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高中英語文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英語文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英語文化論文

第1篇: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1.不同社會風俗和禮儀對高校英語跨文化教育的影響

社會習俗在英語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影響人們的言語和行動。對于不同的社會風俗,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將有不同的表達。與人交談時,對于年齡和薪水等方面的隱私中國人與西方人是有差別的。中國人會問別人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來表達對對方的關心。西方人通常認為這樣的問題會暴露他們自己的隱私,這些問題使西方人感到不舒服。對待時間這個問題,中西方也有不同的觀點。西方人比較注重時間觀念,他們認為這是對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人不守時,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人大多認為應該給別人做充分準備的時間,可以原諒別人遲到幾分鐘。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西方人喜歡看別人,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尊重和眼神的交流。然而,作為一個中國女孩,并不習慣長時間看著別人的眼睛,與他人交談時,當別人盯著自己看時會感到不自在。中國人的熱情好客聞名于世。當一個朋友來家里做客,主人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將有助于他們感情的加深。所以當外國人來到中國,如果主人沒有意識到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差異,會說“多吃點”。主人甚至給客人盛相對較多的飯,使外國人感覺尷尬。對于西方國家的人來說,當客人來家里吃飯,主人通常會說“Helpyourself”,希望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還要適時地向?qū)W生介紹文化背景知識,掃清由于中西文化差異帶來的障礙,幫助學生理解深層的文化內(nèi)涵。

2.不同價值觀和道德標準對高校英語跨文化教育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謙虛在中國是傳統(tǒng)美德,即使知道自己是優(yōu)秀的,但在別人贊揚自己時,也要說:“你過獎了。”當別人贊美西方人時,他們會說“謝謝”。中國人提倡謙虛而西方人更喜歡自信。對于西方人來說,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確認和尊重他人,而對于中國人而言,他們認為應該保持謙虛。在英語學習中,教師表揚學生并要求同學們?yōu)樗恼?,學生會感到害羞,然后教師希望學生不要驕傲而加倍努力。這體現(xiàn)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思想。但在說英語的國家,學生從來不會隱藏他們的自信和快樂。人們會說“congratulation”來代表他們的祝愿。中國人崇尚集體主義,而西方人崇尚個人主義,所以不同的價值觀必然影響英語學習觀念。西方的獨立意識強,每個人的生存方式和平等取決于自己的能力,個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不關心其他人的事務。而中國人推崇集體主義,關注自己的利益,又滿足他人的利益。所以在西方國家,人們更加關注自身利益,父母和教師不會給學生太多的干擾。在中國,教師要先教學生愛祖國,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自己。中國的孩子總是會說“我愛我的國家,我愛我的父母”。在中國有一句話:團結(jié)就是力量。然而很少有講英語的人有這樣的想法。針對這些現(xiàn)象,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外語為工具,對異文化進行探究,以達到對異文化更深的了解。隨著外語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人們將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逐漸對異文化采取平等、開放的態(tài)度。在大學里,英語教學的課時非常有限,但學生在課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時間,因此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來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廣泛閱讀西方英語文學作品、報紙雜志和時事評論等材料,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電影、投影儀、互聯(lián)網(wǎng)等)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加強高校英語跨文化教育的途徑

1.提高英語教師的跨文化教學意識和教學質(zhì)量

教師作為跨文化教育中的主導因素,應努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如果教師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他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實現(xiàn)跨文化的培養(yǎng)教育目標。由于教師的跨文化教育意識較弱,缺乏一定的跨文化價值觀,因此教師除了應當具備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外,還應具備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文化素養(yǎng)和技能。從事高??缥幕逃慕處煈摷訌妼θ祟悓W、社會學、歷史、地理知識的學習。通過對比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了解東方與西方世界之間的差異,以幫助教師認識和了解外國文化和多元文化,開闊跨文化視野。在教育和學習過程中,要強調(diào)培養(yǎng)文化意識,增強解決文化多樣性問題的專業(yè)技能,加強跨文化意識和教育心理學研究??缥幕逃⒖缥幕容^等方面的學習也需得到相應的加強。在課堂中,教師要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欣賞文化多樣性的能力,并幫助他們建立處理文化差異的能力。教師文化視野的擴大,能幫助學生形成公平的文化意識和世界觀。在語言和文化的密切結(jié)合中,教師可幫助學生體驗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目的。此外,英語教師也應該豐富英語語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大量如教育學、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他們應善于認識和了解英語學習規(guī)則,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思想和觀點,選擇和使用的教學方法應符合語言學習規(guī)律。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知道在外語教學史上的一些關鍵的教育學學派,適當借鑒前人的一些外語教學經(jīng)驗,了解教學改革的新趨勢,以便他們能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在外語教學中達到跨文化教育的要求。

2.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學習態(tài)度

如何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語言和文化的比較,教師應明智地看待文化差異。一方面,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情境使學生能夠真正體驗到文化的差異;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閱讀書籍或雜志、實踐交流,來體驗到文化的多樣性。根據(jù)文化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教師可以研究不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教學中運用相關理論。教師應努力將教學重點從教師“教”轉(zhuǎn)向?qū)W生“學”不能只傳授知識,要從主題、文化研究的范圍和方法等方面引導學生。他們可以定義跨文化交際的類型和范圍,幫助學生學習語言表達的話語和通過話語內(nèi)容學習文化。教師應鼓勵學生培養(yǎng)文化平等和語言平等觀念。在文化研究中,教師應克服文化偏見,消除從自己的價值觀出發(fā)的限制。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文化策略和訓練文化策略的機會??缥幕逃龖灤┯谟⒄Z教學的全過程,通過文化內(nèi)涵的繼承來體現(xiàn),教師要發(fā)展各種教法,將跨文化教育貫穿于閱讀、口語、語法和詞匯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擴大文化教育的內(nèi)涵和外延,把整個英語教學看作是一種文化;可以改變一些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和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均擴大他們的思維方式。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不應局限于英語國家文化??缥幕庾R有著非常豐富的內(nèi)容。它要求人們認識到從全球的角度考慮問題。它包括英語國家的文化以及非英語國家的文化,從而了解整個世界。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在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時有一個開放的心態(tài),鼓勵他們把英語作為語言工具來認識世界,形成全球和國際意識。

