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教學效率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學效率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效率論文

第1篇: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我校是一所規(guī)模較小的職業(yè)中學,每年我所承擔的課程職高的專業(yè)課,初三實驗班和初三潛能班的化學課,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只有采取不同的學法指導,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課堂教學作為教學過程中一個關鍵階段,其效果好基本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欲望和認識。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新教學論思想家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適應學生感到學習滿足求知欲的一種快樂,而不是枯燥無味的艱苦勞動。學習過程中不應伴隨任何一種外部精神壓力。處于輕松、快樂狀態(tài)下的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最利于激發(fā)一個人的超強記憶力,這時人接受信息的能力最佳,思維力最強,學習效果也因而最好。因此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新奇愉悅的教學情境,給學生多一些“興歷劑”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我校職高班學生都是部分初三未畢業(yè)學生被升至職高的,總的來說,他們的基礎差,學習興趣較差,學習習慣較差,對他們指導學習時,重操作,輕理論,不嚴格遵守教材,要特別選擇學生對自己向往,又很實際的技術教給他們,指導他們進行學習。對初三潛能班的化學課,因為該班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濃,基礎仍然較差,對化學實驗興趣較濃,應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實驗、課外實驗、課外家庭實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知識,也提高了操作技術、動手能力。雖然動手做實驗消耗時間較長,但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收到較好效果。對初三實驗班學生,該項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基礎好,他們的目標追求國家級重點中學學習。對他們基本采?。阂话霑r間用于自主學習,一半時間指導他們如何自主學習,這樣的安排能夠讓他們拓展知識范圍,收到較好效果。

2面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組織教學

在好的學法指導,學生的思想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就不是一個好的學法指導。面對自己每年接觸的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組織教學。

3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我總是有意識、有目的、有步驟地滲透以下學法指導,收到良好的效果

3.1善于聯(lián)想、比喻。如果把聯(lián)想、比喻巧妙地應用于化學授課中,就能取得事半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解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碳元素組成單質,為什么它們的物理性質有很大的差異時,書上說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怎樣理解呢?我們要吧讓學生聯(lián)想到宏觀世界,可以采取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成建筑用的磚,把石墨和金剛石比喻成用磚蓋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磚,但用不同的方式蓋成的建筑物其外觀形狀,排列方式不同,牢固程度就可能存在很大差異。用類似這樣的聯(lián)想和比喻,就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認識理解,掌握許多肉眼看不到摸不著的微觀世界的認識,也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2長于對照、比較。教會他們學會對照、比較。對照是把相互間彼此有聯(lián)系的但又各不相同事物進行對照、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對比是人們認識事物,感知事物的重要思維方法。在化學授課中適時地指導學生學會用對比方法對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有的放矢地聯(lián)系對比,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點、相異點、聯(lián)系點,可以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時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3.3巧于矯正指導法,是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進行矯正指導,這種方法最適合在課堂提問與訂正作業(yè)及測試試卷環(huán)節(jié)中應用。矯正要做到有及時性、針對性、實效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生進行測試后,總是沒有超過幾小時地對試卷進行評閱,然后及時發(fā)放、評講。

3.4勤于記憶。記憶是掌握知識的重要和必要手段,也是形成好的學習方法的重要因素?;局R的記憶直接影響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三化學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哪些知識必須牢牢記住,哪些知識不必記憶。

3.5精于總結。華羅庚和錢學森曾經提到,讀書要由“從薄到厚”再到“從厚到薄”。

化學課本中的知識,學生普遍感到繁雜難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在各章節(jié)講完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把瑣碎的知識點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形成知識網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發(fā)揮作用,取得實效。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十分重要。學習方法一旦被學生掌握應用,不但教學效果比較良好,而且學生也將愛益終身。

第2篇: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興趣是學生力求接觸某種事物的意識傾向,它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著關鍵作用。如果學生對學習對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學習效率將會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在興趣中學習,還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其將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從而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可采用各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本身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的定義、定理、規(guī)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實驗和實踐活動中。實驗教學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下;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有物品進行實驗。經常使用學生身邊的物品做實驗(如用鉛筆和三角板做壓強實驗,用紙張和橡皮做慣性實驗,用紙張做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實驗,用雪碧瓶做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的實驗,用平口玻璃杯和紙做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用雞蛋和鹽水做物體的浮沉實驗等),這些器材學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發(fā)。

2.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情的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的興趣由弱到強的發(fā)展,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合理運用多媒體可收到顯著效果。

