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學大綱范文

教學大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學大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大綱

第1篇:教學大綱范文

關鍵詞:教學大綱;編制;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2-0170-02

課程教學大綱是指導課程教學的綱領性文件,規(guī)定了課程性質、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時安排、教材及參考書等,是培養(yǎng)方案的具體體現和落實,是組織教學、制定授課計劃、編寫教材以及教學質量檢查的主要依據,也是課程建設和課程評估的重要內容。[1]在現代教育的認識視野中,教學大綱是將師生雙方置于傳授和學習創(chuàng)新智慧與能力的教育目標和教育背景下,對教師與學生雙向角色以及他們各自的權利和義務進行既切實有效又相對意義寬泛的闡釋。

一、編制課程教學大綱的意義

1.完善教學文件,規(guī)范教學工作。課程教學大綱是執(zhí)行人才培養(yǎng)方案、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指導性教學文件,是課程建設的基礎。對規(guī)范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和總體辦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2.指導師生教與學,明確學習目標。教學大綱有助于規(guī)范和指導教師的教學,使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和課程重點;有利于教師明確培養(yǎng)學生什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達到何種培養(yǎng)效果。教學大綱是學生“知情學習”的基礎[2],使學生明確本門課程在整個專業(yè)學習中的地位,該學什么,怎么學,達到什么學習效果,對將來職業(yè)有何意義。

3.提供評價依據,保障教學質量。教學大綱也是測量和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依據,它使教師能夠更加合理有效地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作出測量和評價,讓學生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信息;教師通過這些信息進行教學反思,更有針對性地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保障教學質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3]

二、目前我校課程教學大綱中存在的問題

我校在近幾年的教學改革中,不斷完善課程教學大綱,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1.“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體現不足[1]。學校在制定課程教學大綱的過程中缺少學生的參與,缺少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教學大綱的關注度不夠,致使許多學生缺乏對課程的整體認識,課程學習存在盲目性。

2.對課程教學大綱的認識不足[4]。教學大綱的編制者對教學大綱的地位和編制目的不夠明確,只是把課程教學大綱作為一個教學文件存放在教學管理部門,以應付學校及上級部門的檢查,所以在編制過程中不夠重視,有形式主義傾向。在審核過程中,學校層面更多的是形式審查。

3.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制缺乏整體性和針對性。現在的大綱在編寫過程中都是以教研室為單位,對于同一專業(yè)有先行后續(xù)關系的課程中重疊部分內容不能很好的歸納,有重復現象出現;同時,針對不同專業(yè)開設的同一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也沒有明確的區(qū)分,往往只是在課時數上的壓縮,而具體內容的區(qū)別不大。

4.課程教學大綱存在重內容輕方法的現象[5]。在教學大綱中往往是長篇累牘的教學內容,而對于教學方法往往是一筆帶過,這不利于學生的課前準備和課堂參與。

三、美國高校課程教學大綱的實踐經驗[6,7]

1.概念的界定。美國高校將課程教學大綱視為“a contract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professor regarding course expectations and policies”(即學生與教師就課程預期及政策達到的契約)。相較于中國許多高校將“課程教學大綱基本涵義”界定為“依據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制定的指導教師課題教學的法規(guī)性文件,是教學計劃的具體表現形式”,美國高校教學大綱的當事人更明確,對象更明了,利益更直接。

2.美國高校的教學大綱使用主體明確,內容針對性強。美國高校認為:“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主體,教學活動由‘教’和‘學’兩個部分組成,‘教’是為了‘學’?!痹谶@個觀念的引導下,美國高校的教學大綱使用主體明確,即學生,絕非為了應付學校上級管理部門檢查之用。大綱強調程序性,即主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遵循的步驟及注意事項。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都有叫做“學生責任”的一欄,在該欄里規(guī)定了學生課前應該準備的資料,課中需要參與的活動以及課后要做的調查。為幫助學生在本門課程中取得良好成績,有些教師還會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課程的情況在大綱中提供一些有針對性的信息。

3.美國高校的教學大綱具有法律效力。美國人的法律意識非常強,即使是師生之間也會用教學大綱這樣的契約規(guī)范彼此的權利和責任。一旦課程教學大綱發(fā)到學生手中且學生無異議時,該大綱就對師生具有了法律上的約束力,須嚴格遵守所規(guī)定的內容。

4.美國高校的教學大綱注重師生的溝通和互動。通常會在每門教學大綱中公布教師的聯(lián)系方式,方便學生與教師探討學術問題。大綱中會列明對學生的具體要求、課業(yè)任務安排、每次上課內容和時間安排等,學生在進入課程學習之前就能知道自己本門課程的整個學習過程的任務,以便提前做好預習和研討準備工作。

四、對我校課程教學大綱編制的啟示

1.理念更新: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入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制過程。學生是課程教學大綱的最終受益者,因此在制修訂教學大綱的過程中,要充分征求學生的意見。大綱確定后要求學生反復研讀,深刻領會教學大綱的指導性作用,以更好地指導后期學習。

2.定位準確:課程教學大綱應是學生與教師的契約?!敖獭笔菫榱恕皩W”,“教”的質量最終體現在“學”的質量上,師生是學術共同體。課程教學大綱應是學生與教師的契約,絕不僅僅是應付上級部門檢查的行政文件。教學大綱的制修訂,應該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師生共同編制完成,大綱需在教師與學習者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以及教育制度的權威與教師和學生直接得以交流傳遞,并在教師與學習者之間形成契約。

3.內容創(chuàng)新:將課程學習指南加入課程教學大綱。大綱除了常規(guī)性、規(guī)定性內容,如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考核方式、評分標準、課堂紀律、課后閱讀材料等,還應該再加入課程學習指南的內容,如建議學生如何學習、如何記筆記,如何上課;提供課堂常用專業(yè)術語表;列出可以進一步研究的課題的參考資料。[6]

4.注重評價:大綱引入形成性評價。進行課程教學大綱評價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學習者是否達到了大綱既定的目標,如果發(fā)現某些方面尚未達到,就要調整或完善大綱的內容。Richards將形成性評價定義為某一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的評價,確定其有效性如何,如有問題,指出問題的所在。這是一個過程性的完善和發(fā)展。引入形成性評價可以使大綱更好更及時地得到改進。

5.過程動態(tài):教學大綱編寫應該具有動態(tài)性[8]。教學大綱要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才能保證穩(wěn)定的教學質量。但教學大綱也要及時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和當代科技發(fā)展的最新水平,同時也要將學生對教學大綱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融入,因此教學大綱要有一定的動態(tài)性,以更好地體現其“適應性”。

6.舉措落實:以項目推動建設。以有效的激勵機制推動教師教學方法改進,如學??梢栽O立優(yōu)秀教學大綱建設項目,立項標準既要體現出新舊大綱的差別性和創(chuàng)新性,又要具備合理性。[5]通過項目建設,帶動學校教學大綱的整體水平提升。

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制,要實現框架上從內容性向程序性轉變,用途上從行政教學文件向學習指南轉變,評價上從知識回憶向能力考核、從終極評價向校調教學作用轉變。通過進一步完善教學大綱的編制,做好學校的教學基本文件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魏澤.高校課程教學大綱編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2]馮大鳴.“知情學習”:主動學習的基礎——美國的學生版教學大綱解讀[J].中小學管理,2009,(7).

[3]方華明.中美高等教育學專業(yè)教學大綱對比分析——以福建師范大學和賓州州立大學為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28).

[4]胡蜂,莫降濤,蘭繼斌.新設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編制(修訂)的探討[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部),2007,(29).

[5]張勇,張曉輝.高校教學大綱編寫存在問題及解決思路[J].經濟師,2011,(1).

[6]祝吉芳.高校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與執(zhí)行——美國的經驗與中國的實踐[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1).

[7]樊萱,借鑒美式教學大綱?搖創(chuàng)新我國高校課程教學大綱[J].科教文匯,2011,(6).

[8]祝司霞.如何做好醫(yī)學本科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J].科技信息,2011,(25).

第2篇:教學大綱范文

一、 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

合同法課程代碼:

課程類別:

學 時:

學 分:

二、 適用層次、專業(yè)

網絡法學本科

三、教學目的、要求

合同法在本科教學中為2個學分,是法學專業(yè)設立的一門基本的必修課程。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交易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是市場經濟的核心交易規(guī)則,是市場經濟社會的基本法律。因而學習并掌握合同法的有關理論及法律規(guī)定,對本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習合同法需要有法理學、民法學等課程的基礎,在學習過程中還要聯(lián)系相關的單行法規(guī)如擔保法、拍賣法、招標投標法、保險法等等,并能夠密切聯(lián)系現實生活,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

四、 教材

崔建遠:《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五、教學內容

第一章 合同法緒論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學習要點:

1、合同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2、合同法基本原則~

第二章 合同的分類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不同合同類型及其分類的法律意義。學習要點: 1、合同分類的意義

2、具體的合同類型~

第三章 合同的訂立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合同訂立的概念,掌握合同成立的要件和要約、承諾規(guī)則。學習要點:

1、合同的訂立與合同的成立的區(qū)別~

2、合同成立的要件~

3、要約的概念與構成要件~

4、要約邀請與要約~

5、要約的法律效力~

6、要約的撤回、撤銷和消滅~

7、承諾的概念及構成要件~

8、承諾的方式

9、承諾的生效

10、承諾的撤回

第四章 合同的內容與形式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合同的條款、內容,掌握合同權利與合同義務,了解合同的形式。學習要點:

1、提示性的合同條款

2、合同的主要條款

3、合同的普通條款

4、合同權利~

5、合同義務~

6、合同的形式~

第五章 合同的效力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合同效力的法律意義,掌握合同的有效要件、合同無效的原因、合同的可撤銷原因及其行使,掌握合同效力的補正方式以及合同不成立、無效、被撤銷或不被追認的法律后果。學習要點:

1、合同的有效要件~

2、合同的無效~

3、合同的撤銷~

4、合同效力的補正~

5、合同不成立、無效、被撤銷或不被追認的法律后果~

第六章 合同的履行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合同履行的有關規(guī)則,掌握雙務合同履行中各種抗辯權制度。學習要點:

1、合同履行的概念及原則~

2、合同履行的規(guī)則

3、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第七章 合同的保全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合同保全制度的概念、特征與功能,掌握撤銷權、代位權的構成要件、行使方式及效果。學習要點:

1、合同保全的概念及特征~

2、合同保全與其他債權保障形式的關系~

3、債權人的代位權~

4、債權人的撤銷權~

第八章 合同的擔保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合同擔保的種類、法律性質,掌握保證與定金制度中具體的法律問題,熟悉合同法及擔保法的相關規(guī)定。學習要點:

1、合同擔保的界定及種類

2、合同擔保的法律性質~

3、保證~

4、定金~

第九章 合同的變更與轉讓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合同變更的條件與效力,掌握債權讓與、債務承擔及合同權利義務的概括轉移。學習要點:

1、合同變更的概念及條件

2、合同變更的效力~

3、債權讓與~

4、債務承擔~

5、合同權利義務的概括轉移~

第十章 合同的解除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合同解除的概念、與有關制度的區(qū)別,了解合同解除的條件和程序,掌握合同解除的效力。學習要點:

1、合同解除的概念

2、解除與有關制度的區(qū)別~

3、合同解除的類型~

4、合同解除的條件~

5、合同解除的程序~

6、合同解除的效力~

第十一章 合同權利義務的終止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法律性質及終止的各類原因、方式及法律效力。學習要點:

1、 清償~

2、抵銷~

3、提存~

4、免除

5、混同

第十二章 違約與違約責任 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違約的幾種形態(tài),掌握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的理論基礎及法律規(guī)定,掌握幾種重要的違約責任。學習要點:

1、違約行為~

2、違約形態(tài)~

3、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

4、免責條件與免責條款~

5、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

6、強制履行~

7、賠償損失~

8、違約金~

第十三章 合同的解釋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合同解釋的概念、原則與規(guī)則,了解格式條款與免責條款的解釋規(guī)則及其特點。學習要點:

1、合同解釋的概念

2、 合同解釋的原則~

3、 合同解釋的規(guī)則

4、合同漏洞的補充

5、格式條款的解釋

第3篇:教學大綱范文

課程設計中每一門課程都離不開教學大綱的指引,編寫教學大綱應根據課程體系和內容進行,規(guī)定教學的任務和學生掌握技能情況,教學大綱是系統(tǒng)性的指導文件,它可以連貫地指導每一章節(jié)的教學計劃,一般教學大綱的結構都由三部分組成:說明、文本、附錄。在此簡述大綱的作用,教學的目的和指導思想,教學計劃的編寫安排和原則,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建議,教學大綱的正文涵蓋了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課程設計、學時安排以及考核辦法。教學大綱的制定應該反映舞蹈教學的任務,保證學前教育可以發(fā)揮兒童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在培養(yǎng)兒童審美,促進兒童智力和體力發(fā)育,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培養(yǎng)良好性格和豐富情感。教學大綱應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舞蹈課堂的教學大綱必須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踐,理論聯(lián)系實踐是對實踐的重視,是學生的舞蹈課程的鞏固和加深。

2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大綱的發(fā)展現狀

2.1學前教育舞蹈課堂存在的問題

學前教育舞蹈課堂學生缺乏一定的舞蹈基礎,沒有接受舞蹈專業(yè)老師的正規(guī)培訓。沒有舞蹈基礎的學生在接受舞蹈專業(yè)課堂知識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掌握片面的舞蹈技能,很少能掌握全面的舞蹈技能,需要老師針對性地進行加強型輔導,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有大量的老師,要求老師掌握完備的舞蹈技能和理論知識,這樣才能保證學前教育的舞蹈課堂得以順利開展。

2.2課程內容落后,定位不準

學前教育舞蹈課程主要針對的是幼兒課程,對學生藝術方面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目前學前教育所開設的課程很難滿足專業(yè)舞蹈老師的要求,要想提高舞蹈課堂的教學質量的關鍵是要提高課程設計的科學性。要保持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系統(tǒng)性和專業(yè)性,還需要一定的獨特性作為支撐,學生要完成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任務必須依靠以上三個方面的順利實施。學前教育舞蹈課堂是一場培養(yǎng)幼兒教育師資力量的重要方法,對老師的要求較高,要求老師必須全面掌握一定的教學、心理、創(chuàng)作、表演和編排的能力,示范要具有規(guī)范性,教學還需具備一定的時效性。但是目前的教學任務完全成了老師們主要目標,大量的學生要求上課時間一定大于老師的編排舞蹈的時間,這就導致老師無法對現有的舞蹈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創(chuàng)新。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重復練習一個舞蹈,學生無法體會到舞蹈的樂趣,對舞蹈沒有興趣就很難學好舞蹈,學前舞蹈的課程目標也就自然難以達到,更不用說提高學前教育階段學生的藝術細胞和對生活的感知能力。

2.3學前教育舞蹈課堂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

舞蹈種類有很多種,教學改革需要從多種舞蹈中確定一種合適的舞蹈種類,保證舞蹈課堂可以發(fā)揮其既定的功能。學前教育舞蹈課堂是一個特殊的舞蹈課堂,它和自娛自樂的廣場舞有一定的區(qū)別,和專業(yè)的舞蹈訓練人員的舞蹈也大不相同。學前舞蹈關鍵在于提高學前兒童對于身體的鍛煉,對學前兒童性格情操的陶冶,提高學前兒童的好奇心并培養(yǎng)他們的穩(wěn)定愛好。這項教學活動具有綜合性,只有清晰準確地認識教學任務才能完成教學任務并發(fā)揮教學功能,老師需要掌握學前教育中的教學、表演、編導課程。對每一個獨立的課程都要進行一定的編排強化訓練,這樣才能達到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標準。因此學前教育舞蹈教師的任務繁重且意義深遠,但是并非所有的老師都能體會到教學意義的重要性,有部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定的引導,他們對舞蹈的認識還停留在對已經編排好的舞蹈進行模仿的階段,課堂教學中沒有認真付出,存在走過場心態(tài),課外時間缺乏鍛煉和對教學課程的總結和發(fā)揮,尤其是對現有課堂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對學前教育兒童今后的發(fā)展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2.4學生基礎弱,課程安排時間不科學

在對舞蹈課程的認識上,學生和老師都有一定的錯誤認識,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的身體素質達不到舞蹈課堂對身體的高標準要求,對舞蹈課的學習也是自信心不足。學生出現這種學習態(tài)度主要是對舞蹈課程的認識不足導致的,學前教育增加對舞蹈課程的學習,對學前兒童的身體柔韌性鍛煉和意志力培養(yǎng)都具有一定好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前教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自身特點進行授課。但是學前教育舞蹈課程大部分的課程時間不夠,舞蹈課程每學年只有短短十幾個課時,學生對舞蹈的適應能力很難短時間內提高,每一學年的課程結束后都會對課程有所認識,但是舞蹈專業(yè)學習并沒有深入進去。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老師在專業(yè)素質過硬、授課時間不足的情況下也沒法進行完整的課程傳授,在對原有課程進行縮減的情況下,如何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高質量的舞蹈訓練還是一個難題。

3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大綱的改革方向

3.1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對學前教育舞蹈專業(yè)進行課程改革是新時期舞蹈課堂改革的必然要求。舞蹈課堂在學前教育階段的開展局面如火如荼,舞蹈課程的改革首先有利于解放學前兒童的性格,中國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封建制度對國人的性格形成了無形的影響,沉穩(wěn)內斂,含蓄拘謹的中庸性格成了國民代表性格。中國社會對改造國民性格的改造早已經不是新鮮話題,早在民國時期就有魯迅等一批激進的文學家對國人性格做出批判,批判中國人的性格缺乏一定的張揚性和鮮活性,中國社會經濟的進步、社會生產關系和生產活動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少人的權利意識和公民意識開始覺醒,這是因為社會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性格改變。要想從根本上更加積極主動地對民族性格進行改變,課程改革是重要方法,課程改革強調了學習方法的改變、對學生的個體的尊重和保護。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質疑和探究。鼓勵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采用發(fā)展性評價法,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和進步,給學生成功的經驗,將學生培養(yǎng)成樂觀、積極、自信、勇敢、樂于分享、善于溝通且具備獨立人格的人。其次課程改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實踐。

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就開始進行素質教育改革,從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到把課堂教育確定為教育的主戰(zhàn)場,但是素質教育依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21世紀初國家提出要把課程改革列入教育改革總規(guī)劃,提出同課程改革并列的三大改革方案———改革考試和評價制度、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課程改革成了素質教育的排頭兵,課程改革是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關鍵性措施,是對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穩(wěn)步前進的重要法寶。課程改革還可以從第三方面推動,教師隊伍中有部分人員已經對教育工作充滿了怠倦和失望,缺乏對工作的積極性和內在主動性,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出現了照本宣科、墨守成規(guī)的問題,教師隊伍的探索精神是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基礎,沒有良好的教師隊伍作為支撐很難有很好的學習成果,發(fā)展研究性教師就是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研究和調查,還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變化,創(chuàng)新課堂氛圍,設計教學活動,搭建老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的互動平臺,研究最佳的學習效果,課堂生活因為教師的探索精神和探索成果而變得生動蓬勃、趣味無窮。

3.2教學大綱改革的方向

首先,適當地改變教學方法,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天賦不同、興趣不同,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同,接受能力自然有所差別。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老師要保證質量和進度,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調動學生對舞蹈課堂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意識,放棄原有的照搬成熟舞蹈模式的做法,不斷開創(chuàng)新的舞蹈教學方法,增加學生掌握舞蹈技能的速度和數量。對有些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差的學生,老師要保持樂觀和積極情緒,同時對學生的情緒加以影響,根據學生的能力決定課程的進度快慢,在學生遭遇學習障礙的時候對其進行鼓勵和幫助,建立互相幫助小組,讓學生進行相互幫助和關懷,提高學生之間的交流頻率,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因材施教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觀念,這種教育方法適應了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自我體驗和自我總結的能力,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及時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不斷進行模仿和改進,讓每一個舞蹈動作都能有學生自己的理解,這樣才能增加其對舞蹈的魅力和內涵的理解。其次,明確舞蹈課程教學目標,針對課程缺點進行完善。

教育目標的指導性要求學前教育舞蹈課程必須與大綱相銜接,針對環(huán)境的變化、學科發(fā)展、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適應力等相關情況制訂行之有效的課程規(guī)劃。舞蹈課程如果僅僅是進行舞蹈技能動作的傳授脫離了舞蹈的社會性,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改革就是要順應舞蹈的教育和社會功能,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及時關注并引導,傳授給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這一學齡段的學生主要對其進行實際技能的鍛煉和審美情操的培養(yǎng),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開設主要是通過舞蹈動作的模仿和創(chuàng)作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舞蹈動作和舞蹈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舞蹈風格的認識,有意識地給學生呈現多種類型的舞蹈,提高學生自學的興趣和自己的意志力,在學生舞蹈創(chuàng)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可以組建舞蹈互助小組和舞蹈排練興趣小組,讓學生自己編排自己的舞蹈,由專業(yè)老師進行指導并進行一定的輔助和幫助。定期組織文藝演出增強學生對舞蹈的感知能力。再次,對舞蹈教材進行及時地更新和換代。學前兒童的舞蹈教材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現有的學前教育舞蹈教材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制約,已經完全喪失了對學前兒童教育的意義,對學前兒童興趣的培養(yǎng)功能已經名存實亡,老師只是照搬原有的老套俗氣的舞蹈課程,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該符合學前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選擇內容活潑、教程有趣、學生感知強的課程。

