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飛紅滴翠記黃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飛紅滴翠記黃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飛紅滴翠記黃山

第1篇: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滿智慧、深蘊哲理、富有靈性。人類是大自然的精靈,自然是人類的載體。人類自古就從自然中尋求心靈的慰藉,獲取心靈的啟迪。本單元中的4篇散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選用不同的修辭手法,采用相異的語言風格,多角度地展現了大自然的神秘、博大之美,讓人如臨其境,流連忘返。

散文形散而神聚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看似散漫不羈,實則綿密有致。散文的“散”可以理解為敘事轉換的急促、意象展現的多彩、語言表達的自由,而其“不散”,則是指作者謀篇布局的嚴謹、內心情感的匯聚、宏觀主旨的清晰。

《鼎湖山聽泉》在描摹泉水時,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又借助了抒情手法。聽泉是表,聽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生命的演變是里。聽泉即凈化心靈的過程。在叮咚的泉水聲中,“我”得到的是心靈的寧靜,也更加懂得了要珍惜生命。所以,這既是一曲自然泉聲的贊歌,也是一首生命之美的頌曲。它讓我們明白,歷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是充滿生機的。

《林中小溪》通過兩條思路組織全文。一是小溪流淌的路徑:沖擊障礙水流匯聚流經樹林林中景色沖倒云杉到達大洋;二是作者的思緒:必然會到達自由的水域有障礙才有生活障礙造就時間搏斗開創(chuàng)未來所有的道路會把它帶到大洋。這樣,看似散亂的素材就被緊緊地凝于一體,最終得出“小溪就是森林的心臟”的結論。

飛紅滴翠黃山》以“瑰寶”為行文的主要抓手,從競秀的千峰到林立的奇峰怪石,到壽逾千年的古松,到爭相崛起的巧石,到皎潔柔美的云霧,再到瑰麗壯觀的日出,一路寫來,讓我們在搖曳多姿的行走間,感受到黃山靜態(tài)美中的動態(tài)美、動態(tài)美中的變幻美,并驚嘆于變幻美中的偉大神力。

《畫山繡水》則以一組畫面――漓水奇峰、山影夢境、魚鷹捕魚,一組故事――婦女磨米、父子橋、寡婦橋、望夫橋、媳婦娘巖串聯(lián)全文,以照片式的塊狀結構構思全文,使行文思路清晰、線索分明,有力地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由衷贊美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心。

吟哦諷誦而得之

欣賞散文,七分在讀,三分在品。本單元中的4篇散文辭藻豐富、描摹精細,因此,“吟哦諷誦”就是同學們學習時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

第2篇: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一.及時發(fā)現誤點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輕視了學生細微的錯誤,沒有用心去理會或糾正,結果導致學生一錯再錯或理解偏差。其實學生一些看似錯誤、片面的觀點,往往具有潛在的價值。教師若能及時發(fā)現誤點,巧加點化,用心生成細節(jié)教學,差錯就能演變?yōu)橐淮涡碌膶W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撥正偏差,而且能讓學生茅塞頓開,深化理解。小說《百合花》結尾寫到新媳婦氣洶洶地對衛(wèi)生員說話。不少學生認為新媳婦這一做法不注意場合,不夠莊重肅穆,不近人情。面對學生理解上的這一誤點,我引導學生瀏覽前面相關的情節(jié):當初通訊員去問新媳婦借被子,她沒有借,可是現在通訊員為了保護民工卻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學生豁然開朗,新媳婦這里的氣洶洶不是對衛(wèi)生員發(fā)火,而是由于自己極度的傷心和愧疚。當衛(wèi)生員為難地不好將老百姓的被子放進棺材時,她終于控制不住情緒了?!皻鉀皼啊比齻€字透視出新媳婦善良、純凈的靈魂,體現出新媳婦對通訊員的摯愛。一個美麗的錯誤生成了課堂別樣的精彩。

二.注意挖掘亮點

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好奇心是學生的天性,他們總愛提出一些教師始料不及的問題。然而正是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異樣的聲音反映了學生的探究心理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是學生的亮點。教師千萬不可以“哪里來的異端”為由一棍子打死,而要及時發(fā)現學生智慧的閃光點,巧妙引導,生成課堂的精彩。季羨林在《成功》一文中說:“天資+勤奮+機遇=成功。”誰知一同學冷不丁地冒出自己的看法:當今社會機遇最重要。如果沒有好的關系、好的靠山給你創(chuàng)設機遇,任憑你最聰明、最勤奮,英雄也無用武之地。這顯然是一種以偏概全的錯誤理解,我因勢利導,與學生進行了以下對話。

生:機遇比勤奮更重要,苦讀五年比不上有個好爸爸、好舅舅。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實例。

師:生活中固然有這種現象,但這畢竟是個別現象,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不正之風。無數偉人、名人都是靠勤奮最后成就一番大事業(yè)的,包括季羨林在內。

生:現在社會上不是有很多讀書勤奮的窮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嗎?

