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描寫校園的作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寫校園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描寫校園的作文

第1篇: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qū)和海外華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描寫元宵節(jié)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描寫元宵節(jié)的作文1“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來臨啦,雖然今年的元宵節(jié)下著雪,但家家戶戶仍然都洋溢著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jié)的到來。

“吃元宵啦!”媽媽手里端著熱氣騰騰的元宵,嘴里高興地叫著,元宵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像元宵一樣蜜甜,我嚼著綿綿的、甜甜的豆沙餡元宵,真是美在碗里,甜在心里。

吃過元宵,我們一家人便歡快的來到街上看煙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涌來,各個臉上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我們隨著人流來到政府樓前,這里是看煙花的好地方,只聽見“咚當”的一聲,一個大花盤在空中驟然開放,從中綻放出無數個色彩斑斕的花點,頓時把美麗的夜空裝飾得更加絢麗多彩,人們不約而同的發(fā)出贊嘆聲;緊接著兩束五光十色的光束相互噴射打斗,只見兩者實力相當,還好他們在最后時刻握手言和,才平息了這場玩逗;又聽見“砰”的一聲,一個小圓點爆裂了,迸出無數個小圓點,它們像一個個小傘兵從空中飄落下來,一會兒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們陶醉在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忽然底下等著上場的煙花著急了,迫不及待地噴射出來,像火山爆發(fā)一樣;這時又有兩束光花在下面倒著往上撒花點,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接著“降落傘”上場了,他們穿過像雨點一樣的光點凱旋而歸,這時又由下而上噴射出猛烈的火花,好像在祝賀他們x看完煙花,我們隨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龍騰虎躍燈、富貴花開燈……把整個平魯區(qū)裝扮得更加美麗。2010年是虎年,花燈的主角是十二生肖中的虎,一個個金虎顯得神采奕奕,它那股勁真讓人好笑,它們好像在說:我老虎今天也該揚眉吐氣了!最引人注目的是縣政府門前的龍燈,它們是那么的雄偉壯觀,引來了無數攝影愛好者。

抬頭望去,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掛在空中,還有無數的孔明燈冉冉升起??酌鳠羰侨龂鴷r期的諸葛孔明發(fā)明的,又叫許愿燈,它給人們帶來了吉祥和快樂。

這真是:

月明燈靚人歡暢

獅舞龍飛快樂夜

描寫元宵節(jié)的作文2元宵節(jié),是每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湯圓可是元宵節(jié)不可缺少的角色哦!做湯圓很簡單:先抓一把面,搓圓,再用大拇指頂出一個像碗一樣的窩,這窩就像一個家,芝麻糖可以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大覺吧!然后關上門,一個湯圓就OK啦!接著,它們要和水來個“親密接觸”。湯圓一個個排著隊,跳進了“游泳池”里。一開始,它們挺乖的,蹲在鍋底休息。過了一會兒,它們按捺不住了,在快樂的“波濤”里,開始了它們的“水上芭蕾”。那一招一式,挺規(guī)范的嘛!水溫越來越高,湯圓兒們憋得慌,紛紛探出頭,透口氣,這時,它們就可以出鍋了。

湯圓剛端上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小口,好燙!我又咬了一小口,啊!芝麻的香,糖的甜,湯圓皮的黏,多么美妙啊!嚼一嚼,香甜味越來越濃郁,都在嘴里彌漫。它們像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飄來飄去,觸摸我的味蕾,讓我胃口大開。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多,完全陶醉在這香甜之中。

吃完飯,夜幕已至,我們一家人欣喜若狂地來到大壩上,大壩上人山人海!光彩奪目的燈使我眼前一片璀璨。有的樹的樹干上還纏著五光十色的晶條。人們頭戴牛角燈,頸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手上拿著五彩繽紛的燈,真是美不勝收!彩燈把黑漆漆的大壩照得流光溢彩。大壩上熱鬧非凡,放炮聲接二連三。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瀾,姹紫嫣紅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仙女散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晚照亮了,把元宵之夜變得絢麗多彩。我簡直被這分外妖嬈的景色迷住了。

深藍色的夜空中飄滿了數不勝數的孔明燈。我?guī)е闷娴男模棚w了一盞最耀眼的孔明燈。許下最美好的愿望。一起放飛,盞盞天燈,放飛人們的希望和夢想,帶來光明和吉祥!孔明燈像千萬個金x星星,帶著我的愿望越飛越高。

我仰望天空,看孔明燈,看月亮。好圓好豐滿的月啊!一輪金黃的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下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一樣溫柔。天空中很淡,風很輕,月很美,構成一幅畫。

我過了一個香香甜甜、紅紅火火的元宵節(jié)。我?guī)е篮玫脑竿?,走向明天?/p>

描寫元宵節(jié)的作文3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泛濫,城外田地干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后余地回宮辦事,于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后,也發(fā)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后來玉帝發(fā)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后,變成一只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jié),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zhí)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蔽覒c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嘗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著一個的“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著了,看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沖上天空綻放了,我和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超大型的“飛毛腿”,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接著又放了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后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fā)上看著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天我學會了煮湯圓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元宵節(jié)那該多好啊!我期盼著明年的元宵節(jié)……

描寫元宵節(jié)的作文4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x。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xiāng)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jié)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guī)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元宵節(jié)也是一個浪漫的節(jié)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tǒng)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tǒng)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jié)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jié)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jié)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描寫元宵節(jié)的作文5在中國所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jié)。

相傳,是漢文帝把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一天稱為元宵節(jié)的,我們也可以把這一天叫做元節(jié)、元夜、燈節(jié)。這天晚上,街上處處張燈結彩,而賞燈,猜燈謎,吃湯圓就成了人們的主要活動。后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慶?;顒映霈F了,比如放煙花、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等等。

我們社區(qū)也不例外,每年居委會都會在小區(qū)門口的空地上舉辦一些活動,吸引人們來共度佳節(jié),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的元宵節(jié)。記得那天晚飯過后,“工作狂”媽媽忽然說要帶我到樓下參加活動。為此,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到了一樓我遠遠望去,只見社區(qū)門口搭起了一個個紅色的帳篷,帳篷里掛滿了一排排紅色的小燈籠,就像一條條紅色的圓球鏈子。近看,那些小燈籠好像又變成了一團團燃燒的火球,懸掛在帳篷之下,人們在這些“火球”底下來回穿梭,熱鬧極了!

