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九年級音樂教學計劃范文

初中九年級音樂教學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九年級音樂教學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九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第1篇:初中九年級音樂教學計劃范文

關鍵詞: 鄉(xiāng)土資源 思品課 運用措施

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使廣大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課程資源包括學校內的教育資源,也包括學校外的各類教育機構和各種教育渠道。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上,“因地制宜原則”是新課程堅持的教學資源開發(fā)和利用原則之一?!拔覀円獜漠數睾蛯W校實際出發(fā),重視對本土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就地取材,發(fā)揮本土資源的優(yōu)勢,整合并優(yōu)化校內外各種資源,豐富教材內容,真正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

新課程要求我們積極開發(fā)鄉(xiāng)土課程資源,優(yōu)化整合教學資源,通過各種合力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一、鄉(xiāng)土資源進入思想品德課堂的意義

多年來,我的辦公桌上經常擺放著《昌黎縣鄉(xiāng)土志教注》、《昌黎縣圖志》《昌黎縣民俗文化》等地方教材,選擇其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鄉(xiāng)土資源進行課堂教學,有助于強化教學效果。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愛家鄉(xiāng)、愛國家的情感。還有利于弘揚鄉(xiāng)土文化,更有利于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1.鄉(xiāng)土資源具有親和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鄉(xiāng)土資源是初中思品課教材內容的必要補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鄉(xiāng)土資源的一個最大特點就在于它是發(fā)生在本鄉(xiāng)本土的學生在生活中可以通過耳聞目睹“觸摸”到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計劃,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適當穿插一些關于家鄉(xiāng)過去和今天正在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和歷史遺跡,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知識,啟發(fā)學生思維。

2.鄉(xiāng)土資源具有民族性,能弘揚民族文化,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觀念。鄉(xiāng)土資源進課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鄉(xiāng)土資源是祖國歷史的一個縮影,它具有生動、具體和真實的特點,學生易于感知和接受,易于引感和認知上共鳴,是對學生進行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教育的好資源,這對于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為本地區(qū)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3.鄉(xiāng)土資源具有社會性,是學生了解社會、深入思考、動手實踐的實踐場所。鄉(xiāng)土資源進課堂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能力。素質教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腦,注重培養(yǎng)學生辯證地觀察和認識社會及參與社會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性學習的能力,而把鄉(xiāng)土資源引入課堂教學可以為發(fā)展學生的這些能力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它是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重要平臺。

二、鄉(xiāng)土資源給力生動思品課

1.采用鄉(xiāng)土資源,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一堂課的導入直接關系課堂教學的質量,影響學生學習效果。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驗的導入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教學主體作用,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時的注意力和主動性。鄉(xiāng)土資源取材于本地,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對教材理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增強學生的家鄉(xiāng)觀念,更加準確地了解國情。因此,利用學生較為熟悉的地方材料導入新課,能使課堂教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九年級《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時,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紀錄片《美麗昌黎我的家》,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欣賞家鄉(xiāng)美景,感受家鄉(xiāng)巨變。通過這種直觀生動的地方材料導入,拉近教材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深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2.采用鄉(xiāng)土資源,增強教育實效。

一個人在認識上總是先熟悉家人,乃至家鄉(xiāng),再逐步擴大到了解國家。因此,愛家鄉(xiāng)是愛祖國的起點,愛祖國的情感是從愛家鄉(xiāng)的情感中萌發(fā)并得以升華。在教學中運用鄉(xiāng)土資源,能使學生認識自己的先輩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貢獻,能了解到家鄉(xiāng)人民辛勤勞動和英勇斗爭的業(yè)績,進一步體會到家鄉(xiāng)的可愛和祖國的偉大。如在上九年級“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一課時,采用風景秀美的碣石山,被稱為紅色旅游勝地的五峰山,曹操的《觀滄?!?、韓文公祠與韓愈、如與五峰山、極具夏威夷風情的黃金海岸,有“京東大沙漠”美稱的翡翠島等??梢酝ㄟ^昌黎本土的地方教材《昌黎縣志》,選擇家鄉(xiāng)籍的先進人物對學生進行教育,最容易引發(fā)學生興趣,他們更感到這些人物可親、可信、可敬,這些人物的事跡及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對他們的教育作用也最大。所以在教學中有目的地注入本土資源,能增強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從而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

