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考古學常識范文

考古學常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考古學常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考古學常識

第1篇:考古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全國職場英語考試;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估;指導

作者簡介:許曉書(1982-),女,遼寧錦州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英語系,講師。(遼寧 大連 116023)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4-0235-02

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培養(yǎng)實用型、復合型人才正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社會上很多行業(yè)和崗位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也悄然從外語專業(yè)人才向專業(yè)+外語人才傾斜。與此同時,構建高職高專職場英語課程體系、培養(yǎng)學生職場英語應用能力是目前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全國職場英語考試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估和教學改革有一定的針對性指導意義。

一、高職公外教學評估體系現狀分析

根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規(guī)定:教學評價應以評價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為目標和準繩,特別應注重用英語處理與職業(yè)相關事宜的綜合應用能力。各個高??梢愿鶕拘嶋H,積極引入多元化評價體系,構成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手段或體系。??粕⒄Z底子較薄,因此一般要求其通過PRETCO B級或者A級,該考試考查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各項基礎能力,適合大部分專科學生的水平。但是此類考試缺乏針對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和職業(yè)特色的評估,應用性不突出,針對性不強,理論性、文學性傾向較重,此類評估僅僅是英語能力考試的簡化版,難以體現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評估本應有的職業(yè)特色缺失,將無法滿足目前企事業(yè)單位對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PRETCO-B級或者A級此類考試對于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英語能力起不到輔助和督促作用。因此許多高校英語教師轉向以教學和測試為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為導向,一直在尋找一個權威且適合高職學生綜合型、應用型的職業(yè)英語資格考試作為高職英語教學的評估手段。

因此,對于??茖W生,選擇一個難度適中、符合專業(yè)特點,能全面評估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職業(yè)英語能力,且對未來職場規(guī)劃有輔助作用的考試非常重要。此時“全國職場英語考試”的引入就顯得尤為必要,因為該考試可以切實全面地評估高職學生英語的職場綜合應用能力,從而有效測試出高職學生英語的職場競爭力。且在高職高專外語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在英語教學改革中適時引入客觀測試考生職業(yè)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全國職場英語考試,這對于推動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具有積極而現實的意義。

二、全國職場英語考試簡介

為促進中國對外交流與合作發(fā)展,滿足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企事業(yè)單位的人才選拔需求,推進職業(yè)英語教學教改的進步,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組織開發(fā)“全國職場英語考試”。其考試對象廣泛,從意在提高自身英語水平的在校學生到為適應國際化發(fā)展的企事業(yè)單位在職人員均有參加。隨著該考試的普及和認可,其成績和證書已經成為很多教育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用以評估職員的職場英語能力的主要依據。

“全國職場英語考試”由考試中心統(tǒng)一進行試題的命題、考試、閱卷和認證工作,同時由專家委員會負責考試的指導和認證工作。該考試一年兩次,分別設于每年六月、十二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總分為100分,成績60分以上(含60分)為通過。通過者可獲得“全國職場英語證書”,該證書由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頒發(fā)。截至到2013年上半年全國職場英語考試在全國近10個考試點,2013年6月約14000名考生報名參加考試。該考試共分為聽力、閱讀、翻譯與寫作四大模塊。其考試大綱中以表1的形式詳細說明了各題型、題數、計分和考試時間等考試詳細信息。

表1 全國職場英語考試各題型介紹

序號 模塊 計分 時間 題型 題數 計分

I 聽力題 30分 25分鐘 職場單句信息捕捉 5 5

工作場景辨識 5 5

職場短對話補全 5 5

職場短對話理解 10 10

工作流程篇章理解 2 5

合計 27 30

II 閱讀題 40分 40分鐘 單句匹配 5 5

圖表判斷 5 5

職場短篇 15 30

合計 25 40

III 翻譯題 15分 25分鐘 單句翻譯 5 10

段落翻譯 1 5

合計 6 15

IV 寫作題 15分 30分鐘 應用文寫作 1 15

合計 100分 120分鐘 59 100

三、全國職場英語對高職外語教學的指導作用

1.考試大綱與教學大綱的結合度

“全國職場英語考試”的考試大綱中說明:“其考試目的是對職場英語應用能力的測試,考試性質是職場英語綜合應用的能力考試,評價被測試者在各種職場工作情景下應用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完成工作的能力?!贬槍κ褂糜⒄Z在典型工作情景中的評估。例如,考核高職高專學生能否掌握在求職與招聘、組織機構概述、日常辦公、公務旅行、來訪接待、會議安排、產品與銷售、客戶服務等工作場景中游刃有余使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

根據教育部最新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高職英語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在與涉外交際有關的一系列日?;顒雍蜆I(yè)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語或書面交流”。

從以上教學目的和該考試大綱說明的對比來看,不難看出“全國職場英語考試”考試大綱和考查題型正符合教學要求中的“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yè)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的能力和“英語的交際能力”的考查。

2.考點技能與《要求》的學習標準對比

“全國職場英語考試”大綱中說明該考試所包含的主要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具體要求和《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學習標準對比如表2。

表2 考點技能與《要求》的學習標準對比

全國職場英語考試考查的語言知識與技能 《基本要求》的學習標準

詞匯 掌握約3000個英語單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 認知3400個英語單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

語法 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規(guī)則,并能正確運用

聽力 能夠聽懂語速為120詞/分鐘左右的職業(yè)場景中的會話或陳述, 能掌握其要點和相關細節(jié) 能聽懂日常和涉外業(yè)務活動中使用的發(fā)音清楚、語速較慢(每分鐘120詞左右)的英語對話,理解基本正確

口語 能夠運用會話策略在職場活動中完成交際任務 能用英語在日常和涉外業(yè)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交流

閱讀 能運用有效的閱讀技巧,讀懂職場活動中常見的書面材料。閱讀速度不低于60詞/分鐘 能讀懂簡短實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術說明書、合同等,理解正確。 閱讀速度不低于每分鐘70詞

寫作 能夠運用基本的寫作技巧, 在30分鐘內完成不少于100詞的日常工作中的應用文寫作 能完成簡短的英語應用文,如通知、信函、套寫簡歷等,格式恰當,表達清楚。在30分鐘內完成80-100詞的應用文

翻譯 運用翻譯技巧,完成職業(yè)生活場景中的基本翻譯 能將一般業(yè)務文字材料翻譯為漢語。格式恰當,譯文達意

從以上比較不難看出,兩者的教學要求是基本一致的。該考試的引入恰好對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做出了有效全面的評價和評估。

四、全國職場英語考試對高職英語教學的評估作用

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和畢業(yè)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競爭力,很多高校在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而大多數改革措施皆體現了高職教育的職場特色,表達了高職院校對學生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關注和支持。在此大環(huán)境下,全國職場英語考試作為一種評估手段,可以有效地評估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效果和教改效果。

首先是教材方面:很多高職院校在大學一年級使用基礎英語系列教材,其主要是針對如何提高學生的日常表達能力,使之有一定英語基礎能力。而在大學二年級的公共英語教學中考慮到??茖W生大三就開始實習找工作,所以根據其對就業(yè)的要求,很多學校選用了專供高職學生使用的職業(yè)英語類教材,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職業(yè)英語》、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新劍橋職業(yè)英語》、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級職業(yè)英語》、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職業(yè)英語》等。此類教材基本滿足職業(yè)性、泛行業(yè)性的要求,在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重點提高工作過程中的英語交際能力,體現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職業(yè)性、實踐性和實用性。但是學習的效果是需要評估和檢驗的,所以從教材的選用、教學方向的改革來看,“全國職場英語考試”的引入和推廣,對于檢驗教材的匹配度和適用性有一定作用,同時也是對于實用英語教學的相關輔助和檢測。

其次,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的內容勢必要多元化、形式多樣化。很多高校都采用了CDIO教學理念,或運用項目式、研討式、小組任務式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該考試的引入符合教改理念,使高職的英語教學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基礎英語教學向更具有時代感和現實意義的職場英語教學過渡。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在高職學生的實用英語課程設置上,以項目教學為導向,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大學一年級的基礎英語學習的基礎上,在大二時講授職場英語,并通過“做中學,學中做”進行職場英語項目實踐,從而真實體現實地實際的高職英語教學特色,實現培養(yǎng)具有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教學目的。

此外,該考試的推廣和發(fā)展有助于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職場英語的教學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專業(yè)學科會有極大的輔助作用。大多數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如果延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勢必會讓學生有畏難情緒或產生厭學心理,而如果引入該職場英語考試,在教學中適當配以專業(yè)信息等素材,使其更貼近其職場生活,形式多樣化,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教學效果。

最后,該項目的引入可適當地提高高職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競爭力。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很差,單純地進行語言輸入式講授對其提供英語水平幫助不大。為此,必須以語言的應用和輸出為導向,提高學生的職場英語聽說應用能力。只有將英語學習與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聯系起來,加強其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使本來基礎較弱的學生有針對性發(fā)展,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崗位對其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更高效地服務于社會。

總而言之,為了進一步推動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及時有效地測評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成績,進一步指導教改方向,培養(yǎng)學生的職場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一個有效權威而又能適合高職學生英語水平和英語發(fā)展的職業(yè)資格考試必不可少,因此適時適度地引入“全國職場英語考試”不僅可以有效地評估教學效果,推動教改發(fā)展,而且真實地促進學生增加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職場應用能力,增加其職場英語競爭力。

參考文獻:

[1]Alderson,J,&B.North.Language Testing in the 1990s[M].London and Basongstoke: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91.

[2]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2010.

[3]韓寶成.語言測試:理論、實踐與發(fā)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1):47-52.

[4]全國職場英語考試大綱(一級)[EB/OL].http:///article_content.asp?id=321.

[5]黃奕云.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高職英語實訓教學模式的探索[J].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8):88-91.

[6]黃克孝.構建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思考[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4,(3):53-55.

第2篇:考古學常識范文

論文摘要 :出土錢幣在考古學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斷代,二是研究當時社會現實,三是研 究經濟文化交流。尤其是國際間的交流歷史。

錢幣是田野考古中的常見之物 ,在考古學研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論是考古學界還是錢幣學界 ,對出土錢幣在考古學研究中的作用研究都不多,尚無專文論及。筆者不揣淺陋 ,試對此作一粗淺的探討 ,望方家正之。

出土錢幣在考古學研究 中的作用甚多 ,但筆者認為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斷代 ,二是研究當時社會現實 ,三是研究經濟文化交流 ,尤其是國際間的交流歷史。下面分別討論。

一、 斷代

(一)出土錢幣在考古斷代中的作用

考古學斷代的方法在史前 和歷史時期是不 同的。歷史時期考古學斷代方法,除各 時期考古通用之類型學、地層學外,還特別注重文字材料,如簡牘、銘文、碑志等等。在我國,錢幣用于考古斷代,僅適用于歷史時期。

歷史上的錢幣均有各自的時代特征,這是利用錢幣進行 斷代 的理論前提。宋代以前 ,有布幣、刀幣、半兩、五銖、開元通寶等錢幣,一般無年號 ,但各種錢幣的行用均有時間范圍。如布幣、刀幣行用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蟻鼻錢行用于戰(zhàn)國時期 ,半兩錢行用于戰(zhàn)國中晚期至西漢時期。上述錢幣又可分為不同的類別,均各有其行用時間。如“八銖半兩”為高后二年(公元前 186年)所鑄,“四銖半兩”為漢文帝前元五年(前 175年)所鑄。其他如貨泉、大泉五十等新莽錢幣、蜀漢直百五銖、南朝宋孝建、景和等錢幣,均有較明確的行用時間,不必一一列舉。

