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在線課堂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在線課堂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線課堂教學

第1篇: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通識教育在線課堂教學法公選課課堂教學質量體系優(yōu)化

1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公選課教學質量體系存在問題

通識教育在國外高校的辦學歷程中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相比之下,我國的通識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發(fā)展很不完善?,F行的很多實施方法都是借鑒國外的經驗。然而由于地域文化、學校辦學定位等實際情況的差異,我國高校在推進通識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遭遇到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1.1課程設計不合理

通識教育課程在設計環(huán)節(jié)存在諸多不合理方面。其一,“水課”現象比比皆是。這在高職院校中尤為普遍。課程負責人對通識教育的理念認識不到位,設計通識課程時受傳統(tǒng)專業(yè)教育思維制約,依然把培養(yǎng)學生從事某項職業(yè)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作為課程開設的根本宗旨,繼續(xù)把學生視為一個僅僅會“做事”的“個人”來繼續(xù)展開訓練,而忽略了通識課程真正的意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其二,課程內容過于膚淺,實用性不強。通識教育課程由于牽涉到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的學生,因此課程負責人在設計課程時有意識地把課程內容簡單化,以達到能讓學生易于理解的目的。但這不可避免地導致設計出來的課程過于簡單,喪失了實際意義。如個別院校開設的禮儀課程,學生不僅渴望學到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用到的禮儀,更愿意在教師的引導講解下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禮儀區(qū)別。然而,可能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并不會講解到這方面知識。其三,課程主體不夠突出,很多通識課程依然停留在教師一味宣講的“獨角戲”式傳統(tǒng)課堂授課模式。通識課程應該轉變觀念,必須明確確定以學生為課程主體,課程的設計必須要留出足夠的時間、空間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意愿,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相互交流學習心得。

1.2學生盲目選課

部分院校主管部門沒能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思考公選課的開設意義,只是機械式地按照類別均衡開設相應類別課程供學生選擇。這導致課程無法切實滿足學生需求,造成資源浪費。部分學生對待公選課也沒進行理智思考,憑一時主觀印象扎堆選報某一門課程,或按照畢業(yè)學分要求隨意挑選。這導致部分課程選課人數爆棚而無法一一滿足所有選報學生或部分課程選報人數寥寥無幾,課程學習期間學生消極對待,主要表現在課堂氣氛沉悶、出勤率低等方面。

1.3教師授課質量差異大

不同教師,授課質量良莠不齊。其一,部分授課教師將通識教育課與專業(yè)課區(qū)別對待,對待通識教育課程態(tài)度不夠端正,認為通識教育課只是一門可有可無的選修課,課程上得好與不好對自己職稱晉升及工薪待遇沒有影響,因而不愿意多花精力到課程建設上。其二,部分教師教學經驗不足,且備課不足。對于課堂內容只會照本宣科,對于學生提出的學習疑問,他們或無法給予回答,或給予泛泛回答,根本無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1.4課程考核評價具有隨意性

公選課一般都沒有統(tǒng)一的考核標準,考什么怎么考一般都由任課教師自行決定,課程考核評價方式過于隨意。其一,課程考課程主管部門很難通過課程考核結果對課程開設進行監(jiān)管評價。專業(yè)課一般都有嚴格的考核標準,課程主管部門通過對照標準,分析考核結果,可以比較客觀分析得到課程開設的實際效果,以便做出必要的調整,但這種操作在公選課上是無法執(zhí)行的。此外,由于考核的隨意性,學生也很難通過考核結果總結自己的學習成果或查找出自身不足。其二,很多公選課的考核內容是課程結課后要求學生上交一份學習報告或心得,任課教師通過批閱報告或心得而直接給學生評分。這種考核方式有欠嚴謹,學生由于對課程的不重視,經常會東抄西抄應付了事,教師由于責任心不強而放任學生的各種抄襲行為。這導致課程的考核演變成走過場,對于學生素質提高或課程建設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促進作用。

2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在線課堂設計

混合式教學指將傳統(tǒng)課堂講授與在線課程自主學習有機融合,實現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2]。這種模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師一味講授的“填鴨式”課堂授課模式,又區(qū)別于完全在線課程自主學習模式,教師和學生依然還是課程的主體,且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教師更多的是起到引導、答疑等輔助作用。這種模式對以前沉悶課堂氣氛進行改觀,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來表現,課程效果良好。

2.1課程教學流程設計

課程課時主要由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平臺兩部分組成。如16個學時的通識教育課程,若采用混合式教學,課堂教學只占8個學時或更少,而在線教學平臺則占8個學時或更多。這相對于傳統(tǒng)的學時分配做了非常大的改革。課程在設計時就明確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不會像傳統(tǒng)的一味講授,而是改為答疑或就課程某一內容與學生交流互動。而在線教學平臺則成了學生進行課程內容學習的主要平臺,平臺上教師將各個知識點通過視頻、多媒體、音頻等方式模塊化地向學生進行傳授。學生學習完每個知識點后會被要求馬上進行在線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考驗,成績會被自動統(tǒng)計保存,作為課程總結考核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此外,網絡教學平臺也提供了師生之間或者學生之間在線交流、答疑的功能,給予師生更多的課程學習交流機會。

2.2課程內容構建

課程內容的構建主要參考教學資源庫的做法,將課程內容按知識點分布進行模塊化碎片化,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有目的性地選擇學習內容。在網上授課環(huán)境下,課程內容的編排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設計能調動學生興趣的問題、實踐環(huán)節(jié)。利用網上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之間就課程內容開展協(xié)力合作,協(xié)同完成課堂作業(yè)。

