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

第1篇: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關鍵詞】計算思維;語言編程;算法

1前言

目前,國內外在程序設計課程中采用的教學模式多數是以高層次的編程語言開始的,教學重點主要集中在編程語言語義語法的講解上。由于教學方式單一,程序設計思想簡單,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學習過程中也很少涉及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學生們普遍對學習編程沒有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編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下降,如何才能在教導學生的同時將計算思維的概念融入到程序設計語言當中已經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2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的概念最早是在2006年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周以真教授在“ACM”通信中提出的。周教授認為: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概念來分析解決問題、進行系統(tǒng)設計、以及理解人類行為和其他活動,它涵蓋了計算機科學的思維廣度[1]。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計算思維是每個人所具有的,是人特有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思維的機器,它是概念性的思維,而不是程序性的思維,它是每個人的基本技能,而不是計算機科學家的一部分。計算思維主要是通過在時間和空間上運用大量的數據來加速計算,例如,它可以被設計在內存和外存中使用。在數據壓縮和解壓縮程序中,它可以用作時間和空間的平衡開銷[2]。計算思維以預防、保護和冗余、容錯、糾錯模式的思維系統(tǒng)來來恢復最壞情況的。例如,對于一個“死鎖”來說,計算思維可以通過學習探索如何同步時間來避免“競爭條件”的情況[3]。計算機科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如此,人們還常用計算機科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改善我們的生活習慣,以及與他人溝通的方式方法[4]。計算思維則是用來尋求答案的啟發(fā)式推理(格羅,2007)。

3計算思維與教學手段相融合

目前,在大學計算機課程中“程序設計”是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它主要面向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大學生。我們要將計算思維融入現(xiàn)有的教學手段中,對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學習的目的不再是一味的編程做程序員,而是要學習計算機分析、解決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我們不但要教給學生如何編寫程序、傳輸代碼,更重要的是,還要教給學生學習如何設計算法。

4理論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理論教學中,我們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編程思維的培養(yǎng)上,適當調整或簡化枯燥繁瑣的語義語法規(guī)則,增加學生專業(yè)相關的計算機前沿知識。此外,還應該多設計一些和學生生活相關有吸引力的例題,提高學生編程興趣。例如,當我們講解指針的概念時,我們可以引入福爾摩斯如何獲得沃森爵士房間號碼的故事,這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指針是如何指向一個變量地址的。在這里,我們演示高年級學生的作品,如“貪吃蛇”、“小貓釣魚”、“讀心術”等,用這種“案例驅動”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應用實例開始,逐層深入,循序漸進,讓學生能夠通過編寫趣味程序來加強對計算的理解能力。通過構建教學模塊相結合的貼近專業(yè)教學模式,結合教育心理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要鍛煉學生用計算思維方法來分析解決問題,例如,在C語言循環(huán)結構程序設計中提到的“猴子吃桃”案例,我們可將計算思維的概念融入到解題方式中,引導學生使用一個遞歸的方法來解決。適當調整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從后向前推斷的逆向思維,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理解遞歸算法和遞歸調用的整個過程。這不僅使學生掌握了遞歸調用的方法,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逆向思維的行為習慣。

5實驗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將重點實驗和獨立實驗相結合。重點實驗要求教師在實驗課上對學生進行分組協(xié)作,在小組討論和設計創(chuàng)新實驗的問題上,為了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當遇到難點問題時,可以通過師生互發(fā)郵件或網絡教學平臺等方式來解決問題。在設計獨立實驗時,教師應該對自己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大學生都是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對計算機的認識是有差異的,對于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問題,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描述問題法,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教師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給予適當的、科學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正常的實驗教學只能提供有限的學時,這對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還遠遠不夠。我們可以在課下通過課后練習、認識實習和培訓課程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認識實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將所學知識串連起來,自主設計實驗流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邏輯抽象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6結語

我們試著用上面的方法來講授程序設計語音課程。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編程實踐、學習興趣、學習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改變,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計算思維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計算思維發(fā)展的最高目標是計算思維能力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思維在創(chuàng)新中的應用,這仍然是非常困難的。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手段是每個教師的神圣使命,在今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和實踐,爭取將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金玲.論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機遇與挑戰(zhàn)[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6).

[2]張敏.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案例設計探析[J].陜西教育(高教),2015(12).

[3]楊建磊.關于我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4.

第2篇: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有關計算思維的認識和理解對廣大的計算機基礎課教師是一個循序漸近的過程。有關計算思維的一些例子都是一些和計算機處理問題相關的思維方法。新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側重點應當是對這些方法的介紹,并能夠讓學生深入的理解這些思維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能靈活應用這種思維方法去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這樣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育理念,更多注重的是思維技能的訓練,學生通過計算機基礎課程,接觸計算機,并利用計算機完成一些任務,這些都只是讓學生進行計算思維訓練的一種手段,我們的目標是讓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思維方面的能力。當然這并不是說現(xiàn)有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框架,現(xiàn)有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框架仍然很重要,比如,學生仍需要掌握一些計算機軟件的使用方法,仍然需要去了解什么是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以及能夠去設計一些簡單的計算機程序。但這些是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手段,不應當再是目標了。具體的計算思維能力包括如下例子:

(1)通過約簡、嵌入、轉化和仿真等方法,把一個困難的問題闡釋成如何求解它的思維方法

(2)采用抽象和分解的方法來控制龐雜的任務或進行巨型復雜系統(tǒng)的設計

(3)利用啟發(fā)式推理尋求解答,即在不確定情況下的規(guī)劃、學習和調度的思維方法。等等,這些都屬于計算思維能力的范疇。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巨大的,艱難的任務。許多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已深入到了計算機科學的前沿。但是,通過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學習,應當讓學生能夠了解、并理解計算思維的思考方法,計算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xiàn)的,需要伴隨著人們的不斷學習才能養(yǎng)成的技能。