五銖錢,始鑄于西漢武帝元狩五年 (前118年),廢止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是中國古代行用時間最長的貨幣 ,歷時七百多年,被譽為“長壽錢”。經學界各代達人 的努力 ,五銖錢的斷代研究已經取得豐碩成果。其中尤值一提的是蔣若是先生《洛陽燒溝漢墓》一書。蔣氏利用大量的漢墓材料,結合文獻記載將漢代五銖錢分成五型。雖然其中某些細節(jié)尚可商榷,但其基本結論經半世紀的考驗 ,仍無大謬,受到學界的高度贊揚。在撰成《洛 陽燒溝漢墓》幾十年后蔣先生又完成《秦漢錢幣研究一書,該書集蔣先生幾十年研究秦漢錢幣的心得,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此外,北京大學吳榮 曾先生撰有《五銖錢 與墓葬斷代》一 文,對磨郭錢、五銖小錢的斷代進行了深入研究 ,頗 有說服力 。今 日,兩漢五銖的斷代已經不存在較大問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政權更迭頻繁、地方政權并立 ,因此 ,貨幣的發(fā)行混亂不堪 ,多數貨幣行用不久即頒行新幣人們可能認為,這個時期幣制如此混亂,斷代研究可能會很難 ,其實恰好相反。原因很簡單,每種錢幣行用的時間不長,正好更準確的表明了該錢 幣的所屬時間。如梁 四柱五銖 ,錢面上下各 有二星,頗具特征。又如南朝宋 文帝鑄重 達八 銖之 五銖錢 ,世稱“當兩五銖”。這些錢幣的時代特征明顯 ,于斷代十分有利。隋五銖外郭特寬、錢色泛白、“五”字旁有一豎 ,特征鮮明,易于判別,且行用時間較短,故斷代價值較高。

“開元通寶”錢也是一種長壽錢 ,始鑄于唐武德四年(621年),一直作為主幣沿用至五代十國時期甚至清代農 民政權也 曾鑄行此錢。唐、五代所行“開元通寶”品種達數 十種,其 區(qū)別主要體現在字形變化上。目前學術界已能大致區(qū)別 出不同時代之“開元通寶” 。

宋代以來,年號錢盛行 ,往往每次改年號 ,都要發(fā)行新的年號錢,此已為學界常識,不必多言。年號錢的發(fā)行為考古斷代提供 了極大的方便,使斷代能更為精確。僅舉一例 :廣西賀州博物館 2002年在對臨賀故城進行維修時 ,發(fā)現一座出土“元豐通寶 ”的墓葬打破紅色磚墻 的情況 ,從而判斷出紅色墻磚 的時代在北宋元豐年間以前。后來再結合文獻記載的時期曾對城墻進行過較大工程的情況推測該段城墻為南漢所修 。這樣 的例子在 考古工作 中屢見不鮮,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 ,出土錢幣為歷史時期考古斷代帶來了極大便利,成為考古學斷代研究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二)利用出土錢 幣進行考古斷代時的注意事項

雖然利用 出土錢幣進行考古斷代作用巨大,但在具體操作時有一些注意事項,否則可能得出錯誤結論。

第一要注意的是晚期地層、遺跡、墓葬等單位出土早期錢幣的情況。從理論上看,晚期單位(地層遺跡、墓葬等)可以包含早期遺物 ,而早期單位不可能包含晚期遺物 。因此,在 晚期單位 出土早期錢幣的情況是不奇怪的,也是常見的。

第二要注意的是錢幣的行用時間下限。一種錢幣的頒行時間是其行用時間的上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其時代下限卻難 以確定,因為頒行新幣后原來的錢幣并沒有立即退出歷史舞臺,而是與新幣共同流通 ,有時流通時間還甚長,這在五銖 、開元通寶等長壽錢身上體現特別明顯。筆者在研究三峽地區(qū)秦漢墓時發(fā)現:秦半兩、漢初榆莢半 兩、文帝 四銖半兩等半兩錢均沿用至西漢 中期,武帝五銖沿用至東漢中期 ,昭宣五銖沿用至東漢晚期。出人意料的是,新莽的貨泉和大泉五十也有沿用至東漢 晚期的情況 。管維 良先生曾對魏 晉南北朝 時期 四十批墓葬和窖藏 中的出土的錢幣進行分析統(tǒng)計。結果如下:三國吳的六批材料中漢五銖錢在所有 出土錢幣中所占比例最低為 33%,最高為 100%,絕大多數時候為 90%以上。兩晉 的十六批材料 中有 十四批 出土漢五銖 ,所占比例最少為 33% ,最高為 100%,有7批。絕 大多 數為 90%以上 。南朝 5例 ,分別為100%、8%、100%、95%以上、66%。北齊 6例 ,僅一例出土錢幣3枚,其中漢五銖 2枚。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統(tǒng)計中,出土錢幣較多墓葬 中漢五銖的數量均在 90%以上 ,可見 ,當時流通 的主要貨 幣應該 是漢五銖,只是到北齊前后 ,漢代五銖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筆者認為,各種錢幣的實 際行用時間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

在上面兩種情況下,如果僅僅依靠錢幣進行 斷代就有可能會拔高時代 ,造成斷代失誤。為此 ,須堅持兩個原則 :其一,在出土不 同時代錢幣的情況下,應以時代最晚材料作為斷代標準;其二,錢幣材料要與其他材料 ,如地層關系、墓葬形 制、器物、碑志 、銘文等等結合分析。須知 ,錢幣材 料僅是 斷代的一個手段,不是唯一的手段,我們既要重視出土錢幣在考古斷代中的作用,但又不能過分夸大。

二、研究社會現實

錢幣作為一種特殊 的商品,是財富的象征。在中國古代“事死如 事生,事亡如事存 ”的觀念支下 ,不管高下貧富 ,人們都要往墓 中放置一些錢幣,這些錢幣有的是流通 的實用幣,也有的是非流通的 冥幣。從隨葬錢幣的情況可 以窺探 當時社會現實,如社會盛衰、貧富分化、喪葬意識等等。錢幣是社會盛衰的一面鏡子 ,但利用出土錢幣進行社會盛衰研究,需要較多地依賴歷史文獻 、社會背景來進行研究。因此,本文不打算在這方面多作論述。

墓葬中隨葬錢幣的多少可以反映社會上貧富分化的程度。以筆者 曾研究 過的三峽地 區(qū)秦漢墓為例,西漢早期的 11座墓葬 中,其 中 2座沒有出土任何錢幣,其余 9座分別出土5枚、6枚、16枚、58枚、63枚、80枚、87枚 、113枚、173枚 ,共 5l4枚,這 11 座墓平均每座約 47枚。西漢武 昭時期 墓 葬共 27座 ,其中沒有出土任何錢幣的有 9座,出土情況不詳的有 3座,除此 以外的 15座墓葬 ,出土錢幣最少的是 2枚 ,最多的是 1042枚 ,總數約 2200枚 ,除去不詳的3座,其余 44座平均約50枚 。

從上述數據看 ,各墓之間存在嚴重的不平衡,最少的連 1枚錢幣也沒有 ,最多 的達到上千枚。據研究 ,出土 1000余枚錢幣的墓葬可能是郡守一級官員或其家人的墓葬。雖然 由于保存狀況的不 同,有的墓葬出土錢幣數與實際隨葬數有一定差距,但由于納人統(tǒng)計的墓葬數量較多,上述結論應當還是可信的。

為顯示孝道 ,加上相信人死后還會在另一個世界生活,仍然需要人世間的一切,因此,古人們往往不惜花費巨資,為死去的親人打造一個類似于生前的世界,即所謂 “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漢代是一個 崇 尚厚 葬 的時代 。西漢時期的《鹽鐵論》“散不足”篇有云:“古者,不封不樹,反虞祭于寢 ,無壇宇之居,廟堂之位。及其后,則封之,庶人 之墳半 仞,其 高可隱。今富者積土成山,列樹成林,臺榭連閣,集觀增樓。中者祠堂屏閣,垣闕罘恩?!盵9](p2s3)時人王符也指出:“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 ,生不極養(yǎng),死乃崇喪。或至刻金鏤玉,橘梓梗楠,良田造塋,黃壤致藏,多埋珍寶,偶人車馬。造起大冢 ,廣種松柏,廬舍祠堂 ,崇侈上僭”¨。

一個墓葬是否厚葬,可通過陵墓大小、隨葬品多寡精粗等方面體現。錢幣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隨葬品,也是體現是否厚葬 的一 面窗 口。以洛 陽燒溝漢墓為例。該墓地的墓葬全為中小型墓 ,即便如此,225座墓葬共出土錢幣 11265枚 ,平均每墓出土錢幣約 50枚¨ 。當然,這只是考古 出土 的,如考慮到歷史上被盜和 自然破壞 ,其數 目將更大。為讓讀者對 50枚錢有個明晰的印象,我們可以簡單地看看 當時人們的賦稅和生活狀況。

西漢的人頭稅分算賦和 口賦兩種,前者課于成年人,后者是未成年人。算賦 在西漢多時每人 120錢 ,少時為 40錢 ,口賦為 23錢。東漢時繼承了西漢的算賦 和 口賦。因此 ,50錢相當于算賦的 41.7%-125%,相 當于口賦的 2倍多。這個數據應該說是比較多的。

我們再看看當時人們在算賦和 口賦下的生活狀況。《漢書 ·貢禹傳》云 :“武帝征伐四夷 ,重賦于民。民產子三歲,則出口錢,故民困重,至于生子輒殺?!辟x稅的沉重,引起了人民的赤貧化 ,進而導致社會極大動蕩。每座墓葬同樣平均出土 50枚錢幣的三峽地區(qū)情況又是如何呢?東漢晚期三峽地區(qū)流行一首謠諺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應,府記欲得錢。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與。思往鄰家貸,鄰人已言匱。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 在活人生活 尚且如此困頓的情況下 ,人們還情愿拿出這么多的錢幣來為死人隨葬 ,可見厚葬風氣之盛。

三、研究經濟文化交流

中國在歷史上多數時間都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從未中斷。錢幣作為支付、貯藏的手段,是貿易時不可或缺之物。因此在中國境內出土了不少外國錢幣,如波斯薩珊朝銀幣、東羅馬和阿拉伯的金幣以及 日本錢幣等等,在 國外也 出土過不少我國古錢幣,尤其是唐宋以來的錢幣。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異國錢幣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出土的異國錢幣是研究古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一種有效手段。學術界很早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較豐碩。如夏鼐先生在上世紀 50~70年表了一系列文章,收集統(tǒng)計 了當時 出土和收藏的波斯薩珊朝銀幣、阿拉伯金幣、東羅馬金幣等,并對其背景進行了探討 。近年來,康柳碩先生《中國境內出土發(fā)現的拜占庭金幣綜述》《從中國境內出土發(fā)現的古代外國錢幣看絲綢之路上東西方錢幣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和羅豐先生的《中國境內發(fā)現的東羅馬金幣》等文章也是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 。 前幾年出版 的戴建兵、王曉嵐《中外貨幣文化交流研究》是這方面研究的一本專著。

國外學者也有不少研究文章,如法 國 F·蒂埃里 c·莫里森的《簡述在中國發(fā)現的拜占庭金幣及其仿制品》等。

根據 目前的考古發(fā)現和研究,上述外國錢幣在新疆 出土最多,這跟文獻記載相符合?!端鍟肪?4“食貨志”記載:“河西諸郡,或用西域金銀之錢,而官不禁”。從新疆到關中的絲綢之路沿線均有外國錢幣發(fā)現,甚至在洛陽也有部分出土。據夏鼐先生統(tǒng)計,薩珊朝銀幣在中國已經出土 2000枚 以上,分屬十幾位王在位時期,時間跨度從 4世紀至 8世紀。在國外也有不少中國錢幣出土,如日本就曾大量出土中國的五銖錢、貨泉以及后代的歷朝錢幣。有的地方出土數量很大,如寶冢市堂坂遺址出土了10萬多枚,而山口市大內遺址出土的則有250公斤 。

另外在越南、朝鮮等地也曾出土過中國的古錢幣,散見于國內外的報道中,此不贅述。利用出土的異國錢幣固然是研究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筆者認為,中外古代由于受他國影響而鑄造出的錢幣也是重要的研究對象。

例如,古代 中國的周邊 國家 ,如朝鮮、日本、越南、泰國等國在歷史上都曾仿照中國鑄造圓形方孔錢。如 日本曾仿鑄南唐的“唐國通寶”“至道元寶”越南曾仿鑄 “開元通寶”“元占通寶”“天禧通 寶”“至道元寶”“元符通寶”等等。此外,在絲綢之路沿線如新疆、中亞等地出土的一些錢幣帶有明顯的東西方貨幣文化交融的特點。如:古于闐國鑄造的漢二體錢(俗稱“和田馬錢”)、古龜茲國鑄造的漢龜二體錢 、回鶻錢、察合臺錢幣等都屬此類。

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研究是近年來的一個學術熱點 ,中國境 內出土的外國錢幣、國外 出土的中國錢幣以及能體現相互之間貨幣文化交流的錢幣材料都是有力的歷史見證 ,對它們的深入研究 ,必將推進 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

中國古錢幣研究正方興未艾,越來越走向深入 ,與考古學的結合也 日益緊密。本文粗略討論了出土錢幣在考古學研究中三個方面的作用 ,權作引玉之磚 。

參考文獻 :

[1] 洛陽區(qū)考古隊.洛 陽燒溝漢墓[M].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59.

