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第1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關鍵詞 檢驗 評價 認識論意義

中圖分類號:N02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知識的檢驗與評價關系問題凸現(xiàn)為當代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有其深刻的理論背景和根源,體現(xiàn)了人類對近代文明實踐造成的反主體性效應的自覺反思和檢討。近代自然科學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規(guī)律,經過人類的實踐和利用,為人類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價值,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它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產生了自身無法克服的危害,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這個過程以其至今為止的形式使土地貧瘠,使森林荒蕪,使土壤不能產生最初的產品并使氣候惡化?!边@些危害迫使人類不得不對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進行深刻的反思與檢討。知識的“檢驗”與“評價”的關系問題作為一個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研究與實踐的方法論問題正是由此而顯得格外緊迫和突出。

1 對自然科學理論研究的意義

當代人類在全球范圍內面臨的發(fā)展困境和生存危機,看起來是“天災”,實際上是“人災”,是以“天災”方式表現(xiàn)的“人災”。這就使得檢驗與評價問題作為一個自然科學的研究與實踐問題顯得格外緊迫和突出。另一方面,物質財富的巨量增加與環(huán)境的惡化以及人在當代社會中的貶值、失落成為西方社會最為觸目驚心的事實。當代社會中將自然科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所呈現(xiàn)的“正負效應”同步增長的事實使得人們對自然科學的研究與實踐中的檢驗與評價問題不得不重新關注和思考。

自然科學發(fā)展尋求的主旨是“合規(guī)律性”,而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尋求的主旨是“合目的性”。從知識的檢驗與評價的關系角度來看,要求自然科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必須基于“合目的”與“合規(guī)律”的雙重標準的統(tǒng)一。

2 對人文科學理論研究的意義

“人文科學方法論之所以成為當代世界哲學普遍關注的一個前沿領域和熱點問題,根源在于當代人類生活對人文科學的需求與人文科學的實際發(fā)展狀況之間極不相稱”。當代社會中的宗教淡化、技術異化以及人與人的疏離使得當代人陷入普遍的精神困惑之中,特別需要一種人文關懷、人文精神。這種精神出境使得人們對人文科學寄予很高的期望。從而也就賦予了人文科學的特殊重要地位,促使人文科學成為當代人類科學體系中一大主導學科群。但另一方面,雖然當代社會生活特別是當代人的精神處境已成為一些人文科學學科思考和探討的課題,但人文科學作為一個主導學科群在當代的實際發(fā)展狀況遠不能和自然科學相匹敵。當前,人文科學不僅未形成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未建立起與自身獨特的研究對象相適應的方法論基礎,甚至其科學性也不斷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懷疑和否定。這就使得對人文科學知識的檢驗與評價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如何溝通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在理性意義上實現(xiàn)二者的統(tǒng)一,也是檢驗與評價問題受到關注的重要緣由。

3 對科學決策的意義

首先,知識的檢驗與評價研究有利于決策合目的性與合規(guī)律性的統(tǒng)一。所謂決策的合目的性,就是決策與人及其實踐的現(xiàn)實需要相符合的性質。人們之所以要進行決策,就是為了尋求其目的的實現(xiàn)。所謂決策合規(guī)律性,則是決策與實踐及其對象符合、一致的性質。從知識的檢驗與評價的聯(lián)系角度看,判定一個決策是否合目的性,就是要看它能否在實踐中達到決策者預期的目的;判定一個決策是否合規(guī)律性,就是要看決策與實踐及其對象符合、一致的性質。要達到合目的性和合規(guī)律性的統(tǒng)一,決策者不僅要了解對象方面的狀況,也取決于決策者決策的能力以及決策的客觀環(huán)境。因此,決策者只有在妥善研究了這些條件之后,在這些約束條件之內作出決定,才能實現(xiàn)科學決策。

最后,有利于決策合價值性與合工具性的統(tǒng)一。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曾將合理性分解為價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兩種。他認為,工具合理性行動和價值合理性行動之間存在著尖銳的對立:工具合理性行動著重考慮的是手段對達成特定目的的能力或可能性;價值合理性行動全力關注的是行動本身是否符合絕對價值。由于工具合理性僅考慮達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不考慮目的本身合理與否,因而易于導致張揚工具、手段而遮蔽目的、意義的工具主義。價值合理性注重對目的本身的合理性反思,忽視了對達到目的的工具、手段的關注,易于產生脫離實際的“烏托邦”式價值理想主義。從檢驗與評價的關系來看,科學的決策必須將這兩者結合起來。

5 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知識的檢驗與評價的關系的要求,判定自然科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是否合理,標準在于“合目的”與“合規(guī)律”的雙重標準的統(tǒng)一。任何割裂二者,強調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會最終導致不合理的自然科學理論與實踐;在理性意義上溝通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促進人文科學研究和自然科學研究相統(tǒng)一,實現(xiàn)科學決策的合目的與和規(guī)律、合情與合理的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 歐陽康.當代哲學前沿問題專題研究[C].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第2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什么是科學精神?長期以來,學界對此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梳理相關文獻,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學者將科學精神的蘊涵概括為如下幾個精神氣質: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懷疑精神、寬容精神、競爭精神、執(zhí)著精神、獻身精神、批判精神、全人類精神等(戎章榕,1998;徐志遠,2001;呂前昌,2002;劉國建,2003;邊玉芳、任碧翔,2003;李醒民,2005;金俊岐、宋屹東,2009;徐莉,2009;王金福、宋新康,2009;許永祥、劉學求,2009)。很顯然,對于科學精神的概括,學者們突出了科學精神尤其是自然科學精神所具有的獨特的品質: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探索客觀的自然界,審慎地總結自然運行規(guī)律,立足創(chuàng)新、善于質疑,最終將科技成果服務于全人類。

然而,我們認為,在討論科學精神的內涵時,必須首先把握四點基本要素。其一,科學精神的生發(fā)點亦即立足點何在?其二,為什么要培育科學精神?亦即秉執(zhí)科學精神的最終目的和歸宿點何在?其三,科學精神的涵蓋范圍,事實上,目前對于科學精神的探討,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僅限于自然科學精神,然而,自然科學的科學精神是否就足以代表包括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在內的科學精神?其四,科學精神的運施,須要沿著自己獨特的軌跡和方向、尋求特定的準則和宗旨,換句話說,這種軌跡和方向、準則和宗旨才真正指引、培育乃至代表了以上諸種科學精神。

對于第一點要素的回答,我們認為,科學精神的基始點是“人”。 科學精神是人類在認識、探索整個自然、人類社會過程中所培育、積累而成的精神品質,它立足于“人”,生發(fā)于人的實踐和認知,產生于人對真善美的追求。

第二點要素事實上是第一點要素的進一步延伸。很顯然,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認知,其最終成果還是要服務于人,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科學精神的最終目的和歸宿在于人,人類對于科學精神的培育、積累和傳承,最終恰恰是要依憑這種精神氣質,規(guī)范人的實踐和認知,促進科學成果的順利研發(fā)和運用。正如默頓所言:“科學精神是帶有感彩的一套用以約束科學人士的價值和規(guī)范的綜合?!?/p>

對于第三點要素的回答,我們認為,談論科學精神是什么,就必須避免把科學等同于自然科學??茖W應當是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之統(tǒng)一體。梁啟超在《科學精神與東西文化》就批判了那種把自然科學理所當然地視為科學的狹隘的科學觀,明確指出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也同樣是科學。因此,本文認為,在討論科學精神時,不應當僅僅局限在自然科學這一領域之內,把科學精神簡化成自然科學精神,而是要從整個科學總體出發(fā),探討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之共性,以進一步提煉科學精神。

如果說,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分別從人自身的發(fā)展、人與社會的關系這兩個向度出發(fā),探討人的本質問題,那么自然科學與前兩者有沒有共性之處?對此,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為我們作出了解答:“全部歷史是為了使‘人’成為感性意識的對象和使‘人作為人’的需要成為需要而作準備的歷史(發(fā)展的歷史)。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xiàn)實部分。自然科學往后將包括關于人的科學,正像關于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科學[3]。”因此,事實上自然科學也是探討人的本質之實現(xiàn)的科學,是通過對自然界的探索、通過人的實踐及其對象化而確證人自身、展現(xiàn)人本質的科學。

我們認為,對于以上三點要素的回答,最終都將歸結到第四點。既然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在內的科學事實上分別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和人自身的發(fā)展這三個向度出發(fā),以探討、確證人的本質,那么,在科學實踐過程中,什么樣的科學精神才能夠保證這三個向度按照既定的軌跡運施?我們認為,恰恰是“真、善、美”的彰顯與展示,實現(xiàn)著科學精神的本質――自然科學力求探索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和本質,實現(xiàn)的是對“真”的追求;社會科學力求探索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以期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互動,實現(xiàn)的是對“善”的追求;人文科學體現(xiàn)了人類對自我的認識,確證的是合乎倫理的美好生活,實現(xiàn)的是對“美”的追求。毋庸置疑,文章開篇所列舉的諸種精神,如求實、懷疑、執(zhí)著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事實上都體現(xiàn)了“真、善、美”的蘊涵。

2 如何培育海西所需的科學精神

隨著2009年5月《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頒布實施,海峽西岸經濟區(qū)進入了新的歷史發(fā)展機遇期?!兑庖姟分小翱傮w要求”部分指出,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六個“著力”為要求,將海峽西岸經濟區(qū)建設成為經濟持續(xù)發(fā)展、文化更加繁榮、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的和諧區(qū)域??梢?“總體要求”凸顯了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指導下,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發(fā)展的總體思路和舉措。那么,如何從科學精神的角度出發(fā),以“真、善、美”的精神品質,推進并實現(xiàn)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快速發(fā)展?我們認為,這一問題包含兩個子問題,其一,“真、善、美”的科學精神如何指導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建設?其二,如何在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建設過程中培育“真、善、美”的科學精神?