三、結(jié)語

第2篇: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我國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十分高,高職院校中主要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英語專業(yè)教學方面還應該進行文化導入,以便能夠使學生更深入地學習英語。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并更好地應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所以,英語學習中的文化導入教學法既能夠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又能夠讓學生在跨文化語言學習中獲得文化內(nèi)涵的熏陶,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達到教學目標。因此,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對文化導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英語屬于一門語言類學科,其內(nèi)含豐富的文化知識。在英語教學中,英語的表達能夠體現(xiàn)出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學習英語,就要掌握其文化內(nèi)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其學習目標是能夠很好地應用英語,這需要學生對英語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如果不懂英語文化,即便是能夠說出流利的英語,也難免會出現(xiàn)“中國式英語”或在表達方面受到影響。①學生學習英語,便要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與我國文化的不同,這有利于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根據(jù)英語的實用特點進行教學,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索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自覺地借助英語文化深入學習英語。

2 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內(nèi)容

高職英語教學中針對文化的導入內(nèi)容可以分為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對話規(guī)范用語以及交際語言文化背景等。

2.1在詞語中文化導入的內(nèi)容

詞語是英語的主要構(gòu)成因素,詞語包含兩種意義,一種是表面意義,意為詞語字面的意思,另一種是內(nèi)涵意義,是指與社會和文化背景有關的意思。這就是語言與文化的一種關系。通常來講,每當遇到英語中的內(nèi)涵詞匯,教師都需要進行文化導入,例如“rain cats and dogs”字面意思很是不通順,但在英語中就可以解釋為“傾盆大雨”。這正是英語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西方國家人們在長期的生產(chǎn)勞動中總結(jié)出了大量的此類語言表達方式,這是英語中的成語,與我國成語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是語言的精華、文化的濃縮。②

2.2在語篇中文化導入的內(nèi)容

英漢文化中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篇章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這與中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有關,中國文化注重感官思維,西方文化注重線性思維,也就是說中國人說話愛兜圈子,外國人直截了當。③從語篇表達上講,英語篇章的結(jié)構(gòu)具有十分明顯的線性特點,以演繹式為主。多數(shù)的語篇開頭都是主題句,然后使用不同論點來論證主題句,最后再總結(jié)。而漢語的篇章有所不同,開篇由淺入深,最后歸納。

3 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方法與策略

3.1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方法

3.1.1循序漸進進行文化導入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雖然文化導入是有助于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在進行文化導入時,還需要循序漸進,讓學生以理解為主。在英語課堂中進行文化導入,可以由淺入深、由簡到難,根據(jù)高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本知識的引導下,逐漸擴展文化背景和文化內(nèi)容。④在低年級中導入文化內(nèi)涵,需要根據(jù)學生對英語的掌握程度進行文化導入,可以通過對話、談話的方式吸引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語法和語言知識的學習能力。循序漸進導入法分為以下幾點:第一,利用單詞的介紹,講解與日常生活有關或常用的單詞,比如“sorry”的用法,“sorry”和“Excuse me”的區(qū)別,“hello”、”good morning”、“good evening”等常用詞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常接觸此類詞語,對此類詞語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導入文化時學生不會感覺到陌生。第二,當學生對英語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知,教師可以通過英語短片、英文歌曲等擴大學生接觸英語文化的范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在英語短片或英文歌曲中,學生能夠了解到英語的用法及為什么這樣用,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3.1.2延伸相關文化進行文化導入

文化導入的目標并不是教育學生學習英語文化,而是利用文化導入,讓學生盡快掌握英語。延伸相關文化進行文化導入是指可以利用課本內(nèi)容,通過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文化內(nèi)涵的延伸。⑤但前提是教師要先教會學生教材上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文化內(nèi)涵的延伸。例如講授“manner”一課時,在講明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一位同學在路上遇到老師,先用中文以什么方式打招呼?怎么稱呼老師?后用英文同樣演示一遍,從中教師可以滲透英文中對教師的稱呼多數(shù)不叫“Teacher”,而是稱之為“sir”,這是英語國家的稱呼習慣。在延伸相關文化進行文化導入時,需要注意延伸的內(nèi)容要根據(jù)教材知識點而定,不能在還沒有學到相應的文化知識的時候便進行文化導入,否則會產(chǎn)生反向效果。

3.1.3對比中英語言進行文化導入

雖然我國高職英語教材的編寫人是中國學者,但其中會包含十分豐富的英語文化內(nèi)涵知識,教師在講解課本知識時,可以通過將課文內(nèi)容與中國文化對比,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在對比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同時也能夠加深對英語的理解。例如,在講授“hot dog”一詞時,如果按照詞義解釋應該是“熱狗”,在我國是對動物“狗”的稱呼,在英語國家中,這是一種食物。另外,講授中國與英語國家的不同之處,例如,中國人稱“死亡”、“犧牲”等,英語表達方式有所不同,不會直接說“die”,而是會委婉地說“to be with god ”。由此可以導入,英語國家人對表達不好的事情時十分委婉,多與宗教、上帝有關,我國則不同。再例如,在講解“party”一課時,主人歡迎朋友來家里做客,這時教師可以進行文化導入,講解西方文化的風俗習慣。⑥英語國家的人認為在聚會時早到十分不禮貌,這樣會影響主人的準備。而在我國,聚會通常早到十分鐘會顯得比較尊重對方,特別是對于長者或者地位較高者更應該這樣。對比中英兩國文化的不同,

