擬、交互性、個別化等教學特點,充分發(fā)揮CAI的教學優(yōu)勢。如教學內容盡量形象直觀,切忌書本搬家;圖形、動畫要美觀、清晰,聲音要悅耳動聽,色彩要符合美學要求;合理、適當設問,啟而不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設計同一教學目的下的不同分支程序等等。使CAI在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發(fā)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方面發(fā)揮最大動效。

3.在數學CAI課件制作過程中,要與教學緊密配合,制作多種類型、多種功能的智能型教學課件。如可開發(fā)用于教師課堂演示的,顯示大規(guī)模、長時間、瞬時數學過程和現(xiàn)象的二維、三維動畫等模擬課件;對于教學條件較好的學校,可開發(fā)數學多媒體教學課件,充分發(fā)揮計算機聲像和存儲量大的優(yōu)勢,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課堂信息容量,改變課堂信息環(huán)境,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真實,教學效率得以提高??稍O計交互性較強的數學會話課件,以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實現(xiàn)個別化教學;對目前市場上用于學生輔導、復習、練習、測試的數學軟件,要更新內容,舍去大量的死記硬背及陳舊的知識,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養(yǎng)和測試,精心設計,豐富圖形、動畫、色彩、聲音內容,使其有更優(yōu)良的界面;開發(fā)用于教師使用的圖形開發(fā)工具,表格、文字處理工具、圖形庫、資料庫、題庫等等,以便于教師根據本校實際自己設計課件。過去一段時間里,中學數學CAI的發(fā)展受到了種種條件的限制。對CAI有更清醒和深刻的認識,是在中學開展CAI教學的前提和關鍵。計算機輔助教學不僅僅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它更體現(xiàn)和代表了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社會的發(fā)展將使計算機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經費的不斷增加、計算機軟硬件設備的日益完善,中學CAI教學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四、高中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環(huán)境——虛擬實驗室

目前,我們初步構建了高中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環(huán)境——高中數學虛擬實驗室,它由硬件、軟件、潛件三部分組成。

1、硬件:

我校校園網配有思科交換機、浪潮服務器、長城客戶機、千兆主干100M到桌面等硬件設施,并將多間多媒體教室[①演播式多媒體教室(配有高配置電腦、投影儀、錄像機、高性能DVD機、無線話筒、電子教鞭等);②交互式多媒體計算機機房(配有服務器、教師機、學生機的局域網,安裝了winschool交互教學系統(tǒng))]、電子閱覽室等連為一體。

2、軟件:

我們在校園網絡中配置以下應用軟件系統(tǒng):網絡光盤資源共享系統(tǒng)、網絡視頻點播(VOD)系統(tǒng)、Internet資源共享系統(tǒng)、視頻廣播系統(tǒng)、屏幕廣播系統(tǒng)、師生網絡學習與創(chuàng)作的編輯系統(tǒng)、新一代高中數學教學軟件系統(tǒng)、新一代高中數學網上測試和評估軟件系統(tǒng)。

我們開發(fā)的“新一代高中數學教學軟件系統(tǒng)---各種類型積件庫和積件組合平臺”,它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⑴按照與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密切程度,將高中數學教學素材資源庫分為最常用庫、次常用庫和擴展庫三類,并配合方便、快捷、自動、智能的光盤和網絡檢索方法。

⑵建立短小精悍、符合積件組合平臺要求的接口式的“高中數學微教學單元庫”。

⑶建立高中數學虛擬積件資源庫,供廣大教師直接調用該教學資源網上的素材用于課堂教學。

⑷將各種資料的呈現(xiàn)方式進行歸納分類,設計成供教師容易調用與賦值的圖標,形成“高中數學教學資料呈現(xiàn)方式庫”。

⑸組建“高中數學教與學策略庫”。將不同的策略方式設計成可填充重組的框架,以簡單明了的圖標表示,讓教師在教學中根據需要將不同的素材、微教學單元與不同的資料呈現(xiàn)方式和教學策略方式相結合,以產生“組合爆炸式”的效果,適應于各種教學情況;讓學生在學習中根據自己需要將不同素材、微教學單元與不同的資料呈現(xiàn)方式和學習策略方式相結合,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與主觀能動性,進行積極的探索和認知學習。

