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考古理論范文

考古理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考古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考古理論

第1篇:考古理論范文

大體說來,原始農業(yè)時期,已發(fā)明了整地、收獲、加工脫粒等三類農具。商周時期已產生中耕技術,出現(xiàn)了中耕農具,并且發(fā)明了青銅農具。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以牛馬為動力的犁耕并發(fā)明了鐵農具,同時還創(chuàng)造了加工農具石磨。漢代是我國農具史上最為重要的時期,發(fā)明了整地機械耦犁和播種機械耬犁以及加工機械踏碓和風扇車。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了一套抗旱保墑的耕耙耱技術,相應地創(chuàng)造了耙耱等整地農具。唐代在農具上的最大成就則是發(fā)明了曲轅犁,大量使用碾磨。宋元以后的農具雖有一些改良和進步,但沒有根本性的突破,中國傳統(tǒng)農具已經基本成熟定型。下面扼要介紹各地出土的農具。

1.整地農具

整地是為了給播種后種子的發(fā)芽、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條件。整地農具包括耕地、耙地和鎮(zhèn)壓等項作業(yè)所使用的工具。在原始農業(yè)階段,最早的整地農具是耒耜。先是木質耒耜,稍后又發(fā)明了石耜和骨耜,以后又有石鏟、石鋤和石钁,在新石器時代末期,還發(fā)明了石犁。商周時期的整地農具新增了青銅制作的鏟、钁、鍤及犁。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整地農具有鐵制的耒、鍤、犁鏵、鋤、钁及多齒鋤等。漢代的整地農具除了犁鏵之外,新發(fā)明了耬犁和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整地農具新增了耙。唐代的整地農具主要是完善了耕犁的結構,出現(xiàn)了曲轅犁,同時還發(fā)明了碌碡等。宋元時期新增加了在水田使用的耖。明清時期的農具基本上繼承宋元,沒有太大的突破,在考古發(fā)掘中明清不是重點,因此出土實物不多。

斧、錛

斧、錛是遠古時代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出土的數(shù)量也最多。人們既可用它作為武器,也可用來打擊野獸,還可以用它來砍伐森林、加工木材、制造木器和骨器。在石器時代,人們從事火耕和耜耕農業(yè),開墾荒地之時,就需要用石斧、石錛來砍伐地面的森林,砍斫地里的樹根。石錛也可用來掘土翻地,所以石斧、石錛也是原始農業(yè)開辟耕地時的重要農具,只有在商周之后,由于農業(yè)的進步,已脫離刀耕火種階段,砍伐森林已不是農耕的重要任務,因此斧、錛在農耕作業(yè)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但在手工業(yè)中卻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

早期的石斧是直接用手掌握使用的,稱為手斧,以后發(fā)展為裝柄使用,提高了功效。石錛(尤其是有段石錛)一般都是安裝在木柄上使用的。安裝方法通常是用繩索將石斧、石錛捆綁在木柄上,但是石斧的刃口和木柄呈平行方向,石錛的刃口和木柄則是橫向的。因而斧的功用是劈,錛的功用是斫。不過,從各地出土的考古資料來看,有些斧、錛的安裝方法則是直接套入木柄前端的槽孔之中,一些有孔石斧則是先套入槽孔內再用繩索加固(圖一八)。

耒、耜

耒、耜是兩種農具,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耒的下端是尖錐式,耜的下端為平葉式。耒是從采集經濟時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發(fā)展而來的。早期的耒就是一根尖木棍,以后在下端安一橫木便于腳踏,入土容易,甲骨文中的就是它的象形。再后單尖演變?yōu)殡p尖,稱為雙尖耒(圖一九),甲骨文中的就是它的象形。單尖木耒的刃部發(fā)展成為扁平的板狀刃,就成為木耜。它的挖土功效比耒大,但制作也比耒復雜,需要用石斧將整段木材劈削成圓棍形的柄和板狀的刃,即所謂神農“破木為耜”、“斫木為耜”[135]。早期的耒、耜都是木質的,即《周易·系辭》所說的“斫木為耜,揉木為耒”,因此不易保存下來。不過在陜西省臨潼縣姜寨和河南省陜縣廟底溝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都發(fā)現(xiàn)過使用雙齒耒挖土后留下的痕跡,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和羅家角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過木耜。由于木耜的刃部容易磨損,后來就改用動物的肩胛骨或石頭制作耜刃綁在木柄上,成為骨耜或石耜,它們都比木耜更加堅硬耐磨,從而提高了挖土的功效。目前北方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如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和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以及遼寧、內蒙古等地的遺址中都出土了很多石耜,其年代最早可達8000年前,由此推測,木質耒耜的起始年代當更為久遠。目前發(fā)現(xiàn)早期骨耜最多的地方是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和羅家角遺址,距今7000年左右。骨耜是用偶蹄類哺乳動物肩胛骨制成,肩部挖一方孔,可以穿過繩子綁住木柄。骨耜中部磨有一道凹槽以容木柄,在槽的兩邊又開了兩個孔,穿繩正好綁住木柄末端,使木柄不易脫落,其制作方法已相當進步。這種骨耜在南方水田中使用,功效也很高(圖二)。

耒、耜使用的年代相當長久,直到商周時期還是挖土的主要工具,《夏小正》載有“農緯厥耒”,《詩經》中多次提到耜。戰(zhàn)國時期耒、耜依然是主要的整地農具。《管子·海王》載:“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辈⑶疫€在耒的齒端套上金屬套刃,使其更加堅固耐用,工效倍增。如在湖北省江陵縣紀南城水井中發(fā)現(xiàn)一件戰(zhàn)國木耒,其雙齒套有鐵刃,挖土功效更為顯著,這是木耒發(fā)展史上的一大進步(圖二一)。甚至到了漢代,犁耕已經普及,但耒、耜仍未絕跡,不但文獻上經常提到,各地漢墓中也常有耒、耜的模型或實物出土。大約到三國以后,耒、耜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因為成書于后魏(6世紀)的農書《齊民要術》提到的整地農具中就沒有耒耜。后代文獻所提到的耒耜只是農具的泛稱而已,如唐代陸龜蒙的《耒耜經》,實際上是指耕犁。

鏟是一種直插式的整地農具。鏟和耜是同類農具,在原始農業(yè)的生產工具中并無明顯區(qū)別。現(xiàn)在一般將器身較寬而扁平、刃部平直或微呈弧形的稱為鏟,而將器身較狹長、刃部較尖銳的稱為耜。最早的鏟是木制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就出土過木鏟(圖二二)。各地出土更多的是石鏟,也有少量骨鏟。鏟的器形較多樣,早期的呈長方形,較晚出現(xiàn)的有肩石鏟和鉆孔石鏟,使用時都需綁在木柄上。商周時期出現(xiàn)青銅鏟,肩部中央有銎,可直接插柄使用。河南省鄭州市人民公園出土過一件帶柄的青銅鏟,由此可以了解商代青銅鏟的全貌(圖二三)。春秋時出現(xiàn)鐵鏟,到戰(zhàn)國時鐵鏟的使用更為普遍,形式有梯形的板式鏟和有肩鐵鏟兩種。至漢代始有鏟的名稱,《說文解字》已收有“鏟”字。漢代的鏟器形較為多樣,有寬肩、圓肩、斜肩幾種形式。四川漢墓中經常有執(zhí)鏟陶俑出土,陶俑所執(zhí)的鏟肩寬且平,刃部收縮呈弧形,附有長柄,從其與陶俑高度的比例測算,與現(xiàn)代的鐵鍬大小一樣。鐵鏟在漢唐以后一直是主要的挖土工具之一,在宋元時期稱為鐵杴或鐵鍬。王禎《農書》:“煅鐵為首,謂之鐵枚,惟宜土工?!北狈降囊恍┙鹪獣r期遺址中常有鐵鏟出土,其形制大小都與現(xiàn)在的鐵鍬相似,說明鐵鏟到此已經定型,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

