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范文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

第1篇: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范文

一、有感情地讀課文

首先教師要鉆研教材,熟悉文本,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三、四年級學生易模仿,如果加上教師的指導,很容易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其次,訓練學生形成語感。如果聽過于永正老師的課,便可以感受到他的朗讀技巧如涓涓細流,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難過時低沉地讀,興奮時激昂地讀,環(huán)境、事情、人物的不同體現(xiàn)在對應的語速緩慢、抑揚頓挫等方面。實踐證明,教師高超的朗讀能力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第三是平時課堂中要有盡量多的“朗讀時間”,做到“人人有事做”,達到大多數(shù)學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二、確定好閱讀課老師的角色

首先是做好學生的幫助者,促進者,服務者。其次是做一個聰明的語文教師,把學習自還給學生。老師擠出時間干什么?是觀察與思考、準備與設計好教學。比如在執(zhí)教《白鵝》時,若能把鵝的姿態(tài)用課件播放出來,結合課文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飛回藍天的恐龍》時,若能引導學生事先查找《恐龍圖鑒》,再根據(jù)課文的內容篩選出有效的信息,也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

三、培養(yǎng)概括能力

第二學期的“段落訓練”是連續(xù)了低年級字、詞、句訓練與高年級篇章訓練的橋梁,所以在第二學段要提高“段落”的實效,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要根據(jù)課文特點,突出訓練重點。如《長城》一課自然段不多,可按自然段教學;《頤和園》一課則可抓重點詞句,如美麗的大公園長廊排五殿萬壽山昆明湖美麗的景色;《鳥的天堂》可抓兩個重點段教學:一是描寫大榕樹,二是寫鳥飛起時的狀態(tài);《爬山虎的腳》可引導學生注意段與段之間、句與句子之間爬山虎的生長過程……

其次,從段落的概括入手,讓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二學段閱讀目標),因此,根據(jù)不同的課文,教會并引導學生如何分段,歸納段意的方法。怎么教會學生比較準確歸納出段落大意呢?一是合并段意法。比如《觀潮》寫了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壯觀景象?!额U和園》一文主要介紹了長廊、排云殿、萬壽山、昆明湖的美麗景色。二是揭示學生抓中心句、中心詞,如《火燒云》,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栋座Z》第二自然段,“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是中心句。而寫鵝的吃相一段,“三眼一板”是中心詞,可引導學生找出并歸納。

再就是擴充題目設問法。如總結寫動物的《貓》一課主要寫了貓的哪些特點?第一段又圍繞著什么來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如寫靜物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指誰跨越海峽,生命橋是怎么回事?再如寫人的文章用三句話設問:誰為什么做事?做了什么?結果怎么樣?記事的文章可用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六要素歸納,對于較長的文章可啟發(fā)學生用此方法。

四、抓住重點,注意細節(jié)

到了第二學段,學生已接觸不少較長的課文,抓住重點來教便顯得很重要了,如《鳥的天堂》一課,文中出現(xiàn)了五次“鳥的天堂”,則應重點抓住靜態(tài)的榕樹動態(tài)分析文章。

有些長文如《巨人花園》注意細節(jié)描寫,“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就可以圍繞“會說話的眼睛”、“凝視”啟發(fā)學生從前后文的內容思考這個小男孩要告訴巨人什么,從而點明文章的思想感情。

許多名師常會“同課異構”。不同的教師針對不同的課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教學,為提高學生的興趣,采取多種方法并優(yōu)化教學流程上好每一堂閱讀課,讓每一堂閱讀課有鮮味,“色彩紛呈”。怎樣優(yōu)化教學流程呢?課前充分做好教學設計,有效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好板書、主次分明、不被學生牽著走,課堂上把握大局,隨機應變。

五、做到讀寫結合

第2篇: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職;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與進步,社會對于教師隊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小學教師,肩負著巨大的歷史使命。如今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優(yōu)秀小學教師的基地,它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改革也一直備受關注。2015年,江西省頒布《江西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及認定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高職教學改革迫在眉睫,語文教育專業(yè)作為高職的重要專業(yè),毫無疑問要扛起改革之大旗。外國文學作為語文教育的專業(yè)主干課程,無論是對于教師資格的考試及認定,還是培養(yǎng)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都十分重要。但是,高職語文教育專業(yè)的外國文學課程普遍存在著目標不清晰、缺乏實踐、方法落后等問題,這就需要在新形勢下,對語文教育專業(yè)的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進行改革。