⑹組建“工具軟件庫”(安裝了方正奧思、Authorware、MicrosoftPowerPoint等工具軟件與幾何畫板、數學實驗室、Mathcad等數學實驗工具軟件。)

⑺組建類似于“傻瓜照相機”的特別適合于課堂教學使用的積件平臺——高中數學積件組合平臺。該平臺的軟件的基本特點是:

(a)無需程序設計。

(b)方便地組合積件庫與各類多媒體和網上資源。

(c)面向全體高中數學教師和高中學生,易學易用。

我們開發(fā)的“新一代高中數學網上測試和評估軟件系統(tǒng)”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測驗試卷的生成工具

測驗試卷的生成工具有隨機出題功能,可以為每個學生產生不同的試卷,以防作弊。

(2)測試過程的控制系統(tǒng)

系統(tǒng)主要完成對網上測試過程的控制,如在需要時鎖定系統(tǒng),不允許學生進行與測試無關的瀏覽,控制測試時間,到時自動交卷等。

(3)自動批改即時反饋功能

系統(tǒng)對測驗提供了“自動批改即時反饋功能”,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答案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內容。系統(tǒng)允許教師通過對一些問題加權,進一步控制測試環(huán)境。

(4)自動記分系統(tǒng)與智能系統(tǒng)

系統(tǒng)還提供自動記分系統(tǒng),在學生作完測驗系統(tǒng)自動判分之后,自動將成績登錄,進一步系統(tǒng)還可以自動提供反饋信息,自動建議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內容;再比如提供郵件分類系統(tǒng),對發(fā)到教師課程郵箱的信件進行分類,自動區(qū)分哪些是學生遞交的作業(yè),記錄學生遞交的時間是否及時,再進一步提供智能系統(tǒng),自動分析郵件內容,進行歸類,或自動解答或提供給老師統(tǒng)一解答。

(5)測試結果分析工具

系統(tǒng)根據每道題中的知識點和學生的答題情況,對具體學生給出診斷,對下一步學習提出建議。該系統(tǒng)還可以根據考試測驗的統(tǒng)計數據,運用教育評估理論分析題目的質量,如區(qū)分度、難度等。

3、潛件:

我們重視對研究人員和實驗班學生的培訓。研究人員以自學為主,采取專題培訓、講座、討論和外出參加培訓等多種方式,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論特別是建構主義“學與教”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理論、建構主義認知工具理論,更新教學觀念和思想,掌握教育實驗研究方法;學習現(xiàn)代信息技術,掌握多媒體與網絡教學方法和多媒體與網絡教學軟件開發(fā)方法。實驗班學生由課題組成員和計算機教師共同進行培訓,計算機教師負責培訓學生電腦基本操作與輸入法,我們負責培訓學生幾何畫板、數學實驗室等數學實驗工具軟件的使用。

五、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高中數學“創(chuàng)設情境”的策略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比較緊密的學科,不同的是,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是人類幾千年來積累的間接經驗,它具有較高的抽象性,要使他們理解性地接受、消化,僅憑目前課堂上教師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這就迫使教師改變教學觀念,探索教學技巧。本人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從以下幾方面創(chuàng)設高中數學教學情境。

1、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好奇心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把創(chuàng)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并作為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而多媒體技術正好是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與仿真技術相結合,則更能產生身臨其境的逼真效果。

教師利用以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xiàn)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fā)生。

例如筆者在上“立體幾何”導言課時,利用多媒體電腦展示“讓所有立體幾何圖形都動起來”課件。

學生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與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學生對立體幾何的恐懼感。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并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

2、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變“機械接受”為“主動探究”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fā)展,有所創(chuàng)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需要,…”而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少主動參與,多被動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性。學生被束縛在教師、教材、課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創(chuàng)造性個性受到壓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提出:學生是教學的主人,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應鼓勵學生自主質疑,去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發(fā)問。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讓學生由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fā)展,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

例如筆者在上高二數學“正方體截面”課時,學生通過網絡訪問教師放置在服務器上的“正方體截面”課件,積極參與活動,繼而提出探究性問題:“屏幕上淺藍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在一個正方體中,類似于這樣的三角形有幾個?”,“如何截正方體才能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間有何聯(lián)系?”,“用一把無比鋒利的刀猛地朝一個正方體的木頭砍下去,它的截面將是什么形狀的圖形?”......