?例如: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先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猜想:雞蛋是沉入水底還是浮于水面?學生討論氣氛很快便熱烈起來,正當學生爭論不休時,教師在多媒體實物展臺上演示該實驗,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現象的發(fā)生:

a:將一只生雞蛋投入盛水的燒杯中,發(fā)現雞蛋沉于水底;

b:再將這只雞蛋投入濃鹽水中,雞蛋卻浮于液面。

學生通過投影儀在大屏幕上看到如此之大的反差,出乎自己想象的實驗現象時,個個感到異常驚奇和興奮,躍躍欲試,這就營造了學生參與探究的濃烈氛圍,接著讓學生用器材(橡皮泥、塑料小球、金屬球、水、鹽、彈簧秤等)動手做探究,學生人人參與,教師恰當把握時機,掌握學生追源求根的心理,適時用課件呈現相關的知識,讓學生討論物體是浮或沉的原因,并思考其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當學生感到困惑時,放一段實驗錄像,引導學生觀察探索并揭開謎底。

學生興趣濃厚,學習氣氛活躍,形成學習,促進學生在學習探究中完成由猜想——觀察——思考——探究——獲得結論的認知思維過程,學生為自己的探究結果能被教師和同學認可而倍感興奮和自豪。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又學習了知識,還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愉悅,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學習效率。

3.通過教師教學語言的感染力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師的知識面越寬,駕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強。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

一位歷史教師上了一堂極為成功的公開課,他的每一句話都有著極大的感染力。當聽課的鄰校教師問他備這節(jié)課花了多長時間時,他答復說:“這節(jié)課我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這個故事說明了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的道理。教師只有努力拓寬知識面,認真琢磨教學藝術,才能引導學生經常保持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F代教師講課時如果能讓自己的教學語言既顯得詼諧,風趣,又不乏邏輯性和科學性,使學生愿意聽并能引起他們的高度注意,能夠讓他們在較為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增長技能。如此,對天真活潑、好奇敏感的初中學生而言,學習興趣是很容易被激發(fā)出來的。

如筆者經常引入一些成語典故來吸引學生,講平面鏡這一節(jié)筆者先引導學生回憶兒時學習過的“猴子撈月亮”,成語“杯弓蛇影”等。學光的直線傳播時講“鑿壁偷光”的故事。

還有,在舉例的時候,經常舉一些他們日常中經常碰到而又容易理解錯的現象,并把這些例子形象化使他們聽起來覺得淺顯易懂,又感興趣。

例如,在熱現象學習中,學生經常將溫度升高或降低說成增大或減小,將吸熱或放熱說成加熱或減熱,雖然意思差不多,但同樣不符合物理含義。筆者舉了這樣的例子:筆者說:張三是胖人,李四是瘦子,胖跟粗差不多,瘦與細差不多,我們干脆將張三說成粗人,將李四說成細人得了,你們同意嗎?學生哄堂大笑之后,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二、通過培養(yǎng)學生能力、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來提高課堂效率

雖然大家早已理解到素質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學生的主體作用等新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但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和考試選拔體制決定了人們必須讓所有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相同的學習內容。

確切地說,應試教育仍是當前教育的主流。我們所能做的是如何在應試教育的前提下,盡量地實施素質教育,進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盡可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少應試教育的負效應。

為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筆者在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對所要研究的物理自然現象進行多方位觀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通過“討論探究”進行分析、推理等一系列動手動腦的實踐、思維活動,達到解決問題、學好物理知識的目的。

例如:學習連通器原理時,可要求學生先觀察并思考,茶壺的茶嘴為何總與壺蓋保持一樣高?確定了思考目標,帶著問題讓學生觀察實物,明白茶壺是由壺身和嘴兩個器皿構成,教師出示壺嘴去掉一節(jié)的茶壺,讓學生先猜測,后裝水試驗,再讓學生在茶壺嘴上套接課前已準備好的紙折空心圓柱套管,做改變嘴的長短裝水的試驗,使學生觀察到壺身矮了,將不易隨心所欲地倒出水,身高了,水未裝滿就會從壺嘴流出的現象,以此啟迪學生。

在教學中,筆者還經常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直觀演示啟發(fā)、“設疑啟發(fā)、引趣啟發(fā)、攻難啟發(fā)和求變啟發(fā)等方法的選擇,盡可能把討論探究的問題,設計地新穎有趣。

如:在探究“運動的相對性”時,筆者常借用詩句: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配之以圖,巧用情景誘發(fā)思維。這樣不僅直觀、生動、形象,而且在判斷和推理的思維過程中能促使學生身臨其境、愛我河山、向往美好的藝術情懷,大大增強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社會實踐活動方面,筆者同樣做了嘗試。

例如:在學習“簡單機械”一章時,筆者在讓學生復習了以前所學有關摩擦和壓強知識,認識了杠桿及滑輪后,發(fā)現有些學生缺乏對實際生活的觀察,不了解自行車構造,于是筆者布置了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有的學生在家拆自行車,了解它的構造;有的結伴到修車攤觀察自行車修理過程。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初中物理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永新.新教育之夢[M].北京:人們教育出版社,2004.