師:是金子肯定會發(fā)光的。現在人才市場錄用人才,招聘公務員等都是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陽光操作。一分辛勞一分才,這些勤奮的窮學生一定會有用武之地。

通過對話,學生深深認識到:在成功的諸要素中勤奮最重要。勤奮出智慧,勤奮促成功。

三.善于抓住疑點

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由于閱歷、基礎、時代差異等原因,學生必定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點。教師要特別關注那些看似平常、容易,實際上學生有模糊、疑惑的地方,充分挖掘文章的深刻內涵,積極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上《醉翁亭記》一課時,有學生對“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一句產生疑問,認為應改成“負者休于樹,行者歌于途”。我意識到這是涉及課文主旨的大好時機,馬上組織學生進行深入討論,揣摩、品味關鍵字詞。有同學說:因為負者背著東西累了要歇一下,行者在行走的過程中被景色所感染,情不自禁地要唱一下,所以改為“負者休于樹,行者歌于途”合理些。也有同學說:對“歌”、“休”二字的理解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負者為什么能歌,行者為什么要休,是因為他們被醉翁亭周圍的優(yōu)美景色所深深感染了,負者因此忘記了勞累,邊走邊唱,行者因此要坐下來細細地賞景,流連忘返。歐陽修沒有寫錯,這一句實在是精彩之筆,妙筆生花。一個疑點引發(fā)了同學們的熱烈討論,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取得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效。

四.敢于順應興奮點

第3篇: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11A-

0079-01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思維活躍,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學預設進行教學。由于課堂教學常常會出現一些“意外”,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由這些教學“意外”生成的教學資源,構建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一、放大“奇想”,以學促教

學生思維活躍,在學習中常常會突發(fā)奇想,這既是對教師的挑戰(zhàn)又是生成課堂教學資源的契機。因此,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善于捕捉并放大學生的“奇想”,做到以學促教。以教學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課文《故鄉(xiāng)》為例,在引導學生分析“楊二嫂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時,有的學生認為楊二嫂是一個尖酸刻薄的市井小人,并引用文中描寫楊二嫂的段落進行論證。有的學生卻說:“我認為‘尖酸刻薄的市井小人’是指現在的楊二嫂,從前的楊二嫂并不是這個樣子的?!边@個問題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筆者以“從前的楊二嫂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再次深入研讀課文。有的學生說:“從當年她是‘豆腐西施’可以看出楊二嫂是一位大美女?!庇械膶W生說:“從‘因為伊,這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看得出楊二嫂是一個勤快能干的人。”有的學生說:“當年的楊二嫂應該是一個勤勞能干、與人為善的大美女?!痹谶@個教學案例中,筆者抓住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前的楊二嫂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放大學生的“奇想”,并引導學生再次深入研讀課文,讓學生與文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促進了課堂教學的開展。

二、適時調整,靈活應變

在課堂教學中,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發(fā)事件,從而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此,教師要有較強的應對能力,適時調整教學策略。比如,在連續(xù)多日的陰雨天之后,天氣突然變晴,秋高氣爽。筆者踏著上課鈴聲高興地走進教室,此時,學生的目光全部集中在筆者身上,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筆者的發(fā)型。此時,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會影響學生的上課情緒。于是筆者稍作思考后面帶微笑設計了如下開場白:“同學們,連續(xù)幾日陰雨天氣,今天卻是陽光燦爛,想必大家的精神也為之一振吧。老師的心情很好,所以特地‘改頭換面’。(學生笑)今天天氣這么好,請允許老師帶領大家去游玩一個風景圣地――黃山?!苯又鍟n題《飛紅滴翠記黃山》。隨機生成的教學導入語,頃刻間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調整了學生的情緒,調節(jié)了課堂氛圍。在教學中,也許會出現一些教學預設之外的“意外”情況,有可能這些“意外”完全超乎我們的想象,這時教師就要運用智慧化“被動”為“主動”,將“意外”變成教學資源。

