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

第1篇: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初中科學;學習方法;實驗探究

一、引導學生觀察,提高實驗動手能力

觀察和實驗是學生學習科學這門學科的基礎,無論是物理、化學、生物還是地理的學習都離不開實驗,同時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中,學生要進行實驗首先就得注意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總結(jié)規(guī)律和特點.

例如,溫度的測量:在進行測量之前,學生首先應觀察溫度計的結(jié)構(gòu)構(gòu)造以及特點,溫度計是一個內(nèi)徑很細但粗細均勻的水銀棒,它表面具有刻度均勻的度數(shù),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有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等.在使用液體溫度計測量溫度時,學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測量前,選擇相對應的溫度計,且不能超過它的最大讀數(shù).

⑵測量時,手要握在溫度計的上方,此時學生要注意觀察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和被測的物體充分接觸,但絕對不能碰到容器壁.

⑶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nèi)液面保持在水平線上,并且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取出,避免讀數(shù)誤差.

⑷記錄時,不要忘記在數(shù)字后面填寫單位.

學生首先通過感官觀察,對實驗能夠有一個簡單的認識和了解,再通過課本知識和注意事項,就能減少在試驗中出差錯,學生自己動眼觀察,動手實驗的這一學習方法是非常適合來學習科學知識的.因為科學知識就是在經(jīng)過無數(shù)科學家的實踐和操作中證明出來的.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

二、溫故而知新,總結(jié)知識點

總結(jié)是對所學知識最好的安排和利用,無論是對相同點的總結(jié)還是區(qū)分各個物體之間的差異,它都是在學習過程中總結(jié)出來的.因此,學生總結(jié)知識點,有利于找出各個知識的相通點,就能在腦海中形成牢固的知識框架,對后面章節(jié)知識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例如,細胞各部分的結(jié)構(gòu)和作用:

①細胞膜:保護并控制細胞與外界的物質(zhì)交換;

②細胞核:含遺傳物質(zhì)和遺傳有關;

③細胞質(zhì):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場所.

另外,植物細胞有它特有的結(jié)構(gòu)和作用:

細胞壁:保護和支持植物的細胞;

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學生經(jīng)過學結(jié)可得出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

1.共同點:動物和植物細胞都具細胞膜、細胞質(zhì)和細胞核.

2.不同點: (1)植物細胞的細胞中具有細胞壁和葉綠體,而動物細胞的細胞質(zhì)中沒有.(2)植物細胞中的細胞膜是用來保護細胞和控制細胞物質(zhì)的進出;而動物細胞的細胞膜是細胞質(zhì)和外界環(huán)境的屏障.

三、巧用方法,加強記憶

俗話說,記憶是學習上最好的朋友,它能將學生所學的知識儲存在大腦中,以備隨時所需.初中生無論對哪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記憶的功能.

例如,對化學的記憶,化學有它特殊的語言系統(tǒng),化學的專業(yè)用語和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好學但是又易忘.因此,我們要運用一些有效的記憶加強對知識點的記憶.如,韻語記憶;諧音記憶;歌訣記憶等方法來記憶知識內(nèi)容,例如學生在學習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我們用歌訣幫助記憶:

先鋪黑粉氧化銅,固定試管稍下傾.

再通氫氣半分鐘,然后點燃酒精燈.

粉末變紅停加熱,試管冷卻再停氫.

若先點燈易爆炸,若先停氫易氧化.

學生通過記憶的方法,既記住了實驗步驟,又能夠減少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

四、合理聯(lián)想,發(fā)揮學生想象力

合理的聯(lián)想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它能通過學生眼睛所看到,親身能觸摸到的物體,來對真正的物體進行計算和聯(lián)想,它是在理論和實踐的角度上進行的合理安排,具有科學的可靠性.

例如,地球儀與地球.學生都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的“迷你版”,那么,由“地球”這個詞可知,地球是類似于“圓球”的形狀.不過,由于地球的赤道半徑大概為6738.14 km,兩極半徑約為6356.76 km,赤道的周長和子午線方向的周長分別為40075 km和39941 km,球體面積非常的龐大,所以學生要借助于地球儀來學習地球知識,如果學生不能經(jīng)過合理的聯(lián)想把地球儀當成地球來研究的話,就很難通過地球儀來探究地球知識了.我們由地球儀可知,順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這個圓圈叫做緯線,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經(jīng)線.緯線是指示東西方向的,并且緯線有長有短,其中赤道最長,越往兩極走緯線越短,直到最后成一點.

初中科學學科的學習,不能忽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來自于生活實踐和自然界,而不是單純的對課本知識的接受和記憶.因此科學學科還可利用多媒體的演示來創(chuàng)設情景、觀察和實驗、學生相互討論和師生交流等多種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科學體驗.

參考文獻:

[1] 陳鵬程,初中科學知識研究[J].現(xiàn)代教育,2011(3).

[2] 張麗娟,初中科學知識實踐探究[J].現(xiàn)代教育,2012(9).

第2篇: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改革;解決措施

我國的基礎教育要求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動手實踐能力,以此來擺脫在教育過程中學生讀死書和死讀書的狀況,所以,為了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有更好的發(fā)展,實行生物科學教育的改革對基礎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生物學教學的含義和背景

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現(xiàn)象,揭示生命規(guī)律的學科。而生物學教學指的是以一定的生物學知識為載體,通過自然科學理論和方法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系統(tǒng)地學習生物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以達到促進學生個體發(fā)展的目標。從一方面來說,生物學是一門帶有實驗性質(zhì)的學科,幾乎所有的生物學知識都是由前人的實驗所得到的,因此,現(xiàn)在得到的每一個生物學結(jié)論都有與其對應的科學方法。生物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是一個整體,教學中傳授生物學知識必須和科學方法相輔相成。

二、科學的教育方法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含義和意義

科學的教育方法指的是教育者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fā)展水平,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目的、有思想、有步驟地傳授和滲透某種學科的教育方法,學生也可以根據(jù)這種科學的教育方法,逐漸掌握最基本的某種科學方法,以達到促進學習知識、增強實踐能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目的,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

眾所周知,生物學家在發(fā)現(xiàn)、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科學方法,這些方法有的在教材中明確地呈現(xiàn)出來了,但是有的卻很隱蔽,需要老師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此,科學方法的不明確容易造成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很難把握相關問題。所以,從生物學知識和科學方法相對應的角度來看,必須重新去探討和確定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的內(nèi)容,并且通過闡釋的方法明確科學方法的具體實施過程,給今后的生物學教學提供可參考的依據(jù)。

三、我國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日常教學實踐的分析,我國的生物學教育還存在重視生物學知識而忽略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的問題。下面就對我國初中生物學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

1.科學方法目標不確定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曾明確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但是在真正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根本搞不清該如何幫助學生達到哪種層次的教學目標,只能依靠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

2.科學方法內(nèi)容不清楚

科學方法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許多老師并沒有將科學方法和生物學教學相結(jié)合起來,在生物學教學的過程中大都是根據(jù)自身以往的經(jīng)驗選取方法傳授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方法顯得比較模糊而且隨意。

