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學習情形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習情形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習情形總結

第1篇: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關鍵詞:過敏性紫癜;兒童;特異性IgE;總IgE

有文獻報道過敏性紫癜發(fā)病率近些年呈逐年上升,對兒童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1]。筆者對2010年8月~2011年5月于陜西省榆林市第二醫(yī)院診治的73例過敏性紫癜兒童血清異性IgE、總IgE水平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8月~2011年5月于我院診治的73例過敏性紫癜兒童為研究對象。73例患兒均根據《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中過敏性紫癜診斷標準明確診斷[2]。其中男42例,女31例;年齡5~13歲,平均(8.3±2.1)歲;病程3~28 d,平均(10.2±4.2)d。73例患兒中單純型紫癜39例,關節(jié)型8例,胃腸型21例,腎型5例?;颊甙l(fā)病前合并有呼吸道感染者39例。

1.2 方法:73例患兒停藥抗過敏藥物或激素類藥物3 d后均晨起采集靜脈血3 ml,離心機300轉離心15 min,并分離血清,保持于4℃冰箱備用。73例患兒均應用歐蒙過敏原檢測系統和奧林帕斯AU-2700進行特異性IgE定性和總IgE定量檢測。將檢測系統復溫到20~22℃常溫,將膜條檢測板用緩沖液完全濕潤并加入1.0 ml血清標本。室溫下勻速孵育60 min,并上線翻轉使清洗液完全流過。將同體積酶結合物加入并繼續(xù)孵育60 min。之后加入同體積底物液,孵育10 min。用去離子水沖洗以終止反應。干燥后讀出結果。

1.3 結果判定:平行于相應過敏原處如有紅色反應帶即陽性,如無變化即為陰性。

1.4 統計學方法:對觀察結果應用SPSS 13.0進行統計描述。

2 結果

73例患兒血清總IgE在100 IU/ml以上者67例,占91.8%。其中吸入性過敏原中以戶塵螨粉塵螨、蟑螂過敏者多見,分別占23.3%(17/73)、16.4%(12/73);食物性過敏原中以蝦蟹、腰果花生黃豆、羊肉、雞蛋蛋白蛋黃多見,分別占21.9%(16/73)、19.2%(14/73)、17.8%(13/73)、13.7%(10/73)(見表1)。73例患兒中一種過敏原陽性者17例,占23.3%;兩種或兩種以上陽性者56例,占76.7%。

表1 73例過敏性紫癜兒童特異性IgE陽性情況

3 討論

過敏性紫癜屬于常見變態(tài)反應,且多見于兒童,臨床上主要有黏膜出血、皮膚紫癜、伴或不伴關節(jié)痛、皮疹等病變。過敏性紫癜易造成多器官、系統病變、易復發(fā),對患兒身體健康、生長發(fā)育造成嚴重影響,目前已成為兒科學研究熱點。過敏性紫癜發(fā)病機理目前尚不明確,但有不少文獻研究認為其與吸入或食物過敏原刺激機體、誘發(fā)IgE介導的過敏性反應有關[3-4]。從筆者對73例過敏性紫癜兒童血清總IgE、特異性IgE水平的回顧性分析結果看,患兒血清總IgE在100 IU/ml以上者67例,占91.8%,且76.7%過敏性紫癜兒童對2種或2種以上過敏原有陽性反應。這提示我們過敏性兒童中大多數患兒為過敏體質。同時從表1可以看出,食物過敏較吸入過敏更為常見。這可能與本地區(qū)氣候環(huán)境、飲食習慣等有關。本研究表明,多種過敏原可誘發(fā)過敏性紫癜,在對患兒進行抗過敏、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同時應積極檢測患兒IgE水平并查找相應過敏原以盡量減少接觸、減少紫癜復發(fā)。

4 參考文獻

[1] 史 梅,史偉峰,譚保真.91例過敏性紫癜患兒血清特異性IgE和總IgE檢測[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11):1304.

[2]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OO2:688.

第2篇: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摘要:目的 探討辛伐他汀早期干預對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病人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和高教c反應蛋白(hs―CRP1濃度的影響及他汀類治療ACS的機制。方法 分別測定50例ACS病人及30名正常對照者(NC組)的血清IL-6,hs-CRP水平:并將ACS組隨機分成辛伐他汀組和常規(guī)組(每組25例),辛伐他汀組每晚加服辛伐他汀20mg,常規(guī)組服安慰劑,隨訪3周,再次測定血清IL-6及hs-CRP水平;分析比較組間及辛伐他汀治療前后血清IL-6及hs-CRP水平。結果 ACS組血清IL-6,k-CRP水平均明顯高于NC組(P

