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兒科護理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科護理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科護理的認識

第1篇: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摘要】該論文的目的是探討兒科陪護家屬與護理人員對優(yōu)質服務的認知情況。方法論文以自行設計的優(yōu)質服務認知調查問卷對500例陪護家屬和護理人員進行調查。結果知識技能、服務態(tài)度及健康教育在陪護家屬與護理人員認知上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結論兒科陪護家屬與護理人員對優(yōu)質服務的認知上有共同的觀點,也有其獨特的見解。

【關鍵詞】優(yōu)質服務;陪護家屬;護理人員;護理管理

質量是醫(yī)院管理的核心[1],隨著醫(y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護理服務的內涵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患者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客觀上對醫(yī)護人員的質量、效果、及時性、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病人盡可能在生理、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是我們護理服務的根本目標[2]。兒科護理具有高風險、高負荷、繁瑣等特點?;純憾嗥鸩〖?病情變化快,不能準確或是根本不會主訴。我們對兒科陪護家屬和護理人員進行了一次優(yōu)質服務認知情況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自2010年1-12月在我院救治和住院超過7 d二級護理以上的250名患兒家屬,患兒年齡0-14歲。納入條件:患兒的主要照顧者,年齡21-70歲,其中男102人,女148人。學歷:研究生2例,本科35例,大專129例,中學76例,小學8例;同時,選擇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250名,其中男4名,女246名,年齡18-54歲;本科98名, 大專122名,中專30名。

1. 2方法自行設計優(yōu)質服務認知情況調查問卷,將代表優(yōu)質服務的項目分5個主題共20項。調查前,先使研究對象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遵循自愿的原則,由研究組成員親自發(fā)放問卷,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對不能自己答卷的家屬,由調查者一對一提問后書面記錄,以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共發(fā)出問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 3統(tǒng)計學方法收集的問卷由研究組成員從研究對象的答案中找出代表優(yōu)質服務的項目術語進行編碼,然后輸入計算機,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頻數和百分率的計數,優(yōu)質服務項目主題總百分率為各項的總數占所調查優(yōu)質服務項目總人數的百分比,統(tǒng)計學采用U檢驗。

2結果

優(yōu)質服務主題技術操作、服務態(tài)度及健康教育陪護家屬和護理人員認知方面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3. 1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理論及技術操作考核成績61. 5%以上的陪護家屬和53. 0%以上的護理人員均認為技術強和護士工作認真負責是作為一個合格護士最基本的條件,在護士操作輕快準和良好職業(yè)道德兩方面,陪護家屬和護理人員認知差異較大。分析原因可能

表1陪護家屬與護理人員對優(yōu)質護理的認知比較[人(% )]

為:目前臨床護理人員短缺,聘用護士越來越多,他們對知識和技能掌握不夠,加之護理工作環(huán)節(jié)多、操作多、交接多、技術性強、時間連續(xù)性強、服務要求細[3],疲勞的身軀使他們參加繼續(xù)教育的機會極少,繁重的工作使個別護士操作忙亂、動作不輕柔,甚至用呼叫器找病人或家屬,影響其他病人休息,病人也認為是對他們不尊重的表現。

3. 2有針對性做好健康教育,強化告知,可以減少醫(yī)療糾紛

從表1可知,健康教育在家屬和護士之間的認知上不一致。隨著醫(yī)學科普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保健,尤其是初為人父母者,他們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小孩患了什么病、治療方法及效果、各種檢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疾病康復知識的獲得等,雖然醫(yī)生能解釋主要的病情,但許多家長想了解的知識是通過護士解答、宣教或經過護士把信息傳遞給醫(yī)生來解決,而護士本身掌握的知識不全面,水平不夠,不敢盲目解答或擔心醫(yī)護回答不一致,引起護患糾紛。由于護士自身素質原因及健康教育宣教意識還比較淡薄,目前還存在宣教流于形式、能力不夠、臨床護理人員不充足等問題。所以,護士要精通業(yè)務,努力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準確觀察病情并發(fā)現病情變化。兒科是“啞巴科”,許多患兒是有口難言,一切的病情有待于護士在工作過程中發(fā)現。所以護士要善于觀察,及時地掌握患兒的病情變化,做出精確判斷,并及時向醫(yī)生匯報,使患兒能轉危為安[4]。及時化解不滿意,拓展同社會公眾的溝通,努力提高患兒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3.3人性化管理調動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護士是與患兒及家屬接觸、交往、溝通最多的人,護士的服務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護理效果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在當今就醫(yī)者可直接根據醫(y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服務態(tài)度和價格選擇醫(yī)院的形勢下,我們應更加重視醫(yī)院的服務態(tài)度,對患兒態(tài)度和藹、有耐心,尤其是護士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精神,讓家屬認識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34. 5%的病人認為護士不怕臟、累、煩就是優(yōu)質護理。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實施人性化管理后,護士的工作和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專業(yè)技術水平、服務的硬件設施、護士素質和服務態(tài)度等也是滿意度評估的因素[5]。雖然總體滿意度為85%,達到了三級醫(yī)院的要求,但在某些方面仍然需進一步改善。例如:護士在為患兒提供方便、護理操作前后告知、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和耐心的滿意度構成比相對偏低。因此,需要繼續(xù)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使其內化為護士的自覺行為。

3. 4對患兒的關愛與有效的溝通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醫(yī)護人員對患兒的愛不同于親情之愛和世俗之愛,是一種職業(yè)之愛[5],許多護士不安心兒科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家屬難纏,易受氣,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一旦生病,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等前呼后擁,就怕孩子遭罪。護士一針沒扎到血管,家屬張口就罵,認為你是在練手藝,不負責任,不當一回事。護士不但難受、憋悶,還不能發(fā)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首先要保持平衡心態(tài),多從患兒父母角度看待他們,理解他們的心情,要采用寬容與忍耐的態(tài)度,畢竟“可憐天下父母心”!其次,要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要多說“對不起”,使家屬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與過激行為的發(fā)生。

