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

第1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關鍵詞:學校心理教育 青少年 犯罪

青少年犯罪問題已經(jīng)成為國際上普遍存在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它和環(huán)境污染、泛濫、恐怖活動并稱為世界四大公害。近年來中國青少年犯罪情況嚴峻,已引起社會各界的憂慮。2005年上半年,14至25歲的青少年犯罪人數(shù)占全部刑事犯罪人數(shù)的44.7%。到2007年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維持在42.2%。2010年全國法院審理的青少年案件達到287978件。為什么青少年犯罪如此嚴重,我們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呢?本文主要從學校心理教育的角度來探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其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策略。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何林渥斯(Hollingworth)認為,青少年時期是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時期。在這“過渡時期”內,青少年生理的急劇變化對其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心理的急劇變化在不當?shù)臈l件或誘因下青少年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心理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自主心理。在青少年時期,個體的生理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如身體長高,體重增加等。這一變化導致青少年個體認識到自己已經(jīng)是一個“成人”?!俺扇烁小钡漠a生導致他們想擺脫父母的控制獲得獨立,從而在心理上容易形成逆反心理,行為上容易與同齡群體一起活動。如果加入了一個不良群體,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2.逆反心理。關于逆反心理的理論,有何林渥斯的“心理斷乳學說”和彪勒的“反抗期理論”。這都主要體現(xiàn)在身體的變化,自主意識增強從而產生反抗情緒。逆反心理在以下情形中產生:自主性被忽略、心理性斷乳受阻、人格展示受阻和成人強迫接受某觀點等。逆反心理常常驅使青少年否定家長和老師的一切甚至離家出走從而犯罪。

3.自我心理。生理的變化導致他們由兒童時期的關注外界轉向關注自身從而形成自我心理。這一心理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關注自己的外表及內心世界,不太關注他人,同時認為自己“與眾不同”,別人也在這樣關注著自己。因此這一心理的突出表現(xiàn)就是“獨特自我”和“假想觀眾”。這種心理一旦發(fā)展到自戀型人格就會很危險。

4.關注異性。關注異性的原始動力來自性機能的成熟。青少年個體的性成熟給他們帶來對性的好奇心與新穎感,同時對異性產生“興趣”。另外,根據(jù)埃里克森的心理發(fā)展觀,這一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因此不管是從生理層面還是心理層面來說這個階段都會關注異性。如果這一時期與異性的關系處理不好,或者不以正當?shù)耐緩健矮@得親密感”就易犯罪。

5.從眾和模仿心理。這一時期的個體,雖然以“成人”的外表出現(xiàn),但其對是非的辨別能力和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比較弱,從而常出現(xiàn)從眾和模仿心理。如果外部環(huán)境給以不正確的引導,就會邁出危險的一步。如一些武俠小說、言情影視片都有可能成為青少年模仿的對象。

6.意氣心理。這一時期的個體的交友方式不再是兒童時期的“團伙式”而是“知己式”或“哥們式”。這一時期的朋友常常是能相互理解者或志趣、性格相近者。朋友之間不分你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因此易形成了“為朋友赴湯蹈火,為哥們兩肋插刀”的心理。

7.報復心理。由于青少年理性思維比較弱,遇到由他人帶來的委屈后,常常以不理性的方式解決,不考慮到行為的嚴重后果。

8.利己心理。這種心理的普遍性不太明顯,主要集中在溺愛孩子的家庭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不少孩子由于從小備受嬌寵,唯我獨尊,占有欲十分強烈,不能忍受任何委屈,自以為整個宇宙都是圍繞自己轉的。當自己的需要不能以正常的方式滿足時就會以非正當?shù)姆绞絹慝@得滿足。

9.享樂心理。雖然這一時期的個體渴求獨立自主,但往往在遇到挫折時,采取的是“退而避之”的態(tài)度。尤其受現(xiàn)在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這一時期的個體存在“不勞而獲“的心態(tài)。

10.道德由動蕩到基本成熟。由于這一階段的個體在認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發(fā)展是循序漸進的、由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所以其道德動機、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的發(fā)展也是由動蕩到基本成熟。

青少年時期是每一個個體一生中必經(jīng)的過渡階段,以上心理在每一個個體身上或多或少都經(jīng)歷過。但它們不是犯罪心理的充分條件,只有當個體處在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和某一種或幾種心理朝向不健康發(fā)展的時候才會成為犯罪的心理因素。

二、青少年犯罪的學校原因探究

青少年犯罪不是單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文從學校教育角度來探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缺乏現(xiàn)實性和針對性。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根據(jù)青少年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運用有關心理學的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在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但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常常會出現(xiàn)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不一致的情況。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材編寫重原理輕操作。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大多都停留在對理論和原理的梳理和描述而對具體的操作方面說的很少。這使得教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操作性不強。(2)教師授課重理論輕實踐。心理健康教師的教學大多只停留在說教而沒有讓學生有所實踐和體驗。這個階段的學生又特別反感說教,所以這種方式的教學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3)重學習指導輕“心理輔導”。由于青少年時期的學業(yè)負擔比較重,教師和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遠遠高于其它,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向學習動機、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指導。(4)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其它學科的教學也應該體現(xiàn),教師既要“教書”更應該“育人”。

2.學校的教育重“智商”,輕“德商”。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但現(xiàn)行的教育由于有“中考”和“高考”的存在使得教育違背了它的初衷,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對德行的關注很少。這樣就導致很多學生成績優(yōu)秀但品德較差,品德不好體現(xiàn)在對社會規(guī)范的漠視,做了壞事之后沒有自責感與內疚感,道德約束力差,最后會走到極端危險的地步。

3.學校對家庭心理教育不夠重視。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人出生后的第一個環(huán)境,有人將家庭稱為“人類性格的工廠”。家庭的不同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響。研究表明,民主型教養(yǎng)方式與專制型和放縱型教養(yǎng)方式相比較而言,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人格品質。在新的形式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管理方式不當。家長對孩子的管理常常以傳統(tǒng)的打壓控制的手段,將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或“附屬物”。這種暴力的管理方式不利于與其溝通,更不利于其人格的發(fā)展。美國社會學家羅伊鮑邁斯特爾曾說:實際上,在家庭暴力的代際轉移中,受暴力對待的兒童長大后比別人更有可能成為家庭暴力者。根據(jù)社會學習理論,孩子會用同樣的方式去解決生活中自己遇到的問題從而造成犯罪。(2)網(wǎng)絡面前無能為力。在科學技術發(fā)達的今天,網(wǎng)絡越來越普及,家長對網(wǎng)絡的了解也不太全面。家長只知道網(wǎng)絡上有各種各樣的有害信息而對網(wǎng)絡產生恐懼心理,但沒有意識到粗暴的干涉會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3)家長對孩子的“閑散時間”沒有系統(tǒng)的安排,導致其在“閑散時間”內可能沾染不良行為。所謂“閑散時間”是指雙休日、寒暑假和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在“閑散”時間里,如果家長沒有系統(tǒng)的安排學生的日程,采用放任自由的方式,其孩子為了打發(fā)無聊空虛的時間而有可能沾染不良行為。

