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心理護理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護理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護理措施

第1篇: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心胸外科; 圍手術期; 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16-0092-02

doi:10.14033/ki.cfmr.2015.16.051

手術治療是目前外科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法,但手術常會引起患者較為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一些不良的反應會影響麻醉及手術的進行,易導致一些術后并發(fā)癥的產生,對患者手術后的康復也有一定的影響,嚴重影響治療效果[1-2]。患者在手術前會出現一系列焦慮、恐懼情緒,嚴重影響手術的開展。根據護理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對患者試試有效的臨床護理,有助于改善醫(yī)患之間關系,達到穩(wěn)定和諧的狀態(tài),對提高護理水平有著積極的意義[3]。心理護理體現了現代醫(yī)學人文關懷的護理宗旨,使患者在進行手術前保持最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不但可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還為術后患者身體的快速恢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為研究心胸外科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護理措施及其應用效果,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140例,對患者的臨床護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140例,其中男74例,女66例,年齡14~72歲,平均(35.7±5.2)歲。140例患者中,21例患者接受過高等教育,49例患者接受過中等教育,67例患者接受過初等教育,3例患者為文盲。在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等,并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將全部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接受文化程度、病情、心理狀態(tà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以下護理措施。

1.2.1 建立和諧醫(yī)患關系,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患者在入院初期,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積極主動,熱情地為患者講解醫(yī)院的環(huán)境設施,以及醫(yī)院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消除患者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避免其產生痛苦、不安的情緒,同時,這樣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親切感,增加其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快速縮短患者與護理人員的距離,這對患者可以主動向護理人員說明自己的病情,發(fā)現任何問題可以及時溝通,對患者的臨床治療和手術后的康復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與患者進行溝通,要幫助患者營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還可以讓患者體會和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并予以支持,為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護理人員還應學會合理運用語言技巧與患者進行交流,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悉心照顧患者,發(fā)現問題及時與醫(yī)生進行溝通交流,盡早解決[5]。

1.2.2 幫助患者樹立信心 患者在手術之前會有很大的心理改變,對治療產生懷疑態(tài)度,感情容易受傷,希望得到身邊家人以及護理人員的關心和尊重,以及渴望得到重視。根據患者的情況不同,對患者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開導交流,幫助患者消除緊張焦慮的心情,在進行疏導的時候,可以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經歷、患病情況等,采取合理的溝通方式,同時,可以考慮在手術之前,使患者服用一些具有鎮(zhèn)定效果的藥物,保證患者在手術前具有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1.2.3 開展心理護理健康宣教 由于患者和家屬對手術治療和麻醉技術等醫(yī)療知識的缺乏,導致患者對治療方案缺乏信任感,胸外科手術位置特殊,使患者更加容易擔心手術會帶來疼痛、手術中出現出血情況、對身體器官造成的損害以及手術后的效果等,為了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手術治療對其疾病的積極意義,要主動向患者解釋其病情和手術方案。在手術之前,患者應對手術室護士和麻醉師有一個簡單初步的了解,醫(yī)護人員可以在手術前一天到病房看望患者,幫助患者增加手術信心。

1.2.4 手術期間心理護理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手術治療相關疾病的方案越來越得到普及,但手術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風險,特別是心胸外科手術,若手術不當會導致患者身體受到嚴重損傷,嚴重時可以導致患者死亡。在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對手術室環(huán)境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并向患者描述手術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需要患者配合做的工作,為患者送上關懷和溫暖,在消除對手術的恐懼感的同時,增加手術成功的信心。在手術進行期間,醫(yī)生或護理人員也應及時的向患者解釋手術的作用、必要性以及安全性,希望患者可以充分配合工作。

1.2.5 手術后心理護理工作 由于患者的病情和進行的手術不同,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手術后護理工作,盡量減輕患者手術后的疼痛感和不適,若患者出現任何情況,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使患者可以盡早痊愈出院。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在手術前后、手術期間的各項身體情況,主要通過記錄患者的血壓、心率、情緒變化及手術期間表現等,分析患者的心理情況及反應程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護理,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試驗組70例患者中,38例無不良心理反應,32例有不良心理反應;對照組患者中,13例無不良心理反應,57例有不良心理反應。試驗組患者心理情況明顯好于對照對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心理護理主要是指在患者接受治療前后以及在治療期間,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需要通過不同的護理方法和溝通技巧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進而達到滿意的臨床護理效果,圍手術期又被稱為手術全期,從護理人員迎接患者進入病房開始,一直到患者經過治療痊愈出院為止[6-8]。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fā)現,對照組患者出現不良心理反應的可能性遠高于試驗組患者,這說明在圍手術期對患者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是很有必要的。心理護理是整個護理的重要部分,在接受外科手術時,患者常會由于對手術的不了解,對手術產生不必要的擔心,進而出現不能不在手術期間積極的配合手術,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情況,采用不同的心理護理技巧,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治療,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對患者病情的痊愈有著積極地作用。

參考文獻

[1]尹成會.心理護理于胸外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15(33):177-179.

[2]鄧瑩,王艷,孫紅玲.心理護理在減輕胸外科手術術后疼痛程度的應用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7):230-231.

[3]申凌慧,胡海珍,趙鵬偉.胸外科患者分級心理護理模式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4):143-145.

[4]李蓮英.胸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8):241-242.