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強學生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有數學知識的存在,從而讓學生懂得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讓學生把學習數學當作一種樂趣。另外,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給學生發(fā)展的空間。

3、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變“單一思維”為“多向拓展”

貝弗里奇教授說:“獨創(chuàng)性常常在于發(fā)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研究對象之間的相似點,而原來以為這些對象或設想彼此沒有關系。這種使兩個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學家稱之為“遙遠想象”能力,它是創(chuàng)造力的一項重要指標。讓學生在兩個看似無關的事物之間進行想象,如同給了學生一塊馳騁的空間。

一位留學生歸國后說:如果教師提出一個問題,10個中國學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國學生中,10個人或許能講出20種不同答案,雖然有些想法極其古怪離奇。這說明,我國的教育比較注重學生求同思維的培養(yǎng),而忽視其求異品質的塑造。有研究認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間,挖掘發(fā)展想象力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拓展。

課本上的圖形是“死圖”,無法表現(xiàn)二次曲線的形成過程,而黑板上的圖形鑒于技術原因很難畫得準確,更何況有誰能讓黑板上的二次曲線連續(xù)變化呢?又有誰能一給出離心率就馬上顯示相應的二次曲線呢?筆者用《幾何畫板》設計并創(chuàng)作“離心率與圓錐曲線的形狀”課件,由學生通過網絡訪問教師放置在服務器上的課件,讓學生獨立探索。

4、創(chuàng)設糾錯情境,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學生在解題時,常常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對此,教師應針對學生常犯的一些隱晦的錯誤,創(chuàng)設糾錯情境,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錯誤的原因,尋找治“錯”的良方,在知錯中改錯,在改錯中防錯,以彌補學生在知識上的缺陷和邏輯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增強思維的嚴謹性。

學生常常想當然把平面幾何的有關性質照搬到立體幾何中,教師在黑板上很難表示清楚,無法使學生滿意。筆者用《幾何畫板》設計并創(chuàng)作“邊對應垂直的兩個角”課件,由學生通過網絡訪問教師放置在服務器上的課件,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糾錯。

5、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培養(yǎng)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應鼓勵學生用數學去解決問題,甚至去探索一些數學本身的問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運算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數學建模能力與數據處理能力,加強在“用數學”方面的教育。最好方式就是用多媒體電腦和諸如《幾何畫板》、《幾何畫王》、《幾何專家》、《數學實驗室》、《Mathcad》工具軟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數學實驗情境。

例如筆者在上高二數學時,用《幾何畫板》設計并創(chuàng)作“圓錐內接圓柱”課件,由學生通過網絡訪問教師放置在服務器上的課件,讓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探索內容包括:圓柱在圓錐內如何變化?如何用平面幾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如何作出截面?圓錐底面積如何變化?圓錐體積如何變化?圓錐內接圓柱中有體積最大的嗎?有的話,如何求?

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使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諧地、理智地參與教學過程,這正是師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發(fā)揮教學整體效益的可靠保證。

六、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高中數學“提出問題”的策略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成為數學教學的一條重要目的和一條基本原則。在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習數學的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知,要啟發(fā)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善于獨立思考,要學會分析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使數學成為再創(chuàng)造、再發(fā)現(xiàn)的教學。”

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如何貫徹落實這條基本原則、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呢?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提出問題”的能力,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切入口、突破口,尤其在網絡環(huán)境下更是這樣。然而,我們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究竟如何?