3.評價體系不完善

在教學過程中,一般老師對學生實施的教學評價體系就是“計劃、實施、評價”,這樣的評價體系已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應用在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系統(tǒng)上,其實這樣的評價系統(tǒng)既不完善,又無法達到應有的目標,反過來說這也是教師對科學教學方法的

忽略。

四、關于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科學教育方法的措施

我國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需要從幾個方面嘗試構(gòu)建適合初中生物學教學的科學方法體系,并且將這些方法運用在教學中。

1.倡導科學方法作為獨立的體系和教學內(nèi)容同時進行學習

科學的教育方法一直是我國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生物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大部分老師只重視傳授學生知識,卻忘了將科學的方法結(jié)合起來,從現(xiàn)在開始,教師應該注意科學的教育方法的重要性,讓生物學教師可以在教育過程中做到有據(jù)可依,學生可以系統(tǒng)地學習生物學知識。

2.按照科學方法的邏輯來設計教學程序

現(xiàn)在生物學教師使用的教學模式都是根據(jù)書本知識的順序來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可以比較順利地掌握,但是卻不能將所有的知識連貫地掌握。如果按照科學的教學方法來設計教學內(nèi)容,簡單地說,就是將一個知識點和下一個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將不連貫的知識點相結(jié)合起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

迄今為止,我國尚未完善初中生物學教學所適應的科學方法體系,這就需要教師加快研究的腳步,制訂出適合初中生學習生物學的科學教育理論體系,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雷亞萍.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具體措施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5):38-39.

[2]吳兆勇.科學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4(32):43.

第3篇: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科學課堂;初中教學

一、初中科學課的教學特點及其現(xiàn)狀分析

基礎教育中的各門課程既具有不同的側(cè)重點,也同時承擔著提高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任務,并圍繞這一核心目標構(gòu)成了一個有機的課程結(jié)構(gòu)體系。其中初中科學課程集化學、物理、生物、地理以及生理衛(wèi)生等知識于一體,以“整合”與“探究”為特色,體現(xiàn)了提高每一個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核心理念。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使科學課在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模式上都發(fā)生了重要調(diào)整,教學資源得到優(yōu)化,教學方法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然而應該看到,該課程也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了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以課堂提問為例,一些教師由于未能準確把握知識的本質(zhì),沒有理清本課知識點承接的是哪些知識基礎、又能為后續(xù)學習中哪些知識做鋪墊,導致提問切入點的選擇不理想;提問時,教師往往會選擇理解性和事實性較強的問題,留給學生開放思維及闡述觀點的空間較小,也沒有設計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在課堂上得到落實。可見,為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科學課教師必須進一步完善其課堂教學形式,以新穎、開放且富于感染力的問題為起點,開啟學生探索科學世界的興趣之門。

二、問題導學法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問題導學法是一種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在其所創(chuàng)設的特定問題情境中進行探索的課堂教學形式。該教學法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幫助下主動獲取科學知識和應用技能,并逐步培養(yǎng)出運用已知知識,自主、創(chuàng)造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師應在新課開始前對與新知識密切相關的舊知識點進行測評。測評可采取小練習或直接提問的形式,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對某舊知識點的掌握存在漏洞,應及時補充講解,使其做好接受新問題、新知識的準備。

(2)教師應向?qū)W生展示問題,并以此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其圍繞新知識進行討論和研究。如針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關系”一節(jié),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①鍛煉身體是選擇早上好還是晚上好,為什么?②空氣成分為什么會變化?通過思考和辯論,學生開始理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此時教師可向大家介紹某地區(qū)不同時段氧氣濃度的變化數(shù)據(jù),請學生分析得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條件和時間。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遇到的種種問題進行積極引導,并與其一道尋找問題的答案。如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這一實驗中,學生常會遇到以下問題:①找不到細胞;②細胞不清楚;③裝片中有氣泡,有臟東西。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有哪些操作會找不到細胞,如何判斷臟東西是在目鏡上、玻片上還是物鏡上,以及如何避免氣泡產(chǎn)生的技巧和方法。只要在教學中抓住一條系統(tǒng)而富有條理的問題鏈,教師就能夠?qū)嬰s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并在重點突出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將科學知識融會貫通。

信息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經(jīng)歷一個傳遞、處理、接受、反饋的過程,因此在學生理解了相關知識以后,教師還必須重視知識點的歸納和反饋遷移,此時應以量少而精的習題衡量學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學的實際效果,通過綜合運用識圖、填空、判斷、選擇等形式,科學進行教學總結(jié)。對于練習問題的答案,教師應做到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及時評價,對于錯誤答案,不能用簡單的語言直接否定,而應熱心提出一些建議性意見,如問題的思路、實驗的方向等,對其思維過程的可取之處予以肯定,并巧妙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點撥和深化,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保護其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

三、問題的設計與情境的創(chuàng)設

科學課教學問題的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首先,問題必須符合課程標準目標,根據(jù)課標中教學內(nèi)容的目標層次分層設立。問題應基于課程內(nèi)容,并進行與教學目標相關的拓展。其次,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促進其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此外,在設計教學問題時,應考慮到學生的原有知識及經(jīng)歷,盡可能讓問題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適當增加問題的趣味性,甚至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激發(fā)其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熱情。

而在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也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將陌生的問題移植到熟悉的情境中,并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親身參與體驗。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境不但可以激發(fā)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思考熱情,更加成為學生今后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問題的動力源泉。

參考文獻:

[1] 潘麗華,曹明富.初中科學課程改革實施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析[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2).

第4篇: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 跨學科概念 科學教育 科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跨學科概念是美國《新一代科學標準》(以下簡稱NGSS)“基礎框”內(nèi)容中的一重要維度。它作為工程學、 生物學、 生命科學和地球與空間之間的橋梁,不僅對美國科學課程有重要研究價值,對我國的科學課程改革也具有重要啟示。然而,我國目前對跨學科概念的關注和研究還比較少,將其應用到科學課程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探討跨學科概念的內(nèi)容和發(fā)展、挖掘跨學科概念與我國科學課程的聯(lián)系,試圖找出一條以“跨學科概念”為輔助,促進我國科學課程改革的道路。

1跨學科概念的內(nèi)容與發(fā)展

跨學科概念主要指一些被普遍用在科學與工程實踐中的概念,在近五年美國科學課程的重要文件《K-12年級科學教育框架》和NGSS中,它被細分為模式,機制和解釋,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模型,能量與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和功能,穩(wěn)定和變化以及尺度、比例和數(shù)量這7個跨學科概念??鐚W科概念源于跨學科的興起,跨學科最早興起于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正致力于研究整合因?qū)I(yè)化而被孤立的各學科。后來,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以下簡稱OECD)的教學研究及改革中心又在世界范圍內(nèi)進行了首次跨學科活動的調(diào)研,使得跨學科廣泛進入到教育界的視野中。事實上,美國對于跨學科概念的研究已有10多年,在NGSS頒布之前,美國就將“跨學科概念”以“通用概念”或“統(tǒng)一主題”的名稱在美國代表性的科學標準中提及過多次并加以實踐??鐚W科概念發(fā)展至今,對于美國科學教育而言已經(jīng)是理論相對比較成熟且有一定實踐成果的體系。但是,國內(nèi)對于跨學科概念的研究還沒有相對完善的體系。國內(nèi)學者目前大多從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的“統(tǒng)一概念”和《K-12科學教育框架》中的“跨學科概念”進行比較;跨學科概念與科學本質(zhì)觀之間的聯(lián)系等進行研究。