2.3課程考核評價體系設計

課程考核評價既是師生對課程的一種總結提煉,也是主管部門對課程教學效果的一種督導。教師對學生課程學習的考核貫穿于整個課程學習階段。平時課堂講授時學生的表現及學生在在線教學平臺的測驗結果等都是課程考核的重要參考指標。這種做法強調了過程學習的重要性,而淡化了傳統(tǒng)的終結考核對課程成績的影響。此外,學生通過在線平臺評課、評教功能對課程及教師的教學評價也是課程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延續(xù)使用傳統(tǒng)的學生評課、評教體系。通過學生的評課、評教,教師本人能深刻認識到自身講授環(huán)節(jié)的有待改進地方,課程主管部門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課程建設不足。

3通識教育視域下在線課堂教學法對高校

公選課教學質量體系優(yōu)化的啟示通識教育在國外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淀已經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實施模式。近年來,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推進,通識教育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使命。通識教育的實施方式更加靈活多樣。但這些方式方法中,毫無疑問,公選課是比較符合我國現在教育國情的,實施恰當,能在短時間內成效顯著。推進通識教育改革的關鍵在創(chuàng)新公選課的模式、方式,在線課堂模式新穎、內容豐富、實施便捷,對于優(yōu)化公選課教學質量體系是有積極作用的。

3.1利用在線課堂教學法拓寬公選課的授課渠道

傳統(tǒng)的公選課授課渠道大多只能通過課堂講授,受時間、地點局限非常大。在線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公選課授課的單一渠道,通過利用網絡技術,課堂可以由線下延伸到線上,線下與線上有機融合,既有過去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答疑,又有現代的在線自主學習。授課渠道的拓寬要求公選課課程從課程設計階段就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創(chuàng)新,同時也從課程頂層設計的高度奠定學生學習課程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課程的積極性[3]。

3.2利用在線課堂教學法創(chuàng)新公選課的授課模式

在線課堂激活了傳統(tǒng)公選課的授課模式,使公選課變得富有生命力。通過利用網絡技術,在線教學平臺成為了公選課開展課程教學的重要“課堂”。教師將搜集到的與課程知識點相關的視頻、音頻、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等素材在平臺上進行展示。與傳統(tǒng)授課方式相比,平臺上的素材圖文并茂,形式新穎,更受學生青睞。此外,教師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在線平臺上的作用,也不再局限于過去的宣講課程知識,而是既講授課堂知識,同時也對學生提出的學習疑問進行答疑交流,通過答疑、交流這種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的距離。

3.3利用在線課堂完善公選課的考核評價體系

在線課堂通過網絡技術能對學生的訪問、測驗、互動等情況進行即時的統(tǒng)計分析和保存。這些數據都能作為教師對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考核評分依據。此外,在線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也能幫助教師、課程主管部門分析課程建設、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此,相比于傳統(tǒng)的公選課課程考核評價,在線課堂對學生學習、教師講授、課程上層設計等方方面面都能做出更加系統(tǒng)客觀的評價。

