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高中學習歷史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學習歷史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學習歷史方法

第1篇: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初中歷史學習和高中歷史學習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高一上半學期,有很多學生對歷史非常不重視,作業(yè)不交,老師留的任務也不能按時完成。找其談話時,還滿不在乎地說“:歷史還用學嗎,考試前背一背不就得了,我中考時背了一個月,就考了滿分。”但期中考完試就傻眼了,成績差得一塌糊涂。很多學生都在疑惑,我背得特別認真,也特別好,但為啥考試得不了高分呢?其實,問題的關鍵在于,初中和高中的歷史考試是完全不同的兩套體系。初中階段,歷史的學習目標是“: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象,以及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因此,考試考查的是學生對基本史實的掌握,設問方式也非常簡單直接。因此,出現(xiàn)了考前背一背就能得高分甚至滿分的情況。但在高中階段,歷史的學習目標是“:歷史學科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潛力,注重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高考考查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歷史材料中提取要點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運用學到的歷史思維方式和分析方法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要想學好歷史,必須在剛入學時就認識到高中歷史學習方法的不同,迅速適應高中階段的教學和學習。

二、課堂上的學習方式

高中三年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應該在學習中注重積累,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首先應該重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形成行之有效的聽課方式。

1.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不要總等著老師講,要在課前進行自學,明確自己需要重點聽講的部分。特別要重視每一章前面導言的作用。導言是對本章整體知識背景和知識線索的說明,而這也是高考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能力。

2.在學習中要注重整體知識體系的構建

高考考的不是對某一個具體歷史史實的掌握,而是一個史實在跨度較大的歷史時空內(nèi)的作用、地位等知識的掌握。比如,歷史高考中有許多是非常抽象和跨度時間長的,例如,對“革命”“改良”等現(xiàn)象的理解。對“中國古代政治的看法”等大跨度史實的分析。如果不能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難免會在理解時出現(xiàn)偏差。

3.要學會理清知識主線

當然,知識體系的構建離不開基礎知識的掌握。有學生也經(jīng)常會問我:“老師,咱們的考試題和書本沒有一點聯(lián)系,考試的內(nèi)容、材料從來不從書本上出。我們還學課本干嗎?”的確,現(xiàn)在的高考從表面看和教材脫節(jié)比較大。但只有掌握了教材給出的基本知識背景,才能去分析課本外的知識。但高中教材,粗看下去,支離破碎,就是按時間進行了編排,掌握起來難度太大。其實,教材內(nèi)部是包含著清晰主線的,掌握了主線,把知識串起來,就很容易記憶了。例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一第三單元。它內(nèi)部的主線就是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和類型。類型又包含了以英國和德國為代表的君主立憲,以美國、法國為代表的共和。又如第四單元就包含了西方對中國的侵略和中國各階層的救亡圖存。因此,在學教材時,一定要注重對歷史主線的掌握。

三、課后的學習方式

1.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高中階段歷史考得很活,需要的知識儲備也遠遠超過課本。因此,作為文科生,要養(yǎng)成讀書讀報的好習慣,多了解國家大事,多閱讀一些文科類書籍,豐富自己的見識。

2.要養(yǎng)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和做題技巧

現(xiàn)在高考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考查學生分析提煉材料的能力。一個很重要的題型就是“根據(jù)材料歸納“”材料說明了什么”。但很多學生做題時根本不看材料,就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作答。結果明明有很好的知識基礎,就是得不了高分。這方面需要平時多練、多思考,多和老師交流,最終會做題,能得分。

3.要形成考試后總結反思的習慣

很多學生考試后對分數(shù)非常重視,但看到分數(shù)后,馬上把卷子扔到一邊。要知道高考前所有的考試都只有一個目的:查漏補缺。最好準備一個錯題本,避免出現(xiàn)習慣性錯誤。

4.要學好歷史,特別要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第2篇: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關鍵字 學習興趣 教學內(nèi)容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 教學效果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但是,高中歷史課“難、繁、偏、舊”的學科特點更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心目中,歷史是一門枯燥無味的課、課堂上也不愿意學。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決勝課堂的關鍵。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先分析為何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1.部分學生歷史的基礎比較差,自己認為歷史難學難記,從而產(chǎn)生畏懼心理,對歷史學習興趣不大,導致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2.歷史學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較少,一些學校的學生和老師不重視歷史。3.教材缺乏故事性,內(nèi)容枯燥且繁雜,教學過程變成了知識點背誦4.一些歷史老師教學方法僵化呆板,只是照本宣科,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

針對以上的情況,結合自身的教學體會,我認為應該從課前導入、教學內(nèi)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加以改進,以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并提高學生對歷史的重視程度,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堂導入上,新穎有趣的開頭,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別致新穎、妙趣橫生的導入就能先聲奪人,使學生對歷史課充滿興趣和好奇,讓學生帶著興趣和懸念進入課堂,使教學進入最佳的狀態(tài)。歷史課的導入方式方法有多種,如可用歌曲、故事、迷語、史料、問題、圖片和視頻材料等。比如在講《》一課時,我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低沉而悲壯的歌曲很快就把學生帶到國破家亡的歷史情景中,學生的感情很快被激發(fā)起來;或在講《的》這課時教師激情朗讀一首:“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钡脑娋?,由此引入新課,很快就把學生的思緒帶到了幾十多年前這一特定的歷史情境之中,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二、教學內(nèi)容上,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時事熱點結合,激發(fā)學習熱情