2跨學科概念與我國科學課程的聯(lián)系

我國的科學課程按照教育程度劃分為小學科學和初中科學。目前小學科學以綜合課程的形式教學,初中科學除了浙江省是綜合課程外,其余省份均為分科課程。本文通過將跨學科概念與我國科學課程的內(nèi)容進行比較,尋找出兩者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2.1 跨學科概念與小學科學課程的聯(lián)系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的第三部分課程內(nèi)容包含物質(zhì)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4個領域,教育部從中選取了適合小學生學習的18個主要概念供其學習,其中,物質(zhì)科學中有“物質(zhì)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機械能、聲、光、熱、電、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等這樣一些概念。從用詞上,我們可以得知,這些概念涉及到了“能量”、“物質(zhì)”等一類詞匯的使用;從語言表述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是以具體的例子(如光、熱)在圍繞著某些概念(如能量),以歸類和描述其屬性的方式來表達。我們可以將其與跨學科概念要素中的“能量與物質(zhì)”來比較,跨學科概念中的“能量與物質(zhì)”在NGSS中給出了解釋,雖然解釋的內(nèi)容比較抽象,但可以發(fā)現(xiàn),它同樣是以歸類和表達其性質(zhì)的方式在敘述。由此可以分析出,跨學科概念要素中的“能量與物質(zhì)”和上述舉出的小學科學課程內(nèi)容中的一些概念具有很強的聯(lián)系,它們都在促進學生對“能量與物質(zhì)”概念的外延和內(nèi)涵上的把握,幫助學生分清“哪些是屬于物質(zhì)的”,“物質(zhì)具有哪些屬性”,只不過前者的表述更為具體,后者則比較抽象。因此可以看出,跨學科概念與我國小學科學課程內(nèi)容緊密相關,完成這些概念的理解與掌握,孤立的學科教學模式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須將學科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學會對一類事物的歸類和應用。

2.2跨學科概念與初中科學課程的聯(lián)系

我國的初中科學課程大多為分科課程,即分為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課程。關于跨學科概念與我國初中科學課程的聯(lián)系研究,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廖婷婷在《跨學科概念融入初中科學教育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將跨學科概念分別對初中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課程進行對應性和關聯(lián)性研究及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跨學科概念與這三門學科課程內(nèi)容高度對應,對應關系呈現(xiàn)一對一或一對多的表現(xiàn)形式,即跨學科概念與這三門學科課程內(nèi)容的聯(lián)系和對應極為緊密;此外跨學科概念與這三門學科各水平知識都有緊密的聯(lián)系,關聯(lián)性很大。這項研究強有力的證明了,將跨學科概念引入初中科學課程是可行的??鐚W科概念的意義在于貫穿各學科,使學科之間呈現(xiàn)有意義的連接,而將其引入初中科學教育中,則能使看似孤立的分科科學課程變得緊密相連,構(gòu)成一個科學系統(tǒng)。

3跨學科概念對我國科學課程改革的啟示

縱觀我國科學課程的發(fā)展歷史,國內(nèi)教育工作者圍繞著課程改革,制度完善,學科地位等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調(diào)查、分析工作,使得我國科學教育日益完善。然而,不同學科如何實現(xiàn)內(nèi)在統(tǒng)一,小學、中學的科學概念如何循序漸進等問題還需進一步解決。經(jīng)過上述的分析發(fā)現(xiàn),跨學科概(下轉(zhuǎn)第20頁)(上接第18頁)念這一維度對于我國科學課程的改革具有重大意義,共有如下啟示:

第5篇: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引言

教學的目的不止是讓學生了解和記住知識點,還要讓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因此要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這也顯示出探究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

在初中科目中加入生物這一門學科,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運用生物知識,用更加科學合理的辦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疑問和問題。并且初中生的年齡一般介于13-15歲,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以及生活的判斷力,這時需要他們?yōu)槲磥矸e累生活經(jīng)驗。除此之外,此時他們對于一件事物的看法、評價、解決方式,都是來自自己對于生活經(jīng)驗的見解和總結(jié)。因此,在學校內(nèi)正式學習生物@門學科之前,他們并不是完全沒有接觸到這門學科的相關知識,他們已經(jīng)在生活中有一些直接或者間接的生物學基礎,只是在腦海中沒有形成知識體系而已。由此,在生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這個知識點的實際運用方法教授給學生。

將教學的講解生活化,給學生的生物學習營造一種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能夠更加具體的讓學生理解書本知識。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主動的聯(lián)系自己生活的經(jīng)驗來理解一些知識點。

例如在“如何明白吸煙的危害”這個課題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一些吸煙危害的實例展示給學生,將吸煙會引發(fā)肺癌的概率、吸煙成癮的表現(xiàn)告訴給學生。

二、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

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好處不僅是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生活素質(zhì),還能夠增加學生在學習中的趣味性和積極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是教師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育,通過傳統(tǒng)教學實例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模式會很快產(chǎn)生疲勞感,逐漸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的效率并不高。

但是,在教學中引入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與教師互動起來,將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一改為“交互性”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要想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生活運用能力,這就給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將教學活動生活化。具體的做法就是,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加入課外實踐活動。

在課外實踐活動開展之前,可以為學生提出一兩個問題,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自己去尋找答案。例如,學習“食品的保存方法”時,我們活動前可以提出“你能想到的食品保存方法有哪些?”,然后學生通過自己在家的實驗來尋找答案。由此可見,在生物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能夠減少生物這門學科學習與生活實際運用的距離。

所以通過各種各樣的任務活動,并盡量嘗試將任務活動布置得更加有趣味性和調(diào)動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同時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不是一味被動接受教師的“填鴨”。

三、布置生活化課題作業(yè)

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題作業(yè)的主要目的就是延伸整個生物教學于課后,并且鞏固學生對于所學生物知識的掌握。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中,課題作業(yè)的布置更多偏向于書面作業(yè),要想優(yōu)化教學策略,讓生物教學更加生活化,所布置的課題作業(yè)應該具有實踐性和實驗性。由于生物這門學科含有大量的理論知識,每一個知識點的含義也較為抽象,書面的作業(yè)也大多是對理論知識的考察。因此,學生在完成書面作業(yè)的過程中,還是可能對理論知識不理解,并且還會認為生物的學習是枯燥的。