晚上八點,活動正式開始了。各式各樣的花燈,猜不透的燈謎,這些我都不大感興趣。我被一個名叫“蒙眼睛貼豬鼻子”的游戲活動吸引住了,現場很多人,我踮起腳看了好久才看清楚游戲規(guī)則。經過15分鐘漫長的等待時間,終于輪到我了,被蒙住眼睛的我一只手拿著“豬鼻子”,另一只手在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著。剛走兩步,才發(fā)現這個活動并沒我想象中那么容易,眼睛被蒙住了什么看不見很容易走偏,而且走路全靠感覺。變得焦慮的我心想:“什么時候才到終點啊!”就這樣大概走了十五步,我的右手突然摸到了畫板,于是我雙手拿著“豬鼻子”盲目地往前一貼。然后,就聽到有人拍著手大喊:“太好了,貼中了!”意外的我連忙把眼罩摘下,發(fā)現剛剛好貼中。我高興得跳起來,在人海中尋找媽媽欣慰的目光,但卻不見媽媽的蹤影。于是,我拿著獎品到處尋找媽媽,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

終于找到她了,她正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向我走來。

“餓了吧?快,趁熱吃了吧,可好吃了!”

“謝謝媽媽,這個,送給你?!?/p>

第2篇: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多年的語文教學及自己的業(yè)余練筆讓我深深地認識到:當前學生作文最突出的缺憾是缺乏生活氣息,缺乏對生活的留心和觀察,這一點在學生作文——寫景的片段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寫出的語句及用詞,與實際景物表象相差很遠。如在教學了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第四單元(關于自然景物描寫和自然世界探索的文章)之后,適值深秋時節(jié),我讓學生寫“深秋,清晨的校園”之景,并要求學生課外親身觀察。許多學生照搬課文《春》和《濟南的冬天》中的詞句,全然不顧是否與實際景物相吻合,有的寫校園花壇里依然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有的寫校園的松柏“越發(fā)的綠了,幾乎把終年積蓄的綠全拿出來了”;有的竟把本是月白色的教學樓外觀,寫成是“紅色的”;有的架空描寫,寫了校園中連一株也不存在的“梧桐樹”;有的夸大其詞,寫深秋清晨的風“凜冽、刺骨”,并發(fā)出“呼呼”的響聲;最為普遍的是學生無一例外的把樹葉掉落的聲音寫為“嘩——嘩——”、把踩在落葉上的聲音寫為或“咯吱——咯吱——”或“咔嚓——咔嚓——”,很顯然,學生缺少觀察,“病根”是缺乏觀察留心生活的意識,露出習作的“陳式化”和“教條化”傾向,幾乎所有的同學將作文簡單的視為照搬佳詞麗句,還有抄襲所謂五花八門的“優(yōu)秀作文”、“作文精華”,真是舍本求末,割裂了寫作的清源活流——生活。當在作文講評時,老師指出聲音不貼切時,學生都露出不理解的聲情。為此,趁巧是落葉的季節(jié),我便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yè)——要求每一位同學在課余去樹下踩滿地的落葉,細心體會,寫出踩時發(fā)出的聲音,并寫一個比喻句。

學生通過親身體察,兩個班約90位同學有的說不出像什么,反正不像以前虛想的“咯吱”或“咔嚓”;許多同學說像“哧啦——呲哧啦”或“刺啦——刺啦——”的聲音;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打了幾個很形象地比喻:“像油鍋里炒菜的聲音;像書頁或紙張快速翻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像鞭炮的捻子(導火索)點燃時發(fā)出的聲響?!?/p>

通過這樣的一個特殊作業(yè),學生意識到以前自己描寫的不真實、不準確,深深感到留心觀察生活的重要性。我還告訴同學: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就像有位哲人所言,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好的作文及寫景要寫出某種事物的獨特性和我們自己對這一特性的獨到感受,而做到這一點的前提即是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時時悉心體察世間萬象!

第3篇: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班傳作文;基本類型;反復訓練;良好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26-0069-02

[作者簡介]王麗瓊(1983―),女,江蘇吳江人,本科,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天和小學教師,小學高級。

一、何為“班傳作文”

“班傳作文”就是指學生為班級寫傳記。這些傳記的素材往往來自學生所在的學校或者班級,是學生所見、所聞、所感后的產物,也就是學生的校園生活。在記述傳記的過程中,常常會滲透著學生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斷,以寫實為主,“紀實性”“生動性”是“班傳作文”的基本特點。

(一)有話可講的班級生活、故事

“班傳作文”從校園、班級中提煉出素材,把認識的人或者經歷的事如實地記錄下來,不拘形式,寫出個性鮮明,充滿童真、童趣、童心的作文。這與新課標提出的“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有異曲同工之處,“班傳作文”讓學生成為文章的主角,故事的發(fā)展因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而變得有聲有色。

(二)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讀者

由于“班傳作文”的取材來自校園、班級,讀者對故事描寫的內容并不陌生,甚至可能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這個時候,這些故事就有了特定的讀者群。讀者對于作者描寫的內容反對的,他們就會反駁;讀者對于作者描寫的內容補充的,他們就會續(xù)寫;讀者對于作者描寫的內容支持的,他們就會“助威”。總之,“班傳作文”拉近了學生與作文的關系,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班傳作文”能成為彼此之間情感交流、意見互換的橋梁。

二、班傳作文的優(yōu)勢分析

“班傳作文”突破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擴大學生的視野,拉近學生與作文的關系,降低寫作的門檻,激發(fā)學生作文能力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一)有利于調動寫作積極性

