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

第1篇: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地理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地理思維方法的能力,是對地理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地理概念、地理判斷和地理推理等材料的闡述,需要運用地理邏輯思維,是學好地理學科所必需的能力。

二、加強高中地理教學邏輯思維的必要性

1.高考考試要求。

從高考來看,地理學科除考查一定的基礎知識外,著重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高考測試能力要求有四大方面: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四個方面。地理高考考試要求學生具備地理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邏輯思維方法是提高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考核要求“認證和探討地理問題”方面,明確要求學生“能夠發(fā)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地理問題;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來認證和解決地理問題;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結果;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因此,掌握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對高三學生的一項必備的能力要求。

2.學生答題實際,缺乏邏輯思維性。

近幾年,地理高考試題的命題加大了學科思維量,越來越側重考查學生地理學科思維、地理學科能力。學科思維能力是影響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關鍵因素。從高考文綜卷第37題的閱卷情況來看,如2012年文綜卷,從學生的考試成績分析,學生得分率不高,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出現的失分主要是:一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缺乏答題角度或者是純粹羅列知識點,邏輯性差;二是學生的空間方向不清,地理事物的空間方位顛倒,沒有清晰的地理區(qū)位空間。一些學生字跡潦草、易寫錯別字,如“丘陵”寫成“丘林”,“熱島效應”寫成“熱導效應”;一些學生不能用簡練的專業(yè)術語表達,答題語言不簡潔。主要反映出的問題是考生思維不活躍、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這是學生不能獲得高分的關鍵因素。

3.教學中對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重視不夠。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的過程。但從平時的地理課堂教學觀摩課看,目前的地理課堂教學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取、組織方式等不注重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少教師用教材教,而且是完全按教材的順序指導教學,對邏輯性缺少考慮。

4.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一生受益。

邏輯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它起著對問題的分析、比較、判斷、推理和結論等重要作用。放眼如今的就業(yè)市場,高教新聞有一則報道:用人單位稱,越來越看重大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將來在工作時容易形成一定的思路,并能夠具有獨到的看法,逐漸形成獨特的競爭優(yōu)勢。目前不少專家指出,在基礎教育階段,努力培養(yǎng)和提高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將直接關系未來民族素質和國家發(fā)展,這不僅已為當今世界各國發(fā)展的生動現實所證明,而且是國內外許多知名教育家和事業(yè)成功人士的共識。為了促進青少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要求廣大邏輯工作者和基礎教育工作者加強合作,共同攜手將邏輯知識融入中學教育實踐中。

三、增強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做法

1.樹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觀念。

要培養(yǎng)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課堂教學應從只重視照本宣科的教學轉變?yōu)閺膱D文中獲取信息,只重視“灌輸式”的教學轉變?yōu)?ldquo;討論式”的教學,只重視單純地強調知識的記憶轉變?yōu)樗季S能力的訓練,只重視教師告知式的解釋為讓學生“感悟”,充分理解學以致用,只重視結果的教學轉變?yōu)橹匾曔^程的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宜多講,應少講多學,把盡可能多的教學時間交給學生,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真正起到點撥思路的作用。

2.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注重邏輯性。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教材的一些內容是以概括的知識點、閱讀材料、案例、探究活動等形式呈現,教材邏輯性不強。在備課時注重研究教材體系和內容,在組織教學時不完全按照教材原有的形式教學,充分考慮邏輯關系,竭力揭示個別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客觀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認知規(guī)律,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調整教材內容順序,增強邏輯性,形成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設計。在地理教學中我們“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備課時吃透教材,理順思路,才能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節(jié)“山地對交通運輸的影響”部分,教材側重說明山地由于地形崎嶇,修交通線成本高,難度大,它是影響交通運輸線路結構、密度、分布和線路的走向的主要因素。需要對教材進行邏輯處理:(1)地勢對交通線路的密度的影響;(2)用圖片展示平原及山區(qū)交通線路的布局和形態(tài)、交通線路選線中應綜合考慮的因素、地形對交通線路走向的影響;(3)科技進步使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不斷降低。通過這樣處理,教學內容的邏輯性有所增強。

3.教學呈現方式要有利于進行正確的地理邏輯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給學生呈現地理概念、讓學生形成地理概念。因為沒有明確的地理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地理知識,進行正確的地理思維,地理概念是地理理性知識的基礎。其次,中學生的時空抽象能力有限,在組織教學時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充分運用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現象通過直觀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講解,引發(fā)學生思考、探究,必要時進行適當暗示或提醒,同時要求學生對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強化表達能力。高中地理的邏輯思維推理更多直接體現在各種圖像上,教學時充分發(fā)揮圖像作用,在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相互轉化中,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引導學生構建、閱讀思維導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例如,對西北地區(qū)土地荒漠化的教學,引導學生形成西北地區(qū)土地荒漠化的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既培養(yǎng)學生對教材的概括、歸納能力,又讓學生對整個單元知識體系有整體把握,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

4.根據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地理邏輯方法主要有:比較法、分析綜合法、歸納演繹法。比較法是最重要的邏輯思維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石。地理理性知識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規(guī)律與地理成因等。地理教學中進行邏輯思維活動的基本途徑一是從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異同點進行思維,二是按照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各個屬性、部分、方面進行思維,三是運用歸納演繹方法進行思維。因此,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教師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是問號,我們的大部分的偉大發(fā)現都應當歸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問個為什么。”在地理教學中,應多采取教學內容的問題化方式,加強啟發(fā)誘導。問題能夠激起疑惑、促進思考,調動學生一切可以利用的頭腦中的知識,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角度出發(fā),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學生思考。教學內容的問題化就是將教材中以“定論”形式陳述的材料,轉化為引導學生探究的“問題”形式,讓學生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以“問題”方式呈現教材,喚起學生探索研究的熱情,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勤于思考的內在需要。教學內容的問題化策略的關鍵是教師要從教材中提取出有價值的問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追求事物本源的欲望。例如對于“魯爾區(qū)工業(yè)區(qū)”的地理教學,教師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1)魯爾區(qū)的位置在哪兒?(2)魯爾區(qū)為什么被稱為德國的“心臟”?(3)魯爾區(qū)的區(qū)位優(yōu)勢表現在哪兒?(4)利用魯爾區(qū)的優(yōu)勢可發(fā)展哪些傳統(tǒng)的工業(yè)部門?(5)魯爾區(qū)傳統(tǒng)工業(yè)得到了持續(xù)發(fā)展嗎?(6)魯爾區(qū)如何進行綜合整治?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四、結語

第2篇: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文字本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僅作為一種交際的工具。唯有漢字,“交際”只是其價值系統(tǒng)的一個方面。它既是史前文明的高度結晶,又隨文明進化而進化,并成為進化的內動力。通過它可以譯解史前文明之謎。同時,充分發(fā)掘和利用其多維文化價值,將使中華民族不斷創(chuàng)造輝煌。

(一)造字法與方法論

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以漢字為最古老,生命力最強。其他民族的原始象形文字早已隨著文化的進化而湮沒無傳。漢字所以能歷盡滄桑猶青春依舊,主要在其獨特的造字參照系,造字原則,造字方法;構字參照系,構字原則,構字技法;書寫參照系,書寫原則,書寫技法,書寫個性等。

漢字最大的特點是象形,具有鮮明的“繪畫性”,但它和繪畫——非邏輯的個體的以形寓意的藝術有質的區(qū)別。就結果看,繪畫重在“形”,漢字重在“象”。是忠實于對象的本來面目,通過集中、概括、加工等典型化的方法,抓住對象的典型特征,約定俗成地賦予對象特定的“含義”。字形上既有現實的“形似”,又帶浪漫的“神如”。從總的哲學方法而言,漢字遵循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造方法,具體地說,“象形”、“指事”主要是現實主義的;“會意”、“形聲”是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有機溶入浪漫主義的方法。這兩大方法相結合的創(chuàng)造方法,通過漫長的文字進化,潛移默化地作用于多維價值取向的漢文化,或者說,漢字創(chuàng)造所蘊含的這一方法論成為漢民族的集體元意識,使傳統(tǒng)藝術——美的創(chuàng)造明顯帶著以現實主義為主旋律,同時輔之以浪漫主義的色彩。

漢字以現實主義為方法形象地描繪對象,這個“對象系統(tǒng)”即是‘造’字參照系”。它決定著漢字的本質特征。許慎說:“古者庖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1]“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保?]并據此推斷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3]說“八卦”先于漢字產生,漢字為倉頡所造,都欠科學。若將二說有機綜合以論漢字,便可得到漢字的造字參照系:(附圖略)

