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小學生看圖作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看圖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生看圖作文

第1篇: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看圖作文;觀察;想象

作文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xiàn),是學生語言水平的客觀反映。看圖作文是作文的基礎,對學生寫作的成長起著先導作用。小學1~2年級是學生寫作的起步階段,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把1~2年級的寫話目標定為:對寫話感興趣,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一、當前小學生看圖作文存在的問題

低年級學生雖有一定的識字量,但由于他們生活經(jīng)驗不足,認識水平低下,往往看不懂圖意,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即使理會圖意,也表述不清,語句不通。所以在研究小學生看圖作文教學方面,首先要分析當前小學生看圖作文的問題所在。

1.觀察不夠細致,缺乏深入的觀察。不能發(fā)現(xiàn)圖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言之無物,缺乏生活常識,無法發(fā)現(xiàn)圖中各種事物的特點及不同事物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

2.部分同學看圖簡單,只是把人物、時間交代一下,重點和細節(jié)描寫不具體,過度概括畫面的內容。

3.多幅看圖寫話時,不懂得聯(lián)系起來觀察圖畫,觀察缺乏順序,過于隨意,導致前后內容不連貫,從而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4.想像力不夠豐富,或者發(fā)揮想象時太過隨意,不能合理想象,跳躍的思維導致偏離了圖畫所要表達的意思。

二、提高小學生看圖作文能力的方法

看圖寫話是寫作的基礎,針對當前小學生看圖寫話的現(xiàn)狀,以及所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從基礎抓起,指導學生合理運用各種方法,展開想象,扎實地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最終提高學生看圖作文的質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1.提高學生的看圖觀察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看圖作文的基礎就是要學會觀察,學生要通過觀察抓住圖畫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中心人物以及畫面背景。首先,要觀察圖畫,寫出特點;其次要根據(jù)題意聯(lián)系實際,寫好特點,并展開想象,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將畫面寫得生動,富于感情。

2.有層次地觀察,有條理地記述??磮D作文和其他作文一樣也要求條理清楚,層次明確。所以,看圖作文首先要做到有層次的觀察畫面,如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磮D的重點是要正確選好觀察點,因為只有觀察得有層次,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順序。根據(jù)圖畫描繪的實際情況,正確地選擇觀察角度,那樣寫出的作文才有條理。

3.緊扣畫面,積極思考,合理想象。圖片的內容是平面的、靜止的,只能描繪出人物的動作、表情,而與之相關的語言和心理是沒辦法體現(xiàn)的。只有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使畫中的事物活起來,使他們有動作、有語言、有思想,才能使畫面內容豐富充實。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置身于圖畫中,進入角色大膽想象。比如,畫面中事情發(fā)展的前因后果,人物的思想和心理活動,整幅畫說明了什么等。然后讓學生明白怎么樣去想,也就是要扣住畫面的主題去想,還要合乎邏輯和情理。

第2篇: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修改版)》明確: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是習作,既不是成人的寫作,更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一種書面表達的練習。只要求小學生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描寫出來。針對這一要求,教師在三年級學生作文的起步教學中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 降低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前提,沒有興趣,學生的作文水平難以提高。教師要注意由低年級的口頭作文向三年級書面作文起步的過渡。教學中,不少教師一再叮囑學生:“三年級要寫作文了,一定要認真學!”無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難度。另外有些教師開始就對學生要求過高,過多挑剔,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喪失了對作文的興趣。因此過渡很重要,我們要積極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的條件,為學生今后的作文學習打下基礎。如每次揭示習作題目,教師可以謎語、故事、圖畫形式出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 減緩坡度,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模仿寫作是三年級作文訓練的顯著特點,也是小學生練習作文的常用方法。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教學應該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學中應從兩個方面進行習作導入:(1)目的性的導入能給學生的模仿習作架起斜坡,這樣就水到渠成。(2)活動式導入。根據(jù)三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首先讓學生參與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或課外活動,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討論,再對活動進行描寫,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有話題,效果較好。如練習“寫一處景物”習作時,首先帶領大家走出校園去觀察秋景,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選擇一處景物寫下來。

