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數學高效課堂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學高效課堂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數學高效課堂論文

第1篇: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主體性;教學效率

構建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的愿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他們個性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要善于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達到教學目標的高效率,整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打造出數學高效課堂。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原來枯燥無味的課堂應該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自由活動,積極發(fā)言,主動思考和探索。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這一點落實的不是很到位,因此,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每個教師深思和研究。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就是學生認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和技能,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新課程把自主探究學習方式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力突破口,這種學習方式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探究能力,讓學生在主動的參與中獲取知識,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切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積極參與,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其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充分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課堂教學以教材為載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首先,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激活每個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競爭意識。其次,教師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在課堂教學教學時,盡可能從現實生活中引出問題,使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和教學有關的事例,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會興趣盎然,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形象,消除了學生的畏難心理。同時,教師還要重視課堂反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課堂教學方式作出調整,準確把握重難點,問題的設置要有層次性,有針對性地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只有做到因人而教,才能促進每個學生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三、精心設計學生作業(yè)

要想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必須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條件,有針對地創(chuàng)設一些開放性的作業(yè),讓學生能夠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引導他們主動學習,使他們的思維的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和敏捷性能夠真正得到鍛煉。一是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彈性作業(yè)。比如,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免做作業(yè),從而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知識,提高能力。或者針對那些學習上確實困難的學生,可以給他們單獨開小灶,適當為他們留一些難度較低的作業(yè),讓這些學生能夠在做作業(y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二是布置一些探究性作業(y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可以給學生多布置一些探究性作業(yè),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重視探究性作業(yè)的實施,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到更扎實的知識,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現代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打造高效課堂。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能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他們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向45分鐘課堂時間要效率,在教學時,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智力水平、認知水平等合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相長,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五、注重課堂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積極愉快地進行學習,才能興趣盎然、樂此不疲,他們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加投入,學習起來是輕松的,而不是痛苦的,會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應該注意導入的時間不能過長,要做到少而精,導入要和教學內容相聯系,引導學生順其自然地探究新知。具體到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做好預習工作,合理過渡,指導學習方法,使學生遇到的困難最小化,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始終保持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在日常課堂教學時,我們要把數學家的成功故事介紹給學生,還可以把數學領域等待解決的問題告知給學生,引起他們探究欲望。

六、實施多元評價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應在課堂教學實施多元評價,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他們在學習中所表現的態(tài)度、習慣、情感等,通過合理評價,讓學生認識自我,增強信心。評價并不等同與表揚,如果給予學生過多的表揚,就會使評價的導向激勵功能趨于弱化。

七、結語

課堂教學的一門很深的學問,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應把課前、課堂、課后有機結合起來,將每一步的工作做細、做實,課堂上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重視學生富有個性的思維表現,努力拓寬他們的思維空間。教師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樹立服務學生理念,以教學理念作指導,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勇于實踐,不斷總結,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徐建朝 單位:河北省任縣駱莊鄉(xiāng)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第2篇: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高效課堂教學中必然會包含許多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設計也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應當重點突出,并且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與素養(yǎng).只有注重實效性的教學活動設計,才能夠構建更為高效的課堂教學,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收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能夠引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教學活動,對于相關的思考問題在難度與深度的設置上也要更為合理.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應當不斷思考和學習,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這樣才能夠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例如,在講“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的推導”時,有的教師這樣設問:

(1)你能用三角函數的定義推導出α與α+180°的三角函數的關系嗎?(此問起點太低,無法實現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你能用圓的幾何性質推導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嗎?(此問起點太高,很多學生都會出現理解上的障礙).類似的不合理的設計還有很多.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無法有效實現知識教學,還會給學生在知識理解上造成誤區(qū).

二、提高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

要想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增強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很重要.教師要注重學生對于教學過程的參與,要設計更多開放化的教學活動來活躍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獨立學習與自主探究.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于相關教學知識點形成更為深刻的體驗,也能夠深化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讓學生對于相關教學內容有更加牢固的掌握.教師可以結合相關教學內容來創(chuàng)設學生動手探究的教學設計.例如,在探究“橢圓的定義”時,我組織學生展開如下探究活動.用具:兩個圖釘、一根長約20cm沒有彈性的細繩、一支筆、一塊紙板.活動步驟如下:

(1)分組(四人一組).

(2)將紙板固定在桌面上,把細繩拴在圖釘上,再把圖釘固定在紙板上.