[3]李磊.讓物理課堂充滿生命活力[J].中學物理,2005(6).

Abstract:“Qualityeducation”and“Droppingburdens”havebecomebasicrequirementsinthecurrenteducation.Thispaperdiscusseshowtoarousestudents’learninginitiativeandimproveclassroomteachingeffectviatheauthor’steachingpractices.

第3篇: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教與學充分互動的過程,需要的不僅是教師的教,更注重學生的學,學生才是閱讀教學的主體。目前,學生缺乏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在課堂上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教師留給學生閱讀時間少,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體會閱讀帶來的成就感和樂趣。學生自身缺乏閱讀主觀能動性。很多學生將精力過多地放在考試點上,而忽視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嚴重影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策

(一)提高教師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現代教育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最重要的是教師主觀能動性的快速轉變,不斷提高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才能真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新課改開始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給教師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合理分配教學內容,讓學生擁有充足的自我閱讀時間,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二)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閱讀效率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模式,根據閱讀內容制定教學計劃,設置合適的教學情景,例如:在進行《背影》這個課文的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合理利用學?,F有的教學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注重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讓學生仔細揣摩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以推動語文閱讀教學多元化發(fā)展。與此同時,盡可能多的讓學生進行自我閱讀,讓他們深切地感受閱讀過程帶來的快樂,以真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如采取合作學習的閱讀方式,將學生任意分為幾個小組,讓小組的成員相互幫助,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緊密聯(lián)系語文教材,拓展語文閱讀范圍

在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有著重要的指導地位,必須合理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針對不同的題型、課文內容選擇最合適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例如:在進行《白鵝》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時,教師根據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在生活中捕捉白鵝所代表的事物,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清晰的閱讀思路。與此同時,根據課文內容,拓展閱讀范圍,在圖書館、書店等地方,尋找與之相關的文章,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四)培養(yǎng)濃厚的閱讀興趣,提高綜合能力

第4篇: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質量

今天,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正在逐步走進學校,走進課堂,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促進了教育技術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這種以教師灌輸為主的傳統(tǒng)教法,構建其新型教學模式。計算機多媒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協(xié)作學習,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發(fā)展想象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的構建者,并且多媒體以其圖、文、聲、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點,極大地改變了英語教學的面貌,給我們英語教學帶來了機遇,課堂教學因此變得直觀形象,知識信息的傳輸效率也大大提高。筆者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發(fā)展學生語言學習、全面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方面有如下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進行的活動,只有調動雙方的積極性,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有機地使用信息技術,充分利用計算機具有的儲存、自動編排歸檔和隨時檢索的功能,把多媒體和網絡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能快速地為教材編入新的英語語言信息,并隨時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積累。通過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將各種不同的信息,如數據、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有機地集成在一起,進而展示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lián)系,使抽象的圖形、數字,呆板的文字、圖片,變成賞心悅目的畫面,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真實的、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語言學習情景。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第二冊Lesson65中的新知識sunny,windy,cloudy,rainy時,可設計一個教學課件:⑴首先,將一幅陽光明媚的畫面展現在學生眼前,展示出sunny;⑵忽然,狂風突起,樹葉飄落,展示出windy;⑶接著,烏云密布,展示出cloudy;⑷最后,電閃雷鳴,緊接著瓢潑大雨嘩嘩而下,展示出rainy。這樣運用計算機創(chuàng)設出語言的真實情景,學生邊看邊接受新知識,不僅記得牢固,而且學得興趣盎然,情趣大增。與傳統(tǒng)教學的課本、錄音機相比,多媒體計算機提供了更為真實、更接近自然規(guī)律的語言輸入。這是任何其它媒體所不能替代的一種交互方式,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并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利用信息技術尋找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二、有利于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英語情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信息技術作為英語教學輔助工具以及強大的認知工具,將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和理念,沖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構筑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現行的新課程改革倡導的研究性學習是使學生變被動型的學習為投入型的學習,讓他們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接受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而信息技術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第二冊Lesson71,Ann’sBirthdayParty時,首先,用PowerPoint制作出教學課件,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示:Ann邀請朋友參加生日聚會——朋友們高興地接受邀請——Ann和媽媽為此次聚會做準備——朋友們先后到來——送生日禮物——唱生日歌——吃蛋糕等,幫助學生閱讀和了解課文。然后設計有關問題,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這樣就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具體而真實的情景中,達到語言的時間效果。其次是通過課件展示課文的重要語言點,并進行為達到熟練運用目的的訓練。最后,提出問題:WhatdoyouthinkaboutAnn’sparty?。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問答。然后運用所學知識,分角色表演。這樣,整個課堂學生情緒高漲,興趣濃厚,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三、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交流環(huán)境