天文、地理、動物、植物、人類社會,物質和精神界,其表象的特征和本質的規(guī)律正是創(chuàng)造漢字的參照系,是其師法的對象。以“天”、“地”、“人”三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為系統(tǒng)的參照系所創(chuàng)造的漢字,因能“以通神明之德”——表現精神世界,“以類萬物之情”——表現物質世界,所以帶有多學科意義的價值。作為文字,漢字首先也是為了交際的實用,但它是特殊參照系下的產物,漢字創(chuàng)造還兼顧識讀理解功能。因而漢字體現了直觀可辨,形、音、義有機結合,與對象同步進化的動態(tài)性原則。因其“象形”,所以其義顯得直觀,又因為以“形”為基礎進行有規(guī)律的邏輯組合,其義便“可辨”。不少漢字可因形見義,望文生義、依字辨義。這一原則大大縮短了漢字與識讀者的距離。漢字的識讀過程完全成為有意識記的智力主動參與的過程。字符可對大腦產生有機的信息刺激,因而比純符號化的拼音文字更易識讀、理解和記憶。

漢字音、形、義有機結合的原則,使每個漢字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它們以“形”為內核,以“義”為靈魂,以“音”為外殼,有機地構成一個信息碼,這種以三維價值觀界定的對象,使其交際功能更具精確性、客觀現實性。音為形設,形因義存的獨特個性又使?jié)h字的認讀理解帶來便利。而拼音文字的音、形、義三者是相互割裂的,靠約定俗成紐結在一起。其識記過程是機械的記憶過程。給大腦刺激的信息強度類似于電話號碼式的缺乏主動性和深度。

漢字的象形,不但象具體之形,還要象抽象之形,而且要描繪再現對象的典型特征,所以必然又和對象一起處于不斷進化的生命律動之中。無論是時間的遷移、空間的變化,還是形狀的異構,外力的干擾或是思想的革命,總有某一具體表現形式或抽象可變的本質特征的顯現,漢字依此來概括描畫對象。如果說藝術是永恒的,以象形為主色的漢字也是永恒的。即使以現代的“藝術標準”來看,漢字幾乎可作為完全意義的藝術品。每個漢字都包含著造字主體(可能是一時一人,更可能是一代或數代的多人)對對象(客體)全方位的文化意義的最優(yōu)化把握。即是說,認識對象并形象或本質地描繪對象時,凝結了主體的意識能量、認識水平、思維能力、思想觀念、世界觀、審美觀、文化程度、品質修為以及當時背景下的整個自然與社會,物質與精神對主體的影響。尤其是其中的社會文化的各個學科體系對主體的綜合作用都烙印在每個漢字之中,從這個角度說,每個漢字都是廣義的文化意義的全息碼。它積淀著文字史前的文明信息,又蘊涵著文字史后的文明進化的韻律。

(二)造字法與思維科學

漢字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核心是象形。這種造字方法循序漸進,自成體系,是系統(tǒng)思維科學高度發(fā)展的產物。

象形是“畫成其物,隨體詰詘”。[4]原始象形文字有的完全是圖畫般描繪對象,但由于賦予字音,旨在交際,其“義”要求從“形”中明示,使它從“畫”中分離出來。畫以表意,其義尚隱,字以表義,其意宜直?!爸薄钡囊螅?jié)h字只能用最典型的線條來勾勒。不少人認為象形文字是一種低級幼稚的文字,因而對漢字提出各種非難,甚至要用拼音文字來取代它。其理論的邏輯依據是原始的文字都是幼稚的象形字,漢字是象形字,所以也是幼稚的。所謂“物竟天擇,適者生存”,原始的象形文字只有漢字在漫長的文化進化中生存下來,并且在大時代的變革中能注入新的血液,以新的風姿呈現出來。與外界不斷進行能量交換,是一種不斷吐故納新的開放型文字。今知考古意義上的最早文字系統(tǒng)——殷墟甲骨文,是智慧高度發(fā)達下的成熟的文字系統(tǒng)。盡管同期別的民族也有類似的象形字,但只是個體的,非系統(tǒng)的巧合。所以它們最終成為“幼稚品”被淘汰。甲骨文不但成為具有活力的系統(tǒng)而且和當時的具有多維價值意義的文化同構,滲入社會文化各個層面,所以它并非低級文字。其實在殷周以前的千百年中,漢字已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進化的準文字期。通常以文字系統(tǒng)的誕生來界定社會文明和人類智慧,認為史前是低級的,文字史后才是高級的。對拼音文字來說,其本身無法譯解被創(chuàng)造前的社會文明程度和主體智慧水平。在象形到拼音的質變中,割斷了譯解文明進化的鏈條。只有漢字才是譯解這些奧秘的全息碼。通過細致的剖析,漢字的象形之法,并非兒童式的涂鴉,而是對“天”、“地”、“人”三才如實的、系統(tǒng)的、典型的描摹。經過了由個別到一般,由個性到共性,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全部認識過程。并在具體的實踐中進行修正,使之進一步準確化、符號化、目的化。這是一種復雜的意識活動過程。

其次,寓“義”于“形”。形為義設,義依形存。無義則形同虛設,無形則義無以生。形與義之間以直觀對應的線性邏輯來貫通信息?!跋笮巍弊侄嘤靡灾复挛锏摹懊保嬕晃镏敢晃?,觀其形可知其義??煞譃槿悾阂皇莻€別特征稱代,用“窺斑見豹”的方法,完善其形,以求其義。(附圖略)法來描繪,在約定俗成的基礎上表現其義。形與義更帶外在強迫性的信息運載特點。

再次,以“形”、“義”、“音”稱代事物是系統(tǒng)定義法的表現?!耙簟笔且痪S的,“音”與“義”有機結合是二維認識,“形”與“義”與“音”三者辨證相因界定對象是三維(多維)的系統(tǒng)認識論,是智慧高度結晶的產物。

指事一法是“視而可識,察而見意。”[5]通過直觀辨識就知其義。拼音文字充其量是“視而可讀,察而見音”。其義得自機械的記憶。指事字邏輯上是以象形為基礎的,離開“形”、“事”無從指起,是在形的基礎上注入抽象的成份。其形象性較強,比較直觀,從字形本身的特點可大致推知其義。是以形似為基礎,神會為創(chuàng)造的具體的抽象符。通過這種辯證思維,得到三類指事字:一類是在原象形字——參照符上增加一個指示符——正補充符;二是原象形字——參照符上刪除部分符號——負補充符;三是原象形字——參照符的方向改變——零補充符。但無論指事字的創(chuàng)造經歷了多復雜的思維活動,仍然是源于形象,回歸形象,以形象思維為主色的思維活動的結果,是一個完整的思維創(chuàng)造系統(tǒng)。顯示了系統(tǒng)思維的第二個層面——初級中介層面的特征。具體的形加上抽象的指示符,表示一種既非原象形字義,又非指示符本身含義的新義。這類字在“形”與“義”之間用曲折勾連的線性邏輯通道來勾通其信息,昭示字義。

會意是“比類合宜,以見指撝”。[6]它是以象形字和指事字為基礎,由兩個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構成。其義有一定直觀性,可審字知義,望文生義。它不同于指事字只是在參照符形之上進行指稱,而是多符多形間的結合。它雖以形為緣起,但不能直接因形而定義。如果說象形字多數是單獨名物的“畫”,指事字是因義設標的“象意”之“符”,會意字便是“有情節(jié)和主題的藝術之詩”了。在表象上,古漢字頗似畢加索的現代派繪畫,但更具體而實用的是這些既形象又抽象的“藝術符號”,僅毫厘之差,便會使整個“情節(jié)”和“主題”都發(fā)生變化——字義變化。識讀者在審字以求義的思維活動中須通過想象去豐富、補充符與符之間的意義中介環(huán)。其“形”與“義”之間靠空間交叉的邏輯通道來勾通其信息。呈現了思維認識的第三個層面——高級中介層的特征。認知的最重要方法是“得意忘形”。