[5]陳淳.心胸外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的創(chuàng)建[J].全科護理,2011,9(17):1561-1562.

[6]鄭書芹,王學英.心理護理在胸外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48(24):2926-2928.

[7]劉鑫.分級心理護理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焦慮、抑郁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19):2368-2370.

第2篇: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外科手術;心理護理;圍手術期;臨床護理;手術室護士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如何做好圍手術期患者的心理護理,使患者在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里,在醫(yī)護人員的關懷和照顧中渡過自己的手術時刻,是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古今中外許多資料表明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活動,對于身體的健康,對于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外科護士做好手術前及手術后的心理護理,對促進疾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F將筆者工作中遇到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而取得良好效果總結如下。

手術前的心理問題及護理措施

病人人院后,環(huán)境及生活習慣發(fā)生改變,要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為使病人盡快熟悉環(huán)境,消除陌生感,護士應熱情接待病人,介紹醫(yī)院及病區(qū)環(huán)境,診治主管的醫(yī)生和護士,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使病人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

針對病人對施行手術通常表現的焦慮及產生焦慮、恐懼的原因有:不適應住院環(huán)境、不了解疾病的性質及手術必要性、缺乏手術和麻醉的相關知識、擔心疾病預后、術后并發(fā)癥及經濟負擔,也擔心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惡劣、動作粗魯。因此要及時掌握這種心理,盡量把工作做在前面,給患者以安慰和鼓勵,使患者感到溫暖和可靠。

此外,我們充分評估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對手術和社會支持系統的期望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及手術治療的重要性,講述手術前、中和后的注意事項,還可邀病區(qū)中手術成功的同種疾病患者介紹其經驗和體會,經常與患者交流和溝通,及時發(fā)現引起情緒或心理變化的誘因,對癥實施心理疏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患者創(chuàng)造安靜、清潔、舒適的環(huán)境。

強化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統,家屬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他們的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勸解病人克服悲觀情緒,鼓勵病人配合治療。家屬的鼓勵有時能起到醫(yī)護人員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有利于克服患者的焦慮不安情緒。護士要耐心講解手術的必要性,手術的大概過程及手術前后注意事項,使病人主動配合治療。

2.手術中的心理問題及護理措施

手術室護士去病房接患者到手術室時,態(tài)度要和藹,動作要輕柔。病人進了手術室以后,對手術的恐懼以及環(huán)境的變化可能刺激患者心情緊張。

患者進人手術室后,要將患者安排在已經準備好的手術間內,由于患者對手術室的環(huán)境和氣氛極為敏感,所以手術室內一定要整齊、清潔,床單無血跡。此刻患者十分重視醫(y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這就要求醫(yī)護人員的說話聲音應輕柔和諧,態(tài)度親切和藹。外科術前準備中護理操作最多的是備皮、清潔灌腸,應告訴病人備皮、灌腸的目的,使病人消除羞澀的心理負擔,同時護士在操作過程中技術要熟練,避免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使病人能以穩(wěn)定、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

手術室護士應安撫患者的情緒,使患者逐漸適應手術室的環(huán)境,準確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動,實施個體心理護理,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手術,以便手術順利進行。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紐帶和橋梁,術中要正確地運用語言,準確地表達情感,和病人聊一些比較輕松愉快的話題,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緊張情緒;同時也要做個好聽眾,認真聽病人的談話,不要隨意發(fā)言,當病人過度激動時應給予安慰,也可誘導繼續(xù)談些別的話題。在手術中醫(yī)護人員要用心工作不要閑談,不要談易使病人誤解的話,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語言在心理護理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3.術后的心理問題和護理措施.

術后疼痛是造成外科病人術后痛苦的主要癥狀之一,往往使病人身心形成較大的壓力。病人語言不多,通常以痛苦的面部表情及頻繁的變換來反應疼痛狀況。護士應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向病人解釋疼痛的原因,分散其注意力,或采取必要的止痛藥物緩解疼痛等措施,解除疼痛所造成的身心壓力,使之盡快康復。傷口尚未愈合,活動受限及預后效果是病人最關心的問題。護士與病人交談時,可列舉同種疾病康復的實例,給予精神安慰,配合飲食調理,使病人積極與醫(yī)護人員配合,對疾病的恢復有促進作用。

病人十分重視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如家人是否常來探望,單位領導及同事對自己所患疾病是否關心等。護士應與家屬、單位配合,在其住院期間要經常探望,把愉快的信息告訴病人,幫助患者得到較多的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安慰。耐心細致的做好康復指導。護士應詳細做好病人出院前的衛(wèi)生保健指導,根據病情建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定期復查。對一些因手術致身體暴露部位的疤痕,應指導病人用衣著及服飾來掩蓋,使病人恢復自信心。

第3篇: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中圖分類號】R3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196-02

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療法之一,治療時間長,費用昂貴,透析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以及疾病的不可逆等,均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心理上造成極大的壓力,嚴重影響患者的透析質量和生活質量。總結2008年03月至2010年03月37例我院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特點并進行心理方面的護理和疏導,使病人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始終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取得很好的效果,達到了有效的治療目的,提高了透析質量和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男22例,女15例,年齡46~68歲,平均55.4歲。急性腎功能衰竭9例,慢性腎功能衰竭28例,其中初次血液透析10例,2次以上血液透析27例。