歷史會讓學生覺得很遙遠,但是如果老師能夠很好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話,就能拉近學生對歷史的距離感,引起學生對歷史的興趣。細心觀察,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就有許多歷史知識。例如:每個人的姓氏,留下了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沉重腳??;十二生肖,反映了人類與動物的親密關系;還有大量的成語,每一個成語,都是一段歷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家鄉(xiāng)本土的歷史,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如講到第二次時,教師教師講到教材中的“馬神甫事件”就發(fā)生在我們百色的西林縣,學生立刻激動起來,情緒高昂。提到學生熟悉的事件地點,跟自己的家鄉(xiāng)有關,學生才會覺得歷史就在身邊,就在眼前。這對于學生都具有吸引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現(xiàn)在的高中生對新聞時事也比較興趣,因此,在適當?shù)臅r候聯(lián)系新聞時事,也能提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上,采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相結合,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

(一)多媒體教學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上歷史課,可以把文字、聲音、圖形、視頻、動畫和圖象等結合起來,使枯燥、抽象的歷史概念、歷史材料、歷史事件變得具體直觀、具有感染力,從而有助于激活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如在學習《一國兩制 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一課,我們可放“七子之歌”以加深印象和理解,使學生感受香港、澳門被列強侵占后渴望回歸祖國的迫切心情。教師在講授到的內(nèi)容時播放《》電影,在電影中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殘酷無道、中國人民的慘遭蹂躪,這時學生會自然地發(fā)出憤恨,國家榮辱,民族尊嚴油然而生,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分組討論

為了開闊學生的思路,進一步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自我獲取知識,我常組織學生廣泛地討論,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歷史問題。我讓學生自己對課文知識點困惑的地方,先寫在草稿上,然后再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各抒已見,相互啟發(fā),教師再巡回點撥,最后在廣納眾議的基礎上得出結論。這種教學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效果較好。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起著引導、指導、點撥、評價的主導作用。學生通過思考,親自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了表達能力;歸納總結,促成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與提高,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自然對歷史學習感興趣。

(三)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通過對圖片、錄音、錄像、電影、電視、課件的展示、學生表演等方法來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學生好像身臨其境,并在這種環(huán)境和氛圍中去感知和探究歷史。如講授《》時,可先播放同名影片。通過圓明園火燒前后對比,讓學生進入創(chuàng)設的歷史情景,感受歷史事件的過程,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進行探究。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學生進而形成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和情感。又如在學習商鞅變法這一課時,可將學生分成三個組,分別扮演新興地主階級、奴隸主舊貴族、農(nóng)民。要求學生從所扮演角色的立場出發(fā),對商鞅變法的措施加以評論,然后請學生代表發(fā)表看法。教師再給予適當講解和啟發(fā)。這種教學形式誘發(fā)了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使學生在處于興趣濃厚的興奮狀態(tài)中學習,既活躍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又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總之,作為一線的歷史教師,要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優(yōu)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

參考資料:

[1]中學歷史教學參考[M].陜西師范年夜學雜志社,2008,4(2).

第3篇: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語文 整合 必要性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164-02

“自古文史不分家”,這句俗語道出了歷史與語文聯(lián)系的密切。隨著近年來高考制度的改革和高考歷史命題方向的轉變,我們越來越深切感受到歷史學習與語文整合的重要意義。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每年的高考歷史題目中有一半以上與語文存在關聯(lián),有的甚至直接用到了語文知識,比如,2014年的廣東卷選擇題中有直接用到造字法的相關知識:“宗”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宮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備選答案:A、祖先牌位 B、皇帝寶座 C、青銅兵器 D、鐵制農(nóng)具;還有通過分析文學名著得出結論、選擇正確答案的的:《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父親讓仆人轉告賈府私塾老師說:“什么《詩經(jīng)》、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據(jù)此推出符合史實的結論是 。備選答案:A、理學居于統(tǒng)治地位,“四書”更受重視 B、孔子權威地位動搖,《詩經(jīng)》遭到輕視 C、科舉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棄儒從商 D、《紅樓夢》取材于現(xiàn)實,反映宋代生活。從這些題目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語文知識、語文積累在歷史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而分值頗高的材料分析題,所提供的史料大部分為文言文,更需要學生首先通過語文閱讀技巧了解材料的大意,然后結合歷史時代分析其反應的歷史現(xiàn)象。由此觀之,高中歷史學習與語文整合是不可或缺的學習手段。

1 歷史學習與語文整合的必要性

1.1 語文學習是歷史學習的基礎

高中歷史學習與初中歷史學習有著質的區(qū)別:徹底擺脫了對歷史時間、事件、意義的背誦,而是透過歷史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本質。因此,需要學生具備對語言文字的深刻理解能力,并具有聯(lián)想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對文字語言的把握和理解,對學生分析、解決歷史問題有著決定性的意義。高中學生經(jīng)過九年義務階段的語文學習和語言文字的積累,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為理解、探究歷史知識奠定了基礎。因此,歷史教師要認識到語文與歷史的聯(lián)系,有意識地將歷史學習與語文學習進行整合,將與歷史相關的語文知識、文章內(nèi)容引進到歷史課教學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覺將語文與歷史結合起來的學習習慣,讓豐富的語文積累成為歷史學習的堅實基礎。