關鍵詞;急性冠脈綜合征;白細胞介素6;高敏C反應蛋白;炎癥;辛伐他汀

中圖分類號:R541.4 R25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7-0633-02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為冠心病急癥,其范圍涵蓋了從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MI)到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等一系列臨床病理生理狀態(tài)。ACS主要病因是冠脈粥樣斑塊破裂而誘發(fā)血栓形成,冠脈粥樣斑塊的炎癥是導致斑塊破裂的重要機制。在ACS的發(fā)病機制研究中,探討斑塊不穩(wěn)定性與易破裂特征就成為國內外心臟病學家的主要方向。血清中與炎癥有關的生物標志物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高敏C反應蛋白(high seilst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濃度的升高與冠脈斑塊不穩(wěn)定密切相關,已成為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的預測指標。研究表明,血循環(huán)中IL-6和hs-CRP水映了潛在的斑塊炎癥的強度,可預測斑塊的脆性;測定IL-6和hs-CRP水平,可預測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病人發(fā)生冠脈事件的危險性,評估ACS病人的預后。最近他汀類藥物被認為可能具有獨立于降脂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在穩(wěn)定斑塊、降低冠脈事件的發(fā)生率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實驗探討早期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ACS對病人血清中IL-6及hs-CRP濃度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4年3月―2004年8月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心內科住院的AGS病人50例。剔除以下情況者:①急性感染、創(chuàng)傷或手術2周以內;②合并腦血管意外或外周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慢性結締組織疾病或免疫性疾??;③入院前4周內服用他汀類藥物。將ACS病人隨機分成辛伐急性心肌梗死他汀組和常規(guī)組(每組25例)。辛伐他汀組男19例,女6例,(AMI)11例,UA14例;常規(guī)組男19例,女6例;AMI,9例,UA,16例。同時以30名門診健康體檢者行心電圖及肝腎功能等檢查排除心臟及其他臟器疾病后被選入正常對照組(NC組)。

ACS組及對照組中,除吸煙者比率在ACS組略高于NC組(P=0.047)外,各組在年齡、性別、體重指數、高血壓及糖尿病史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入院第2天開始,在常規(guī)治療硝酸酯類、阿司匹林、β-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基礎上,辛伐他汀組加用辛伐他汀(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每次20mg,每晚1次,常規(guī)組服安慰劑,平均隨訪3周。

1.3 血液樣本采集 ACS組于入院后次日清晨,對照組于體檢當日清晨06:00~07:00空腹抽取靜脈血3mL,置塑料試管內,4℃下離心10min,分離血清置-70℃冰凍保存,待檢測。平均隨訪3周后,再次測定血清hs-CRP,IL-6及血脂水平。

1.4 測定方法 血清IL-6濃度采用酶聯免疫法吸附法(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深圳晶美工程有限公司)hs-CRP、血脂。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進行,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連續(xù)變量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檢驗)或£檢驗,指標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P

2 結果(見表2、表3)

3 討論

IL-6作為炎癥細胞分化的主要調節(jié)因子,主要源于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是由活化的單核細胞、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內皮細胞及成纖維細胞等分泌一種具在多種效能的細胞炎癥因子。除可刺激肝臟產生急性期反應物(如CRP,纖維蛋白原)并與急性期C反應蛋白呈良好的正相關外,還可促進激活的巨噬細胞分化,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生成和釋放細胞因子;促進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抗體,參與炎癥的過程,還可以上調黏附分子和其他細胞因子的表達,從而加強炎癥反應,并可導致斑塊的破裂,參與了ACS的發(fā)生與發(fā)展。CRP是肝臟合成的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是在炎癥因子(如TNF-α,IL-1,IL-6等)的刺激下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期炎癥標志物,不但反映上游炎癥因子的活性,本身尚具有激活補體、誘導黏附分子、組織因子表達、促進內皮、巨噬細胞吞噬脂質及促進基質金屬蛋白酶分泌、募集巨噬細胞至血管壁等作用。在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極微,但在急性炎癥反應階段,其含量可迅速增加1000多倍。實驗證實,在急性炎癥反應6h-8h內,CRP含量迅速升高,并在48h~72h達高峰黃煒等。所做的臨床研究顯示,心絞痛病人血清CRP含量明顯高于正常人,UA病人血清CRP含量高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SA)病人,AMI病人血清CRP濃度明顯高于UA病人,而Anderson等也發(fā)現,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的AMI病人血清CRP濃度約為正常人的4倍,提示血清CRP濃度在判斷心絞痛和AMI病人病情的穩(wěn)定性及嚴重程度上具有重要臨床價值。趙曉燕等。在對CRP與UAP危險度分級的臨床研究中發(fā)現,隨著UAP危險度分級的增加,惡性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臟事件的發(fā)生率也增加,與CRP的升高相平行,說明CRP不但與冠心病的發(fā)生有關,而且與冠心病的進展及不良事件的產生相關。隨著血漿CRP濃度的增加,心絞痛病人發(fā)生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險性顯著增加,去除高血壓、高血脂、吸煙、肥胖等影響CRP濃度的因素后,CRP的濃度仍是病人發(fā)生急性冠脈事件的獨立危險因子。本實驗結果顯示,ACS病人血清IL-6及hs-CRP水平均明顯增高,與關瑜等實驗結果一致,可見炎癥參與了ACS的病理過程。本研究顯示,ACS病人經辛伐他汀治療3周后,血清IL-6及hs-CRP濃度下降,他汀類藥物抗炎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體外及動物實驗證明他汀類藥物可減少粥樣斑中的巨噬細胞數量,抑制組織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黏附分子的表達及活性。ACS病人早期應用他汀類藥物有快速抗炎作用,可迅速減輕炎癥所導致的不良后果,改善預后。

第3篇: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關鍵詞:主語;謂語動詞;一致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9-0354-02