鍤為直插式挖土工具。鍤在古作臿,《釋名》“臿,插也,插地起土也”。最早的鍤是木制的鍤,與耜差不多,或者說就是耜,在木制的鍤刃端加上金屬套刃,就成了鍤,它可以減少磨損和增強挖土能力。鍤是商代新出現(xiàn)的農具,發(fā)展于戰(zhàn)國,盛行于漢代,一直沿用到南北朝以后。商周時期的鍤多為凹字形的青銅鍤(圖二四),春秋時期的銅鍤形式較多樣,有平刃、弧刃或尖刃。戰(zhàn)國時期開始改用鐵鍤,主要有一字形和凹字形兩種。鍤是漢代的主要挖土工具,在興修水利取土時發(fā)揮很大作用,故有“舉臿為云,決渠為雨”的民謠(《漢書·溝洫志》)。鍤的鐵套刃在漢代叫鐅,《說文解字》:“鐅,河內謂臿頭金也?!卑惭b鱉的木板叫“葉”?!夺屆め層闷鳌罚骸捌浒逶蝗~,像木葉也?!笔褂脮r雙手握柄,左腳踏葉之左肩,用力踩入土中,再向后扳動將土翻起?!痘茨献印R俗訓》:“修脛者使之跖臿?!备哒T注:“長脛以蹋插?!焙祥L沙馬王堆3號西漢墓出土一把完整的鍤,其木葉左肩比右肩突出而稍低,就是為了便于左腳踩踏而設計的(圖二五)。從四川等地漢墓出土的持鍤俑,也可見到鍤的完整形狀。鍤在南北朝時期繼續(xù)使用,但出土的實物遠少于漢代,《齊民要術》中沒有提到鍤,說明已不是主要農具。隋唐以后,鍤已很少出土,但是并沒有絕跡,至今在南方的一些偏僻農村仍在使用,如江西省奉新縣、湖南省桃源縣的農村中現(xiàn)在使用的一種鐵鍬,就還保存著古代鐵鍤的原始形狀。

犁犁是用動力牽引的耕地農機具,也是農業(yè)生產中最重要的整地農具,但是它產生的歷史較晚,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才出現(xiàn)一種石犁,是用石板打制成三角形的犁鏵,上面鑿鉆圓孔,

可裝在木柄上使用,估計當時還不可能采用牛耕,應是用人力牽引(圖二六)。由于考古發(fā)現(xiàn)的都是石犁鏵,木質的犁架未保存下來,因此對原始耕犁的犁架結構尚不清楚,而且當時也未能普遍使用,但它已具備動力、傳動、工作三要素,遠比其他原始農具的結構復雜,可算是最早的農機具,它的出現(xiàn)在我國農具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到商代,開始出現(xiàn)金屬犁鏵,江西省新干縣大洋州商墓出土過兩件青銅犁鏵,呈三角形,上面鑄有紋飾,一件寬15厘米、長11厘米、高2.5厘米,另一件寬13厘米、長9.7厘米、高1.7厘米。這是目前僅有的兩件經過科學發(fā)掘有明確出土地點和年代判斷的商代銅犁鏵。它證明商代確實使用過銅犁。雖然沒有犁架出土,仍不明其具體結構,但從銅犁鏵的形制觀察,已和后代的鐵犁鏵相類似,因此推測其犁架結構應和西漢畫像石上的框形犁相似,早已擺脫了石犁的原始狀態(tài)。盡管目前還無法確定商代是否使用牛耕,但青銅犁的出現(xiàn)為以后鐵犁的使用開辟了道路,因而在我國農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牛耕開始推廣,鐵犁鏵也取代了青銅犁鏵,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都有戰(zhàn)國的鐵犁鏵出土,說明犁耕已在中原地區(qū)廣泛使用(圖二七)。但出土的多數(shù)是V字形鏵冠,寬度在20厘米以上,比商代銅犁大得多。它是套在犁鏵前端使用的,以便磨損后及時更換,減少損失。這說明戰(zhàn)國的耕犁已比商周時期進步得多,大大提高了耕地能力。只是此一時期犁架的結構仍不明了。

耕犁到了漢代才得到普及,不僅中原各省都有鐵犁鏵出土,西北、東北邊陲也出土了不少鐵犁鏵,就連史稱“火耕水耨”的江南地區(qū),遠至福建、廣西、廣東等地,也有鐵犁或牛耕模型出土,它們成為漢代農業(yè)生產力顯著提高的主要標志之一。漢代的鐵犁鏵品種多樣,大小不一,小的長、寬各20厘米左右,大的長、寬可達40厘米以上。陜西、河南等地還出土了漢代的鐵犁壁,有單面的,呈菱形或板瓦形,可向一面翻土;也有雙面的,呈馬鞍形,可雙面同時翻土,適于開溝起壟。犁壁是翻土碎土的重要裝置,這一發(fā)明標志著中國耕犁已走上成熟道路,是耕犁史上的重大成就。從各地畫像石和壁畫的牛耕圖上,還可看到漢代耕犁的具體結構,漢代耕犁已具備了犁轅、犁箭、犁床、犁梢等部件,說明已趨于成熟定型。大體說來,西北地區(qū)(如陜西、內蒙古)的耕犁犁床和犁梢區(qū)分明顯,屬于長床犁或框形犁(圖二八)。東部地區(qū)(如山東、江蘇)的耕犁形制有所不同,犁床和犁梢連成一體呈弓形,是用一根彎曲木頭制成,看不出明顯的犁床,故亦稱為無床犁(圖二九)。兩類耕犁都是直轅犁,有用二牛牽引的長直轅犁和用一牛牽引的短直轅犁。長直轅犁適于在大塊田地上使用,短直轅犁轉彎靈活,適于在小塊田里使用,是一種因地制宜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耕犁基本上是繼承漢代的,但犁鏵的形制還是有所變化,犁鏵冠由漢代的長翼變化為較短的翼。西漢鐵犁鏵接近等腰三角形,從東漢開始向牛舌狀改進,至南北朝定型化。犁鏵有大、中、小三種,反映犁鏵多樣化。從魏晉墓壁畫牛耕圖看,當時的耕犁還是二牛挽拉的長轅犁。但《齊民要術》已指出:“長轅耕平地尚可,于山澗之間則不任用,且回轉至難、費力,未若齊人蔚犁之柔便也。”說明山東一帶已出現(xiàn)適合在山問谷地使用的蔚犁。將蔚犁與長轅犁相比,則蔚犁應是一種操作靈活輕便的短轅犁。這種犁的出現(xiàn)可能為唐代曲轅犁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耕犁發(fā)展到唐代又有一次重大的突破,這就是曲轅犁的出現(xiàn)。據(jù)陸龜蒙《耒耜經》記載,唐代晚期江東農村的耕犁共由11個部件組成,犁饞和犁壁是鐵制的,其余的犁底、壓饞、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犁粲等部件都是木制的。犁身全長4米,比現(xiàn)在的犁要長許多,但它的轅是彎曲的,末端設有能轉動的犁架,可用繩索套在牛肩上,牽引時犁可自由擺動和改變方向,克服了漢魏時長直轅犁耕至田邊地角時“回轉相妨”的缺點,更適合在江南田地面積較為狹小的水田中使用,故被稱為曲轅犁。曲轅犁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設有犁評,可調節(jié)犁箭上下,改變牽引點的高度,并可控制犁地的深淺。又因犁壁豎立于犁鏵之上,兩者不成連續(xù)曲面,既便于碎土,又便于形成竄垡,因此操作起來比直長轅犁簡便輕巧,能適應各種土壤和不同田塊的耕作要求,既提高耕作效率,又提高耕地質量。可見,我國的耕犁發(fā)展到此已達相當完善的地步。從此以后,曲轅犁就成為我國耕犁的主流。目前考古資料中,只在陜西三原李壽墓壁畫上看到一幅長曲轅犁的形象(圖三)。

宋元時期的耕犁是在唐代曲轅犁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完善,使犁轅縮短、彎曲,減少策額、壓饞等部件,犁身結構更加輕巧,使用靈活,耕地效率也更高了。正如王禎《農書·墾耕篇》所說:“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闊狹不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蔽覈缰链艘淹耆墒?,明清時期的耕犁已沒有什么太大的突破。