“班傳作文”,學生自主命題,有感而發(fā),有話可寫。寫作內容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班傳作文”中的主角往往就在身邊,看到別人寫自己,自己也想寫別人,你來我往,寫作的自主性也被調動起來。

(二)在師生交流方面的優(yōu)勢

“班傳作文”的讀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比如寫一件同學間打架的事,寫的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評價,侃侃而談;當事人也可以有不同的意見,娓娓道來。彼此之間的這種交流是傳統(tǒng)作文教學達不到的,這讓說“真話”有了監(jiān)督。

“班傳作文”就地取材,讓許多發(fā)生在老師眼皮之外的事情有了跟蹤。比如一學生寫撿到鉛筆盒沒有歸還失主,還洋洋得意,老師可以在文末與學生通過留言的方式交流,達到教育的目的。這是傳統(tǒng)作文不可能觸碰到的死角,學生在老師的命題作文中,習慣了說假話,不敢吐露真實的內心,而“班傳作文”讓學生敞開心扉,與老師平等對話。

(三)在作業(yè)評改方面的優(yōu)勢

“班傳作文”改變了老師一人批改的模式,每個讀者都是評改者。在閱讀同學作文的同時,給予自己的點評,從字、詞、句、段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同齡人的點評更利于學生的接納?!鞍鄠髯魑摹奔皶r點評,不管來自老師或者同學,都能讓作者盡快得到反饋,提高了學生欣賞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班傳作文的基本類型

“班傳作文”就是“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事”。班傳作文中,學生寫的都是一些小事、瑣事,類型豐富,學生喜聞樂道。

(一)別扭事

小作者習慣站在自己的立場,把自己寫得很無辜,把對方的缺點放大化,以博得大家的支持。有人擔心這樣的作文長此以往,會養(yǎng)成學生說假話的習慣。實則不然,對方不是傻瓜,也會回擊。旁觀者也不閑著,把耳聞目睹的事情寫下來。通過各種角度,用文字的形式,傾訴、發(fā)泄、辯白,讓局外人好似身臨其境,別有一番滋味。

(二)倒霉事

最令學生津津樂道,被老師留晚學、作業(yè)本不翼而飛、走樓梯摔跤、盛湯被撞翻……這樣的事情,放在命題作文時代,誰會想得起這芝麻綠豆的小事。“班傳作文”還學生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敏感的心靈,讓他們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精彩的自我。

(三)出糗事

老師走錯教室、學生上課做小動作等之類的事都成為學生關注的焦點,“班傳作文”素材的熱點。維果茨基建議要設法激發(fā)兒童學習書面語言的動機,讓他們去寫“能引起內心激動的題材”。他人的糗事,不但吸引了學生的目光,也喚醒了他們的沉睡心靈,學生自然也不會抗拒這樣題材的作文。

此外,還有委屈事、新鮮事、煩心事,也是學生作文經常涉及的題材?!鞍鄠髯魑摹庇檬聦嵶C明,相同的人、相同的環(huán)境,卻寫出了有滋有味的校園生活。

三、班傳作文的操作注意點

(一)允許有“不好聽的真話”

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學生的思想被禁錮著,習慣了寫“好聽的假話”,學生習作脫離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目的,留下的是空洞無力的“豪言壯語”。真正活力四射的學生在哪里?要是不允許學生說“不好聽的真話”,那學生永遠不會體會到寫作的。要知道,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步入了叛逆的階段,他們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他們有那么多“主見”要表達,而我們非讓他們歌功頌德,他們怎么寫得出來?因此,學生在班傳作文盡情表達,哪怕說了“不好聽的真話”,至少也是學生的肺腑之言,老師要有容人之量,才能讓學生敢于開口、樂于交心。

(二)必要的方向性指導

班傳作文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通病,比如“DE”病、“關聯(lián)”病等。作為老師,發(fā)現這些通病,要及時指出,反復訓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在班傳作文中,學生出現思想性錯誤的時候,老師還是要給予必要的指導、糾正。比如,有的學生把垃圾扔到其他班,認為是為自己班爭光。這時候,老師就要指出他的不當之處,引導其思想的健康發(fā)展。讓學生在邊寫邊思中,成長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參考文獻:

[1]蘇娜.輕叩誦讀之門細品國學之味[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3 (6).

第4篇: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初中作文教學;作文成長周期;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2)01-0037-03

一、“初中生作文成長周期”的提出背景

關于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一直是國內語文界關注的重點,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有對學生寫作興趣的研究,有對學生寫作心理的研究,但縱觀這些研究,或側重于作文教學宏觀規(guī)律的探索,或側重于某一單項能力的培養(yǎng),少有對學生個體寫作狀態(tài)和個性作文發(fā)展的關注。同時,缺乏對學生作文能力成長過程的整體把握,缺乏關注的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對作文能力提高循序漸進、反復訓練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同一學段的學生寫作能力的階段不平衡性也有所忽略。

從作文教學實際來看,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相剝離,與學生作文成長的實際相脫節(jié)。盡管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每個單元后都有一個寫作訓練要求。但那樣的訓練要求似乎只是重視與每個單元的閱讀教學相對應,而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寫作的主體――學生。何況,其中有些訓練還只是片段訓練,從訓練次數上來說,每學期也只有六次。從學生作文成長的規(guī)律看,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賴于豐富的作文實踐,在適度的鞏固強化中循序漸進地提升。筆者以蘇教版七年級教材為例,第一學期的六次訓練要求分別是“有感而發(fā)”、“說真話、抒真情”、“從生活中找‘米’”、“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簡單地說明小制作”、“想象”;第二學期的六次訓練要求是“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記事寫人線索清楚”、“觀察和描寫事物的特點”、“抓住特點介紹動物”、“寫消息”、“自由作文”。如果不認真鉆研教材,不認真研究學生,只是不顧實際地照搬照用,一是有支離破碎之感,且有淺嘗輒止的嫌疑,二是不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筆者認為,初中作文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從學生個體寫作狀況出發(fā),認真梳理本學段作文訓練目標,科學整合教材資源,根據初中生作文成長的一般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二、“初中生作文成長周期”的概念分析

