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金波的兒童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波的兒童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金波的兒童詩

第1篇: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一、 畫詩前,營造學詩氛圍

1. 兒童文學家金波說:“詩歌能培養(yǎng)一個人良好的氣質。對于學生來說,詩可以讓他們從聽覺訓練開始,在甜美的韻律中,使他們得到一種怡人的音樂美?!惫P者在畫詩前通過各種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聽詩、讀詩、賞詩的氛圍,讓他們浸潤在優(yōu)美靈動智慧的詩歌作品之中,體會那情景交融,至真、至善、至美的感情,從而滋潤心靈。

2. 首先營造兒童詩的氛圍。筆者在班級教室的前后黑板上各開辟了一個讀詩角,定期更換兒童詩。其次,開設讀詩課,每個星期從語文課中劃出固定的時間,組織學生賞讀中外名家創(chuàng)作的兒童詩,如金波、圣野、泰戈爾、羅大里、謝爾、希爾弗斯坦、方素珍、林鐘隆等人的童詩。以學生自讀為主,指導學生根據作品的意境選擇合適的語氣誦讀,在讀中感受童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美。

3. 召開童詩朗誦會,請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兒童詩讀給大家聽。學生們讀詩多了就會產生一種表達欲望,他們希望能有機會將自己讀懂的童詩讀給大家欣賞。經常讀兒童詩不僅能讓學生有豐富的感受,更能使他們樂意再讀,為他們后面動手“畫詩”做好前期鋪墊。

二、 畫詩中,激發(fā)學生想象

1. 運用圖畫的方式激發(fā)想象。蘇軾評論王維的詩歌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可見詩與畫是共通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以具體形象的思維為主,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因此,借助圖畫可喚起兒童的想象。

2. 運用幻燈片的方式激發(fā)想象。有些兒童詩,通過幻燈片的演示,能幫助學生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情境美,加深對詩的理解。

3. 運用說故事激發(fā)想象??衫L聲繪色地講述所讀童詩的故事,讓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象,讓學生自然地進入兒童詩情境。激發(fā)想象后,可請學生根據兒童詩的內容,拿出畫筆畫出自己的理解。于是學生們紛紛進入情境開始作畫,充分調動學生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去感受詩意,大大提升他們的思維和動手能力,促進智力的發(fā)展。

三、 畫詩后,加深畫詩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和理解?!痹鯓用鎸W生畫詩的體驗,是一個重要問題。

第2篇: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現狀分析:

(一)教師對兒童詩內容的選擇:忽視“兒童的存在”

幼兒對兒童詩的喜愛是有目共睹的,兒童詩所富有的意境和想象空間能夠推動幼兒審美能力和情感的發(fā)展。許多園所會選擇一些兒童詩作為自己的園本課程內容,但對于兒童詩內容的選擇卻不能很好地推動幼兒知識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也沒有與幼兒的心靈和情感擦出碰撞的火花,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以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二)教師對兒童詩內容的把握:缺乏“深入淺出”

許多教師對兒童詩教學缺乏實質性的研究,對詩歌本身的本質特點和情感基調把握不夠深入。兒童詩欣賞更重要的是對情感基調的把握,幼兒會與詩歌的內容產生情感共鳴。所以教師如何把握兒童詩的內涵和本質,使孩子們通過兒童詩感悟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與高雅的審美情趣,塑造健康的人格,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幼兒教師思考的問題。

(三)教師對兒童詩教學方法的提煉:難見“扎實靈動”

為了滿足多數家長的需求,許多教師只注重“教”的過程,忽略了孩子“學”的過程,把孩子當成了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孩子的主體地位更是難以體現。在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上生搬硬套,教學模式陳舊,活動過程中不懂得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提高教學方法。幼兒學習的內容重技藝,忽略了幼兒自身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如何感受體驗詩歌?怎樣在接觸中增強、加深兒童的審美感受?如何能更好地進行兒童詩教學指導,豐富幼兒的知識,發(fā)展語言,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成為幼兒教師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策略探究: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開放視角,更新理念

在傳統(tǒng)的兒童詩教學活動中,多數是教師出示圖讓幼兒觀察畫面或者首先范讀,然后反復誦讀,在此基礎上進行想象和表達。我們往往把幼兒掌握了多少詞匯、能表達多少句子作為對幼兒語言評價的標準,學習方式、評價方式都比較單一。幼兒更多的是模仿和重復教師或同伴的語言,機械式地復習詩歌中的文字語言,忽略了對幼兒情感體驗、觀察想象、創(chuàng)造性講述等方面的培養(yǎng)?,F在我們要改變觀念,開放視角,借鑒整體語言觀下的整體性、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幼兒審美、觀察、想象、情感,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講述和表達詩歌的能力。在釋放幼兒心靈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文學素養(yǎng),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二)選擇適合幼兒的內容,陶冶性情,激發(fā)想象

教師所選擇的兒童詩應該是一首優(yōu)秀的兒童詩,是集美感的內容和優(yōu)美的形式于一體的,它能撥動孩子的心弦,對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能引起他們濃厚的閱讀興趣,從而陶冶性情,提高審美趣味。對兒童詩閱讀文本的選擇要適合幼兒的生活情境,適應幼兒生活的情趣,順應幼兒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我們精心選擇的兒童詩作品和兒童詩經典讀本應該是內涵豐富,畫面精美,更符合3-6歲兒童的心理與成長經驗的。

(三)構建初步的教學策略,改變形式,突破方法

在兒童詩教學過程中采用新的教學策略,在形式上打破原來的禁錮,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突破性地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手段,以及新穎的教學呈現方式:如結合表演呈現,設置情境發(fā)揮想象,采用音樂渲染,繪畫提煉等新穎的教學技巧性策略,還可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幫助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進行語言熏陶,使兒童詩教學活動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四)開辟富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內容,推動發(fā)展

藝術是相通的。因此,音樂、美術和兒童詩有著相通之處,把音樂的節(jié)奏帶進童詩、把童詩的畫面感和美術融為一體;同時,童詩的美好也可以和孩子人性的真、善、美融為一體。所以兒童詩教學活動可以形成兒童詩詩畫創(chuàng)作教學,兒童詩音樂化教學,在家長朋友的參與和幫助下,共同開啟“兒童詩教學活動”與藝術活動相結合的經典之路。

第3篇: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意大利哲學家維柯把兒童的這種以想象力為基礎的審美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式稱為“詩性智慧”,它是心靈和精氣結合的產物。我長期從事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經過教學實踐及觀察,我發(fā)現兒童的“詩性智慧”在學習生活中有這樣的特點:

1. 原初創(chuàng)造力。“幾乎所有的兒童,在受到鼓舞的時候,在沒有規(guī)劃和頂先意圖的情況下,都能創(chuàng)作一支歌、一首詩、一個舞蹈、一幅畫、一種游戲式的比賽。”心理學家馬斯洛稱之為“原初創(chuàng)造力”。兒童是具有實行智慧的存在,兒童詩性智慧的這種原初創(chuàng)造性使兒童成為一個“自我實現者”,他們用感性的想象去感知世界。我們班級有一個學生寫到上課鈴聲響起的畫面時,這樣展開想象:“上課的鈴聲響了,教室就像一塊超級大磁鐵,將一枚枚小硬幣吸了進來?!眱和倪@種想象無邊無界,充滿著生命激情,是一個活生生的形象世界,有別于成人的概念化世界。