對于第一個子問題的回答,我們認為,應當首先意識到,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建設,首要目標在于實現(xiàn)經濟又好又快的發(fā)展,而在推進經濟發(fā)展的諸多因素當中,以能源、制造、基建為主的第二產業(yè)恰恰處于主力軍的位置。而第二產業(yè)亦即工業(yè)的發(fā)展,事實上需要自然科學之“真”的科學精神的帶動和引導。正如馬克思所言:“自然科學卻通過工業(yè)日益在實踐上進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為人的解放作準備,盡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發(fā)展。工業(yè)是自然界對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學對人的現(xiàn)實的歷史關系。因此,如果把工業(yè)看成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質,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質,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自然科學……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礎[3]。”也就是說,人類借助自然科學這一認知手段,追尋和把握自然界運行和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用以指導和實現(xiàn)人對于自身發(fā)展的訴求;而對于這一追尋和把握的最本質、也最能貼近人之生活的實踐手段,是立足于自然科學的工業(yè)。因此,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建設,應當立足于區(qū)域內的實際的工業(yè)狀況,如地理環(huán)境、產業(yè)結構、資源稟賦等因素,以此奠定經濟發(fā)展的堅固基石。

其次,我們還應當意識到,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而產生的收入差距過大乃至兩極分化,是社會必須迫切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對此,社會科學之“善”的科學精神恰恰為這一目標的達成提供了精神旨趣。以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為主的社會科學,探索的是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著力實現(xiàn)的是民生的改善和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亦即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xié)調發(fā)展。正如馬克思所言:“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3]?!蔽覀冋J為,這里的“對象世界”不僅僅是自然界,還包括人類社會,正是在對人類社會的不斷構建和完善的過程當中,人確證自身的類存在。當然,“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構造。”這又勢必需要人文科學之“美”的精神品質,以保證人在處理與自然界、社會、他人乃至自身關系過程當中,遵循著合乎倫理的價值準則。

針對第二個子問題的回答,我們認為,除了加強教育與宣傳之外,更應當把“真、善、美”的科學精神納入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內予以把握。屬于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tài),是社會意識的一部分,包含法律、政治、宗教、藝術和哲學等形式,決定于經濟基礎。很顯然,這里的意識形態(tài)更具有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意義;此外,哈貝馬斯結合發(fā)達工業(yè)社會的現(xiàn)狀,揭示了科學技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兩重性――實踐形態(tài)是第一生產力,觀念形態(tài)是意識形態(tài)。可見,哈貝馬斯意義上的“科學技術”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因此,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理應通過知識分子的認知和實踐,以意識形態(tài)的形式在社會諸結構中“凝化”“真、善、美”的科學精神,以此發(fā)揮意識形態(tài)對社會發(fā)展的正面功能。

3 結論

綜上所述,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需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指引,與此同時,以“真、善、美”為主旨的科學精神亦能夠為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建設提供獨特的助益。而要加強對“真、善、美”之科學精神的建構和培育,則應將科學精神上升為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以期從總體上影響實踐者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準則。當然,“真、善、美”之科學精神的確證,最終體現(xiàn)在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上。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羅伯特•K•默頓.唐少杰等譯.社會理論和社會結構[M].北京:譯林出版社.

[3] 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若干意見》學習讀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4] 俞吾金.意識形態(tài)論(修訂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楊曉明.論梁啟超的科學精神[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6] 楊渝玲.文化情境因素之生存和實踐論意蘊――兼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是一個連續(xù)體.自然辯證法通訊,2009,(1):96.

[7] 吳國盛.什么事科學[J].博覽群書,2007,(10):28.

[8] 徐莉.科學精神與科學發(fā)展[J].黨政論壇,2009,(3):44.

[9] 許永祥,劉學求.論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J].江蘇社會科學,2009,(1):15.

[10] 呂前昌.論科學精神[J].江漢論壇,2002年,(1):52.

[11] 王金福,宋新康.論科學精神[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4.

[12] 劉國建.論科學精神的層次[J].江漢論壇,2003,(3):88.

[13] 朱紅文.論科學精神的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3):108.

[14] 邊玉芳,任碧翔.論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科學,2003,(5):38.

[15] 戎章榕.淺論科學精神[J].理論學習月刊,1998,(7):35.

[16] 徐志遠.論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關系[J].廣東社會科學,2001,(6):32.

第3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人文科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肯定人的價值、探尋人的意義,為人類的經濟與技術行為提供價值規(guī)范。發(fā)揮人文科學的功能,對于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作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繁榮發(fā)展人文科學。

繁榮發(fā)展人文科學有利于促進和諧文化建設。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在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中,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可以提供技術支撐,而人文科學的發(fā)展可以提供精神動力。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其中蘊涵著許多有利于和諧文化建設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比如,傳統(tǒng)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等美德,對于培育文明道德風尚,在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和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具有借鑒意義;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強調把矛盾保持在非對抗的范圍內,主張通過承認和尊重“不同”以尋求統(tǒng)一,對于培育和諧理念與和諧思維具有借鑒意義;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對于構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具有借鑒意義。因此,通過繁榮發(fā)展人文科學,深入挖掘和弘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利于社會和諧的內容,可以促進和諧文化建設,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

繁榮發(fā)展人文科學有利于保持和諧社會建設的正確方向。人文科學的核心內容——人文精神對于保持和諧社會建設的正確方向具有重要作用。人文精神由人類優(yōu)秀文化積淀凝聚而成,并隨著時展而不斷豐富。當代人文精神,強調引導科學技術的正向發(fā)展,強調科學家的社會責任;主張尊重科學和理性,但又不迷信科學;注重引導人們求真向善,賦予人類的生產生活以及科學活動本身以意義和價值;等等。這種人文精神是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應當看到,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矛盾和問題,影響了社會和諧。而這些矛盾和問題,有一部分就是由于缺乏人文精神所致。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以為指導,大力繁榮發(fā)展人文科學,積極培育和傳播人文精神,讓自然科學承載更多的人文關懷,使經濟社會發(fā)展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繁榮發(fā)展人文科學有利于促進個人心理和諧。社會的和諧離不開個人的心理和諧。促進人的心理和諧,需要通過繁榮發(fā)展人文科學來提升人們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包括許多內容,其核心是讓人們“學會做人”,做一個有良知、有智慧、有修養(yǎng)的人。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經濟社會轉型帶來的心理不適正困惑著一些人,進而帶來誠信缺失、道德失范等問題,對社會和諧造成了不利影響。而人文科學的繁榮發(fā)展,可以提升人們的人文素質,促進人們的心理和諧。因此,在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中,應大力繁榮發(fā)展人文科學,借助人文科學的智慧,引導人們正確把握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

第4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關鍵詞:生命;理解;生命解釋學;二難困境

19世紀以來,西方社會的人文科學遭受著自然科學從思維方式與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肆意侵擾而舉步維艱。狄爾泰(W.Dilthey,1833~1911年),一位深懷歷史使命感的德國哲學家,一方面根據康德批判哲學和德國歷史學派的思想啟示,努力憑據其研究方法與對象的特殊性來拯救人文科學,尤其從精神生命這一根本性的研究主題方面,充分關注貫穿人文科學研究過程始終的生命傾向;另一方面,經由一種奠基性的哲學研究,他又試圖證明人文科學知識也能擁有近似于自然科學知識的那種普遍有效性,以維護人文科學作為“科學”而應有的地位與尊嚴。

也就是說,狄爾泰既強調人文科學研究所具有的生命傾向以破除自然科學的枷鎖從而維護自身的獨立性,又在辯護人文科學之地位與尊嚴的過程中接受了自然科學在認知成果方面的衡定標準。然而,人文科學在其研究主題的生命傾向與其認知目標的科學性要求之間始終存在著難以彌合的溝壑。我們看糾,狄爾泰有生之年的絕大部分哲學思想都致力于解決這一矛盾,即在充分顧及人文科學研究之生命特性的同時,力圖滿足其對“科學”身份的要求。1900年以后,他對生命解釋學理論的著力探討正是以上意圖的充分體現(xiàn)。令人遺憾的是,生命解釋學依然陷入了二難困境:要么充分注重人文科學研究中的生命傾向而放棄其對認知目標的科學性要求,要么接受人文科學對認知目標的科學性要求而抹去其研究過程的生命特性。這一困境不僅揭示了人文科學研究中上述矛盾的尖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狄爾泰生命解釋學理論建構目標的流產、甚至于其畢生哲學探究努力的最終失敗。

狄爾泰生命解釋學既是其人文科學思想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西方解釋學理論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從方法論向本體論轉變中一個必要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其所面臨的理論困境啟發(fā)了海德格爾對理解活動的本體論闡釋,以至于扭轉西方解釋學的發(fā)展方向。因此,本文試圖深入剖析狄爾泰生命解釋學理論中二難困境的成因,這無論是對于理解其本人的人文科學思想還是對于把握西方解釋學的流變都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作為一種哲學認識論與方法論,以討論理解活動為基本內容的生命解釋學在狄爾泰后期的人文科學研究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分量。從認識論角度分析,理解活動涉及理解的對象、理解的主體以及理解的過程三方面。我們認為,正是對以上三方面的獨特闡釋使狄爾泰的生命解釋學最終陷入二難困境。

一、理解對象的生命意蘊與認知目標的科學要求

“歷史哲學之父”,意大利人文科學家維柯(G.Vico,1668~1744年)早在1725年就指出:社會歷史世界是人類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所以人類能夠認知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相比而言,人類認知歷史世界甚至比認識上帝的創(chuàng)造物——自然界——更有優(yōu)勢。維柯的這一觀點影響深遠。

17世紀以來,西方自然科學的卓越成就展示了人類理性前所未有的認知力量。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對近代人文科學研究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自然科學試圖以其特有的思維方式與認知方法主導人文科學的研究;另一方面,如果根據維柯的上述觀點,自然科學又反過來給人以啟示,即人類對自然的認知尚且能成就斐然,那么對社會歷史世界的理解與把握就更應該充滿信心。對社會歷史世界的理解從屬于人文科學的研究范圍。從歷史上看,關于解釋的方法與理論自始就與西方的人文科學研究緊密相聯(lián)。在狄爾泰之前,無論是法學解釋學與神學解釋學,還是施萊爾馬赫(F.D.E.Schleiermacher,1768~1834年)的普遍解釋學,它們致力于解決的都是如何對人類自身的創(chuàng)造物——或是權威法典,或是圣經文本,抑或是一般性的文本——做出有效性認知這一問題。狄爾泰沿著先哲的足跡,將解釋學的對象范圍進一步拓展為整個社會歷史世界,“把歷史世界理解為某個要解釋的文本”。然而,作為理解的對象,歷史世界這個廣義的文本在其存在上有何特點?其特點對歷史理解的目標有何影響?