第2篇:初中九年級音樂教學計劃范文

關鍵詞:初中英語;河北版教材;修訂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12-0019-03

2011年,國家教育部公布了修訂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在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提升整體國民素質,促進科技創(chuàng)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養(yǎng)。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初中英語》教材(七至九年級,以下簡稱本教材)于2002 年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后,在河北和其他實驗市、區(qū)廣泛使用,得到好評,形成了良好的課程影響。根據修訂的《英語課程標準》以及教材實驗情況,本套教材于2010年起啟動進一步的修訂工作,截至2013年,整套教材修訂工作已經基本完成?,F從該套教材修訂依據、修訂原則、修訂目標、修訂內容等方面做些解讀。

一、修訂依據

(一)國家英語課程標準

遵循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目標、內容要求,以科學發(fā)展觀為依據,更加凸顯英語課程人文和工具的雙重屬性,更全面地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提升整體素質,促進科技創(chuàng)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養(yǎng)。強調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fā)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的實驗情況

根據教材的實驗情況,分析在實驗中發(fā)現的問題,聽取廣大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對教材的修訂意見和建議,切實增強教材的適宜性和可操作性,繼續(xù)保持教材內容活潑有趣、知識豐富、語言地道等特色。

二、修訂指導思想

《英語》七至九年級的修訂,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課程目標及教學要求,遵循以下指導思想:

(一)重視以人為本, 強調素質教育

注重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為宗旨,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習合作精神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了解中外文化風俗、飲食習慣、禁忌、幽默等,使學生在理解和尊重外國文化、增強世界意識的同時,更加熱愛祖國的文化;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發(fā)展健全的人格。

(二)注重語言教學的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

教材內容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并用,注重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跨文化交際意識等內容和目標要求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相互支持。

(三)堅持發(fā)展性和拓展性原則

倡導探究式、發(fā)現式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自己進行歸納總結,舉一反三,有利于學生在語言運用中發(fā)現語言規(guī)律。

(四)堅持趣味性和實用性相結合

充分考慮中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選取適合中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貼近生活的教學素材,設計多種形式的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五)注重體現時代特色

時代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教材的內容要反映時代的變化。本教材選擇具有時代氣息的語言材料,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呈現中外社會生活。

三、修訂目標

(一)全面貫徹《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習過程對學生知識積累、學法形成以及性格培養(yǎng)的影響,彰顯英語教材的人文性與工具性。

(二)保持教材先進的教學理念、地道活潑的語言特色,并保持教材濃厚的生活氣息,突出故事性和趣味性。

(三)提高教材的適宜性,適當調整教材的容量和難度,修改后的教材方便教與學,增強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四、修訂內容

教材仍以系列化的交際活動方式展開,注重多種學習方式和手段的運用,注重生活情趣和情境化教學,讓學生接觸大量的生活英語,在熟悉的情境中開展學習活動,使陌生的語言生活化、通俗化。

(一)適當減少教材的容量:每單元新授課由原來的7 個改為6個。

(二)調整單元內容:調整教材部分單元和內容,使其與小學英語內容更好地銜接,并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明確學習目標:在單元首頁和目錄中,明確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以達到便教利學之目的。

(四)增加板塊:增加Let’s Do It,Culture Tip,Dig In,Learning Tip 等板塊,補充活動或練習,以便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和用英語做事能力,拓寬有關文化差異的知識面,并優(yōu)化其學習策略。

(五)充實復習課,引導學生對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及時進行自我評價。

五、教材的編寫體例

本套教材仍以主要人物的活動為主線,以單元話題形式編排,各單元、各冊之間內容相互聯(lián)系,相互銜接。教材的內容始終貼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會活動等情景,題材廣泛,涉及自然、科學、人文、地理等各個領域;體裁多樣,展現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