1.2 臨床表現 3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及不同臨床表現的心理問題,主要為恐懼、擔憂、悲觀、絕望、焦慮、抑郁、易激惹、渴望、期待等。

2 心理特征

2.1 恐懼、擔憂心理 血液透析治療需要通過體外循環(huán)來實現,患者對此治療及可能出現的治療反應缺乏了解,擔心出現意外、出現生命危險,擔心病弱的體質經不起有風險的治療,事與愿違。病情重,擔心治療強度難以承受。

2.2 悲觀、絕望心理 認為將來要依靠機器生存,給家庭、社會帶來負擔,加之有些家屬對患者態(tài)度冷漠而使患者產生無能感,對將來不抱希望,消極、悲觀、失望,甚至絕望,常表現為程度不同的拒絕治療。

2.3 焦慮、抑郁 是透析病人較常見的心理癥狀 [1] ,患者因身患重病,對自身生存狀況感到沒希望、沒未來。對血液透析目的、意義、透析成敗缺乏了解,對所患的疾病缺乏足夠認識以及透析費用對家庭經濟的影響,常表現為焦慮不安、心情抑郁、自我評價降低、自責、煩躁、失眠、食欲下降、性格孤僻、社交活動減少、情緒不穩(wěn)。

2.4 易激惹 患者因需長期透析維持生命,求生欲望與病情的遷延不愈,治療一段時間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對死亡的恐懼等,往往對人態(tài)度強硬,語言尖刻,脾氣暴躁,易激惹等。

2.5 渴望、期待心理 患者渴望能同正常人一樣健康的生活,希望透析治療病情好轉后,能擺脫透析治療,但由于透析會引起各種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使患者信心減退,從而從渴望、期待心理轉為悲觀、失望。

3 護理措施

3.1 一般護理 護理人員自我及介紹治療環(huán)境,主動與患者交談,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陌生感。進行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的宣教,做好心理疏導工作[2]。適當向患者解釋病情,使其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對治療、護理步驟能了解、掌握,并對可能產生的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有思想準備,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以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血液透析治療。

3.2 實施整體護理 根據患者的個性心理特征,分析患者的不良情緒并滿足其心理需要,使患者從心理上接受治療。 有意識培養(yǎng)其堅強的特質。護理人員給患者講解透析操作流程、注意事項、并發(fā)癥、緊急預案,以緩解患者心理壓力,穩(wěn)定病人情緒,消除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順利接受治療。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

3.3 加強溝通和交流 患者由于缺乏對疾病及血液透析的正確認識,產生不同的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恐懼、擔憂心理 、悲觀、絕望心理、焦慮、抑郁、易激惹、渴望、期待心理等,對這些患者給予加強溝通與交流。分析患者的心理變化,多與其交談,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醫(yī)患關系,取得患者信任,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為患者加強和爭取社會支持系統的配合。與患者家屬交談,使其理解患者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病情的轉歸,使親屬和親友給予主動的情感支持,以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積極性。如易激惹者對其適度發(fā)泄給予理解和關注,悲觀者勸其回顧過去生活中有價值片斷,使其對治療效果產生向往,恐懼者通過交流消除其恐懼心理。為患者爭取得到家屬、單位、社會的支持,盡可能解決經濟上的困難,減輕患者因經濟上的問題產生的心理負擔。鼓勵患者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重新回歸社會,提高患者的生活興趣和存在價值感[3],體現自身價值,增強自信心,保持健康心態(tài),保證透析質量。

4 結論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礙不但影響治療效果,而且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總結我院37例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健康指導,將心理護理貫穿治療過程的始終,解除或減輕了患者的心理障礙,使患者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質量。心理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疾病的治療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4]。所以,不管是醫(yī)護人員還是患者乃至家屬,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況,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努力保護患者的心理健康,才能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合理治療和愉快生活。保證血液透析順利進行,有效地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存質量。提高了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羅麗葉.128例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問題分析及護理措施[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28(1):152-153.

[2] 周郁秋主編. 護理心理學. 第2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156-157.

第4篇: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乳腺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一直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國內大多數醫(yī)院以手術切除作為治療乳腺癌的手段,從長期的臨床工作中筆者發(fā)現諸多因素對術后恢復有很大的影響,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康復?,F結合近年來的臨床工作實踐,就如何搞好乳腺癌患者的護理及心理指導談點淺見。

1  臨床資料及護理診斷

某醫(yī)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共行乳腺癌根治術或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共73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1~58歲,平均42.5歲。住院時間15~20天,均在術前行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66例術后恢復較好,未發(fā)生并發(fā)癥,定期化療和(或)放療。2例死亡,5例未隨診。

患者手術前由于不了解病情而普遍存在恐懼、焦慮的心理。術后又怕切口疼痛,術側肢體不適。擔心皮膚完整性損害,特別是年輕女性往往會因此而心情郁悶。

2  護理措施

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直接影響其對手術的耐受性及術后的康復效果。因此,做好手術前后的護理及心理指導工作非常重要。特別是護理人員在患者面前要始終保持鎮(zhèn)靜、自信,給患者一種安全感。

2.1  術前護理  術前護理主要是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治療的意義,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鼓勵患者做咳嗽、排痰及床上的排便練習,提供多方面的生活護理等。如指導患者進食高營養(yǎng)易消化食物,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時遵醫(yī)囑給予緩瀉劑。