最后是形聲字——“以事為名,取譬相成”。[7]即按事物意思取個名稱,再用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表其讀音。它是以象形、指事、會意字為基礎,通過系統(tǒng)的邏輯思維來進行的高級造字法。抽象性最強。這一點雖然類同于拼音文字,但拼音文字的形與義與音的聯(lián)系是人為強制的,僅靠約定俗成,不存在內在邏輯關系。作為純抽象的符號,拼音文字本身無法顯示其運載的信息,只表其音。所以,無法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來求其字義。拼音文字的造字法建立的是靜態(tài)的載體模式;漢字所建立的是動態(tài)的載體模式,它有自身的內在規(guī)律。拼音文字唯一趨勢動因是“拼”,但拼的是“音”。對整個識字過程來說是“初級階段”,“終極階段”的“義”是拼不出來的,只能靠硬記;漢字唯一的靜態(tài)因是“音”,音是約定好的。其識字過程也是“拼”,但拼的是“義”。猶其是形聲字,音、形、義甚至可“一拼而就”。三者的關系是有機的邏輯關系,由音形義的思維過程,需經過思維活動的全過程: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比較,分類,系統(tǒng)化和具體化。通過這一系列的思維活動,音、形、義之間的信息得以貫通,但依據的是復雜的主體網絡的系統(tǒng)邏輯。

漢字通過這四種造字法,在建立完整的文字系統(tǒng)的同時,建立了交際功能以外的多值文化功能系統(tǒng),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具備的。

首先,它構建了一個思維方法進化的系統(tǒng)模式。漢字的造字法從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在“認識”的角度上,它提供了一個對對象的形象描述形神兼顧得意忘形抽象概括的系統(tǒng)認識方法的進化模式。不論哪一種造字法其核心都是“象形”,都有一個“自在”的意義發(fā)生源,通過它不同程度地注入抽象成分,“形象”與“抽象”逆動消長,由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抽象成分逐漸遞增,形象成分逐漸減少。是始于形象,終于抽象的連續(xù)思維的認識過程。人們在反復的識字過程中,除了知識人獲得,還本能地受到認識方法的教育,使我們在認識對象時,善于通過對象的外在特征,從感性材料入手,經過反復抽象的思維過程,正確的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漢字系統(tǒng)還構建了思維發(fā)展進化的系統(tǒng)模式:四大造字法下的漢字系統(tǒng)構建了具體可感的象形系統(tǒng),形神兼?zhèn)涞闹甘孪到y(tǒng),得意忘形的會意系統(tǒng),抽象概括的形聲系統(tǒng)。它們既獨立又相因。無高度發(fā)展的抽象能力,便不能將對象的總特征作典型化處理,優(yōu)選出出神入化的線條來形象地刻畫對象——象形字,又由于形象思維的高度發(fā)展,而能天衣無縫地融匯到抽象的特征指稱之中。通過對漢字由表入里的深刻認識,由于系統(tǒng)的交互作用,漢字既能有效的培養(yǎng)形象思維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辯證系統(tǒng)的思維能力,而且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間的中介思維被認識并得到培養(yǎng)。

此外,還建立了思維邏輯的系統(tǒng)模式:象形字培養(yǎng)直觀線性的邏輯思維;指事字培養(yǎng)曲折勾連的邏輯思維;會意字培養(yǎng)空間交叉的邏輯思維;形聲字培養(yǎng)立體網絡的邏輯思維。從而對不同性質的事物運用不同的邏輯思維,使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四大造字法本身就隱含著極為嚴密的邏輯關系:感性認識模糊思辯抽象認識的連續(xù)性的邏輯關系。由于“指事”、“會意”兩個既形象又抽象的中間環(huán)的運用,使的“模糊邏輯思維”得到揭示,并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傳統(tǒng)的思維科學單純研究“形象”與“抽象”兩種端性思維,沒有對介乎二者之間的連續(xù)的“模糊思維”的認識,這是經典哲學及其邏輯研究的產物,是不完善的。

漢字造字法正是上述高度智慧下的辯證系統(tǒng)思維的產物。這種思維水平和方法體系通過具體的文字創(chuàng)造,濃縮在每個漢字中,使我們通過漢字的使用,自覺或不自覺地吸收其全部能量,譯解其全部信息,體現其多維的文化價值。二構字法之文化學價值

構字法指的是具體建構漢字的技法。它是造字法的一個子系統(tǒng),由構字參照系、構字原則、構字技巧三個有機關聯(lián)的層次組成。

(一)構字參照系的文化學價值

構字參照系是漢字具體的線條構建的技巧之師法體系。造字方法的參照系是天、地、人三才,物質態(tài)與精神態(tài)的自在客體,師法其“然”,是客體在一定時空背景中某一條件下的存在態(tài)或特征。構字法參照系是對象的這種存在態(tài)或特征的構成邏輯或規(guī)律,即師法其“所以然”。

在系統(tǒng)的哲學與自然科學的基礎上師法其“所以然”的參照系。

西方哲學及其他科學的原始面貌只能考諸有關著述;中國哲學及其他科學的早期特征即使無書可考,也能從文字的構造中窺探其靈魂。因為漢字界定對象是主觀見諸客觀的精神活動,它能呈現“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三維價值意義。

首先,物質世界及其事理是無限多樣、個性各異的,為了準確地描述這些對象,只能采用與對象同構的思維邏輯來構造漢字,得到同樣多樣而個性各異的漢字系統(tǒng)。隨著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對對象的個性認識更加深入,使共性較強的記事或指稱方法——結繩記事、積石為記等再也無法準確描繪對象以供交流時,促使了文字的產生。但漢字的現實主義方法的造字原則,使它同構于對象世界,呈現出與自然對象世界及相關事物一樣的豐富和千姿百態(tài)。

無限紛繁而復雜的自然界并非無機的雜亂,是可以分門別類的?!拔镆灶惥郏艘匀悍帧?。通過對對象各有機系統(tǒng)的共性與個性關系的把握,對不同事物進行科學分類,并按其特征作形象指稱。要對整個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及相關事理作種屬分明的文字指稱,就要具備不同系統(tǒng)事物的自然科學知識。要對飛禽進行指稱,就必須有對整個動物界的系統(tǒng)認識,進而將飛行動物分離出來。又通過對飛行動物從形狀到解剖特點的全面認識以確定類型。《說文解字》:“鳥,長尾禽總名也,象形”,“凡鳥之屬皆從鳥”。有明確的“屬”的概念,形象有其共性,解剖可見個性。《說文解字》收有120個“鳥”旁的字,多數用來稱代不同的“鳥”。此外,還有:“隹,鳥之短尾總名也,象形”,“凡佳之屬皆從佳”?!墩f文》中收“隹”旁字46個,包含了多數短尾鳥在內,是鳥類的又一種。憑此我們便能了解這些文字被創(chuàng)造時,上古先民的自然科學及其他科學的水平?!墩f文》共收9353個篆文,歸納為540個部首,以這些部首為定義根,將物質與精神世界的的無限復雜的對象進行分類,使各得其所,屬性分明??梢姖h字是自然科學及其他相關科學高度發(fā)展的產物。使識讀者在漢字認知過程中,不但掌握字符本身指的“是什么”,而且知其“為什么”——得到學科意義的方法論教育。拼音文字的“類”、“屬”僅是語法意義的,非表義對象本身。其分類的目的不是為準確的表意,而是服從語法的形式邏輯。

基于自然對象世界組構的無限性但非無理性,使?jié)h字有限的偏旁與部首在合理的無限組合下與對象共構,并結合字與字的語法關系的組合,描述出整個自然與社會甚至思維領域的一切,且隨對象的衍化而衍化。

個性各異的自然對象卻有其形象組構的共性,它們都由點、線、面構成,漢字則按對象自身的特性進行點、線、面(偏旁)的有機組構,創(chuàng)造出千變萬化的漢字系統(tǒng)。這是對參照系“所以然”的最本質的把握。最能體現造字時代人民認識自然的能力和征服自然的特征。

此外,自然萬物存在的一個共同態(tài)是受地心引力的作用,重心垂直指向地面。古人雖不能認識萬有引力,但處處感受到了這種現象。如實描繪對象的象形文字便本能地將萬有引力作用下的事物的特征描繪下來,使得每個漢字呈方塊狀的合理布局,每個字都有其重心,重心是否當位、合理,決定著這一漢字的形體的線條布置是否合理和具有美感。盡管每個漢字都有明確的重心,但其線條的設置并非簡單機械的組合,而是變化多端的有機構建。是由千差萬別的不對稱性、不均衡性構成整體的對稱與均衡,從而組成方正結構體式的重心。這一點楷體表現得最突出,其他各體也明顯遵循這種重心居中的對稱組構原則。

以人類行為科學為參照系。漢字線條的構組還以人類行為科學為參照,將人類關系態(tài)的邏輯運用到點、線、面組合的邏輯中。人類以各種規(guī)范來協(xié)調相處,從而構組了各種秩序下的人際關系態(tài)。漢字的構造也明顯帶著這種協(xié)調相處的特點。上下左右,內外先后,大小長短等等都有嚴格規(guī)定,秩序井然,不失規(guī)矩。表現在上下關系中以上為先,自上而下;左右關系中以左為先,從左到右;內外關系中以內為先,先內后外。這些無疑具有人類行為科學價值。拼音文字的字母書寫是無左、右、上、下、內、外的規(guī)則。既可自左向右,也可從右而左,既可從上到下,又能自下而上。字母與字母組合成文字時,只有單一的自左而右作線性橫向排列。