自18世紀70年代赫爾德(J.G.Herder,1744~1803年)開創(chuàng)德國的歷史學派以來,歷史主義在德國的信徒隊伍日漸壯大,“歷史意識”廣泛地影響著人們對歷史研究的態(tài)度與理路。承認歷史的流變,強調歷史現(xiàn)象的特殊性與唯一性,歷史主義的這一特點要求人們在歷史研究中對歷史語境與歷史關聯(lián)作盡可能全面的把握,盡可能恢復研究對象的歷史原貌。正是心懷這種歷史意識,施萊爾馬赫提出,我們對一般性文本不僅要作語法上的解釋,還需要一種心理學上的解釋,即通過全面還原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而從心理上進一步理解其原初的創(chuàng)作意圖。

注重理解對象的歷史關聯(lián),無疑這是先哲給狄爾泰心頭留下的一道深深烙印。在狄爾泰看來,不論是自己先前考慮的心理事實或心理狀態(tài),還是后期偏重的生命表達、乃至于由客觀精神構成的整個歷史世界,所有這些理解對象無不相似于以下諸點:它們均為一種歷史性的實在,都從歷史個體的內部心靈被給予出來,因而都直接或間接地體現(xiàn)了某種精神生命。他指出:“人文科學的確比自然科學優(yōu)越,因為它們的對象不像后者的那樣是在感覺中給予的表象,不單純是在意識中對實在的反映。它們的對象首先和主要是一種內在的實在,一種在內心得以體驗的關聯(lián)。”顯然,我們不能、也不應把歷史認知的對象簡單地等同于那些沒有多少內在精神價值的自然對象。各種社會歷史實在,當作為理解的對象而被呈現(xiàn)時,我們必須注意其原始的生命關聯(lián)。這意味著,歷史實在不僅是歷史個體精神的創(chuàng)造物,而且還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對歷史對象的理解,我們側重的是領悟其所體現(xiàn)的內在精神生命,而非如自然科學那樣將之演繹式地歸附于某種普遍的因果規(guī)律之下。只有盡可能充分地挖掘理解對象的生命意蘊與歷史關聯(lián),我們方能更深刻地理解歷史,才能更準確地領悟歷史中蘊藏的人類精神生命。

然而,理解對象的生命關聯(lián)性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就如狄爾泰所作的維柯式斷言,“精神能理解的,只是它所創(chuàng)造的”,由于歷史實在均由人類自身所創(chuàng)造,所以我們應該能對它們做出準確的認知。另一方面,狄爾泰本人也承認正是理解對象的這種特質給我們帶來了困難:作為一種歷史性的生命關聯(lián)產物,社會歷史實在均都由獨特的生命個體根據特殊的思想意圖在特定的生命關聯(lián)中所創(chuàng)造,因而具有特殊性和個別性。但歷史理解的問題是,我們怎樣才能把對這些特殊物的認知帶入到一種普遍有效的層面?歷史理解首先是針對個別物,力圖對它們作一種客觀有效的把握。理解和解釋對于人文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狄爾泰深以為然的是,人文科學研究方法的確定性完全依賴于對個別物的理解能否被提到普遍有效性(dieAllgeme-ingultigkeit)這一高度。正因如此,人文科學中理解對象的生命關聯(lián)性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學認知的特殊問題:在理解特殊與個別性的歷史實在時,我們怎樣才能獲得一種普遍有效的知識?換言之,我們怎樣才能普遍有效地理解他人的生命表達、進而獲得關于歷史世界的一種普遍有效的知識?歸根結底,我們如何確保人文科學知識也能擁有近似于自然科學知識的那種普遍有效性?可以說,理解對象的生命意蘊性特點是造成狄爾泰生命解釋學中二難困境的一個首要因素。

二、理解主體的生命本質與認知目標的科學要求

自從赫爾德提出“要沉浸到全部歷史中去,要在萬物中感同身受”的歷史研究要求以來,19世紀的西方人文科學家們在歷史認知活動中將集注的目光主要偏向理解的對象,而理解主體作為生命存在的歷史性特質卻未能吸引更多的眼球。施萊爾馬赫在其普遍解釋學中主張,為了消除文本與讀者在時空上的距離以避免對文本的誤解,理解者應盡可能全面地把握文本由之而出的歷史語境,盡可能充分地掌握作者原初的創(chuàng)作心境,以實現(xiàn)對文本的“重構式的”理解,甚至達到“比作者本人還更好地理解他自己”的那種理想境界。

然而,真正的歷史意識指向的不僅僅是歷史理解的對象,其實還有理解的主體。盡管稍后的蘭克(R.vonRanke,1795~1886年)已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歷史學家不可能在毫無預設的情況下展開工作,但他依然主張歷史學家應該忘卻自我,并“依照其原樣”地、客觀地重構歷史。19世紀的人文科學家愈益意識到,“依照其原樣地”重構過去,這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狄爾泰就已較為充分地注意到歷史理解主體本身的歷史性特質。美國學者巴姆巴克先生就指出,在狄爾泰那里,“歷史性”概念不僅指對象而且也指主體,不僅指主體的認知方式,也指主體的存在方式是歷史的。

歷史理解的主體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早在1883年的《人文科學導論》第一卷中,狄爾泰就嚴正批判了康德等人對認知主體純然抽象的構想,認為他們“所設想的認識主體的血管之中并沒有流淌著真正的血液,而毋寧說只存在作為某種單純的思想活動的、經過稀釋的理性的汁液?!睂Υ耍覡柼┨岢隽怂^的“整體性原則”,要求把理解主體作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整體看待,人的精神生命不僅具有理性這一基本成分,而且還包括不可或缺的非理性因素,理解主體是知、情、意的有機統(tǒng)一。這意味著,不再可能存在一個清除了情感與意志成分、擠干了真實血液、因而被人為地抹平了各種棱角而無個性差異的抽象主體。理解主體必然在情感與意志等方面存在多種主觀差異,必然具有獨特的個性。狄爾泰指出,我們每個理解主體都受到自身意識的限制,個人獨特的意識將其主觀性賦予我們所理解的一切對象。有鑒于此,我們如何可能抹去自身的主觀性而客觀地去理解對象?

其次,歷史理解的主體還是一個具有歷史存在性的生命個體。這即是說,一切理解主體總是置身于特定的歷史關聯(lián)中。對歷史實在的理解,他既無法擺脫自己的主觀偏見和先前假設,也無法脫離當下的風俗習慣和輿論導向,更不可能對當前的時代精神視而不見和聽而不聞。

歷史個體,無論所作為歷史實在的創(chuàng)造者還是理解者,都以自我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封閉世界,展現(xiàn)為諸多相對自足的萊布尼茨式的“單子”。美國學者林格指出,“解釋學起源于主體間性的斷裂?!鄙忉寣W中對歷史實在的理解歸根結底就是諸多生命個體相互間的溝通。盡管狄爾泰相信生命個體普遍擁有共同的人性,然而主體對歷史實在的理解畢竟是兩個相對自足性世界之間的相互溝通。個體怎樣才能把那些經由感官而獲得的獨特的生命表達提升到一種普遍有效的客觀理解層次?簡言之,具有主觀性和歷史性的理解主體怎樣獲得關于歷史實在的普遍有效性知識?理解主體與理解對象的生命特性決定了兩者間的完全重合可能成為一個永遠難解之題。理解者應該“依照其原樣”去理解歷史,蘭克曾經提出的這一要求現(xiàn)在幾乎可以被視為一種歷史認知中的“烏托邦”。三、理解活動的生命特性與認知目標的科學要求

社會歷史實在是人文科學研究的直接對象。由于歷史實在具有內在的生命意蘊并牽涉到某種歷史性的關聯(lián)從而區(qū)別于自然科學的對象,所以對歷史認知的方式也相應地有所差異。狄爾泰明確指出:“我們說明的是自然,而理解的則是精神牛命?!崩斫馐侨宋目茖W中把握歷史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認知方式。對人文科學認知方式本身的規(guī)定直接制約著人文科學的認知結果,影響著對人文科學之“科學”身份的認同。