(3)用筆尖把繩子拉緊使筆尖在紙板上慢慢移動,從而畫出橢圓的圖形,然后提出以下問題:橢圓上的點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如果繩長剛好與兩個釘子間的距離一樣,會出現什么情況?如果繩長比兩個釘子間的距離小呢?繩長不變,改變兩個圖釘間的距離,橢圓的形狀有何變化?整個教學過程十分有趣,隨著對于這幾個問題的探究,學生對于橢圓的定義也慢慢形成了認知.這樣的知識獲取,才是高效課堂教學應當采取的教學方式.

三、總結

第3篇: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一)發(fā)揮教師作用,提高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只有數學引起了學生足夠的興趣后,才可以使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的作用,使其從根本上去享受知識具有的樂趣。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是一種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且比較抽象的課程,要使學生主動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絕大多數教師都試著尋找一些方法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但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在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數學教師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1.課堂教學的開展必須與學生在各個階段學習的特點相結合。數學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在不同的年齡段具有的學習行為特點,緊密結合其學習知識的思維模式,再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進行各種各樣的數學教學活動,從而改變傳統(tǒng)且枯燥的數學教學模式,最終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得到加強。

2.數學課堂教學需要使用輔助教具。數學教師需要應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將一些視頻內容與圖像內容插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這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打造和諧的教學課堂氛圍。數學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高高在上的形象,不但要完成數學知識的教學任務,還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崇高的品質,從而使學生的情操能夠受到感染與引導。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效仿教師的行為與性格,完成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

(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

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標準。數學作為一門可以極大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課程,對學生學習其他課程也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要使學生學會數學課本上的東西,也要重視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與自主學習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如此才能夠完成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根本目標。在建設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在其制定的教學計劃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這兩種能力,使學生可以養(yǎng)成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增加其學習數學的效率,從而能夠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案例分析

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育通過先進的方法描述數學概念、定理及性質等內容,并需要在實際中靈活運用。例如,在講述函數的重要性質———奇偶性時,其定義很容易理解,但學生初學時并不能很好掌握。這是由于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學生經常使用的是函數的對稱性。而且高一學生還不能深入領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因此作為這節(jié)課程的授課對象,大部分學生能聽懂課程,但不會做題。筆者認為做好以下幾點可以提高這節(jié)課的效率。

1.從幾何圖形開始,使學生明白中心對稱與軸對稱,了解對稱圖形的特點,總結函數解析式的幾何性質,這樣學生才能夠將形與數相結合,深入了解到數形結合的思想。再通過函數解析式推導出奇偶性質,使學生從數與形兩方面理解定義,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固的基礎。

2.在講解完定義后,通過具體的例題,讓學生自己判斷函數存在的奇偶性并分析函數具有的性質,例題要有適當的難度,讓學生容易接受。

3.在課后練習中,將函數的奇偶性與單調性相結合,使其可以相互影響。為下節(jié)課講解函數單調性埋下伏筆,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

三、結語

第4篇: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一、把握好科學性原則與方法

要求教師熟練把握教材理念與內容,明確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各章節(jié)知識點之間的緊密聯系,具有較強的駕馭教材的能力,教師應該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在此基礎上,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結合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科學地設計提問的內容。教師的“問”要融知識性、趣味性、新穎性、啟發(fā)性于一體,教師的“答”要切中要害、精練干脆、無懈可擊、準確無誤。只有教師“善問”,才能使學生“善學”?!皢枴敝岳?,事半功倍,“問”之不當,事與愿違。所以,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要積極、充分地挖掘教材潛力,科學地運用提問方法,以“問”促教,真正地展現出有效課堂提問的魅力。

二、把握好啟發(fā)性原則與方法

在高效課堂建設中,教師要精心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給學生造成心理的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讓學生由好奇而達到求知的目的。教學中,把所要解決的問題,不直接講述給學生,而是先把前提條件交代給學生,根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然后提出疑問,由學生自己開動腦筋,經過思考,刨根問底,最終得出結論。這樣就把教師的思維活動與學生的思維活動連到一起,經過教師適當的啟發(fā)誘導,師生共同向一個方向思考,一起去探索、去模擬、去證明、去再現知識的發(fā)現過程。只有這樣的有效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高效教學效果。