1.2 語文學習有助于學生理解歷史

語文是一門學習外延極廣的學科,對歷史知識涉及的尤為廣泛。語文教材中有大量歷史題材的課文,這些課文都是某一歷史事件的直接或間接敘寫,在學習過程中會在“寫作背景”、“作者簡介”等環(huán)節(jié)中滲透相關的歷史材料,學生會間接提取到大量的歷史信息,比如,《陳涉世家》、《阿房宮賦》學習中,會介紹秦朝相關的史實;《出師表》、《隆中對》學習中,會涉及到三國時期的歷史知識;《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會讓學生對中華民國那段歷史中的動蕩有深刻的了解。另外,語文是一門需要大量課外閱讀的科目。除了課標規(guī)定的篇目外,還需要學生廣泛涉獵各類體裁、各類內(nèi)容的文章,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歷史信息,對學生的歷史學習會有激活和補充的作用。因此,歷史教師要善于向語文借力,實現(xiàn)歷史學習的靈活變通。

1.3 借助語文能增加歷史學趣味性

歷史是一門相對“刻板”的學科。歷史規(guī)律、歷史本質的探究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教師如果借助語文學習來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會讓本來枯燥的歷史學習變得豐富多彩。比如,在向學生介紹“謚號”這一歷史現(xiàn)象時,教師讓學生回憶語文學習中歷代文學名家的謚號,并探究其含義。然后,向學生提供歷代皇帝不同類型的謚號,讓學生結合字義來探究這些謚號所包含的褒貶。學生不但能快速理解謚號的意義,且能夠幫助學生從謚號去推測某個皇帝的作為,極大增加歷史學習的趣味性。

歷史教師還可以將語文教材中的課文作為史料,來引導學生分析某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特點,以及歷史事件背后多包含的發(fā)展規(guī)律等。歷史與語文的整合能幫助學生消除歷史的枯燥和時空的遙遠感,對幫助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 歷史學習與語文的整合方法

2.1 借助語文發(fā)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通過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學習,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有了較好的發(fā)展。這種思維能力對思考、解決歷史問題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例如,在思考“‘宗’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宮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边@個問題時,引導學生從歷史和語文兩個角度來綜合思考:會意字是由意思獨立的幾部分構成,因此,這個圖案很可能表示宮室屋宇之中的一個物?!白凇迸c“祖”字在歷史中最常用的是皇帝的廟號,如“高祖”、“高宗”、“中宗”、“玄宗”等,因此,這個圖案很可能與宗廟里的祭司相關。再聯(lián)系我們現(xiàn)在漢語中經(jīng)常使用的“祖宗”、“列祖列宗”、“光宗耀祖”等詞語的含義,“宗”字很明顯與先人相關。因此,從四給備選答案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祖先的牌位”這個答案。

這種借助語文思維能力去理解歷史知識和概念的學習方法,能幫助學生走出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模式,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前后聯(lián)系、融會貫通,不斷擴展歷史學習和思考的外延,將歷史問題放到更加廣闊的文化背景下去思考,更加全面去思考歷史問題,進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2.2 借助語文積累提高解決歷史問題能力

到了高中階段,語文課標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通過課內(nèi)外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涉及到歷史、地理、政治、軍事、科幻甚至物理、化學等各個領域,能夠成為各科學習的有益拓展。在這其中,很大一部分與歷史有交集,成為學生思考理解問題的背景。如果歷史教師能從分利用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積累的知識來解決歷史問題,勢必會事半功倍。比如,在學習“”相關內(nèi)容時,讓學生思考以這一時期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并思考其主題是什么?學生自然能夠想到魯迅的《故鄉(xiāng)》、《阿Q正傳》、《藥》等熟悉的作品,當然馬上會想到它們都是從不同角度反應“”不徹底性。然后,讓學生結合歷史課本總結“”的意義和局限性。這種借助語文感性資料理解歷史知識的學習方法,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當學生在考試中,遇到反應“”不徹底的材料時,學生馬上能找到問題的方向和突破口。

當然,很多時候學生借助自己的閱讀積累,還能夠直接解決歷史問題。比如,面對“《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父親讓仆人轉告賈府私塾老師說:“什么《詩經(jīng)》、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睋?jù)此推出符合史實的結論是 。”這道選擇題,學生結合全書中賈政數(shù)次數(shù)落賈寶玉不務正業(yè),專在詩詞上下功夫,以及賈寶玉應付父親檢查時所讀的書目,很明白就能看出當時的教育是“理學居于統(tǒng)治地位,‘四書’更受重視”。

2.3 重視通過材料分析獲取歷史信息

通過閱讀獲取信息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生學習歷史、解決歷史問題的重要途徑。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上的材料來理解相應的歷史知識外,還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分析歷史資料、文學作品、觀看影視資料等渠道來獲取相應的歷史信息,還原歷史原貌。在我國,前的史料和文學作品都是文言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語文課上學到的文言知識來解讀材料,并根據(jù)材料的時代和內(nèi)容來分析材料中所包含的歷史信息,以及這些信息的普遍性和局限性,從而指導學生全面、客觀、公正地認識歷史,得出結論。比如,讓學生閱讀林覺民的《與妻書》,結合歷史課本分析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其代表的民主人士最求的革命目標是什么?文史的結合,增加歷史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從鮮活的史料中感受富有生命力的歷史。當學生對自己熟悉的語文教材從歷史角度進行解讀時,學生會將在語文課堂上體驗到的認識和情感融入其中,能夠喚起學生更加深切的情感體驗,對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政治等因素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解答歷史題目有直接的推進。