藝術化的舞蹈課程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中國的民間舞蹈素材數量巨大,通過民間舞蹈的啟迪提倡舞蹈學習,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表現力、鑒賞力、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學習有利于學生舞蹈基礎的培養(yǎng)。此外,進行舞蹈課程的組織方式改革,實施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學前兒童的教育課堂需要男教師的參與,近年來男教師的引進大大提高了舞蹈課的組織方式。注重課堂的差異化,對課堂的男女差別、學習能力差別都有記錄并根據不同特點進行分組教學,如通過課外教學和實踐提升學前兒童對舞蹈的理解能力,感知自己的舞蹈能力并對自己的舞蹈學習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及同學間相互評價,改變原有單一考試評價學習效果的方式。舞蹈課堂中學生對自己評價同樣也是對老師教學質量的評價。老師應該借助學生的自我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利用音樂對舞蹈的輔助作用,音樂和舞蹈無法分離,兩者相輔相成。教學過程中利用好音樂進行輔助教學,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可以很好地配合舞蹈的動作。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協(xié)調性的影響,利用歡快輕盈的音樂進行跳躍練習、利用舒緩柔美的音樂進行慢動作搖擺練習。

4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大綱改革案例

某學校制訂學前教育教學大綱,根據課程改革精神決定對原有學前教育舞蹈課堂的大綱進行改革,改變了學前教育舞蹈課堂的教育目標、教學任務、舞蹈課時比例、教材內容和考核評定方法。以下為學前教育舞蹈課堂教學大綱改革方案草案。

4.1學前教育舞蹈課堂教學目的

學前教育舞蹈課堂要培育對社會發(fā)展有用并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學前期的教育非常重要,要通過學前教育舞蹈課堂鍛煉學生的身體、陶冶學生的情操、鍛煉他們的意志、培養(yǎng)他們穩(wěn)定的興趣。

4.2學前教育舞蹈課堂教學任務

掌握舞蹈課堂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教學任務,初步懂得人體美和動作美的概念,理解老師的動作要求。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規(guī)范指導并提高學生對各種舞蹈的識別和動作練習,提高學生的節(jié)奏感、靈活性和柔韌性。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宣傳,讓學前期兒童樹立主體意識、主動精神,促進其交流和溝通。

4.3學前教育舞蹈課堂教學原則

把握民族性和時代性的統(tǒng)一。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民族文化予以繼承和發(fā)揚,緊跟時代步伐引進百姓喜聞樂見的舞蹈素材。學前舞蹈靈活多樣,既要遵循繼承傳統(tǒng)又要有所發(fā)揮,要求老師可以進行一定的知識講解,堅持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對待傳統(tǒng)舞蹈中的動作標準堅持繼承,對新式舞蹈的選取應結合具體教學要求進行靈活選取。4.4學前教育舞蹈教材內容和要求舞蹈理論基礎和方法,舞蹈的基礎訓練包括身體姿勢和動作形體訓練,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訓練,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基礎動作。每個年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不一樣,以初級為例,要求掌握舞蹈的基礎動作和舞蹈使用的場地和器械,基本動作的認知。難度不宜過大,以吸引學生興趣為主。

4.5舞蹈教學的成績評定和考核

第4篇:教學大綱范文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與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以下簡稱《大綱(試用修訂版)》)相比較有很大的變化。下面從基本理念、體例結構、目標定位和內容標準等方面分別介紹。 一、基本理念上的特點 國家數學課程教材改革工作主要圍繞兩大方面展開:一是對現行數學教學大綱及部分教材進行修訂,主要精神是:刪減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增加探索和實踐的內容,強調數學教育要與社會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二是研制面向21世紀新的數學課程體系,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制訂的新《標準》和實驗教材已在全國各省(市)實驗區(qū)開始實驗?,F行的《大綱(試用修訂版)》是在1992年5月形成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基礎上修訂并于2000年3月出版的?!洞缶V》的修訂以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基本思路,借鑒和吸收了當時正在制定的新數學課程標準所體現的理念和做法,精簡、調整(增加、降低)部分教學內容,適當控制了教學難度,加強了情感教育,優(yōu)化了教學方法,改革了評估方式?!洞缶V(試用修訂版)》的出版對改善面上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更好地體現數學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推進素質教育,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標準》基于國際數學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和國內數學教育改革的優(yōu)秀成果,提出了涉及數學課程價值、數學學習目標、數學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以及評價等方面的許多新理念。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八個方面:1.充分體現了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2.改變了過去小學數學以知識的積累為取向的課程體系,建立以構建學生身心全面、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為目標的課程體系;3.重組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分學段規(guī)定了數學課程的具體標準;5.注重了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改變;6.提出了數學活動應注意的策略;7.改革了評價的方式和應達到的目的;8.強調了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和影響作用?!稑藴省窂摹洞缶V(試用修訂版)》增減知識的逐步調整轉向對小學數學知識的重新組合;更加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方法的培養(yǎng);從《大綱(試用修訂版)》以知識的傳授、繼承為重點轉向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從過去注重終結性評價方式轉變?yōu)樽⒅剡^程性和發(fā)展性評價方式。《標準》和《大綱(試用修訂版)》相比較,具有理念新、起點高的特點,對新世紀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學制、課時的變化 (一)學制 現行《大綱(試用修訂版)》是五年制、六年制兩種學制并存,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分年級編排;《標準》整體考慮了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內容,根據兒童發(fā)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其中小學階段的六年分為第一、第二兩個學段,將不再分五年制和六年制,這樣不僅規(guī)范了義務教育學制,而且使數學教學和教材編寫具有一定的彈性。 (二)課時 現行《大綱(試用修訂版)》中五年制和六年制的周課時安排如下:

按每學年35周上課時間計算,五年制總課時是980課時,六年制總課時為1015課時?!稑藴省分芯拍甑臄祵W課時比例占總課時比例的13%~15%,按每學年35周上課時間計算,小學階段數學周課時和學年總課時的安排情況如下(見下表),小學六年合計數學總課時在780~980之間,與《大綱(試用修訂版)》規(guī)定的課時相比略有減少。減少的課時增加到藝術、體育和地方與學校開發(fā)或選用的課程上。

三、體例結構的安排 現行《大綱(試用修訂版)》的體例結構:(一)前言;(二)教學目的和要求;(三)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五)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分五年制與六年制兩種);附錄(關于教學要求用語的說明)。 《標準》的體例結構:(一)前言;(二)課程目標;(三)內容標準(按學段分類安排);(四)課程實施建議(按學段分類提出)。“前言”分總述、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三個組成部分??偸霾糠秩嫔羁痰亟沂玖藬祵W的內涵、地位、作用和制定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出發(fā)點。指出: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的發(fā)展變化、應用范圍的拓展,成為人們交流信息的有效手段和普遍適用的技術,直接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按龠M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發(fā)展”既是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fā)點,也是最終目標。 “基本理念”部分鮮明地突出了數學課程的特征,面向全體學生就是要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今天人們對數學的認識,不僅僅把它作為提高思維能力的有力手段,而應該作為一種文化素養(yǎng)來看待。數學內容、思想、方法乃至數學語言、符號已廣泛滲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當代計算機的發(fā)展又給數學的應用提供了一種現實的可能。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術發(fā)展的基礎,是組成人類現代文明的一種文化。而《大綱(試用修訂版)》只是將原來的表述“數學是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改為“數學是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因此,《標準》對數學的認識比《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表述更詳細也更具體?!盎纠砟睢辈糠謱W生的數學學習內容作了規(guī)定,要求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強調學生數學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多元化,學習數學的方式要實現由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到加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轉變。對教師的數學教學活動要求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基礎上,讓學生有充分的探索活動機會,真正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獲得數學活動經驗。這為從根本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因為負擔的輕重主要取決于學習者的主觀感受,數學學習對學生具有內在吸引力,“負擔”就早已成為“過眼煙云”。學生成為了數學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的角色就是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基本理念”中涉及了評價的改革。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考核學生的學習成績,“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同時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評價目標、方法,“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盎纠砟睢敝羞€對信息技術給數學教育產生的影響予以充分注意,強調“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力開發(fā)學習資源,改變學習方式,使之成為探索性數學活動的強有力的工具。 “設計思路”部分介紹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學段劃分、目標的解釋、學習內容和實施建議的說明。目標解釋從知識技能和過程性目標兩個方面進行,使用了有關的行為動詞并對操作定義予以了具體說明;過程性目標體現了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的要求。對學習內容的四個領域進行了說明,強調學生的教學活動,對發(fā)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觀念、應用意識和推理能力列出了主要表現的內容。 四、教學目標定位 在現行《大綱(試用修訂版)》中,教學目的列了三條: (1)使學生理解、掌握數量關系和幾何圖形的最基礎的知識; (2)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大綱(試用修訂版)》關于“教學目的”從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個方面提出,將過去的“培養(yǎng)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改為“培養(yǎng)初步的思維能力”,思維的外延更寬,不僅只培養(yǎng)邏輯思維,還有直覺思維、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第3條還增加了“使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注重了以數學知識為載體的人格教育。在教學要求方面對上述目的結合教學內容給予了具體的說明,也增加了一些體現新的教育理念的語言,但整體上看,教學目的還基本上局限于知識與技能范疇。 《標準》在課程目標部分按“總體目標”和“學段目標”分別闡述。將課程目標設置為“發(fā)展性領域”和“知識技能領域”,并把發(fā)展性目標放在知識與技能目標之前。發(fā)展領域目標包括對數學的認識、情感體驗、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四個方面。具體講,要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對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聯(lián)系、數學的文化價值、數學知識的特征及探索過程有所認識;使學生的興趣及動機、自信與意志、態(tài)度與習慣等方面有所發(fā)展;使學生在定量思維、空間觀念、邏輯推理方面有所發(fā)展;使學生對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應用意識方面有所發(fā)展。一個中心,就是要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稑藴省吩诜侄文繕说闹贫ê蛢热輼藴实拇_定上都是圍繞這一中心展開的?!稑藴省吩诳傮w目標中闡述了“知識與技能”同“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的辯證關系,強調它們是一個密切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在學段目標中還對這四個方面分學段給予具體闡述。 五、內容標準的重組 現行《大綱(試用修訂版)》在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上根據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適應社會和兒童發(fā)展的需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作為必學內容。同時也考慮了我國各地區(qū)發(fā)展的不平衡和學校條件的差異,適當安排了一些選學內容。修訂時對部分教學內容作了具體的增、刪、減等工作。如根據乘法的意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將3個5可以寫作3×5,也可以寫作5×3。3×5讀作3乘5,3和5都是乘數(也可叫因數)。除法的含義不給出“第一種分法”和“第二種分法”等名稱。將重量單位改為質量單位,整、小數應用題計算步驟不超過3步,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計算步驟不超過2步。四則混合運算步驟不超過3步。幾何圖形的學習順序改為:立體—平面—立體。三角形內角和由過去的選學內容變?yōu)楸貙W內容。量的計量和統(tǒng)計知識適當提前學習。將珠算作為一種計算工具介紹,不要求用珠算運算,增加了實踐活動。低年級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高年級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簡單的社會問題安排實踐活動。所有這些變化只是對知識的局部增減和調整,其內容結構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這里將五年制或六年制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分為七大類,歸納如下: 1.數與計算 整數 小數 百分數 2.量與計量 質量單位 時間單位