3. 5醫(yī)療質量強調最終的業(yè)績數據,而服務強調病人的感受對護理質量重要程度的認同差異進行了調查,病人、護士、醫(yī)生對評價護理質量內容重要程度總體認同存在差異,表現出不同的護理質量觀。而本次調查結果也顯示,家屬和護士對患兒在住院期間的各種感受已達成共識,如一些護士能意識到“管一個患兒就是交一個朋友”;護理管理者力爭改變病房環(huán)境,設立家庭化病房;追求“讓醫(yī)生滿意,家屬放心,患兒舍不得出院”的護理境界??梢?患兒感受最多的是優(yōu)質護理帶來的感受。

總之,在現代護理以人為本、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今天,護理人員只有用充滿和善與關切的語言、熱情的服務態(tài)度和豐富的人文知識與患兒溝通,只有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能會相互交流真感情,把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化作一份關愛、一份理解、一種智慧融入患兒的生命情感里,把護士職業(yè)的品質、性格、思想、理想、情感、智慧用自己的語言、行動體現在護理過程中,才能使護患關系更加和諧,增加護士間的合作意識,提升護士對護理專業(yè)的認識,全面提升護理服務品質,實現醫(yī)患雙贏,使醫(yī)院發(fā)展空間得到有效擴展[6]。

參考文獻

[1]方貴蓉.量化考核在急診科護理人員管理中的運用[J].護理研究, 2008, 22(1B)∶166-167.

[2]許佩珍.提倡感受型服務對改進護理服務質量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雜志, 2009, 6(10)∶65.

[3]賀美玲,許艷玲,韓美英.應用模糊數學評價護理服務滿意度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 2008, 8(12)∶34-35.

[4]樊靜.兒科護士面臨的心理壓力及應對措施[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 8(5)∶1 085-1 086.

[5]陳澤紅,陳玉英,李雪雁,等.人性化服務在小兒外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 2009, 8(8)∶73-74.

第2篇: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人性化;兒科;微笑;游戲

兒科護理工作者不但需要一般護理工作的經驗和護理水平,還需要具備專業(yè)的知識和特殊的技巧才藝才能,根據小兒的特點加以適合患者心理的整體護理辦法,必須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小兒心理反應,給出適當的精心護理方式。消除或減輕在精神和情緒上的不安情緒。減少病痛帶給小兒的痛苦和壓力,促使其早日康復。兒科的人性化護理重要在方式方法上,突出技巧。筆者認為兒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及時與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取得家長的信任與配合

孩子生病是令父母焦慮、心痛之事,因此孩子住院期間,父母的心理、情緒都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孩子得了病,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寬松,在照料中常常放棄了與孩子溝通的原則,任由孩子任性,對兒童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而對護理治療工作的要求更加苛刻.護理人員的言行都會影響家長的情緒。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一定要對家屬的心理和情緒有所了解,給予理解、安慰,主動熱情地接待他們,詳細、耐心地向家屬介紹患兒所患疾病的有關知識,如:疾病發(fā)生的可能原因、發(fā)病過程、臨床表現、病程延續(xù)時間、治療措施,排除他們的焦慮心理,使家屬理解護理治療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某些令人不快的護理操作的必要性。從而使家屬面對現實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2.與患兒進行溝通

2.1微笑護理

微笑,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洋溢出使人倍感親切、富有內容的情感。微笑能制止有害沖突,微笑能改善護患的關系,微笑讓世界充滿愛。微笑是一劑良藥,是打開患者心扉的鑰匙,不會微笑的護士不是合格的護士。對飽受疾病的折磨而變得脆弱的患兒,報以微笑,是兒科人性化護理的起碼要求。

2.2語言交流

護理人員可主動與患兒交朋友,講兒童喜愛聽的故事,消除兒童害怕恐懼心理。兒童的好奇心,喜愛問為什么,護士要給予耐心的解答。患兒住院期間因疾病帶來的傷害性疼痛,以及各種診療和護理措施帶來的肌體疼痛,如:灌腸、導尿、插胃管、換藥等都會導致患兒對護理人員的恐懼。因此,護理人員在對年齡相對較長的兒童患兒進行每項護理操作前,語言交流尤為重要,在操作前向患兒說明治療操作對他的利害關系,爭取患兒的配合。而對嬰兒或幼兒患兒,只要病情允許,則可以擁抱患兒,撫摸其背部,消除患兒的緊張或恐懼情緒。不應認為患兒無知而不予以解釋或進行恐嚇、強制,從而損害兒童的身心健康。

2.3游戲護理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疾病限制了患兒的自由,使患兒的情緒受到影響.感到不快,游戲能使孩子忘卻痛苦。護理人員采用游戲的方式扮演患兒的朋友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護理使患兒能變被動配合為主動參與,緩和護患關系,使護理活動變得豐富多彩,更具有人性化且充滿生氣。

鼓勵患兒家屬加入游戲,對于患兒來說,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極沒有安全感,家長的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時鼓勵家長加入游戲,能緩解患兒情緒,從而營造―個良好的氛圍,使患兒對護士充滿友善和信任,以利于診療護理工作的進行。

2.4特殊人性化護理

為過生日的患兒唱生日歌,贈送非常有趣可愛的生日禮物,很多患兒高興得也不怕護士阿姨打針了。

3.護理人員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及人文素質,

對患兒進行診療護理時,對護理人員自身的護理技術操作水平要求較成人要高。護理人員要不斷學習,豐富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兒科護理不同于成年人,由于小兒抵抗能力低.又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身心感受,除一般護理外,對患兒的病情變化,如:咳、喘、痰、飲、皮膚、二便等,都要經常細心觀察,一旦病情發(fā)生變化,爭取及時發(fā)現.及時報告,及時治療。所以平時不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足夠的臨床經驗,對疾病的發(fā)展變化不了解,就難以發(fā)現問題,以致延誤治療。