第2篇: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摘要:在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微課以其視頻化、碎片化、交互性、及時性等特點迅速成為時下教育技術的寵兒,短期內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同并積極應用于課堂實踐。微課,成為電子專業(yè)教師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一把利器。關鍵詞:微課;電子線路;課堂教學;高效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4-0264-02 信息時代教育,“自由、豐富、獨特”成為社會的風向標。關注個體、發(fā)展?jié)撃?、提供合適的教育成為教育的理念。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數字化教育資源,既可作為正式的學習資源,又可作為自主學習的資源,有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蛻们熬?。《電子線路》是一門集抽象、復雜、嚴密、實踐于一身的學科,學生學習基礎差,積極性不夠,學習效果不佳,因而對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有不小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下改變傳統(tǒng)的《電子線路》課程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是電子專業(yè)課教師應探究的問題。一、目前《電子線路》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1.學生主體地位不明確,課堂參與度不高。職業(yè)學校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均存在一定的問題。中職教育普遍學制短,專業(yè)課程多。《電子線路》課程教學課時少,內容多。為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并且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傳授知識,教師在轟轟烈烈的課改、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仍無奈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每節(jié)課被安排得滿滿的,教師主導著課堂,學生也無心參與,課堂教學毫無效果可言。2.多媒體技術未發(fā)揮效能,缺乏現代化教育手段。中職學校課堂教學仍停留在多媒體教學時代。雖然多媒體課件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呆板、抽象的說教模式,讓課堂變得直觀生動,但我們同樣發(fā)現,多數多媒體課件只是對知識點的簡單羅列,僅僅是代替了板書的功能,并未在知識性、趣味性、形象化等方面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且,多媒體課件使得教師授課的節(jié)奏加快,課堂信息容量加大,對本就在基礎、能力和興趣等方面欠缺的職校學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反而影響了學習的效果。3.課堂內外學習模式差異大,學生無奈于現有學習環(huán)境。信息化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正規(guī)教育不再是我們教學的構成主體?!霸鯓訉W”、“學什么”正在被“從哪里學”所補充。學生在互聯網上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資料和一手的信息(包括文本、圖像、動畫、音視頻),可以自由地選擇學什么、學多少、何時學、怎么學,可以通過交互式的學習環(huán)境完成知識構建。校內外學習模式的明顯差異,使得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巨大的落差,更加厭倦課堂上老版的教材、枯燥的講解及沉悶的氣氛。二、微課模式構建高效的《電子線路》課堂教學“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作為“互聯網+”時代下的產物,微課以位微不卑、課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的特點,實現教與學過程和互聯網的融合,成為“互聯網+教學”的變革模式。1.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預習。中職學生學習主動性低,幾乎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在新課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學習,影響課堂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學將知識傳授挪到課堂外,將學習目標、重點和難點以趣味性較強的微課視頻形式呈現,并設計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讓學生自由掌握學習進度,可重復學習,并整理收獲,提出困惑。以橋式整流電路為例,教師在課前下發(fā)預習任務單,包括:說說你所知道的“整流電路”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橋式整流電路電流路徑研究,分析負載輸出波形。學生結合微課視頻在課前自定進程,自主學習,有任何疑惑之處都可以利用在線交互功能及時提出并討論解決,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微課最大的特色是短小精悍,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層次,課前預習的微課要把握好難度,既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知欲,又不至于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還應該適當加深難度,作為學有余力的學生的思考練習,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利用微課進行有效的預習,很大程度將教師從課堂中釋放出來。教師將知識的傳授轉移到課堂外完成,就可以在課堂內實施知識的內化工作,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2.利用微課整合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在某一個知識點講解完后,會安排學生完成相應的課堂任務作為學生學習成效的檢測,但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會使部分學生無法順利完成課堂任務。針對此類現象,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微課視頻,讓有需要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視頻及時回顧相關知識點解決學習上的問題,保證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利用微課,教師能夠更好地實現差異化教學。微課扮演了傳統(tǒng)課堂中的教師角色,而教師則成為背后回答學習者問題的答疑者,以及組織學習者開展主題討論的引導者。將某些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點或者需要教師重復示范或演示的過程性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化、個別化學習。仍以橋式整流電路為例: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前提下,教師在課堂中只需要結合微課視頻引導學生對橋式整流電路常見的故障、橋式整流堆的檢測等問題進行合作討論,適時歸納補充即可。學生借助仿真軟件模擬故障形成,很容易能夠得出結論。整個教學過程中,思考、探討、答疑、總結、提升充實了整個課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和共同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促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3.利用微課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峨娮泳€路》是一門理論性強,同時又看重實踐的課程。學會查閱各類電子元器件數據手冊并使用,學會分析并設計常見電路圖,掌握電路安裝與調試操作技能是這門課程的核心體現。對于專業(yè)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學生學起來難免覺得索然無趣。傳統(tǒng)實踐教學項目一般以教師理論講解及操作示范的方式開展,往往只有前排少數同學能真切感受到實驗的每一個細節(jié),更多的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給定的操作步驟按部就班地完成實踐項目。機械式的操作抹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逐漸失去獨立思考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微課采用了視頻教學的形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打好實踐前的理論基礎,學生在微課上進行學習時,可以通過視頻觀看電子實踐的場景,而且對一些儀表部件及操作方法進行直觀性地認識,方便學生提前熟悉實踐操作性場景。如晶體三極管的檢測,判斷管型和管腳是學生存在問題較大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制作有關晶體管(包括二極管、三極管)檢測的系列微課視頻,詳細講解檢測方法及注意事項,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選擇相應的視頻,隨時隨地反復觀看,無需受課時的限制。學生通過對微課內容的學習揣摩,能夠很好地掌握檢測方法和技巧,為整個實踐項目的高效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利用微課實現課后復習鞏固?!峨娮泳€路》課程中有很多復雜的知識點,單純依靠教師課堂有限時間的講述是很難達到理想教學效果的。微課碎片化學習方式的特點,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進入復習。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微課可以在任何時候進行暫停、回放和快進,更加符合學生的個體學習習慣和需求。學生可以利用微視頻在空閑時間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遇到問題還可以提交到互動交流平臺請老師幫忙答疑。利用微課進行課后復習,學生可以自由控制時間、步調和學習路徑,在自身學習過程中被賦予責任感和所有權。利用微課,讓作業(yè)從紙質走向網絡。學生將作業(yè)提交后,能夠及時知道自己作業(yè)的正確率,選擇自己錯誤的題目視頻進行學習,避免了教師課堂集中講評,使課堂教學時間分配更合理。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作業(yè)成績大比拼,每位學生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個性化作業(yè)。通過把作業(yè)變成一場游戲,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教師也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情況做出準確評估,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微課,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需要,提高教學和學習質量,促進教學水平。生活即教育,現代的人,要過現代的生活,就要受現代的教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師應致力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給學生更多的選擇。在“互聯網+教學”時代,微課給學校教育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它促進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跨時空地域的高效傳播,也使教學形式更加多元化,使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碎片化在線學習得以并存。參考文獻:[1]金陵.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M].第1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第3篇: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一、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授課模式?!度罩屏x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提出在英語教學中要“利用音像和網絡資源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由于受教材教具的制約,往往是教師講得多,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少,教法單一,學法單調,學生自主思維不活躍,學習效率低下。而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作為呈現教學內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將教學內容以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形式呈現并有機地集成,通過錄像、教學課件、網絡等途徑傳遞給學生,實現對教學內容和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綜合利用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像的不斷沖擊,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進行,在大腦皮層產生較強的反射,留下較深刻的印象,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給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增加課堂知識容量,同時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變?yōu)橹鲃?,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如詞匯和課文教學歷來是費時多、令人煩悶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教學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豐富情感,為學生完成教學目標提供一個寬松的、和諧的、自然的學習環(huán)境。如在教學廣東省教廳與朗文出版社合編的小學英語讀本第五冊Travelling in China一課中,教學內容要求掌握east,south,west,north四個表示方向的單詞以及學習Jim和Ben的暑假的旅行過程,整節(jié)課的內容多,生詞量大。課前通過利用Authware軟件制作了一個CAI課件來輔助課堂教學。課件設計:1、首先出現一張中國地圖,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四個英文字母E,S,W,N來表示,然后點擊地圖出現廣州、上海、拉薩和北京四個城市和四個方向的單詞。2、在中國地圖畫出Jim和Ben的旅行路線,輸入課文錄音、飛機和火車的聲音,到達不同的城市出現該城市的畫面。結果整節(jié)課學生興致盎然,很快完成了學習任務。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課堂教學,能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素質多方位整體發(fā)展,同時教學課件能較好地展示教師的教學設計與意圖,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運用信息技術,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