學生作文無話可寫的根本原因是不會觀察生活,缺乏寫作材料。因而利用多種媒介,提供寫作素材,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看圖作文,對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如:在講《石榴》一文時,首先指導學生抓住石榴外皮的顏色變化,通過描寫石榴的不同形狀來表現(xiàn)它的外形特點;接著指導學生抓住石榴子的顏色、形狀、味道進行描述。最后再對照插圖學習本課的具體寫法。通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文結合,能使學生印象深刻。學習本課后,可以引導學生描寫一種水果,要求他們模仿《石榴》一文的寫作方法,按一定順序寫清楚。

教學大綱指出:對小學生來說,課內與課外,以課內為主,必須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堂課,同時還必須重視課外學習。因此,除了憑借教材中的插圖和色彩鮮明的教學掛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周圍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

三 放飛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修改版大綱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毙W生的作文雖不是藝術創(chuàng)作,但同樣需要運用生動的聯(lián)想。怎樣才能使學生浮想聯(lián)翩呢?如教續(xù)寫想象時,許多課文的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讓學生沿著作者的思想續(xù)寫下去,既鞏固了課本知識,又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如教學《航天飛機》,可先播放航天飛機的本領課件,回顧課文內容。再投影它與普通飛機的表格進行對照,后來普通飛機和航天飛機又見面了,他們會怎樣進行對話呢?學生有了影視素材,便會聯(lián)想。小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潛力,只要教師善于挖掘,就能開拓出更為廣闊的空間。

第3篇: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一、初學寫話,打開學生的思維大門

【示例一】:學完《小池塘》后的寫話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小池塘》這篇課文,大家說說你對小池塘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生:小池塘真美呀!

師:嗯,你能說說,小池塘美在哪里嗎?

生1:小池塘有美麗明亮的大眼睛,大眼睛總是美的!

生2:小池塘像一面明亮的鏡子,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白鵝。

正當老師準備表揚時,這時下面出現(xiàn)了一個聲音。

生3:老師,什么是白鵝呀?池塘就是小河嗎?

這一問題讓課堂進入了一個小小的,原來還有學生對池塘和白鵝不太了解,于是讓別的學生進行解釋。

……

師:剛才大家的討論很精彩?,F(xiàn)在老師給大家一個小小的挑戰(zhàn)。把剛才討論過程中你覺得最有意思的那一段用一兩句話寫出來,看看誰寫得精彩,好不好?

生(齊):好!

值得強調的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由于識字量很少,因此寫話時必然會用拼音代替文字。在對學生的寫話進行評價時,不能重點指出學生在拼音上的錯誤,最好只是在評價的最后提醒學生某些拼音出現(xiàn)了問題。因為寫話實際上是思維的綜合體現(xiàn),如果過多地將注意力放在拼音上,那學生的思維就會中斷,這樣不利于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別說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了。

二、看圖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示例二】:看圖作文。圖片為“螞蟻過河”,兩只螞蟻分別在兩片樹葉上并漂于水面。

師:同學們看前面的白板,上面是一個主角為螞蟻的圖片。大家看圖片,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生1:是螞蟻在漂流嗎?我玩過漂流,可好玩,可刺激啦?。ㄆ溆鄬W生哈哈大笑。)

生2:不像是漂流啊,不是從上往下的,水也不急。

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動腦筋,現(xiàn)在老師提出一個要求,大家根據(jù)這個圖片編寫一個小故事,好不好?

生(齊):好?。ㄈ缓箝_始醞釀,但此時并不要求學生寫出來。)

師:大家編出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了呢?

生3:我想的是兩只螞蟻劃船比賽……

生4:我想的是螞蟻過河……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現(xiàn)在,大家能夠把自己想的寫下來嗎?

學生開始寫作。

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先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通過想象來培養(yǎng)自己的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同等重要的能力)與思維能力。而事實上,學生的寫作必須經(jīng)歷這樣的一個過程,如果忽略了這個過程直接讓學生去看圖寫作,那學生感受到的就是一個機械的任務,而有了這個過程學生就會充滿想象的樂趣,再在教師的適當鼓勵與引導之下,學生就會樂于去寫,而且有一種充分表達自己想象的動機,從而客觀上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紀實作文,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這類作文一般來說需要教師的精心引導,尤其是要創(chuàng)設能夠引導學生回憶真實生活的作文情境!這是因為,紀實作文的首要要求就是真實(相對的真實而非絕對的真實),且紀實作文的寫作源泉必須是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因此情境的設計需與學生的真實生活接近。紀實作文需要學生的認知能力參與,這是因為學生在紀實作文中,需要在情境中理清生活中的人、事以及人與事的關系,這種關系的梳理以及情感的描述,與認知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因而紀實作文也就成為提高認知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第4篇: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那么,對小學生來說,寫看圖作文有什么好處呢?