2. 自我中心思維。在兒童的語言世界中,“月亮成為姐姐”一點也不奇怪,“星星調皮地眨著眼睛”“花兒張開笑臉在對著我們微笑?!薄凹埊B的小船是有生命的,能在海上航行,能和海鷗進行有趣的對話”……這些詩性智慧的表現特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兒童把自己想說的、自己想做的賦予萬物之中,這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己度物、以類度類的思維方式。

3. 游戲語言。低年級兒童,他們的語言基本上就是一種游戲的語言。如在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課中,我們班的學生這樣理解“我想變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我知道詩人為什么想變成雨滴啦,雨滴是透明的,看起來晶瑩透亮,很美。而且,雨滴把綠葉當成了一張床,睡在上面很舒服。我覺得雨滴睡醒了以后,可能還會把綠葉當成一張?zhí)?,在上面跳來跳去,多有趣啊!還有學生對“我想變一條小魚,游入清凌凌的小河”一句,有這樣的想象:變成一條小魚,可以在小河里捉迷藏,小河里的小蝦、螃蟹都成了我的好朋友,真好玩!在游戲中學習,是兒童強烈的精神需要,游戲是兒童最想要的成長方式之一。

基于兒童思維具有的如上特點,我認為,兒童詩是兒童 “詩性智慧”審美表達的需要。兒童詩應該是以兒童為主體接受對象,適合于兒童聽賞、吟誦、閱讀的詩歌,它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首先,兒童詩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兒童心靈的游戲,主要表現兒童的現實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是兒童潛意識的活動,是精神的自由創(chuàng)造。讓兒童閱讀大量的兒童詩,對于兒童的“精神成人”具有特殊的價值意義。其次,兒童詩可以激發(fā)兒童奇特而多姿的創(chuàng)造性,它體現的是兒童的生活,蘊含其中的特有的兒童情趣、天真的兒童形象、活潑生動的游戲語言,為兒童的詩性智慧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揮灑、恣意奔涌的廣闊空間。再次,兒童詩淺白的語言易于為兒童所接受,在大量的兒童詩的誦讀、品味、想象中,兒童吸收到各類語匯,積累了大量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更從這些詞匯的運用中增強了聯(lián)想及敘述的能力,彰顯了兒童的詩性智慧,有助于兒童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可以說,兒童詩是兒童最好的語言訓練教材。

二、 童詩讀寫:兒童詩性智慧發(fā)展的現實路徑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關注兒童詩性智慧的思維特點,關注兒童的自我中心、想象世界,在童詩的教學中激發(fā)、喚醒兒童的詩性智慧,這樣的童詩教學才能彰顯兒童的生命活力。

1. 內發(fā)――架設兒童詩與兒童詩性智慧之間的橋梁。兒童是天生的詩人,兒童詩不注重功利目的,不注重理念和教育意義的傳達,它為兒童構建了一個個充滿想象的詩意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兒童的心靈得到釋放,想象自由馳騁??梢哉f,讀兒童詩是兒童內心的需要,是兒童一種內發(fā)的行為。那么,怎樣激發(fā)兒童的這種內發(fā)的需要呢?

(1) 教學內容的確定。兒童詩類型豐富:童話詩形象鮮明、想象豐富;抒情詩擁有純真的童趣;敘事詩情節(jié)有趣、感情真摯……閱讀各種類型的兒童詩,讓兒童有不同的收獲。每節(jié)課前我都有五分鐘各類題材的兒童詩欣賞,這些詩歌敲擊著他們的心靈。我經常選讀一些優(yōu)秀詩人的兒童詩作品,如金波的系列童詩,如《蝴蝶豌豆花》等;王宜振的系列童詩,如《夏天里的蘋果夢》;還有圣野、任溶溶、田地、魯兵等一些著名兒童詩人作品;金子美玲的純美的兒童詩,也深受學生喜歡;羅大里的兒童詩風趣的風格,也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

(2) 聆聽。兒童詩節(jié)奏明快,想象豐富有趣,傳遞了兒童的天真“性格”,是開啟兒童心靈世界的一把鑰匙。經常帶領兒童們認真聆聽兒童詩,讓他們在聆中享受,愛上兒童詩,親近兒童詩,在聆聽中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認真聽,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我?guī)е瑢W們聆聽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他們沉浸詩間,當聽到“親親她,然后就快樂地融化”時,很多同學發(fā)出了“啊”的驚嘆聲,他們迫不及待想表達自己的看法:“老師,我不想這么早就融化,我還沒看夠冬天的美景呢!”“老師,雪花融化了,我有點難過啊,我想把它捧回家放在冰箱里?!薄谕姷鸟雎犞?,學生們不知不覺走進詩中,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詩中,詩性的智慧得以升華。

(3) 誦讀。兒童詩孩童式的想象和幻想,讓學生不知不覺用自己的詩性邏輯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想象和思考,兒童詩中充滿魅力、彈性和張力的詩性語言,讓同學們讀起來趣味橫生,這些詩歌的語言貼近兒童的泛靈思維與形象思維。如詩人王立春的《草夢》一詩中:“草的夢是綠色的/有的草還愛說夢話/咕嘟咕嘟一句夢話/就開出一朵花來?!倍嘤腥さ恼Z言啊,花是草說了夢話后開出的,這樣的語言耐人尋味,增加了詩歌意象的新奇性和詩歌意蘊的豐富性。大量誦讀這樣的兒童詩,兒童的詩性邏輯和詩性智慧能得以審美表達。

教師引領學生誦讀兒童詩,必須關注他們的心境,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與詩中的事物進行對話,才能真正用自己的詩性邏輯與獨特的心靈感受,來與詩歌對話。例如,一天下午上課時,我發(fā)現很多學生的眼睛困得睜不開,于是靈機一動,打開電腦中早已儲存的金子美玲的《春天的早晨》:雀兒喳喳叫/天氣這么好/呼嚕嚕,呼嚕嚕/我還想睡覺//上眼皮想要睜開/下眼皮卻不愿醒來/呼嚕嚕,呼嚕嚕/我還想睡覺。這首詩樸實無華,但是充滿著生活氣息,同學們在誦讀中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童詩和自己的思維無縫對接,他們感受到了,兒童詩原來寫的就是我們的生活?。?/p>

2. 開啟――打開兒童詩性智慧的大門。兒童是具有詩性智慧的存在,兒童的心靈里飽含著一切智慧的種子。兒童的成長是一個自我展開和自我實現的過程,因此,童詩的教學不該是灌輸,而應是“開啟”,教師以“詩意”言傳身教,激發(fā)兒童的詩性智慧,打開兒童詩性智慧的大門。

(1) 角色轉化。角色轉換是帶領學生打開想象之門,激發(fā)他們詩性智慧的好方法。通過角色轉換,學生對詩中的角色感同身受,產生了身臨其境的“在場感”,身心沉浸在情感的滋潤中。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時,我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小魚、蝴蝶、蟈蟈、星星和新月,想象一下,自己會做些什么呢?同學們興致盎然,精彩不斷:“老師,我最想變成小魚啦,因為夏天太熱了,變成小魚可以在水里游來游去,多好玩?。《液铀乔辶枇璧?,肯定很涼快!”“老師,我如果變成蝴蝶,一定要變成一只五顏六色的花蝴蝶,因為這樣我在花叢中飛,小朋友就找不到我啦!”……童聲稚語閃爍著兒童詩性的光芒!