1.利用校園廣播,增加學生的視聽時間

英語課程標準在對學生的語言技能目標中提到小學生平均每周視聽時間不能少于20-25分鐘。因此我們利用校園小星星電視臺,在中午廣播時間播放迪士尼卡通英語、Gogo英語和其它英語節(jié)目,為學生提供一個視、聽、演、說英語環(huán)境。這些英語節(jié)目都是根據兒童學英語的各個階段特點,完全按照中國兒童的新課標設置教學內容,妙趣橫生的卡通形象貫穿全程,歡樂互動的視聽說唱,絲絲入扣的故事情節(jié),純正的美語情境,讓所有孩子可以在玩樂中體驗學習、享受英語。

2.利用學校網站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英語學習素材

我們在學校網站主頁上制作了英語學科教研網站,為師生提供了一個英語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網頁內容包括英語兒歌、趣味閱讀、每日一句英語和試題在線等。如我們開展了每日一句英語訓練,將每日一句英語內容放在學??平M網頁上,并配上錄音,學生可以在家上網學習,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旨在讓學生積累一些簡單的英語日常用語。

3.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課后自主學習

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個性化自主學習平臺,我們在學完每一個單元的話題后,都會為學生尋找適合他們能力水平,與所學課文內容相適應的網絡資源,讓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如 10歲兒童的樂園、廣東小學英語教學網省略/等)。學生可以通過網上自己學唱英文歌、閱讀小故事、玩游戲以及做聽力練習等。

三、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能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營造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有效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最近三年我們對學生做了興趣調查,全校學生的英語學習明顯提高,非常感興趣的學生比例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同時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需注意的問題

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在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的變革、學習方式的變革、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方面都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使教學手段趨于全方位、多層次,創(chuàng)造一個更適合學生學習的開放的探索式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加速學生的感知過程,促進認識深化。變教師“主講”為“主導”,變學生“被動”為“主動”,變媒體“教具”為“學具”,變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中心”為“教材加生活”,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分層教學和個性化教學的目標,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yǎng)和諧統(tǒng)一地發(fā)展。現代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盡管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我們也要注意一些潛在的問題:

1、現代信息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學手段,不能全盤否定傳統(tǒng)課堂教學。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要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和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4篇: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一、課程簡介

《藝術設計基礎》是一門多維度融合設計美學與技術的藝術基礎課,涉及多學科交叉領域,目前這門課的授課對象是2019級數字媒體技術專業(yè)的學生,共150人。由于學生人數較多,在教學中容易出現“老師教學累,學生學習難”的現象,現在通過QQ群、QQ群課堂、微信群等多種即時通訊工具讓這門課的教學突破以往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而愈加趨于靈活多變,也能讓教師及時分享網上現有的優(yōu)質藝術類視頻資源,結合學生們自身優(yōu)勢及特點最大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凇端囆g設計基礎》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線上教學模式既有利于整合課程內容,也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作水平與教師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中,授課教師在借助IM等通訊工具分享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將最新設計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讓學生們能了解第一手的設計資訊,擴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案例,提升教學質量,優(yōu)化學生素養(yǎng),并注重結合當下市場需求與本專業(yè)教學現狀,整合國內外相關優(yōu)質教學資源,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們對藝術設計的興趣及拓展他們的設計能力。

本次線上教學共有19數字媒體技術1班,19數字媒體技術2班,19數字媒體技術師范1班,19數字媒體技術師范2班四個班的學生共計150人參與本次《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

二、線上教學方案的準備

1.利用QQ群課堂等即時通訊平臺,營造新型教學環(huán)境

此次課程教師主要采用QQ群的群課堂功能進行授課,同時結合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型渠道,實行多元化項目教學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群課堂中,授課教師主要通過對學生“分享PPT+語音直播”的教學形式為主,通過QQ群課堂的功能,讓學生能清楚聽到教師聲音,清晰看到教師所展示的教學圖片內容與文字信息,與授課教師進行語音或者文字信息的實時互動。在這種教學形式下,教學PPT的質量就顯得重要了。  

授課教師提升了原有教學PPT的設計,基于QQ群課堂的功能特性對PPT圖片排版、圖片內容、字號大小、文字行距及字間距等方面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并結合最新設計資訊、名家設計案例對教學展示內容進行更新。授課過程中既讓同學們接觸到創(chuàng)意新穎的設計信息,也用生動的教學語言讓學生提高上課興趣。

2.倡導互動式學習新方式,讓學習變得更生動有趣

《藝術設計基礎》部分采用以師生共同開展項目研究的互動式教學,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中倡導項目組成員間的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成果。授課教師將傳統(tǒng)《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集約型知識點進行分解,將同學們感興趣的動畫設計、手機游戲設計等相關知識點進行整合,構建更加豐富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創(chuàng)意項目,增強課程設置與學生學習的靈活性與針對性,讓大課堂進一步優(yōu)化為小課堂,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

在互動學習環(huán)節(jié)中也融入年輕人感興趣、易著手、有共鳴的設計選題讓學生們展開熱烈討論,并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對學生的初步設計思路進行適當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學生們積極表達自己的設計感想和創(chuàng)作理念,形成高效的、良好的師生交流氛圍。

3.變革傳統(tǒng)教學結構,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

基于藝術設計類課程網上資源豐富的情況,授課教師按照分類,精心整理出各大應用平臺的學習資訊,將慕課、Bilibili等平臺優(yōu)質教學內容按照課程教學進度及課程需要逐步地、有針對性地推薦給學生,也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著手,向學生推薦藝術價值高、觀看效果好的經典紀錄片、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線上設計展,充實學生們在家學習的閑暇時光,如《國家寶藏》、《從莫奈到馬蒂斯》、《百年包豪斯》等。真正讓網絡學習資源成為《藝術設計基礎》學習階段重要的一環(huán)。