钁又稱镢或鎬,為橫斫式整地農具。掘地部件為長條形,上有銎,可安裝橫柄,是深掘土地的得力工具,多用于開墾荒地,農家亦用于刨掘作物的根株,是農家主要的整地農具之一。钁起源于新石器時代的鹿角钁和有段石錛。商周已出現(xiàn)青銅钁,當時稱為欘?!秶Z·齊語》:“惡金以鑄鋤、夷、斤、欘,試諸壤土?!表f昭注:“欘,斫也?!薄稜栄拧め屍鳌罚骸绊街^之钃?!惫弊ⅲ骸拌懸??!薄墩f文解字》:“钁,大鋤也?!敝吝t在戰(zhàn)國時期,鐵钁已得到推廣,并且出現(xiàn)了橫銎式鐵钁。在此之前的钁都是直銎式的空首钁,其裝柄的方法是在銎的頂部銎口插入長方形木塊,在木塊上橫鑿一孔以裝木柄,或直接安裝樹杈形的彎曲木柄。橫銎式的鑊則是銎口橫穿钁體的上方,直接橫裝木柄,加塞木楔,使之更加緊固牢靠,使用時不易脫落,其掘土功效更高,因此很快就淘汰了直銎式的空首钁,成為漢代以后的主要掘地農具之一。因此,漢代的《淮南子》一書就經常提到它,如:“今夫徭者,揭钁臿……”(《精神訓》),“奮儋(擔)钁”(《兵略訓》),等等。王充《論衡·須頌篇》亦提到:“以钁臿鑿地……如復增钁臿。”“或以钁臿平而夷之。”從河南省澠池縣出土的鐵農具中,可知南北朝時期的钁已有大中小三種,可適應不同的用途。至宋元時期钁已定型,與今天農村所用者毫無二致。王禎《農書·钁臿門》將钁放在首位:“钁,斫田器也……又作钃,誅也,主以誅除物株也。蓋钁,斫器也。農家開辟地土,用以斫荒。凡田園山野之間用之者,又有闊狹大小之分,然總名钁?!睆某鐾翆嵨锟疾?,宋元鐵钁確有闊窄之分,其闊者,南方亦稱為鋤頭,至今仍在使用。

第2篇:考古理論范文

 

關鍵詞:稅務 納稅評估 實踐

 

隨著稅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納稅監(jiān)控體系的日益完善,納稅評估作為改革過程中的新生事物得以逐步發(fā)展并成為稅收中期監(jiān)控的有效手段,在現(xiàn)代稅收征管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提高征管質量,優(yōu)化征管模式方面展現(xiàn)出其獨特的優(yōu)勢。但隨著經濟信息化的迅速發(fā)展和稅收征管要求的進一步提高,納稅評估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正確認識和開展納稅評估工作,使其更有效地為稅收征管服務,是當前征管改革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對納稅評估工作運行初期的一些理論和實踐問題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明確納稅評估法律地位,促進納稅評估工作健康發(fā)展

 

到目前為止,對納稅評估作出最高法律解釋的文件是2005年國家稅務總局《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按照法的淵源來看,屬于部門規(guī)章。但《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主要是針對稅務機關內部銜接和工作要求所做的規(guī)定,不涉及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而對于一線操作人員而言,最關心的是納稅評估的法律效力。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其適用《征管法》的有關規(guī)定,但實際上并沒有法律依據(jù),只能是一種推測而已。納稅評估缺乏法律層面的支撐,工作開展缺乏法律保障,而《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六條卻規(guī)定,從事納稅評估的工作人員,在納稅評估工作中徇私舞弊或者濫用職權,或為有涉嫌稅收違法行為的納稅人通風報信致使其逃避查處的,或瞞報評估真實結果、應移交案件不移交的,或致使納稅評估結果失真、給納稅人造成損失的,不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納稅評估人員很難把握其尺度,從而造成納稅評估人員對納稅評估工作產生一種困惑。雖然《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中規(guī)定:納稅評估分析報告和納稅評估底稿是稅務機關內部資料,不發(fā)給納稅人,不作為行政復議和訴訟的依據(jù)。但是如果納稅人真正提出復議和訴訟,我們又拿什么應對呢?在納稅評估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偷稅嫌疑的,由于取得的是評估數(shù)據(jù),而沒有確鑿的證據(jù),納稅人不承認則稅務機關很難予以確認,使納稅評估人員左右為難,移交證據(jù)不足,自查補稅又怕日后通過其他檢查方式確認為偷稅行為,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可預見風險,產生對納稅評估工作性質的懷疑,很容易損傷納稅評估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想使納稅評估工作真正發(fā)揮其效能,就必須在《征管法》中明確其法律地位和適用的法律條款,使納稅評估人員真正知道納稅評估工作應該做到什么程度,哪些方面是評估人員不該做的,做到責權利的有效統(tǒng)一,從而使納稅評估人員有的放矢地開展納稅評估工作,充分發(fā)揮納稅評估工作的職能作用,促進納稅評估工作健康發(fā)展。 

二、建立專業(yè)化的納稅評估隊伍,提高納稅評估質量 

 

稅收管理員是開展納稅評估工作的主體,科學配置稅收管理員成為納稅評估最關鍵的保障基礎。稅收管理員日常忙于事務性工作,把主要精力用于稅款征收上?;鶎诱魇諉挝蝗粘J?、臨時性工作大多數(shù)都落在稅收管理員身上,哪項工作都不能不辦。為了及時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稅收管理員整日忙于應付,身心疲憊。而要完成好一項納稅評估工作大約需要7天時間,這需要稅收管理員在沒有其他事務性工作打擾的情況下完成,否則,對納稅評估工作只能是應付了事。這就需要給出各行業(yè)的一些評估方法,使稅管員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納稅評估任務。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建立專業(yè)化的納稅評估隊伍,即專業(yè)評估人員以行業(yè)納稅評估為主,總結出一些帶有本地區(qū)行業(yè)特點的評估方法和指標參數(shù),指導稅管員有條不紊地開展納稅評估工作,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評估格局。對稅管員的評估工作進行指導、監(jiān)督和考核。對復核時發(fā)現(xiàn)的有問題的評估報告,認真開展復評,避免出現(xiàn)稅管員和納稅人對評估工作懷有應付了事的僥幸心理,并將其作為考核稅管員業(yè)績的主要指標。同時進行稅管員之間的評估經驗交流,從而提升全體稅管員的稅收征管水平。開展納稅評估工作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做到“評估一戶、規(guī)范一個行業(yè)、監(jiān)控一個行業(yè)”,才能達到納稅評估工作的目的,不斷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

三、評估與征管查的有效互動,才能真正發(fā)揮納稅評估作用 

 

專業(yè)化評估機構建立起來以后,納稅評估工作并不是評估部門一個科室的事情,而是各個稅務部

門相互配合的事情。只有各個部門相互協(xié)調配合,才能真正發(fā)揮納稅評估的作用。從數(shù)據(jù)信息的采集上看,除了從綜合征管信息系統(tǒng)和數(shù)據(jù)分析平臺上采集數(shù)據(jù)外,稅管員日常掌握的納稅人信息更是不能忽視的;從稅務部門的角度上看,最了解企業(yè)的是稅管員,稅管員為評估人員提供的信息更可靠、更真實、更有價值。筆者認為,如果能和稅管員共同評估,捕捉的評估點更準確、質量更高,同時又能使稅管員放下思想包袱,只有這樣才會取得更好的納稅評估效果。要使我們的評估結果發(fā)揮事后監(jiān)控的目的,就需要稅管員了解評估部門的評估結果,及時進行跟蹤問效,否則評估過的企業(yè)有可能又回到老路上去。做好納稅評估工作需要有稅收政策作保障,這就需要業(yè)務部門提供稅收政策支持,及時解決評估工作中遇到的稅收政策問題。使評估工作中稅收政策運用得更準確、更規(guī)范,使納稅人心服口服。而稽查部門可以為納稅評估工作保駕護航,如果納稅人對經科學分析、符合實際的評估結果不予認可,就需要稽查部門予以配合,而不以納稅評估證據(jù)確鑿為前提條件,因為評估人員在目前情況下并沒有收集各種證據(jù)的權力,只要納稅評估結果符合邏輯關系,納稅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釋并不認可評估結果的情況下,稽查部門就可以介入收集證據(jù),確認性質,只有這樣才能使納稅評估工作順利進行。否則,納稅評估工作的存在就無意義可言,納稅評估只能是一種形式主義,難以發(fā)揮其在稅收征管中的積極作用。 

 

四、合理測算評估指標預警值,使評估參照標準更具科學性 

 