本教材的修訂繼續(xù)采用教案式編排,共分為5 冊。其中,七年級分為上下冊,每冊8 個單元;八年級分上下冊,每冊8 個單元;九年級全一冊,10 個單元。每個單元設置6 個新授課和1 個單元復習課。每課的內容分為課文和練習兩部分,課文占1 頁,在一節(jié)課(45 分鐘)內完成。教材中繼續(xù)使用圖片和卡通插圖,盡量多地使用與課文主題有關的真實圖像資料,展示中西方文化,以文字信息為主,以圖為輔,另配有教師用書及教學磁帶等。

本套教材在詞匯、語法、語言知識的修訂方面進行了合理的編排,注意在學習語言時介紹語言規(guī)律。從七年級上冊開始,教授國際音標和讀音規(guī)則,使學生能按國際音標正確讀出單詞,并在每單元復習課中補充了語言練習。語法教學從七年級上冊開始系統(tǒng)介紹,采用歸納法展示語法規(guī)則,并對語法項目進行小結。

六、修訂后教材的主要變化

(一)適當減少、降低教材容量和難度

修訂后,九年級上下冊合并為全一冊,全套教材從原有44個單元改為42個單元;新授課時由原來的308個減為252個,減少了教材容量。

在具體修訂中改寫或替換了部分課文內容,降低了教材的難度。對語法、詞匯、功能意念的呈現重新進行了梳理和安排,刪除部分超標詞匯和超標語法項目。在同一單元話題下,做到重點詞匯、語法和功能項目出現得相對集中,在全套書的呈現中做到螺旋式上升,便于教師安排教學計劃。

(二)話題進一步豐富

參照修訂的《英語課程標準》的24個話題項目表,重新調整本套教材的話題。七年級下冊將原有第1~4 單元的“旅行”濃縮到第1~2 單元,北京之旅改成了圍繞絲綢之路的中國之旅,使得故事發(fā)展的節(jié)奏加快,并擴展了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學習;增加了學校生活、課外生活、英語學習三個單元,就飲食、音樂、服裝、學校課程設置等多方面進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使話題更為豐富。八年級上第6單元話題改為Go with Transportation!八年級下冊將第4~6單元話題整合為The Internet Connects Us,Buying and Selling,Be a Champion! 九年級全一冊在原教材基礎上做了較大整合,并補充了有關電影、人際交流方面的話題。

教材中進一步增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素材, 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如調整教材部分單元和內容,使其和小學內容銜接得更自然,并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對中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三)結構更加科學合理

英語聽說讀寫等活動融入教科書中。以話題為單位、采用教案式編排。新授課每課內容遵循“新授+ 活動”的形式,兩頁對開,左頁為新授課文部分,右頁為選擇練習部分(Let’s Do It);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循序漸進,為教與學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和靈活多樣的選擇。

新授課文后面Let’s Do It項目中設計了與新授課相結合的活動,便于學生及時鞏固所學內容?;顒訑盗靠刂圃?~5 個,分別從課文理解、聽力訓練、基礎知識、小組對話活動及課堂任務等幾個方面著手,每個單元各有側重并保持整體平衡。

每個單元中的項目(Project)活動中,學生需要使用英語合作完成項目,并可將成果向全班展示。通過這種項目式設計,引導學生用英語自然地交流思想、比較異同、體會意圖并得出結論。這些活動不是單純的練習題, 而是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參考,有利于不同層次、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的語言學習。

每單元復習課引導學生對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橫向復習,并歸納、總結。其聽說部分中補充了對語音知識(讀音、重音、語調、連讀等)的學習和歸納;拓展欣賞部分與單元主題緊密結合,在輕松的氛圍中對單元知識作適當拓展。

另外,設置了知識小板塊,增加教材彈性。根據單元具體內容,適時增加了Dig In, Culture Tip,Learning Tip, Hands on Activities等板塊,和教材內容自然穿插。其中,Dig In 引導學生就課文中關鍵內容做進一步思考; Culture Tip 對課文中的文化背景或文化差異給出必要的說明,滲透跨文化意識;Learning Tip 是對課文中知識點的解釋和說明,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Hands on Activities 則強調學生在動手完成規(guī)定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

(四)更新體裁,增強時代感

本套教材以故事的發(fā)展為主線,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提供了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在編寫過程中,語言素材由加拿大方作者執(zhí)筆,保證了語言的自然性和地道性,保證了教材高質量的語言輸入。