[2] 蔣若是.秦漢錢 幣研究 [M].北京 :中華書局,1997.

[3] 吳榮曾.五銖錢與墓葬斷代[EB/OL].http://www.zisi.net/htm/ztlw2/zggds/2005—05—10—20687.htm.

[4] 齊東方 .隋唐考古 [M].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4.

[5] 胡慶生.賀州市博物館利用錢幣進行考古斷代的兩例報告[J].廣西金融研究,2003,增刊2.

[6] 蔣曉春.三峽地區(qū)秦漢墓研究 [D].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7] 管維 良.“五銖 錢與“五銖時代 ”淺論 [A].重慶市錢幣學 會.重慶錢幣研究文集[C].重慶:重慶出版社,1995.

[8] 蔣曉春.三峽地區(qū)秦漢墓研究 [D].四川 大學博士學位論 文,2005.

[9] 王貞珉注譯,王利器審訂.鹽鐵論譯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10] 王符(清 ·汪繼培箋).潛夫論 ·浮侈第十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燒溝漢墓[R].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12] 常 璩 (劉琳校注 ).華 陽國志 ·巴志[M].成都:巴蜀 書社,1984.

[13] 夏 鼐.咸陽底張灣隋墓出土 的東羅馬金幣 [J].考古學 報,1959,(3).西安土門村唐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幣[J].考古,1961,(8).西安出土的阿拉伯金幣[J]考古 ,1965,(8).綜述 中國出土的波斯薩珊朝銀幣[J].考古學報。1974,(1).近年中國出土的薩珊朝文物[J],考古 ,1978,(2).

[14] 康柳碩.中國境內出土發(fā)現 的拜 占庭金幣綜述 [J].中國錢幣,2001,(4).

[15] 康柳碩.從中國境內出土發(fā)現的古代外國錢幣看絲綢之路上東西方錢幣文化的交流與融合[J].甘肅金融,2002,(2).

[16] 羅 豐.中國境內發(fā) 現的東羅馬金幣 [A].中外關系史 ·新史料與新問題[c].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7] 戴建兵,王曉嵐.中外貨幣文化交流研究[M].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第3篇:考古學常識范文

一、關于仰韶文化尖底瓶

教材第一學習主題“中華文明的起源” 第2課《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其第2小節(jié)“半坡遺址”講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和文化遺存,其中說半坡居民“他們能制造各式各樣的陶器,專門用來取水的尖底瓶獨具特色”。同時附了一幅半坡尖底瓶彩圖、一幅博物館內的雕塑圖——一位“半坡”少女正蹲在水邊用尖底瓶取水。

《教學用書》多處講到尖底瓶。該課“教學建議”部分說:“考古學者對半坡尖底瓶評價甚高,從彩圖插頁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尖底瓶,從《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圖上可了解尖底瓶的用途”?!安鍒D說明”部分對教材展示的“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作如此解說:“通過此圖可以看到半坡居民用尖底陶瓶取水的情況,以及半坡人的穿著打扮……”對尖底瓶的使用方法更有詳盡的解說:“瓶腹大,底尖,腹部兩側有用作系繩子的耳環(huán),空瓶放置的時候是傾斜的。汲水時手提繩子將瓶子放置在水中,因為瓶子是空的,重心在瓶子的中上部,于是瓶子馬上會倒置在水上;隨著水不斷地進入瓶中,瓶子的重心就會轉移到瓶子的中下部,瓶口也會朝上直立起來。整個過程是由瓶子自動完成的,不需要人力去搖動”?!督虒W用書》附錄《本冊封面和部分彩圖說明》又對教材中的尖底瓶插圖進行解說,仍然強調尖底瓶的“自動汲水”(所謂“自動汲水”與教材展示的半坡博物館雕塑少女手執(zhí)尖底瓶取水圖也不吻合)功能,不過最后說“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汲水器,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是背水器或提水器”。

尖底瓶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種重要器物、標志性典型器物,自1950年代至今,中國文物考古界、科技界、教育界普遍視之為汲水器、運水器或儲水器,這是沒有依據的。經實驗研究可知,半坡類型的尖底瓶絕大部分都只能盛裝半瓶左右的液體(水),提攜穿系雙耳的繩索才不會傾倒出瓶中液體,而只有極少數尖底瓶才可以盛滿液體[3]。筆者研究認為,尖底瓶應該是一種禮器,可能主要用于原始部落(氏族)舉行的各種重大活動比如祈雨、祭祀、慶典、集會等,當然絕大部分尖底瓶所裝仍應是水(以水代酒)而少數上層人物應該是盛酒,有少數尖底瓶(即盛滿液體提攜雙耳不傾斜那種)也可能被用作水器。

筆者曾到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展覽。該館展出兩件半坡類型尖底瓶:一件瘦小,最大鼓腹直接可能只有十幾厘米,這個瓶盛水量(裝滿)很少,只能裝幾斤水,它不支持尖底瓶為汲水器、運水器、盛水器一說;另一件大尖底瓶,雙耳位置明顯偏低,如果盛滿水再提攜穿系雙耳的繩索,我認為水一定會倒出來(其實川教版教材尖底瓶插圖,憑目測也能看出,雙耳位置明顯偏低,重心可能在雙耳之上)。尖底瓶問題顯然需要教材編寫者、審定者慎重考量,避免明顯的錯誤和“以訛傳訛”。

二、關于大汶口出土象牙梳

教材第2課第3小節(jié)講“大汶口遺址”,其中講到“有一座老年婦女的墓葬,墓穴很大,墓中有很多豬頭骨,還有漂亮的項鏈、玉指環(huán)和玉臂環(huán)、精致的象牙梳、潔凈的白陶、锃亮的黑陶和彩陶等,大大小小100多件”。同時配有一幅“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彩圖。《教學用書》“插圖說明”部分有一段文字專門介紹“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說該梳“出自大汶口遺址中一老婦人墓葬。此墓屬大汶口遺址中晚期墓葬,距今約四五千年。除象牙梳外,此墓還出土大批珍貴文物,說明老婦人生前家庭富有,社會地位高。象牙梳加工精細,反映了當時的原始手工業(yè)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據《大汶口》發(fā)掘報告,大汶口墓地共發(fā)掘133座墓,均屬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有大、中、小之別,其隨葬品的數量、質量相差懸殊,大墓最多達180余件隨葬品,小墓僅數件或者沒有。在大汶口這133座墓中,出土象牙梳兩件:其中一件即教材與《教學用書》所介紹的非常精致、有繁復鏤空雕刻圖案且完整的象牙梳,它出土于M26,而不是那座最富有的老婦人墓;另一件沒有雕刻圖案、比較簡陋且“僅存三齒”的象牙梳才是出土于隨葬品最多且品位最高的老婦人墓即M10[5]。教材和《教學用書》顯然將出土于M26的象牙梳誤會為M10所出(《教學用書》在課文“教學資料”部分又有更詳盡的“大汶口遺址資料”,仍然是將教材所附“象牙梳”誤會為M10所出。它沒有言及M26和另一件象牙梳)。

教材所展示的“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完好無缺,它有非常精致、繁復的圖案雕刻,其內涵表達涉及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深奧、神秘的太極八卦、河圖洛書及遠古天文歷法等,實為新石器時代中國古人之杰作(具體釋讀參見拙著《伏羲畫卦——中華史前文明之魂》)。這個象牙梳圖案內涵表達與中學生的知識結構、范圍相差太遠,但那種神秘、精致的雕刻仍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探索的種子往往是在這個時候埋下),教材及《教學用書》卻沒有涉及。如果了解它的出土背景,學生的興趣和話題更會增加不少:最高貴最富有的老婦人墓出土的象牙梳沒有雕刻圖案比較簡陋且“僅存三齒”(說明這是一把實用的梳子),而較次一些的、出土隨葬品70余件的M26男性成人墓卻出土了一件雕刻極精湛且完好無缺的象牙梳(說明它可能不是一件實用的梳子,而另有用途和意義),這種反差不值得探討和深思嗎?

三、關于炎黃蚩尤問題

由于我國史學界、考古界一直沿用時《民報》所用黃帝紀元(前2698年)或者依據《竹書紀年》、《帝王世紀》等古書所載“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有的再增加少昊或帝摯)在位年代及禹、夏、商、周的積年進行迭加(兩者均無可靠的文獻依據、也無考古學證明),普遍認為黃帝距今約四五千年、處于考古學上的龍山時代(前3000——前2000年),而考古發(fā)掘又表明,古代文獻和傳說中炎黃或炎黃時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又普遍出現或成熟于仰韶時代(前5000——前3000年)乃至裴李崗時代(前7000——前5000年),遂導致中學歷史教材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思路混亂、不合邏輯、無法自圓其說的窘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其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基本上否定第3課《華夏之祖》的主張。第3課及其《教師教學用書》相關內容極不嚴謹、科學,嚴重違反思維常識和邏輯、違背歷史學科和《教學大綱》的基本宗旨。關于教材面臨的這種困境和尷尬,筆者已有專文討論和分析[6],這里不再贅述。川教版《中國歷史》及其《教學用書》自然也避免不了這種困境和尷尬,下面我們僅以教科書為例作一簡要說明:

教材第3課《遠古的傳說》第1小節(jié)“炎帝與黃帝的傳說”,先講“大約4000多年前,我國大地上分布著許多部落。相傳,在黃河流域,炎帝和黃帝領導的兩個部落十分有名。在南方,蚩尤領導的部落力量很大”。然后講炎帝和黃帝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后再講炎、黃以及他們和蚩尤之間的戰(zhàn)爭,以及后來融合產生華夏族。炎帝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他制作耒耜,教民耕種,被尊稱為炎帝神農氏。炎帝還發(fā)明了陶器。他遍嘗百草,從而發(fā)現很多可以治病的藥物”;黃帝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創(chuàng)制歷法,指導人們根據季節(jié)的變化播種、收割。他還發(fā)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傳說銅器、車船也是他發(fā)明的”。課文中所講炎帝、黃帝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絕大部分都不是4000多年前才發(fā)生,而是早在六、七千年前乃至更早就出現和產生了。教材第2課《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講“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大汶口遺址”:耒耜大量見于河姆渡遺址;河姆渡人、半坡人都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和生活來源;各種陶器是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器;加工谷物的石磨盤、石磨棒也在河姆渡和半坡時代普遍使用,課文中有插圖介紹;蒸煮食物的器具課文沒有專門說,但有大米、小米作為主食,蒸煮器物的存在和使用是沒有疑問的;“木質的船槳和陶質的微型舟”已見于河姆渡。所以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不是“4000多年前”的炎帝、黃帝所為。草藥、銅器、車等課文沒有用考古材料證明是“4000多年前”炎黃或炎黃時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但據考古材料,草藥可能在8000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和浙江跨湖橋遺址中已經存在,銅器最早見于半坡時代的姜寨遺址,而最早的證據是近年在二里頭遺址發(fā)現的車轍(只有3000多年),它們都不是“4000多年前”的炎帝和黃帝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所以第3課所講炎帝和黃帝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全部是假的,第2課介紹的考古發(fā)現也基本上把第3課關于“4000多年前” 炎黃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給否定了。

關于蚩尤,教材說“在南方,蚩尤領導的部落力量很大”,而《教學用書》之“教學資料”卻說“傳說蚩尤為東方九黎族首領?;顒又行脑诮裆綎|、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教材和《教學用書》也沒有說明“南方蚩尤”與“東方蚩尤”是什么關系、為什么有這兩種說法,所以二者互不相洽。至于炎黃從黃河上游往東方發(fā)展,在河北涿鹿東南的阪泉“經過三場惡戰(zhàn)”,后來蚩尤又從南方或山東跑到河北,炎黃聯合將其殺于涿鹿,這是按學術界流行的說法講的。怎么講通順,講出道理,恐怕很少有人去想這些問題。