自17世紀西方哲學實現(xiàn)認識論轉向以來,人類針對外在世界的主導性認知方式先后遭遇了兩次嚴重的危機。在我們看來,無論是經驗論者著力強調的觀察實驗與經驗歸納方法,還是唯理論者極力推崇的理性演繹方法,它們其實僅僅是人類理性的不同方面。隨著近代西方哲學的演進,在徹底貫徹經驗論原則的前提下,休謨的懷疑論從經驗歸納方面表明人類理性能夠擴展認識范圍但缺乏普遍有效性。與此同時,以萊布尼茨一沃爾夫哲學為代表的唯理論哲學也漸次從理性演繹方面暴露出人類理性的另一局限,即它雖能保證了認識的普遍有效性卻不能拓展認知的范圍。以上兩方面困境首次展現(xiàn)出人類理性這一主導性認知方式的危機:無論憑據經驗歸納還是依靠理性演繹,人類理性似乎都無法提供普遍有效的知識。令人振奮的是,康德在其批判哲學的“哥白尼式革命”中,通過對先天綜合判斷的解析與建構,他將人類理性認知能力中經驗論與唯理論曾各執(zhí)一端的兩方面有機地整合,最終宣告“人的知性為自然立法”!這表明,康德從先驗哲學層面成功地克服了人類主導性認知方式遭遇的首次危機。我們看到,沿著康德先驗哲學的思路,德國古典哲學所討論的人類理性認知能力最終在黑格爾恢弘的思辨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中得到極度張揚。

然而,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隨后的崩潰表明傳統(tǒng)的理性主義哲學業(yè)已窮途末路。另一方面,由人類理性日漸促成的扭曲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也使人越發(fā)意識到理性本身確有其局限。理性并非萬能!作為對傳統(tǒng)絕對理性主義哲學的反抗,非理性主義哲學在狄爾泰生活的世紀應運而生。以叔本華和尼采為代表的非理性主義者們認為,不僅是某種非理性之物構成了世界的基礎與本質,而且我們也只能以一種非理性的方式去把握外在世界,理性的認知方式不適合、至少不能深入地而準確把握世界的本質。從認識論角度觀之,非理性哲學的興起可以說給傳統(tǒng)以理性為主導的認知方式帶來了第二次危機。

如果說,上述第一次危機揭示了人類的主導性認知方式對經驗歸納能力與演繹分析能力進行綜合的必要性,那么第二危機預示的則是人類的認知方式對自身意識活動中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予以綜合的必然趨勢。它意味著,要對外在世界、尤其是對已然深深留下了人類精神生命烙印的社會歷史世界進行全面而深入地認知,我們必須采取一種更周全、更妥當?shù)恼J知方式。

施萊爾馬赫在建構其普遍解釋學過程中曾著力探討了心理學的解釋方法。他認為這一解釋方法需要一種心靈上的預期(dieAhnung)或預感行為(cindivinatorischesVerhahen)的參與。正如洪漢鼎先生指出,施萊爾馬赫論及的預感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轉換,一種把自己置于作者的整個創(chuàng)作中的活動,一種通過想象、體驗去對作者創(chuàng)作活動的模仿?!憋@然,某些非理性因素構成了這種預感和心理轉化過程的必要成分。而稍早于狄爾泰的德國歷史學家德羅伊森(Droysen,1808~1884年)則更明確地指出了理解過程中的非理性方面。在他看來,對于歷史世界,“理解可能是適合人類的最完美的一種認知方式。這是一種直接的、突然的過程,它并不需要對那些活躍于其中的邏輯機制有所意識。因此,理解活動就像是一種直接的直觀……”德羅伊森和施萊爾馬赫的理解觀表明,理解活動雖然主要表現(xiàn)為一個理智性的過程,但從根本上說,它畢竟融合了理性與非理性的認知因素。

狄爾泰無疑受到了上述哲學發(fā)展理路的影響,從而較為充分地注意了理解活動的生命特性。作為活生生的生命個體,理解主體不僅是一種理性的、還是一種非理性的存在物,主體的精神活動表現(xiàn)為一個理性與非理性因素的統(tǒng)一體,具體包括了知、情、意三種基本成分。生命個體的一切活動必然帶有生命的特性。狄爾泰清楚地意識到,盡管三種成分在生命個體的不同活動中所起的作用與身居的地位并非處處都能等量齊觀,但它們總是內在地相互關聯(lián)。故而,理解主體的任何一種活動都同時包含著不同程度的理性與非理性因素,歷史認知活動亦毫不例外。

為了“從生命自身”、在其“原初狀態(tài)”中把握精神生命,1900年以前,狄爾泰較為重視內省和直接的自我觀察等心理學方法的認知性作用。但是,這種認知方法的正當性和有效性受到廣泛的質疑。1900年在實施解釋學轉向后,他開始探討較為理解這一認知方式。具體說來,狄爾泰對理解活動的本質性構想表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首先,由于信奉施萊爾馬赫關于人類本性同質的浪漫主義思想,狄爾泰在早年就曾保留了前者提出的心理預期這一非理性的認知成分,認為預期有助于文本理解。其次,在后期的《對他人及其生命表達的理解》一文中,狄爾泰指出,要從眾多復雜而零散的生命表達中把捉到內在的精神性結構關聯(lián),一方面我們必須借助理性的歸納推理,另一方面還必須考慮到生命表達由之而出的那種特定的生命關聯(lián),也即是需要考慮特定的環(huán)境因素對生命個體從非理性方面對其生命表達活動的影響。只有從理性與非理性兩方面著手,我們才能從歸納所得的內在精神關聯(lián)出發(fā)而推斷生命個體在未來相似的境遇中的生命活動。狄爾泰明確表示這種推斷根本說來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與客觀有效性,僅僅是一種心理上的預期。最后,狄爾泰在對理解的最高級形式的討論中進一步發(fā)揮了施萊爾馬赫重構式的理解觀。在他看來,我們需要把在自身中體驗到的知情意之間的結構關聯(lián)移入到對他人的理解中,并據此按照事件之進展順序在我們心中完成一種重新體驗和重新構建。此過程完成的理性根據盡管在于那近似客觀的結構性精神關聯(lián),然而它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于一種非理性的想象活動,甚至在那貌似客觀的結構性精神關聯(lián)中,也絕非理智成分的純然存在,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同樣占有一席之地。據此,理解主體試圖重新體驗與建構的絕不僅僅是他人生命中的理智過程,而是同時關涉理智、情感和意志三方面。顯然,狄爾泰吸納了施萊爾馬赫的心理學解釋方法,只不過把該方法以一種更具技術性的方式予以了貫徹。也即是說,在狄爾泰的后期思想中,心理學和解釋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解釋學更直接地先行鋪墊了心理學分析道路。正如美國著名學者馬克瑞爾先生所言,狄爾泰后期并不是放棄了早年的心理學設想,而是在構建生命解釋學的過程中把心理學與認識論和方法論聯(lián)系起來,重新考慮心理學在人文科學中的地位問題。

以上可見,從理解對象與理解主體的生命意蘊出發(fā),狄爾泰在構想理解這一歷史認知方式時,較充分地注意到了其生命特性,從而將理性與非理性的認知成分融于其中。也就是說,他并沒有像傳統(tǒng)理性主義者那樣完全從絕對理性的角度透視理解性的認知過程,而是在剖析理解活動中理性因素的同時,也辯護了非理性因素的合法地位。但是,根據自然科學的認知模式,認知結果的普遍有效性必須獲自于理性對認知過程的絕對監(jiān)控。以這一標準來看,那介于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的理解性認知方式怎么能夠確保歷史認知的普遍有效性?顯然,這又從另一個方面造就了狄爾泰生命解釋學中認知主題的生命傾向與認知目標的科學性要求之間的二難困境。

第5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醫(yī)學是“以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其載體是人的生命,其目的是無限地接近人類生命過程的真理。醫(yī)學的研究對象本質上是人類的生命過程,并且醫(yī)生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識與經驗來保護人們的健康,消除他們的疾苦。醫(yī)生賴以進行工作的基礎是醫(yī)學科學技術,但由于他的工作對象是人,而人是自然屬性、心理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tǒng)一體,因此醫(yī)學不是一種單純的科學技術,而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高度結合體。

1醫(yī)學的屬性

醫(y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十分顯著,首先作為醫(yī)學研究對象的人,具有自然屬性。其次醫(yī)學研究和醫(yī)療活動具有豐富的自然科學內涵,都必須堅持“客觀性的原則,堅持可檢驗性、可證實性、可重復性的原則”。在臨床實踐中,醫(yī)學的自然科學精神以求真、求實和推崇理性為特點,強調尊重臨床客觀事實、尊重醫(yī)學規(guī)律、遵循實證方法和規(guī)范的程序;強調臨床發(fā)現(xiàn)的客觀性、精確性和效用性;強調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作用。同時,醫(yī)學還具有顯著的人文科學性質。首先,作為醫(yī)學研究對象的人,不僅具有自然屬性,而且具有人文屬性。人不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會存在物,人之為人,就在于其有精神活動、能夠能動地改造環(huán)境;人以社會的方式存在,人的生存不僅要與外界交換物質,而且要與他人、與社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聯(lián)系;人的健康狀況與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動、與人賴以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醫(yī)學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也必須建立在對人的精神活動的認識、對人與社會的聯(lián)系的基礎之上。其次,醫(y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還突出地表現(xiàn)為,醫(yī)學研究和醫(yī)療活動是以對人的尊重、對人的生命的關愛為基礎的,沒有對人的尊重和關愛就沒有醫(yī)學,治病救人,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永遠是醫(yī)學的永恒目標,是醫(yī)務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醫(y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和人文科學性質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阿拉木圖宣言中對健康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健康不僅是人體的生理健康,而且還包含個體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tài)。健康等于身體、智慧與心靈的和諧統(tǒng)一。醫(y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為患者的疾病痊愈提供物質保證,軀體的健康是一個人整體健康的物質基礎,沒有軀體的健康,心理和社會的完滿狀態(tài)無從談起。醫(yī)學僅僅解決患者軀體病痛是遠遠不夠的,而醫(y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為患者的身心康復提供精神支持。人是軀體和心理的統(tǒng)一體,疾病過程同時體現(xiàn)在軀體和心理兩個方面。在軀體受到侵害的同時,心理也遭受到惡性刺激,而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又會直接影響疾病的轉歸和預后。在不同的疾病過程中,心理疾患和軀體疾患的關系可能有主次地位的互換,但不可能是有無狀態(tài)的取舍?;颊咝睦韱栴}處理是否成功,直接關系著對患者軀體問題的處理結果。醫(yī)學技術手段解決的是患者的生理痛苦,醫(yī)學人文方法安撫的是患者的心理沖突,醫(yī)學科學將患者從病魔的陰影下挽救出來,將活著的希望帶給患者,使患者獲得有限的具體的滿足;醫(yī)學人文精神將患者從心靈的煎熬中解放出來,將生命的價值賦予患者,使患者獲得無限的永恒的生活激情。