人倫講究秩序,但這種秩序并非一維的單向趨動,而是雙向逆動的。這種原則體現在漢字構造上雖講究上下、左右、內外的先后,但優(yōu)先者并不能越位強占,更不可獨霸,而是按自身的特點占據一定位置,進行合理分配。如“忠”,在上的“中”不宜過大過長占據“心”的位置,使在下者無法立足。同樣,左右關系中,左先但不可欺后。如“林”,左“木”之捺宜短,右“木”之撇要收,在互讓的關系中,協(xié)調構建,不過分夸張任何一方。

此外,在群體與個體的關系中,漢字構造強調共性,群體大于個體,個性服從共性。具體地說是點、線、面(偏旁部首)的獨立意義小,共構意義大。部首的存在主要是為了共構,而且往往是帶有共性意義的部首偏旁放在優(yōu)先位置,或在上、在左、在先。拼音文字的字母獨立性強,不同字母擺在一起無內在的必然共構性。顯示以個性為中心的行為價值特點。漢字完全是由筆劃(元素)偏旁部首(層次)單字(子系統(tǒng))整個漢字系統(tǒng),從個性到共性的邏輯組合,這種“共性優(yōu)先”的原則,展示了傳統(tǒng)行為科學的價值取向。漢字構造以上述各學科對象為參照系并與之發(fā)生價值同構關系,凝固著他們的信息,所以帶有多維的文化價值。

(二)構字原則的文化學價值

構字原則是指漢字構建的具體技巧和手法所遵循的準則。它包括默記對象的模仿原則;辯證相生的組構原則:中正和平的美學原則。

默記對象的模仿原則與中國繪畫:從西安半坡出土的幾件著名的人面魚紋陶碗看,形象極生動,這種線條勾勒的畫竟如西方現代派一般。然而,這種早就很成熟的藝術,后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直到南北朝以后才中興起來。但以線條勾勒為特征的象形字卻得到充分發(fā)展,到南北朝時已走完了由甲骨金文、大小篆、隸書、正楷、草書等全部的進化過程。在漫長的文字創(chuàng)造過程中,漢字的構造方法和書寫技法反而大大地影響和促進中國畫的發(fā)展,并匡定了中國畫的基本特征。

中國畫不是西歐式的寫生來再現對象,而是以默記對象的方法來再現客體。默寫是先經過心智活動,將對象留在記憶中的典型特征(往往是點或線的)繪寫出來,結果是“眼中竹”與“心中竹”與“筆下竹”俱不相同,愈加典型,愈加簡練。呈現出特征線條勾勒的繪畫特征。與象形字以特征線條刻畫對象有共同的價值取向。

以特征線條默畫對象會因人而異,不同繪畫者的思維水平、修養(yǎng)能力有差異,記住對象的特征也不盡同,所默畫的同一對象也有區(qū)別,只能求得大致的相似,本質特征趨同——神似。中國畫重神似而不拘于形似,東坡先生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追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神妙境界。與漢字一樣是現實主義基礎上溶入浪漫的理想主義的成分。

以線條勾勒默畫對象,而不是面對面的寫生,使中國畫忽視了“光”和“色”的變化及立體透視的科學性。這也是追求“神似”的必然結果。中國畫以“散點透視法”的線條來構組對象,這與漢字以特征線條全方位地(必然是散點透視式地)設置也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

工筆與寫意,篆楷與行草;繪畫與書法在傳統(tǒng)的文化中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辯證生克的組構原則與古代哲學。文字史前哲學無稽可考卻能從漢字構造的邏輯中得到破譯。作為系統(tǒng)世界觀的哲學是很晚才誕生的,作為人類的世界觀甚至于初步的哲學體系在文字產生之前就存在于上古先民的物質與精神的文化生活中,既烙印在打制的石器中,陶器上,也凝固在千百年來群體集體創(chuàng)造的漢字中。因為漢字是主觀見之于客觀,如實地描述對象的交際符號。它有著客觀存在性,還有第二位的主觀性,而且是群體共同的主觀性——文字只能是群體的創(chuàng)造,這與畫有區(qū)別。這一群體性——社會共同性所表現出來的世界觀、哲學等文化特征能從漢字中譯解出來。

早期漢字的線條由直筆和曲筆這一對矛盾體組成。它們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直有“橫”“豎”;曲帶“方”、“圓”?;驒M豎相接,方圓相依;或直曲成方,斜曲成圓。有左彎右拐,有上折下勾……。生克變化,無盡無窮,完全體現了對立統(tǒng)一的法則。漢字按不同規(guī)律不同原則,以幾組簡潔的符號組成無限復雜的文字系統(tǒng)。并共同體現著陰陽生克同構的特征。橫一、再二、而三,但不可再四;一豎、二豎、三豎,而四豎不成字。橫而太過制以豎;豎而不節(jié)抑以橫。直筆添曲,曲筆加直;方中見圓,圓內生方。相依相斥,互為呼應;生克變化,渾然天成。

上述為“點”與“線”的哲學,進而由線構成面(偏旁)又由面構成“塊”(文字)時,更顯示了辯證法的熟練運用。這從偏旁與偏旁互相組構成字時的位置變化排列上,貫穿了辯證的甚至系統(tǒng)的哲學邏輯:左右結構,右左結構;上下結構;內外結構,外內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上下)左右結構,左右(上下)結構,(上下)左右(上下)結構;(左右)上下結構,上下(左右)結構,(左右)上下(左右)結構;左右(內外)結構,(內外)右左結構;(左右)內外結構,外內(左右)結構;(上下)內外結構,(內外)上下結構;混合結構。

這種排列結構邏輯,還顯示了數學的排列組合的理論價值。

在偏旁與偏旁或筆劃的組合中,雖然是全方位的,但決不是無序的,有特定的邏輯性,并體現了共性與個性,特殊性與普遍性的辯證關系。同一偏旁(共性)的字群中,每個個體不同別的個體,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共同的偏旁是其普遍性,是各個個體共同的組織信息塊,但它是寓于各個個體的特殊性之中。無共性則無個性,無普遍性亦無特殊性。

在點、線構面,面與點與線或面構成塊(字)時,還體現著系統(tǒng)論的五大原則:一、系統(tǒng)的整體性原則。點線面塊(字)是元素層次子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關系,同樣單個漢字同旁漢字漢字系統(tǒng)也是由元素到系統(tǒng)的有機構成關系。它們既獨立又有機關聯(lián)。二是系統(tǒng)整體的動態(tài)性原則。就漢字的構成看它們是由幾個基本筆劃——元素組合起來的,作為基本符號本身無多大意義,但按一定邏輯組合后,元素與元素進行了信息交換、構成了偏旁進而構成字便帶有了實際意義,起了質變。雖然各部分(偏旁)進行了能量交換,但并不破壞它們,而是保持了整體各部分的一定聯(lián)系。就整個漢字系統(tǒng)而言,是不斷與外在環(huán)境進行信息、能量交換的,不斷進化,注入新的活力。三是系統(tǒng)整體的結構性原則。指在一定層次中形成結構的基礎上的整體性。這在漢字的結構中體現的尤為鮮明。四是系統(tǒng)整體的層次性原則,即有序性原則。指任何有機整體都是按一定的秩序和等級組織起來的。漢字正典型地體現了這一原則。五是系統(tǒng)整體的相關性原則。任何系統(tǒng)都是存在于一定環(huán)境中,也是與外界其他系統(tǒng)進行聯(lián)系或交換。漢字既是現實主義式描繪對象,是以三才為參照系,自然是處在一定環(huán)境中與對象不斷交換信息和能量,隨文化(廣義)進化而進化。

通過剖析,傳統(tǒng)哲學的特點是能夠從漢字中得到合理破譯的。并且我們可以清晰見到漢字筆劃的有機組合所蘊涵的陰陽辨證的哲學精神孕育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胚胎。

