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可視化教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可視化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可視化教學論文

第1篇: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實驗前實施安全教育考核制度

在進行化學實驗課程之前,學生對化學實驗了解得往往不多,雖然對實驗項目興趣濃厚,有迫切進行實驗的欲望,但對實驗的機理、內容和安全知識卻是知者甚少。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安排在這個階段,讓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相關安全知識,確實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教師在講并不表明學生一定在聽,由于多種原因,能完全掌握安全知識的學生較少。臺灣清華大學在這方面實行的是安全教育結合化學實驗室的準入制度。學生在進入化學實驗室之前,必須通過相應的安全教育和考試,并把通過安全考試作為進入化學實驗室的必要條件。安全教育方式多樣化,學生可選擇選修安全教育課和網(wǎng)絡教育等不同方式。在考試前往往還會安排進行一次集體授課,請專業(yè)的實驗室安全人員來進行講解。對于缺考或考試不合格的學生,會安排重修和考試,直至合格后才準進入實驗室。在安全考試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來訪的資深教授也要在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前通過安全考試,否則是不允許進入的。我們傳統(tǒng)的實驗安全教育也有自學和集中授課環(huán)節(jié),但往往缺乏的是安全考試制度。進行安全考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安全學習的效果,同時把其作為進入實驗室的必要條件,能讓學生在思想上充分重視,避免了傳統(tǒng)安全教育方式中學生可聽可不聽的懈怠局面。臺灣清華大學在授課方面也盡可能以形象教育方式為主,用實物演示、圖片展示等教育方式來提高安全教育效果。例如,在講解實驗室滅火知識時,重點強調需要沉著冷靜,及時判斷火勢大小、原因并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局部著火,順手用濕布、沙子等材料蓋滅;火勢較大時,依據(jù)著火原因和火情使用適宜的滅火器材;火勢無法控制時,及時斷電關氣,迅速離開并立即報警。在講解使用滅火器材時,可以把常見的各類滅火器向學生展示,同時用示范的方式給大家進行演示。通過這樣的系列課前安全教育與考試,讓每名學生都掌握相關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能力。這不僅保障安全教育的效果,而且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實驗室安全事故。

教學過程中強化安全教育

傳統(tǒng)安全教育方式往往只重視課前的安全教育,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和結束后并沒有實質性的安全教育內容。這也給學生造成誤解和思維定勢,認為安全教育只是走過場,對于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也產(chǎn)生不在意的心理,因而易于發(fā)生實驗室安全事故。在日常實驗室安全教育方面,臺灣清華大學采取了一些很有特點的措施。例如在每間實驗室門口都有危險提示標志,說明該實驗室可能產(chǎn)生哪些危險,同時也提示禁止在該實驗進行不恰當行為(如吸煙、帶入磁性物體等)。每個實驗室需要使用的危險試劑、藥品都需要進行登記和專人保管使用,在實驗室門口醒目的位置建立文件夾,放有該實驗室使用的危險藥品的性質和預防、處理措施的資料,不斷提醒進入實驗室的人員要時刻進行規(guī)范操作和安全處理。他們還專門成立環(huán)安中心來進行實驗室安全檢查和安全設施維護工作,往往每學期有多次的安全檢查。相比之下,內地高校實驗室的安全制度實施則相對不力,有些安全檢查流于形式,這是需要認真改進的。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強化安全教育。我校在進行每項化學實驗之前,都要求學生進行預習,不僅要對實驗機理和實驗過程進行預習,而且需要查明實驗中每一個用到的試劑與藥品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安全特性(MSDS)[10]。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同時也能指導學生在實驗中進行規(guī)范操作,避免安全事故。為了能提高學生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效果和安全覺悟,我們計劃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安全監(jiān)督。學生相互進行實驗操作監(jiān)督,對實驗設施和實驗環(huán)境提出安全意見,不僅使學生實驗操作更加規(guī)范,而且讓他們時刻具有安全意識,同時也改進了實驗室環(huán)境和條件。在這個過程中,畢竟學生的經(jīng)驗尚淺,教師應當在合適的時候進行引導,以取得更好的實驗教學和安全教育效果。學校提倡在實驗前和教學過程中將實驗安全教學引入案例教學方式,對社會上最近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和實驗室以往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視野,同時也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安全處理方式。例如在使用金屬鈉的實驗中,在課堂上讓學生對“實驗室中金屬鈉著火是否能直接用水進行澆滅?”進行討論。這樣不只是教師直接灌輸關于金屬鈉的安全知識,還讓學生在討論中更加深刻了解金屬鈉的性質,同時也讓學生正確掌握用砂土隔絕氧氣而滅火的手段。當然,如果在確保安全條件下用少量金屬鈉為學生進行教學演示,將能取得更直觀的教學效果。這些安全教學方式和手段都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強化,能讓學生在潛意識上強化正確的安全理念和掌握實驗安全技巧,培養(yǎng)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綜合能力。

