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契約論范文

社會契約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契約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契約論

第1篇:社會契約論范文

關鍵詞:社會契約理論 企業(yè)社會責任 博弈論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2(c)-0-03

進入21世紀,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步入快速發(fā)展的軌道。然而,經濟發(fā)展與人類社會、自然環(huán)境的矛盾也不斷加劇。宏觀層面,企業(yè)經濟活動控制不力帶來了諸多社會問題,如溫室效應、能源危機、環(huán)境污染以及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等,嚴重影響著人民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生活的質量;微觀層面,企業(yè)侵害股東權益,勞工沖突,欺壓供應商,偷稅漏稅等現象泛濫。這些現象不僅危害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轉,還束縛著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

深入研究發(fā)現,這些現象都與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履行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

面對日趨緊張的局面,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意識到企業(yè)自身的行為顯著影響著員工、客戶、社區(qū)、合作伙伴、政府等個人或機構的狀況,企業(yè)經營決策應該綜合考慮自身利益及社會財富情況。企業(yè)社會責任正被積極的納入到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中來。因此進一步探析企業(yè)社會責任理論并為企業(yè)提供決策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 相關理論

霍布斯最早提出了社會契約理論,他認為臣民之間的契約是國家政治的起源。隨后,洛克、盧梭等人以自由主義的思想進一步完善了社會契約理論。他們的觀點雖略有不同,但均認為社會契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高度抽象化。1937年,科斯將契約理論引入企業(yè)領域,在其發(fā)表的《企業(yè)的性質》一文中,將企業(yè)定義為一系列契約的組合。他認為企業(yè)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將原來的短期契約關系升級為穩(wěn)定的長期契約??扑箤ζ髽I(yè)的定義為其他研究者以契約理論研究企業(yè)社會責任奠定了基礎。1953年,鮑恩提出了“公眾化企業(yè)”的概念,認為企業(yè)活動涉及到員工、顧客、社會等多方利益并依存于這些客體,所以企業(yè)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1975年,沃格爾承認企業(yè)經濟活動顯著影響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但是外部環(huán)境無法約束企業(yè)行為。因此,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相關者應與企業(yè)締結契約,規(guī)定彼此的權利義務以維護自己的應得利益。

20世紀80年代后,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社會契約理應用于研究企業(yè)社會責任問題,以期得到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合理解釋。1982年,唐納德概括的介紹了企業(yè)及與其活動有關的個體集合間的契約關系,認為該契約關系以及倫理關系形成了企業(yè)的約束力并迫使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

諾曼.鮑伊以經濟事件為紐帶分析了企業(yè)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責任關系。1986年,大衛(wèi).高希爾發(fā)表了《基于協議的道德》,該文以經濟理性重新定義了契約關系,認為契約關系是道德和利益的一種假設協議。

20世紀90年代,唐納德與鄧非提出了綜合契約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yè)應當將自身利益與社會利益統一起來,企業(yè)的經營活動離不開社會提供的各種資源,如果企業(yè)按照契約要求履行社會責任,企業(yè)就能夠獲得長遠的發(fā)展。

此外,部分國內學者在借鑒國外研究的基礎上,也從契約的角度分析了企業(yè)社會責任問題。2005年,劉長喜以社會契約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了社會責任的邊界問題。2007年郭全林從契約的角度分析了消費者對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機制。同年,李淑英總結了國內外的契約理論,提出了企業(yè)的每個經濟環(huán)節(jié)都會產生一定的契約,社會關系會對契約的締結產生影響。2008年李嘉寧等人從不完全契約的角度提出了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履行狀況是一個動態(tài)均衡的過程。2011年,劉健秋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標準衡量了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履行層次、范圍等。

綜上,雖然這些理論研究的角度不同,但是都以企業(yè)的本質是一系列的契約組合為基礎,認為企業(yè)履行其社會責任就是履行契約,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履行狀況關系著社會各方的合作程度,只有合作程度高,企業(yè)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益;企業(yè)的社會契約包括隱形契約和顯性契約,顯性契約是最基本的契約關系,當今社會的企業(yè)社會責任狀況取決于隱形契約的履行情況。但是這些理論并沒有明確提出社會責任的對象,也沒有動態(tài)的表現出企業(yè)對各對象的社會責任的變化情況,這些將是該文所要研究的內容。

2 基于社會契約理論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模型

完善的社會責任理論,應該能夠系統的回答一下幾個問題:第一,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原因;第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對象問題;第三,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及履行過程。以往的社會契約理論很好的回答了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原因,本節(jié)將重點研究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對象、動態(tài)變化過程,下一節(jié)將會研究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實現過程?;诖耍撐脑谇叭搜芯康幕A上給出了基于社會契約理論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演化模型,如圖1。

2.1 企業(yè)社會責任演化過程

根據圖1可知,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演化過程與契約的動態(tài)過程、企業(yè)的活動過程在時空上是一致的。社會責任的演化過程與其他兩個過程一樣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第一階段是企業(yè)社會責任雛形階段,也是人力資本、物力資本、財力資本的整合過程,資本所有者之間根據資源的市場定價情況以公平原則為基礎,簽訂契約。明確彼此的責任與權利,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企業(yè)社會責任的雛形,其基本內容為償還資本持有者的各類型資本的機會成本。

第二階段為企業(yè)社會責任的豐富階段。企業(yè)建立后的經營活動需要依存于外部環(huán)境的支持,企業(yè)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合作創(chuàng)造了增值財富,然后根據各自的利益期望提出了契約要求權。經濟活動參與者的增加,契約數量與內容的豐富使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內容得到了發(fā)展。這一階段更注重隱形契約帶來的企業(yè)社會責任。

第三階段為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履行、實現階段。通過對上一階段的價值增值量進行計算,以之前兩個階段締結的契約(主要為隱形契約)為基礎,明確利益分配的原則,最終契約締結方分享收益,表現為企業(yè)履行了顯性契約要求的社會責任。然而,由于隱形契約的存在,各方不滿足于顯性契約能夠得到的利益,預期的分配結果反饋到前兩階段中活動參與者時,各方會出現博弈過程,博弈后的結果表現為企業(yè)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2.2 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對象

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對象可以從企業(yè)社會責任演化的前兩個階段中得出。如圖2,根據這兩個階段的內容可將社會責任的對象分為兩類。

第一類為企業(yè)邊界內的對象,在企業(yè)社會責任演化第一階段中,各資源的持有者為契約締結方,屬于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對象。這些資源的持有者一般表現為企業(yè)邊界內人員,通常包括人力資本持有者和資源資本持有者,前者為企業(yè)的員工,包括管理者與普通員工,后者為企業(yè)的股東;

第二類為企業(yè)邊界外對象,在企業(yè)社會責任演化的第二階段中,企業(yè)經濟活動的參與者為企業(yè)的經營活動的提供了外部條件。他們也是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對象,這些經濟活動參與者主要為:以顧客為代表的社區(qū)、環(huán)境、債權人、政府等。

3 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博弈模型

由上文可知,初步履行的社會責任結果反饋到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后,企業(yè)活動的參與者之間會針對既得利益及自身利益訴求,提出契約修訂邀約,各利益主體之間進行博弈,這一過程為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動態(tài)實現過程。該模型中的博弈過程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階段中企業(yè)邊界內人員之間的博弈,主要是股東與員工之間的博弈;第二階段中企業(yè)(股東和員工的聯盟)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博弈。為了方便分析,該文將第一階段中的股東視同為企業(yè),那么這兩類博弈就變成了企業(yè)與其他契約締結方之間的博弈。

3.1 模型假設

假設1:契約理論認為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yè)本質及契約要求,因此假設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不會給企業(yè)帶來利潤,相反存在成本C1。

假設2::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時,其他契約締結方的收益R2,而其他契約締結方進行博弈選擇不合作的成本為C2,若企業(yè)不履行社會責任,其他契約締結方退出合作契約,企業(yè)因此造成的損失為C3。并將企業(yè)的損失C3就作為其他契約締結方的收益。

假設3:其他契約締結方合作的概率為P1,不合作概率為1-P1,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概率為P2,不履行的概率為1-P2。

假設4:企業(yè)與其他契約締結方行為決策的依據是個人期望利益的最大化。

3.2 博弈模型的建立

依據上文的假設,建立的企業(yè)與其他契約締結方的博弈支付矩陣如表1:

3.3 模型求解

對行為主體不同行為帶來的期望收益進行計算,結果如表2。

3.4 結果分析

根據上文可知,當其他契約締結方直接選擇不合作時,企業(yè)是否履行社會責任取決于C1與C3的情況,若C3>C1,企業(yè)選擇履行社會責任;其他契約締結方選作合作時,企業(yè)不會再去履行額外的社會責任。

對其他契約締結方而言,當企業(yè)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時,應選擇合作策略;反之,其他契約締結方的策略取決于C2與C3的情況,若C2

綜上可知,其他契約締結方是否繼續(xù)合作取決于P2、C2、C3的情況,當P2較小時,企業(yè)就不太可能履行社會責任,這時,其他契約締結方就不可能再繼續(xù)合作。若C2較小,C3較大,企業(yè)不履行的損失較大,而其他契約締結方的不合作的損失相對較少,這時,其他契約締結方往往會選擇不合作策略。

因此,企業(yè)是否履行社會責任,主要取決于契約締結方不合作的威脅程度,威脅程度高,企業(yè)更有履行社會責任的

傾向。

4 結語

該文通過構建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演化模型和簡單博弈模型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演化是企業(yè)社會責任由簡單到復雜過程,這一過程是伴隨著企業(yè)的經濟活動以及契約的動態(tài)過程而來的。演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企業(yè)社會責任的雛形階段、發(fā)模型,分析了展階段以及履行階段。

第二,對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對象進行了區(qū)分,認為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對象分為企業(yè)邊界內的對象以及企業(yè)邊界外的對象。

第三,通過構建簡單博弈模型,得到其他契約締結方的契約退出威脅程度影響著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履行狀況,想要提高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力度,必須提高企業(yè)邊界外人員的契約退出威脅程度。

參考文獻

[1] 胡貴毅.企業(yè)社會責任理論的基本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

[2] 李淑英.社會契約論視野中的企業(yè)社會責任[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3).

[3] 李嘉寧.企業(yè)社會責任:基于不完全契約與動態(tài)平衡理論的思考[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7(12).

第2篇:社會契約論范文

摘要:《社會契約論》是盧梭的代表作之一,是對盧梭政治法律思想比較全面的概括總結.其中,有關本書的第一卷所涉及的以社會契約為基礎的國家起源理論的相關論述因充滿了假設、預判,缺乏實證理論依據而在后世學界多有爭論,具體來看,盧梭在著作一開始對于政治社會(國家)起源的具體論證是從對“家庭”的描述開始的,因此,本文將主要圍繞《社會契約論》中的“家庭”概念展開論述,并闡述個人的一些觀點看法。

關鍵詞:社會契約論;盧梭;自然狀態(tài);家庭

總的來看,在盧梭《社會契約論》一書中,有關國家起源的論述主要集中在著作的第一卷,共分九章,詳細的闡述了他的社會契約思想。具體來看,盧梭對于政治社會(國家)起源的具體論證則是從對“家庭”的描述開始的,通過對家庭之中父子間的關系進行利益化的分析,從而將家庭這個最古老且最小的社會單元當作政治社會的原始模型進行分析,進而得出了“大家生來都都是自由的和平等的,每個人只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才轉讓自己的自由?!钡慕Y論。

一、盧梭“自由”與“平等”的標準和條件

在盧梭看來,家庭與政治社會的所有區(qū)別也僅僅只是“在家庭里存有父子之愛,這一因素足以報償父親對孩子的關愛了;但是在國家之中,首領對于他的人民卻沒有這種愛,代之的是從發(fā)號施令中獲得的樂趣?!被诖耍R梭毫不避諱的指出人的第一法則就是自身的生存,第一要務就是自身利益的關懷。所以就理所當然的以利益和生存需求作為楔子和理論支點對家庭之中的父子關系進行了頗為本質的闡釋,他指出:“孩子也只有在需要父親養(yǎng)育之時,才依賴于父親。這種需要一旦停止,自然的聯系也就解體了。孩子解除了他們對于父親應有的服從,父親解除了他們對于孩子應有的照顧以后,雙方就都同等地恢復了獨立狀態(tài)?!庇纱耍浴靶枰睘榍腥朦c,盧梭指出了父子這種自然聯系中斷以及雙方獨立狀態(tài)恢復的必然性,若是把這種必然性看作是一種規(guī)律或者是自然社會中自然法的一種普遍表現,那么,盧梭所說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觀點也確有可證之處,