中正和平的美學原則。中正和平的美學原則是整個東方藝術的核心原則,它源于儒家哲學,但這一哲學本身在文字史前就已受孕。漢字摹仿三才,有典型的建筑美。它重心居正,不偏不倚。不作畸形之態(tài),常呈中正之貌,柔和協(xié)調之狀。表現為一種自在美。早期漢字大致也呈方塊狀,端莊嚴正,重心穩(wěn)實。但它并不呆板,其方正的總貌是由萬法紛呈、千姿百態(tài)、個性各異的形體組成。中正生自偏曲,端方來于圓折,平和協(xié)調起于變化律動。正是這一辯證的矛盾運動,最后形成美的形態(tài)。中正和平是漢字構建的總的美學原則,每一具體的漢字組構又體現了不同的美學技巧,它包括:陰陽相接。其方位以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內為陽,外為陰。它們互相依存,和諧相交,合為一體。線條以直為陽,曲為陰,方為陽,圓為陰。多數漢字是曲直方圓交互連綴。節(jié)奏分明,韻律生動。剛柔相濟。線條以直為剛,曲為柔;線塊以方正為剛,以斜曲為柔。斜直曲方,陽剛陰柔,既對立相克,又溶于一體。虛實相間。是對線塊而言。筆劃少而空疏為虛,多而綿密為實。漢字總是虛實相間,上空則下實,左空則右實。線條分布朗列均衡,充盈一體。動靜相生。線條以方直為靜,以圓曲為動。漢字多數是以曲直相交,動靜相生。在平直方正的穩(wěn)定靜態(tài)之中,輔之以曲折園斜的變動之姿。動中見靜,靜中生動,并在這一矛盾運動中服從整體的中正和平之態(tài),給人以完善獨立,穩(wěn)重端莊又充盈流轉的變動的美感。在這些辨證關系的美學處理中,在線條的具體設置上,既富于變化,又不走極端,是高則低之,長則短之,大則小之,寬則窄之,實則虛之。有余則削,不足便補,盈虧相濟,柔和協(xié)調,無不貫穿自然的美的法則。前面已論及漢字是呈方塊狀的總貌,盡管線條變化萬法紛呈,但總體效果是對稱分布的,重心位于方塊的對角線交點上。顯得端正典雅。而各個層次、各個角度不同性質的線條的辨證呼應,使穩(wěn)重方正的外形展示于多姿多態(tài)的變化之中。這一中正和平的美學特征和傳統(tǒng)哲學、美學價值、對象世界的內在韻律是有機統(tǒng)一的。

(三)構字技法的文化學價值

構字技法是指線條安排的具體技巧和手法。由點線、面的組織,方位座標的確定,結構安排等三個層次構成。

點線面組織的邏輯學價值。每個漢字都是系統(tǒng)態(tài)下的符號塊、定義塊,也是凝固各學科文化價值的信息塊,所以其線條的組合要有一定的邏輯。在形狀的象形上,除了藝術化的邏輯,形式上還有獨特的組織方法。它是由點、線、面循序漸進,各自獨立又配合共構的邏輯來進行。由點到線到面,點線構面,小面構大面。點、線、面又各有獨立的功能,共構時互相以形式上的算術法相加,其功能卻起了質的變化。一點與兩點三點的含義絕不相同,丶冫氵灬——它們在組織上是相加,本質卻完全有區(qū)別。但它們都是漢字系統(tǒng)中的一個功能項,獨立是相對的,與其他功能項再構是絕對的。點與線、線與線、線與面、面與面的組構也遵循這一系統(tǒng)邏輯。

方位座標的確定。漢字的線條安排多設定在多維空間的立體坐標系中。因其象形性,所以在描摹對象時要在一定時空背景下進行,雖作散點透視但符合空間組構原則。因此漢字的(附圖略)

現中漢字的粗細、明暗、濃淡等具有主體意義的方位特征尤為明顯。漢字和國畫一樣是多視點的,呈視點移動組建的方位特色。因線條的座標方位的決定,線條便可進行全方位的辨證系統(tǒng)的組合。

結構安排。有了方位座標,在象形寫真與中正和平的原則下,對線條作優(yōu)化安排。安排技巧須按照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物質與精神態(tài)的價值取向進行,將文字創(chuàng)造時期的文化價值積淀在具體的布置中。

漢字是漢文化的全息碼,是文字史前文化的信息載體,又是孕育史后文明的基因。人們用考古的方法,見鐵而論冶煉,指鼎以說青銅,刀槍劍戟以談軍事。那么“文字”豈不正是史前文明留下的“文物”嗎?漢字的功能不但在其外殼,它是遠古文明的價值載體,同時提供塑造中華民族精神與性格的原動力!

【注】

[1][3]許慎《說文解字》十五

第3篇: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9―0065―01

綠色教育理念認為,教育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生命價值,改善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 是數學課堂教學改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構建,不但是改進數學課堂教學的需要,更是促進數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那么,怎么的課堂才是綠色課堂呢?它的指導思想、評價標準又是如何呢?下面,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指導思想

基于對國內外已有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和教師的專業(yè)素質研究的分析,結合對綠色教育和數學綠色課堂的理解,由此確定了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指導思想和四條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可以稱為“一個理念,兩個基本點”?!耙粋€理念”是指“教育要尊重學生和教師的生命體驗,遵循學生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讓學生和教師在充滿生命力的和諧課堂中,實現生命價值的提升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兩個基本點”是指:一要基于《標準(2011年版)》。評價的理念、指標和內容要與《標準(2011年版) 》一致;二要基于教學實際。不但要符合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實際,還要促進和引導學生發(fā)展。

2.基本原則。第一, 評價標準的制定要兼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茖W性是指評價標準的描述要清楚、確切,涉及到的概念、術語和理論要科學,能反映數學課堂教學的本質與內在規(guī)律,同時要符合數學課堂教學的客觀實際??刹僮餍允侵冈u價標準的操作程序和測量變量的可觀察、可判斷和可測量。第二,評價標準的內容要兼顧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數學教學的終極目標。第三,評價方法要兼顧定量和定性方法,要將兩者有機結合。第四,評價功能要重在診斷和改進??傮w來說,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主要有:導向、激?、预测、级?、診斷、改進、考核、反饋和管理等功能。

二、初中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特征分析

1.內化綠色課堂的基本理念, 構建和諧課堂文化。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要重點突出綠色課堂的科學、人文、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四大基本理念,凸顯現代教育應有的生命價值,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生命體驗。只有和諧的課堂文化,才能確保綠色課堂的科學、人文、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的實現?;趯φn堂文化的理解,綠色課堂教學標準應從創(chuàng)新文化、合作文化和數學文化三個維度,來闡釋和諧課堂文化的內容。

2.符合初中生數學學習特點,關注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不但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tài)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還符合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特點。初中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雖然占優(yōu)勢,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思維,他們的邏輯思維還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另外,由于初中生自我意識的自覺性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因此他們喜歡懷疑和辯論,并經常要獨立、批判地獲得新知識,這就要求關注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和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第4篇: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關鍵詞:區(qū)域地理;核心素養(yǎng);復習對策

一、區(qū)域地理課程新定位

中學地理知識體系由三部分組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本文所指的區(qū)域地理包括初中地理的區(qū)域特征和高中地理必修三的區(qū)域資源開發(fā)、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區(qū)域生態(tài)建設、區(qū)域環(huán)境差異、區(qū)域生產聯(lián)系,要求學生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念、原理、規(guī)律、觀點、方法等主干知識,分析區(qū)域特征,比較區(qū)域差異,解決區(qū)域問題。

由表1可知,區(qū)域是高考命題的重要載體,選擇題和選考題也常常涉及區(qū)域,必考綜合題兩題,給出文字和圖表材料,讓學生描述或推測地形、氣候、河流(水文水系)、植被、農業(yè)、工業(yè)、城市、人口等地理要素的特征,概括其空間格局,分析、推斷、闡釋區(qū)域地理問題的成因、危害、對策,論證和探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考查的重點是綜合分析思維,強調地理能力。

二、區(qū)域地理命題新趨勢

1.測試立意有變化

知識立意強調知識結構,重點考查記憶知識的數量與熟練程度;能力立意強調能力結構,重點考查運用知識的質量與思維品質,注重“讀取信息,調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四大能力要求;素養(yǎng)立意強調素養(yǎng)要素構成,重點考查地理知識、地理學科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的綜合表現水平。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區(qū)域認知、人地協(xié)調、綜合思維、實踐能力。