總而言之,布置生活化的課題作業(yè),能夠鞏固學生課后的“生活化”學習,能夠增添學生在作業(yè)完成中的趣味性,也能在課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原因

1.增加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經(jīng)驗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很強。也正是因為他們沒有體會到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后的成就感,才會使他們對于學習逐漸厭煩起來。因此,讓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增加他們的成長和學習經(jīng)驗。從而,讓他們能夠獨立的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

2.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了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厭煩的原因,正是大量理論知識的枯燥學習,這也表明了,學生提高學習運

用能力,自己體會在生活中體驗,也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

3.讓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中尋找自我

生活化教學策略不僅給予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的機會,也是一種對于學生的尊重。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了解的知識,樹立自己的目標,引導他們在自主學習中尋找自我。

4.在生活化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任務進行中,減少教師對學生的干擾,教師應該擔任好引導者的角色。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積極進行交流和互動活動。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還能保證學生在任務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初中生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難以集中注意力,這就將教學方法和教學對象的特點聯(lián)系了起來。

結(jié)語

本篇文章對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分析了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意義和作用,也從中凸顯了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生活化的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盧灶明.淺談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課外拓展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28期

[2]齊方瑞.將生活融入初中生物課堂的實踐分析[J].考試周刊.2015年05期

[3]魏青松.李寧麗.初中生物教學生活化淺談[J].生物技術世界.2015年02期

第6篇: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初中科學;教學策略;復習效率

復習課是教學活動中常見的一種課型。中外教學理論均把復習列為教學過程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追求“輕負高質(zhì)”的今天,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被教師們所關注。近年來,溫州市中學高級職稱評審的課堂教學考核也都采用復習課的形式,其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果。上學期,我們學區(qū)一次教學研討會就以“初中科學高效復習課教學”為主題,開設幾堂精彩的復習課。本人也積極參與復習課的研究,并不斷反思教學策略,以進一步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課堂主線清晰,目標定位準確

浙江省特級教師胡玫老師認為:“凡是優(yōu)秀的復習課,都應該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這條主線可以是問題解決、方法梳理,也可以是知識構(gòu)建等等?!边@樣,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復習的內(nèi)容做進一步的疏導,提高對所復習內(nèi)容理解的深度。

案例1:《探索酸的性質(zhì)》的同題異構(gòu)復習課,這兩節(jié)都有一條主線貫穿課堂,并且這條主線都是基于解決問題。

第一位教師是以瑞安當?shù)匾还S新招一批工人,用酸除銹操作過程以及遇到的問題為主線;涉及到新招工人稀釋濃硫酸的實驗操作、濃硫酸的安全處理、鑒別濃硫酸和濃鹽酸方法、硫酸和鐵反應時的現(xiàn)象和鹽酸倒在大理石上發(fā)生反應等等。要求學生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在這些基礎上歸納酸的通性。

第二位教師是以高空空調(diào)外機掉落,砸壞停在路邊的小汽車為例,說明其中的原因是固定的螺絲被酸雨腐蝕生銹。引導學生探究酸雨的成因、判定酸雨方法、舉例降低酸雨的方法等等,用盡量多的化學方程式表示,并根據(jù)所寫的化學方程式歸納酸的通性。

從上面兩節(jié)課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復習課的主線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所涉及的知識點基本輻射到本單元的大多數(shù)重要內(nèi)容,起到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作用,營造一種完而未完、意味無窮的教學心理境界,學生興趣盎然。

二、動手操作體驗,發(fā)揮實驗功能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科學素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課的教學中,大家都十分重視實驗的功能,復習課中則不然。其實,科學是為方法而教,科學本質(zhì)是一系列的探究方法,實驗能體驗科學的過程。科學復習課與文科復習有所不同,也應該要動一動、做一做。

1.實驗貫穿課堂,減輕記憶負擔

心理學把記憶按內(nèi)容分為形象記憶、詞語記憶、情緒記憶和動作記憶四種方式。像學生畫圖、做實驗等獲得知識內(nèi)容都屬于動作記憶,其最大的特點是容易保持和恢復。

案例2:復習七(下)第二章4-5節(jié)內(nèi)容《細胞》和《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和顯微鏡下的生物比較細小,生活中雖有卻看不見,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學起來也比較枯燥??墒窃谒倪@節(jié)課用實驗貫穿始終,學生非常喜歡,學習的積極性高。

體驗一:讓學生畫動物、植物、細菌、真菌細胞的結(jié)構(gòu)圖,要求4位學生到黑板上用各種細胞的結(jié)構(gòu)材料拼成相應的細胞。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拼好圖后,全班同學對黑板上的細胞結(jié)構(gòu)進行修正,再用表格的形式比較細胞的結(jié)構(gòu)。

體驗二:在復習組織的時候,他要求學生切番茄,學生通過切番茄、用放大鏡觀察番茄的結(jié)構(gòu),找出各植物組織結(jié)構(gòu)。

體驗三:復習動物的組織時,提供給學生一塊豬肉、放大鏡、鑷子等工具。學生平時雖然觀察過豬肉,但從沒有這樣仔細去觀察過,所以這次帶著任務去觀察,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并能指出各成分是由哪些組織組成。

本課中教師用實驗來組織復習,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學生通過動手畫圖來喚醒對各種細胞結(jié)構(gòu)的記憶,通過觀察番茄和豬肉等實驗來實現(xiàn)對動植物組織復習,直到了加強記憶的效果。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

在新課教學時,學生學到的知識點是孤立的,沒有很好的聯(lián)系。復習課其中的一個功能是怎樣把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形成知識網(wǎng)絡,使學生會靈活應用。在教學中,教師們都把合適的實驗帶進課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3:《浮力》復習

教師拿出一個雞蛋,要學生測出雞蛋在鹽水中浮力。學生想到用測量法去測量,只要用彈簧稱把雞蛋的重力測出來F1,再用彈簧稱測出雞蛋浸沒在水中的拉力F2,根據(jù)F浮=F1-F2得出浮力的大小。看起來是很簡單的問題,可是當學生把雞蛋放入鹽水時,雞蛋卻漂浮在水面上,與雞蛋相連的繩子是彎的,則彈簧稱沒有讀數(shù),不能測出拉力的多少。很多學生為此一愣,那怎么辦呢?接著全班同學都在積極思考。突然一位同學說,雞蛋漂浮在液面上,彈簧秤的讀數(shù)就是零,那它受到的F浮=F1-0,那么F浮=F1;另一個同學說,不用彈簧稱測,用受力分析也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因為雞蛋漂浮,它受到一對平衡力,浮力等于重力。聽他這樣一說,學生都認為這兩種方法是有聯(lián)系的。

科學的本質(zhì)是一系列的探究實驗。實驗能把各知識點聯(lián)系在一起,能促使學生靈活運用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所觀察的實驗現(xiàn)象和學生預測有差異時,更能促進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3.重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澄清模糊概念

案例4:《探索酸的性質(zhì)》復習課上,在復習濃硫酸用途之一,可以做干燥劑時。當它干燥氣體應從哪支導管通入時(如圖裝置所示)?下面的同學眾說紛紜,兩種答案都有。到底哪支導管?實驗做一下不是就知道了嗎?教師拿出試劑瓶讓學生吹氣,兩位學生到臺上演示,贊成b管進的同學從b管吹氣,結(jié)果很多液體從a管流出。教師說:“幸虧我瓶裝入的是水,如果是濃硫酸的話,可能會出現(xiàn)危險?!比嗤瑢W大笑說:“燥的氣體應從a管進。”

這樣的演示實驗,就是基礎差的同學也知道氣體應該長導管進,短導管出。平時復習,我們往往不做實驗,認為這個實驗太簡單了,就用描述來代替實驗,講述氣體應該從哪個進來,哪個出去。而學生“一聽就懂,一講就會,一做不錯”。做錯的時候,我們就把責任推給學生,認為學生怎么會這樣笨呢?

