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冷門心理學效應范文

冷門心理學效應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冷門心理學效應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冷門心理學效應

第1篇:冷門心理學效應范文

【關鍵詞】行為經濟學;公選課;案例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仿真教學模式

【Abstract】The public optional course Behavioral Economics is a practical course,due to the environment where the student growing up,we need us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 to i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applying case education、multi-medium teaching model and simulation teaching model to this course,can get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Behavioral economics; The public optional course; Case education; Multi-medium teaching model; Simulation teaching model

行為經濟學是一門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guī)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作為高校公選課,受眾對象大都未非經濟學專業(yè)學生,不具備良好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為了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1 高校公選課《行為經濟學》的特點

1.1 課程的生動性

高校公選課不同于專業(yè)課,“公選課主旨在于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拓寬學生知識面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盵1]因此,公選課除了保證教學內容嚴格遵循教學大綱外,還必須保證課程的趣味性,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和黑板板書方式不能完全滿足這一要求?!缎袨榻洕鷮W》是集經濟學、心理學、行為理論為一體的課程,具有很強的互動性,也有很強的趣味性,更需要多元化的授課模式。比如“羊群效應”、“過度自信理論”等章節(jié),都脫胎于身邊真實的案例,如果只是傳統(tǒng)的板書加單一方向傳授,學生會覺得乏味,甚至會出現(xiàn)厭學情緒,但如果采用仿真教學模式,學生有真實的內心反應,就會對相關理論感受深刻,并能靈活地運用這些理論,課堂上就會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1.2 受眾對象的特殊性

從受眾對象的專業(yè)背景來看,各專業(yè)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公選課,因此,公選課的受眾對象專業(yè)背景不一,而且大都沒有系統(tǒng)學過經濟學理論知識,這就要求課程的設計不能太過側重理論,而是在于知識的廣而接受,要多結合具體的案例,深入淺出。

從受眾對象的年齡來看,大都為95后,他們從小就開始接觸電腦和網絡,思維活躍,接受信息的途徑也多種多樣,微博、微信、論壇等,所以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必須調用多媒體設備及其他教學手段,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公選課《行為經濟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

2.1 案例教學模式

公選課《行為經濟學》因其本身的特點和受眾對象的特點,純理論教學模式顯然不符合要求,必須結合具體案例教學,在案例中深入淺出講解,保證學生能理解課程精髓。根據(jù)選取案例的特點,可采用以下兩種案例教學法:

2.1.1 經典案例教學

行為經濟學脫胎于真實的生活,有不少經典案例,所以,經典案例教學必不可少,例如《社會規(guī)范成本》章節(jié),可采用“是否需要為了晚餐付費給你的父母”的經典案例,此案例有共性,不分年代不分文化背景,都適用;《相對論》章節(jié),可采用同學聚會攀比的案例,既經典又貼近當今媒體的熱點話題,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

2.1.2 流行案例教學

前文討論過這門課受眾對象的特殊性,除了經典案例教學外,還要搭配一些流行案例,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能更好的理解這門課程。例如《所有權的個性》章節(jié),可選取《愛情公寓》中展博將珍藏的變形金剛送給婉瑜的故事作為教學案例,這部電視劇在90后的認可度很高,采用他們熟知的案例既能加深對這一理論的理解,又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2.2 多媒體教學模式

正如前文所述,該課程受眾對象具有特殊性,所以課堂必須豐富多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備好一次課就相當于準備好一期節(jié)目。傳統(tǒng)課堂僅僅限于黑板板書,多媒體也僅僅停留在無設計的PPT上。事實上,多媒體的運用,不僅僅是靜態(tài)的PPT,還應該有聲音和視頻的配合使用?!缎袨榻洕鷮W》是融合了心理學的課程,所以在仿真式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加入背景音樂,加強心理暗示的效果,例如,在《反射效應》章節(jié),可以采用喜多郎的《革命家們》這首音樂,加強作抉擇的緊張氣氛;在《羊群效應》章節(jié)可加入日本海嘯后“搶鹽風波”的新聞視頻,視頻的展現(xiàn)比單純的口述更為生動。

2.3 仿真式教學模式

行為經濟學中有個重要的理論叫“前景理論”,該理論中的”確定效應“、“損失規(guī)避”和”參考依賴“三點就可以設計一個連貫仿真游戲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之間,多數(shù)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所謂“見好就收,落袋為安,稱之為“確定效應”;人們總是強烈傾向于規(guī)避損失:一定數(shù)額的損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強烈程度約相當于兩倍數(shù)額的獲益感受,這種心理感受稱之為“損失規(guī)避”;多數(shù)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jù)參照點決定,舉例來說,在“其他人一年掙6萬元你年收入7萬元”和“其他人年收入為9萬元你一年收入8萬”的選擇題中,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稱之為“參照依賴”[2]。