四、其它

半坡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fā)掘1萬余平方米。已探明半坡村落“居住區(qū)分兩片,可能分屬氏族內的兩個族團或經濟共同體,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領住所兼作氏族的聚會場所,周圍是小的居室。兩片之間以一條深1.5米、寬2米的小溝道為界”。居住區(qū)外是大防衛(wèi)溝[6]。但是教材是這樣講的:“那時,半坡有一個相當大的村落。村落正中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房子,是居民進行集體活動的地方。大房子四周有幾十座方形和圓形小房,是居民的住房”。《教學用書》則說半坡村落居住區(qū)“中心為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房屋,僅存房基,估計有150平方米,它是氏族公共活動的場所。其北,45座中小型房屋,呈不太規(guī)則的半月形,面對大房子”。教材和《教學用書》講的半坡村落與實際情況顯然有所出入。尤其是教材的講法,它讓人以為半坡村落就是中央一座大房子,然后四周圍著一些小房子——這是不符合實際的。

教材第2課第3小節(jié)講“大汶口遺址”,說“在山東泰安大汶口,有一處原始農耕文化遺址。約6000年前——4000年前,一些原始居民在這里種植粟,飼養(yǎng)豬……”?!督虒W用書》“教學資料”則說“大汶口文化始于公元前4300年左右,終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自公元前4300年左右至公元前3500年左右,處于母系氏族末期;中期自公元前3500年左右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進入父系氏族公社階段;晚期自公元前2800年左右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達到父系氏族晚期階段”。教材和《教學用書》將大汶口遺址和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下限都定在前2000年左右,不知何據?在中國史前考古學文化中,大汶口文化屬于仰韶時代(前5000——前3000年)的文化,而不屬于龍山時代(前3000年——前2000年)文化,這是一個常識。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分界大體在前3500年左右,其下限為前2500年,之后為龍山文化。直到最近,學者們對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仍然是:早期前4200年——前3500年,中期前3500年——前3000年,晚期前3000年——前2600年[7]。

《教學用書》“教學資料”在介紹“氏族、部落、部落聯盟”時說氏族發(fā)展的“第二階段為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居民生活在父系氏族中。傳說中的黃帝、炎帝、堯、舜、禹等所處的時代,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解體時期”。按《教學用書》和教材主張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年代為前2800年——前2000年,此時大汶口“居民生活在父系氏族中”,而處于“父系氏族社會解體時期”的黃帝、炎帝必然晚于前2000年,即距今不到4000年(已進入夏代),顯然這是一個錯誤。而教材還強調“黃帝以后很久,堯擔任了部落聯盟的首領”(第3課第2小節(jié)“禪讓的傳說”),《教學用書》在“教學建議”部分也說“教材已指出,堯、舜、禹生活的時間在‘黃帝以后很久’,此點應讓學生注意,以免他們誤以為黃帝與堯生活的時間是緊緊相接”。按此推斷,堯、舜、禹就應處于夏朝的中、晚期乃至進入商代,顯然這很荒唐??梢娊滩暮汀督虒W用書》的編者忽略了這些問題。

《教學用書》在第2課的“教學資料”中說原產于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帶)的栽培作物有小麥、大麥,這是不符合實際的。小麥、大麥均是從西亞經中亞傳入中國,目前中國境內發(fā)現的年代最早的小麥、大麥遺存是距今約5000年的甘肅民樂縣東灰山遺址出土的炭化籽粒[8],而小麥傳入中原地區(qū),已是二里頭時期,距今不到4000年[9]。

注 釋:

[1] 龔奇柱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2] 龔奇柱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 孫霄、趙建剛《半坡類型尖底瓶測試》,《文博》1988年第1期;北京大學力學系王大鈞、唐琎、張菁,西安半坡博物館孫霄、趙建剛《半坡尖底瓶的用途及其力學性能的討論》,《文博》1989年第6期。

[4] 王先勝《關于尖底瓶,流行半個世紀的錯誤認識》,《社會科學評論》2004年第4期,《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5年第6期。

[5]山東省文物管理處等《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12月第1版。

[6]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半坡博物館《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7]高廣仁、欒豐實著《大汶口文化》77——78頁,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8]陳文華著《中國古代農業(yè)文明史》55頁,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第4篇:考古學常識范文

關于稻作的起源,中國的學者傾向于人口壓力說:“(長江流域)夏季炎熱,植物生長茂盛;冬季寒冷干燥,除某些地下塊莖植物外,很難找到就便的植物性食物,而狩獵也難以保證穩(wěn)定的食物供應。在人口隨著史前文化的發(fā)展而逐漸增多的情況下,這個矛盾必定會尖銳化,迫使人們去尋找那種能夠增產又便于儲存的食物。一旦人們發(fā)現了野生稻的食用價值和易于長期儲藏的特點,必定會著意培養(yǎng)繁殖。”[9]也有個別學者傾向于宴享說。如陳淳先生就認為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yè)起源,可能是原始先民們?yōu)榱藢ふ椅睹赖氖澄锒x擇了野生稻,然后有意加以栽培[10]。

其次,就中國本土農業(yè)而言,稻作農業(yè)和旱作農業(yè)是各自獨立起源的,并無先后繼承的關系。即黃河流域是旱作農業(yè)區(qū),主要栽培粟、黍、稷、麻、豆等旱地谷物。長江流域是稻作農業(yè)區(qū),主要栽培水稻?!岸咴谵r業(yè)發(fā)展上是并行的兩個系統(tǒng),而不是前后繼承的關系。”[11]這是由各自的自然條件造成的,也為考古發(fā)掘資料所證實。因而國內外學者大都持贊同觀點。

不過,中國的學者更注意著力探討的是稻作起源地的問題。

關于稻作的起源地,國際學術界素有爭議。在20世紀上半葉,國外有些學者認為稻作起源于印度,然后漸次傳到中國、日本和南洋諸島。這是因為當時考古出土的稻谷標本以印

度的較早。但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后,中國的考古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各地出土的稻谷標本的年代越來越早,遠遠超過印度及東南亞其他國家,于是,更多的學者(特別是中國的學者)主張應該在中國本土尋找稻作起源地。其中較為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幾種觀點。

(1)起源于華南

最早提出這一假說的是已故中國著名農學家丁穎教授。早在1949年他就提出“中國之稻種來源,與古之南海即今之華南有關”[12]。1957年他在《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一文中,再次論證“根據我國五千年來稻作文化創(chuàng)建過程并由華南與越泰接連地帶的野生稻分布和稻作民族的地理的接壤關系,特認定我國的栽培稻種是起源于華南”[13]。有不少學者贊同這一觀點。如童恩正先生在《略述東南亞及中國南部農業(yè)起源的若干問題》一文中認為:“根據現有的資料,基本上可以斷定亞洲栽培稻的起源地就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qū)。它可能在浙江省杭州灣一帶,但更可能是在緯度較南的云南、廣東、廣西地區(qū)。”[14]李潤權先生在《試論我國稻作的起源》一文中更明確提出“在我國范圍內追溯稻作栽培的起源中心應該在江西、廣東和廣西三省的舊石器晚期遺址多作努力,其中西江流域是最值得重視的”。其主要理由是:(1)分布在中國的普通野生稻是多年生野生稻,是公認的栽培稻祖先。它在中國分布的海拔高度約為30米至600米,東起臺灣的桃園(121°15’E),西至云南的景洪鎮(zhèn)(100°47’E),南起海南島崖縣的羊欄(18°15’N),北達江西的東鄉(xiāng)(28°14’N)。這一范圍才有可能是稻作栽培的起源地。(2)在這一范圍內只有江西、廣東和廣西三省發(fā)現了較密集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其碳十四測定年代都早到公元前8000年以上,遠遠早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這些遺址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有多水的低洼地或沼澤,適于水稻種植。(3)這些遺址當時雖未發(fā)現水稻遺存,但已出土許多石斧、石錛、蚌刀、石磨盤、石杵等可視為從事農業(yè)的工具,表明人們已能利用谷類作物,這些谷類作物應該就是水稻[l5]。裴安平先生在稍后發(fā)表的文章中也持相似的觀點。他著重從古氣候學角度來研究華南地區(qū)的稻作起源問題,認為距今25000至11000年是中國近10萬年來氣候最干冷的時期,為大理冰期峰期階段。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受到嚴寒氣候的侵襲,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氣溫比現代要低8°C左右,屬于暖溫帶氣候。而現代直抵河南南部的亞熱帶氣候,當時則收縮到北緯24°以南地區(qū),亦即廣西中部以南。如果說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農業(yè)先前可能還有一段較長的準備過程,那么,這時期自然條件最適宜的區(qū)域應當首推華南。至于長江流域,此刻可能因氣溫較低而危及到普通野生稻的存在。“華南作為既有野生稻分布,又有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還有長期人類居住和活動的地區(qū),它的水稻栽培史當不會晚于長江流域。”[16]多年以后,稻作起源于長江中游說甚為盛行之際,裴安平先生在1997年第二屆農業(yè)考古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又重申了這一觀點[l7]。裴先生正是“長江中游說”的主要考古學證據彭頭山遺址的主持發(fā)掘者,他卻不主張稻作起源于長江中游說,而是力主起源于華南說,這種探求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甚為難得。

(2)起源于云貴高原

國內外有不少學者(特別是農學界)主張稻作起源于云貴高原。如日本學者渡部忠世認為水稻的原產地是從印度阿薩姆邦到中國云南的橢圓形地區(qū)[l8]。菲律賓學者張德慈也認為

“可能系自尼泊爾-阿薩姆-云南地區(qū)經由云南引入黃河流域,且自越南經由海路引入長江下游盆地”[l9]。中國的學者則把注意力集中在國境線內,多主張起源于云南或云貴高原。如農學家柳子明認為:“根據云南、西江流域、長江流域、海南島、臺灣省等廣泛地區(qū)都分布有野生稻的事實和文獻記錄,可能說明起源于云貴高原的稻種沿著西江、長江及其發(fā)源于云貴高原的河流順流而下,分布于其流域或平原地區(qū)各處?!辟澩@一觀點的還有農學家游修齡,考古學家汪寧生、李昆聲諸位先生。他們認為水稻起源于云南的可能性最大,因為云南的植物種類多達一萬五千種,約占全國的一半,有“植物王國”之稱。云南的稻種現有三千多個品種。稻谷種植的垂直分布從海拔40米直到2600米。由于地理、環(huán)境、氣候的特點,云南現代栽培稻種的親緣關系十分接近云南的現代普通野生稻,因而云南現代栽培稻的祖先很可能就是云南的普通野生稻[20]。

(3)起源于長江下游

主張此說的有農史學家閔宗殿先生。他在1979年就根據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fā)現,認為中國的栽培稻起源于長江下游,“以江蘇、浙江為中心而向外傳播”[21]。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是考古學家嚴文明先生的《中國稻作農業(yè)的起源》[22]。他將1980年以前中國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水稻遺存,按年代早晚和分布地域聯系起來進行考察,從而勾畫出中國栽培稻發(fā)展的一個大概輪廓:“它們很像是從一個中心出發(fā),像波浪一樣地逐漸向周圍擴展開來。由于河姆渡第四層的年代最早,稻谷又最豐富,它所在的杭州灣及其附近自然是最有條件被當作起源中心看待的。接著的第一個波浪到達長江三角洲的近?!獋?,即馬家浜文化期所代表的范圍,年代大約在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3700年之間。第二個波浪沿長江向西發(fā)展,直達兩湖盆地,就是陰陽營期和大溪文化分布的范圍,年代約在公元前3800年至公元前2900年左右。第三個波浪是在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100年左右發(fā)生的,長江下游和杭州灣地區(qū)的良渚文化、兩湖盆地的屈家?guī)X文化、北江流域的石峽文化,以及分布于黃淮平原、江漢平原和長江以南許多地區(qū)的屬于龍山文化時代諸文化的范圍之內,都已有了水稻的種植?!辟澩@一觀點的還有考古學家楊式挺先生,他在《從考古發(fā)現試探我國栽培稻的起源演變及其傳播》[23]一文中,批駁了起源于云貴高原說和起源于華南說之后指出:“從長江流域古今野生稻的存在、栽培水稻生活的自然條件、考古發(fā)現的稻谷遺跡,以及我國古籍的有關記載,完全可以認定,長江流域,特別是下游的東南沿海地區(qū)是我國栽培稻的一個起源區(qū)?!?/p>