三、注重方法指導,培養(yǎng)科學思維

復習不是新課的壓縮版,也不是舊知識的簡單重復。復習需要一定的方法,對于一些比較繁瑣的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教師應介紹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提高記憶的目標性、計劃性、調(diào)節(jié)性等。對于一些前后講授的教學內(nèi)容,應及時指導學生進行加工整理,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因為科學本質(zhì)是一系列的思維方式、科學思維的組成。

案例5:如《觀察生物和細胞》這節(jié)課是非常注重知識梳理的方法,教師先介紹梳理知識常見的幾種方法,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方法來進行梳理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學生在梳理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和全班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各種梳理方法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

另外,如《壓強》一課的復習,可以從概念引入的背景、引入的過程、到正確理解概念、定義式、單位等方面加以比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不同科學概念的共同點,最終形成共識,為再遇到新的科學問題時學生就會主動地運用,并自覺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對于一章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設置許多問題,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以不同的主線進行知識的梳理,織成知識網(wǎng)絡,優(yōu)化記憶,加深理解。

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有了科學的方法,學生就能成為整理知識的主角;有了科學的方法,學生就能構(gòu)成一個條例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有了科學的方法,學生就能建立正確的思維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引導學生利用科學的方法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應用能力。也有益于學生獲得學習方法、能力和對科學的積極情感。

四、精選課堂習題,體現(xiàn)探究能力

1.習題要關注生活情景與社會熱點

《科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它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實際生活。分析歷年來的中考試卷,我們發(fā)現(xiàn)大量的試題是由生活情景和社會熱點為背景,考查學生在實際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體現(xiàn)了科學就在身邊的道理,也體現(xiàn)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讓學生關注身邊的生活實際與社會實際,關心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的理念。

案例6:如在《電路》的復習課上,一教師選擇這樣的例題:為保證司乘人員的安全,轎車上設有安全帶未系提示系統(tǒng)。當乘客坐在座椅上時,座椅下的開關S1閉合,若未系安全帶(控制開關S2斷開)儀表盤上的指示燈將亮起,當系上安全帶時,安全帶控制開關S2閉合,指示燈熄滅。下列電路圖設計最合理的是( )。

這是一道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電學試題,學生非常熟悉其中的情景,這道題不僅考查用電器短路,還考查電源短路,正確答案應選擇B,只要S2閉合,造成指示燈短路不亮,在電路中還要串聯(lián)一個電阻目的是為了防止S2閉合時造成電源短路。因此不能選擇C。教學中我們在選取例題時還應該從實際生活入手,選取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社會熱點作為題目的背景材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這樣的題目,學生往往易于接受,還能在練習過程中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2.習題應注重基礎性與探究性

“突出科學探究,體現(xiàn)科學本質(zhì)?!笔切抡n標的特征要求,也是《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說明》的重點要求。近幾年溫州中考其中涉及探究的內(nèi)容不少于20%,并有增加的趨勢。平時訓練選題注重基礎性的同時還要重視探究性,通過在bc級要求的知識點的練習中適時適量地潛入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信息、提出假設、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完成論證、反思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對科學探究的幾個要素進行分散的訓練,實現(xiàn)一題多用,這樣既可以減少全要素整體訓練,又可使學生習慣于自然地以科學探究的思維去對待該處理的問題,應對探究題的能力自然得以提升。

案例7:如中考習題復習課上,在開放題練習中安排針對假設進行驗證;在實驗題中安排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解釋、對實驗結(jié)果的合理性進行評價或進一步舉證及對實驗步驟提出改進建議;在情景題和綜合題中安排對過程進行分析等。如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受到壓力大小的關系、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熱水降溫曲線分析、研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有無影響、測定某塊鹽堿地中的多種鹽的含量從而為鹽堿地的改造提供依據(jù)、比較不同產(chǎn)地茶葉泡出液的酸堿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減肥作用、對學生流感情況調(diào)查表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得出結(jié)論、血鉛含量對人有的影響、CuSO4溶液顯藍色與什么離子有關等基礎訓練中都可以實現(xiàn)上述操作。具體如下題:

為了研究溫度對小麥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某科技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材料:某品種小麥種子800粒,培養(yǎng)皿(直徑90mm),脫脂棉,自動恒溫箱,蒸餾水等。

實驗過程:

(1)取培養(yǎng)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時間再冷卻,編號為A、B、C、D、E、F;將脫脂棉在開水中浸泡后冷卻,再平鋪在培養(yǎng)皿內(nèi)。

(2)挑選600粒種子并隨機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勻地擺放在8只培養(yǎng)皿內(nèi),蓋上蓋,放到6只溫度不同的自動恒溫箱內(nèi),每隔一天檢查并適時噴水。

(3)6天后,統(tǒng)計各組培養(yǎng)皿內(nèi)種子的發(fā)芽率。結(jié)果記錄如下表:

組別 A B C D E F

溫度(℃) 10 15 20 25 30 35

發(fā)芽率(%) 48 74 82 94 86 75

請分析回答:

①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 。

②為了使各溫度下測試的發(fā)芽率更準確,應該補充的實驗是 。

③為了在20~30℃區(qū)間找到更準確的促發(fā)芽溫度,應該補充的實驗是 (簡要說出操作方法)。

答案:①25℃時,小麥種子的發(fā)芽率最高(或“種子的發(fā)芽率先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隨著溫度的增加而減少”)②進行重復實驗,即選擇該品種的小麥種子再做1次或多次分組實驗;③在20~30℃之間分別設置5組不同溫度即21℃、23℃、25℃、27℃、29℃,重新進行以上實驗并測得各組發(fā)芽率。

該類習題貌似實驗題,有的知識似乎還比較陌生,但事實上解答該類習題所需要的知識點和解決方法,都是已學過的或題目暗示的,解題時只要靜下心來讀懂題意就可攻克,難度也不大,學生通過此類習題的練習,既能實現(xiàn)知識的整理,又能實現(xiàn)探究能力的訓練。當然也可安排難度稍微大一些的全方位的探究訓練,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進行探究的練習。并使學生明白,完成一項實驗,首先要確定工作目標,明確原理,然后根據(jù)原理和要求選擇必要的器材進行操作,并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評價。這樣可以在完成整體探究練習題的同時完成一次c級要求的知識點的綜合題的練習。

“云無定姿,教無定法?!庇糜趯W科復習的方法眾多,影響復習效益的因素普遍。在復習課教學設計上,如果我們能融教師的知識、能力、情感乃至性格特點和人格魅力于一身,集課標、考綱、教材、學生各學科之間的種種復雜關系于一體,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不斷探求耗時少、內(nèi)容精、方法好、效益高的復習策略,就一定能提高教學效果,真正實現(xiàn)科學復習課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科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盛之.科學探究讓初中自然科學復習課活起來[J].化學教學,2003(Z2).