2.計算機基礎教育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討

之前已提到,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完全打破現(xiàn)有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而是通過現(xiàn)有的課程體系,引導學生思考計算的本質,了解計算機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時候所采用的思想和方法等。所以,在計算機的基礎教學中,融入計算思維,主要是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改革,和教學的內容變更關系并不是非常大。當然,也可能需要在教學內容中適當變更,比如增加計算的本質,可計算性理論等內容。但這些內容的引入,在計算機基礎教育中不應當是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fā),強調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而不是僅僅教會學生如何解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使學生從計算的角度理解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深入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計算思維不是內容和工具的改變,而是教學方式、理念的改變。這首先需要教師從更高的層次看待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與分析。這要求學生對一些原理性的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可能需要適當的增加一些教學內容,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之上,擴展一些教學內容。擴展的這些內容主要是幫助學生更深入的思考下去??梢栽谟嬎銠C基礎教學中適當增加計算機語言教學,在程序設計課程中強調與計算思維能力有關的數據結構和算法實現(xiàn)。但應當注意,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絕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計算思維是概念化,而不是程序化,要像計算機科學家那樣去思維,意味著遠遠不止能為計算機編程,還要求能夠在抽象的多個層次上思維。在現(xiàn)代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需要教師做恰當的引導,讓學生自覺地去學習、思考。例如,在所有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都會介紹到計算機使用二進制來表示信息,如數、字符等等,一般而言,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講解這些內容,學生們對此有個大概的認識,但不太可能引起普通學生對這些信息如何使用二進制表示的興趣。如果引入相應的例子,就可能會引導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比如,在1991年的海灣戰(zhàn)爭中,有一枚愛國者導彈并未能成功攔截飛毛腿導彈,造成美軍的傷亡。如果提示學生,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原因就在于愛國者導彈系統(tǒng)的內置時鐘出現(xiàn)了問題,和計算機用二進制數來表示浮點數產生的誤差有關,這肯定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們就會對計算機如何表示浮點數產生興趣,引導學生去閱讀相關的表示標準,如此一來,學生獨立思考、學習的興趣會大大的增加。在這一過程中,教學的內容并沒有實質上的大變化,但對于教師的要求顯然是提高了很多。教師能不能以高的角度去引導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3.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方案

在教學實踐中,計算機基礎教育,首先訓練的還是學生應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技能之上,培養(yǎng)學生在遇到問題以后,熟練運用基本技能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在這些基礎之上,逐步使得學生深入思考,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從而引起學生在計算思維能力方面的逐步形成。教學內容仍然分為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個部分。其中,基礎理論教學部分可以根據學生所學專業(yè)的不同分為不同的部分。具體的一些教學安排和現(xiàn)有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安排差別并不大,因為筆者認為,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著重在于教師如何引導,教學的內容并不是能力培養(yǎng)的主導因素。具體的課程安排以及課時設置,可以根據不同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其中實踐教學部分當中的擴展實驗的設計,需要教師能較好的把握:既不能設計的太簡單,太簡單不能促進學生思考、動手,也不能設計的太難,太難,學生往往有挫敗感,失去學習思考的興趣。

4.問題

第3篇: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

作者簡介:周寧(1977-),男,四川仁壽人,常州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副教授。(江蘇 常州 213016)王曉宇(1981-),女,上海人,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江蘇 常州 213164)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13JSJG110)、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2013年院級教育研究重點課題(課題編號:13JY006)、常州大學教研項目(項目編號:GJY10020032)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2-0035-02

自學能力是指不在他人的幫助和指導下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主要包括人的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思維和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

一、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1.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是國家、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21世紀是知識競爭的時代,競爭的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中華民族要在世界競爭格局中屹立不倒并長足發(fā)展,必須擁有大批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人才。高素質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和能力,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均是以良好的自學能力為基礎的,自學能力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決定了人才的成長。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民族復興和強盛的必然要求。

2.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是個人成才的必由之路

20世紀中葉,人們從大學畢業(yè)后,大學所學知識的70%可以一直使用至退休,而現(xiàn)今,隨著知識信息時代的到來,這個數字降為2%。[1]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爆炸式增長,大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遠遠不能解決工作和生活遇到的眾多問題,并且隨著知識的快速更新,大學所學知識很快過時,沒有良好的自學能力很難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而很快被淘汰。因此,為了生存和發(fā)展必須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大學生都渴望成為高素質的人才,良好的自學能力是成為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大學生自學能力現(xiàn)狀分析

目前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尤其是一年級新生,很大一部分同學的自學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差。經常聽到同學抱怨“老師講的太快、太多,聽不懂,就不愿意聽了;老師講課的理論性太強了,公式和理論很多,沒講公式和理論的來龍去脈……”,而事實上這些公式和理論是其他課程剛講過的。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在中學階段為提高升學率,學校和教師為學生們安排好了一切,不需要學生考慮什么時間干什么,怎樣學。并且學習任務也非常繁重,學生不用思考也沒有時間思考該學什么、如何學,按照老師的安排學習就能取得不錯的分數了。多年來學生養(yǎng)成了一種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和安排自己學習生活的能力。二是大學新生沒有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學習意識還停留在中學階段,缺乏學習的獨立性、自覺性,當他們面對大量的自由時間由自己決定學什么、如何學時,他們就變得很迷茫,難以適應。[2]

三、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和途徑

自學能力是一種多層次的綜合能力,包括:獨立閱讀的能力;熟練使用各類工具書、報刊、雜志、網絡數據庫等資源檢索文獻資料的能力;“存疑”、“解疑”的能力;分析、比較、綜合、推理的思維能力。這些能力在自學活動中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就構成了完整的自學能力。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學校在思想教育、育人環(huán)境營造、教育機制建設上加大投入,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創(chuàng)新、積極引導大學生“會學”,需要大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1.高校在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上的方法與措施

(1)開展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F(xiàn)在多數同學不再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甚至相當一部分同學是為了考大學而考大學,沒有長遠的目標和追求,一旦考上了大學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學校應采取更多的措施,充分利用專業(yè)教育和思政教學課程對大學生開展經常性的民族意識、責任意識教育,使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歷史責任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高校在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同時,更要大力開展學風建設,通過各種競賽、比賽、文化、文體活動在校園內營造一種比學習、比創(chuàng)新的風氣,形成一種固定的、長期的激勵大學生刻苦學習的氛圍。高校應在管理上創(chuàng)新,應把大學生當做發(fā)展主體,而非管理的對象,引導他們進行自我規(guī)劃,既制定短期的學業(yè)規(guī)劃也制定中長期的職業(yè)規(guī)劃,使學業(yè)規(guī)劃與職業(yè)規(guī)劃緊密銜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責任感、緊迫感。

(3)改革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多年的僵化教育造成很多同學看書時感覺什么都懂,而一遇到現(xiàn)實問題就茫然,不知道該如何解決。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自己動手做實驗、做調研、做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以致用,才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高校在課程體系改革中、在課程設置上應更加重視實踐教學,重視實踐教學基地和實驗室的建設,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投入,為大學生開展實踐提供物質保障。