2.區(qū)域認知高要求

區(qū)域認知是基于地理學的區(qū)域性特點,從區(qū)域的角度探討區(qū)域的人地關系(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橫縣集聚眾多茉莉花茶廠的原因,以茉莉種植為基礎的橫縣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建議),從空間視角探析區(qū)域差異(如廣東省佛山市與江西省景德鎮(zhèn)陶瓷產業(yè)發(fā)展的區(qū)域差異,與江蘇省、浙江省相比,說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橫縣有利于茉莉生長的氣候條件),從區(qū)域聯(lián)系,探析區(qū)域協(xié)作和交流,從發(fā)展視角分析和評價區(qū)域變化,既要有全球視野,也要有國家視野、區(qū)域視野。高考試題需要不同角度的思維切換,需要空間認知能力(如東北春汛凍土、云貴高原春城喀斯特),關注小尺度區(qū)域的非典型性獨特地理現象,有很強的認知沖突(如熱帶雨林氣候的新加坡缺水、干旱地區(qū)新疆伊犁的水稻種植業(yè)、濕潤半濕潤區(qū)的沙丘形成等),區(qū)域陌生度高(如說明堪察加半島地形對氣候區(qū)域差異的影響、解釋沖積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種植的原因)。

3.知地明理重邏輯

綜合思維是基于地理學的綜合性特點,包括要素綜合和時空綜合,繞“區(qū)域+某一地理要素”模式,小角度、多角度,深切入,鏈式追問,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聚焦主題,深度探究。側重時代性(如荷蘭的蘭斯塔德地區(qū)城市合理規(guī)劃與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判斷)和開放性(如茉莉花茶產業(yè)對脫貧致富的啟示)。問題鏈引導思維品質向縱深推進,對地理原理考查更加精細,以因果邏輯思維為主線,以成因分析為設問主旋律,探究區(qū)域發(fā)展中問題的發(fā)生原因、過程、結果和對策,注重“一果多因”“一因多果”, 說明條件、分析成因,解釋“微觀”地理事象,解決實際問題,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

4.聯(lián)系實際接地氣

高考試題選材主要基于生產、生活、生態(tài)的“三生”主題,情境設計與背景材料源于生活、聯(lián)系熱點、切中時弊,多與時展、社會實際、學生生活經驗相關聯(lián),如分析古鄉(xiāng)溝夏秋季節(jié)冰川泥石流破壞力巨大的原因、渤海灣沿岸某地區(qū)貝殼堤的分布狀況分析等,充分體現“時代信息切入、實踐能力考查”的命題要求,注重對學科素養(yǎng)、學科能力和地理基本原理的考查,強調用地理學科語言,把握知識的本質,讓“地理知識生活化,生活知識地理化”,關注現實意義并倡導地理價值觀。

三、區(qū)域地理復習新對策

1.一輪復習理論聯(lián)系實踐,在講解中輔以練習,完成“在知識傳授中培養(yǎng)能力”

第一輪復習始于高二,要幫助學生構建心理地圖,完善知識體系。心理地圖又稱腦圖,是學生對地表各種地理要素的空間印象,是感知世界、存貯和提取地理信息的載體,是形成地理區(qū)域認知的前提和基礎,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經線切割、緯線劃塊”的各種地形和政區(qū)圖,熟悉輪廓和空間定位。要有學科內容整合意識,注重“知識梳理+方法指導+能力訓練”,高中地理必修三要整合初中地理,以地理要素為核心,以區(qū)域為載體,梳理和整合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將教材中主體知識由點連成線、由線織成網,形成多個相關知識點的網絡,形成思維序列,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科能力得到培養(yǎng),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2.二輪復習實踐聯(lián)系理論,在練習中輔以講解,完成“在能力要求中運用知識”

第二輪復習應該在省單科質檢后,“思維密度”大于“知識密度”,要把微觀區(qū)域如自然交界地區(qū)、生態(tài)脆弱地區(qū)、特色農業(yè)地區(qū)、特色工業(yè)地區(qū)等引入地理課堂,充分調用地理思想、地理方法認知現實世界,提高地理核心素養(yǎng)。如2016年7月9日福建省閩清縣坂東鎮(zhèn)發(fā)生特大洪澇災害,可以聯(lián)系大尺度區(qū)域的孟加拉國易發(fā)洪澇的主干知識,引導學生分析小尺度坂東鎮(zhèn)水災的原因:受臺風尼伯特影響,暴雨時間長;梅溪上游山區(qū)來水快;周邊工業(yè)區(qū)建設、開礦導致植被少、涵養(yǎng)水源弱;水泥路面下滲少等。

3.嘗試小專題,構建“問題中心”的課堂教學

小專題復習,針對高考易考點和易錯點,以“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樣”“為什么”“怎么辦”為抓手,圍繞區(qū)域要素精細化、區(qū)域特征聯(lián)系化、區(qū)域發(fā)展協(xié)調化,運用綱要信號圖,搭建因果關系鏈,構建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掌握學科的思想與方法,做到學以致用。

例如,小專題“西西伯利亞的氣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問題鏈展開:氣溫的時空分布特點?形成原因?從氣溫的角度分析鄂必河的水文特征?如何評價鄂必河的綜合開發(fā)條件?又如氣候因子分析(太陽輻射、大氣運動、地面狀況);沼澤成因(來水多、蒸發(fā)少、流不走、下滲少);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水量大小、水位高低、流速快慢、含沙多少、有無結冰等)。

4.加強應試訓練,構建答題思維模板

第5篇: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一、數學素質的涵義

我們應當明確什么是數學素質,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和針對性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質。目前,數學教育界比較公認的數學素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意識。即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和表示各種事物的數量關系、空間關系和數學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識和良好的數感,進而達到用數理邏輯的觀點來科學地看待世界,人的數學意識的高低強弱無時無刻不反映出來。

2、數學語言。數學語言作為一種科學語言,它是數學的載體,具有通用、簡捷、準確的數學語言是人類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數學技能。數學的作圖、心算、口算、筆算、器算是數學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現實的生產、生活、流通宜至科學研究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達到問題解決,形成數學建模的技能,這是數學的創(chuàng)造,在數學技能解釋、判斷自然或社會現象及預測未來的同時也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數學本身。

4、數學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抽象、概括、歸納與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維以及直覺、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維,都是數學思維方法、方式與策略的重要體現,數學直覺思維、數學邏輯思維、數學辯證思維都是人的高級思維形式。

數學意識是數學素質的基本表象,數學技能是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的綜合應用,數學思維與數學語言存在于數學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之中。數學素質的個體功能與社會功能常常是潛在的,而不是急功盡利的,數學素質具有社會性、獨特性和發(fā)展性。

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應當成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質的聚焦點。

二、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智力、知識、能力這三個不同的概念,是人的素質的重要構成內容,三者之間的關系也是層層遞進和深化的。弄清了智力、知識、能力、素質之間的關系,就不難知道,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智能培養(yǎng),對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是至關重要的。

智力是由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和記憶力等五種基本因素組成,它不是人們認識活動的本身,也不是上述五種基本因素單純相加的結果,而是保證人們成功地進行認識活動的各種穩(wěn)定心理特點的綜合。即這五種因素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結構,其中思維力是智力活動的核心。就數學本身講,數學的每一步進展,可以說無一不是數學家思維方式重大變更的結果。而數學教學對思維力的培養(yǎng)早已被“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一語道破。

數學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了“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并不僅僅限于這“四大能力”,還應該包括直覺思維能力。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呢?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數學教育不應只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應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造,為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好知識和能力的基礎;更不應該使學生產生懼怕數學的心理,并將這種心理延續(xù)終身,對未來的專業(yè)選擇和繼續(xù)教育的學習構成障礙。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有的學生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不求甚解,考慮問題不周到,不認真領會問題的實質,滿足于一知半解,做練習時依葫蘆畫瓢,不真正了解解題的實質。這體現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一種惰性,他們忽略考慮全局與局部關系,認為一些定理、公式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法規(guī)”,根本不去思考是在一切情況都正確,還是在某種情況下才正確。

數學思維的深刻性,指數學思維過程達到的認識深度及思維結果的真理性程度。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深入研究問題;善于從復雜的現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質并把握其規(guī)律;善于探索事物間的聯(lián)系與差異;善于由已知的事實去預測和推求更深刻的結果,把一個問題層層引向深入,使其得到更一般,更深刻的結果。

有這樣一道題:當m= 時,關于x的方程mx2+5x-2=3x2是一元二次方程。有的學生不假思索,填寫為m≠0,而且還找不出錯誤所在。事實上他對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認識較淺:這里的a≠0應該是在把一元二次方程mx2+5x-2=3x2轉化成一般形式后才能用的條件,正確答案應為m≠3。從這里看出教師在教學中克服學生思維膚淺性的重要性,而克服思維的膚淺性主要是克服學生思維的表面性和絕對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刻性。

四、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知識和經驗經常被人們按著一定的、個人習慣的“現成途徑”反復認識,就產生了一種先入之見,使思維傾向于某種具體的方法和方式,使人在解題過程時思想遵循已知道的規(guī)則系統(tǒng)---這即是思維的呆板性。而思維的靈活性是指能夠根據客觀條件的發(fā)展與變化,及時的改變先前思維過程,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途徑,也可以思維的靈活性能及時擺脫心理定勢。