4.學校對社區(qū)心理輔導不夠重視。社區(qū)也是青少年活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場所,在社區(qū)內對青少年進行心理教育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方式。關于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美國從上個世紀50年代就發(fā)起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運動,60年代就將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納入法律范疇。我國在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或心理教育也在上個世紀50年代開展起來的,但是發(fā)展的范圍非常有限、速度非常慢??上驳氖?,我們看到了現(xiàn)在對青少年的犯罪可以進行社區(qū)矯正而不用進監(jiān)獄或勞教所,但我們更應該著手怎樣在社區(qū)內預防青少年犯罪。學校只關注在學校里怎樣預防其犯罪,沒有意識到和社區(qū)聯(lián)手形成綜合的預防體系。 轉貼于

三、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策略

預防青少年犯罪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個體自身的共同努力。本文從學校教育角度來探討預防青少年的犯罪,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實性和針對性。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根據(j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常見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青少年犯罪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心理健康教材的編寫要原理與操作并重。教材是教師上課的法律,學生學習的藍本。所以教材的編寫既要考慮到教師的教,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編寫應具有可讀性、通俗性和操作性。教師可以根據(jù)它來進行有效教學和指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它進行不良心理的自我調試。所以心理健康教材的編寫既要有原理又要具有可操作性。(2)心理健康教師的教學要理論與實踐并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結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當前的發(fā)展任務,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應該以實踐活動為主,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在實踐活動中成長。(3)積極開展生涯心理輔導。生涯心理輔導是學校心理輔導的內容之一。生涯心理輔導是指依據(jù)一套有系統(tǒng)的輔導計劃,通過輔導人員的協(xié)助,引導個人探究、評判并整合運用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而開展的活動。生涯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但并非一成不變的,人的過去是現(xiàn)在的一部分,而現(xiàn)在又影響到未來?,F(xiàn)在的行為與對未來的期望都會影響人的發(fā)展,在發(fā)展中有時候也可改變過去的錯誤,生涯心理輔導就落實在協(xié)助和促進個體發(fā)展的過程之中。生涯心理輔導使青少年時時有目標、事事有方向。

2.學校應 “三商”齊抓?!叭獭奔粗巧獭⑶樯毯偷律?。智商是智力商數(shù)的簡稱,它是用數(shù)值來表示一個人智力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概念。為了將不同個體之間的智力發(fā)展水平進行比較,斯特恩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情商又叫情感智商,戈爾曼在其《情感智力》一書中,首次使用“情商”的概念。戈爾曼認為,情商是個體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種發(fā)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影響生活各個層面和人生未來的關鍵性品質要素。所謂德商,就是符合人類整體利益的道德商數(shù)。德商是衡量人的道德品質的標準。它包含對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深刻理解和以此為指導而在個人心中形成的道德品質觀念。智商和情商是青少年良好的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但它們還需要更高級的素質-道德品質,它是人生終身的內在素質。因此,對于青少年的教育應“三商”齊抓,不可偏廢,切忌重智商輕情商和德商。

3.學校應緊密聯(lián)系家庭開展心理教育。學校和家庭不可分離更不能對立,學校應主動與家庭聯(lián)手共同塑造青少年的心理。就學校和家庭的聯(lián)手可以通過以下途徑。(1)定期召開家長會。這個家長會的工作重心是探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情況。學校應將孩子在學校的心理發(fā)展變化向家長反應,同時家長也將孩子近期的心理發(fā)展變化向老師反應。老師和家長相互交流、相互借鑒,使得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fā)展。(2)給家長普及心理學知識。當家長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變化及其行為表現(xiàn)變得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學校的老師可以為家長普及青少年心理方面的知識。讓家長認識到青少年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成長階段,必然會經(jīng)歷這樣一些心理,同時讓家長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因勢利導。如面對不可避免的網(wǎng)絡,家長應向孩子宣傳積極健康的東西,讓網(wǎng)絡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家長越是對網(wǎng)絡恐懼,越是宣傳消極負面的東西,對孩子的行為越是控制,孩子越是好奇,越是逆反。所以,老師應讓家長了解青少年時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并因勢利導。

4.學校應有效指導社區(qū)開展青少年心理輔導。(1)成立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社區(qū)是青少年活動的一個重要場所,青少年是社區(qū)心理學的一個人數(shù)不少的對象群體。因此學校應積極有效的指導或配合社區(qū)做好社區(qū)的心理輔導工作。心理學老師可以作為社區(qū)的兼職心理輔導員。(2)組織青少年開展心理體驗活動。針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學校的心理輔導員協(xié)助社區(qū)組織開展有意義的活動,讓青少年在活動中體驗到自己在該時期內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便于社區(qū)和學校對青少年的心理變化發(fā)展特點及其行為進行監(jiān)控。

參考文獻

[1] 夏伯平,李夢莎,周美祥,劉智斌,黃晞建.上海市青少年犯罪問題調查與對策研究[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0(3).

[2]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齊依南,劉娟.試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07(15).

[4]胡永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6]馬榮春.在校青少年的犯罪原因及與校方對策研究[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6(2).

第2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論文摘要: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原因是復雜的。我們必須了解學生逆反心理的實質和特點,分析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運用疏導策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在對中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常會有些學生消極冷漠或無聲抵制、“不受教”、“不聽話”,有些學生甚至與教師或家長公然對立,反駁抗議,更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出走、報復等不良行為。這種與常理背道而馳,以反常的心理狀態(tài)來顯示自己“個性”的行為,往往來自于“逆反心理”。這種不良心態(tài)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矯正,久而久之必然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fā)展,更毋庸說影響眼前的學業(yè)和學習成績。因此必須深入認識和分析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實質,在教育中進行積極的疏導和利用,以達到變“害”為“利”,實施素質教育。

一、認清實質,把握特點

一逆反心理是客觀環(huán)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維模式和傳統(tǒng)定勢與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并與一般常態(tài)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盲目性。具有這種心理的學生,一事當前,無論其正確與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不考慮可行還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于,隨心所欲,不考慮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靜思考。二是逆反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常常給教師“挑刺”,給學校挑“毛病”,甚至發(fā)展到以沖撞教師為榮,以敢于和教師唱對臺戲為榮,認為教師、學校對學生的每一個要求都沒有必要,我行我素。這種逆反心理對各類學生都會產生消極影響,對先進層是繼續(xù)進步的逆向拉力,對后進層則是轉化現(xiàn)狀的阻力,如不善加引導,對班風、校風建設干擾很大,妨礙學生進步。三是自發(fā)性。沒有什么人指使,也沒有十分明確的指向目標,不知該做什么與不該做什么,往往不受約束,不聽勸告,一意孤行,只圖“心里痛快”,事后教師處理嚴了他不服,處理輕了他會認為教師軟弱可欺,從而變本加厲地“出難題”。四是可變性。有的學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處處逆反,隨著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和教育的作用,經(jīng)兇勢利導,其逆反可以發(fā)生逆轉,具有可變性。

二、分析原因,找準癥結

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有著復雜的原因。只有找準其深層的原因,才能抓住要害,實施有效的教育引導。

第一,逆反心理的遺傳基因。遺傳因素也叫遺傳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如機體的構造、形態(tài)、感官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特征等。人種的不同個性遺傳下來的生物特性,既有人種的共性,又表現(xiàn)出千差萬別的個性,其中就包含親代不同性格的遺傳。美國《自然遺傳學雜志》1996年初同時刊載兩篇在以色列和美國完成的研究報告。這兩組研究各自獨立,使用的方法也不同,但都找出了影響一個人追求新鮮事物的基因。正是這種性格遺傳的差異,形成了人們逆反心理的生物學前提或自然條件。一般說來,那些前代性格呈情緒型、外向型、獨立型、急躁沖動的個體,其后代逆反心理形成較早并表現(xiàn)明顯。