一、提高觀察力

很多學生一提到寫作文就頭疼,總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這并不是學生的語言能力差,而是對生活觀察得太少,所以不知道該怎樣把握素材,很難找出典型的、有意義的事件來寫。看圖作文就能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問題。例如:

圖(1)中有一對夫婦人領一孩子購票,兒童明顯彎下了腿。其目的就是逃脫買票。那這件事意義是什么呢?學生完全可以將其寫成《最難忘的一件事》《這件事使我明白了……》等作文。這就是素材,是生活中常見的不良現(xiàn)象,這時只要教師圖文并貌,告訴學生怎樣觀察、先觀察什么、后觀察什么、主要觀察什么、哪些是次要的……這樣,經(jīng)過長期的看圖作文訓練,觀察能力就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久而久之,他一定會注意留心生活中的細節(jié),從而豐富寫作素材。

二、培養(yǎng)想象力

沒有想象力不可能寫出好文章。我們通常所說的那些精彩的文學作品,無一不運用了作者合理的想象。看圖作文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例如:

圖(2)中兩名少先隊員扶著一位盲人行走。

有的同學在看圖是這樣想象的:放學后,我與某某一起回家,天空下著雨,我們合撐一把雨傘。路上遇到一位盲人,某某同學要求送這位盲人回家,而我卻執(zhí)意不肯。某某同學冒雨送老人回家。“我”在雨中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熱淚盈眶,最終在某某同學的感召下,一同送這位盲人回家……

還有一位同學是這樣寫的:迷朦的大雨下著,“我”想起了未下班的媽媽,打起雨傘向外走去,在大雨中,模糊的視線中看到一高一矮兩身影。這么大的雨,還未帶雨具,一種好奇使我情不自禁走上去,看到了畫中的場面。并在結束處提示出了圖中的小弟是常年照顧這位盲人的一少先隊員……

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使圖中人物活靈活現(xiàn),情節(jié)一波三折。

三、訓練表達能力

第5篇: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語言訓練

語言能力的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言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基礎。語言訓練有利于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助于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訓練,不僅要求學生用普通話來進行表達,而且還要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要求進行訓練,力求在語文教學中做到有針對性、實效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語言訓練把握好以下幾點,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訓練要重視學生的朗讀指導

為了使小學生把話說完整、說正確、說規(guī)范,在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首先應訓練學生準確的朗讀。要用普通話進行朗讀,每個字都要發(fā)音準確,口齒清楚,聲音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加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讀好輕聲、兒化、簡單的變調。小學生剛學習說話時,會出現(xiàn)語言不規(guī)范,用詞不準確,語序缺乏條理等語音缺陷。其次,要訓練學生流利地朗讀。要指導學生不讀破句子,應讀好句子中的每個詞語,按照詞語或構詞方式來讀;不唱讀,朗讀速度應接近于平常自己說話的速度。在教學過程中為使這項訓練到位可讓學生摘抄有關句子,提出“誰?怎么樣或干什么?”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抄讀句子,回答問題,從而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步了解一個完整的句子最起碼能同時回答兩個相關的問題。在學生能說完整的一句話的基礎上,繼續(xù)讓他們同時帶著多個問題:如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干什么?怎么干的?結果怎么樣等有序列的問題,練習說一段完整話。最好,讓學生盡量多讀熟讀課文,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描寫的情境。要求學生讀時注意句中停頓,了解標點符號的基本停頓;注句子的意抑揚頓挫,讀好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讀好人物對話等;注意語調語速的快慢,讀出文章中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注意讀出句子重音等的訓練。通過這樣的朗讀訓練,讓學生感知、領悟語言文字魅力,逐步積累語言并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此外,還應加強對學生課內外閱讀的指導,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從中吸收規(guī)范化的語言,對說話朗讀用語不準確、缺乏條理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啟發(fā)糾正,從而使他們從小就受到嚴格的語言訓練,以增強他們的語言積累,豐富他們的語言。