唯一的問題是,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弄清楚盧梭口中所說的“自由”與“平等”到底指什么,符合怎樣的標準才能算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對此,盧梭亦有所言,首先,如前文中提到,父子在“需要”終止,自然聯系解除后會同等恢復獨立狀態(tài),而另一方面又說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僅僅只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利益才轉讓的自由,可見,當這種對自身生存所需消失時,自然就不存在自由的轉讓,也就是恢復了獨立狀態(tài)。而最重要的一點是,盧梭還指出:“人一旦到了明白事理的階段,便是自主的,對自身生存的方式擁有獨一無二的決斷,他因為這便成了自己的主人?!庇纱丝梢?,對于何為自由?何為平等?盧梭解釋的很清楚:對自身生存方式擁有唯一決斷權,是一種獨立的狀態(tài),擁有獨立狀態(tài)的人之間是平等的。

二、父子之間的真實關系

那么,我們如果要拿這個標準去衡量父子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父子之間從一開始即處于非均衡的關系之中,對于父親,尚可說在需求消失時恢復了獨立狀態(tài),但對于孩子而言,在生存需求消失,獲得獨立之后,應當是“獲得”了自由與平等,而非“恢復”了自由與平等,因為“恢復”一詞表明了一個事實,即父子雙方在轉讓自由之前都曾擁有獨立狀態(tài)的階段存在,失而復得是謂“恢復”,若從一開始便不曾擁有,就無所謂恢復一說。而對于孩子在產生“生存需要”之前是否有過獨立狀態(tài)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從出生伊始,甚至懷胎階段就決定了他從一開始就處于父子這種養(yǎng)育與被養(yǎng)育的關系之中,并不曾擁有獨立之時。

另一方面,單從父子之間轉讓自身自由的過程看,父親一方顯然具有主動性,對于是否生養(yǎng)后代乃是自主的選擇,而孩子一方則是被迫的,如果拿生存需要乃人之第一要務講,顯然對于孩子來說,他生來就不具有獨立存活的能力,除了轉讓自由,服從父親之外別無選擇。由此可見,單從生存的角度看,父母之于孩子遠比孩子之于父母重要的多,也更為迫切,原因就在于父母與孩子的需求本身并不在一個層次上,這種需求獲得與否對他們自身生存的狀態(tài)的影響效果也不在一個水平上,這也就決定了父子之間從根本上講并非平等的,而自由方面,至少對于父母來說,仍然擁有養(yǎng)與棄養(yǎng)的自由,擁有憑自身意愿恢復獨立的選擇,而孩子卻并沒有這種選擇,只能待到獲得理智的年齡和階段,才擁有與父母同等的狀態(tài)。這樣以來,按照上文所提到的“自由與平等的標準”看,“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說法是否就有些表述不當呢?

三、人人生而擁有獲得獨立、自由和平等的權利及可能性

首先,我們需要重新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盧梭要說“人生而自由、平等”?假設盧梭所言非虛,那么上文所提的種種矛盾又作何解釋?如果說“人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辈⒉幻?,我們尚可理解他指的是兩種階段和兩種狀態(tài),但使用“每個人都生而自由、平等,僅僅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會任由自身將自己的自由轉讓出去。”在描述家庭中的父子關系時就不能讓人理解,因為對于孩子,無論是從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都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僅從時間層面看,也不存在獨立的實踐階段和既存事實,從未出生之時就決定了他轉讓自由,服從父母安排的必然性。那么,盧梭的這句話如果正確,那么又指什么呢?

正如上文所說,由“需要”而產生的自然聯系和自由轉讓終會終止,雙方獲得獨立狀態(tài)則是必然,這體現了自然狀態(tài)中自然法的一種“權利指向”,即“人人生而擁有獲得獨立、自由和平等的權利及可能性”。所以,筆者認為,盧梭說“每個人都生而自由、平等,僅僅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會任由自身將自己的自由轉讓出去?!睉撌呛雎粤恕皟H僅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會任由自身將自己的自由轉讓出去?!边@一階段,而想要強調“人人生而皆擁有獲得獨立、自由和平等的權利及可能性”。那么,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家庭”的兩個階段――父子基于需要而產生的自由轉讓階段以及因需要終止而雙方獲得獨立狀態(tài)的階段――都是屬于自然狀態(tài),而絲毫不涉及政治社會,作者也說了,家庭是所有社會中最古老且唯一的自然社會。那么,在自然社會中,雖然人人并非生而自由,但是在自然法之下,人人都可獲得或恢復自由。(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

參考文獻:

[1][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2]俊楊華.試評盧梭的《社會契約論》[J].法制與社會,2009(1)

[3]張異.評盧梭的《社會契約論》[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6(1)

第3篇:社會契約論范文

關鍵詞:企業(yè)社會責任 盈余管理 委托——理論 囚徒困境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企業(yè)社會責任問題成為理論界和企業(yè)界關注的焦點,諸多研究和事實表明企業(yè)社會責任對企業(yè)乃至地區(qū)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巨大影響。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yè)與我國經濟增長、環(huán)境協調發(fā)展的必經之路,是順應國際形勢的必然選擇。近年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問題也日漸突出,對盈余進行人為的操縱導致報表的失真,對利益相關者而言是對其權利的損害,即是對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損害,由此發(fā)現,盈余管理與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是兩個緊密相關的問題。研究清楚二者之間的關系對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資本市場秩序顯然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國外研究發(fā)現,企業(yè)社會責任和盈余管理之間的關系形式取決與企業(yè)使用的盈余管理模式。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yè)沒有盈余平滑行為,對盈余損失和減少的反應不敏感,但有盈余虛增的傾向。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yè)很少從事利潤操縱等機會主義行為,不僅如此,企業(yè)社會責任在減少管理者成本方面存在內在激勵。在企業(yè)內部,社會責任對關系有重要影響,可以降低股東對人實施監(jiān)督的努力,提高人的努力水平,進而提升企業(yè)利潤。國內對于企業(yè)社會責任和盈余管理的關系研究相對較少,國內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企業(yè)社會責任和企業(yè)財務績效的關系。如沈洪濤設計了相關利益者業(yè)績指標體系,以這套指標為基礎,經過實證研究發(fā)現我國不同行業(yè)的公司社會責任表現存在顯著的差異。

二、企業(yè)社會責任與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一)企業(yè)社會責任 企業(yè)社會責任思想的起點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見的手”。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一個社會通過市場能夠最好地確定其需要,如果企業(yè)盡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資源以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并以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銷售,企業(yè)就盡到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其后,企業(yè)的社會責任觀開始發(fā)生微妙的變化,在西方掀起了研究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浪潮。1924年,美國學者謝爾頓(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就提出了“公司社會責任”的概念。從可查閱的資料獲知這是迄今為止對“公司社會責任”的最早描述。他把公司社會責任與公司經營者滿足產業(yè)內外各種人類需要的責任聯系起來,并認為公司因社會責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內。然而直到1953年,被稱為“企業(yè)社會責任之父”的伯文(Howard R. Bowen)發(fā)表了劃時代的著作——《商人的社會責任》,伯文在文中對企業(yè)社會責任定義為:商人按照社會的目標和價值,向有關政策靠攏、做出相應的決策、采取理想的具體行動的義務。企業(yè)效益與社會目標的執(zhí)行程度緊密相關,社會目標和要求執(zhí)行的越徹底、越到位,企業(yè)所獲得的直接經濟利益和間接社會效益就越多。伯文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概念雖然得到了后來許多學者的贊同,但是并沒有一統天下,相反,關于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現代辯論才真正被開啟。1967年,Keith Davis提出了著名的“責任鐵律(Iron of Law )”,認為權力與責任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他將企業(yè)社會責任的主體擴大到了機構和企業(yè),認為企業(yè)社會責任是“企業(yè)考慮或回應超出狹窄的經濟、技術和立法要求之外的議題,實現企業(yè)追求的傳統經濟目標和社會利益”。直到1979年,卡羅爾提出了一個全面的公司表現的三維概念模型,其中的第一維度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概念至今仍被廣為引用,即“企業(yè)社會責任包含了在特定時期內,社會對經濟組織經濟上的、法律上的、倫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雖然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概念早在20世紀初已產生并不斷的發(fā)展傳播,但由于文化和社會背景的差異影響,以及企業(yè)社會責任概念本身的廣泛性,直到如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定義。筆者認為,企業(yè)社會責任是企業(yè)這種契約聯合體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是滿足締結各種顯性與隱性契約者的需要、執(zhí)行社會目標、與實現企業(yè)價值最大化目標并不矛盾的一系列行動。雖然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并沒有上升到法律強制性層面,但它是現代企業(yè)所必須承擔的一項道德義務。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企業(yè)承擔的某些社會責任可能并不會產生經濟效益,但是卻有很強的社會效益,從長遠來看,這種社會效益勢必會轉化為對企業(yè)發(fā)展有利的方面,所以企業(yè)社會責任要求企業(yè)必須超越股東價值最大化目標,形成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目前對于企業(yè)社會責任相關理論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利益相關者與企業(yè)社會責任。傳統企業(yè)都是以股東利益為出發(fā)點,在利益相關者概念提出后,企業(yè)如何尋求一個既滿足股東利益又滿足利益相關者的要求的最佳平衡點,成為企業(yè)社會責任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2)公司治理與企業(yè)社會責任。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是否會有助于公司的治理是研究的熱點問題,但是如何落實到實踐中是個難點問題,需要學者們進一步研究出更貼合實際的戰(zhàn)略實施方法。(3)財務績效與企業(yè)的社會責任。目前半數以上的實證研究表明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與財務業(yè)績是正相關,有助于提升企業(yè)的價值,也有部分研究表明二者之間負相關甚至是無關。

(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研究是20世紀70年代首先從美國興起的實證會計研究的重要領域,與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密切相關,同時影響著公司的未來發(fā)展。對于盈余管理(Earns Management)的概念界定尚未達成共識,目前學術界存在著三種有代表性的觀點:(1)盈余管理是“在GAAP許可的范圍內,通過會計政策選擇使經營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場價值達到最大化的行為”(Scott,2000);(2)盈余管理是“企業(yè)管理當局為了獲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僅僅為了中立地處理經營活動)有目的地干預對外財務報告過程的‘披露管理’”(Schipper,1989);(3)盈余管理是指“盈余管理發(fā)生在管理當局運用職業(yè)判斷編制財務報告和通過構建經濟交易以變更財務報告時,旨在誤導那些以公司業(yè)績?yōu)榛A的利益相關者的決策或影響那些以會計報告數據為基礎的契約結果的目的?!保℉ealy and Whalen,1999)。綜上所述,可以總結出:盈余管理的主體是企業(yè)的管理當局;盈余管理的客體是企業(yè)的財務報告,它是一種欺詐行為,損害財務報表的可信度;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利用會計政策空降交易或者粉飾報表。吳聯生等(2007)研究了我國公司財務管理,發(fā)現從1998年到2004年期間,上市公司具有盈余管理行為的比例為15.87%,盈余管理幅度為提高凈資產收益率1.22%,而同期的非上市公司中具有盈余管理行為的比例只有5.49%,幅度為提高凈資產收益率0.09%。由此可見,盈余管理為企業(yè)的管理者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手段來“美化”公司的財務業(yè)績,損害了各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也就是損害的企業(yè)社會責任。

三、契約理論視角的企業(yè)社會責任與盈余管理

(一)契約理論與企業(yè)社會責任 20世紀30年代開始,契約理論被經濟學界廣泛運用于企業(yè)理論研究。1937年,科斯發(fā)表了其著名論文《企業(yè)的性質》,提出了企業(yè)契約理論,開創(chuàng)了企業(yè)契約理論研究的先河??扑怪螅跫s理論已經成為主流的解釋框架。企業(yè)這種組織形式可以用一系列契約來描述,與股東、與債權人、與供應商、與職工等等,因此企業(yè)是一個“契約聯合體”。詹森和麥考林(1976)認為,企業(yè)只是一種“法律虛構”,其職能不過是為資本、勞動等各種要素的個人所有者之間、產品的供求者之間的契約關系提供一個聯結點。在企業(yè)中每一個契約參與者都向企業(yè)提供了特定資源,并期望通過企業(yè)的各種經營行為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滿足,這被稱為契約參與者的“契約要求權”。“契約要求權”的存在使得企業(yè)行為必須按照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做出反應,即按照公平互利原則執(zhí)行契約,而這一執(zhí)行契約的行為就成為企業(yè)社會責任的雛形。因此,根據等量代換原則,企業(yè)社會責任等價于對與各個利益相關者締結的契約的履行。問題出現在企業(yè)為什么要履行契約?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第一,就企業(yè)履行契約的主動性講這源于契約的功利性,因為就達成契約的雙方來說,他們都認為契約滿足了自己的利益,對自己是最有利得,否則也不可能達成一致,即形成零和博弈。既然對企業(yè)是有利的,企業(yè)就有履行契約的主動性。第二,企業(yè)履行契約也有其被動的一面,這主要由于契約的交易成本問題。如果企業(yè)不履約,要付出昂貴的違約成本。同樣是履行契約,也會存在履約效果與效率的不同。如企業(yè)通過盈余管理手段粉飾會計收益,避免了與債權人違約,虛假的履行了契約,但是這種通過付出低廉交易成本規(guī)避債權人批判與懲罰的手段無疑損害了企業(yè)的社會責任。無論從主動還是被動考慮,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無時無刻不與契約發(fā)生著關系: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企業(yè)與顧客訂立了契約,顧客為產品或服務支付報酬,企業(yè)提供與顧客的期望相一致的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企業(yè)雇用有技能和經驗的員工,意味著應為他們的勞動支付酬勞并保證他們的安全;企業(yè)與供應商訂立契約,他們之間存在著供貨與付款的關系……這些互惠的契約是顯性契約,訂立契約的基礎是基于資產的專用性,他們是主要的、顯性的利益相關者。而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契約關系不明顯,屬于隱性的契約,其訂立的契約是基于外部的影響,他們屬于潛在利益相關者。通過這些顯性或隱性契約,建立起了企業(yè)與社會各團體之間的承諾和信任關系,即企業(yè)履行契約就是承擔了對各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