第二,逆反心理的辯證因素。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因此,逆反心理與認同心理(或更高層次的信奉心理)必然相反相成,對立統(tǒng)一。例如,有的學生在探求知識時,總喜歡尋求與老師、同學、書本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因為他信奉,一定意義上逆反可以促進社會進步和科學發(fā)展。又如,在上述逆反心理表現(xiàn)中的信度逆反,即主體對信息傳遞者的人格或虛假內容所產生的懷疑,就體現(xiàn)出主體對相反人格或內容的認同。

第三,逆反心理的客觀成因。學校是青少年成長和社會化的主要環(huán)境,學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學校不良因素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產生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教師教育指導思想的偏差和方法上的不當,即教師在教育指導思想上存在著為完成施教任務而施教等應付差事的想法。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教師不認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途徑和方法,從內容到形式一味照本宣科,呆板乏味,導致了學生對教育的心理逆反和抵制。二是教師在施教過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學生的情感、意志,不顧及他們的心理感受與體驗,當他們出現(xiàn)問題時,不是站在青少年的立場設身處地地看待、分析問題,而是一味地強調師道尊嚴,導致學生因對教育者的排斥而對其教育產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性格、能力、成績等方面不能客觀評價,過于注重分數(shù),對學生的一點小錯就揪著不放,使學生產生“老師對自己失去信心”想法,在情感上與老師對立、背離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第四,逆反心理的主觀原因。環(huán)境(應強涮社會環(huán)境、特別是教育環(huán)境)是學生心理現(xiàn)象形成、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但是,這并不是說環(huán)境可以機械地或任意決定心態(tài)的形成、發(fā)展。人的心態(tài)依賴于主體與周圍客觀條件的對立統(tǒng)一,最終要通過主體活動表現(xiàn)出來。就逆反心理而言,就是在客觀環(huán)境要求與主觀需要、情感、認識不相符合時發(fā)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反映出主體對客觀的強烈抵觸隋緒。例如,某學生因在上學路途中幫助老人而遲到,此時他需要老師、同學對自己的全面評價,尤其需要肯定的認可。如果教育者不問緣由,只死盯住其遲到的違紀行為,一味批評指責,就會促使該學生對教育者從需要到情感、認識上的復合逆反。

三、對癥下藥。疏導利用

其實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長發(fā)育過程中一種自然的心理現(xiàn)象。這種心理固然是我們實施教育的消極因素,但這正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重要所在,也正因為我們教師的這項本分職責,我們才得到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譽。當我們掌握了學生逆反心理的實質,明確了中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只要確定并認真實施正確的疏導策略,我們就能有效地把握其產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對癥下藥,因勢利導,把這種消極因素變?yōu)閷嵤┧刭|教育的積極因素。

第一,正確認識,理性對待。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作為學生的教育者,要正確認識和看待學生的逆反心理。正確的認識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在應對學生的逆反心理時,要分清學生要求中合理與不合理的部分,努力滿足合理的要求,對不合理的要說服、教育解釋,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消除他們的不滿情緒、對抗情緒。教師應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洞察秋毫的機敏,通過學生的言行舉止甚至每一個眼神來洞察每一個學生千變萬化的內心世界和千姿百態(tài)的心海流向,從而及時捕捉、發(fā)現(xiàn)學生逆反心理的萌動,以便及時進行引導。

第二,全面評價,積極欣賞。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種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學生更是如此。一旦他們有了進步,就應該立即表揚,否則,學生得不到心理強化,就會喪失信心。特別是對待后進生,教師就更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在全面充分肯定他們優(yōu)點的同時,懇切地提出希望,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力和前程,激勵進步。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培養(yǎng)人,就是要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碑斘覀兘處熍ν诰虺雒恳粋€學生的閃光點,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時,學生的逆反心理就會煙消云散,就會以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

第3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關鍵詞】 心理健康 職高學生 心理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06-023-01

一、職高學生背景分析

現(xiàn)在職高生在校頻繁發(fā)生與老師的過激行為,所以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應該對現(xiàn)代職高生的心理現(xiàn)狀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不應該再用以前的老套的方式、教育目標來培養(yǎng)他們,我們應該用什么標準來衡量我們教育的成功與失???用什么檢驗我們教育的得與失?筆者作為一線的教師,想對職高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進行總結,并根據(jù)職高生存在的具體心理問題加以分析,盡量尋找到解決的方法,給以后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以指導。

二、職高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一)厭學心理

造成職高學生厭學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方面主要原因有家長過于愛面子,當自己的孩子讀了職高之后,覺得特別沒有面子,讀了職高就是下了地獄,永遠抬不起頭來,對孩子徹底失去信心,時間長了,孩子也就沒有信心,從而導致厭學心理。還有一種家長對孩子要求不高,認為讀了職高能混張文憑就可以,家長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學校方面的原因,職高學生本身就是學習上有障礙的學生,職高老師一味的傳授知識,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因為上課聽不懂從而使厭學情緒更加明顯,整個社會對職高學生帶有偏見。

(二)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職高學生遭遇挫折后引起不滿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反常心理,職高學生的自律性很差,如果老師的引導方法不恰當很容易造成學生逆反,當職高的學生認為遭遇老師的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會失去對老師的信任,時間久了會產生對學校的不信任。

(三)自立心理

職高學生特別想自立,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他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想獨立,不想總是依附家長,渴望自己成為大人,享受到大人的待遇,為了證明自己已經(jīng)長大,會做出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舉動,但是這個時期的職高學生思維方式還沒有真正的成熟,遇見一些事情沒有冷靜思考的能力,考慮事情嚴重欠缺周全,所以導致很多打架斗毆的事情。

三、職高學生心理問題對策

(一)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輔導室的工作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發(fā)揮心理輔導室的工作,可以使學生常見的各種心理問題,在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協(xié)調影響和輔導中得以疏導和排解,

1. 學校營造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氛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深入人心。健康的意識包括,情緒穩(wěn)定、積極樂觀、陽光、開心,有愛心等等一些人性善的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全面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組建學生社團,發(fā)揮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作用??梢圆扇⌒睦砩鐖F,心理委員等方式,通過對學生中的骨干力量引導,然后由學生自己宣傳與行動,產生輻射效果,把學校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要求轉化為學生們的內在需求和自覺行動。

3.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建立心理障礙學生的跟蹤輔導檔案,保證心理輔導的實效性。對學生進行UPI測試,對有輔導愿望的學生提供學習心理輔導。。

(二)通過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使教師成為學生可以信賴的良師益友

教師要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學生。學生的自卑心理大多來自教師對學生的主觀評價。一些教師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層生漠不關心,對后進生全盤否定,出語不遜,這無疑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及負面影響,可能使許多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甚至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重視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學生的心理問題,學校只能在極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矯正和引導,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影響也尤為重要??梢哉f,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礙都與其父母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取得家長的合作,幫助家長發(fā)揮他的教育功能,對于改善和預防孩子的心理障礙,幫助孩子成才極為重要。

作為孩子的家長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全面了解子女的心理世界和思維特征,注重研究孩子的情感和動作技能等特點,要以自己健康成人應具有的心理素質和行為規(guī)范去影響孩子、教育孩子,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盡力創(chuàng)造最優(yōu)的家庭環(huán)境。

職高的學生也是一群天真浪漫的孩子,他們有著普高學生不具備的很強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工作干勁。針對學生的厭學心理完全發(fā)揮專業(yè)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培養(yǎng)自信心,現(xiàn)在的職高學生問題是個社會問題,只要我們學校、家長、和社會一起努力來關注職高學生的成長,我相信職高學生一定會發(fā)出更燦爛的光環(huán),為整個社會貢獻出能強有力的力量。

[ 參 考 文 獻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編.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10.

