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審美教學范文

審美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審美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審美教學

第1篇:審美教學范文

作者:肖朗

在這種自由和審美之境中,最根本的特征是解放了人自身的束縛,亦即人的身體和心靈的束縛,人克服身心的分裂,而成為身心和諧的人?!拔覀冊诿乐锌吹搅巳伺c萬物的相互生成。美的存在境界不僅帶來了人與人的和解,而且也帶來了人與萬物的和解,人與精神的和解。它們不是美的游戲著而是參與美的游戲。這是因為美作為自由不僅讓人自身去存在,而是讓他物也去存在。于是不僅人自身生成,而且萬物也自身生成。由此形成了人與萬物的交互生成?!盵2]如果將上面的審美境界歸結為一種“道”的境界,那么它必然要經(jīng)過一個“技”的階段的積累。藝術和技術的聯(lián)系本身就比較緊密,無論何種藝術,首先都是一個技術性的活動,都是從最基本的技術開始的。但是藝術和技術還是有本質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是藝術的目的不是技術,技術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藝術最終的目的反倒是擺脫技術的階段,達到一種自由之境,特別是擺脫技術的機械性從而實現(xiàn)一種身心的自由。另外,技術和藝術的差別還在于,技術一方面是將物作為手段,另一方面是消耗物。而藝術卻是展現(xiàn)物的多樣性,藝術的物不是作為材料,而是成為作品本身,物沒有被消耗,而是在作品敞開自身。正如大自然的景色,古今中外多少藝術品去展現(xiàn)它,從而使它的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不斷地向人顯現(xiàn)出來。雖然藝術和技術區(qū)別很大,但是藝術也是從技術開始的,問題在于藝術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階段,因此,藝術本身的審美性也要辯證看待。

藝術在技術的階段并不一定美,在道的階段才能達到真正的審美階段。因此,藝術和審美可以看作“技”與“道”關系,在通達道的過程中,技術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藝術的目標是“道”。這里就要處理好“技”與“道”的關系,一方面要有系統(tǒng)的技術性訓練,另一方面要用“道”而非功利來指導藝術訓練。1997年5月20日,國家教委在《關于加強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nèi)容和途徑,它在提高人的素質方面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藝術教育有助于發(fā)展人的全面思維,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豐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有助于加強德育工作。通過藝術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審美能力,激發(fā)其對美的愛好與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人性,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盵3]這一方面,古人已經(jīng)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比如中國古代孔子以六藝教人:禮、樂、射、御、書、數(shù),現(xiàn)代人容易將其看作實用技能培訓項目。其實不然:“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nèi)志正,外體直,然后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保ㄠ嵭骸抖Y記正義注》)“‘射’在此與狩獵或戰(zhàn)斗并無關系,而只是一種類似今人練氣功一樣的身心修養(yǎng)。藉此修養(yǎng),射者才在禮儀秩序中怡然得體,而且培養(yǎng)出立身立國、盡職盡志的道德?!?/p>

通過網(wǎng)絡和各種新聞媒體,每年都有大量青年去擠“藝考”的獨木橋,這里便折射出學校、家長和孩子的很多認識誤區(qū),似乎考上了就能做藝術家,不但能輕松賺大錢而且職業(yè)很高貴,讓人羨慕。而實際上他們不懂即便在藝術繁榮的時代,真正的大藝術家大多都是窮困潦倒。有些人把藝術當成職業(yè)和通向成功的終南捷徑,但并不一定懂得真正的藝術是什么,也不能區(qū)分藝術和技術,并不能真正推動藝術的發(fā)展。與這些盲目沖動相伴隨的,是目前的藝術教育偏重于技術和技巧的訓練,違背了審美的初衷。究其原因從大的方面來說是時代的轉變,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由藝術的時代轉變?yōu)榭茖W技術的時代。但是從小的方面來說,是社會和家長的功利性太強,為獲獎加分,早日出人頭地。如此功利化的藝術教育不但與審美教育脫離,甚至完全背離了審美教育,導致藝術教育不但不是培養(yǎng)完美的人性,反倒壓抑了人性。孩子雖然有了一技之長,但是并不熱愛,甚至心靈扭曲,逆反心理突出,這種藝術教育的現(xiàn)狀無疑與審美教育的本性背道而馳了。即便在高校藝術專業(yè)的的教學中,也是側重于技法、技巧的傳授和訓練,而忽略了對學生人格、性情等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很難實現(xiàn)審美教育培養(yǎng)完滿人格的目標。而且過于強調(diào)技術訓練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的藝術教育體系,還禁錮了藝術的自主性和自由性,難以培養(yǎng)偉大的藝術家,使得藝術創(chuàng)作沒有內(nèi)在精神的支撐,而淪為一種意識流的表達,或一種無聲的吶喊、無病,而缺乏真正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原創(chuàng)性,缺乏藝術應有的張力。因此,我們要時時把握好審美教育與藝術教育的辯證關系,要做到二者兼顧,既要有嚴格的技術訓練,又要立足于人品、學問、才情、思想和人格精神的培養(yǎng),這對于我國當前藝術教育重技巧,輕視傳統(tǒng)審美精神和文化,以及藝術商品化的困境都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第2篇:審美教學范文

(一)教學時間的分配上不合理

現(xiàn)在的高等院校,特別是??贫蔚囊魳奉悓W校,短短的三年時間,學生既要學習基本的演奏技巧,又要學習音樂的表現(xiàn),往往抓住一頭丟了那頭,音樂審美素質的培養(yǎng)往往是一句空話,更談不上演奏上的豐富多彩,美感和感人了。

(二)在教學內(nèi)容上,鋼琴課與相關課程脫節(jié)

例如,鋼琴課開設在三學年的前兩年,伴奏課開在第三學年。上伴奏課時,鋼琴基礎課就不再開設,學生只學習和弦知識、調(diào)試的判斷,音型的選擇,織體的運用等等,忽略了技巧的繼續(xù)學習,更談不上內(nèi)容的深度研究,演奏起來美感提高就是奢望了。

(三)教學具體實施上

一是只注重技能訓練,不注重內(nèi)在美的分析,二是只追求進度,不按照科學的安排,循序漸進的學習,三是大部分學校還是以傳統(tǒng)的鋼琴教程為主,不學習現(xiàn)在音樂院校流行用的教材,封閉自己,不思進取,四是只追求彈好考試曲目,不追求曲目的廣泛性。這樣就導致學生接觸的曲子少,理解的東西少,分析的東西少,思維很有局限,演奏起來枯燥、干癟,沒有新意、活力,審美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話。

二、鋼琴審美教育中教師所需的基本能力

鋼琴教師在鋼琴教學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是學生的直接教育者,既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專業(yè)技能,又要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老師的語言、動作乃至思想都能在學生中引起共鳴,老師的語言素養(yǎng)、行為素養(yǎng)等的高低,直接決定學生的專業(yè)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高低,這些又間接的影響著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影響著學生的審美情懷。在鋼琴教學中,教師究竟需要具備哪些審能力呢?