(2) 畫面想象。兒童詩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兒童去發(fā)現兒童詩的美,去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從而在想象中感受到童詩帶給他們的快樂?!多l(xiāng)下孩子》是一首有趣的兒童詩,詩中描繪的時光是充滿快樂的,“捉蝴蝶、挖野菜、含草葉、逮小魚”,這些場景帶給同學們無盡的遐想,“撐圓了小豬的肚皮、樂壞了饞嘴的貓咪”,傳遞著無窮的快樂,這些畫面帶給同樣身在農村的孩子以生活的氣息,讓城市里的孩子對鄉(xiāng)村生活多了一份向往。教學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展開有趣的想象和聯(lián)想,讓學生在品詞析句中領略兒童詩的美,感受到兒童詩的魅力。

3. 喚醒。兒童是天生的詩人,在兒童詩的教學中,需要還給兒童詩意的天空。教學中,教師是一名“喚醒者”,應該以“詩心”“詩教”,點亮兒童心靈的詩情,喚醒兒童內心深處的詩性智慧,讓他們徜徉在兒童詩的海洋中,享受一個完整的世界。我在引導學生們讀王宜振的《豆葉上,一只蟈蟈在叫》時,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詩歌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同學們,文字是有溫度、有音、有豐富的感受的,再靜靜地讀一讀,想一想,你是否會有新的感受呢?”在我設置的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他們沖破了人與自然理性的界限,打開了自己的思維,把自己變成一只蟈蟈:“蟈蟈叫得很開心,他想叫醒小甲蟲來陪他玩耍?!薄捌咸言谙X蟈的叫聲中成熟了,葡萄一定很甜,她會感謝蟈蟈的。”“小蜻蜓會請蟈蟈欣賞她的舞蹈,蟈蟈一定會笑著表揚她。”……

如果讓成人來進行閱讀,未必能夠產生這些聯(lián)想。究其原因,是兒童的詩性智慧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賦予萬事萬物以鮮活的生命,他們的詩性智慧讓詩歌的文字在他們的頭腦中鮮活起來。兒童們能夠把世間萬物賦予生命,同時,他們也能將自己放入具體場景中,幻化為世間萬物。教師在兒童詩的教學中,要注意保護兒童的泛靈性,因為只有具有泛靈性的兒童才能真正展現詩性智慧,才能在詩性智慧的引領下真正展開想象的翅膀。

4. 培植。兒童獨有的質樸詩性智慧使兒童極具個性和魅力,這樣的思維方式在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培植。

(1) 體驗。在兒童詩的教學中,老師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體驗活動,但大部分體驗活動都是虛擬的,基本都是成人的體驗以及一些有關科學的認知活動。其實,對兒童來說,真實地體驗生活,不僅是培植兒童詩性智慧的出發(fā)點,也是兒童進行童詩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是以深度的人生體驗和廣泛的日常生活體驗為根基的,帶領兒童進入真實生動的世界,讓他們在這個基礎上來感受自然、體驗情感、探尋生命的意義。這些體驗有助于兒童表象的再現、生活經驗的積累、語言的發(fā)展、想象能力的訓練,只有在這個真實體驗的世界中,兒童才能獲得詩性的智慧,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生命活力的詩歌。

(2) 創(chuàng)作。在兒童詩寫作內容的開發(fā)中,我經常幫助學生建構一定的寫作圖式,教給他們一些方式方法,以彌補教材內容的不足。我發(fā)現,同學們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獲得了思維上的自由,因為自己領悟到的,比教師強加的更能讓他們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比如,我在帶領學生們讀完《做一片美的葉子》后,讓他們也來寫一寫葉子。我課前布置每人帶一片樹葉。課堂上,我讓同學們說一說,你見到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同學們有的說是綠色的,有的說是橢圓形的。于是,我引導他們,你們剛才是通過看的方式來了解葉子的顏色、形狀等,我們還可以怎樣去觀察樹葉呢?他們恍然大悟,思維一下子被打開:“可以摸一摸?!薄斑€可以聞一聞。”“還可以聽一聽。”……我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感知樹葉,抱著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來感知樹葉,調動起全身的各個細胞參與感受,他們審美的心理空前活躍,產生了審美的聯(lián)想和想象。接著,我讓他們交流自己觀察后的感受,他們的回答超乎我的想象:“樹葉像大樹的耳朵,傾聽著大自然的聲響?!薄皹淙~像一張張小手掌,在風中為大樹歡呼?!薄奥淙~像一只只蝴蝶,在樹林間自由飛翔。”……我把幾個學生的回答連在一起,他們驚喜地發(fā)現,那就是一首精美的小詩。“如果這樹葉落了,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惋惜的神態(tài)在同學們的臉上呈現,他們此時就把自己當成了一片片落葉,“落葉從書上飄落,風中傳來了一聲聲嘆息?!薄奥淙~張開自己的小手掌,跟大樹媽媽說再見?!薄虒W中,我利用學生們的觀察與體驗,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到了葉子的身上,讓樹葉產生了自己的心理體驗,通過移情、想象讓他們的詩性智慧得到體現,忘我地沉浸在了樹葉的空間里,和樹葉融為了一個整體。

第4篇: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A

我率先示范。課間,我開始在教室、在走廊閱讀一些詩歌集,如《讓太陽長上翅膀》《飛鳥集》《新經典日日誦》《世界經典兒童文學:童詩精選》《世界經典兒童詩》等。當天就有學生問我:“管老師,你讀的是什么書呀?”我故作神秘:“這可是我的秘密哦,暫時還不能告訴你,我只能說我特別特別喜歡讀?!?/p>

兒童就是這樣,好奇心很容易就隨著教師的“故作神秘”越發(fā)膨脹起來。漸漸地,下課圍在我身邊的學生多了,悄悄趴在講臺邊盯著我那幾本書的小眼睛也開始多起來了。有些甚至忍不住開始“竊讀”,眼里全都是光。以至于后來,我在班級講起這幾本詩集的時候,好多學生都跟我說早就買好了。一切都在我的預期之中。

半個月之后,一個星期一的早晨,我在班級的語文角寫下了泰戈爾的一首詩――

“海水呀,你說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問?!?“天空呀,你回答的話是什么?”/“是永恒的沉默?!保ㄌ└隊枴讹w鳥集》)

課堂上,我跟學生說:“這叫現代詩,這首詩是大文豪泰戈爾的作品。”我讓學生反復讀幾遍,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情感。同學們讀得興致盎然。

從那以后,5分鐘的課堂詩歌誦讀時間成了每節(jié)語文課的“餐前甜點”,也成為同學們每天的必修課。今年的教師節(jié),這批已經畢業(yè)的學生回來看我,跟我講他們的語文課堂有5分鐘的演講、5分鐘的美文欣賞、5分鐘的好書推薦……但,每一個都很懷戀我們班的5分鐘詩歌誦讀。

5分鐘詩歌誦讀,我和同學們一起為之取名:“每日一誦”。語文角上的詩歌每天翻新,泰戈爾的深邃讓同學們沉浸于思考,金波的情趣又讓同學們樂在其中。我還經常拿來一些獨特的兒童詩給同學們欣賞,如:加拿大詩人但尼斯?李的小詩《進城怎么走法》――

進城怎么走法/左腳提起/右腳放下/右腳提起/左腳放下/進城就是這么個走法。

單純、淺顯、質樸、平?!袠銓崯o華的詞語似乎都可以用來形容它給人的感受。我還記得,同學們剛開始誦讀時,個個露出嘲諷的神情,還有的同學不屑一顧地笑道:“這也太簡單了吧!”我笑道:“提起,放下;提起,放下。世界上又有哪件事不是這么個‘走法’呢?”同學們愣住了,若有所思。下課的時候,我看到了同學們將這首小詩認真地抄寫在自己的小筆記本上。其實,兒童詩里深與淺的辯證,趣與理的交融,何止讓同學們驚異萬分,就連我,也一樣是漸入其境,樂在其中。