(4)完善淘汰機制。高等教育應完善“寬進”、“嚴出”的教育原則,使大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壓力。從國外高校的辦學經驗看,都是通過層層淘汰制度從而保證大學生質量的高標準,美國大學平均淘汰率在50%左右,英國20%~30%,德國30%,法國50%。[3]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公正、合理、有效的淘汰機制,形成一種競爭的氛圍,并采取有力措施引導大學生將淘汰的壓力轉變?yōu)閷W習的動力,促進大學生自學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

2.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备咝=處煹淖饔弥饕墙虝W生學習的方法,即老師要做到將大學生領進科學的殿堂,而大學生要做到在老師的帶領下去踐行“會學”,而不僅是“學會”。[4]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前提?!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袑W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動地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因此,大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科研、學科發(fā)展前景、目前存在的問題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2)結合高等教育的特征,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學意識。大學學習內容寬泛、教學進度快、各門課程性質和難度相差很大,這些與中學學習有很大差別。因此,新生入學起教師就要向學生介紹大學學習的特點、課程的安排、學習的要求,使大學生盡快熟悉和適應大學的學習。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學、班會、座談等不斷向同學傳輸自主學習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3)改革授課方式。高校的授課教師應根據課程的性質靈活地選擇新穎、活潑的課堂組織形式,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如采用講授—提問—啟發(fā)、自學—解疑—滲透、專題報告—交流研討—系統(tǒng)總結、學生調研—匯報—課堂討論—教師點評等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實現(xiàn)“教”與“學”的統(tǒng)一。[5]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發(fā)現(xiàn)其優(yōu)缺點,好的地方要拿來與所有的同學分享,不好的地方要及時糾正,努力做到教師與同學、同學之間分享彼此的知識、思想與觀點,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4)指導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專業(yè)教師應從科研項目中挑選一些問題,指導大學生,由學生自己調研、查資料、做實驗、進行科學分析、撰寫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并匯報研究成果。通過完整地參與一個科研全過程,讓大學生了解什么是科學研究、科學研究的意義、應該如何開展科學研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3.學生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

美國學者普遍認為:“所有真正的學習都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它需要運用頭腦,不僅僅靠記憶。它是一個發(fā)現(xiàn)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承擔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師?!币虼?,學生應該自覺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學會規(guī)劃自己的學業(yè),做到主動學習。

(1)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大學生要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主動向學習好的學長、同學請教學習方法,同時還要觀察其他同學的學習習慣,綜合他人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6]在課堂上,不要死記硬背老師所講授的具體知識,而是觀察和體會老師思考、分析問題的思路,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

(2)應該現(xiàn)代信息資源,培養(yǎng)獨立學習和研究的能力。大學生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科技調研和文獻檢索的能力。大學生除了學習教材和一般參考資料的知識外,還要學會從網絡、各類文獻數據庫獲取知識的能力。網絡信息資源具有豐富性、方便性和快速更新的特點,但網絡信息資源所包含的信息包羅萬象,大學生如何去快速、高效地檢索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對于高效的學習和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大學生應該學會如何高效地檢索網絡信息資源,使其為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服務。

(3)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快速拓展視野,培養(yǎng)自己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參加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科技創(chuàng)新等實踐活動。現(xiàn)今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各個高校都設置了大量針對本科同學的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和社會調研、實踐項目,大學生應積極主動申請主持或參與這些項目,通過項目開展不斷學習,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所學知識,查找自身的不足,采取相應措施快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四、結束語

良好的自學能力是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前提,也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而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老師和大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作為高校,必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完善的制度,形成制度保障、提供相應的資源和經費,形成物質保障;作為教師,不僅要做到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會學”;作為大學生,首先要樹立遠大人生的目標,在學習過程圍繞人生目標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加強實踐、掌握探究問題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冰冰,周會娟,賈耿華.高等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探討[J].科技信息(高校講壇),2009,(23):550,572.

[2]楊曉燕.大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17(1):109-110.

[3] 張婷. 淺析高校淘汰機制在促進大學生內在學習動力方面的作用[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2(3):72-74.

[4]王有剛.當代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14(5):35,39.

第4篇: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而寫作能力是英語學習成果的重要體現(xiàn)。盡管大學英語寫作能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視,但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卻沒有提高,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與學生學習成果的不理想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就促使我們應當認真反思大學的教育理念,審視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方法。

大學教育改革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在大學教師。在科技不斷進步和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到,大學教師正確的使用教學策略,提高教育理論知識是推進教學進步的強有力因素。

基于以上的考慮,本文著重探討當今國內廣泛使用的大學英語三種寫作教學策略:結果寫作法,過程寫作法,以及內容寫作法。逐項分析各個方法的操作方法及優(yōu)劣,試圖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讀者從中得到啟迪,從而更好的理解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

1.主要教學方法回顧

1.1結果教學法

結果教學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教學方法,長期占據我國英語寫作教學的統(tǒng)治地位。它認為課堂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寫作成果和文本結構,教師提供范文進行講解,學生模仿范文,最后教師進行評改。評改過程中強調詞匯,語法,句法的正確使用,這也是得分關鍵。

著名的結果教學法專家賓卡斯認為學習寫作需經歷四個階段:熟悉文本,控制性練習,指導性寫作,以及自由寫作。首先學生應熟悉了解范文的特征,接著運用自身已學的寫作知識有控制性的寫作,并獲得教師的指導,最后才能進入自由寫作階段。

1.2過程教學法

過程教學法強調寫作過程,包括預寫、創(chuàng)造、醞釀、起草、修改等。該教學方法在當今美國大學課堂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偟膩碚f,該方法不僅重視最后的寫作結果,而且更重視產生這個結果的過程。

寫作過程法的倡導者Zamel提出,寫作不是簡單的、直線性的過程(確定題目、構思、起草、修改、校隊),而是一個復雜的,涉及諸多認知和社會的因素并受具體修辭環(huán)境制約的,迂回反復的過程。

一些學者和教師通過研究,主張不要教學生那種“學術或學院似”的正正規(guī)規(guī),不痛不癢的文章,而要鼓勵他們放開手腳,大膽探索,尋找自己的聲音和風格。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教師和學生應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因為寫作絕不僅僅是個人行為,而是需要不斷重復和思考的交際行為。因此教師應建立一個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以幫助學生寫作。

過程教學法的操作主要有以下五個步驟:

1)寫前準備(pre-writing):在此階段教師指導學生審題,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收集有關素材,進行構思并列出寫作提綱。2)寫初稿(drafting):學生應才用個性化活動方式,獨立完成初稿寫作。3)修改(revising):修改一般在課堂上進行,采取學生相互修改和教師抽樣點評相結合的方式。4)寫二稿(second draft):學生根據修改階段發(fā)現(xiàn)的問題完善自己的寫作,寫出第二稿。5)教師批改與講評(teacher’s feedback):教師根據學生寫作情況,給與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分析此次寫作的優(yōu)劣。

過程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重視寫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親身參與寫前準備、寫初稿、修改、寫二稿等寫作環(huán)節(jié),能夠充分了解自身寫作的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第二,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反復的修改文章,能夠拓寬其思路,不斷發(fā)展思維能力;第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學生作文互評及教師點評的方式,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過程教學法也不例外。它過分強調個體精神層面的功能,而忽略了社會文化對寫作的影響。此外,由于缺乏對范文的分析及知識的累積,造成大部分大學生的寫作內容匱乏。

1.3內容教學法

20世紀80年代以來,語言與內容整合式教學日益成為教育界廣泛關注的現(xiàn)象,這種教學法被稱之為內容教學法。內容教學法比較注重寫作素材的收集。在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幫助學生從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該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步驟:

1)收集信息。寫作前收集關于寫作的各種信息是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收集到有用信息,接著再告知學生寫作任務,讓學生帶著目標去查閱資料、參加講座、分組討論,以獲取寫作素材,再將這些素材分類整理。2)寫初稿。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寫作要求選取有用信息,完成寫作第一稿。3)修改。學生完成初稿后根據自身情況自己修改、潤色初稿。

內容教學法不光教會學生如何有效的使用所學知識,還能借助新知識的獲取開闊視野,豐富寫作內容。但同時要求學習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對學習者的現(xiàn)有語言能力要求較高。

2.評價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每種教學法都有各自的利弊。為了提高當今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大學英語教師可以整合以下三種教學方法。

首先,在寫作前,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廣泛閱讀各種英語文章。在確定寫作目標之后,應到學生通過圖書館、網絡、分組討論等各種形式獲取有用信息。并針對不同的寫作目的和讀者選取相應的有用信息。其次,在寫作過程中,強調初稿寫作和同伴互評。許多大學生在英語寫作時,不假思索提筆就寫,導致寫出來的文章邏輯混亂,錯誤百出。因此大學教師應教導要求學生重視打草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文章的體裁、結構、內容、語法、拼寫等進行互評。這不但及時糾正寫作錯誤,更能使他們在互評的過程中了解評價規(guī)則,以避免今后寫作中犯相同的錯誤。最后,規(guī)范評價標準。制定合理的作文評價標準,把以往單一重視語法、拼寫錯誤的標準向注重內容、思想價值的標準改進。

第5篇: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 校園文化 物質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眾所周知,高素質的人才的培養(yǎng)是需要將知識的傳授同陶冶情操、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的。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有兩大弊?。阂皇亲⒅貙I(yè)教育,忽視系統(tǒng)的文化教育;二是注重學生做學問,忽視引導學生做人。因此,要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

所謂“人文素質”是指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個人的內在的品質,表現(xiàn)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修養(yǎng)。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將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huán)境熏陶使其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yǎng),成為人的相對穩(wěn)定的內在的品格。臺灣學者郭為藩將人文素質具備的能力概括為六個方面:敏于觀察、勤于思考、具有問題意識;能透過口頭或文字條理清晰地表達思想和感受;對精致文化由衷地喜愛并懂得鑒賞;關切當前人類生活的重大問題并具有通識;對本國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具有起碼的了解和對外國文化價值能適度的尊重。人文素質教育塑造了民族的靈魂,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兩個重要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互為補充、互為協(xié)調。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為“如何做人”,其中包括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

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會學生如何思維,教會學生掌握必要的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方面的知識與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國家的建設、社會的發(fā)展,不僅取決于經濟交涉,取決于物質文明建設而且還取決于文化建設,取決于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對大學生,特別是理工科大學生來說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這其中的重要作用表現(xiàn)在: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通過學習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可以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什么是人的價值與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對人文方面的學習,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他們的知識背景,促進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的專業(yè)技術問題同社會問題緊密聯(lián)系起來。

二、校園文化的人文意蘊

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guī)范。人們一般將校園文化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物質文化,主要包括學校教學、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質設施和物理環(huán)境等;二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學校各種規(guī)范化、正?;说囊?guī)章制度等;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學校成員共有的價值體系、道德情感、思維模式、文化思潮等。無論是校園文化三個層次中的哪一方面文化都和人文素質教育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校園文化建設與人文素質培養(yǎng)是具有一致性的。

在物質文化層面:校園中的物質文化建設是指學校的環(huán)境布置、建筑設計、室內外裝飾等物質條件在其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有意識地賦予它一定的文化內涵,力求做到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傳遞學校的專業(yè)信息,滲透學校意志、價值取向和培養(yǎng)目標。學生的思想、情操、作風、學習興趣等都可通過校園文化中的物質文化來起到感染的作用。不但要對校園的環(huán)境進行凈化、綠化、美化外,還應該充分利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這一方面來充分地體現(xiàn)學校的育人作用,來激勵學生、教育學生。比如有的學校就通過用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科學家的格言還有他們的肖像等來裝飾校園。這樣學生通過這些展示來對他們有了更加充分地認識,使他們更加懂得人生的意義和奮斗的價值,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加刻苦學習,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在制度文化層面:校園制度文化是校園內各種具有科學性、思想性、教育性的規(guī)章制度的總和,以及通過規(guī)章制度的貫徹實施而產生于師生員工內心的制度意識。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校園內豐富多彩的各種制度,二是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對學校師生員工價值觀、行為方式、輿論導向上所做的引導和心理體驗,即制度內化為個體符合制度規(guī)范的自覺要求。通過制度的貫徹、執(zhí)行把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的需要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圍。

在精神文化層面:當代中國高校的校園精神文化既不單純是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不單純是工業(yè)社會的人本精神,更不可能是所謂的后現(xiàn)代精神。這種文化包括理性、科學、人文和創(chuàng)新等四大精神。因此,可以看出精神層面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在整個校園文化環(huán)境中所占據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學生的精神世界產生著深刻的影響?,F(xiàn)代的大學生不僅要繼承人類社會已有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而且要得到教養(yǎng),受到陶冶,在堅實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素養(yǎng)統(tǒng)一的基礎上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和開拓進取的創(chuàng)新氣質。這就要求在校園里營造一種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也就是說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核心的校園精神文化環(huán)境。