三、把握好適時性原則與方法

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這對我們籌劃課堂提問是有現實意義的。當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時,教師的及時提問和適時點撥,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去;反之,學生會對教師的提問無以為答,教師本人也會索然無味。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時,教師要巧妙地提問,給學生暗示思維的方向和尋找正確答案的途徑。教師要盡可能恰當地從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穎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然后知不足”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教師要引而不發(fā),因勢利導,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動機,當學生自己推敲出新知識的結論時,會感到無限的欣慰。

四、把握好集中性原則與方法

有效課堂提問的主要目的不僅在于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擁有量,而且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問題要少而精,要集中體現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切忌提問雜亂無章。當然,教學時要提的問題很多,如公式、概念、證明方法、解題過程等,但一定要分清主次,哪些問題該提、哪些問題不該提、哪些問題先提、哪些問題后提,在備課時就要進行統(tǒng)籌安排,否則,如果提的問題太亂太雜,就難以體現自易而難、循序漸進的教學規(guī)律,也就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五、把握好針對性原則與方法

課堂提問不要隨意進行,不能無病。教師上課前要進行周密考慮和統(tǒng)籌安排,要對教學內容了然于心,并對學生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不僅要對教學的整體布局縝密思考,而且對每一個具體環(huán)節(jié)也要反復斟酌。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對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可能做出的反映,要有充分的估計,并事先設計好應對措施。要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規(guī)律,由表及里,由近及遠地提出問題,誘導學生思考。只有準備充分,課堂提問才能順暢、自然,才能發(fā)揮實效。

六、把握好適度性原則與方法

第5篇: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積極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人地位和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到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積極教學理念充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努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積極心理品質。因此積極的教學理念是: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基于積極心理取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人和主體地位,在積極的課堂教學和環(huán)境中實現學生積極素質和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

2基于積極心理學原則的高職院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2.1積極性原則在高職院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的運用

建構積極理念的高職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首要遵循的是積極性原則。積極性原則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涵:第一是積極的價值觀,教師應該具備積極價值觀。第二是,開展積極的教育制度和積極教育環(huán)境的研究和實踐。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鼓勵教學法為主,看到學生的進步,從基礎抓起,幫助學生彌補數學基礎薄弱的不足。

2.2發(fā)展性原則在高職院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的運用

人具有發(fā)展性,對高職學生教育教學應該是一個發(fā)展性的教育,因此必須遵循發(fā)展性原則。發(fā)展性原則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人是具有發(fā)展性的。高職學生正處于青年中期,身心發(fā)展接近熟期,思想上想獨立但獨立能力還不夠,高職學生的數學課堂教學應注重不僅促進高職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成長,還應注重發(fā)展其健康心理素質和心理品質;二是積極心理理念的高職數學課堂教學是一步一步發(fā)展起來的,一口吃不成胖子,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循序目標,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完善目標。

2.3自主性原則在高職院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的運用

自主性原則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自主的人必須是自由本性的人,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前提的;二是自主的人具有自我選擇的能力,能夠有理性的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應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教育應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在數學教學中貫徹快樂教學的原則,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2.4系統(tǒng)性原則在高職院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的運用

積極心理理念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把相關的管理因素、社會心理因素與教育等諸因素看成是相互聯系、互為條件的整體。多種因素的互動性發(fā)展,共同打造合理的高職院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3結語

第6篇: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筆者在聽課過程中,發(fā)現部分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結果出現“滿堂問、盲目問、無效問”等傳統(tǒng)提問現象。比如“:對不對?是不是?行不行?”,表面上看師生一問一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有效發(fā)揮,氣氛十分活躍。實質上由于問題的堆砌,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缺少主動思考性與探究性。甚至,許多問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往往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越來越厭煩。

(一)問題過多,沒有選擇性

現在,很多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設計的問題過多,在整堂課上存在“一問到底”的現象,這樣的課堂就成了問題的堆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滿堂灌”變?yōu)椤皾M堂問”。過多的問題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數學學習時間。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一課時,為了引出橢圓的概念,他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以后差不多提了10多個問題,而這一些問題中有的甚至與橢圓的定義沒有一點關系,這樣,導致的課堂局面是“教師一問,學生一答”,從表面上看,課堂十分熱鬧,師生之間的交流似乎很活躍,學生也似乎已經在教師的提問引導下對橢圓的定義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實際上,這樣的提問流于形式,學生根本沒有進行數學思考的時間,這樣的課堂教學肯定是低效的。