(4)起源于長江中游

當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發(fā)現距今8000年左右在當時是年代最早的稻谷遺存之后,中國稻作起源于長江中游的假說就盛行一時。主張這一假說的有衛(wèi)斯、向安強等中青年學者,也有劉志一先生等老一輩學者,他們都有長篇論文論述長江中游是中國稻作的起源地[24]|。除了彭頭山遺址的發(fā)現之外,90年代初期湖南省道縣玉蟾巖遺址又發(fā)現了距今1萬年左右的稻谷遺存,也成了這一假說的有利證據。

(5)起源于黃河下游

持這一假說的是李江浙先生。他在《大費育稻考》[25]一文中,根據《史記·夏本紀》中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認為益是種稻技術的傳播者。又根據《史記·秦本紀》考證益即伯翳,又作大費,又考證“費”是“秜”字的變形,也就是野生稻,因此認為大費及其先人是把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的創(chuàng)始人。他還考證大費先人所居住的魯南、魯西、蘇北等地都是卑濕多水之地,是野生稻生長之地。結合江蘇省連云港市二澗村遺址發(fā)現過距今7885年±480年的稻谷遺存,認為“中國稻作的創(chuàng)始人是秦之先人大費,發(fā)源地是其族的居住地,即今魯南、蘇北和山東、河南、河北三省的交界地區(qū),時問大約至少距今七千八百年”。

(6)起源于長江中游一淮河下游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地處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發(fā)現了距今七八千年的稻谷遺存,地處淮河下游的龍虬莊遺址也發(fā)現了5000年至7000多年前的稻谷遺存,于是有人認為淮河流域也應該視為中國稻作的起源地之一。如農學家王象坤先生就提出:“我們認為長江中游與淮河上游可能是同一歷史階段發(fā)生并列發(fā)展的中國栽培稻的最初發(fā)祥地。”[26]

以上各種觀點,以“黃河下游說”較難成立。這是因為該說缺乏生物學方面的根據,過分依靠文字訓詁,甚至用拆字分析方法,“不顧‘六書’常識,混淆了形聲字和會意字的界限”。如大費之“費”字是否就是“秜”字的變形,古文字學界尚無定論,據此來推論就缺乏說服力了[27]。從生態(tài)學的觀點來看,水稻只能起源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不可能發(fā)源于以旱作為主的黃河流域,這也已經被國內外學術界所公認。連云港二澗村遺址發(fā)現的水稻遺存只能說明黃河下游種植水稻的歷史比人們所了解的要早得多,但卻無法證明它是稻作的起源地。“淮河流域說”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因而贊成的人不多。

其他四說則都是在適合水稻生長的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來尋找中國稻作的發(fā)源地,它們各有其立論依據,但還都不夠充分,以至形成相持不下的局面。

主張“云貴高原說”的中國學者的觀點和日本學者的意見大致相同,主要是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根據云貴(特別是云南)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以及豐富的野生稻資源來論證,但缺乏考古學上的證據。迄今為止,云南只發(fā)現為數有限的幾處稻谷遺存,既不豐富,時代也晚,最早的僅距今3500年左右,遠遠晚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除非將來有比長江、華南更早的稻谷遺存出土,否則只能停留在生物學上的推論。此外,云南的野生稻主要是疣粒野生稻和藥用野生稻,作為栽培稻直接祖本的普通野生稻僅僅在靠南邊的個別地點才有發(fā)現,因此云南不是普通野生稻分布的中心。近年來,通過農學家的研究,還發(fā)現云南的野生稻和內陸的野生稻遺傳基因有些區(qū)別,云南的野生稻偏向秈型,內陸的野生稻偏向粳型,與當地的栽培稻的基因更為接近,因而云南的野生稻不大可能是長江流域栽培稻的直接祖本。因此,就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云南說”的根據也并非是很充足的。

“長江下游說”主要是根據河姆渡遺址發(fā)現的當年是年代最早的大量稻谷遺存而立論,由于后來位于長江中游的彭頭山、玉蟾巖、仙人洞以及淮河流域的賈湖等遺址發(fā)現的稻谷遺存都遠遠早于河姆渡,因而也就失去說服力。游修齡先生還從水稻品種資源的角度提出批評: “太湖地區(qū)的水稻品種資源,……具有明顯的繼承性,同福建就完全不同,同安徽則同中有異。江蘇、浙江的水稻品種在歷史上既表現出豐富性又表現為特定地域性,使它的影響不可能成為一個中心一直散布華中、華南。湖北、湖南、江西的水稻地方品種在明清的方志中,其名稱、稱呼都和太湖地區(qū)有很大差別……所以把它們歸結為以太湖地區(qū)為中心,呈波浪形的持續(xù)幾千年的擴散恐難以成立?!盵28]

同樣,由于彭頭山等遺址的發(fā)現而興盛起來的“長江中游說”,也是主要依靠考古發(fā)現來立論。但是考古發(fā)現帶有很大的偶然性,目前發(fā)現是最早的遺址,將來未必就是最早的。別處目前沒發(fā)現,不等于將來不會發(fā)現,如果只根據考古發(fā)現的早晚來推論稻作起源地,本身就容易被考古新發(fā)現所否定。因此,雖然目前“長江中游說”的根據似乎最充分,但仍然無法成為定論。

而“華南說”過去因該地區(qū)出土的稻作年代較長江中下游為晚,為不少人所否定,但從古氣候學的角度分析其成為栽培稻起源地的可能性,卻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近年來在江西萬年仙人洞、接近于廣西的湖南道縣玉蟾巖以及廣東英德牛欄洞都發(fā)現了距今l萬年左右的稻谷遺存(稻谷及水稻植硅石),就使得“華南說”更加具有說服力,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

總之,中國稻作起源于何處,目前還難以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而且,一時也不可能有定論。以致有人認為水稻的起源可能是多中心的。如日本學者岡彥一就認為:“栽培稻是多元起源或分散起源的。”[29]連主張“長江下游說”的嚴文明先生也說:“既然適于栽培的野生稻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等許多地方都有分布,那么栽培稻也就可能在許多地方較早地獨立發(fā)生。中國的水稻固然不必到外國去找根源,而中國本身也不必只有一個栽培稻起源的中心?!盵30]。因此有些學者主張不必將稻作起源中心定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可以將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甚至包括華南地區(qū))都視為起源地,其時間至少距今l萬年以上??脊艑W家安志敏先生在1984年就認為“中國的稻作農耕以長江流域為最早……從考古上可以證明它是稻作農耕的起源地”?!安⑶议L江中下游可能是它的起源中心”[31]。嚴文明先生在《再論中國稻作農業(yè)的起源》中,也贊同將長江中下游視為起源地,“作為一種假說,也未嘗不可以把華南和長江中下游看成是一個統(tǒng)一的稻作農業(yè)起源區(qū),只是各自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罷了”[32]。于是,1993年在日本佐賀大學舉行的“中日國際稻作和東亞農耕學術討論會”上,中國學者參加的有農學家王象坤,考古學家嚴文明、何介鈞、劉軍和陳文華。在大會上陳文華代表中方代表團發(fā)言,明確表示不贊同“稻作起源于云南說”,而主張“起源于長江中下游說”,得到許多日本學者的支持[33]。

其實,就考古發(fā)現來說,要探求稻作的起源,僅有稻谷標本還不夠。因為僅靠稻谷標本本身無法了解當時水稻的種植情況,因此尋找原始稻作的稻田一直成為中國南方考古學家的一個重大的課題。

3.古稻田的發(fā)現

古稻田的發(fā)現對研究稻作農耕的起源有著重要的意義。稻谷標本的發(fā)現,固然可以推斷稻作起源的年代,但是卻難以了解稻作在當時經濟生活中所占據的地位,也無法確定當時種植的規(guī)模和技術水平。只有原始的稻作生產發(fā)展到一定的水平才可能出現稻田,因而古稻田的發(fā)現對研究原始稻作農耕的起源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墒牵覈^去長期未能發(fā)現原始農業(yè)的稻田遺址,一直引為遺憾。直至20世紀90年代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先后在江蘇省蘇州市草鞋山和湖南省澧縣城頭山遺址發(fā)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稻田遺址。

1992年至l995年以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與日本同行們合作,對原吳縣(今劃歸蘇州)草鞋山馬家浜文化遺址進行重新發(fā)掘,目的是尋找當時的稻田遺址,結果獲得成功,發(fā)現了距今六千多年的稻田遺址。在馬家浜文化遺址東區(qū)發(fā)現水稻田33塊、水溝三條、水井六個。水稻田的平面多為圓角長方形或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淺坑。面積小的僅有0.9平方米,大的達12.5平方米,淺坑深0.2~0.5米,成西南一東北成行排列。水稻田之間有的用水口相通,并有水溝、蓄水井(坑)等設施,使水流經水溝、蓄水井(坑)而進入水稻田內。在西區(qū)發(fā)現人工開挖的大水塘二個、水田11塊、水溝三條、水井四座。稻田的形狀、大小、排列方式,均與東區(qū)相同。這種稻田的結構形態(tài),從田邊有水溝、水井發(fā)展到有水塘,“已具有我國歷史時期水田結構的雛形,從原始形態(tài)發(fā)展到規(guī)模經營,說明稻作農業(yè)生產已日趨成熟”?!耙虼耍瑢﹂L江下游馬家浜文化時期稻作農業(yè)的發(fā)展程度應作出嶄新的科學評估”[34]。

1996年冬天,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對澧縣城頭山遺址進行重新發(fā)掘時,在早期城墻下發(fā)現了古稻田。l997年冬對古稻田進行了大面積發(fā)掘,清理出三條田埂。三條田埂之間形成二丘田。稻田中的泥土為青灰色純凈的靜水沉積,有很強的黏性,形成龜裂紋,泥土中還保存著稻梗和根須,從局部剖面觀察,可以看出一根根往下伸展的根須或留下的痕跡,可辨識出當時采用的播種方式是撒播。稻田可分兩層,下層的泥土經光釋光法測定,其年代為距今6629±896年。這不但在國內,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目前已經發(fā)掘出來的年代最早的古稻田。

同時還發(fā)現了與水稻配套的原始灌溉系統(tǒng),有水坑和水溝。已發(fā)現的水坑有三個,直徑為1.2~1.5米,深約l.3米??拥子幸粚雍軠\的淤泥。水坑高于稻田,有水溝連接通向稻田。目前已發(fā)現的水溝有三條,在溝中發(fā)現一些湯家崗文化的陶片,從而為灌溉系統(tǒng)的斷代提供了物證。湯家崗文化的年代為距今6500年至6300年,與上述稻田泥土用光釋光法測定的年代十分接近。這也是目前已發(fā)現的最早的原始農業(yè)灌溉系統(tǒng),對研究原始稻作生產的起源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35]。

草鞋山和城頭山兩處古稻田的發(fā)現,表明長江流域稻作農業(yè)在6000年前就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當時的播種方式是撒播,已經有了初步的灌溉系統(tǒng),這些都是過去研究中只能猜測而無法肯定的事情,現在終于能夠獲得考古學上的證明,可以說是中國農業(yè)考古中有關原始稻作農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也使得主張稻作起源于長江中下游說的學者受到鼓舞。

4.家畜的起源

畜牧業(yè)是從原始狩獵經濟發(fā)展而來的,但是野生動物是如何被原始人馴化為家畜,其具體過程到底如何,卻無法從考古學上取得直接證據。因此許多學者經常根據民族學的材料來研究原始畜牧業(yè)的產生過程,李根蟠、黃崇岳、盧勛諸先生在這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李根蟠、黃崇岳、盧勛三位先生在他們合作的《原始畜牧業(yè)起源和發(fā)展若干問題的探索》一文和李根蟠、盧勛二先生合作的《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原始農業(yè)形態(tài)》一書中對馴化野生動物的過程有較深入的研究,他們認為:

隨著狩獵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征服野獸的能力大大增強,對野生動物的習性也日益了解,這就為畜牧業(yè)的產生準備了條件,并必然導致對動物的飼養(yǎng)。將野生動物變成家畜,一般要經過拘系圈禁一野外放養(yǎng)一放牧一圈養(yǎng)幾個階段。