課后安全評價鞏固安全教育效果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忽視了實驗結束后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實驗結束后,學生只是對實驗過程進行復述,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并書寫實驗報告。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都以獲得實驗產(chǎn)物的多少來衡量實驗的成敗,而對實驗的規(guī)范操作和安全事項不加重視。為了能達到安全教育與實驗教學一體化,在課后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引入學生對實驗安全的自我總結評價方式,能讓學生對實驗過程的安全進行有效的總結,達到將安全教育貫穿整個實驗教學過程的目的。在實驗報告中增加實驗安全評價一項,讓學生從安全角度去審視自己的整個實驗過程:實驗儀器裝置是否按照要求搭建,原料稱取時是否有撒漏,實驗過程中廢氣是如何處理的,實驗結束后的廢料是否進行規(guī)范處置等,對每次實驗操作進行安全總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時刻意識到實驗安全的重要性。對于那些實驗操作不規(guī)范、存在實驗安全隱患的學生,雖然僥幸得到實驗預期的產(chǎn)品和結果,但整個實驗嚴格來說是不合格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并沒有讓這些學生意識到問題所在,通過實驗后的安全評價能讓他們進行這方面的自我批評和改正,真正在實驗能力上得到提高。因此推行課后自我安全評價教育方式,能進一步鞏固整個實驗教學過程的安全教育效果。

第2篇: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我認為,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應扮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角色參與對話,學生方能在主動積極的思想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yōu)秀語言,享受審美情趣。同時對話式教學也是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召喚,新課標的要求。

閱讀中的對話教學,教師應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合理謀劃布局,正確處理好教師的教學行為,尤其是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對話本身就體現(xiàn)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溝通等觀念。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在師生之間互動形成體驗、探究的氛圍。我們應尊重每個學生的意見,多鼓勵、啟發(fā)、鞭策他們,讓他們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敞開心扉,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注重傾聽每位學生的發(fā)言,多肯定、贊許學生的見解。只有真的相信學生,不低估他們的能力,自己不再是課題的主宰,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營造了健康、愉悅的學習氛圍,強化了民主參與的主動學習習慣。同時教師的地位也實現(xiàn)了真正的轉變,成了學生學習的顧問和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也是受教育者。

二、注重過程,確立正確的結論與過程的關系

傳統(tǒng)閱讀教學忽視過程,關注的是可以轉化為分數(shù)的結論,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條文背誦。這樣的閱讀教學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fā)展的整體關懷,失去了學生知識意義的構建過程,是與對話教學的原則背道而馳的?,F(xiàn)代教學要求我們在對話中實現(xiàn)學習的過程。因此我們要激發(fā)學生全神貫注地去體驗文本,通過對話去理解文本、發(fā)展文本。在對話中展現(xiàn)知識的生成過程,在過程中感悟、提煉、凝結知識,在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文本對話中思想得到提高,思維得到訓練,知識得到整合和運用。從而使學生學會如何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是解決了學會學習的問題,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養(yǎng)成習慣。這是對話過程中才能實現(xiàn)的。至于結論,要讓學生自己去體悟,面對各種不同的感悟、理解,我們也不要強行統(tǒng)一,最好鼓勵學生通過對話,繼續(xù)深入進行探究。

三、重視知識的生成,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第3篇: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一、單一教學模式的利與弊

1.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一般叫做“注入式”或“填鴨式”。這種教學模式,如果教師組織得法,調配得當,經(jīng)驗豐富,知識廣博,在知識傳播的系統(tǒng)性、扎實性、快速性上就會擁有獨到之處。在我國大多數(shù)的課堂上,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注入式”都是主流的教育方法。但不可否認,這種方法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從長時期看來,易導致學生產(chǎn)生學習疲憊感,導致學習效率降低。

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這是近幾年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杜郎口中學和洋思中學等都有這種提法,教師成了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這種教學模式在理論上是一種進步,強調了學生這一主體在學習上的重要性。但這種教學模式在知識傳授的系統(tǒng)性、扎實性和快速性上卻存在嚴重的不足,我們無法將課堂和知識完全交由學生支配,這樣就失去了課堂本身的意義。

二、中學教學方法的分類

李秉德先生在《教學論》中對課堂做過系統(tǒng)的分類,我們參照可以得出五種形式:

(1)以語言文字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主要是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這是主要的一種形式。(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即實驗法、演示法、參觀法等。(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比如練習法、作業(yè)法、操作法等。(4)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方法,比如陶冶法等。(5)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fā)現(xiàn)法、探究法等。

三、多元化教學活動的探索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社會各方面都在不斷革新與變化,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在發(fā)生著改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每一個學生都有著各自的個性特征,他們更加渴望參與到教學中,不再愿意完全被動地接受。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地調整,用多元的方法來引導、刺激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多元化教學活動的定義

多元化教學活動,即摒棄單一的、模式化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傳遞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為根本,運用多種授課方式、多種教學工具,將抽象的知識變成形象的、趣味的生活化內容。

2.建立多元化教學活動的原則

根據(jù)不同的校情構建教學模式。校情的分析需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2)考慮教師的專業(yè)水平;(3)考慮講授的課型即講授課程本身的內容。

3.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討論

(1)說明文課型:參與式教學法

比如,在講授《中國古代建筑》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就近找到一處古式建筑進行參觀、學習,現(xiàn)場講授。在參觀之前,我采用學案的方法指導學生先自學課文,了解古代建筑的特征、術語。其次,學生在參觀時通過手繪部分結構圖加深了解。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課題組,復原本市古城部分建筑并繪出圖紙,當做假期作業(yè)。假期回來,我們召開了研討會,許多小組做得都非常精妙??梢哉f,在學習中將知識與實際應用聯(lián)系起來,既使學生看到了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又有了學以致用的意識。

