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第1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唐君毅的思想深受黑格爾影響,因而對中國人文思想發(fā)掘得似乎不夠通透,表現(xiàn)出比較明顯的唯心論色彩。他認為,一方面,現(xiàn)實環(huán)境是精神實現(xiàn)價值的場所,現(xiàn)實環(huán)境能夠規(guī)定心靈創(chuàng)發(fā)活動的形態(tài),甚至可以成為人文活動的桎梏或束縛;另一方面,心靈自我能夠超越自我以外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他說:“至于所謂吾人之文化活動,隨吾人所在之現(xiàn)實環(huán)境而異,唯是吾人之精神受現(xiàn)實環(huán)境之規(guī)定,而表現(xiàn)為不同之文化活動。……吾人之主張是:一切謂現(xiàn)實環(huán)境決定吾人之精神或文化活動者,皆實只是規(guī)定而非決定。而決定吾人之精神或文化活動者,唯是吾人之精神自我,或超越自我之自身。此依佛教之名詞說,即凡精神自我超越自我以外者,對精神與文化活動之自身,皆為一外緣,而非真因。”[3]7無論是心靈的自我超越還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外緣作用,心靈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二元關系終歸難以調和,立足于心靈的文化活動,難以逃脫唯心論的指責。同時,以環(huán)境與心靈的二元結構闡述心靈自我也遮蔽了中國人文思想的特點。張祥浩批評唐君毅的唯心論傾向說:“因為主觀唯心論直截了當?shù)匕盐镔|身體或客觀現(xiàn)實存在,看成是心的作用或心的派生物,而他則把客觀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看成是人類文化活動的外緣或第二因,把身體看成是托顯精神的消極存在,這是有區(qū)別的。但在事實上并沒有本質的不同。”[2]178-179這依然是西方哲學的視角,只不過是西方唯物主義對唯心主義的批判。這種視角同樣遮蔽了中國人文思想中“心”之作用。心物關系如加以分割對立,立足于一方就會遮蔽另一方。唐君毅的人文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富有哲理性的現(xiàn)代轉型,儒家思想在富有哲學素養(yǎng)的唐君毅手里煥發(fā)出了新的生命力。重視人、重視人文之化感通變是儒家思想最具現(xiàn)代意義的內容,唐君毅以此為契機論述人文關系,無疑找對了論述人文關系的“中心觀念”。唐君毅總結人文關系說:“一切學問亦皆人之為人之學之一章。此之謂一切學問之攝末歸本。”[5]87將學問各科理解為“為人”之學,并以成就人作為學問之“本”,唐君毅攝末歸本的人文思路有力地沖擊了科技理性的西方思維,為人文學的研討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人文序列:經(jīng)由西方進入中國的群科排序

人文序列是人文學者對人文群科的排序與定位。唐君毅非常重視人文群科之間的序列問題,一方面,他從人的存在高度重新定位人文群科之次第,另一方面,他論述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分際,這兩方面的排序思路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在于“順”著西方講,而在于以傳統(tǒng)思想為資源“逆”著西方講,體現(xiàn)出唐君毅既接受西學又試圖超越西學的中西學會通特點。唐君毅從人之存在高度重新定位人文學術的序列。唐君毅認為人文學術即是為人之學術,他說:“一切學術思想,都是人的思想,一切文化,都是人創(chuàng)造的。因而一切文化之精神,都是人文精神。討論任何種之學術思想,都是討論一種人文中之思想。”[6]1從人的角度論述人文學術,學術既是“人為”的學術,也是“為人”的學術,學術是人在世界中的緣構,也是人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平臺,如果人缺乏道德精神,學術建構亦不可能。唐君毅說:“故人之道德精神,如果建立不起,緣之而使當然理想、客觀價值意識、歷史精神,皆不能向上提挈,而向下降落崩壞,則無一人生之活動或社會文化之建設,能真實成就。”[5]70唐君毅批評了西方重視抽象概念的學術傳統(tǒng),他認為西方學術觀念“是以為愈抽象而愈概括性的學問,愈在學問世界中,居更根本而更高的地位。故邏輯、數(shù)學、幾何學或第一原理的哲學,被認為一切學問之本。”[5]71西方學術重學(真理)重術(技術)而忽視了學術與人之間的親緣關系,唐君毅反其道而行之,強調學術與人存在在世的緊密聯(lián)系,并以此為依據(jù)重訂了各種人文學術之高下次序:“一、為人之學,二、歷史,三、文學藝術之學,四、哲學,五、社會科學,六、自然科學,七、形數(shù)之學與邏輯”[5]72。唐君毅認為,人成為人是人成就一切事之本,一切人皆須為人,一切學問皆是成人之學問,因此,為人之學居人文學術之首位。人為本,學為末,為人之學攝末歸本;人為道,學為器,為人之學道器合一;人為體,學為用,為人之學體用不二。唐君毅的人文序列凸顯了學問世界與人的親緣關系,批判了西方人文序列將人抽象化、概念化的傾向,從而將人文學術重新奠基在“人”的大地上。

唐君毅還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術的序列做了新的闡發(fā)。唐君毅論述三大學科群的出發(fā)點依然以人為中心,他認為三大學科群的分際是人看事物的不同觀點和態(tài)度。在這三種態(tài)度與觀點中,人文學術能夠自覺回顧和反省自己的反應、感通、行為,并能攝入人所面對的自然社會之事物,因此,人文學術是人之心靈與精神的學術,是人對自己行為之表現(xiàn)的學術,她與人之關系最為密切,應當居于人文序列之首位。反之,自然科學將對象作為離開或外在于人之主觀行為與精神來認識,是一抽象的普遍者,因此,自然科學只是人看事物的一種態(tài)度或觀點,并不能取代社會科學和人文學術而獨居首位。三大學科群中,自然科學的地位還在社會科學之下。通過對三大學科群的重新定位,唐君毅提出在人文學術中重建人的主體意識的構想。唐君毅認為,此時代的學術思想過分崇拜抽象普遍者,忽略了人生之具體存在。以人之存在為中心的人文學術恢復了人在學科群中地位,重新提出了學術對人心人情的感通要求,彰顯了學術活動所蘊含的人之價值。以人之存在為中心的人文序列具有融通性和開放性,這體現(xiàn)在唐君毅對非人文、超人文、次人文和反人文思想的認識上。唐君毅認為:“人文思想之發(fā)展,一方由人對于人文本身,逐漸加深加廣的思想,同時亦即由人文思想與非人文、超人文、反人文等思想,互相發(fā)生關系,而相依相涵或相反相成以發(fā)展。在此發(fā)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見非人文的思想之擴大人文思想的領域,超人文的思想之提升人文的思想,次人文的思想之融會于人文的思想,即人文的思想之不斷以新形態(tài)出現(xiàn),以反反人文之思想。此相續(xù)不斷的人文思想發(fā)展歷程中,便顯出一種人類之精神的向往。此種精神,我們稱之為人文精神。”[6]3可見,唐君毅認為人文精神是通過反反人文思想而不斷前進,這是黑格爾式的進化論。我們認為,人文只是人類精神活動的成果之一,人文能夠澄澈、凈化非人文思想,但不能取代非人文、反人文思想,人文與反人文思想之關系走在相互涵攝的路上,而不一定是進化論式的“前進”。欒棟曾對人文學科、自然學科與社會科學三大學科群的關系做了論述:“從本質上來講,人文只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之一,而不是唯一動力,人文有賴于自然力、科技力量的協(xié)調作用才能演奏出美妙的樂章。反之亦然,自然力和科學力量也只有在人文力量的導引下才不至于走入歧途。與之相對應,強調人文學科的重要性不等于忽視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學科。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三大學科群的通力合作和相互涵攝是文教與科學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證。”[7]33以涵攝化感論人文學科,突出了學科群之間的根脈勾連,強化了學科群之間的內在互化,有利于促進三大學科群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唐君毅對人文群科的重新排序凸顯了中國儒家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也為儒家思想的現(xiàn)代開發(fā)提供了新的思路。儒家思想與西方哲學原屬平行發(fā)展的文化系統(tǒng),在西學東漸的語境下,儒家傳統(tǒng)思想受到了西學的沖擊,曾經(jīng)被視為應該打倒的對象。唐君毅以西學反觀中學,力圖從中學中挖掘出西方傳統(tǒng)曾經(jīng)關注過的“問題”,并立足中學彰顯出中國文化迥異于西方文化的“視域”,這種經(jīng)由西方進入中國的工作思路開發(fā)出了儒家思想的現(xiàn)代特征。