(一)認識美的能力

鋼琴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音樂專業(yè)素質。首先專業(yè)教師要有較高的演奏技能,鋼琴演奏技術差的老師能教好學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其次鋼琴老師要有自己分析鋼琴作品中的音樂內(nèi)涵的能力,并且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來,用表現(xiàn)的形象讓學生理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熏陶,在長期的堅持中獲得審美教育。教師的教學絕不是每節(jié)課就在學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其次,鋼琴專業(yè)教師還應了解繪畫、舞蹈、文學、詩歌、戲劇、建筑、雕塑、書法等內(nèi)容,善于發(fā)現(xiàn)和挖掘鋼琴教材的審美因素,將自己的音樂審美體驗積極的融入教材的分析、處理之中形成強烈而濃郁的音樂審美動力和審美渴望,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認識美。

(二)運用美的能力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把演奏技巧的訓練當成是學生唯一至高無上的任務,從而忽視了學生學琴的根本目的和個體能力差異,一味地追求演奏方法的高標準、嚴要求。而這些給學生帶來的就是反復的、枯燥的、無味的、機械化的練習,而正是這些練習磨滅了學生學琴的興趣。所以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多給學生一些寬容和理解,讓他們從那些高、深、尖的技巧訓練中解脫出來,更多的嘗試到學琴給他們帶來的喜悅和成就感,從學生喜歡的曲子入手,介紹給學生一些經(jīng)典的鋼琴作品,結合各種音樂要素,挖掘作品中的美。善于從生活中捕捉“美”的音源,從不同的音樂途徑和形式中尋求美,幫助學生積累好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熟記甚至背唱相關的音樂經(jīng)典作品,積蓄其豐富的音樂審美內(nèi)涵。

(三)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認識了美,能夠運用審美在教學之中,是學生表現(xiàn)美的重要因數(shù)。教師要在一堂課中讓學生有很大收獲,必須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殊不知,美好的師生關系是鋼琴美育教學的良好開始,這種美好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刻苦的努力練習,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音樂,老師的精心指導,讓音樂作品的美更好的展現(xiàn),學生的二度創(chuàng)作讓作品的內(nèi)涵更好的表現(xiàn)出來,這種美的傳遞不就是美育的最佳結晶嗎?這樣的教學氛圍能讓審美教育得到落實和深化。此外,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創(chuàng)造審美情景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鋼琴教學中如何實施審美教育

鋼琴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的手段很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

(一)體驗美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是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深入研究教材,對作品的時代背景,技術要求,描寫的意境有深入的了解,然后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好不同的教學手段和進度,讓學生能夠比較完美的把作品的意思表達出來。二是悉心研究,找準作品的內(nèi)涵,找出體現(xiàn)各種美的樂句,通過教師示范、語言指導等把美育的東西傳遞給學生。三是可以用各種教具為工具,讓學生有美的直觀體驗,比如不同大師的演奏示范帶,能給學生很好的范例。當然最重要的是老師的演奏,更能讓學生最直接體會美的感覺美的表達,更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的表現(xiàn)能力和對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

(二)抓住音樂特性是表現(xiàn)音樂的關鍵

要理解音樂特性,就是要抓住音樂作品的性質,要弄清楚作品的體裁是什么,要表達的情緒是什么,是活潑的、激動的、悲傷的等等,抓住音樂特性就是抓住了音樂作品的中心思想,也就抓住了內(nèi)容和情感,然后用音樂的基本要素表現(xiàn)出來,通過力度、對比、樂句的處理等把形象刻畫出來,抒發(fā)出學生自己的真實情感,鋼琴演奏也就活了,如果把音樂特性誤判了,一首歡快活潑的鋼琴曲演奏成了抒情曲子或者把一首進行曲彈成舞曲就成了演奏不達意,謬誤千里。抓住音樂特性應該從直感、標題、標記、分析等方面加以深入進行,只有長期堅持,才能有量變到質變得深化。

(三)情感處理是表現(xiàn)音樂的重要手段

情感處理的手段很多,包括音樂的走向,力度的變化,強弱的對比等等,它總是同音樂要刻畫的形象、傳達的意境、抒發(fā)的情感連在一起。所以總要正確分析作曲家為作品所做的各種力度標記,分析樂句的自然傾向,領會音樂本身告訴我們?nèi)绾芜M行情感處理,這樣才能完美地表達好作品。

(四)運用對比是一切藝術表演的重要原則

對比是一切藝術創(chuàng)作表演遵循的美學原則,從表演的角度來講,大方面來概括可以把音樂的對比簡單地歸納為兩類:音樂特性對比和力度對比。在表現(xiàn)手法的對比上,有快慢、長短、強弱、斷連、剛柔、明暗、高低、旋律性與節(jié)奏性等,對比是音樂表現(xiàn)重要的基本要素,是音樂美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沒有對比,音樂會變得平庸無味,毫無生氣。

(五)講究和聲、音色、踏板、語氣的運用

鋼琴作品中和聲進行是經(jīng)過作曲家們精心思考創(chuàng)作出來的,演奏時要嚴格和聲感覺,清楚和聲走向,盡可能表達作曲家的意思,彈出應有的效果。鋼琴作品要求的音色要嚴格表達,不同時代的作曲家,包括同時代不同的作曲家,要求的技術和音色也有不同,比如莫扎特的音色、貝多芬的音色、肖邦的音色等都不相同,演奏者要精心研究才能正確表達,這些都需要老師做好功課,讓學生深刻領會。踏板的運用,更是豐富多彩,全踏板、二分之一踏板、四分之一踏板、碎踏板都可以根據(jù)作品的需要靈活運用,即使同一首鋼琴作品在不同的鋼琴上演奏,踏板都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演奏環(huán)境也可以根據(jù)音響效果合理調(diào)整,比如高音區(qū)可多用一些,低音區(qū)要少用一些,音階進行可不用,演出場地在廣場和在演奏廳都可以運用得不同,一切都是以美感為準,以更好的表達作曲家的意思為準。關于音色和踏板,這都需要演奏者在彈奏中用心去體驗、把握,若要彈出多種音色的變化,就要講究觸鍵的方法和踏板的使用,觸鍵的距離、速度、力度要搭配好,指尖要有感覺,并用耳朵反復鑒別,用心去尋找不同的音色。