所謂人文精神就是人與人、民族與民族相處,文化與文化相接的精神。它特別強調人的價值和需要,注重人的發(fā)展并完善其價值信念,正確審視人的本質,尊重人的價值,重視人類文化的積累,塑造人類的精神家園,依靠人的能動性來推動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人文精神是具有時代性的,應以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丟棄其中陳舊過時的內容,弘揚其中的優(yōu)秀成分,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堅持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的求是精神;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的主人翁精神;愛己及人的廣泛的關心精神。

三、基于人文素質教育的校園文化建設的措施

人文素質對一個人學習、思維有很大的幫助。自然科學注重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人文科學則側重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形象思維通過想象、聯(lián)想來提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它能增進思維開拓,求異和創(chuàng)新,推動想象和聯(lián)想,觸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縱觀科技發(fā)展史,大多有成就的科學家都不僅精通自然科學,而且在人文知識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修養(yǎng)。實現(xiàn)人文素質教育引導和文化啟蒙的主要形式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因為校園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質教育的天然功能。目前,人文素質教育的大力加強與重視及人文精神的大力弘揚,大學生們通過在學校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及人文知識,特別是倫理道德知識,使他們具有了正確的行為價值取向,不斷地激勵著他們去追求真理和發(fā)展文化。

如何將人文素質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完全融合在一起,并充分發(fā)揮其最大作用,具體措施如下:

1、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開展人文性質的校園文化活動,來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校園的環(huán)境、人文的氛圍,對學生是一種示范,一種教化,一種熏陶,一種強大的潛移默化。因此人文素質教育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作為第一課堂,人文性質的校園文化活動作為第二課堂。曾釗新教授曾說過:“既然哲學是智慧之舉,就讓它成為打開‘創(chuàng)新’之門的鑰匙,并將鑰匙交給學生吧!”。對于理工科學生來講可以開設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等課程作為第一課堂,文科學生可以將一些自然科學課程作為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則應根據學生們的知識需要,舉辦多種形式的人文講座,社團活動,報告,書畫,集郵,攝影等。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一些影視評論,舉辦詩歌朗誦比賽,社會倫理道德的演講辯論賽,一些國際國內的重點熱點時事政治討論等。

2、加強校園制度文化中的人文關懷

校園制度文化對學生的社會性及價值取向有重大影響,決定他們的行為選擇和對事物的評判標準?!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學校要保證正常運轉,維護教學、生活秩序,就必須制訂一整套規(guī)章制度和行為準則。因此除了要遵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令、制度外,學校還要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制訂出符合學校實際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

3、加強校園內人文精神的建設

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人文精神的建設。校園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和教育是由人類優(yōu)秀文化凝聚而成的,并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與文化創(chuàng)造活動相結合,人文精神的內在主體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養(yǎng)個人的人格道德品行,這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文化創(chuàng)造活動。以人文知識的學習和藝術熏陶為基礎,以道德信念為核心的人文素質教育必定會弘揚民族精神,創(chuàng)新文化。在校園里,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文化教育活動引導學生自覺成為審美活動和文化創(chuàng)造活動的參與者。比如老師可以在平時的授課中發(fā)掘專業(yè)課中的人文精神,特別是那些對人的信仰、生存意義,關注社會發(fā)展的課文,要充分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王冀生.現(xiàn)代大學文化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第6篇: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摘要:

本文結合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項目,針對全校大學生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進行了分析,從“寬、專、融”三個角度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之間的關聯(lián)性進行了闡述。并以“互聯(lián)網+”課程為例,重點分析了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實施過程。此外,從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新技術元素融入等角度總結了教師在思維訓練和創(chuàng)新引導方面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

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教育;實踐教學

1大學計算機基礎創(chuàng)新教育概述

如何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人才是目前國內外高校都在進行研究探索的課題,研教結合被普遍認為是一條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有效途徑。計算思維的科學意義以及對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深遠影響,無疑會對高校計算機教學提出新的挑戰(zhàn)。通過計算思維訓練與本專業(yè)(例如:經濟、通信、機械、交通等)知識相結合,不僅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而且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查閱文獻資料的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學習能力、研究能力等,開闊了視野,完善了自己本專業(yè)的知識結構,意志力也得到了磨煉。計算思維的意義已徹底顛覆了計算機教育只是學習操作的傳統(tǒng)觀念,其是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基本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大學計算機教學不僅僅是大學教育的通識課程,也是實現(xiàn)新一代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引領學生走向創(chuàng)新之路的重要前提。對于從事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同行,如何在教學中滲透“計算思維”的教學理念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思考的問題。在校級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的支持下,我們通過本校的教學實踐活動,實施了一套基于“計算機思維及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教學方案。通過對部分班級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預計在2016年教學實踐中,我們將在全校近4000人中開展這種教學模式?,F(xiàn)將試點過程與效果與各位同仁共享和共勉。期望北京交通大學的這次教學改革能夠發(fā)揮一定的示范和輻射作用,促進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與建設。

2大學計算機基礎創(chuàng)新教育實踐方案

在教改實踐中我們體會到,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的設計難就難在如何在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更新擴充的大背景下,讓大部分學生通過計算機的系列課程真正學懂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學會應該學會的基本技能,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而不是單純?yōu)榱烁接癸L雅或掙幾個學分。依據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我們提出了一套基于“寬、專、融”的動態(tài)立體化教學實施方案,我校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教學體系圖譜,如圖1所示,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

2.1“寬”是指通識型(基礎類)課程

通識型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理解、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目前北京交通大學為了完成這個層次的培養(yǎng)目標,開設的課程是“大學計算機基礎”。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基礎教學工作,我們發(fā)現(xiàn),入學新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差距較大。為了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讓“吃不了”的學生能吃到,讓“吃不飽”的學生餓不著,我們對學生進行入學測試。達到課程要求的學生可以直接通過,不參加課堂教學,沒有通過的學生,需要選修“大學計算機基礎”。開學后預計需要4~6周的時間完成測試和分班等工作?!按髮W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方式,建議采用MOOC教學與教師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如表1所示。

2.2“?!笔羌夹g型課程

技術型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利用軟、硬件技術與先進工具解決本專業(yè)及相關領域中一些問題的初步能力。目前,北京交通大學為了完成這個層次的培養(yǎng)目標,開設了一系列的程序設計類課程,具體見表1。