教材內容緊扣時代脈搏,生活氣息濃厚,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教材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話題素材,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語境支持,便于學生用語言思考并做事情,對同一話題可進行多方面、深入地探討,以此發(fā)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

教材呈現方式以對話和故事為主,結合海報、問卷、報刊電子郵件、網絡視頻、論壇、博客及微博等多項內容。如:第一冊第30課,詹妮的奶奶過生日,詹妮用微博的方式寫祝賀語;第二冊第11 課,詹妮從絲綢之旅回國后,用論壇的形式介紹中國的飲食文化;第二冊第13課王梅和詹妮用網絡聊天工具交流學校生活,第二冊第26 課Alicia 和老師用網絡視頻電話交流英語學習。這些更現代化的交流手段,豐富了體裁,緊扣時代的脈搏,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五)關注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本套教材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堂主體地位,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有意識地在各種活動中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合作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

1.明確學習目標,補充圖畫等非語言信息,幫助學生理解單元主題,將單元頁的You Will Learn 改為We Will Learn,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堂主體地位。在每個單元頁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圖片,并將本單元的主要功能、語法和句子結構列到單元頁,使學生對本單元的重點一目了然,便于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

2.引導合作學習。在安排每課的活動練習時,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有的側重于合作學習,有的側重于個體思考。二者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有利于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培養(yǎng)。

3.自我評價更加科學。評價部分由原有的Do You Know?改為Self-Evaluation,采用發(fā)現式的方法呈現,不再采用對學習目標的陳列,而是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并反思學習過程。單元學習之后,教材不再羅列單元的主要內容,而是提綱挈領,要求學生自己歸納和總結本單元所學的主要內容,同時評估自己的完成情況。

4.學習策略指導更為細致。教材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發(fā)現、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有意識地呈現學習英語的多種手段和方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查找相關學習資料,豐富學習資源,收獲成功的喜悅;根據課文,適時對比和總結英語語言的規(guī)律,如:英、美詞匯的差異,合成詞的示例,幫助學生借助聯(lián)想和歸納來記憶詞匯,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圖書或求助于老師、家長甚至同學來使問題獲得解決。

5.教材進一步豐富了文化內涵。在英語國家文化基礎上適當補充了其他國家文化的介紹,并增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比重,滲透了傳統(tǒng)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和道德教育素材。通過引導學生了解中外文化風俗、飲食習慣、禁忌、幽默等,使學生開拓視野,理解和尊重外國文化、增強世界意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同時更加熱愛祖國的文化,樹立良好的價值觀,發(fā)展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學生的語言發(fā)展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

后記

第3篇:初中九年級音樂教學計劃范文

【關 鍵 詞】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1-0168-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寫作制定的總體目標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fā)展書面語言運用的能力?!睆恼n程標準中可以看出,恰當合理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對學生未來的工作、生活起著奠基性的作用,并且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面對的更多是應對中考,因此作文教學應該成為初中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必須尋找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策略來解決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那么什么樣的教學我們能稱之為有效呢?鐘啟泉先生認為,“有效教學中的‘效’主要指效益,有效教學是尋求教學效益的活動,有效教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提高教學效益?!币簿褪钦f,教學應該是為有效而教的,不能提高教學效益的教學是無效的。然而,現實中的教學由于多方面原因,常常是收效甚微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尤為典型。作文課難教成為大多數中學語文教師的共同心聲。

一、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位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作文課怎么上?作文技巧講解、范文反復示范收效甚微,為什么?”這是目前我國大多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上所面臨的困境,前一問題涉及的是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而后一問題涉及的是教學方式,造成這些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諸多問題的綜合反映。因此,需要先分析問題,對當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類。

1. 作文教學的無序性。作文教學無序性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寫作缺乏興趣?,F在許多教師的作文教學方法是先讀范文,然后講一些乏味的寫作技巧,這樣缺少層次性的引導很難激起學生寫作興趣。當前,關于中學作文教學研究中對寫作方法及應試技巧的研究很多,如吳學謙《作文十要訣》、《作文立意選材構思》等,而像劉祖元《從學生作文心理探究初中作文教學》這類對學生寫作認知心理、知識建構之類的研究卻很少,這些恰恰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理論知識。當下,初中作文教學過程都是以中考為指揮棒,以得分技巧為訓練重點,隨意性很大,難以形成系統(tǒng)化的操作。只有以分數論英雄,而沒有層次、沒有遞進,學生感覺不到3年來自己在寫作方面的任何改善,寫作不再是內心的傾訴,而成為一種應付考試的工具,趣味全無,當然也就寫不出好作文。