四、鋼琴審美教學注意的事項

(一)教師的言語指導

鋼琴教學中,教師的言語指導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的老師能夠說出作品的內(nèi)涵,有的老師只會泛泛而談,有的老師干脆惜字如金,這樣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有多有少,學生課堂上的所獲決定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再度創(chuàng)作,影響著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作。所以好老師的教學語言,聲情并茂,很容易就把學生帶入音樂的世界,學生就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創(chuàng)造更好、更多的美。

(二)教師的積極精神

教師的精神面貌是學生的第一直觀,從學生進課堂的一瞬間,老師的積極精神就能對學生感染,一個好的學習氣氛產(chǎn)生了,一下子就能把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了起來,在接下來的彈奏中很容易進入美的體驗。

(三)學生彈奏的曲目熟悉,技術正確

美育的前提是曲目熟悉,沒有錯音、錯節(jié)奏,手型正確,技術規(guī)范,能真正放松地表現(xiàn)。

(四)教室的美化

教室的美化第一是指教室的布置,一間好的教室,環(huán)境的整潔,細化的擺設,學生上課進入其中,就能凈化學生的心靈,有一種好好演奏的沖動,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教學氣氛的營造,它包括房間布置不自然流露的氛圍,比如世界音樂大師、鋼琴大師們的肖像畫等,能讓學生仰望音樂,發(fā)奮圖強。也包括老師的教態(tài),從學生進入琴房,老師的態(tài)度就開始影響學生,教師的美好語言,教師的美好示范,教師的美好精神,無不給學生以熏陶,在這種氛圍中,學生能集中精力,獲取最大的收獲。

(五)給學生提供表演的平臺

現(xiàn)在各大藝術院校學生上鋼琴課,幾乎都是兩三個人一節(jié)課,有的學生還是一人一節(jié),學生鍛煉的機會相對較少,提供給學生表演的平臺,就是提供給學生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找出自己的不足,讓心智獲得磨練,獲得成功的喜悅和失誤的痛苦,獲得在不同環(huán)境下演奏的體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在這些平臺中,不斷完善表演,讓學生在無負擔的情況下獲得美的享受,獲得心靈的升華。

第3篇:審美教學范文

關 鍵 詞 :聲樂 審美 歌聲 情感

聲樂教學的重要機制,在于以審美為核心,把審美作為聲樂教學的全部過程,使學生獲得一種自覺的審美體驗過程。這個教學過程應貫穿所有的審美因素,并以美感為根本內(nèi)容。在長期的和反復的美感體驗中,學生必定會產(chǎn)生對美的感受、對美的熱愛、對美的追求。歌唱審美是演唱者的一種心理美的感受,是感性知識精神化。這就是說,歌唱一方面訴諸于感性,另一方面又訴諸于精神和理性。具體地說,演唱者在獲得感性上的東西后,再逐漸上升到理性,實現(xiàn)精神化、心靈化,才能成為藝術演唱,繼而達到氣息舒展美,讀字清晰美,音色圓潤美,歌聲流暢美,情感表現(xiàn)美,技巧自然美,表演瀟灑美等。實踐證明,審美欲望越強烈,演唱時就越能嚴格要求自己,演唱就越具有美感。

氣息舒暢美

張炎在《詞源》中說:“忙中取氣急不亂,停聲待拍慢不斷,好處大取氣流連,拗則少入氣轉換。”這句話的意思是歌唱或吟誦時,吸氣要穩(wěn)當、從容不迫,不要慌慌張張、急急忙忙。吸氣不能端肩,也不能抬胸,喉嚨也不能發(fā)出絲絲聲響,更不能吸氣時面部猙獰,這一切不但會給喉嚨造成緊張和僵硬,而且有損于吸氣的美感。

美感的呼吸,應當是空氣憑借外部氣壓的自然壓力流入肺里,演唱者只不過是在為空氣打開喉嚨通道,提供肺部空間,使空氣順暢地進入肺里。美國歌唱家麗莎·羅瑪指出:“空氣不是有意識吸進來的,正像我們進屋開門一樣只是給空氣提供自動流進的場所。空氣不是被吸進去的,而是自動充滿到肺里的?!?/p>

由此可見,呼吸的真正美感,一是輕松舒暢,從容不迫。吸氣時快慢又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而定,不能忙亂搶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緊張。二是換氣要靈活巧妙,轉換自然。歌唱時的換氣應該視同講話時的換氣,不要過分夸張,以免吸不進氣,也呼不出氣。三是以氣帶聲,氣息飽滿,聲音圓潤,氣沉丹田,聲貫三腔。四是氣息適度,聲音悠揚,清脆響亮。五是以氣帶情。氣息平靜,情緒穩(wěn)定,情感親切。氣息急促,氣息激動,情感歡樂。氣息深沉,情緒悲壯等。

咬字、吐字美

歌唱是語言與音樂的有機結合。因而語言和字讀得不美,歌唱就很難美。仔細研究,歌唱的聲音是依附于字而產(chǎn)生的,因此,字的美決定著聲音的美。要做到讀字美,主要是依字發(fā)聲、依字造型、依字共鳴、依字行腔、依字收聲。

依字發(fā)聲。首先要明確輔音(聲母)和元音(韻母)的發(fā)聲部位,其次按照字的成阻、持阻和除阻的要領去讀字發(fā)聲。在聲樂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不是依字發(fā)聲,而是依聲套字,不論什么字都張大嘴,提軟腭,造成依聲套字,依聲讀字或先有聲后出字,表現(xiàn)為字不清,音不明,聲不亮,歌不美。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歌唱的審美原則。

依字造型。嘴的形狀的正確不僅是字音的純正,而且也是一種美。從漢語語音學來講,盡管字的語音繁多,但概括起來歸為四大類,即開、齊、撮、合四呼。依字造型,一是字與口型要相符,欣賞者的視覺與聽覺統(tǒng)一,字意判斷準確。二是字和聲音和諧均衡,不過分夸張,有效地防止依型套字,依型裝字。否則既無聲,又無字,也唱不了高音。實踐證明:錯誤口型必定出現(xiàn)錯誤的聲音,即使愿望再好,也是事與愿違。