第7篇: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也給視頻資源的獲取提供了更好的途徑,促使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視頻資源應用更為便捷,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初中生物教學方法,提高整體教學質(zhì)量.

一、利用視頻資源,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

教師通過應用各種視頻資源,能夠順利創(chuàng)建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探索.一般情況下,構(gòu)建的教學情境必須要與教學問題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才能夠順利吸引學生興趣.舉個例子,針對《動物的行為》一課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選擇一些與動物日常生活相關的小視頻進行播放,比如播放《》生活的小片段,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可以直觀地看到的日常生活行為,視頻中有相當一部分行為都是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其它動物身上看到過的,這就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提高其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視頻播放完畢后引出相應的教學問題,視頻中的有哪些動物的行為?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的行為有:(1)捕捉昆蟲;(2)爭搶食物;(3)追求配偶、、哺育小;(4)小互相咬著尾巴防止走丟.從而引出動物的行為的概念.之后,學生綜合分析課文以及信息庫相關知識點,將上述的行為分別歸納為:(1)覓食行為;(2)爭斗行為;(3)繁殖行為;(4)防御行為.通過這種巧妙地設問,能夠更好地將學生引入生物教學課堂,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生物特征相關知識.

二、利用視頻資源,突破教學重難點

初中生物教學工作中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觀察,積極參與實驗.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與自然生物進行接觸的機會,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到動物園等場所,讓學生接觸各種各樣的真實動物,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直觀經(jīng)驗,豐富其個人閱歷,為學生對初中生物理論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因為初中生物教學條件相對有限,不可能頻繁地帶領學生到外面進行實地考察.所以,教師應巧妙發(fā)揮視頻資源在生物教學工作中的積極作用.部分生物知識具備抽象性的特點,學生無法單純依靠文字對相關生物知識進行真正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借助視頻資源播放,將教學知識直觀地展示到學生面前,提高生物知識的生動性以及形象性.舉個例子,針對“開花與結(jié)果”相關內(nèi)容進行教學時,假如教師單純開展理論知識介紹,部分學生是無法理解具體的授精過程的.然而,如果教師學會巧妙應用相關視頻資源,就可以更好地向?qū)W生展示植物傳粉以及受精的相關知識,從視頻動畫中學生一眼就能觀察到隨花粉管移動的方向,以及兩個分別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的現(xiàn)象.從而理解了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作用.達到化抽象為形象的目的,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相關生物知識,促進學生實現(xiàn)難點突破.

三、利用視頻資源,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

視頻資源還具備一個良好的功效,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相關生物知識,促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初中生物教材中部分知識相對較抽象難懂,學生在第一次接觸到這些知識時往往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別是針對那些與微觀生物體生命體征息息相關的知識,如果教師一味地通過語言進行單純性教學,往往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還可能會到學生出現(xiàn)理解障礙.在初中生物教學工作中科學應用視頻資源,教師就可以克服上述教學問題.教師可以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上播放相關視頻資源,將具體教學內(nèi)容形象地呈現(xiàn)給廣大初中生.視頻資源的應用能夠?qū)崿F(xiàn)對知識呈現(xiàn)方式的拓展和創(chuàng)新,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相關教學知識,實現(xiàn)對生物知識的順利吸收.

通過在初中生物教學工作中應用視頻資源,能夠促進微小物體進一步放大,能夠讓學生觀察到一些依靠肉眼無法觀察到的事物.另外,視頻資源的應用能夠?qū)崿F(xiàn)對整個病毒入侵過程的動態(tài)化模擬,呈現(xiàn)出病毒入侵人體的詳細過程,展現(xiàn)病毒如何對人體造成危害.值得強調(diào)的是,視頻資源可以集聲、色、形等各個方面為一體,促進學生個人感知能力的提升.舉個例子,教師針對生物保護色以及擬態(tài)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相關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大自然中相當一部分動物均能夠根據(jù)四周環(huán)境變化針對自己的保護調(diào)進行相應變化.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銀鼠相關的視頻進行播放,學生通過視頻可以發(fā)現(xiàn),銀鼠在白雪的背景下很難被大家發(fā)現(xiàn),它還會在白雪融化之后改變自己身上的毛皮顏色,在春天時,銀鼠會換上紅褐色的毛皮,這種紅褐色正好與土壤的顏色融為一體,而到了冬天,銀鼠又回重新便會白色的皮毛,實現(xiàn)對自己的有效保護.通過這種視頻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銀鼠借助偽裝手段順利躲避其敵人,促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由于這些視頻資源相對較生動和形象,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保護色及其應用的過程,進一步理解相關教學知識,增強學生的個人認知水平.

四、利用視頻資源,充實課堂內(nèi)容

在初中生物教學工作中應用視頻資源,能夠有效省略掉板書以及畫圖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耗費的時間,促使教學能夠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同時能夠盡早引導學生參與當堂訓練,進一步豐富初中生物教學內(nèi)容.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視頻播放的方法展示各種生物知識點,優(yōu)化學生知識結(jié)構(gòu).舉個例子,針對“植株的生長”相關內(nèi)容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學生還沒有針對相關化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學習,所以無法真正理解無機鹽以及有機物相關概念,無法辨別兩個概念之間存在的差異.教師通過選擇無土栽培相關視頻進行播放,能夠進一步延伸生物教學內(nèi)容,深化學生對無機鹽以及有機物的個人理解.又如,在進行《遠離煙酒 拒絕》中的探究實驗“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時,有不少學生根本不知道水蚤心臟在哪里,通過自己制作的在顯微鏡下的水蚤視頻,與學生一起辨認水蚤心臟位置.通過視頻資源教學方法,不但能夠減少教學演示實驗耗費的時間,而且還能夠擁有更加充足的時間投入實驗以及知識應用實例教學中,保證學生對于相關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化,進一步充實課堂內(nèi)容.