該仿真游戲環(huán)節(jié)設計如下:

(1)事先準備11塊德芙巧克力和一件高仿真冷門古董贗品,游戲環(huán)節(jié)老師提出需要11名參與者,選定10名參與者后,提出哪些人愿意得到現(xiàn)成的巧克力,放棄巧克力者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這個收益可能超過巧克力價值的10倍。按照多次測試經驗,一般都會有9名同學選擇得到巧克力,剩下的1名將進入下一步游戲環(huán)節(jié)。如果這一輪10名同學都選擇獲得巧克力,那么可以在未參與聽課者中,再挑選一位敢于挑戰(zhàn)的同學。這一環(huán)節(jié)選擇巧克力和選擇不確定收益的人數(shù)比,可以充分證明“確定效應”的作用,讓學生記憶深刻。

(2)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老師拿出贗品,不告知學生這是贗品,并講述事先準備好的歷史故事,然后讓選擇參與挑戰(zhàn)的同學用他手邊價值最高的商品做交換,此時,注意觀察選擇巧克力的同學的表情和舉止。根據(jù)經驗,在實驗中,有同學愿意用最新款IPHONE作為交換,其他未能參與的同學懊悔不已。這一對比又證實了“參照依賴”效應。

(3)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老師突然提出,剛才發(fā)下去的巧克力請交上來,這一個環(huán)節(jié)還需要用到,這時候注意觀察第一輪參與者的表情,他們會出現(xiàn)不舒服的表情。這時候可以提醒聽著者都注意看參與者的行位,并總結,從游戲開始到現(xiàn)在,參與者并沒有實際的損失,巧克力原本是免費發(fā)放,參與者并沒有支付實際成本,但他們這時出現(xiàn)了負效應,充分說明了“損失規(guī)避”的效應。

(4)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老師突然提出讓同學們注意看古董細節(jié),提出幾個質疑點,最后肯定的論斷,這是一個贗品,此時注意觀察參與挑戰(zhàn)同學的表情,還有交回巧克力同學的表情。根據(jù)經驗,參與挑戰(zhàn)者會緊張冒汗,更甚者會臉色慘白,而交回巧克力者,原本還在失落中,此時都長舒了口氣,慶幸自己未參與挑戰(zhàn),繼而轉憂為喜。這一心理變化過程,充分論證了“參照依賴”效應。

(5)前四個環(huán)節(jié)都是高仿真游戲,課堂終究是傳道授業(yè)為主,讓學生心領神會,達到目的后,將挑戰(zhàn)者的貴重物品退還給所有者,并獎勵1塊巧克力感謝參與。

3 公選課《行為經濟學》多元化教學模式實驗總結

根據(jù)聽課者的特點,實驗多元化教學模式,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有助于學以致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兩年的教學實踐中,堅持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課堂出勤率高達98%,還有很多未選課學生前來聽課,教學反響良好。

【參考文獻】

第2篇:冷門心理學效應范文

【關鍵詞】習作;評語;愛

“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這是新課程標準對于作文教學的要求。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也就是說,小學生作文不但是小學生作文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其在生活實踐中的親身體驗。教師的作文評語不但要在寫作方法上進行指導,更重要的是要在學生的學習心理、道德品質、為人處世等諸多方面進行引導。

因此,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評語中教師作為說教者的形象,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耐心的心靈交流。在幾年作文指導過程中,我切實地感受到作文評語對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默默地進行著文字交流,思想的交流甚至心理輔導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我嘗試著用多情而火熱的評語打動學生,評中含情,評中生情,把真情注入學生的心田,讓學生從教師的評價信息中來調整自己的態(tài)度。