二、訓練要重視教學中科學提問

科學的提問能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在語言訓練中把自己的生活實際與課文中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通過由淺入深地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反復訓練,使學生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語言。例如,教學《小馬過河》一課,首先指導學生流利地通讀全文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再引導學生觀察文中的插圖,說一說圖面所表達的意思,然后抓住小馬的幾次詢問,以及小馬的動作、神態(tài),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畫面的內容;學習課文時讓學生看圖思考:(1)小馬在什么地方?它要干什么?(2)老牛是怎么說的?小松鼠又是怎么說的?(3)媽媽是怎么說的?(4)小馬過河了嗎?小馬有什么想法?(5)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教師設計的提問要科學,要求學生的回答要完整,教師所提設計的問題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自己的教學情況,要針對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發(fā)問,學生回答問題要準確完整、有條理性,而且能夠恰當?shù)厥褂藐P聯(lián)詞語等。在教師科學有效的提問引導下,學生通過自己的讀、思、議、說來積累和發(fā)展自己語言。還可以讓學生講述課文插圖的故事,或教師收集與學生生活實際貼近的圖片,制作課件讓學生口述畫面內容,這樣的訓練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看圖作文的能力。

三、訓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從低年級開始就安排了聽話讀寫的訓練,其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要訓練學生聽話讀寫的能力,先進行聽記的訓練,可以讓學生邊聽故事邊思考,或讓學生邊聽邊默記,然后讓學生把自己所記的內容進行復述;最后讓學生把自己所記的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的部分寫下來。或是由學生講述學校、班級中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等等。其次訓練學生聽說能力,在聽說訓練中先讓學生邊聽邊想象,然后同座或小組合作交流,在班上進行敘述聽到的內容。還可以訓練學生邊看邊想。聽故事時邊看圖邊聽;聽完故事,去掉畫面,讓學生把聽到的或想象畫面進行表述,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基本方法。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聽可以是學生聽老師說,也可以是同學之間互聽互說。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聽能抓住要領,講能講得有條有理的語言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對話練習,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對話可在小組交流討論的基礎上拓展為辯論。當然對話的題目要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使學生的“語言吸收”與“語言表達”相互促進。轉述讀過的故事內容和復述課文,同樣是對學生進行很好的語言文字訓練的方法。這種方法學生只要對故事或課文熟讀,就可以完成此項訓練。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轉述的故事內容應該循序漸進,內容由簡單到復雜,要求學生先想,然后有順序、完整地講。復述課文應注重寓言或童話,對篇幅較長的課文教師可出示小標題引領學生復述。如《小英雄雨來》可以用一下小標題引導學生復述:“望著媽媽笑”“上夜?!薄把谧o李大叔”“跟鬼子斗爭”“雨來沒死”為標題指導學生復述。

四、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能力

第6篇: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一、細看圖畫,弄清圖意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觀察,看清圖的內容,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寫下來??磮D寫文,關鍵掌握兩點:一是觀察,二是想象。觀察和想象是兩把開啟看圖寫話之門的金鑰匙。只有通過細致觀察,通過合理想象,才能把看圖寫話寫得生動、有趣。

觀察是寫的基礎。沒有觀察,沒有看清楚圖的內容,自然就寫不出句子來。在學生看圖之前,老師應要求學生注意兩點:首先,觀察時要抓住重點,弄清圖意。通常的做法是對畫面進行重點的觀察,看一看處在中心位置的人物或景物。有了重點,再對它進行認真仔細地觀察。其次,觀察時要有順序。一般先整體觀察,看主要畫的是什么內容,再按照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左到右等順序進行觀察。從而明確畫面所交代的時間、地點及有關的人和物,并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有了觀察時的合理順序,寫話時才會條理。

二、合理想象,培養(yǎng)其想象力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需要一定的想象,才能使圖畫動起來,豐富起來。圖畫上可能發(fā)生的事,人物可能說的話,都讓學生去想象,給他們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在教育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時,我向他們展示了一幅畫,畫上畫著校園里的一棵小樹,樹干上纏滿稻草繩。雖然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可小樹卻仍沒發(fā)芽。上完課我讓孩子們寫寫他們想對小樹說些什么,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品字里行間滿是稚氣,有個學生寫道:“小樹小樹,你真可憐,你穿了這么多的衣服,怎么還被凍死了呢?我希望你快快長出葉子……”孩子認識的字不多,所以文字的表達有點不清楚,但這幾句話卻真實可愛,流露出學生對小樹生命的憐惜與期盼,用他們無邪的童真童語表達出他們獨特的想象。