(二)契約理論與盈余管理 契約理論的分支之一委托——理論是過去30多年里契約理論最重要的發(fā)展之一,這三個分支中最能解釋盈余管理的也是委托——理論。委托——理論的中心任務是研究在利益相沖突和信息不對稱的環(huán)境下,委托人如何設計最優(yōu)契約激勵人。當今的公司制企業(yè)是以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為基礎的,公司的大股東并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委托職業(yè)經理人作為公司大股東的人來負責公司的運營,由于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不同資本或能力優(yōu)勢(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供給能力)才使他們走向合作,決定了他們之間在合作中有著不同的企業(yè)控制權安排,這一企業(yè)控制權或決策權的安排必然帶來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關于管理層經營行動的信息不對稱,這源于管理層行動不具有可觀察性。會計語言是企業(yè)管理當局與股東等其他利益相關者交流的最主要工具,而會計語言是由企業(yè)的管理者負責編制并對外,于是管理者就享有信息優(yōu)勢,知道很多其他利益相關者不知道的信息,所以這種委托——關系一旦建立起來其結果難免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人都是理性經濟人,于是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則,憑借不對稱的信息優(yōu)勢,操縱盈余,以滿足私人經濟利益。所以,從企業(yè)的契約角度來看,盈余管理的實質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利益沖突的結果。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可能會被有些利益相關者作為達成契約的交易基礎,也可能會被有些利益相關者作為投資決策的信息基礎,,不論其具體目的如何,站在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角度,都是對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損害,應該制約管理當局的這種盈余管理行為。

(三)企業(yè)社會責任與盈余管理博弈分析 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以及在締結契約的過程中的人的自利行為原則,會導致最優(yōu)契約難以實現,但是最終還會達成契約是因為雙方都認為滿足了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實質上只是形成了帕累托最優(yōu)。因為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具有機會主義傾向的交易者會利用信息不對稱盡量逃避風險,把交易成本轉移到他方身上。據此由于企業(yè)管理層不是企業(yè)所有者而是契約下的者這樣一個事實,當他們通過盈余管理產生額外收益并消費額外收益時,管理者們將得到全部額外好處而只需承擔一小部分交易成本。根據威廉姆森(1985)的“人的有限理性”和“一有機會就不惜損人利己的機會主義行為”觀點,以及契約的不完備性和信息的不對稱,管理者總會利用自身的信息優(yōu)勢,通過非正常手段來謀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在此背景下,盈余管理應被認為是一種成本,因為管理層通過財務報告維護自己的利益,使得財務報告未能精確地報告企業(yè)經濟狀況,這樣就導致了股東可能做出非最佳投資決策而承擔損失(成本)。所以管理者的這種盈余管理機會主義行為,損害了企業(yè)社會責任?;诖耍芾碚吲c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具有非合作博弈的特征。非合作博弈是指一種各參與者之間不可能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的博弈類型,研究的是人們在利益相互影響的局勢中,如何進行策略選擇以使自己的收益最大的問題。該理論是在Nash提出納什均衡的概念后發(fā)展起來的,因其更加符合經濟學中理性人的假設,所以在實踐中該研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模型的基本假設:假設有兩個人,一個是管理當局A,一個是利益相關者B,他們都是“理性經濟人”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對于A管理當局,他們可能實施機會主義行為即歪曲呈報財務狀況,可能不實施機會主義行為真實呈報財務狀況。對于利益相關者B,也有兩種戰(zhàn)略選擇,信任企業(yè)進行合作,不信任企業(yè)實施機會主義。對于不同的行為分別有不同的收益R1,R2,R3,R4,其中R1 > R2 > R3>R4, 如果管理者真實呈報,利益相關者選擇信任合作的效用R2會比拒絕合作的效用R3大,因此可以排除掉(R4,R1)戰(zhàn)略組合。如果管理者選擇歪曲呈報,利益相關者選擇機會主義的效用會比選擇信任合作的效用大,因此又可以排除掉(R1,R4)戰(zhàn)略組合。當利益相關者選擇信任,管理者選擇歪曲呈報更明智,因為選擇盈余管理產生的效應比不進行盈余管理的效應高,所以(R2,R2)戰(zhàn)略組合也不會出現。惟一不受影響的戰(zhàn)略組合是(R3,R3),如果利益相關者實施機會主義,管理者也更傾向于選擇進行盈余管理。此組合是惟一的能使雙方都得到滿意的戰(zhàn)略組合。這種戰(zhàn)略組合稱為“納什均衡”。

依據上文的分析,從表面看管理當局應該履行自己的責任真實披露報表不做盈余管理,而且利益相關者也應該根據合同信任管理者達成合作,則二者會收獲較高收益(R2,R2)。但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存在機會主義傾向,以及囚徒困境模型中囚徒的兩難境地確實抓住了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背叛這種真實的一面,于是實質上對雙方都最有利的結果會逐漸被釋放,最終大家都選擇(R3,R3),結果最終就形成了非合作博弈的納什均衡,使雙方都難以獲得對自己最好的收益,達成了一次性博弈。因此,從短期來看,企業(yè)出于機會主義傾向進行盈余管理,會損害企業(yè)的社會責任。然而這種盈余操縱的結果經過長期積累效果被放大,其行為一旦暴露,就會受到利益相關者的懲罰。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及博弈論,人的蓄意盈余管理會損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其他利益相關者也會對管理者濫用權力進行回應,給予他們一定的懲罰。盈余管理發(fā)生的可能性及被監(jiān)督的概率取決于管理者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不斷博弈。所以,實質上企業(yè)的管理者和利益相關者都知道在合作的一開始雙方就進入了重復博弈。也就是說企業(yè)的管理者和利益相關者之間通過時而合作(不坦白)時而背叛(坦白)的策略來獲得對雙方更好結果,形成了二者間不斷的重復博弈。從企業(yè)的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操縱利潤,再到管理者為了防止遭受懲罰使利益相關者滿意,并建立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友好關系的不斷博弈。因此企業(yè)需要一個工具來掩飾其盈余操縱行為,分散利益相關者的注意力,同時向外界傳遞一種信號——企業(yè)沒有不符合契約的行為。即管理者相信通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這個手段可以使利益相關者基于表象而心滿意足,從而減少因為盈余管理而對其產生的批評與審查。這其中也涉及成本的問題,因為企業(yè)會推行的企業(yè)社會責任付出的代價遠小于進行盈余管理帶來的直接利益。所以實質上管理者會把企業(yè)社會責任當做從事盈余管理的塹壕機制,企業(yè)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社會責任推廣越深入。

四、結語

由于企業(yè)社會責任和盈余管理都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研究二者的關系對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能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議:(1)完善企業(yè)外部的治理環(huán)境。立法方面,我國還沒關于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專門法,因此要及時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使社會責任的履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要加強社會監(jiān)督,發(fā)揮證監(jiān)會等部門的監(jiān)管作用,要求企業(yè)進行第三方審計,出具可靠的企業(yè)社會責任信息,保證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承擔與推廣也不是虛假編制的。(2)優(yōu)化企業(yè)內部治理機制。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激勵約束制度,有合理的管理層工資與績效掛鉤機制,降低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其次成立社會責任特設機構,保證企業(yè)社會責任實施有章可循并且實施的結果有監(jiān)督控制。(3)要完善企業(yè)會計制準則,提高企業(yè)財務信息披露的客觀性與真實性。要不定期的聘請審計水平高的人員審查企業(yè)財務記錄,防止管理者鉆會計準則的空子進行盈余管理。

參考文獻:

[1]劉藝龍:《我國契約關系中的盈余管理行為分析》,《財會研究》2010年第7期。

[2]李增福等:《債務契約、控制人性質與盈余管理》,《經濟評論》2011年第6期。

[3]沈洪濤:《公司社會責任與公司財務業(yè)績關系研究——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分析》,《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4]戴小洋:《盈余管理視角下的成本分析》,《財會通訊》2012年第1期。

[5]許波:《公司治理模式與盈余管理的互動分析》,《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第4篇:社會契約論范文

關鍵詞:社會工作理論;社會教育學;結構性或系統性社會工作

一、不同社會背景下兩者的社會工作理論

1.約翰.海因里希.裴斯塔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的以社會教育學為體現社會工作理論

約翰.海因里希.裴斯塔洛齊以哲學問題:人的本質、人類社會的本質和教育學的問題:人的教育為主要研究對象。他提出了人類學的基本觀點:人是由“自然”和“精神”兩種實體組成的,人類的三種發(fā)展狀態(tài):自然狀態(tài)、社會狀態(tài)、道德狀態(tài)?!八闹饕逃枷耄哼m應自然性教育、‘愛’的教育、‘教育心理學化’教育思想、要素教育、道德教育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思想”[1](吳值敬,2009)。

2.簡.亞當斯(Jane Addams)的結構性或系統性社會工作理論

“簡.亞當斯將社會問題和工業(yè)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強調運用‘非科學’的直接融入的方式與社區(qū)居民建立親密的、互動式的、持久的直接交流的方式,形成一種平等的而非專家指導性質的關系,她認為社工應該站在社區(qū)居民的立場上,發(fā)揮社區(qū)居民自身擁有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改善社會環(huán)境,促進社會公平”[2](吳雙,2012)。簡.亞當斯堅持認為,社會工作的目標和任務是把民主帶給社會生活,為人類生活的進步貢獻力量,人性的解釋和繼承基督學說。

二、對兩者理論的評價

兩者的理論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他們?yōu)樯鐣ぷ鞯陌l(fā)展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但他們的理論也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

1.對約翰.海因里希.裴斯塔洛齊理論的評價

約翰.海因里希.裴斯塔洛齊被后人稱為“貧民教育之父”,他對貧民教育有積極影響,他的教育理論對社會教育學的發(fā)展具有長遠而深刻的影響。

他認為,人是由“自然”和“精神”兩種實體組成的,自然狀態(tài)分“未腐朽狀態(tài)”和“腐朽狀態(tài)”?!拔锤酄顟B(tài)”即“人之初,性本善”,“人的需要與滿足,個人與社會達到平衡”[3](張威,2012)。這一主張讓我們在做社會工作時,相信我們的服務對象,這一點是非常正確的,至今仍被社會工作者沿用,這也是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建立信任關系的基礎?!案酄顟B(tài)”是指人的野蠻狀態(tài)即自我中心主義,“人的需求和自我權利欲望無限增長、膨脹,又沒有力量抑制,就會變成自私自利的人”(張威,2012)。這一觀點很具有前瞻性,說得很符合現今社會追求名、權、利的人,也是很多功利人士的典型表現。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不幸福,就是因為他們擁有太多欲望,不安于現狀,永遠也不覺得滿足。

他主張對貧民、受歧視者、失足者進行教育,他認為:貧民收容機構與重新返回貧困環(huán)境:貧民根本得不到幫助,其中,“窮人只能被教育成窮人”的觀點備受爭議,我個人認為這一點是不對的,現今有很多名人的例子都可以證明貧窮的環(huán)境和挫折更能讓人成長,有時逆境更能讓人努力奮斗并獲得成功;社會政策性問題:刑法和犯罪預防,通過制定刑法解決社會問題,從而對犯罪進行預防這一觀點是很正確的,這也是現今刑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他認為,所有教育的出發(fā)點是孩子未腐朽的自然天性,這一點為教育的社會化提供了一種思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場所是家庭,其次是學校。家庭承擔著孩子社會化的重要內容,所以家庭應該在孩子未腐朽的自然天性過程中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生活在正常且道德的環(huán)境中。教育就是用適當的方法,充分發(fā)揮人類自然和天性中所固有的力量和潛能。教育的最高宗旨:發(fā)現和激發(fā)一個孩子的自我發(fā)展力量和潛能。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這也是我們以往所學習的社會工作優(yōu)勢觀點里的內容,我們要在適當的時候為服務對象賦權增能,使得服務對象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這也是我們以往所學習的社會工作優(yōu)勢觀點里的內容,我們要在適當的時候為服務對象賦權增能,使得服務對象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孩子的自我發(fā)展更是我們教育的重點,他們的未來必須接受正確的引導和啟發(fā),他們才會沿著道德而有序的方向發(fā)展?!皫椭?,自己做”教育:作為助人自助的方法,他認為這是教育者的角色與職能。這一觀點是社會工作的重要理念之一,隨時指導著社會工作者的方向,社會工作者的目標就是幫助服務對象找到自我救助的方法。