二、人文平視:會通中西學的方略

以道德理性開發(fā)儒家思想和以儒家“立人極”重新排序人文群科體現(xiàn)了唐君毅人文平視的中西學會通方略。唐君毅認為,當前世界各種文化正處于沖突融合之中,人類文化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應當是把整個人類文化當作一體看的時候了。平視是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模式的反撥。平視的前提是中西文化各有特色,而其最終目的是促進中西文化的融合,從而為世界文化的未來發(fā)展勾畫理想藍圖。人文平視是唐君毅針對中西文化的差異與融通而提出來的文化交流舉措。當今世界文化之間的交流錯綜復雜,人類文化正在走向“由分到合”的之路。據(jù)此,唐君毅深入剖析了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并對中西文化之間的融合提出了“平視”的設想。唐君毅認為,西方文化之特殊精神有四目:一為向上而向外之超越精神;二為充量客觀化吾人之求知的理性活動之精神;三為尊重個體自由意志之精神;四為學術文化上之分途的多端發(fā)展之精神。[5]71此四目特殊精神重在文化之超越性,其“光輝乃為向外照耀、向外探求”,因此西方文化精神貴在學問的超越性與抽象性。唐君毅說:“照由西方傳來而流行于現(xiàn)代中國之一學問觀念,是以為愈抽象而愈概括性的學問,愈在學問世界中,居更高根本而更高的地位。故邏輯、數(shù)學、幾何學或第一原理的哲學,被認為一切學問之本。”[5]71這種文化傳統(tǒng)貫注于西方文化的發(fā)展歷程,臻于近代而成型,唐君毅在分析形成西方文化精神的外緣條件后,對近代西方文化作了總結評述:“近代西方文化,由無數(shù)民族之戰(zhàn)爭與商業(yè)關系而生之文化接觸以形成,故亦特富一向上向外之超越精神,與尊重個體性之自由意志之精神,重概念之分解之理性活動之精神也。”[6]6這些精神內涵正是中國文化所缺失的。中國文化是以農(nóng)業(yè)為主導的反本復始型文化,反本復始與向上向前向外“不能不謂之兩種精神”。至此,唐君毅概括了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與根本性差異,這兩種文化類型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從而為文化之間的平視奠定了基礎。

平視即平等互觀,承認異“我”之他種文化存在的價值及其對“我”之反觀意義。唐君毅認為,在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存在著兩種不健康的心態(tài),一為自上視下,二為自下視上,此兩種心態(tài)皆有所蔽。他說:“在過去的中國,直到清末,曾以自上而下的卑視的眼光,看近鄰夷狄,與近代洋夷之文化。在中古時期,回教與蒙古民族之鐵蹄,皆曾橫掃歐亞。而近代的西方人,則又憑藉其武力經(jīng)濟力,科學技術,以征服世界為殖民地?,F(xiàn)代不少西方學者,以西方文化系統(tǒng)以外之文化,皆屬于落后之一階段。而近百年來的中國人,亦在吃了軍事上經(jīng)濟上的敗仗之后,乃改而以自下而上的高攀的態(tài)度,去接受西方文化。并自視為落后地區(qū),落后文化。但是我們必須承認:自上視下者不見,自下視上者不明”[8]369。平視是對這兩種心態(tài)的反撥,平視的前提是對待異類文化的平等平和心態(tài)。文化是族群社會化生活的人化成果,承認異族文化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就是承認一個族群生存的權利。平視在尊重他人生存的基礎上學會欣賞異族文化,學會吸納異族文化。人類文化發(fā)展到了全球化時代,必須從過去“滅絕他”的野蠻愚昧走向“吸納他”的開明豁達。唐君毅的人文平視方略盡管不容易實現(xiàn),但是能夠糾偏返正,不啻為地球上的一縷祥和的清香。平視也蘊含著人文的融通,人文平視的歸宿是為世界文化的未來發(fā)展勾畫理想藍圖。唐君毅對未來世界的人文圖景有清楚的勾畫。他認為,西方人文精神注重超人文、非人文的宗教和科學精神,忽視了人文的道德理性,因此,西方人文精神需要中國道德理性的補益。中國人文精神過于反本復始,偏于回歸母位,忽視了人文的超越,需要吸納西方的科學、宗教等超越性的精神。中西文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文化之間的融通即是吸長補短,多種文化共同營造出人類文化的美好未來。在文化融合的世界圖景中,唐君毅偏重道德理性色彩濃厚的中國文化。唐君毅一貫主張,道德理性是人類文化活動的根本,中國文化是道德理性的人文文化,因此世界文化的主流在中國而不在西方,中西文化融合應該是:“斯則吾人之藉西方之國家精神,以充實吾人之文化精神,而可轉以吾人之文化精神,裁抑西方國家精神,以充達吾人之仁心仁性于天下,而所想望于人類世界之社會文化組織者也。”[9]29中國文化注重人倫、人情、人性,是以人之存在為本位的人本文化,中國文化盡管在近現(xiàn)代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但如能吸取西方文化科學、宗教的超越性精神,中國文化必能在新時代獲得新生。唐君毅對中國文化的推崇,反映出新儒家在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對中國文化的自信與厚愛,也反映了傳統(tǒng)文化在世界文化融合進程中吸納他者的開新與變通。

第2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儒家思想作為一種政治倫理道德的教化學說,長期占據(jù)著支配的地位。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古代文明,儒學對中國五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儒家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是“仁”,“仁愛”,即“愛人”。儒家思想以“人”為本,主張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同類性,強調人的作用,重視人的生命價值,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體現(xiàn)了“仁者愛人”的人道主義思想,即尊重人,理解人,重視人,同情人,關懷人。

“忠恕”是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忠”和“恕”是“仁”的具體表現(xiàn)?!爸摇钡谋玖x為誠心竭力,表現(xiàn)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忠厚誠懇,以及對事業(yè)的恪盡職守的敬業(yè)精神;“恕”包含有寬恕、容人的意思,體現(xiàn)了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思想,構造了一種忠誠、寬恕、兼容、博愛的精神體系?!罢\信”,指待人處事誠實不欺,言行一致,儒家主張“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取義”,“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和“君子義以為質”(《論語.衛(wèi)靈公》)是儒家提倡的道義原則,強調了道義在人的行為中處于第一的倫理位置,為本末之本,體用之體。

二、儒家思想與醫(yī)德教育的內在聯(lián)系

道德品質是人們在社會實踐和道德實踐中不斷追求而逐漸形成的,并通過自身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意圖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的道德傾向和特征。

醫(yī)德,是指醫(yī)務工作者在醫(yī)療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自身道德修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綜合體。醫(yī)德教育,就是按照社會主義醫(yī)德要求,對醫(yī)務人員施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tǒng)影響,培養(yǎng)和塑造其醫(yī)德情感,訓練其醫(yī)德行為,強化其醫(yī)德責任感。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公眾對醫(yī)務人員的道德修養(yǎng)和心理品質的期望越來越高。同時良好的醫(yī)德修養(yǎng)和合格的心理品質也是醫(yī)者本身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是取得豐富醫(yī)學知識和精湛醫(yī)學技術的關鍵。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儒家思想就一直指導著醫(yī)學界的道德行為??鬃诱J為“人而無恒,不可作巫醫(yī)”(《論語.子路》),孟子強調“無傷也,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儒倡仁義,醫(yī)知博濟,醫(yī)與儒有相對之益,醫(yī)當以仁愛之心,行精誠之術,此乃醫(yī)通儒之精髓,亦儒與醫(yī)相綜合之必然。

三、儒家思想對醫(yī)學生醫(yī)德教育的借鑒意義

1.以儒學核心思想為根本,發(fā)揚醫(yī)學人道主義精神,加強醫(yī)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儒家的道德思想就是“仁”,即“以人為本”、“仁者愛人”,它在醫(yī)學上的表現(xiàn)就是醫(yī)學人道主義精神;在醫(yī)德教育中的表現(xiàn)就是發(fā)揚醫(yī)學人道主義精神。我國的社會主義醫(yī)德的基本準則是“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務”,強調不僅要關心人,尊重人,更重要的是尊重人的生命價值,提供人性化服務,做到“以人為本”的終極人文關懷,這與儒家強調的“人命至重,貴于千金”,“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一致的。仁者愛人的主張,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儒家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篇》),將仁愛精神推廣到宇宙萬物,推己及人,盡己為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這正是醫(yī)務工作者天職的體現(xiàn)。