三、順水推舟,水到渠成

有的學生閱讀積累比較少,對于課文中出現的一些內容無法很好地理解與把握,因此,經常會出現一些理解上的錯誤。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意外錯誤”,教師可以“順水推舟”,將學生的“錯誤”展示出來,并以此作為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從而推進教學的開展。以教學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一個學生在初讀課文后提出質疑:“課文中的句子‘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作者同時用了‘似乎’‘確鑿’兩個詞語,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好像互相矛盾了,我認為作者用錯詞了,應該把‘確鑿’一詞去掉?!焙茱@然,由于學生沒有領會課文的主旨,因此出現了理解上的錯誤。對于學生提出的看法,筆者沒有直接否定,而是順水推舟地說:“你能提出質疑,說明你認真思考了?,F在我們刪除句子中的‘確鑿’一詞,一起來讀一讀,思考一下是不是作者寫錯了?!睂W生們再次對這個段落進行品讀,在品讀之后,有的學生說:“作者用‘確鑿’一詞是正確的,因為作者對童年生活歷歷在目?!庇械膶W生說:“‘確鑿’一詞并不是用詞錯誤,而是用詞精確的表現,因為作者對百草園墻角的野草印象特別深刻?!坪酢_鑿’這兩個詞語從表面上看好像矛盾,其實并不矛盾?!痹谶@個教學案例中,對于學生在理解上的“錯誤”,筆者沒有立即否定并做出解釋,而是以該生的認知錯誤作為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再次品讀課文。學生通過二次品讀課文,對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4篇: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人的一生離不開閱讀,閱讀是人類終身學習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中最基礎、最核心的因素。閱讀帶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品德修養(yǎng)和思想情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興趣決定閱讀的效果。這是不爭的事實。為什么他們只喜歡讀一些輕浮的冒險小說和一些短命的不會留任何痕跡的低劣作品?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閱讀,不善于深入思考所讀的東西的含義,沒有開動智慧的力量,不會欣賞作品的藝術價值。教師要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針對具體情況向他們推薦讀物。

沒有閱讀的興趣,語文學習將成為無源之水。原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30年的經驗使我相信,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是否會很好的閱讀。會邊讀邊想的學生,比起那些不會迅速閱讀的人來,處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順利些。"日本石井勛博士說:"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習的基礎,因為每一門學問都是從閱讀書籍開始的。"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我在實際教學中是這樣進行的:

1.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課堂是學習語文的主陣地,課堂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則是課堂閱讀的延伸,教師在教學中應很好地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勢,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延續(xù)到課外,從課內閱讀來帶動課外閱讀。真理的知識在學生意識中產生,來源于學生認識到各種事實和現象之間的那些接合點,認識到把各種事實和現象串連起來的那些線索。教師應學會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科學書刊的興趣,應當用大綱以外的知識火花來照亮某些問題,在講課的時候好像只是微微打開一個通往一望無際的科學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東西有意地留下來不講,激發(fā)學生一心想要去讀那些書。喜歡讀那些有價值的科學書籍和文藝書籍。

2.可以開展形式多樣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可以通過每天語文課的5分鐘的口語訓練,內容是個人的閱讀心得;利用各種節(jié)日、班會定期舉辦詩歌朗誦會、辯論會、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讀書報告會、演講會等讀書交流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3.努力營造氛圍,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師可以在平時要有意識地積極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通過這種個性化閱讀,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閱讀習慣和方法,為其日后深入地自覺地學習打下基礎。引導學生閱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普著作和科普讀物,能使學生對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解得更清楚。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應當使閱讀成為吸引學生愛好最重要的發(fā)源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是我們語文教師的共同追求。

4.尊重學生個性差異,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學習從多角度深入解讀課文

現代閱讀理論認為閱讀是作者、作品、讀者三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一個互動過程。作者通過作品流露出情感,蘊含哲理、直抒胸臆。讀者通過對作品的閱讀,觸摸作者的靈魂與其發(fā)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鳴。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fā)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在教學過程中,若教師心如枯井,冷漠無情,只知生硬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傳達"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反而會使學生產生厭煩之感,所以要讓學生動情,老師必須先動情。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允許他們性格的差異,以不同的方式體驗和感受作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去再現文本。

5.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走進直觀形象,音形俱全的動畫世界

學校每班都有網絡電視、班班通的多媒體。用課件進行閱讀教學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盡快地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例如《濟南的冬天》隨著畫面的變化,幻燈片的變換,臥在小山中的一座老城、頂著雪花的矮松、露出粉色的山腰出現在同學們眼前,耳朵里聽著抑揚頓挫的朗誦。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親身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情",對于濟南冬天特有的動人冬景就理解體會了。學習《飛紅滴翠記黃山》的時候,隨著解說員聲情并茂的解說,出現了黃山頂上的日出、云海,黃山上的奇峰怪石,馳名中外的迎客松。同學們驚嘆我們祖國山川的神奇美麗,理解了徐霞客的"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對黃山的贊譽。激起同學們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強烈愿望。

第5篇: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一、以人為本,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性而忽視了創(chuàng)造性,特別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唯分數論現象嚴重,各科教學只強化雙基,而忽視了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及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教師要以學生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教師適當指導、適時點撥、適時引導,從學生心靈深處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學活動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前提