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后,自然科學各領域的成就在醫(yī)學領域高度滲透,使醫(yī)學獲得了長足進步,從而形成了生物醫(yī)學模式。生物醫(yī)學模式持續(xù)了大約400年,從生物學角度真正科學地認識、診斷和治療疾病。應該承認生物醫(yī)學模式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功不可沒,在人類對抗疾病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不過,生物醫(yī)學模式主要是從人的自然屬性看問題,往往忽略人的社會屬性,追求的是疾病與治療的線性因果關系。生物醫(yī)學模式是將疾病從人體中分離出來,作為自然界的一種實體來研究的。對于疾病機械性的認識導致了醫(yī)療服務的“機械化”,對疾病的診療亦進入了流水線式的作業(yè)程式。因此在臨床實踐中,醫(yī)務人員形成了“以疾病為中心”的診療模式,往往把患者的軀體從生命的整體中剝離出來,醫(yī)生眼睛里只有病原體、癥狀、病灶……活生生的、整體的患者漸漸地從醫(yī)生的視野中淡出;醫(yī)生更多地是關心這個病是否可治、能治,關注檢驗報告上的客觀數(shù)據,而不是這個人的主觀感受和生命的價值體現(xiàn)。

2新醫(yī)學模式的內涵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改變以及疾病譜的變化,生物醫(yī)學模式和“以疾病為中心”的醫(yī)療服務模式逐漸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1977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內科學教授恩格爾首先提出“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對疾病的發(fā)生和變化,由生物層次探究到社會層次。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不僅重視生物因素,也同樣高度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對疾病與健康的影響。它認為人類健康的維護取決于醫(yī)療技術、生態(tài)環(huán)境、文化心理、生活方式、衛(wèi)生保健政策、經濟發(fā)展等因素,也起著某種程度的決定性作用。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對人的屬性的認識,包括了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提出充分體現(xiàn)了醫(yī)學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有機統(tǒng)一體。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要求臨床診療模式從“以疾病為中心”轉變?yōu)?ldquo;以患者為中心”,要求醫(yī)生在臨床實踐中全面接觸患者,要在情感上和實踐上體現(xiàn)出對患者整體人的理解。不僅要對患者的生理機能完全掌握,而且必須深入了解患者的非醫(yī)學問題,如心理問題和社會處境等,并作出充分反應,綜合分析,從而提高醫(yī)療效率,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3新醫(yī)學模式下青年醫(yī)生的培養(yǎng)對策

在5年的大學本科學習過程中,《醫(yī)學倫理學》、《醫(yī)學心理學》等醫(yī)學人文課程給學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話就是“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yī)學模式轉變?yōu)樯?mdash;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印象深刻的原因主要是覺得這句話的意思很難理解,醫(yī)學是一門很客觀實在的學科,而這句話讓人感覺“看不見,摸不著”,不象解剖學、生理學等課程,每一個理論都有實在的物或者是實驗結果證實,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以后,才逐漸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而工作時間越長,對這句話的理解就越深。例如,一個患者從住院治療開始,作為主管醫(yī)生就得要開始詢問患者病史、做體格檢查、開各種實驗室及器械檢查,然后綜合這些結果做出臨床診斷,擬定治療方案,進行對因及對癥治療。這些醫(yī)療行為的目的主要是運用目前已知的檢查治療手段來盡可能的發(fā)現(xiàn)患者的病因、恢復患者的軀體健康,是“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生物部分”。在治療的過程中,無論你是主動還是被動,作為醫(yī)生都會或多或少地接觸到患者對疾病的焦慮、恐懼,對治療的意愿、信心、態(tài)度,患者的文化修養(yǎng),患者的性格等個人人格特點,同時患者的家庭狀況、經濟狀況、社會關系等等都會介入到治療過程中。這些工作可以被稱之為“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心理—社會醫(yī)學部分”,尤其在腫瘤臨床工作中,這些因素尤其突出。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入院時都已不能治愈,而只能是通過藥物治療盡量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因為癌癥在公眾心目中的整體印象仍是“不治之癥”,因此許多患者及其家屬對病情都有一個從難以接受到逐漸接受的過程,治療過程中假如治療效果不好,怎樣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正確接受病情、積極樂觀地接受治療是內科治療的重要部分。這時候單純依靠癥狀、體征、實驗室及器械檢查結果都已無能為力,只能在診治過程中醫(yī)生與患者及其家屬間建立互信的基礎上,依靠醫(yī)生對患者心理的掌握、性格的了解,采取患者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談話,才能讓患者從容地接受病情及治療效果,抱著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進行治療,才能盡量避免患者產生消極悲觀甚至輕生的念頭,從而有利于下一步治療計劃的實施。無視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心理特點,粗暴的談話方式只能適得其反,對治療產生不良后果。#p#分頁標題#e#

記錄患者的病史及書寫反映診治過程情況的病程記錄是臨床醫(yī)生日常工作的重要文書工作,醫(yī)療文書既是患者的治療日讠志,同時也是發(fā)生醫(yī)療糾紛時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證據。病史記錄包括現(xiàn)病史、過去史、個人史及婚育史、家族史等,現(xiàn)病史、過去史主要是著重于患者自身生理特點尋找疾病的線索;個人史及婚育史、家族史要求記錄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點、所從事的職業(yè)、社會活動范圍、家庭狀況、家庭成員患病情況等,這些無非都是希望從心理、社會方面能夠提供患者發(fā)病的原因,診治疾病的線索。病程記錄不僅要記錄患者病情的變化、診治過程,而且也要記錄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的重大心理變化,與家屬及其工作單位的重要談話內容等。這些工作無一不是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在醫(yī)療實踐工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所以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已經滲入到醫(yī)生的日常工作中。深刻體會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不僅是人性化醫(yī)療的要求,同時也對防范醫(yī)療糾紛、規(guī)避醫(yī)療風險起著重要作用。

醫(yī)學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高度結合體,可以把自然科學看作身體,而醫(yī)學的人文科學特點給這個身體賦予了會思維的頭腦。自然科學性質是醫(yī)學的自然屬性,人文科學性質是醫(yī)學的社會屬性,兩者的結合賦予了醫(yī)學鮮活的生命。動物和人都會生病,但只有人才會對疾病賦予某種意義。野生動物患病只有依靠身體的自然恢復力,而人患病,不管能否治療,都需要情感關懷。醫(yī)學的人文科學特點在醫(yī)學臨床實踐工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就是醫(yī)護人員應該具備醫(yī)學人文精神。熱愛生命是醫(yī)學人文精神的核心,救死扶傷,是醫(yī)學人道主義的目的,關愛生命和維護生命的健康則是醫(yī)學人文精神和醫(yī)學人道主義的切實體現(xiàn)。醫(yī)學的使命是消除人類的疾病及其痛苦。醫(yī)務人員面對的不是疾病,而是活生生的人。這就決定了醫(yī)療技術和人文關懷是醫(yī)療服務的兩個方面,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1]。

自古以來,東西方醫(yī)學均賦予了醫(yī)學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古今中外的歷史表明,大凡思想圣潔、德高望重之醫(yī)家,無不具有豐富的醫(yī)學人文修養(yǎng)[2]。“醫(yī)乃仁術”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給醫(yī)學下的定義,醫(yī)學不但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術,還強調醫(yī)者要有一顆同情患者、真誠地為患者解除痛苦的“仁愛”之心,尊重生命,關愛患者,充滿人道主義,做到“仁心仁術”兼?zhèn)洹?/p>

可見,“醫(yī)乃仁術”是醫(yī)術與醫(yī)德的統(tǒng)一,是醫(yī)學職業(yè)精神的寫照,要求醫(yī)者必須具備醫(yī)學人文精神。西方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誓詞中具體明了地闡述了“仁愛”信念:“吾將竭盡吾之能力與智慧,以己之才幫助病患;戒用醫(yī)術對任何人等以毒害與妄為……吾將以純潔與神圣為懷,終生不渝……無論何時登堂入室,吾都將以患者安危為念,遠避不善之舉……”。熱愛生命、關愛生命應當是一名醫(yī)生應當具備的人文精神,也是醫(yī)生職業(yè)道德的核心。

第6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人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主題,也是建立科學發(fā)展觀的一大要素。和諧社會當然應該突出和體現(xiàn)人文精神。生命科學為了順應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需求,不僅需要實施以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為核心內容的科學教育,也需要實施以可持續(xù)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及團結協(xié)作精神為主要內容的人文教育。科學本身是有靈魂的,這就是科學的人文性。