三、啟發(fā)口述,聯(lián)句成篇

寫話就是用筆說話,像說話一樣,一句一句地說,別人才能聽得清楚。看圖作文大多要求寫一句話或一個較為完整的小故事。在一年級時,我就要求學生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由于表達能力差,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制定了三個練話句式,讓學生逐句練說、練寫:(1)誰?在哪兒?干什么?(2)什么時間?誰?在哪兒?干什么?(3)什么時間?誰?在哪兒?干什么?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通過一段時間的練寫,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練習連句成段,對于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仍堅持強化練習。同時,還經(jīng)常收集一些主題鮮明的畫面,讓學生進行說話,寫話訓練,利用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說一句話,讓學生體會如何運用這些詞,便于學生在今后的寫話中運用上這些詞。

四、降低要求,樹立其寫作信心

一年級的學生識字不多,剛開始只要求他們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活動就可以了。教師要懂得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寫作成果,保護他們的童真童趣,讓他們體驗到寫作的快樂和喜悅,讓他們喜歡表達、喜歡寫作。

小學一年級的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yǎng)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的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所以指導一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是作文的一種基礎性訓練,對孩子的寫作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7篇: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一、更新教育思想是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前提

作文教學不僅培養(yǎng)學生記憶、想象、思維、注意、觀察等能力,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志、興趣、習慣等,特別是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和諧發(fā)展,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整體培養(yǎng)。這就要求作文教學實現(xiàn)五個轉變:一是從脫離實際向聯(lián)系實際、貼近生活轉變;二是從過分講求作文形式向從內容入手轉變;三是從為說話而說話、為作文而作文、向說話為說文、作文為做人轉變;四是從按照框框說,照著模式寫向打破框框說、放開膽量寫轉變;五是從封閉、被動作文向開放、主動作文轉變。

思想轉變了,改革的力度才能加大;觀念更新了,改革的速度才會加快。跳出作文看作文、立足做人教作文,才能走出應試作文的誤區(qū),突破傳統(tǒng)作文教學模式的束縛,使作文教學步入嶄新的境界。

二、改革作文課堂教學結構是作文教學改革的必然

教學結構是教學過程中各教學要素地位和關系的合理呈現(xiàn),是調控作文教學狀態(tài)的基礎。作文課堂教學結構的改變必然帶來作文教學機智模式的變化??茖W設計教學結構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首先應該把握好教學目標。這里主要指基礎訓練中規(guī)定的每次大作文教學目標,包括訓練重點、審題、立意、選材、謀篇、語言等方面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它為教學質量的測量與評價提供了一個尺度,作文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當然也成為衡量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

其次是要做好必要的寫前準備。這包括學情分析、材料準備和知識準備以及情感激發(fā)。學情分析是確立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的依據(jù),主要是指對學生作文在材料、認識態(tài)度和有關知識等方面存在差距和缺陷等方面的基本分析。材料準備實質上是從內容入手,在此基礎上充分了解一些必要的寫作知識和有關寫作對象的某些寫作要求,進而讓學生有物可寫,有感而發(fā)。

就教學過程而言,可以經(jīng)歷獨立試寫―質疑評議―反饋矯正三大環(huán)節(jié),即學生先按要求嘗試寫出初稿,再把試寫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由大家分析答辯,并就此由教師或學生作出簡單的評議。由于學生知道自己的作文存在什么問題,所以自然需要進行修改乃至重寫。學生作文的過程與教師指導下的學生間相互交流、啟發(fā)形成呼應,誘導學生的作文行為不斷接近作文教學目標。