[2] 鄭和鈞.鄧京華.高中生心理學.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 馬卡連柯.父母必讀.馬卡連柯全集第4卷.北京:人教社,1957.

第4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一、出現(xiàn)“初二現(xiàn)象”的原因

1.心理處于關鍵期

正值心理斷乳期的他們,一方面有獨立的要求,一方面有依賴的心理;一方面試圖擺脫成人,一方面不能完全自立。

2.學習處于突變期

從小學進入中學,科目增加,難度加大。

3.發(fā)育處于青春期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發(fā)育和成熟,出現(xiàn)了與異往的渴望。

4.認知處于轉變期

初二孩子們多為13~15歲的年齡,進入了青春期。生理上的變化導致青少年心理的變化。

5.環(huán)境處于劇變期

現(xiàn)在社會處于急劇的轉型期,各種思潮涌進。家境變遷,父母離異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莫大的阻力。

二、針對“初二想象”的對策

針對上述出現(xiàn)“初二想象”的種種原因,要求有相應的辦法來解決,下面結合現(xiàn)實孩子接受教育的環(huán)境,僅僅從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1.學校教育的對策

(1)在教學中要使孩子們的主體心理得到健康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主體作用。

首先,孩子們始終是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主體。

剛跨入中學時代,他們需要與教師溝通,平等相處,在坦誠信任的前提下,孩子們才能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若沒有孩子們的自我分析、自我思考、自我選擇,僅憑教育者的積極、主動、熱情和真誠是不行的,那會是被動的、呆板的“填鴨式”的說教,達不到內化的目的,就更談不上個體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這種方式培養(yǎng)出的“人才”也不能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競爭時代的需求,這不是成功可行的教育教學模式。

其次,青春期教育的內容應該符合孩子們生理發(fā)育和個性發(fā)展的特點。

需要是個人心理活動與行為的基本動力。從大量的心理咨詢資料表明:造成孩子們在集體中落伍的原因大多是非智力因素:自卑、自滿、畏難、依賴等不良習慣,養(yǎng)成懶惰的壞習慣。這就要從青春期發(fā)育特點出發(fā),多給孩子們一些參與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精神,這就需設計一些多彩的生活片段,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世界,喚起主體意識,轉變不良傾向,解除心理障礙。

再次,教育要講究形式。

主體心理教育是心靈的溝通,自我探索的過程,這要求教師設身處地去感受孩子們內心世界,深刻了解其思想行為動機,通過教育、指導、啟示最后讓孩子們自我教育,達到自我完善。我們要遵循如下心理輔導原則:①信任原則:信任是一種感召力,信任是雙方的。②接受性原則:任何教育最終要讓孩子們接受教育。重視教學情感和教學態(tài)度,逐步使孩子們接受感知,從而提高孩子們心理品質,形成健全的人格。③自主性原則:讓孩子們自主參與,主動認識自己,體現(xiàn)情感,監(jiān)控自己。④發(fā)展性原則:使孩子們認識到自己潛力,提高自信和自尊的心理,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提高多種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耐挫力。

(2)把握青春期尤為重要的三種心理:求新心理、質疑心理、逆反心理。

1)求新心理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的一種天性,新知識、新教法、新手段都會刺激這種心理活動產生,支配青少年的學習行為,孩子們在愉悅心態(tài)下獲得新知,又培養(yǎng)了能力。教師要積極吸取生活中新的思想,采取更適合現(xiàn)代孩子們接受心理的教學模式,因勢利導,引導孩子們投入學習,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課余時間融入到孩子們中間,與孩子們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們的心理動態(tài),增強與孩子們的親和力,最終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

2)質疑心理當孩子們在沒聽清、聽懂講課內容或是所聽內容與書本不相符時,便產生神態(tài)焦急的質疑心理,這時只有膽大的學生才能舉手示意,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自己主動去給孩子們解決問題,耐心向孩子們解說疑難,能在心理上讓孩子們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

3)逆反心理初二學生易產生逆反心理。老師應及時采取措施轉變氣氛和內容,將逆反心理消除在萌芽之中,一旦孩子們產生逆反心理則會與老師唱反調,嚴重影響雙邊活動的正常進行。如果不能有效處理則會使孩子們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把握孩子們的心態(tài)波動。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心理環(huán)境是個性因素。全方位調動孩子們能力內在的一種方式,即主體性心理素質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因此,青春期進行良好的心理品質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這將是今后孩子們心理教育的一個深入探索和實踐的方面,這也是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教育的呼喚。

2.家庭教育對策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教師,一個家庭對孩子的要求寬嚴尺度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以后發(fā)展的方向。

初二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較強的個體意識,要引導好他們,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對孩子的心理變化應有心理準備

中國古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yī)”,孩子們產生問題的根源是因為在心理上對現(xiàn)實的認識不清楚。父母要了解相關的知識,尊重孩子個人的隱私,平等的與孩子進行交流,正確的引導孩子與異性接觸、交往。正確認識性意識和對待,給孩子講明講透是有益而無害的。

(2)與學校老師保持密切聯(lián)系,齊抓共管,預防不良傾向的產生。

初二的孩子是多事之秋,做事容易受他人影響,他們之間講哥們義氣,互相攀比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老師和家長應保持密切聯(lián)系,時時溝通有利于了解孩子的行動動向,及時給孩子以有利的引導,讓他們認清事實,增強辨別能力,盡早消除不良傾向。

(3)正確引導孩子接受社會媒體的宣傳報道,形成正確的興趣愛好。

初二的孩子正處于認知的模糊期,有些道理他們似懂非懂。這時就要引導他們去區(qū)分事物,認清事物的本質和利害關系,養(yǎng)成客觀對待事物的良好習慣。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種有趣的興趣活動。

(4)與孩子共舞

第5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痛心個案

個案一:

16歲的男孩小華雖然從小愛玩好動,但學習成績還算不錯。這個年紀的孩子,愛打游戲機的挺多,小華也不例外。一次,在游戲機房里,小華認識了一群“哥們”。他們掏出一種白色粉末,圍坐在那里吸,一副“飄飄欲仙”的樣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華的好奇。當“哥們”慫恿他嘗一口時,小華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手。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后來,為了弄錢吸毒,小華開始學會說謊,學也沒心思上了,甚至騙起低年級同學的錢。

個案二:

廣州的高二學生李某,無意間碰到原來的一個鄰居,那個鄰居其實是個毒販。李某被毒販拖著進了飯館,兩扎啤酒下肚,二人無話不談。毒販給了李某一支裝有的香煙,李某吸完后感到有些不舒服。毒販于是告訴李某這是專門為男性制造的香煙,有強身壯陽的功效。兩人第二次見面時李某又抽了一支“壯陽煙”,感覺似乎不錯。這樣,毒販在兩個星期里不斷免費提供“壯陽煙”給李某,直到李某成癮,自己掏腰包買“煙”。李某從此成為這個毒販的固定“客戶”。有對毒販子夫婦,利用賒賬供毒的方式,誘騙了76名青少年吸毒成癮,不但榨干了他們的錢財,還致使其中4人因吸毒過量而死亡。

個案三:

有位少女12歲時就跟母親學會了吸毒,14歲時不得不出賣肉體以賺取母女二人吸毒所需的費用。在戒毒所里,女兒開始醒悟,母親卻利用強制戒毒期滿的機會,騙取了女兒僅有的1000元戒毒費,一去沒有音信。毒癮纏身的女兒,由于不能及時得到救助,在一次毒癮發(fā)作時沖向一輛正在行駛中的出租車。后來她雖被救起,沒有了生命危險,但是她的臉上卻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個案四:

何某從小到大,學習一帆風順,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轉來的新同學成績更好,直接“威脅”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何某開始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期末考試最后一門還沒考完,新同學領先5分,于是何某的自尊心受挫,面子上掛不住了。在考最后一門功課時,何某孤注一擲,采取作弊的形式,結果,不僅作弊敗露,而且名譽掃地,處分、檢討接踵而來,一直過于順利的何某被悔恨壓得喘不過氣來,他無法承受和面對這一切,于是逃遁在的夢幻中,使這個傷心故事又演繹了一幕悲慘結局。

個案五:

北京的花季少女劉某,一向活潑好學,還是高三年級的團干部。她知道自己的一位同學吸毒之后非常好奇,從打聽同學吸毒后的感受開始,逐漸產生了試一試的想法,最后,也嘗試起吸毒。第一次吸毒后,她的感覺并不好,她詳細地在日記中記錄了當時的感覺。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她就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結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她輟學出走,為籌集毒資進了歌舞廳,直到被送進強制戒毒所。

原因剖析

在我國吸毒人群中,35歲以下的青少年比例竟高達77%,而且他們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齡還不到20歲,16歲以下的超過1萬人,在校學生約3000多人。吸毒人群的低齡化正在成為一個令人憂慮的社會問題。專家分析,青少年吸毒主要有以下六個誘因。

吸毒誘因之一:

青少年由于其意志的自控力薄弱,模仿力強,加之文化程度低,容易把不良現(xiàn)象和行為當成時髦追求或認為是“酷”的表現(xiàn),這也是造成青少年染上毒癮的最主要原因。有些青少年認為吸毒時髦、氣派,是高檔消費和富有的象征。甚至認為“好吃的,吃了;好玩的,玩了;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差不多都見識了,抽就抽點,不枉來到人世一回”。許多青少年就是這樣嘗試著吸毒的??墒撬麄儾⒉恢?,這一吸上,就把父母辛苦積攢的家業(yè)很快抽光,并最終斷送自己的性命。

吸毒誘因之二:

好奇無知是青少年接觸“白色幽靈”的主因。青少年生理、心理都未完全成熟,與此同時,他們又樂于探索一切新鮮事物,再加上不了解吸食的危害性,便順勢打開了缺口。一項調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有80%以上是在不知道危害的情況下吸毒成癮的。由于對的無知,有的女孩子聽說吸毒可以減肥,竟信以為真,結果生命逝去的速度比體重減輕的速度還要快。有的青少年聽說能讓人舒筋活絡,便萌生了試一試的念頭。豈料,再也不能自拔。抱著“找一下吸毒的感覺”、“抽著玩玩”、“嘗嘗新鮮”等念頭,一些青少年認為“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我不信它有那么神”、“吸一口不要緊”等心態(tài),在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懸崖邊抬腳試探崖底有多深一樣危險。

吸毒誘因之三:

上當受騙。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狀態(tài)中被毒販誘騙而吸毒的。販子為避人耳目,同時為了“以販養(yǎng)吸”,往往設下陷阱,把青少年一個個拉下水。這些陷阱有花言巧語、請客吃飯、遞煙、誘騙服用摻有的食物飲料等。青少年常常成為他們獵取的對象。毒販為滿足自己的欲望,往往六親不認,更何況犧牲少年兒童!這些青少年至少犯了三個錯誤:一是缺乏警覺戒備意識,對誘惑未能提高警惕,輕信謊言斷送了大好前程,甚至喪失了寶貴的生命;二是發(fā)現(xiàn)自己吸毒后,缺乏主見,意志薄弱,沒能及時向人求助;三是沒有向公安機關報告,使毒販逍遙法外,危害社會。

吸毒誘因之四:

來自周圍的不良影響。許多年輕人染毒是來自周圍的不良影響,堅決拒絕這種不良影響是唯一的選擇。否則必將釀成大禍而危害自己或他人。由于同學、同伴、同事、親屬吸毒的不良影響而導致吸毒的青少年,每年都有許多。他們在最初發(fā)現(xiàn)自己置身不良影響的時刻,沒有采取堅決拒絕的態(tài)度,這為日后種下了禍根。事實上,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唯一的選擇就是向禁毒和戒毒機構舉報自己周圍的販毒吸毒者。

吸毒誘因之五:

受挫后逃避現(xiàn)實。不少年輕人精神空虛也讓找到了可趁之機。“成長的煩惱”誰都避免不了,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離異、家庭關系緊張、學習壓力大、師生關系不好、高考受挫,以及待業(yè)等不順心的事引起精神苦悶,情緒低落,為了尋找安慰、排遣煩惱,一些人把目光投向了,試圖以吸毒麻醉自己。這種不積極的心態(tài),其結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車”。

吸毒誘因之六:

不正常的逆反心理。有的人是為了給吸毒者做出戒毒的榜樣,不信吸毒戒不了而吸毒;還有的是想要證明自己非同一般而吸毒。這都是因為有一種不正常的逆反心理在作怪。這種“你不讓,我偏要試試”的逆反心理,不服氣、不甘心、不認同的較勁兒心理,在許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你說可怕,我就不怕;你說吸毒難戒,我就吸一個給你看。正是這種逆反心理,促使一些年輕人自己跳進了火炕。

專家支招

針對吸毒人群低齡化這一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家、社會、學校、家庭應該聯(lián)合起來,加強對問題的防治工作。

(一)采取措施,禁止未成年人進入不適宜的營業(yè)性娛樂場所

一些未成年人經(jīng)常涉足迪廳、酒吧等娛樂場所,難免會受到不健康現(xiàn)象的影響。因此,從保護青少年的角度出發(fā),有必要建立健全保護性法規(guī),對青少年的行為予以一定的限制?!吨腥A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3條規(guī)定:“營業(yè)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jīng)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币虼?,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門應按有關規(guī)定嚴格檢查營業(yè)性娛樂場所,一旦發(fā)現(xiàn)有未成年人在內,應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同時,對業(yè)主進行嚴肅處理,對屢教不改的業(yè)主吊銷經(jīng)營許可證。

(二)加大禁毒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的禁毒意識

加強預防教育,增強全民的禁毒意識是禁毒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公安機關要聯(lián)合工青婦、宣傳、教育等部門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開展禁毒宣傳和禁毒預防教育,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的危害,自覺地與犯罪作斗爭,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吸毒可恥的良好氛圍。其中要把學校作為教育青少年反毒、防毒的主要陣地,把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納入學校日常教學中,通過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增強青少年的法制意識,使其認識到對人、對社會的危害,從而構筑起心理防線,自覺地遠離。

(三)加強青少年的戒毒工作

對于涉毒的青少年不能歧視,而是要堅持“教育挽救”的方針,戒毒期間要給以特殊關愛,注重心理輔導,幫助其徹底切斷對的心理依賴。

(四)嚴厲打擊犯罪,加強對娛樂場所的管理

公安機關要發(fā)揮禁毒主力軍作用,加強禁毒專業(yè)隊伍建設,開展禁毒專項斗爭,堵源截流,對制造、運輸、販賣的犯罪分子特別是犯罪團伙予以嚴厲打擊。同時公安機關要加強對娛樂場所的管理,落實娛樂場所禁毒工作責任制,對業(yè)主及服務人員進行禁毒知識培訓,使其知道販賣或容留他人吸毒都要承擔法律責任,教育其要主動配合公安機關,一旦發(fā)現(xiàn)場所內有吸販毒活動,要立即報告,否則后果自負,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消費市場。