第5篇:教學大綱范文

對《新大綱》進行分析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準確理解泰國漢語教學發(fā)展的思想脈絡,準確把握泰國漢語教學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并極大地促進泰國高中漢語教育的發(fā)展。首先,我們對《新大綱》進行分析研究,將為各教育機構理解《新大綱》提供一定的指導,進一步促進漢語教學在泰國的發(fā)展。其次,對《新大綱》進行分析研究,能夠減少中國對泰漢語教師的教學適應陣痛期,能夠讓他們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也將為中泰漢語教學的互相借鑒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另外,對《新大綱》進行分析,對編寫真正適合泰國學習者的漢語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新大綱》的類型

李楊(1996)提出,大綱的分類“共有三類,即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詞匯、漢字、語法、功能、文化等級大綱(以下簡稱‘水平等級大綱’),漢語教學水平等級標準與詞匯語法……等級大綱(簡稱‘教學等級大綱’)和漢語教學課程大綱(簡稱‘課程大綱’)……我們通常說的教學大綱都是指課程大綱,即第三類。課程大綱的作用主要是分析教學對象,明確教學目標,闡述教學要求,確定教學原則與途徑,安排教學計劃等??傊谴_立一門課程的教學規(guī)范,而不涉及整個年級與其他課程”。教學等級大綱“是針對不同教學等級(如零起點到四周、八周、十周,或一年至四年的教學階段中的每一年),按語言結構(文字、詞匯、語法)以及功能、文化等和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譯)分別作出規(guī)范。教學等級大綱和課程大綱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它管轄同一等級中的各門課程,對整個教學活動,從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到訓練測試,均具有標桿與制約作用?!卑凑者@個分類標準,泰國的《新大綱》屬于第二類――教學等級大綱。

以結構主義語言學為理論背景形成的大綱一般可稱為“結構型大綱”。結構型大綱“主要包括一系列語法項目、結構規(guī)則,并且依照某種便于教學的順序加以羅列。通常,大綱還包括語音、詞匯知識,偶爾也包括少許話語知識,但語法項目最為重要”(唐曙霞,2004)。以這個標準為參照,《新大綱》不是結構型大綱,整部大綱都沒有出現明顯的漢語語法項目、結構規(guī)則和語音、詞匯知識。

以功能派的理論思想為根基形成的大綱一般可稱為“功能―意念大綱”。它“主張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者的需要為出發(fā)點安排教學內容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表意功能,主張教學過程交際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功能化、教學情景真實化”(李泉,1997)。以此為分析標準,《新大綱》更傾向于功能型大綱,整部大綱都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新大綱》的總目標和結構框架

《新大綱》共有四個大的目標(泰文原版見文末附錄1):

(一)語言的交流與溝通

語言的交流與溝通有三個下級目標:?1.學習者能夠理解和推測所聽所讀的各種材料,并有理據地表達意見看法,目標是培養(yǎng)學習者的聽、說和讀的能力。?1.學習者在交流語言信息、表達所思所想及意見時,具有有效的語言交流技巧,目標是學習者能夠掌握有效的交流溝通技巧和表達效率。?1.學習者在說、寫雙方面能夠完整地表達語言信息,提供建議,表達意見,目標是學習者具備組織語篇的能力。這三個下級目標都有一個相通點,即能夠表達意見看法和感情(?????????????????????????????),具備較流利的言語交際能力。

(二)語言與文化

語言與文化有兩個下級目標:?1.學習者能正確理解目的語國的文化與語言之間的關系;?2.學習者能夠正確理解中泰語言與文化的異同。這兩個下級目標的最終目的是學習者能夠正確地使用漢語言(?????????????????????????????)。

(三)漢語與其它學科的溝通

學習者能夠用漢語連接和溝通其它學科知識,以漢語作為尋求知識、發(fā)展?jié)撃埽_闊個人視野的工具?!缎麓缶V》要求的是一種跨學科的意識。

(四)漢語與社會、世界的聯(lián)系交流

包括兩個下級目標:?1.學習者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各種情境中能夠恰當地使用漢語,用語言進行交流溝通,達到綜合運用漢語的能力,重點是聽、說的能力;?1.學習者能夠用漢語作為學習、工作和交流世界知識的工具。

(一)和(二)兩部分內容占據了《新大綱》一半以上的篇幅。(三)和(四)是語言作為工具手段(?????????????????????)的應用體現。以上各個目標貫徹了泰國《新大綱》的總體目標:一是學習者能夠利用漢語有效地進行交流溝通,二是學習者能夠正確理解泰中兩國的語言和文化。

以上分析表明,整個《新大綱》的結構框架、編排體例、目標要求,都沒有結構型大綱那樣清晰的語言知識結構?!缎麓缶V》完全是一種非結構型的大綱,它的目標、要求和內容是培養(yǎng)學習者的言語交際能力。

據此,針對《新大綱》的分析,整體應不以結構型大綱的標準進行分析,而應從功能性的角度、對教學等級的內容進行分析探討。但由于目前結構型大綱仍是占主流的大綱類型,同時也為了更利于研究,所以我們仍部分地參照結構型大綱的項目類型進行分析。本文分析研究的內容是語言的要素。由于《新大綱》不是結構型大綱,因此對語言要素的分析是我們根據《新大綱》中零星出現的表述所做的歸納和整理。

三、《新大綱》的語言要素目標分析

(一)語音目標

《新大綱》中語音方面的要求和內容不多,簡要地提到聲母、韻母、聲調,同時一并提到了語流音變的問題,如“不”的變調、三聲變調、兒化音、輕音。大綱也提到了讀句子時的重音、高低音問題;還提到了繞口令“四是四,十是十;石獅子是石獅子”。這是一種練習吐字發(fā)音的有效方法。學習拼音的最后部分提到了一種自學漢語的策略:拼音查字法。我們認為這是拼音學習方面的一種應用。

總之,語音的目標和內容在《新大綱》中都提到了,但只是輕描淡寫而沒有著重強調。換句話說,《新大綱》沒有讓使用者充分意識到語音在漢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劉?(2011)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一書中指出,“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語音的重要性決定了語音教學是第二語言教學的基礎,是掌握聽說讀寫技能和交際能力的前提”。張寶林(2007)在《關于對外漢語教學大綱的若干思考》中也指出,“語音是語言賴以存在的基礎,是言語交際的前提,也是學習一門外語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梢?,語音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張寶林(2007)還指出,目前的各類大綱都存在著“缺少語音大綱或語音項目表”、沒有“在大綱中把語音教學的相關內容規(guī)定下來”的問題。這個問題同樣存在于泰國《新大綱》中。

劉?(2011)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中提出的語音教學原則中,其中一條是“通過對比分析漢語與學習者的母語或媒介語語音,確定語音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對比分析漢語和泰語的語音,將使學習者了解到對于泰國人來說的漢語語音難點,這必將促進泰國學習者的漢語語音學習。但目前《新大綱》中提到的語音對學習者是沒有針對性的,我們沒有看到針對泰國學習者來說的語音重點和難點內容。所以,對于泰國人比較難發(fā)的音或容易混淆發(fā)錯的音,有必要在《新大綱》中加以標注指明。如聲母z、c、s、zh、ch、sh及d,韻母ou、uo。泰國學生學習漢語拼音喜歡拿泰語進行標注,而z、c、s和zh、ch、sh的泰語標注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學生根本就無法區(qū)別;再如d的發(fā)音,泰語中有?(濁音)和?(清音)這兩個音與其對應,d的發(fā)音實質是讀清音?,而泰國學生常常發(fā)成濁音?;韻母ou 、uo的發(fā)音,如拼音dou 泰國學生常常發(fā)成duo。

總之,在語音的目標要求上,《新大綱》沒有讓大綱使用者意識到語音的重要意義,在內容上也沒有針對泰國的學習者,沒有通過中泰語音的對比突出重點和難點。

(二)詞匯目標

劉?(2011)指出,詞匯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確定具體的詞匯量,如何選擇應學的詞匯。因此,對指導教學的大綱,在考慮詞匯的問題上同樣應如此看待。

“1988年出版的、由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漢語水平等級標準研究小組研制的《漢語水平等級標準和等級大綱》(試行)規(guī)定甲級詞是1011個;1992年出版的由國家漢辦漢語水平考試部研制的《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規(guī)定的甲級詞是1033個;2002年出版的由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課題組研制的《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大綱》(三級)中規(guī)定的甲級詞是1022個”(劉?,2011)。中國國家漢辦制定的《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涉及的總詞匯量是1500個,韓國的高中漢語大綱(第七版改訂版)規(guī)定的詞匯量是1022個。以上大綱規(guī)定的漢語的詞匯量都在1000個左右。

《新大綱》三年需掌握的詞匯量總共是1200個,可以說與這些大綱基本一致。邱軍(1996)提到最常用詞是1000左右,認為這1000左右的詞使用頻度高,語料覆蓋面大,有很強的生成性和輻射性……占基礎漢語詞匯三分之一。中國國家漢辦每年舉行的新漢語水平考試(HSK)介紹中明確提出“通過 HSK(四級)的考生可以用漢語就較廣泛領域的話題進行談論,比較流利地與漢語為母語者進行交流”。新HSK四級的詞匯量是1200,《新大綱》要求的最高詞匯量也是1200。所以,我們認為泰國高中學習者需要掌握的詞匯量是適宜的,這些詞匯量能夠滿足學習者基本的日常交際需要。

從《新大綱》要求的各年級的詞匯掌握量來看,我們認為《新大綱》需要進行修訂和調整?!缎麓缶V》的要求是:高一的詞匯掌握量是400~600,高二的是600~800,高三的是800~1200。高一的學習者需要掌握的詞匯量上限是600個,然后才能開始高二階段的學習。同樣,高二的學習者需要掌握800個詞匯量才能進行高三階段的學習。如果低年級的學習者沒有達到詞匯掌握量的上限,就不能進行更高年級的學習。而《新大綱》規(guī)定的各個年級需要掌握的詞匯量并不是這么一個明確的數字,因此會造成學習者實現詞匯目標的混亂。所以《新大綱》應該給出一個確切的詞匯量目標,而不是一個大概的數字要求。