五、利用視頻資源,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8篇: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

初中生物實驗是一門研究生命現(xiàn)象、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生理功能的學科,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學抽象的理論,可以提高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生物實驗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記憶[1,2],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習效率。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探究的科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學生還可以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客觀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更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3]。

一、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設備不完善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經(jīng)費緊張,實驗室建設不完善,實驗器材、儀器、試劑、輔助資料等缺乏,使很多生物實驗無法正常開展。有些學校的儀器設備雖然配備齊全,但是害怕學生對設備有所損害或有些儀器試劑對學生有危險,只允許學生參觀,而不能動手做實驗,所以學生也只是參觀者而不是實踐者。而有的學校實驗室的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課時量少等因素也阻礙了生物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4]。

(二)學校不夠重視

學校對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一般,由于大部分省份中考不考生物,所以學校一般將學習重心放在其他課程上[2],導致學生也不重視這門課程[5]。另外,由于初中科目較多,很多學生具有偏科現(xiàn)象,還有一部分學生覺得自己以后打算學文科,所以就放棄了包括生物在內(nèi)的其他理科副科,他們覺得反正高考不考,學不學都無所謂,不會影響自己以后對高中學校的選取。

(三)教師教學方法落后

有些教師為圖方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用的是同一套教案,并且教學設計也沒有新穎性。課堂上教學方式單一,多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并且學生對知識點也是死記硬背,使得龐雜的知識點更加枯燥無味。這與信息時代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相背離,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有的教師想當然地認為只要使用了PPT多媒體教學就是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而他們忽略了如果只是機械的講PPT,其實也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對多媒體進行多方位的應用,不能達到多媒體的教學效果。

(四)忽視學生的主動性

目前,國內(nèi)初中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是老師在實驗課前會設計好實驗課的內(nèi)容、實驗步驟,然后準備實驗儀器、試劑和材料等。這些過程學生都沒有參與,而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操作實驗,并沒有主動思考和質(zhì)疑實驗的內(nèi)容、步驟和結(jié)果是否合理。有的同學甚至對所要探索的東西也沒有疑問,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工具或者試劑也都沒有懷疑,僅僅是為了實驗而實驗。再加上由于有些實驗用品不僅價格高而且還具有危險性,所以,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都會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久而久之,學生的實驗操作就會顯得很呆板。這樣的課堂盡管學生沒有出現(xiàn)安全事故,儀器也沒有損壞,但是卻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不足

初中生物知識很多都與我們?nèi)粘5纳钕⑾⑾嚓P,有些教師特別依賴課本上的知識,死板的進行實驗,不善于從生活中尋找實驗材料,這樣不利于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更不能激發(fā)學生對實驗學習的興趣。有的教師在課堂的導入上也不能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一堂課的開始就讓學生覺得索然無趣,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有的教師在講解重點知識點時也不能很好的聯(lián)系實際生活,只是一味地告訴學生“這是重點”,但是學生如果沒能完全理解這個重點,就更談不上掌握了。

(六)評價體系不健全

教師在對學生的實驗成績進行打分時,往往只是根據(jù)實驗報告結(jié)果來評定,這種評價方式太武斷了。對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情況、依據(jù)理論知識進行實驗前的準備工作情況、實驗過程中的態(tài)度和操作以及對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在評定成績時都沒有考慮進去。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很大程度上會澆滅學生對于生物實驗的學習熱情,覺得只要實驗報告寫得好就可以了,從而忽略了對實驗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學校的評價體系不健全。

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應對策略

(一)靈活運用教學設備與實驗材料

學校在生物教學中應該追加實驗經(jīng)費,完善實驗設備、儀器和試劑,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進行操作。例如,“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實驗中,教材上選用的是培養(yǎng)皿、濾紙或者紗布,而事實上我們在做這個實驗時,用廢棄的瓶子或紙盒、衛(wèi)生紙等都可以進行裝置的替換,這樣我們在家里也可以完成這個實驗,避免了來實驗室的繁瑣程序。另外,在一些實驗中,也可以通過替換試劑的方法來達到實驗的要求與目的。例如,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中,可以通過增加酒精的濃度來加速葉片的脫綠。有些實驗,實驗材料也可以進行替換,“觀察葉片的結(jié)構(gòu)”實驗中,由于韭菜的葉片更好處理,可以用韭菜替代教材上的菠菜或蠶豆葉片。

(二)重視實驗教學

初中生物實驗應該受到學校、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學校要積極配合教師的實驗課。學校還應該增加生物課外讀物,普及生物常識,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的興趣。例如:“觀察植物蒸騰現(xiàn)象”的實驗中,主要包括三部分內(nèi)容,首先是選取綠色植物;其次用塑料袋封住綠色植物;最后通過陽光照射后觀察現(xiàn)象。這個實驗學生可能會在不破壞校園綠化的前提下采集一些綠色植物作為實驗材料,學校應該給予支持[6]。另外,學校還應該設有開放性實驗室,這間實驗室內(nèi)的儀器和試劑對學生都沒有危險性。但是這間實驗室并不安排實驗課,實驗室正常上課時間不鎖門,學生可以隨時來實驗室對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動手操作,也可以對感興趣的科學問題進行科學探究,并且學生在做完實驗后要自覺將實驗臺面清理干凈,將實驗室的衛(wèi)生做好。

(三)教學方法與時俱進

教學方式應該多樣化,教師應結(jié)合生物新課程的特點,積極探索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7]。比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8],在“觀察動植物細胞結(jié)構(gòu)”的實驗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展開實驗,一些學生進行臨時裝片的制作,一些觀察細胞結(jié)構(gòu);另一部分學生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和梳理。也可以通過翻轉(zhuǎn)課堂模式開展實驗,例如,在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制作有關光合作用的簡單小視頻,學生通過觀看小視頻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對相關內(nèi)容提出疑問,帶著問題進行實驗,將會大大提升實驗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應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9],例如,“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校園,探索校園中的綠色植物,這樣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在講解“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植物細胞或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或減數(shù)分裂的視頻,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再用板書對有絲分裂或減數(shù)分裂時染色體的數(shù)量和形態(tài)變化進行演示,讓學生掌握生物體的生長除了細胞體積的增大還包括細胞數(shù)量的增多。在多媒體和板書相結(jié)合的直觀演示中,學生可以掌握對細胞這種微觀世界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家里的饅頭放的時間長了會長出綠色的斑點,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提問學生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學生感興趣的同時引出本節(jié)課的實驗內(nèi)容,從而引出真菌孢子的知識。再比如:在講解“消化與吸收”中的“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下課后細細品嘗米飯或者饅頭,然后細細感受米飯和饅頭的味道,問學生米飯和饅頭經(jīng)過細細品嘗后味道怎么樣?是不是變甜了?很多學生都會好奇平時吃米飯和饅頭時并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變化,為什么細細咀嚼后就會變甜,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會主動進行學習。再如:在教學“免疫系統(tǒng)”時,由于免疫系統(tǒng)對初中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所以,如果不想辦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起來就會顯得枯燥無味。教師可以用教室代表免疫系統(tǒng),以教室的門和窗代表免疫物質(zhì),以學生個體代表免疫細胞,學生關閉教室門和窗就可以保證教室的安全。同樣,對于我們這節(jié)的知識來說就是免疫細胞利用免疫物質(zhì)來保證免疫系統(tǒng)的安全。這樣一來,學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免疫系統(tǒng)、免疫細胞和免疫物質(zhì)之間的關系,將復雜抽象的生物知識具體化,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密切聯(lián)系生活