對于英語語法知識尚不是很豐富的中學生而言,英語中的主語和謂語動詞保持一致是一個較難掌握的主題之一。而在英語中,句子的謂語動詞在人稱和數量上必須和主語一致又是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許多學生難以全面掌握,由此也犯了不少的錯誤。本文根據教學實踐,在認真調查獲取了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了大量的學生常犯錯誤的各種情形,并深入縷析出這些錯誤可能的原因,進而總結了主語和謂語動詞保持一致的情形,并對此予以展示和分析,期望能夠對中學英語教學和學習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一、當有兩個并列主語的時候,和謂語動詞保持一致的情形

在一般情況下,由and和both…and這樣的連接詞連接所形成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并列主語的情況下,此時按照要求,謂語動詞要用復數形式。例,Classic music and folk music are mom’s favorites.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是媽媽最喜歡的兩種音樂形式。

而在此,有兩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單數名詞或代詞用and連接作主語表示同一個人,同一件事時,此時按照要求,謂語動詞應當用單數形式。例,My father and friend has offered his generous help.我的父親也是我的益友已經給予了我慷慨的幫助。(“父親”和“朋友”指同一個人)

(二)在each,every,many a ,no ,such a 等后有用and連接的單數名詞作主語時,此時按照要求,謂語動詞用單數形式。例,Each teacher and each student is asked to attend the meeting.每個老師,每個學生都被要求參加會議。

二、選擇性主語和謂語動詞一致的情況

當兩個選擇性主語either…or,neither…nor,or等選擇性連接詞連接時,此種情況下,謂語動詞應與最鄰近的主語保持一致,此時的關鍵是找好最鄰近的主語了。例,Either the car driver or the cyclis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ar accident.不是小汽車駕駛員就是那個騎自行車的人要為這起交通事故負責。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用not only…but also這樣的連接詞連接兩個并列主語時,謂語動詞的形式也應與最近的那個主語保持一致。

Not only Mr.Ford but also his wife is intrested in golf.不僅福特先生,而且他的妻子對高爾夫球感興趣。

三、當主語帶有修飾成分的時候,主語和謂語動詞保持一致的情形

當主語后面帶有用with,together with,along with,besides,in addition to等連接的單復數名詞或代詞作修飾成分時,如果此時主語又是單數形式,那么,按照要求,謂語動詞仍需用單數形式來表達。

Jane together with her elder sister is going to attend my birthday party.簡和她的姐姐將會出席我的生日聚會。

四、當不定代詞作主語時,和謂語動詞一致的情形

(一)當出現用neither,the other,one,each one或由every,no,some等詞語構成的復合代詞作主語時,按照要求,謂語動詞要用單數形式。

Nobody is allowed to leave the room without permission.任何人不經允許,不得離開房間。

None of your promises has come true.你的承諾,沒有一個已經實現的。

(二)當用few或many作主語時,按照要求,謂語動詞也要用復數形式。

Few of us have gone aboard before.我們中沒有幾個人以前出過國。

Both are American—born Chinese.兩個都是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

五、當集體名詞作主語時,和謂語動詞一致的情形

集體名詞作主語時,由于表達的數量是多數,所以,謂語動詞要用復數形式,此類名詞主要有people,police,cattle,而另另一些則要根據上下文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選用單數形式還是復數形式的謂語動詞,這些根據上下文選定的詞語有family,class,committee,company等。例,Are there any police here?這兒有警察嗎?

My company is moving to a new working place.我的公司正在搬去一個新的辦公地點。(公司作為一個整體,不一定每個員工都參與到搬家工作中。)

My company are busy working on a new project.公司的所有人正在忙于一個新的項目。(注意,在上面這個例子中,“公司”明顯指的是每一位成員,所以謂語動詞使用復數形式。)

第4篇: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題1 若α、β滿足-π2

解法1 由-π2

學生的疑惑是:解法1和解法2看上去無實質差異,卻得到兩個不同的結果,究竟孰是孰非?

1 捕捉困惑找疑源,培養(yǎng)判斷能力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疑難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知識上的原因、方法上的原因,也有學習風格上的原因,當學生質疑時,教師要通過一聽二問三判斷,幫助學生捕捉困惑點,搞清疑難產生的根源,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

師:兩種解法兩種結果,說明至少有一種解法是錯誤的,兩種解法計算都沒有錯,條件也都用了,要錯只能錯在最后一步的兩個同向不等式相加,通過兩個不等式相加求取值范圍應注意什么?

生:答不上來.

師:兩個同向不等式相加往往會產生什么現象?

生:擴大取值范圍.

師:在什么情況下會擴大取值范圍呢?

生:有點迷惑.

師:不等式相加時應要求兩個不等式取下限的條件一致,且取上限的條件也要一致,否則相加后會擴大取值范圍.這個知識點不是非常清楚,是疑問產生的根源.

生:應該是這樣的.

2 啟迪思路自解疑,培養(yǎng)分析能力

陶行知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我們“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不過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是“授人以漁”.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發(fā)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人才是成長的主人,發(fā)展的主體.因此,面對學生提出的疑難,教師不要把現成的答案直接給學生,而應善于設問誘導,啟迪解疑思路,在主動探究中讓學生自己解決疑難,培養(yǎng)獨立分析的能力.

師:自己分析兩種解法,看看究竟孰是孰非?

生:①式取下限-π時的α值為-π2,β值為π2,取上限0時的α值為π2,β值為π2,在②式中,α取下限時的值為-π2,取上限時的值為π2,顯然①②兩式取下限、上限的條件分別一致,故①+②所得結果正確,解法1是正確的.

師:分析的很好,再看看解法2是否正確呢?