(2)文言文課型:讀誦法、寫作法、基礎知識競賽法。

雖文言文產(chǎn)生的時代較遠,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法來了解它,比如:讀誦法能使學生很好地把握節(jié)奏,了解內容。講《項脊軒志》的時候,第一步先讓學生通過學案疏通文義,然后引導學生重視三讀,一讀生字詞,二讀文義,三讀感情。第二步是讓學生寫作,以文言的形式寫一件自己難忘的事,要求不超過50字。學習文言文最好的方式就是寫,在寫中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使文言成為語言的習慣。通過朗誦會的形式,引起學生文言學習的興趣。最后運用競賽法強化基礎知識,寓教于樂。

(3)詩歌課型:品讀法、表演法。

“文之難,而詩之難又難。古之喻多矣。而愚以為辯于味而后可以言詩。”司空圖把品味語言的韻味作為學詩的前提。那么,我們該如何品味?如果是單一的模式,久之必會生厭?!囤L·靜女》寫的是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細節(jié)描寫很突出。我讓學生用啞劇的形式即興表演,學生用夸張的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在歡快的氣氛中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

在講《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時,我發(fā)給學生畫筆和紙,讓他們在充分體會詩意后給詩歌配一幅插圖,要求最大限度地展示作者的情感,這一方式啟發(fā)學生去認真思考作者的心境、情感。

第4篇: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探究式教學法的培養(yǎng)目標一般為: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新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高效快速地獲取信息及分析、利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質疑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能主動地發(fā)現(xiàn)自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二、探究式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1.提出問題,明確目標

教師在對教學內容總體認識和認真把握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使學生面臨矛盾,從而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探究,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在探究性學習中,問題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和核心,學習活動是圍繞問題展開的。所以,教師的問題創(chuàng)設非常關鍵,一般要注意:問題的提出要圍繞本學科知識和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并在此基礎上逐漸擴大到生產(chǎn)實際和社會生活;要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設計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有層次化,要面向全體學生,根據(jù)各層次學生不同的特點設計問題,注意各層次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盡可能采用低起點,層層推進,做到統(tǒng)籌兼顧。既要為高層次的學生插入騰飛的翅膀,也要為低層次的學生裝上起跳的助力器;要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易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熱點問題。提問有新意、有趣味、有針對性,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變“問題”為興趣,可很快使學生處于興趣盎然、思維活躍的狀態(tài)中,從而提高研究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創(chuàng)設的問題要有現(xiàn)實意義,要注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2.以疑導讀,師生互動

學生通過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明確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后,就會在疑問的引導下去探究和思考,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把教學的重心轉到學習過程的調控、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上,積極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充當一個在關鍵時刻對學生的提供服務與幫助的人。要引導學生積極回答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對一般性的問題,要求學生自學后自己解答;對較難的問題,則需要通過教師啟發(fā)來解決;對于應用性的問題,還需要引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獲取信息,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發(fā)表它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互相補充,共同提高。要鼓勵同學們勇于探討,積極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敢于嘗試、善于嘗試的良好習慣。

探究式學習強調師生互動,強調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充滿生機與活力,但并不能全面否定教師講授的作用。但這種講解應當是精講,是有針對性的點撥式的講解,主要在于解決學生難以準確理解和掌握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中出現(xiàn)的學生無法理解的問題。評講時要簡練、準確、生動,點撥要力求巧妙,使學生既能窺見門徑,又不一覽無遺。為了充分解答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教師還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沒有的相關資料,一方面豐富課堂信息,另一方面也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所學的知識,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原理,最好有實物、模型、掛圖、多媒體課件或舉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實例,加以比喻講解,然后再回到概念和原理上來,加以升華,達到把學生引入回味和思維之中的境界。引導和誘導學生學會知識、學會技能、開發(fā)思維、學會探究。

3.自主質疑,發(fā)展思維

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查閱資料等自主學習過程,知識進一步豐富的同時思維也得到了提高,智慧和潛能大大地被激發(fā)出來。此時,學生的學習會由被動變?yōu)橹鲃?,促使自己去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最終達到自己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解放思想、放飛想象,激發(fā)學生的懷疑和批判意思,敢于并善于向老師發(fā)問,讓學生充分張揚個性,表現(xiàn)自己,體驗成功。倡導學生自主質疑,就是指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把凡是受課本知識觸發(fā)而閃現(xiàn)的問題,或是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所產(chǎn)生的不明白的問題,或是對教師的講課、說法認為不對或不理解的問題都可以大膽地提出,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這種既有教師設計問題又有學生提出問題的課堂,才能真正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4.及時評講,總結提高

為了保證問題解決的效果,還要對學生問題解決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總結。評價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移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yǎng)能力上。因此,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評價,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等進行評價。具體來說,評價內容包括: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同學間的相互協(xié)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偨Y既是對探究式教學過程的一個總的回顧,也是每個學生的一種深入和提高。整個認識過程以問題的提出為始,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解決為終。