一、作文評語拉近了師生的情感交流

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都有著渴望被理解,被注意,被愛護的心理。有位特級教師說過這樣一句名言:蹲下來,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豐富多彩的世界。這其中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蹲下來,把學生當作朋友。在給學生的作文評語中,我一直運用愛的效應,給學生以良好的期待和真誠的愛心,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評價氛圍,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在教學《老師,我想對你說》的作文中,一位學生在文中寫道:老師,我大膽的向你提一個建議:有時你太偏心了,只喜歡那些成績好的同學,根本不管我們差生,要知道我們也很難過??吹竭@些句子,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憾,我拿起筆,在旁邊寫了這樣一句話:老師有時忽略了你,但并不是偏心,老師無意間的讓你難過了,老師向你道歉,原諒老師,好嗎?請相信,在老師心中每一位同學都是一樣的。你應當相信自己和老師,一定能夠成為班上的佼佼者。在發(fā)下作文本的以后,這位學生又恢復了自信,不但熱衷于寫作,而且上課也變得很愛提問題了。每當作文本發(fā)下來便迫不及待地打開本子閱讀評語,同學們拿到作文本子后那種眉飛色舞,逐個相告的神態(tài)讓人歷歷在目。那長長的驚嘆號就像一根通向知識殿堂的繩索引導學生前進,那一份喜悅和自我勉勵不勝言表,作文水平也一次比一次出色。以前不看老師的評語的現(xiàn)象不見了,學生開始喜歡老師的評語了?!≡谖摇〉慕虒W生涯中, 我有這樣的體會:作文評語往往是與那些難教育的孩子進行交流的窗口,通過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交融,我們都能有意外的收獲。跳出作文這一固定的模式,把作文當作溝通師生情感的通道,那么,我們會意識到,要求學生作文,不如引導學生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宣泄,達到以情促文的目的,真正讓作文具有作文味。

二、作文評語是“善意的謊言”,是學生寫作的“發(fā)動機”

可能不少語文老師有這樣一個同感,那就是:上作文課難,上好作文課更難,讓學生自主寫好作文更是難上加難,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老師上作文課交差,學生寫作文應付。

其實,我們不妨當一回“騙子”,把以往實話實說作文評語變成“善意的謊言”。班上一位學生,一直是班上的作文“冷門”,他的作文除了應付就是交差,沒有得過一次“優(yōu)”。翻開他以前的作文本,盡是諸如“中心不突出、句子不通順、牛頭不對馬嘴”等一些評語。在我認為,這是他作文課失去信心的根本原因。對此,在他以后的作文中,我先不看他的全文,而是在文中盡量找一些好句子,進行批注式評價(當然得先夸夸他),然后在評語中也寫到那些句子寫得非常好,例如“你的×句話讓我感到如何如何”,最后再寫一些鼓勵的評語。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的這個孩子的作文中,好的句子越來越多,根據(jù)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對他的作文要求越來越高,當然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在這個活動中,我扮演了一名“騙子”,向孩子們說了“善意的謊言”,就是這些善意的謊言讓孩子們感覺到了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因為這也是老師對他們的愛,學習越發(fā)有興趣。

如果說學生的作文離不開情,那么教師的評語更離不開愛。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和興趣的產生,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老師對他的贊揚鼓勵。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重要的人”,他的鼓勵和贊揚會強化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在接受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時,會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對自身持肯定、相信的態(tài)度。當學生把作文當作向老師表露情感的舞臺時,教師的評語就是展開教師對學生寄寓深情的天地。

三、作文評語是指引學生遠航方向的 “指南針”

葉圣陶先生說過:必須使學生真正明曉教師之用意,且能用之此后之實踐,乃為有效。要實現(xiàn)這些要求,要使評語能用之此后之實踐,就必須注意評語的啟發(fā)性和鼓勵性。

孩子們的認識是片面的,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不到位的,有時甚至是扭曲的。由于是小學生,因此在他們的作文中會經??吹揭恍┎唤】档南敕āH绻患皶r給他們引導一下,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有位學生,從她的作文中得知,她自小父母雙亡,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造成了她的憂郁、敏感、自閉的性格。在寫有關父母的作文時,她在文中寫到:我沒有父母,我恨有父母的同學。為了讓她樹立生活的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氣,感受圍繞在她的身邊快樂和幸福,我又為她寫下了這樣的評語:每個人的幸福是因為有親人的存在,幸福著能住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經歷風雨,幸福著能共同呼吸清鮮的空氣……當這一切消失時,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多么的孤單和痛苦呀!你雖然沒有父母,但你有很多親人,因為你的老師、你的同學、你的朋友都是你的親人,試著敞開心胸接納并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幸福是這么的簡單。老師希望你能以微笑面對生活的每一天,而且,老師愿做你最親的親人。

這位同學看過評語后,因為在評語中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心中的郁悶便漸漸消除了,笑容漸漸多起來了,學習也越來越帶勁了,不懂的地方都來請教老師和同學們,又和班級融在一起了。