另外,在具體的詞匯內容上,《新大綱》沒有給出詞匯表,它只是在每個具體的目標和內容下列出了能實現該目標的詞語,所以我們不知道它到底是如何選擇詞匯的,也難以知道詞匯的分布,如學習者學習的實詞、虛詞有哪些。這方面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韓國第七次改定版高中漢語教學大綱提到,它的選詞標準是:“第一,為了更好地達成日常生活中進行交際的目的,詞匯要以實詞為主;第二,使用頻率高、使用范圍廣的常用詞匯;第三,選擇造詞能力強的詞匯;第四,考慮學習者的興趣與學習階段,要與學習者的年齡、知識程度相適應,較容易習得?!眲?(2011)也給出了詞匯選擇的建議:“應從詞匯的實用性、常用性和學生的需要出發(fā),從生活詞匯開始逐步擴大到社會、經濟、政治、專業(yè)詞匯領域;盡可能照顧到具體詞先于抽象詞、實詞先于虛詞(必要的虛詞要及時出);開始出口語和書面語兼用的中性詞語體的詞,再擴大到不同語體的詞;適當出一些熟語”。

因此,《新大綱》可以以上面的選詞標準做參考,同時結合泰國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者應學習的詞匯。

由于《新大綱》中都沒有集中的、明顯的詞匯項目,因此我們歸納詞匯、分析《新大綱》的詞匯只能通過收集大綱中所出現的所有詞語、詞組或者例子中的詞語。通過歸納總結,我們發(fā)現泰國,《新大綱》出現了一些具有比較明顯的泰國特色的詞匯或短語,列舉如下:請脫鞋(課堂用語)、木瓜、芒果、榴蓮、山竹、紅毛丹、我們愛國王、玫瑰園中學、東盟高峰會議、去寺廟拜佛、大城歷史公園、大米、橡膠、熱帶水果、剃胎毛(泰國滿月時的習俗活動)、好公民(社會科學課程)、梵巴語(古代語言)。

在上述詞語中,有些詞語是泰國獨有的地名,如“大城歷史公園”“玫瑰園中學”;而“木瓜、芒果、榴蓮、山竹、紅毛丹”等是泰國的熱帶水果;“好公民”是泰國的一門社會科學類學科;“梵巴語”是一種古語,在泰國佛教語言中大量涉及,泰語就深受梵巴語的影響。

我們認為,在泰國這種非漢語環(huán)境下的漢語教學,必然涉及到當地的生活環(huán)境,接觸到當地特有的事物,而這些用通用的漢語就難以表述,或者表述出來也無法傳神達意。如“木瓜沙拉、酸辣蝦湯”,我們都能夠理解,但實際上所傳達的詞義不如“宋丹姆(?????)”“冬陽公(?????????)”這類當地的詞匯表達得傳神。所以我們認為詞匯方面的國別化,還需更多的關注。陸儉明(2005)說過,“如果一個日本學生,學了幾年漢語,卻不知道‘壽司’怎么說,不知道‘生魚片’怎么說,不知道‘相撲’怎么說,這恐怕不合適,不便于跟中國人交流?!标懴壬e的這個例子同樣說明了要充分重視學習者母語中具有特色的詞語。

(三)語法目標

在前文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新大綱》并不是一部結構型的大綱,所以語法結構不是它的主線。縱觀整部大綱,雖然沒有語法項目的內容,但從大綱的示例和詞語中,我們還是能歸納出一些語法的項目和內容。我們參照中國國家漢辦《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中的“常用漢語語法項目分級表”,對《新大綱》中所有的例子進行了歸納,總結出了《新大綱》的語法項目(見文末附錄2)。

經過對比分析可以發(fā)現,《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中涉及的常用漢語語法項目,《新大綱》缺少6個,包括時間副詞作狀語、范圍副詞作狀語、存現句、結果補語、趨向補語、可能補語。時間副詞作狀語,如“還、已經、再和又、就和才”,大綱中出現了“再”的例子,但“又”沒有出現;“就和才”出現了“才”的例子:你應該多看書,才可以提高中文水平。/這個藥必須每天吃三次,身體才會早日康復。但這里的“才”并不是充當時間副詞作狀語。范圍副詞作狀語,出現了“都、全”的例子,卻沒有“也”的例子?!缎麓缶V》中有6個語法項目:“是”字句、“有”字句、復句和復句的結構形式、能愿動詞、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

對《新大綱》語法項目的上述表現,我們分析如下:

《新大綱》并不是一部語法結構型的大綱,它是一部注重培養(yǎng)言語交際能力的大綱?!笆恰弊志?、“有”字句、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等之所以在《新大綱》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原因是這些語法項目囊括了學習者日?;窘涣髦薪^大部分表達形式,如提供信息、交流日常信息、詢問、請求幫助等。這些語法項目是容易掌握的,對學習者的要求不高。

復句和復句的結構形式在《新大綱》中也占有極大的比重,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復句本身內容形式的復雜,使得例子在《新大綱》中占了很大的篇幅;二是復句和復句的結構形式具有提升學習者言語交際能力的作用。復句的結構類型都是從語言運用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它具有完整的固定格式,學習者掌握了這些結構形式、固定格式,只要把所要表達的內容套進去,就基本上可以實現所要表達的目的。

王世生(1997)指出,某種固定的語言形式、固定格式,對表情達意、突出或強調所要表達的語義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果關聯(lián)詞語運用得好,語義表達就會順暢、嚴謹,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而不覺生硬、別扭。

除了示例體現的語法項目外,《新大綱》中“語言與文化”部分還有一處明顯具有語法性質的內容(見表1):

同表1一起出現的還有漢字、詞語、短語等語言的構成材料和標點符號、成語、諺語、中泰詩歌等?!缎麓缶V》之所以將這些內容列出,并且同語法性質的內容歸于一起,原因是表1的內容在《新大綱》中不是以語法的內容出現的,它們出現在中泰語言、文化比較的目標之下,作為一種思考的方向用以引導學習者進行中泰語言和文化的比較。

《新大綱》提到的“標點符號”,是《新大綱》的一大特別之處。原因是泰語是一種沒有標點符號系統(tǒng)的語言,泰文字是密密麻麻地“堆積”在一起的,閱讀者需要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斷詞和分句,所以常常有理解錯誤的現象發(fā)生。漢語具有豐富的標點符號系統(tǒng),每一個符號都有著不一樣的用途,使用者決定用哪個標點符號前需要考慮前后話語的意思。所以,對泰國學習者甚至所有國家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來說,漢語的標點符號都是需要好好掌握的內容。

以上分析似乎顯現泰國的《新大綱》還是很注重語法的,但同韓國的高中漢語教學大綱一樣,《新大綱》“不列語法項目,而僅僅通過例句來提示語法點,因此要掌握語法體系,唯一的辦法就是分析例句,并找出例句中反映的語法結構……”(金京愛,2011)。上面所分析的語法項目就是從《新大綱》的例子中歸納出來的。

認知心理學有一種輸入假設,強調學習者是通過可懂輸入習得語言的,注意力集中在信息上,不是集中在語言的形式上。因此,語法形式被認為并不重要。但是,目前有多篇論文都指出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實際語言交際能力,與語法教學并不對立。他們認為語法能力是培養(yǎng)學習者言語交際能力的基礎。

金京愛(2011)提到韓國第七版大綱《說明書》上詳細地介紹了“交際能力”的概念:“一般來講,交際能力由四種語言能力組成:語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話語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社會語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其中,語法能力和話語能力與使用語言體系有關,社會語言能力和策略能力與培養(yǎng)言語交際技能的層面有關。”

易峰(2009)同樣強調了“交際能力”的內涵,“交際能力應該包含四個方面的能力,即語言學能力(語言結構方面的能力)、社會語言學能力(語言功能方面的能力)、話語能力(成段表達的能力等)和交際策略(交際技巧)。簡言之,交際能力是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語言形式實現功能的能力,也就是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p>

總之,交際能力包含了學習者的語法能力?!缎麓缶V》應該認識到,培養(yǎng)學習者的交際溝通能力與學習語法并不對立。所以《新大綱》應將大綱中已展現的語法項目、語法性質的內容明確化,明確強調漢語語法的功能指導性作用,以使語法能力與交際能力處于同等的地位。韓國的修訂版大綱就完善了這方面的內容。

我們對《新大綱》顯現的語法項目進行歸納,發(fā)現有能愿動詞、比較句、“把”字句、兼語句、“地”的用法、動量補語、時量補語、“是……的”句、介詞短語和復句等。這些語法項目在《新大綱》中沒有按照難易程度的順序出現,而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言語交際能力為重心。如果按語法難易程度進行示例的安排,那么重新安排的示例將難以體現《新大綱》的目標要求。但另一方面,《新大綱》示例不考慮語法的難易程度,而以實現表達的能力為重心,又忽視了學習者的實際語言水平。因此,既考慮到學習者的漢語水平,又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運用能力,是《新大綱》需調整和完善的地方。前面已分析過,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言語交際能力,與語法教學并不茅盾。相反,語法能力是培養(yǎng)學習者語言交際能力的基礎。

(四)文字目標

劉?(2011)指出,“漢字教學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最顯著的特點”“漢字教學的任務是以漢字形、音、義的構成特點和規(guī)律為教學內容,幫助學習者獲得認讀和書寫漢字的技能?!?/p>

中國國家漢辦《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將漢字作為學習者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五個級別都有相應的漢字學習量,五級總共是800個漢字。針對漢字的學習,《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要求“了解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辨別字音、字形、字義”“了解組字成分/部件/漢字的偏旁部首”“了解一些復雜的漢字結構規(guī)則”“基本掌握漢字的構形規(guī)律”等??傊?,《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對漢字的目標要求是“掌握漢字,做到聽說讀寫四會”,認為這些目標的實現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理解漢語的能力,對于學生掌握漢語、增加詞匯量有極大的幫助。但是《新大綱》對于漢字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只字未提。

《新大綱》沒有提到部首、偏旁的學習,卻提到了“偏旁、部首查字法”。整部大綱,唯一一處出現偏旁、部首的字眼是在講述中泰語言異同時提到的,即“漢字:造字法/漢字偏旁”(???????????:????????????????????/????????????????????????),但也沒有涉及到部首、筆順、筆畫的教學和目標內容問題。

另外,《新大綱》中提到的漢語故事、成語故事及各類媒體信息涉及的字數(見表2),我們認為這也是一種衡量學習者掌握漢字能力的目標要求。

對于表2所展示的各類材料的字數目標,我們認為《新大綱》要求的都不是很明確。小故事涉及的字數,高二階段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要求;媒體信息要求的字數,高二、高三階段的字數差量是50,而高一、高二的字數差量是150。對這些字數要求,《新大綱》應加以調整完善,以使目標要求更加明確。