外語學習首先要把外語作為一種技能來掌握,而不是作為一門知識來學習,這樣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多進行交流,并進行反復的大量實踐。因此,教師一定要事先對話題、情景、訓練項目進行精心設計。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習效率。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因為教學課件可以不厭其煩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它可以使教學內容呈現教學情景,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得語言訓練更富有靈活性和挑戰(zhàn)性。

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Internet這一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源庫。它所擁有的最豐富的信息資源都是按照符合人類聯(lián)想思維特點的超文本結構組織起來的,它實現了枯燥問題的趣味化、靜態(tài)問題的動態(tài)化,引導學生主動動口、動手、動腦,使外部的學習活動逐漸轉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促進了知識與能力的提高,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英語學科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是培養(yǎng)素質型和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它能使英語學科的教學真正實現“激趣入境——多向互動——樂學提高”。

第5篇: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

傳統(tǒng)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F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立“四種教學觀”。

“五個轉變”是指:①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yōu)槿娴乃刭|教育;②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yōu)閱l(fā)式的教學方法;③由局限于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yōu)檎n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④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yōu)榧葌魇谥R,又發(fā)展能力的教學;⑤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yōu)橐虿氖┙獭?/p>

“四種教學觀”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確立如下四種觀念:①整體觀。即是用整體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從整體上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中各種因素(教師、學生、教材等)的積極性,使它合理組合,和諧發(fā)展,實現課堂教學整體優(yōu)化;②重學觀。就是要求教者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③發(fā)展觀。不但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更重要的要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④愉快觀。要把愉快因素帶進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數學目標明確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和能力訓練的具體要求,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目標制定明確,便能發(fā)揮如下功能:對指引師生的教與學,有定向功能;對教改程序的有效進行,有控制功能;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發(fā)展,有協(xié)調功能;對減輕學生因題海戰(zhàn)術而盲目訓練所造成的負擔,有效率功能;對教改工作的科學評價和管理,有競爭功能;對統(tǒng)一標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穩(wěn)定功能。

由此可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注意根據教材內容定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項的達標要求。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基礎知識方面:結合直觀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分數的讀法和寫法;②基本能力方面:能應用分數表示圖形里的陰影部分,能在圖中畫出陰影部分來表示分數,在數線上標出一定的分數;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養(yǎng)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自覺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并且把這些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做到在教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這樣就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個方面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全西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科學化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其中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而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

教法制約學法,并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fā)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fā)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別的關系。

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節(jié)課中只采用一種教法的極少,同時單一地運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并能體現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象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準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jié),構成優(yōu)化組合的媒體群。

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并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課堂結構高效化

現代教學論認為:應變“教”的課堂結構為“學”的課堂結構,變課堂為學堂。據報載,美國中小學校的許多教師每節(jié)課只講10分鐘,剩下的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提問、消化,教師引導、釋疑、解惑。無獨有偶,國內已有很多學校要求教師一節(jié)課最多只講15分鐘,其余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教學效果也很不錯。不同的課型有各自的基本結構模式,同一課型的結構模式,也會因教學指導思想的不同、客觀教學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課堂結構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節(jié)奏和高要求,一個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課堂結構,必須具備如下六個因素:構成一個“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與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相適應;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程度;學生當堂練習的數量和質量;課堂信息反饋暢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時反愧及時調節(jié);充分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

六、基本訓練序列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條成功的經驗是加強雙基(基礎知識教學、基本能力訓練),什么時候加強雙基,教學質量就高;什么時候削弱雙基,教學質量就下降。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應注意如下問題:①首先應確定哪些是基本訓練的內容,然后根據各年級的教學要求,由淺入深地安排,形成一個符合小學數學特點和兒童特點的基本訓練序列;②訓練的時間多長,數量多少,都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以便在不增加學生學習時間的條件下,取得最好的訓練效果;③習題的編排應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快節(jié)奏、大容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悅;④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精心選編習題。例如:為引人新課,選編知識銜接題;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題、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從而實現訓練目標。