2.3“融”是交叉型課程

交叉型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靈活熟練地應用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目前這部分內容沒有學分要求。如果有學生需求,我們基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培養(yǎng)計劃。我校除計算機學院,還設有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交通運輸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理學院、語言與傳播學院、軟件學院、學院、法學院、建筑與藝術學院共12個學院。這些計算機基礎課程如何為全校各個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服務,需要研究計算機基礎課程之間的關聯(lián)性,以及與專業(yè)課之間的關聯(lián)性。

3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思維訓練實踐活動

結合計算機基礎教學的“C語言程序設計”實際教學情況,落實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對C語言的程序設計類課程采用“二橫一串”的教學方案。“二橫”是正常的教學活動,但是教學模式分成兩步走?!耙淮笔怯柧殞W生計算思維的創(chuàng)新拓展活動,結合表1中的“第三層次”設計了結合課程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階段。

3.1“二橫”教學模式

第一階段,我們采用了兩步并行走的方法(“二橫”)。一橫,在現(xiàn)有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不變的狀態(tài)下,教學模式采用了基于實例的程序設計方法,即學生利用實例在機房自學程序設計的重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起主導作用,收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即難點。學生自學后,教師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和難點分析。這個思路借鑒了目前的“翻轉課堂”。但是,我們是通過編寫程序設計實踐指導書,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在機房自學。二橫,課程設置采用了“2+1”模式,即將原48學時的程序設計類課程,按照實驗室授課占2/3,教室授課占1/3的比例完成。教師指導學生在機房授課,邊講授邊實踐完成教學內容。在機房安裝自行開發(fā)的程序設計軟件,學生需要到實驗室才能完成實驗題目。

3.2“一串”教學模式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要求學生適當結合本專業(yè),將學到的編程知識學以致用,用這32學時將學生在“二橫”階段學到的知識“串”起來。這將計入學生的創(chuàng)新活動記錄,但不算作學分。下面以選修“互聯(lián)網+”課程的41名大二學生為樣本,詳細介紹此套方法的實施過程?!盎ヂ?lián)網+”為全校選修課,41名學生分別來自于不同專業(yè),各專業(yè)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根據不同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及其掌握計算機程序設計程度的不同劃分出A、B、C和D四類。即英語和社會學等專業(yè)的學生為D類;土木工程和運輸等專業(yè)的學生為C類;機械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專業(yè)的學生為B類;通信和軟件等專業(yè)的學生為A類。將表2數據用統(tǒng)計軟件整理后,如表3和圖2所示。通過初步統(tǒng)計預測,每學期教研組會調整“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教學方案。如表3所示,A層次和B層次的學生較多,那么,我們會拿一套適合B層次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預測題”。預測題目主要考查學生的預備知識情況,如果情況很好,我們將按照原定的A套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反之,如果大部分學生不能準確回答題目,我們會將原A套教學方案調整為B套教學方案。這里教學方案的區(qū)別在于知識的深度、廣度和技術技能的應用范圍有所不同。雖然方案選擇的工作有些繁瑣,工作量較大,但是通過助教的協(xié)助,是可以順利完成的?!澳サ恫徽`砍柴功”,這些工作為選修課的有效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為我們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思路提供了很好的依據。例如,我們對學生采用了A套教學方案,通過32學時的講授和實踐,學生根據教師指導完成了6個小實驗,并通過“創(chuàng)新協(xié)助小組”完成了4組創(chuàng)新實驗。2015年春季“互聯(lián)網+”課程的學生作品如圖3所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研究型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行之有效。這41名學生完整地經歷了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改革新方案的“寬、專、融”三個階段。下面是對41名學生的調研,結果如圖4所示。問卷第一道問題是“通過計算機系列課程的學習,是否有所收獲?”,學生給出的評價如圖4(a)所示。我們發(fā)現(xiàn)有近30名學生選擇了“有很大收獲”,說明學生對于這種課程體系的設置和教學方式還是比較滿意的。我們同時對學生反饋的興趣點進行了分析,如圖4(b)所示,從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硬件技術、Office實際操作、二進制理論知識、計算機發(fā)展史8個方面進行調查。學生對于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最感興趣。而很少有人喜歡二進制理論知識和計算機發(fā)展史。這也引起我們對今后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探索:如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思考,將看似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效結合。

4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新方案實施的體會

4.1引入新的教學理念

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我們在課程設置上注重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先進性,全面更新了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根本教育理念,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深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方法方面,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發(fā)展空間和學習自,倡導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研究學習、協(xié)作學習,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MOOC教學的大面積開展對傳統(tǒng)的教師集編寫講義教案、講授答疑、批改作業(yè)于一身的工作方式是很大的挑戰(zhàn)。為此,教師充分利用國家級精品課程來共享資源,積極參與高校開展的模擬教學、課堂錄像、公開教學觀摩課等活動,積極參與各種教師研討和經驗交流活動,以開發(fā)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和優(yōu)勢,把學科發(fā)展的最前沿、最精華的東西展現(xiàn)給學生,從實踐方面深化教學改革,從整體上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4.2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根據計算思維的教學理念,我校對教學手段進行了大膽改革,同時針對校選課人數多、專業(yè)分布不均勻、教學人員不足等弊端,對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選修課對于拓寬本科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一專多能的“通識”教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坝嬎銠C基礎系列課程”作為全校選修課,由于學生知識層次的不同使得教學上遇到了許多困難。因此,只有通過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改進教學方法,才能確保這門選修課的教學質量。為了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需要解決“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的問題,即,教師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完善知識結構;學生如何通過計算機系列課程熟練地將計算機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和學習中。圍繞上述兩個問題,教研組提出了“二橫一串”教學法,以加強教學針對性,使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網絡學習興趣,能夠學以致用。實踐表明,教學效果明顯。

4.3融入新鮮的教學手段

我們采用了微信公眾號、MOOC教學平臺、“大學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APP選課指導手冊等新教學手段。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給大學學習帶來的深刻變化。例如,我們開發(fā)的“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APP選課系統(tǒng),支持學生在iPad、手機等移動設備上翻閱和選課。

5結語

第7篇: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大學生;物理;預習能力;培養(yǎng)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就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自學中的預習能力作些探索。