授課教師也注意及時對學生觀看藝術作品的反饋效果做出積極回應和有效指導,用QQ群的聊天等功能及時跟進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在線上授課過程中,授課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反饋授課效果,對于極個別學生網絡問題等突況能迅速作出反應,適時最快調整。在輕松愉悅、師生互動良好的線上授課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得到較大程度地激發(fā),由單一地被動接受,沉悶地不敢發(fā)言到如今的積極地與老師互動,主動自由發(fā)言,學生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創(chuàng)作作品質量一次比一次提高。

三、實際效果

1.QQ群課堂教學效果反饋良好

QQ群課堂的PPT顯示效果較好,相比傳統(tǒng)大課堂的投影效果受投影儀質量、教室光線、師生距離等諸多因素影響,QQ群課堂的PPT公放功能更易于每一位學生都能清晰看到授課內容,效果如下圖:

QQ群課堂右側的即時交流功能也易于師生互動,形成積極良好的授課氛圍。這種即時溝通的形式也有利于平時較為羞怯的學生大膽發(fā)言,也更適合當今00后們的社交工具使用習慣。

2.QQ群功能全面,受學生歡迎

QQ群功能強大,能滿足教學所需?!端囆g設計基礎》課程多用“群接龍”的形式進行簽到統(tǒng)計,授課教師積極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動向進行及時跟進,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意愿也進行了調查研究,調研多采用QQ群“投票”的功能,“群文件”功能用于學生作品歸檔,教師上傳學習資料,在QQ群聊天窗口中,教師也能及時了解學生課后作業(yè)的上傳情況。

3.學生學習積極性高

四、總結

第5篇: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知識聯系的拓展

教科書中例題所包含的知識點只是本節(jié)課中的重點,猶如一棵大樹的樹干,還有很多細小的知識點,隱藏在練習的小小習題里,需要教師去挖掘,對知識點間的聯系進行拓展。

案例: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練習四第6題,相信很多教師在處理這一題時通常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一是讓學生先觀察這一組圖,猜一猜圓錐與哪些圓柱的體積相等;二是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得出圓錐體積和第三個圓柱的體積相等的;三是動筆算一算每一個形體的體積,驗證自己的結論是否正確;四是再次思考:如果不計算,如何判斷圓錐體積和第三個圓柱的體積相等呢?

根據以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一道題目基本上處理得很得當了,圓錐和圓柱的體積計算得到了訓練,體積和底面積相等的圓錐和圓柱,圓錐的高是圓柱的高的三倍這一關系也得到了拓展。但是筆者以為,這一題還可以再充分挖掘一下,引申出新的知識點間的聯系。

追問:觀察后面的四個圓柱,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呢?小組交流。小組一得出的結論是:第1個圓柱和第3個圓柱的底面積相等,它們高的比是3∶1,體積的比也是3∶1;第2個圓柱和第4個圓柱也存在同樣的關系。小組二得出的結論是:第1個圓柱和第2個圓柱的高相等,它們直徑的比是3∶1,底面積的比就是9∶1,體積的比也就是9∶1;第3個圓柱和第4個圓柱也存在同樣的關系。小組三得出的結論是:圓錐和第二個圓柱,雖然它們的高相等,圓錐的直徑是圓柱的3倍,但它們的體積卻不相等,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3倍,那是因為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的9倍,要想圓錐與和它高相等的圓柱體積相等,圓錐的底面積必須是圓柱3倍。

學生在討論中,對于圓柱、圓錐的體積與底面積和高之間的聯系有了進一步的拓展。

數學思想的感悟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課程內容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的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果,也包括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和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是一種形而上的東西,對于小學生來講,如果教師直接告訴他什么是數學思想,他會猶如聽天書一般,不知所以然,所以課標中用的是“感悟”數學思想,把知識悟到位了,自然就涉及到思想。教師就需要認真地吃透教材,把知識的形成過程、豐富過程、運用過程充分讓學生經歷。除了例題的教學可以感悟數學思想,習題也同樣發(fā)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案例: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第19頁“動手做”。很多教師覺得這樣的題目沒有必要花時間去做,只要說一下就可以了,學生都會的。其實這里面就蘊涵著一種數學思想:等量替換。學生對于“曹沖稱象”的故事很熟悉,也都知道利用水來測量土豆的體積,可是這些都是聽來的,他們會說卻不會運用,因為這些都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是教師的一種自以為的“學生會呢”。學生對于等量替換的思想方法只是一些若隱若現的感受,缺少的是讓這種思想附上實實在在的形,所以在解決下面的思考題時會出現無助的現象。(此題即第19頁“動手做”上面的思考題。)講了故事,再花一定的時間做一做,然后再運用到解決上述的思考題中,經過這一系列的過程,“等量替換”就不再是生硬的名詞了,它就會在學生的頭腦中扎根。

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練習不是機械性地讓學生做,循規(guī)蹈矩的解題雖然能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得以鞏固,但是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失去對習題的興趣。小小習題中不乏一些有趣的題目,稍作變動,就會激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火花。

案例:六年級上冊“整理與復習”第24題。作如下的修改后呈現給學生:把長26厘米、寬16厘米的長方形紙,角上剪去一些4厘米的正方形,把它折成一個無蓋的長方體紙盒,它的容積最大是多少立方厘米?