探究式教學過程,是一個自主探究,人人參與教學、參與競爭的新型教學手段,是一種既要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要體現(xiàn)學生主體作用的互動教學結構。教學實踐表明,這樣做一方面可使學生帶著問題有的放矢地學習,促使其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真正體現(xiàn)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互學習與合作。另外,由于教師不再將問題的答案事先告訴給學生,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為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5篇: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概括與分析我校近幾級學生分析化學實驗課考核方法以及考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保證實驗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總結經(jīng)驗,形成了分析化學實驗課自己獨特的考核方法。

在高等農業(yè)院校,分析化學實驗課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的一種有效形式,是培養(yǎng)農業(yè)生產(chǎn)和科研等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有關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及分析問題、解決間題的綜合能力。圖分析化學實驗課考核方法有筆試、操作等。實驗操作考試是考查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和基本實驗技能的一項考試,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科學素養(yǎng)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以筆試的方法進行考試無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在檢驗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基本實驗技能方面,實驗操作考試是其他考試形式不能替代的。為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在重視教學實踐的同時,不斷地改革了分析化學實驗課的考核方法??偨Y考試經(jīng)驗,形成了我們分析化學實驗課自己獨特的考核方法:即采用實驗的有關理論考試與實驗技能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口試加操作)。

一、我校分析化學實驗課舊的考核方法

(一)2001級學生采用閉卷筆試的方式。試卷內容包括分析化學實驗中的實驗原理、實驗現(xiàn)象、所加試劑的作用以及所用儀器的使用方法等。像文化課統(tǒng)一時間統(tǒng)一科目進行。考前對試題進行了保密。

(二)2002級學生采用實驗操作考試??记安僮鲀热菀彩潜C艿?。具體是:自己的老師監(jiān)考,考試時間為每人30分鐘,一組02人,所有學生實驗操作內容一樣,都是通過酸堿滴定計算溶液的濃度?學生操作完成后將數(shù)據(jù)以及計算結果記錄到試卷上,老師根據(jù)記錄結果打分。上實驗的全部學生考了4、5天才能結束。

(三)2003級學生采用實驗操作考試。具體是:每個學生考試時間10分鐘,學生按班級、學號排序進行考試,一個老師一次監(jiān)2個學生,10分鐘后再進2名學生,依此類推。全部學生實驗考試內容都相同,都是完成一次酸堿滴定,老師要對每個學生每一個操作要領和操作要求正確與否打分。5天全部學生考試完畢。

二、舊的考核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分析化學實驗課舊的考核方法中存在很多的間題,比如筆試存在抄襲現(xiàn)象,所以不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對學習好的學生也不公平。2002級學生雖然采用實驗操作考核方法,但也沒有檢查學生的操作要領,只是通過最后的計算數(shù)據(jù)是否接近準確值來判分。這兩種考核方法都沒有關注學生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是否規(guī)范,技術要領掌握與否。2003級學生采用的考核方法雖然檢查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但不能檢查出學生對實驗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傳下去對以后做實驗的學生的影響也不好。以后的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就不會深刻理解理論知識,也不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更不分析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執(zhí)照老師給定的步驟完成實驗,使用儀器的操作要領和要求也不管規(guī)范與否,因為考試時只要打聽一下使用那種儀器,突擊記憶它的正確使用方法即可過關。這樣考核的結果并沒有達到開設實驗課的目的要求,以提高學生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實驗操作并不是非要讓學生得出一個即定結果,而是讓學生掌握實驗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這才是實驗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間題如下:

(一)分數(shù)不成正態(tài)分布。實驗成績不成正態(tài)分布,一是因為閉卷考試時有些學生在考場上作弊了(有的抄襲學習好的學生的答案,有的抄了書本),二是因為操作時一次考生人數(shù)多,有的學生抄襲別人的數(shù)據(jù),這樣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實際水平。

(二)試題保密。我覺得實驗考核試題沒有必要保密。因為實驗操作考試主要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而不是考查理論知識,不能像文化課統(tǒng)一時間統(tǒng)一科目進行閉卷筆試。以筆試的方法進行實驗考試無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所以不應該保密的,再說操作考試全部學生要進行4、5天,也保密不了,所以實驗考試本身應該開卷考試。

(三)突擊訓練問題。后面考的有的學生向已考過的學生打聽操作所用儀器,然后進行突擊訓練。操作姿勢和要求是靠平時積累和培養(yǎng)的,不是靠突擊訓練。有的儀器使用方法突擊也沒用。分鐘內不但要完成一個完整的操作,還要考慮儀器使用方法的話時間是比較緊張的。上課使用的每種儀器老師都詳細的講到它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操作姿勢。只要你平時都按照要求使用,考試01分鐘是足夠的。

三、分析化學實驗課新考核方法

為了使學生成績能夠客觀地反映學生對實驗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我們采用平時實驗報告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的辦法給出最終成績:即平時實驗報告成績占50%,其中包括預習報告、實驗態(tài)度、實驗操作技能以及實驗結果的準確度與精密度??荚嚦煽冋?0%,其中包括實驗有關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為了提高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和加強學生對實驗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我們提出新的實驗考核方法:即采用實驗的有關理論考試與實驗技能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口試加操作。具體做法如下,