要改變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思想和觀念,重視學生的健康成長。健康成長是每個生命個體的自由與權利,也是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作為學科之一的語文課堂教學不應忽視這一最基本的價值所在。以傳遞知識為價值取向的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教師往往關注機械訓練,強化記憶,忽視了接受知識的學生個體是否愉悅,是否需要等問題。這樣的教學,怎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如,在教《事物的答案不止一個》時,我說:“我們的課堂,我們做主。今天咱們的學習不是老師講,而是大家學。如何學?問!問出你的精彩來!”我選擇自主質疑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組織學生梳理問題、解決問題。這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展現學生解讀課文的原生態(tài)思維過程,有利于教師介入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過程中。語文教學,要使學生豐富個體的人文內涵,培養(yǎng)健全人格、高尚情趣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使個體健康成長。

2.以學生的主動發(fā)展為根本

“教育的責任就在于通過教師的啟發(fā)與引導,使人不以僵化不變的觀念去株守固有意義世界,而能自覺地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提升、擴大已有意義世界。”也就是說,教育要立足人的主動發(fā)展,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要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他們一些思考的時間,多給他們一些活動的空間,讓他們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chuàng)造的信心。學科課程中的重中之重——語文,當然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要達到這個目標,以下策略是不可放棄的選擇:

(1)教學設計中要預留學生主動參與的時間與空間

教師在事先策劃教學過程時,要有彈性,要為學生的主動參與做好準備。如,一節(jié)公開課《美麗的西雙版納》,教師上課思路清晰,先整體感知——感受美,接著深入文本——品味美,最后拓展遷移——表現美,整個過程設計得相當流暢、自然。但由于事先設計好精細的提問,預訂好標準答案,排練好了教師上課要講的每一句話,整節(jié)課給人的感覺就是師生在舞臺上表演,缺少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缺少生成性,這樣的課怎能點燃學生心靈的創(chuàng)新之火?

(2)教學時典型引路,鼓勵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

在現行語文教材中,有關創(chuàng)新的事例俯拾皆是,哥白尼的日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前人先輩的探索精神,令學生欽佩。同樣,生活中的小小發(fā)明,也能點燃學生心靈的創(chuàng)新之火。如,商業(yè)行為中一句優(yōu)美的廣告詞,也會使學生大開眼界,躍躍欲試。如,我上了一節(jié)廣告詞欣賞創(chuàng)作課,先引入一些社會上流行的廣告語:如,“不打不相識”“天下第一厚皮”等。接著分析了廣告詞與商品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分析指出一些廣告語存在的問題。然后讓學生為學校、班級設計形象口號,居然收到許多富有特色的口號。如“××中,龍藏虎臥,××班,臥虎藏龍”等。用典型引路,富有啟發(fā)性、鼓舞性,給學生以創(chuàng)新的勇氣和希望。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來源于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鼓勵想象,開闊創(chuàng)新思維

法國思想家狄德羅說:“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就是天才?!币磺袆?chuàng)造都伴隨著想象,想象是焊接已知和未知的焊條,是孕育新思想的溫床。想象過程中始終活躍著鮮明的形象,并與情感形影不離,從而極大地開發(fā)了創(chuàng)造力。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想象的功能,以促進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1.增擴想象

利用學過的課文引導學生對有關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充、發(fā)展。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想、去寫“假如于勒回來(富或窮)會怎么樣”,學生就會在對小說原有文本感知的基礎上重新創(chuàng)造。同時,我們還可以再對故事中的人物、細節(jié)、畫面做一些廣泛的拓展,或是順向式的,或是逆向式的。在這些構思和想象中,學生的思維不由得就會打開和拓展:或天馬行空或自由馳騁。讓學生進行增擴續(xù)補想象,既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2.畫圖想象

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感悟語言,讓學生把自己對課文語言的理解用圖畫表示出來,既是體會課文語言的過程,又是培養(yǎng)想象的過程。如,《飛紅滴翠記黃山》一課中寫黃山云霧瞬息萬變,日出瑰麗雄奇壯觀時用了兩段精彩的文字,為了使學生讀懂這些文字,并受到美的感染,可要求學生將文中對黃山云霧、日出的描寫,用畫表現出來。由于學生主體接受的不同、個性的不同,畫出來的畫也不盡相同。這些不同之處就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chuàng)意。