(五)小結

我們從語音、詞匯、語法、漢字四個方面對泰國《新大綱》進行了分析,總結如下:

1.在語言四要素方面,《新大綱》沒有完整地體現它應該體現的目標和內容。在語音要素方面,缺乏對泰國學習者的針對性要求,語音的目標和內容也沒有讓大綱使用者或者學習者意識到語音的重要性;在詞匯要素方面,《新大綱》給出了適宜的詞匯量,但是各個年級的詞匯量目標不夠清晰明確,同時也缺乏一個可供參考的詞匯表,詞匯選擇的標準無從知曉,這些必將造成學習者詞匯學習目標的不確定和混亂。在語法要素方面,《新大綱》示例顯現的語法項目存在著欠缺,沒有指出語法項目對學習者技能培養(yǎng)的指導作用。在文字要素方面,《新大綱》涉及書寫技能,但沒有從最基本的漢字筆畫、筆順書寫教學開始,這會導致后續(xù)的文字書寫更加困難。

2.《新大綱》具有它自身的特色,以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交際能力為宗旨。它關注了詞匯的泰國特性,關注了別的大綱并不太注重的一個項目――標點符號?!缎麓缶V》賦予“標點符號”以重要的功能,將其視為泰國學習者必須掌握的一項內容?!缎麓缶V》比較關注語言的固定格式或者固定短語,而不太關注語言的其它語法形式。《新大綱》始終不變的是關注學習者的表達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言語交際能力。

3.《新大綱》在目標的細節(jié)上存在不夠清晰、完善,缺少統(tǒng)一的問題。如涉及數字的目標不是很明確清晰。另外,應增加《新大綱》中的示例,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習者實現言語交際的目標,同時完善《新大綱》缺失的語法項目內容。

四、建議

雖然《新大綱》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交流表達能力,特別關注培養(yǎng)學習者的聽、說技能,但對語言的具體要素關注不足。綜合前文的分析探討,我們認為泰國《新大綱》須進一步完善以下幾點:

(一)《新大綱》應細化漢語發(fā)音的重點、難點,增強語音教學的針對性

雖然泰語同樣是一門有聲母韻母和聲調的語言,但漢語的發(fā)音有其獨特性,許多漢語的聲韻母在泰語中都不可能找到完全匹配的發(fā)音。因此,加強漢泰語音對比,分析歸納泰國人比較難發(fā)的音或容易混淆的音,對泰國學習者的指導作用將更加明顯。

另一方面,針對泰國學習者母語的特點,區(qū)分漢語的發(fā)音,增強語音教學的針對性,對促進漢語語音教學和漢語國際化推廣將有重大的意義。目前,中國大陸對母語為非漢語的學習者學習漢語語音的研究、教學方法的探討,主要針對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而很少有針對泰語等小語種為母語的學習者。

(二)《新大綱》應明確漢語語法的指導功能

《新大綱》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言語交際能力為總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與語法學習并不矛盾,《新大綱》編寫者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將《新大綱》已有的語法性質的內容明確化,既重視學習者的語法能力,又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運用能力,這是《新大綱》需調整和完善的地方。

我們建議,《新大綱》應進一步完善例句,使例句更能體現培養(yǎng)學習者交際能力的目標要求,調整該大綱中已有的例句,對復雜的語法項目示例進行精簡,使例句體現的語法項目符合學習者的“內在大綱”和可接受性。最后,《新大綱》應附錄一個語法項目表,對該大綱中的例句進行語法歸納和解釋,同時對該大綱中缺乏的語法項目進行補充說明,并給出這些語法項目的例句,找出能與這些語法項目結合的交際功能,以供教師在教學中參考。

(三)《新大綱》應進一步調整和修改前后不一致的內容

《新大綱》給出了適宜的詞匯量,但是各個年級的詞匯量目標不夠清晰明確,同時也缺乏一個可供參考的詞匯表,詞匯選擇的標準無從知曉,這些必將造成學習者詞匯學習目標的不確定和混亂?!缎麓缶V》中提到了書寫的技能目標,但卻沒有漢字偏旁、部首等相應的學習內容。

附錄1:《新大綱》的框架結構(泰文原版)

附錄2:語法項目和例句

語法項目 例句

動詞謂語句 我姓王。

名詞謂語句 今天星期二。/你這個電腦高手現在有時間嗎?

形容詞謂語句 今年北京的天氣特別冷。

用“不”否定 我不認識他。/我不喝咖啡。/我不喜歡熊貓。/我不太喜歡吃四川菜。/

感嘆句 真是太好了!

祈使句 請坐/請脫鞋/請問/現在上課/起立/下課/一起讀/小心地滑/勞駕,請讓一下。

“是”字句 這是什么?――這是中文書。

他是哪國人?――他是泰國人。

她是高中生嗎?――不是,她是大學生。

我是玫瑰圓中學高二中文班的學生。

這是我爸爸,他是醫(yī)生?!ㄗ髡呗裕?/p>

中國昆明石林是世界自然遺產。

“有”字句 泰國有很多水果。/今天不行,我明天有考試。我有一個好建議。/泰國有很多名勝古跡。

一般疑問句 你認識他嗎?/我可以去嗎?/咱們周六去,好嗎?/

請你幫我一下好嗎?/請給我這本書,好嗎?/

特殊疑問句 你有什么想法?/體育館怎么走?/你貴姓?/

這是什么?/他是哪國人?/今天星期幾?/

你去哪里?/請問,銀行在哪兒?/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呢?/

選擇疑問句 你喜歡吃日本菜還是中國菜?

你說黑色的合適還是白色的合適?

反問句 難道不是你嗎?/為什么不跟你媽媽好好兒談談呢?

“是……的”句 我是在去年的春節(jié)晚會上認識她的。/

這些問題是怎么產生的?

比較句式的詞語和比較句 比、不比、不如、沒有、跟…(不)一樣、

我希望我的漢語今年比去年好。/她比我高5厘米。

動詞重疊 /動詞+一下兒

你能讓我試試看嗎?

請讓一下兒。/ 請你幫我一下兒好嗎?/

能愿動詞 要、想、可以、能、會

你肯定能趕上飛機。/ 你能讓我試試看嗎?

我想吃米飯和魚。/我想上洗手間。/我不會泰語。

我可以去嗎?/

介詞 在、對、總、還、往、從、到、自從、對我來說、對于這件事、

---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泰國從中國進口電器、電子產品、機械。

量詞 一次兩片/ 那本書很有意思。/這個星期六/

一個好建議/一部電影/這件事/一家進出口公司/

第十四屆東盟高峰會議/三門課/一種時尚/這輛車/這件衣服/ 這篇文章/ 這篇報道/

范圍副詞做狀語 我覺得不管是黑色的還是白色的都不合適。/

這幾天孩子們都不在家…/

存在的表達 銀行在學校對面。

變化的表達 要考試了,你們應該努力學習。/

兼語句 你能讓我試試看嗎?/ 我請你看電影。/

連動句 我每天放學后,經常去便利店買包子吃。/

雙賓語句 請你給我這本書 / 請你幫我去買點兒東西 /

時量補語 我只坐五分鐘而已。/

動量補語 再說一遍 /這個藥必須每天吃三次… /

我去過兩次中國。第一次去了北京,第二次去了上海。/

辛苦了,還麻煩你跑一趟。

程度補語 你的漢語說得越來越好了。/

的、地、得 那兒的空氣很涼快。/你的漢語說得越來越好了。/

今年在泰國成功地舉辦了第十四屆東盟高峰會議。

助詞“著、了、過” 笑著掉眼淚 / 昨天淋雨了。/

我去過兩次中國。

“把”字句 大家把房間的鑰匙還給柜臺后,請在大廳集合上車出發(fā),要不然就來不及了。/ 請你把窗簾拉上。/

“被”字句 大城歷史公園,它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已經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各種復句 結構 形式 一邊……一邊、先……后……、連……都……、連……也、如果……就……、一方面……一方面……、又……又……、既……又……、雖然……但是……、

因為……所以……、既然……就……、不但……而且……、由于……、只要……就……、只有……才……、非……不可……

例句 雖然學習很困難,但是我們還是要繼續(xù)努力。/

由于經濟不太好,我們應該節(jié)約。/

我不同意你買這輛車,因為這輛車又貴又費油。/

曼谷不但是泰國的經濟中心,而且是世界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大家把房間的鑰匙還給柜臺后,請在大廳集合上車出發(fā),要不然就來不及了。/

第6篇:教學大綱范文

關鍵詞:巖土力學 本科教學 教學大綱

引 言

巖土力學(Geomechanics)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以及交通工程等工程學科中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1]。在使學生獲得有關巖土力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巖土力學課程還將為后續(xù)課程(如地基基礎與地基處理、巖土工程設計、地下空間開發(fā)等專業(yè)課程)提供巖土力學基本知識,也為從事巖土科學技術的專門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教學大綱是教師編寫教案以及教學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yè)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其在整個課程體系建設及教學質量評價中都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2]。本文第一作者曾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n,簡稱UoN)從事博士后研究,第二作者也曾作為訪問教授在紐卡斯爾大學從事合作研究,有機會學習了該校在巖土力學課程教學大綱編制上的特色。[1]

本文首先介紹了紐卡斯爾大學巖土力學教學大綱,對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先修課程及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內容進行了重點闡述。隨后,從教學內容的新穎性、計算機應用的廣泛性、實驗教學的深入性等三個方面對其教學大綱的特色進行了分析,并對我國巖土力學的教學大綱修訂提出了借鑒意見。[2]

一、 UoN本科巖土力學教學大綱簡介

1.1 教學目的

巖土力學-1的教學目的:從工程角度識別和理解土和巖石的物理、化學特性;理解工程地質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如何將其應用到土木工程實踐中;理解有效應力原理及其在巖土力學和巖土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掌握利用達西定律和滲流理論計算水在飽和土體中的流速;理解軟土的一維固結理論;掌握對土中應力及變形特性的評價,并能引入沉降和固結的概念;掌握利用室內和現場試驗對土和巖石的基本特性進行闡述的能力;

巖土力學-2教學目的:理解摩擦性材料的摩爾-庫倫破壞準則及其在巖土工程設計中的應用;理解土體的抗剪強度及強度參數;初步了解臨界狀態(tài)巖土力學理論;應用強度破壞準則來分析條形基礎、墊式基礎、重力式擋土墻以及邊坡穩(wěn)定性;通過室內試驗進一步加強對土體強度的認識和理解。[3]

1.2 教學內容

作為巖土力學和巖土工程的入門課程,巖土力學-1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土和巖石的物理特性及分類方法;土和巖石的指標特性;巖體的性質;巖石的結構;場地測繪;土的分類;風化作用;粘土的膠結作用;土壤化學;土體內部的毛細作用、滲流及流網;有效應力原理;土體的沉降、固結及壓實。