2.以儒家基本思想為拓展,發(fā)揚愛崗愛業(yè)精神,加強醫(yī)學生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儒家以“仁”為其核心思想,并在“忠”、“義”、“信”、“禮”等方面找到了支撐點,完善了其基本思想,豐富了哲學內涵,構建了一個成熟的理論體系。“忠”,在人與人交往中表現(xiàn)為對人忠誠老實,在工作中表現(xiàn)為對工作敬業(yè);“義”,是與“利”相對的道德范疇,是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核心內容;“信”,強調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tài)度;“禮”,是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表達方式,是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則。儒家思想把人生的社會責任感看作道義和志向,把“道”看作是最寶貴的,超過了人的生命價值。作為未來的醫(yī)務工作者,儒家的這些基本思想均能做為醫(yī)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行為準則:強調醫(yī)務工作者為人處事要忠厚,對待自己事業(yè)要忠誠,培養(yǎng)強烈的事業(yè)心和敬業(yè)精神,增強自己對事業(yè)和職業(yè)的認同感,以解除患者病痛,維護人類健康為己任,追求精湛的醫(yī)療技術,增強職業(yè)規(guī)范意識;強調在義與利面前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義利觀,尊重人的生命和尊嚴,銘記“救死扶傷”的天職;強調醫(yī)務工作者與患者要建立一種平等、信任、互助的和諧人際關系,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認真履行服務承諾,勇于承擔責任,改善緊張不諧和的醫(yī)患關系;強調醫(yī)務工作者舉止端莊,語言和藹,以禮待人,熱情大方,使患者產(chǎn)生親切感、依賴感、安全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和藹、和睦的人文環(huán)境。

第3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人文精神 培養(yǎng)方法探討

引言

學校作為專門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機構,為人文精神的發(fā)揚與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完全可以在學生在校期間,有計劃地、有意識地、科學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語文學科作為承載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學科,作為語文教師就應該想方設法的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人文精神、學習人文精神、張揚人文精神,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目的,這無疑是擺在每一位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的難題與嚴峻的考驗。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時代內涵

人文精神是一種貫穿古今中外的精神,每一種人文精神都代表著各種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教育觀念,人文精神不僅存在中西差異,而且在時代的變遷中,每一種人文精神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和西方人文教育進行一下梳理,以便我們能夠更清楚、更客觀地對人文精神的內涵進行理解。

1. 中國古代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眾所周知,儒家思想幾乎貫穿于整個中國古代語文教育中,要想找到“人文”一詞的根源,我們可以追溯到《周易·賁卦·傳》,“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坝^乎人文以化天下”這一句就道出了儒家文化的精神主旨,即人文精神。雖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豐富多樣,但是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對人文精神的發(fā)揚,始終是各個歷史時期、各家各派的共同目標,注重人文教育,倡導人文關懷,已達到社會群體和諧共處、安居樂業(yè)的大同社會,是儒家教育的美好理想,也是我們今天所應追求和實現(xiàn)的。

2. 西方以關注人的個性自由發(fā)展為主的人文精神教育

一直以來,西方文明就對人文精神的教育非常的重視,在古希臘時期,羅塔戈拉就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其主要是提倡萬物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強調一個人要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fā)展,其開放的及教學方式和人性化的教學體驗,使人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自由發(fā)展和張揚。文藝復興時期,為了喚醒人們迫封建宗教所壓制的人性,人文主義者積極倡導人文精神,鼓勵人們以人性來反對神權,以人性反對宗教統(tǒng)治,使人們重新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在近代教育中,的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恩格斯則主張人全面自由發(fā)展的教育觀念,讓人的才能、志趣、理性等多向度均衡發(fā)展,使個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發(fā)展得到辯證的統(tǒng)一。總之,自由、平等、博愛、寬容、尊嚴等是西方文化中主要倡導的人文教育,其對人應多種造詣全面發(fā)展的主張,正是我們教育中所缺少的,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二、語文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1. 語文的課程性質要求在教學中充滿人文精神

語文課程可以說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載體,語文課程內容的形象信息、歷史風云事件、人物際遇等都包含著各種人文精神,相比其他學科的文本,語文課程能夠用最生動的語言、最感人的話語將人類的人文傳統(tǒng)、人文風氣、人文習俗所描述出來。每一文本的閱讀,都滲透著中華讀者和作者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以及民族情緒,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就可以對著文本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來不斷完善自我,充實自己的人文精神。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的滲透人文精神教育,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

2. 語文教學應順應時展的潮流

如今的世界,現(xiàn)代化是其必然的走向,現(xiàn)代高新技術的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的主流趨勢以及社會的全面進步,促使全球范圍內的人才競爭態(tài)勢越來越激烈。在受教育階段,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可以說是當今時代所要求的,為了培養(yǎng)符合當今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語文教學方式及內容就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通過,語文課文中的愛國情操、文人修養(yǎng)、民族文化等,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三、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實施策略

1. 科學地引導學生吸收教材內容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教育可以說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因此,教師本身就要充滿豐富的人文精神,在教育學生的人文精神中,教師不能采用哪種無腦講解灌輸?shù)姆绞?,上課時要做到思維活躍、旁征博引,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文本做出不同的解釋,善于發(fā)掘教材中的精神營養(yǎng),然后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吸收這種精神營養(yǎng)。

2. 創(chuàng)設理解、寬容、尊重的課堂氛圍

人文精神本身就提倡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所以教師在傳達人文精神時,不能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應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做到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由呼喚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造就寬容,如果教師能夠創(chuàng)造一種寬容、理解、尊重的課堂氛圍,將有利于學生的真實體現(xiàn),而不只是教師思想的翻版。

學生通過對自己的關注,進而提升到對整個人類的關注,對他人給予理解與尊重,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營造出一種溫馨和諧、彼此寬容理解、互相尊重的課堂氛圍,將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理解與發(fā)揚非常重要。

第4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論文關鍵詞:儒家思想;和諧;共同體;共同體精神

一、儒家思想的實質

儒家思想的實質可以概括為以下主要方面: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節(jié)、和、勇、讓等。本文主要從仁、禮、和幾方面舉例淺析儒家思想的共同體精神之所在。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鬃影选叭省弊鳛樽罡叩牡赖略瓌t、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孔子言“仁”從“愛人”為核心,包括恭、寬、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內容,而以“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實行的方法。所謂仁愛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時也要使別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時也要別人行得通。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說是實行仁愛的方法。“仁”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現(xiàn)為從“孝悌”到“泛愛”的人類之愛?!靶ⅰ笔亲优畬Ω改傅膼?它強調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尊敬和服從?!敖裰⒄?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儒家提倡的“仁”出于血親之愛的博愛思想。且儒家提倡的仁愛是有原則的愛,“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孔子討厭那種無原則的愛,稱左右逢源毫無原則的人為“鄉(xiāng)愿”。當然,這是儒家倫理思想情感具有階級性的體現(xiàn)。

(二)儒家思想的行為準則是“禮”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與內在訴求,是為人之本。而“禮”則是“仁”的外在表現(xiàn),是儒家思想的行為準則。禮在中國古代用于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釋名》曰:“禮,體也。言得事之體也。”《禮器》曰:“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倍Y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標準。故《論語》曰:“不學禮,無以立?!痹跐h朝之后,特別主張以“禮”教化異族,提倡和睦共處。孟子提出的“仁者無敵”,主張“以德服人”,其中就包含著以禮服人,提倡王道,反對霸道的思想,即反對以武力作后盾處理國際關系;主張利用和平手段,通過在國際間建立相互信任關系而擴大自己的影響。

(三)儒家思想的終極目標是“和”

孔子以和作為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核心。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孔子也強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和,就是矛盾對立面或各種不同因素的和諧結合;同,就是人為地取消矛盾對立面的差異,而強求簡單的同一。儒家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作為其行政倫理的規(guī)范要求可從以下幾方面闡述:其一,儒家強調和而不同是遵循道的基礎上的和諧,而不能不顧原則、標準地盲目隨從及人為附和。其二,儒家認為和而不同是真正的團結而不是相互利用和勾結?!熬又芏槐?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普遍地團結人而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而不能普遍地團結人。其三就“和”的重要性,儒家也作出了論述?!岸Y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論語·學而》。

二、儒家思想中的共同體精神

人類社會的長期發(fā)展進程中,共同體一直是其存在的主要形態(tài)。但是,從學術上專門對共同體進行探討卻是社會學產(chǎn)生以后的事情。從“共同體”概念的提出者滕尼斯以及后來的學術研究中可以看到,共同體代表的不僅僅是傳統(tǒng)社會,它更代表了一種社會結合方式和一種特定的精神實質。在滕尼斯看來,“‘共同體’這個概念是指那些有著相同價值取向、人口同質性較強的社會共同體,其體現(xiàn)的人際關系是一種親密無間、守望相助、服從權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風俗習慣的人際關系;這種共同體關系不是社會分工的結果,而是由傳統(tǒng)的血緣、地緣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备鼮橹匾氖?相同的生活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使得他們之間逐漸形成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風俗習慣,并最終形成一種與這種社會結構相一致的文化特征——共同體精神。從滕尼斯的這些經(jīng)典論述中,我們大致可以認為,所謂共同體精神,主要涉及到這樣一些內涵:

(一)共同體精神表現(xiàn)為一種彼此的親密性。這種親密性造成了生活在共同體中的人們彼此之間相互認同,難分彼此,對自己的群體具有很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也形成了共同體中無形的凝聚力,以至彼此的依賴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最終使得共同體幾乎成為一個個凝固的整體。

(二)共同體精神主要包含了“共同”和“共有”的內容。由于有了“共同”,才有可能對所有物的“共有”。就像在家庭生活中,由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是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才會不分彼此,共同擁有他們所擁有的一切。

(三)共同體精神主要體現(xiàn)的是一種“相似性。這種相似性既是共同生活的結果,也是共同體精神得以形成的前提條件。”

1、以“仁(人)”為本促進共同體成員之間彼此的親密性

孔子的“仁愛”倫理思想對于當代社會防止和糾正人的異化,提升個人價值理性,弘揚人文精神,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具有現(xiàn)實意義,孔子告誡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論是面對自己的親人還是面對陌生人,都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以“愛”來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這也正是共同體精神的實質所在?!叭嗽谇楦兄?恒只見對方而忘了自己;反之,人在欲望中,卻只知為我而顧不到對方。人間一切問題,莫不起自后者——為我而不顧人;而前者——因情而有義——實為人類社會凝聚和合之所托?!睘槭裁赐瑸槿伺c人之間的關系,有的可以為了對方而忘了自己,有的卻會不顧對方的人格而隨意踐踏?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前者是發(fā)生在彼此非常熟悉的共同體內部,而后者則發(fā)生在彼此陌生的社會。而儒家“以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道德踐行方法與共同體精神實有異曲同工之功效。

2、以“禮”相待調整共同體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

當社會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變遷時,整個社會結構必然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人與人之間將從熟悉走向陌生,財產(chǎn)關系將從“共有”走向“自我占有”,異質性將代替同質性,法制將代替人治。所有這一切的直接后果是把人的原始欲望都充分調動起來了。當人性的欲望被撬動以后,人的欲望也就隨之急劇膨脹起來,每個人都更多地想著如何從他人那里獲取而不是如何給予,其結果是“人人為己,人人都處于同其他一切人的緊張狀態(tài)之中,他們的活動和權力的領域相互之間有嚴格的界限,任何人都抗拒著他人的觸動和進入,觸動和進入立即被視為敵意。”用霍布斯的話來說,就是人與人的關系變成了“狼與狼的關系”。于是人們之間便不再有“熟人”之間的親密和共同體內部的相互擁有。由于“陌生”,因而彼此之間可以不講情義,競爭、沖突也可以毫不留情。

這種同自私自利、缺乏感情和關懷照顧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際關系不可能與“禮”相融,也不可能培植出一個共同體內部親密無間、守望相助、服從權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風俗習慣的人際關系。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儒家主張“以禮敬賓”,提倡追求人際間的和諧??鬃又鲝垺爸杏埂薄叭蕫邸?提倡“和”與“禮”,強調通過禮度的教化使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友善對待。

3、以“和”培育共同體成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第5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開始了關于人文精神的討論。當時,王蒙先生說,“我們有過人文精神嗎?”的確,在這個時代,人文精神正逐漸受到侵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要有人文精神。但人文精神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所以我們只能以意會之。

現(xiàn)代人常感到活得不暢快,我們常埋怨不自由、不暢快是社會體制帶來的。其實人的不自由來自于現(xiàn)代化,現(xiàn)代化本身就是對人性的束縛。自從進入現(xiàn)代社會,人就被分成各種專業(yè)、職業(yè)、學科,如果人不能跳出自己的那一行,就必然活得很狹窄。相對來說,領域稍寬一點,與人生相似度最大的學科是文學,文學可以賦予人生更大的自由度,所以有沒有文學素養(yǎng)關系很大。文學和人生是同構的,文學里面的內容涉及到整個人生。

人提高了文學修養(yǎng),就能做一個有品位的人。然而,恰如要欣賞交響樂,必須先培養(yǎng)出能聽交響樂的耳朵一樣,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人文精神?

熱愛生活

首先要熱愛生活。老子說“大道至簡”,道在最簡單的細節(jié)中。能從最簡單的生活現(xiàn)象中看出道來,這才是得道,禪宗認為吃飯睡覺便是佛。上古時,圣人們簡單地悟到了這一點。但到了后世,書越來越多,人們讀這些書,心靈就被塞滿了,后來禪宗重新打破了這些障礙。禪宗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直接面對生活現(xiàn)象。所以,要培養(yǎng)文學修養(yǎng),就要珍惜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用樂觀的眼睛去看世間的一切。

我們可以將生活藝術化,用藝術的眼睛看一切。比如說校園里長著一棵樹,植物學家來了,他馬上分類分科,分析這棵樹屬于什么科,生長在亞熱帶什么地方;如果來的是一個木材商人,他馬上想到這棵樹值多少錢。這些想法沒有樂趣,只是一種純職業(yè)想法。如果達到了藝術化的人生境界,當看到這棵樹后,會忘記它是什么樹,更不會想到它值多少錢,而是只欣賞它的姿態(tài)、它的形狀、它的顏色、它的組成以及這一切給人的美感。這就是為什么讀唐詩宋詞后會感覺到美,那里面也寫到很多樹、很多山、很多水。但不寫它們的具體科學屬性。今人的文章越寫越細,反而沒有美。像古人那樣大而化之,它就美?!懊髟滤砷g照,清泉石上流”,這就像幅寫意的山水畫。

林庚先生談詩,把詩分成唐以前的詩、唐詩、宋詩和宋以后的詩,他說唐以前的詩是自然長出來的,跟天與地不能分,讀者覺得這些詩好,但不知哪句好,不知道哪個地方好,就是那種籠統(tǒng)的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有這種美。在這些詩中,人發(fā)現(xiàn)了自然。

唐詩是嚷出來的,例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張口詩就出來了。在唐詩中,人既發(fā)現(xiàn)了自然也發(fā)現(xiàn)了自我,有了一種豪邁的勁。

為什么宋詩不如唐詩?因為宋詩是想出來的。宋朝經(jīng)濟比唐朝經(jīng)濟發(fā)展了一大步,宋朝人的哲學邏輯更進步了,于是宋朝人開始更加勤于思索。宋朝人寫詩有很多道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詩也很好,但它總是講道理,正因為講道理,讓人覺得有點不舒服。即便如此,宋詩仍然是好詩。

宋以后的詩就不行了,是模仿出來的,沒有創(chuàng)造性。到了我們這一代,就更不行了。為什么?由于我們熱愛生活的程度沒法跟古人比,唐人活得生機勃勃,像李白、杜甫這樣的人,都非常熱愛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個人愛好,沒有愛好,就沒有藝術美。

博覽群書

其次是要博覽群書,現(xiàn)在多數(shù)人做不到。在我看來,讀書就像吃飯,吃飯是吃了動植物的生命,變成我們的生命。讀書是更高級的吃飯,吃的是別人的精神。

黑格爾的精神很深邃,那我就讀他的書,讀完了,我就吸收了這些精神。我這些年研究武俠小說,人家問我最喜歡什么武功,我本能地說北溟神功。因為如果我會了北溟神功,當我的身體跟別人的身體一碰,他的功夫就到了我的身上,他的內力就變成我的內力,但對方的內力仍在。我不損害你,但把你的東西學到了這就是博覽群書。博覽群書,他是偉大的學者。也會讀書,不是自己讀,而是讓秘書把每本書的概要總結出來,只讀這些概要。

博覽群書,對于人文精神極其重要。古人講,君子無書不讀。古代的書少,今天的書多,要區(qū)分,我們要多讀經(jīng)典書籍。與此同時,我們還應學習陶淵明“好讀書而不求甚解”的精神,因為求甚解容易鉆牛角尖,而且那“甚解”未必是對的。當我們讀完了一些經(jīng)典著作,再去讀一些專業(yè)著作時,會理解得特別快,特別透徹。讀書的關鍵是打通,書與書之間要通,書與人生之間要通,這就是博覽群書的道理。

悲天憫人

培養(yǎng)人文精神的第三點,是悲天憫人。中國人不太在意終極問題,而更在意人。人活著免不了競爭,特別在這個提倡競爭的時代,可中國文化告訴我們,爭到一定程度又要不爭,真正會爭的人不爭。