以上六項基本要求,體現了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實施這六條基本要求,就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提高數學記憶效果十法

許多數學知識,不僅需要學生理解,更要讓學生記住它。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記憶數學知識的效果呢?下面介紹十種方法。

(一)歸類記憶法

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征及其內在聯(lián)系,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后,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前四類包括公、市制和換算,第五類包括世紀、年、月、日、分、秒及其進率。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復雜的事物系統(tǒng)化、條理化,易于記憶。

(二)諧音記憶法

這種記憶法即是利用某些識記材料的諧音來進行記憶,使學生印象深刻,不易遺忘。

(三)比較記憶法

有些數學知識之間是很容易混淆的,可以應用一些概念的對立關系,抓住概念中關鍵地方進行比較,便可幫助學生區(qū)別和記憶。

(四)歌訣記憶法

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于記憶。比如,識記分數乘、除法法則,就可編出這樣四句歌訣:“分數相乘很分明,分子分母各相乘,分數除法不一樣,除數顛倒再相乘?!辈捎眠@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容易記,而且記得牢。

(五)理解記憶法

理解是一種有效的最基本的記憶方法,豐富的數學知識,靠死記硬背是容易忘記的,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記牢。因此,對概念、性質的概括、法則的得出、公式的推導等過程都必須一清二楚。比如,各種面積公式,其中長方形面積公式是最基本的,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都可以從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中推導出來。學生理解了推導的過程和關系,就容易記住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了。

(六)規(guī)律記憶法

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公制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現單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lián)系,即高級單位的數值×進率:低級單位的數值,低級單位的數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值。掌握了這兩條規(guī)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規(guī)律記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的有關材料進行加工和組織,因而記憶牢固。

(七)列表記憶法

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比如,要識記質數、質因數、互質數這三個概念的區(qū)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

(八)重點記憶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lián)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比如,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關系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量關系,后面兩個數量關系就可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系推導出來。這樣去記,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九)聯(lián)想記憶法

就是通過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與它有聯(lián)系的另一件事物來進行記憶。比如,從整數加、減法的法則聯(lián)想到小數加、減法的法則,由加法交換律、結合律聯(lián)想到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聯(lián)想可以打開學生記憶的閘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

第6篇: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課堂結構嚴謹,學生才能產出學習興趣;課堂結構松散,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由此可見,嚴謹的課堂結構是一堂歷史課獲得成功、取得高效的重要因素。首先,課堂氣氛要“嚴”“活”相濟。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掌握高超的課堂氣氛控制能力,做到課堂氣氛既嚴肅又活潑,既緊張又輕松。要“嚴”“活”相濟,即嚴中有活,活中有嚴;嚴而不呆,活而不亂,使學生從生動有趣的歷史事件中獲取新知。其次,培養(yǎng)能力要與思想教育和傳授知識有機結合。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了解歷史史實,而且要讓學生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比較、概括、歸納、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確定課堂教學方法時,一定要從“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高度出發(fā),綜合運用巧設障礙、擴充延伸、誘導爭論、變換角度等教學方法,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獨立性、廣闊性、批判性和靈活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思想素質、知識水平得到同步提高。再次,設疑要難易適度。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多制作、運用一些設問句、反問句來設疑,促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活躍狀態(tài)。教師的設疑要兼具深刻性和啟發(fā)性,但不要過于深奧,深奧則學生無從下手。也不要過于簡單,簡單則激不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要難易適度,使個各層次的學生都能接受。

二、要積極地提高課堂教學語言水平,使學生更牢固地記住歷史知識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通,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笨梢娬n堂語言對教學效果起著關鍵性作用。所以,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努力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使自己具備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學生才會喜歡聽你的課。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要求高中歷史教師既精通歷史知識,又有廣博的其他專業(yè)知識,在此基礎上下苦功夫鉆研語言藝術,才能使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如果教師孤陋寡聞、知識貧乏,單純去鉆研語言藝術,則永遠也不可能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說出驚人之語。