另外,對病兒進行護理操作時要做到動作輕柔、細致、親切、耐心,而且操作一定要準確,如:小兒頭皮靜脈穿刺,如果技術不熟練,就做不到一針見血,多次穿刺不成功或進行令人不快的操作,使患兒遭受不應有的痛苦,使嬰幼兒產生恐懼,從而影響到其他的治療和護理,給護理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因此,護理人員護理操作技術要精湛,將患兒肌體疼痛降到最低限度,使患兒在精神上消除對護理人員及醫(yī)院的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

在培訓中增加人文學科,如護理倫理學、護理心理學、美學、溝通交流技巧、人際關系學等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只有護士從心理上接受患者,同情、理解、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人性化護理才能落到實處。要真正做好對患兒的人性化護理,

總之,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行為、語言、態(tài)度、表情等方面的重視,不斷提高人性化的護理水平與質量,可以改變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調動患兒的主觀能動性,使患兒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有利疾病的轉歸和肌體的康復,有利于患兒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王斌全,趙曉云.人性化護理的歷史背景[J].護理研究,2008.

第3篇: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方法:選取在我院兒科進行醫(yī)治的250例患兒,將2012年12月~2013年2月入院治療的125例患兒納入對照組進行普通護理,將2013年3月~2013年5月入院治療的125例患兒納入實驗組采用“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期間的依從性以及家長的滿意度情況。

結果:實驗組患兒家長滿意度(94.40%)、治療依從性(96.0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家長滿意度(65.60%)、治療依從性(68.00%),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P

結論:將“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用于兒科護理效果明顯,有效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及治療依從性,加快了患兒的康復。

關鍵詞:兒科護理 以人為本 應用效果 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6-0026-02

將“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也就是“人性化護理”用于兒科護理,以患兒為中心,根據不同患兒的自身情況來展開護理工作,通過有效、優(yōu)質的護理使患兒及其家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增加,消除患兒恐懼等情緒,讓患兒積極的配合治療[1]。本院分析2個月間收治的125個采用“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的患兒臨床資料,對其分析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在我院兒科進行醫(yī)治的250例患兒,將2012年12月~2013年2月入院治療的125例患兒納入對照組,其中男患兒78例,女患兒47例,年齡3個月~14歲,平均(3.3±1.8)歲。將2013年3月~2013年5月入院治療的125例患兒納入實驗組,其中男患兒68例,女患兒57例,年齡2個月~13歲,平均(3.1±1.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250例患兒確診后,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采取治療措施。在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患兒進行普通護理。實驗組患兒則采用“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進行護理:①不斷提升兒科護理人員專業(yè)素質[2]:護理人員在平時要加強學習,要對多發(fā)于小兒的疾病進行了解,以便能及時分辨出患兒的病情,幫助醫(yī)生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組織護理人員觀看“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的講座,通過不斷學習來獲得知識與技術,總結經驗,從而不斷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②加強與患兒及家長的溝通[3]:護理人員要體諒患兒家長焦急的心情,熱情、和藹的主動與患兒及家屬溝通,讓家屬配合護理人員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要給予患兒更多的關心照顧,要耐心的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他們進行交流,對哭鬧不止、抗拒打針的患兒,護理人員要在家長的配合下,用新鮮事物轉移患兒的注意力,讓他們積極的配合治療。③為患兒提供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4]:為了讓患兒盡快適應環(huán)境,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在兒科病房的布置方面應符合患兒的心理需求,如張貼卡通畫、墻體顏色豐富些、還可適當為患兒提供玩具,讓患兒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下接受治療。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期間的依從性以及家長的滿意度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用X2檢驗計數資料,以P

2 結果

兩組患兒經護理后家長滿意度、治療依從性情況比較。實驗組患兒家長滿意度(94.40%)、治療依從性(96.0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家長滿意度(65.60%)、治療依從性(68.00%),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P

3 討論

尤其對于兒科這個比較特殊的科室來說,兒童因年紀較小無法準確的告訴醫(yī)生自己的病情,加上家長過于擔心孩子,對護理質量的要求偏高[5]。隨著現代醫(yī)學的飛速發(fā)展,護理過程中新技術、新方法的廣泛應用,原有的護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6]。將“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用于兒科護理中,首先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兒科護理人員專業(yè)素質,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7];護理人員應和藹、主動的與與患兒及家屬溝通,讓家屬配合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給予患兒更多的關心照顧,安撫其恐懼、緊張等情緒[8];另外,為患兒提供人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密切關注患兒的情況,同時做好幼兒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出院指導及隨訪工作,通過“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來滿足患兒多方面的需求[9]。研究表明,將“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用于兒科護理中家長滿意度、治療依從性均明顯高于普通護理,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P

參考文獻

[1] 姜美青,琚愛菊.以人為本護理理念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下旬版),2010,23(2):74-75

[2] 王秀麗.兒科整體護理中對患兒家長心理護理的體會[J].中國傷殘醫(yī)學嗎,2008,16(3):129-130

[3] 朱葆麗.淺議“人文護理模式”在兒科的運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8):10-11

[4] 閆武彬,王麗萍.整體護理在兒科護理中的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7):356

[5] 王麗霞.“以人為本”提高兒科護理工作的實效性[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6):41-43

[6] 楊華.以人為本的護理干預在兒科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1,4(12A):131-133

[7] 鄧行愛,鄭耀珍.給予人文關懷深化整體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7,38(9):707

[8] 邵玉琴,宋靜波,雍曉榮.實施標準化服務強化人文關懷[J].吉林醫(yī)學,2008,25(3):73-74

第4篇: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2.08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 effect by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for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lso received additional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s (3.2±1.1) point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s (19.5±10.2) poin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VAS score as (4.4±1.5) points and SAS score as (25.6±10.6) poin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all lower VAS score and SA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Application effect