三、求異思維,突出創(chuàng)新靈魂

語文教學應注意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特別是課堂上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設法引導學生突破常規(guī),拓展思路,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巧于啟發(fā),善于引導,從事物本質中求異,異中求殊,就能獲得真知灼見,探得獨特感知。如,《曹劌論戰(zhàn)》一課,一般學生都認為魯莊公“鄙”,是個昏君。一個學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魯莊公在曹劌的啟發(fā)下,終于認識到要取信于民,作戰(zhàn)時能讓曹劌參與指揮戰(zhàn)斗,戰(zhàn)后又能虛心討教取勝的原因,所以魯莊公不同于一般的昏君,有他的可取之處。這個學生能夠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體現了求異思維,發(fā)展了個性,獲得了成功。

第6篇: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1.情感教育

1.1 培養(yǎng)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愛國主義從來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豆茏?#8226;牧民》“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2〕就提出了這個觀點。語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同于政治課的說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跡和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只要因勢利導,自然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強不息的奮斗激情。諸如《展示華夏文化魅力》以祖國深厚的文化感染學生,三首歌詞《我的中國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黃河頌》等從不同角度歌頌祖國,激發(fā)學生愛國之情。而《鼎湖山聽泉》、《飛紅滴翠記黃山》、《畫山繡水》《岳陽樓記》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了鼎湖山、黃山、桂林、岳陽樓等綺麗的風光。祖國壯麗的山河,欣欣向榮的面貌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1.2 培養(yǎng)愛親人、重友誼的情感。

語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著濃郁的親情氛圍,語文不應當成為干癟的說教,只有利用課文,結合學生自身實際,動之以情,才能曉之以理?!侗秤啊纷寣W生感受到骨肉親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寫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讓的濃濃親情,學生學了不僅感動,而且羨慕,更有一些學生帶回家和家人欣賞,說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偉人細胞》可以讓學生學會友愛,重友誼?!豆枢l(xiāng)》里“我”和閏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錢為標準衡量兄弟關系的炎涼世態(tài)從反面告訴學生友情和親情的可貴,失去這兩樣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學生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親情和友情,回憶曾經錯失的或者是忽略的親情和友情,自然變得格外珍惜和重視神圣的感情。

2.美德教育

2.1 勤儉節(jié)約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

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許多人對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已逐漸淡忘。對于今天的獨生子女來說如何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這一優(yōu)良作風顯得尤為重要。不懂得節(jié)約、不懂得奮斗的人,將是一個平平庸庸、胸無大志的人。語文教材中,表現這方面美德的內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葉兒》讓學生了解生活的艱難,現在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批判了貪圖安逸的人生態(tài)度,倡導憂患意識;《儉以養(yǎng)德》明白節(jié)儉的重要性,認識“要富日子窮過”的原則。

2.2 道德情操和人生修養(yǎng)的教育。

人的行為是社會行為,必然對社會產生影響。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方式、行為結果對社會大多數人有利有益,這種行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靈美實質上就是道德美。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就明確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道德具有歷史性和社會性,但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操作為歷史發(fā)展到一定階級的精神產品,并不全盤否定歷史上所有的道德傳統(tǒng)。事實上,歷史上的道德倫理對學生社會主義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孟子的“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語文教材的傳統(tǒng)名篇中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對中學生道德品質的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培養(yǎng)社會主義道德情操更要發(fā)揚我們無產階級革命先烈、前輩和英雄人物的革命傳統(tǒng)和崇高品質,《――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國傳統(tǒng)革命英雄人物的影響,外國文學的選文中也體現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如《紀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諾曼底”號遇難記》中的船長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為人的無私品質。教學時緊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們的崇高思想和英雄業(yè)績,就能使學生的心中樹立愛的豐碑,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

3.人生觀教育

德育中要重視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由于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的形成中,各種語文信息中的美與丑、善與惡、健康與腐朽經常錯綜交織,對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都會產生一定影響。所以,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清良莠,辨別精華與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對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及時加以診治,促其轉化。這就要求,中學語文德育中必須注意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這種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目標,應該包括諸如熱愛生活,熱愛人民,具有強烈事業(yè)心,富有社會責任感、正義感、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質在內的情感目標構建;包括積極進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強,謙虛謹慎等品質在內的性格發(fā)展目標構建;包括吃苦耐勞,頑強勇敢,知難而進等品質在內的意志目標構建。

第7篇: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一、朗讀有助于強化記憶。

朗讀時,口、眼、耳、腦、心并用,增加文章向大腦輸送的渠道,這就要求教師給學生留有一定時間進行課文朗讀,讓學生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更有利于加深記憶。

二、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學生在初學語言時,聲音對大腦皮層建立聽覺表象的作用尤為重要,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語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有感情地朗讀,使聲音進入大腦后產生很強的形象感和畫面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通過讓學生齊聲讀、輪流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領讀、默讀、朗誦等形式,一邊讀一邊思考,將讀與思結合,做到朱熹所說的熟讀精思,從而品析語言文字,理解文章內容。