2.1.1  術前準備  完善有關檢查。術后患側肢體不宜行靜脈穿刺。做好手術區(qū)皮膚的準備,特別是腋窩處,需植皮者還應做好供皮區(qū)的準備。

2.1.2  心理支持  患者入院后,包括其家屬因擔心手術效果,都會表現出焦慮、沮喪的情緒,護士要關心、體貼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并給予幫助,對了解病情者要向其介紹有關乳腺癌的治療進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及有關疾病與手術知識,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對疼痛者,要多給予安慰,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配合醫(yī)生適當使用鎮(zhèn)靜止痛藥物,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緒,保證其休息與睡眠,使機體處于接受手術的最佳狀態(tài)。

2.2  術后護理

2.2.1  觀察病情變化  患者回病房后應給予平臥位,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的變化,血壓平穩(wěn)后患者清醒且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給予半臥位,抬高患側上肢,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減輕術側肢體水腫。注意傷口有無滲出,保持敷料干燥、整潔,注意患肢皮膚的顏色深度。做好負壓引流管護理,妥善固定,防止滑脫。注意負壓引流是否通暢及術側肢端血運。觀察引流液顏色、性狀、量,引流量每小時超過100ml提示有活動性出血,應立即報告醫(yī)生及時處理。

2.2.2  防止術后水腫和功能障礙  要向患者講明術側肢體水腫的可能,即由于手術時腋窩淋巴結清掃使淋巴液及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和術后胸部傷口加壓包扎所致,使其配合。指導患者及時進行患側上肢功能鍛煉,以防發(fā)生功能障礙。活動上肢先由肘部開始逐漸發(fā)展到肩部。術后1~3天應鍛煉手、腕部及肘關節(jié)功能,可做伸指、握拳及屈腕、屈肘等鍛煉。術后4~5天,可練習側肩部及同側耳部的功能,然后逐步練習將患肢的肘關節(jié)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對側肩部、頸后,進而以患側手掌越過頭頂并觸摸對側耳部為止,以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

2.2.3  鼓勵患者咳嗽、排痰,并做深呼吸運動,有利于肺擴張,防止肺部并發(fā)癥  遵醫(yī)囑口服三苯氧胺(TAM)或來曲唑等藥物。

2.2.4  飲食指導  患者術后由于食欲不振致進食量減少,要及時向患者講解因手術可能導致其營養(yǎng)失調,原因主要是癌性消耗、因交感神經興奮占優(yōu)勢,抑制消化道的運動與消化腺的分泌,致食欲不振[1]。因此建議其增加熱量,以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為主,促進組織生長及傷口愈合[2]。

2.2.5  其他  同時,術后患者臥床期間,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主管護士應給予完全幫助、部分協助、支持教育等不同方式護理,滿足其自理需要。

3  放化療的護理

3.1  術后放化療的前期思想工作  輔助化療的目的是采用全身用藥以消滅體內可能存在的微小轉移灶或微小殘余瘤灶,護士除應主動與患者溝通,勤巡視、多交談,宣教化療和放療的不良反應及其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從而提高乳腺癌的遠期療效。

3.2  控制放化療不良反應  放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應常在用藥后1~3天內出現如惡心、嘔吐、脫發(fā)、骨髓功能抑制等,這主要是由于心理上的因素引起的。對于化療藥物所導致的毒副作用,一定要向患者及其家屬做好解釋工作,使之配合醫(yī)生給予預防或及時對癥處理以緩解癥狀,并囑患者堅持化療。因化療會引起惡心、嘔吐,可采取化療前15min予恩丹西酮8mg靜脈注射,止吐效果明顯。

3.3  對于化療過程中藥物不慎滲出或出現靜脈炎要迅速對癥處理,防止皮膚壞死  要指導患者進低脂肪、高纖維、高蛋白、富含多種維生素類食物,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生、冷、硬、不潔食物,并指導患者服用一些提升白細胞的藥物,如利血生、強力升白片、鯊肝醇、維生素B4等。告知患者用藥當日禁忌局部熱敷,減少藥物滲出刺激組織。

3.4  放射治療期間出現的皮膚損傷及肺部放射性損傷,也常使患者出現畏懼心理  此時應細心講解放療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穿寬松純棉內衣。出現皮損,可在破損區(qū)涂抹具有收斂作用的藥物,使其干燥,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大面積皮損時,要停止放療并對癥處理,合并感染時需抗感染,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干燥,以利愈合。保持居室通風,經常戶外活動,提高抵抗力,防止并發(fā)放射性肺炎。

4  心理指導

4.1  心理類型及護理措施  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殘,加以手術、化療對機體的打擊,甚至毀損性破壞,患者往往存在焦慮、悲觀、絕望的心理狀態(tài)。作為護理人員,要了解并掌握不同心理的產生時期,對癥下藥采取對策措施,見表1。

表1  不同心理的產生時期所采用的對策(略)

4.2  失眠的護理  失眠是乳腺癌患者常見的癥狀,手術影響患者的形體美,多數患者情緒極其低落煩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療信心,引起失眠。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和切口愈合,增加感染機會,延長住院時間[3]。

4.2.1  失眠類型  在上述臨床資料中,73例病患者中有42例存在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失眠,占57.5%,見表2。

表2  42例存在不同程度失眠及所占比例(略)

4.2.2  影響睡眠的因素  見表3。

表3  影響睡眠的因素(略)