2. 缺乏積極的寫作狀態(tài)。積極的寫作狀態(tài)是由正確的寫作心態(tài)和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組成的?!伴L期以來,我們總以一種非常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寫作。文以載道的思想一直是所有寫作者的緊箍咒?!盵1]在日常的寫作練習中,老師、家長都將寫作內容當作非常特殊的事件,譬如說一提筆就必須得想到愛祖國、愛父母、愛社會。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此一來,學生會認為寫出來的作品必然代表人的思想、道德和才華。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學生們就會發(fā)自內心地認為作文難寫。此外,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有一種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法:命題——指導——寫作。這種教法沒有創(chuàng)造利于學生表達的情境和氣氛,很難激發(fā)起學生內心的真情實感,他們會覺得沒有內容可寫,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把寫作當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3. 寫作與閱讀、生活脫節(jié)。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長期以來,應試的緊箍咒一直深刻地影響著教師的作文教學和學生的寫作。學生的寫作已經遠遠地離開了生活,為了在考試中拿到好成績,學生總是在不停地背誦與自己生活毫不相干的素材。我們要知道,在素質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學須依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來進行,學生有自己的認知,有自己的生活,當然應該有自己的思想,教師需要做的是給學生以平臺和技巧,使他們能夠表達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生活,這樣他們在寫作時才會文思泉涌。與此同時,在教學中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有的同學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片,但是這“一大片”大都脫離實際、廢話連篇,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閱讀素養(yǎng)的不足,閱讀是要讀懂生活,生活是寫作素材,“寫作——閱讀——生活”應是一個可循環(huán)的系統(tǒng),缺一不可。

4. 作文評改課的低效性。當前流行的作文講評方法的特點是形式單一。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教師唱“獨角戲”,從評到改都是由教師承擔,學生只負責聽;二是“交流課”,找?guī)孜粌?yōu)秀作文的作者談心得、談體會,之后全班學習。前一種情況是過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后一種情況則是學生的主體性過分發(fā)揮,缺少了教師的引導。例如,某教師在進行《我們的教室》作文評改課時采用了這樣的方式:概說引入——自讀評價——典型句逐句評改——作者朗讀——范文展示。這樣的五環(huán)節(jié)步步為營、逐漸深入,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強化了教師的引導作用。

二、當代文壇名家寫作指導概述

學好作文,不僅是升學考試的需要,更是學生未來就業(yè)的基礎,有良好的文筆功底,無論從事任何職業(yè),都會受到青睞。正因為寫作如此重要,目前各類寫作輔導課、輔導書充斥著學生的視野,但其指導者、作者的范圍無外乎都是中學教師,他們很難跳出課堂,從更高的理論和實踐層面來指導寫作。關于指導學生寫作,許多當代文壇名家同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些人都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和教育水平,在指導學生寫作上有頗高的發(fā)言權。

關于寫作的態(tài)度,孔慶東認為不應把作文當作考試對待,只有考試的時候、老師要求的時候才寫。寫好作文的重點在于平時的訓練,比如當你看到一面不太干凈的墻,卻能從上面看出圖畫來,這時馬上把自己看到的圖畫用文字描述下來,這樣只要把任何東西都看成活的,隨時隨地都能寫作,一定能夠提高寫作能力。此外,他還主張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精神,對待任何東西都要會思考,有自己的理解;錢理群提出寫文章要從容不迫,無論是寫作文還是寫其他作品,都是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他更強調了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種精神勞動,必須有物質基礎而又不被物質所困。學生需要從容,才能進入寬闊自由的精神空間,發(fā)揮更自由的想象。