在日常評估工作中常常遇到我們所參照的省局或國家局指標不被納稅人認可的情況,他們認為不符合本地區(qū)和本企業(yè)的實際情況,這就需要各級評估機構結合各地區(qū)的實際進行審計式評估,必要時可以在企業(yè)“蹲點”,真正了解掌握企業(yè)的真實性生產經營情況,總結出更加細化,具有可比性的評估指標預警值,使納稅評估結果更加符合企業(yè)實際。上述觀點并不是要對每戶企業(yè)都進行審計式評估,這樣在人力、物力等方面投入太大,稅收成本太高。我們可以通過個別企業(yè)的審計式評估以點代面,使本地區(qū)的納稅評估指標更符合本地區(qū)實際,使納稅人更容易接受,評估質量會更高。同時將測算的評估指標和預警值向省局備案,以備省局進行指導、監(jiān)督和考核。創(chuàng)新并不能丟掉我們過去好的工作經驗和做法。我們可以借鑒過去老的“納稅鑒定”方式,設計更符合企業(yè)特點的《企業(yè)生產經營具體情況表》,對每道工序的耗電、耗料等數(shù)據(jù)指標由企業(yè)負責填寫,特別注明如不如實填寫應承擔的責任。稅管員要對情況表進行認真審核,并對企業(yè)生產設備、生產能力等使用說明書進行備案。有必要的還要對企業(yè)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特別是決定企業(yè)產品產量的關鍵數(shù)據(jù)指標,這些資料必須在企業(yè)辦理稅務登記前就要事先搞清楚,否則不予辦理稅務登記,從源頭上掌握企業(yè)的真實情況。同時對企業(yè)的指標變動,隨時要求企業(yè)進行更正備案。筆者認為,只要我們認真去做了,那么評估工作質量會更高,更具科學性,評估結果也會為納稅人所接受。 

五、納稅評估工作要做好,必須有其他部門的密切配合 

 

第3篇:考古理論范文

技術分析像每種事物一樣,經歷了多年的發(fā)展,在這中間各種理論不斷出現(xiàn),并且日益完善,使得如今我們擁有了大量的分析理論依據(jù),如波浪理論、循、環(huán)周期理論、道氏理論等等。然而有這樣一種理論,是大多數(shù)人心中都非常清楚,但卻難以把握或是能夠真正在適合的時機起到指導作用的一種,那便是相反理論。

相反理論縮小到股市中又稱股市相反論,其理論主要認為:只有同大多數(shù)參與證券投資的人持相反的行動才可能獲得最大的收益。它的出發(fā)點基于這樣一條原則:證券市場本身并不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盡管有一些分紅,但總的來說是沒有增值,甚至可以說是減值的。如果行動與大多數(shù)投資者的行動相同,那么一定不是獲利最大的,因為,不可能多數(shù)獲利。至于這個理論的核心只有短短幾句,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能夠準確把握共含義的人卻實在是少數(shù),這其中也蘊涵著一些投資哲理方面的因素。

類似于道氏理論,這也是一個原理型理論,它只起到投資理念的作用,筆者個人認為它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投資哲理,讓人們在投資的總體過程中遵循這樣一種理念,而不是一種像指標一樣來指導你如何把握短線機會去博一個反彈。因此,相反理論更適用于投資氣氛遠遠重于投機的市場中,特別是用于判斷牛熊轉化階段。

舉一個貼切的例子,當市場連續(xù)保持了相當一段時間的上升勢態(tài),并且成交進一步放大,作為投資者是否還要盲目地對后市看多?相反理論雖然不會告訴你具體離場的時間,但是它會讓你警惕這種不健康的過分上漲。正如一些資深散戶們的經驗:當各營業(yè)廳門前人頭攢動的時候,你別盲目殺進去。盡管他們不是高手,也曾多次被套,并且拿不出一種勸你別去參與或者改為短線參與的正規(guī)理論,但也就是這么一種“白話說法”,恰恰說明他們對于相反理論的認識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在經歷了“血”的教訓以后得出的一條準則,是值得我們去重視,去學習的。

看了這個例子,也許不免有人要問:“難道某某股票或者整個市場處于明顯的強勢漲升階段中,要我們放著收益不要,馬上離場嗎?”。倘若誰對相反理論持有這樣一種觀點的話,那么只能說明他對該理論的認識是膚淺的,不僅沒有正確理解該理論的深層含義,而且在今后的投資中必定會得到慘痛的教訓。當市場出現(xiàn)一個次級趨勢以上的反轉之前,必定會有影響它的因素出現(xiàn),此時市場的基本面正在發(fā)生一種潛在的變化,如2001年下半年市場下跌之初,深層基本面已經蘊涵著“國有股減持”、機構長期投機導致大多數(shù)股票價格與價值的背離更加嚴重、部分大機構在2200點以上已經開始減倉等因素,這些因素結合逐漸萎縮的成交量都預示著市場趨勢將出現(xiàn)重大的變化。相反理論正是要求投資者在此刻注意分清盲目與審慎,以該理論的內核指導自己對市場的深層基本面做細致的分析,而決非市場放量上揚,深層基本面甚佳的時候,讓我們放棄利益不要。該理論的實質與其說是判斷市場趨勢,更重要的目的是提醒人們在市場維持了一段時間某種格局以后,注意分析影響市場的各種因素發(fā)生了什么樣變化,并且判斷該變化能否導致當前市場運行趨勢的改變。此乃相反理論的更深層含義。

第4篇:考古理論范文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考試改革; 研究成果; 發(fā)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3)01-0060-03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為“思政課”)教學實效性?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作為思政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界對思政課考試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對此進行綜述,旨在對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有所禆益。

一、傳統(tǒng)思政課考試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現(xiàn)有研究來看,論者們普遍認為,傳統(tǒng)思政課考試環(huán)節(jié)積累了許多好經驗,但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概括地說主要有:

1.命題內容呆板

王立榮認為,多年來思政課考試命題大多局限于書本知識,記憶性內容所占比重過大,極易導致學生習慣于死記硬背書本知識,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1]梁勇等人也認為,現(xiàn)有思政課考試內容囿于書本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嚴重脫節(jié),這既不能使學生通過考試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不能使學生運用相關理論去發(fā)現(xiàn)、揭示和正確剖析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2]

2.考試形式單一

張振昶指出,傳統(tǒng)考試方式僅從教材、課本出發(fā),將考試局限在課堂內,缺乏對社會實踐的考核,不能完全反映思政課的課程本質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3]王儒仿指出,多年來思政課考試大多采用開卷和閉卷兩種考試形式,試卷結構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部分,題型模式由選擇、填空、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等構成。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變通思維與靈活性。[4]石裕東也指出,考試題型缺乏理性思辨,容易造成學生平時不認真學習,只是臨考之前突擊背誦,所以達不到思政課教學的應有目的。[5]

3.成績評定失當

目前在思政課課程成績評定上,許多高校采用“總評成績=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的方式,這改變了“一考定終身”的傳統(tǒng),但由于期末考試成績在課程成績中所占比重大(一般要占到70%),所以許多學生還是把重點放在期末考試上。石裕東認為,這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對學生學習過程和能力的考核,有悖于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6]

4.考后分析缺位

考試有多方面的功能,而長期以來思政課在設置考試環(huán)節(jié)時,比較重視考試的檢查功能,即僅僅將課程考試的及格與否作為監(jiān)控思政課教學的唯一目標。對此,王儒仿認為,由于受教學課時、學習內容等諸多因素影響,思政課考試一般安排在一個學期期末或一門課程結束之時進行,也就是說考試實質上只是總結,而非診斷。[7]李楠也認為,過去對思政課考試作了孤立于思政課教學系統(tǒng)之外的狹隘理解,也即只是將考試看作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而沒有很好地發(fā)揮考試的反饋功能,更沒有看到考試本身也是一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8]

二、改革思政課考試的現(xiàn)實意義

關于改革思政課考試的現(xiàn)實意義,學界主要是圍繞這四個層面來加以研究的:

1.改革思政課考試有利于消解傳統(tǒng)考試的弊端

梁勇等論者指出,傳統(tǒng)思政課考試在命題內容、考核形式、成績評定、考試分析等方面的弊端,既有高校對考試環(huán)節(jié)設置錯位的因素,也有教師對考試操控力不強的因素,還有學生應試目的不端正的因素,更有個別領導對考試改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使改革方案無有力保障而半途而廢的因素。這些弊端和不利因素極大地制約了思政課考試意義的發(fā)揮,因而必須強化對思政課考試改革重要性的認知,積極推動思政課考試的改革實踐。[9]

2.改革思政課考試有利于發(fā)揮考試的多種功能

王儒仿認為,傳統(tǒng)思政課考試過分突出考試的檢查和總結功能。這不利于發(fā)揮考試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和規(guī)范作用,也不利于教師根據(jù)考核結果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10]馬冀也認為,思政課考試不僅要測試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水平,更要督促、引導和提升師生雙方的教和學,因而從發(fā)揮考試本身具有的評價、導向和激勵等多種功能來說,必須對思政課考試進行改革。[11]