第3篇:冷門心理學效應范文

一女大學生就業(yè)心理特點

1自卑心理

在現(xiàn)實的就業(yè)市場中,女大學生并沒有完全享有和男生一樣的就業(yè)機會和待遇。用人單位更傾向于選擇男生,甚至有的用人單位即使降低標準也不愿意招聘女生。用人單位的這種性別歧視極大地傷害了女大學生的自尊心,挫傷了她們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她們在就業(yè)中產生自卑的心理。有的女大學生雖然很優(yōu)秀,但是考慮到一些現(xiàn)實的因素,在求職過程中,也顯得過于怯懦,謹小慎微。

2功利心理

由于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女大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容易產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她們容易忽略自己所學專業(yè)和實際能力,在就業(yè)時單方面希望獲得起點要求低、薪水待遇高的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以及公務員職位等。收入高、升職快是她們就業(yè)的熱門選擇,而一些傳統(tǒng)的冷門行業(yè)則不被看好。她們容易忽視自身的興趣和特長,更關注他人的看法,甚至貪圖一時的享受。

3焦慮心理

女大學生普遍希望自己在就業(yè)時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理想職業(yè),但是又害怕自己的職業(yè)技能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而被拒絕。有些心理素質低的女大學生在應聘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心理。適度的焦慮可以發(fā)揮人的最大潛能,但是,如果焦慮過度,則會引起精神緊張、煩悶慌亂、思維緩慢、反應遲鈍等心理狀況[1]。這種焦慮的心理會嚴重影響到女大學生的正常學習和求職就業(yè),從而導致發(fā)揮失常,錯失就業(yè)良機。還有的女生缺乏對自己理性的認識,在就業(yè)過程中急于求成,過于焦躁,最終也會導致求職的失利。

4攀比心理

有些女大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喜歡互相攀比。找到理想的工作時,就喜不自勝,向周圍同學炫耀,工作環(huán)境、薪金待遇都成為炫耀的資本。而當有的同學,特別是在校期間表現(xiàn)出色的同學聽到這些消息時,就會覺得不甘心,一定要找一份比對方好的工作心理才能得到平衡。這樣導致了不理性的就業(yè)期望值,好工作也成了向別人炫耀的資本。這種明比暗拼的心理導致就業(yè)時的盲目狀態(tài),使她們的求職就業(yè)陷入惡性循環(huán)。

5嫉妒心理

一些女生在利益動機和嫉妒心理的驅使下,加上社會上各種不良因素的干擾,容易做出一些消極非理性的行為。比如有的女生在大學期間并不是積極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專業(yè)技能,而是忙于時尚、化妝等。在就業(yè)和擇業(yè)競爭中,有些女生發(fā)現(xiàn)同學簽的工作比自己好時,也容易產生嫉妒心理,從而導致心理扭曲,在背后諷刺挖苦,冷嘲熱諷,故意疏遠等。這種嫉妒的心理不但讓自己失去理智,也失去了學習的良機和就業(yè)的砝碼。

6依賴心理

在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部分女大學生對自身存在一種弱勢心理,缺乏自信心和主動性,具有較強的依賴心理。傳統(tǒng)的觀念使這部分女大學生缺乏競爭意識,安于現(xiàn)狀,樂于享受。她們常常喜歡依賴家庭、學校、朋友等。有的女大學生由于從小在家嬌生慣養(yǎng),習慣于所有事情父母包辦,甚至找工作時也完全依賴父母,希望父母通過關系或者其他手段幫自己找到工作。這種自甘退縮的依賴心理使這部分女大學生在就業(yè)時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7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xiàn)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shù)人的行為方式[2]。女大學生在就業(yè)求職過程中對自己的就業(yè)去向、工作性質缺少計劃性、目標性,容易偏向于追求大多數(shù)人特別是同性追求的職業(yè),而忽視了自身的特長、興趣、愛好等。有的不從實際出發(fā),對自身的特點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沒有主見性,盲目用身邊同學的擇業(yè)標準來對自己進行定位,跟隨身邊同學的擇業(yè)去向,其結果往往容易影響到自己求職的正確方向。

二女大學生就業(yè)心理原因分析

1社會原因

我國社會當前的產業(yè)結構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女大學生的就業(yè),女性在就業(yè)市場中仍處于劣勢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第一、二、三產業(yè)都有了很大的調整,但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卻仍然滯后,在第一、第二產業(yè)中,女大學生的需求較少,而第三產業(yè),如旅游、美容業(yè)、商業(yè)、服務業(yè)和教育業(yè)等都是適合女大學生的行業(yè),但這些行業(yè)發(fā)展較慢,從而制約了女大學生的就業(yè)[3]。相對來說,女大學生的用人成本較大,為了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企業(yè)和用人單位就會考慮成本大小,不愿考慮女性的多重社會角色,多重社會職能。

