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閱微草堂筆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閱微草堂筆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閱微草堂筆記

第1篇: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一老河兵⑦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注】① 干:岸邊。② 圮(pǐ):倒塌。③ 閱:經(jīng)歷。④ 棹(zhào):船槳,這里作動詞用。⑤ 杮(fèi):木片。⑥ 顛:顛倒、荒唐。⑦ 河兵:治河的士兵。

【悅讀練習】

1.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

A. 二石獸于水中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B. 以為順流下矣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C. 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D. 如其言,果得之于數(shù)里外 則移其民于河東

2.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① 一講學者設帳寺中,聞之 ② 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③ 一老河兵聞之 ④ 果得之于數(shù)里外

A.?、俸廷诰湎嗤酆廷芫洳煌?B.?、俸廷劬湎嗤?,②和④句相同

C.?、俸廷劬洳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3.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A C

2. C

3.(1)你們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這不是木片,怎么會被暴漲的流水帶走呢?

第2篇: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紀昀生于1724年,逝于1805年,字曉嵐,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jiān)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于考證訓詁。任官50余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chǎn)物。他的詩文經(jīng)后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

個人作品《閱微草堂筆記》,《清史稿.紀昀傳》,《國朝漢學師承記》,《清稗類鈔》,《東華續(xù)錄》,《嘯亭雜錄》。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3篇: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出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原句:劉羽沖偶得古兵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將兵十萬。會有土寇,自練鄉(xiāng)兵與之角。全隊潰覆,幾為所擒。

翻譯:劉羽一次偶爾得到一部古代兵書,伏案讀了一年,便自稱可以統(tǒng)率十萬大軍。恰好這時有人聚眾造反,劉羽沖便訓練了一隊鄉(xiāng)兵前往鎮(zhèn)壓,結果全隊潰敗,他本人也差點兒被俘。

會:適逢,正趕上。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4篇: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出自《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2、掩過飾非:掩飾過失、錯誤。

出自李廣田《〈散文三十篇〉序》:他們想占有一切,他們的手不用以創(chuàng)造,而用以掩過飾非。

3、字斟句酌: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第5篇: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生魂意思是活人的魂魄。

相對于已死者離體的鬼魂,還活著的人出體后的魂魄叫生魂。據(jù)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生魂的一個最大特點是陽氣比較旺,不太怕活人的陽氣,因此冥府往往在陽間都要安排一些活人做“冥差”,也就是走無常,為的就是走無常的生魂可以靠近將死的人,不怕將死者身邊諸多眷屬所發(fā)出的陽氣,待生魂將死者魂魄領出家門后,再由鬼差將之押往冥府。

出處:《集異記·衛(wèi)庭訓》:“神顧謂左右,看華原縣下有富人命衰者,可收生魂來?!?/p>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6篇: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精妙絕倫_成語解釋

【拼音】:jīng miào jué lún

【釋義】:精:精巧。絕倫:無與倫比。精巧美妙到了極點。

【出處】: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燈只至多。蘇、福為冠,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例句】:我國的手工藝品~;在國際上久負盛名。

爐火純青_成語解釋

【拼音】:lú huǒ chún qīng

【釋義】:純:純粹。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里發(fā)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出處】:唐·孫思邈《四言詩》:“洪爐烈火,洪焰翕赫;煙示及黔,焰不假碧?!?/p>

夢筆生花_成語解釋

【拼音】:mèng bǐ shēng huā

【釋義】: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第7篇: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關鍵詞:《鏡花緣》 兵器 行政區(qū)劃

一、關于兵器的問題

鏡花緣多次提到,魏家和薛家傳有連珠槍,并在第二十一回具體描寫了連珠槍的使用:

唐敖正朝前奔,只覺身后鳴聲震耳,回頭一看,狻猊正離不遠,競向身后撲來。不由手慌腳亂,無計可施,說聲“不好”,一時著急,將身一縱,就如飛舞一般,攛在空中。眾獸都向多、林二人撲去。二人惟有叫苦,左右亂跑。忽聽山頂上呱刺刺如雷鳴一般,響了一聲,一道黑煙,比箭還急,宜奔狻猊;狻猊將身縱起,方才避過;轉眼間。又是一聲響亮,狻猊躲避不及,登時打落山上。眾獸撤了多、林二人,都來保護狻猊。只聽呱刺刺、呱刺刺……響亮連聲,黑煙亂冒,塵土飛空,滿山響聲不絕。四周煙霧迷漫。那個響聲。如雨點一般,滾將出來,把些怪獸打的尸橫遍地。四處奔逃,霎時無蹤。