B

不久,我開始有意識地將尋覓兒童詩的工作交給同學們。我利用班級語文學習加分獎勵平臺,鼓勵大家尋覓兒童詩,誦讀兒童詩。我在班級宣布獎勵方案:推薦一首加1分,被選中并且自己愿意在語文課堂感情誦讀出來再加1分,被老師選中抄寫在語文角上一次性加3分。第二天,我就給班級中尋覓到兒童詩歌的學生每人加了1分,給三位被選中并且愿意誦讀的學生每人又加了一分。同時,我在黑板上抄下了大家選中的小秋同學推薦的一首詩:《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淡黃的小月亮/媽媽發(fā)愁了/怎么做果醬//我說/別加糖/在早晨的籬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紅太陽(顧城《顧城的詩 顧城的畫》)

同學們選中的理由是:將自然景物和孩子的生活巧妙地結合到了一起,畫面感強,將孩子的活潑可愛與奇妙想象表現得極為自然。那一天簡直快樂極了!同學們盡情地讀詩,盡情地發(fā)現兒童詩中的奇妙幻境。這也將班級誦讀兒童詩的活動推向了。

從那天起,課間到處是同學們在比賽誰找到的兒童詩多,誰找來的兒童詩精彩,甚至有的比賽誰讀得最好。每每走進班級,時而有學生拿著網上打印的兒童詩在讀,或捧著買來的詩集,一臉燦爛地走到我的面前,像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那樣:“老師,老師,這是我?guī)淼摹鼻?,兒童的世界就是這般鮮活而妙趣橫生!仿佛你只要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太陽,他們立刻就可以燦爛炫目起來。就這樣,語文角和“每日一誦”展示的,幾乎都是同學們自己尋找到的兒童詩,如《露珠》――

誰都不要告訴/好嗎//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兒/悄悄掉眼淚的事//萬一這事/說出去了/傳到/蜜蜂的耳朵里//它會像/做了虧心事一樣//飛回去/還蜂蜜的(金子美玲《向著明亮那方》)

全班同學都非常喜歡金子美玲的這首詩。如此這般奇特曼妙的想象,賦予動植物以生命,又與兒童的生活體驗息息相關,讀來使人的內心不知不覺地變得柔軟而又明亮。這首詩引發(fā)了班級中的“金子美玲”熱,課后,有很多學生去搜集金子美玲的兒童詩,有的同學還買來了她的詩集《向著明亮那方》。同學們自然地實現了從一首詩到一位詩人、一本詩集的跨躍,這確實是讓我驚嘆的事情。是的,兒童喜歡一首詩的理由很簡單――只要自己單純地喜歡就行了,似乎沒有那么多成人眼中可以成為理由的理由。

當然,也有不少同學帶來的不是兒童詩,但是,這些詩距離兒童的世界,尤其是五六年級的同學很近,我覺得這樣的現代詩也是可以給學生誦讀的。如,有一個學生帶來的這一首詩――

霧 [美]桑德堡

霧來了/踮著貓的細步/他弓起腰蹲著/靜靜地俯視/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網絡《譯詩精選》)

詩人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了霧的夢幻身姿,這讓一貫喜歡或只會運用“蒙”“神秘”等詞語形容霧的同學們眼前一亮。

誦讀,不求甚解,也一樣可以讀得詩意盎然。

記得小時候,走在雨后的田野上,常會看到許多不知名的小野花。它們開得并不鮮艷,但小小的花瓣貼著地面又朝向藍天。我曾好奇地問媽媽是誰家所種,媽媽告訴我,有些種子是天生就藏在泥土里睡覺的,雨點打醒了它們,它們就鉆出來了。有一天,我遇到了類似這樣的情景――班里一個男生笑嘻嘻地跟我說:老師,我說我能寫兒童詩,您信嗎?

第5篇: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一、詩香環(huán)境,滋潤孩子心田

校園環(huán)境就像一本無聲的教科書,學生在這個特設的文化場中耳濡目染,必定能涵養(yǎng)性情,陶冶情操。為此,學校把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作為詩歌教育的基礎工程,努力營造詩香環(huán)境。

學校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的育人作用,首先精心設計了“種詩園”系列文化景觀,營造“詩意校園”?!胺N詩園”由“詩河”“詩花”“詩林”“詩雨”“詩田”幾個景點組成?!霸姾印钡袼?,是由長達13米的兩組浪花的雕塑組成詩河,上面鐫刻兒童詩名句,從金波到泰戈爾,每一段優(yōu)美的句子都像詩歌的浪花向你層層襲來,讓你領略詩歌凝煉、真摯之美;“詩花”雕塑,六朵色彩斑斕的花朵雕塑,花心鑲嵌著本校培養(yǎng)出來的在近年參加兒童詩歌大賽中獲得好成績的“小詩人”,他們就像這朵朵小花,不斷地成長;“詩林”經典古詩展示壁,面向傳統(tǒng),讓中華經典詩句涵泳師生的詩情;“詩語”學校詩社交流區(qū),學校成立了兒童詩歌創(chuàng)作社,定期開展創(chuàng)作交流活動,讓詩歌在校園中彌散陣陣清香;“詩田”詩歌創(chuàng)作室,在孩子純真的心田種下真摯的詩歌,以詩啟真,以詩啟善,提高孩子的審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

其次,學校巧立新意設計綠化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讓學生走到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聞到詩香?!霸侚Z池”與“惜時亭”,詩歌與綠化配合默契,富有詩情畫意;桃李園種植桃花和李樹,象征師生情意濃濃、桃李滿天下;“玉德之路”鐫刻孔子“君子比德于玉”之說,讓師生每天在閱讀經典的同時自省吾身。

再次,學校在每個樓層都設置了詩歌墻報,展示大詩人和學校小詩人的作品,而學校上學放學的鈴聲就是優(yōu)美的《讀唐詩》《相思》等古詩詞改編的歌曲,讓孩子們每天踩著詩歌的旋律進入校園,踏著詩歌的節(jié)拍回家。詩意的環(huán)境對孩子的熏陶有如閑花落地,悄無聲息間成就了一地繽紛。

二、專家導航,提高教師詩教素養(yǎng)

沒有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詩歌教育便無從談起。因此,學校非常重視教師的培養(yǎng),通過邀請專家到校講座和課例輔導,對老師進行手把手的指導,使老師的詩教理論、詩教素養(yǎng)和詩教水平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例如:魏春峰老師的《兒童詩歌與詩性語文》專題講座,讓老師們體會到詩歌教育其實就在身邊;熊國華教授的《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詞鑒賞》報告會,幫助老師學會如何鑒賞詩歌;馬飚教授的《古詩詞吟誦的歷史與方法》,為老師們系統(tǒng)梳理和介紹古詩詞吟誦的歷史和方法;著名詩人楊克的《細說詩歌創(chuàng)作問題》,為老師們詳細地介紹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原則和方法;雪野老師親自為學生上課,指導學生如何把想象變?yōu)閮和姼?,為老師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此外,著名作家洪三泰、李自國,原廣東省文聯(lián)主席王俊康,詩人馬莉、黃禮孩、鄭小瓊、張懷存等都曾來校作指導,大大提高了老師們的詩教素養(yǎng)。

三、詩教課堂,引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詩是美的化身,優(yōu)秀的詩詞具有語言美、意境美、節(jié)奏美、韻律美,學詩吟詩,能體驗美的享受,引發(fā)對美的追求,培育美的情操。