生:④⑤兩式取上限的條件是一致的,即α值為π2,β值為π2,但在④式中,2(α-β)取下限-2π時的α值為-π2,β值為π2,在⑤式中,取下限時的β值為-π2,由于④⑤兩式取下限時的值不一致,所以⑥式中,2α-β的上限值π2正確,下限值-5π2錯誤,這里擴大了2α-β的取值范圍,解法2錯誤.

師:解法1作變量代換2α-β=(α-β)+α,保證了①②兩式取下限、上限的條件分別一致,故解法正確;解法2作變量代換2α-β=2(α-β)+β,導致④⑤兩式取下限時的β值不一致,從而擴大了取值范圍,解法錯誤.

生:明白了!

3 深入思考抓本質,培養(yǎng)探究能力

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自己發(fā)現困惑點,找出了疑難產生的根源,并解決了疑難,以為問題徹底解決,有一種滿足感,產生“撤離”的念頭,然而,這僅僅是就題論題,它離徹底解決疑難還有一段距離,這時教師應及時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深處,在深入思考中抓住問題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師:明白什么啦?

生:對于這類問題,將目標式mα-nβ用α-β與α表示,解法正確,而將mα-nβ用α-β與β表示,解法錯誤.

師:果真是這樣嗎?將題1 改成題2,自己做一做,檢驗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題2 若α、β滿足-π2

生:思路一:仿解法1作變量代換2α-3β=3(α-β)-α,結果-7π2

思路二:仿解法2作變量代換2α-3β=2(α-β)-β,結果-5π2

經分析,思路一錯誤,思路二正確,兩種思路的正確性恰好與題1相反.可見,將目標式mα-nβ用α-β與α表示,還是用α-β與β表示,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4 分析比較探規(guī)律,培養(yǎng)概括能力

圍繞學生的疑點,啟發(fā)學生探究一些同類性質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同類性質問題的分析比較,引導學生從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yǎng)概括能力.

師:從兩道題的解答中,你有什么發(fā)現?

生:比較題1和題2兩種解法中的變換,從形式上我發(fā)現了一個共同特征:題1解法1中2α-β=(α-β)+α右邊兩處α的系數同正,題2解法2中2α-3β=2(α-β)-β右邊兩處β的系數同負,這兩種解法都是正確的;而題1解法2中2α-β=2(α-β)+β的右邊兩處β的系數一負一正,題2解法1中2α-3β=3(α-β)-α右邊兩處α的系數也一正一負,這兩種解法都是錯誤的.

于是我得出:對于“已知θ

師:基于上述研討,能否總結出普遍性的解答規(guī)律呢?

經過探索,學生概括出這類問題解答規(guī)律:

情形1 已知θ1、θ2、m、n為定值,m、n>0,且θ1

解答規(guī)律 ⑴當m>n時,將m拆成(m-n)+n,作變量代換mα-nβ=n(α-β)+(m-n)α).

由θ1

兩式相加得mθ1-nθ2

⑵當m=n時,由θ1

⑶當m

由θ1

兩式相加得mθ1-nθ2

情形2 已知θ1、θ2、m、n為定值,m、n>0,且θ1

解答規(guī)律 先求mα-nβ的取值范圍(方法同情形1),再求-mα+nβ的取值范圍.

⑴當m>n時,(n-m)θ2

⑵當m=n時,結論:0

⑶當m

情形3 已知θ1、θ2、m、n為定值,m、n>0,且θ1

情形4 已知θ1、θ2、m、n為定值,m、n

情形3和情形4比較簡單,結論分別為(m+n)θ1

5 引導反思擴成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的疑點,往往就是眾多知識的交匯點.教師幫學生釋疑后,要引導學生以疑點為中心,以知識的內在聯系為線索,反思相關問題和相關方法,通過反思活動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有助于學生靈活有效地運用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師:關于題1,你是否有更特殊的方法?更一般的方法?這個問題與哪些問題有聯系?有怎樣的聯系?能否利用不同知識求得問題的解?

生:由-π2

得-π

兩式相加得-3π2

由解法1的結果可知,這種解法是錯誤的,錯在擴大了2α-β的取值上限,原因是-π

師:如果由已知條件得出2α-β

生(解法3):由-π2

得-π

兩式相加得:-3π2

又由α

所以-3π2

通過探究發(fā)現解法3也具有一般性,下面不妨以這類問題的情形1“已知θ1、θ2、m、n為定值,m、n>0,且θ1

解答規(guī)律 ⑴當m>n時,由θ1

又由α

⑵當m=n時,由θ1

⑶當m

兩式相加得

mθ1-nθ2

又由θ1

(情形2可以轉化為情形1,情形3和情形4前面已述.)