(一)試題。試題內容為口試加操作。考試試題的難易程度一致,保證考試的公平性??谠噧热轂閷嶒炗嘘P理論:即所做過的分析化學實驗中的實驗原理、實驗現(xiàn)象、所加試劑的作用以及所用儀器的使用方法等,比如標準溶液的配置方法有幾種,Ha、Na0H溶液如何配置,標定二者使用哪種基準物質、采用哪種指示劑辨別終點以及終點顏色如何變化,自來水硬度測定終點顏色如何變化,K2C2r07測FeZ+實驗中加H3P4O的作用是什么,甲醛法測N%實驗原理,分光光度計的組成部分以及每部分的作用,電子天平的稱量方法以及差減稱量法的步驟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對實驗有關理論我們摘錄出來做成卡片,每一個問題一個卡片,一個卡片一個編號。實驗操作內容所有學生一樣,并且提前通知學生,都是完成一個完整的滴定分析操作:即將燒杯中溶液準確定容至容量瓶中,移液管準確移取一定量溶液至錐形瓶中,用標準液滴定至終點后記錄滴定管數(shù)據(jù)后報告老師。操作內容及步驟我們做成試題形式。每名監(jiān)考老師拿一份實驗理論卡片以及實驗操作要領評分細則,監(jiān)考老師們考前要統(tǒng)一口試題的正確答案。

(二)考試過程。每個考場4張實驗臺,每次考試一個考場進4名學生,每個考場2名監(jiān)考老師,即每個監(jiān)考老師每次監(jiān)2名學生。

1、試題的擺放。我們把操作內容及操作步驟試題貼在每個考生的實驗臺上,所需儀器和藥品也整齊地擺放在實驗臺上。

2、學生進場考試。學生不按照平時做實驗的地點和代課老師進行,而是按班級、學號排序先在準備室抽考場號,準備室的老師宜讀考場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每個考場先進4名學生,每個老師監(jiān)2名學生。先考操作,每個學生10分鐘,到時做不完的監(jiān)考老師會讓學生停止。監(jiān)考老師根據(jù)每一步操作要領評分細則打記號,比如容量瓶的洗滌用水是否過量,從燒杯向容量瓶中轉移溶液是否使用玻璃棒,定容是否過量;移液管操作手法是否規(guī)范;滴定管涂油、洗滌、潤洗、裝液、排氣泡、讀數(shù)姿勢以及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滴定過程中活塞的控制以及終點顏色的判斷等一系列的操作是否規(guī)范。實驗操作結束后到監(jiān)考老師處抽理論口試卡片編號,閱讀完題意回答問題,時間為5分鐘,在此時間內最多有三次抽卡機會,滿分逐漸降低,比如第一次滿分01分,第二次滿分8分,第三次滿分6分??荚嚱Y束后監(jiān)考老師根據(jù)回答內容酌情打分。4名學生考完后監(jiān)考老師收拾好儀器和藥品后再進4名學生,依此類推。

第6篇: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主要有5個特點:(1)教師一體化,即專業(yè)理論課教師與實踐課指導教師一體化;(2)教材一體化,即理論教材與實踐課教材一體化;(3)教室和實驗室一體化,即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室內外專業(yè)教室、實習車間”轉變,教室、實習車間、實訓基地一體化;(4)學習主客體一體化,即學生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chuàng)新型”轉變,教師由“主講型”向“指導型”轉變,“教學做”一體化;(5)教學手段一體化,即由“講授、板書”向“多媒體、網(wǎng)絡化、現(xiàn)代化教學”轉變。

2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在我國,“教學做合一”源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理論,他將“教學做”視為一體,認為“做”是核心,主張在“做上教,做上學”。這一理論對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仍有重要指導意義。德國采用“FH”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加拿大實施CBE模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英國推行NVQ(職業(yè)資格證書)訓練模式理論—實踐教學。從國內外一些實際經(jīng)驗來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適應當前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方向。

3“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內科護理學理論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設計教學方案,根據(jù)人才培養(yǎng)方案修改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場景,調整教學大綱和學時。課前教師集體備課,準備教學資料和實驗用品,如模擬病房等。以“心衰病人的護理”為例,將學時從2學時調整到6學時,分3次課完成教學。教師根據(jù)病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情境,然后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資料,完成項目任務,最后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教學實施步驟:教師講解相關理論知識;視頻觀看與臨床病例討論相結合,評估病人癥狀和體征(臨床表現(xiàn));教師示范相關技能操作,將簡易標準化病人與角色扮演法、演示法結合,學生操作,教師點評,教師再示范,學生再操作,教師再點評。在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也可以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師根據(jù)培養(yǎng)目標,將內科護理技術分為若干個模塊,包括呼吸內科護理技能、心血管內科護理技能、消化內科護理技能等。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為例,實施步驟如下:選擇典型病例,分解工作任務,解決工作任務,學生總結理論知識,上課前抽2名學生測試,教師總結。