學生往往想到的就是書上的那種方案,從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為4厘米的正方形。

這時,告訴學生,老師還有一種方法,折出來的長方體的容積比他們的還要大,但是卻不告訴他們方案,讓他們自己動手用長方形紙去剪一剪,折一折。學生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頭被調動起來了,四人小組立馬一起討論、操作,還真有鬼靈精得出了有創(chuàng)意的方法。

只需要在寬所在邊的兩個角剪兩個邊長為4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用膠帶粘到另一條寬所在邊的中間,這樣所做成的長方體的容積便是最大的。其他學生也為這位同學的方法所折服,也感嘆解決問題不能墨守成規(guī)。

第6篇: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步入21世紀,素質教育的浪潮正在中國大地上風起云涌,有關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日益“亂花漸欲迷人眼”。那么什么是素質教育呢?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把傳授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健全人格結合起來,是把智力開發(fā)和非智力開發(fā)結合起來,促進小學生身心、智能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有機體系。在與生俱來的天賦基礎上和后天社會環(huán)境教育的影響下,使每個受教育者都能在德、智、體諸方面獲得積極的、持久的、穩(wěn)定的發(fā)展。外語教學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并最終使其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教師如何教、學生怎樣學,自始至終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那么如何在英語實際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呢?

一、積極創(chuàng)建平等、和諧、民主的課堂師生關系

在課堂上師生關系的主導是教師,教師用什么態(tài)度對待學生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師教學過程的參與。也就是說,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交際也就更為活躍。那些不成功的教學案例也不是教師不平等對待學生,而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影響,忽視了一些細小的情節(jié)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例如:

1.教師過于低估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講解包辦過多。當學生回答問題剛出現困難時,教師就代學生說出“標準”答案,也不管學生真正想表達的是什么,壓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打斷學生的思路,引導過多,糾錯過多。你要學生與你交流,就該允許有不同的想法和信息存在,學生和你應該是平等的對話者,否則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教師對一些“后進生”比較漠視,從不或很少提問,打擊了這些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心理長期受壓抑,得不到參與的機會,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產生了自卑心理,抹殺了小學生學習的熱情。這樣易引起整個課堂氣氛的惡性循環(huán)。

二、靈活組織應用適宜的師生交往形式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林格倫提出了學校領域內師生交往的四種形式:

1.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保持單向交往,效果較差。

2.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保持雙向交往,效果較好。

3.教師與學生保持雙向交往,也允許學生之間的交往,效果較好。

4.教師成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員雙向交往,效果最佳。

我認為形式2可用在教單詞、詞組等基礎知識傳授時;形式3可在簡單句型、會話練習時使用;而在一定情景下靈活應用知識點和句型可用形式4。

三、努力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而不是灌輸者

外語教學中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去了解另一個民族的語言,了解另一種語言思維世界,而不是單純地訓練學生“說話”。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如下幾點:

1.充分利用教材和其它教育資源,深層發(fā)展語言能力。比如:多讀英語故事,多唱英語兒歌,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

2.改進教學方法,采用多種形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常用方法有直接法、聽說法、全身心活動法等,也可以采取游戲等手段。游戲是最好的教學方法,能全面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游戲教學還能促進各種器官的協(xié)調能力。

3.創(chuàng)建活動課,創(chuàng)辦英語天地,給學生更多的參與空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習慣。以需求促發(fā)展,延伸課堂教學。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興趣,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和諧發(fā)展,使學生產生使用英語的需求,可以十分有效地延伸課堂教學,極大地促進聽、說能力的發(fā)展。

四、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與學和諧發(fā)展

1.課堂上盡量使用英語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帶著興趣去學習和帶著壓力、負擔去接受所取得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課堂上我盡量全部采用英語進行教學,在校園內見到學生用英語打招呼,使學生進入語言氛圍,擴大英語環(huán)境,讓他們進一步了解英語的魅力,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2.多用鼓勵性語言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信是成功的基礎。成功后的喜悅和滿足,是學生產生自信的動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多動口,鼓勵他們不怕出錯,一定要多鼓勵、多評價,少批評或不批評,贊揚的功效遠遠大于批評和不作評價。對于學生的每一次作業(yè)、每一次大膽的回答,我都會給予充分的、恰當的鼓勵。

3.以豐富的練習手段鞏固,發(fā)展興趣。在教授完新知識和多層次訓練后,教師應以豐富的練習手段來鞏固。鞏固是最好的記憶法。鞏固要面向全體,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進一步激發(fā)、鞏固、保護和帶動就會使學生的學習具有主動性、持久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使學生的短暫興趣變?yōu)殚L期興趣,并加深記憶。為以后進入高級階段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這樣才能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扎實有效地推動素質教育。

第7篇: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一、素質教育的概念

素質教育中的“素質”是指人的先天“生理”素質和后天形成的“心理”素質與“社會”素質。其中,先天的素質是內部基礎,是條件,真正決定人的發(fā)展和成就的是后天接受的教育和主觀的努力。所謂素質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和發(fā)展人的教育。具體地說,是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充分發(fā)揮人的天賦條件,提高人的各種素質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

二、素質教育的內容

素質教育所包含的內容很廣,主要有身體素質教育、思想品德素質教育、文化科學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審美素質教育、技能素質教育和社會交往素質教育七方面。可以這樣理解:(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受教育者,使每一個學生都盡可能獲得發(fā)展,而不是片面追求升學率,僅僅面向少數英才。(2)素質教育是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能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發(fā)展,而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突出,其他方面瘸腿。(3)素質教育是使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

三、怎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素質教育

在我國,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以語法為綱,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課后學生背這樣一種傳統(tǒng)模式。過多煩瑣的語法講解和操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所培養(yǎng)出來的基本上是知識型、應試型的人才。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講授、學生背誦大量的語法規(guī)則,到頭來還是開不了口,講不出一句地道的英語。英語學習應該是學中用、用中學。教師的任務是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還要做到傳授語言知識和培養(yǎng)言語交際能力的有機結合。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我深深感到從傳統(tǒng)“應試”教育轉向現代“素質”教育的必要性。那么怎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貫徹素質教育的主體性原則,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把被動接受的“要我學”轉化為主動進取的“我要學”,這樣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責任感