耳鼻喉科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期間, 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 進而容易?a生各種各樣的不良情緒, 使治療依從性降低。所以, 就需要臨床護士給予患者更多關懷與體貼, 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同時盡量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1-4]。本研究主要對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效果進行分析, 從而為臨床選擇更為安全有效的護理提供參考價值, 以進一步促進人性化護理模式臨床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接收的患者92例, 疾病類型:鼻竇炎21例, 急性鼻炎24例, 鼻息肉18例, 耳鳴15例, 扁桃體炎10例, 咽喉炎4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6例。研究組男27例, 女19例;年齡22~67歲, 平均年齡(43.4±8.2)歲。對照組男30例, 女16例;年齡23~69歲, 平均年齡(45.2±8.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對其相關病情變化給予密切觀察, 對其相關生命體征給予密切監(jiān)測, 一旦出現面色蒼白、低血壓以及大量盜汗等相關癥狀, 則要立即報告主治醫(yī)師, 并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2]。另外, 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 進而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以消除, 與此同時還要做好預防感染護理以及口腔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 具體為:①病房環(huán)境:臨床護士要對病房定時進行清潔以及消毒, 保證病房衛(wèi)生、清潔, 同時定期通風以及更換床單被褥;在病房安裝溫度計, 保證室內溫度以及濕度適宜, 使患者舒適度明顯提高[3, 4]。②有效溝通:患者進入醫(yī)院以后, 護理人員向患者耐心講解醫(yī)院環(huán)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以及緊張感。另外, 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 明確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及時采取相對應的心理輔導, 使患者的心理負擔明顯減輕, 從而能夠主動面對疾病[5-8]。除此之外, 臨床護士在與患者進行交流時, 語言一定輕柔、緩慢, 態(tài)度可親, 同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 進而使患者的配合度明顯提高。③飲食指導:臨床護理人員根據其病情以及個人飲食習慣, 制定一個良好的飲食方案, 保證營養(yǎng)均衡, 維持機體營養(yǎng)充足, 進而使患者抵抗力及免疫力明顯增強, 禁止食用油膩以及辛辣等相關食物, 同時戒除煙酒。④疾病護理:對于進行手術的耳鼻喉科患者, 應該做好手術前的準備工作, 男患者應該刮胡須, 使機體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在臨床手術期間, 護士應該主動配合醫(yī)師, 進而保證手術順利完成[9-11], 同時對患者的血壓以及脈搏等給予詳細記錄。手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創(chuàng)傷表面的恢復情況, 如果出現異常應立即報告主治醫(yī)師, 并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 進而加速病情的恢復。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VAS評分、SAS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給予記錄和對比。其中VAS以及SAS評分越高, 則表明患者的疼痛和焦慮程度越加嚴重[3]。共發(fā)放調查問卷92份, 回收問卷92份, 回收率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和SAS評分情況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VAS評分為(3.2±1.1)分, SAS評分為(19.5±10.2)分;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為(4.4±1.5)分, SAS評分為(25.6±10.6)分;研究組VAS評分和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3±10.6)分, 高于對照組的(84.4±9.8)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耳鼻喉科患者屬于臨床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一個科室, 患者常常會出現流鼻血現象, 這時就需要護士時刻關注患者的相關變化, 在患者按下呼叫鈴時, 護士需要及時出現在患者需要的地方, 協助患者解除突發(fā)狀況[4, 12-16]。耳鼻喉科的傳統(tǒng)護理模式對患者的機體以及情緒沒有給予高度重視, 進而會造成護患糾紛, 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降低, 同時對病情的恢復帶來較大影響[5, 17-19]。人性化護理模式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通過對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相關方面給予護理, 提高患者在治療和護理期間的舒適度。這種臨床護理模式還要求護理人員的局部相對比較高的專業(yè)素質和水平, 進而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消除, 使臨床療效明顯提高[6, 20]。

第5篇: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兒科選取280例患者。年齡在1~8歲,平均年齡為(4.6±2.3)歲。以數字法隨機分成雙人核對觀察組(140例)和單人核對對照組(140例)。其中觀察組年齡在1~7歲,平均年齡為(4.6±1.6)歲。對照組年齡在1~8歲,平均年齡為(4.6±2.4)歲。兩組在年齡以及置管過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單人核對法:責任護士對病患進行抽血時,必須核準患者的身份,如姓名、性別、年齡、床號以及血型等,并及時貼好標簽,且在置管申請單上簽名交與醫(yī)護人員。由醫(yī)護人員對提取血液并檢測血液的質量。觀察組雙人核對:由責任護士與醫(yī)護人員雙方再次核查患者基本資料,檢查血液包裝、血液質量、配血試驗結果。明確無誤后,兩位在置管前簽名。在置管后對患者感染人數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 療效評價 顯效:患者置管時未發(fā)生任何病毒或細菌感染,病情好轉;有效:患者置管時有少許細菌感染,病情恢復緩慢;無效:有一些病毒或細菌,病情不見好轉,甚至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兩個組別不同管理模式下感染防控的效果比較 觀察組療效為顯效占比82.14%(115/140),總有效為99.29(139/14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98/140),95.00%(133/14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2.2兩個組別置管量與置管時長的對比 觀察組置管量為(89.52±20.15)ml,置管時長為(39.61±16.25)min,對照組的(88.57±22.188)ml,(39.54±17.03)mi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3討論

置管作為臨床中一項常見治療措施,其安全性自然也備受人們關注。傳統(tǒng)的輸血置管方式以"三查八對"為主。三查指的是對血液的質量、包效期和置管設置進行檢查;八對指的是核對患者的姓名、床號、房號、血袋號、血型、交叉配血的結果及血液的劑量和種數。雖然傳統(tǒng)的置管在一定程度上效果良好,但有時也會出現置管錯誤的情況。為了樹立"以患者為本"的服務理念,在置管時施以雙人核對管理模式,不僅增強了護士的責任心,減少了護士壓力,使置管過程更加規(guī)范有效而且緩解了醫(yī)患緊張關系。

第6篇: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兒科 臨床護理 糾紛 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21-02