2傳統(tǒng)原因

由于受傳統(tǒng)文化中重男輕女和性別歧視的偏見,對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雙重標準,是造成女大學生就業(yè)心理壓力的重要原因。傳統(tǒng)家庭對女大學生的角色期待有別于男性,普遍認為女性可以更多的照顧家庭,而非事業(yè)有成。這導致女大學生就業(yè)時進取心和主動性不足,傾向于穩(wěn)定安逸的工作。在家庭中,父母對于女性的照顧更多,很多事情都由家長決定,這造成了孩子從小缺乏主見。加之女性更容易膽小怕事,更造成她們的依賴性。

3家庭原因

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和教育觀點對子女的性格發(fā)展、人格養(yǎng)成、社會認知、心理健康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女大學生作為家庭的中心都是在父母的庇護之下成長的,她們的事情是父母關心的焦點,父母給予她們足夠的關心和愛好,但同時也更多的干涉了她們的成長。父母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方式不但影響著子女的生活習慣,也影響到她們的自我定位和就業(yè)觀念,這使得女大學生在就業(yè)選擇時容易出現(xiàn)矛盾心理。一方面女大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有自己的理想抱負,另一方面,家庭的影響又讓她們搖擺不定,甚至家庭過多的干涉會使她們出現(xiàn)叛逆的心理。父母的人生經驗會給自己的女兒提供間接的經驗,但是如果干涉過多則會使她們在就業(yè)中患得患失,迷失自我。

4個人原因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女大學生在擇業(yè)時一般喜歡選擇穩(wěn)定、安逸的工作,而對于競爭性強、挑戰(zhàn)性大的職業(yè)則不太愿意接受。有些女生對自己沒有準確的定位,對就業(yè)期望值過高,對單位的層次、待遇、地點等都過于挑剔。她們在就業(yè)時容易忽視所學專業(yè)特點和個人特長,不從個人發(fā)展和事業(yè)前途考慮,一心向往大城市、好單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熱門職業(yè)。她們的就業(yè)期望值和實際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反差,不能適應現(xiàn)實的就業(yè)形勢,自己縮小了就業(yè)渠道,容易錯失就業(yè)良機。

三解決女大學生就業(yè)心理問題對策

1社會創(chuàng)造公平就業(yè)環(huán)境

大學生就業(yè)難的問題日益突出,而女大學生在就業(yè)中更是面臨各種問題。政府應制訂相應政策保護女性就業(yè)權,勞動部門加強立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中男女性別比例,并通過產業(yè)轉換促進女大學生就業(yè)。不斷完善就業(yè)體系,推動男女公平就業(yè)。從制度上保障女大學生的就業(yè)權益和社會地位,完善女性公平就業(yè)環(huán)境,重新開拓女性就業(yè)市場。舉辦女大學生專場招聘會,開展女大學生就業(yè)專項服務,提供就業(yè)指導、就業(yè)狀況分析等全方位服務,為女大學生搭建就業(yè)平臺,促進充分就業(yè)。

2高校進行全面培養(yǎng)指導

高校要時刻關注考察就業(yè)形勢,把握市場需求,不斷完善女大學生人才培養(yǎng)模式。加強對女大學生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注重對女大學生的職業(yè)培訓,提高她們的就業(yè)競爭力。同時,加強對女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性別觀教育,鼓勵她們自立自強。高校按照市場需求和女性成才規(guī)律設置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注重對女大學生進行文化知識、專業(yè)技能、氣質修養(yǎng)、職業(yè)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同時進行人際交往、女性禮儀、言談舉止、求職面試、權益保護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培養(yǎng),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減輕就業(yè)壓力。還可以舉行女性就業(yè)講座、成功女性報告會、模擬招聘會、求職技巧等活動對女大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提高女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加強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培養(yǎng)她們良好的就業(yè)心理素質,增強她們的心理承受能力。