生物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因此,用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引出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交流欲望[10]。例如,“測量某種食物的能量”實驗中,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食物呢?為什么要吃這些食物呢?”帶著懸念,引導學生求知的欲望。再比如,教師在講解植物的向光特性時,可以給學生發(fā)些牽?;ǖ姆N子,讓學生回家去種,并用紙盒子蓋住種子,只給紙盒子的一面開一個口子,一段時間后,牽?;ň蜁拈_口子的一面長出來,由于親身體驗了這一過程,就會有強烈的愿望想知道原因,這時老師就可以引出植物細胞中的生長素影響植物的生長方向這一知識點。再比如,在“生物的變異”的講解中,教師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提問“同學們,為什么你們有的人與爸爸或媽媽長得特別像,有的人卻一點也不像自己的父母呢?比如說你父母的皮膚明明很白,可是你的皮膚卻黝黑,這是為什么呢?這種與學生本身密切相關的知識點,學生會非常感興趣,從而會激發(fā)他們探索學習的欲望。再如:在講解“人體的呼吸”時,教師提問:大家生活在世界上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呼吸,呼吸就是人體與外界不斷進行氣體交換,怎樣進行氣體交換?進行氣體交換的結(jié)構(gòu)基礎是什么?哪些器官可以進行氣體交換?這些器官的功能分別是什么?在這些與實際生活相關問題的引導下,學生一步一步被教師帶入課堂情境中,然后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圖片展示呼吸系統(tǒng)的各個器官以及這些器官在人體中的大概位置并對這些器官的功能進行解釋,從而使學生了解了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結(jié)構(gòu)。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性。

(六)健全評價體系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學效果新的評價觀應運而生,教學評價與課堂教學效率密切相關。表現(xiàn)性評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從整體上對學生進行評價而不僅僅只是針對期末成績進行評價,更加關注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更加注重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理論知識或某些技能獨立進行實驗并對實驗結(jié)果加以解釋,是以學生在真實的實驗操作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對理論的應用和實際操作能力為評價依據(jù)。因此,教師對學生最后成績的評定應該包括理論知識的應用、依據(jù)理論知識進行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驗態(tài)度、實驗結(jié)果以及對結(jié)果的分析等,要從整體上對學生的生物實驗進行成績評定。

參考文獻:

[1]陳志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與微視頻整合的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17.

[2]韓愛琴.實驗教學激發(fā)初中生生物學習興趣的實踐探究[D].延安大學,2017.

[3]葛伯紅.初中生物拓展實驗的開發(fā)與應用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0(07):62.

[4]趙雅卉.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7.

[5]劉愛東.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體會[J].基礎教育論壇,2020(13):29-30.

[6]何慧彬.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優(yōu)化[J].新課程,2020(10):179.

[7]陳璐.初中生物教學方法的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34):28-30.

[8]王英.注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2):116.

[9]陳亞麗.注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J].文理導航(中旬),2019(4):65+67.

第9篇:初中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科學探究;基礎;遷移能力

一、依據(jù)教材,立足基礎

科學知識是科學課程學習的基石,任何一份試卷的題目一般是由基礎題、提升題以及綜合題這三個大部分構(gòu)成的。而且基礎性的題目所占的比重和分值也是較大的。在命題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好的第一步工作就是依據(jù)教材,立足基礎。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存在主要是讓教師在命題的過程中注重基礎性的知識,從而借助這些基礎性的知識更好地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試題考查課標與考試細則中的核心知識,盡量避免出現(xiàn)邊緣知識,并把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作為考查的主要任務。試題內(nèi)容基本覆蓋科學教學中大部分核心知識,如:壓強、浮力、牛頓第一定律、功、功率、聲和光、電路圖的認識與設計;物質(zhì)的微觀構(gòu)成、化學方程式、溶解度、酸堿鹽的性質(zhì);生物的結(jié)構(gòu)與層次、生命的延續(xù)、傳染病的發(fā)生與防治、生物的新陳代謝等等。這些內(nèi)容既是一個初中學生學習科學課程后必須具備的核心知識,也是高中理化生等學科后續(xù)學習必須具備的基礎。對這些知識群的認識、理解、掌握與拓展,將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多個維度,提升能力

初中畢業(yè)生科學學業(yè)的考查并不僅僅只有基礎題,在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對學生的能力有所要求的題目。例如,今年中考試卷中的第35題:將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塊,系好繩子后放入甲圖容器中,并且繩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緩慢勻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響),容器中水與木塊的位置變化如乙圖。請你在丙圖中畫出木塊的從加水開始到完全浸沒后的過程中浮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圖并說出各段變化的理由。(溫馨提示:t1時木塊恰好離開杯底 t2時繩子剛好拉直 t3時木塊完全淹沒)

對這個題目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該題目是建立在阿基米德原理的一個題目。而且這個題目是將阿基米德原理及物體漂浮時浮力與重力的關系進行分析,將整個過程分為離開容器底前,漂浮且繩子未拉直時,繩子拉直后未完全浸沒前,完全浸沒后幾個階段進行分析,所以,這是一個對學生靈活運用有關知識能力的考核。

因此,教師今后在設計科學這門學科的試卷時,在命題上一定要注意提升學生的能力發(fā)展,主要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立足教材實際。上題就是立足阿基米德原理的有關知識點。

(2)注重創(chuàng)設具體化的背景情景。上題就是以物體沉浮情況為背景來設計的命題。

(3)注重平時對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訓練。上題中就需要學生說出各段變化的理由

(4)融入靈活性、遷移性的設計方式。上題中就需要學生對所學知識用圖線的形式表達作圖。

教師如果能夠在命題設計過程中做到以上幾點,那么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靈活思維發(fā)展能力以及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將通過教師的命題得以發(fā)展。

三、強調(diào)實驗,注重探究

試題除了關注學生對實驗過程如實驗設計、實驗基本操作認識的掌握程度考核,更關注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結(jié)論評價的考核。例如今年中考試卷中的第26題: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1)實驗探究的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

A.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實驗,在紙上記錄像與像的位置B 、B′;C 、C′。

B.拿另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與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在紙上記下該蠟燭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將一塊玻璃板豎立在紙上,在紙上記下玻璃板的位置。

D.選取兩支大小相同的蠟燭,把一支蠟燭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蠟燭的像時,在紙上記下蠟燭的位置A。

(2)步驟A的實驗目的是 。

(3)圖乙是物、像的位置實驗記錄。請你利用測量工具對乙圖的實驗記錄作出處理并得出相應規(guī)律 。

本題考查的是平面鏡成像原理實驗,平時在課堂上教師對該實驗采取的教學手段是直接講解或是課堂演示,那么學生學習之后對該知識點也是死記硬背,但如果采取的是課堂上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那學生對該知識點就會靈活記憶和運用,而且效果會比前者好很多。

四、關注生活,倡導ST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