依字共鳴。必須建立在字的基礎上,在字上發(fā)展共鳴。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把追求聲音共鳴放在很不適當?shù)牡匚?,甚至為了“共鳴”丟掉了字音端正和清晰,讀成了另一個字,失去了共鳴美。實踐證明:字聲的美感不是音量越大越好。換言之,聲音大不一定都具有共鳴美感,關鍵在于字聲諧和與泛音。當字聲諧和共鳴時,才能產(chǎn)生豐富圓潤、優(yōu)美明亮的歌聲,脫離字的共鳴,充其量是一種毫無生命力和表現(xiàn)力的聲音。

依字行腔。依字行腔和依腔行字都是指在行腔過程中,字要正腔要圓,字不正腔難圓。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把《我愛你中國》的行腔字“啊”唱成“訛”字,還有的學生把《故鄉(xiāng)是北京》中的行腔字“情”唱成“奇”字。這種行腔完全失去行腔美,原因是沒有依照字音去行腔,因此,聲音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

依字收聲。唱歌與唱京劇的收聲有所不同,京劇收聲按字頭—字腹—字尾(歸韻收聲)。而唱歌不是這樣,而是按音節(jié)讀字,例如“情”字的收聲應該收在“ing”韻母上,而不能收在“ng”音上。又如“光”字的收聲應放在“ang”韻母上,同樣不能收在“ng”音上。事實證明,收在“ing”或 “ang”上就顯得收聲的美感。如果收在“ng”音上那就是京劇唱法收聲。

字的美感很值得研究,實踐告訴我們,歌唱的美都來自于咬字和吐字美。字讀得強弱、輕重、高底、長短、快慢、急緩、斷連、曲直、抑揚、頓挫、松緊、疏密、精細等語言藝術充滿了音樂美。

歌聲流暢美

歌聲流暢美一是氣、字、聲混合美,二是歌聲音色美。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當氣、字、聲有機融合時才顯示出歌聲的魅力。從音響效果來聽,歌聲統(tǒng)一勻稱美、通暢圓潤美、自然流暢美。反之,有氣無字只能發(fā)出噪音,有字無氣(憋氣),也必然發(fā)出怪聲。有聲無字更是令人難以接受。

歌聲美的另一因素是音色美。歌聲的音色是演唱者心理上的審美思維的外在反映,也是情緒和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世界卓越聲樂教育家瑪努愛爾·加爾西亞有過詳細的論述:“表達憤怒、詛咒、恫嚇、嚴厲的命令時應當用圓的嗓音;表達威武的氣概或是宗教的狂喜用圓的嗓音;審慎的威脅、深刻的悲痛、內(nèi)心的絕望用低暗的音色來表達;表達恐怖和神秘的情緒時要把嗓音放低,使它變得暗些而略帶嘶啞聲;表達強烈激動過后的疲憊時,嗓音要成為昏暗而無光澤的;和無光澤的嗓音相反的是華麗的金屬般的音色,這種音色適用于英勇豪邁的情感;表達歡樂時的音色應當有光彩、生動而流暢的;表達嘲諷時嗓音要具有金屬性;表現(xiàn)笑聲時的音色應當是尖銳的;流露在外的恫嚇、悲痛、絕望等都應用開放的、令人感到驚心動魄的音色?!?/p>

由此可見,音色豐富多彩,各抒其情,各達其意。有什么樣的情感,就必定有什么樣的音色,當音色與情感相對應時,就充分顯示出歌聲的音色美。歌唱音色是這樣,講話時的音色也是如此,因為任何歌曲的創(chuàng)作和表現(xiàn)都是通過語言和文字來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活動。講話語言的音色應該和歌唱語言的音色保持一致性,欣賞者聽起來容易理解,否則,誰也不明其意、難知其情。因此,演唱者不應該運用一種令人誤解的音色,以致失去歌聲的美感。

情感表現(xiàn)美

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歌唱是情感的產(chǎn)物?!备璩褪恰扒楦猩睢痹诳臻g、時間和聲音色彩中的反映,是情感表現(xiàn)形式。歌唱是把內(nèi)在情感呈現(xiàn)出來供給觀眾感受和認識。情感表現(xiàn)美是藝術偉大法則,是藝術的靈魂。沒有情感表現(xiàn)美的歌唱就不是藝術,只有當聲音和情感同樣完美時,歌唱才能被稱為藝術。

情感表現(xiàn)審美具有三個特征:一是情感表現(xiàn)美價值觀,人是有感情的,感情的發(fā)展與表達,肯定要受理性的支配。歌唱的情感表現(xiàn)美是生活美的反映。作為一種觀念形態(tài)的美,本身就反映一定的社會內(nèi)容,傳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成功的演唱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理想,傳達了心靈感受和愛憎情感,這正是情感表現(xiàn)審美的價值觀。二是情感表現(xiàn)美的真實性。演唱者的真情實感是演唱情感表現(xiàn)審美的重要特征。所謂真情實感一方面是極力反對虛情假意,裝腔作勢,另一方面要勇于直面生活情感,高于生活情感,力求準確、真實,如能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情感,就會出現(xiàn)情感表現(xiàn)美。三是情感表現(xiàn)審美是表達心靈的語言。歌唱情感表現(xiàn)美是呈現(xiàn)內(nèi)心世界,直接表達心靈的語言。歌唱是情感藝術,它針對心情,表現(xiàn)心情。旋律運動與人的情感動態(tài)是一致的,在動人的旋律中,人的生命力與情感動態(tài)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節(jié)奏與速度是情感的韻律,節(jié)奏和速度快與慢、張與弛的交替都是情感的動態(tài)的變化。情感借著音樂的聲浪,把我們帶到超凌塵世的高處,帶到一片朦朧景色的時空遨游、歌唱或借著歌聲的翅膀,把我們帶到美妙的境界,擺脫煩惱,心曠神怡。歌唱既表達了內(nèi)容又表達了情感的強度,它可以感受到人們心靈的實質,它可以滲入我們內(nèi)心,像陽光、朝露、空氣一樣滲入我們的內(nèi)心,充實著我們的心靈。

綜上所述,在聲樂教學中,脫離美的技能技巧根本就不是歌唱的造詣。違背美的咬字、吐字必然拙嘴笨舌,讀字不清,單純追求聲音必然是毫無生命力的歌唱。因此,正確的技巧、純正清晰的讀字、優(yōu)美的歌聲、真摯的情感,都來自一個美的愿望,用審美意識去刻意追求歌唱的一切因素,是聲樂教學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