3家庭正面鼓勵及時引導

家長要對子女進行正確引導,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傳遞正能量,教給她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yè)觀。女大學生往往從小在家庭中嬌生慣養(yǎng),對家庭的依賴較大。當女大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遇到挫折或者困惑時,家長要給予合理的引導,幫助她們積極面對就業(yè)壓力。在就業(yè)過程中,如果能從家庭獲得鼓勵和支持,她們就會更加自信,勇敢面對挑戰(zhàn)和壓力。家長要引導女大學生在就業(yè)擇業(yè)時從自身情況出發(fā),充分發(fā)揮自身特長,自信面對社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騖遠。

4女大學生要調整心態(tài)完善自我

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女大學生要積極調整自己的就業(yè)心態(tài),正確評估自己的就業(yè)能力,正視當前就業(yè)形勢,及時轉變就業(yè)觀念,充分認識就業(yè)會面臨的現(xiàn)實難度,擯棄各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調整自己的期望值,根據(jù)社會的需求尋求解決的方法。樹立多元化就業(yè)的觀念,不能只選擇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公務員等穩(wěn)定清閑的工作,還可以選擇外企、私企等崗位。樹立創(chuàng)業(yè)意識,爭取自己創(chuàng)業(yè)或者開辦公司,在解決自己就業(yè)問題的同時也能為別人提供就業(yè)機會。在激烈的就業(yè)競爭中,女大學生要正確評估客觀就業(yè)環(huán)境和自身條件,對自己有清晰準確的定位,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自覺加強專業(yè)技能和文化知識的學習,形成自己的職業(yè)技能體系,并注重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盡早適應社會,以便在就業(y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MosheZeidner.焦慮[M].趙靜波,譯.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2]馬克•伊爾斯.從眾效應:如何影響大眾行為[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第4篇:冷門心理學效應范文

關鍵詞: 賽場 觀眾 素質

前言

奧運會是當今人類最盛大的體育盛會,它不僅是全世界體育健兒展現(xiàn)的舞臺,同時也是各國文化、政治、經濟等綜合方面的展示。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作為賽場上人數(shù)最多、影響最大的體育觀眾應該怎樣欣賞比賽,怎樣為運動員加油,怎樣能更好地向世人展現(xiàn)國人的素質和風采,展現(xiàn)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是當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作為體育比賽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觀眾,也是奧林匹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素質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比賽的進程。實戰(zhàn)經驗表明:一線的運動員和教練員認為盡管有些時候觀眾的存在提高了自己比賽時的表現(xiàn)和成績,但是觀眾并非總是積極的,有些觀眾缺乏基本的體育常識,在不適宜的時機加油或吶喊,反而影響運動員的發(fā)揮,甚至有些運動員有這樣的感慨:如果沒有觀眾就好了。這些都說明:觀眾對運動員水平的發(fā)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樣引導觀眾,提高觀眾的觀賽素質,構建和諧賽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1. 研究對象

以觀看比賽的現(xiàn)場觀眾為對象,研究體育觀眾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2.2 訪談法

走訪了眾多知名教練員和運動員,收集了大量資料。

3. 相關概念的界定

廣義的體育觀眾是指以體育競賽表演為欣賞對象,享受和消費體育競賽表演這一精神文化產品的個體或人群聚合體,狹義的體育觀眾是指親臨現(xiàn)場觀賽的人群聚合體,后者是本文的研究重點。賽場觀眾是在賽場這個特定環(huán)境中形成的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比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賽場中的觀眾是一個群體,但這個群體是由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所構成,他們的行為必然存在著差異。具體說來體育觀眾具有如下幾個特點:感情投入較多,情緒反應激蕩起伏;心理傾向性明顯;往往與體育競賽現(xiàn)場形成共振而相互影響;易產生集群行為,即是一種在人們激烈活動中自發(fā)發(fā)生的無指導、無明確目的、不受正常社會規(guī)范約束的眾多人的狂熱行為[1]。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體育賽事也逐漸市場化,從體育賽事發(fā)展的趨勢來看,觀眾逐漸成體育賽事舉辦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體育市場主要的消費群體。觀眾數(shù)量、觀眾素質高低直接影響體育賽事的進行,是推動體育發(fā)展的重要原動力。如何提高觀眾的素質,使之更好地推動體育賽事的發(fā)展,是本人所關注的重點。

4. 研究結果與分析

中國體育觀眾是伴隨著中國體育產業(yè)的興起而逐步壯大發(fā)展起來的,是伴隨著廣播與電視成長起來的。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享受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親臨現(xiàn)場觀看比賽的人數(shù)逐漸增多,與體育明星的零距離接觸,最大化地激發(fā)了體育觀眾的熱情,同時也成為體育賽事走向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對體育賽事市場化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4.1觀眾對運動員的影響