隨著學生年齡特征、認知水平、思維水平、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有效的作文指導與訓練,其寫作能力會表現出進一步鞏固、強化、拓展、提升的階段性和規(guī)律性過程。這種寫作能力的鏈接和上升,我們稱之為學生作文能力的周期性成長。

以初中生為例,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由幼稚漸趨成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各個方面(比如對一種文體或一種表達方式的把握)也有一個由低到高的漸進提升的過程。這個階段,學生作文成長周期表現出如下特點:一是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不同學生的作文成長也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特征,學生在不同階段、不同年級的作文成長也表現出明顯的差別。二是順序性,無論是學生個體還是群體,作文成長過程都是緩慢的漸進的,與學生的閱讀與閱歷表現出驚人的契合。三是螺旋性,我們把學生的作文能力從某個低點上升某個相對的高點視為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周期,無論是某個周期內能力的成長,還是不同周期的能力鏈接,始終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特點。四是遷移性,不同的作文能力之間具有遷移性,不同周期的作文能力之間也具有一定的遷移性。五是整體性,學生作文成長過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是知識水平、閱讀能力、寫作技巧、情感態(tài)度等整體提高的過程。

筆者認為,在研究初中生作文成長過程中,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既重視方法的研究,也重視對“人”的研究,作文成長周期不以學段、年級或年齡作為劃分依據,而以學生寫作能力為主要標準。二是關注學生個性心理特征,針對學生的興趣需要、生活特點、年齡特征,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心理。三是關注學生作文基礎,注意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四是關注學生的作文興趣與習慣,通過立體的個性化的寫作訓練與熏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

三、基于“初中生作文成長周期”的教學策略

(一)梳理教學重點,精練訓練目標

1.抓好一條經線――以記敘文為主的寫作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的寫作是這樣描述的:“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辈浑y看出,記敘文寫作是初中作文教學的重點。從各地中考命題情況來說,記敘文占了極大的比重。因此,在七至九年級,要把記敘文的訓練作為一條主線。七年級側重訓練寫人敘事的記敘文,要求從生活中選擇材料,能將一件事情記敘清楚,能通過詳略得當的幾件事寫人。八年級側重訓練寫生動的記敘文,能寫好細節(jié),有一定感悟。九年級側重訓練寫厚重的記敘文,能進行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能寫出人物、事情的厚度,有較為深刻的思考,文章主題深刻。而對于說明文可以在七年級學習了說明文單元后,指導學生寫簡單的說明文;八年級學習了生動說明后,指導學生寫生動的說明文。九年級上學期可以指導學生寫簡單的議論文。

進一步細化訓練目標和過程。比如訓練寫敘事的記敘文,可以從有條理地寫清楚一件事情,到有詳有略地寫一件事情,還可根據選材,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角度進行訓練。再如訓練寫人的記敘文,可以指導學生由寫親人開始,再到寫身邊的人,如老師、同學等,再到平寫平時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人,如食堂工人、清潔工、交警等……這樣系統(tǒng)有序地分類推進訓練,有助于促進學生作文水平循序漸進地提高。

2.抓好兩條緯線――單元(主題)寫作和專題訓練

在明晰七到九年級的寫作訓練方案后,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的作用,將閱讀教學、文體訓練、單元(主題)寫作、專題訓練進行有機整合。在運用教材中單元寫作材料時可以打亂它原有的順序為我所用,有計劃形成某一類作文的系列訓練。

同時,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文技法的專題訓練,教師在新接班時,應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專題調查,了解學生作文的優(yōu)缺點,根據學生的作文能力進行合理歸類,整體構思和分類設計作文專題訓練的方案;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特點,制定相宜的閱讀和作文提升計劃。如可分步驟進行審題訓練、謀篇訓練、描寫訓練、詳略訓練、升華訓練等;從描寫角度來看還可進行人物描寫、場面描寫、景物描寫等的專題訓練。

3.寫好兩類小文章――片段練習與應用文寫作

片段訓練內容廣泛、反饋迅速、操作靈活,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初一起始年級,學生練習寫人的記敘文時,不妨輔之以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為專題的片斷訓練。到了初三再回歸記敘文的寫作訓練時,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導學生以側面描寫、氣氛渲染、場景烘托為專題的片段訓練。為了訓練學生觀察和描寫的能力,語文教師必須做一個有心人,既要有較為詳細的計劃和相應的訓練步驟,又要善于抓住生活的細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春燕夏蟬、秋雁冬雀;晨霧暮靄、風雨雷電;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成為寫作對象。

應用文寫作被不少老師忽略,這主要是因為中考很少考到,即使訓練也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這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十分不利的。應用文的訓練,教者要做到心中有“譜”,靈活安排。比如班委會要開展活動,布置學生擬一則通知;班級開展愛心捐助,要求學生寫一份倡議書;哪位同學遺失了物品,起草一則尋物啟事,等等。

(二)拓寬訓練途徑,重視作文實踐

1.自由作文

定期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習,給學生最少的限制,最大的自由,讓學生有真正的表達自我的機會。寫作內容不作要求,大到國家大事,小到路邊新聞,讀了一本書,看了一部電視劇,碰到一個陌生人,想起過去的事,幻想未來的情況,只要是有感而發(fā),都可以寫;文體不設限制,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作文批改方式上也給予學生自由,可采取老師批閱、組內互評、交換修改、流改、集體修改等方法,同時,留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整理、回味。這種自由作文,體現人性回歸,學生不把寫作看成是高不可攀,而是我手寫我心的自由表達,就必然能夠“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2.情境作文