(五)要加強家庭教育

第6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輔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170-01

留守兒童是指“農村地區(qū)因父母或單方長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單方或長輩、他人來撫養(yǎng)、教育和管理的兒童?!盵1]隨著農村大量進城務工人員遠離家鄉(xiāng)進入城市,留守兒童不斷增加,根據(jù)一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現(xiàn)在農村學校的留守兒童已經(jīng)占據(jù)50%――60%,如此數(shù)量的成長群落成為了我國特別是西部地區(qū)社會發(fā)展的一大瓶頸,據(jù)此,留守兒童中萌發(fā)的心理問題也成為農村中小學老師面臨的一大工作難題。

一、留守兒童面臨的雙重“留守”

當前,農村青壯年農民普遍對于農業(yè)耕作以及各類經(jīng)營活動不報信心,同時因為農副產品價格走低和其他就業(yè)機會的缺失,紛紛背井離鄉(xiāng),遠走沿海城市打工賺錢,這之中又尤其以年輕夫婦居多,有的甚至剛剛生下小孩就背負行囊離家外出,形成了“留守嬰兒”。就在學校就讀的留守兒童而言,通常都遭受著身心兩個層面的“留守生活”。

首先是身體的“留守”,父母到外面掙錢打工,通常都會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的親朋,有的家庭則是將幾個孩子放置在家里,由大一點的照看更小的,孩子一年甚至幾年見不著父母的情況在農村比比皆是。由于缺乏父母至親的親情和哺育,孩子們在飲食、生活習慣、疾病治療、身體的成長發(fā)育等方面均問題凸顯,同時也引發(fā)了留守兒童的“心”的問題。

其次是心理的“留守”。留守兒童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心理問題,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孩子在農村的監(jiān)護人也僅僅是起到了基本生活提供這一簡單責任,其良好的人格養(yǎng)成以及心理素質均不及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孩子,這也引發(fā)了他們孤僻、內向、自卑、偏執(zhí)、抑郁等心理品質,有的甚至引發(fā)未成年犯罪等社會問題。

二、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呈現(xiàn)

當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方面:厭學逃學、成績滑坡。留守兒童因為遠離父母,由于監(jiān)護不力,導致學習觀念淡薄,自制力差,學習積極性嚴重削弱,成績得不到保障。

2、性格方面:嚴重自卑、自暴自棄。因為身邊其他同學與父母朝夕相伴,家庭溫馨,而自己卻沒有有人關心和疼愛,留守兒童必然會心里失落,嚴重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自暴自棄、喪失信心的現(xiàn)象便出現(xiàn)了,學習上也開始降低要求,失去學習的動機和上進心。最為嚴重的是出現(xiàn)逆反心理和強烈的對抗情緒,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更是充滿不信任,并直接導致了對老師、監(jiān)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

3、道德方面:出現(xiàn)真空、不服管教。身心處于迅速發(fā)展時期的留守兒童,由于其父母忙于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關心,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缺乏關注,造成留守兒童缺乏對事物正確的判斷能力,由此變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甚至放任自流、不服管教。

三、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策略

留守兒童的教育實踐屬于兒童范圍,應該遵循兒童心理的發(fā)展和成長特征,“不能簡單地把兒童看成 是‘小大人’,不能把他們的治療看成是按比例減少的成人治療。兒童青少年的發(fā)展階段、環(huán)境、接受治療的原因和其他相關因素,對治療的方法提出了即使不是創(chuàng)造的也是非常不同的獨特要求。”[2] 根據(jù)這樣的理念,我們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用愛心澆灌留守兒童的心靈家園

留守兒童的隔代教育、他人監(jiān)護現(xiàn)象嚴重,由此帶來的弊端已經(jīng)暴露無遺,一方面孩子缺乏父母的親情撫慰,另一方面父母行為的潛移默化作用沒有得到發(fā)揮。監(jiān)護人對于留守兒童的撫養(yǎng)和教育,大多停留在保證衣食的層面,愛心的投射僅僅限于物質的滿足和簡單的敷陳。

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中,不管留守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學習動力是否充足,均應該把愛心放在首位,多問一問,多聊一聊,不做冷漠的老師,熱愛每一個學生,把對于孩子們的滿懷愛心播散在每一個角落,讓留守兒童在愛的困境中得到撫慰,其干涸的心靈得到滋潤。

2、用耐心喚醒留守兒童的學習信心

兒童階段的心理品質特征與“留守”的生活特征相互疊加,導致部分留守兒童對于學習沒有動力,缺乏應有的興趣。導致在平常的學習中,留守兒童常常是“坐不住”“靜不下”,又“學不好”。成為老師眼中的“差生”或者“問題學生”。其實這和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缺乏富有耐心的引導有很大關系。

我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是課堂的講授階段還是課后的輔導時間,教師均應該對留守兒童厚愛三分,并且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感化他們,一名教師只要對班上的一兩名這樣的孩子施以成功的引導,其榜樣和示范作用就會波及其他同學,留守兒童的學習動力和信心問題就會得到有效解決

當一個孩子把心扉向教師敞開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教育成功的時候,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進一步把孩子拉回生活和學習的正軌,從而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我們手下的又一個陽光少年。

參考文獻:

第7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關鍵詞】聾生 心理健康 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當代聾啞少年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發(fā)育和發(fā)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就會對聾啞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嚴重的會使聾啞學生出現(xiàn)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而且,這一障礙或缺陷,在比例上會比正常少年多得多,因為聾啞青少年出在易于導致心理問題的情景中。因此,有效地加強對聾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一、聾生存在心理缺陷

(一)自卑與怯懦

由于社會上的某些成員對殘疾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歧視和偏見,聾啞學生的心理缺陷屢遭嘲笑和藐視,長期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下他們就逐漸喪失了與他人交往的信心,成天情緒低落,形成了自卑、怯懦的性格。

(二)抑郁與孤僻

這更多的是由于家教不當引起的,許多聾生的家長,他們面對自己的聾兒百般膩愛,唯恐自己孩子吃虧,凡事都是家長包辦,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全封閉的管理,成天把他們關在“鳥籠子”里,使得聾生失去了體驗生活的機會,久而久之,變形成了他們抑郁、挖苦、孤僻的性格。

(三)逆反與嫉妒

聾生除了先天有聽覺障礙外,其智力發(fā)展與正常兒童是相同的,他們同樣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他們同樣渴望教師公平的對待自己,有些教師面對學生偶爾犯錯或者學習退步,就大動肝火對其進行過激、粗暴的批評,聾生心理并不服氣,這很容易造成他們的逆反心理,從而一意孤行,故意跟老師作對;再有的老師隨便的拿學生進行比較,對學習差的聾生大加諷刺,引起學生的不滿,從而滋生嫉妒心理。

(四)倔強與放縱

這大概是由家庭、學校教育不當及自身因素共同導致的,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毫無原則的滿足其一切無理要求。加上聾生本身存在交流障礙,缺乏傾訴對象和可借鑒的榜樣,使他們對生活喪失了信心而走上邪路。