第6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摘 要]目前大學學校在學生醫(yī)德培養(yǎng)和醫(yī)學人文精神的塑造面也往往重視不夠,教育方法單調,這種重科技輕人文的價值取向其實是唯科學主義在醫(yī)學教育領域的表現(xiàn)。醫(yī)患關系冷漠、緊張更是當今醫(yī)療行業(yè)普遍存在的狀況。儒家思想教育模式的主要內容是“仁”、“智”并舉,“仁”與“智”、“體用不二”的思想是儒家處理知識與道德關系的根本準則。儒家的德育思想對于我們今天構建主體性醫(yī)德教育理論、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修養(yǎng)能力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儒家思想 醫(yī)德 教育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04-0011-03

推動醫(yī)學進步和發(fā)展的,不僅僅是先進的科學技術,更需要醫(y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需要不懈的努力,不斷的探索。希波克拉底誓言、孫思邈的大醫(yī)精誠,體現(xiàn)的就是這種醫(yī)德。醫(yī)學的進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個人認為依靠的就是醫(yī)德。

何為醫(yī)德?醫(yī)德,即醫(yī)務人員的從業(yè)道德,它貫穿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的各級各類醫(yī)務人員的職業(yè)活動中。因此從事醫(yī)務工作的所有人員均應接受這方面教育,而不僅僅是指臨床醫(yī)生。國際衛(wèi)生組織(WHO)和學會都制定有相關的文件和宣言,作為各類醫(yī)務人員的行為規(guī)范。我國政府一九八八年也制定頒發(fā)了《醫(yī)務人員醫(yī)德規(guī)范及實施辦法》,作為全國醫(yī)務工作者的行為準則。

作為未來醫(yī)藥事業(yè)的繼承者和接班人,在培養(yǎng)出精湛醫(yī)技的醫(yī)學生的同時,更需要注重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醫(yī)德。高等醫(yī)學院校的醫(yī)學生是國家未來的高級醫(yī)務人才,在校期間就必須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醫(yī)德知識,培養(yǎng)其良好的修養(yǎng),這樣將來才能稱得上合格的“產(chǎn)品”。

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下,在外界物質及利益的熏陶下,許多社會人士甚至醫(yī)學生被這種社會環(huán)境所感染,在唯科學主義傾向思潮的影響下,置醫(yī)德于不顧,醫(yī)學生醫(yī)德狀況凸顯我國醫(yī)德教育所面臨的困境。

目前醫(yī)學院校雖然加強了德育的課程,但仍沒有放在主要的地位,學校沒有重視德育,尤其是醫(yī)德教育在醫(yī)學中的重要作用,僅把醫(yī)德方面教育作為一門課程,而不是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一種系統(tǒng)教育工程,往往年級越高,理論教育越缺乏。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自古就有關于醫(yī)德的闡述,比如“醫(yī)乃仁術”、“人命之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里就包含著醫(yī)德的精髓。儒家思想是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主干,他代表了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實質,對醫(yī)德影響是深遠的。

在儒家倫理中心的思想體系中,對個體人格完善的追求構成了整個儒家思想體系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孔子所設想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君子”。“圣人”是最高的理想人格,“君子”次之。在孔子看來,能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的人就是圣人。中國古代儒家一直十分重視理想人格的設計,強調對個體完善人格的追求。對于個體完善人格的追求激勵著無數(shù)志士仁人臨事不懼,不計成敗得失,不問安危榮辱,具有強烈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崇高的道德理想。

儒家思想體系中所蘊涵的外在道德規(guī)范與內在的心理欲求統(tǒng)一的思想對于現(xiàn)實的德育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道德教育本質上是個體人格和品德的建構過程,是個體的內在需要與社會道德原則的對話過程。

筆者認為,儒家思想對于醫(yī)學生的醫(yī)德教育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 儒家的“仁”學思想對于醫(yī)德教育的主導價值作用。

儒家認為,心為“仁義之心”,“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孟子•盡心上》)“人皆有之”的“四心”:“側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保ā睹献?#8226;告子上》)這里講的人心,指人之“良心”或“本心”。 “良心”,是因為它代表著善,集中體現(xiàn)了作為人世之普遍道德標準的仁義禮智四德。 “本心”,是因為它是人所固有:“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保ā睹献?#8226;告子上》)

醫(yī)務工作者對病人要具有仁愛之心,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看到病人的痛苦,看到病人家屬的憂慮,就會動惻隱之心,正如孟子所言:“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保ā睹献?#8226;公孫丑上》)這種同情之心不是為了金錢,也不是為了迎合誰,而是發(fā)自內心的“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孫丑上》)”,就產(chǎn)生要盡力救治的沖動。有此仁愛之心其醫(yī)術方能稱之為仁術。同時,培養(yǎng)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情懷是醫(yī)德建設的根本宗旨,這就要求醫(yī)務工作者在醫(yī)務工作中,同情和尊重患者,做到儒家所提倡的“仁者人也”、“仁者愛人”??鬃佣啻我浴皭廴恕闭f明“仁”的內涵,如“仁者愛人”,“節(jié)用而愛人”等等,都是“仁”所代表和體現(xiàn)的博愛精神,是儒家倫理的根本核心。醫(yī)學生是未來社會上的醫(yī)務工作者,對于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仁”,儒家思想具有很好的主導價值作用。因此,儒家“仁”學思想對于培養(yǎng)醫(yī)學生醫(yī)德具有巨大的指導價值。

2 儒家思想的“誠”、“信”對于醫(yī)學生醫(yī)德教育的借鑒作用。

儒家認為誠信為行為之本,強調做人做事要重“誠”守“信”?!罢\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中庸》) 。醫(yī)務工作者面臨的是活生生的生命體,面對這些生命體,在科學面前,我們必須以誠相待,以信相守。誠實守信是當今醫(yī)務工作者不可缺少且尤為重要的品格。在醫(yī)療社會關系中,作為患者一方由于處于一種相對弱者的地位,更由于病患在身,往往對醫(yī)師寄以極大的期望,這種期望是超乎理性的,具有強烈的“情”的色彩。在患者就醫(yī)過程中,總會對醫(yī)護人員產(chǎn)生信賴感、親近感。如果醫(yī)務工作者除高超醫(yī)術之外,還具有認真敬業(yè)的精神,善良寬容的心態(tài),向患者及其家屬真實地陳述患者的病情,適當檢查,對癥下藥,醫(yī)院合理收費,爭取讓病人以最少的代價治好疾病。擁有這樣誠實守信的品質,將更加吸引和影響病人,有利于良好醫(yī)患關系的建立,而且最終有利于促進醫(yī)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正如《中庸》所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p>

醫(yī)學生培養(yǎng)最基本的“誠”、“信”,這不僅是提高醫(yī)德素質的要求,更是一種個人綜合魅力的升華。“言忠信,行篤敬”,這樣才能做得“君子坦蕩蕩”。

3 儒家思想中的“利”、“義”觀對醫(yī)學生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論語•陽貨》)”,“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論語•衛(wèi)靈公》)”,“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以上這些基本觀點表明儒家倫理思想的基本主張是“以義制利”。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醫(yī)療行為帶有一定的盈利性質,辦醫(yī)的目的是為了謀取經(jīng)濟利益,醫(yī)師也變?yōu)橐环N謀生的職業(yè)。這與儒家的思想并不沖突,儒家并不反對“利”,而是反對非“義”之“利”。儒家講“義以生利”、“因義成利”、“以義馭利”。面對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下的經(jīng)濟利益的巨大誘惑,弘揚正確的義利觀是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醫(yī)德建設所面臨的嚴峻考驗。這就要求廣大醫(yī)務人員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收益、社會和個人的關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當醫(yī)學人道主義與功利主義發(fā)生矛盾時,堅持醫(yī)學人道主義第一的原則;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舍小家而顧大家,舍小利而重大義。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是醫(yī)生的工作目標,愛護患者的生命,關心患者的幸福,尊重患者的人格,保護患者的權利,實行醫(yī)學人道主義,又是醫(yī)務人員的行為準則。醫(yī)生要千方百計為患者解除病痛,按照患者的健康需要為他們服務,不論其身份高低或金錢報酬多寡,一視同仁。對那些貧困的人,更應當給予特別的關照。正如唐孫思邈所說:“凡大醫(y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fā)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勿避險、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y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边@既是醫(yī)德建設的基本要求,也與中國儒家傳統(tǒng)倫理思想一致。

如何把握正確的利益觀,如何面對社會上形形的利益誘惑?早在幾千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見解?!墩撜Z•堯日》中提倡的“欲而不貪”,簡單、直白地道出了道德把握尺度和檢驗標準。正如清代費伯雄所說:“欲救人而學醫(yī)則可, 欲謀利而學醫(yī)則不可”。