三、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素質。

在現代語文教學中,朗讀在所有的言語活動中起關鍵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聽、說、讀、寫等言語活動的質量和效率的杠桿,而且朗讀是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言雖簡單,卻道出了語文學習的真諦。在朗讀時,對于文中所涉及的語音、詞語、文字等的品味與琢磨,更是一種不知不覺的語感訓練。教師用標準的普通話范讀或用遠教IP資源中的課件范讀,學生在模仿中糾正自己在發(fā)音、語氣及句讀等方面的錯誤,朗誦時聲情并茂、聲音響亮、抑揚頓挫,恰當地掌握語速的緩急和語氣的輕重,則使學生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感素質。

四、朗讀使學生在正確掌握普通話的基礎上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最重要階段。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用大量時間進行個別、集體音節(jié)拼讀、字詞朗讀。因為拼音的規(guī)范可以促進讀音的準確,從而使他們自覺地學習標準的普通話。天長日久學生形成了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通過大腦的記憶轉化為語言的表達,將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五、朗讀可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會隨著讀的不斷深入而產生疑問和不同的情感體驗。學生們通過談話、討論、補充等形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體會。久而久之,學生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了,定會自覺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朗讀有助于創(chuàng)設文章情境,再造意境。

通過反復朗讀文章精華所在,可以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使學生對文章產生豐富的想象,很快進入到字里行間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去。這時原本無聲的文字變成有感情的音符,文句的生命力跳躍并迸發(fā)出文章所體現的情感。

七、朗讀有助于學生準確性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

學習文章,只靠教師空洞的說教和蒼白的講解是難以準確地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的。這就要求學生對文章反復朗讀后深刻理解文章中字、詞的意思及句子所表達的含義,使語言文字情緒化,才能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做到準確把握。

八、朗讀是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和愛國教育。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是一個難點。教師可讓學生對詩詞反復朗誦,從中品味詩詞的語言美,領略詩詞的節(jié)奏美,欣賞詩詞的韻律美,感受作者的情感美,體會詩詞的意境美。從而領略中國語言文字和語言藝術的魅力所在。在教學《三峽》《飛紅滴翠記黃山》等描述祖國壯麗河山、旖旎風光的文章時,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一邊聽范讀一邊欣賞該地的風景錄像,優(yōu)美的意境、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感融于一體,使學生仿佛在如畫的湖光山色中漫游。

朗讀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處,健康學家認為:朗誦有如歌唱,有增強肺功能之效;朗誦注重集體配合,因而活躍了社交生活,對心理健康自然有益處;朗誦可幫助朗誦者,特別是老年人回憶美好時光,帶來的精神愉悅不言而喻;朗誦還是一種“思維體操”,有助于幫助老人減緩記憶衰退,甚至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

朗讀,是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45分鐘,朗讀的時間十分有限,有效的朗讀指導更有限。如何避免單調的朗讀,如何正確地指導朗讀,值得我們仔細探討。所以,在聽完今天的講解后,對課堂上老師的“指導朗讀”有一些想法。

語文課上讓學生開口朗讀是必要的也是比較困難的。心理學告訴我們,新異的刺激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老是用一種形式朗讀,學生會有單調、乏味感,重要的是朗讀的形式應該多樣。依我的教學實踐總結,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文,進行不同的朗讀選擇:讓學生在適當的變化中體會每一次朗讀的不同收獲。當學生體會到自己的每一次朗讀都有進步時,他們就會用心地進行每一次朗讀。根據初中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特點,常用的朗讀形式有:(1)齊讀;(2)范讀;(3)指名讀;(4)引讀;(5)自由讀;(6)分角色讀;(7)串讀;(8)分合讀;(9)互讀;(10)創(chuàng)設情境讀;(11)欣賞讀。通常情況下,閱讀課要做到三讀:初讀、細讀、精讀,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選擇適當的朗讀形式。初讀時一般選用范讀、自由讀等;細讀時一般選用分角色讀、指名讀、串讀、分合讀、創(chuàng)設情境讀等;精讀時選用互讀、齊讀、欣賞讀等方式。教師必須對所教課文進行合理分析,按教學目標,作科學設計,采用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感到新鮮,讀有收獲。

除了精心設計每一次朗讀環(huán)節(jié)外,我個人認為,老師對學生的鼓勵也是必需的,及時的鼓勵是興趣的促成劑。從實際教學中我體會到,對學生每一次朗讀后的及時點評和鼓勵,對老師來說是“舉手之勞”,但對學生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和安慰,無形中增強了學生的信心和他們對朗讀的正確認識,這樣他們對朗讀就會很有成就感,同時更有利于老師的每一次正確、及時的指導。