從描寫中不難看出,小櫻使用的是火槍技術,而且是連發(fā)火槍技術雖說火槍最早出現(xiàn)在宋朝,李汝珍先生應該會知道。那連射型的呢?我們可以試著從當時最先進的西方尋找答案。

連射型自動步槍最早在1860年發(fā)明。彈倉容量為10發(fā),且為后膛裝彈。李汝珍時代的清朝應該沒到,是沒有后膛槍的,所以他知道的應該不是西式槍。且只是裝填自動,擊發(fā)開鎖退殼還需手動。參考當時最先進的普魯士擊針式后膛槍,射速為每分鐘1~2發(fā),是不符合上文描寫的那種單支也能有大兵團方陣齊射效果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

明末清初的時候,也就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時候,也沒有射速這么快的火槍。清朝中期,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里提到過有種火槍:“言少時見先人造一鳥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于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牡牝,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并動,石激火出,而銃發(fā)矣,計二十八發(fā),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p>

估計李汝珍先生是看過《閱微草堂筆記》的,這個應該是小櫻連珠槍的原型。此槍為清朝第一熱兵器工程師戴梓的發(fā)明,史載康親王杰書(看過鹿鼎記的話對這人應該有印象)平蘭藩之時,戴梓獻連珠槍于其。二十八發(fā)槍應為改良品。但記載僅至于此,沒有下文了。

所以綜上所述,《鏡花緣》中的這段描寫完全是空穴來風、憑空捏造。但是我們讀小說不能求全責備,應該用文學的眼光文學的心態(tài)去看,這樣我們才能品味到這部奇書的妙處。

二、關于行政區(qū)劃的問題

在《鏡花緣》第三十二回介紹女科科舉程序時,寫道:“(一)考試先由州縣考取,造冊送郡……”這也是筆誤,因為在唐代,州就是郡,郡下面沒有州這一級行政建制,州郡下面直接設縣。只在明清兩代,才把州和縣平列,州雖管理兩個以上的縣,但許多縣直接歸省管轄。所以州這一級政府不是必設的。在唐代決不能把州縣并列稱呼,尤其在武則天執(zhí)政的年代,沒有郡的名稱,只有州的名稱。這可參見武氏的本紀,例如:“神功元年正月壬戌。……殺洛州錄事參軍綦連耀、箕州刺史劉思禮……前涇州刺史王酌”,“癸酉,遷廬陵王于房州…‘丁丑,柳州司馬李敬業(yè)舉兵于揚州以討亂”,這些記載都說明那時只有州的稱呼而沒有郡的稱呼。

雖然李汝珍已經(jīng)注意到唐代和清代行政區(qū)劃的不同,所以在第六回介紹一百個花仙子在凡間的去向時,特意寫道:“凡縣分隸于郡,郡歸于道――酋即后世之省。――如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之類。至于外域,海外甚多,不能歷舉。若以眾仙姑降生而論,如君子、黑齒、淑士、歧舌、智佳、女兒各國,大約亦有幾人,謫在其內?!彼^后世,其實就指清代。中書省原本是中央辦公機構,元代為了加強中央政府的管理,所以在“路”這一宋代就有的行政機構之上,設置“行中書省”,作為中央政府的派出機構,從此“省”不再是中央辦公機構,而逐漸成為地方的一級政府。明代把“行中書省”改為“布政使司”,但管轄范圍是一樣的,清代則明確把這一級行政區(qū)劃定名為“省”。

第8篇: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哈密瓜,是甜瓜的一個轉變。有“瓜中之王”的美稱,含糖量在15%左右。形態(tài)各異,風味獨特,有的帶奶油味、有的含檸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襲人,飲譽國內外。哈密瓜不但好吃,而且營養(yǎng)豐富,藥用價值高。哈密瓜有180多個品種及類型。