(二)難易不當,缺乏思考性

很多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設計的課堂提問因為沒有基于學生原有的認知起點,在難度上控制不當,要不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用思考就能夠進行回答,要不就是問題過難,學生沒有辦法進行數學思考,這樣的課堂提問學生就沒有數學思考的空間,是不可取的。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一課時,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橢圓的標準方程以后卻還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橢圓有幾個標準方程?”這個問題在此時提出學生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夠回答,一點思維價值都沒有,在課堂上,這位教師類似的提問還有很多,浪費了很多課堂教學時間。而在學習橢圓的標準方程時,教師給學生出示√(x+c)2+y2+√(x-c)2+y2=2a以后直接提問“:同學們,你們能夠根據√(x+c)2+y2+√(x-c)2+y2=2a來推導出橢圓的標準方程嗎?”橢圓標準方程的推導本來就是這一節(jié)課的難點,課堂上很多學生此時就無從下手了,教師只好進行講解與演示,學生數學探究的空間被大大壓縮。

(三)缺乏等待,失去延時性

提問不是目的,不是課堂教學的裝飾,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中,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考與數學學習的手段。但是,很多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一個問題之后希望的結果是學生能夠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對答如流,一旦學生回答不出來了便開始為學生講解與演示。這樣的課堂提問由于缺乏課堂等待沒有了問題的延時性,就導致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思考的落空與數學探究的失效。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一課時,當提出“你們能夠根據√(x+c)2+y2+√(x-c)2+y2=2a來推導出橢圓的標準方程嗎?”這一問題之后,說是讓學生討論討論,但是兩三分鐘后,老師自己就按捺不住老習慣,看學生不會了沒有進行點撥而是以自己講解代替學生思考。這樣,學生的數學思考在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tài)。

二、縱橫交錯有效提問

教師提問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的形成。掌握好的提問的技巧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點知識,突破難點知識。讓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fā),集中學生學習過程中注意力,延長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讓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犹骄空?,從而直接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數學課堂上有效提問十分有必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設計課堂提問時,教師要基于教學重難點進行縱向延伸,關注學生數學思維全面發(fā)展進行橫向拓展,而進行高效的課堂提問。下面結合《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一課談談有效提問的設計。

(一)基于重難點———縱向延伸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要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因此,教師要善于基于教學重難點設計課堂提問,并進行縱向延伸,這樣,才能引導高中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有意義的數學思維探索。

1.劍指中心———突出教學重點。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問題要劍指中心,指向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要內容,把握提問的精度。所謂精度就是指教師要在學習內容的最重點處進行設問,在學生學習思維的關鍵處進行設問。這樣,學生就能夠在精度提問的引導下進行數學思考,開展有意義的數學探究活動,從而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解題能力。例如,《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掌握橢圓的兩個標準方程。為了突出這一教學重點,可以這樣設計提問:“你能從系數、符號、運算三個方面談談方程的特征嗎?你覺得橢圓的焦點位置與x2、a2、y2、b2有什么對應關系嗎?你覺得方程9x2+16y2=144是橢圓的方程嗎,如果是,那a2、b2分別是什么呢,c2又怎么得到呢?”學生在這些圍繞重點問題的引導下,層層深入開始了由探索到熟悉再到掌握知識的過程。整個課堂不僅突出教學重點,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積極性,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化整為零———突破教學難點。在高中數學中部分教學內容在理解與計算上有一定的難度的,學生在學習時,容易產生消極抵觸情緒放棄學習。教師要善于把繁雜的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化整為零,通過一組具有層次性的提問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這就是課堂提問設計的梯度。在設計梯度提問時,要注意每個問題之間的難易跨度,要給學生明確的思維方向。例如,《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一課,標準方程推導與化簡涉及復雜的代數運算,學生演算√(x+c)2+y2+√(x-c)2+y2=2a時有一定困難。可以設計這樣一組問題“:去根號的方法是什么?你能寫出完全平方公式嗎?這個式子只經過一次平方能把根號去掉嗎?如果不能那還經過幾次平方呢?整理方程有哪些基本原則?“經過這些問題的啟發(fā)學生明確了思路,加以細致的計算就能得到(a2-c2)x2+a2y2=a2(a2-c2),再追問“:橢圓定義中a與c的大小關系如何?a2-c2的值的符號如何?”在引進新的參數b2=a2-c2之后,橢圓的標準方程推導結束的同時,也自然形成了a、b、c三者的數量關系。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層層遞進的數學思考,能夠有效啟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化簡過程,同時降低了學生理解思考難度,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高效。