三、要盡快地轉變教育觀念,實現教師角色轉換

高中歷史教師必須盡快轉變教育觀念,實現角色轉換,由知識的灌輸者轉換為學生學習過程的謀劃者、組織者、參與者。高中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在突出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同時,靈活地發(fā)揮自身的主導性。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融為一體,共同參與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張揚,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四、要合理地發(fā)揮“課前提示”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高中歷史教材中,每一課都有“課前提示”,它能很好地導入新課。因此,高中歷史教師要合理地發(fā)揮“課前提示”的作用,把“課前提示”分設成一個個小問題,邊講邊設問,引導學生積極去思考探索,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持續(xù)增強,課堂效率穩(wěn)步提升。

五、要充分地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有效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我們都知道,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具有實踐性、主體性、綜合性、多樣性的特點,是第一課堂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各種活動能拓寬學生接觸人生,接觸社會,吸收信息的空間,使學生學會關心,學會負責,學會做事,學會創(chuàng)造。課外活動要求手腦并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非智力因素,能有效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因此,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充分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好歷史的興趣,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六、結束語

第7篇: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在高校課程體系的改革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眼下是一個高科技競爭和高度信息化的時代。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和人才的激烈競爭,英語作為一種獲取各種專業(yè)知識和信息的工具已顯得十分重要。加入WTO以后,我國的各行各業(yè)直接面對國際大市場,日益頻繁的國際交往和日新月異的科技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標準越來越高,如何培養(yǎng)綜合素質高,外語交際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這是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也是難點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探索和研究。

2、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分析

大學英語是一門把語言內容轉化為具體行為能力的課程,它潛意識地把語言的學習和語言的運用結合在語言的整體行之上,它是一種特殊行為和能力的結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愈加感到現行的大學英語教學費時低效,不能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國際化交流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這一問題已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從小學到大學,雖然教師、學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英語學習上,但效果卻不如人意,究其原因:

1).教師和學生就如何“教書”和如何“學習”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重知識傳授與學習,輕能力培養(yǎng)與訓練,結果是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再精彩,學生充其量只是裝知識的“容器”,被動地聽,被動地記筆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充分地發(fā)揮,形成了“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狀況,其結果是教師憤然,學生茫然。

2).隨著招生數量逐年增加,生源質量每況愈下,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能力也差。導致了學風方面的種種問題。

3).學習與運用脫節(jié),導致了教學雙方的消極互動,使學生經歷了學習失敗的消極體驗,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教學難以獲得滿意成效。

4).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手段傳統(tǒng)單一,抽象化,程式化,缺乏語言學習的氛圍,激發(fā)不起語言學習的興趣。

5).教學缺乏研究,“重教學,輕教研”的傾向在教師中普遍存在。他們只注重埋頭上課,不重視教學理論、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方法的總結和研究。

上述因素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3、大學英語教學的思考與對策

當前,面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形勢,大學英語教學質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為了扭轉大學英語教學高投入、低產出的不良局面,我們的思考與對策必須圍繞“教”與“學”的問題展開研討,應從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質量管理五個方面入手深化教學改革,從根本上實現“五個轉變”。

3.1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強調教學對象是“人”,而不是“書”,因此,我們認為轉變思想,轉變學習觀念首先應從新生抓起,新生經過中學階段的努力拼搏,懷著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跨入大學校門,大學生活對他們來說,既新鮮又陌生。不少新生進入大學時有一種如釋負重的感覺,他們想當然地認為“金榜題名”就是成功,再也不用像高中那樣苦讀了,從此可以松口氣,在大學的學習中表現得松懈茫然。由于在中學階段,學習在家有父母管著,在學校有老師壓著,養(yǎng)成了一種依賴性。學習缺乏主動性,進入大學以后,情況都變了,他們需要獨立地面對生活,面對學習,面對各種問題;更重要的是大學的學習更強調自主性,具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這使得他們一時難以適應,具體表現在:

(1)對大學階段英語學習的目的和目標不明確;

(2)學習的主動性差,對教師的依賴性強;

(3)英語基礎差,語言運用能力弱;

(4)不知道如何合理支配學習時間;缺乏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對于新生來說,入學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殊時期,過渡得好,為他們四年的大學生活開創(chuàng)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把握好這一時機是完成中學向大學生活過渡的關鍵。抓好入學教育,幫助新生上好大學第一課至關重要,大學英語教師應圍繞轉變學生的觀念,調整學習策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組織學生認真學學英語《教學大綱》,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要求每人針對自身的情況,制定大學英語學習目標和階段學習計劃;

(2)要通過摸底分級考試,摸清新生的“家底”,獲取新生英語基礎水平的第一手資料,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因人施教。