學生中思維呆板和功能僵化是大量存在的,這與教師的教學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陷于題海不能自拔,不能多思考與多探索,去靈活解題,課堂教學呆板,清規(guī)戒律太多,講授例題過多地或片面地強調程式化和模式化,也容易造成學生只能套模式解題,灌輸式和注入式的教學導致學生缺少應變能力,但世界上事物是錯綜復雜的,又是不斷變化的,人們的認識也隨之變化發(fā)展,才能適應當前形勢發(fā)展的新需要。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隨著新條件而迅速確定解題方向,或者隨著條件變化有的放矢地轉化解題方法;表現在隨著新知識的掌握和經驗積累,而重新安排已經學會的知識的能力上;表現在從已知數學關系中看出新的數學關系,從隱蔽的形式中分清實質的能力。

為提供想象空間,啟發(fā)學生多角度思維同一個問題。思維的廣闊性,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也為靈活思考問題提供了機會。思維的靈活性往往是從獲得了信息,抓住了主要特征以后表現出來的。

利用變式教學模式鍛煉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進度情況適當改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想象,促使思維應變思考問題的靈活性可得到鍛煉。

第6篇: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一、中西方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基本特征

1.西方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

西方以古希臘為代表的思維藝術,其整體有機思維是相當發(fā)達的,以致“古希臘的哲學家都是天生的自發(fā)的辯證論者。”[2][1]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臘的思想家除了運用整體有機思維藝術外,更發(fā)展了形式邏輯思維藝術,形成為西方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基本特征。這種思維藝術的特點,按發(fā)生認識論創(chuàng)始人皮亞杰的解釋:“主要特征是它們有能力處理假說而不只是單純的處理客體,”[3][1]從僅僅可能的真實性中“抓住各種可能的變換,并且只憑想象或演繹的事件去同化現實,”[4]③并引出必要的結論,從而構成假說——演繹推理程序。西方第一個哲學家,米利都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泰勒斯,在幾何學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同時,揭開了這種思維藝術的序幕。英國著名希臘數學史家希思在總結泰勒斯在幾何學上的發(fā)展的貢獻時指出:“幾何學開始成為建立在一般性命題之上的一門演繹科學。”[5][1]畢泰戈拉及其學派推進了這種思維藝術,而亞里士多德在制定形式邏輯這門學科的同時,制定了以形式、分析、演繹為特征的思維藝術。后來歐幾里德又進一步把這種思維藝術貫徹和運用到幾何學中,從而進一步完善了這種思維藝術。

這種以形式邏輯為主要工具的思維藝術,對西方、特別是對西方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的影響是深遠的。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科學的發(fā)展基礎之一,是希臘哲學家發(fā)明的形式邏輯的偉大成就。正由于這種思維藝術的強有力的影響,即使進入中世紀哲學成為神學的奴婢;占主導地位的經院哲學,也并末能從根本上否認理性和形式思維的作用,它主要是運用形式邏輯的藝術,從外在的權威,即教會所肯定和解釋的圣經出發(fā),演繹、推論出事實。這種思維藝術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并繼續(xù)發(fā)揮著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總之,西方思維傳統(tǒng)中既有整體有機思維藝術,也有形式思維藝術,但后者長期以來占著主導地位,并對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的實踐,特別是對數學和自然科學等等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但當這種思維藝術發(fā)展成為一種形而上學的世界觀時,就成為人們進一步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以及提高人的認識能力的障礙,因此有必要向更高一級的整體有機思維藝術,即辯證邏輯發(fā)展。即便這樣,這種形式分析思維仍未喪失其價值。它在相當廣泛的,各依對象的性質而大小不同的領域中是正當的,甚至是必要的。以往古希臘和15、16世紀以來,西方數學和自然科學領域中取得的輝煌成績就是明證,因此今后還可以繼續(xù)作出貢獻。就西方來講,當前更為需要的是運用辯證思維,因為無論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fā)展,都已進入需要進行廣泛綜合的時代。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樣,學會辯證地思維的自然科學家到現在還屈指可數,因此“不僅哲學,而且一切科學,現在都必須在自己的特殊領域內揭示這個不斷的轉變過程的運動規(guī)律。[6][1]只有運用唯物主義的辯證邏輯,才能做到這一點。

2.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

與西方傳統(tǒng)思維藝術一樣,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在人類思維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比較西方傳統(tǒng)思維藝術特征,正確概括和科學評價我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長處和短處,探索它在現時代的轉換趨向,使其更適應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改革實踐,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是指自古代延續(xù)下來的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的思維結構模式或思維定勢。其基本特征,在于經驗整合型的主體意向性。就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它是經驗綜合型的整體辯證思維;就基本程序和定勢而言,則是意向性的直覺、意象思維和主體內向思維;兩者的相結合,體現了我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基本面貌。中國傳統(tǒng)思維的經驗綜合性同西方的理性分析思維相對立,它傾向于對感性經驗作抽象的整體把握,而不是對經驗事實作具體的概念析;它重視對感性經驗的直接超越,卻又同經驗保持著直接聯(lián)系;它主張在主客體的統(tǒng)一中把握整體系統(tǒng)及其動態(tài)平衡,卻忽視了主客體的對立以及概念系統(tǒng)的邏輯性和形式化,因而缺乏概念的確定性和明晰性。中國傳統(tǒng)思維的意向性從“天人合一”的整體模式出發(fā),導向自我反思而不是對象性認識。它突出了思維的主體因素,而不是對象因素;突出了主體的意向活動及其價值判斷,而不是認識主體對客觀實體的定向把握。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似乎有點像西方的現象學,但卻沒有現象學那樣的意識“還原”和“懸擱”;它不僅承認對象客體和本質、本體是存在的,而且把自我和自然本體合而為一,構成了一個整體系統(tǒng)。

經驗綜合的最終結果,把人和自然界(包括社會)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因而表現為整體辯證思維。李約瑟認為:“當希臘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細地考慮到形式邏輯的時候,中國人則一直傾向于發(fā)展辯證邏輯。”[7][1]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最顯著優(yōu)點在于辯證思維。這種辯證特性,主要包含兩點:一是整體思維。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強調整體觀點,認為世界(天地)是一個整體,人和物也都是一個整體,整體包含許多部分,各部分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而構成一個整體,想了解各部分,必須了解整體?!疤烊撕弦弧笔沁@種整體思維的根本特點。人和自然界不是處在主客體的對立中,而是處在完全統(tǒng)一的整體結構中,兩者可以互相轉換,是一個雙向調節(jié)的系統(tǒng),即人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亦有待于人的調整安排。這表現在思維藝術上,雖然有形上與形下、體和用之分,但形上不離開下,本體不離作用,渾然一體,不能區(qū)分。二是相反相成思維。它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研究問題,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對象的兩個方面。同時認為所有對立的兩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包含的。老子的“反者道之動”,被看作是重要的思維原則。在以后的發(fā)展中,又提出了“無獨必有對”、“物極必反”和“一”與“兩”的命題。

顯然,傳統(tǒng)思維藝術并不都是保守、落后和消極的,它不僅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思維特點和風格,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對整個世界歷史都具有價值和意義。除上述辯證思維對我國古代科學和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外,經驗整合型的整體思維同當代的系統(tǒng)論整體思維也有某種相似,它不僅在人體生命科學如中醫(yī)學中具有生命力,而且對于其它綜合性科學也有啟發(fā)意義。再如直覺思維、意象思維不僅在倫理學、美學和藝術領域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而且蘊藏著極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并且同當代符號學有某種聯(lián)系。它是科學思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至于主體意向思維,對于確立認識的主體性和實現人的自我價值,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國傳統(tǒng)思維畢竟是前科學的直觀性思維,而不是建立在近代工業(yè)社會及其科學基礎上的科學思維。因此,必須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學理論及其思維成果,徹底改變傳統(tǒng)思維的模式。

首先,必須補上形式思維這一環(huán)節(jié)。正如在經濟的發(fā)展上,我們不能跳過“商品經濟”這一環(huán)節(jié)一樣,在思維的發(fā)展上,我們也不能超越“形式思維”這一階段。而且,歷史的辯證法還在于,經濟上的“商品化”與思維上的“形式化”,在西方幾乎是同步產生的,兩者之間有著某種內在的聯(lián)系。