不同的作文訓練內容和形式,決定了作文教學結構的多樣化??磮D作文:導言激趣,交代任務――整體感知,了解意圖――分步觀察,評說圖意――創(chuàng)編故事、評說小結。口頭作文:導言激情,以情引思――詞語積累,明確要求――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觀察――語言描述,歸納總結。即興作文:導言激趣――示題選題――起草試述――師生評議。作文指導與作文評議的課堂教學結構又有所不同。作文指導側重于方法,因而其結構也突出選材和謀篇;作文評議重在完善,所以其結構要素強調選材和組材。當然,任何一種程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境中必須靈活運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采取適合小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是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教無定法,但要有法,貴在得法,關鍵在于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作文能力可分解為“集材能力”、“思想能力”、“表達能力”。提高這三種能力,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和手段,為作文訓注入新的教學內容。指導學生辦手抄報,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省時有效的一分鐘演講,與親友進行書面通信,堅持收看電視新聞作出記述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聽音樂作文,看小品作文,角色表演或編課本劇表演,學寫廣告宣傳文稿,為自己的剪貼或影集作出說明,甚至包括讀書筆記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作文訓練的有效途徑和靈活方式。

四、建立小學生作文訓練的科學序列,是小學作文教學整體改革的重要目標

第8篇: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看圖寫話是以一幅幅圖畫作為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和表達能力,是豐富語言積累的好方法,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第一步。

有些老師認為看圖寫話,就是只要寫清楚是誰?在哪里?什么時候?在干什么?這樣簡單的一兩句話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

我們知道,看圖寫話,是由看想說寫四步來完成。但如果每次都是這樣的簡單的回答三四個小問題,會導致孩子們在看想說寫的時候,被這個框架局限。一開始的作文入門起步,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一種惰性,所以,老師在看圖寫話作文的訓練中,掌握一些小竅門。而這個小竅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引導學生把一幅圖,轉變成四幅圖。

下面以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圖片為例:比如兩個孩子在教室里做衛(wèi)生的圖。按原來的要求,只要兩句話就可以了。放學了,小明和小紅在教室里做衛(wèi)生。他們做得很認真。孩子們不需要去怎么仔細看、想、簡單地就說了出來,再寫下來。任務完成了可是對孩子的訓練卻不理想。但是,我們可以這樣引導:第一幅圖:是為什么這兩個人在留下來做衛(wèi)生?這是故事的背景。答案很多,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第二幅圖:為什么是小紅擦桌子,而小明擦玻璃?他們是怎樣分配任務的?這是故事的起因。第三幅圖,是原圖,即他們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樣?這是故事的發(fā)展經(jīng)過。第四幅圖:做完后,他們的心情怎么樣?或是老師表揚了他們,他們怎么樣想的等等。這是故事的結尾。

再舉個例子,比如小英給奶奶按摩的圖。第一幅圖,是在什么時候,小英在干什么?這是背景。第二幅圖,奶奶在做什么,小英看見了,想了什么?這是故事的起因。第三幅圖,是原圖,小英是怎么給奶奶按摩的?這是故事的經(jīng)過?第四幅圖,奶奶會說些什么?小英的心里會感到怎么樣?這是故事的結尾。

第9篇:小學生看圖作文范文

一、吸收課文中的精華

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6-8歲的兒童是智力、語言能力發(fā)展的最佳期。處于這一最佳期的學齡兒童的思維十分活躍,他們的思維正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低年級進行作文訓練是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低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口語基礎,他們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鮮,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但如果不對他們加以指導,任其這樣下去,那么他們的口頭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很難得到提高的。但怎樣才能讓他們會說會寫,并且說得好也寫得好呢?這的確是一個難題,因為教他們不像教高年級的學生那樣,可以直接告訴他們寫作的方法。低年級學生的頭腦中根本沒有“作文”這一概念。因此,必須先給他們找個參照物,樹立榜樣,讓他們知道什么樣的句子才是好句子,怎樣寫才能寫出好句子,這就要借助課文了。

課文都是經(jīng)過專家精心篩選的,各有特色。教師在講解這些課文時,要抓住好句子進行逐字逐句地分析,并讓學生當堂模仿,教師給予及時糾正。

二、細心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觀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兒童心理學指出:“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的知覺?!币虼耍處熞龑W生觀察時,要先教給學生觀察的反復法,使學生有目的、有準備地去觀察。

低年級學生的觀察一般有兩個弱點,一是觀察無序;二是泛化和粗略。無序觀察必然丟三落四,或只看到色彩、形狀突出的事物,而忽略一般的事物;或只看到人物而忽略了環(huán)境。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按圖中的方位或依事物間的主從關系有序地進行觀察,不僅觀察事物的整體和輪廓,而且要觀察到事物的細節(jié)和狀態(tài)。