2.對簡.亞當斯理論的評價

簡.亞當斯的理論讓我們第一次了解到社會工作,她被認為是社區(qū)工作的建立者,她把社會工作認為是應用社會學,并且理論與實踐是緊密相關的。她的結構性社會工作理論一直以來都是英美實用主義沿用,她建立的赫爾館是美國芝加哥學派的創(chuàng)辦點。

她將社會問題和工業(yè)問題作為研究對象,認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階級的生態(tài)性、地域性分裂,當時黑人和白人分開居住,種族問題是當時美國的主要社會問題。雖然,現在美國的種族歧視基本上沒有什么表現了,但它還是存在的,種族歧視的消除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二是城市的男性、軍團主義組織,當時的權利組織都是男性掌權,隨著民主思想的深入發(fā)展及女性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她們開始希望掌握權利為她們自己謀取利益,婦女運動開始興起,希望提高她們自身的社會地位。三是國際經濟集團的商業(yè)利益,經濟集團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特別是工業(yè)革命和產業(yè)革命之后,經濟生產力迅猛發(fā)展,商人為了謀利不惜雇傭童工為其工作,并盡可能的榨取他們的剩余價值。因而,她想要建立《國家勞動保護法》《禁止童工法》,維護某些人的利益。她主張的是宏觀的社會工作:從社會政策的角度推動社會工作的發(fā)展。社會工作的發(fā)展需要社會政策先行,社會政策是社會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它指引著社會工作的發(fā)展方向,為社會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她讓我們明白社會工作具有雙重職能:助人與監(jiān)督,助人是針對服務對象;監(jiān)督是對政府與機構,要評估兩者的利益,完全取決于社會工作者自己的價值觀。社會工作者也要服務于政府,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同時,要為政府所用。目前社會工作者在助人方面都能夠做得很好,但是監(jiān)督方面的職能卻很少能夠做到,特別是對當前中國的社會工作來說,這個職能執(zhí)行起來比較困難,但它會成為社工努力的方向。

她的和平理論中社會公正與社會意識、人權、和平的密切聯系,后來被蓓爾娜斯科尼沿用,而且別寫入了《美國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之中。她主張構建高層次的社區(qū)和社會生活中心,她認為人與環(huán)境是緊密聯系的,要讓一個人的問題得以解決,首先要改善這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這也是系統理論中的重要內容。她把社會工作與政治行為緊密聯系起來,這一觀點是很值得借鑒的,但是被很多國家所忽視。要想推進社會工作這一職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就不得不參政議政,從而能夠制定并執(zhí)行社會政策。

三、兩者的理論對中國社會工作的借鑒與啟發(fā)

兩者的理論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中國社會工作發(fā)展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對于我國來說都是舶來品,社會工作在我國是社會學的二級學科。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一直是困擾著社會工作界的一大問題,我們在借鑒國外理論的同時,也需要進行消化、吸收和創(chuàng)新。

約翰.海因里希.裴斯塔洛齊的“未腐朽狀態(tài)”即“人之初,性本善”觀念中傳遞出的對案主信任的觀點,一直被社會工作者使用,甚至被編入社會工作的教材之中,這一觀點被認為是社工與服務對象建立信任關系的基礎。他的教育學的觀點被世界很多國家沿用,他是教育心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這為今后社會工作教育也提供了一個方向,社會工作教育不僅僅需要學習理論與實務的內容,而且也應該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內容。雖然,現今社會工作學界提倡對社工學生進行通識教育,但是實際操作卻很困難。他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和簡.亞當斯認為理論研究不是待在大學校園里得出的,而是通過實地來形成,要在實踐中總結與思考的觀點讓我明白,理論并不一定產生在實踐之前,它也不一定必須指導實踐,理論可以在實踐中產生,理論與實踐是緊密聯系的。我國學者晏陽初的“平民教育運動”跟他的貧民教育有些相似的地方,但他們的出發(fā)點和對象是不同的?!瓣剃柍醯摹矫窠逃\動’來解決中國人的‘愚’、‘窮’、‘弱’、‘私’四大基本問題”[4](徐永祥,2004)這一運動是對我國農村社區(qū)發(fā)展的成功探索和實踐,他為世界社區(qū)發(fā)展運動做出了杰出貢獻,被譽為“國際平民教育之父”。

約翰.海因里希.裴斯塔洛齊認為教育就是要發(fā)現和激發(fā)孩子的自我發(fā)展力量和潛能,這是現今社會工作實務中堅持的重要觀點,也是優(yōu)勢視角的重要內容,要相信每一個服務對象都有改變的潛能,社會工作者的職責就是挖掘服務對象的潛能,從而以適當的方式對服務對象進行賦權增能。這也是助人自助的關鍵所在,社工在挖掘服務對象的潛能時,也應該教會服務對象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從而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

簡.亞當斯的系統性社會工作理論認為,社會問題的產生是由人與人所處的環(huán)境造成的。這也是目前很多社會工作者堅信“人在情境中”觀點的重要來源,這也是心理學中人本主義的主要觀點。她的這一觀點是目前中國社會工作在談到社會工作理論背景中經常會提到的,她主張的實用主義一直被英美社會工作界效仿,中國的社會工作也主要是從英美了解社工的知識與實踐,我國的社會工作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中國社會工作要取得長足發(fā)展,就必須在借鑒他們理論的時候,還要注意與我國的國情和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相聯系,從而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屬于我國的社會工作理論。(作者單位:四川大學)

參考文獻:

[1]吳值敬.裴斯塔洛齊思想述評[D].揚州大學學位論文.2009(6):17-37

[2]吳雙.Jane Addams與Hans Thiersch的社會工作理論對比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2(10):176-178

第5篇:社會契約論范文

關鍵詞:社會契約;政府;公民意識;政民關系

中圖分類號:D6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09-0016-02

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發(fā)展長河中,關于社會與國家的起源、國家的合法性和政治權威一直是思想家們關注的政治主題之一。社會契約論無疑具體代表性,它將契約精神引入政治實踐,解釋了社會及國家的起源,論證了政治權力的合法性。本文擬在回顧西方近代社會契約論的基礎上,結合當代政治實踐探討社會契約論對當代政治實踐的價值。

一、近代社會契約論的形成

將契約理論運用于政治實踐始于古希臘哲人伊壁鳩魯,他提出了正義即社會契約的樸素的契約思想。明確探討政治權力起源的是中世紀基督教哲學,主張“君權神授”論。文藝復興時期,馬基雅維利開始用人的眼光看待政治權力問題,真正開啟了西方的政治哲學,提出了政治權力起源于權術和暴力的運用。近代西方政治哲學當中真正開始探討政治權力問題始于社會契約理論,先后經過霍布斯、洛克到盧梭,將社會契約論推向極致。

(一)霍布斯的社會契約論思想

霍布斯對社會契約論的探討始于對自然狀態(tài)的描述。首先,他認為在國家誕生之前,人們生活在一種充滿互相爭斗、恐懼不安的自然狀態(tài)中,自然狀態(tài)受著自然法的支配。其次,人人都是天生自由的、平等的。第三,他主張人性是惡的,作為一個自然的生物,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自存,從而是自私自利、恐懼、貪婪、殘暴無情,人對人之間像狼和狼一樣處于可怕的自然狀態(tài)。第四,人都是具有理性的,面對爭斗不已的自然狀態(tài),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人們相互間同意訂立契約,放棄各人的自然權利,把它托付給某一個人或一個由多人組成的集體。這樣訂立的契約就是社會契約,這個人或這個集體就是者,而像這樣通過社會契約而統一在一個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組成了國家?;舨妓拐f:“這就是偉大的利維坦的誕生――用更尊敬的方式來說,這就是活的上帝的誕生。”[1]132在霍布斯看來,訂立契約過程中者沒有參與,者不受契約的約束,擁有絕對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因此擁護君主專制也成為其契約的重要指向。

(二)洛克的社會契約論思想

洛克的社會契約思想也是從自然狀態(tài)的描述開始的,他認為,自然狀態(tài)不是“永久的戰(zhàn)爭狀態(tài)”,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幫助的狀態(tài)”[2]。其次,他認為,雖然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與人之間相處較好,但人都有“利己”的天性,不能永久保證一個人不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從而引起爭端,而對于爭端的解決又沒有公認的是非標準和仲裁者,因此,在自然狀態(tài)下還是有戰(zhàn)爭的可能性[3],于是出于理性的考慮,為了避免戰(zhàn)爭的出現,人們便訂立契約,組成國家來判斷是非標準,解決爭端。第三,洛克認為,人們在訂立契約的過程中出讓的僅僅是財產糾紛的仲裁權,至于生命、自由、私有財產權這些基本的自然權利,則沒有轉讓,而應受到國家保護。第四,他認為契約的訂立者是包括執(zhí)政者在內的全體成員,因此,執(zhí)政者也要忠實地履行契約,按大多數人的意志行事,他反對君主專制,主張民主、自由。

(三)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思想

在盧梭看來,自然狀態(tài)本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在自然法的指導之下,人們相互之間處于一種自由、平等的生活狀態(tài)。他主張性善論,認為“自愛心使每個人自我保護,同情心使人們相互幫助?!盵4]121然而,“自從人民覺察到一個具有兩個人的糧食的好處的時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盵5]111私有制和不平等的產生使人們互相仇恨、殘害,打破了原來美好的生活狀態(tài),于是人們出于理性的考慮,便相互約定,“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并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成員作為全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盵6]20-34這就是國家的產生過程,共同體也即是國家。第二,他主張立約過程是全體公民對自身所有權利的讓渡,而且是讓渡給人民全體,由人民自己管理自己,因此,權利讓渡之后人們仍然像以前一樣自由,由于任何一個結合都把自身的一切權利全部交給整個集體,因此他們只不過是服從自己本人。第三,盧梭認為公意是人們簽訂契約時,把自己的權力交給全體、個人的意志整合之后產生的,公意是真正的權威,是人民意志的體現。是公意的體現,具有最高權威,屬于人民而不是統治者。政府基于者而存在,不過是執(zhí)行公意的機關,它只是一個附屬性工具,完全聽命于人民[7]。

二、近代社會契約論思想簡要述評

社會契約論作為近代主要的政治思想之一,雖然各位思想家的具體主張存在差距,但都是從對自然狀態(tài)的描述出發(fā),對政治權力合法性進行了反向的論證,認為國家產生于自然狀態(tài)下人們理性的使然,即人類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和權利,彼此之間簽訂社會契約,讓渡自然權利給公共權威的結果。與此同時,從另一側面也顯示出了公民權利先于政治共同體的特點,即政治權力源于公民權利自下而上的授予,從而從根本上打破了君權神授的思想,“打破了統治行政模式確定人們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身份基準,實現了從身份到契約的社會進步”[8]。從社會契約論訂立的邏輯前提來看,立約人與政府的目的應是一致的,即公民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利益與權利而立約產生了國家,國家、政府的存在是立約人為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利益與權利的一個手段。因此,政府與公民的目標之間在邏輯上沒有根本沖突,從而為新型的、和諧的政民關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指導。

三、新型政民關系建設――社會契約論的現代價值

現代社會,政府與公民之間的良性互動是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關鍵。從社會契約論的精神出發(fā),一方面要求政府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力爭為更好地實現立約人的公共利益并贏得立約人的認同;另一方面,個人作為具體的契約簽訂者應不斷培養(yǎng)自身的公民意識,以便于契約的更好履行。

(一)政府加強自身合法性建設,明確政府的職責與定位

一是政府自身應樹立起契約意識,從根本上理解政府產生的契約前提與職責所在,培養(yǎng)政府工作人員應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改變以往的統治者、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盡快樹立起公仆意識。

二是樹立在民思想,正確地把握和使用公共權力。維護個人的自然權利是個人聯合成政治國家的理由,公共權力只能以個人權利為限度而不能對之侵犯,并且國家權力必須以保護和促進個人權利和利益的實現為目標,正確把握運用權力的目標,把公權力的使用作為實現立約人公共利益與爭得立約人認同的一種手段。

三是建立政民互動的公共決策機制。契約的訂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博弈和完善的結果,在契約的執(zhí)行過程中,按照雙方互動的方式來確定公共權力的運用本身也是契約精神所在。建立科學有效的、政民互動的公共決策機制,不但可以集中民眾的智慧,為政府決策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而且能夠爭得公民對政府決策的認同和支持,有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另外,“在互動的決策體制下制定的公共政策不僅能夠使公民的理想、價值和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的表達和實現,而且能夠實現政府與公民之間的有效溝通,實現政府管理活動的民主化過程,促進和諧社會的發(fā)展”[9]。

四是要不斷改進政府行為正當性的評判尺度?!肮矙嗔Σ荒茏哉J為公民謀求福利和幸福就證明自身存在的‘善’,政府的正當性只能建基于被統治者獨立理性判斷后的自主認同”[10]。按照社會契約論的精神,應當扭轉公權力使用的合法性主要由政府內部進行評判的局面,建立起一套以立約人為評判主體的評價體系。

(二)培養(yǎng)個體公民意識,不斷提高公民素養(yǎng)

公民意識是民眾在民主政治時代必須具備的一種社會意識。主要包括公民的主體意識、權利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三個層面。個體作為社會契約的立約人,在訂立契約之時都是出于理性使然的結果。因此,個體一方面為了能在自身方面更好地履行契約之約定,另一方面為了提升自己對公共權力運用正當性的監(jiān)督與判斷,有必要加強“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不斷提升自己的公民素養(yǎng)。

一是個體應注重自身社會責任感及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類國家事務,將參與國家行政管理當成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改變老好人思想。二是要進一步加強公民素質教育,增強公民參與意識,提高公民個人素養(yǎng)與實際參與能力。另外,應該進一步開拓公民的參與途徑,如政務公開、村務公開、電子政府、網上政府、聽證會、村民自治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綜上所述,近代政治思想家以對自然狀態(tài)的描寫為起點,以社會契約論的形式論證了國家狀態(tài)的產生,從而為政府權力合法性提供了依據,但與同時也為在民找到了前提,二者的邏輯目標沒有根本沖突。結合實踐,新型的政民關系可在契約精神中找到依據,這就要求政府要明確自身定位,加強合法性建設,另一方面公民個體也應不斷培養(yǎng)自身公民意識,提升參與能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建立起新型政民關系。

參考文獻:

[1][英]霍布斯著.利維坦[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王宏,皇維章,鄒鐵軍.西方哲學家介紹[M].長春:吉林出版社,1986:196.