隨著醫(yī)療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及維權意識增強,醫(yī)療行業(yè)面臨較大風險。尤其在開展兒科護理工作過程中,面對特殊的患兒群體,如果出現護理糾紛問題,既影響醫(y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也會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甚至不利于護理人員的正常工作與生活。因此,要求兒科護士必須提高風險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水平,減少發(fā)生護理糾紛的可能性,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1 兒科臨床護理糾紛的產生原因

1.1 技術水平薄弱。對于年輕護士來說,由于參加工作的時間較短,臨床經驗不足,再加上兒科護理工作的難度較大,稍有疏忽就會造成患者家屬的質疑;如果出現問題,年輕護士的應變能力不強,專業(yè)知識不全面、業(yè)務水平不熟悉,難以及時解答患兒家屬的疑問,可能造成家屬對醫(yī)護人員失去信任感,進而激發(fā)不滿情緒。

1.2 缺乏法律意識。當前,一些護士在工作過程中缺乏法律意識,不能嚴格按照醫(yī)療規(guī)范開展工作;工作態(tài)度不好、服務水平不高。例如,在工作中,一些護士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對待患兒家屬的態(tài)度冷漠、語氣生硬,容易產生語言上的矛盾,引發(fā)護理糾紛[1]。另外,由于醫(yī)院工作環(huán)境的特殊性,要求護士保護患兒隱私,但是由于護士沒有認識到自身義務以及患者權利,因此也成為引發(fā)臨床護理糾紛的原因之一。

1.3 護理文件存在缺陷。一方面,醫(yī)生記錄與護士記錄存在出入,缺乏醫(yī)護之間的有效溝通,造成護理記錄的內容與醫(yī)囑或醫(yī)療記錄相矛盾;另一方面,護理記錄過于片面,缺乏對護理的全程記錄,對于患兒的病情變化以及護理中出現的問題、解決措施等均屬空白,病情記錄重點不明確,難以發(fā)揮護理文件的重要作用。

2 預防兒科臨床護理糾紛的相關建議

2.1 提升兒科護理的整體水平。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是提高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的基礎所在,也是防范護理糾紛的首要條件。醫(yī)院應提高意識,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法培養(yǎng)兒科護理人才,鼓勵兒科護士積極參與繼續(xù)教育、進修活動;邀請本院專家或者外院專家進行培訓,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樹立培訓目標,強化監(jiān)督與檢查職能,從整體提升兒科臨床護理水平[2];另外,醫(yī)院還應定期舉辦各種競賽、活動,如護理操作比賽、兒科護理辯論賽、兒科護理講座等,全面提升護理質量,避免由于技術原因或經驗原因而引發(fā)的護理糾紛。

2.2 加強與患兒家屬的溝通。首先,護士應嚴格遵循護理程序,有針對性地做好患兒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入院宣傳、治療與護理宣傳、檢查指導、手術宣傳、出院指導等,讓患兒家屬充分了解護理要點以及配合事項,減少患兒恐懼心理,以積極配合治療,達到康復效果;其次,護士每天進行護理操作過程中,應加強與患兒以及家屬的交流,注意掌握溝通的技巧,要求語言簡潔明了,以鼓勵的話語為主,加強誘導,促使患兒及家屬充滿信心,消除緊張情緒,加強對護士的信任感;再次,充分聽取患兒與家屬的反饋意見,遵循“換位思考”原則,為患兒提供全方位、安全性的護理,實現融洽的護患關系,利于臨床治療的順利開展。

2.3 增強法律意識。不斷提升護士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與法律意識,對于已經產生的差錯或者護理糾紛,應深入分析原因、積累經驗,提高防范意識與防范能力。法律作為行為規(guī)范準則,護士人員應積極應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同時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確保雙方合法權益。另外,做好護士人員的法制教育工作,也是減少臨床護理糾紛的重要途徑,組織兒科護士認真學習并掌握《醫(yī)療事故處罰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深刻貫徹法律精神,樹立以患兒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服務觀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做好臨床護理工作[3]。

2.4 提高護理文件的規(guī)范性。提高護理文件的規(guī)范性,尤其加強學習書寫病歷的基本知識,引導護士認識到護理文件的重要性,以此作為判定醫(yī)療事故的重要依據,也是反映治療過程、治療效果的根本依據。因此,提高護理文件的記錄水平與記錄質量非常重要,與護士自身利益及患者利益密切相關。規(guī)范性的護理文件,必須及時、清楚、準確、客觀地記錄患兒病情狀況,應注意記錄的連續(xù)性,且保持與醫(yī)囑、醫(yī)療記錄的一致性,從時間、內容、格式等基本相符,為臨床提供保障。

3 結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人們法律意識增強,同時對醫(yī)院護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鑒于兒科患者的特殊性,醫(yī)院應提高意識、端正態(tài)度,公平、冷靜、客觀地對待并處理兒科臨床護理糾紛問題,不斷提高醫(yī)院管理水平及護士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服務觀念,全心全意為患兒著想,加強與患兒家屬的溝通,認識到護理工作可能面對的各種法律問題,及時消除隱患,獲得患兒家屬及社會的認可,樹立良好的醫(yī)務形象。

參考文獻

[1] 韓艷梅,富起英.淺談護理安全管理在防范兒科護理糾紛中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臨床醫(yī)學學刊,2010,19(7):228-229

第7篇: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兒科護理壓力源分析及對策

護理工作是致力于人類健康的服務性工作。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對護理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職業(yè)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兒科護士在緊張繁重的工作中承受著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對身心健康和工作質量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由于工作對象的特殊性,家庭期望迫切及社會關注強烈等諸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兒科護士較其他科室護士更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1兒科護士面對的壓力源

1.1繁重而緊張的工作

在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中,兒科護士的編制數量相對不足,她們超負荷的工作、頻繁倒班等均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兒科護士要不斷掌握各種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能,崗位對兒科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臨床上患兒病情變化多端,兒科護士要經常面對急癥、重癥患兒的搶救等,都使兒科護士產生很大的工作壓力。