為了尋找詩意教育與課堂教學的切合點,我們把詩教活動根植于語文教學實踐。學校語文科開展了“詩文同題互動研究”,探究兒童詩教學的方法和途徑。老師們以語文課堂為主陣地開展“詩教”,每班每周都在學校詩歌室上一節(jié)詩歌課,教師們結合詩歌校本教材,滲透詩歌教學,通過提供豐富的詩歌閱讀材料,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理解教學文本,并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

除了扎實地上好每節(jié)詩歌課,老師們還通過課例研討,在不斷地磨課、評課中尋找詩歌與語文教學的最佳切合點,不斷總結出在語文課堂中拓展詩歌閱讀,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詩歌的有效策略。多年來,學校老師多次在全市、全區(qū)的研討課教學中,巧妙融入詩歌,成為市詩歌教學研討的示范。此外,學校還經常選派老師走出校門,參加各地詩歌教育教學研討活動,開闊視野,提高詩教素養(yǎng)。

四、誦詩活動,深化詩教實踐

詩歌之美在于內涵的豐厚、語言的凝練,詩歌一定要反復地誦讀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其意境。學校規(guī)定每班利用周三午讀及每節(jié)語文課的前5分鐘進行詩歌吟誦和朗讀。一年級誦讀《三字經》,二年級誦讀《聲律啟蒙,笠翁對韻》讀本,中高年誦讀《增廣賢文》。老師讓學生品名句,誦經典,賞兒童詩,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盡可能地讓學生樂于讀詩。此外,學校還成立詩誦隊,從低年級選好苗子進行培養(yǎng),同時每年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舉行大型演誦活動,提高孩子們的詩歌素養(yǎng)。例如:2007年舉行廣州市“愛國魂”大型誦詩會,全市有40多所學校的200位教師和學生中的詩歌愛好者參加演讀,從屈原的《桔頌》到《奧林匹克》,不同的詩歌展現了不同的文學意境。2008―2012年每年元旦那天,都舉行兒童詩歌大賽的頒獎嘉年華活動,孩子家長教師逾千人在耀華小學歡聚一堂,以詩歌嘉年華的形式,憑詩寄意,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迎接新年,放飛夢想,謳歌童年。學?!叭A玉詩社”的朗誦隊也曾多次獲邀參加大型表演及電視節(jié)目錄制。

五、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小詩人成長的搖籃

為培養(yǎng)更多的小詩人,學校創(chuàng)建了少兒詩社――華玉詩社。在全校學生中挑選出喜愛詩歌的好苗子,通過與大詩人對話、外出采風、指導創(chuàng)作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小詩人,還征集孩子們的優(yōu)秀詩歌,編印詩刊《華玉詩語》,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們對詩歌的熱愛和欣賞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的熱情。

學校詩歌教育因為起步較早、成效較顯著而獲得了荔灣區(qū)兒童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冠名權,學校眾多參賽選手在每年10-11月份組織開展的“耀華杯”荔灣區(qū)兒童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直接進入了“詩潤南國”廣州市小學師生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的決賽。

多年來,“華玉詩社”成員踴躍參加“耀華杯”兒童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詩潤南國”廣州市兒童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廣東省小學生詩歌節(jié)活動,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累計有近百位學生獲獎。

第6篇: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一(1)班:丁寧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蝴蝶豌豆花》。這是一本詩集,里面的詩人非常有名,有、葉圣陶、冰心、金波等,他們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很高。另外,這本詩集還有一大亮點,每首詩的旁邊都有一副栩栩如生的畫,生動地再現了每首詩的情景。

詩集里面有好多我喜歡的詩,像《憶》《湖上》等,并且背了下來。我最喜歡《憶》這首詩,講的是:"有兩個橘子,一個是光臉的,一個是有麻子的,姐姐把有麻子的給了弟弟,把光臉的留給了自己,弟弟的比姐姐的好,還是繡花的呢!"如果我是姐姐,也會把好的留給弟弟。我還喜歡《湖上》這首詩,講的是:"水上一個螢火,水里一個螢火,平排著,輕輕的,從船邊飛過,它們倆兒越飛越近,漸漸并作了一個。"這首詩仿佛讓我看到了這個美景!

這本書真是本好書,我真喜歡!

蝴蝶豌豆花讀后感 (二)

一四班馮釋墨

花,柔美柔美的 沒有多余的草 我從陽光中走出 靜靜地躺在 故鄉(xiāng)的懷里 消失在路邊的花叢中 你是那多情的蝴蝶 追隨著花影芳馨 從豌豆花 上飛起 帶著露水的蝴蝶。

------- 題記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蝴蝶豌豆花》。這是一本詩集,這本童詩集雖然只選了二十首詩,但時間的跨度很長,從新詩發(fā)軔時期到近三十年的新時期,都選了有代表性的詩人詩作,其中包括了葉圣陶、冰心、圣野、金波等大家的兒童詩,詩作的題材多樣。詩情畫意也是這本繪本的特點。

美術顧問蔡皋邀請到了中國圖畫界享有活力的老中青三代畫家攜手并肩完成二十幅作品。參與者包括享有中國圖畫書最高獎項第一二屆小松樹獎的作者王曉明(《雪孩子》)畫家,何艷榮,豐子愷原創(chuàng)圖畫書大獎首獎的獲得者朱成梁、周翔等。畫家以鮮活有力的筆觸將他們對詩作的理解以圖畫的方式詮釋與讀者交流,讓詩歌產生了第二次生命。

兒童詩之于兒童,首先是感受詩的趣味。

詩的趣味首先是引起情感上的共鳴。疊小紙船,可以說是我們童年時代都做過的游戲,但冰心的《紙船》,卻是把游戲精神導入了一個歌頌母愛的境界。它不僅喚醒了一段童年記憶,還激發(fā)了更多的聯(lián)想。高洪波的《我喜歡你,狐貍》又是一首激發(fā)小讀者快樂情緒的詩。詩人以一種逆向的思維,表達了兒童獨特的探究精神,以酣暢淋漓的語言抒寫了童心童趣,引發(fā)了小讀者更為開闊的想象。

聯(lián)想和想象是讀詩的延伸,可以豐富對原作的認知,從而在感情上引起共鳴,讓內心得到撫慰,讓心靈得到庇護,從而進入了詩的意境。

讀兒童詩,更多的是為詩中所表現的超拔奇特的幻想所感染。如果是小讀者,他可能為之贊嘆;如果是大讀者,他又會為久違了的童年的異想天開而快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柯巖的《小鳥音符》,詩人面對星空和大地,以兒童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把我們引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閱讀這些兒童詩,會使我們更親近兒童,更佩服他們的想象力。想象力豐富的人是智慧的人,是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孩子們心氣健旺,在他們的心目中,這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有靈性的。面對一朵小花,一場春雨,或悄然凝思,或與之對語。郭風的《蝴蝶;豌豆花》讓我們看到了兩個孩子的對語,其實那何嘗不是詩人在審視一朵花、一只蝴蝶時所萌發(fā)的一種幻象呢!另一首邵燕祥的《小童話》,一時的情與境會,那些平凡的景物便紛至沓來,葉子、花朵、大樹和孔雀,栩栩然活了起來,都成了童話王國的角色。