第8篇: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景 感知 初中語文教學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在充分理解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利用形象,比如,生活片段、幻燈片、多媒體、小品、課本劇等,讓學生參與其中進行感知,從而獲得知識與美的享受。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內容有趣、文質兼美、思想向善的散文;也有一些富含哲理、意境深遠的詩詞;更有蘊涵豐富知識、觀點鮮明、邏輯思維清晰的議論文和說明文。這些內容顯現出語文課堂不該是死氣沉沉,而應是激情四射、生動快樂的。這樣就特別需要設置愉悅的教學情景,讓孩子能多實踐、多體驗,只有教師用心、動情,學生才能專心、抒情,從而課堂才會知情合一,達到教學的目的。

一、精心編制導語,巧妙呈現問題,靠語言的魅力創(chuàng)設情景

初中孩子年齡還很小,他們精力充沛、活潑好動,難免在課堂上存在注意力分散的問題。上課鈴響之后,怎么讓學生盡快地進入課堂的學習狀態(tài),是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通過精心設計的語言情景,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引入課本創(chuàng)造的知識氛圍;通過聯(lián)系性的設問,調動學習積極性以及對知識的探究欲,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學習,為提高課堂效率奠定基礎。

例如,在學習都德的《最后一課》時,對于作者所抒發(fā)的悲憤情緒和愛國情結,學生并不熟悉,所以我就以他們所經歷過的一些“最后一次”為研討的主題創(chuàng)設了導語。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學階段最后的一節(jié)課嗎?(學生積極踴躍發(fā)言暢談心中的感受)為什么你記得這么清楚?親愛的同學們,如果你們問我:“你最愛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最愛我們的祖國。”每當看到中國健兒奮勇拼搏取得金牌的時候,多少華夏兒女的內心自豪澎湃。為什么?因為,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安棲之所;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做人的尊嚴;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孩子的活潑和家庭的安寧;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愛國主義包含著榮譽感、自豪感、捍衛(wèi)民族尊嚴與等情感??赡銈兪欠裰?,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也是愛國的表現,特別是在遭侵犯、國土遭踐踏的時候,這種感覺才最強烈。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后一課》。通過用話語引起對往事的回憶,讓學生聯(lián)想起最后一次心中的感受,從而走入最后一課的情景,然后再通過老師抒情式語言的引導加強學生對主題思想的把握,也為后邊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注重課堂師生的朗讀,創(chuàng)造出有聲的情景

課文朗讀是實施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材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篇章讓人回味,我們可以充分結合學科的這種優(yōu)勢,主觀地安排學生進行朗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文字產生的意境。一般篇幅長的可以采取分段朗讀,如《我的老師》《棗核》等;篇幅較短的適合全文朗讀,如一些精美散文和古詩詞,《我的思念是圓的》《組歌》等,引導學生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或婉轉低沉,或激情奔放,想象到作者所描寫的意境。“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弊寣W生在豪邁的語境中體會革命者的英勇氣魄和勝利成果的來之不易。古詩詞更應該讓學生采取朗誦的學習方法,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理解文字、品讀語言;在朗誦的過程中享受到美感,進入意境,從而建立起高雅的人生觀。黑格爾曾經說過:“想象是人類最杰出的本領?!蓖ㄟ^我們的教學能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

三、運用奇特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

塞繆爾?約翰遜說過:“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比绻茏プW生的好奇心理,讓其不斷地提出疑惑就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因此,要學會根據知識內容巧妙設疑、投石激浪,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契訶夫的《變色龍》時,起初學生對警官奧楚蔑洛夫的分析只是停留在見風使舵、溜須拍馬的認識上,甚至有同學認為這種人好玩。這時教師不該把個人的觀點強加給學生,應該設計問題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尋找答案。

四、鼓勵學生表演,設計實踐情境

第9篇:飛紅滴翠記黃山范文

關鍵詞:中學語文

德育教育

以道育人

順德區(qū)選用的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就蘊涵著極其豐富的德育內容,選文不僅體現語文工具性,更凝結著古今中外熠熠生輝的思想精華,比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崇高情感,勤勞樸實、誠實可信等傳統(tǒng)美德,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等優(yōu)良品質,教師要善于因文釋道,使學生能從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養(yǎng)。

一、情感教育

1.培養(yǎng)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愛國主義從來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豆茏印つ撩瘛贰耙约覟榧遥脏l(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②就提出了這個觀點。語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同于政治課的說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跡和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只要因勢利導,自然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強不息的奮斗激情。諸如《展示華夏文化魅力》以祖國深厚的文化感染學生,三首歌詞《我的中國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黃河頌》等從不同角度歌頌祖國,激發(fā)學生愛國之情。而《鼎湖山聽泉》、《飛紅滴翠記黃山》、《畫山繡水》《岳陽樓記》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了鼎湖山、黃山、桂林、岳陽樓等綺麗的風光。祖國壯麗的山河,欣欣向榮的面貌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2.培養(yǎng)愛親人、重友誼的情感