第5篇: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產婦;分娩期;心理特征;護理

臨床研究表明:分娩能否順利進行除了與產力、產道、胎兒3大因素有關外,還與產婦自身心理狀態(tài)和外界環(huán)境密切相關。所以,在產時對產婦進行積極、正確的心理護理,使其情緒穩(wěn)定、精力充沛,與醫(yī)務人員很好合作,對保證母嬰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難產是十分重要的。

1產婦分娩前心理特點

當前,絕大部分產婦在分娩前的心理特征主要如下幾種類型。

1.1妊娠緊張心理 有些婦女懷孕后,怕自己勝任不了母親角色,怕嬰兒得不到優(yōu)生,怕過不了妊娠反應"關";怕難產要做剖宮產手術;怕臨產時的痛苦和"折磨";怕所生孩子的性別不稱心如意而擔憂。因此非常緊張。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變化,孕婦在孕期要比平時容易發(fā)生精神異常。

1.2分娩恐懼心理 現在大多數孕婦都是第一次生孩子,醫(yī)學上稱為初產婦。初產婦由于缺乏檢驗,對分娩產生的恐懼心理是在所難免的。當他們在待產室待產,聽到產房臨產的產婦的叫喊聲,心理恐懼的成分就更多了,她們怕分娩疼痛,怕不能順產,還怕手術以后會帶來痛苦或并發(fā)癥。

1.3產前焦慮心理 孕婦產前焦慮會對母親及胎兒造成直接的影響。據調查,產前嚴重焦慮的孕婦剖宮產及陰道助產比正常孕婦高一倍。嚴重焦慮的孕婦常伴有惡性妊娠嘔吐,并可導致早產、流產。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到分娩過程和胎兒狀況,比如易造成產程延長,新生兒窒息,產后易發(fā)生圍產期并發(fā)癥等。焦慮還會使孕婦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引起胎兒宮內缺氧。焦慮還可引起植物神經紊亂,導到致產時宮縮無力造成難產。由于焦慮,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營養(yǎng),生產時會造成滯產。

所以,在分娩前一定要調整好產婦的心態(tài),具體措施下面將詳盡說明。

2心理護理措施

2.1醫(yī)護人員幫助

2.1.1護理人員要以熱情、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接待產婦,介紹入院須知和住院環(huán)境及注意事項。

2.1.2醫(yī)護人員的某些言談舉止往往會加重產婦的緊張和恐懼,這就要求我們要嚴格遵守保護性醫(yī)療制度,注意自己的言行舉動,針對產婦的社會角色、性格、文化素質等特點,正確運用藝術性語言,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對產婦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聽取,適當講究策略地給予回答。忠于產婦的利益,主動關心產婦的需求,以獲取她們的信任,從而使產婦產生安全和信賴感。

2.1.3做好知識宣教工作,向產婦講解有關正常分娩的知識,臨產后可能出現的征象,宮縮與分娩的關系,告訴產婦宮縮時應配合呼吸及輕輕按摩腹部或腰骶部以減輕疼痛,宮縮好可促進產程的進展,以及分娩時如何配合,使她們知道分娩是正常的生理過程。

2.2產婦自身調節(jié) 隨著預產期的越來越接近,產婦很自然會對分娩有一種恐懼感,因為分娩是一項痛苦、困難并且讓人筋疲力盡的任務。由于每個孕婦表現分娩的疼痛感受都會有所不同,所以現在產婦自身也要考慮的是該怎樣表達這種痛。以下會從多個角度來介紹一些放松的技巧。

2.2.1視覺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所看到的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情和行為,因此要盡量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放松的環(huán)境:柔和的光線、燈和燭光等都能夠帶來寧靜、安全和溫暖,同時這也能減少注意力分散的機會。 同時也可以將一些風景畫放在屋里讓你可以隨時放松,而放一些寶寶的圖片也能讓你更加溫馨。

2.2.2聲音 音樂能夠令有一種沖動去跳舞,或者更好地入睡。音樂療法能夠幫助產婦放松并且提高你的注意力。產婦可能會發(fā)現一些如海浪拍打的聲音能夠讓自己注意到自己宮縮的頻率,或者一些鳥叫的聲音能夠帶動思緒飄到另外一個世界中。一旦找到一些能夠讓自己覺得放松的音樂的話,在懷孕以后的日子里面都可以多些播放,這樣能夠讓在分娩的時候聽到這種音樂后就產生自然的放松的意識。

2.2.3氣味 某些氣味具有放松和平靜的功能。 如果決定要在醫(yī)院里面分娩的話,就可以盡量將自己熟悉的氣味帶到醫(yī)院里面,例如自己最喜歡的枕頭和棉被,或者T-shirt等。還可以帶一些薰衣草和玫瑰等精油來保持空氣的清新,并且可以營造一個安靜和放松的環(huán)境。在產房里面可能會經常使用茉莉和鼠尾草等香味,據說有幫助宮縮和緩解肌肉疼痛的功能。

2.3家人關心 丈夫從妻子預產期的至少前2 w開始,最好陪伴在妻子身邊,以免妻子獨自一人面對分娩?,F在,許多醫(yī)院都允許丈夫陪產。分娩對夫妻二人和未出世的寶寶來說都是人生的關鍵時刻,分娩的生理過程完全由妻子一個人來承擔,所以在產前妻子是非常盼望丈夫的陪伴,丈夫確實應該走進產房陪伴妻子分娩。

參考文獻:

[1]許建萍,王桂娣.實施產前教育對分娩方式影響的研究[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3,12(5):955.