一、教學目標

外國文學教學長期肩負著多種任務,在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的新背景下,外國文學的教學目標可以概括為三大類:

(一)知識目標

外國文學課程的知識目標可概括為:掌握世界文學史發(fā)展過程及規(guī)律,識記重要知識點。高職院校的外國文學教學要找準定位,應該理論性和實用性相結合,一方面要讓學生了解主要外國文學相關的思潮、流派、文學創(chuàng)作,了解世界各民族的社會歷史、文化傳統(tǒng)、審美心理。《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對“專業(yè)知識要求”這一欄中有“通識性知識”,要求教師具有相應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外國文學課程由于課程的性質與內容,也要承擔起擴展教學對象知識面的任務;另一方面,高職業(yè)院校也要密切關注就業(yè)這一目標,引導學生學習識記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師編制考試的重要知識點,當然,識記要在系統(tǒng)的掌握學科知識脈絡之上,不可本末倒置。

(二)能力目標

外國文學課程的能力目標可概括為:開闊文化視野,培養(yǎng)現(xiàn)代思維,提高鑒賞能力與寫作水平?,F(xiàn)代社會是一個開放、多元的社會,鼓勵不同的視角與觀念,所以學習不同文化的精髓,吸收世界優(yōu)秀文學作品精華,提高鑒賞能力成為外國文學課程重要的目標。另外,高職學生未來職業(yè)目標為語文教師,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應成為開設外國文學課程的重要能力目標之一;教學中應利用世界經典名著的閱讀,學習作品寫作意義與特色,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

外國文學課程的能力目標可概括為:提升人文素養(yǎng),陶冶道德情操。新形勢下,應該將小學語文教師所要求的人文素養(yǎng)、道德情操和外國文學教學的情感目標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可以通過作品分析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積極、高尚的意志和品質。例如在講到亞米契斯《愛的教育》、盧梭《愛彌兒》等作品時,可以有意識地將主題進行升華,讓學生理解愛心與責任心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師風師德。講到重點作家如列夫•托爾斯泰、馬克•吐溫等的時候,可重點介紹作家生平經歷,展現(xiàn)作家奮斗不息的人生道路,敦促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yè)理想,學習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

二、教學內容

(一)聯(lián)系《江西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及認定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江西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及認定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明確的工作目標,即“以中小學教師職業(yè)標準和考試評價體系引領師范類院校教師教育改革,推進中小學教師的職前教育和職后培養(yǎng),促進教師素質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申請教師資格證者,不僅要通過《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兩科筆試科目;還要參加面試,面試主要考核申請人的“職業(yè)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tài)、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師基本素養(yǎng)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所以在教授語文專業(yè)主干課外國文學時,也要有意識對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方式。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多提供展現(xiàn)的平臺,例如在講解希臘神話時,可以布置學生課外閱讀希臘神話故事,然后在課堂上講述給其他同學聽,借此不僅使學生能夠掌握希臘神話的內容與特色,更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加強心理素質,端正儀表儀態(tài)。

(二)關注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小學語文教育的發(fā)展與高職語文教育專業(yè)的發(fā)展一直是相輔相成的。高職語文教育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關系到小學語文教學的師資力量;而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變化,又會要求高職語文教育專業(yè)及時收到反饋、與時俱進。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與內容”中要求小學生要“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文化品位”。在小學語文課上加強外國文學的學習,無疑可以更好地促進目標的達成。以江西省小學語文教學普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為例,涉及外國文學的課文多達四十余篇,文章選擇范圍廣泛、視野開闊。不僅有兒童文學家瓦•奧謝葉娃的《小伙伴》、《藍色樹葉》、《三個兒子》,還有自然學家法布爾的《蜜蜂》和《蟋蟀的住宅》,喬伊•亞當遜的《小獅子愛爾莎》,甚至有服裝設計師伊爾莎•斯奇培爾莉的《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編劇巴德•舒爾伯格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還包括名家名篇:古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伊索寓言》,亞米契斯的《爭吵》、《小抄寫員》、《卡羅納》,列夫•托爾斯泰的《七顆鉆石》、《窮人》,王爾德的《巨人的花園》,屠格涅夫的《麻雀》,馬克•吐溫的《金錢的魔力》、《威尼斯的小艇》,等等。在六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材上,還專門開設了外國文學單元,著力安排了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契科夫的《凡卡》,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四篇課文,并且在“回顧拓展”環(huán)節(jié)里要求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方法,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新課標還要求學生9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提出建議包含了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夏綠蒂•勃朗特的《簡•愛》、高爾基的《童年》、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儒勒•凡爾納的系列科幻小說等在內的大量外國文學名著。這些外國文學作品的加入,不僅可以擴大學生視野,提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審美能力,更能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小學語文中外國文學教學已成為整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容易流于表面,不能很好的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甚至造成其理解上的障礙。這就對高職語文教育專業(yè)提出了要求,講到小學課本中所涉及的作家時,如契科夫、馬克•吐溫等,一定要聯(lián)系小學教材,讓學生既有全面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又能學以致用,為踏上小學講臺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打下基礎。