(二)關注思維發(fā)展———橫向拓展

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要有思維深度,更應該體現思維廣度,要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多方面的思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善于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思考面進行橫向拓展,從而讓課堂提問具有思維廣度。

1.問題設置要源于生活實際?!镀胀ǜ咧袛祵W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力求使學生體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數學與日常生活及其他學科的聯系,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和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為此,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的設置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結合生活場景開展教學。例如,《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在鞏固標準方程的掌握時,可以設計如下問題“:我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運行軌道是以地球的中心F2(在X軸上)為一個焦點的橢圓,已知遠地點B距離地球2384Km,近地點A距離地球439Km,地球半徑約為6371Km,你能計算出衛(wèi)星運行的軌道方程嗎?”通過這么一問,學生在解決生活及其他領域的實際問題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引導學生從生活現象出發(fā)進行全面的數學思維。

第7篇: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關鍵詞: 高中數學教學 課堂提問 提問策略 有效性

1.引言

在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的今天,倡導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已成為課程改革的主要特征,無論教師采用哪種教學方式,無論學生使用哪種學習方法,其目的都是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中過于強調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在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的轉變是最明顯的,他們引導學生轉變已有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地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課堂提問是教學的一個構成部分,恰當、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助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問題的設置、引導方面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本文以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為研究對象,分析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議。

2.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問題

2.1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重視程度不夠

以提問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是每一位教師都認可的,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卻把課堂問題提問的多少作為衡量課堂教學形式是否豐富的一個標準。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提問,那么學生就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就能豐富課堂教學,而不注重如何以恰當的提問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因此,一些教師就會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出許多不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不僅浪費了課堂時間,還容易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厭煩,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例如,在講正弦、余弦誘導公式一節(jié)時,有的教師就會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如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定義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學習完了誘導公式可以用于解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過于集中,不利于學生思考,而且學生是在教師設計好的問題下思考的,對于整個內容的把握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并沒有自己的看法??梢哉f教師對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重視程度不夠。

2.2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較少

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總是舍不得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問題,而是留出三兩分鐘思考的時間后就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缺少學生的有效思考,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缺乏討論,問題的設計和提出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已知tanA=2,求8cosA+10sinA/3cosA-14sinA的值。面對這樣一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和演算的時間,但是有的教師在多數學生還在思考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地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思路和過程了。這種情況下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思考,也就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自主學習性。

2.3不注重學生的反饋信息

許多教師雖然在課前備課時準備了一些問題,但是在課堂上讓學生回答問題時或者將學生晾在一邊,或者一個學生回答完之后就直接往下講。教師的這種做法會使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參與到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中,還容易造成學生對教師的過度依賴,不利于思維的拓展和延伸。例如,教師在講函數y=|x-2|+1的時,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出這個函數的圖像,由于有的學生不能很好地聯系到y(tǒng)=|x|這個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因此很容易畫錯。一旦學生畫錯,教師就直接繼續(xù)講而不是讓學生進一步思考。

3.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3.1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提問后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為了使討論更具有成效,教師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例如,若00,且a不等于0)。這道題可以有兩種方法證明,一種是通過作差法比較證明,另一種是直接作差,利用對數的性質絕對值符號求得。無論采取何種證明方法都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可以對問題有比較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在小組進行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地參與其中,對于學生仍有疑惑的問題可以適當給予指點和引導。

3.2以探究式的問題為主

探究式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積極發(fā)散思維進行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多提出一些探究式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講到空間與直線的距離時,教材中的例題:已知平面外的兩條平行直線中的一條平行于這個平面,求證:另一條也平行于這個平面。這個幾何習題僅從空間想象是無從解答的,需要學生結合圖形思考。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思考如何作圖、如何分情況證明等。這種探究式的問題可以發(fā)散學生思維,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3.3問題的設計和提出要與學生的已有水平相符合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有針對性,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難,而應該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符合,使提出的問題有思考的價值。如果學生在思維過程中受阻,教師就要及時地給予指導。例如在講等差數列時,教師可以從最簡單的“1+2+3+4+5+6+7+8+9”講起,讓學生先嘗試用等差數列的公式算出該組數列的和,再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參考文獻:

[1]毛啟干.論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科教文匯,2011(7).