朱成梁先生的《團圓》溫暖感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依然為讀者營造了如沐春風的氛圍。而《村?。荷终n》則讓人忍俊不禁,還原了熟悉的場景,我們當年不也是如此這般唱讀課文的嗎?"蛋 蛋,張鐵蛋的蛋,花 花,曹愛花的花,"這么一唱,自己仿佛也變成了那個缺牙的小村童了。還有,請注意,那個淘氣的小男生,他手中的小青蛙是只有鄉(xiāng)村小學的小孩才可能擁有的寵物吧。

李娜是位非常愛花、種花并一直喜歡畫花的畫家。在她那里,有的是對花的珍惜和愛護之情,為了畫好豌豆花,她曾經種了一年的豌豆花,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在她的筆下,花朵格外惹人憐愛地開著,那優(yōu)雅輕盈的意態(tài)使得你想要采集的手恐怕都要縮回來了吧。的確,她是寵愛豌豆花的,在她眼里,豌豆花比那些名花更單純可愛,于是,我們就看到《蝴蝶;豌豆花》在那里相知相愛,歡歡喜喜地開放和凋敗。

趙曉音、欽吟之、張小瑩是活躍在童書出版、藝術界里,年輕且有實力的新銳畫家。趙曉音在《天上的街市》中為我們展示了深邃、美麗的星空,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缎⊥挕饭獍唛W爍、格調清新,畫面完美地呈現了樹葉、花朵、孔雀互相向往又相互交織的夢想。在欽吟之的《花牛歌》里,牛的造型童趣盎然,毛茸茸的云朵,毛絨絨的花牛,還有毛融融的小草,讓人忍不住伸手想去撫摸。張小瑩的《憶》畫得有意思。因為是回憶,所以"我"和"姐姐"所處的時間和空間是一種有區(qū)別又有關聯(lián)的情景,我們看到畫家匠心獨運,用彩色和單色加以界定;同時,小動物造型的變化又加以區(qū)分,畫面樸質沖淡,人物淘氣稚拙。

我想它們一定在期待被閱讀的時光,那種親子共讀奇妙的時光,呵!閱讀快樂,快樂閱讀,在詩人畫家聚會的星空下……

細細品味這些小詩,我們的靈魂早已伴隨著花朵、白云、小鳥飛入了幻境。我們感受到的是童年純美的情境和雋永的趣味。

讀詩還可以讓我們體驗到故事情節(jié)之外的樂趣,這就是詩的獨特的表現形式。

詩不但是最早產生的文學樣式,也是在形式上處于不斷變化的樣式。因此,讀詩不能不注重它的形式,這也是讀詩的一種趣味。

中國的新詩,從它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在不斷地探索表現形式。從所收入的二十首詩看,就可發(fā)現詩的藝術風格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有的遵守一定的格律,有的靠近民歌體,有的追求散文美。無論哪一種形式,詩都不可渙散,要凝練集中;詩都不可呆板,要氣韻生動。如徐志摩的《花牛歌》,用了回環(huán)反復的結構形式,韻腳多變換,讀來通體勻稱。劉饒民的《春雨》,用了短句擬聲,讀來流利上口,有很強的音樂性。這樣的詩在結構上,在韻律上,在聽覺上,都很講究,可稱得上是聲音的圖畫。

第7篇: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一、“詩意兒童文化”的內涵解讀

兒童文化是兒童表現其興趣、需要、話語、活動、價值觀念以及兒童群體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的天性的總和。在童詩學習中兒童所體現的自然性、超越性和生長性,是人類童年期的精神特質,我們試圖將這些特質中激發(fā)兒童成長的內在積極因素――“詩意”提煉出來,然后有意識地滲透到兒童全程的學習生活中,使校園內的兒童文化更加精粹,從而彰顯兒童發(fā)展的無限可能性,促使兒童向可能生活邁進?!霸娨鈨和幕钡奶岱ㄓ纱诵纬?。

接著,我們對“詩意兒童文化”的內涵要素進行了研究?!霸娨鈨和幕币貜墓δ芙嵌戎v可以分為價值性要素和認知性要素,簡單講,就是童心、童力、童化。童心是指兒童的天性,包括好奇(好問)、好玩、頑皮、自由等兒童的需要興趣和善良、仁慈、純真、分享等兒童的德性要素。童力是指兒童所具有的獨特能力,如夢想(想象)、探究、審美、超越(創(chuàng)新)等。童化是指兒童獨特的感受及獨特的表達,如兒歌、童謠、兒童詩、游戲、兒童幽默、詩性的表意象征符號等。然后從以上三個維度,將“詩意兒童文化”的自然性、超越性、生長性進行具體分解,使它在具體轉化成實踐的時候形成有向依托。

二、基于“詩意兒童文化”的語文課程架構

1.基于“詩意兒童文化”的語文課程結構模型。

我校從兒童的基礎學習、興趣拓展和綜合創(chuàng)造這三個層層推開的視角對學校的語文課程進行整體改革?;A性課程著力于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拓展性課程是從基礎性課程延伸而來,為滿足兒童生長的多元需求開發(fā)的多樣化課程;綜合性課程則基于以上兩類課程,以發(fā)展兒童的綜合實踐能力,而開發(fā)的課程。

首先,將在兒童詩課程實踐中凝練而成的“詩意兒童文化”反哺語文基礎性課程,建立以單元類結構教學為依托的縱橫融通式教學?!翱v”指清晰地建立凸顯“詩意兒童文化”特質的兒童語文學習年段發(fā)展目標序列,“橫”指語文各領域學習內容之間、各種語文能力發(fā)展之間的相互融通。在此過程中,將特色項目“兒童劇”“課外閱讀”“班級日記”等發(fā)展為語文拓展性課程。

至此,“詩意兒童文化”將逐步成為自然顯現的課程特色。語文基礎性課程內部系統(tǒng)更加靈活、有機,語文拓展性課程進一步發(fā)展,與其他課程整合,建立以兒童詩、兒童劇課程為核心的語文綜合性活動課程。前者著重發(fā)展兒童的靈性,后者著重發(fā)展兒童的實踐能力。

2.用綜合滲透的思維方式探索模型實踐轉化的路徑。

層層分解:以單元教學目標的制定為載體,在國家課程標準的具體分解中滲透“詩意兒童文化”。根據課標的年段目標,進行類課文教學年段目標的細化,達成基礎性的教學目標。同時,將在此類課文中能彰顯“詩意兒童文化”的要素進行具體化,顯示國家課程校本實施的特色。然后,融合上述兩個方面的細化目標,制定出單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有機關聯(lián):依托單元類結構教學,將學生的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閱讀與寫作、文本學習與語文實踐進行勾連,在實踐中充分滲透“詩意兒童文化”的要素。

課外閱讀指導較課內閱讀更強調“自由”和“創(chuàng)造”。通過每本書育人價值的挖掘,確立閱讀目標、指導方法、評價策略。如:四年級下學期結合學生對《三顧茅廬》的學習,指導學生讀《三國演義》。整本書圍繞中年段學生的閱讀要求,以“故事中評人物”和“多元表達自己的閱讀興趣取向”為重點,設計了如下閱讀目標:(1)通過《三國演義》的閱讀,增進課內閱讀《三顧茅廬》時對三國局勢的了解,加深對人物的理解。(2)能熟悉《三國演義》中的主要故事,采用概述、書評、圖例等形式,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家長分享。(3)能對自己喜歡的三國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也能適當搜集整理他人對人物的評價,提出自己的觀點。(4)有興趣制作人物卡、兵器譜、戰(zhàn)役圖,觀看影視作品,進行合作表演,主動積累有關三國故事的形式豐富的語言,對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形成初步興趣。