(三)融會《江西省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大綱》

高等師范學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目標為中小學教師,江西省從2011年開始實行全省教師編制統(tǒng)一考試,《江西省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大綱》從此成為高職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參考。其中《小學語文學科知識考試大綱》對語文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課程內容和教學重點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在《小學語文學科知識考試大綱》中,外國文學部分占有一定的比例,考綱涉及重點作家、作品廣泛:從上古文學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到二十世紀的卡夫卡、艾略特,不僅有歐美名家歌德、巴爾扎克等,還涉及東方著名作家泰戈爾、川端康成等;不僅有人物形象分析,還有藝術特色研究。這就要求在授課過程中抓住重點與脈絡,讓語文教育專業(yè)學生理解與識記知識點融匯貫通。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涉及大量課外知識,有些甚至突破了學科的界限,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早已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和保證學科內容的豐富完整,新時代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為教學手段的更新提供了突破口?,F(xiàn)代教育技術包括PPT展示、音像資料播放等多種形式,可根據(jù)需要,應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在學習古希臘文學的產生背景時,可以通過PPT展示古希臘的地理位置,從而引出古希臘的社會背景,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化繁為簡,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在講授雨果的經典作品《巴黎圣母》、《悲慘世界》時,可以播放相關影片的經典片段,可以讓學生將電影與文本相對比,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二)第二課堂的延伸

以第二課堂活動作為教學的延伸,不同文學類型開展不同的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外國文學的興趣。例如學習莎士比亞戲劇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莎士比亞戲劇進行表演,學生在選擇莎士比亞戲劇的時候,一定會閱讀相關文本;在進行角色分配和臺詞背誦的時候,又要求學生了解人物性格,領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的特點;在布置戲劇場景時,又可以了解莎士比亞戲劇寫作的背景。類似活動的開展,可以鞏固莎士比亞戲劇的教學效果。再例如,學習18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時候,可以組織相關的詩歌朗誦大賽,學生在對雪萊、濟慈、海涅等著名詩人的名篇進行誦讀的時候,不知不覺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并且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從而達到大力輔助第一課堂的目的。

(三)中外比較學習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普遍反映外國文學作品比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甚至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要更難理解,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一是社會歷史背景不同,外國文學不僅在時間上跨度巨大,從公元前9世紀的古希臘文學到20世紀以后的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時間跨越千年,而且在地域上涉及歐洲、北美、東亞、拉美等廣大國家與地區(qū),社會歷史背景復雜多樣,給理解作品意義帶來一定困難。例如在講到19世紀俄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時,必須讓學生理解19世紀俄國專制農奴制度等背景,學生才能更好理解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學大師們作品表現(xiàn)的民主意識、人道精神和歷史使命感。二是文化心理不同,文化心理涉及人文風俗、思維方式、等多個方面,非常抽象。在學習但丁《神曲》、歌德《浮士德》、霍桑《紅字》等涉及西方信仰與精神的作品時,由于文化心理不同,會削弱對作品的理解。三是翻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外國文學作品涉及多種語言,不同國家語言習慣不同,尤其是詩歌這一特殊體材,翻譯文本可能更難體會到原文的語言結構與韻味。對于這些偏差,中外比較學習無非是一種很高效率的學習方法,通過中外文學的比較,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更能牢固掌握中外文學史知識點,樹立多元化的思維方式。例如在學習古希臘神話時,可以和中國古代神話相比較;在學習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時,可以和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進行比較;在學習馬爾克斯作品時可與莫言的作品相比較。通過這些比較,可以拉近與這些作家作品的距離,并且讓學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觀念,掌握中外文學史脈絡。總之,教師資格證考試的改革,不僅對高職畢業(yè)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對高職語文教育專業(yè)的一次挑戰(zhàn),作為專業(yè)主干課程的外國文學,也必須根據(jù)新形勢及時更新教育觀念與方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01.

[2]李萍.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