(3)增強新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強調英語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改變一部分新生把英語學習全部寄托在教師身上的依賴心理,對學生強調要做學習的“主人”,不要做學習的“奴隸”。

(4)積極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調整學習策略,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上練習——課后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變“消極被動地接收知識”為“積極主動地獵取知識”。

3.2堅持“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從重“語言知識”向重“語言運用”轉變。

語言是社會交際需要和實踐的產物。語言只有在交際中、在使用中才有活力,才有生命(王奇民:2002)。掌握語言是通過實踐逐步培養(yǎng)習慣的過程。人們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掌握這一語言,也就是說運用是語言學習的歸宿,同時又是語言學習成功的保證。語言知識是語言運用的基礎,但知識并不等于能力,知道并不意味著會用。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學了幾年英語,掌握了一些語法規(guī)則和數千個英語單詞,就已學會使用這種語言。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精講多練,一個動詞、一個短語、一種句型要通過學練結合、考練結合、練用結合,才能真正掌握和運用,通過以語言知識的訓練為手段,培養(yǎng)和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學的實踐反復證明,要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效率,就必須正確處理好“用法”與“運用”的關系,要認識到“用法”作為“運用”的必要組成部分,并不一定能保證“運用”,而“運用”則可以促使“用法”的掌握。同時,要引導學生正確領會和擺正“知”和“行”、“懂”和“會”、“課堂行為”和“社會行為”的關系,實現從學“用法”到“在運用中”學的轉變。

3.3堅持“互動型”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

大學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并非教而會之,需要大量的、反復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掌握,因為語言的社會性和交際性本質使英語學習有別于其他課程。就語言學習而言,“教”與“學”實際上是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教”的結果最終得由“學”來體現,抓住了“學”,就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視了“學”,就是明確了英語教學的主體?!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是以語言學習規(guī)律為基礎的,它把學生從被動引向主動,從消極接收引向積極參與(王超英:2003)。語言知識盡管有助于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但語言知識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轉化為交際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使課堂變?yōu)榻浑H活動的場所。教師應從傳統(tǒng)的主導地位向指導地位轉變,課堂教學應從傳統(tǒng)的“單邊灌輸型”向“雙邊交互型或多邊交互型”活動轉變。通過平等參與和學生的主角效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通過聽讀,提高學生的接受性技能;通過說寫,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技能;通過討論交流,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努力形成課堂教學的整體活力,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能力培養(yǎng)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以保證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教師的職責一是教給學生知識;二是教給學生如何獲取知識的本領。我們設計教學活動不僅要有益于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學會”具有一定的時限性和被動性,而“會學”能使人終身享用,符合“終身學習”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時代要求?!皶W”更具有主觀能動性,效果更佳,所以,教師要給學生送金子,更要教學生點金術,使之掌握獨立學習的方法。只有“會學”,才能學好,才能創(chuàng)新,才能有所作為。

3.4堅持營造“多維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使教學手段從“黑板-課本-錄音機”向“多媒體化”轉變。

外語學習和母語學習的不同主要在于缺乏必要的語言環(huán)境,而語言環(huán)境是語言存在的條件,離開具體的語境,語言只能是一種抽象的符號(王奇民:2002)。大學英語之所以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傳統(tǒng)的“黑板-課本-錄音機”這種單調、抽象、刻板的語言教學模式。從一定意義上講,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一種能創(chuàng)造出激發(fā)、高昂、活潑的教學場景,使教與學雙方始終處在“活化”的動態(tài)之中,使死氣沉沉的課堂轉變?yōu)樯鷦踊顫姷奈枧_。多媒體技術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最好教學手段,它能創(chuàng)造一種融真實性、交際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在互動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中學習、掌握和運用語言。然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許多工作要求教師“幕后”準備,教師需要學習,掌握諸如Powerpoint、Authorware等軟件制作,備課量大,工作量更大。但是多媒體教學為改變教師“一言堂”的課堂局面帶來了契機,為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

3.5堅持建立有效的質量保證制度,使大學英語教學從注重“目標管理”向注重“過程管理”轉變。

有效的教學質量考核是常規(guī)教學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嚴格、科學和規(guī)范的教學管理保證制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為了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我們就必須強化發(fā)展性過程考核,通過這種教學過程的量化考核實施教學質量的“動態(tài)管理”,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教學工作的量化考核,建立健全教學質量考核體系;

(2)加強測試研究,實行教考分離;

(3)建立學生成績檔案,落實教學質量目標責任制;

(4)強化教學研究活動,建立“周情通報”制度;