1.2高風險的工作環(huán)境

醫(yī)院環(huán)境中有許多有害的致病因素,如細菌和病毒侵襲、輻射的損害、藥物的不良反應等,使兒科護士姐妹們在客觀上面臨感染的危險和其他醫(yī)源性損傷;另外,在工作中時常擔心差錯事故的發(fā)生,如打錯針、加錯液、發(fā)錯藥,損害患兒的利益,護士必須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樣就會給她們帶來很大的心里壓力。

1.3復雜的人際關系

護患關系和醫(yī)護關系是兒科護士面臨的兩個最主要的人際關系。醫(yī)院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兒科護士面對的是心理狀態(tài)及層次不同的形形的患兒,要應對患兒恐懼、哭鬧、抑郁等情緒變化,而兒科護士由于職業(yè)的角色要求,沒有選擇余地,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以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這無疑增加了兒科護士的心里壓力。同時,護士與患兒家屬、醫(yī)生與其他醫(yī)務人員的接觸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人際間的種種沖突。

1.4其他

護理工作模式過于簡單、職務分工不明確、工作價值認同感低等都增加了兒科護士的工作壓力。

2兒科護士心理壓力的影響因素

2.1社會方面

目前社會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獨尊醫(yī)療,不承認兒科護士勞動成果的現象較為普遍。孩子生病后家屬心情焦急,加上患兒恐懼而使護理難度增加,家長常遷怒于護士;還有一些家屬對醫(yī)院的規(guī)定及程序不理解,對疾病認識不足,產生各種抱怨心理,而我們兒科護士姐妹們常成為不良情緒的發(fā)泄對象;與醫(yī)生相比,護士在職稱晉升、進修深造、福利待遇等問題上存在許多不合理現象。兒科護士長期工作在這種充滿壓力源的環(huán)境中,容易導致心理負荷加重和身體疲勞,心理上失去平衡,產生失落感。

2.2工作性質與強度

高水準的技術要求是兒科護士心理壓力產生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兒童生理的特殊性,如患兒血管細小,又不會聽話,亂動,這樣就增加了我們的穿刺難度,有時侯即便打好了又被動穿,并且不易固定,加之患兒恐懼、哭鬧和反抗,一些家長在小孩輸液治療時常施以各種不良言行,給執(zhí)行輸液操作的護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缺乏經驗的年輕父母,因不善于看管正在輸液的患兒,常出現自行拔除針頭或觸碰針頭使液體外滲等事情,既激化了家長的不良情緒,又增加了兒科護士的勞動強度。兒科病種繁多,病情變化快,患兒自主語言交流能力差,要求護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敏銳的觀察力,這對兒科護士的責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護士的心理壓力。

2.3醫(yī)護患關系

在工作中,上下級之間、醫(yī)護之間、護患之間及護理人員之間都可能發(fā)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沖突,特別是護患沖突,其涉及雙方的權益、健康和經濟問題,以及人格和法律責任,稍處理不當,就會陷入困境,這種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會給護士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在新的護理模式下,兒科護士不僅要與家長、患兒隨時溝通,還要付出更多的寬容和愛心?;颊咄对V機制使用不當,如頭皮靜脈穿刺失敗,家長多認為是護士水平不高所致,忽略了應遵守的規(guī)章制度和配合治療、護理的義務,造成認知反差,盲目投訴,從而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難度和心理壓力。兒科護士即使遇到惡意歪曲事實、遭受無端指責甚至打罵等不禮貌言行時也必須保持冷靜、平和,不但要理解患兒及其家長,還要幫助患兒解決問題。護士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脅或經歷了感情傷害又無法表達時,會感到地位低下,缺乏人身安全,工作滿意度下降。兒科護士面對患兒及不同心理狀態(tài)、不同層次的患兒家長,加上工作繁重和缺乏理解支持,容易出現負性心理表現,而使兒科護士在醫(yī)患關系方面的心理壓力高于成人科護士。

2.4其他因素醫(yī)學模式的轉變,高、精、尖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護理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其職能逐漸拓寬,迫使護理人員必須更新知識結構,造成更新知識需求壓力增加。但護理人員繼續(xù)深造和職稱晉升的機會較少,業(yè)務水平要求和職業(yè)穩(wěn)定性方面的壓力增大。

3兒科護士在工作中適應壓力的對策

3.1樹立正確的職業(yè)價值觀,建立現實的期望和目標。

3.2參加繼續(xù)教育,不斷提高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水平,提高自我調節(jié)、解決問題、決策參與的技巧。

3.3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證適當的運動、均衡的營養(yǎng)和充足的睡眠,工作之余注意培養(yǎng)個人廣泛愛好與興趣,積極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

3.4定期用應激量表自我測量,面臨應激時,采用適宜的自我調節(jié)方法,如:聽聽音樂、唱唱歌、散散步、到書店看看書、上網看看新聞等,為不良情緒尋求一個適當的發(fā)泄途徑。

3.5建立支持系統(tǒng),在面臨應激的時侯可向親屬、朋友、同事傾訴,尋求幫助;也要善于利用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如給護士提供更多深造的機會,提高護士的待遇,加強技能培訓,合理調配人員,減少護士非專業(yè)性工作,避免超負荷工作等。

第8篇: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 兒科護理 臨床帶教 難點 對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99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臨床帶教正是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的紐帶。隨著患兒家屬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和獨生子女的普及,給兒科臨床帶教帶來了較大的難度,為進一步提高兒科護理帶教質量,現就兒科帶教中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兒科臨床帶教中存在的難點問題

護生因素:①??评碚撝R缺乏。兒科護理學在醫(yī)學院校護理專業(yè)中是考查課程,護生在學校時不重視兒科理論學習或選擇性地學習書本上的內容,有些臨床常見的疾病對護生來說是空白。護生入科實習前沒有系統(tǒng)復習兒科理論知識,所以大多數護生的??评碚撝R極為缺乏。②主動性差。進入21世紀后,護理隊伍中獨生子女護士在不斷壯大,其動手能力、協作精神及主動性等方面明顯不足,絕大部分護生不愿意從事基礎護理工作,其溝通技巧和工作適應能力也比較差。