第5篇: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一、課堂小結仍存在兩大致命弱點

在課堂教學調研和教研集備活動調研中我們發(fā)現,教師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意識已經形成,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教學更側重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思維跟進,教學實效性有了明顯的提升。但調研中我們也發(fā)現,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和教學設計過程中,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新課的引入環(huán)節(jié)和內容教學設計方面,對課堂小結卻關注甚少,鮮于研究,導致課堂小結經常流于形式,達不到其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1.課堂小結成為課堂教學的“應急備份”,形如“雞肋”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已深入每一個教師的心底,由此帶來了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不斷優(yōu)化。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物理教師都重視新課引入部分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導語的設計,注重教學重點的突出和難點內容的突破,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的引導和訓練,也因此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但到了課堂教學最后的幾分鐘,我們看到的差不多總是這樣的情形:

情形一:(PPT)總結一下,學到了什么·(沒有回顧,學生馬上回答;學生討論過程中,下課鈴響了……)

情形二:(PPT)(老師)下面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第一……

情形三:(教師)還剩下幾分鐘時間,同學們把課本看看(把練習冊拿出來,做幾道題)

情形四:教學內容沒有完成,匆匆下課……

調研中,我們詳細分析了教師的教案。幾乎在每一份教案的最后,都有“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體現,但在“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下面,卻是一片蒼白,最多只有提綱挈領式的寥寥數語。結合教研集備中教師研討的關注點分析,教師對課堂小結的忽視及由此形成的研究不足顯而易見。

良好的開端和精彩的生成成就了成功的課堂教學的絕大部分,但也因此在大多數教師心中形成這樣一種無形的誤區(qū),精彩的開端+互動的實施=成功高效的課堂教學。尤其是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教師更容易滿足于多媒體輔助下的精彩和成功。此時,課堂小結往往成為課堂教學的“應急備份”,時間有剩余時,就讓學生“暢所欲言”或是看看課本,做做練習;時間不夠時,干脆省略。棄之不舍,食之無味,形如“雞肋”,由此形成了課堂教學的“蛇尾”現象。

2.課堂小結方式陳舊,不利于學生歸納梳理

盡管作為“應急備份”,但在教師的經驗調控下,多數課堂都會留有5分鐘左右的課末時間。絕大多數也都會進行小結。但正如上面的情形,很多教師依然維持著傳統教學中小結方式,所改變的,只是減少了教師書寫羅列,增加了PPT的小結展示和互動。這種陳舊的課堂小結方式不僅無法成為精彩教學的完美收場,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更是沒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此刻作為學生思維升華的“發(fā)動機”的高效作用。

相對于傳統教學,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環(huán)境中,以計算機為主要載體的多媒體設備不僅實現了將文本、圖形、圖像、聲音集于一體,實踐設計能力相對較強的物理教師往往還借助各種軟件,根據教學需要制作動畫,制作或剪輯視頻,使得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富有趣味。這種設計手段迎合了正處于心理的發(fā)展階段的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激發(fā)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種方式同樣帶來了大容量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帶來了比傳統教學方式更高、更多的信息接納能力的要求。而作為一節(jié)課的最后幾分鐘,經歷了近40分鐘的高速運轉,學生的大腦此時往往正處于最疲勞的時候,注意力在這個階段也最容易分散。此時繼續(xù)采用那些平鋪直敘、毫無挑戰(zhàn)的小結方式,或是讓學生自行小結的“暢所欲言”方式,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應付的方式難以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梳理和歸納。

在調研中,我們對教師小結方式的效果進行了實驗。為增強實驗的針對性,我們選擇部分中等程度班級進行測試性實驗,實驗時間放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后的十分鐘時間內進行。測試內容設計簡單:將部分小結內容由條目形式直接改為填空形式;將相互關聯的條目改成選擇形式;將小結中提示的公式結合教學中的例題編制成簡單計算題,題量5題,總分10分。測試的結果讓學生和教師都大吃一驚——在師生都認為效果挺好的教學后的測試各項指標都較低,就平均分而言,最好的不到7分,最差的只有4分,尤其是實驗的測試,效果最差。

接下來的學生調查中,我們了解到了學生的感受。當老師用課件將教學要點提綱條目地羅列出來時,簡潔扼要的小結讓學生看起來一目了然,清晰明了的感覺也最容易同時給他們一種“都懂了”的心理暗示效果,學生往往一目十行草草了事,沒有更多的思考和分析,因此比起傳統教學中教師邊總結邊寫的方式效果更差。而采用互動方式進行的小結,由于學生剛剛進行知識的學習,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還無法進行充分的吸納和內化,因此學生的認識往往只能停留在知識點的表面,大多數只能回答出知識點的名稱和簡單應用事例,涉及到能力要求的,學生幾乎都覺得不可能做到。這樣的效果使得課堂小結無法達到幫助學生初步梳理和歸納作用方面實際作用。

第6篇: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摘 要: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用滲透教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情境與教學過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會和學習蘊含在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完成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的過渡,從而做好中小學數學知識的銜接工作。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銜接教育;數學思想;思維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384-01

滲透教育隨著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研究中學數學與小學數學的銜接教育已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發(fā)現,很多初中的學生對代數知識掌握起來感覺非常吃力,其關鍵原因在于數學思想的方法沒有轉變過來。從小學數學的學習到初中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一種質的飛躍,小學學習數學的方法已經不再能適用于初中數學的學習。而數學知識的學習的關鍵在于數學的思想方法,它是建立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之間的橋梁。所以,要做好中小學數學知識的銜接教育工作,就要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滲透一些初中數學的思想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

一、學思想方法的內容

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數學基礎知識是指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內容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方法。將數學思想和方法納入基礎知識范疇,足見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問題已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也體現了我國數學教育工作者對于數學課程發(fā)展的一種共識。要做好中小學數學銜接教育工作,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數學思想,讓學生對數學的思維方式發(fā)生改變,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是銜接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以下的數學思想方法:

1、數式通性的思想

代數是由算術演變來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利用代數符號這個工具,是代數思維發(fā)展的重要元素,它使我們在用代數解決問題方面變得更加有效。它是用字母表示數的代數思想的基礎,是由具體到抽象的源頭。那么,學生對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否了解?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時會碰到什么樣的困難?這些問題都是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會面臨的問題。所以數式通性思想的滲透,對于剛接觸初中代數知識的初一學生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2、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系的思想

對于一個數學問題,特殊情形下的結論往往反映了一般狀況下的特征,一般狀態(tài)下探索到的結論是問題本質和規(guī)律,特殊只是一般中的某種情況。在特殊情形下的解題思路、方法往往對一般狀況有指導和啟發(fā)作用,反之問題若能在一般狀況下得以解決,特殊情形當然也就迎刃而解。故在初一學生對一些問題的理解比較抽象的情況下,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系的運用,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從冪的運算到多項式的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教學,就是一個從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實際上是知識的總結與應用的雙向活動,特殊與一般的統一能使學生更靈活地掌握知識、應用知識。

3、數形結合的思想

數形結合既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又是一種常用的數學方法。有些代數問題單純用代數方法來解,反而顯得煩瑣,若能恰當、巧妙地借助幾何圖形,使數量關系的問題直觀而形象化,實現抽象概念與具體形象的結合。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從數軸的引進到有理數大小的比較,從相反數、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到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畫圖分析以及不等式組的求解等,數形結合的思想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它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例:A、B兩地相距92千米,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騎車相向而行。甲的速度為15千米每小時,乙的速度為12千米每小時,問經過多長時間,甲、乙兩人相距10千米?在具體給學生講解甲、乙兩人行進的過程時,可以考慮畫出兩種不同的線段圖,從而可得兩種解答。如果不借助圖形的理解,很多學生可能會漏掉第二種情形。

二、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yǎng)方式

對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yǎng),要依托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工作。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必須在實踐中探索規(guī)律,以構成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指導原則。數學思想方法的構建有三個階段:潛意識階段、形成階段、深化階段。一般來說,在這三個階段的形成過程中,應以滲透性教育為主線。所謂滲透教育,是指在具體知識教學中,一般不直接點明所應用的數學思想方法,而是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情境與教學過程,著意引導學生領會蘊涵在其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理解和掌握。雖然數學思想方法與具體的數學知識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們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協同發(fā)展,但是具體數學知識的教學并不能替代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一般來說,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總是以具體數學知識為載體,在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實現的。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和方法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體現數學思想的手段和工具。

三、總結

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育主要是在具體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實現的。因此,要落實好滲透性原則,就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比如,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法則、性質、定理等結論的推導過程,解題方法的思考過程,知識的小結過程等),只有在這些過程的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才能充分展現它們的活力。作為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具體知識的教學,要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情境與教學過程,采用滲透的方式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會和學習蘊含在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完成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的過渡,從而做好中小學數學知識的銜接工作。

參考文獻:

第7篇: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教學目標

1.會計算古典概型概率,體會概率的意義.

2.操作摸球、擲幣、抽牌等試驗,經歷觀察、比較、猜測、推理、交流、討論等活動過程,學會計算概率的方法.

3.感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體驗概率知識的應用價值,發(fā)展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與樂趣.

教學重點

體會概率的意義.

教學難點

1.位置:概率的計算.

2.成因診斷:

(1)在學生的知識經驗中雖然有了一些對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體驗,但那些都是感性的、粗線條的;現在遇到用具體的數刻畫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要計算概率,要用數字“說話”,方法他們難適應,計算也感到沒有頭緒.

(2)弄清某事件發(fā)生的可能結果數和所有事件發(fā)生的結果數是計算概率的前提,對于較復雜的情形,學生思維的不縝密會出現統計遺漏或重復,失誤影響著他們的學習信心.

3.破解對策:

(1)針對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思維特點,設計問題由簡單到復雜,先易后難,讓學生逐漸積累活動經驗和求解規(guī)律.

(2)對于復雜情形的事件,重視統計前的點撥和解題中的排查,減少失誤的機會,促進學生的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游戲開場,激情引入

你與同桌玩“石頭、剪子、布”游戲,如果第一次你決定出“剪子”手勢,同桌隨意出,那么,你贏得可能性有多大?

我的思考:這是一個生活中常見、隨時隨地能做且老少皆宜的游戲.無論學生憑經驗分析還是實際演練,都不難知道在總共發(fā)生的三種情形中,贏的可能只有一種,占13.此時,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13”準確表達了你贏的可能性的大小,稱為贏得該游戲的概率,通常用一個字母P表示.即:

P(贏得游戲)=13.

妙趣橫生的生活游戲順應學生的天性,在看似不經意的比劃中,概率的出現自然而鮮明.

還可以進一步設問,你與同桌出相同手勢的可能性是多大?一氣呵成還是稍后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習概率后再解答,對學生來說都不困難.

二、摸球試驗搭臺,概率“登場”

1.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裝有一個紅球和一個白球,他們除顏色外完全相同.你隨便摸出一球,可能是什么顏色?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多大?

思考:教科書為了介紹“概率”編寫的游戲,大多是“摸紅球”試驗,但一般不僅有紅、白兩個球,有的裝紅、白兩色球各若干個,有的裝紅、白、黑等多色,是從較復雜情形和普遍意義上定義概率,目的是約簡過程,節(jié)省筆墨,突出一般性.如果考慮到學生知識儲備不足以及思維的跨越過大,可以用這個最簡單的試驗鋪墊,設一步“臺階”再操作下面這個教材編排的游戲.