4 儒家思想的“吾日三省吾身”對于醫(yī)學生的自律作用

大學教育有必要補上“自省、自律”這一重要道德升華過程。強化大學生的“內省”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該是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儒家文化中深刻的自省、自律意識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認識自我、激勵自我、控制自我的自我教育、自我評價、自我管理能力。大學教育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還有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道德品質的加強。如果在大學教育中增添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人文內涵,讓大學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處處浸潤在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科學文化思想的交織雜糅中,那么未來社會的整體道德水平一定會出現(xiàn)令人欣喜的局面。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的主流價值趨向是儒家思想,它貫穿著中國的整個思想發(fā)展史。儒家的倫理思想影響甚至決定了所有的方面,儒家思想浸潤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各個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儒家倫理思想的烙印。作為醫(yī)學在中國是中醫(yī)也不例外,中醫(yī)本身亦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儒與醫(yī)基本上是不分家的,很多醫(yī)生就直接被直呼為儒醫(yī)。我國的傳統(tǒng)醫(yī)德更是建構在儒家倫理思想基礎之上的?;诂F(xiàn)代醫(yī)學所走入的困境,我認為利用儒家的部分思想,對于建設醫(yī)學生醫(yī)德價值框架具有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利民.論中國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M].《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5(26).

[2] 范紅霞,劉慶昌.尊重學生需要.改進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2,(6).

第7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教育 儒學人文精神 化育之道  

論文摘 要: 儒家文化是中國人文精神的代表,以儒學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豐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內涵是十分必要的。儒學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仁、義、禮、智、信”是人內在超越的根本之道。高校教育中應當啟發(fā)學生的內在自覺,喚醒學生的內在生命意識,引導大學生進行道德踐行,追求德性的圓滿。 

 

盧梭提出教育就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讓人性中固有的那些美好的稟賦顯現(xiàn)出來。這一觀點指明了現(xiàn)代高校教育的兩個基本功能:一是科學教育,引導和促進受教育者注重專業(yè)知識的獲取,是開發(fā)人的智力的教育,體現(xiàn)的主要是以社會發(fā)展需要為標準的教育價值觀;二是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文化素質和品格得以提高,體現(xiàn)的主要是以個人發(fā)展需要為標準的教育價值觀。高校教育要以人的發(fā)展為目的,就必須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人文思維能力,也就是說,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都各自有其合理的內核與現(xiàn)實價值。 

然而,隨著市場化、經(jīng)濟全球化的逐步加深,我國高校教育實踐中,正在經(jīng)歷傳統(tǒng)的斷裂和經(jīng)典教育的斷裂,出現(xiàn)了教育的功利性和傳統(tǒng)道德教育模式的政治化傾向,使人的價值理性在實用理性的全面進攻下顯得落寞而無力,人的訓練取代人的生存成為高校教育的現(xiàn)實取向,作為人的靈魂而存在的高校人文教育處境窘迫。由此看來,中國高校人文傳統(tǒng)基礎建設迫切需要從根本上奠基。而教育只有深植于人類文明的文化靈魂與精神動力的人文傳統(tǒng),才能深植于人性,才能擁有真正的人文精神。儒家文化代表中國6500年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以儒學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中國人文精神的代表。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全面推進高校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以儒學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豐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內涵是值得實踐和研究的。 

 

一、人文教育研究現(xiàn)狀 

 

重視人文素質教育是上個世紀末全球性教育改革的熱點。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但是,由于歷史條件、社會發(fā)展的局限和教育發(fā)展的不均衡,人們對科學技術的重視程度遠遠大于人文學科,因而人文教育受到忽視,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暴露出來,特別是當今,這種情況更加突出。上世紀80年代,我國一些哲學家、倫理學家、教育家及國家教育部門,紛紛呼喚人文素質教育,并開始了人文教育地位的探討。 

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隨著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興起,在大學教育中興起人文教育的熱潮,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人文教育和儒家人文傳統(tǒng),產(chǎn)生了不少有影響的學術觀點和研究成果。如朱小曼的“道德人和知識人的統(tǒng)一”、顧琰玨的“追尋人文精神的光芒”、朱漢民的“儒家人文教育的審思”、余治平的“董仲舒仁義之學的特殊性”、甘劍梅的“以儒學文化為根基的教育運動”、郭齊勇的“讓儒學的活水流向世界”、盧衛(wèi)林的“儒學的和、仁、知、勇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等。從1996年以來,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陸續(xù)出版了《中國大學人文啟思錄》系列。這些思想和著作比較集中的觀點:第一,人文素質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人文素質教育應成為高校全面素質教育的重點,重塑人文精神已成為當代大學教育中的一個核心理念;第二,儒學人文精神可緩解人與自然的生態(tài)危機、人與社會的文明危機、人與人的道德危機、人的心靈的精神危機、文明沖突的價值危機的危難;第三,儒學已經(jīng)淡泊衰微了百余年,需要我們開拓自己的民族文化資源,需要從傳統(tǒng)文化汲取理想、價值和道德資源,為民族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目標、動力和凝聚力。但目前儒學的實踐在高校教育領域基本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并且運用儒學人文精神化育受教育者的人格論極少。 

國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國、美國和日本等代表國家。英國政府在1987年頒布的《高等教育——應付新的挑戰(zhàn)》白皮書中,明確地把增進人文學科學術成就作為高等教育目標之一。1984年,美國人文科學促進會發(fā)表文章《挽救我們的精神遺產(chǎn)——高等教育人文科學報告書》,對衰微不震的人文教育表示深切關注。在美國,每個大學本科生都必須接受西方古典和經(jīng)典教育。美籍華人、第三代現(xiàn)代新儒家的領軍人物杜維明先生,秉承著儒家的命脈,承擔著儒者的使命,關懷著儒學的復興。日本提出用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教育面向國際社會的日本人,要加強人文教育,以克服環(huán)境惡化、人的素質退步,以及人的相互間的接觸和關心淡薄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國際教育組織也對人文教育給予了特別的關注。1989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了“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把“學會關心”作為會議的主題。1988年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會議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998年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時,來自世界各地的數(shù)十位大學校長在“21世紀的大學”主題下幾乎一致地強調了人文精神與人文學科教育的重要性。 

 

二、儒學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 

 

對于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化而言,“‘儒學’不僅是一種‘資源’,更應理解為一教化之本或‘教養(yǎng)的本原’”。儒學所體現(xiàn)的人文精神有美學的價值、倫理學的價值、宗教哲學的價值,等等。儒學知識典范的“為己之道”是人性貫于“仁、義、禮、智、信”的五常規(guī)范,修己成仁、義在正我、以禮立人、以智育人等是不可須臾而離的“倫常日用之道”,這種“倫常日用之道”是一個人內在超越的根本之道。 

1.修己成仁。 

“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儒家人文體系的價值核心,是表達人的情感活動的概念。董仲舒曰:“仁者,憯怛愛人,謹翕不爭,好惡敦倫,無傷惡之心,無隱忌之志,無嫉妒之氣,無感愁之欲,無險诐之事,無辟違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氣和,其欲節(jié),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無爭也?!?nbsp;

仁必須在具體清澈精誠惻怛的真實生命中表現(xiàn),“為仁由己”,一切外在的戒律在很大程度上被否定了,強調知識的修養(yǎng)、美的修養(yǎng)、善的修養(yǎng)等都要靠“己”——主體自身完成,并由內向外發(fā)顯(推己及人),以維護和建立合理的社會秩序。 

《中庸》曰:“仁者,愛人也?!比实谋举|性內容是愛,基于自愛、親愛,到仁愛、博愛,仁者積極地、主動地承擔起對于他人和社會的義務。仁者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仁者“見利思義,見危受命”;“仁”要求將外在的社會道德內化為人的內心欲求,也就是從生物人轉化為社會人。從主觀的“立己”到客觀的“立人”,從親情孝悌到濟助眾人,從個人的主觀修養(yǎng)到社會風氣的培養(yǎng)……無一不包,無所不至。以修己為本,在“修己”基礎上建立社會的正義和規(guī)范,促進社會穩(wěn)定。從修己到濟眾,成就于“民興于仁”。 