班級日記的寫作更注重涵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敏感,形成自己觀察、表達生活的獨特視角。如:四年級和五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教材第一單元都是有關“春天”主題的文章。學習這單元的文章后,要幫助學生形成以“春天”的視角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意識。我們設計了如下班級日記的主題供學生選擇:

兒童劇課程從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視角出發(fā),更凸顯契合兒童生活本質的游戲精神和實踐創(chuàng)造。課內的語文學習盡量采用游戲、表演的活動形式來展開,將語文學習的內容無痕地滲透到學生自主參與的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隱性學習的過程中習得語言,獲得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課外,將語文教材、課外閱讀、班級日記中的素材進行開發(fā),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劇本、組建劇團、排演戲劇、公開演出。學生的多元智慧在實踐中被激發(fā),向著自主自能、自在自為的可能方向發(fā)展。

三、基于“詩意兒童文化”的支持系統(tǒng)

語文課程的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程。要使基于“詩意兒童文化”的語文課程框架不至成為“空中樓閣”,必須建立與之相輔相成的支持系統(tǒng),需要相應的課程實施向著課程設計的目標邁進。

1.構建與課程建設相配套的環(huán)境資源系統(tǒng)。

課程建設需要相應的硬件支撐,我們將通過已有資源的充分開發(fā)和缺失資源的巧妙創(chuàng)造為課程建設提供有力的環(huán)境條件。建立包含兒童詩典藏館、兒童詩工作室、兒童詩長廊為一體的兒童詩課程資源系統(tǒng),以滿足兒童詩課程發(fā)展的需求。建立語文學習資源室,將語文教材學習中所需的各種實物、模型、道具、語音視頻等資源按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分冊歸類建設,以滿足基礎性課程學習的需求。建立語文學習館,充分利用校園內的建筑空間,打造融舞臺表演、閱讀交流、習作交流、e學習等功能為一體的課程資源中心,給學生的語文拓展學習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2.探究語文教學規(guī)程,建立新型課堂。

遵循兒童的天性,引領他們學習和不斷超越,以符合學生自主生長的邏輯來設計課堂教學的一般流程:通過開放式的情境導入,發(fā)現學生學習的起點,激起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欲望。接著通過學習主體的實踐,逐步積累豐富的學習資源,然后進行重組,去偽存真,以推進教學。如此螺旋遞進,在靈動的教學中促進學生心智的健康成長。最后,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體驗、學習方法進行梳理反思,不斷強化其自主構建的學習內生力。

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維度逐步梳理出本校的教學規(guī)程。課前預習注重引導學生質疑,課中教學注重發(fā)展兒童的獨白語言,課后注重學生的興趣延伸和動力內化。課堂活動設計采用“游戲”“表演”的形式,在表達上特別關注詩意語言在概括、感悟表達、師生對話中的有意識運用。

3.建立相應的學生學業(yè)評價體系。

變革學生的學業(yè)評價體系。將國家基礎性課程標準進行年級細化、單元具體化,建立語文課程的質量標準體系。一方面加強對學生學業(yè)測試的命題研究,提高其信度和效度。根據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嘗試按照質量標準對同一學段內學生的學業(yè)進行分級測試,既促使學生達到基本標準,又追求差異發(fā)展。另一方面,改變試卷評價的單一方式,引入口試、作品展示、日常表現積分等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鼓勵他們在語文學習中進行實踐創(chuàng)新。后續(xù)將在課外閱讀、習作表達和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研究如何在評價指標和措施上更好地體現“詩意兒童文化”的價值追求。

4.構建專家課程支持系統(tǒng)。

第8篇: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我并不認為真實的、現實的時間,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有如此關鍵的作用。作家完全可以標上清晰的年代,也完全可以將此虛化,這是每個作家的自由。虛化未必就會減損作品的現實感,因為現實感未必是從時間上來的,它取決于作品本身有無審美的“現實性”,或“當代性”。比如《紅樓夢》,就沒有明確的時間,作者有意虛化了它,但作品的現實感如此之強,以至于多少年來,人們還總是把它所描寫的人物事件與當時實有的人事相聯(lián)系,不斷從中索隱發(fā)微。這說明什么?說明時間虛化與否并不重要,虛化了仍能看出作品所表現的時代;更說明,作品有無當代性,甚至在幾百年后還能否具有當代性,與作品中的時間并無直接關系。當代性存在于審美的內部,而不系于外在的時間。

再舉一個小例。我前不久曾讀金波先生的兒童詩。我有一個奇怪的發(fā)現,即他的好些作品,一讀就能感覺出上世紀50年代的氣息。有時,讀舊雜志,讀過去的插圖,讀老作家文中的句子,盡管它們和今天的畫法或寫法并無太大區(qū)別,也都會勾起這種遙遠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呢?我想,也許是因為作家創(chuàng)作之初的時代氣氛的影響。那個時代的詩人和整個社會一樣,年輕、純凈、向上,滿懷著希望,一如王蒙小說《青春萬歲》中的人物。那時的創(chuàng)作還有著蘇聯(lián)兒童文學的影響。蘇聯(lián)有廣闊的土地和森林,描寫大自然的兒童文學也有很好的傳承(從屠格涅夫、契訶夫到普利什文、比安基)。金波詩中常常寫春天,他以一種純凈明朗的心情歌唱春天,筆下離不開春天的景色,于是,森林、候鳥、草地、蘑菇、大風雪、流向遠方的河……這些意象在詩中反復出現,這都悄無聲息地在閱讀中為我們提供著暗示――然而,我看的那本詩選,恰恰都未標上創(chuàng)作的時間。

那么,吳其南的文章所抓住的,又是什么關鍵的問題呢?我以為,如果我們不標新立異,而采用保守一點,或陳舊一點的說法,那么,他提出的無疑還是作品的現實性問題,也就是“現實主義回歸”的問題。正如吳文中所說:“作為具體作家,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即使少數人有所偏頗,總體上也屬正常。但如果一個時代的大多數作家,甚至所有的作家都去疏離時間,表現超越性的話題,以至時間在一個時期的文學中失落,那就有些堪憂了?!蔽覀冊噷⑵渲械摹皶r間”全都換成“現實”,意思會不會更清楚,論述是不是會更確切?我以為,是要清楚和確切得多了。

吳文最后把問題引到“問題小說”上,這就更讓我們明白了,他所要說的,其實就是“現實主義的回歸”。當然,“回歸”不等于回到過去,它應該是一種“否定之否定”。在這一點上,我與其南頗多共通之處。前不久我也曾論及“問題小說”,現將拙文中的有關段落摘抄于此,以就教其南及有興趣的朋友:

第9篇:金波的兒童詩范文

一、新體裁名稱來源

藝術歌曲是由詩歌、人聲、鋼琴相結合的一種獨立的歌曲種類,因奧地利浪漫派作曲家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的作品風格而得名。其結合了優(yōu)美旋律和人聲兩大音樂元素,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表現力和欣賞性。藝術歌曲這一名詞在中國可追溯到1919年前后,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從國外留學歸國,帶回歐洲藝術歌曲這一全新的藝術形式,并得到國內文化界人士的欣賞與喜愛,成為當時組成部分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經李叔同、黃自等一批文人、學者、音樂家的共同努力,藝術歌曲于上世紀40年代初達到了一個推廣與創(chuàng)作的鼎盛時期。更可貴的是,他們把西洋的創(chuàng)作技法與中國的民族風格、民族語言、民族音調等本土化元素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例如《教我如何不想她》《花非花》等具有永恒價值的藝術歌曲作品。兒童藝術歌曲可以算是藝術歌曲門類下的衍生物,筆者借用這一體裁為兒童創(chuàng)作歌曲。我國知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陳田鶴(1911-1955年),一生創(chuàng)作了27首兒童歌曲,多采用音樂理論家廖輔叔(1907-2002年)的歌詞,也有些歌詞由文學家趙元任、陶行知、韋瀚章等人創(chuàng)作。其中,絕大部分作品編寫了鋼琴伴奏,不單是和聲的跟隨,更多是與兒童演唱形成互動,成為演唱的伙伴。筆者認為,其為兒童藝術歌曲的原型。