首先是拘系圈禁。原始人在捕獲較多野獸之后,如果一時吃不完的話,常將一些幼畜拘禁起來,這是一種儲存食物的方式。然后經過飼養(yǎng),逐漸使其馴服,再進行牧養(yǎng)。如云南的佤族,最早養(yǎng)的豬就是野豬。開始人們用繩子把它拴住喂養(yǎng),養(yǎng)熟了才實行放牧。直至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有些豬還帶有明顯的半野性。東北的鄂溫克人飼養(yǎng)的馴鹿也是經過了拘系圈禁階段。他們將性情溫順的野生鹿崽帶回家放在欄柵內,用鮮苔喂養(yǎng),日久成為家鹿。云南怒江的怒族和傈僳族經常獵取到江邊飲水的扭角羚,有時將小扭角羚捉回后,放在木柵里關起來,養(yǎng)大了宰食。臺灣高山族馴養(yǎng)野牛的方法也大致相似。清人黃叔墩《臺海使槎錄》中引《居易錄》:“臺灣多野牛,千百為群,欲取之,先置木城(按:即木欄)四面,一面為門,驅之急則人,人則為扃,閉而饑餓之,然后徐施羈鞠,豢以芻豆,與家牛無異矣?!薄斗绮娠L圖考》記載捕飼野牛的情況:“以長竿系繩為圈,合圈束其頸,牛曳繩怒奔,則縱其所往,伺其力盡,繩勢稍緩,徐徐收系于木,餓之,漸進草食。……”漢字中“畜”即從“獸”孳乳而來,《廣韻》中為同音,皆讀“許救切”。甲骨文中的“畜”,郭沫若指出:“乃從幺從囿,明是養(yǎng)畜義,蓋謂系牛馬于囿也。字變?yōu)樾??!辩蹫槔K索糾結的象形,有拘系之義,用它代表牲畜,說明牲畜是經過拘系馴化的野獸。即是《淮南子·本經訓》所說的“拘獸以為畜”。

其次是野外放養(yǎng)。這是普遍存在的原始飼養(yǎng)方式。即將馴化后的家畜放養(yǎng)在野外,任其自由覓食與活動,既無專人看管,亦無牲畜欄圈。如解放前,西盟佤族的許多村寨都是把牛

羊放養(yǎng)在野外,日夜不歸,無人看管。與野放并行的是野交,不懂得人工繁殖,有的家牛在長期野放中恢復了野性。平時實行野放,需要吃用時才捉拿,甚至要用火槍射擊。當然野放要有一定的范圍,并非漫無邊際。如怒族、傈僳族喜歡把牲畜放在山谷里,用樹木、石塊堵住山谷的隘口。牲畜放在山谷中,日夜不歸,主人只是偶爾巡視一下。野放不但適用于牛羊,也適用于豬。如怒族、西盟佤族、傈僳族等都是將豬野放在山坡上讓其自由覓食。晚上甚至都不回村寨。至于雞、狗則在村寨中的空地、草堆中覓食,一般也不喂飼。野放是與游獵經濟相適應的,在原始農業(yè)時代,則是與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相適應。在游獵時代,牲畜只能靠采食野生植物,不可能有專門的牲畜棚圈。即使到了原始農業(yè)的初期,人們還不可能生產充足的谷物,還得依靠漁獵和采集補充,要經常以農副產品喂養(yǎng)牲畜是困難的,因此牲畜基本上只能在野外覓食。再加上當時人們經常遷徙,住所十分簡陋,自身還是穴居野外或“結草為廬”,哪能為牲畜專門營造欄廄?在野放的情況下,由于飼料不足,營養(yǎng)不良,活動多,消耗大,牲畜生長緩慢、瘦小。如解放前怒江地區(qū)的豬一般到三四十斤就不長了。同時因野獸的傷害和自然災害的襲擊以及山崖跌傷等原因,牲畜的死亡率也高。因此當時的生產力是低下的。

再次是放牧。鋤耕農業(yè)和村落定居出現以后,原始畜牧業(yè)這種生產方式有了明顯的進步,主要是從野放發(fā)展為專人放牧。怒江地區(qū)的怒族和傈僳族雖然基本上處于野放階段,但有些地方已開始實行冬季專人放牧。當地的牛羊夏天在山上野放,寒冬到來前,便被趕到江邊。若干家的牛羊放在一起,由各家輪流派人看管或由專門的輔助勞力看管。臺灣的高山族雅

美人養(yǎng)羊雖也實行野放,但已開始派人進行極其簡單的照顧。解放前西盟佤族的某些村寨,原來的那種野放方式也有了改進。如馬三寨在寨墻周圍1.5公里的范圍內用竹木圍成欄柵,把牛羊放在里面,晚上牛自動集中到寨內的一個地坪上,各家可派人早晚看看自己的牲畜。陜西省臨潼縣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fā)現的牲畜野宿場地,就是屬于這一類設施。西藏米林縣馬尼崗地區(qū)的珞巴族從事刀耕火種兼營畜牧業(yè),他們飼養(yǎng)豬、雞和黃奶牛,都是實行野放,并無專人放牧。但是中等戶以上的人家飼養(yǎng)犏牛已經開始采取專人放牧的形式,每年三四月份把犏牛趕到高山牧場去放牧,至七月份下山回村,每個畜群由三五人看管。由此可見,野放是比較原始的放牧方式,專人看管的放牧是后起的比較進步的方式,這是原始畜牧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互相銜接的兩個階段。

第5篇:考古學常識范文

如今,冀寶齋博物館已經閉館整頓,并被冀州市民政局撤銷了民營非企業(yè)單位注冊登記證。但在此之前,這個號稱“河北省最大的民間博物館”的機構,曾經擁有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衡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級科普基地等諸多頭銜,這不能不引人深思。

很多網友都曾質疑,為什么冀寶齋這樣的“雷人”博物館能夠長期存在,而文物局不出面管理。事實上,文物局對這樣的博物館并不具有管轄權。國家對民辦博物館的管理,近幾年才剛開始。這些民辦博物館由民政局登記管理,在此之前,文物局可能會對它們進行前置審批,也就是對它們的藏品進行審查,確認名實相符,但這并不是必須的。特別是對冀寶齋博物館這樣只是自稱為博物館,并以此名義展示仿古工藝品的機構,文物局實際上無法進行藏品的審查和登記。

另外,文物局對不屬于同一系統(tǒng)的博物館,比如高校、企業(yè)博物館和民辦博物館并沒有直接的行政管理權,只能進行業(yè)務上的指導,比如幫助博物館建立起科學管理藏品的機制,而且這種指導也并非強制。文物局的工作重點,更多的是在防止真正的文物被破壞這一方面,對于故意出售贗品和以古董名義出售現代仿古工藝品擾亂經濟秩序的行為,也無法進行制裁。

第6篇:考古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高原反應;自然選擇;個體因素

中圖分類號:X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229

生理學研究表明,適合人類生存的海拔高度是0.5~2km。高于2km,因大氣壓力較低,空氣中氧含量減少,會使人呼吸困難、在暗處的視力減弱,記憶力受到影響而出現高原反應。在3km處,大氣壓已下降1/3,水的沸點降至90℃,人的動脈氧飽和度降至90%、唾液分泌量開始減少。6km處,多數人的身體處于失能狀態(tài)。7km處,智力與肌肉運動的協調嚴重障礙,意識喪失,出現幻覺。8km以上的地區(qū)大氣壓已是海平面的1/3,為死亡(見圖1、圖2)

從高海拔地區(qū)回到平原,會有30%的人發(fā)生“低山反應”,究其原因,是人體各個系統(tǒng)需要重新調整恢復所致。避免的方法是:循序漸下。即在3km處稍加停留,休息整頓(如圖1-2)。

1 高原居住人群是自然選擇的優(yōu)勝者

青藏高原(海拔2~6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生活在這里的藏族人會有高原反應嗎,在5.9km處,水汽量為海平面的5%,水的沸點下降至81℃,人體的動脈氧飽和度降至海平面式的30%,身體各個器官供氧嚴重不足,即使是藏族人也會有輕微的高原反應。從自然選擇的角度來說,適應高原低氧的環(huán)境最需要的是時間??脊艑W證明:青藏高原上至少在2.5萬a前已有藏人居住。高山生理學的研究證明了達爾文的進化論:藏族是最能適應高原低氧環(huán)境的民族,與移居歷史僅僅50多年的漢族相比,高原病的發(fā)病率很低(如圖3)。

2 高原反應因人而異

高原反應一般是人在進入高原2~3d之后才會出現的高原病。國家駐青藏高原生理研究站提供的數據表明,低氧環(huán)境對人體呼吸、造血、內分泌、等系統(tǒng)都有影響。國際高原生理研究資料顯示,16世紀中葉西班牙人占領秘魯海拔3.4km庫斯科后,居住了近50a,因沒有生育,后改遷利馬。但藏族受到的影響卻很小,在拉薩,日喀則,林芝等地的調查表明,藏族婦女的受孕率為93%,并不低于平原地區(qū)。急劇升高的海拔比循序漸進的階梯升高患病率要高得多;冬季進入高海拔地區(qū)比夏季患病率要高。在個體素質方面有“期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等現象[1]。人的精神狀態(tài)也很重要,樂觀者反應輕,反之,緊張或恐懼心理會使反應加重。

3 高原反應與進入方式有關

進入高原工作或生活的人,應該遵守循序漸進“階梯升高”的原則。循序漸進是適者生存的基礎。1992年,謝爾姆和格列曾調查近27萬名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qū)的游客,發(fā)現近萬分之一的游客因各種高原病去世。常見的高原反應常識是:行前體檢,積極預防,遵守不登的太快、不攀得過高,不過度運動的金科玉律,多喝水、多休息。

參考文獻

第7篇:考古學常識范文

金字塔的千古之迷終于被現代科學家揭開,建筑金字塔所用的石塊,泥沙中鈾的衰變釋放出大量的氡氣,千百年來在蜜封的空間里聚集,達到致命的濃度,因此造成考古學家“離奇”地死亡……

吸煙能引起肺癌,廣大群眾都十分清楚。但對人體健康來說,由氡及其子體造成的毒害是僅次于吸煙的第二殺手,也能使人引起肺癌,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一、氡的來源

氡氣(222Rn)是由鈾核衰變的中間產物,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的隋性氣體。室內氡氣(222Rn)及其子體,氡(219Rn)也稱錒射氣(An)和氡(220Rn)也稱釷射氣(Tn)。氡氣的放射性半衰期為3.8天,錒氣的放射性半衰期為3.9秒,釷氣的放射性半衰期為55秒。

室內氡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二是從底層土壤中析出的氡。三是從室外擴散到室內的氡。四是來自供水和天燃氣中的氡。

二、氡及其子體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

氡及其子體從巖石,土壤及建材表面釋放出來,并附著在灰塵的顆粒上,特別是在細小亞微米顆粒上形成放射性氣溶膠。由于氡不活潑,所以吸入氡在體內組織不發(fā)生化學結合,加上氡的放射性與非氣態(tài)的放射性核素之比相對較小。擴散到室內被人們所呼吸并且沉積在呼吸道內,主要是對支氣管上皮產生輻射劑量,因氡及其子體原子中的某些原子是α輻射體,所以還要考慮到α輻射產生相對高的生物效應。在呼吸道內,支氣管上皮部位于進行衰變,這是因為吸入氡后使肺部組織受到照射,增加肺癌的危險性。其潛伏期為15~40年。專家指出,除吸煙外,氡比其他任何物質都能引起肺癌。長期受到低濃度氡的照射比短時間受到高濃度氡的照射危險性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已明確將氡列為人類重要的19種環(huán)境致癌物之一。包括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聯合國原子能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等國際學術團體一致公認:長期在氡濃度的環(huán)境中生活會導致肺癌發(fā)病率增加,以及其它疾病的產生。據科學家估計,在美國每年有1.5萬~2.2萬例肺癌患者是與室內氡的暴露有關;在英國,每年約有1.4萬人死于氡氣導致的肺癌,其死亡率在各種危害因素中僅次于車禍,占第二位;在瑞典,每年約有1100人死亡因氡氣導致的肺癌,占瑞典總死亡人數的30%。在我國,每年約有5萬人因為氡氣導致肺癌而死亡。有的專家指出,由于室內氡及其子體引起肺癌占肺癌總數發(fā)病率的10%左右。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應喚起人們對室內氡污染的重視。