一、要重視和培養(yǎng)高職院大學生學習物理的預習能力

在高職高專院校中,作為理工科專業(yè),物理是必須要學好的一門課。原因是在應用領域里很多技術在幾年后就會被新的技術或工具取代,只有掌握基礎知識才有繼續(xù)學習的能力,它對學習者終身有用。雖然某些專業(yè)的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在畢業(yè)后可能應用的機會少,但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頭腦中物理嚴謹的思維方式隨時發(fā)生作用,使你受益終生。高職高專的物理一般包含力學、熱學、電學、光學等四個方面。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概念的理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還能培養(yǎng)自學新知識的能力。

加強大學生自學能力中的預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很重要。這種能力可以分為預習新課的能力,鞏固新課的能力,復習舊課的自學和擴展知識領域的自學。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要先從預習、鞏固、復習這三種自學做起,逐步過渡到獨立自學。

二、培養(yǎng)高職院大學生學習物理的預習能力的途徑

1.合理安排預習時間

物理作為基礎性課程,是大學生進入大專后學習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重要工具。物理課程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但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普遍學生基礎知識較差,對學習物理有恐懼心理。其實物理并非想象的那么不可高攀,最關鍵的是要注意學習方法,而預習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那么預習以課內為主,還是以課外為主?一堂課45分鐘,如果讓學生走馬觀花地看一遍教材,作用不會太大。如果讓學生認真地看一看,就要有一個動腦思考的過程,這至少需要10分鐘,在剩下的時間里進行教學,顯得時間倉促,影響教學效果,不能發(fā)揮預習的作用。由于學生的情況不能如實反映,往往妨礙學生把學習從被動變?yōu)橹鲃?。所以預習還是以課外為主,筆者一般要求學生準備一個預習本,對下一次的新課進行預習,并要求他們在預習本上寫出重點、難點和疑問(其實課本上都附有相關內容)。各抽查若干本后,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針對學生的疑難問題在課堂上著重講解,提高了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質點運動的矢量描述”一節(jié)時,讓學生通過預習回答幾個問題:質點位矢方向不變,質點是否一定作直線運動?質點作直線運動,其位矢是否一定方向不變?若質點的速度矢量方向不變僅大小改變,質點作何種運動?速度矢量的大小不變而方向改變,作何種運動?在曲線運動中,與是否相同?上課時學生因要回答問題,能夠集中注意力。

2.提高預習的效率

一方面是教師在一定時間內使學生的預習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提高學生自己在單位時間內的預習效果。為了提高預習效率,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知識的連續(xù)性。物理課的每一章的各節(jié)是相互關聯(lián)層層推進的,每一節(jié)都是后一節(jié)的基礎,所以預習時要循序漸進,將前一節(jié)的內容搞懂了才可進入下一節(jié)的預習。當前面內容沒有掌握就硬去預習后面的內容,不懂的問題將會越積越多,學習心態(tài)就會越來越煩躁,并且不知從何處下手去改善,就有可能放棄而做了逃兵。

物理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制定一個計劃,可以定期先預習后面的內容。包括內容小結、例題分析、講解,既能預習知識也能開闊眼界、拓寬解題思路。物理的學習講究“熟能生巧”。

(2)要培養(yǎng)預習的習慣還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學的學習比中學復雜,同時也要求學生更加自覺、更為獨立,學習習慣的好壞對學生的學業(yè)有著極大的影響。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易受其他同學的影響,有時還會模仿高年級學生的做法。如果新生入學后身邊有比較懶散的人,便會漸漸失去自控能力。所以新生入學后應盡快培養(yǎng)預習的習慣,以適應大學校園的學習氣氛,大學里面的學習氣氛是外松內緊的。大學物理的授課方式是快節(jié)奏,大容量,稍有松懈就會難以適應,產生挫敗感,產生抵觸情緒。也就是進入大學后,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變成了以學生為主導的自學模式。自學能力的高低成為影響學業(yè)成績的最重要因素。課堂學習只是大學學習中的一部分,更多的知識要靠自學。在這里老師充當的是引路人的角色,同學們必須學會自主地學習、探索和實踐,促進成績的提高。

3.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一堂課,學生如果預習了,他上課就會注意聽老師解答他的疑問,對老師的講解就有思考的余地。例如,在講授“剛體轉動動能定理”一節(jié)時,課本上僅有轉動慣量的計算公式,而無相關的例題。于是讓學生通過預習求解細圓環(huán),轉軸垂直于環(huán)平面且通過中心的轉動慣量。細長直桿,轉軸垂直于細桿且通過桿中心的轉動慣量。并告訴學生利用公式求解即可,但學生反映太難了,做不出來。通過課堂講解,有位學生覺得恍然大悟,明白了要學好物理不容易,要真正理解公式含義,才能得到正確答案。像上面的兩個例題,同一個公式,不同的問題,積分變量不一樣。

總之,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把學生從中學階段的“老師抱著走”過渡到現(xiàn)階段的“老師扶著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預習前,布置給學生預習作業(yè),他們首先自己尋找答案,然后在課堂上講解、討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最后,在學生具有一定的預習能力的基礎上,“以課本為依托”學生自己確定重點、難點,在有關的參考書中尋找答案,釋疑,相互補充,教師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對學生其他能力的發(fā)展也是在有好處的,為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第8篇: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簡談以就業(yè)為導向改革體育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鄧燕林

淺析高職英語教師科研素質付蘭,李琳

技工院校英語分層教學探索高敏

圖式理論對高職高專泛讀教學模式的啟示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李峰,LiFeng

基于圖式理論,改革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李學欣,李旸

堅持奮斗就有成功的希望——解讀海明威的《老人與?!妨吻俜?,LiaoQin-fang

巧設妙問助生理解——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評判性閱讀能力劉凌

語料庫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路靜

從功能加忠誠解讀《非誠勿擾》的英譯配音羅胡琴,LuoHu-qin

興趣研究與外語教學羅廷鳳

是"無畏"號,還是"無瑕"號——從艦艇名稱看因特網新聞報道譯名規(guī)范問題倪洪源,倪芳,NiHong-yuan,NiFang

談談英漢語中的色彩與文化史春華

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探析史云燕

大學英語互動式,參與式教學的探究田蓉

外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及情感教育目標淺談楊艷

淺析復雜定語從句的分類和翻譯張慧婷

對英語課程改革中的任務型教學的思考張麗紅,張萌

法語課堂中教師角色的轉變王竹雅

李商隱詩歌美學風貌的修辭因素分析曹建

《荷塘月色》思想意蘊探究——略及范文意義多解性范志云

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新思考劉曉燕

高職數學分層化教學探究林顯寧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改革淺探劉倩,LiuQian