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能夠讓學生找到立足點,在學習中也不會十分吃力,還會對豐富的外國文化產(chǎn)生興趣。 3.2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策略

3.2.1興趣導入法

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學生的課間或課余時間,培養(yǎng)學生閱讀英文短文,例如英文的《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用小故事吸引學生的興趣,在閱讀中主動挖掘文化內(nèi) 涵,并與同學共同分享。教師在課余時間需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為學生組織舉辦英語活動,例如英語小品、英語演講、英語知識競賽等,在活動中逐漸導入英語文化,加深學生的印象。

3.2.2文化講課法

邀請外教老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講座,為學生營造英語使用環(huán)境,在講座中要為學生講解英語與漢語的不同之處,再讓學生自行觀察和找出漢語和英語表達的不同之處,由外教老師進行外國文化的傳播,讓學生親身感受外國文化,增強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

3.2.3教具演示法

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地點還是在課堂中,所以,教師要利用好課堂時間,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文化的導入能夠事半功倍。教師可以使用不同教具為學生演示英語文化,例如講到“park”一課時,教師為學生播放多媒體視頻,視頻中展示各國公園,并配以簡單描述的詞語講解有特點的公園,其建成時間、社會背景、歷史價值等 。例如“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在展示視頻或圖片的同時,教師應該多為學生講解公園在西方國家的價值、意義,西方國家與中國對待公園景觀建設的不同之處,讓學生通過豐富的畫面領略到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在更直觀的教學中提高學習效率。

第3篇: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語言 文化背景知識 文化意識 文化缺失 文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143-01

《英語課堂標準》提出,要“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考、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但目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和結(jié)構(gòu)主義理論的沖擊,教師過多地強調(diào)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了文化知識的導入和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我們要端正英語教學思想,使英語教學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和需要。

1 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有些社會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梢哉f,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它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文化是形形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由于文化和語言上的差別?;ハ嗔私獠皇且患菀椎氖?,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難。學習一種外語不僅要掌握語音、語法、詞匯和習語,而且還要知道擇這種語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要了解他們?nèi)绾斡盟麄兊恼Z言來反映他們社會的思想、習慣、行為;要懂得他們的“心靈之語言”,即了解他們社會的文化。實際上,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有些社會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

英國語言學家多拉(R.Lado)指出:“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

知識,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焙D杆迹―.H.Hymes)指出,僅僅學習某種語言進行交際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使用那種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必須懂得什么時候使用何種得體的語言形式,怎樣以適當?shù)姆绞奖硎究蜌饣蚴遣豢蜌?,友好或是不友好等等??梢哉f,“語言的 使用規(guī)則實際上是基于這種語言所屬文化的各種因素?!?/p>

因此,語言不僅僅是一套符號系統(tǒng),人們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更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文化的制約和影響。文化內(nèi)涵是語言交際的具體內(nèi)容,文化意識是語言交際的思維基礎不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只是形式,而不注意語言的內(nèi)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這種語言。

2 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重要性

2.1文化教學有助于避免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的“文化錯誤”

為什么西方的笑話,在中國笑不起來?為什么在中國廣為傳頌的傳統(tǒng)美德“謙虛”,在西方則被認為是無能的表現(xiàn)?在東方,更強調(diào)集體表現(xiàn)和集體主義精神,在西方,則強調(diào)個人表現(xiàn)和個性張揚,他們認為,不愿顯露自己才華的人,是不可思議的和奇怪的。以上問題的癥結(jié),歸根到底是文化差異問題。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文化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稱呼方面、問候語方面、對贊揚的反應方面、談論的話題、詞語以及文化內(nèi)涵方面的差異等。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來表示對外國人的關心,殊不知這是一句冒犯的問話,侵犯了別人隱私,會激起對方的反感。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如當外國人稱贊中國人某一方面的特長時,中國人通常會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過獎)或Where,Where(哪里,哪里)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中西文化的差異還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間見面打招呼時的差異,中國人見面多問“你吃了沒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國人則說“Hello”。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將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異進行總結(jié)歸納,中國人與英語國家人士初交時談話的禁忌可歸納為四個詞: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個詞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R 代表religion,M代表 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問”:不問對方收入,不問體重,不問年齡,不問,不問婚姻狀況,不問“去哪兒”,不問“吃了嗎”。這樣可使學生對與英語國家人士交談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2.2文化教學有助于實施情感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英語知識的學習

美國教育家斯賓賽提倡“快樂教育”,要盡量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快樂的情緒去學習知識變求知為一件快樂的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師生情感的融合,就能激勵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獲得情感的滿足,從而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因此,適時適量滲透文化知識教育,尤其是跨文化交際中需要注意的知識 ,恰是調(diào)動氣氛的良好工具。

2.3文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形成正確得體的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文化意識

第4篇: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信息化課堂教學采用了各種先進的計算機硬件與軟件。通過這些硬件與軟件的應用能夠使得英語課堂課堂教學變得圖文并茂,使得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讓學生能夠同時接受多種感官“刺激”,同時激活大腦兩個半球,克服短時記憶的缺陷,讓學生更加容易的記住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材料,并利用這些材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更加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更加主動的學習。信息化課堂教學中的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具有信息處理與人機交互的能力,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可以及時的實現(xiàn)信息交互,這種方式對于英語課堂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圖文并茂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