因此,教師要善于將語文教材中與歷史相關的材料引進歷史課堂,讓學生嘗試通過閱讀材料,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并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從歷史角度進行解讀和思考思考,提高學生獲取歷史信息和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總之,歷史學習與語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甚至有很大的交集。很多知識既屬于歷史又屬于語文,它們既有各自科目的屬性和特征,又有語文和歷史都需要的本質屬性。因此,歷史教學也需要樹立大歷史學習觀,將高中歷史學習融入到語文學習的廣闊背景中,讓學生借助語文積累、語文思維甚至語文學習的某些方法和技巧去思考歷史問題,促使歷史學習與語文學科有機整合,改變歷史學習方法、開闊歷史視野。

參考文獻

第4篇: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一、運用提問教學法,啟迪學生思維能力

提問教學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識。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提問有格而無定格,教學中的提問既精彩而又有藝術,因此在歷史課堂中無疑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在組織學生學習“鄭成功”一課時(中國歷史七年級下第18課)便采用提問教學法教學,“大陸和臺灣何時有了第一次聯(lián)系?后來中央政權又是如何管轄臺灣的?”這樣不但可以溫故而知新,而且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的縱向聯(lián)系。

二、運用圖示教學法,使教學內(nèi)容脈絡分明

歷史地圖是歷史知識的有效載體,它承載著大量的歷史信

息,在讀歷史地圖時,要對地圖進行細致地觀察,運用地理方位來建立歷史空間感,讀出歷史信息,得出相關結論。這種方法稱之為圖示教學法,它是由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沙塔洛夫創(chuàng)立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既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又能增強記憶、激發(fā)興趣。如在圖示“絲綢之路”識圖教學過程中(中國歷史七年級第15課),使學生直觀地了解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路線,如:長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區(qū)、西亞、歐洲的大秦;據(jù)調(diào)查,圖示教學法是最直觀的教學法,也是學生對知識收益最快的方法。

三、運用比較教學法,深化縱橫向聯(lián)系

由于歷史時空跨度大,采用比較法教學是歷史課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謂比較,就是將同類事件、人物、現(xiàn)象進行鑒別,找出異同、分清正誤的思維方法。比較歷史人物,往往從人物生活的時代、國別、主要事跡及在歷史上的影響力等方面來比較;比較歷史時間一般從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性質、結果、影響等方面來比較;在每一次比較時,都要根據(jù)具體問題,確定如何比較,比較時可以敘述,也可采用表格方式,這樣學生學習時很直觀,也便于學生掌握。

第5篇: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180-01

素質教育在我國已深入、全面地開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教育領域的一次重大變革。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從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終身學習出發(fā),構建能夠全面反映地理科學的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學理念、與社會生產(chǎn)生活相適應的地理課程標準。在此背景下,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以適應素質教育和課課程改革的需要。

1.完善自身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學科,兼具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知識。錢學森曾把地理稱作“復雜的大系統(tǒng)”,他認為地理具有多學科關聯(lián)性。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需要其它學科知識的支撐,如對地理數(shù)據(jù)進行測量、計算或統(tǒng)計時需要用到數(shù)學知識;在分析地理分布,即可生物水平分布時,需要用到生物學知識;在地理實踐活動時撰寫相關報告時,需要用到寫作(語文)知識;在講述酸雨的形成和測試時,需要用到化學知識;在論述廢棄物的危害、治理時,需要綜合運用物理、化學、數(shù)學等知識。因此,教師需要涉獵多學科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跨學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能將跨學科的知識應用于實際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分析,培養(yǎng)他們跨學科綜合運用能力;優(yōu)化地理實踐教學,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綜合運用能力;開展學生跨學科綜合運用能力的評價活動,激發(fā)學生綜合學習的動力。

2.改進傳統(tǒng)教學理念,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美國的教育之所以被公認為成功的典范,是因為其教育過程中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中國在近些年的課程改革中,一直在強調(diào)素質教育,但就其實施效果來看,遠未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要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教師必須改進傳統(tǒng)教學理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綜合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放在中心地位。這要求教師要轉變角色,從教學的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組織者,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習的氛圍,將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成一種習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發(fā)揮教師與學生間的互補作用。另外,教師在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還要充分重視學生情感、個性、品德、健康等方面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調(diào)皮”學生或“問題”學生,此時,教師不應對他們進行行為上的批評或情感上的淡漠,這樣容易對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陰影,應耐心聽取他們的見解,找到問題的關鍵后給予他們積極的肯定和正確的引導,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3.順應教材內(nèi)容的變化,加強實踐教學

地理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必須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調(diào)查等實踐技能。地理新課程標準的另外一個實踐理念是,充分利用學校外部資源,讓地理學習空間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和家庭。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是以教師為指導,學生參與的過程,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地理新課程標準頒布后,很多教材開始了內(nèi)容上的重新編排和選取修改,然而,教師若不根據(jù)內(nèi)容進行教學改革,還僅僅停留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上,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不能從根本上貫徹地理新課程標準。地理實踐教學的實現(xiàn)可從課內(nèi)實驗教學和課外實習兩個方面開展。課內(nèi)實驗教學要求教師在對實驗內(nèi)容設計上要基于學校現(xiàn)有的實驗設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實驗過程可進行重復性操作,實驗進行后能寫出實驗報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要具有科學性、實是性、邏輯性,實驗結果能真正反映客觀規(guī)律。課外實習可以天文觀測、氣象觀測、戶外考察、地理調(diào)查等方式進行。