第6篇: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肺心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心理護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34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4817-01

肺心病在臨床上稱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因為肺部以及支氣管發(fā)生病變,導致肺動脈出現高壓,引發(fā)右心室肥大,從而發(fā)展成右心衰竭。肺心病在臨床上的病程相對較長,容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工作學習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肺心病患者本身因為疾病,難免出現心理上的一些變化,包括悲觀、焦慮、緊張、恐懼以及憂郁等心理狀態(tài),這些消極因素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延長了患者的康復時間。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每位患者的病情、行為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并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制定有效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病情的康復[1]。我院通過對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進行心理狀態(tài)分析和心理護理干預,效果顯著。詳細臨床報道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臨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7月份到2012年7月份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齡范圍為53歲到85歲,平均年齡為57歲,患者病程為3年到13年,平均時間為10年。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語言障礙以及意識障礙。

1.2 方法 在此次臨床研究中,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調查,并采用90項癥狀清單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觀察,90項癥狀清單中具備了關于精神疾病的癥狀說明,包括了悲觀、焦慮、緊張、恐懼、憂郁等心理狀態(tài)。另外,護理人員還需要觀察每位患者的病情、行為變化,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制定、實施符合患者個體的心理護理措施。

對于存在悲觀以及憂郁的患者,大多數是因為反復的治療,效果卻不夠理想。導致心理落差較大,從而產生悲觀和憂郁的情緒?;颊咴谶@種情緒的主導下,本身也會覺得自身是個負擔,甚至會產生輕生的念頭,對于醫(yī)護人員存在不信任的情緒,甚至對治療護理工作產生抗拒行為。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言語以及行為方式進行觀察,并對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進行發(fā)現和處理,護理人員還需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并對患者提出的要求盡可能滿足,從而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護理人員需要讓患者認識自身的價值,并尊重患者的感受,提高患者的信心。

對于存在焦慮情況的患者,大多數是因為患者的疾病病程較長,治療效果不理想,經濟負擔較大,加上患者自身對疾病缺乏一定的認識,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焦慮和不安的情緒。對于存在這類心理情況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從而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分析患者產生焦慮的原因。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說明疾病的相關知識,并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從而減少患者的內心負擔和疑惑,提高患者對治療護理工作的依從性。

對于存在恐懼以及緊張的患者,大多數是因為自身的文化程度較低,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導致的。護理人員在對這類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維持親切溫柔的面容,從而提高自身的親和力,從而讓患者受到感染,愿意將內心的想法進行闡述。護理人員同時還需要對患者提出的疑惑和存在的錯誤觀念進行疏導和解決,從而穩(wěn)定患者的內心情緒,消除患者的恐懼和緊張情緒。

所有患者經過相應的心理護理后,對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情況進行對比和觀察。

1.3 統計學方法 此次臨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所有患者在經過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態(tài)均得到了顯著改善?;颊咴诟深A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臨床上,肺心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主要是因為呼吸道受到感染導致的。肺心病的出現,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在目前,肺心病的發(fā)病率日益升高,相關研究顯示,肺心病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另外,肺心病的病程較長,預后效果較差,患者大多數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因此難免存在悲觀、焦慮、緊張、恐懼、憂郁等心理狀態(tài),這些消極心理情緒的出現,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治療護理效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延長了患者的治療時間[2]。

對于肺心病患者的心理護理而言,醫(yī)護人員需要密切對患者的言語以及行為方式進行觀察,并對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狀態(tài)進行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在此次臨床研究中,我院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在經過調查問卷以及90項癥狀清單的調查,在臨床上均存在悲觀、焦慮、緊張、恐懼以及憂郁等心理狀態(tài),這些情緒對患者的預后以及治療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一些患者甚至產生的食欲下降以及偏執(zhí)等現象。我院針對這些不同程度心理負面狀態(tài)的患者進行分析,并制定了合理科學的心理護理策略,對患者進行了有效干預,干預后經過量表評分結果顯示,所有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均得到了明顯好轉,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何玉玲.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當代醫(yī)學,2009,16(8):105-106.

第7篇: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1疏泄和安慰

主動熱情關心病人,抽一定時間陪伴病人,傾聽其訴說心中的焦慮,并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其孤寂感,讓其體會到他并不是孤立地承擔痛苦。比如親切談心時,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表現出關心,理解并使用合適的語言、神態(tài)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如患者十分眷戀家人時可以讓家人多陪伴,使家人及病人都獲得安慰,安慰要恰到好處,既強調有希望的方面,又不能過于樂觀。在暗示疾病疑難的同時,幫助病人分析疼痛的原因,解釋與疼痛有關的生物心理學問題,多與病人交談疾病以外的話題,轉移其注意力。醫(yī)護人員在病人面前應自始自終都要表現出冷靜,沉穩(wěn)大方,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為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2暗示療法

暗示療法是指治療者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一種方法。也就是利用治療者的權威使患者接受治療者的觀念,從而解除心理壓力和負擔,使癥狀得以減輕。