例如在課堂教學《Earthquake》時,學生們多是從新聞或者電影、電視里面看到過一些簡短的畫面,對地震發(fā)生時的具體情況與造成的后果并不能夠形成有效的直觀認識。特別是《Earthquake》中的Reading部分所描述的唐山大地震,學生們基本就沒有一點點印象,這很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理解整篇課文帶來了困難。為此,在課堂教學前先讓學生們收集了解唐山大地震的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們利用信息技術來展示他們所搜集到的資料。在這個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與展示的過程中學生們已經(jīng)對唐山大地震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筆者在為學生們播放一段與Earthquake相關的圖像資料,并引出問題:“What is the film abou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film?”學生本就對信息技術有著一定的興趣,讓他們運用信息技術去搜集與展示資料,很容易激發(fā)出他們的主動學習興趣,然后筆者再一次的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導入,則學生就能夠自然而然地進入新的課堂教學中。

二、信息技術手段提高中英語課堂導入效果

課堂導入利用信息技術將能夠讓課堂導入不再單調(diào),進而能夠提高課堂導入的效果。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導入,可以將各種導入需要的畫面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能夠更好的理解教師所講的課堂內(nèi)容。例如在直觀導入法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具體的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幻燈片、VCD等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如上面所述在課堂教學《Earthquake》時可事先找一些與此有關的錄像或VCD片段,通過放映,讓學生感受到地震時人們的心情及地震所造成的災難。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還能夠?qū)⒏髯月曇粼厝谌氲秸n堂導入之中,這樣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從視覺上受到“刺激”,還能夠從聽覺上受到“刺激”,進一步的提高課堂導入的效果。教師們可以在上課前,根據(jù)課文的需要通過讓學生欣賞有關音樂、歌曲來進行課堂導入,然后因勢利導地組織學生對音樂的作者、作品的主題等展開討論。例如在《Country Music》中,就可以先讓學生欣賞Country Road這首MTV,然后以畫面和歌詞為引,讓學生們展開討論,進而引出Country Music這個話題,進一步說明鄉(xiāng)村音樂的內(nèi)容,使學生感到興趣盎然。

三、高中英語信息化課堂教學有助于突破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聽、說、讀是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與基本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靈活的交互活動則能夠使得課堂課堂教學中聽、說、讀、寫得到合理優(yōu)化,幫助學生從能力訓練的理性角度突破重點難點。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能夠使學生接受信息的載體由課本中的文字變成了可感知的聲音,可視的畫面,進而能夠有效的解決學生因認知水平不足而無法完全接受信息的問題,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課堂教學的效果。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能夠讓學生去有意識的聽英語錄音,看英語錄像,通過錄音中的標準發(fā)音與錄像在聲情并茂的畫面,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預感,為他們提高說和寫的能力打下基礎。

同時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幫助他們突破因文化差異而產(chǎn)生的困難。例如在語法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而不能夠很好的掌握語法,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則能夠?qū)⒊橄蟮?、晦澀的語法專有名詞變得具體化、明確化、生動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進而幫助他們掌握語法。例如在講“have+賓語+賓補(由分詞充當)”時,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這樣的兩組例句與相應的插圖。

He had water running.(插圖:一個人離開了,自來水籠頭卻開著)

第5篇: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 高職英語教學 文化導入 文化差異

長期以來,不少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現(xiàn)狀可以這樣來概括:只注重對語言形式(語音、語法、詞匯)的講解傳授,較少結(jié)合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特征進行語言教學。然而,語言與文化是不可分的?!耙环矫妫Z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能反映文化并為文化服務,學語言就是學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無處不在,語言的正確使用要受文化的制約,語言的詞匯無時無刻不負載著文化”。這就說明如果不了解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就很難理解語言本身。因此,外語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傳授語言外,還應當適時、適度地導入相關的文化知識。

一、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

學語言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然而,許多學生在和英語國家的人士交談時,由于缺乏文化意識,往往導致交際困難,甚至造成“文化休克”。沃爾夫森(Wolfson)說:在與外族人交談時,本族人比較能容忍對方所犯的語音錯誤和語法錯誤,而對于違反說話規(guī)則則被看作是不夠禮貌的或是沒有教養(yǎng),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差異引起違反說話的規(guī)則。有一位來上海教外語的外教,聽說某公司有個“英語角”,便去那里觀光一番,回來后有人問她感覺如何,她面帶不悅之色說:“我好像去了一次海關或警察局,因為他們老是問我下面問題”:

――What’s your name?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How much do you earn every month?

――What religion do you believe in?

這些句子在語法上都是正確的,問題在于提問的內(nèi)容涉及英美人所謂的“隱私”,違反了他們的說話規(guī)則,并造成誤解,認為中國人愛干涉他人私事。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幾個基本原則

1.實用性

實用性原則要求所導入的文化內(nèi)容與學生所學的語言內(nèi)容密切相關,與日常交際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關,同時也考慮到學生今后所從事的職業(yè)因素。這一方面不至于使學生認為語言與文化的關系過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另一方面,文化教學緊密結(jié)合語言交際實踐,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和文化兩者的興趣,產(chǎn)生良性循環(huán)效應。

2.階段性

階段性原則實際上就是要求文化內(nèi)容的導入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語言水平、接受和領悟能力,確定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同時在貫徹階段性原則時,還必須注意文化內(nèi)容本身的內(nèi)部層次性和一致性,不至于使教學內(nèi)容過于凌亂。