帶教老師因素:兒科工作責任心強,勞動強度大,且鎖碎,需細致,個別老師為了防止護理糾紛和差錯或嫌護生動作慢,一般只給護生做一些基礎性護理工作,不讓護生動手參與??萍夹g操作,從而降低了護生的工作積極性。

社會因素:①獨生子女患兒家長對兒科工作要求更高更嚴:兒科患者90%以上是獨生子女,即使是幾乎對小兒沒有傷害的護理體檢項目,家長一看到小兒哭鬧便不讓實施,從而使護生失去更多的動手機會,進而造成操作技能的缺乏。②課程安排與教育不能滿足新發(fā)疾病的需要?!秲嚎谱o理學》對最新出現的各種疾病,如腸道EV71病毒感染、甲型H1N1流感、性傳播疾病等缺少描述,且小兒不同年齡階段的各項正常值都有不相同,而各醫(yī)學院校護理專業(yè)對《兒科護理學》的學時、見習時間、實習時間的安排上,相對其他學科來說顯得有些不足。③臨床教學中的法律問題:在我國法制尚未健全,與護理有關的法律課程尚未普遍開設的情況下,帶教老師和學生雙方都存在著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另一方面,隨著患兒家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醫(yī)療糾紛逐年遞增。因此,增強帶教老師及實習學生的法律意識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對 策

加強兒科理論知識培訓:掌握兒科護理常規(guī),入科室后每個護生必須認真復習兒科理論知識,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經常提問,使理論聯系實際,強化記憶。按時完成每周一次的小講課,內容為臨床常見病的護理知識,強化理論知識的學習。組織每輪一次的教學查房,提高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護士長利用晨會時間進行提問,提問內容為教學計劃所要求掌握的內容,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對護生加強入科教育:由護士長或帶教老師詳細講解科室環(huán)境、布局、物品放置、主要病種、工作流程及工作特點,以幫助護生盡快熟悉兒科環(huán)境和設施;講解各種規(guī)章制度、勞動紀律、醫(yī)用垃圾分類以及操作中的自我保護等。強化醫(yī)德醫(yī)風教育,嚴格要求按照《實習生管理制度》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yǎng)護生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和愛崗敬業(yè)精神。

注重科室?guī)Ы汤蠋煹倪x拔:帶教老師是護生臨床實踐的啟蒙者,在臨床教學中師德、師風直接影響著護生的心理和行為,選好帶教老師是提高臨床教學的根本保證。因此,我們通過公開競聘,選擇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工作責任心強、語言表達能力好、熱愛教學工作的、護師以上職稱人員作為帶教老師,這樣可以增強和保障教師的教學意識和責任感。

探索新的帶教方式:護理帶教不再是傳統(tǒng)技術層面上的傳幫帶,更講究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做到技術立體化,內容綜合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①以癥狀護理為主線,解決課程內容和結構問題。以實例將教學大綱要求的理論課內容按照臨床常見癥狀的護理歸類:即以“常見癥狀-常見疾病-主要疾病-主要護理診斷-護理措施-健康教育”的思路設計教學的內容。從而達到重視能力培養(yǎng),重視素質教育的目的。②以護生為主體的護理教學查房。科室進行每個月1次針對護生的護理教學查房,充分發(fā)揮了教與學的主動性。此模式采取護生備課主講,現場提問,現場解答。結合具體病例,除探討疾病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以問題為中心。對患者存在哪些問題,采取了哪些護理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以及改進措施,都逐一進行分析判斷。逐漸培養(yǎng)主動、積極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思想。③體現“人性化”帶教。人性化的帶教是要求帶教老師既嚴格按照帶教計劃執(zhí)行帶教任務,又要具備良好的自身素質和職業(yè)態(tài)度,從生理、心理兩個方面關心和愛護護生,對護生的從業(yè)態(tài)度有正確引導作用,并采用“一對一”的帶教方式,以“一對一”的帶教方式指導學生實習。身為帶教老師,既擔任長輩的角色,又有老師的義務,通過主動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改變傳統(tǒng)的權威化的教師角色模式,強調人性化的教學管理。④采用雙向評價法。即通過定期發(fā)放自制評價表由護生對教師,教師對護生進行教與學的評價,有利于調動師生雙方主觀能動性。出科前召開實習生座談會,重視實習生的反饋意見,促進帶教水平的提高。

進行安全護理教育,提高法律意識:在臨床帶教中,從護生第1天踏入病房就對護生加強安全教育,并根據兒科特點強化易引起失誤的要點。結合實際案例向護生講解有關法律知識、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我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護生在臨床實習時,注意以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yǎng)依法做事的思維或行為習慣。

課程安排適當調整和增加兒科護理內容:希望各醫(yī)學院校護理專業(yè)能經常開展社會調查,對各種新發(fā)疾病要及時補充相關教育材料。同時要教育學生明白,學習途徑不能僅限于教材、教師和課堂,要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規(guī)律,主動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第9篇:兒科護理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兒科護理;以人為本;理念;措施;效果

以人為本屬人文學的范疇,在護理實踐中則集中體現在對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權利與需求、人格與尊嚴的關心和關注[1]。在兒科護理中堅持以人為本既是規(guī)范人性化、優(yōu)質化護理服務原則,是提高護士素養(yǎng)和品格的途徑,也是適應時展,豐富整體護理內涵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近年來,我院在兒科護理中全面推行以人為本,取得了滿意的社會效果,也證明了堅持以人為本是豐富和發(fā)展現代兒科護理學重要組成部分。