巖土力學-2的主要教學內容則包括:強度準則;應用有效應力原理對土或巖石的強度特性進行評估;土體的摩爾-庫倫強度理論;土體的抗剪強度;臨界狀態(tài)巖土力學;基礎及地下連續(xù)墻的設計;土的抗震性能;邊坡穩(wěn)定性。

1.3 先修課程及教學方法

巖土力學-1的先修課程為工程力學基礎和材料力學,其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課堂講授、室內試驗及現場試驗。巖土力學-2則是在巖土力學-1的基礎上開設,與巖土力學-1相比,其教學方法中增加了課后輔導的環(huán)節(jié),通過選聘優(yōu)秀的博士研究生擔任課程助教,提高對學生答疑的數量和質量。

1.4 考核方式

巖土力學-1的成績評定主要包括:課后大作業(yè),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完成3個關于巖土力學計算方面的大作業(yè);室內試驗的平時考核,即在每一節(jié)室內試驗課上,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驗表現進行成績評定;室內試驗的期末考試,即在學期末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主要土工試驗的操作;現場試驗報告,即在學期中開展的現場勘察與試驗后,對學生完成的現場試驗報告進行評價;期終考試,以閉卷形式進行,題型多樣,全面考察學生對巖土力學-1課程中核心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相對而言,巖土力學-2的考核方式較為簡單,包括室內試驗報告和期終考試兩部分,其中期終考試仍以閉卷形式進行。

二、UoN本科巖土力學教學大綱特色分析

2.1 教學內容新穎

紐卡斯爾大學巖土力學課程在重視基礎知識講授的同時,還對學科前沿知識進行介紹,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對臨界狀態(tài)土力學的講授。作為現代土力學的基石,土的臨界狀態(tài)理論和劍橋模型由土力學中著名的劍橋學派提出并建立,其提供了一個統(tǒng)一的理論框架用于描述和預測土的變形和破壞行為,將土的彈性和塑性變形及土的強度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建立了土的最基本的關系,即土的本構關系。臨界狀態(tài)的概念最早由Roscoe等于1958年[3]提出,隨后,原始劍橋模型[4]于1963年建立,并在1968年建立了修正劍橋模型[5]。土的臨界狀態(tài)及劍橋模型,為現代土力學的誕生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然而,在我國的本科巖土力學教學內容中,這一部分的內容則很少被提及,僅有極個別土力學教材單列篇章進行詳細介紹[6]。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土的臨界狀態(tài)及劍橋模型的講授,強化學生對土的本質特征的了解。

在講授土的組成、結構及基本力學特性時,紐卡斯爾大學還對非飽和土力學做一些簡單介紹。作為當前國際巖土力學界的一大研究熱點問題,非飽和土力學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而我國對非飽和土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目前尚未有獨立的教材,在巖土力學的教學過程中也很少涉及。但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和實際工程的需要,非飽和土力學的重要性逐漸被相關教學工作者認識并接受。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逐步引入對非飽和土力學中一些基本概念的介紹。

此外,紐卡斯爾大學的巖土力學課程還包括了關于土壤化學的內容。近些年來,隨著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環(huán)境巖土問題也備受關注,例如城市垃圾填埋場建設與安全運營、高放核廢料地質儲存等工程中,都涉及到土壤化學的內容。巖土力學的教學也應緊跟科學和工程發(fā)展的前沿,將該部分內容逐漸納入到教學內容中。

2.2 重視計算機的應用

紐卡斯爾大學土木工程系建有澳大利亞巖土科學與工程國家研究中心(CGSE),其在計算巖土力學領域的研究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巖土力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紐卡斯爾大學也非常重視介紹計算機在巖土力學中的應用,鼓勵學生嘗試使用商業(yè)計算機軟件或者開放的計算機程序進行一些土力學問題的計算。通過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與傳統(tǒng)經驗公式計算的對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科研興趣,為他們以后進一步深造奠定基礎。此外,在進行土力學室內試驗教學時,紐卡斯爾大學還鼓勵學生通過自行開發(fā)計算機控制程序,來對試驗過程進行計算機控制,例如通過計算機程序實現對試驗中材料特性、初始條件、邊界條件以及應力路徑的設定與控制。[4]

反觀我國當今的土力學教材及教學內容,大都基于經驗公式進行計算,對計算機在巖土力學中的應用介紹較少,在計算機快速發(fā)展的當今社會,應鼓勵學生使用計算機來解決一些土力學中的問題。[5]

2.3 實驗教學比重大

巖土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各種試驗測試占據重要地位。在巖土力學課程中,無論是室內試驗還是現場試驗,都是整個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紐卡斯爾大學的巖土力學課程教學大綱中,實驗教學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其中室內試驗涵蓋了基本的土工試驗。在教學手段上,室內試驗實行小班教學,并由相關專業(yè)的博士研究生擔任助教,在實驗演示完畢后,每位學生都需要進行獨立地操作,并且由助教對每位學生的表現進行打分,作為該門課程期末成績的組成部分。在學期期末,還將針對室內試驗部分進行專門的考試,考查學生對試驗的掌握及動手操作能力,其成績也將在期末總成績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除了室內試驗之外,紐卡斯爾大學的巖土力學教學大綱中還設置了現場試驗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到現場開展土力學現場試驗,從而增強學生對土性的認識以及對土的工程應用的了解?,F場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后,每位學生都要求完成相應的實驗報告,報告的完成質量與得分也將作為期末成績的組成部分。[6]

三、結語

本文介紹了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本科巖土力學教學大綱,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先修課程及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對其進行了闡述?;诖?,對其對其教學大綱的特色進行了分析,著重探討了其教學內容上的新穎性、計算機在教學中應用程度高以及實驗教學比重大等幾方面的特點。通過本文的闡述與分析,可為我國巖土力學的教學提供一些借鑒:(1)教學內容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應緊跟學科發(fā)展的前沿,引入學科熱點問題;(2)逐步提高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應用程度,通過使用計算機解決土力學問題,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3)加強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斷培養(yǎng)、提高學生獨立的動手實驗能力,并注重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討論。

參考文獻:

[1]. 李大勇,崔煜,國外土力學本科教學探討――以挪威科技大學為例,力學與實踐,2010,32(5):99-101

[2]. 胡海巖. 對力學教育的若干思考. 力學與實踐,2009,31(1):70-72

[3]. Roscoe,K.H., Schofield,A.N. and Wroch,C.P.(1958), on the yielding of soils,Geotechnigue,8(1),22-53

[4]. Roscoe,K.H. and Schofield,A.N.(1963),Mechanical behaviour of an idealised ‘wet’ clay,Pro.Europeon Conf.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Wiesbaden,Vol 1, pp 47-54

第7篇:教學大綱范文

摘 要:應用技術型高校因自身的特點,在通識教育上存在著諸多問題。提高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的教學效果,完善教學大綱的編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用技術型高校完善通識課程教學大綱的路徑如下:形成通識課程教學激勵機制;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開發(fā)教學大綱編制審核系統(tǒng)。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教學大綱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7-0188-02

應用技術型高校因注重學生動手和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易陷入過分專業(yè)化誤區(qū),培養(yǎng)出的人才難以滿足當今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要改變此種現狀,推行通識教育勢在必行。我國眾多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起步較晚,通識教育條件薄弱,通識教育質量普遍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效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以完善通識課程大綱為突破點,闡明教學大綱的地位和作用,并針對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在教學大綱編制中存在的題提出若干參考建議,以期發(fā)揮教學大綱的作用,促進通識教育質量的提升。

一、教學大綱在通識課程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大綱根據學生的特點、知識水平以及發(fā)展學生智力的需要,具體規(guī)定課程知識的范圍、目的、任務和教學時間以及教學方法,是包括應用技術型高校在內的所有高校都必須重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概括而言,我們可從教師、學生、學校三個層面來了解教學大綱的重要作用。

1.對教師而言,教學大綱是教學的行動指南

教學大綱是指導課程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教學大綱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意義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明確了教學目標,避免或降低了教師教學的盲目性與隨意性;二是具體規(guī)定了教學內容的標準,有利于教師有計劃、規(guī)范地實施教學;三是對課程教學方法提出了原則性要求,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供了可行性依據。

2.對學生而言,教學大綱是學習的輔助工具

教學大綱不僅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依據,也是指導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可以有計劃和主動地進行學習。比如,一門32課時的人文通識課,其內容是很豐富的,僅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是很難真正消化的,但若在教學大綱提綱挈領的指導下,用教材和推薦的相關參考書目引導學生在課堂之外去了解和探索這些知識則是完全可能的,且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性。

3.對學校而言,教學大綱是考核的重要依據

教學大綱就像教師與學生之間簽訂的契約,規(guī)定了師生在課程中教與學的任務。對于教學管理部門而言,這份具有契約意義的文件就成了他們管理師生教與學的依據。與此同時,教學大綱經常被教學管理部門作為評價和考核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對教師形成一種監(jiān)督和激勵。總之,這種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的教學管理和評估,對學校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作用。

二、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學大綱存在的問題

教學大綱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但現實中很多高校教學大綱的編制并不盡如人意,而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教學大綱的問題更加突出。

1.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教學大綱存在著嚴重的形式主義傾向,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數量缺位。對于課程內容的組織者而言,每門課程都應該有教學大綱,而實際上,在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中教學大綱有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對于大多數公共選修課來說,既無統(tǒng)編教材也無高質量教學大綱的現象很普遍。二是編寫隨意。在一些應用技術型高校,由于通識課不被納入教師評價考核體系中,導致很多教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專業(yè)教學中,即使承擔了通識課程,也不愿花精力去編寫教學大綱。通常的做法是找一本教材,對目錄進行簡單羅列,一門課程教學大綱就出來了。三是執(zhí)行虛位。在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中,編制教學大綱很多時候變成了一種應付上級部門檢查的任務,本身就很隨意、不規(guī)范,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未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而是可隨意發(fā)揮,教學大綱淪為擺設。

2.未能體現以生為本

在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中,“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未能得到很好體現,主要表現為“學生三不”:第一,學生不知情。在很多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課程大綱編制完以后就上交學校存檔,教師自身很少查閱,學生就更不知道教學大綱的內容了,何談學生把教學大綱當作自主學習的工具。第二,學生不明白。應用技術型高校的很多通識課教學大綱只對課程內容進行簡單羅列,并未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學生既缺乏對課程的整體了解,也不明白在課程中所承擔的角色和責任,從而導致學習的盲目性。第三,學生不參與。編制教學大綱的主體是教師,學生幾乎沒有參與其中,教師僅從自身的角度去設計課程內容和任務,視學生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缺乏與學生的交流,也不了解學生對課程的需求與意愿。