3.適度性

所謂適度,主要指在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上的適度。教學內(nèi)容的適度除了以上提到的實用和階段兩個原則外,還應該考慮該文化項目的代表性問題。屬于主流文化的內(nèi)容有廣泛代表性的內(nèi)容,就應該詳細講解,反復操練,舉一反三。同時還應該正確處理文化內(nèi)容的歷時性和共時性之間的關系。重點應在共時文化上,適當引入一些歷時的內(nèi)容,以利于學生了解某些文化習俗和傳統(tǒng)的來龍去脈,等等。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導入文化的方法

1.口語、聽力教學中的文化內(nèi)容導入

在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口語課中,教師要著重介紹與交際密切相關的英語文化。如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材中“寒暄、稱謂、問候、致謝、贊辭、祝愿、禁忌”等語言功能項目,教會學生如何跟英語國家人士互致問候及展開話題。在聽力教學過程中,雖然所聽的材料并不難,然而許多學生卻反映聽不懂。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學生英語基礎差,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太少。為此,在上聽力課時,教師不僅要訓練學生對容易混淆的發(fā)音的辨析能力、常用交際用語的掌握,而且要著重介紹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將文化滲透進來。如在聽有關購物的材料前,教師把有關購物的常用語介紹給學生,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材料的理解,提高他們的聽力。

2.閱讀課中的文化導入

高職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兩篇閱讀課。要閱讀英語文章當然要有一定的英語語言基礎,但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語言水平的問題,文化背景知識同樣是十分重要的。一些學生能看懂文章的表層意思,但做題時經(jīng)常出錯。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目的語的文化背景知識。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在講授涉及英美文化的文章時,應首先向?qū)W生介紹其文化背景知識,并指出其文化意義。如通過學習第二冊第十一單元第二課“Thanksgiving Day”,學生了解了西方國家感恩節(jié)的來龍去脈??傊?,教師在這些課文中滲透西方文化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既學了語言,又了解了文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詞匯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在英語學習中,詞匯的學習占很大一部分,而且大量的英語單詞、短語、成語都具有和文化密切相關的內(nèi)涵。所以,詞匯教學應介紹詞匯的文化意義,歸納、總結(jié)、對比這些詞匯與漢文化含義有別的特殊文化含義,如漢語中有堂兄弟、表兄弟、堂姐妹、表姐妹等詞,而英語只用cousin一詞來表示。在西方,人們習慣用藍色(blue)來表示沮喪、消沉或者下流,但在中國文化中藍色卻用來表示肅穆、嚴肅,用黃色表示猥下流。在中國,peasant(農(nóng)民)含有正面的、積極的含義,但對西方人來說,卻有某種反面的、消極的意味,指的是“鄉(xiāng)下人、鄉(xiāng)巴佬”。總之,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總結(jié)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詞匯和習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文化的積累。

總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傳授語言的同時,要明確文化導入的重要性,把與語言相關的文化內(nèi)容作為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融入其中,使語言的教授和文化導入同時進行,這將對學生提高外語水平及其對所學語言國的社會文化知識的了解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第6篇: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文化 滲透 高職高專 英語教學

在當今世界,由于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一個國家與世界的聯(lián)系日趨緊密,要想成為世界強國,就必須掌握關于世界的最新信息。英語作為國際通用的語言,在中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中起著溝通與交流的作用,因此,近年來我國對于各類學校中英語教學也日益重視。然而實際教學效果卻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英語教學只重視對學生英語語言的教育,而忽略了語言背后所承載和表達的文化。

文化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它體現(xiàn)于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具體體現(xiàn),任何一種語言都反映著某種文化,都有其深刻的與眾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所以在英語學習中,如果缺少了文化的滲透,學生的學習就變成了對語言知識的記憶和模仿,就無法正確理解和應用它。為了高職高專能培養(yǎng)出專業(yè)實用的人才,文化滲透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就顯得尤為突出。

一、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目前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要想有所好轉(zhuǎn),我們必須先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

1.高職高專學生的文化基礎較為薄弱。

首先,高職高專類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成績較差。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愿意選擇那些著力于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的學校,而旨在于培養(yǎng)某項專業(yè)技能的高職高專類學校越來越不受重視,因此這類學校的學生入學時,綜合成績較差,專業(yè)成績也不突出,這就使得此類學校的教學變得越來越難,而英語作為一門較難的主修和必修課,更是難上加難!

其次,學生的漢語基礎較差。在我國,因為高校的種類和數(shù)量一直無法滿足整個社會的需求,許多學生為了能躋身于較好的大學,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于學習課本知識,很少有時間去閱讀,而我們的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化知識,光憑幾本語文書是無論如何不夠的。所有的語言都有相通之處,要想學好英語,卻沒有很好的母語基礎,試問如何能做到?

再次,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較差。語言是文化的傳達,整體文化素質(zhì)的高低對語言的表達至關重要。由于學生的文化知識較差,學習興趣不足,使得他們對母語文化尚且知之甚少,對英語文化更是不甚了然,在這樣的情況下,英語教學變得異常艱難!