2.“義”在正我。

《中庸》曰:“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彼轻槍ξ叶缘倪m宜、恰當,立足點是我而不是他人。義與我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內在的、密切的關聯(lián)。董仲舒說:“義者,謂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稱義。故言義者,合我與宜以為一言。以此操之,義之為言我也。故曰:有為而得義者,謂之自得。有為而失義者,謂之自失……以此參之,義,我也,明矣!”義與我不可分,義的落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們主觀的情感、意志、心理、態(tài)度的作用。在個人內在超越中,仁義是不可分的,如“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可見,仁是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義則是仁的落實,是仁涉及存在世界后被具體化了的仁的原則規(guī)范,義是仁向外在社會存在過渡時所生發(fā)出的精神規(guī)范或道德律令,是人從內在心性領域向實踐世界跨越所走的正道、正路。正如董仲舒所強調的“仁在愛人,義在正我”。 

3.禮的社會擔待。 

“禮”是儒家思想學說的一個重要范疇?!岸Y”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guī)范,其精神主要體現(xiàn)為“仁”、“恭”、“敬”、“讓”、“情”等方面,它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 

其內在精神是相應的各種倫理關系?!胺嵌Y,無以節(jié)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shù)之交也”?!安恢Y,無以立也”這是對人的最起碼要求,是一個人道德修為的重要部分。禮起著和諧人際關系,促進社會秩序的功能。 

“禮”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軍旅、冠婚、喪葬、朝聘、會盟等方面的禮節(jié)儀式。“禮”的精神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們之間的矛盾分歧,加強外在約束,使社會生活能夠有序地進行。沒有“禮”的約束,社會生活就會失去平衡,就容易發(fā)生一些道德失范現(xiàn)象。一個人若只在學習上下功夫而不在禮儀方面加強自身修養(yǎng),就不能達到完美的人生境界。 

4.智的培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庇纱丝芍R的獲取是追求智的過程,是智的培育過程。 

儒學的“智”不是純粹理性的認識運動,也不是一種抽象的知識體系,而是更趨向于本體性的“智”?!爸恰庇欣碛星?,有知有欲,有仁有義,是包容一切的心理原真??鬃釉f:“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戎;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比?、知、信、直、勇、剛是受教育者應具備的道德品質,智為仁、義、禮之首。求智的過程是求真、求實、求利的過程,也就是獲得知識,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它和“仁、義、禮”所指的求真、求善、求美真正整合起來,才更具體真實,不會迷失方向。人文教育在完善個體人格時既要重點強調“智”,又要不失時機、抓住一切時機地進行“仁、義、禮”的滲透,因為智是建立在“仁、義、禮”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上漸長而日趨完美的,呈一種“厚積薄發(fā)”之勢,威力無窮,而仁、義、禮、信是“格物致知”堅厚的基石,使受教育者在“厚乎德行,博乎道術”的過程中追求自身的完善,獲得“厚德載物”的人文品格。 

5.“與命與仁”的生命超越。 

儒家的終極關懷突出表現(xiàn)在“與命與仁”思想上?!疤烀^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自然宇宙賦予人的生命就是性,人的生命依附于“天”的自然之性就是“道”。人通過“道”修習其身就是人性的教化、社會化、人文化。“天道”與“人性”通過“內外修為”,方達于仁、義、禮、智根于心的“修身”之本。人性的“人文化”和人性的“自然化”是儒道的終極關懷。儒家主張“天人合一”,天與人是息息相通融為一體的,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和諧整體;敬畏自然,也就必須尊重自然所賦予的人性,更要珍惜人的生命。 

總之,儒學本身以教化為目的,視教育比其他任何問題都重要,儒學人文精神重個體的生存品位和品質,重道德的教化,重人格理想的追求。儒學人文精神提倡的仁、義、禮、智等價值,在剔除其歷史附著的負面性之后,完全可以提煉、轉化、活化其合理因素,滲透到今天的高校教育中去,進而作為正面、積極、健康的力量參與高校教育,治療現(xiàn)代大學生的某些病癥,恢復人的尊嚴,重建“天、地、人、物、我”的良性互動關系。 

 

三、高校儒學人文精神的化育之策 

 

1.啟發(fā)學生的內在自覺,喚醒學生的內在生命。 

首先,注重人的內在生命力的激發(fā)。如上所述,儒學教育對人生傳統(tǒng)早已有了充分的示范。高校教育應從根本上關注人的生命,始終將生命意識的喚醒、人的生存放在核心地位。這就要求一方面,高校教育應重視學生自身的踐行與體驗,盡可能地幫助學生豐富人生體驗,而不僅僅是簡單的課堂說教。另一方面,要充分融合大學生的本性與境遇,深切地關懷和引導大學生的內心,觸及存在真實生命感受的大學生,說明和回答人類應該怎樣存在,人生應當怎樣度過這些人類最重要的問題。 

其次,注重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尋求自己的精神家園,獲得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動力。在教育過程中要從根本上關注人性,注重人性的陶冶,使大學生的內在素質隨教育的發(fā)展而提高,強化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引導大學生反省自身的存在,以使大學生成為一個內心世界豐富、品位高尚的人。 

2.引導大學生進行道德踐行,追求德性的圓滿。 

高校道德教育作為學校精神活動中的主導力量,需要為科學知識的教育提供充滿張力的基礎環(huán)境。從這個意義看,高校教育應立足于德,引導大學生認德、體道,充分挖掘“仁、義、禮、智、信”等傳統(tǒng)道德的現(xiàn)實意義,糾正大學生形成的不正確認識,開展“仁、義、禮、智、信”傳統(tǒng)道德的教育。應改變高校人與人之間的淡漠關系,調整抑制極端個人主義的發(fā)展;調整大學生個人利益與社會、國家利益的關系,以及個體道德行為、人格追求與對物質利益追求之間的矛盾,在義利之間,既反對“見利忘義”,又鼓勵大學生追求正當合法的物質利益;提倡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使大學生明智、明理,增強大學生對是非、善惡、美丑的判斷能力,進而使高校和諧有序;使大學生有誠信的觀念,養(yǎng)成誠信的品質。 

 

參考文獻: 

[1]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辭典(1)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4. 

[2]杜維明.杜維明文集(第四卷)[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589. 

[3]余治平.董仲舒仁義之學的特殊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2):12-13. 

[4]中庸[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87):203-204. 

[5]褚宏啟.論仁在道德中的地位關系[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3):32. 

[6]于亨利,周方.理想化的人格——仁[j].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3,(5):23. 

第8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摘要】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品質、獨立的人格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傾注人文關懷,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意識,提升學生的精神內涵?;诖?,文章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內涵,著重探討了高中語文教育中人文精神滲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滲透

教育是一項重大的工程,不僅要教給學生必備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技能和優(yōu)秀品質,還應當提升學生對人文精神的認知。語文作為人文精神比較凸顯的一門課程,在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精神的內涵

人文精神古今中外都有所涉及,在我國最早使用“人文”一詞的是《易經(jīng)?賁卦》。儒家思想也強調人文精神,其核心就是道德。在西方,最早關注人文精神始于古希臘。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尊重人的天性。美國的杜威首先提出“教育即生活”,強調教育在提高個人道德水平等方面的作用。人文精神是一復合型的概念,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教學的目的在于教會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人文精神既包含能力、興趣、思想和態(tài)度等,也包含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個人修養(yǎng)等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人文精神的主體是人,是一種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準繩,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人生態(tài)度的綜合體現(xiàn)。人文精神一般是通過教育來傳遞的,是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環(huán)境的影響下形成和培養(yǎng)的,由客體的認知到主體的體驗再到內心的理解與認同,從而實現(xiàn)徹底的內化,培養(yǎng)出一個具有高尚品質、綜合素養(yǎng),為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人。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的現(xiàn)狀

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在人文精神滲透方面還面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陳舊的教育理念

高中語文教師存在陳舊的教育理念,嚴重影響到人文精神的滲透。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活動,需要先進的教學理念作引導??v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許多教師都存在教育理念陳舊的問題。許多教師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以自我為主體的應試教育理念。雖然新課改要求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還是按照應試教育的理念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對人文精神關注不夠,認為大綱之外的東西都是多余的,學習它們都是在浪費時間。

(二)教學方式方法單一

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離不開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當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基本是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來設計教學內容,基本都是采用灌輸式的授課模式。這樣的授課模式只會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被動的機器,不僅會影響到他們學習的興趣,更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常常會被煩瑣的語法、修辭、技巧等內容束縛,缺乏深入交流,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品質。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有效策略

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知識技能和學習能力,而且還要培養(yǎng)他們優(yōu)良的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針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進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文內容

教材作為傳播文化與知識的主要載體,同時肩負著傳播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高中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在高中課程體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語文教材素材和內容的選取都是經(jīng)過專家科學論證和研究的,這些素材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教材,將教材中鮮明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展示到學生面前,更要充分挖掘教材中隱含的各種深意和人生哲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從素材中引申出富有哲理和人文價值的隱含深意,挖掘文字和故事背后蘊含的人文精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汲取所需要的營養(yǎng)。

(二)教師需要提高自身人文素養(yǎng),提升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最為密切,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與簡單的教學素材和教材相比,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更加深刻。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和引導者,要具備深厚的人文底蘊、健康的品質和較高的人格魅力。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不是通過簡單的課堂教學就可以實現(xiàn)的,需要長期潛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地傳播人文精神。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能力,提高自身品質和人格魅力,在教學活動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影響學生,用自己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生動的教學讓學生領略人文精神的魅力,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三)設計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學環(huán)境

眾所周知,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教學活動也不例外,只有在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學環(huán)境中才有利于學生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設計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建立和諧融洽的課堂,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人文精神的洗禮,在輕松的學習過程中,積淀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健全人格。

四、結語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品質、獨立的人格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傾注人文關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意識,提升學生的精神內涵。為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采用加強自身人文素養(yǎng),提升人格魅力,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著的人文內容以及設計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學環(huán)境等策略,以便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參考文獻】

[1]尤國軍.試論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tǒng)文化的契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13.