[3]段昭華.霍布斯、洛克、盧梭社會契約論思想比較[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7,(1).

[4]趙林.浪漫之魂――讓―雅克?盧梭[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5]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6]盧梭.社會契約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7]張茜.霍布斯、洛克和盧梭社會契約論思想之比較[J].學理論,2009,(3).

[8]戰(zhàn)建華.公共管理模式嬗變[J].長白學刊,2009,(5).

第6篇:社會契約論范文

【關鍵詞】契約自由;正義;限制

一、契約自由原則概述

契約自由在資本主義發(fā)展初期即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適應了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促使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愈加發(fā)展,帶來了資產階級物質財富的聚積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繁榮,并在客觀上促進了科技的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因而受到了普遍的接受和擁護,從而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法律的根本原則。但是,進入20世紀后,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當事人經濟地位出現了嚴重差異,大企業(yè)的實力越來越強,普通個體的力量則相對弱化,在各種科學技術采用下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創(chuàng)造了豐富物質財富的同時,對契約自由的絕對服從也使社會矛盾日益突出,貧富兩極分化、勞動者與企業(yè)主的對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經營者的對立,以及家庭關系的不平等、產品責任、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日漸凸現出來。在這種情形下,國家干預主義成為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與之相對應的法律也開始從權利本位向社會本位轉變,而建立以社會為本位的法律體系表現在契約自由方面則是對契約自由的干預或限制。

關于契約自由的限制措施,隨著民法理念發(fā)展的進步與成熟,采取了諸如頒布反壟斷法;強制締約制度的產生;對格式條款和免責條款的限制;規(guī)定合同關系必須遵循誠實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則;對消費合同和保險合同進行限制等措施來加強對契約自由的限制,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契約絕對自由的固有缺陷,使契約自由原則在新形勢下能夠朝著良性的方向發(fā)展,逐步實現從形式正義向實質正義的演變。

二、契約的正義價值――契約自由限制的核心因素

自由和正義是人類追求的兩個永恒的價值目標。對自由而言,從一般意義講,也許沒有絕對的不自由,所以,即使奴隸制度把人劃分為主人與奴隸,也并不意味著奴隸完全沒有人格而僅僅是“動產”。也許沒有絕對的自由,所以,盧梭痛苦地疾呼,“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對正義而言,正義,即公正、公平、公道,是人類社會亙古不變的崇高理想,也被認為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美德。正如羅爾斯所言:“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一種理論,無論多么精致和簡潔,只要它不真實,就必須加以拒絕或修正;同樣,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們如何有效或有條理,只要它們是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或廢除,……作為人類活動的首要價值,真理和正義是決不妥協的?!闭x是人類社會的完美目標,也是法律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價值之一。

發(fā)展到今天,自由并非無度已經成為我們每一個人追求自由的同時又不得不遵守的最低準則,而這個最低準則從實質意義上來講就是正義對自由的限制,是用我們最樸素的道德情懷去追尋自由和限制自由的無度帶來的危害,從而維系整個社會的良性運行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

針對這兩個價值目標,反映到契約層面,近代契約中突出的表現出“厚此薄彼”的特征,即對契約自由無限向往,而對契約正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置之不理。我國著名學者梁慧星先生將契約自由歸結為”形式正義”,并指出:“按照契約自由的原則,自由訂立的契約就等于是法律。法官裁判契約案件必須按照契約約定的條款進行,至于當事人的利害關系,訂立契約時是否一方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地位或對方的急需或缺乏經驗,或者履行契約時的社會經濟條件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更等,均不應考慮在內?!?[1]在這種形式正義的指引下,契約神圣就成為當時契約制度的不二法則。但是,這種將假設前提建立在忽略人的個體差異性而將其視為“抽象的一般人之人”的契約理論忽略了正義的實質內涵,激化個體差異的自然人和法人在個人利益的驅使下,在市場上自由地、殘酷地競爭著,最終導致貧富的分化,也促使人們再一次的尋求契約正義的本質。于是,現代契約模式開始對契約自由的適用進行限制,以求契約自由與契約正義的平衡。法律的正義觀,體現在契約法中,就是契約必須具備正義的價值要素。

因此,20世紀的社會本位時代在契約自由之外,人們將眼光更多的投向了契約的正義價值方面,并由此作出了對契約正義新的詮釋:一種正義的契約制度應該通過各種制度性安排,來改善那些擁有最少的權力、機會、收入和財富的“最不利者”的處境,縮小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差距,限制自由的絕對行使。我們不能否認,在人類歷史上,社會永遠在自由與限制這兩個逆向觀念之間努力尋求一種可行的平衡。所以,現代契約正義實際上是一種抽象性目標原則,它以限制契約自由、彌補其弊端的姿態(tài)登上舞臺。它一方面要求契約當事人締約和履約時,要考慮個人利益,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求在認識到締約雙方的締約能力存在著差別,在制度設計時平衡雙方交易的利益,從而達到對弱者的保護,進而體現社會的整體利益。正是“自由締結的契約即為公正”的這一理念使人們將契約自由奉為神圣,也正是對契約自由權利的濫用造成對契約正義的違反,導致了對契約自由進行限制??梢哉f,一部契約自由發(fā)展的歷史,也是契約正義發(fā)展的歷史。

但是,在此必須補充說明的一點是我們說要對契約自由進行限制并非意味著契約自由原則的衰落,加入契約正義的價值考量是為了使契約從形式正義走向實質正義之路,因為確立契約乃至契約自由原則的目的就是實現社會正義和良好的社會秩序。當契約自由的原則所賴以產生的基礎發(fā)生動搖的情況下,契約自由己越來越偏離其自身的價值而徒具形式。在此情況下,對契約自由進行必要的限制,不是契約自由本身的衰落,而是強制其歸位,以恢復其本來的價值和地位,不管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形勢如何變化,現代社會中契約自由原則作為契約法根本原則的地位仍然沒有被撼動。縱觀現代世界各國民法,契約自由仍然是現代社會基本的精神支柱,因為沒有形式正義的實質正義根本就無法存在。

三、結語

我國臺灣學者王澤鑒先生曾說:“契約自由應受限制,為事理之當然。無限制的自由,乃契約制度的自我揚棄。在某種意義上,一部契約自由史,就是契約如何受到限制,經由醇化,而促進實踐契約正義的紀錄?!?[2]因此,只有將契約融入正義的核心內涵,對契約自由原則進行適當的限制與干預,才能盡可能的避免弱者屈從于強者的意志,從而保障市場主體實質意義上的自由意志與平等。

【參考文獻】

第7篇:社會契約論范文

關鍵詞:羅馬法;契約自由;諾成契約

中圖分類號:D9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35-0087-02

所有權絕對、過錯責任和契約自由為近代私法的三大原則,而其中契約自由又是私法自治(意思自治)的核心部分,在整個私法領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契約自由原則是資產階級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是當代契約法的核心和靈魂。這一原則在實體法上得以確認,最早于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但其理論淵源卻可以追溯到羅馬法。更確切地說,契約自由的思想早在羅馬古典法時期,大約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形成,并在東羅馬皇帝編纂的《國法大全》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闡釋。契約制度在羅馬法的發(fā)展過程中,隨著羅馬社會政治、經濟形態(tài)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隨著諾成契約的出現而最終形成了契約自由的精神。這一思想雖然在其后的數千年中隨著歷史進程而在各國的實體法上不斷受到擴張、限制和修改,但其思想精髓并未發(fā)生實質性的變化。羅馬法諾成契約中所體現的契約自由思想,為現代契約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羅馬法契約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契約制度在羅馬法中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隨著羅馬社會發(fā)展、市場交換和商品貿易的不斷發(fā)展而出現、變化并完善的。

羅馬社會早期 “契約”的概念表述是簡單原始的,且沒有“契約自由”的觀念,在羅馬《十二表法》中用來表示“契約”的名詞為“耐克遜(NEXUM)”。它的本意是指有銅片和衡具的交易行為。這種交易行為非常追求形式,不僅要求交易當事人親自到場,說出規(guī)定好的套語,履行銅片的交付手續(xù),而且還需要有五位證人和一位司秤到場作證,交易才能有效。“耐克遜”的有效成立,只是從形式上需要交易當事人到場并彼此達成言辭上的一致,但這種形式下的一致是否就是當事人交易意思的一致,套語表達是否就是當事人交易的真實意思表示,則不是法律會加以過問的。換句話說,只要完成了這些套話和交易的形式,契約便生效。除了商品領域以外,羅馬社會的其他要式行為都要采用嚴格的儀式,才能發(fā)生羅馬法律上的效力。

在羅馬法早期,因為羅馬社會早期簡單商品經濟并不發(fā)達,所有權“讓與”和債“契約”混淆不分。在羅馬市民法上還規(guī)定一種財產所有權的轉讓形式――macipatio。梅因曾經對羅馬契約法發(fā)展提出過分階段的看法,這個時期被稱之為“把債務同真正的身體自由為質物(耐克遜借貸)看做一回事,帶有嚴格的神圣儀式。”

在羅馬契約制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是以莊嚴的口頭問答和以誠意擔保債務的階段,這種形式的要求體現了對契約真實有效性的需求更加強烈,除對于儀式的要求之外,還要求契約當事人進行契約有效性的保證,如莊嚴的口頭問答和以誠意擔保的債務。這種形式的債務擔保模式,形成了現代債權債務擔保的雛形。隨著羅馬市民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交易量不斷增多,交易的頻繁化必然要求交易形式的不斷簡化,以實現交易經濟化的現實要求,同時人們對于交易安全的追求還是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書面文字作為能夠證明交易完成的實在證據,正式地得到了發(fā)展,也即形成了文書契約。

真正能夠體現契約自由精神的當屬羅馬法的諾成契約,而這種契約僅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無需特定形式或儀式要求?!斗▽W階梯》規(guī)定,債務的地界只需要雙方當事人同意的說法,乃是因為其地界既不需用文書,也不需要當事人在場。只需進行該法律行為的當事人同意即可。契約自由,在今天可以理解為合同自由,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依法享有締結合同,選擇合同相對人、合同形式,確定合同內容,變更和解除合同等方面的自由。在當時的羅馬法制中,能夠實現一致同意為其本合意條件的諾成契約是真正契約的“巨大道德進步”,這些契約注重當事人內心對契約交易的合理訴求,體現了公正的基本原理。

二、羅馬契約自由精神在法國、德國民法典上的繼受

契約自由的思想史伴隨著羅馬法諾成契約制度的產生而發(fā)展起來的。而建立在奴隸制經濟基礎之上的羅馬法,隨著羅馬帝國的滅亡,資本主義的興起而成為歷史,但是羅馬法中體現的契約自由思想卻在各國的實體法,特別是在大陸法系兩大國家――法國和德國的實體法中得到了繼受和發(fā)展。