第4篇:審美教學范文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曾經(jīng)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就要引導他們在品味好詞語,分析句式、句意中去發(fā)現(xiàn)美、品體美,鑒賞美。如《趙州橋》一課,在學習第3自然段時,讓學生緊抓住中心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以及中心詞語"精美的圖案",結合書上插圖、教學掛圖和投影片上各種龍的圖案,來品體作者遣詞造句之形象生動。其中"回首遙望、雙龍戲珠、相互纏繞"等神形兼?zhèn)涞拿鑼懸约?吐、抵、游"等動詞的準確運用更是賦予這些石雕龍鮮活的生命力,千姿百態(tài),大有一觸即活之勢。無限情態(tài)盡在眼前之感。通過閱讀欣賞,品詞析句,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所表現(xiàn)出令人贊嘆的創(chuàng)造智慧,繼而使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得到升華。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受美。

"情"包蘊在課文內(nèi)容中,"境"是課文內(nèi)容所構成的整體畫面。教學時,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通過感官,置身豐富、逼真的氣氛中,可以驅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講述,精彩的畫面,直觀形象的表演,以及電教設備的運用,創(chuàng)設一種審美意境,引起學生心靈上的共鳴,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掌握語言藝術、領會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觀潮》一課通過形象逼真的錄像,把錢塘江大潮來時那洶涌澎湃、氣壯山河的宏偉氣勢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急切探知課文內(nèi)容,進而領悟大自然的奧秘與力量。

三、剖析形象,引導學生贊賞高尚品質,追求精神美。

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兩大特點,它以美的形象為手段,達到培養(yǎng)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也可以說美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現(xiàn)的。所以剖析是實施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基本途徑。一個感人的形象,可以激發(fā)起千百萬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個丑惡的形象,能讓千百萬人痛斥丑惡,憎恨虛假。形象越鮮明,對學生思想影響就越強烈、越深刻。學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誘感的產(chǎn)生,從而萌生一種學習人物內(nèi)心美好的激情與行為。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抓住對人物性格的講讀,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味到人物的心靈美和社會美。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把握科學的審美標準,引導學生理解美的實質,樹立正確審美觀,進而追求美,創(chuàng)造出語文教學的美好成果。例如:《舍身炸岸堡》中,在危急關頭,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時的剛毅的神態(tài)、果斷的動作、堅毅的目光、激昂的話語無不體現(xiàn)了一位杰出的戰(zhàn)斗英雄,誓死衛(wèi)國的光輝形象。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剖析,喚起學生愛國報國的美好愿望,也使學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

四、感情朗讀,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揮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過朗讀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朗讀不僅使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韻律美,同時把語言文字化作鮮明的視覺形象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fā)學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讓學生與作者、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華。從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例如:《再見了,親人》一課,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親人離別時那真誠,依戀之情,通過反復朗讀,使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表達出中國人民志愿軍離別時對朝鮮人民的深情呼喚。教師要重視范讀,范讀飽含著濃縮了的個人體會和獨特感受,它可以把課文準確的詞語概念,生動的修辭手段,感人的描寫抒情、優(yōu)美的韻律節(jié)奏充分表現(xiàn)出來,給學生以具體的啟迪。不但輔助了講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五、啟發(fā)想象,訓練學生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

第5篇:審美教學范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審美欲

1.妙語激欲

審美心境是指審美主體進入審美活動的契機,古詩詞審美教學要注重對學生審美心境的培植,盡量讓學生帶著與詩詞相應的情緒色彩進入詩詞的鑒賞和學習,設計一段富有感染力的導語是調(diào)動學生情緒、激發(fā)學生審美欲望的重要手段。如在教學辛棄疾的《西江月》時,可以設計如下導語:“同學們,在夏天的夜晚你們是否有在院中乘涼或外出散步的習慣?在那星辰滿天的仲夏之夜,有明月與清風相伴,樹上的知了與田里的青蛙競相奏樂,靜謐的鄉(xiāng)村彌漫著陣陣稻花的清香,似有若無,不絕如縷,這也許就是我們曾經(jīng)歷過的某個美麗的夏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筆下的夏夜?!边@樣的導語為學生描述了一幅美麗的仲夏夜圖景,能很快把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起來,從而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2.借助多媒體,調(diào)動審美欲

“在審美心理學中把審美感覺和審美知覺綜合在一起,稱為審美感知。審美感知是主體通過對事物個別特性的反映,如對事物的色彩、線條、聲音、質地的感官印象,從而獲得美感的過程。多媒體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像資料,巧用這些資料能使學生的感官得到刺激,從而得到美的享受,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審美欲望。如在教學王維的《山居秋暝》前,可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組優(yōu)美清新的山水畫,同時播放一段抒情的音樂,使學生感受到山中秋景的幽靜和空靈之美。這樣在聽覺和視覺上給學生提供直接而鮮明的形象,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營造相應的課堂氛圍。

二、反復吟詠,感受音樂美

我國古典詩詞在聲律上大都具有抑揚頓挫的特點,它們形式固定、格律嚴格、節(jié)奏感強,是聲情并茂的文學作品。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針對古詩詞的這一特點,精心指導學生反復吟誦,體會詩詞的音樂美。如教學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教師首先要提醒學生注意要停頓的地方――“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然后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凄涼落寞的感彩,指導學生用低沉緩慢的語調(diào),讀出作品所蘊涵的孤獨蒼涼的情感和意境??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反復的吟誦訓練中掌握重音、停頓、速度、語調(diào)等要領,并在吟誦中融入自己對詩詞內(nèi)容和情感的理解,以達到目視其文、口發(fā)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效果。

三、點撥揣摩,品味遣詞美

古典詩詞的語言大都具有概括凝練、含蓄生動的特點。古人為把詩的語句提煉得更加精確傳神、形象生動,可謂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如傳世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正是詩人用語凝練、生動的典范。所以,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反復揣摩作品中的語言,認真體會古典詩詞的遣詞之美。

四、挖掘內(nèi)涵,體驗情感美

1.感悟思想,理解作品內(nèi)在情感。

詩歌的思想和感情是密不可分的,情理結合,理在情中。在鑒賞古詩詞時,必須深入感悟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才能進一步體驗古詩詞的情感美?!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表現(xiàn)了感人至深的母子之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摯懷想;“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抒寫了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指導學生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把握詩詞的內(nèi)在情感。

2.把握表現(xiàn)手法,體驗作品情感美。

寄情于景、狀物言情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見的表情達意之法。詩人或狀物移情,或觸景生情,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探索詩人表情達意的具體方法,深入體會作品情感。如杜甫的《登高》,詩人在蕭索的秋季,獨自登上高臺,視野之中一片凄涼,肅殺蒼涼的秋景引發(fā)詩人對盛衰無常和身世飄零的感慨。教師在講授這首詩歌時,要引導學生領會詩人借景言情的表現(xiàn)手法,深入體會詩歌感情。