一、對科學教育的人文性的認識和分析

科學教育的人文性是指在科學教育中,不僅應當向學生傳播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更為重要的,應當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形成科學態(tài)度,具有科學精神??茖W發(fā)現(xiàn)艱難曲折的過程,鑄就和提升了科學家百折不撓、追求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堅定信念等優(yōu)秀品格和精神,體現(xiàn)了一種可貴的人文情懷和人格魅力。我們應當引導學生理解科學家在科研過程中的作用,體會科學過程對人性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無數(shù)事實表明,人性是隨著科學發(fā)現(xiàn)而一步步地提升的??茖W,作為一種認識真理的探究活動,是培養(yǎng)民族新觀念、新精神的催化劑。如達爾文的進化論對人的自然屬性作了最深刻的揭示,使人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物,而是由生物進化而成的,人的原罪也由此而不復存在。人們毋須在人間贖罪,而必須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科學的發(fā)展,并不局限于研究對象本身所發(fā)生的進步和變化,它總是要提出新的概念,開拓新的傳統(tǒng),使原有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以至整個文化傳統(tǒng)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使人類能重新定位自己,進而擁有一個逐漸進步、更為深刻的人文觀念,為人的生命尋找更有意義的人文價值。我們可以斷言,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一樣,對于人的精神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也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它是人類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在不斷追求和發(fā)現(xiàn)真理的同時,它也在不斷追求美和發(fā)現(xiàn)美,給人的心靈以莫大的快慰,使人變得更加純粹和高尚。這也反映了新課標將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列人教學目標的可行性。

二、生物學與人文視野的重合

生物學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它與人文科學有密切的聯(lián)系。

第一,生命科學和人文科學都是人類在改造和適應自然的過程中產生的,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二者密不可分。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詩經》中,就記述有幾百種動植物,并對一些生命現(xiàn)象進行了描繪。當時的人文科學家在自然科學中也多有建樹。像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達?芬奇,既是人文學家,又具有豐富的解剖、數(shù)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知識。直到十四世紀以后,生命科學才從人文科學中獨立出來,并迅速崛起。

第二,科學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弘揚人文精神的目的,是要理解和把握人類生存的意義,追求崇高的理想,并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文因素和科技因素都能給予一種人文關懷。而生物學正是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自然科學。

第三,生命科學與人文科學在思維方式上存在著一些共同之處。生命科學除了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以外,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逆向思維也同樣重要。如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提出,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無不閃耀著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光輝。

三、生物學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人文素質教育是以傳授人文知識為主,以發(fā)展學生對社會關系、人際關系、物我關系的認識和處理能力,影響學生形成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生態(tài)觀和審美觀等為目的的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在生物學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應從培養(yǎng)學生關愛自我、關心他人、關懷社會、關注自然的態(tài)度入手。

1.關愛自我

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是擁有獨立人格的人。在生物學教學中應要求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樂于保留自己的不同觀點,并有批判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意識。要敢于質疑,善于反思。作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對充滿好奇的生命世界及其成果應給予深刻而理性的引導,對學生探究過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應給予表揚、保護和推廣。

2.關心他人

人文精神所關注的不僅是作為個體的人的發(fā)展,而且還要關注作為社會存在的人的發(fā)展。人作為社會存在必須學會合作,即豐富多樣的人際交往互動。交流合作,就是與不同的人打交道,通過交流、請教、咨詢可以獲得知識信息。合作,或為加強力量,或為取長補短,要的就是通過不同方式,都有助于完成科學任務。要尊重、理解他人,并樂于與他人合作。要承認人的個體差異,并對不同認識持寬容態(tài)度,尊重不同的觀點和生存方式。

比如,能耐心聽取他人意見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或受到啟發(fā),理解合作的互利性;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合作的愿望,給他人協(xié)助自己的機會并主動配合別人。

3.關注社會

通過生物學教學,可使學生集會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競爭機制,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境和積極主動的生活態(tài)度。將生物學知識、技能遷移到社會活動的參與中,指導其生活實踐。生物學還能傳授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倫理和環(huán)境道德的系統(tǒng)知識,使學生明確公民的社會責任,認識科學技術的非人道后果,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間相互促進和制約的關系。必須堅持科學發(fā)展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相一致的觀念。

4.關懷自然

第7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關鍵詞:科學觀念;實踐觀;辯證唯物主義

一、科學的進步與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的當展

科學是人類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人類哲學思維極其重要的基礎??茖W發(fā)展既反映并推動著實踐的進步,又要求和促進著哲學的發(fā)展。恩格斯早就指出,隨著科學的每一個劃時代的發(fā)現(xiàn),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當時科學發(fā)展的最高成就,從中提煉出具有時代意義的哲學問題,促成了哲學形態(tài)的變革與發(fā)展,形成了科學的哲學世界觀。一百多年來,隨著人類實踐不斷深入,科學也在迅猛發(fā)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當代科學體系。今天,關注人類科學的時代性發(fā)展,提升和概括當代科學的哲學意蘊,建構當代形態(tài)的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和科學觀,是當展哲學的重要前提和當然內容。

科學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有力杠桿,在經典作家那里把科學界定為“一般社會生產力”,科學的發(fā)展有力地推動者社會生產的發(fā)展。而“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同時,實踐的內容和形式又不是一成不變的,科學的進步必將導致人類實踐觀的時代性發(fā)展。

20世紀以來,以牛頓經典力學為標志的經典自然科學到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主干和基礎的現(xiàn)代非經典自然科學是人類認識領域的重大創(chuàng)造,近現(xiàn)代史上的三次工業(yè)革命則是科學在實踐領域的具體體現(xiàn)。而在當代,科學呈現(xiàn)出整體化地趨勢,深度分化和高度綜合是當代科學的突出特征。與此相對應,當代新技術革命在實踐領域的反映就是誕生了以電子計算機所帶來的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一系列高新技術。當代自然科學與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的關系表現(xiàn)為自然科學成果的取得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因此,自然科學的突破性發(fā)現(xiàn)必將導致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的變革。

人文社會科學的可能性表現(xiàn)為人應該成為科學的對象,而人是實踐的主體。因此,人文社會科學的產生與發(fā)展必將對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的當展帶來影響。

近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產生標志是維科《新科學》的出版,在本書當中,作為“新科學”研究對象的是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發(fā)展。維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標界,是因為在他之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都傾全力研究自然界,而忽視了對人類世界的研究。維科創(chuàng)立了“認識來源于實踐創(chuàng)造”的哲學原則,認為人之所以能夠認識人類社會和人的歷史,因為這個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本來就是由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科學》中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兩條規(guī)律:即“以己度物”(“人把他自己當作權衡一切事物的標準”)和類概念(即用一個具體的形象來代表一類抽象性質,形成想象性的類概念。)由此可以得出,人文社會歷史科學的客觀真理性基于“主客同一”、“知行合一”。在此基礎上,他解決了人類如何由野蠻發(fā)展為文明這一問題。

作為維科《新科學》的人文社會科學思想的發(fā)展,??略凇对~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中說:人文科學“這個認識體系把作為經驗存在的人當作自己的客體”。他進一步說,只有在特定的認識類型中,人才會作為人而不是作為物,成為人文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的對象,反過來說,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文科學才會真正的出現(xiàn)。也即是說,人真正作為科學的對象出場,以及人文科學的真正出現(xiàn),均與科學理念的進步和知識類型的轉型密不可分,而與我們是否一般地研究了或者談論了人沒有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是社會的人這一命題。

認為人的科學和自然科學是一門科學(把自然和人兩方面統(tǒng)一起來),認為人的歷史過程就是“人的自然化”(這里的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機的身體”――人的肉體和具有受動性的人的感覺和外部自然,即“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和“自然的人化”(這里的人是是歷史(自然)形成的,是通過對象化活動實現(xiàn)與自然的統(tǒng)一)的過程,得出“人是自然科學的直接對象”、“自然界是關于人的科學的直接對象”的結論。

在當代,人的主體性條件即是當代實踐的結果,也是當代實踐賴以形成和發(fā)展的前提。其中,人的主體性需要和利益是當代實踐的強大內驅力,人的主體能力是當代實踐得以展開、實現(xiàn)和發(fā)展的先決條件,主體思維方式是強化當代實踐的重要精神力量,而以當代科技為主干的工具、方法、系統(tǒng)是決定當代實踐效率和效益的關鍵性中介。

二、科學思維方式的轉變與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的當展

認識與實踐在人類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相得益彰,彼此促進、共同發(fā)展。思維作為一種認識活動,是科學觀念的載體,哲學思維必須訴諸實踐、指導實踐,變?yōu)槿罕姷男袆?,化作對世界進行革命改造的物質力量。一百多年來,的每一步重大發(fā)展幾乎都是伴隨著科學實踐觀的發(fā)展并以它作為理論先導的。因此,科學思維方式的轉變必將對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的當展產生積極

影響。

通過“一個民族想要想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钡纫幌盗薪浀渥骷业拿枋?,可以得出:創(chuàng)新型思維對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的發(fā)展與變革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地位。

主體對世界的觀念掌握,是通過思維活動實現(xiàn)的,而思維活動又總是在一定的思維方式中進行的。在當代,大力發(fā)展思維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科學思維方式轉變的應有之義。主要表現(xiàn)為思維獨立性和想象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力是一切創(chuàng)造之源,創(chuàng)造力水平的高低是決定主體活動水平的重要因素。當代的競爭在于科技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在于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又在于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競爭。因此,只有具備了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主體才能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新知識、新創(chuàng)造,在競爭中獲勝。

在當代科學思維方式變革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種反映當代科學發(fā)展整體化趨勢的新的科學思維方式,即系統(tǒng)思維、互補思維。這種新的科學思維方式破除了阻礙自然科學研究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思想屏障,客服了經典自然科學思維方式的狹隘、片面的機械決定論,確立了當代科學發(fā)展共同遵循的觀念基礎和方法論原則。

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是科學的認識論,科學觀念是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思維方式和信念方法的集合。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是人類哲學史上唯一真正科學的實踐觀,它不僅批判地吸收了以往人類哲學思維的優(yōu)秀成果,在哲學方法論上實現(xiàn)了對舊哲學實踐觀的合理超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深植于人類實踐特別是無產階級革命實踐及其歷史發(fā)展之中。在今天看來,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仍然是一種科學的實踐觀,即使在將來,它也不會過時。因為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如實地反映了人類實踐的客觀性本性及其在人與世界關系中的實際地位,體現(xiàn)了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來理解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來成分的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原則,這些都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立足于當代科學,建構當代形態(tài)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是當前研究和發(fā)展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的一項重要任務。立足于當代科學,不僅是指應當將當代科學作為當展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的客觀依據,而且還意味著當展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對當代科學的合理理解來規(guī)范和促進當代科學的未來發(fā)展。建構當代形態(tài)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是指為了實現(xiàn)當代科學的合理理解,我們在考察當代科學時必須確立起與當代科學的時代特點相適應的視野、觀念、思路和方法??傊ㄟ^科學及科學觀念的時代性發(fā)展來對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進行科學的反思,當代形態(tài)的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必將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其形態(tài)也必將隨著科學及科學觀念的發(fā)展而實現(xiàn)整體更新。

參考文獻

[1]陶德麟,汪信硯主編.哲學的當代論域[M].人民出版社,2005.