通過情境的設置,讓學生身臨其境,加深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增強情感體驗,激發(fā)寫作欲望。作文情境給學生提供了多向思維、多角度思維的契機,為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設置了一個啟迪心智的溫床。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逐步完善了情境作文教學法,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并從古典文學理論“意境說”中汲取營養(yǎng),逐步探索出一條“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想象――描繪(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學的路子,不少老師運用情境作文教學法進行公開教學獲得一致好評,情境作文已成為學生喜愛的一種作文教學方法。

3.對話作文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一直以教師為閱讀對象,閱讀對象的單一、無變化,使學生作文流失了生命營養(yǎng)和人文價值。“對話作文”是以平等對話的理念為基礎,關注學生作文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主要從作文功能入手,激發(fā)學生表達的需求與熱情,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如我們利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等節(jié)日,要求學生與父母與老師與同學與朋友進行作文對話,回憶生活的點點滴滴,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父母、老師、同學、朋友閱讀作文后及時作出回應。這樣的作文因為有了明確的閱讀和交流對象,學生的作文積極性大大提高,作文往往能發(fā)揮出較高水平。

4.達標作文

為了改變作文教學費時多、周期長、反饋慢、收效少的現狀,我們提出達標作文的教學策略。它以課程標準中寫作教學要求為綜合目標,以面向全體、關注差異、循序漸進為基本原則,以控制作文的單位時間、縮短作文周期、增加作文訓練次數、當堂訓練、當堂反饋為主要手段,努力提高作文教學效率。達標作文教學的基本程序分為五步,即:設標――達標――反饋――評價――矯正。這種“短、平、快”的策略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完善以上作文教學策略的同時,我們還摸索了一些有效的激勵措施:一是適切性評價。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采用不同的評分標準;二是發(fā)展性評價。以發(fā)展的眼光,隨著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采取相應的評價標準;三是開放式評價,教師不再是學生作文唯一的評價者,采取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此外,我們還拓寬學生發(fā)展的空間,讓學生體驗到成長的快樂。①利用學習園地、文化角、黑板報、櫥窗、校園廣播站、手抄報等陣地推介學生優(yōu)秀習作;②鼓勵學生將優(yōu)秀習作投寄報刊、雜志社;③編輯??讹羲鲌@》,發(fā)表學生優(yōu)秀習作。④組織文學社團活動。開展“我愛文學”、“小作家講壇”、“小記者采風”等專題活動,定期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qū)、走進大自然,體驗生活,陶冶情操,獲取寫作素材。⑤邀請知名作家、學者走進校園和師生零距離接觸,暢談寫作體會,交流寫作經驗,分享寫作快樂。

總之,初中學生的作文成長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我們必須準確把握學生作文成長的普遍規(guī)律和特殊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劃分成長周期,同時在每個周期內給予學生豐富的“養(yǎng)分”和精當的訓練,才能實現作文教學策略的整體優(yōu)化,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快速提高。

Teaching Strategy for Composition Growth Cycl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UO Fu-h(huán)ui

(Rugao Experimental Junior Middle School, 226500, China)

第5篇: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修改版)》明確: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是習作,既不是成人的寫作,更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一種書面表達的練習。只要求小學生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描寫出來。針對這一要求,教師在三年級學生作文的起步教學中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 降低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前提,沒有興趣,學生的作文水平難以提高。教師要注意由低年級的口頭作文向三年級書面作文起步的過渡。教學中,不少教師一再叮囑學生:“三年級要寫作文了,一定要認真學!”無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難度。另外有些教師開始就對學生要求過高,過多挑剔,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喪失了對作文的興趣。因此過渡很重要,我們要積極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的條件,為學生今后的作文學習打下基礎。如每次揭示習作題目,教師可以謎語、故事、圖畫形式出現,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 減緩坡度,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模仿寫作是三年級作文訓練的顯著特點,也是小學生練習作文的常用方法。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教學應該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學中應從兩個方面進行習作導入:(1)目的性的導入能給學生的模仿習作架起斜坡,這樣就水到渠成。(2)活動式導入。根據三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首先讓學生參與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或課外活動,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討論,再對活動進行描寫,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有話題,效果較好。如練習“寫一處景物”習作時,首先帶領大家走出校園去觀察秋景,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選擇一處景物寫下來。

學生作文無話可寫的根本原因是不會觀察生活,缺乏寫作材料。因而利用多種媒介,提供寫作素材,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看圖作文,對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如:在講《石榴》一文時,首先指導學生抓住石榴外皮的顏色變化,通過描寫石榴的不同形狀來表現它的外形特點;接著指導學生抓住石榴子的顏色、形狀、味道進行描述。最后再對照插圖學習本課的具體寫法。通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文結合,能使學生印象深刻。學習本課后,可以引導學生描寫一種水果,要求他們模仿《石榴》一文的寫作方法,按一定順序寫清楚。

教學大綱指出:對小學生來說,課內與課外,以課內為主,必須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堂課,同時還必須重視課外學習。因此,除了憑借教材中的插圖和色彩鮮明的教學掛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周圍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

三 放飛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修改版大綱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毙W生的作文雖不是藝術創(chuàng)作,但同樣需要運用生動的聯(lián)想。怎樣才能使學生浮想聯(lián)翩呢?如教續(xù)寫想象時,許多課文的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讓學生沿著作者的思想續(xù)寫下去,既鞏固了課本知識,又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如教學《航天飛機》,可先播放航天飛機的本領課件,回顧課文內容。再投影它與普通飛機的表格進行對照,后來普通飛機和航天飛機又見面了,他們會怎樣進行對話呢?學生有了影視素材,便會聯(lián)想。小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潛力,只要教師善于挖掘,就能開拓出更為廣闊的空間。

第6篇: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要想提高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應該從生活出發(f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并善于從生活中總結出經驗與感悟,這樣才能寫出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與個性特征,以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一、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作文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抒發(fā)一個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讓學生對作文保持興趣,教師就要鼓勵他們從自己熟悉的現實生活出發(f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藝術源于現實,如果沒有現實生活的積累,而是寫自己完全沒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件困難的事情。即使寫出來了,這樣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沒有真實的感情,感動不了讀者。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作文的訣竅,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從中發(fā)現美,找回自己的寫作興趣。