運動員是賽場的主角,體育比賽是殘酷的,冠軍只有一個,比賽進行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冠亞軍決賽,運動員的水平是很相近的,比賽也是異常激烈的。觀眾在這個時候對比賽的勝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常觀眾觀看比賽時會有帶有明顯的情感偏向和情緒化。他們理性的成分少于情緒化的成分,他們觀看比賽除了欣賞運動員本身的表現(xiàn)外,還附帶有強烈的歸屬感、所屬群體榮譽感的迸發(fā)、情緒發(fā)泄等方面的成分,通常觀眾是帶著對參賽隊員中的一方的喜好來觀看比賽的,現(xiàn)場的觀眾一般不是以公平的態(tài)度理智地對待隊員的。尤其是在現(xiàn)場觀看比賽的觀眾,對代表自己所屬地一方的運動員會極力地支持,而情感上排斥,甚至在行動上干擾對手方的運動員,他們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賽場上運動員水平的發(fā)揮。

4.1.1 賽場觀眾對運動員水平發(fā)揮起到積極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當有人在場或進行比賽時,自行車運動員的騎行成績要比自己單獨騎自行車時更快。主場比賽時觀眾的支持有效地降低了運動員的應激水平,有助于克服由于過度緊張而造成的動作變形和失誤,就是人們常講的主場優(yōu)勢。觀眾適時的加油鼓勁會提高主場運動員的興奮度,能夠很快進入比賽狀態(tài),比賽中甚至會超水平發(fā)揮,對取得比賽勝利有很大幫助。

4.1.2 賽場觀眾對運動員水平發(fā)揮起到的消極影響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同專業(yè)水平的觀眾觀看比賽的重點不同。外行由于對專業(yè)知識了解甚少,所以他們在現(xiàn)場的關注重點主要是一些情境因素,對運動員的動作本身很少也很難作出專業(yè)的評價,因此對運動員來說構不成由于評價,尤其是負性評價帶來的壓力。但是,由于觀眾素質水平不高,內行的觀眾更愿意、也很擅長關注和評價運動員自身的動作表現(xiàn),對于運動員的一些動作失誤會直接指出,這種評價的能力造成運動員在比賽時更緊張,從而影響操作發(fā)揮。對著名運動員的進行的訪談中也證實這樣一個現(xiàn)象。

但是完全不懂體育基本常識的觀眾對運動員造成的影響就更大些。例如:十運會舉重賽場發(fā)生了悲慘的一幕,湖南舉重選手王小文調整呼吸即將發(fā)力時,靠近比賽的觀眾席上突然響起一陣“熱烈”的鑼鼓聲。王小文一驚,右臂一軟,當即被127.5公斤的杠鈴壓倒在舉重臺上。醫(yī)生的診斷是,王小文右臂肘關節(jié)脫臼,內側韌帶損傷,這名優(yōu)秀的國家隊現(xiàn)役選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參加訓練和比賽。猝然而起的鑼鼓聲并非有意讓王小文分神,而是緣于觀眾對舉重的不了解――按規(guī)定,選手走上舉重臺后就不能再有聲音干擾選手。

對于在主場比賽的運動員來講,觀眾對他們也并不總是有利的。在比賽關鍵時期,由于觀眾希望主場運動員贏得比賽,運動員隊競賽過程的重要性認知增加,導致運動員競賽壓力隨之增強,注意高度集中在動作具體操作上,并增加額外的努力,反而干擾動作完成。如果沒能像觀眾期望的那樣贏得比賽,觀眾會把不滿的情緒發(fā)泄給運動員,甚至對運動員造成人身傷害,增加了運動員的心理壓力。

4.2 賽場觀眾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高水平的比賽,尤其是國際性的大賽,需要文明、熱情、禮貌、有大國風范、懂得欣賞比賽的賽場觀眾。