2.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裝有三個紅球和一個白球,他們除顏色外完全相同.你從盒中任意摸出一球.

(1)猜測可能是什么顏色?問問同伴的看法.

(2)現將每球都編上號碼,分別記為1號球(紅)、2號球(紅)、3號球(紅)、4號球(白),那么,摸到每個球的可能性一樣嗎?

(3)若任意摸出一球,說出所有可能的結果.

思考:這是游戲1的變式,親手操作也不困難,可用黃、白乒乓球,有色玻璃球甚至彩色巧克力豆替代.游戲可四人一組進行,組長主持,先獨立想象、猜測,寫出結論.然后逐人試驗多次,在匯總試驗結果后與剛才的猜測驗證,討論交流對自己猜測與試驗結果偏差的解釋.這樣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概率的意義,認識“大量重復試驗”的必要,也會消除生活中某些錯誤經驗,享受合作學習的成果.

學生能答出: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有4種,摸到紅球的可能的結果有3種(1號球、2號球、3號球),可能性是34.同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4.

3.學生閱讀教材上概率的定義與表示.

在游戲中,34表示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命名為摸到紅球的概率.概率用英文Probability的首寫字母P來表示,即:

P(摸到紅球)=34.

一般地,事件A發(fā)生的概率

P(A)=A發(fā)生的可能結果數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數.

于是,必然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為1,記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為0,記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為不確定事件,那么0≤P(A)≤1.

思考:試驗為概率搭臺,情境為學習激趣,而嚴格的數學概念還不能一味讓學生探究、概括,只要學生通過認真讀教材,能夠理解概念表達的意義,與已有的認知結構順暢的同化、接納,再留出一定時間讓他們記憶,有不懂的地方請教優(yōu)生和老師,也就能達到要求.隨后將出現利用公式計算概率的練習,也不要讓學生套用公式,死記硬背.

三、變換場景,變式訓練

1.任意擲一枚均分的小立方體(立方體的每個面上分別標有數字1,2,3,4,5,6),“數字3”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偶數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我的思考:在可能性的學習中,學生借助大量重復試驗,已獲得本類問題的正確結果.這里不必試驗和猜測,需引導學生判斷出,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有6種:1朝上,2朝上,3朝上,4朝上,5朝上,6朝上,每種結果出現的概率都相等,其中,3朝上的結果只有1種,偶數2、4、6朝上的結果共有3種,因此:

P(3朝上)=16;P(偶數朝上)=12.

2.“田忌賽馬”是一個喜聞樂見的歷史典故,田忌在上、中、下三匹馬都不敵齊王同級別的三匹馬的不利條件下,巧用計謀以2∶1贏得了比賽.如果重新比賽,齊王將馬按上、中、下的順序出陣,田忌的馬隨機出陣,請你來推算,田忌獲勝的概率是多大?

思考:戰(zhàn)國趣聞用數學演繹,學生始料未及卻興致勃勃,大大激活了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思維馬上活躍起來.

但氣氛一會便沉寂下來,排兵布陣我們是頭一次,裁決還不是那么簡單,學生對復雜的情形往往梳理不清.這時需教師點撥,引導他們列表直觀寫出齊王與田忌賽馬對陣的所有情形.

齊王的馬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田忌的馬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中下上下上中下中上 在所有6場對陣中,只有田忌“下上中”對齊王“上中下”一場能2∶1獲勝,因此田忌獲勝的概率是:

P(田忌獲勝)=16.

3.中央電視臺“幸運52”欄目中的“百寶箱”互動環(huán)節(jié),是一種競猜游戲,在事先準備的20個商標牌中,有5個商標牌背面注明一定的獎金額,其余不設獎.觀眾小明獲得翻牌機會,他第一次翻牌獲獎的概率是多少?如果允許小明連翻三次(不重復),前兩次都中獎,那么他第三次翻牌中獎的概率是多少?

思考:本題呈現了一個大家喜歡的電視情境,其真實性學生歷歷在目,揭開謎底的愿望主動、強烈. 要讓學生猜測、驗算、歸納、交流,教師參與討論,隨堂點撥講解,特別提醒學生,第三次翻牌時,所有的情形只有18種.

四、執(zhí)果索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1.請你用6個除顏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設計一個摸球游戲.

(1)使摸到白球的概率為13;

(2)使摸到紅球和黑球的概率為56.

思考:因所有事件發(fā)生的可能結果數為6,(1)要使摸到白球的概率為13,需摸到白球可能結果為2,因此需放2個白球和4個其他顏色的球;同樣地,(2)需放紅球、黑球共5個,其他顏色的球1個,答案不惟一.

2.我們班有52名同學,從中抽4人為周末家長會服務,請你設計一方案,使得每人被抽中的可能性均等.

思考:依據概率設計問題情境,開放的形式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也是理解數學模型的素材,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的契機.他們首選的是用一副撲克牌(去掉大小王),與52名同學一一對應.任抽一張(如9),對應該數字4個花色的同學即被選中;也可連抽4張,一一對應.還可以用其他游戲選定,只要滿足在所有發(fā)生的52個結果中,該事件發(fā)生的結果數是4即可.

五、隨堂訓練,總結回顧

完成教材122頁隨堂練習和123頁“知識技能”,“問題解決”布置為作業(yè).