[2]王貴友著.科學技術哲學導論[M].人民出版社,2005.

第8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討道地藥材的屬性及研究對策。方法 文獻分析加理論探討。結果 道地藥材具有科學和文化的雙重屬性。結論 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結合是道地藥材研究的必由之路,與地理標志的接軌有利于揭示道地藥材的文化屬性,連續(xù)變異的理念是揭示道地藥材科學內涵的鑰匙。

【關鍵詞】  道地藥材;地理標志;人文科學;連續(xù)變異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overy the attributes of chinese geoherbs and find it’s study strategy. metho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heory model structure. results both natural science and literae humaniores are attributes of geoherbs. conclusions natur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literae humaniores is the necessary way to study geoberbs. the concep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was favorable to discovery the literae humaniores properties. the theory about continuous variation was the key to found the scientific properties of chinese geoherbs.  key words:chinese geoherbs;geographical indications;literae humaniores;continuous variation     道地藥材的理念根植于傳統(tǒng)中醫(yī)藥理論,來源于生產實踐,它是一項古人評價中藥材質量的獨特標準。謝氏[1]指出:“道地藥材就是指在特定自然條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藥材,且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藥材在其他地區(qū)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為世所公認而久負盛名者稱之。”近年來,不少學者就道地性的表現(xiàn)形式及科學內涵、道地藥材的形成機理、道地藥材的質量評價及鑒別等問題展開研究和討論,并已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結果[2-9]。    作為中醫(yī)藥的精髓,藥材的道地性既有來源于歷史和文化的屬性,又涉及到遺傳、環(huán)境及生產實踐等方方面面。筆者從藥材道地性所蘊含的科學內涵和文化屬性相結合的角度,對其研究對策進行探討。

1  道地藥材是自然與人文結合的典范  

  作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道地藥材的優(yōu)良品質,除了中醫(yī)臨床療效外,還包括藥材的外觀性狀、采收加工和貯藏運輸方式,甚至可能也可以包括它的傳播方式、市場口碑等能讓道地藥材增值的任何因素。為此,肖氏[9]根據中藥系統(tǒng)演進的三大動力——遺傳變異、環(huán)境飾變和人文作用(含生產技術、臨床選擇、文化傳播、市場交通、社會政治等),及其對道地藥材形成的貢獻大小不一致這一事實,將道地藥材形成模式分為生境主導型、種質主導型、技術主導型、傳媒主導型以及各種多因子關聯(lián)決定型??梢?道地藥材不是個純粹的自然科學概念,它除了具有自然科學的屬性,還同時具有它的文化屬性和經濟屬性。有學者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比做人類的一雙眼睛,指出它們是認識世界的兩大工具。承認道地藥材具有人文科學的成分,就不能完全套用自然科學的思路和方法研究道地藥材。只有尊重道地藥材這個客觀事實,分清道地藥材這一概念所涵蓋的自然科學問題和人文科學的問題,并采用相應的手段去研究這些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認清道地藥材的科學本質。

    因此,必須要承認道地藥材是個已經存在的客觀事實,不論其化學組成的特征是什么,目前藥理藥效學能否證明其良好療效,也不論其遺傳上的特異性是否被揭示,環(huán)境對道地藥材的影響是什么,它作為一個被廣泛稱譽的地理產品,其經濟價值、市場信譽及產品的號召力都已使它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優(yōu)質”產品,既道地藥材的身份無須懷疑。一個道地藥材的產生可能起源于特點產地、特定加工、特定遺傳背景、特定文化背景、特定傳播方式等諸多原因中的一個或多個原因的共同作用,甚至不排除來源于歷史上的一個非常偶然的原因。它成為道地藥材的原因可能會被最終揭示,也可能會永遠遺失在歷史的長河里,但它作為道地藥材的屬性卻實實在在地留了下來,這個特定的屬性就是它產于某個特定的地方,并被廣泛承認具有優(yōu)良的品質,而且可以創(chuàng)造巨大的經濟價值。

    為此,道地藥材的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科學研究規(guī)律,不論是使用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手段,都應尊重學科本身的要求和規(guī)范,最主要的就是不能用自然科學的結果去揭示和懷疑道地藥材的人文科學內涵。總之,只有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進行完美結合,才能更科學更客觀地揭示道地藥材的本質。

2  與地理標志的接軌有利于揭示道地藥材的文化屬性

    地理標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s)和原產地命名制度在國外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法國一開始主要利用該制度對其國內生產的香檳酒和其他一些酒類進行保護。wto成立后,《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trips協(xié)議)明確將地理標志納入了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地理標志成了當今世界普遍關注的一項知識產權。我國自1999年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以來,已對500多個地理標志產品實施保護。2005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新頒布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正式施行。

   

trips第22條第1款將地理標志明確定義為“地理標志系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成員領域內,或來源于該領域中的某一地區(qū)或地方,而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與該地理標志來源相關聯(lián)的標志”。簡單地說,地理標志具有如下特點:①在漢語地理標志通常的結構是“地理名稱+商品名稱”,如紹興黃酒、鎮(zhèn)江香醋、(河南)道口燒雞、(遼寧)盤錦大米等;②結構中的地理名稱具有真實性,能夠說明所標示商品或服務的真實原產地;③地理標志所表示的商品或服務具有獨特的品質、聲譽或其他特征;④地理標志與其所標示商品、服務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征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這是地理標志的最本質特征。一個普通的地理產品名稱之所以能夠發(fā)展為地理標志,關鍵是因為商品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征與該原產地內的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人為因素有密切關系。這里的自然因素是指該地域所具有的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土壤、水質、物種等;這里的人為因素通常是指獨特的傳統(tǒng)生產工藝、配方、秘訣等。如新疆葡萄、西湖龍井茶等,都是當?shù)鬲氂械牡孛?、氣候、土壤、植物等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加上千百年來獨具特色的采制工藝,形成其獨特的品質特征。

    分析地理標志的特征,有助于我們認識道地藥材與地理標志的關系。從形式上看,不少道地藥材在藥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產區(qū)。如西寧大黃、寧夏枸杞、川貝母、川芍、秦艽、遼五味、關防風、懷地黃、密銀花、亳、宣木瓜、杭白芷、浙玄參、江枳殼、蘇薄荷、茅蒼術、建澤瀉、廣陳皮、泰和烏雞、阿膠、代赭石等[1],這一點與地理標志有異曲同工之妙。更重要的是,地理標志協(xié)議強調產品原產于某一地域,且其主要品質、聲譽或其他特征與該地理原產地密切相關,這一點與道地藥材完全一致。中藥道地藥材從選種、育苗、栽培、收獲到加工成品,無不是當?shù)厝嗣駭?shù)百年來辛勤的充滿智慧的勞動與自然環(huán)境的完美結合,因此,其藥材優(yōu)良品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就是“天、藥、人合一的作品”,即道地藥材是自然的恩賜與特定地域人民聰慧大腦完美結合的產物。由此可見,道地藥材的內涵里包括地理標志所要求的所有本質特征,即道地藥材是一類典型的地理標志產品。

    地理標志作為知識產權的一種,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其具有的巨大的經濟價值,體現(xiàn)為促成該商品具有某種獨特的品質、聲譽或其他特征的人的智力成果。與一般產品相比,地理標志產品是具有高質量、高知名度、高附加值的產品。同時,地理標志與其標示的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密切相關,它具有區(qū)別于其他同類產品的功能??梢?將道地藥材的概念與被世界廣泛理解并接受的地理標志和地理標志產品的概念接軌,不但有利于提醒人們重視道地藥材的文化屬性,還可以借鑒國際上地理標志產品研究的理論體系及思路方法,來研究和闡述道地藥材的科學內涵。同時,利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通過地理標志產品命名及其控制手段,確定道地藥材生產條件和生產標準,保證藥材的質量和特色,不僅有利于保護中藥道地藥材的文化精髓,促進道地藥材研究和發(fā)展,也是道地藥材走向國際化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已有不少中藥申請了地理標志,長白山人參、長白山的“中國林蛙”油、云南的“文山三七”等,為中藥道地藥材地理標志的推行積累了經驗。

3  連續(xù)變異的理念是揭示道地藥材科學屬性的鑰匙

    越來越多有關種內變異的研究表明,種內變異對中藥材表型性狀、遺傳變異及質量變異有巨大影響[10-16]。如中藥中所含化學成分是道地性的物質基礎,但不同產地同種中藥材中的同一個化學成分或有或無,或多或少,甚至存在數(shù)量級的差別,如甘草、龍膽、烏頭、黃芪、大黃、麻黃等[6,17],有時種內化學成分變異會遠遠超過種間的變異,如蒼術、關蒼術[13-16]。對此,黃氏等[2]指出,道地藥材包含的遺傳變異越多,產生外部形態(tài)、組織結構及化學組成差異的基礎越厚,其居群間的分化越深,這種分化又會隨著居群地理分布范圍的加大,表現(xiàn)為“地理宗”的分化,當“地理宗”間出現(xiàn)進一步趨異時就可能導致新種的形成。而道地藥材在生物學上就是指某一物種的特定居群,是由一定的土壤、光熱及陰濕等生境所決定的,有著比較穩(wěn)定的邊界,是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地方居群”(loca1 popu1ation),是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里生活著的自然的或人為的同種個體群,即道地藥材的生物內涵是同種異地。