《法國民法典》第1101條規(guī)定:“契約為一種合意,依此合意,一任或數人對于其他一人或數人負擔給付、作為或不作為的債務”。第1134條:“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之間有助于法律的效力。前項契約,僅得依當事人互相同意或法律規(guī)定的原因取消之”?!兜聡穹ǖ洹返?4條規(guī)定:“債權人因債的關系得以向債務人請求給付,給付也可以是不作為的”。第780條:“以通過契約而獨立成為債務的方式約定為給付的契約,如為規(guī)定用其他方式者,須以書面方式方為有效?!钡?54條:“雖僅當事人一方表示,必須全部事項取得合意,契約方始成立的,如果當事人雙方對契約中所有各點意思未全部趨于一致,在發(fā)生疑問時,應認為契約未成立。在此情況,對契約個別之點的合意,雖有記載,也無拘束力?!?/p>

從上述大陸法系兩部重要的民法典及與《法學階梯》的對比中,我們可以充分看出,雖然文字的表達不同,但是三者對于契約自由精神的理解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當事人的“合意”為核心的。契約根據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并由此受到法律的承認和保護。德國和法國民法典中的契約自由與羅馬法契約精神有著繼受關系。

稍有不同的是,法國對于羅馬法中契約自由的精神加以擴展。這跟當時法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有很大關系。19世紀的法國在歷史上正處于上升時期,受到當時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思想的啟蒙和影響,為了能夠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自由競爭和商品交易中,立法者在民法典中將自由精神推崇到了無以復加的境地,表現在契約上,則為契約自由原則。法律規(guī)定契約是由“合意”所產生的權利和義務,契約一旦形成,當事人都必須按照約定忠實履行,除非雙方都經過同意,否則不得修改或廢除。而《德國民法典》則對羅馬法契約自由思想有所限制。雖然法典的基本原則是“自由”與“平等”,但同時也注意到契約背后當事人之間在經濟實力方面的不平等。如果把契約自由表述為過分絕對的信條,無異于幫助壟斷企業(yè)或者財團將自己單方面的意志通過契約形式強加給弱小的一方,這必然會損害中、小企業(yè)的利益,引起社會矛盾激化。因此,立法者在認可契約自由的同時,從社會本位角度出發(fā)通過一系列制度擬制,如禁止權利濫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格式條款限制等,對契約自由加以制度上的限制,從而保護了真正意義上的契約自由。然而,擴展也好,限制也好,它們都是建立在對羅馬法契約自由精神的承認和接受基礎上的,是這一自由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中的實際表現。

三、羅馬契約自由精神在英美民法上的體現

契約自由精神是近代資本主義私法的三大原則之一,因此它不僅存在于大陸法系國家,而且作為普通法系典型代表的英國和美國也和歐陸國家一道,把契約自由作為契約法的基本原則。

在英國,作為古典契約法最基本的理論便是契約自由原則。亞當?斯密的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說和亨利?梅因的“從身份到契約”的法史巧妙的結合站起來,構成了普通法上的自由主義契約觀。英國普通法系的法官認為民法的作用通常是消極的,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去實現自己的意愿”。因此在1875年英國大法官喬治爵士曾經說過:“如果公共政策還要求什么的話,那就是成年的和有理解能力的人應當享有最充分的締約自由。他們自由并自愿締結的契約,應視為神圣不可侵犯并由法院強制執(zhí)行?!?/p>

在美國,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是美國契約法的起步期。其中1810年發(fā)生的“弗萊徹爾訴配克案”確立了契約自由原則。該案的事實是:1975年佐治州議會的大多數議員接受賄賂,通過法律將從印第安人手中獲取的數百英畝土地廉價賣給地產公司,而地產公司將土地予以分割并高價出售。后來議會通過一項法律,宣布撤銷前屆議會出售土地的立法,此時許多土地已經轉移到不知情人的手中,因此引發(fā)訴訟。不可否認的,契約自由原則在各國不同的歷史及文化土壤中都有其自由發(fā)展的軌跡,但無一例外我們都能把其法律理論淵源追溯到羅馬法諾成性合同中的契約自由精神。

四、契約自由精神在近代的發(fā)展及借鑒作用

從19世紀《法國民法典》頒布開始,到如今21世紀,法律科學經歷了一個由實證主義法哲學代替古典自然法哲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從自然法強調契約合意的絕對性,過渡到實證法強調意思自治和契約自由為指導。同時伴隨著經濟結構復雜化、力量對比懸殊化,單純的意思自治和契約自由已不能充分表達社會階層的利益訴求,因此,限制契約自由、限制契約正義,并確定在契約簽訂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和締約過失責任原則等相關主張得到了尊重和實現。

在這種新的思想支配下,現代契約理論更追求契約的“實質正義”而非“形式正義”。新契約理論強調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律簽訂契約,而法庭在解決糾紛的時候必須要堅持契約正義原則,充分考量契約締結雙方是否存在實際上的不公平、不平等,是否有強勢的一方用自己的優(yōu)勢強迫與對方簽約,或者履行契約時是否因情勢的變化而導致不公平的因素存在。

更追求“實質正義”的現代契約自由理論使得古典契約自由理論得到了發(fā)展和限制,產生了諸如強制締約、對契約形式進行必要限制等等新的內容。同時在英美法系中,還產生了默示條款――英美契約法認為除了明示條款之外,還可以包括從已有的內容中衍生出來的或根據傳統習慣、法院推理推論出來的內容。這種默示條款賦予了法官將當事人契約之外的義務引入契約之中,是一種平衡的方式。

參考文獻:

[1][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2]馬俊駒,陳本寒.羅馬法契約自由思想的形成及對后世法律的影響[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1)

[3][羅馬]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法學總論[M].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第8篇:社會契約論范文

家庭事務管理中,有生命的工具與無生命工具。奴隸是有生命的工具,而石器其他工具是無生命的工具。家庭關系中父權和夫權形成了自然而然的心理契約,雙方形成了承擔義務和權利的默契的規(guī)則約束。這些群體管理中,需要“道德領導”,道德領導是指領導者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道德信念為核心,以非權力影響力為主,通過各種基于倫理文化塑造與相關制度的建構,與被領導者形成一種心理契約。心理契約在某種程度上起作用表現為一種道德領導。道德領導在當時的城邦治理和個人事務中發(fā)揮著不言而喻的作用。道德領導正是基于領導者與追隨者雙方的心理契約和內在認同而實施的,重視雙方的平等關系和意見互動,因此明白道德應有之意。對一個組織來說,領導倫理是溝通領導者與追隨者的重要橋梁,是雙方形成心理契約的主導力量,能夠促使雙方同心同德,形成凝聚力,有效保證組織的穩(wěn)定性。城邦治理中,統治主要通過教育和訓練培養(yǎng)最大化的善民,即良好的公民。追求優(yōu)良的共同生活是最大的社會期望,這種社會期望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集體的心理契約。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契約思想,才促使當時社會穩(wěn)定,城邦有序發(fā)展。個體與群體之間形成一種心理期望,這種期望是城邦希望公民成為善民,而善民又希望通過有智慧的人治理城邦,與大家一起為追求最優(yōu)良的共同生活而努力。英國學者邁克爾•萊斯諾夫教授的《社會契約論》中寫到:在當時古希臘社會治理,社會中的統治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主人對于奴仆的統治,目的是為了統治者的利益;第二類是家長對其妻子和子女以及一般家屬的統治,目的是為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兩方面的利益;第三方面是城邦的社會治理統治,這種統治主要是通過教育培養(yǎng)最多的善民,在有智慧的善民下維護統治者的利益。這些治理都需要心理契約作為行為的準則。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心理契約是起源于規(guī)范社會關系的需要,并且是通過人民及其統治者之間的一個契約所建立的。這種自然而然形成的心理契約規(guī)范在家庭管理以及城邦管理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心理契約促使城邦的政治活動實質上在古希臘變成了一個如何教育個體成為一個好公民,一個人和一群人如何優(yōu)良共同生活的問題。

二、“心理契約”的履行及違背

心理契約是以契約雙方權利和義務擴展而形成的一種維護社會關系的觀念,并成為人們行為基本準則和處理社會關系的規(guī)則。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中心理契約思想是來自于家庭事務管理中父權以及夫權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倫理約束的心理狀態(tài)的平衡。在當時的城邦治理過程中,為了追求共同的優(yōu)良生活,城邦通過教育和訓練善民來實現,將人分為:金、銀、銅和鐵三類,將最大的心理契約“善”作為價值判斷。在當時的城邦中,通過善評價引導人們的認知道德體系,確立人們的行為實現,形成有等級的次序準則,以此來規(guī)范當時的社會關系,在城邦治理中,心理契約的滿足或履行即認為是正宗政體,也就是照顧到大多數人公共利益的君主、共和、貴族政體,反之,則為,心理契約的違背,這種心理契約思想實質上是一種倫理契約思想,它存在于人們的道德約束中,是由當時社會生產歷史條件決定的,也是當時城邦治理中人與人之間“互的產物”。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國,雖然沒有“社會契約”這一立意非常明確的學說,但也有類似的思想。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墨翟。他認為原始社會是一個沒有秩序、如同野獸一樣的社會,并認為,天下之所以如此之亂,原因在于“無政長”,于是人們立天子、置諸侯,組成了國家。其實,中國的君為天等思想也是一種心理契約思想,只是散落于各派的大思想家中,并未形成系統的理論而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某種程度上它存在我國古代社會中。美國學者查爾斯•弗里德在其《契約即允諾》中寫到:在休謨看來,人身安全、財產保障和契約責任是文明社會的基石。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契約無論是關系性契約還是交易性契約,在亞里士多德《政治學》中的心理契約思想都是當時希臘社會的一種表現,同時它的這種心理契約思想為當時的城邦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礎。心理契約一旦按照原定預想的情況進行,則不存在違背問題,反之,理想的心理契約情景就會被打破。心理契約違背存在以下情況:第一,個體與群體之間有沖突,不能進行合作;第二,個體與群體失去理性,不愿意再維護雙方建立的心理契約規(guī)則;第三,個體與群體在認知想法、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第四,最重要的是,各自在最初約定的心理契約的利益或者需要被打破時,現有的秩序關系不能滿足各自利益的需要。細致閱讀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我們看到,當群體出現心理契約違背的時候就是政體的變革,比如很少照顧到公共利益的僭主政體、寡頭政體、平民政體,在家庭事務管理中或城邦管理中出現非“善”民或者“暴”民等,盧梭在《論社會公約》中闡述“怎樣找到某種形式的結合,使這種結合能夠動用成員的集體力量來保護其結合者的人身和利益;而且在這種結合下,每個人在和別人結合的時候并不是使自己服從于其他的人,而是僅僅服從于他自己,并且仍然像從前一樣自由”。這便是社會契約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我們用美國心理學家拉塞爾采用情緒評價和歸類的方法,對心理契約履行以及違背的情況進行評價。第一,在個體與個體或個體與群體之間,利用情緒評價方法,把情緒劃分為兩個維度:愉快度和強度。在愉快度維度上可以劃分為愉快和不愉快,在強度維度上生活概念可以劃分為中等強度和高強度。一旦出現心理契約違背,就會出現沖突,不愉快。第二,在群體之間,心理契約違背直接關系到組織個體(公民行為)。違背會出現:破壞、越軌、濫用、沖突等惡意行為,出現政體變革。心理契約履行與否主要決定于是否滿足各自利益需要。

三、結束語

第9篇:社會契約論范文

「關鍵詞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

契約

債務契約

社會契約

一、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的本質特征

企業(yè)會計政策是連接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橋梁和紐帶,它既受會計理論的指導和,又直接規(guī)范和制約企業(yè)會計實務,并對企業(yè)會計報表和資本市場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按照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定義,會計政策是指“企業(yè)編報財務報表時所采用的具體原則、基礎、慣例、規(guī)則和實務”;會計政策有宏觀會計政策和微觀企業(yè)會計政策之分(黃菊波等,1995),宏觀會計政策是指一國政府或政府授權的機構為了規(guī)范企業(yè)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實現一定的社會經濟目標而制訂和的會計準則、規(guī)范的總和,其核心是會計準則;企業(yè)會計政策則是企業(yè)在宏觀會計政策的范圍內,根據企業(yè)的具體情況所選擇的最能反映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會計原則、程序和的總稱。至于會計政策選擇,誠如張為國教授所述,“所謂會計選擇行為,即指前述利害集團(指股東、債權人和企業(yè)管理者等-引者注)選擇會計目標和會計準則的行為”。財務會計的目標在于向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在現有的以會計準則為會計政策規(guī)范主體的模式下,對某一經濟事項的會計處理有多種備選的會計處理方法,為企業(y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留下了較大的選擇空間。企業(yè)會計政策的選擇貫穿于企業(yè)從會計確認到計量、記錄、報告諸環(huán)節(jié)構成的整個會計過程,會計的過程其實就是會計政策選擇的過程。企業(yè)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產生不同的會計信息,導致企業(yè)各利益相關者不同的利益分配結果和投資決策行為,進而影響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和結果,正如邁克爾。查特菲爾德所說:“倘若使用了不恰當的會計方法,就可能將投資者引入歧途,在資本市場上,資源就會被錯誤地配置?!绻f財務報表是一種資源分配的手段,那么,相互對抗的會計方法的濫用就會導致在整個經濟中效率不高地分配投資資本”。所以企業(yè)各利益相關者都很重視和關注會計政策的制訂和選擇。從上述會計政策及會計政策選擇的定義可以看出,會計政策在形式上表現為會計過程的一種技術規(guī)范,但其本質上是一種經濟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規(guī)則和契約安排。