3.改革思政課考試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的根本目標

楊建強提出思政課考試改革,應結合“05方案”的實施,積極探索多樣化的考試形式,努力使考試成為提高大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成為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2]王立榮提出,思政課考試形式要靈活多樣,評價手段要改革創(chuàng)新。唯有如此,才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知識視野的拓寬、發(fā)現(xiàn)和認識規(guī)律以及綜合素質和多種能力的提升。[13]馬冀也提出,科學而又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思政課考試,不僅能促進思政課教學質量提高,而且有助于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順利實現(xiàn)。[14]

4.改革思政課考試有利于順應高等教育的發(fā)展

吳昌盛等論者認為,要通過改革思政課考試,使之更加適應教書育人這個大目標的客觀需要,更好地適應注重素質教育這個時代大趨勢的客觀要求。[15]楊建強也認為,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tǒng)考試理念、考試內容與考試形式已不完全符合時代、社會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要求,深化考試改革是現(xiàn)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課題,而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政課教學,也必須順應這一趨勢,積極探索和實施好考試改革。[16]

三、改革思政課考試的原則與對策

1.改革思政課考試的基本原則

為了積極而穩(wěn)妥地推動思政課考試改革,論者普遍認為必須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其中,較典型的有四種觀點:一是張振昶提出的必須將理論知識考試與實際表現(xiàn)考核相結合,期末測試與平時考核相結合,同時兼顧師生實際承受能力;[17]二是楊建強提出必須把考試的權威性與人本性相統(tǒng)一,考試目標與培養(yǎng)目標相一致,考試內容與考試形式相協(xié)調,理論考試與實際表現(xiàn)相結合;[18]三是李磊等論者提出必須堅持有利于培養(yǎng)人才、提高素質、轉變學風、豐富實踐和適應社會的“五個有利于”原則;[19]四是李慶華等論者提出了“六個相結合”,即堅持分層次與分階段改革、開卷考查與閉卷考試、熟記知識點與運用基本理論、主課程小步改革與副課程大步改革、平時考核與期末試卷、考試成績與讀書心得等相結合。[20]

2.改革思政課考試的對策思路

如何切實有效地推動思政課考試改革?這是學界研究的重點?,F(xiàn)將相關研究綜述如下:

第一,拓展命題內容。思政課考試的內容不應局限于課堂講授及書本知識,金春姬認為思政課考試命題除了要考查學生對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知識和理論的掌握情況之外,還應考查對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對知識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21]李楠也認為,作為思政課考試的內容范圍,應減少對書本知識等純粹記憶性內容的考核,適當增加社會實踐內容的考查,重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社會熱點、難點和疑點問題的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等方面。[22]

第二,創(chuàng)新考核形式。李楠提出可在保留期末考試這一前提下,探索多樣化的平時考核方式。[23]王儒仿提出要全面創(chuàng)新考試形式,一方面改變考試的組織形式,另一方面變換試卷的命題形式,突破單一的筆試考查方式,同時改革筆試考查內容。在考試題型方面壓縮客觀題比例,增加主觀題含量,廣泛采用材料式、分析型試題進行考查,以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語言組織表達的能力和對社會現(xiàn)實關注的能力等。[24]基于任何單一的考試形式都有其優(yōu)劣的認知,金春姬提出應構建閉卷與開卷結合、筆試與口試結合、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結合、課程論文與社會調查結合的考試考核形式系統(tǒng)。[25]

第三,完善成績評定。李楠認為,改變思政課課程成績評定不合理狀況的關鍵是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這就要求在課程成績的評定上貫徹“三個相結合”,即平時考核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以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理論知識考試成績與社會實踐考核成績相結合,以加大社會實踐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書面成績與其他方式成績相結合,以書面成績?yōu)橹?。[26]張振昶認為,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成績和終結性評價成績應分別按占總成績的40%和60%計算為妥;[27]吳昌盛等論者提出“二三五”模式,即平時、期中和期末各占總成績的20%、30%和50%較合適;[28]楊現(xiàn)勇認為思政課課程成績要由理論考試成績和實踐考核成績兩部分構成,根據(jù)不同課程內容,兩者在總成績中的比例要有所區(qū)別,如理論課的理論成績在總成績中占比可稍高些,而思想品德課的實踐成績在總成績中占比可略高些。[29]鑒于思政課課程的特殊性,李玉姣提出,在課程成績評定上還必須跟學生的實際政治思想情況和日常表現(xiàn)結合起來。[30]

第四,重視考后分析。楊現(xiàn)勇認為,傳統(tǒng)思政課考試比較重視考試的檢查功能,而對考試的診斷、規(guī)范和引導功能的關注不夠,以至產生把考試完成當作一門課程教學結束的狹隘理解。[31]魏春艷認為,考后分析是整個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起信息反饋的作用,因而考后應及時告訴學生考試成績并對考試結果進行評析,使學生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教師通過考后分析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32]

四、推進思政課考試改革探索的若干思考

學界現(xiàn)有研究為推進思政課考試改革探索提供了良好基礎,但也存在不完善之處,在今后的研究中以下這幾個基本點值得關注:

1.必須創(chuàng)新視角

經過多年的實踐運作,碩士生入學考試全國統(tǒng)考課,無論是在考試目標的設定,還是題型結構的設置上,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思政課學業(yè)考試借鑒,但目前這方面的理論研究還幾乎是空白。另外,以往對思政課考試方式的研究,多是從考查形式、題型設置等方面展開的,而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快速發(fā)展,能否進行網上考試的探索,能否將改革考試方式與完善考試機制、有效引導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結合起來研究,目前還不多見。

2.必須深化研究

如何發(fā)揮思政課考試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效應,現(xiàn)實中存在哪些制約因素?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待深化。另外,如何科學安排思政課考試內容、規(guī)范設置考試形式、正確處理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的關系、合理劃定課程成績比例等問題的研究尚不夠深入。此外,在考試內容、命題素材的選取乃至考試方式的設置上,今后應積極探索如何處理好思政課教學與學生日常行為教育的關系,努力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對其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培養(yǎng)上。

3.必須注重應用

在今后思政課考試改革研究中,應加大應用性、實證性和對策性研究的力度,如關于思政課課程成績的評定,多數(shù)論者主張要加大平時考核力度,但闡述必要性的居多,而創(chuàng)建具有一定可行性模式的還不多見;又如要借鑒和汲取現(xiàn)代教育考試學的理念、方式方法和技術手段,將之運用到思政課考試實踐中,以體現(xiàn)對考試實踐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13] 王立榮.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2):90-93.

[2][9] 梁勇,靳秀芳,李新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08(9):49-51.

[3][17][27] 張振昶.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7(4):58-61.

[4][7][10][24] 王儒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探析[J].教育探索,2008(4):40-41.

[5][6] 石裕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探索與實踐——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為例[J].科教導刊,2010(35):47,50.

[8][22][23][26] 李楠.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考核的特點及其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的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5):65-69.

[11][14] 馬冀.探析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J].學理論,2010(30):267-268.

[12][16][18] 楊建強.新課程體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初探[J].社科縱橫,2010(7):169-173.

[15][28] 吳昌盛,傅麟雅.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考試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與建議[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9(4):73-77.

[19] 李磊,馮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芻探[J].當代教育論壇,2007(3):78-79.

[20] 李慶華,梁溫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成績評價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77-79.

[21][25] 金春姬.創(chuàng)新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J].林業(yè)科技情報,2007(3):128-129.

[29][31] 楊現(xiàn)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體系的反思與重構[J].黑龍江教育,2007(6):77-79.