4討論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必須在相關職業(yè)教育目標指導下實施,教學方式不強求統(tǒng)一,因為每個院校都有自己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當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尚未擺脫傳統(tǒng)普通高等教育教學模式;(2)“雙師型”教師偏少,理論課教師偏多,不少教師只會“教”不會“做”,實驗指導教師嚴重不足;(3)教學軟件資源不適合“教學做一體化”教學;(4)缺乏與專業(yè)技能課程相配套的教學設備和實訓條件。改進對策:(1)巧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2)制定新的課程標準;(3)建立先進的評價機制;(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敖虒W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于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先進行理論學習再實踐,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只能憑想象去理解、記憶,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在操作時無從下手。而“教學做一體化”可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它以學生為中心,以實際工作為主要內容,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目標更加明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綜合素質及職業(yè)能力。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其次,要根據(jù)教學大綱挑選出適合開展“教學做一體化”的章節(jié),重新調整課時,加大實踐課比例;再次,教師開課前要精心準備和設計;最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并不排斥其他教學模式,如小組討論法、情景模擬教學法、PBL教學法等,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應用,使教學形式多樣化,增強師生互動。只有教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與項目任務的完成相結合,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學生臨床思維、訓練學生操作技能的教學目的,實現(xiàn)高職高專護理人才培養(yǎng)目標。

第7篇: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強化 小學漢語文 素質教育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眹医涛秾嵤┧刭|教育中的幾個問題》提到:“施行素質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個問題:第一解決基礎教育是面向少數(shù)學生,還是面向全體的問題。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第二解決基礎教育是進行片面的教育,還是全面發(fā)展教育問題。第三要解決的問題,是使學生機械發(fā)展還是生動活潑地發(fā)展?!薄毒V要》和《講話》為小學漢語文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為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奮斗目標。小學漢語文教育是提高整體文化科學素質的奠基工程,是發(fā)展上述整體素質的必要前提和條件。因此,搞好小學漢語文課素質教育,是關系到提高整體民族文化素質和教育素質的世紀大事。

一、構建整體科學文化的基礎

眾所周知,小學漢語文課,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即是學好其它各門學科的基礎,又是構建整體科學文化的大廈的基礎之基礎,也是人類社會重要交際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學生在學習與掌握漢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而且能夠憑借這門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發(fā)掘他們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漢語文課這種特殊性質,決定了它在加強與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方面具有其它學科所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由此可見,在各門學科中,小學漢語文課尤須重視強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構造好堅實的科學文化的基矗。

二、強化小學漢語文課素質教育

應該肯定,我們小學漢語文課的教育教學,無論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體現(xiàn)漢語文的工具性質,加強漢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訓練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統(tǒng)一原則,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等各個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績。但受“應試教育”思維的束縛,片面追求升學率“至高無尚”,使基礎教育仍陷入難以自拔的誤區(qū)。目前,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重點班、重點學生的塔尖久攻不下。這些學校只是供少數(shù)“英才”,大款和特權階層用“高分”,幾萬之重金,手中權力去擇校而設。學校在升學率指揮棒左右下,全力以赴為升學考試組織安排教學、教師、資金和獎金。凡是與應試無關的其它活動則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課講二年。每天撂在學生面前的是各種各樣的復習資料,數(shù)也數(shù)不盡,做也做不完的模擬考試題,這些題不是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融匯貫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著現(xiàn)成答案去死記硬背。

即使有的學生背會滿腦子答案,暫時贏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級學校,而實際上,他們的聽說讀寫漢語文能力非但沒有提高相反卻在整體素質上下降了,滑坡了。為了彌補這一根基的不足,在這些學生升入上一級學校之后,學校不得不用大量時間去采取補救措施。如果不這樣補救,勢必影響其它課程的學習質量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如高考升入我校的大專學生,不得不重新開設聽力課、說讀課、書法課等來補救小學時期漢語文課因應試教育而留下的聽說讀寫素質先天不足,否則畢業(yè)后不能勝任教師工作。這些進一步告訴我們:在所有各門課程中,加強小學漢語文課素質教育顯得更為重要了,因為它是決定整體素質教育提高的基矗。

三、強化小學漢語文課素質教育的兩個途徑

小學漢語文課素質教育應從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兩點:

第一、從教的角度看必須把提高漢語文教師自身的全面素質放在首位。道理極其明白:在漢語文教與學的矛盾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教師的這種主導作用制約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只有把漢語文教師自身的全面素質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帶動與影響學生漢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

第二,從學的角度看必須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針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以自學為主線,通過主動活潑的學習方式,樂于接受教師施以漢語文素質教育,從而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fā)展與提高。

為達此目的,必須抓好以下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遵循漢語文課工具性的特點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在掌握與運用語言文學上狠下功夫。掌握與運用漢語文工具的唯一途徑就是反復深入地進行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的訓練。這種訓練的著眼點,決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通過掌握工具來提高自身的漢語文教育素質。這就要必須擺脫“題海戰(zhàn)術”、“死記硬背答案”、“考啥學啥,不考不學”的左右,多進行應用性整體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的聽、說、讀、寫實踐活動中,駕馭語言文學的工具,強化自身漢語文素質。

第8篇: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課堂教學文化 社會 課堂教學 人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5-0020-02