二、企業(yè)的本質與會計的契約特性

(一)企業(yè)的契約本質與會計的契約特性

從筆者所檢索到的資料看,直接從契約理論來看待和認識會計的要數西班牙杰出的數學家、法學家基耶戈杰里??ㄋ够澹?552)??ㄋ够逭J為,會計核算的對象是契約,會計核算的目的就是反映契約雙方的權利和要求;會計人員應該登記的不只是商品進貨,而首先是契約要求的供貨量,然后是履行契約。他還認為,資產負債表包括了所有的契約參與者,并反映這些契約產生的權利和要求的數額??ㄋ够彘_創(chuàng)了用契約理論解釋會計問題之理論先河,為我們用契約理論會計問題開辟了一條新途徑??梢哉f契約理論是一門具有悠久的新學科,說它歷史悠久,因為廣義的契約理論產生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說它是一門新學科是因為它被直接于解釋現代經濟生活現象還只是近幾十年的事,契約理論被用于解釋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更只是從實證會計研究開始。

按照契約理論的觀點,企業(yè)是“若干契約的聯結”,在企業(yè)的契約簽訂后,企業(yè)利益相關者就要對契約進行監(jiān)督。鑒于會計收益在契約中的重要性以及會計政策本身的契約特性,企業(yè)選擇不同的方法就會導致不同的責任和績效,為了管理和協調委托關系,避免某個利益集團產生有損企業(yè)價值最大化的行為,就產生了如何進行會計政策選擇問題。在制定企業(yè)的契約條款,以及在監(jiān)督這些條款的實施過程中會計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在企業(yè)經理報酬契約中、在企業(yè)經理與銀行簽訂債務契約時往往都用會計指標定義契約各方的責權利。由于會計數據在契約中的重要性及會計政策本身的契約特性,企業(yè)管理當局的會計政策選擇對委托關系會產生較大影響,從會計學的角度看,會計政策選擇問題就是怎樣為企業(yè)契約等契約關系的確立和考核提供公平合理的衡量基礎。因此,基于上述分析,契約理論構成了現代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的理論基礎。

(二)契約理論與會計政策選擇研究

在以實證研究方法為會計研究主流方法的西方國家,實證會計理論致力于根據各利益相關者選擇會計準則、會計政策和方法的行為,來解釋現存的并預測未來的各種會計實務。實證會計研究的重心是會計選擇行為,目的是試圖解釋和預測各社會利益相關者為何選擇這種而不選擇那種會計政策。隨著實證會計研究的風行,自20世紀60年代起,美國會計界開始研究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所謂經濟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是指會計報告將影響企業(yè)、政府、股東、債權人、雇員等的決策行為,受影響的決策行為反過來又會損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Stephen.A.Zeff,1978)。換言之,會計準則不再是一種純粹的技術規(guī)范,不同的會計準則及會計政策選擇將會生成不同的會計信息,從而影響到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損失?!袄脮嬚哌x擇作弊是一種不通過實實在在勞動就可以改變業(yè)績的捷徑”。因此,從本質上講,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往往借助于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來實現,形式多樣的會計政策選擇為不同利益相關者爭取于己有利的“經濟后果”和政治利益提供了可能。

西方實證會計研究的結果證明,企業(yè)往往通過借助于形式多樣的會計政策選擇與契約安排實現對于自己有利的經濟后果,如R.L瓦茨,J.L.齊默爾曼(1990)提出并證明了紅利計劃假說(bonus plan)、負債權益比率假說和企業(yè)規(guī)模假說,并認為,“由于存在可以產生不同結果的代用方法,所以,人們不斷嘗試不通過實實在在地改善業(yè)績就能獲得盈利和增長的辦法”。上述假說的運用無不和契約理論相關,亦即會計政策的契約條款以及會計數據的契約特性決定了會計政策選擇在企業(yè)各種契約關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契約:紅利計劃假說與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

契約理論認為,企業(yè)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間存在著利益沖突,為了降低成本,所有者要給予人一定的激勵與約束,即簽訂契約,并采取給管理者紅利報酬的形式以激勵,檢驗這一報酬契約和會計政策選擇之間關系的假說被稱為報酬計劃或紅利計劃假說。

在兩權分離的情況下,管理者與股東之間存在著利益沖突,這意味著管理者可能會根據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原則從事經營管理。對于那些由所有者自己經營管理的企業(yè),人們很難想象他們在經營中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但當管理者只擁有所經營企業(yè)60%的權益時,管理者可能就不會再百分之百地為所有者利益服務了。企業(yè)管理者與股東的利益沖突可以通過訂立最佳契約的方式加以解決。最佳契約是指通過向管理者提供激勵,促使其為實現企業(yè)價值最大化努力工作,從而減少成本。最佳契約的方法之一是將對管理者的激勵與股票價格相聯系。在通常情況下,對股東而言,會計利潤是個很好的衡量指標,因此它常常被視為是一個比股票價格能更直接衡量管理者業(yè)績的指標而作為激勵管理者的基礎。根據上述原理設計的對管理者的激勵機制主要有:(1)管理者的報酬等于固定工資加上超過計劃利潤數額一定百分比的紅利;(2)管理者的報酬等于固定工資加上和公司股票價格相聯系的紅利;(3)管理者的報酬等于固定工資加上按照股利支付比例的紅利;(4)管理者的報酬等于固定工資加上股票期權。股票期權可在管理者離開企業(yè)或退休時按照股票價格支付較高的紅利,或者按財務報告中的會計收益采用累進比例的方式支付紅利。在上述激勵機制中,會計收益被用來作為確定支付給管理者報酬的重要基礎,這樣管理者就會十分關心對會計收益產生重要影響的會計政策,甚至為了實現自身效益最大化而利用或操縱會計政策選擇。只要會計收益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管理者利益就有可能如此,其中尤以上述第二種激勵機制情況下為甚。

由于紅利計劃與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直接相關,所以研究者可以假定:當存在紅利報酬計劃的情況下,管理者可能會選擇可將未來收益提前至當期的會計政策。這樣,通過操縱不同期間的會計收益將會影響管理者紅利報酬的現值,并增加其獲取紅利的確定性程度。

四、債務契約:負債權益比率假說與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

如果說紅利計劃假說說明的是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內部契約關系,那么,負債權益比率假說所要揭示的就是管理者與債權人、股東之間的外部契約關系,因為相對于企業(yè)管理者這些“內部人”而言,股東和債權人則是企業(yè)的外部人。

(一)股東與債權人之間問題的產生

債務契約關系源于借貸業(yè)務,當企業(yè)向債權人借入債務時借貸雙方便產生了債務契約關系。在企業(yè)和債權人的借貸關系發(fā)生后,如同債務資本的風險與收益相伴,股東和債權人之間就產生了利益沖突,這種利益沖突具體表現為股東或經理通過各種可能的方式轉移、剝奪債權人的財富。首先,股東未經債權人同意,做出決策或通過管理者將債務資本投資于比債權人預期風險高的計劃或項目;其次,股東為了提高企業(yè)的盈利能力及擴大經營規(guī)模,在未征得債權人同意的情況下就發(fā)行新債券特別是發(fā)行優(yōu)先等級高于舊債券的新債券,致使舊債券價值下降,在企業(yè)破產時,債權人的利益就難以得到如債務契約上所載明的保障程度。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債權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對付股東:一是在發(fā)現股東有轉移財富的意圖時,就拒絕再向其提供債務融資,斷其債務資本“糧道”;二是在債務契約中加入包括會計政策選擇在內的限制性契約條款,如固定資產折舊率、資產負債率水平等。

(二)債務契約關系中的利益沖突

在研究關系在債務契約中的作用時,人們假定企業(yè)經理既是企業(yè)的管理者,同時又是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捍衛(wèi)者和代言人,換言之,此理關系的委托人是企業(yè)的債權人,人是為股東利益服務的經理人。而債務契約也就是企業(yè)經理代表股東與債權人簽訂的,用于明確債權人、債務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法律文書,包括各種貸款契約、債券發(fā)行契約等。企業(yè)債務契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限制經理人的行為或要求其按一定原則、目的行事,以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正當權益。

史密斯和華納(Smith&Warner,1979)經研究發(fā)現,有四種行為是引起債務契約關系中利益沖突的根源,即過度的分派股利、資產置換、債權稀釋和投資不足。對于上述現象,有效市場觀認為,如果市場是有效率的,任何企圖將債權人利益轉移至股東和經理手中的成本一般都將由經理和股東負擔。這是因為,債權人可以通過提高借款利率、要求提前償還借款等方式進行自我保護,這些成本必然會給經理施加影響并促使其簽訂包含有以會計數據為基礎的債務契約并按照契約條款為股東、債權人的利益而恪盡職守,以限制其在投資和理財政策方面采取降低企業(yè)價值的行為,并保證使這些契約的執(zhí)行得到監(jiān)督。債務契約通常是為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或應債權人的要求而簽訂的,通常約定或規(guī)定企業(yè)必須保持一定債務償付能力或水平等限制性條款,其根本目的在于解決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債務契約的存在,為股東利益服務的經理存在著通過減少債務價值以增加權益價值的手段將債權人財富轉移至股東手中的動機。但因債務契約的限制,經理有可能采用繞過約定的會計政策、會計程序的方式來實現其目的,正如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的達里懷教授(S×Dhaliwai)所說,“會計政策選擇提供了一種可降低技術性違約可能性的途徑。一家公司能夠降低違反保護性貸款契約的可能性……且貸款契約中含有保護性條款的公司有更大的動機選擇可加速增加收入的會計方法?!庇袑嵶C研究證實,隨著財務杠桿比例的提高,經理人將不會選擇那些能將未來期間會計收益提前至本期的會計政策和程序。這一結論這表明:(1)隨著財務杠桿比例的提高,債務契約的限制達到了頂點,同時也意味著經理將債權人財富轉移至股東和自己手中的行為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的地步;(2)經理會通過選擇那些能增加資產或減少負債的會計政策和程序,來減輕債務契約的限制。

(三)債務契約關系中的利益協調

詹森(Jensen,1988)在論述企業(yè)債務的控制權時認為,當企業(yè)有充足的現金流量時,股東可以通過要求經理人支付現金股利或以股票回購的形式取得對現金流量的控制權,減少經理把自由現金流量投資于低效率的項目或用于揮霍的可能性。和股權融資相比,債務融資因其較強的支付約束力而為股東實現對經理的控制目的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這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經理在滿足了股東的股利支付要求后,可以通過負債融資。按照債務契約要求,債務本息的支付都要動用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若不能如約償還就可能被提起法律訴訟,不象股利的支付那樣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因而具有較強的約束力。若公司破產,經理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工資福利、社會地位和對公司的控制權,還可能影響到他們以后在經理市場上謀求新職位的聲譽。因此,在有債務契約約束時,經理必須保持足夠的勤勉和效率為股東利益服務,至少要保證公司債務的償還,否則就有可能因公司的破產也使自己變得“一無所有”。

根據上述理論,瓦茨和齊默爾曼教授(1990)教授提出了負債權益比率假說。他們認為,當企業(yè)越是與特定的基于會計數據的限制性契約條款聯系緊密,企業(yè)經理便越有可能采用可增加當期收益的會計政策。那么,如果其他條件保持不變,企業(yè)的負債權益比率越高,企業(yè)的經理就越有可能選擇可將會計報告收益從未來期間提前至當期的會計政策。我們假定企業(yè)的價值等于權益價值與債務價值之和,那么增加股東權益價值的途徑一是增加企業(yè)的總價值,二是將債務價值轉移為股東權益價值。對于企業(yè)各利益相關者而言,前者是有效率的契約行為,后者則是機會主義的契約行為。會計政策選擇在上述負債權益比率假說中的作用,一是可以降低企業(yè)違反債務契約中負債權益比率條款的可能性,降低企業(yè)違約成本;二是股東或經理可以以“隱蔽”的方式實現轉移財富目的??偠灾覀冋J為,會計政策選擇整體上會帶來以下兩種效應:(1)效率型的會計政策選擇能夠起到降低社會契約成本的作用,使企業(yè)的經營更富有效率;(2)在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機會主義型的會計政策選擇為企業(yè)經理人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行為大開了方便之門(戴奉祥2001a)。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認為,債權人可以通過限制企業(yè)的會計政策選擇,以債務契約的形式保護自己的利益。如債權人在與債務人簽訂債務契約時,可以明確以公認會計準則為基礎的會計政策的限制性條款,作為衡量債務人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契約標準,減少或避免債務人通過單方面不當的選擇、變更會計政策等契約條款以加大債權人的風險,將財富從債權人手中轉移到股東和經理人手中??傊?,債務契約是一種可以有效地節(jié)約監(jiān)督成本的交易方式,負債權益比率假說為我們考察企業(yè)的債務契約特性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為我們的會計研究提出了債權人利益保護的嶄新課題。