通過對2000多名高中學生的問卷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60%的學生不善于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現(xiàn)象的原因,45%的學生不能夠經常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52%的學生當其他同學回答問題時,不能發(fā)現(xiàn)他的不足,56%的學生不能夠指出老師講課中的錯誤。這說明學生提出問題能力不強。

1、產生的原因

⑴、教學觀念陳舊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統(tǒng)治著數學教師的思想,控制著數學教師的言行。許多教師過分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忽視對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高分低能”。

⑵、教學模式單一

中國教育一直深受凱洛夫的“講授—接受”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數學教師仍采用“粉筆”+“題海戰(zhàn)術”的傳統(tǒng)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無視學生學習中產生的疑問,把自己的思維粗暴地強加于學生,用統(tǒng)一思維模式訓練學生,至今未擺脫依靠“教題型、背題型、考題型”來升學的模式。學生消極、被動、機械地學習,缺乏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⑶、教學手段落后

大多數學校沒有先進教學設備,許多教師不會使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甚至不會使用幻燈機。僅僅靠教師的口授和板書,已無法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好奇心。

⑷、提問技能缺乏

學生缺乏提問的技能,想提問卻不知該如何問,提的問題要么與所學內容關系不大,要么不是關鍵問題,要么與自己所想的不吻合。

⑸、評價體系失效

目前,高中數學僅采用“考試”這一種評價方式。試卷上全是現(xiàn)成的問題,只要求考生解出來,而從未要求考生提出問題。長此以往,學生質疑、提問的能力不但得不到培養(yǎng),反而受到抑制。

2、網絡環(huán)境下“提出問題”的策略

多媒體網絡技術猛烈地沖擊著高中教育,它將改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最終導致整個教育思想、教學理論甚至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網絡環(huán)境下,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經過多次探索和試驗,我們采取以下幾種策略:

⑴、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

我們利用多媒體電腦向學生展示科技發(fā)展史尤其是數學發(fā)展史,讓學生意識到重要的問題歷來都是推動數學科學前進最重要的力量,“疑問是發(fā)現(xiàn)之母”,創(chuàng)新來源于“問題的提出”,“數學問題的提出是數學發(fā)展的源頭”,“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愛因斯坦),“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哈爾莫斯)“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保ú剪敯涂耍?.....讓學生體會到:一個善于提出問題并表現(xiàn)出非凡的“提問”才華的人,其發(fā)展前景將是非常樂觀的。

(2)、創(chuàng)設“提出問題”的情景

要使學生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好問題”,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讓學生會觀察、分析、揭示和概括。多媒體技術正好是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與仿真技術相結合,則更能產生身臨其境的逼真效果。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利用以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數學實驗室中創(chuàng)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xiàn)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fā)生。

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使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諧地、理智地參與教學過程,這正是師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發(fā)揮教學整體效益的可靠保證。

⑶、指導學生掌握“提出問題”的方法

①課題質疑法

數學學習目標尤如指南針,為后面的學習指明方向,我們可從知識的產生、運用,以及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上去質疑。

例如,上“等比數列求和公式”課時,我們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進行質疑:“什么是等比數列?”、“等比數列求和公式是什么?”、“如何推導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如何構造‘等比數列求和公式’模型解應用問題?”等。

②因果質疑法

任何事物的原因與結果之間都有必然的聯(lián)系,即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我們可以從“結論”入手提出問題,也可以從“條件”入手進行質疑。

例如,2000年高考數學第18題:如下圖,已知平行六面體ABCD—A’B’C’D’D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C’CB=∠C’CD=∠BCD=60度。當C’D/CC’的值為多少時,能使AA’垂直于平面C’BD?請給出證明。

我們設計制作了課件,在課件中設置了三個按扭,并將分析、推導過程隱藏在教學情景中。學生

利用此課件從“結論”入手提出問題:“當AA’垂直于平面C’BD時,C’D/CC’的值為多少?”

③聯(lián)想質疑法

我們常常根據兩個對象或兩類事物在某些方面(如特征、屬性、關系等)相同或相似之處,產生聯(lián)想,并由此入手提出問題:這些對象在其他方面是否也有相同或相似之處?為什么?