3臨終關懷

要經常巡視患者,及時解決患者的需要,以取得患者的信賴,并為其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單獨環(huán)境,讓其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平時多與患者交談,耐心聽取其傾訴,并表示理解,還應注意維護病人的自尊。患者穩(wěn)定的情緒,良好的心態(tài),精神放松都可以增加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對不同年齡、性格、文化水平、社會經歷、病程長短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guī)律,認識到生命的真正價值在于質量,最終達到幫助其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臨終關懷是為生命即將結束的病人提供全面的心身照護,盡可能的減輕臨終病人生理、精神、心理上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適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維護臨終病人的尊嚴,使他們安詳地舒適地并尊嚴而無憾地度過人生最后旅程。

4家屬的心理護理

關心、幫助和支持晚期癌癥患者,使患者輕松愉快地度過最后的日子是患者家庭中每個成員的責任。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與家屬溝通,向家屬詳細介紹病情,提出指導性意見來穩(wěn)定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 允許家屬在患者需要的時候及時探視患者,讓他們在陪伴親人時配合護士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5實行責任制護理

護士的態(tài)度應和藹、親切、動作應準確、迅速,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環(huán)境安靜。重視心理護理,切不可在病人身旁談論他的病情,要抓好基礎護理技術操作,長期打點滴造成血管受損,輸液難度增加,病人也害怕,因此、要求動作輕柔,爭取一針見血,減少病人的痛苦。注意眼、耳、口腔和皮膚護理,經常保持衣服和床鋪的清潔干燥,避免并發(fā)癥,保暖防涼等。

6疼痛的護理

6.1應當教會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術、催眠術、聽音樂等。若疼痛劇烈,上述方法無效時應及時報告。

6.2患者應避免進食過熱、粗糙或酸性食物,以減少局部刺激而引發(fā)的疼痛。

6.3要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減輕疼痛。

7活動無耐力

7.1指導患者學會活動反應的自我監(jiān)測,如活動中、活動后測血壓、脈搏、呼吸。

7.2讓患者充分理解休息的必要性,尤其是在下床活動前或吃飯前,并將常用的物品放于病人容易取到的地方。

7.3以患者能耐受為標準,制定其活動計劃、然后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時間?;顒訄龅氐牡孛鎽稍铩]有障礙物,活動時應有專人陪護以保證患者的安全。

第8篇: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乳腺癌是影響女性健康的危險病癥之一,由于乳腺癌病發(fā)因素復雜多樣,具有病癥多、治療難等特點。臨床觀察發(fā)現,患者多數呈現異常心理狀態(tài),降低了配合醫(yī)生治療的依從性。隨著醫(yī)療技術快速發(fā)展,對乳腺癌患者不僅要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還要根據病人臨床狀態(tài)提供可行的護理服務。本次結合我院收錄40例患者資料,對其采取科學的心理護理方案,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腫瘤科收錄的40例乳腺癌患者資料,對其臨床心理狀況及護理效果進行回故性分析。40例患者年齡范圍42-60歲,平均年齡45±2.9歲;均為女性患者。檢查雙側乳腺,患者病癥表現為腫塊、溢液、皮膚改變、乳暈異常等,多數患者存在多種癥狀并存的問題。

1.2方法

1.2.1心理觀察:詳細統計乳腺癌患者臨床心理狀態(tài),及造成異常心理的因素,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心理護理措施。

1.2.2心理護理:持續(xù)1個月心理護理,回訪調查患者心理情況,對比護理前后差異性(P

2結果

本次心理觀察發(fā)現,乳腺癌患者心理主要表現為緊張、恐懼、抑郁、自卑等,其它心理:懷疑、悲觀、絕望,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護士采取醫(yī)患溝通、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方式,本次治愈28例,顯效10例,無效2例;2例患者經延長護理時間,心理狀態(tài)均恢復正常。本次護理后總有效率95%,心理狀態(tài)得到明顯改善,說明心理護理的應用價值。

表1:40例乳腺癌心理護理觀察

緊張 恐懼 抑郁 自卑 其它

護理前 28 30 16 22 10

護理后 2 2 0 1 0

P值

3討論

3.1乳腺癌患者心理觀察

健康調查發(fā)現,女性是乳腺癌的主要發(fā)病群體,占99%,嚴重危害了女性健康水平。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等共同構成,乳腺腺上皮組織形成惡性腫瘤之后,則會對乳腺系統造成異常病癥?,F代醫(yī)療認為,除了對女性患者采取治療方案外,還要重視女性患者心理狀態(tài)問題,及時發(fā)現心理異常且采取護理方式,引導女性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才能多方面促進病癥恢復。

3.12乳腺癌患者護理

3.2.1醫(yī)患溝通:護士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配合護士展開一系列的護理功。例如,對于已得知病情的患者,應主動與病人溝通交談,為患者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安慰與鼓勵患者,使病人對乳腺癌有正確的認識。

3.2.2心理疏導: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慎重、科學、耐心的解答,以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疏導病人的不安情緒,排除不利于乳腺癌治療的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定期疏導患者心理,使其掌握正確的治療觀念,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

3.2.3健康教育:醫(yī)護人員應掌握患者的病史、治療手段和心理變化,用自己嫻熟的護理技術取得病人的信賴,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和藥物知識,使患者對治療方法得以理解和正確認識。通過醫(yī)務人員耐心、細心給與患者精神支持,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第9篇:心理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內科老年病人 心理問題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26-02