語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著濃郁的親情氛圍,語文不應當成為干癟的說教,只有利用課文,結合學生自身實際,動之以情,才能曉之以理?!侗秤啊纷寣W生感受到骨肉親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寫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讓的濃濃親情,學生學了不僅感動,而且羨慕,更有一些學生帶回家和家人欣賞,說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偉人細胞》可以讓學生學會友愛,重友誼?!豆枢l(xiāng)》里“我”和閏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錢為標準衡量兄弟關系的炎涼世態(tài)從反面告訴學生友情和親情的可貴,失去這兩樣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學生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親情和友情,回憶曾經錯失的或者是忽略的親情和友情,自然變得格外珍惜和重視神圣的感情。

3.培養(yǎng)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經濟的發(fā)展讓學生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優(yōu)越,尤其是像順德等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學生大多居住在環(huán)境幽雅的小區(qū)或者別墅,條件是好,但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生活空間,容易形成孤僻、 壓抑的心理。語文教材到處滲透著開導的良藥。《紫藤蘿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贊歌,“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币龑W生樂觀面對挫折?!跺e過》告訴學生生活有得有失,錯過不要緊,關鍵是要積極,熱愛生活,要把握機會。

二、美德教育

1.勤儉節(jié)約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

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許多人對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已逐漸淡忘。對于今天的獨生子女來說如何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這一優(yōu)良作風顯得尤為重要。不懂得節(jié)約、不懂得奮斗的人,將是一個平平庸庸、胸無大志的人。語文教材中,表現這方面美德的內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葉兒》讓學生了解生活的艱難,現在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渡趹n患,死于安樂》批判了貪圖安逸的人生態(tài)度,倡導憂患意識;《儉以養(yǎng)德》明白節(jié)儉的重要性,認識“要富日子窮過”的原則。

轉貼于 2.助人為樂和嚴已寬人的教育

關心他人、助人為樂,歷來是我們國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培養(yǎng)青少年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也是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一個方面。如課文《窗》,講述了病房里靠窗的瀕危病人為另一位病人講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階段為他人送去一些快樂。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義的,學生在讀懂小說的同時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抖嘁恍捜荨犯嬖V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要互諒、互敬、互讓、互愛。在日常教學中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學習這些優(yōu)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養(yǎng)的教育

人的行為是社會行為,必然對社會產生影響。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方式、行為結果對社會大多數人有利有益,這種行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靈美實質上就是道德美。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就明確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道德具有歷史性和社會性,但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操作為歷史發(fā)展到一定階級的精神產品,并不全盤否定歷史上所有的道德傳統(tǒng)。事實上,歷史上的道德倫理對學生社會主義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孟子的“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語文教材的傳統(tǒng)名篇中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對中學生道德品質的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培養(yǎng)社會主義道德情操更要發(fā)揚我們無產階級革命先烈、前輩和英雄人物的革命傳統(tǒng)和崇高品質,《——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國傳統(tǒng)革命英雄人物的影響,外國文學的選文中也體現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如《紀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諾曼底”號遇難記》中的船長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為人的無私品質。教學時緊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們的崇高思想和英雄業(yè)績,就能使學生的心中樹立愛的豐碑,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觀教育

德育中要重視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由于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的形成中,各種語文信息中的美與丑、善與惡、健康與腐朽經常錯綜交織,對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都會產生一定影響。所以,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清良莠,辨別精華與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對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及時加以診治,促其轉化。這就要求,中學語文德育中必須注意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這種個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目標,應該包括諸如熱愛生活,熱愛人民,具有強烈事業(yè)心,富有社會責任感、正義感、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質在內的情感目標構建;包括積極進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強,謙虛謹慎等品質在內的性格發(fā)展目標構建;包括吃苦耐勞,頑強勇敢,知難而進等品質在內的意志目標構建。

教材中不少體現積極的人生觀的內容?!妒龤q的際遇》講述了中學生田曉菲十三歲靠自己的努力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北大,啟發(fā)學生早立大志,為理想而奮斗。《貝多芬傳》通過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執(zhí)著的謳歌歡樂那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教育學生面對挫折和困難如何堅定自己的意志,樹立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敬業(yè)和樂業(yè)》則告訴學生如何對待生活,才能實現理想。總之,教材中到處滲透著優(yōu)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學生自然在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人生修養(yǎng)。

德育是中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內容,德育在教材中的體現也很多,只要恰當利用和引導,會使語文教學事半功倍,培養(yǎng)的學生不僅有更高的文化素養(yǎng),也有更高的道德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