第5篇:考古理論范文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方法

高職院校里作為面向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既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又向學生開展理論教學,它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同高職院校的黨團組織、各系部、各職能部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內容、形式、時間等方面有較大的不同,開展的理論教學也與其它課程不同,這一特點決定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有自己的相對獨立的評估標準和評估體系。

一、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

1.思想政治課教學評估的內涵及建立評估體系的必要性

評估是指依照一定的原則和標準對某事物或活動作出“評述”與“估價”?!霸u述”側重于定性描述,“估價”側重于定量描述,評估就是綜合運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對事物所作出的評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估就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對來自教學對象――學生方面的信息反饋和對信息的定性、定量分析,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的過程及效果進行評判的一項活動。

目前高職院校中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所進行的評估還和其它課程一起沿用同一個評估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突出了對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對教學效果的監(jiān)控則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測試的辦法來檢驗教學效果,它無法反應學生的思想變化,更不會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做出反應,因此它無法反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點,也無法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作出完整、全面評估,為此,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評估改革勢在必行。對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進行評估,一個首要的前提條件是建立起一個相對完整,且具有高職院校特點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本文將根據(jù)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點,從教學的過程與效果兩個維度出發(fā),提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估三級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

2.對教學過程與效果二維度評估三級指標體系

第一,教學過程評估指標體系(一級指標)。教學過程評估是指考察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并能滿足形勢發(fā)展的需求和體現(xiàn)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特點。它包括的主要指標應有(二級指標)政治性(A1)、準確性(A2)、規(guī)范性(A3)、時代性(A4)、創(chuàng)新性(A5)、藝術性(A6)、職業(yè)性(A7)等。(三級指標)政治性(A1)指標包括:A11政治立場、A12黨性原則、A13思想觀點;準確性(A2)指標包括:A21教學深度、廣度和進度、A22教學材料使用、A23原理運用;規(guī)范性(A3)指標包括:A31授課計劃、A32教案、A33課堂語言和板書、A34學生成績考評及作業(yè)批改;時代性(A4)指標包括:A41教學中所體現(xiàn)出的教育理念、A42理論與實際結合的程度;A43教學設備使用;創(chuàng)新性(A5)指標包括:A51授課方式、A52授課方法、A53授課手段;藝術性(A6)指標包括:A61授課整體風格、A62構件組合、A63創(chuàng)意水平、A64感染力;職業(yè)性(A7)指標包括:A71職業(yè)道德、A72行業(yè)特點、A73就業(yè)觀念。

第二,教學效果評估指標體系(一級指標)。教學效果評估指考察學生經過學習后在認識、認同方面有哪些程度的提高,在行為上如何表現(xiàn),即從“知行臺一”的維度去考察。它包括的主要指標有(二級指標)認識程度(B1)、認同程度(B2)、行為表現(xiàn)(B3)等。(三級指標)認識程度(B1)指標包括:(B11)基本原理、(B12)基本原則、(B13)基本立場、(B14)基本觀點、(B15)運用方法;認同程度(B2)指標包括:(B21)世界觀、(B22)人生觀、(B23)價值觀、(B24)思想、(B25)情感;行為表現(xiàn)(B3)指標包括:(B31)遵紀守法、(B32)遵守校規(guī)、(B33)向黨、團組織靠攏、(B34)參加各種公益活動、(B35)參加各種文體活動、(B36)與同學和老師相處。

二、對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過程與效果進行評估的方法

以上提出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估的具體指標是根據(jù)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點而設定,這套指標體系同時具有評估的客觀性、結果的相對性和作用的導向性的特點。同樣是根據(j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點,筆者認為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評估,應綜合使用以下幾種方法。

1.問卷調查法。就是運用統(tǒng)一設計的問卷,全面了解學生對黨的方針、政策及理論的認識和掌握的程度,同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調查方法。這樣的方法面向的對象可以是全體學生,也可是隨機抽取的部分學生,開展的時間應該是在教學開始前、教學過程中及教學結束后,其內容可涵蓋教學效果評估指標體系中的認識程度(B1)指標和認同程度(B2)指標等。

2.座談法。就是教學檢查的主持人與學生、任課老師及相關人員直接面對面交談,以獲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信息和資料的一種方法。座談采用統(tǒng)一設定問題、提問方式、提問順序等的結構式座談和與會人員海闊天空、暢所欲言的無結構式座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教學效果的信息與資料,其內容可涵蓋教學過程評估指標體系中的規(guī)范性(A3)指標、時代性(A4)指標、創(chuàng)新性(A5)指標、藝術性(A6)指標、職業(yè)性(A7)指標等。

3.測驗法。指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特定的程序,用一套(或若干套)題目,來檢測或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的手段和方法。測驗法是我們檢測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其內容可涵蓋教學效果評估指標體系中認識程度(B1)指標和認同程度(B2)指標。

4.同行互評法。指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師、教學督導教師等按照教學大綱、授課計劃等教學文件,對思政課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議的方法,它是從同行和教學督導角度對教學過程進行評估的方法,其內容可涵蓋教學過程評估指標體系中的全部指標。

5.學生評議法。指參加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學生,根據(jù)事先給定的的指標和評分標準,對授課老師的教學進行評分,其內容可涵蓋教學過程的全部指標。

第6篇:考古理論范文

關鍵詞:考古;研究;模式;對策

引言

中國考古研究時代比較久遠,無論是在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考古實踐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與考古環(huán)境和考古的要求相比,中國的考古研究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考古研究的模式分類

不同的分類角度,考古研究模式并不一樣,本部分,筆者從考古環(huán)境的角度對當前中國比較流行的幾種考古模式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地理環(huán)境考古模式

地理環(huán)境考古模式是由周昆叔最先提出來的,他根據(jù)自身的工作實踐,結合中國考古環(huán)境的理論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地理環(huán)境考古模式。地理環(huán)境考古模式強調的是:在考古過程中,首先進行勘探定點,在此基礎上,進行探測驗證,然后進行進一步的開發(fā)挖掘,并從人類的行為、地質結構的構成、地形地貌以及工藝過程中收集有關的考古環(huán)境信息。該種考古研究模式主張的是在環(huán)境考古工作過程中,考古研究者首先應該去探索環(huán)境的演變規(guī)律,并根據(jù)環(huán)境演變的規(guī)律所導致的地質結構的變化來分析由此導致人類生活環(huán)境場所所發(fā)生的變化,來分析人類進步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這就是著名的“環(huán)境——人類活動——文化”三者之間考古關系的表達。這一模式同時還具備了自然科學和歷史地理學研究的特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二)文化歷史環(huán)境考古模式

文化歷史環(huán)境考古揭示的是環(huán)境考古學考古遺存與其賴以“生存”并發(fā)展起來的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辯證發(fā)展的關系,來通過考古研究揭示人類的行為與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的演變之間的規(guī)律變化。該種模式的環(huán)境考古模式具備一定的現(xiàn)實事實基礎:(1)傳統(tǒng)意義上的環(huán)境考古模式基本上都屬于物質文化,而這些物質文化基本上都取自于“自然”;(2)傳統(tǒng)意義上的考古文化中,尤其是關于生產工具方面的考古都直接取自于自然環(huán)境,因此,文化歷史環(huán)境考古模式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價值。

(三)資源環(huán)境考古模式

資源環(huán)境考古模式是由湯卓煒在其《環(huán)境考古學》一書中首先比較完整地、系統(tǒng)地提出來的。資源考古研究指得是環(huán)境考古根據(jù)反映人類各個時期生活環(huán)境的信息、資料以及開發(fā)出的遺存物,并利用環(huán)境學考古的理論方法、理論技術等,來研究古代人類的環(huán)境特征以及歷史演變之間的規(guī)律性,進而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來分析環(huán)境、人類以及與其賴以存在的文化特征、經濟形態(tài)、社會結構的發(fā)展和歷史之間的關系。該種模式在前兩種模式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系統(tǒng)化了環(huán)境考古的理論過程和模式,完整的環(huán)境考古模式應該包括踏勘、探測、挖掘,然后再根據(jù)挖掘出的文物來分析地質地貌、古代生物學的特征等有關方面的信息,并根據(jù)這些信來分析各個時期的人類的行為、地理環(huán)境、物質文化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并形成完整的考古報告。該種模式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以資源的利用為切入點,環(huán)境考古的空間也被相應地劃分為考古區(qū)域、遺址區(qū)域以及遺址等三個層次,人類活動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資源環(huán)境考古模式實現(xiàn)了與西方考古環(huán)境之間的接軌,標志著以遺址作為核心、以資源利用為關鍵點、以環(huán)境理論為特征的資源性考古模式的正式形成,這也是當前中國環(huán)境考古模式中比較常用的一種環(huán)境考古模式。

二、考古研究模式存在的問題

三種比較典型的環(huán)境考古模式在中國環(huán)境考古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其所強調的重點來看,每一種考古模式都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地理環(huán)境考古模式存在的問題

該種模式在早起環(huán)境考古模式中應用的較為廣泛,而且在研究環(huán)境與人文、生活形態(tài)方面也起到了積極地意義,但是,該種模式也存在諸多的問題。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信息搜集不夠準確,而且將信息的搜集與考古研究混為了一談;古代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行為之間并不必然存在我們所猜想的之間的關系;古環(huán)境與各個時期生產工藝之間的聯(lián)系也并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該種模式所倡導的環(huán)境考古模式將人類的行為、地質地貌以及生產工藝作為環(huán)境報告的主要內容,這與環(huán)境考古學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偏差。