三、我國室內氡污染的狀況

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早在1986年我國了“建筑材料放射衛(wèi)生防護標準”。對建筑材料成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如鈾-238、鐳-226、釷-232以及鉀―40等含量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據我國放射性衛(wèi)生機構對各類建筑材料的監(jiān)測發(fā)現,各類建筑材料成品中單一核素放射性含量差異較大,除少數花崗石材樣品超限值外,一般都符合放射性衛(wèi)生標準要求。其各類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無釉地磚、彩釉地磚、花崗巖、瓷片、馬賽克、紅磚、混凝土、渣水泥、普通水泥、石灰石等。

應該注意的是,由于某些工業(yè)廢渣中富集了天然放射性核素,其生產原料的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水平均有增高的現象。如湖南產某一種石煤、含鐳(226Ra)(0.1~10.7)×10-8居里/千克(Ci/kg),若用這種石煤渣來制成磚,建成的房屋,室內氡氣濃度可達(4.59~8.95)×10-12居里/升(Ci/L),超過國家標準5~9倍。

1994年以來,衛(wèi)生部放射衛(wèi)生監(jiān)督檢測所調查了14個城市的1524座寫字樓和居室,結果表明,室內氡濃度超標的占6.8%,氡濃度含量的最高的超標6倍,室內氡氣污染具有長期性,隱蔽性和危害性大,且不易徹底消除等特點。近年來,我國肺癌發(fā)病率和死亡均呈上升趨勢,除吸煙引起肺癌之外,主要原因是環(huán)境空氣質量的惡化,其中氡污染也是致癌因素之一。

四、防止室內氡污染及治理措施

制定相關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除我國早在1986年就了“建筑材料衛(wèi)生防護標準”外,2001年11月26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325-2001)并于2002年01-01實施。2002年11-19,由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衛(wèi)生部、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等聯合“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并于2003年03-01實施。其中“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中要求在開工前對施工現場土壤中氡濃度的測定。同時對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氣質量驗收的五項指標。如氡,游離甲醛、氨、苯及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等到進行檢測。對“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的19項中之一,也要求對氡進行測定。

氡的防治措施

建筑材料中放射出的量還受表面處理的影響,科技人員研制和開發(fā)出防氡漆,涂漆會減少氡的放射。在有些情況下,大量使用含氡的水或天燃氣也會使室內氡的濃度升高??梢?,室內氡的濃度取決于房屋位置、建筑材料、水源和通風情況等,一般氡氣濃度室內高于室外,地下室高于地面室內濃度。在許多國家,對不同建筑方式、不同地基、不同建筑材料、不同地理區(qū)域和不同通風條件的房屋進行了大量測量工作。結果表明:各種建筑材料中都含有一定劑量的放射性核素。因此,專家建議,在室內氡氣的防治問題上,要注意以下常識:第一,在建房或者購房前,可以請有資質單位做氡氣測試,從源頭上控制和預防。第二,盡可能封閉地面、墻體的縫隙,可用防氡漆涂復墻體,或用壁紙、壁布貼墻體,這樣可降低氡氣的析出量。第三,經常保持室內通風。

經檢測發(fā)現:一戶住房,關門關窗一夜之后,氡的濃度為151Bq/m3,開窗通風1小時后,則氡的濃度降為48Bq/m3,因此,經常通風是降低室內濃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qū)用花崗巖建造的房屋,由于通風良好,室內氡的濃度并不高。

第四,在室內裝修時,盡量少用石材、瓷磚等容易產生輻射和含氡氣的建筑材料,選用裝修材料時應當向商家索取有資質單位放射性檢測合格證明。

第五,已經入住房屋,如果認為有氡氣超標的可能,可以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部門進行檢測,針對檢測結果請專家提出合理的處理方案。

資料介紹,美國全國氡行動周起始于1990年,由國會決定,采用白宮發(fā)表總統(tǒng)公開信的形式,鼓勵公民對來自氡健康危害采取預防行動。氡在美國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全國行動周的目的是把氡作為一個比較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提出來引起人們的注意。從而使美國人采取防護性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氡的危害。美國政府決定每年10月的第三周為國家氡活動周,至今每年都在認真地執(zhí)行。屆時總統(tǒng)發(fā)表講話,全國按照氡地圖分片普查和治理,把室內環(huán)境的治理項目作為國家的全民的行為。這在世界上可數首例??肆诸D總統(tǒng)在2000年氡的活動周開幕式上首先指出:“在新世紀各國面臨的最重要挑戰(zhàn)之一,仍然是如何保護公民身體健康……”。

法國核安全預防所從1982年先后對全國10000多個鄉(xiāng)村、市鎮(zhèn)進行了居室內氡含量的測試,結果表明:法國有0.5%住房的氡的含量超過1000Bq/m3,而國家規(guī)定的警戒值為400Bq/m3。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居室的氡含量嚴重超標。據該研究所統(tǒng)計,氡是法國居民遭受自然輻射的最重要的因素,占所有日常對人體造成放射性影響因素的34%,該研究所專家認為經常進行室內通風,改善墻壁及其建筑結構的密封性,是減少居室內氡放射性污染的最好辦法。

第8篇:考古學常識范文

關鍵詞:俑;人殉;人形;替代品

中圖分類號:J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35-0147-02

俑是中國古代隨葬于墓室中的明器雕塑。在歷史上,俑的制作材料以陶質的最多,也有木雕、竹雕及瓷塑制品等。由于俑的使用與古代社會生活習俗緊密相關,因此是復原古代社會文化面貌的重要實物標本。目前,學術界對俑的研究,涉及到俑的制作手法、社會意義和審美風格等方方面面。但對其界定與命名則不甚嚴格,一般認為:凡是隨葬于墓室中的明器雕塑皆可稱之為俑。對其命名則有:兵馬俑、儀仗俑、動物俑、樂舞俑等稱謂。其實,從俑的最初涵義,結合“始作俑者”的內涵意義來考察,這些界定與命名皆不符合俑的原意,在一定程度上都違背了古人賦予它的本質內涵。要想考證俑的涵義,必須從其起源入手展開探討。

關于俑的起源,學界一般認為與古代“以生人為殉”的殉葬制度密切相關,即認為俑的出現是為了替代古代喪葬禮儀中所使用的生人殉葬,其本質是人殉的“替代品” ①。從考古發(fā)掘材料來看,俑的出現恰恰伴隨著人殉的衰落,所以這一論點是合理的。古代墓葬用生人殉葬,在原始社會晚期就初已露端倪。及至后來人殉之風愈演愈烈,商代前期人殉現象已經相當普遍。到了商后期,殺殉之風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考古發(fā)現當時所有的大中型墓葬幾乎都有殉人②《墨子?節(jié)葬篇》載:“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正是晚商和西周前期殉人葬制的真實寫照。西周中后期,殉人葬制仍在延續(xù),但殉人數量急劇減少,當時部分統(tǒng)治者的墓葬中已經不用或只用一兩人殉葬。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伴隨著人殉的衰落,俑開始在墓葬中大量出現。究其原因,西周奴隸社會的崩潰和東周之后封建社會的興起,使得當時人的自身價值被重新認識。自我意識的覺醒使人們對人殉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普遍認為人殉制度過于野蠻和殘酷。于是,人殉在受到社會廣泛的抨擊后逐漸減少,用大量奴隸作為人殉的習俗從此改變,從而出現用俑來隨葬的新形式。由此,俑開始代替“以生人為殉”,而形成殉葬的新習俗。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尤其是戰(zhàn)國晚期,俑像制作之風大為盛行?!俄n非子》:“象人百萬,不可謂強”的描述,正反映了“象人”或“偶人”的使用在當時喪葬中的興盛。俑在歷史上能順利地替代生人而成為新的隨葬明器,除社會思想因素的影響外,其他原因何在?我們可以推測:它之所以被當時的貴族所接受而能替代活人,從其自身來講,首要因素是應該具備生人的外形特點,這是俑作為生人“替代品”的首要基礎。經巫鴻先生考證,春秋戰(zhàn)國隨葬俑在墓葬中常常置于死者周圍或緊靠死者的位置,這顯然是效仿當時的人殉模式,俑的空間擺放位置進一步證明了它是作為人殉的替代品而出現的。③古代的很多文獻都證明了這一論斷:《孟子?梁惠王章》曾記載“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薄抖Y記?檀弓下》也記載:“涂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鬃又^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在這里,孔子反對用俑的理由是“為其像人而用之也”,“不殆于用人乎哉”則說明俑的形象太像人了,俑模擬的人像已和真人無太大的區(qū)別。我們可以看出,在先秦時期俑最顯著的特點是“像人”,反過來也可以說:在古人眼中,只有具備人形的明器雕塑才能稱之為俑。

但實際上,在俑出現之前,已經出現過比俑更早的具有人形的明器形式“芻靈”,即用茅草扎束而成的人形?!巴寇嚻c靈,自古有之”,說明芻靈出現的時間要比俑早,孔子稱“芻靈者善,俑者不仁”的原因是俑的外形太像人,陪葬用俑與陪葬真人幾乎無異,而芻靈這種草扎的喪具可能只是象征了人,而沒有逼真地模擬人形。正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說:“俑,從葬木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wèi),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fā),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后也?!笨梢娖c靈模擬人形的程度要比俑低一些。芻靈“略似人形而已”,而俑“有面目機發(fā),而大似人”,這是孔子反對用俑的根本原因所在。目前,在考古資料的發(fā)掘整理過程中,沒有發(fā)現“芻靈”這種明器形式,很可能是由于用茅草束扎的人形已經因時間的原因而腐爛了。由此也產生了一個令今人無從考證的問題:即在人類喪葬文明發(fā)展史上,是否是先有“芻靈”,后有人殉,再有俑呢?這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但是,無論“芻靈”出現的時間是否早于俑,毫無疑問的一點是俑的特點為“有面目機發(fā),大似人”而且后世的更多言論都對這一問題做了補證。漢代趙岐在《孟子?梁惠王章》中對俑的注是:“俑,偶人也, 用之送死”。東漢經學家鄭玄也在《禮記?檀弓》的注中解釋為:“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fā),有似于生人”。另外關于偶的解釋,《說文》中說:“偶,桐人也”。同時,《越絕書》說:“桐不為器,但用為俑?!笨梢?,桐人即木俑人?!墩f文》中“俑”字下段玉裁注:“俑,即偶之假借字?!蓖ㄟ^考察上述種種言論,我們可以肯定,俑的本意是古人用于陪葬的偶人。在古代,只有具備人形的陪葬明器雕塑才能稱之為俑,這是古文獻中關于俑的第一種解釋。

俑的另一個涵義更為復雜一些,《廣韻?[部》說:“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出《埤蒼》”。在這里,俑不僅僅外形像人,最主要的是要“設關而能跳踴”。根據考古發(fā)現的材料,合乎這種定義的俑目前只發(fā)現一件實物,即在山東萊西岱墅一號西漢墓出土的木偶人。④該墓年代大致為西漢中晚期,在墓葬中出土了隨葬木俑十三件,造型同一般的秦漢俑基本相同。但在其中發(fā)現的一件木偶人則令人稱奇,偶人高約190厘米,全身關節(jié)用榫卯銜接而成,可立、可坐、可跪,非常靈活。這基本上符合《廣韻》對俑的定義。但迄今為止,考古發(fā)現的真正具備既有人形,又能設關跳躍的俑唯此一件。后世墓葬出土的隨葬俑只是滿足了在外形上像人而已。所以從現有考古發(fā)掘的材料來看,由于缺乏出土的實物證據,如果我們嚴格按照古代文獻記載來考證俑的這個定義的話,是無從下手的。

縱觀上述古文獻對俑的定義和描述,兩個定義的共同點都認為俑是送葬的偶人,具備人形的明器方可稱為俑,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若嚴格按俑的最初起源及內涵來定義的話,“俑應該是中國古代隨葬于墓室中具備人形的明器雕塑”。其定義有兩個基本的方面:其一是外形要有人形,這是形式層面的涵義;其二必須是在墓葬中出土的明器,這是俑作為“替代品”的功能層面的意義,兩者缺一不可。凡不符合這兩個基本條件的,皆不可稱之為俑。如中國古代很早就開始制作小型人像,但這些人像雖具人形,但不是從墓葬中出土的,因此,不具備隨葬明器的特殊功能,所以不可稱為俑;再如,在墓葬中出土的隨葬明器馬、駱駝等,雖具備一般明器的陪葬功能,但不具備人形,也不可稱為俑。