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的探索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我常通過創(chuàng)設愉快的課堂教學情境來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和潛能。例如在教學了can,must的用法后,我立即在會話中訓練,問一個學生:“May I use your pen?”學生答:“Yes,you may.”然后鋼筆遞給我。接著又向他借尺子、橡皮、小刀,他的回答是相同的,而且越答越快。在這當中,我突然問:“May I use your head?”他也脫口而出:“Yes,you may.”課堂里隨即爆發(fā)出一陣哄笑,他自己也笑了,并馬上糾正說:“Sorry,you mustn’t.”我接著向全班提問:“May I go now?”一名學生答:“N o,you mustn’t.”我接著問:“Why?”他想了想說:“We are having a class.”下課鈴響后,我又問:“May I go now?”學生回答:“Yes,you may. Because the class is over now.”此時此刻,師生雖然是在練習,但學生似乎并沒意識到,而是沉浸在語言交際中,興趣很濃,學習效果大大提高。這樣,學生學的知識立刻就能用上,能聽能說,興趣倍增,學習無疑是事半功倍的。

當然平時適當的運用實物、簡筆畫、編歌曲、編順口溜及使用多媒體設備也能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直觀,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但要忌過量,不要為了使用教具而使用教具,避免嘩眾取寵。否則,不僅失去了科學性,教學效果也不會很理想。

2. 重視情感、認知和智力目標的全面發(fā)展

它包括兩個方面:(1)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指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水平之間的和諧。(2)從學生特點和實際水平出發(fā)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增強學生自信心,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并幫助他們一步步獲得成功。學習成敗的關鍵因素是情感因素。課堂上教師傳授知識、進行技能訓練時,總是伴隨著一種影響學生情緒的情感交流。好的情緒轉移到學習中就會變成一種興趣和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我感到一名教師富有真誠的表情和飽滿的熱情比嚴肅的說教更有效,更能征服學生的心。有時候,教師一個嘉許的眼神、一絲微笑、一個點頭、一句贊揚對學生都將產生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如有同學讀錯了一個音,說錯了一個句子,不要忙著去糾正它,因為我們的第一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大膽地毫無顧忌地表達。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他們更多的耐心和愛心,要承認能力有差異,不斷地給予鼓勵,使其受到吸引,主動自覺地來學。及時表揚和獎勵學生的一點一滴的進步,能使其因成功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對話時,應以友好的姿態(tài)做協(xié)助者,打消其顧慮,多鼓勵,不訓斥,幫助他們把對話做完整。最初的時候,只要學生能完成就表揚,然后再要求精益求精。

3. 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善于學習

我通常采用自學——釋疑——精講——歸納——練習五步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教學八年級上第五單元短文時,講解前,我先讓學生自己看書(當然是帶著問題),由于課前看了書,淺顯的問題學生都能回答。接著,我把主要內容展示出來以加深印象。學生沒想到的,我做補充;學生看書時沒看懂的,我可以精講。然后,我與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再讓他們練習。這種方法比學生被動地坐著聽效果好。雖然花的時間多一點,但由于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所以印象深,學得活、記得牢。

第8篇: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072-01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及其可能性

1、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小學數學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應試教育的存在,在小學教學中,還是以書本上的知識傳授為主,還是讓學生在解答數學作業(yè)時力求獲得標準的唯一的答案。兒童過早的、過度的被老師按在數學的符號堆里,整天做數學題,但不知數學與生活有什么聯系。因此,在現實中遇到數學問題時不會解決,只是學了一些死知識,阻礙了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可能性

當前小學數學的新教材與以前的教材有著天壤之別,更加注重與生活的聯系,與學生的親身體驗相聯系?!稊祵W課程標準》也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強調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從他們提供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驗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其實數學本來就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1)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新課改的要求。當今社會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應用性越來越強。新課標數學實驗教材的練習設計也反映這一特點,其中有許多與現實生活及其它學科密切聯系的習題,如市場營銷、銀行貸款、統(tǒng)籌運輸等問題。例如,在《教育儲蓄》一節(jié),課后設計如下練習:為了使貧困學生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yè),國家設立了助學金貸款,助學金貸款分0.5-1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種,貸款的利率分別為5.85%,5.95%,6.03%,6.21%,貸款利息的50%由政府補貼,某大學一位新生準備貸6年期的款,他預計6年后最多能一次性還清20000元,他現在至多可貸款多少元?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符合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

兒童學習數學是不斷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來源于數學知識內部或者來自生活中(數學外部),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把問題放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兒童的數學學習是一種思維活動。數學學習的本質是孩子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能力的思維活動。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動作思維過渡到形象思維,再過渡到抽象思維。形象思維有透視作用,和抽象思維互補、共振。因而,要加強數學生活化,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學數學。例如,教學一年級第二冊數學統(tǒng)計一課,本來統(tǒng)計知識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講是很抽象的,但教師從小學生生活經驗入手,課始首先設計讓學生統(tǒng)計各種熟悉的幾何圖形的個數,要求一個同學拿圖片,一個同學作紀錄,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記下各種圖形的個數。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