(二)文化歷史環(huán)境考古模式存在的問題

文化歷史環(huán)境將工具、手段以及人類活動作為考古的重要載體,并單獨將手段作為了一個文化的概念進行運用,這就為環(huán)境考古的發(fā)展找到了一個比較具有實際意義的“媒介”。但是,該種環(huán)境考古模式仍然沒有擺脫考古學文化背景下的考古學研究的“桎梏”,仍然將考古研究認為是特定的、對考古學文化的考古遺存以及作為整個考古學文化生存背景之下的自然環(huán)境、遺存兩個主要的部分。僅僅從這一個角度來看,與前文提到的地理環(huán)境的考古模式的確定存在諸多的相似之處,事實上,二者之間的界線也并不是特別的明晰。

(三)資源環(huán)境考古模式存在的問題

資源環(huán)境考古模式在考古實踐中,由于對考古材料的分析和把握是建立在“考古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很容易將考古文化作為整個環(huán)境考古的核心,對環(huán)境背景的考古就出現(xiàn)了偏差,這種先入為主的特征使得環(huán)境考古的價值也出現(xiàn)了“折扣”,容易先入環(huán)境可能論的誤區(qū),而且還將歷史環(huán)境、人類行為以及文化之間的復雜關系進行了簡化,環(huán)境考古的目標也出現(xiàn)了偏差。但是,與前兩種考古模式相比,該種考古模式仍然相對比較完善,研究的價值也較高,因此,其成為當前環(huán)境考古模式的主體就成為必然。

結論

中國現(xiàn)代的環(huán)境考古研究為我們深入地了解歷史環(huán)境的變遷提供了可靠的渠道,推動了中國考古學的快速發(fā)展。但是,由于中國的考古學一直是建立在文化歷史背景之下展開的,這就導致無論哪一種環(huán)境考古模式都將考古的核心定位于考古學文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中國環(huán)境考古的發(fā)展,因此,中國的環(huán)境考古學者們,應該從文化考古中走出來,應該更加尊重當時的歷史特定的環(huán)境,以實現(xiàn)促進中國環(huán)境考古的快速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許永杰.中國考古層位學的里程碑之作——《西安附近古文化遺存的類型和分布》導讀[J]. 南方文物,2012,(01) .

第7篇:考古理論范文

綜合類專業(yè)院校的藝術專業(yè)也有以獨立的藝術學院或藝術系的形式而存在的,也有與人文社科類系、部并存的,但無論如何,其專業(yè)數(shù)量和規(guī)模、師資隊伍建設等諸方面,均無法與專業(yè)藝術類院校相比,其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定位與專業(yè)類院校也不完全相同。但作為綜合類院校,我們不能單純依靠藝術類專業(yè)的發(fā)展來促進其他專業(yè)與學科的發(fā)展,同樣,我們也要提倡將不同專業(yè)、學科的資源合理利用。藝術考古是一個藝術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能夠充分發(fā)揮我國作為文化大國、文物大國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更多的課程體系都應該有機地結合,促進藝術類專業(yè)學生個性化與綜合性的發(fā)展格局。綜合類院校開設藝術考古課程,無論在師資配備還是實踐資源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難,但作為藝術類學生必備的綜合知識素養(yǎng),藝術考古可以以講座形式來開設。

藝術考古介入藝術類專業(yè)教學,是專業(yè)綜合改革實踐中課程體系綜合改革的有益嘗試

藝術考古是介于考古與藝術兩大知識領域間的一個新興學科,是高等藝術院校在長期的實踐教學與科研過程中形成的綜合教研成果,也是綜合知識體系教學改革的總結。該課程體系主要由四大方面綜合而成,一是藝術考古與專業(yè)知識點綜合理論基礎的講授,使藝術類學生能基本掌握藝術考古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國內外相關藝術考古及美術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掌握藝術考古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獨立從事相關科學問題的分析與實踐創(chuàng)作;二是博物館實習參觀與考察;三是藝術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四是實踐作品的完善。目前,國內部分高等藝術院校,如東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雖已開設了藝術考古相關課程,但藝術考古教學和其他專業(yè)課程的有機融合尚未開展,因此,我們倡導藝術考古本科教學應在藝術類專業(yè)院校逐步開設,以充分發(fā)揮藝術考古教學的基礎作用,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藝術考古學教學體系。藝術考古課程介入藝術類專業(yè)課程實踐教學,可以促進藝術類專業(yè)研究方法、思考方法與實踐創(chuàng)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藝術考古不同于藝術創(chuàng)作,它是一門嚴謹而科學的實踐課程,掌握藝術考古科學的正確研究方法是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藝術考古專業(yè)人員來說,他們首先重視的是資料搜集能力的培養(yǎng),實地調研考察能力的培養(yǎng),對前人研究成果理性分析與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文獻調查及綜述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是選題、制定研究方案及科研創(chuàng)新、追蹤學科發(fā)展動向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是個案、專題研究、綜合研究能力及理論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第四是科研成果展示能力的培養(yǎng)。在藝術類院校本科教育中介入藝術考古教學,開拓中國藝術教育的新視野和新領域,建立科學、完整、嶄新的教學思路與研究方法,不僅可以對學科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可以對藝術類學生嚴謹扎實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提供良好的科研基礎與學養(yǎng)基礎。嚴格意義上來說,藝術考古研究思路和藝術專業(yè)創(chuàng)作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二者都需要經過收集素材、構思草圖、選題定位、創(chuàng)新提煉、作品成型等諸環(huán)節(jié),只是藝術考古更側重于對實物、實證的掌握,以及對歷史專業(yè)知識體系的系統(tǒng)研究與挖掘論證,而藝術創(chuàng)作更側重于在觀察基礎上形成獨有思辨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但藝術考古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將促進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的提高。同時,藝術考古課程介入藝術類專業(yè)課程實踐教學,有助于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體系的探究,也可以對藝術類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感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比如對于本土文化的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與品牌保護意識的提高,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的形成與發(fā)展等。多知識領域的融合,也為大學生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提供了一些新機遇。原有單一的教育模式容易導致學生綜合能力的低下,而寬泛、交叉知識體系的建構,特別是對邊緣知識體系、零散而小學科知識體系的有效組織,能夠更加充分地發(fā)揮出不同專業(yè)的價值。當前,中國文化正在面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與沖擊,中國的藝術教育如果不建立起自己的學科體系,不主動地與其他學科進行合理而有機的結合,就不可能產生更大的藝術成就和科研成就。社會的發(fā)展已促使各個學科更廣泛而深入地結合,多學科交叉教學已不是一種“時尚”或“潮流”,而是教育發(fā)展必備的基本手段之一。以藝術考古學教學為硬件條件,對藝術專業(yè)教學展開深入的探索,是適應社會需求、促進教育發(fā)展的有益嘗試。

結語

第8篇:考古理論范文

就學科名稱而言,音樂考古學是一個合成詞,它反映了“音樂”與“考古”二者的交叉與聯(lián)系,清晰地表明“音樂”與“考古”是構成其學科概念的二元結構。

1982年初,筆者在初用“音樂考古”一詞時,曾嘗試著解釋為:“音樂考古,是利用歷史遺留下來的音樂文物和文獻對古代音樂所進行的研究,是古代音樂史研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音樂史界、考古界共同開辟的一個科學新領域。”這只是對一個新興事物的初步描述和憧憬。其中的“共同”一詞強調了考古之于音樂考古的重要關系。

更多學者先后從學科的高度定義“音樂考古學”,大多數(shù)也凸現(xiàn)了這種關系。

秦序:“音樂考古學是根據(jù)出土和傳世的古代音樂實物史料研究音樂歷史的科學,它既是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又是音樂史學的一個部門。換言之,它是考古學與音樂史學相互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發(fā)展起來的專門學科?!?/p>

蔣定穗:“‘音樂考古學’是近年來隨著我國考古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音樂文物大量出土和音樂史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而逐漸形成的一門‘潛科學’”?!耙魳房脊虐l(fā)展到今天,已不再能被一般的考古學所包容,使用一般的音樂史學方法研究出土樂器,也已顯得不夠用。它迫切需要建立起由考古學和音樂史學相互結合而形成的新學科?!魳房脊艑W是根據(jù)古代人類活動中遺留下來的音樂方面實物,運用考古學的方法研究古代音樂歷史的學科?!?/p>