4.2.1體育觀眾應具備基本公共道德

我國公民公共道德的缺乏,不僅出現(xiàn)在賽場上,而且反映社會的每個角落。在這方面的建設我國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比如,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愛護公共財物、隨地亂扔垃圾等等。體育賽場更是將這些不文明行為表露無疑,比賽場地集中而且人數(shù)眾多,通常在比賽結束后,觀眾席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場,一片狼藉,不堪入目。與國外相比我們相差太遠。例如:2002年韓日世界杯期間由韓國球迷組織的“紅魔”啦啦隊。這支啦啦隊以其排山倒海的氣勢、瘋狂熱烈的助威聲風靡全球?!凹t魔”們真正令世界感動的是他們井然的秩序以及他們離開賽場后潔凈的看臺。時任韓國總統(tǒng)金大中曾經說過:紅魔其實成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不僅僅代表韓國足球,也代表韓國的民族精神。赫爾辛基世界田徑錦標賽期間,盡管芬蘭選手基本無望奪金,但看臺上依然天天爆滿,即使風吹雨打也趕不走他們。我們應該還記得雅典奧運會期間,希臘觀眾全體起立為俄羅斯體操運動員涅莫夫打抱不平的那感人的一幕。友好、有品位的觀眾的參與是雅典奧運會之所以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在為主隊搖旗吶喊的同時,別忘了也給客隊加油鼓勁;在為中國運動員揮灑激情的同時,也為同樣努力過、拼搏過的外國運動員熱情歡呼;在為獲得冠軍的運動員表示由衷祝賀的同時,也為同樣奮斗過但是失敗了的運動員報以微笑。失敗的運動員更需要鼓勵和支持。我們的觀眾要帶著一顆寬容友好的心觀看欣賞比賽,應該感謝這些運動員的精彩表演,只有這樣,觀眾與運動員才能真正地融為一體,賽場才能和諧健康地更好地發(fā)展,體育才能成為真正突破種族、性別、階級、、政治等障礙,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成為全人類的財富。

4.2.2體育觀眾應懂得基本比賽禮儀

社會上生活中我們應具備懂得基本的禮儀,體育賽場同樣也需要懂得賽場應遵循的禮儀。我們的觀眾要成為文明懂禮的觀眾。但實際中卻不盡人意,例如:十運會排球賽場,比賽暫停時,主隊一側的啦啦隊保持安靜,讓教練員較為從容地布置戰(zhàn)術,而客隊一側鑼鼓聲震天,客隊教練只有大聲說話并借助手勢才能完成戰(zhàn)術布置。還有為運動員喝倒彩;運動員進攻時故意干擾,使運動員不能集中注意力;用不文明的語言攻擊運動員等不文明行為。我們要做一個富有激情、文明的觀眾,我們的加油喝彩是為促進運動員水平的發(fā)揮,是比賽更加精彩,促進比賽的進程。

4.2.3觀眾應具備的基本體育常識

體育運動項目繁多,具體到每一個項目都有各自的規(guī)則和運動規(guī)律。我們的觀眾觀看比賽都是有喜好有傾向性的,對于自己喜歡的項目應該了解基本的體育知識,這既是為了更好地欣賞比賽,也能更好地為運動員加油,更好地參與到比賽中。

在這里本人就基本的體育常識進行論述,第一,當運動員準備進入比賽狀態(tài)時,觀眾應保持安靜,不要隨意走動、大聲喧嘩,例如:球類項目運動員準備發(fā)球時,射擊比賽中進入倒計時時,跳水運動員站在跳板上準備起跳時等。第二,很多項目在比賽期間不能使用閃光燈,例如乒乓球、羽毛球、射擊、籃球投籃時等。第三,在比賽過程中,觀眾應保持安靜,在一個回合或一個動作或一個進攻結束時,觀眾可以加油吶喊等。否則將分散運動員的注意力,影響運動員水平的發(fā)揮。

4.3如何提高觀眾素質

首先,群眾體育是基礎,為讓更多的人參與并真正喜歡上體育運動,要加大冷門項目在群眾中的推廣,讓更多的項目、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中;要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的體育資源,例如體育教師、教練、運動員、各個單位的體育場館等,把體育場館器材的開放和人員的配備很好地結合,最大化地帶動群眾體育的發(fā)展。其次,學生是不可忽視的最有潛力的一個龐大群體,要大力推動學生的體育參與的能力,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教育,提高學生參與和欣賞體育比賽的能力和水平,宣傳體育知識,使之成為高素質的體育觀眾。

5結束語

提高體育觀眾的素質與提高國民素質密不可分,是一場長時間的艱苦的戰(zhàn)斗。我們要動員一切資源,以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把提高體育觀眾素質、構建和諧賽場,提升到提高國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我們要通過體育這扇窗,向世人展示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讓全世界都了解中國、熱愛中國。

參考文獻:

[1]沙蓮香.社會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220.

[2]王偉博,林宏偉.奧運賽場的觀眾道德建設[J].體育科學研究,2008.1.

[3]于文謙,成璐.論奧林匹克文化與觀眾素質[J].體育文化導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