五、契約:成本與政策選擇

企業(yè)的生產經營和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活動,企業(yè)還會受政治活動的并參與到政治活動中去,政治活動對企業(yè)管理當局選擇會計政策的影響也是實證會計的之一。

(一)政治成本的

政治家和政府官員作為一個利益集團,自利性決定了其參與政治活動的動機是為了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們會通過制訂包括會計準則在內的各種管制性規(guī)章,將社會資源的控制權轉移到政府手中。瓦茨和齊默爾曼(1999)認為,政治活動是一種為轉移財富而進行的競爭,這種競爭將導致企業(yè)財富會部分地被轉移至經營管理者之外的個人手中,這種由于政治活動的存在而對企業(yè)造成的種種損害被稱之為政治成本。與前文所述的紅利計劃和債務契約一樣,會計政策選擇與會計信息在政治成本中同樣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譬如,政治成本往往與企業(yè)的規(guī)模以及企業(yè)在市場中所占的市場份額相關。一般而言,大企業(yè)承擔的財富轉移額要大于小企業(yè),因而大企業(yè)比小企業(yè)具有更強的政治敏感性。由于會計信息在政治活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政治敏感程度的高低成為影響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在進行具體會計政策選擇時,大企業(yè)也更為重視政治成本。

(二)會計政策選擇中的公共選擇

如前所述,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貫穿于從企業(yè)會計確認到計量、記錄、報告諸環(huán)節(jié)構成的整個會計過程,會計的過程其實就是會計政策選擇的過程,不同的會計政策選擇導致不同的會計信息,對企業(yè)各利益相關者產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結果,對其投資決策行為也將產生不同的影響,進而影響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所以各利益相關者都很重視和關注會計政策的制訂和選擇。一個企業(yè)是如此選擇會計政策,每個企業(yè)的會計政策選擇概莫例外,推而廣之,會計政策選擇就成了一個社會公共選擇問題。公共選擇理論認為,信息是一種典型的公共物品,任何人掌握了該信息,不會減少其他人享用這一信息的效用。會計信息也不例外,企業(yè)會計信息一旦通過會計報表這一載體在資本市場上公開披露就成了公共物品,市場的任何參與者都可以均等的機會免費獲得。因為從會計準則生產、供給形式上看,它由政府一家供給,具有非競爭性的特點,從其內容上看,它是對一般通用會計處理規(guī)范的約定規(guī)則,對它的消費不具有排他性。由于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和搭便車行為的存在,為了確保會計信息的有效供給,政府有必要通過制訂規(guī)范會計信息生成過程的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這種公共物品的供給進行強制性管制,所以會計準則也是規(guī)范市場秩序的一種公共物品(劉峰,1996)。會計準則作為約束企業(y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活動的指導規(guī)范,是以政府為首的各社會利益相關者就會計處理程序與達成的一組公共契約,是參與者各方反復博弈后人們一致意見的結果,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物品(雷光勇,1999)。

公共物品的受益人是社會公眾,但其產權一般卻受制于政府或社會團體(如政府或政府授權的民間團體享有會計準則存廢的權利等),表現為政府總是直接或間接地掌握著公共物品的管制權,以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地位。就會計信息這一公共物品的管制權來看,世界各國政府都掌握著規(guī)范會計信息的會計準則的最終控制權,譬如美國的會計準則雖然由民間團體如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制訂和推行,但卻由政府機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行使最終的否決權(邁克爾·查特菲爾德,1989);這是因為,政府只有控制會計準則的制訂權,才能折中、調和包括自己在內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的不同要求,在會計政策選擇的這一公共選擇中處于有利地位,才能更好地實現政府制訂會計準則的目標。

(三)政治成本與會計政策選擇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宏觀會計政策的制訂過程實質上是一種由多個利益集團參與的政治活動,它需要以“充分程序”來體現其政策制訂過程的決策民主性。同時,政治活動要產生政治成本,其內容具體包括尋租成本、稅費管制成本和社會契約成本等。政治成本對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尋租成本。公共選擇理論認為,現代社會中的尋租行為主要是尋租者從政府手中尋求某種特權,如對現有政策的干預或變通,以此來獲得較高的利潤。尋租者對會計政策的影響主要是謀求會計準則的制訂權和具體會計準則的選擇權。一旦會計準則制訂的權利分配完畢,尋租者只有在現有的會計準則格局內,通過某項具體會計準則的選擇實施有利于自己的規(guī)定,如在美國上關于石油、天然氣行業(yè)廢井勘探成本和補償性認股權問題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的辯論即是如此。綜上所述,不論是宏觀會計政策還是企業(yè)會計政策的制訂和選擇,都可以視為尋租者的尋租過程,各方尋租的結果要么是一方取得絕對租金利潤的控制權,要么就是各方瓜分租金利潤,在這一過程中,尋租者獲得了租金利潤,但對于整個社會而言則產生了尋租成本。從世界各國制訂會計準則的實踐結果來看,基本上是以強勢利益集團為主瓜分租金利潤。

(2)稅負和收費管制成本。會計政策對稅收的影響,一是表現在對資產計價的選擇上,二是表現在對損益確定的期間及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對損益的調整上,在這兩方面企業(yè)都會選擇稅負最小化的會計政策。如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存貨的計價方法影響所得稅,出于節(jié)稅目的,企業(yè)在多種存貨計價方法中有可能選擇后進先出法,以降低應稅利潤。根據實證企業(yè)規(guī)模假說(R.L瓦茨,J.L.齊默爾曼,1990),大企業(yè)的政治敏感性和所承受的財富轉移額(即政治成本,如稅收支出)均大于小企業(yè),由此可以得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yè)的規(guī)模越大,其管理當局就越有可能選擇那些能夠將當期會計收益遞延到下期的會計政策,亦即政治成本的存在會使大企業(yè)選擇降低收益的會計政策。

(3)社會契約成本。會計準則是各社會利益集團就會計處理程序與方法達成的一組社會公共契約,是參與者各方反復博弈后人們“一致意見”的結果,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產品。因為從會計準則的內容上看,它是對一般通用會計處理規(guī)則的約定規(guī)范,對它的消費不具有排他性。會計準則作為一組社會公共契約,如果交由市場主體自己去討價還價協商制訂,其交易成本會很高且不一定能達成共識,因而那樣將會是一種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制度選擇,因此,會計準則的制訂和實施最好由具有“暴力比較優(yōu)勢”和規(guī)模經濟效應的國家或政府來完成。但市場主體面臨的復雜社會經濟環(huán)境是任何一個具有有限理性的政府所不能完全認知的,若事無巨細地由政府包羅企業(yè)會計處理的全部規(guī)則的制訂和實施,交易成本就會太高,效率便會太低。因而,政府只能就一般性的會計規(guī)范即通用會計準則做出規(guī)范,而將剩余的特殊具體會計準則留給市場主體自己選擇和解決,這樣做會更有效率。企業(yè)會計政策作為一組社會公共契約,其制訂和實施要產生交易成本(即存在社會契約成本),如何節(jié)約契約成本、增進全社會的福利是與宏觀會計政策選擇有關的一個政治成本問題。

以上分別從企業(yè)契約、債務契約和社會公共契約的角度對企業(yè)的若干內外部契約關系進行了研究,由于會計政策的契約特性,會計政策成了聯接或調節(jié)契約關系的樞紐。所以,企業(yè)各利益相關者都非常重視會計政策的制訂與選擇問題,從調整、規(guī)范企業(yè)契約及社會契約關系的角度看,我們必須對宏觀會計政策選擇與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戴奉祥2001b)。

六、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從契約經濟理論角度對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問題進行了研究,總體上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與啟示:

第一,企業(yè)會計政策屬于企業(yè)會計過程中的一個特定范疇,會計政策選擇是企業(yè)利益相關者選擇會計目標和會計準則的行為,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主要指企業(yè)管理當局選擇會計政策的行為。從會計政策及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的定義可以看出,會計政策在形式上表現為會計過程的一種技術規(guī)范,但在本質上它是一種經濟、政治利益的博弈規(guī)則和契約安排,它對企業(yè)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分配關系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第二,契約理論揭示了企業(yè)的本質特征與會計政策的契約特性,會計政策的契約條款以及會計數據的契約特性決定了會計政策在企業(yè)各種契約關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完全契約是現實經濟生活中契約的常態(tài),在企業(yè)兩權分離的情況下,當契約不完全時,契約沒有規(guī)定的那部分權利,即剩余控制權歸資產的所有者是最有效率的,這一論斷奠定了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權的理論基礎。

第三,從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的目標看,效率型的會計政策選擇可增進企業(yè)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機會主義型的會計政策選擇可能只有利于企業(yè)管理當局等個別利益相關者,與企業(yè)財務目標和會計目標相背離。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如企業(yè)的存續(xù)期間或一個投資周期),會計政策選擇并沒有改變企業(yè)真實的現金流量狀況,它只會影響到會計數據(如利潤)在不同會計期間的反映和分布;換言之,會計政策選擇影響的只是各會計期間的會計報告數據,而不會改變企業(yè)存續(xù)期間的真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會計準則規(guī)范的技術性角度看,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源于經濟事項的不確定性與財務會計的應計制,應計制為會計政策選擇提供了條件;從契約理論角度分析,企業(yè)之所以會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是由于契約的不完全性,企業(yè)契約未能就企業(yè)會計核算、會計信息披露的所有會計政策條款做出詳細規(guī)定;從社會根源上考察,企業(yè)管理當局選擇會計政策是為了獲得會計數據不同時間分布帶來的各種可能的利益,特別是當企業(yè)某些會計指標處于會計契約條款的臨界值附近時,會計政策選擇對企業(yè)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由于上述原因,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完全消除會計政策選擇現象,所能做到的只是通過企業(yè)契約、社會契約的規(guī)范和完善,以及通過加強監(jiān)管把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控制在企業(yè)各利益相關者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第四,在我國現實經濟生活中,為減少會計政策選擇中的機會主義行為,會計準則規(guī)范制訂者在制訂會計準則時應充分考慮會計政策的經濟后果與會計政策選擇的利弊,在兼顧統一性和靈活性的前提下,盡可能縮小同一會計政策的可選擇范圍。在我國資本市場上,以凈資產收益率作為對上市公司的管制依據容易誘發(fā)包括機會主義型會計政策選擇在內的利潤操縱行為,并可能導致嚴重的會計信息失真。所以,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改革資本市場管制措施,采用多重會計與非會計指標體系對上市公司進行管制,以遏制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政策選擇操縱利潤、逃避市場管制的行為(戴奉祥2001c)。

第五,在某種意義上講,一部人類會計史其實就是一部會計選擇的歷史。會計數據的功能和會計政策選擇的實質決定了會計政策選擇必將伴隨人類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而存在,各市場主體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也將繼續(xù)下去。會計是事關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大計,會計政策又是會計發(fā)揮其功能作用的重要實現形式,因此無論是在宏觀還是在微觀層面上,都應當引起我們對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的足夠重視。

曾任美國證交會主席的阿瑟。利維特,他在評價美國資本市場上利潤操縱在加劇、財務報告質量在下降的現象時曾向上市公司發(fā)出忠告:公司的根本長遠利益是財務報表數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公開性和透明度!老老實實地經營,爭取真實的業(yè)績,才能保證企業(yè)的競爭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玩弄操縱利潤的數字游戲只能蒙騙投資者于一時,欺詐取巧終有暴光時,最終只能導致公司的覆亡。這句話值得我們會計政策選擇的研究者深思,更值得企業(yè)會計政策的選擇者們深思!

黃菊波,楊小舟。1995.試論會計政策[J]。會計研究,第11期:第1-5頁。

R.L瓦茨,J.L.齊默爾曼。1990中譯本。實證會計理論[M]北京:商業(yè)出版社。

劉峰。1996.會計準則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雷光勇,陳瓊香。1999.交易費用、納什均衡與會計準則[J]。經濟,第4期:第112-116頁。

邁克爾·查特菲爾德。1989中譯本。會計思想史[M]。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

張為國。1995.實證會計理論[A]。見:貝多廣。證券經濟理論[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43頁。

郭道揚。1999.會計史教程(第一卷)[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O.哈特。1998中譯本。企業(yè)、合同與財務結構[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斯,哈特等。1999中譯本。契約經濟學[C]。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戴奉祥a.2001.論債務契約約束與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J]。重慶商學院學報,第3期:第52-55頁。

戴奉祥b.2001.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的經濟后果與政治成本[J]。財務與會計,第1期:第40-42頁。

戴奉祥c.2001.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的動因與特點[J]。()管理會計,第57期:第48-64頁。

Stephen.A.Zeff, rise of‘economic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Accountancy. December:pp56-63.1978.

C×Smith.and.J×Warner,On Financial Contracting:an analysis of bond covenan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7(June):p117-161,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