哈密瓜的外形呈長卵圓,重2—3公斤,皮色灰綠而果柄處布有粗網(wǎng)紋,瓜肉色如晶玉,甘美肥厚,芳香醇郁,細脆爽口。每當我咬上一口,唇上就像抹上一層粘粘的蜜糖,淡淡的甜味和可口的汁水在口中慢慢纏綿再漸漸淡去,每吃一次都是一種享受。

在古代古人就對哈密瓜贊不絕口了呢。早在元、明時期,哈密瓜已廣為種植。元初李志常在《長春真人西游記》贊道:甘瓜如枕許,其香味蓋中國未有也。《閱微草堂筆記》:“西域之果,蒲桃莫盛于土魯番,瓜莫盛于哈密”,“瓜則充貢品者,真出哈密。”

哈密瓜其中鐵的含量比雞肉多兩三倍,比牛奶高17倍。哈密瓜肉中維生素的含量比其它水果也毫不遜色。在哈密瓜鮮瓜肉中,維生素的含量比西瓜多4至7倍,比蘋果高6倍,比杏子也高1。3倍。中醫(yī)認為,甜瓜類的果品性質偏寒,還具有療饑、利便、益氣、清肺熱止咳的功效,適宜于腎病、胃病、咳嗽痰喘、貧血和便秘患者。哈密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而這種抗氧化劑能夠有效增強細胞抗防曬的能力,減少皮膚黑色素的形成。

第9篇:閱微草堂筆記范文

與孫方友五百多篇“陳州筆記”、“小鎮(zhèn)人物”系列一樣,《小鎮(zhèn)人物續(xù)寫兩題》中的馬燕昭和陸青妹,也在短短兩三千字中走完大半生。被稱為“小小說之王”的孫方友,力求小說“形小指大、以微探宏”,盡管對“馬燕昭潑墨”有輕諷色彩,然而總體看來,孫方友輕描寫而重敘述,不直接摻雜敘事人的情感或評判,也不試圖復活敘事者的位格。相比于師陀為果園城涂上的傷感色調、陸文夫在蘇州小巷里嵌入的意識形態(tài)規(guī)約、馮驥才對天津衛(wèi)市井傳奇明顯的陳列意圖,孫方友更像是本雅明筆下那個“講故事的人”――不做任何解釋,敘述極為簡潔。在本雅明看來,這種不摻雜心理分析的“故事”因骨架簡單而留足豐富的想象空間,它們“越能融入聽眾自己的經(jīng)驗,越有可能被一再轉述”,成為希羅多德講述薩米尼忒斯的故事“數(shù)千年后還能震撼人心的原因”。因寫意主席像而被捕致瘋的馬燕昭和被嫉妒、復仇侵占一生的陸青妹,他們稀松平常的人生以同樣簡潔的方式被我們盡收眼底,甚至可附著于街談巷議,具有了被轉述的可能。這樣的簡約,使得孫方友的“新筆記體小說”盡管被人與《聊齋志異》古今并稱,但其“摹繪之筆頓減”,實則更親近于“尚質黜華、追蹤晉宋”的《閱微草堂筆記》?;蛘吒M一步,脫“小說”之胎,而直接換以“故事”之骨。

孫方友注重故事的完整性,總不忘在篇末交待馬燕昭、陸青妹們的命運路向,像是告慰讀者,也為人物志添了傳記意味,不同于阿城以無字象棋或被拆成四件的鋼琴作結,在物象上留下余韻。

孫方友并不止于“說故事”本身,也在故事中尋求言簡意豐的效果。在陸青妹和雷五孩兒的仇怨博弈中,黃妮兒始終是一個戲份不多的留白。她不僅身處丈夫和陸青妹的壓力下,鄉(xiāng)野輿論構成潛在的“圍觀人群”,也逼迫她壓抑母愛、“洗清嫌疑”。由此,以幾位小鎮(zhèn)人物為主角的復仇故事,不僅是扭曲人性的照鑒,更將公序良俗對人性的擠兌揭示出來。是為層次的豐富。于廣度上,單篇小說雖為短制,然孫方友數(shù)十年專注于陳州風俗人物的摹狀,其宏大規(guī)模,不輸巴爾扎克架構“人間喜劇”的氣魄。他對陳州民間人物進行沉靜耐心的描摹,不帶有明顯的文化意圖,因而具備方志學的標本價值。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