1 內科老年病人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原則

1.1 焦慮不安。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每個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為明顯。他們對自己所患何病,嚴重程度,何時才能治好等還不清楚,因此焦慮不安,表現為煩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護理原則:解釋—支持—放松訓練。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予以認真的解釋,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況除外如癌癥患者等),指出焦慮不安產生的原因及不利影響,并進行放松訓練(自我按摩,簡易保健操等)?;颊呔芙蛹{護士的意見,在較短的時間里消除或減輕這種心理,睡眠及飲食狀況會有明顯改善。

1.2 孤獨寂寞。主要出現在住院時間較長缺少親人陪護的病人。這類病人多性格內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語,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來探視,病人感到非常孤獨,十分寂寞,表現為無所事是,情緒低沉,常常臥床等。

護理原則:建立與病友進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獨寂寞的最好方法。這類病人雖表面沉寂,但內心情感豐富。在護理上要主動與病人接觸,交流思想,首先成為病人交往的對象,然后幫助病人與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還可引導病人參加一些切實可行的活動,如讀書、下棋、打太極拳等。

1.3 悲觀消極。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種日落黃昏的感覺,這種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負性增強,產生悲觀失望的心理,認為自己沒用了,還要給別人增加負擔,所以求治的主動性不高,往往被動配合治療。主要見于平素自尊心和獨立性較強且病情較重的病人。

護理原則:關心—支持—鼓勵。病人這一心理產生的基礎是不敢面對現實,其實是一種逃避行為。針對這種情況要取得家屬的配合,主動關心病人,使病人認識到親人們愛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復,講解主動配合治療的意義,在精神上要首先戰(zhàn)勝自己。對病人每一點認識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應該指出的是,家屬的關心與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1.4 恐懼緊張。主要見于病情加重或癌癥病人,認為病入膏育,正向死亡靠近,與求生的本能形成強烈沖突,因此產生恐懼緊張。

對這類病人要給以更多的同情,護理要更加細心,服務周到,言行要謹慎,不要讓病人感覺到病情危重,盡量滿足病人的要求,同時向病人講明病情波動是常見的,可以減輕恐懼心理。

1.5 疑病。在老年病人中較為多見,此類病人多具有固執(zhí)、吝嗇、謹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的性格特點。表現為過分關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點不適,就懷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種疾病。

護理原則:有充分依據的適度保證—疏導—解釋。

1.6 情緒不穩(wěn)。多見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愛挑剔等特點的病人,對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適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發(fā)泄出來,對象常常是護士或陪護人員。

對此類病人要理解,寬容和忍讓,同時進行開導,給以周到的服務去感動病人,使其改變態(tài)度。

護理原則:向病人講解活動的重要性,鼓勵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少不必要的幫助,根據病情制定每日活動計劃。

2 內科老年病人心理護理的方法和措施

2.1 語言性溝通。

2.1.1 勸說開導?!端貑枴骸氛摗吩唬骸熬珘纳袢ィ瑯s衛(wèi)不可復也?!睔v代名醫(yī)一再提倡“善醫(yī)者,必先醫(yī)其心,而后醫(yī)其身”。故護理人員應“視人猶已”,滿腔熱情對待病人,要主動找病人交談,對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關心同情和體諒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視為親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病人悲觀失望時,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地鼓勵病人,使之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通過護理人員的語言威力,誘導鼓勵患者,使其提高機體對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臟腑功能的協調,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復。

2.1.2 交心談心??梢酝ㄟ^交心談心的方式,接近患者,閑談,聊天,拉家常,“問者不覺煩,病者不覺厭”,這樣可以詳細了解病人得病的根本原因,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演變過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疾病發(fā)生以后的思想情緒的急劇變化,可以進一步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知識基礎,以及對疾病的認識,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對疾病的態(tài)度,是緊張害怕、恐懼還是樂觀,有沒有戰(zhàn)勝疾病的堅強意志,同時還可以了解病人家屬的思想狀況,想法,要求及存在的實際困難。這樣,就能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極因素,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為治療疾病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2.2 非語言性溝通。

2.2.1 移情。移情就是注意力的轉移。通過語言、行動等方式,調動病人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內守狀態(tài),移易精氣,變利氣血,調動人體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將注意力經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變重,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響工作、勞動、學習和生活,整天圍繞著疾病胡思亂想,陷入苦悶,煩惱和憂愁之中,甚至緊張、惶惶不可終日。對于這類病人,護理中可采取誘導的方法轉移注意力,轉內病為外病,轉心病為腿病,以不治為乃治,每每收到不藥而愈的療效。正如清代醫(yī)家吳尚先的《理瀹駢文》中所說,七情之病也看花解悶,心曲消愁,有勝于服藥也。

2.2.2 相制。相制,即是以一種情志抑制另一種情志,達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的一種精神療法。如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對憂傷的患者給予更多的照顧,關心他們的生活,以真誠的態(tài)度聆聽他們的煩惱的訴說,并且有意識地多說些令人愉快的事或笑話,讓其聽聽相聲,看看喜劇,保持一種愉快的情緒,以制約憂傷之情,這正是中醫(yī)學中獨特的情志治療方法——“喜勝憂”的思想體現。

在新的護理模式中,護理工作已不是簡單的打針、發(fā)藥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護理在內的更為復雜的,具有獨立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這些創(chuàng)造性活動需要通過有效的護患溝通來完成,有效溝通則是實施心身整體護理的關鍵,通過有效溝通來提高護理質量,使病人從身心兩方面得到最滿意的康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