4.落實教學目標,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具體目標,是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尺度。學生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的效果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教學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分解的同時,應針對不同的目標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有針對地開展教學。具體來說有可以靈活運用以下教學方法:(1)激發(fā)興趣法,主要是創(chuàng)造特定的情境,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運用直覺去猜測答案,然后再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理論、實踐等來驗證自己的答案,也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2)暗示教學法,教師可用自己的語調(diào)、體態(tài)、表情等方式來刺激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學生在放松的環(huán)境下能集中思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3)啟發(fā)式教學法,主要是從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著手,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思維性。(4)課堂討論法,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某一問題進行交流,相互啟發(fā),活躍學生思想,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遷移教學法,主要是利用當前學習內(nèi)容和以往學習內(nèi)容間的正遷移作用,即以往知識對新知識具有鋪墊作用,而學生對以往知識的充分認識可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也就更有信心。(6)情境激勵法,主要是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根據(jù)教學目標的需要,來設定相應的教學情境,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會不斷設想,并與具體事物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知識探索的熱情。

參考文獻:

[1](2012-10-25)

第6篇: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 金融理財 方法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金融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們高中生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該如何學習投資理財,要從哪入手,需要注意什么呢?然而我國的金融教育非常少,大部分高中生都缺乏基本的金融概念和理財意識,因此造成了許多高中生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這些狀況對高中生之后的發(fā)展形成了一系列的阻礙,所以,高中生要學會基本的金融知識,學會理財十分重要。

二、高中生要學會理財?shù)脑?/p>

(一)節(jié)約用錢,讓自己不再處于“沒錢花”的尷尬處境

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給我們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父母也讓我們處于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之下?,F(xiàn)在不少的高中生每個月都手握著數(shù)額不菲的生活費,然后卻總喊著“錢不夠花”。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我們?nèi)鄙倮碡斢^念。學會理財可以讓我們學會如何分配自己的零花錢,不會讓我們總是處于“沒錢花”的狀態(tài)。要想學會節(jié)約用錢,做好預算是關鍵,父母每個月給我們的零花錢我們可以通過記賬的方式看下自己花了多少錢,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意料之外的開支,哪些開支可以避免。然后第二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做本月的開支預算了,并且嚴格按照預算來花錢,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不僅生活費夠用,還會有一些結余,可以存起來,然后就再也不會處于尷尬的“沒錢花”狀態(tài)。因此學會理財可以讓我們學會節(jié)約用錢,不會再讓自己亂花錢[1]。

(二)養(yǎng)成理財習慣,合理支配金錢

作為一名高中生,父母給我們的錢除了當作生活費之外,我們還可以會用來學習,比如用來買學習教材之類的學習工具。當然也會用來買吃穿之類的,還有用來娛樂。但是因為高中生的思維還不太健全,許多時候消費行為都是不理智的,花起錢來大手大腳,沒有節(jié)制。我們學習了金融理財知識之后可以讓我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會合理去支配金錢。說到合理支配金錢首先我們可以用賬本去記錄我們的消費情況,從而了解自己的消費情況。其次,明確價值觀,作為一名高中生,對金融理財方面的知識大都是沒有經(jīng)驗的,金融是一門復雜的課程,養(yǎng)成理財習慣,管理好自身的財富,合理的支配金錢,逐漸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消費方式。只有了解自身的每一時期的收入與花銷,并清楚地記錄好,這樣才能讓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并且合理的支配每份支出。

三、高中生學習金融理財知識的方法及途徑

(一)合理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書籍或視頻學習理財知識

在當今這個信息發(fā)展的數(shù)字時代,想要學習金融理財知識是輕而易舉之事,并不局限于書本。而我們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比較繁重,可能無心再去學習與金融理財方面的知識,除非是特別感興趣的同學。但是據(jù)觀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中生日常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手機和網(wǎng)絡,這就為高中生學習金融理財知識提供了必要充分的條件。手機電腦不僅僅是娛樂聊天的工具,更是學習的最佳途徑,高中生在用手機電腦看電視電影的時候應多關注一些財經(jīng)類的新聞、講座等。也可利用微信推送的或者官方提供的有關金融財經(jīng)類的公眾號,時刻了解到金融界的最新資訊,另外平日里在刷微博或朋友圈,可以隨時且輕松地了解國家甚至全球的最新金融政策,掌握到一些有趣的財經(jīng)類短視頻或文章。但是在瀏覽網(wǎng)頁的時候,高中生往往會不自覺的瀏覽一些與其無關的信息,這時就需要書籍的強有力助攻。雖然財經(jīng)金融類的相關書籍專業(yè)性很強,牽涉許多專業(yè)性術語,往往晦澀難懂,讓人易生煩躁厭倦的情緒。但是作為一名高中生,無須了解和涉入專業(yè)性太強的財經(jīng)知識,也容易讓高中生失去學習財經(jīng)知識的熱情。但是可以適當?shù)亻喿x一些雜志周刊,例如《經(jīng)濟觀擦報》等。先學習一些基礎的,再由淺入深,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財知識[2]。

(二)生活中自覺養(yǎng)成理財?shù)牧晳T

要想將理財知識深入人心,就必須在生活中也養(yǎng)成理財?shù)暮昧晳T。作為高中生,雖然個人資產(chǎn)并不是很多,大多都是依賴于父母給的生活費或零花錢。但是現(xiàn)在學會理財,重視理財,對于日后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是具有極大幫助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中,我們可以利用各種形式理財,例如實時記錄財務情況,可以分周計算,也可按月記錄,做一個賬單表,把一些消費情況詳細記錄下來,或者整合成樹狀圖、餅圖、折線圖等,以便更直觀地觀察和分析近期的消費情況,幫助節(jié)省不必要的開支,切記記錄的消費數(shù)據(jù)一定要準確詳細,不然后期工作全都會紊亂。對于我們高中生而言,除了自覺遵守理財習慣,在做出消費舉動之前,應先確定自己是否應該值得為此商品付出資金,買回來是否真的用的上,意義何在,統(tǒng)籌兼顧,不可沖動行事。另外,在買一件東西的同時應該考慮到自身實際的經(jīng)濟情況,如果自己的經(jīng)濟狀況與現(xiàn)實相違背,應該考慮放棄,養(yǎng)成賒賬欠賬的習慣就很麻煩了,并且我們應對自己平時的支出與支入情況清晰明了,對資金的流向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花在哪兒,又賺了多少。最后,我們應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對我們的資金做一個合理的規(guī)劃和預算,未雨I繆,必要時可做一些投資[3]。