五、展開想象,領略意境美

第6篇:審美教學范文

1 走進教材——感受美

新教材中的許多文章充滿了人文關懷,凝聚著智慧豪情,富有審美想象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充分感受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悠悠古韻,體驗先人們血脈中洋溢的綿綿情懷,領略泱泱中華的博大精深。常建的“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除了會引起學生豐富獨特的聯(lián)想,還會讓他們產(chǎn)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美的審美感受。王灣的“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讓學生欣賞領略了山清水碧的壯麗;劉禹錫的“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使學生有鶴飛充天的美妙意境;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又使學生充滿豪情壯志。教師對于這些優(yōu)美詩文的教學,應該在語言文字的審美上引導突破,點撥學生在心靈深處頓悟美。

作為文化載體的語文教材,其包含的人文內(nèi)容,就是一道道獨特而瑰麗的美的風景。儒家學說中的民本思想、仁愛思想、憂患意識,屈原的堅持真理、獻身理想,陶淵明的超然物外、淡泊明志,杜甫的感時傷世、憂國憂民,范仲淹的政治抱負、博懷,陸游的愛國情懷,魯迅的愛憎分明。還有許多課文中蘊含的美好情懷,如對親人的思念,對真善美的獨到追求,對他人的關懷和同情,對事業(yè)的矢志執(zhí)著,都能讓學生的靈魂受到深深的震撼。

2 誦讀教材——體驗美

心理學家認為:“誦讀”的讀書方法具有極大的綜合性,在誦讀狀態(tài)下的人腦的語言中樞、聽覺中樞、視覺中樞、運動中樞等各部分會趨向活躍,各部分之間的信息交換會逐漸趨向有序狀態(tài),從而促進智力的發(fā)育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言為心聲”。優(yōu)美的朗誦往往能夠調(diào)動朗讀者的視覺、聽覺、情感和思維等因素,幫助朗讀者理解文章內(nèi)容,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在朗讀者頭腦里形成立體的思維,多方面感知教材。當然,教師在誦讀中要不失時機地進行點撥引導,指導學生通過語勢的緩急、語調(diào)的抑揚、語氣的強弱、停頓的長短等方面的變化,適當?shù)恼b讀技巧,準確充分地表情達意。

3 品味詞句——理解美

“語言是思想的物質外殼”。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學,必須強化對語言的分析和品味。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對文中詞句進行仔細推敲,甚至咬文嚼字,才能使學生感知語言的形象美、內(nèi)涵美。

有幸聽過錢夢龍老師的許多節(jié)課,真切感受到錢夢龍老師引導學生“深挖”詞句的功夫。有一位教師是這樣和學生品味《“諾曼底”號遇難記》的。首先,他和學生一起理清情節(jié),賞析文中精彩場面的描寫和人物形象描寫,如此使學生感知到課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悲壯感人的海難場面,成功塑造了一個舍身救人、感人至深的英雄船長——哈威爾。接著,這位教師提示學生注意文章在敘事寫人中進行精辟的議論的寫法。那位教師把學習的自給了學生,讓學生重新閱讀文本,自我尋找、自我品味。有個學生找出“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并且談了自己的理解:當時情況十分危急,船受到嚴重損壞,人們驚恐萬分,在非常危急混亂的情況下,船長忘記了自己,是很可以理解的。另一位同學進行了自己的闡述:哈威爾船長是始終鎮(zhèn)定自若的,這可以從他指揮時聲音的簡短有力,20分鐘救援工作的井然有序,船浸沒時“屹立”在艦橋上、“猶如鐵鑄”,“紋絲不動”的堅定自如等方面可見他一開始就作出了“與心愛的輪船共存亡”的抉擇。如此品味辨析,人物形象會更加清晰,對作品的理解就更有效度,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自然會有效得到提高。

4 想象拓展——創(chuàng)造美

想象是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功能,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鑒賞和藝術創(chuàng)造,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誘發(fā)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浮想聯(lián)翩。

第7篇:審美教學范文

一、當代中學生審美教育現(xiàn)狀

中學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過渡的時期,這段時期內(nèi)的學生缺乏辨別身邊事物美丑善惡的能力。這種能力的缺失在教學過程中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缺乏主動審美能力。大部分學生對“斷臂的維納斯”評價是一點都不美;敦煌壁畫只是一些顏色陳舊的古老畫作;印象派的作品更是不知所云。第二,審美浮躁。在評價藝術品時,僅僅依靠視覺感受做表面文章,極少數(shù)學生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畫面背后的深長意味。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追求的結晶?!币虼?,審美教育才會被視作國家文化教育的標志而發(fā)展至今。人與人之間由于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的不同固然會存在審美上的差異,但是在辨別美丑、優(yōu)劣等審美判斷上,則需要學校教育與引導。中學美術教學本質上是一項建立在美術教育基礎之上的實踐活動。學生通過學習美術知識、訓練美術技巧、提高鑒賞能力來達到理解現(xiàn)實生活中藝術之美的境界。

二、審美教育重要性研究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審美已經(jīng)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之中。中學美術教學不僅肩負著傳授學生美術知識與專業(yè)技能的職責,還需要為學生展示美術所蘊含的人性之美。審美教育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的藝術表現(xiàn)方法,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特殊的美術符號,在繼承與汲取人類文明現(xiàn)有成果基礎之上感受世界。但就目前而言,許多地區(qū)并不重視中學生的美術教育,大部分教師也只是單純的傳授學生美術技能,而忽略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學生缺乏提升審美能力的內(nèi)在動力。因此,中學美術教學在實踐過程中必須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一項必要的教學目標。

三、當代中學美術教學中實現(xiàn)審美教育的方法

1、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觀念,形成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教學模式

“尊師重道”作為我國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影響極為深遠。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fā)展,站在學生角度來看,學生絕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械工具,而是具有獨立意識、有思想、有目標的人。中學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易沖動、逆反心理強是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如果一味堅持“灌輸”的教學方針,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厭惡甚至是抵制情緒,審美教育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轉變以自身為中心的理念,實行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教學模式。在保證教師引導作用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就如同阿恩海姆所解釋的那樣:“藝術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師不是將自己所知所能傾囊相授,而是憑借園丁般的智慧在旁細細觀察每一朵花的成長狀況,在它們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2、充分挖掘教學內(nèi)容,將審美教育融入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當代中學美術教學需要充分挖掘教學內(nèi)容,運用有限的課程資源提煉出大量的審美元素,引導學生自發(fā)去感悟美和體驗美,最終達到創(chuàng)造美的境界。