二、那如何有效地促進聾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尊重聾生,塑造健全人格

1. 培養(yǎng)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人的性格、氣質一般比較穩(wěn)定,不容易改變,但自卑感可以通過正確的認識行為的有意識注意而得到改善。形成自卑的主要原因是社會交往中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

2. 培養(yǎng)聾生勇于戰(zhàn)勝挫折的品格

比起健全兒童,聾生的心理承受力更差一點,例如,有些康復的聾生是他們在潛意識中產生優(yōu)越感和滿足感,時間一長難免不思進取。因此家長和老師必須警鐘長鳴,先抑后揚。先抑制他們的驕傲心理,再激發(fā)他們的進取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賦予幻想追求的心理特點,引導他們確定奮斗目標。

(二)關注聾生的需要

1. 被尊重和理解的需要

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教師應該精心呵護聾生的自尊心,真誠的理解他們。不僅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還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以及個人隱私;理解他們的煩惱,讓他們感到周圍人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

2. 情感宣泄和溝通的需要

由于先天失去了聽覺,使得聾生只得“以目代耳”存在著交流障礙,故而失去了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但是他們也有情感,也有與他人溝通的需要。我們應該為聾生創(chuàng)造各種與外界交往的機會,如角色扮演、社會實踐、義務勞動等等,讓他們更多的體驗生活,了解生活。

3. 給予更多激勵的需要

相同遭遇者的激勵可以更好地激發(fā)他們共鳴,古今中外,身殘志堅,成就突出者不少,自強自立者更多。這些都是激勵和鞭策他們奮發(fā)向上的好榜樣。我們請本校的畢業(yè)生講他們自力更生的事跡,有在學校取得一技之長后被企業(yè)聘用,再比如學習周亭亭、海倫凱樂。使學生相信“除了聽力因素外,聾人能做世界上任何事情”。這些和他們有相同身體缺陷的人的事跡給予他們的震撼比普通說教不知要好多少倍。

(三)開展心理輔導,運用角色表演促進心理發(fā)展

開設心理輔導課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健康的發(fā)展,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讓學生在心理輔導課中了解自己,認識自我,在活動中不斷找出自己與別人的心理差距,主動制定目標,促使自己長大。為此,我們學校除了設有心理咨詢室、每個班開設了心理健康課外,還針對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進行開展各種活動。

1. 開展豐富多彩課內外活動

利用角色扮演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問題、解決問題。對提高聾生對各種沖突的能力起了促進作用,從而有利于學生健康水平的發(fā)展。

2. 發(fā)揮聾生個性專長充分表現(xiàn)自我

聾生中有各種特長要充分的挖掘出來,教師發(fā)現(xiàn)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充分的讓他們表現(xiàn),讓他們感覺到自身的價值是對他們人生的一種肯定。他們每天都在自己的樂趣中度過,能克服各種心理障礙,感覺自己并不比別人差,提高了自信,增強了學習興趣和生活的勇氣。

總之,教師平時要察言觀色,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談心,了解他們的情感和想法,幫助他們排遣心中的各種煩惱;盡可能的為聾生創(chuàng)造各種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如角色扮演、社會實踐、義務勞動等,只有打開他們的心扉,發(fā)揮他們的特長,才能激活他們的青春活力,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多的體驗生活,了解生活,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第8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問題家庭”是指在家庭結構、教育方式、居住環(huán)境及內部人際關系等諸要素的一個或數(shù)個因子出現(xiàn)問題的家庭。社會轉型期,“問題家庭”與日俱增,由此產生的“問題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凸顯,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課題組用近三年的時間從“問題學生”入手,通過學校不同部門、人員的配合,篩查出“問題家庭”學生;征得家長的同意與支持,接近典型“問題家庭”,通過對觀察、訪談及問卷信息的歸納、分析,從家庭的結構、教育方式和教育態(tài)度、居住環(huán)境以及內部人際關系等方面存在問題對學生心理產生的影響,把“問題家庭”歸為七類:

(1)殘缺型家庭。指那些結構不完整的家庭,即家庭出現(xiàn)夫妻雙亡或一方亡故、分居、離婚、再婚、在押等情況。

(2)瀕危型家庭。瀕危型家庭中的父母長期處于“冷戰(zhàn)”狀態(tài),稍有“熱點”,便“戰(zhàn)火紛飛”,“硝煙彌漫”,家庭環(huán)境惡劣難耐。

(3)暴力型家庭。一般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身體暴力、精神摧殘等手段侵犯家庭成員的人身權,致使其肉體和精神遭到一定程度損害的暴力行為。

(4)“留守兒童”家庭?!傲羰貎和笔侵敢蚋改竿獬鰟展?、經(jīng)商或學習,而將子女寄留家鄉(xiāng),由祖父母輩或者親戚托管、監(jiān)護、教育的孩子。

(5)教養(yǎng)方式欠缺型家庭。指對孩子教養(yǎng)的方式不合適的家庭,要么對孩子嬌生慣養(yǎng),放任不管,要么采用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等不合適的教養(yǎng)方式型的家庭。

(6)父母缺陷型家庭。主要指父母智力或身體有缺陷、父母自身素質低下或者知識滯后,不能有效對孩子建立榜樣的家庭。

(7)不良家居環(huán)境型家庭。主要指家庭居住在出租屋、工棚或者其他臨時場所等,周邊人員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治安管理、文明程度等不高的家庭。

二、“問題家庭”導致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分析

1.自卑與孤僻

一般來說,殘缺性家庭尤其是離婚的家庭對中國人來說大抵都被看作不光彩的事情。由于青少年思想意識尚不成熟,不能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這些類型家庭的學生,極怕外界說三道四,不敢或不愿意跟同學接觸。在心靈深處他們總是產生自卑感,逐漸變得孤獨、不合群,極易造成自我封閉,性格孤僻,情緒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2.恐懼與敵對

恐懼心理是瀕危型家庭學生常有的一種心理體驗。這主要是由于父母唇槍舌戰(zhàn)、互相傷害,或“戰(zhàn)爭相持”等成為家常便飯。這樣的家庭戰(zhàn)爭,孩子常常會產生不安全感,進而形成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瀕危型家庭學生的敵對情緒除了表現(xiàn)為與同學經(jīng)常發(fā)生爭執(zhí)及產生攻擊行為外,更明顯地表現(xiàn)為與教師的抵觸、敵對情緒。

3.抑郁與痛苦

瀕危型和父母缺陷型家庭的學生,一般表現(xiàn)出抑郁的情緒,尤其是內向性格的學生更是如此。這是由于父母創(chuàng)造的不和諧家庭氛圍或者父母的不當行為給子女帶來的不良情緒體驗,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當言行不論是由何原因引起的,都會給自己帶來壓抑和痛苦的感覺。

4.挫折感

各種類型家庭的學生挫折感都較為強烈。由于“問題家庭”引起情緒低落,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到百無聊賴,對干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產生了嚴重的挫折感,尤其在學習中更是如此。一旦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尤其是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挫折感會越來越強,以致影響到對其他事情的處理上。

5.逆反心理

“留守兒童”家庭和教養(yǎng)欠缺型家庭學生由于在家里得不到父母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產生了對父母和老師的不信任,不愿意聽父母和老師的教導,甚至覺得父母和老師是和自己作對,從開始的逆反心態(tài)慢慢轉變成偏激的逆反心理。有的學生缺少家庭的親情、關愛和溫暖,便會產生自怨、憂郁心理,精神上得不到慰藉,心理發(fā)育就會扭曲。繼而,孩子便會出現(xiàn)說謊、逃課、迷戀上網(wǎng),甚至偷竊、打架斗毆等變相的逆反心理與行為。