想要寫好現實生活,首先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生活。教師可以教授他們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在觀察事物時做到充分利用五官,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同時運用,保證它們的完全開放,然后把這些感覺到的形象加以綜合分析,找出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方面,加以細致描寫,這樣就可以作為寫作素材,將觀察到的生活放進作文中。例如,筆者為了鍛煉學生的作文能力,曾為學生布置過這樣一個作文題目《我們的校園》。校園是學生們每天都要接觸的環(huán)境,然而他們對它的看法怎么樣,是不是每個學生的觀察都是一樣呢?筆者有意識地布置這樣一個題目,要求學生只要圍繞校園來寫作就可以,而且鼓勵他們仔細觀察校園的景色,來往的行人等等,結果作文完成之后,筆者發(fā)現同學們的看法截然不同。有的學生對校園清潔工阿姨很有好感,有的同學認為學校的運動環(huán)境需要改善,有的同學則認為自己在校園中學到了知識,結交了好朋友等等。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而且都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次作文練習從學生身邊的現實生活出發(fā),收到了很好的寫作教學效果。同樣的道理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以自己熟悉的人為寫作對象,鍛煉他們觀察生活的能力,以有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鼓勵學生注重積累知識,經常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一個人的閱讀量對于他的寫作能力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感興趣的字詞句記錄下來,閱讀之后反復翻看,這樣慢慢的,學生就會積累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而這些都可以作為他們的寫作資料。例如,在進行《我的媽媽》寫作練習時,學生就可以將在《我的母親》一課中積累到的詞語運用到寫作中,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口頭表達,多說。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表對于文章寫作技巧、表現手法等方面的意見。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通過口頭表達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組織語言的能力。

另外,在學完某一課后,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片段寫作練習,或者是要求學生每周寫幾篇讀書感悟等等,讓他們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感興趣的話題出發(fā),寫出自己的心聲。例如,教師對學生進行人物作文訓練時,可以首先讓他們進行人物肖像、人物語言、動作的片段練習;而要寫作事件作文時,則可以讓他們首先進行事件發(fā)展某一個階段的寫作練習。隨后,教師對學生的寫作練習進行點評,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寫作規(guī)范方面的問題,比如:標點符號的用法、用詞技巧、詳細描寫和略寫的問題等。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批改之后,讓學生再將文章寫一遍,經過反復修改,學生會有更大的進步。

三、注重學生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不管是哪個學科,固守于慣性思維是不可取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創(chuàng)新,想別人不敢想,拓寬自己的思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對語言和文字材料的敏感度。如果學生對于一些寫作素材是毫無想法的,那么這樣進行的寫作就沒有什么新意和內容,也不會受到讀者的好評。只有讓學生保持對文字的敏感度,那么他們才能在接觸文字材料時產生靈感,能運用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進而有所創(chuàng)新。

另外,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現實,只有讓學生多多接觸現實生活,從現實中得到感悟,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小記者采訪團、科技實踐小組、少年志愿者小組等,并讓他們從自己的視角把活動寫出來,從中發(fā)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另外,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經過思考與集體合作,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也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創(chuàng)新。

第7篇: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閱讀;習作;審題;選材;提綱;品析詞句;寫作技巧

一、聚焦題目,鏈接審題

審題立意是習作的起點,主要是指研究和領會題旨,確立主題。學生只有正確理解了題意,才有可能寫出符合題意的作文來。而教材中不乏吸引讀者、言簡意賅的好題目,這為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提供了好的范例。如,在五年級下冊二單元教學中,結合本單元《冬陽?童年?駱駝隊》《祖父的園子》《童年的發(fā)現》等課文,指導學生進行單元習作“童年趣事”時,以教材為例子,指導學生取題目。

二、聚焦內容歸納,鏈接材料選擇

人們常說,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學中,審題并確定中心之后,能否過好選材關,就成為作文成敗的關鍵。要真正訓練學生選擇組織材料,還得從教材中來。如,學習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后,我讓學生寫《班有……》的習作,學生興趣盎然地寫出了《班有“遲到王”》《班有“小蝸?!薄返任恼?。我將寫《班有“遲到王”》的幾篇文章讓學生評析,并選取幾個能表現“遲到王”特點的材料。

三、聚焦段意概括,鏈接提綱羅列

習作前,指導學生編寫作文提綱,有助于理清思路,鞏固記憶,把作文寫得重點突出,條理清楚。寫好作文提綱,還能訓練學生選材、組織材料和布局謀篇的能力。怎樣指導學生編寫提綱呢?還得從教材中來。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頤和園》一文是學生寫景文章的范例。課文按照游覽順序,圍繞“頤和園”選取了三個景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本課教學中抓住過渡句,就能提綱挈領,有利于全文的學習,也為學生在寫作中關注上下文的銜接,使習作自然連貫打下基礎。

四、聚焦品賞語句,鏈接遣詞造句

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進行日積月累,還要指導學生品賞好詞佳句,使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得到提高。如,教學《火燒云》一課,文中描寫顏色的詞語特別豐富。教學中可充分利用這個特點,訓練學生進行詞語歸類學習、積累運用。抓住三組描寫顏色的詞語進行教學與拓展,學習遣詞造句的能力。

A.紅彤彤、金燦燦……

B.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

C.葡萄灰、茄子紫、梨黃……

品析、積累和運用,由詞到句,由句到段,找到語言規(guī)律,活記活用,為學生今后的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聚焦表現手法,鏈接寫作技巧