高等數學精品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王殿坤,崔文善

試析《世界民族音樂》課程對國內音樂教育的影響姜宇丹

創(chuàng)新意識在大學生體育能力及培養(yǎng)中的運用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漆俊華,LiJun-hua

論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新課標理念的滲透徐紅琴,吳澤生,XuHongqin,WuZe-sheng

關于"專"升"本"后體育人才培養(yǎng)的謅議張玉軍

試論線描在工筆畫教學中的作用張春霞,ZhangChunxia

網絡環(huán)境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分析杜淑琴,黃洪波

關于提高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朱曉霞

對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潘寧

如何在教學管理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任曉梅,RenXiao-mei

論地方普通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培養(yǎng)的誤區(qū)及對策吳代夫

服裝色彩運用對心理的影響楊薇薇,王曉云

大學生如何寫好簡歷張凱

對初中政治備課的幾點看法李強

培養(yǎng)初中學生記憶能力,提升歷史教育教學水平丁杰

淺論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高永雄

新課程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劉磊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地理課程學習方式的變化——探究式學習謝芙蓉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藝術樊興容

演示實驗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胡遠富

試談"選擇——分層——協(xié)進"模式下的化學教學沈輝

高中生物總復習要重視處理好四個關系馮建生

生物教學課堂提問之我見劉蓉

論高中體育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曹衛(wèi)軍

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鍛煉的淺見張澤昌

淺談新理念下如何上好中學體育理論課駱勝

人治為主、法治為輔、剛柔并濟——班級公約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陳學梅

"早戀"就像青蘋果——淺談中學生青春期心理教育王永紅

如何開展有效的班級管理工作楊國慶

還語文作業(yè)以生命色彩曹麗麗

例談"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之間的關系丁小波

簡談戲劇教學法在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牛澤霞

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徐奕珍

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淺談袁麗莉

淺談如何振興貴州安順地區(qū)學校的詩歌教學張貴英HtTp://

巧設問題激活課堂——淺談新課程課堂教學心得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張芹

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聽力訓練張勇

高處不勝寒——也談作文教學周敏

《關雎》《蒹葭》繽紛入雙眼,愛情教育陽光進課堂——利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進行愛情教育初探朱艷容

初中學生數形結合思想培養(yǎng)的探究楊鋒潑

論中學基礎英語課程改革的特征與趨勢陳敏

激發(fā)英語學習動機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何敏

淺談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胡春燕

優(yōu)化問題設計,提升教學效率李鈴鋼

淺談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落后的原因及其策略潘登

英語幽默之語音分析王海英

創(chuàng)設情境,內舒外展,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楊云

也談英語閱讀理解的教學周麗萍

原來"錯誤"可以美麗——淺談如何轉換教學中出現(xiàn)的錯誤陳蘭

淺談思品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討論侯理明

淺議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四入"教學嘗試韋會祝

加強時事政治教學,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張正碧

巧用多媒體營造"有聲有色"的歷史課堂印秋平

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王成云

淺談在化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楊華

淺談中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沈靚

淺談關于課堂討論的一些想法黃顯

構建和諧校園提高育人質量李再祿

怎樣制定教學目標邵興

論科學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吳能軍

淺析素質教育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吳又平

淺談農牧區(qū)中學的德育工作張興祥

巧設閱讀教學主線董三妹

第9篇:大學生如何提高思維能力范文

(一)存在的問題

由于教學方法和師資水平等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師仍然喜歡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法。在課堂上大多強調句型的講解和練習,重視英語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具體的應用語境和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多數大學生在初、高中時接觸英語口語的機會少,英語學習的興趣沒有得到較好的培養(yǎng),再加上部分內向學生的“恐講”心理,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很不理想。

筆者在英語口語教學實踐中調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大學生普遍存在語音語調不準確、人稱指代混淆不清、基本語法使用錯誤、表達邏輯性不強以及文化底蘊不足等問題。

(二)口語教學的改進思路

第一階段主要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主要練習方式:模仿。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使學生充分體味英語的語言藝術美,用心把握英語語言固有的語音語調、節(jié)奏和韻律來解決學生的語音語調問題。具體來說,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心揣摩,注意變音、弱讀、同化、省略等現(xiàn)象,把握語句的節(jié)奏、升降,領悟語句整體語調變化,注意音義結合,根據表達的思想內容,賦予恰當的語氣語調。為此,可以讓學生練說英語繞口令、學唱英語歌曲、看英語影視錄像、朗讀背誦英語小品文或詩歌、講英語故事或笑話,使學生在說學逗唱中感受英語語言藝術。

第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訓練學生準確流利的口語,主要練習方式:背誦。第二階段的教學似乎有點枯燥無味,但教師如能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通過強化記憶達到更理想的效果。背誦是語言知識積累的必由之路,無論是詞匯、習慣表達方式還是優(yōu)美語篇,只有牢記在心才可能變成自己的語言,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第三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訓練學生連貫的口語,主要練習方式:復述和辯論。在第一、二階段的基礎之上,訓練這一技能有利于提高學生成段說話的能力。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復述以避免背誦。此外,通過組織辯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自由連貫地表達他們的思想,還可以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辨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自信心和快速反應能力,幫助他們克服消極的心理因素對口語表達的影響。

第四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訓練學生的文化底蘊,主要練習方式:討論。事實上,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在整個英語語言教學過程中予以講授,但在第四個階段還有必要給予重視。因為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沒有文化底蘊,語言的交流可能無從進行。在這個階段,教師可就課文或社會文化現(xiàn)象提問,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以此來加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其文化敏感性。教師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①給學生提供模板進行分析(包括口語、書面語、慣用語、習語、諺語、俚語、成語等);②從文化的角度提供給學生有關方面的材料和各類練習題,并提供能讓學生進行篩選的答案,以使他們有機會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③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有關文化方面的概念和原則,如交際的得體性和禮貌原則。具體地說,通過日常用詞、表達和行為差異的比較,學生能夠分析得出由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交際障礙,從而理解不同文化的交際模式和功能;④組織學生觀看英文教學影像資料;⑤鼓勵學生多讀有關西方文化或跨文化交際方面的書籍。通過認識西方文化、習俗和了解西方人的心理情感,能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提高跨文化感,從而使他們能站在一個更開明的高度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和理解國內外的文化及其異同;⑥邀請專家教授講座或鼓勵學生和講英語的外國人進行交談。

大學英語口語課是一門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口語興趣、提高其口語水平和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顯得越來越重要。如何切實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亟待教育主管部門和英語語言工作者,特別是廣大英語教師,認真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