師生共同回顧、反思,重點理解概率的意義.

設計特色

1.游戲情境富有樂趣與挑戰(zhàn),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分析推斷,探索規(guī)律,提升理論,總結出古典概型的概率模型,正確理解“用0~1之間的一個數刻畫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意義,很好地體現重點,突破難點.

2.剛剛處于形式運算階段的初中學生雖能進行初步的設定和檢驗,但很大程度上仍屬于經驗型,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持.因此,本節(jié)課游戲搭臺,情境引入,概念形成用情境經歷過程,概念應用設情境開放創(chuàng)新,遵循了學生的學習心理規(guī)律,加深了學生對概率的體會理解.

第8篇: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反思性學習是新課改提倡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的中,個體進行自我監(jiān)控和評價,不斷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從而形成再認識,不斷促進學習活動的發(fā)展。

構建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經驗的積累,是體驗、構建的過程,需要主體不斷總結經驗,獲得超越。在這個過程中,反思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反思是思維活動的核心,是思維得到發(fā)展的動力,只有不斷反思,學習主體才能真正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反思性學習實施的現實必要性

新課改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要積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而進行反思性學習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使學生能夠將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使學生能夠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度理解和探究,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三、反思性學習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疑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有疑而思,不斷引導學生的反思行為,使學生不斷探究思考,獲得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比如在《分式》教學中,在講完分式的概念的內容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代數式,使學生判斷這些是不是分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整式和分式的比較,需要不斷進行判斷,要應用比較反思法進行斷定,反思意識可以得到培養(yǎng)。另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合作探究的情景,使學生進行合作反思性學習。比如,在教學正方體表面展開圖形有幾種情形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應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使學生思考需要剪開幾條棱,需要討論原相互平行的面展開后有哪幾種位置關系,討論不可能有哪幾種情形等等問題。

(二)進行反思性學習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反思實踐

在教學中,教師要想使學生形成反思性學習的習慣,就要使學生掌握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反復練習。在初中數學中用到的反思性學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錯誤反思法。錯誤反思法是數學學習過程中常用到的方法,在學生的數學作業(yè)和考試中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作為教師不能簡單地把錯誤指出,告訴學生正確的答案,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做題過程,反思錯在哪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糾錯,避免新的錯誤的產生。比如,在解-4x=20方程時,很多學生會得出x=5,這就是錯誤的,教師要使學生自己糾錯,找出答案,并總結錯誤原因。

第二、比較反思法。這種反思方式對系統認識事物具有很大的作用。初中數學知識存在內在的聯系,系統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知識的相關性引導學生進行相互對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有理數的運算與小學四則運算進行比較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與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比較學習,相似三角形與全等三角形、正方形與矩形、菱形的對比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實踐,比較反思能力可以得到鍛煉。

第9篇:學習情形總結范文

一、職業(yè)素養(yǎng)

1、衣著言行

每天穿西裝、打領帶,可以讓我們的言談舉止合乎規(guī)范,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的服務型企業(yè),著正裝能讓我們產生一種“精致服務”的心理,形成一種心理暗示。

2、 服務的心態(tài)

每天上班收拾桌面、擦擦桌椅,下班時拖地,既能不斷在我心里強化“服務”的概念,又讓我不斷的將自己“歸零”,從細處著手。在此事中,也暴露出了我做事粗線條的毛病。

3、 學習的能力

這些天,一直在看《一分鐘銷售》,將書中所講與自己的實際經歷相結合,感覺獲益很多,銷售的目的、溝通的方式、銷售前中后所應注意的問題,都讓我受益匪淺。

二、電話銷售

1、 電話銷售的最終目的是約見。

2、 感覺電話銷售的最大難度還是在于如何在短時間內吸引別人注意、引起興趣。

3、 話術,也是我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4、 如何提問,把別人引入到我的銷售目的上去,尤其是在別人不太愿意接受這種推銷電話時。

總結我這段時間電話銷售中出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

1、 電話一開始就喜歡暴露我打電話的目的,一上來就是直接介紹公司和個人,結果屢遭拒絕。

2、 沒有在開始時爭取別人給予時間的意識,結果在中途導致別人不愿意繼續(xù)聽下去。

3、 興奮點的調節(jié)。前期總是沒有找到打電話的興奮感,直到最后一天才稍微有些感覺,如何把自己調節(jié)到最佳狀態(tài)也是我下一個要提高的地方。

三、陌生拜訪

周五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陌生拜訪,感覺自己這次最大的問題就是:前期準備工作不足以及經驗的缺乏。

1、準備工作不足,表現在對我們海點自身的認識上沒有到達一個高度,導致客戶提問時不能很快根據情形及時準確作答,同時,還表現在對客戶反映的一種估計不足,出發(fā)前沒有作出詳盡的預計。還有,就是對路線的考慮不周,導致中間出現了很多的差錯,結果延誤了與客戶見面的時間。

2、 經驗的缺乏,主要表現在一些禮儀的考慮不周上,如忘記同別人交換名片,敲門的高度上等。

四、時間的調度

主要是對我在工作與生活以及學習上的一種時間安排,如何平衡,如何讓自己在工作時達到一種最佳狀態(tài),同時又能保持生活的愉快以及學習的動力。這個目前還在不斷的學習與思考中。

“今日事,今日畢”,是我這一周工作在時間方面最大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