(三)向他人學習如何理財

理財雖然看似簡單,但實則蘊含著很多學問,不可小覷。而生活處處皆學問,現(xiàn)實生活更能教會我們更多更印象深刻的道理。例如借鑒他人的理財方法和經(jīng)驗,會讓我們更深刻理解和學習理財知識。學校可以邀請各大銀行、理財專家到學校坐訪,進行理財知識的宣講,分享一些理財經(jīng)驗和方法,或者舉辦一些關于金融財政方面的知識競賽、答辯活動,這樣更能借他人之言,打造和制定適合自己的一套理財方案,從而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理財能力,建立健康的理財之路。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會金融理財可以讓我們妥善處理自己的存款。高中生是國家未來經(jīng)濟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要時刻明白自己肩膀上的重要使命,認真學好金融理財知識,為社會的經(jīng)濟發(fā)展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金融理財并不是一門簡單的知識,它需要不斷的學習。我們在學習金融理財知識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許許多多不同的困難,但是我們并不會因此就放棄,在學習的時候會去借鑒相關的書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向身邊的經(jīng)驗豐富的同學,或者師長,父母請教,從而增強我們的金融理財知識。

參考文獻

[1]鄧楚依.高中生學習金融理財知識的途徑探討[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6(17).

第7篇: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常有學生抱怨和疑惑:“我在歷史科上花了大量時間,但成績卻不理想,太郁悶了!”“歷史科時間太難記了,我該怎樣記呢?”“歷史事件實在太多了,我好煩哦!”……諸如此類,各種問題匯集到一點:就是許多學生還沒有掌握歷史學科的學習方法,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如何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真正將“授人與漁”落到實處,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一些做法,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把握歷史事件宏觀與微觀的關系

我們知道,歷史是過去的事情,每件歷史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都有其微觀的特殊性。許多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只注重每個微觀歷史知識的記憶,缺乏宏觀上的高屋建瓴,結果花了大量時間,記了很多零散的知識,導致其所記知識在頭腦中“打架”,一片“漿糊”,成績不理想也情有可原了??梢姡诮虒W中引導學生“宏觀把握”和“微觀分析”相結合有重要意義?!昂暧^把握”,即從大處著眼,理清知識線索,將歷史知識放到特定的專題中,前后聯(lián)系進行思考和分析。如在學習必修一“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時,就應該引導學生先將其宏觀構架:萌芽時期(戰(zhàn)國)―正式建立時期(秦朝)―鞏固時期(兩漢)―完善時期(隋唐)―加強時期(北宋)―新發(fā)展時期(元朝)―空前強化時期(明清)。 “微觀分析”即從細微處入手,多角度思考,挖掘知識內(nèi)涵,把握知識的核心和精髓。如 “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是在秦朝正式建立的,我們在教學中就應該引導學生掌握其確立的原因條件、表現(xiàn)、作用和影響等。

教學中,筆者經(jīng)常提醒學生不僅要記微觀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將這些知識放到宏觀體系中去,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比如,在對必修二第五專題《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的教學時,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四個階段(即本專題的四節(jié)內(nèi)容):開始出現(xiàn)(新航路開辟影響)、初具規(guī)模(伴隨著殖民擴張和掠奪)、初步形成(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影響)、最終形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從微觀上學習本專題各課的具體內(nèi)容。如第一節(jié)“新航路開辟”,可從開辟的原因和條件、概況、各方面尤其是對世界市場的影響等等微觀方面掌握。在“宏觀把握”和“微觀分析”相結合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并探究一些本專題的更深層次問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為什么能形成?世界市場形成的階段性特征是什么?世界市場的形成對各地區(qū)文明和整個人類文明發(fā)展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這樣,通過對本專題的學習,學生不僅從立體上把握了相關歷史基礎知識,而且將所學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了,這對他們解決歷史學科的各種問題也大有幫助。

二、把握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

很多學生感嘆歷史事件和時間太多太難記,除了沒有分清歷史知識的主次外(其實任何學科的知識都有主干知識和次要知識之分,要學好某一學科,都要遵循“抓大放小”、“抓主放次”的原則,在此筆者不再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少去探究歷史事件間的因果關系和邏輯關系,導致死記硬背,效率自然低下了。我們知道,任何歷史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都有其特殊的原因,而且這原因可能與前期甚至同期發(fā)生的好多歷史事件有關。同樣,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也可能對同期和后期的其他歷史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基于此,筆者在教學中經(jīng)常引導學生勤于動手,多用箭頭的形式探究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和邏輯關系。

比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史上的社會大變革時期,這種變革表現(xiàn)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思想各個方面,但歸根到底是這一時期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在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理清以下的因果關系:

鐵器和牛耕的使用■生產(chǎn)力水平提高■耕作的效率提高■原有的“公田”(即井田)不夠耕種■“私田”的開墾越來越多■奴隸主越來越依賴“私田”的收入,不重視“公田”耕種■奴隸主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被迫實行賦稅改革,規(guī)定無論“公田”和“私田”都統(tǒng)一收稅■客觀承認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權■井田制逐漸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產(chǎn)生■新興地主階級隨著經(jīng)濟實力的增強,要求掌權■各諸侯國紛紛開展“變法”運動■封建制最終確立起來■伴隨著經(jīng)濟和政治領域的大變革,思想領域也出現(xiàn)了“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現(xiàn)象。通過以上圖示的演示,學生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奴隸制瓦解和封建制確立的原因有了深刻的認識,對生產(chǎn)力決定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哲理有了更深的體會。

三、把握歷史事件縱向和橫向聯(lián)系

人類歷史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縱向發(fā)展方面和橫向發(fā)展兩個方面,可見歷史課堂中“縱向”與“橫向”知識的聯(lián)系教學尤為重要。縱向聯(lián)系是指同一個國家不同時期發(fā)生事件的聯(lián)系,或者同一歷史現(xiàn)象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表現(xiàn)。現(xiàn)行教材不管是必修部分還是選修部分都是按縱向聯(lián)系的方式編排的,它的優(yōu)點是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把所學歷史知識前后聯(lián)系,從而把握貫通古今的歷史脈絡和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缺點是人為地將同一歷史時期在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領域里的歷史事件割裂開來,不利于學生立體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橫向聯(lián)系正好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橫向聯(lián)系是指對同一個歷史時期,一個國家在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領域里的歷史事件,或不同國家、地區(qū)發(fā)生的歷史事件,聯(lián)系起來綜合考慮。它的優(yōu)點是有利于形成嚴密的知識體系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將縱向聯(lián)系和橫向聯(lián)系有機結合,不僅能幫助學生構建立體的知識體系,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能收到舉一反三的實效。

四、從多種角度理解歷史事件

歷史教材是傳授歷史知識、表達執(zhí)政者思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往往從單一角度闡釋歷史。優(yōu)秀的歷史學家從來就不是只從單個角度來批判和處理歷史問題,他們總是把某個歷史事件的多個版本、有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版本放在一起,以求得到一個更全面更合理的解釋。作為歷史教師,我們不應僅僅局限于敘述主流群體的歷史,還要從多個角度來反映歷史。

第8篇: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一 從教育目標分類學的角度看錯題集的建立

根據(jù)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新修訂的《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介紹了四大類知識類別:(1)事實性知識;(2)概念性知識;(3)程序性知識;(4)元認知知識。其中元認知知識是指關于認知的知識和認知過程的控制、監(jiān)控和調(diào)節(jié)。元認知知識有自我反省這一層意思;教師寫教學反思可以促進教學水平,而學生對錯題集的建立也可以看成是對學習活動的反思。錯題集的建立涉及對錯題的再認識,是種意識水平較高的一種學習活動,是主動學習的一種表現(xiàn)。

另一方面錯題集的建立需要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區(qū)別分類,以便建立分類錯題集,并要求對錯題集進行歸因分析;有時還可以要求學生對錯題進行改編。從認知過程涉及學習時要掌握的學業(yè)行為表現(xiàn)(業(yè)績)來看,對知識點進行區(qū)別分類理解;對錯題集進行歸因分析類似于分析;對錯題進行改編類似于綜合與應用。

二 從記憶功能的角度看錯題集的建立

安德森認為,記憶有兩種形式——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這種觀念已經(jīng)被新觀點代替,記憶只有一種形式,只是具有不同的功能而已。記憶的功能有三種,即感覺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工作記憶系統(tǒng)能同時儲存和加工信息,工作記憶使用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它被認為是從短時記憶轉換成長時記憶的必經(jīng)之路。經(jīng)常收集錯題并分析,能促使學生進入工作記憶,那么感覺記憶就進入了長時記憶。這樣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

高三生物復習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構建知識網(wǎng)絡,再講解題目;二是以題目引出知識點。這兩種辦法主要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基本停留在感覺記憶上。如復習到蛋白質時,教師就可以請同學們以蛋白質的知識點為背景,由學生先討論,順便將涉及蛋白質的一些錯題收集起來,之后再進行錯誤分析,教師再和學生一起來歸類總結。

三 從高三生物復習策略的角度看錯題集的建立

高三總復習的進度安排,一般有一輪復習和二輪復習,有的學校還有專題復習,但一輪復習和二輪復習較為常見。一輪復習主要是夯實基礎知識,運用錯題集的收集與建立,充分利用工作記憶,從根本上扎實基礎知識。而一輪復習后的整合提升,如何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何從新的復習角度對學生進行拔高,我們怎么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第一手資料,那么關注學生平時的錯題,對學生的錯題歸檔,是一個不錯的復習角度,從某種意義上說,錯題集的建立也是教學方法的一種重要選擇;其針對性強、效果好、時效快。而我們教師只是每次作業(yè)批改后,或是每次考試后進行錯題重點評講,這樣往往起不了整合提升。原因有二:(1)學生的作業(yè)量較多,時間又較緊,很少有時間去整合;(2)缺乏確實可行、有效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學生去收集整理錯題。

二輪復習必須要有全新視角,那么從已建立的錯題集入手,教師可從中提煉出最貼近學生學習水平的資料。教師自然而然從“學生的學到教師的教”進行相互轉換,算是“教與學相長”吧。若有專題復習則更需要錯題集的建立。如以蛋白質為背景知識的復習專題,教師通過分析學生已建立的錯題集,復習才有側重點,更有突破點。