例如,我們在指導學生學習高二數學必修課上冊中的“直線與圓錐曲線位置關系”時,用Authoware5.5、PowerPoint、幾何畫板設計并創(chuàng)作直線與圓、直線與橢圓、直線與雙曲線、直線與拋物線等課件,放在數學實驗室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訪問。學生邊看邊產生聯(lián)想,并提出問題:“上述問題之間究竟有何聯(lián)系?”、“直線與上述圓錐曲線位置關系的本質屬性是什么?”、“如何利用方程組解的情況來判斷直線與圓錐曲線位置關系?”。

④方法質疑法

當學生做完數學習題時,我們引導學生對解答方法進行質疑:“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這種方法能解決哪些類型習題?”等。

例如,學生學習立體幾何時,常常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畏懼感,不知道該如何學?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組課件,學生仔細觀察這些課件后,自然會提出問題:“研究立體幾何的最根本方法是什么?”(將“立體幾何”問題轉變?yōu)椤捌矫鎺缀巍眴栴})

⑤比較質疑法

高中數學課程中有很多僅一字之差而又聯(lián)系的概念,這些概念的掌握有一定難度,并且很容易混淆。我們可引導學生邊比較邊質疑。

例如,學生在學習棱柱時,常分不清“平行六面體”、“直四棱柱”、“正四棱柱”、“直平行六面體”等幾何體,我們設計并制作了課件。學生通過觀看課件,對上述幾種棱柱進行比較,并由此提出質疑:“直四棱柱是正四棱柱嗎?”、“直平行六面體是正四棱柱嗎?”、“上述幾種棱柱之間有何聯(lián)系?”。

⑥批判質疑法

進行批判性質疑就是不依賴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輕易認同別人的觀點,而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其思維更具挑戰(zhàn)性。它敢于擺脫習慣、權威等定勢,打破傳統(tǒng)、經驗的束縛和影響,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學生的理解與思維的發(fā)展。在獲取初步探索的結果上,要培養(yǎng)學生對已明白的事物繼續(xù)探究的習慣,永不滿足,進行探究性質疑,這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內在的創(chuàng)新欲望,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思維品質。

例如,2000年高考數學第18題,學生從“結論”入手提出問題:當AA’垂直于平面C’BD時,C’D/CC’的值為多少?

通過一系列計算,可以計算出C’D/CC’=1。

我們引導學生對上述解答過程進行質疑,

“可否先連結AB’、AD’、B’D’,可以證明平面BDC’和平面AB’D’垂直三等份線段A’C,進而可證明棱錐B—CB’C’是正三棱錐,于是C’D/CC’=1?”、“本題第三問是否可以改為求出使AA’垂直平面C’BD成立充要條件,并給出證明?”。

⑷指導學生掌握“提出問題”的方式

①學生自我設問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不同學生會由此對同一種問題形成不同理解和看法,各人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我們在數學實驗室中創(chuàng)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并指導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獨立地提出問題。

②學生之間設問

學生在數學實驗室進行自主學習數學課程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時候他可以網絡向其他學生詢問。對于某些方面的數學教學內容,教師有必要組織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生之間的互相提問。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他們會看到各種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學會理清和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聆聽、理解他人的想法,學會相互接納、贊賞、爭辯、互助,他們要不斷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進行反思和評判。通過這種合作和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從而對知識產生新的洞察。

③師生之間設問

教師提問——發(fā)電子郵件

在數學實驗室,教師可以通過教師機的監(jiān)看功能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時了解學生當時的學習狀況。并通過它的控制功能不離開座位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個別輔導,及時地發(fā)電子郵件給指定的學生,向他個別提問,也可以發(fā)電子郵件給部分或全部的學生,向他們提出共同的問題。

學生提問——發(fā)電子郵件

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也會碰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除了可以通過網絡向同學詢問,也可以發(fā)電子郵件給教師請教。

教學策略是對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活動的程序、方法、形式和教學媒體等因素的總體考慮。對于教學來說,沒有任何單一的策略能夠適應所有的情況,而有效的教學必須要有可供選擇的各種策略因素來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者只有掌握了較多的不同的策略,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良好的教學方案。因此,在教學時要靈活運用上述“提出問題”策略,并匹配最適合學習者學習的網絡技術,充分利用交互技術和網絡的多維性來優(yōu)化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克抗(2001):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中小學電教,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