作文講究技巧,技巧是開啟思維之門的鑰匙。而寫作技巧,來源于閱讀優(yōu)秀課文中的藝術表達方式。教學中,引導學生解密文字奧秘,了解、積累一定的表現手法,進行課堂小練筆,并將其運用到習作中,能提升學生的表情達意能力。如,在教學《生命 生命》一課時,讓學生學習夾敘夾議的表現手法,并帶學生觀察校園的植物,運用“夾敘夾議”進行小練筆――“在校園乒乓球臺的一角,盛開著一株矮矮的薔薇花?!鼈儏s在綠葉叢中開出了一朵一朵鮮艷的小花。在微風中,在陽光下,傲然挺立,仿佛要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現給我們看。在這陽光明媚的春天,薔薇花在告訴我:也許我嬌小,也許我不起眼,但我一樣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p>

通過這樣的讀與寫的訓練,指導有方法、有層次、有練筆,不用高深的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課文例子,淺顯、真實、有效,學生從模仿到創(chuàng)作,習作能力輕松形成。

葉圣陶先生曾說: “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yǎng)成,必須有所憑借,那憑借就是國文教本?!比绻谡n堂上將讀與寫適時結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讀與寫的能力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第8篇: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在高一上學期執(zhí)教記敘文寫作時筆者堅持雙管齊下,既注重引導學生多觀察、多體驗生活,也努力做到以讀促寫,通過名作學習提高寫作能力,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將通過解析名作引導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一些經驗整理出來,供各位方家批評指正。

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掌握記敘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和技巧。考慮到同學們平時的觀察訓練與日常寫作,筆者將課堂重點確立為:通過閱讀名作,分析和概括出名作的景物描寫技巧,并借鑒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進而將教學目標分解為兩項:一是如何寫景,即引導學生從名作中分析出景物描寫的方法與技巧。二是如何景中傳情,即教會學生把握景物描寫與情感表達的關系。

一、向名作學習景物刻畫的方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眼目?!比绾螌⒀矍熬盎鞴P底文字,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上課伊始,筆者用PPT演示了一幅荷塘圖,讓學生作口頭描寫,字數不作要求。同學們完成得比較輕松,但大多數都很概括和空泛,談不上生動和具體。接著筆者向同學們展示了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一段關于月下荷塘的景物描寫: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雖然滬教版教材將該文放在高三學習,但課外閱讀廣泛的學生已經早有涉獵。即使有學生沒看過,單就這一段文字而言,在理解上也不會存在太多障礙。學生齊讀之后,對比自己的口頭作文,都感覺大相徑庭,一致認為朱自清描寫的荷葉、荷花比自己描寫的美。于是筆者啟發(fā)同學們思考:這段文字美在哪里?學生都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有的說這段描寫形象生動;有的說描寫細膩傳神;還有的說感覺意境很美,有一種靜謐的美。筆者對他們的回答都給予充分肯定,緊接著引出下一個問題:這段文字描寫得這么美,作者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嗎?之后筆者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盡可能地去發(fā)現作者寫景的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充分討論后每個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筆者對他們進行了必要的啟發(fā),比如我問:“該段文字中,作者描寫的對象是什么呢?”學生答:“荷葉、荷花”。又問“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寫荷葉荷花的呢?”學生根據筆者的啟發(fā),經過討論,發(fā)現了朱自清在這段文字中的描寫技巧:有的說寫荷葉主要是描繪形狀,寫荷花主要是描寫顏色;有的說描寫的角度多,如視覺和味覺;有的說用了比喻和擬人修辭;還有的看到了動態(tài)、靜態(tài)描寫等。筆者很為學生們的發(fā)現而高興,并及時地把他們的發(fā)現書寫在黑板上:

1.繪形、著色

2.視覺、味覺

3.比喻、擬人

4.動態(tài)、靜態(tài)

在互動的過程中,筆者又給學生補充講解了“通感”這種在景物描寫中具有特殊作用的修辭格,并引導學生大膽聯(lián)想,對該段文字進行續(xù)寫。比如寫完動態(tài)、靜態(tài)的荷葉荷花之后,還可以按照作者的思路,繼續(xù)往下補充,增加別的角度和環(huán)境條件。比如“下了一陣小雨,雨滴打在荷葉、荷花上,……”再如“一陣秋風吹來,萬木蕭條,……”可見,只要用心,描寫的角度是可以多方位展開的。學生都感覺老師說得有理,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心情。

然后,筆者要求學生再做進一步分析研究,逐句地,從朱自清繪形、繪色,描寫視覺、味道,描寫動、靜態(tài)中再發(fā)現一些具體的東西。眼光犀利的學生經過老師提醒,馬上發(fā)現了朱自清寫景的一些非常細小的規(guī)律,即寫景順序問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先交代環(huán)境或位置;“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接著交代描寫對象“荷葉”,且前有修飾語;接下來“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是用比喻修辭對荷葉作形象、細致的刻畫。接下來也是如此,“層層的葉子中間”是交代位置;“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引出描寫對象“白花”,前面也安排有修飾語;然后用擬人“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再用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三個比喻連用叫博喻)等作精細的描寫。同理,作者在寫“清香”的時候也是使用了這樣的方法。于是筆者在黑板上板書了朱自清寫景的一個規(guī)律:先交代位置或環(huán)境,接著引出描寫對象,再用各種修辭多方位展開描寫。

據此發(fā)現,筆者當堂布置了作業(yè):選取校園一處景物作描寫,如校園垂柳、路旁梧桐等。由于學生掌握了規(guī)律,寫起來一點也不困難,不少學生寫得非常出色。

二、從名作學習景中傳情的方法

成功的景物描寫并非簡單地描摹物象,而是深刻地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日本人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南卷“論文意”云:“景語若多,與意相兼不緊,雖理道亦無味。昏旦景色,四時氣象,皆以意排之,令有次序,令兼意說之,為妙?!睘榱耸箤W生認識景物描寫的深層意義,筆者又進行了如下安排。

筆者先讓學生根據上段的景物描寫大膽猜測一下朱自清在寫這一段景物時的心情。學生大都能感受到作者此時內心的一絲迷茫、一絲困惑或淡淡的喜悅。然后筆者抓住時機告訴學生:如果寫景僅僅是為了寫景,那么寫景本身就失去了意義;高明的作家都會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來確定自己景物描寫的感情基調,景物描寫要為傳達情感服務。為使學生很好地理解這一點,筆者提供了一組名作片段,做成PPT展示如下:

而我這里的荷花,不但紅色濃,而且花瓣多,第一朵花能開出十六個復瓣,看上去當然就與眾不同了。這些紅艷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駕于荷葉之上,迎風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季羨林《清塘荷韻》)

那是滿地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轉靠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綠色,本來是生命的顏色,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再加上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滾著,簡直好像滿池荷葉都要裙袂飛揚,翩然起舞了。(宗璞《西湖漫筆》)

每天清晨經過荷塘,總能看見一池荷韻。從冬日的衰落到春日的綠意,繁盛、凋零,一如人生的起落。當風低水皺,湖閑雨輕的日子,清荷亭亭,綠裙裾上青玉滾滾,水生秀色;抑或刀風烈日,如丹青杰作的風荷依舊清色冰姿,氣宇凌仙。年年荷花都能從絲毫不見生機的枯萎中復生,而我的師長卻不能了,那一個年輕的身影走進了翩翩的荷葉間,稍不留意便無跡可尋,只余下清香裊裊。(許瑜萍《又是清荷盛開時》)

這些片段雖然描寫的對象都是荷葉、荷花,但每一位作者筆下所呈現的文字卻不一樣。筆者讓學生齊讀,然后比較這幾段文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經過討論,學生認為幾組片段的作者不同、主題不同、情感不同,所以景物描寫就不一樣。筆者贊同他們的看法,并與其一同對這組片段進行細致的分析,發(fā)現這三個片段所著力表現的主題不一樣,分別表現荷花的高傲、生命力的頑強和懷念恩師。筆者告訴學生,同樣的景物,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來寫就有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們會看到景物不同的品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切景語皆情語”。進而向同學們強調在作文中進行景物描寫的時候,必須要根據主題確定一個感情基調。描寫色調的明或暗,所著的顏色是亮麗還是深沉,全都由情感基調來決定。感情基調定好后,再用朱自清教給我們的方法對這個描寫對象進行多方位、多角度地精雕細刻。

結合以上分析,筆者強調了作文中的景物描寫要求,即帶著感情觀察,帶著感情取景,帶著感情行文。

作文教學旨在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記敘、說明等基本表達方式長期以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強調:“進一步提高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能力,并努力學習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苯涍^這樣一堂寫作課,同學們基本掌握了景物描寫的方法,并為進一步深入體驗生活、發(fā)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提供了借鑒。課后,筆者將學生這次的作文結集為《楊柳集》,許多同學的文章都寫得有情有韻,不僅景物描寫生動具體,而且積極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與修辭手段,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第9篇:描寫校園的作文范文

一、借助課文,引導定向觀察

定向觀察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根據習作要求,有目的地組織學生活動,包括少先隊活動,小制作、小發(fā)明等科技活動。另一種是組織持續(xù)某項力所能及的勞動或確定一個事物(人物、動植物或景物)為觀察目標,連續(xù)一段時間有意觀察,來發(fā)現該事物的特點及具體表現。例如在教小學語文第五冊《五彩池》時,我要求學生根據本課的觀察方法,圍繞“秋天的色彩”這個主題來寫一段話。為了讓學生有內容可寫,我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校園內的花草樹木,讓他們對校園景物有一個直觀的印象。緊接著,我鼓勵他們自己動手,把所觀察到的最能代表秋天色彩的景物畫下來,學生揮筆繪圖,描出一幅幅美麗的《校園秋景圖》。最后,我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并把所說的內容記下來。這樣順水推舟,學生沒有寫作壓力,不僅讓學生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讓學生親切地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而且激發(fā)了學生要留心觀察事物的欲望,養(yǎng)成了認真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二、借助活動,引導隨機觀察

所謂隨機觀察,就是要求學生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經常捕捉日常生活中的“閃光鏡頭”并進行隨機觀察。如引導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充當“小記者”,走街串巷,隨機捕捉身邊的“凡人小事”。這樣不但讓學生開闊視野,超出了自我的“小圈子”,去認識生活的“大世界”,而且學會“做人”,也為“寫文”奠定了基礎。例如有一次作文課前我告訴學生,這次作文課要寫的作文內容是《星期天見聞》,希望大家利用星期天到外面觀察,搜集一些作文素材。結果到作文課時,學生果真找到了很多作文素材:有的說她看到農民冒著烈日在田里勞作非常辛苦,明白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有的說,他看到公路上出現交通事故,不僅汽車毀壞,而且人員傷亡,想到了遵守交通規(guī)則是多么的重要;有的說,他看到河水流下時,河面上漂著白色的泡沫,一問才知道是上游有造紙廠偷排污水,污染了河水,希望環(huán)保局要加強管理……由于學生隨機觀察,內容便豐富多彩。經常隨機觀察,也就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三、借助調查,引導深入觀察

教師與學生在課余時間的閑聊,毫無顧忌的談笑,常會聽到一些日常生活中敏感的話題。例如,我聽到幾個學生談論起某同學家里如何如何有錢,言語中充滿妒忌之意。為了讓學生打消這種心理,我便伺機組織他們進行深入調查。經過調查了解,才知道那學生的父親原是賓館的一名普通廚師,后來到南方闖蕩,自學烹調技術,回來后又自籌資金開了一家小酒店。由于他吃苦耐勞又經營有方,生意越做越紅火,小酒店也換成了大酒樓……弄清了事情原委,我便著手引導學生以此為素材進行寫作。學生根據了解的內容,有的以《難忘的身影》為題贊揚了那位父親勤勞、熱情而正直的品質;有的以《吳伯伯的秘密》為題表現搞活經濟仍以誠待人的美德;還有的以《變》為題,歌頌了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這種深入觀察,激發(fā)學生去認識生活,積累生活經驗,產生表達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