6.極端心理

暴力型和不良家居環(huán)境型的家長因工作繁重,或者社交活動的繁多,對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尤其孩子放學后,常常無法在家陪伴照料監(jiān)督。由于缺少家庭的溫暖和社會的有力支持,青少年學生產生了一種對社會的不滿情緒,客觀世界使他們感到緊張,冷漠無情,容易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甚至越軌等極端的心理。

在這些負性心理的驅使下,“問題家庭”學生中的絕大多數(shù)在學校學習成績不理想或經(jīng)常犯錯誤,家庭很少或者不會給予關心,或者關心不當,一旦學校疏于管理,使他們對學習、生活產生了厭惡情緒,就會經(jīng)常逃課,沉溺于網(wǎng)吧、游戲機等場所,逃避現(xiàn)實。同時,“問題學生”極易被社會上一些不良分子所引誘,他們得到了一時的安慰與滿足,卻往往誤入了歧途,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或者出現(xiàn)自殺、他殺等極端行為等。

三、學校教育路徑下的對策選擇

1.教育過程中應堅持的原則

(1)爭取同質教育,實施平等教育

平等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原則,也是對“問題學生”教育的基本原則。所以,老師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相反,應該給予平等的關懷和幫助,讓其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要平等地對待“問題學生”,使他們和普通學生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為“問題學生”營造平等的學習氛圍及公平參與競爭的機會。學校在制定各項規(guī)章制度時,都做到“問題學生”與普通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撫平“問題學生”的心理落差。教育普通家庭的學生,做到不歧視、不挖苦平等地對待他們。讓他們和普通家庭里的健康孩子成為好朋友,有責任、有義務幫助他們盡快融入正常學習、生活中。

(2)實施異質分層,給“問題家庭”學生“吃小灶”

平等對待“問題家庭”學生,可以使他們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xiàn)。但是,更要注意他們的特殊性,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活動,幫助他們盡快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皢栴}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應遵照“低起點、小坡度、分階段、分層次”的原則進行,并且可以從“問題學生”的閃光點出發(fā),逐步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健康的身心,要通過創(chuàng)設讓“問題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的機會或者任務,有意識地讓“問題學生”當主角,培養(yǎng)他們的主體意識和能力。幫助“問題學生”解決實際困難,為“問題家庭”學生設立專門的獎學金和獎項,激勵他們的進取精神。

通過建立“問題學生”檔案;采用一幫一結對子;班主任定期對“問題家庭”進行家訪,與“問題家庭”家長會面;辦好課外興趣小組和班團活動;培養(yǎng)其自立精神;審慎處理方式,避免粗暴教育、尊重學生人格;允許學生出錯,給“問題家庭”學生愛心、信心、耐心,幫助他們盡快、及早回到正常孩子行列。

2.開展特殊教育,服務“問題學生”

(1)創(chuàng)設學校環(huán)境,開設服務窗口

努力營造團結、友愛、互助的學校和班級氛圍,在學科教研和班級團隊活動中滲透人格教育。以年級為單位為“問題學生”開設免費輔導班,安排各科教師為他們答疑輔導并督促檢查作業(yè),讓其成績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他們的成功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心理的陰影慢慢散去。針對不少“問題學生”中午沒地方吃飯,休息也成問題,學??梢詾樗麄冮_設小飯桌,同時專門騰出地方給學生做休息室,每天安排教師輪流值班。這樣孩子的生活習慣、團隊精神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心理問題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

(2)開展心理輔導活動,進行心理疏導

開設心理咨詢室,建立心理檔案。進行心理疏導、遷移和溝通,運用在適當時機極限催化、最佳時機心態(tài)異化、日常教學潛移默化、最佳選擇的自我內化等方式;聆聽法、認知法、移置法、厭惡法、系統(tǒng)脫敏法、激勵法等方法針對“問題學生”的咨詢會更行之有效,使“問題學生”生理、心理能夠健康成長。教育工作者在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時,一定要把以“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同以“理解”為基礎的心理學理念相結合效果會更佳。

3.拓展學校教育,構建社會大教育體系

(1)解放學生,促進“自我實現(xiàn)”

改變學校教育模式,解放“問題學生”,讓其積極融入社會,參與社會實踐,自我管理,自我磨礪,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所裨益。讓“問題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長,尋找和發(fā)現(xiàn)自身的特長和愛好,鍛煉和磨礪他們的意志,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進而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并盡可能獲得成功,即達到“自我實現(xiàn)”。

(2)加強協(xié)調和溝通,構建社會大教育體系

第9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輔導范文

讓我們走近青春期的孩子,看看他們有些什么樣的特點。

一、獨立性增強。隨著少男少女自我意識的形成,他們的獨立性急劇增強,他們不再被動地聽從父母的教誨和安排,表現(xiàn)出“順從”和“聽話”,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是非曲直.做自己命運的主人。這種從被動到主動,從依賴到獨立的轉變,對于青少年來說是成長的必由之路。

二、情緒兩極化。青春期孩子情感濃烈,熱情棄放,情緒的兩極性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他們既會為一時的成功而激動不已,也會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們情緒多變,經(jīng)常出現(xiàn)莫名的煩惱、焦慮。

三、心理加上“鎖”。進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結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時代,進入了“多事之秋”。此時由于心理的不斷發(fā)展,他們的情緒自控能力比孩提時有了較大的提高,學會掩飾、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出現(xiàn)心理“閉鎖”的特點。過去愛說愛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他們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很少和父母交談,甚至拒絕父母的關心和。

四、心理向成熟過渡。青春期是長大成人的開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過渡.這一過程對他們來說是漫長而痛苦的。此時,他們既非大人,又非孩子,原來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沖突。比如,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滯后的矛盾;獨立意識增強與實際能力偏低的矛盾;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閉鎖的矛盾:以及理想與現(xiàn)實、愛好與學業(yè)、感情與理智、自尊和自卑的沖突與矛盾,等等。

五、行為易沖動。美國和加拿大學者的最新研究指出,人的大腦中有一個重要的控制中心,負責控制感情和沖動.要到成年早期才能完全成熟。換句話說,在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腦中,控制神經(jīng)尚未發(fā)育成熟。這是他們行為易沖動的原因。

應該說,青少年出現(xiàn)的各種變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轉化過程中的正常表現(xiàn)。只不過由于青少年的個性特征、家庭環(huán)境、成長過程等的不同,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xiàn)程度有所不同罷了。如果孩子有類似的“問題“,作為家長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用積極的態(tài)度、科學的知識、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首先,要理解、接納孩子。孩子出現(xiàn)的一系列身心變化,孩子自己也是始科不及、難以控制的,此時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納。千萬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變化,或者發(fā)現(xiàn)孩子的反常行為就大呼小叫、驚慌失措,更不要打罵訓斥,橫加指責。否則,只會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與父母的隔閡。德國的托馬斯白厄爾是一位教師和父親,他在《青春期的恐怖》一書中,向家長提出十條“教育青少年的正確方法”。其中包括:不要對他們提過高的要求:不要指責他們的業(yè)余愛好、穿什么衣服、喜歡的音樂或活動的圈子:不要干涉他們喜歡是美國格滾還是流行音樂;不要阻止他們喜歡的體育活動;不要盤問、猜疑孩子,讓他們保持自信和自尊:不要過多干涉孩子的私事和自由,讓他們感覺到獨立和寬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