2.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只把英語看作是一種簡單的技能訓練。

在我國,英語只是學校里的一門課程而已,學生將其看作是一種簡單的職業(yè)技能訓練,認為學好英語就是做到能看懂,能做題,能獲得高分。于此相對,學習英語的任務就是簡單地背單詞,學語法,做題而已。這樣的英語學習使得很多的學習者失去了興趣。

3.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沒有考試壓力,教學比較隨意,教師往往采用滿堂灌的授課方式,不去關注學生是否掌握,或者教學是否有效,只是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而已。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那么我們要想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不得不把文化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二、文化滲透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約定俗成的用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東西文化的不同,從而學得更準確更靈活。英語國家和中國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一點而是單純地學習語言,雙方的理解就會出現(xiàn)誤差甚至錯誤。比如:漢語中我們形容人的力氣大通常會用牛來比喻,“力大如?!币驗樵谌祟悗浊甑纳a(chǎn)過程中,牛是所以家畜中力氣最大的。但是同樣的情況在英語中卻用馬來比喻,"as strong as a horse"這是因為在西方國家,牛并不用來耕作,馬才是其中力氣最大的。把這種知識點放在文化的背景中教給學生,他們才會記得更清楚,用得更準確。

2.文化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世界。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語言,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最好的橋梁。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國情。比如在今年的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中,有一個節(jié)目是著名喜劇大師憨豆先生的精彩表演,這個節(jié)目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一致贊揚。單純看他的表演,似乎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只有當我們懂得了英國人對于幽默的理解和詮釋時,才能更深層次地了解憨豆表演中的實質(zhì)和內(nèi)涵,才能更深地去理解他的韻味。另外,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對于英語國家的國情和政治決策有所了解。例如:當年英國人乘坐五月花號到達北美大陸,占領了印第安人的領地,建立了國家。然而英國人卻可以很自信的說這是他們的土地,這與他們的日常習慣和觀念是分不開的。所以說文化教育可以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世界。

3.文化的滲透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例如通過對社交禮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如何握手、進餐、如何、造訪等,而這些禮儀的中西差別相當大,一旦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很大的誤會甚至是不良影響。以握手為例,握手時要用右手而不是左手,因為古代打仗時,大部分士兵都右手拿劍,雙方見面時握右手就表示手中沒有兵器,以此來表示友好。又如,在西方的餐桌上,方巾不能圍在脖子上,只能放在腿上,以防湯汁粘在衣服上。若把方巾圍在脖子上是會遭人笑話的。如果我們了解了這些知識后再去和西方人交往的話,是不是會很自信呢?而帶著這種興趣去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是會更好呢?

第7篇: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課堂討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互動方式。我國學者劉舒生將其定義為:“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在集體中相互交流個人看法,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1]鄭海紅指出其優(yōu)點在于: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索問題、口語表達的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的好習慣。[2]本文筆者將課堂討論概括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教材中的重難點進行討論的一種課堂組織形式,其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等。雖然現(xiàn)在很多高中英語課堂都有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但其優(yōu)勢還沒有得到真正發(fā)揮,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文作者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提出相應的優(yōu)化策略。

2.高中英語課堂討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2.1 問題質(zhì)量不高,闡述不清晰

所需要討論的問題是課堂討論活動最核心的部分。這個問題與整堂課的教學主題及重難點緊密相關,整個課堂討論活動都要圍繞著它去進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不重視討論問題的設置,導致問題的質(zhì)量不高。教師經(jīng)常就是直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隨意指定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致使問題非常的簡單,學生無需討論就已經(jīng)得出答案;有的的問題又非常的難,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無從談起;而有的題目雖然質(zhì)量上還行,能夠引發(fā)學生去思考去討論,但問題的表述卻不是很清晰,學生很容易跑題。

2.2 教師指導、監(jiān)督作用未發(fā)揮,效果不佳

課堂討論活動中的問題一般都是些有難度的問題。討論的順利開展是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知識講解和思維啟發(fā)的。在很多的課堂討論活動中,教師往往一開始就直接給學生拋出一個討論問題,不作任何的鋪墊和解釋,就讓學生直奔問題進行討論,導致學生只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胡亂說說,無法達到討論活動的真正目的。而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往往疏忽了其在整個討論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和調(diào)控作用。學生在這種完全的自主活動中,很容易陷入無序的狀況,談論和上課內(nèi)容無關的話題;對于學生在討論中提出的一些新穎創(chuàng)新的觀點,教師無法及時給予贊揚和評價;對于成績好的學生,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主導整個討論過程,而成績稍差些,不善表達的學生在整個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的情況也不能及時的給予調(diào)控。

2.3 學生對課堂討論活動認識不足,流于形式

英語課堂討論活動設計的目的是希望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邏輯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纱蠖鄶?shù)學生對這種課堂組織形式的意義并不了解。他們只是覺著這能夠有足夠的自由而且非常熱鬧。至于為什么要進行討論,通過討論活動能夠?qū)W到什么,得到哪方面的提高等等都不清楚。雖然,很多英語課堂討論活動表面上看來課堂氛圍非常好,學生們積極參與,各抒己見,但實質(zhì)上學生們的語言輸出質(zhì)量、思維層次都不高,往往是對所學知識的重復和對現(xiàn)象的簡單描述,無法達到英語課堂討論活動的教育意義。

2.4 對討論活動的評價重視不夠,無法起到積極導向作用

英語課堂的討論活動是直接以口頭形式進行,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它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也不能供學生反復地看和思考,所以這對教師的評價作用提出了特殊要求。如果教師最后不對這堂課進行個全面的總結(jié)評價,學生也就無法認識到他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無法得到相應的提升,討論活動也就失去了其意義。關于討論活動的評價,很多老師都比較陌生,不知道該從哪些方面去進行評價,往往缺少實質(zhì)性、有意義的分析總結(jié)和評價。因此,對于評價方面,教師們還有待提高。

3.課堂討論活動的優(yōu)化策略

3.1 精心設計討論話題,明確目的

在英語課堂開展討論活動的目的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討論課能夠有效地實施,首先討論的話題一定要恰當。教師一定要認真的“備”教材,明確本課的重難點,挖掘貼近學生生活,可以啟迪他們思考,讓他們有話可說的話題;同時,教師還要認真的“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選出難度適中,集開放性、思考性、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的討論話題??傊?,教師要精心設計討論話題,明確討論目的,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暢所欲言,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