關于寫作的內容和素材,曹文軒認為:積累素材的主要途徑是觀察,用眼睛去看生活。豐富的生活加上大膽的想象,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扒嗌倌陮懽魑?,就應該多寫“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經,老氣橫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氣,倒沒什么可愛之處?!盵2]何西來提出,寫作文需要學生調動全部的知識儲備,好的詩詞是非常好的知識儲備之一,它們是有音樂性的,當這些音樂性借鑒到作文中時,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梁衡則強調背字典,只有字詞掌握得多了,寫作文的時候所選的字詞才會更加準確,還能表達多重、多種不同的思想,這樣作文才會出新意。

綜觀幾位文壇名家的觀點,成功的寫作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豐富的生活感性經驗和知識積累;自由的想象;充足的訓練;創(chuàng)作個性;自由從容的寫作態(tài)度。這些是否可以給我們的初中作文教學一些啟發(fā)呢?

三、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策略

1. 注重序列,把握目標。作文教學的序列性首先要求明確階段練習目標。要實現作文有效教學,語文教師就要縱觀全局,并且做出學期、學年甚至每一學段的作文教學計劃,比如從縱向上可以建立一個作文練習序列,七年級以自由寫作為主;八年級以規(guī)范寫作為主,教師提出一些規(guī)范和操作方法;九年級以自主寫作為主,目標設定為表達學生個性,使學生寫得更好;從橫向可以使用成長記錄袋,例如第一個月達到基本符合題意,第二個月達到有中心、有內容等??傊處熞谧魑慕虒W中設置目標明確的寫作任務,形成一個寫作的梯度訓練體系。每次寫作任務都要向學生提出具體而又適度的要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

2. 自由寫作,放飛心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的實施建議中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力的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痹谧魑恼n中,教師首先應明確是指導課還是講評課,在指導課中教學的重點是開闊學生寫作思路和啟發(fā)學生自由表達。海闊天空的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動,要讓學生充分釋懷,不限時間、內容、篇幅、題材,只要真誠健康,學生大可以天馬行空,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梢詫懜呱搅魉?,也可以寫海嘯山崩;可以寫平凡生活,也可以寫真誠崇高;可以寫未來世界,也可以寫眼前一物……學生的個性得到表達,他們會樂于寫作,更能使想象力得到發(fā)揮。

3. 關注生活,積累經驗。生活的豐富多彩使作文有事可寫。寫作練習應先從學生熟悉的寫起,寫自己想寫的人和事,寫自己想說的話。比如,在七年級第一個學期,學生可以寫暑假,寫初入中學校園的生活、感覺等。教師在平時要教會學生關注生活,多維思考,及時捕捉寫作靈感。生活積累有兩種途徑,分別是實踐積累和閱讀積累。實踐積累就是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通過真實感受來積累直接經驗。例如,高爾基的《童年》就是在實踐積累的基礎上完成的。閱讀積累指學生通過課內外文本資料的閱讀來獲得間接經驗。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通過閱讀來獲得作文素材是積累的一個必要手段。魯迅先生在寫《中國小說史略》時,僅《小說舊聞鈔》就查閱了1500多卷古書。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生活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同等重要。

4. 改變作文評改課教學模式?!白魑挠行Ы虒W非常強調評價的多元化,重建評改課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教師將評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發(fā)揮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盵3]要實現作文課的有效教學,就要改變作文評改課的教學模式,將評改方式多元化,如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等。一位教師這樣安排了一節(jié)作文評改課:“學生批改——小組交流——教師瀏覽——集體評講———教師點評——相互批改——教師檢查”。這樣一個師生互動的評改模式,以多方位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更使作文評改效率最優(yōu)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避免以下三點:一是學生自評、互評不是教師減輕負擔的手段;二是教師要注重引導和指點,將共性問題加工整理,為學生指點方向;三是著重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鼓勵學生不斷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領會為何這樣寫會比那樣寫好,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如何實現初中語文作文的有效教學,提高作文教學課的質量,以上觀點和操作方法只是從一些文壇名家和一線教師觀點中提煉的一些普遍性規(guī)律。完善優(yōu)化初中寫作教學策略還需要每個語文教師根據自身情況不斷探索,只有這樣,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才會漸漸走上“有效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楊薛建.淺議初中作文教學缺失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2009,(7):89-90.

[2]楊春.作文應該這樣寫[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