四 從具體教學實踐的角度看錯題集的建立

第一,課改走到現(xiàn)在,取得了一些成就,高考等評價體系的配套改革也在努力進行中,特別是近年來高考中注重以能力為主的考查,受到很多專家及同行的肯定。但我們卻又不能回避高考,仍然是一種應試教育。有考試必然有分數(shù)得失之處,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為了避免在應試中犯同樣的錯誤,錯題集建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錯題集的建立本身就要求學生做到“堅持”,對學習態(tài)度主動者或學習習慣較好的學生,他們平時就很注重錯題的收集。一些報紙上介紹了各地“狀元學生”的一些學習經(jīng)驗,主要有兩點:(1)夯實基礎知識;(2)錯題集的建立與分析。但錯題集怎么建立并沒有具體說明,我們應在方法上進行指導。

如我們可以從“錯題集”的常見類型入手:(1)訂正型,即將所有做錯題的題目都抄下來,并做出訂正;(2)匯總型,將所有做錯題目按課本章節(jié)的順序進行分類整理;(3)糾錯型,即將所有做錯的題目進行歸因分析。每次考試中,同學們都會有不少題目做錯,在這些做錯題的背后,往往是知識學習時所產(chǎn)生的知識漏洞?;蛘邚腻e題集的建立方法入手:“抄”——將練習、講義中的有關題目抄到錯題集中,并在相應題下寫出詳細的解析,方便復習?!凹簟薄槍ι飳W科的特點,很多問題的解題信息蘊含在相應的圖表之中,圖表在繪制時難度較大,弄不好不能準確表達解題信息?!坝洝薄獙τ趯W生易犯錯誤的知識點,老師在復習、評講中會就設問角度、答題技巧等做點評和強調(diào)。

第三,缺乏“堅持精神”的學生,其本身還有信心不足的問題。這些孩子認為做這種繁雜的收集整理工作,投入和產(chǎn)出不成比例。特別是在高三學習時間很緊的情況下,學生的這種觀念會更明顯,我們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要有預見性。

首先,在時間上,錯題集的建立應在高三的上學期就鼓勵同學們?nèi)プ?,甚至要求學生必須要做。把一項大的學習任務分解成小的學習任務,積小成多,同學們就不會感覺任務重了。

其次,教師需要指定一個背景知識,同學們再圍繞這個背景知識來收集錯題,并且讓3~5人組成一小組,這樣工作量就不會太大。每一背景知識有一位小組負責人,對每一錯題進行歸因分析;負責人由小組成員輪流來當,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與交流能力,特別是高中生物有些題目是需要用生物語言來表達,同時又能分攤工作量。

小組成員的學科知識水平最好是層次不同。原因是:一學科知識水平較高的學生與水平較低的同學的討論,就像是教師反復講授一樣,同樣都是“工作記憶”;二符合高中生物課標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彌補教師遺漏的角落。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有法”。錯題集的建立是高三復習特定的一種較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方法。還有一些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需要我們一起去探索。

參考文獻

[1]湯國軍.淺議生物錯題集的建與用[J].教育研究與實踐,2011(1):23

[2]〔美〕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編著.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分類學視野下的學與教及其測評(完整版).蔣小平等譯[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33~35

[3]黎加厚主編.新教育目標分類學概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4:22~23

第9篇:高中學習歷史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教學;課堂教學方法;發(fā)展改進

高中物理教學進行改革的目標是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這項改革為實現(xiàn)高中物理教學任務、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問題是:正確處理老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xiàn)教與學之間的統(tǒng)一。要想完成這一目標,就要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并正確把握教學的三個原則,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成果。

一、打好基礎,聯(lián)系實際

1.扎實嚴謹

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基礎知識和基本規(guī)律組成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因此,學生只有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能有效地解決物理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多加思考,主動分析、探索,發(fā)揮出他們豐富的想象力。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扎實做好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基礎性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理清物理基礎概念的含義、內(nèi)容與特性,講清物理要點的形成過程等。

2.聯(lián)系實際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要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相結合,重視知識的運用。這不僅是高中物理學科的特性,也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需要。

物理學科的基礎是實驗,在人們社會生活、生產(chǎn)與科學技術中有著普遍應用。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物理現(xiàn)象,在各個領域的生產(chǎn)實踐活動中也包括非常豐富的物理知識和原則。所以,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要以生活中的實例為基礎,向學生介紹物理知識和先進的科技知識。這種教學手段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1.科學的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前提是教授知識,關鍵是教學方法,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分析、研究物理基礎概念、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還要不斷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科學方法,利用這些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特點、不同的課程結構、不同的課程類型以及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環(huán)境,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從而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在物理課堂上,老師要依據(jù)不同的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多加鼓勵、設置情境教學、正確引導,使學生真正掌握取得知識的方法。

三、改變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

1.轉變觀念

人類文明在進步,社會經(jīng)濟在發(fā)展,新鮮事物也在不斷出現(xiàn),人們的思維也隨之在改變。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老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信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專業(yè)人才。沖破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采用創(chuàng)新的素質教育,由重視教授知識向重視培養(yǎng)方法轉變,注重理論知識在社會實際中的應用。

2.創(chuàng)新教育

創(chuàng)新教育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方面的創(chuàng)新,老師要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思維方式來做好特色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要把先進的教學手段運用起來,如,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教學手段比較新穎,使教學內(nèi)容更生動形象、直觀,有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最佳方法,深化物理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亮.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J].新疆教育,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