1)審美態(tài)度

審美情感與態(tài)度是個人對外界現(xiàn)象主觀意愿的反映,學生要學會感悟美,必須有積極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態(tài)度作為前提。美術教學中首要任務就是利用美術課程的特殊魅力,將學生的興趣轉化為持久的審美情感與態(tài)度。中學美術教學可以采用寫生、采風或考察等形式,使學生進入大自然、博物館、美術館等藝術場所進行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官親身體驗自然的雄壯、文物的滄桑,豐富自身見聞。

2)審美形式

美術作為視覺藝術,必須依賴某些形式而存在。藝術審美形式就是藝術品構成形式,它包括了藝術品的色彩、線條、筆墨、造型、質感等等。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只有將特定的審美形式與美術技巧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學生在美術實踐活動中獲取對審美形式的認識與解讀。比如在中國傳統(tǒng)國畫中,筆墨作為其繪畫語言,它的輕重緩急、粗細濃淡、剛柔疏密,共同構建了中國傳統(tǒng)國畫神秘莫測、氣象萬千的藝術世界。如果單從理論上來解釋筆墨,無異于紙上談兵。因此,學生必須從臨摹中國國畫開始,通過自己的手來感受筆墨中的變化。

3)作品欣賞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苯處熢诮虒W生欣賞藝術品時,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對藝術品風格種類、藝術流派、作者生平等與作品相關知識進行直接傳授。有利于學生積累藝術相關知識,拓展視野,理解不同人生觀之下的作者對于人性的解讀和對美的追求。

3、加強美術教師自身審美文化修養(yǎng)

基礎教育理論正處于不斷改革與發(fā)展階段,美術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當代美術教育與傳統(tǒng)美術教育之間的區(qū)別,并在教學過程中用全面綜合審美文化教育替代傳統(tǒng)單純繪畫教育。美術教師更應該利用渠道條件,努力開拓自身視野,提高美術理論與美學素養(yǎng),在教學中實現(xiàn)審美教育的傳達。

四、結束語

第8篇:審美教學范文

關鍵詞:審美能力形式美感審美情趣

美術課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基礎文化課,通過美術課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集中的審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豐富審美情感,樹立正確的審美理想,激發(fā)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和熱情,下面就本人多年美術課教學過程中的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新編《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美術教學大綱》對于中學美術教學的目的,明確提高“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愛國主義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备鶕?jù)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在處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國在“一綱多本”思想的指導下,編寫了多種版本的中學美術課本。這些課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總體上體現(xiàn)了大綱的精神,注意到了美術的基礎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藝術的各個領域,又突出了審美教育的主線。這些新編教材的特點,是打破了長期以來在繪畫教學上以寫生為基礎的技能訓練傳統(tǒng),強調(diào)了以藝術觀和修養(yǎng)教育為中心線貫穿全教材的指導思想,以美術常識和欣賞為主,把美術語言系統(tǒng)的知識技能訓練納入美育軌道,并在這種審美教育的基礎上,突出了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審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學美育的任務。

我國近代美學家、教育家先生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教育大辭典》藝術條目)這個定義雖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質問題,對我們討論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啟發(fā)的。所以,今天許多人仍然雍審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這與蔡先生的觀點是相通的。

必須糾正認為審美教育就是“藝術教育”的錯誤觀點。藝術固然比較集中比較典型地表現(xiàn)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較充分地反映了人們的審美判斷和審美理想,但是,審美教育的內(nèi)容并不限于藝術?!白匀幻?、社會美,特別是社會美,作為審美教育的內(nèi)容,其作用是不應低估的?!保憦V智《基礎美學》)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把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共同納入美育的范圍,把三者結合起來;而藝術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擔首當其沖的作用。

由此,我們認為,審美教育就是培養(yǎng)人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觀點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全面發(fā)展的新人。具體地說,審美教育的任務是:培養(yǎng)、提高人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樹立、端正人們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陶冶人們的性情、凈化人們的情感,美化人們的生活,使人們更加熱愛美、熱愛生活。

在學校教育中,音樂、體育和美術是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課程。但光這幾門課是不夠的,這個任務的完成應該由各門課的教學來共同承擔。而音樂、體育、美術,特別是美術,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內(nèi)容和措施,并主動配合學校教育的各方面,構成美育的統(tǒng)一的整體。

處于少年時期的初中生,是從童年到青年的過渡時期,在他們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幻想、可塑性強的特點,另一方面已出現(xiàn)了個性太強,易于沖動,缺乏克制能力、興趣廣泛而不穩(wěn)定的因素,對于生活中的善惡美丑還缺乏辨別能力。這些身心特點,都說明了對初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艱巨性。

作為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學階段的任務,是培養(yǎng)他們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其鑒賞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

二、中學美術課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內(nèi)容和途徑。

我們將《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美術教學大綱》有關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和條文進行剖析,并結合上節(jié)所敘中學美育的任務,可將中學美術課的宴請教育內(nèi)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養(yǎng)。作為視覺造型藝術的美術,無不依賴形式而存在。學生接觸美術,首先接觸美術的審美形式,亦即構成美術作品的各種藝術語言因素,如線條、色彩、質感、肌理等。而對自然界和各種美好事物,也總是首先接觸如諸如山勢的高大雄偉、溪水的彎曲流轉、花卉的艷麗嫵媚等。學生們通過過對這些形式美的感受,構成了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整體感覺。在沒有經(jīng)過老師的講解、引導或指導學生寫生之前,它們往往是一種潛在的因素。所以培養(yǎng)學生對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審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學美術課的最初階段,往往首先引導學生去認識線條的魅力。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線條是造型的基礎,各種不同粗細、濃淡、干濕、疏密、輕重及抑揚頓挫、剛柔并蓄、變化莫測的線條,表現(xiàn)了不同造型、不同質感的千變?nèi)f化的事物。在這里,線條具有神奇的魅力。美術教育要善于選擇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作品指導學生去進行欣賞的分析,然后通過白描練習加深理解。在素描中,線條不僅用來勾畫輪廓,而且是表現(xiàn)對象形體結構和質感的造型因素。在課堂中則通過臨摩優(yōu)秀素描作品和寫生,來培養(yǎng)學生對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現(xiàn)能力。

對色彩和感知能力,每個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般人只分辨紅、橙、黃、綠、青、紫、黑、白等簡單色彩,而畫家和經(jīng)過繪畫訓練的人就能表現(xiàn)出事物的豐富色彩的色彩變化和色彩與色彩之間的互相關系。在美術課中我們通過講解、練習,使學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識和調(diào)配方法,在培養(yǎng)他們對色彩的觀察分析能力,進而掌握這一造型語言。在圖案課里,則讓學生了解諸如均衡、對比、統(tǒng)一、變化、節(jié)奏、韻律等形式法則,并通過圖案組織規(guī)律的訓練,系統(tǒng)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藝術的形式美規(guī)律。