譚若冰、黃翔鵬:“音樂考古學是音樂學的一個新興的分支。它的研究范圍與考古學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對音樂文物的考古研究,最早是作為考古學的一個分支而與美術考古、絲綢考古、陶瓷考古、青銅器考古等學科并立的,國際上稱為音樂考古學。中國當代的音樂考古學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其來源雖亦出自對于音樂文物的考古研究,但實際內容已越出考古學的范圍。”

方建軍:“音樂考古學是根據(jù)古代人類遺留的音樂文化物質資料,研究人類音樂文化發(fā)展歷程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薄白鳛橐魳肥穼W的一門分支學科,音樂考古學的研究成果無疑可以填補、充實和豐富古代音樂史的內容?!?/p>

李純一:“從研究對象、方法和目標等方面來看,古樂器學乃至音樂考古學應該既是普通考古學的一個特殊分支,又是音樂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其自身具有很大的相對獨立性?!?/p>

王子初:“音樂考古學是音樂史學的一個部門。是根據(jù)與音樂有關的實物史料,如古代的樂器、書譜、銘文、石刻藝術和洞窟壁畫等,來研究音樂藝術的歷史的科學?!?/p>

汪申申、田可文:“音樂考古學是音樂學和考古學的交叉學科,它要求從業(yè)者不僅具備音樂學(特別是音樂史學、音樂形態(tài)學和樂器學)方面的知識,還要掌握歷史學、考古學的基本理論和田野發(fā)掘作業(yè)的全部技能與經驗。”

李幼平:“音樂考古學是音樂學、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等學科在交叉、融合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邊緣型新興學科”,“考古學與音樂學研究應該是它的兩個基本立足點?!?/p>

王子初:“從歷史的角度考察,音樂考古學脫胎于一般考古學,兩者之間是一種母與子的關系”,“中國音樂考古學形成的初期,曾勉附于一般考古學界之驥尾?!薄耙魳房脊艑W是考古學和音樂學相結合的產物,是一門跨學科的邊緣學科?!魳房脊艑W是考古學的組成部分,其時空框架必須借助一般考古學的地層學和類型學以及考古學利用的其它各種手段才能建立起來。同時,音樂學的理論應該是音樂考古學研究的重要理論指導?!?/p>

方建軍:“音樂考古學主要是考古學與音樂學尤其是音樂史學相互交叉、影響和滲透所形成的一門邊緣學科,它具有從屬于考古學和音樂史學的雙重性質,但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中國音樂考古學則從普通考古學中萌芽,是中國考古學滋養(yǎng)下本土化的產物。在研究方法上,中國音樂考古學也受到了考古學和音樂學(尤其是歷史音樂學)的雙重影響?!?/p>

這些文字表述略有不同的定義顯示:普通考古學是音樂考古學脫胎的母體,萌生、滋養(yǎng)的基礎,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一元,基本立足點之一,等等。

這種深刻的認識,基于音樂考古學萌芽期的實踐總結。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音樂學界在文物、考古學界的幫助和推動下,創(chuàng)立了音樂考古學科。迄今為止,這一新興的學科已經形成了具有本科、碩士、博士教育的人才梯隊培養(yǎng)體系;出版了大量的專著成果;參與了一次次的重大田野考古發(fā)掘;基本完成了與文物考古鼎力合作的基礎性工程《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常設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國際性的學術組織并組織了多次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中國音樂考古學呈現(xiàn)著繁榮、活躍的學術景象。

不過,從理論和實踐上來說,中國音樂考古學與普通考古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潛在著影響學科發(fā)展的因素和不可忽略的隱憂。

在理論上,迄今為止,中國音樂考古學并未受到中國考古學的正式認同。在考古學理論著作和《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的“考古學”條目中,受普通考古學影響所產生的特殊考古學分支現(xiàn)已包括了諸如美術考古學、宗教考古學、古錢學、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等等,并不包含“音樂考古學”。

在實踐上,中國現(xiàn)行的考古事業(yè)管理制度,只有國家文博單位和高等院校的歷史考古專業(yè)才有考古發(fā)掘權。以音樂學學術身份出現(xiàn)的中國音樂考古學家從身份和職業(yè)上均未被納入考古界之列,更難以進入考古學的田野考古發(fā)掘領域。而在考古事業(yè)的機構和職位序列里,也沒有“音樂考古”的建制和席位。

于是,音樂考古學與普通考古學在田野發(fā)掘的交叉重合區(qū)域里存在著制度性的專業(yè)脫節(jié)。音樂考古學與普通考古學的學術銜接保持著一種“你發(fā)掘,我研究”的線性流程及默契。音樂考古學家的研究工作,主要還是停留在根據(jù)考古發(fā)掘報告和出土文物資料做案頭研究的階段。偶爾幾次考古大型發(fā)掘項目的參與,也是來自考古界少數(shù)知音的邀約,而非制度性保障下的常態(tài)工作。

這種情況對于兩個學科和藝術及文化遺產事業(yè)都是不利的。

第9篇:考古理論范文

鑒于專業(yè)文獻閱讀的重要意義,我們配合2009年鄭州大學本科生教學計劃修訂,為考古專業(yè)一年級本科生開設了“閱讀與寫作”課程。其目的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輔助專業(yè)主干課學習,通過若干專題文獻的閱讀,使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考古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基本研究方法和一些較為前沿的理論問題。二是通過閱讀和讀書筆記撰寫,了解專業(yè)文獻的撰寫方法和基本格式,初步掌握學術論文的寫作規(guī)范。三是通過共同的閱讀和課堂討論,使學生接受較為集中的專業(yè)熏陶,從而更順利地跨入專業(yè)之門。

鑒于教學目的和授課對象,我們在專業(yè)文獻的選擇上遵循了以下原則:一是覆蓋面廣。綜合考古學的傳統(tǒng)研究和新的動向,我們將閱讀文獻分為考古學文化、地層學與類型學、文化研究與器物研究、聚落考古、墓葬研究、風俗習慣與宗教觀念、美術考古、田野考古報告等8個專題,基本涵蓋了考古學研究的主要領域。二是兼顧前沿和經典。我們在各專題下設立核心文獻和擴展文獻,其中核心文獻以新近學術論文為主,代表了該專業(yè)領域新近的研究動向和前沿;擴展文獻則是包括早期經典文獻在內的第二層次文獻,以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和更深入地學習。三是以研究案例為主,兼顧理論文獻,并適當增加趣味專題。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帶領大家閱讀原初的研究文獻,故而文獻選擇側重于具體的研究案例,力圖從具體研究案例中學習,增進對相關理論方法的了解。但是考慮到青年學生往往具有濃厚的理論興趣,且好奇心強,對于有新意的研究有強烈的興趣,我們在文獻選擇中亦兼顧了純理論文獻及有趣的專題文獻,如對考古學文化、聚落考古、性別考古的理論探討文獻,以及有關拔牙習俗、古代妝飾、茶具酒具的文獻。

本課程采取了課前閱讀、課上討論和課后撰寫讀書報告三結合的形式,可分三個步驟:一是課前閱讀。由教師印制閱讀資料,提前一周分發(fā)給學生。為了使閱讀有針對性,還須擬定若干問題供學生閱讀時思考,這些問題也是課堂討論的提綱。為避免討論流于空泛,所擬問題應緊扣材料,側重論文的論證過程,圍繞諸如論文的論據(jù)類別、論據(jù)的組織方式、論證邏輯、結論是否準確可靠等問題提出。二是課上討論。作為討論課,若要使每個同學都能充分參與討論、發(fā)表意見,則分組討論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每組人數(shù)應控制在4~6人。上課時,每組推舉一人做主題發(fā)言,其余人可做補充發(fā)言。主題發(fā)言期間,其他同學若有問題,可隨時提問,由發(fā)言的同學進行解答。三是課后撰寫讀書報告。每次討論課后,教師安排大家根據(jù)討論內容撰寫讀書報告,要求按照學術論文的格式規(guī)范地寫作。讀書報告的內容除對閱讀材料作客觀準確的總結外,應圍繞若干相關內容進行分析、闡發(fā)。尤其鼓勵圍繞專題進一步查找、閱讀其他文獻,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經過兩年教學,“閱讀與寫作”課程產生了較好的反響,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我們認識到,開設文獻研讀課不但要求教師有更廣闊的視野、閱讀面和鑒別力,還應該有靈活主持、耐心傾聽、準確總結的技巧和能力,并且還要為課堂設計、批改讀書報告付出更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