1、在生活化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從學生生活出發(fā),從學習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學生才能真正學習數學知識。如在學習加減法的一些簡便算法的時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話:多了要減,少了要加,多減了要加,少減了要減。對于這個算理的概括,看似十分的精練,實則不然。一些學生在運用時常常出錯,究其原因,恐怕是規(guī)律的產生脫離了學生的經驗結構。如果我們換一種方法,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購物引入,比如:小方帶了195元錢,買了一個書包用了98元。問:小方該怎樣付款?他還剩多少錢?學生有過類似的經驗,他們大都會說小方先付100元,營業(yè)員找回2元,他還剩(95+2)元,然后再將上述生活問題進行數學化,即195-100+2,于是,對于195-98這類的簡便運算,學生就掌握得牢固了。再如,首次教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時,是教師直接把先做乘法再做加法運算順序告訴學生,還是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抽象概括,其效果大不一樣。教學這一內容時,可以這樣進行:展示生活情境,出示一個標價為5元的鋼筆和標價為9元的書,詢問總價。然后再加1本書,標價也是9元,問:現在這些物品多少錢?學生列式是5+9+9或5+9X2。討論5+9X2怎樣算?有的學生說先算加法,有的說先算乘法。當學生的意見趨于統(tǒng)一時(有相當一部分是根據結果推算運算順序)。教師應立即追問為什么先算9與2的積,請根據具體的事例說明。在具體事例中讓學生抽象概括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設置生活背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意識。當學生掌握了一些數學知識后,可讓學生充當某些角色,如營業(yè)員,裝潢工人,車間工人,調度員等。當他們運用學到的知識去學著安排生活。如學習了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后,讓學生當空調零件裝配車間主任,合理安排各組人員人數的編排,使生產效率最優(yōu)化。當學習了組合圖形面積計算后,讓學生作為土地管理人員去安排各農家宅院的用地面積。在這樣一個以參與者身份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實際計算、測量能力。在體驗活用知識的快樂中,他們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得到了鞏固,教師只有把學生真正帶到生活中去,將課堂中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和創(chuàng)造的美。

第9篇:在線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 數學思想 課堂教學

應用

目前對于數學思想的提法很是流行,對其概念的界定也是眾說紛紜。然而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數學思想就是學生通過對數學的學習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認知規(guī)律。數學思想的應用即把這些屬于自己的數學規(guī)律用于學習和解題的過程中。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簡言之數學思想主要體現在數學語言、等價轉化、數形結合、類比、分類等規(guī)律的總結和運用上。那么我們究竟如何在平時的教學中卓有成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并促使其學會應用呢?這是值得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關注和思考的一個問題。

從教學實踐中可知:數學課的教學,實際上是教給學生數學方法和數學基礎知識。而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顯性與隱性的關系。知識點是獲得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思維的動力,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鑰匙。

眾所周知,中學數學的基本知識主要是代數、幾何和三角中由其內容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它須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獲得知識、技能及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力求使學生不斷接觸了解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那么我們怎樣在教學實踐中去落實這一點呢?筆者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較好:

一、落實基本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

因為對于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提高解題能力的堅實基礎,能力的提高是通過學生對數學語言表達和對數學符號的運用來體現的,數學語言和符號實現了思維的概括性和簡明性。由繁與簡、新與舊之間達到對立的協(xié)調和諧的統(tǒng)一。例如在講切線的判定定理時,不僅抓住定理的內涵和外延,更注重數學語言和符號思想的培養(yǎng)。學生既要熟知“過半徑外端并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這一定理,還要在頭腦中形成直觀的形象即OAAT;OA是O的半徑則自然推出AT是O的切線,A是切點。如果需證直線AT是O的切線時則(1)如果知道ATOA,必須證明A在O上或OA是O的半徑(2)如果知道A在O上,必須證明OA AT。當學生掌握了以上知識點時,再做練習:“梯形ABCD,AB∥CD,∠A=90?,BC是O的直徑,且BC=AB﹢CD。求證:AD是O的切線”時,大多數學生都會過點O作OEAD,垂足為E,再證明OE是O的半徑。這樣從概念入手,在解題的過程中形成數學意識。

二、注重數形結合,構建學生的數學思想

數學知識盡管來源于生活實踐,但數學最本質的東西是從生活實踐中的知識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來的。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通過直觀的形象來深化教學的實質。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該將數形結合思想充分暴露給學生。例如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我在教學中構造了直觀數學模型(一個圓面與一條直尺)設O的半徑為R,圓心O到直線L的距離為d,從直線與O相離時慢慢移動,觀察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通過“數”和“形”的對比,學生很容易認識并掌握直線與的位置的三種關系。能應用這種數量關系去判定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三、注重合理分類,梳理學生的數學思想

分類思想是根據所研究的對象相同點和不同點區(qū)分不同類型的數學思想方法。分類有兩個性質:第一,同一性;第二,獨立性。同一性是指分類的標準是一致的。獨立性是指每類獨立存在,不重復也不遺漏。例如在教學圓周角定理“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的證明過程時,通過圓心在圓周角外部、一邊上、角的內部三種情況,把此定理的證明過程分成三類進行證明,圓周角一邊過圓心最易證明,其他兩種情況可轉化到第一種情況也容易證明。這樣以來,學生頭腦中思路更為清晰,解起題來就會得心應手!

四、運用“等價轉化和換元”體現數學思想

在解方程(組)的教學中,強化消元、降次的思想,就解分式方程來談,解分式方程反映出來的數學方法就是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其中滲透了“等價轉化”的數學思想。通過分式方程的學習,學生逐步明確和掌握“把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這一基本的數學方法。更重要的“轉化”是解數學題的重要手段。一位好的數學教師要學生努力保持好的解題胃口,任何一個數學問題都是通過“聯想、構造、轉化”的思維方式有機地進行數形轉化,從而實現未知到已知的過程。滲透轉化和換元思想是引導學生以下幾點:

1、解方程(組) 降次、換元、公式變形。

2、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數轉化的思想。

3、幾何輔助線引發(fā)第一,幾何習題的條件和結論的變化;第二,對圖形的變化。

4、代數、幾何、三角之間的轉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