二、兒童藝術歌曲與藝術歌曲的區(qū)別

(一)音域。成人創(chuàng)作的藝術歌曲(以下簡稱藝術歌曲),因要表現美聲唱法以及演唱者的個人聲音魅力,音域一般比較寬,常見十一二度,甚至更寬。但兒童的聲帶及歌唱方法都較為稚嫩,歌曲的音域要窄一些,一般控制在一個八度為宜。當然,一些經過正規(guī)聲樂訓練的年齡稍大的兒童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巧,音域也可適當地擴展,但十度或十一度已是極限。(二)結構。藝術歌曲的曲式結構一般比較復雜,常見的有分節(jié)歌、通體分節(jié)歌等,篇幅比較長。而兒童歌曲的音樂結構應較為短小,以單樂段為宜。即使是大于單樂段的結構,其內部結構規(guī)模也相對較小。通常用兩個或四個小節(jié)構成一個樂句,樂句等長,四個樂句形成方整結構,這與中國古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起承轉合的韻味。針對較大年齡兒童的歌曲,也可以采用兩段體,或者帶有再現的兩段體結構,這樣歌曲的內容比較容易展開,能夠敘述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如歌曲《村居》,整首歌曲共八小節(jié)(譜例1),篇幅短小,結構緊湊,只有上下兩個樂句,沒有重復,卻完整表現了整首古詩的內容。(三)旋律特點。藝術歌曲的旋律動機相對復雜,旋律線起伏較大,為了表現歌詞內容,又極富戲劇性,矛盾沖突激烈。但兒童藝術歌曲為了讓兒童易學易背,旋律要盡量簡單,節(jié)奏接近口語,多使用重復,既可以旋律重復,也可節(jié)奏重復。在旋律創(chuàng)作方面可多采用五聲音階,五聲調式的音程關系更易被低幼齡兒童接受,也便于兒童日后對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理解。(四)歌詞。傳統(tǒng)觀念認為,藝術歌曲的歌詞源于詩歌。從當前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出,藝術歌曲的概念已被人們擴展并突破了,只要是旋律優(yōu)美、格調高雅并有成譜鋼琴伴奏的歌曲,無論歌詞是否為詩歌,都可以歸屬為藝術歌曲。外國藝術歌曲的歌詞多為敘事,同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中國藝術歌曲借物抒情比較普遍,多以歌頌祖國,思念家鄉(xiāng)、父母等為題材。筆者認為,兒童藝術歌曲的歌詞也應具有詩的特征,但是在選擇和創(chuàng)作時,要從兒童的視角出發(fā),貼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要有童真、童趣、童心。歌詞的形式還要具有“韻美”的特質,一首好的歌詞必定是一首好詩,語言精煉,主題集中,即使脫離了音樂,仍然是一首獨立存在的文學作品,仍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當下的兒童歌曲歌詞中說教意味較濃,需要將“美”和“教”相結合,借助于優(yōu)美、生動、富于兒童情趣的形象,表達高尚的情調。知名詞作家金波曾說“要賦予兒童歌詞以詩的品格”。因此,無論從體裁、結構還是內容、意義上,古詩和兒童詩都是不錯的選擇。(五)鋼琴伴奏。相對于藝術歌曲,兒童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部分似乎更為重要。第一,伴奏部分是旋律的依托,兒童需要依據伴奏把握曲調和音準。因此,兒童藝術歌曲的伴奏要“旋律化”,不能完全使用不帶旋律的伴奏手段,可以有旋律與無旋律交替使用。第二,風格要兒童化,簡潔、明了、精致,活動的低音盡量不要在較低的音區(qū),要巧妙運用鋼琴各音區(qū)的音色來表現歌曲中的音樂形象。伴奏織體不能像成人藝術歌曲那樣豐富,盡量選擇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與分解和弦。三種織體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根據樂曲的段落交替使用。如果是兩段體的歌曲,可以使用不同的織體來區(qū)分情感,烘托不同的氣氛。第三,不忘民族化。和聲的民族化最重要,用二音或四音代替三音,從而改變和弦的三度排列;用平行四、五度代替主、屬、下屬的進行;少用大小七、減七等色彩強烈的和弦??楏w方面,不建議使用低音加和弦式的形式,因為這種織體適合用來表現氣勢恢宏的類似于進行曲的歌曲。建議多用短琶音,以及變化的旋律模仿,與旋律相互映襯,猶如一問一答般地充實整首歌曲?!督^句》的伴奏中幾乎沒有柱式三和弦的出現,完全用二、三度音程疊加(譜例2)。音區(qū)基本高于旋律部分,多用跳音及舞蹈性節(jié)奏。伴奏與旋律你來我往,生動地表現出兩只黃鸝鳥在枝頭嬉戲的場面。

三、兒童藝術歌曲的意義

兒童藝術歌曲這一創(chuàng)新的理念,首先,是區(qū)別于普通兒童歌曲的一種嘗試。它按照藝術歌曲的規(guī)則進行創(chuàng)作,但歌詞的創(chuàng)作及選擇、旋律的創(chuàng)作、鋼琴伴奏的編配在符合兒童特點的同時,又更有文學性、審美性及完整性。在當今數量繁多的兒童歌曲中,具備這些特點的作品并不多見。其次,兒童藝術歌曲有利于規(guī)范兒童聲樂教學。這類歌曲用鋼琴取代MIDI伴奏,演唱時一般無需麥克風,不可以用常見的“擠、卡、勒”的童聲演唱,因此,必須教會兒童科學的接近于美聲唱法的發(fā)聲方法。再次,其有利于激發(fā)詞曲作家的創(chuàng)作熱情。近20年,我國的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趨勢呈上升態(tài)勢,但好作品仍寥寥無幾。最后,兒童藝術歌曲是兒童藝術教育的一個突破口。兒童藝術歌曲在歌詞方面多選用兒童詩、古詩等,讓兒童可以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感受詩句的精美、韻律的和諧。旋律多采用五聲音階,節(jié)奏口語化,簡單活潑又朗朗上口,加之其使用鋼琴伴奏,有利于歌曲的推廣。希望創(chuàng)作者不要為了經濟效益而迎合時代潮流,忽略了藝術的審美性本質。

兒童藝術歌曲是筆者及其科研團隊的一個大膽嘗試,目的是希望這類高雅藝術形式能夠走進當今兒童的生活,讓他們從小接觸并喜歡古典音樂,走入音樂廳,走入高雅音樂的殿堂。點滴間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格調,從而塑造正確的三觀和完美的人格。當然,更希望詞曲作者為兒童創(chuàng)作更多、更好、藝術性更強的作品,豐富兒童的音樂文化生活。

作者:余曉青 田大志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參考文獻:

[1]李娟.談當下兒童流行歌曲之弊——從“貝瓦兒歌”中的歌詞談開去[J].職大學報,2016(5):72.

[2]曹粹.淺析黃自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及情感特征[J].音樂時空,2014(24):95.

[3]游歆睿.陳田鶴兒童歌曲研究及其現實意義[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