3.學校個性彰顯不夠

教學大綱一般由高校自主制定,應當在符合相關精神的條件下反映本校的特色。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這些特點也應該在教學大綱的內容和形式上體現出來。但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技術型高校在編制通識教育教學大綱時,并沒有彰顯自己的個性特色。有的直接照搬研究型高校相同或類似的課程教學大綱;有的將某本教材內容體系直接修改成教學大綱;還有的應用型高校雖重視通識教育,但又不顧自身的辦學資源條件和學生素質與綜合性高校的現實差距,一味拔高課程標準或組織一些可行性不高的課程,等等。

三、應用技術型高校完善通識教學大綱的路徑

教學大綱能否發(fā)揮作用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因此,為提高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質量,就必須完善教學大綱。對此,筆者根據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以供參考。

1.形成通識課程教學激勵機制

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教學大綱出現上述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和激勵機制,從而導致教師缺乏通識教育意識和認真的態(tài)度。因此,將通識課教學大綱納入教師業(yè)績考核體系是保證通識教育質量的一種重要途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實現:一是在通識課程開課前對教學大綱進行認真審核,必須保證每一門通識課都有編制完整的教學大綱,否則不允許開課;二是加強對教學大綱編寫質量方面的監(jiān)督檢查,編制不合格的教學大綱責令及時修改,并將優(yōu)秀教學大綱在教師間傳閱,供大家參考學習;三是對教學大綱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確保教師在教學中嚴格執(zhí)行教學大綱的要求,使依綱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教學行為;四是管理部門綜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考核情況,將教學大綱作為重要指標納入最終的考核成績中,并適當地向通識課教師傾斜,對考核優(yōu)秀者公開表彰,建立激勵機制。

2.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中,教學大綱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這種體現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讓學生知曉并能夠獲取教學大綱。教學大綱不僅是為教師準備的,也是為學生準備的,不應當是用來應付檢查的,而應當讓學生知道并能夠獲取。具體的做法有兩種:一是將教學大綱上傳到網絡,讓學生隨時可查閱、打?。欢窃诘谝淮握n時向學生發(fā)放教學大綱,并在課堂上進行講解,使學生可以在它的指導下學習。第二,在教學大綱的設計過程中明確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角色和責任,一旦獲得學生的認同,教學大綱就像契約推動者師生共同按照預期約定完成各自的責任。第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大綱的編制中。在編制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吸納學生合理化意見,并在教學大綱使用中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不斷進行調整,加深學生對這份“契約”的認同。

3.開發(fā)教學大綱編制審核系統(tǒng)

在信息化已觸及各個領域的今天,信息化教學大綱系統(tǒng)作為學校教務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不僅可以提高教學大綱的編制效率和質量,也有利于提高教學管理部門的管理效率。具體做法是通過開發(fā)合理科學的通識課教學大綱編寫、審核系統(tǒng),教師只需按系統(tǒng)要求、格式和課程特點編寫后直接提交,系統(tǒng)會自動完成審核,對不合格的內容及時反饋、修改,從編寫到審核、批準、整個過程是公開透明的,且及時監(jiān)控。開發(fā)通識課教學大綱審核系統(tǒng)的益處是多方面的:一是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師編制教學大綱的效率;二是避免了教師搞形式主義,對內容不規(guī)范、質量不合格的教學大綱都有顯示;三是改變了學生不知曉、不參與教學大綱等問題;四是有利于教學大綱的動態(tài)管理,教師通過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反饋可以及時修改和不斷更新教學大綱;五是提高了教學管理部門的管理和評估效率??傊?,實現教學大綱系統(tǒng)的信息化,對應用技術型高校的通識教育是一次大變革,有利于教W大綱的規(guī)范編制、正確實施,進而大幅度提高應用技術型高校通識教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飛.試析在職教育與學歷教育之異同[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6(6):111-112.

[2]陳世軍.地方高校課程教學大綱編制存在問題及改進對策[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6).

[3]李曼麗.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18.

第8篇:教學大綱范文

1、數與計算。2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數的組成、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加法和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題。10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數數。個位、十位數的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兩步計算的加減式題。

2、量與計量,鐘面的認識。人民幣的認識和簡單計算。

3、幾何初步知識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4、較容易的加法、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第9篇:教學大綱范文

關鍵詞:環(huán)境監(jiān)測實驗;教學大綱;設計;教學法;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5-0147-03

課程教學大綱是指導課程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它依據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結合本專業(yè)課程體系的結構和本門課程的特點,規(guī)定該課程的性質、學分、開設時間、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時分配以及教學進度、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參考資料等。

課程教學大綱不僅是教學管理部門實施教學管理和評價的基本教學文件,教師在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中必須強制執(zhí)行,而且課程教學大綱也是學生與教師就課程預期及政策達成的合同,師生共同參與[6],“教”與“學”相互滲透。

一、《環(huán)境工程實驗技術》課程的特點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保┑霓k學定位為“立足首都,面向全國,依托建筑業(yè),服務城市化”,培養(yǎng)扎實的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并富有實干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技術人才。《環(huán)境工程實驗技術》課程先修課程為《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水污染控制工程(二)》、《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物理性污染控制》?!董h(huán)境工程實驗技術》涵蓋了我校環(huán)境工程的主要專業(yè)課程的實驗項目。課程總學時為60學時,包括5個學時的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課堂集中授課、17個必做實驗和4個選做實驗。課程系統(tǒng)地介紹實驗優(yōu)化設計,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以及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給水處理、污水處理、物理性污染與控制、大氣污染與控制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課程的主要實驗,將理論與實驗相結合,驗證并加深對水處理、大氣處理及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基本原理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設計、組織實驗方案的初步能力,初步掌握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和實驗數據處理能力。

二、大綱的設計思路

在設計本課程教學大綱時,我們的設計思路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時效性。課程教學大綱在設計教學目標和內容時要及時反映環(huán)境工程科學發(fā)展的最新成果和成就,反映當代環(huán)境工程處理的最新水平,反映當代社會熱點問題,將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具有時效性的大綱使學生在畢業(yè)后能夠迅速適應企業(yè)和社會的用人要求。第二,內容詳盡。大綱的內容應盡可能詳盡,內容詳盡包括兩個方面,首先為課程大綱內容詳盡,應包括基本信息(學時、學分及相關課程等等)、目的與任務、要求與安排方式、課程內容即實驗項目設置、考核與成績評定、教學參考資料等;其次為教學內容詳盡,包括給水處理、污水處理、空氣處理、固廢處理和物理性污染控制5個專業(yè)課程21項實驗項目,這些實驗項目都是各專業(yè)經典的實驗。第三,開放性。課程教學大綱為保證穩(wěn)定的教學質量,首先應該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教學大綱也不能成為剛性文件,使之過于僵化,因此教學大綱應該是穩(wěn)定中具有開放性的體系,開放性從兩個方面體現,一為新的處理方法如水征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規(guī)律實驗,是從現階段熱點雨水研究成果中轉化過來的,新技術可及時反映在實驗大綱中,可以作為選做實驗項目;二為實驗原理不變,處理樣品可以為開放的,如混凝實驗,可以處理不同的樣品中如實際河流中的水、自配水、工業(yè)廢水等,也可以是處理同種樣品中的指標。第四,因材施教。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狀況、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潛在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學習方法等存在差異,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提供適當的學習條件和必要的全新學習機會,使大多數學生獲得同樣的收獲。由于我們高校實行“嚴進寬出”的招生、培養(yǎng)制度,導致進入大學后,學生放慢了求學的步伐,筆者認為目前我們本科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動力的缺失。因材施教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前提,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大綱中實行了分層次教學,實驗內容安排見表1,首先支持學生自主實驗;在必做17個實驗項目中純演示驗證性實驗項目僅5項占實驗總數的29%,其他都可以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在訓練學生的必須掌握的環(huán)境處理方法基礎上,留給學生自主選擇實驗的空間,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意愿。第五,可實施性。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和執(zhí)行不能僅流于形式,且二者不能脫勾。課程大綱的編寫應以少而精、量力而行為原則,教學方法以理論與實踐并重、獨立操作與分組合作相結合為原則。學生工作量要適當、合理,教學內容難易合適,既發(fā)揮學生的現有水平,又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據跟多年實驗經驗,確定合理的實驗學時,在規(guī)定的實驗學時內完成相應的實驗項目,教學方法上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參與者、指導者的“勘導式”實驗教學法。

三、課程教學大綱的內容

1.實驗內容?!董h(huán)境工程實驗技術》課程內容見下表。

2.要求與安排方式。實驗要求:實驗前學生需預習有關實驗內容的指導書和實驗課件,指導教師按組通過口試的形式抽查實驗預習情況。實驗分組原則上為4人/組,以學生自己動手為主。實驗安排方式:必做實驗在實驗室內完成,由指導教師統(tǒng)一安排時間,實驗采用網上實驗預約系統(tǒng)方式,采用“勘導式”實驗教學法安排實驗過程。選做實驗為學生在必做實驗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所做的專業(yè)實驗,時間單獨安排。

3.考核與成績評定。考核內容包括:實驗設計、實驗數據處理方法、實驗預習情況、實驗過程和實驗報告、出勤。成績評定方法:總評成績由實驗成績(70%)、平時成績(30%)和選做實驗加分(不大于10%)綜合確定,按百分制記分。實驗成績包括實驗過程和實驗報告;平時成績包括出勤、課堂測驗、口試等。

4.“勘導式”實驗教學法。實驗課前通過集中授課或者網絡通知方式,布置實驗預習內容和預習思路,如提供實驗原理、實驗中的影響因素、實驗裝置的流程、實驗指標的確定、指標的分析方法、實驗中的分工、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等等。提供參考書目,學生經過自己查找準備實驗預習,分組預約匯報實驗預習。在匯報預習過程中,采用隨機指定人員匯報相應問題,其他人補充方式,教師勘誤學生準備資料、梳理內容思路,由點及面發(fā)散提問,根據實驗內容及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勘導式”實驗教學方法學生分組合作準備實驗內容,采用探討研究式授課方式,教師的角色是勘誤、引導,學生是整個實驗教學的主體。

《環(huán)境工程實驗技術》課程教學大綱經過在我校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09級實施,效果明顯。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程進行中,各門理論課都已經學完,通過預習實驗內容,鞏固了理論課所學的知識,經過“勘導式”實驗教學法的實施和檢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動力增強,學習效果好。在大綱的實施過程中,解決了分組實驗一人操作,其他人圍觀的問題,每人各司其職,分工合作,促進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通過分層次教學,既保證了基本教學質量,又促進了學有余力同學的需求,達到了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忠臣.水環(huán)境分析實驗與技術[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

[2]吳俊奇,李燕城.水處理實驗技術(第三版)[M].中國建筑工程出版社,2009.

[3]姚慶梅,徐紅東.成教《電工學》課程教學大綱的研究與制定[J].中國成人教育,2005,(4):69-70.

[4]祝吉芳.高校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與執(zhí)行[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1):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