第8篇: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策略

課堂提問是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問技術在國內外的教學過程中已被廣泛使用,它的出現遠比班級授課制還要久遠,可以說自從有教育開始就存在的一種教學方式.在當今多元化的背景下,新課改的實施已經開始多年,新的課程改革是關注學生主體作為評價標準,強調學生的實際生活要和教學內容相結合,提倡合作、學生主導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一、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一,教師的課堂提問過于簡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對教材當中的某一知識點進行概念提問,這類問題設計的內容不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如某高中數學教師向學生提出:“正弦的公式、余弦的公式等”,這一類問題對學生的思維不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學生往往只需要在課本上找到答案即可,沒有過多動腦思考的過程,課堂提問難以得到有效發(fā)揮;其二,教師未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合理解釋.部分教師沒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回答,對于錯誤的原因也沒有進行合理的解釋,而是直接將教案中給出的答案公布給學生,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對自己的錯誤出現的原因不明確,難免會在以后的學習中出現同樣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其三,教師過多的提問,未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課堂提問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教師不能過多的進行課堂提問,提問行為應該是相互的,既包括老師對學生的提問,同時也包括了學生對老師提出自己的疑問.但是在高中數學課堂中老師只顧著提出問題,而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新課改下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

(一)合理設置提問問題

對于數學這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進行教學時,首先應當注重數學的科學性,教師在進行問題設置時,不僅僅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合理的問題設置.教師需要注重問題的質量而不在于數量,不能一味地進行課堂提問,那樣就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法毫無區(qū)別.教師需要提出一些研究式問題,以此來啟發(fā)學生的動腦思維,同時提出的問題能夠引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利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如果學生在此學習過程中受到思維阻礙,教師就需要及時作出引導,幫助學生沖破固定思維模式的束縛,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二)循序漸進提出問題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一定要注意提問的層次.一般來說,課堂開始的提問有助于老師將新知識引入課堂,通過舊知識與新知識的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舊知識,提出對新知識的疑問;接下來的提問,起到轉折和過渡的作用,將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聯系起來;在關鍵時提出問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重點內容有效結合;在課堂結束時提問,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結合起來,以達到總結規(guī)律的目的.在具體講課過程中,不宜提問過于頻繁,要循序漸進的將問題拋給學生.通過這樣層層遞進的問題設置,有效開動學生的腦筋思維,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三)問題面向全體學生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過于繁多,學生對知識點的遺忘是普遍現象,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回憶以前的知識點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要求教師在提出問題時,需要將問題細化,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回顧,另外在回顧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新知識和舊知識相結合,使學生腦海中的知識點更加系統(tǒng)化.例如,某校數學課堂中,教師在講授雙曲線的幾何性質時,先對橢圓的幾何性質進行回顧.該教師設置了以下問題:第一,我們學習橢圓時主要研究了哪些性質?該老師在提出問題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學生作答后接著提出第二個難題:橢圓的幾何性質是如何研究的?通過方程還是圖表加以研究的?以此類推,該教師將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進而通過類比橢圓幾何性質的方法,得到雙曲線性質和橢圓性質存在的聯系.教師提出問題時面向全體學生,既做到了舊知識點的回顧,還將新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中.

結 語

在數學課堂中,倡導學生主動學習,突出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是一種普遍的輔助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恰當的課堂提問,將會對高中數學的課堂有效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我國教育現狀來說,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助于學生的思維啟發(fā)、課堂的氣氛活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水平以及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等.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通過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教學內容等問題來設置問題,同時還需要注意提問時的合理性和層次性,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

【參考文獻】

[1]毛啟干.論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7).

第9篇:數學高效課堂論文范文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教學小論文 教學活動

教學貴在總結,重在實踐,精于應用?!皩憽?,作為學習對象學習文化知識、展現才能智慧的重要手段,成為學習對象必須具有的學習技能。筆者認為,“寫”不僅是學生必備的技能,而且是教師必有的技能。但筆者發(fā)現,很多教師往往忽視“寫”活動的實施,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閃現的感觸,不能及時“留檔”,采用撰寫教學小論文的形式及時記載,予以呈現,導致教學技能、教學效果得不到顯著提升和增強。教育實踐學認為,教學論文,為教育教學“服務”,應為教育教學提供有效“指導”和“遵循”。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放大教學小論文功效,科學高效運用教學小論文,推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效并舉”。