1在兒科護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必要性

1.1以具體措施落實“五心”服務的內涵

如接待熱心做到“五主動”:主動起立、接物、問候、自我介紹、入院介紹。耐心解釋做到“四個不”:不直呼床號、對詢問不說不知道、對難辦的事不說不行、患者有主訴不說沒事。著裝儀表“四不要”:內衣不外露,發(fā)辮不過肩,化妝不過分,首飾不佩戴。這些順口溜在大家反復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逐漸轉變了大家的觀念和行為。同時也鞏固了“五心”服務的內涵。讓病人感受到溫馨規(guī)范的護理服務,一種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在廣大護士的心中逐漸形成。

1.2 以人為本等新型護理理念在兒科護理中具有特殊意義

兒科存在著特殊性,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中的小寶貝,當其生病住院時,父母格外緊張焦慮,往往會對醫(yī)護人員提出較高的要求,護士既要配合醫(yī)生醫(yī)治小兒機體上的疾病和考慮小兒心理需求,又要顧及多個家屬的情感需求,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兒心理特點和患病小兒不同的心理反應,給予恰當的護理。因此,在關注疾病的同時,關注患兒及家屬的心理需要,家庭、社會對患兒及其家屬的影響。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呵護健康、奉獻社會”的服務觀念不僅能促進患兒早日康復、恢復健康,也有助于減少或防止這種糾紛的發(fā)生,化解相關矛盾。

1.3提倡以人為本有利于提高護士素養(yǎng)和品質

提倡“人文護理”對護士職業(yè)的品質、性格、思想、情感、智慧、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能促進護理人員積極參加繼續(xù)教育,加強人文知識培訓。

2兒科護理中如何推行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兒科護理全面推行以人為本的理念,除了提高認識,轉變思想外,更需要護理人員在護理服務中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為中心,采取注重個性和突出人本服務的具體措施,重點體現在環(huán)境營造、模式轉變和服務改善三個方面。

2.1營造人性化服務環(huán)境

如今絕大多數醫(yī)院都強調環(huán)境幽雅,設施完善。從人文關懷的要求上說,兒科病房則根據生理與心理特點設置獨特環(huán)境,如盡可能多擺放綠色植物和鮮花,使用防滑地板,墻上懸掛各種壁畫,以自然景色和可愛的卡通人物為主,畫面色彩溫和寧靜,使人心情愉悅、歡快。被褥以溫馨的天藍色為主,消除兒童恐怖心理。此外,還要設置便捷的傳呼系統(tǒng),隨時使患兒得到護士的幫助。

2.2倡導人性化服務模式

對于患兒來講護士扮演著多種角色,母親、姐姐、老師、朋友等。護士與患兒接觸最多,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患兒及家長以深刻的心理影響。一個訓練有素的兒科護士要注意個人儀表和風度,才堅持文明禮貌用語,態(tài)度上要熱情、和藹,更主要的是要多主動接觸患兒,取得患兒及家屬的信賴。如對嬰幼兒多撫觸、摟抱,善于用玩具逗其開心,對比較懂事的患兒可通過講故事、玩游戲、詢問一些學習、生活方面的需求,調節(jié)醫(yī)患關系及患兒的精神和心理狀態(tài),盡快消除陌生感和恐懼感。此外,交接班時要注意真誠問候,出院時的要多叮囑與祝愿。

2.3豐富人性化服務內容

對患兒及家屬的人性化服務不僅僅是簡單的態(tài)度和藹,更重要的是按照護理程序提供全程的優(yōu)質服務。就兒科護理特點而言,人性化服務可概括為“四字”、 “四送”。 “四字”是指“技”、“情” 、“忍” 、“樂”,即,提高技術操作水平,尤其是靜脈穿刺技術,以消除患兒“怕打針”的恐懼心理,減輕患兒痛苦;對患兒、家屬時時處處真情相待;對患兒的不恭言語和行為、家屬的報怨都要忍讓在先;盡可能增加患兒的歡樂情緒?!八乃汀笔侵溉朐簳r送溫暖,包括在送水、生活安排、協助檢查,指導用藥對初入院者要特別關心,盡快縮短雙方距離。對兒童而言,在微笑中安慰、叮嚀比直接告誡作用更加強烈;康復出院時送祝福,建立一種長久的友愛。

2.4強化人性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為本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科護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細節(jié),講求方式。一是要制定兒童健康教育活動計劃表,在介紹疾病防治、飲食要求、用藥指導、體育鍛煉等知識時,要根據兒童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習慣選擇恰當方式,如將健康教育內容制成卡片,采用一對一方式進行、多示教、編寫講述小故事等,寓教于樂;二是可進行集體溝通,對某一季節(jié)發(fā)病率高的疾病對患兒家長進行集體溝通、宣教和檢查指導;三是辦好兒童健康教育的宣傳欄,版面上生動活潑,最好以兒童所喜聞樂見的卡通、漫畫為主。

3兒科護理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

兒科護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臨床工作中承受較大的壓力。對專業(yè)技術要求高,特別是靜脈穿刺、危重患兒的搶救與護理,也由于獨生子女這一特殊群體,患方對兒科護理工作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再加上人員編制不足,三班倒的無規(guī)律生活,使兒科護士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護士長定期與護士進行思想溝通,開展護患座談會,加強護患溝通。盡量爭取提供晉升、深造、福利待遇上的優(yōu)惠政策。對工作出色的護士進行表揚和獎勵。制定護理缺陷記錄,根據表現、工作量、承擔的風險大小實行獎金二次分配。打破“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

壞一個樣”的工作模式,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保證護理工作質量[2]。

4實踐效果評價

近年來,我院在兒科護理中全面推行以人為本對護士激勵很大,使護理人員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服務觀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護士在實踐中不僅進一步豐富了兒科護理的專業(yè)知識,增強了對兒科護理針對性、特殊性的認識,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全體護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使護士從被動執(zhí)行醫(yī)囑、完成護理操作轉變?yōu)橹鲃优c患兒及家長溝通,評價患兒需求,提供個體化服務,滿足了患者家屬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兒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護患糾紛明顯下降,床位使用率不斷增高,醫(yī)院經濟效益同步增長,兒科的綜合滿意度達到了98.7%。從根本上改善了兒科護理質量,為創(chuàng)立服務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