[2]史海英.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J].學周刊,2016(07):95.

[3]李敏.探析人文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11.

[4]張斌.高職高專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的措施[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02):125-126.

第9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關鍵詞:中和思想;仁與禮;文與質;天人和一

中圖分類號:J20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22-0017-01

一、儒家美學――孔子及其審美思想

(一)孔子其人及他的宇宙觀、世界觀

孔子是中國最早的大哲之一,他基本不談天道。孔子很重視闡發(fā)“道”范疇的人倫涵義。以至于“朝聞道,夕死可矣?!雹僖簿褪钦f孔子不但罕言天道,而且罕言抽象的人性。他的三大觀念是:“仁”、“禮”、“中庸”。而三者的中心都是人本,都圍繞著人格美、人性美、人的行為美、人類社會秩序美在思辨。所以儒家哲學又稱為“入世哲學”。

(二)孔子的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是以“和”為美為核心的。他強調多樣統(tǒng)一的和諧美,因而“中和”之美成為儒家文藝審美觀以及中國古代文藝審美觀的集中體現(xiàn),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古代文藝思想的發(fā)展,并且滲透于中國史學、文學和一切人文文化之中,這種觀念的歷史積淀形成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定勢。因此,中和思想在文藝審美中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就是中和之美?!爸泻汀笔侵腥A民族傳統(tǒng)文化所追求的一種的理想境界。不同元素相互配合求得矛盾均衡統(tǒng)一稱之為“和”,只有“和”事物才能發(fā)展。雖然社會實踐、審美活動等各個層面內容的結合盡管千差萬別,矛盾交織,卻能實現(xiàn)多樣的統(tǒng)一,復雜的平衡;種種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卻能協(xié)調和諧、共生并存,互相促進;實現(xiàn)“和而不同”、“和實生物”。

二、重內在與重精神的文化思想

(一)社會審美標準――仁與禮的人格標準

華夏文明肇始于伏羲,興盛于黃帝,那時的文化是一種神的崇拜,產(chǎn)生了易的思想?!岸Y”的思想,最初也是產(chǎn)生于對祖先、天地、鬼神的祭祀。春秋時期,諸子百家對混沌古文化,從各自角度進行了闡述??鬃永^承了“周禮”,并用“仁”的思想予以闡發(fā)傳播。

儒家思想的尊教化、重人倫的“禮”、“仁”思想,直接影響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立意及主題思考。“惡以戒世,善以示后” ②、“明勸戒、著升沉” ③、孔子曾說過的“古之學者也為已,今之學者也為人” ④,實在是如出一轍?!盀榧骸本褪浅鋵嵶约?、豐富自己、改造自己。自己為好了,為政自然公正,作文自然充實,繪畫自然高雅不俗。

在儒家的“修身”、“務本”思想的影響下,中國畫家必須有高尚的人品,必須讀書,必須有廣博的文化修養(yǎng)等,即人品、人格與藝術結緣。“……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所謂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儒家對“美”的認識,強調的是“心”。要求人知書達理、明辨是非,禮義廉恥忠孝為本,歷代中國人所稱頌的崇高道德觀念,其根本都是建立于人“心”的是與否,因此對人而言,認識人“心”是認識美的關鍵。人心不美外表再美也是丑陋的。儒家思想中對物的認識同樣是取決于人的“心”,心中所愛即美,心中不愛即丑。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⑤,“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⑥”,實際所觸及的都是人“心”。古代畫家的“人品即畫品⑦”之論,即來自于儒家思想。儒家的美學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中國的人文精神上,提倡的是人的精神與靈魂之美。這對畫家的藝術修養(yǎng)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提用出藝術的審美標準――文與質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直接影響創(chuàng)作語言的運用。正是這種儒家哲學思想的影響,使作為哲學藝術的中國畫成為人的一種精神境界,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一種神秘的經(jīng)驗,一種靈感的啟迪,一種體驗的心境,一種外化的人格表現(xiàn)。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xiàn);“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xiàn)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確切地說明了文與質的關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質思想。文與質是對立的統(tǒng)一,互相依存,不可分離,質樸與文采是同樣重要的?!拔馁|”運用到后來的文論上,還有另一方面的意義。即“文”指辭采、表現(xiàn),大體上相當于今人所說的作品的形式;“質”則指內容。不論從風格的華美與質樸方面看,或從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方面看,很多有成就的作家和理論家,都是在強調“質”,即強調質樸或內容的前提下,要求華、樸相濟,“質”、“文”兼?zhèn)涞?。由于文學風格上的華美和質樸,最終是與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緊密相聯(lián)系的,所以這一點對后世的影響也很深遠。內容要與現(xiàn)象相符,表里如一。這對畫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國畫的魅力也在于此。

(三)天人和一思想的中庸思想對中國畫影響

天、地、人合一,貫穿的是人和人的精神與自然及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人不但存在物質之氣,同時也存在精神之氣。天、地雖然存在物質之氣。在天與地的自然界中,所存在的一切都與人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人對天、地的認識在承認物質之氣的基礎上,也同時賦予了人的精神之氣。

《周易?說卦》載:“昔者圣人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shù),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fā)揮于剛柔而生爻,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边@種將“天”、“地”、“人”作為有機整體的觀念,化轉成為我們民族共同的審美心理積淀并反映于傳統(tǒng)繪學觀念后,便成為傳統(tǒng)中國畫“中和美”學說的理論本源。在如上所述的意義上,優(yōu)美和崇高美在中和美的作用下,都可以成為大美。在大美之中,人的思想、觀念、情感、情緒乃至生命體驗,將“與天同律”的自然法則。

中國傳統(tǒng)哲學對中國畫的發(fā)展無論技法變化,還是美學思想都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即體現(xiàn)了中國畫于對比與和諧統(tǒng)一中的美學風格。導致了中國畫家對“美”的認識既有外露又有含蓄;既有內傾又有外向的特點,就造就了中國畫形式美獨有的藝術風格。如:在歷代中國畫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有與無、虛與實、濃與淡、燥與潤、厚與薄、深與淺、遠與近、明與暗、隱與顯、藏與露、疏與密、繁與簡、剛與柔、動與靜、曲與直、冷與暖、形與神等等。中國畫的線條講究含蓄感。線條的單純不是平鋪直過,應當暗藏波瀾;線條之含蓄往往表現(xiàn)為美學思想的“中和”用筆,即用力漸動和微動甚至使人不易察覺之統(tǒng)一。以意境為表現(xiàn)內容,以陶冶情操為創(chuàng)作目的的中國特有的筆墨山水、工筆、大寫意、小寫意、水墨畫等畫畫同樣融有中國畫獨有的中和審美涵義。

此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美的認識,集中表現(xiàn)在對“陰”與“陽”的認識,以及對“心”與“物”的認識兩個方面。在陰與陽的關系中沒有絕對的“陰”;也沒有絕對的“陽”,它們之間的關系都是在一種相對對立的條件下,保持著一種自然的、諧和的統(tǒng)一與平衡的關系,體現(xiàn)出的是對立與統(tǒng)一之美。這種諧和與平衡之美構成了中國美學理論的基礎。

三、小結

中國畫藝術體現(xiàn)的是中國畫審美中的“中和”美學思想,中國古代畫家正是運用了這美學原理,在中國畫藝術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中充分地展示出了他們對美的認識,以及他們特有的審美意識,在此基礎上出現(xiàn)了以中國畫家的審美情趣而產(chǎn)生的中國畫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及表現(xiàn)技法,并且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藝術風格。

注釋:

①論語?里仁[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6.

②③賈濤.中國畫論論綱[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55.

④論語?憲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5.

⑤論語?里仁[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