3.2深入指導討論,有效調(diào)控過程

課堂討論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則是整個討論活動的引導者、監(jiān)督者、調(diào)控者和合作者。教師不能布置完討論話題后,就讓學生自行討論而不管學生的討論情況。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做好其指導和調(diào)控的職責,適時的給學生提供幫助和建議。課堂討論活動之前,教師要設置些引導性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創(chuàng)建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表達他們的見解和看法。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中去,及時制止談論和話題無關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們的獨到見解,激勵求新求異,同時,對于討論活動中表現(xiàn)的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而那些發(fā)言少的學生,教師要調(diào)動他們的參與熱情,讓他們踴躍發(fā)言,敢想、敢問也敢說。

3.3 端正學生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討論積極性

課堂討論活動的實施主要是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課堂討論的形式主動建構(gòu)知識,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學生知識、情感、態(tài)度等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真正認識到課堂討論活動的本質(zhì)和意義,他們對討論活動往往不重視、敷衍了事。因此,教師要努力端正學生們對課堂討論活動的認識,讓學生們知道課堂討論活動的目的在于給他們提供一個平臺,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用英語自由地交流做事,敢想、敢說、敢于質(zhì)疑。

3.4重視及時評價、促進學生提升

學生課堂討論之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課堂討論活動進行評價。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合理的評價有利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利于學生反思和調(diào)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3]評價可以有學生的自評、互評以及教師的過程性評價、總結(jié)性評價等。教師對學生討論活動的評價可以從學生的語言表達、互動表現(xiàn)、思維角度和觀點質(zhì)量等角度等方面進行,肯定學生們的優(yōu)點,同時也要指出他們的不足,使學生通過評價了解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第8篇: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一、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逐步讓學生了解一些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思維方式、文化背景不同,語言行為也會有差異。同時,它也會導致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社會禮儀,以下簡單介紹高中英語教學中所涉及到的東西方風俗習慣上的差異:

1.標準稱謂:講英語的人對這些家庭成員或親屬直呼其名,有些孩子甚至用父母和祖父母的名字來稱呼他們,總之,在英語中直呼其名是家庭成員或親屬之間經(jīng)常使用的稱呼方式。但是,在漢語中,稱呼長輩家庭成員或親屬的名字是犯忌的,不能直接用名字來稱呼自己的祖父母、伯、叔、嬸、姨。在稱陌生人時,中國人常用“同志”、“師傅”、“小姐”、“先生”等稱呼語,但在英語中,用來稱呼陌生人的稱呼語是很少的。

2.贊語與應答:在英語國家中,人們可以贊揚自己的家人。人們經(jīng)常會聽到婦女贊揚自己的丈夫工作多么地努力,在事業(yè)上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婦女也會夸獎自己的孩子,說他們在學校表現(xiàn)如何好,在做事情時如何積極主動等。而在中國,這樣做會被認為愛炫耀自己。

3.社交禮儀:英語中的“please”比漢語中的“請”用得更經(jīng)常,更廣泛。如:下列例句中都含有“please”一詞:“Sit down,please”,“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the nearest bank”等。漢語中使用“請”相對來說就少一些了,像“尊姓大名”、“貴府”、“令堂”等,這些詞都可以用來表示尊敬。

4.禁忌:按照英語的文化習俗,任何涉及隱私或個人問題,都屬于禁忌的范圍,例如:年齡,收入,婚姻、政治、宗教信仰等都被認為是個人問題,不可談論。因此,中國人在學習英語時,一定要記住在與英語國家的人進行交流時,不要將這一做法照搬到英語中使用,這一點至關重要。

以上這些都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逐步滲透中西方文化教育,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盡量避免中西方文化交際沖突,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 在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能力,盡量避免中西方文化沖突

1.教師應該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為了適應新世紀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我們應該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從跨文化教學入手,通過西方文化的逐步滲透,逐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2.積極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教師應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開發(fā)每個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引導他們主動探究,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學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3.教師應挖掘教材,精心備好課 ,通過改進一些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1)在課文教學中。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課文無論題材和體裁都比較廣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語國家的文化內(nèi)容。教師在進行這些課文教學時要注意挖掘這些課文的文化內(nèi)涵,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課文教學中除了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紹與課文相關的文化背景外,我認為對英語語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比如在進行新課標英語必修3的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課文教學時,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分組布置作業(yè),讓他們通過網(wǎng)絡、書籍、報刊等多種渠道了解不同的西方節(jié)日,第二天進行5分鐘的總結(jié)交流,這樣可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通過對西方節(jié)日的了解,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能力。(2)在課外閱讀中??缥幕尘爸R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談及所有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因此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個很好的補充。教學之余可向?qū)W生推薦閱讀體現(xiàn)外國文化的英文版的文學作品簡易讀本,還可以引導學生讀一些報刊、雜志(如英語沙龍等),同時,在閑暇之余,觀看原聲英文電影,看CCTV-9的英語節(jié)目等,提醒學生們通過網(wǎng)絡,書籍,報刊等,留心積累有關中西方社會習俗以及日常交際等方面的知識。

第9篇:高中英語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高語境 低語境 沖突 策略

1.引言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T.霍爾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書中提出了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概念。他認為:“任何事物均可被賦予高、中、低語境的特征。高語境事物具有預先編排信息的特色,編排的信息處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僅有微小部分存于傳遞的信息中。低語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須處在傳遞的信息中,以便補充語境中丟失的部分”。根據(jù)這一理論,高語境文化成員在表達感情和傳遞信息時含蓄間接,用字隱晦,而低語境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則是通過直接的表達和符號傳遞進行交流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國家屬于高語境傳播社會,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多屬于低語境傳播社會。