一是反思課堂教學過程,記錄課堂教學“點滴”。教學活動要實現“教”與“學”持續(xù)、健康、科學的發(fā)展,就必須切實協(xié)調好“教”與“學”二者之間的關系。教學小論文的撰寫過程,實際就是“回放”課堂教學過程、反思課堂教學實踐的再現進程,將課堂教學進程中的實踐感悟和體會,運用文字進行記載和呈現的過程。教學小論文的撰寫,能夠推動初中數學教師更深刻地思考和探究,促進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更貼近課堂、更貼近學生。但筆者發(fā)現,不少初中數學教師注重對自身課堂教學的反思和檢查,但僅停留于“腦中”,沒有及時將所思、所想、所感進行“記錄”,形成文字材料教學小論文,導致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消除,發(fā)揮不出指導、促進功效。因此,教學小論文運用課堂,首先要做好“記載”工作,也是課堂教學活動“實錄”工作,第一時間思考自身教學活動過程,記錄下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以便提升課堂教學效能。如“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節(jié)課教學時,教師在平行四邊形邊、角、對角線等相關特性講解傳授基礎上,利用初中生鞏固練習活動環(huán)節(jié),結合初中生鞏固練習實情,自身進行教學舉措的思考分析活動,并將講授平行四邊形性質感觸體悟要點“記載”在備課筆記上,在課后教學感悟撰寫時,圍繞感悟要點,結合教學實情,撰寫關于如何實施平行四邊形性質有效教學的小論文,在記錄自身教學“點滴”過程中,進一步反思教學實踐過程,優(yōu)化教學活動舉措。

二是剖析教學實踐得失,明晰教學整改舉措。教學小論文一定程度上承擔著“修正”、“整改”教學實踐手段、舉措的“重任”。初中數學教師撰寫教學心得、教學感悟等小論文時,不僅僅“停留”在總結教學活動,歸納教學心得的“淺層次”程度,而是“上升”到自我檢查、自我剖析教學得失,優(yōu)化教學流程的“深層次”程度。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教學中應結合以往教學經驗,學習借鑒他人教學成果,學習致用,進行自我剖析、檢查等實踐活動,準確找出教學實踐活動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將自身教學過程、教學實情、教學成效等方面,一一對比,進行分析,內心形成針對性、深刻性、實在性顯著的教學舉措,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運用,提高教學活動實效。同時要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進行及時整理和歸納,形成更具實效性的教學小論文,為以后課堂教學提供科學參考。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1”教學中,教者以往采用的是開門見山、直接告知的講授法,在教學心得、教后感等教學小論文撰寫中,結合教學實情和學習實際,認真思考剖析后,認識到直接告知答案的講授法存在的不足。在教學小論文教學設想部分寫作時,經常深入思考研析,提出了師生互動式、類比法等教學舉措,將初中生融入探究知識內涵要義活動范圍內,引導初中生自己通過“已知、求證”的格式,進行性質定理1內容的書寫活動,并共同合作進行初步分析活動。教師實時向初中生指出尋找判定兩三角形相似應具備的條件,使初中生深刻認識到,其相似條件要從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得來。并在以后的教學舉措中進行利用和實踐,從而有效提升了教學成效。

三是放大教學指導功效,推動教學活動進程。教學小論文的撰寫,其目的之一,就是推進教學進程,優(yōu)化教學流程,提升教學實效。實踐證明,經驗成果重在應用,貴在運用。教學小論文是具有深厚“底氣”、科學“指導”特性的經驗成果,教師不僅要善于“寫”,更重要的是善于“用”,要由拿來主義精神,吸收其精華,應用于教學實踐,最大限度放大教學小論文的指導功效,推動教學進程。如“切線的性質和判定”習題課教學前,教師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借鑒夏桂云老師所撰寫的《關于切線的判定和性質的習題變換》此篇小論文,認真閱讀體悟,認識到切實的判定和性質的條件變換主要有互換條件結論、角動線定、線移量變等形式,并借用該論文所提出的典型案例,在此節(jié)習題課講解中,現對教材典型案例進行深入講解,然后采用變式訓練的方式,對所講案例進行條件或結果的變化,組織初中生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條件下或不同結論下的切線的性質及判定,并且總結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和策略套路,從而在多樣變化的變式練習中,思維得到開闊,增強駕馭復雜數學習題的能力,提高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以及增強開拓進取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小論文的運用,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探索中,還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教學課題,參考的資料相對較少,形成的成果相對較少,還望同仁積極參與此項課題研究,為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提供寶貴經驗。

參考文獻:

[1]劉可諧.初中生數學小論文撰寫的策略研究[J].小學數學教育報,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