第9篇:審美教學范文

舞蹈是一種動作優(yōu)美的藝術,也是向學生們推廣審美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學校開設舞蹈課程通過舞蹈教學的形式,充分的將舞蹈的美學內(nèi)涵發(fā)揮出來,進而使學生們的審美能力逐漸增強,對學生們追求美的態(tài)度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分別闡述舞蹈與審美的含義,進而得出舞蹈教學與審美教學相互之間的作用。

關鍵詞:

舞蹈教學;審美教學;相互促進;引導作用

前言:

舞蹈是人類肢體動作集合最完整的表現(xiàn)形式,它不僅能夠帶給人們美的感受,還能夠帶給人呀門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是審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將審美教學與舞蹈教學進行結合教育,不僅可以提升舞蹈的審美價值,還可以促進舞蹈的發(fā)展和推廣,可以讓學生從兩者的結合中感受美的教育,可謂是一舉兩得的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在舞蹈教學中,教師不但需要教會學生們學習舞蹈的技巧,還要高效利用舞蹈教學的平臺,幫助學生們形成一個正確的審美觀,以舞蹈教育為前提,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從舞蹈的美學內(nèi)涵入手,具體的分析舞蹈教學與審美教學之間的相互作用。

一、舞蹈能夠傳達美的意境

舞蹈藝術是人類觀念不斷進步的一種形態(tài)的實物展示,它有自身的存在方式以及存在價值。在舞蹈教學的不斷進步中,審美意識也在逐漸提升。也正是因為舞蹈所具有的審美性,其成為傳達美的意境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首先,舞蹈能夠展現(xiàn)形態(tài)美,這是舞蹈帶給觀眾最直接的感受,其不僅讓舞蹈的姿勢、架勢、造型等等方面予以美的展現(xiàn),而且其舞臺的布置、動作的動靜結合都帶給人們美的視覺沖擊力,讓我們感受到舞蹈所帶來的震撼效果。形態(tài)美已經(jīng)是我們對于舞蹈美的第一感受。其次,舞蹈能夠展現(xiàn)力量美,這主要存在于舞蹈的各種動作之中。舞者通過有勁道的肢體語言將舞蹈的內(nèi)涵表現(xiàn)出來,讓人們在感受舞蹈柔美的同時更加感受到舞蹈背后的力量之美。并且,舞蹈所講究的身形協(xié)調(diào)、動作統(tǒng)一都讓各個舞蹈動作在恰如其分的位置表現(xiàn)了其中的力量之美,帶給我們極大的內(nèi)心感受,讓我們的內(nèi)心為之澎湃。第三,舞蹈能夠展現(xiàn)神韻之美,這主要指的是舞蹈精神層次的美的傳么舞者通過形態(tài)和力量將舞蹈的神韻展現(xiàn)出來通過觀眾的細細品味、耐心琢磨而予以領會,從而感受到整個舞蹈的精髓,從而領悟到舞蹈所表達的內(nèi)涵。正是因為舞蹈神韻美的傳達,才讓我們對其回味良久,感知頗深。

二、審美教學對于舞蹈教學具有引導作用

舞蹈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其傳播教育能力極強,學生們可以在舞蹈的學習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而審美教學也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其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具有引導作用,其引導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將美學融入到舞蹈教學過程中是目前教學所大力倡導的,這樣可以使舞蹈的形式美感更加有深度,是其形式進一步升華的體現(xiàn)。隨著舞蹈教學的不斷發(fā)展,它已經(jīng)逐漸成為美學的主要代表,其給予學生視覺和精神的雙重沖擊,使學生們對美有了更高的追求,促進兩者教育的融入,通過審美引導舞蹈進一步良好發(fā)展。其次審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呀門掌握更好、更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只有努力提升學生們的審美意識,其才會在舞蹈作品中得到更高的提升。學生們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具備更好的審美意識,在舞蹈練習過程中才會發(fā)現(xiàn)舞蹈更多的美的展現(xiàn)形式正確的審美觀為學生們的舞蹈練習奠定了基礎。第三,美學的教育為舞蹈教學樹立了榜樣,使舞蹈在發(fā)展的道路上更具有魅力以及感染力。正是因為審美教學的引導才讓舞蹈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階梯,讓舞蹈教學具有豐滿的內(nèi)容,促使學生探索更多的舞蹈展現(xiàn)新式。

三、舞蹈教學與審美教學相互促進

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融合審美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舞蹈教學的發(fā)展。而在審美教學中融入舞蹈教學,也讓審美教學更加形象、立體,讓學生能夠將兩者更好地融合和匯集。首先,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動作的要求比較嚴格,因為每個動作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美感存在的一種形式,審美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無時不在、無刻不在。并且舞蹈教學的發(fā)展本身對審美教學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其發(fā)展不僅促進了舞蹈教學的美感發(fā)展,還使舞蹈教學的美感具體化,兩者的融合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其次,審美教育可以促進舞蹈教學中美感價值的確立,審美教學的實施,為舞蹈教學帶來了更快捷的方式。傳統(tǒng)的舞蹈教學注重的是死板的學習月刻本上的動作,很多學生不能夠直接了解該舞蹈內(nèi)涵的準確意義。而審美教學為舞蹈教學做鋪墊,當學生們真正的了解到舞蹈的美感以及每個動作的深刻內(nèi)涵,使學生們在舞蹈練習中更加省時省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幫助學生們在舞蹈練習中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才會使舞蹈的發(fā)展更加深遠。只有讓學生在美的引導下進行舞蹈學習,其所展示的舞蹈動作才更加具有穿透力,才是藝術最佳的表現(xiàn)形式。

四、結語

根據(jù)對舞蹈教學與審美教學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其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舞蹈教學與審美教學相輔相成,舞蹈教學為審美教學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審美教學為舞蹈教學指明了前進道路的方向。舞蹈教學是審美教學開展的形式之一,審美教學是舞蹈教學的目標之一,只有讓兩者融為一體,才是真正的教學目的。各學校應當積極探索兩者結合的最佳方式,使學生們在舞蹈教學中獲得正確的審美價值觀肚學生在美的感受中更好地學習舞蹈。

作者:張瓊 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愛勝.舞蹈教學與審美教育的促進作用分析口].藝術科技,2012,03:57+91.

【2】金俏含.審美教育融入到舞蹈教學中的審美觀促進作用口].才智,2015,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