2.高低語境文化的沖突

不同語境的文化決定了人們的交際方式、認知方式和表達方式。由于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美兩國人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始終固守著各自的傳播語境,從而導致人們在交際中對同一條信息的理解有顯著差異,造成彼此之間的交流困難,因此交際失敗屢屢發(fā)生。

首先,中國的高語境文化與美國的低語境文化在間接交際與直接交際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在大部分文化中,都包含間接交際和直接交際兩種模式,只是兩者的側(cè)重程度會隨著不同文化有所不同。中國人傾向于間接交際。交流模式常常是含蓄、內(nèi)隱以及較多的非言語編碼。而美國人更注重直接交際,常常是外顯、明了及較多的言語編碼。例如:

Neil是一位美國工程師,工作在一家設在美國的中國公司。一天,總經(jīng)理吳先生對Neil說:“很高興你為公司付出的辛勤勞動以及取得的成績,因此想讓你作為這次中東新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但是,這就意味著你要離開家,當然你的家人可以陪同你一起去,而且這個職位還有相當可觀的經(jīng)濟收入,你覺得如何?”Neil說:“謝謝你對我的信任,但是我必須得和家人商量一下?!眱商旌螅琋eil告訴經(jīng)理:“我和妻子不喜歡離開美國這個想法,不能接受這個職位?!闭f完離開了辦公室。吳先生什么也沒說,只是感覺很驚愕。

此例中,中國人在交際之初沒有直接陳述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是先對Neil加以贊揚與肯定,這就表明來自高語境文化下中國人交際的間接性。而來自低語境文化的美國人,當不愿意離開美國接受那份工作時,直接表達了想法,這正是低語境交際直接明了的特點。另外,間接交際有助于緩解在被人拒絕、合作伙伴間產(chǎn)生分歧時出現(xiàn)的尷尬,保護彼此的顏面,而直接交際卻沒有此功能,因此Neil直接拒絕了經(jīng)理,并沒有考慮到經(jīng)理的身份、地位及顏面如何。

其次,信息接收者和信息發(fā)出者的地位在中美兩國有顯著差異。低語境交際重視信息發(fā)出者如何將信息傳達得更加清晰流暢,保障信息來源的可靠性等。相反,高語境交際一直是注重接收過程的傾聽與解譯。例如:

劉先生是被派往美國工廠的一位有經(jīng)驗的中國工人。他在美國和在中國一樣努力工作。盡管他懂一些英語,但他說得并不多。當他的老板解釋一些事情或者他的同事與他討論工作時,他只是傾聽,幾乎不做應答。也許他的做法在中國并不是問題,可能還會被當成多干活少說話的模范工人。但是,在美國不同,他的老板及同事對他的行為感覺很不高興。

此例中,劉先生的老板及同事都是傾向于信息發(fā)出者的交際,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問很多問題。相反,劉先生習慣于接收信息,由于處在不同的交際環(huán)境下,因此他的老板及同事才會對劉先生的做法不滿。為解決這種沖突,劉先生應適應低語境文化下的交際,學著做個信息的發(fā)出者,這樣才能夠在整個大環(huán)境下有效并愉快地交際、工作和生活。

除以上兩個方面外,中美跨文化交際中的沖突還體現(xiàn)在其他方面,如過程導向交際與結(jié)果導向交際,關系導向交際與個體取向交際等。由此可見,在跨文化交際中,文化障礙引起的用語失誤往往會造成交際失敗,甚至導致摩擦。因此,怎樣取得跨文化有效溝通是一個需要解答的重要問題。

3.中美文化間的溝通策略

由于中美兩國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方面差異很大,因此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往往容易違反說話規(guī)則,影響交流,嚴重時會造成“文化休克”,使交際無效果或產(chǎn)生相反的效果。

就高低語境兩種文化如何達到溝通這一問題,Brown和Levison提出了“面子保全理論”,認為人們在交際中應該為對方保留面子,使用禮貌語言。例如,May I know if you are married?此句中使用了試探性模糊詞may,以設法得到聽話者的合作,建立合作的交際關系。因為在低語境文化中,詢問別人的婚姻狀況被認為是對別人隱私權(quán)的冒犯。May表明說話者不應該向受話者提出這個問題,回答與否由對方選擇決定,這樣就很好地維護了雙方均等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梢姟懊孀颖H笔且环N雙贏的溝通策略。

除面子維護策略外,其他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際中減少誤解化解矛盾的策略經(jīng)總結(jié)大體如下:

(1)承認差異。交際雙方要認識到高語境文化更多依靠非言語表達。低語境文化重視語言符號本身的意義。

(2)認真傾聽。認真傾聽對方的話,試將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進行假設。

(3)話語重組。從對方的文化觀點出發(fā),重組話語從而理解對方真正的交際意義。

(4)建立信任。依據(jù)交際雙方之間的言行舉止建立彼此間的信任。

4.結(jié)語

中國的“高語境”文化與美國的“低語境”文化差異是造成中美跨文化沖突的直接原因。但不代表二者是完全對立的,高低語境文化的劃分并非是絕對的、不可交疊的對立體,所有不同的文化都處于不斷交流和融合之中,不能完全割裂開來。因此,在對待中美兩種不同的文化上,應當用平等、寬容和尊重的態(tài)度將其視為一個連續(xù)體的兩端,把握兩者的本質(zhì),取長補短,只有這樣中美文化的沖突才能得到和解,達到文化共存。

參考文獻:

[1][美]愛德華·T.霍爾:《超越文化》,居延安等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