   

而作為一個種下的特定居群,道地藥材與非道地藥材居群之間存在著一系列的過渡性和模糊性。肖氏等[7]指出,中藥的優(yōu)劣是源于種內居群的連續(xù)變異,道地藥材與非道地藥材間既連續(xù)又間斷,是量變、漸變。道地藥材本身的模糊性與質量評價工作的明晰性、品質變異的復雜多樣性與品質評價等級的階層正是道地藥材質量評價產生困惑的根本原因。黃氏[18]進一步分析了道地藥材的分子機理和遺傳本質,指出“道地性”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連續(xù)性,如性狀特征、次生代謝產物等的連續(xù)性是多基因控制的結果,即“道地性”是多基因性狀,表現(xiàn)為連續(xù)變異。并指出道地藥材性狀變異、化學成分變異所呈現(xiàn)出連續(xù)變異的特點,是其長期進化過程中適應地理環(huán)境的連續(xù)變異的結果。

    針對多基因的表達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以及環(huán)境連續(xù)變異的特點,道地藥材研究中應高度重視尺度效應(包括遺傳學尺度、生態(tài)學的尺度及由此引起的藥材質量變異的尺度)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同時,只有借鑒數(shù)量統(tǒng)計學的理論和方法,利用頻率、均數(shù)、方差等統(tǒng)計學指標,同時,配合適當?shù)亩嘧兞糠治鍪侄位蚰:C合評判手段,對道地藥材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并在居群水平上研究遺傳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才能充分認識道地藥材居群內和居群間(組內和和組間)的連續(xù)變異,并最終揭示道地藥材的品質特征和生物學本質。郭氏等[19]針對蒼術種內的連續(xù)變異,利用單株取樣大量的方法,結合均數(shù)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揭示了蒼術道地藥材揮發(fā)油組分的特征,即總揮發(fā)油含量顯著低,其歸一化百分含量大于1%的組分數(shù)目顯著高,蒼術酮加蒼術素的含量極其顯著高,而茅術醇加β-桉葉醇的含量極其顯著低,蒼術道地性在揮發(fā)油組分中的表現(xiàn)主要為蒼術酮、茅術醇、β-桉葉醇及蒼術素呈現(xiàn)出的一種特定配比關系。作者同時采用居群遺傳結構的分析,通過隨機擴增多態(tài)性(rapd)方法,證實茅山蒼術在長期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已經發(fā)生遺傳分化。類似研究,為道地藥材的居群生物學研究探索了方法。

   

總之,道地藥材的優(yōu)質性具有連續(xù)性、相對性和模糊性,它只是個量的概念,表現(xiàn)為適度的含量,特定的配比等,而非質的差別。連續(xù)變異作為遺傳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和必然結果,在某個特定的域值表現(xiàn)為藥材的“道地性”,因此,連續(xù)變異的研究必將成為揭示道地藥材生物學本質的一把金鑰匙。

【參考文獻】

  [1] 謝宗萬.論道地藥材[j].中醫(yī)雜志,1990,40(10):43.

[2] 黃璐琦,張瑞賢.“道地藥材”的生物學探討[j].中國藥學雜志,1997, 32(9):563-566.

[3] 胡世林.中國道地藥材原色圖說[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22-23.

[4] 王 強,徐國鈞.道地藥材圖典[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1-32.

[5] 肖小河,陳士林.論道地藥材的系統(tǒng)研究[j].四川中草藥研究,1991, 5(2-3):15.

[6] 胡世林.中國道地藥材論叢[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97.74.

[7] 肖小河.中藥材品質變異的生態(tài)生物學探討[j].中草藥,1989,20(8):42.

[8] 胡世林.中國道地藥材[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89-92.

[9] 肖小河,夏文娟,陳善墉.中國道地藥材研究概論[j].中國中藥雜志, 1995,20(6):323-328.

[10] 葛 頌,洪德元.泡沙參復合體(桔???的物種生物學研究ⅰ.表型的可塑性[j].植物分類學報,1994,32(6):489.

[11] 葛 頌,洪德元.泡沙參復合體(桔???的物種生物學研究ⅲ.性狀的遺傳變異及其分類價值[j].植物分類學報,1995,33(5):433.

[12] 葛 頌,洪德元.瀕危物種裂葉沙參及其近緣廣布種泡沙參的遺傳多樣性研究[j].遺傳學報,1999,26(4):410.

[13] osami takeda, eiji miki, makoto morita, et al. variation of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of atractylodes lancea growing in mt. maoshan area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j].natural medicines, 1994,48(1):11.

[14] osami takeda, eiji miki, susumu terabayaslli, et al. variation of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of atractylodes lancea growing in china[j].natural medicines,1995,49(1):18.

[15] osami takeda, eiji miki, susumu terabayaslli, et al. variation of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of atractylodes chinensis growing in china[j].natural medicines,1995,49(1):543.

[16] osami takeda, eiji miki,susumu terabayaslli, et al. variation of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of atractylodes lancea(thunb) dc. growing in shanxi and henan provinces, china[j].natural medicines, 1996,50(4):289.

[17] 胡世林.現(xiàn)代道地論概要[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1995,2(7):7.

第9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范文

關 鍵 詞:音樂教育 大學生 科學素質 培養(yǎng)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是培養(yǎng)音樂基礎教育師資的搖籃,今日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就是明日基礎教育戰(zhàn)線上的藝術教育主力軍,他們的綜合素質將直接影響到音樂基礎教育的質量。而目前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其綜合素質與社會要求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大學音樂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較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同時,更要注意培養(yǎng)具有較為完善的人格的與時俱進的音樂人才。

一、要著力培養(yǎng)音樂專業(yè)學生的人文科學素質

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教育旨在通過知識傳授和環(huán)境熏陶,使人類優(yōu)秀的人文知識成果及其所蘊含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人生態(tài)度、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內化為受教育者的品格、氣質修養(yǎng)、處世哲學。因此,在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技能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一是注重培養(yǎng)音樂專業(yè)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二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能力;三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質。音樂本身就是文化底蘊相當豐厚的藝術門類。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特別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增進對音樂的理解、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在大學音樂專業(yè)教學中,應該突出師范性特點,本著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減少專業(yè)必修課,增開專業(yè)選修課,增強課程的針對性、實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多元的文化觀,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合格

的音樂基礎教育工作者。

二、要著力培養(yǎng)音樂專業(yè)學生的自然科學素質

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從上高中起就遠離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素質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yǎng),而現(xiàn)代音樂人才不能不具備一

定的科學技術知識與技能,音樂教師更不能是科盲,提高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科學素質已成為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師范教育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為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開設科學技術教育課,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達到良好的效果?,F(xiàn)學校開設了音樂聲學、計算機音樂、電腦動畫與音樂課件制作、電腦音樂創(chuàng)作與制作、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等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自然科學素質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三、要著力培養(yǎng)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是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重要的教學目的之一。學生具備了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就能夠在藝術實踐、藝術活動中,將創(chuàng)新意識貫穿到理解、分析、處理藝術作品和表現(xiàn)藝術作品的整個過程中,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能夠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從未知到已知的藝術探索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巧,并能夠在前人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新情況,提出新問題,產生新的藝術觀點和見解。 因此,我們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素質列入到教學內容中,結合音樂教育學科的特點,以專業(yè)課程為基礎,以加強實踐技能訓練為重點,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專業(yè)知識和非專業(yè)知識、教師導學與學生自學、考試與檢測檢查結合起來,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途徑

1.重建適應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架構課程架構,是人才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前提。對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架構的設置,要與音樂教育專業(yè)人才綜合素質培養(yǎng)目標相協(xié)調、相一致,充分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充分體現(xiàn)當代人文藝術、音樂藝術發(fā)展的大趨勢。

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素質,應該包括教育專業(yè)學生所應有的思想品德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人文素質、專業(yè)知識和能力、專業(yè)水平以及教師職業(yè)素質。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內容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思路來設置。一是設置哲學、外語、計算機應用、大學語文、體育等公共必修課;二在保證學科體系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的前提下,規(guī)劃、發(fā)展和建設四個系列的課程群,即音樂理論與技能基礎課程群、作曲技術與指揮課系列課程群、聲樂表演與教學課系列課程群、鋼琴演奏與器樂課系列課程群;三是將教育科學課程,如音樂教學法、音樂心理學、音樂教育學、學科教育論作為必修課;四是設置比較寬泛的選修課程,如美術、寫作、教師語言藝術、電化教育、意大利語、德語、音樂美學、童聲合唱訓練、東西方音樂文化史、音樂學概論、MIDI技術與制作、現(xiàn)代錄音與錄音技術、舞臺藝術、教師口語、中學音樂課程設計、音樂教育管理等。

2.改革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的教學模式

一是因材施教。我們采取討論式、誘導式、問題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藝術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二是科學施教。我們改變那種一講到底的單一課堂結構,采用心靈感受式、直觀感知式、啟發(fā)討論式、反復討論式等方法,使課堂教學出現(xiàn)和聲立體美的效果,使學生保持持續(xù)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三是注重學生的藝術教育實踐。我們重構教育教學見習、實習計劃,在第一學年就安排一周見習,從第二學年開始,每學年安排二到四周時間到各學段實習,使之了解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學段教育教學的實際運作情況,讓學生盡早明確做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所應具備的能力,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器樂、聲樂考級活動,把考級作為原動力,以提高專業(y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