(5)加強同行之間的交流,建立聽課評教制度;

(6)建立教學質量考評激勵機制,設立專項獎教金,獎學金。

實踐證明:教學過程實行量化考核能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敬業(yè)精神,增強教師的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

第8篇: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小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教師在知識內容和教學方法上要更用心、更用情,認真?zhèn)湔n,專心上課,努力掌握精湛的教學藝術。而要想在小學語文課中滲透法律教育,就更需要教師有效設計教學內容。在備課過程中,除了要整體把握教學內容外,還要能篩選內容,將語文知識和法律教育靈活對接,并做出有效的設計和預測。另外教師還要抓住重點,對知識內容進行適當取舍,鼓勵學生自己探究,促使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在現在很多新課程課堂上,我們會發(fā)現有很多教師講得并不多,但是學生學習的效果卻很好,這就是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設計的結果。通過有效的設計,教師可以恰到好處地控制知識量,在集中解決重難點問題的同時,還為學生留了大量的自我探索時間,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

二、依托語文教材,深化法律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古今中外的名篇。當然,其中也不乏可用作法制教育的好素材,對于這些素材就需要教師適時挖掘,將教材內容和法制教育相聯(lián)系,在對學生進行法制知識教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法制意識。對此,教師可以抓關鍵詞進行教學,如“贍養(yǎng)”,在教授這個詞時就可以將其與“撫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指出二者的含義,并讓學生用這兩個詞造句,幫學生理清二者間的區(qū)別。同時老師還可以適當向學生講解一些與此相關的法律知識,讓學生從小樹立尊敬父母的意識。另外,還可以利用文章中的個別句子進行引導,例如在講授《我的戰(zhàn)友》這一課時,可抓住“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地熄滅”這一句,讓學生明白在這過程中所遭受的巨大痛苦,體悟到身上的愛國主義精神,進而樹立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崇高理想。

三、拓寬視野,開展生活實踐活動

第9篇:教學效率論文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效率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實施與深入發(fā)展,改變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自然而然地成為語文教師要遵循的主要原則。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教學形式,將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語文課堂中,從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出發(fā),將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真實高效。下面我就從課堂導入、教學形式、實踐活動這三個方面出發(fā),簡單談談我的教學實踐。

一、設計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初始環(huán)節(jié),好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會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更有助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精心地設計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使導入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活動中發(fā)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課文《開天地》時,我就通過互動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師:“我們在平時也聽到過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同學們都知道有哪些呢?這些故事大概講述了什么事呢?”生:“牛郎織女、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學生都大致地講述了這些神話故事,課堂的氛圍也逐漸變得熱烈,學生也都十分積極活躍。然后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動畫片《開天辟地》,讓學生通過視覺的直觀感受對所要學習的課文內容有基本的了解。在觀看了動畫片后,學生的學習興致十分濃厚,他們都十分期待學習這篇課文,于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開始了課文的學習,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豐富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參與

求新是小學生共同的心理特點,一成不變的教學形式會讓學生感到厭煩無趣,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自然就低下。因此,要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就要不斷地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在探索與實踐中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自覺主動地參與課堂,使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例如,在教學課文《陶罐和鐵罐》時,我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這篇課文,由于課文中所描寫的陶罐和鐵罐的神態(tài)、語氣都十分逼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陶罐的謙遜、鐵罐的傲慢,我就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角色朗讀,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為課堂教學增添了不少趣味,也讓學生逐漸認識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小組內的朗讀結束后,我再讓每個小組讀課文中的部分段落,并讓學生評選出讀得最好的小組。這樣的教學形式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勝心與榮譽感,又讓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從而真正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開展語文活動,實現寓教于樂

實踐出真知,在沉悶乏味的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思維也難以得到發(fā)散,他們的能力難以得到發(fā)展與提升,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好玩的特點,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從而讓學生在游戲中收獲知識c技能,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檢驗學生的成語積累情況,我曾經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成語接龍”的游戲。首先,我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占據班級的一個角落,四個小組的學生依靠抽簽隨機決定分在哪一組。然后,我利用多媒體出示一個成語,學生則按照小組的順序依次接成語,每個小組有一分鐘的考慮時間。如,我出示的成語是“一五一十”,學生就可以接“十全十美――美中不足――足不出戶”等。小組答對一個成語即可加一分,最后積分最多的小組獲勝。這樣的語文活動,使學生在游戲中收獲了知識,在輕松而愉快的氛圍中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設計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與內容,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使課堂的學習氛圍濃厚而熱烈,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其今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