三、指導學生閱讀積累詞匯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幫助學生積累素材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語言文字的積累。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認知水平有限,詞匯少,往往是找不到合適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想說又說不出來,就像一個禮品找不到合適、漂亮的包裝紙一樣。因此,學生習作需要語言的積累。如果分析課文是教給學生方法,那么積累詞語就是給學生構建的材料。為此,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顯得尤為重要。

1.制作“閱讀卡”。從低年級起,教師就應開始培養(yǎng)學生看到好詞好句摘錄的好習慣。即讓學生將文章中好的詞語或句子進行摘抄,并且把這些詞語所描寫的事物用彩筆畫下來,讓他們物、詞兩對照。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也增強了他們識記詞語的能力,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專題閱讀。下雪了,讓學生走出教室看看雪景,再收集一些描寫雪景的詞句進行閱讀。這時,文字對學生來說不再抽象、虛無,而是具體、可感的,從而提高了閱讀和作文的效率。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閱讀的內容最好和生活聯(lián)系緊密,讓學生看得到、摸得著、學得會。

3.自由閱讀?!扒谟陂喿x,逸于作文?!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些古語,通俗而又講清了讀中悟寫的道理,因而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從課外閱讀中汲取更為豐富的營養(yǎng),廣泛地學習語言表達方法。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材料。除了在家閱讀外,教師也可選用班隊會或自習課讓學生在校閱讀。當他們遇到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時,教師要及時講解,以提高閱讀效率。還可以在班上設立“圖書角”,學生課余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

4.記背好詞佳句。有的學生即使讀了不少書,仍然不會寫或寫不好作文,關鍵在于讀得不“勤”,讀得不“熟”,書沒有讀“破”的緣故,因而讓學生多背一些優(yōu)秀文章、片段,日積月累,方能生悟。

四、耐心指導學生說話

學生掌握了寫作的方法,擁有了詞匯,觀察了表達對象,教師就要指導學生“說”。

1.師生“說”。課堂上師生的交流是提高學生說話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善于將形象通俗的成語、詞匯融入教學中。例如,學生舉手發(fā)言,把“爭先恐后”“迫不急待”教給他們;在學生認真聽講時,把“全神貫注”教給他們……教師應以美的語言去感染他們,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學習語言的良好氛圍。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說有條理的話、說概括性的話、說生動形象的話。這實際上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寫話的過程。

2.看圖“說”。小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一幅幅生動又色彩鮮明的圖畫極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除了搜集一些淺顯易懂的圖畫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圖,讓學生練習說話。

3.創(chuàng)造“說”。教師或給出時間、地點、人物,由學生自己編說故事?;蛑v到一半時停止,讓學生續(xù)編下半部分。這時候,學生便會展開豐富的想象,多種離奇的故事從他們一張張小嘴講出。

4.隨時“說”。喜愛活動是低年級學生的一個重要特點,如學校運動會、班隊會、聯(lián)歡會、各式各樣的比賽,還有家中的事、路上見聞、游戲中的感受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練“說”提供了大量機會,可以隨時隨地讓學生練“說”,及時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五、用心指導學生寫話

學生將口頭語言用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也就形成了低年級學生最初的作文。

1.指導學生寫好一句話。隨著課程的進展,學生學的音節(jié)、音節(jié)詞和短語越來越多,句子和句群也漸漸出現(xiàn)。這時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給學生講什么叫句子,然后說幾個簡短句子,讓學生動手用音節(jié)寫出來。教師還應告訴學生一個句子必須有一個完整的意思,讓人讀了很清楚這句話講的是什么。

2.指導學生用幾個詞語寫一段話。教師可在學過的課文中找一個段落,讓學生反復朗讀,使學生對這段話所表達的意思完全理解,然后在這段話中找出幾個重要的詞語讓學生畫出來,使學生理解到這幾個詞語在這段話中的主要作用。教師還應結合這段話的意思,再講怎樣把詞語運用恰當,然后舉出幾個詞語告訴學生把它們運用在一個環(huán)境或一件事情中,完整地表達來,就是一段話。

學生剛開始練習寫話時,自然有字不成詞、詞不成句、句不達意的情況,教師注意放寬尺度,要尊重學生的思路,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要睜大眼睛,尋找不同程度的學生寫話中點滴的優(yōu)點,予以充分肯定。這種欣賞性的評價有助于學生寫話興趣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