人與文化是一體共生的嬰兒,失去任何一方都無法存活。課堂教學文化既受社會變遷的影響,同時對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課堂教學文化是傳播文化的陣地。新課程改革意味著適應社會文化變遷,也彰顯出課堂中的教學體系與行為方式需要變革。因為,課堂教學文化就是圍繞課程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建構的關于“教與學”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方式。同時,它也代表著作為社會個體,課堂教學個體——人的思想、價值觀、人心中內在習得的文化轉化的需要?,F(xiàn)代教學必須以文化的主體形態(tài)進入教學過程,即作為一種建構性與生成性的文化,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的生成與建構意識、能力及文化主體身份的使命。

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研究,歸根到底都指向了課堂教學文化。那么,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文化的重塑就需要思考。

一 社會層面:把握現(xiàn)代教育觀,批判地融合文化

自從夸美紐斯將教學放置在了課堂的領域,社會中并存的各種文化就投影到課堂教學中了。正如課堂教學社會學研究者吳康寧所說:課堂教學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課堂教學與其“外部社會”之間存在著一種交換關系。這一關系的首要方面是外部社會對課堂教學的“輸入”。其中既有物質層面的輸入,也有制度層面的輸入,更有文化層面的輸入。三者漸次遞進,構成作用于課堂教學的“外部影響因素圈”。同時我國課堂借鑒國外經(jīng)驗,但現(xiàn)實條件與實踐操作性相悖;求諸于傳統(tǒng)文化時又往往異化地解讀,這樣各種文化的雜糅使得整個社會的教育文化偏差,“學虎不類反類犬”的尷尬屢屢可見。屬于社會文化附屬的課堂教學文化必須立足當下,把握現(xiàn)代教育觀,客觀審視社會現(xiàn)實,取古今中西課堂教學文化之精髓,去其糟粕,融于一體,構建與發(fā)展中文明古國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文化。具體看來:在未來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學管理者與實施者應定期展開研討以促進思考,融合多文化,形成自主的研究能力。再者也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踐檢驗,以保證改革適應社會發(fā)展,使課堂改革真正行之有效。

二 課堂教學層面:創(chuàng)設多元的學習氛圍,促進合作學習

張武升說過,課堂教學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這是當今社會對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訴求。教師如未能在課堂中尊重個體的獨立性,導致學生只被動接受知識,兩者間則無法展開對話。知識也不能被有效地組織到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中去,這種“知識就變成純粹的言詞,即純粹感覺刺激,沒什么意義”。合作學習就是為改變此種境況而被人所提倡。但在采用此教學方法中,教師們多數(shù)忽視了多元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以致合作學習流于“形式上合作”(如僅僅改變了桌椅的放置、規(guī)則的建立)。學習氛圍是教學文化的一部分,而真正形成學習氛圍需要持久地維護,因為“教學文化是一種課堂的文化、一種活動的文化、一種關系的文化和一種顯性與隱融的文化,是持久成形的教學傳統(tǒng)、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類型或范式。”多元學習氛圍的建立,需要教師課內外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不搞“一言堂”,且教師應有足夠的教育機智、學識化解各種疑問。教師主導課堂時,教師應及時巧妙促進學生展開合作、交往及學習。整個班的文化開始轉向,學習氛圍才能漸漸成型,學生的合作學習才會是自發(fā)有效的。

三 人的層面:尊重互信,創(chuàng)生交往文化

課堂教學文化的遷移以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遷移為基準。所以必須把教師和學生,以及這兩個群體的交往作為課堂教學文化把握的焦點。“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在共同活動中發(fā)生相互作用和聯(lián)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會群體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1.師生之間

“就文化自身來講,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當新的文化要素或形式興起、傳播時,大多要受到舊有文化的排斥和抵制,不管新文化怎樣有價值,它都要受到舊文化的反對?!眰鹘y(tǒng)的教學方式是以傳授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其語句中更體現(xiàn)出的教師威嚴,好像是橫亙改革潮流的也是橫亙在師生間無法翻越的藩籬。文化間兩者的齟齬并非天然存在,只是“課堂教學中教師文化是規(guī)范文化,其價值取向與社會主導價值規(guī)范同步,通常代表著社會與學校的主流文化,是按照預定的教育目的篩選出來的理想文化。學生文化是非規(guī)范文化,它具有廣闊的文化資源背景,與社會期待存在客觀偏差,可能是非社會的,也可能是的,即反學校文化”。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超脫工具理性來設計課程,實施課程。師生對話可以人格平等的態(tài)度展開,打破形式上的“過程教學”:教師應持有尊重、信任、平等的教育觀念,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主動傾聽學生的需要與建議,以此學生也會敞開心扉與教師交流。教師也能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做出恰當?shù)闹笇?。并且學生也是文化與知識的擁有者,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身上獲得學習,構建互信的基礎。

2.生生之間

知識與文化交換也在生生之間,每個人都是文化、知識的載體。學生群體間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在學習和交流中碰撞與改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是產(chǎn)生此種改變并進行融通的路徑。

合作學習理論研究規(guī)范合作學習的標準與原則,且以教師操作角度切入但在研究視角上未明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嚴格操控的合作學習本身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與學生間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正如吳康寧認為的,促使課堂中處于不同層別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正確方法應該是營造平等互信的班級氛圍,使學生之間自主發(fā)生合理的競爭與合作,以此使組間所有學生的知、情、意、行得到發(fā)展。