但當下學術界對俑的命名,總體來看帶有很強的隨意性。一般是在嚴格比擬現實的基礎上,從俑的外形特征或其在現實生活中擔當的角色來確定的,如胡人俑、騎馬俑、武士俑、伎樂俑、侍女俑等,這些把模仿或具備人形的明器稱為俑,符合俑的原義。但至于將某些動物類明器稱為俑者,如牛俑、馬俑、駱駝俑、羊俑、雞俑等稱謂,就大大地背離了俑的原意,這實際上在無形之中擴大了俑的外延。當然,俑作為隨葬明器出現以后,隨著歷代葬俗的發(fā)展,用俑內容也會不斷的增加,這必然會導致俑的外延也有所擴展。但其擴展的基礎是“隨葬于墓室中具備人形的明器雕塑”,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擴展的明器才能稱之為俑。從這個角度來講,在人形的基礎上加以夸張、變形或神化的具有鎮(zhèn)墓驅邪功能的明器雕塑,如鎮(zhèn)墓獸、十二屬神雕塑、武士和天王像等都應屬于俑的范疇。但上述牛俑、馬俑、羊俑等稱謂,把模擬動物形象的明器雕塑也包括在俑的范圍內的說法,筆者認為完全不符合俑的原意,是沒有道理的。遺憾的是當下學術界對這種稱謂似乎已“見怪不怪”了,在很多資料上將動物類明器冠名為俑的現象,如兵馬俑幾乎已經約定俗成。⑤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至于現在有人將隨葬于墓葬中的某些日用倉儲類用具或建筑模型、庖廚用具等明器稱之為俑者。筆者以為這更從形式與功能兩方面都違背了俑本來的涵義,無疑是對俑之涵義的牽強附會,更是對俑的誤解。

根據考古發(fā)現,墓葬中出土的隨葬俑種類繁多,不同研究者對其命名與稱謂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有根據俑的儀制身份的分類,如伎樂俑、武士俑、文官俑等;有主要依據俑外貌特征的分類,如侏儒俑、胡俑等,也有側重強調俑的動作與行動的分類,如馬球俑、狩獵俑、戲弄俑等。仔細來看,這些分類顯然是不太嚴格的。如伎樂俑或樂舞俑既屬于儀制身份俑,同時也可歸為馬球俑、狩獵俑一類。所以,目前學界對俑的分類也是比較混雜的,尚未達成一致的命名與分類標準。究其原因,俑是以現實生活中人的形象為反映對象,因此,不可能將其與其它隨葬明器一樣進行明確的考古學類、型、式的劃分,這也是俑作為“隨葬于墓室中具備人形的明器雕塑”這個基本涵義的限制性所在。

但總體來講,我們尚可根據俑所代表的功能性質的不同,將其大致分為現實題材和鎮(zhèn)墓神煞類題材兩大類。現實題材的隨葬俑是反映墓主人死前生活狀況的,歷代明器俑的現實題材幾乎囊括了古代生產、生活、風俗、文藝等方方面面的內容,比如出行儀仗俑、樂舞俑、侍從俑、文官俑等;而所謂的鎮(zhèn)墓神煞類隨葬俑則是古人專為死者及其亡魂設置的辟邪壓勝、驅邪鎮(zhèn)墓之物,鎮(zhèn)墓神煞俑種類較少,遠沒有現實題材俑的類型豐富。其中以鎮(zhèn)墓獸最常見,還有天王俑、十二屬神俑、“千秋萬歲”俑等類型。

不論何種題材與類別的隨葬俑,古人將其作為明器放于墓葬中,它們唯一的觀眾就是墓葬內的死者,其功用也直接作用于陰間的亡靈,從這一點上講,俑是“死者的藝術”。同時,我們對俑的研究可以由這個特殊的視角窺探古代喪葬文化風尚的變遷,也可以探討其造型的演變與社會生成環(huán)境的關系,所以它也是“活人的藝術”。因此,考察俑的起源與涵義,探討俑的分類標準,這其中的藝術史意義與文化史意義是毋庸置疑的。

注釋:

①李玉杰.先秦喪葬制度研究[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69.

②黃展岳.中國古代的人牲和人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53.

③巫鴻.禮儀中的美術(下卷)[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589.

第9篇:考古學常識范文

那么,這種現象究竟是一種巧合或是視覺誤差,還是的確如人們所看到那樣就是歷史的本來面貌呢?仲夏時節(jié),筆者探訪了這座古城以及一些散布在沙漠中的其他遺跡。

通古孜巴什

當通古孜巴什古城高大的城墻殘垣從茫茫的紅柳灘中跳進我的視線,我著實吃了一驚。登上八九米高的殘斷的城墻,居高臨下,放眼古城四周,我開始為這座曾經偉大的城感到驕傲。

通古孜巴什的一種說法是“眾城之城”之意,也就是說通古孜巴什古城是這一帶所有城域及遺跡的中心所在。那么這座現在看起來依然顯得巍峨壯觀的古城,究竟是何人所建,最終又是如何毀損而被拋棄的呢?

自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外探險家來到塔里木盆地,進而掀起這里的考古探險熱以來,這片神奇的土地,包括通古孜巴什等遺址就引起了世人的關注。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是最早考察通古孜巴什的學者之一,黃文弼認為該城是唐代城市,他在《塔里木盆地考古記》中這樣寫道:“其墻址均為土磚所砌,有開元錢幣散布,陶片亦屬于唐代,則此一帶遺址,時代可能相當于唐,而以通古孜巴什為一政治中心區(qū)?!?/p>

黃文弼先生做出這樣的結論,其依據主要是通古孜巴什曾出土唐朝大歷年間的殘紙、李明達借糧契、白蘇畢梨領屯米狀、太元銅錢等文物以及相關的史料文字。

近年來,自治區(qū)文物考古所一些專家,通過不同途徑先后來到通古孜巴什以及周邊區(qū)域,對這里進行了簡單的調查,做出了相似的結論。但遺憾的是,由于多種原因,除了伯希和、黃文弼等人有限的文物考察和發(fā)掘之外,目前,考古工作者還沒有對通古孜巴什古城及其周邊遺址進行過正式的發(fā)掘和研究工作。

單從自然方面的原因來看,有學者認為,通古孜巴什的荒廢與當地最大水系渭干河的改道有著直接關系,筆者認為,在沒有對通古孜巴什正式發(fā)掘和研究以前,除了政治中心轉移直接導致了通古孜巴什的衰落以外,其遭到廢棄的原因還有待專家學者進行考證。

紅柳花開

在多數人的心目中,塔里木盆地是干旱和荒涼的,塔里木盆地許多古代文明的消失都與環(huán)境改變有著直接的關系。比如樓蘭、米蘭、營盤、尼雅等等,然而,通古孜巴什遺址的現狀卻同以上被沙漠掩埋的古代文明完全不同。這里的植被之茂盛超乎我的想象。

通古孜巴什位于新和縣和沙雅縣交界區(qū)域,距離兩縣縣城的路程都在40公里以上,在這兩個縣城當中凡是對通古孜巴什比較了解的人,提起這座古城除了會說到這里的紅柳和野豬之外,往往還會講一些在當地容易迷路,經常無端下起大雨等怪事。

我們在接近通古孜巴什的紅柳林時也迷失了方向,好在我們準備充足,尤其是我們的車輛越野性能優(yōu)越,根本不用擔心陷進浮土以及紅柳擋道而失去方向,我們便以太陽為參照物,徑直向著太陽的方向前進。這一招果然有效,不一會兒,通古孜巴什古城便從高達2米以上的紅柳林中顯露了出來。

通古孜巴什四周不僅紅柳異常茂盛,紅柳林中還分布有大量的梭梭、駱駝刺、駱駝蓬、胖姑娘等植被。據說,進入秋天,紅柳花開最旺盛的季節(jié),通古孜巴什古城的城墻都能夠被鮮艷的紅柳花映照成紅色。按照常識,干旱的荒漠區(qū)域是不可能出現如此茂密的植被群落的,那么,這些植被是依靠什么法力生長的呢?

新和縣科技副縣長邢春林在調查渭干河的歷史變遷過程中,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整個通古孜巴什古代墾區(qū)都是設立在渭干河沖積形成的平原上,這種情況使得這里的土地異常肥沃。據說,近年來,距離古城不遠處開墾的耕地也非常肥沃,有些農民種植棉花、玉米等作物甚至不使用任何肥料就能獲得穩(wěn)定的產量。這種現實給邢春林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有了肥沃的土地,再加上經常莫名其妙地天降大雨,荒原上植被茂盛的答案自然也就明白了。

我在沙雅縣采訪期間,無意間了解到這樣一個情況:沙雅縣夏季常常出現嚴重的冰雹災害,為了預防冰雹,沙雅縣在人工影響天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沙雅縣人工影響天氣的方位恰好就在通古孜巴什附近,通古孜巴什的怪雨很可能就是這樣形成的。

千年葡萄園

2005年12月,自治區(qū)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平等人,考察完通古孜巴什遺址之后,繼續(xù)向南,進入沙漠區(qū)域。他們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確,考察聳立在沙漠中的塔什吐爾烽燧。張平沒有想到,這次簡單的調查活動,竟然發(fā)現了一座被沙漠埋藏了上千年的葡萄園。

我們離開通古孜巴什遺址后,便驅車向著塔什吐爾烽燧駛去。鉆出紅柳林之后,我們的向導、新和縣文物局干部提醒我注意地貌的變化,所見土包林立,坑洼不平的自然地貌似乎像是經過刻意修整過的樣子,變成了平整的大平地。

從外形看,這里很可能就是古代大規(guī)模屯田留下的耕地遺址,否則很難解釋這里奇特的地貌變化。通古孜巴什周圍自然地貌類似雅丹地形,但這里的土壤色澤也與其他原始土壤有明顯區(qū)別。還有一點很關鍵,現代研究認為,原始地表植被遭到破壞之后,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恢復,何況是在干旱的塔里木盆地。由此推斷,雅丹地貌中出現的大面積平地,無疑就是古代耕地遺址。

通古孜巴什距離塔什吐爾烽燧直線距離至少8公里,據說,天氣晴好的日子,站在通古孜巴什城墻上就能看到烽燧。發(fā)現的古代葡萄園則在塔什吐爾烽燧附近,由于流沙掩埋了接近塔什吐爾烽燧的路徑,我們在離塔什吐爾烽燧大約2公里遠的地方不得不棄車,徒步趕往塔什吐爾烽燧。

大自然常常導演一些非常有趣的現象,環(huán)繞塔什吐爾烽燧的沙地,是由許多大小不等的流動沙丘組成的。這些沙丘隨風變換著形狀,常年游弋在塔什吐爾烽燧附近??h里干部曾經領教過這些沙丘的厲害。有一年春天,一些外界朋友要參觀烽燧,為了確保路途安全,他們提前踏勘了通向塔什吐爾烽燧的路,并在兩個沙丘上做了記號。第二天,他們帶著客人來到做記號的地方,不僅記號沒有了,就連沙丘也沒有了。當時,他們還不知道,沙丘消失之后,地表上露出來的枯木亂藤中就有古代的葡萄樹。

我們在烽燧一側的一個古建筑遺址旁邊發(fā)現了一些干枯的葡萄藤。葡萄藤的根系,依然扎根在古老的歲月。它們或許期望以這種堅守,守望著它們的主人——屯墾士兵的歸期。

據介紹,這些枯死葡萄樹的年代已經確定,它們與塔什吐爾烽燧以及通古孜巴什同屬唐代。

情景再現

據考證,當時的安西都護府核心區(qū)域就在今新和、沙雅、庫車一帶。通古孜巴什則是駐軍和屯田中心地帶。

2007年冬季,我曾經拜訪了庫車縣境內的唐王城遺址,現有研究證實,唐王城遺址就是安西都護府軍馬飼養(yǎng)場。于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如果通古孜巴什即為安西都護府府治所在地,我們就能夠理出這樣一個古代的軍事布防以及屯墾圖:通古孜巴什為駐軍和首腦機關,其間分布著大片葡萄園,則分布著大小不等的屯田機構以及耕地,其間的寺廟等場所則滿足了士兵們的精神需要。密集的烽燧,則保證了數百平方公里內發(fā)生的任何戰(zhàn)事,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傳遞到通古孜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