3.師師之間

課堂教學文化,須重視校園文化,也就是要重視教師文化。隨著現(xiàn)代學習概念的豐富,知識水平發(fā)展,文化轉型,課堂教學目標逐漸重視起合作交往與情意發(fā)展。教師是共建課堂的行動者,教師間的交流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但教師間存在學科背景差異、年齡差異、入職年齡,導致課堂合作、課外合作減少。這影響了教師間情感交流與教學研討,也間接引導學生的分層:擅長不同科目的學生易產(chǎn)生學習的隔閡,這是課堂文化失調的一個方面。要改善此情況,教師先突破職業(yè)傳統(tǒng)文化的桎梏,摒棄論資排輩的交往方式;在學問與情感上平等交流;突破學科界限以促科際間的合作。

“課堂教學面臨著挑戰(zhàn),課堂教學文化自然亟須重塑。課堂文化是課堂存在、運行和發(fā)展的‘場’,是課堂教學的活力之根和動力之源,它從本質上反映了教學改革的深化程度?!毙抡n程改革不僅意味著課程理念、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的變革,而且也意味著課堂教學文化的改造與重塑,以及教師、學生和整個社會文化品位與交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秀萍.教學文化:師生生活方式的建構及呈現(xiàn)[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4)

[2]裴娣娜.教育創(chuàng)新與學校課堂教學改革論綱[J].中國教育學刊,2012(12)

[3]吳康寧等.課堂教學的社會學研究[J].教育研究,1997(2)

[4]張武升.關于創(chuàng)新規(guī)律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探討[J].教育學報,2006(4)

[5]杜威.約翰.民主主義與教育(王承緒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司慶棟.新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重建課堂教學文化[J].新課程研究,2009(5)

[7]鄭金洲.教育文化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可視化教學論文范文

近年來,學校的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巨變不僅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上,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模式也發(fā)生了或正發(fā)生著一場變革。特別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走進了課堂,并得到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充分的應用。隨著網(wǎng)絡的大眾化,語文多媒體教學也正趨向網(wǎng)絡教學,網(wǎng)絡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語文教學開創(chuàng)了一片新天地。因此在廣大農村城鎮(zhèn)中學如何運用現(xiàn)有的多媒體及教室網(wǎng)絡科學地、有效地開展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當前教改嶄新的課題。

一、優(yōu)化學習資源,激發(fā)語文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諾曾經(jīng)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我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網(wǎng)絡形式開展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秋魂》的教學中,文中所描寫、歌頌的“秋實”、“秋色”、“秋味”、“秋風”、“秋葉”、“秋土”、“秋景”,與學生腦海中的秋天是否一樣。而大多數(shù)文人筆下的秋天的肅殺、凄涼的景象也會給學生留下一定的印象。而這些光靠教師口頭說說,學生是領會不了的。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對所學內容掌握得更好。

二、創(chuàng)新教學結構,激勵自主學習

當前中小學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建構“主導――主體”教學結構。信息技術進入語文課教學,我們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認知功能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協(xié)作、創(chuàng)新工具等功能,運用“主導――主體”理念,采用“情境――探究”方式 和“資源利用――主題探究――合作學習”基本模式,再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演譯出靈活多樣的方式,加上按興趣重組學習小組,多向反饋,培養(yǎng)合作精神,學生自主選擇,自主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等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意識,習慣和能力。

三、擴大知識領域,激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

語文課的特質,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課的目標指向也是現(xiàn)代交際和人文素養(yǎng)。因此它能及時吸納現(xiàn)代科技,特別是以多媒體計算機與網(wǎng)絡環(huán)境,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而是以學生自主學習工具進入語文課程,它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和網(wǎng)絡的連接,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信息,大大增加了課堂的信息量,實現(xiàn)了課內外的溝通,大大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激活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

四、注意學法探究,激勵鉆研精神

我們知道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教學生自己學會學習。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掌握信息時代語文學習方式”因此,語文課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堅持主體性、自學性、操作性、協(xié)作性、循序性的原則,結合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教學過程,安排必要的訓練,指導學生獨立探求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如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文,我是這么處理的,由文中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責任感的格里高爾關心著家人,異化為蟲形人,最終被親人拋棄的情節(jié)明確格里高爾的悲劇是令人心酸的,具有豐富的社會內涵,并進而提出基本問題:“小說所揭示的西方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人的困惑’問題有什么普遍意義?”然后讓學生自由交流看法,自由討論,共同明確研究的方法:采用小組協(xié)作方式利用網(wǎng)絡資源、圖書資源、影音資源,查找資料,自主研究。分組討論之后,討論觀點匯總后,在課堂上主要是進行小組匯報。這樣的模式既符合新課程標準,而且特別受學生的歡迎。老師要能精辟地從普通的教材中發(fā)現(xiàn)可探討的問題,而且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話題,既能將作品與時代牽連起來,又能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五、創(chuàng)造學習情境,提高學習質量

人類對于知識地掌握總是從感性過渡到理性。而網(wǎng)絡教學借助虛擬的網(wǎng)絡,就恰恰可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使語文課教學發(fā)生了質的飛躍。另一方面語文課也從單純語文知識講授進入到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信息素養(yǎng)廣闊境界,有效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一些不足,讓學生通過視聽等直觀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學內容。

六、利用網(wǎng)絡環(huán)境,拓寬作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