形式思維把人類思維從籠統(tǒng)的整體性推向細節(jié)性、定量化,體現出思維的精確性。黑格爾把思維的形式化過程稱為“知性思維”或“理智”。辯證法一方面是對客觀世界普遍聯(lián)系和永恒發(fā)展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對知性有限性的否定??梢哉f,沒有發(fā)達的知性思維過程,就不會產生作為對知性思維的揚棄的辯證法。現代的辯證思維之所以不是古代的直觀的樸素的辯證法,原因就在于它是在知性思維高度發(fā)展的基礎上形成的。

用思維發(fā)展的一般過程來對照我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不難發(fā)現它的要害之處在于缺乏知性思維的充分發(fā)展這一環(huán)節(jié)。它的優(yōu)點是整體性、系統(tǒng)性、辯證性,但卻是立足于直觀性、類比性的基礎上,因而只能是樸素的辯證思維。而“揚棄”這種樸素的辯證思維,只能是它的否定方面——知性思維。明朝徐光啟意識到了中國思維藝術的這一弱點,認為西方科學的長處在于嚴密的邏輯體系,并把這一思維方式比喻為繡鴛鴦的“金針”,而中國人沒有掌握住這一“金針”。因此,加強我們思維中的形式化、定量化、確定性和程序化、模式化的因素,是提高中華民族思維藝術水平,把樸素的辯證思維提高到科學的辯證思維的必經環(huán)節(jié)和階段。

其次,必須注重科學技術知識。嚴復在比較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與西方思維藝術的差異時,認為就思維對象或內容而言,中西方思維藝術的差異就在于以“古紙堆”為對象與以“自然界”為對象的區(qū)別。西方科學技術在明代以前并無超越中國人之處,后來中國科學技術落后了,其原因是西方科學叫人面向自然界、宇宙,而中國人則皓首窮經。中國人普遍認為,科學技術無論多么高明總不過屬于“藝”和“器”的部分,這部分本屬學問的“粗跡”,懂得不算稀奇,不懂不為可恥;只有“真心誠意”的大道理,“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綸,才是最有價值的大學問。于是造成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畸形狀態(tài):科學研究、創(chuàng)造發(fā)明不被鼓勵,它只能自生自滅,循環(huán)迭現;知識分子很少有人以全副精力致力于此,結果中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始終是感性的,缺乏理論和邏輯,往往不能形成科學公理。盡管四大發(fā)明源于中國,但卻沒能引起科技變革,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社會關系、思維藝術的巨大變革。約克多?雨果說:“在歐洲,一有一種發(fā)現,馬上就生氣勃勃地發(fā)展為一種奇妙的東西,而在中國卻依然停滯在胚胎狀態(tài),無聲無息。中國真是保存胎兒的酒精瓶”。中國人要改革自己的思維傳統(tǒng),提高思維藝術水平,必須要從“古紙堆”中跳出來,改變輕視、打擊和冷遇科學技術的惡習,要象西方人那樣,面向自然界、宇宙、努力鉆研和認真學習科學技術。

我們要在繼承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基礎上,積極吸取西方思維的成果,以發(fā)展、改造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使之更為科學化、現代化。而要實現這一目的,我們在改造傳統(tǒng)思維過程中還必須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要站在現代思維的水平上對思維傳統(tǒng)進行反思。一方面,我們對思維藝術的調整改造,無需簡單重復西方曾經走過的路。我們必須運用的觀點,站在現代思維和現代實踐的高度上,對西方已經走過的思維道路以及現在的思維趨向進行分析。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站在現代實踐和現代思維水平上,自主地展開與世界其他民族的思維藝術的交流。在現代的信息條件下,人類思維正不斷趨于同步化;但這種同步性、統(tǒng)一性是以多樣性、差異性為基礎的。我們要形成的是以哲學為基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多樣化的現代思維,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具有世界意義的作用。

第二,要把思維藝術的變革與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活動方式的變革結合起來。思維藝術的變革決不是單項的,而是社會整個變革中的一項?,F代思維的特點之一,便是它與行為、生活和活動的緊密結合,并具有較快的轉化節(jié)奏和周期。馬克思指出:“甚至人們頭腦中模糊的東西也是他們的可以通過經驗來確定的,與物質前提相聯(lián)系的物質生活過程的必然升華物。”[8][1]思維藝術的變革本身,就是人們要求變革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動方式的體現;思維藝術只有與活動方式結合起來,才展現出變革的意義。

中華民族傳統(tǒng)思維的形成,已有五、六千年的光輝歷史。挖掘埋藏于這一歷史進程中的寶藏,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開放性的現代化思維,不僅需要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思維進行交流,也需要吸取傳統(tǒng)思維中的精華??梢源_信,從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思維中,完全能挖掘出可供借鑒的珍品,并使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重放異彩。

二、中西方思維藝術的差異及文化背景

1.西方思維藝術的差異

中西方思維藝術的比較研究,有一個方法論的問題。任何一種思維藝術,都是一定時代的一定生產方式的產物,因而都具有某種合理性,同時也都具有某種局限性。從縱向來看,后起的思維藝術,并不能全盤否定、先前的思維藝術,正如高級的社會運動的出現并不能否定低級的機械運動的作用一樣。從橫向來看,不同地域的思維藝術,在整個人類思維的發(fā)展中,都只是一個方面或一個側面,不宜硬去比較孰優(yōu)孰劣。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各種思維藝術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們之間的結合和互補,開辟了人類科學思維的道路。因此,在中西方思維藝術的比較研究中,應該實事求是地分析各種思維藝術的特點、歷史作用及發(fā)展趨勢。

為了從總體上了解和把握中西方思維藝術的差異,有必要將中國與西歐兩種學術思潮及思維藝術變遷的基本路線作個粗略的劃分:

在中國,公元前2000-221年,即由殷周的巫史文化到春秋戰(zhàn)國諸子文化的興起,為中國學術思潮與思維藝術開源的第一階段,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覺醒的時期;大約公元前206-公無1644年,即由兩漢儒學經術的發(fā)展經魏晉隋唐時期儒、釋、道的斗爭,直至宋明思辨“儒學——理學”,為中國思維發(fā)展的第二階段,這是以帶神學色彩的儒學與理學占統(tǒng)治地位的時期;從公元1644-1919年,即由清代古文與今文經學至對儒學的批判,是中國思維發(fā)展的第三階段,這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潮與科學技術開始在中國傳播的時期。

在西歐,從大約公元前3000-100年,即由古希臘英雄神話時代到古典希臘哲學、科學、藝術的啟蒙興盛,為西方思維發(fā)展的第一階段,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的覺醒的時期;從大約公元前100-公元1000年,即由古希臘、羅馬哲學與基督教的融合,到中世紀經院哲學的形成,為西方思維發(fā)展的第二階段,這是僧侶主義占統(tǒng)治地位的神學的時期;從大約公元1100-1600年,即由對宗教神學的批判導致的文藝復興到近代實驗科學的誕生,為西方思維發(fā)展的第三階段,這是理性復活和科學興起的時期。

上述中西方學術思潮與思維藝術變遷的脈絡基本上是相似或相同的。只是在中國,帶宗教色彩的儒學——理學統(tǒng)治時期比西歐中世紀神學統(tǒng)治時期更長(約長800年)。不過,就中西方思維藝術的具體內容來看,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第一,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以人倫為中心,呈現出以天道與人道相結合的主客體互溶的致思傾向;而西方傳統(tǒng)思維藝術崇尚自然,呈現出以自然為主要對象的致思傾向。

中國古代的災難性氣候,象夢魘一樣壓抑著一代又一代的先民們。人們無力戰(zhàn)勝自然,于是在幻想中寄希望于人間的英雄。隨著原始英雄的崇拜。中國傳統(tǒng)思維中重視人倫、輕視自然的傾向也由此而萌發(fā)。這種輕自然、重倫常,反天道、重人道的社會思潮,在春秋時展為一種普遍的時代精神。在古代思維中,這種以人道、倫常為視覺焦點的特征,經過長期歷史的積淀,以邏輯的格的形式固定下來,作為一種致思傾向,成為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顯著特點。愈到后來,這種思維藝術就愈成熟,愈具有豐富的內涵。從廣義上說,思維藝術作為民族文化的深層結構,它與中國人文文化是互為表里的;從狹義上說,由這種思維藝術所建構的哲學,是倫理哲學和政治哲學,是致意于做人的“明智之學”。

中國文化具有人文主義特點。但這種人文主義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義。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現在注重社會的人格,而不是注重個體的人格。人們習慣于從關系中去體驗一切,把人看成群體的分子、群體的角色,而不是單個的個體,得出人是具有群體生存需要、有倫理道德的自覺的互動個體的結論,并把仁愛、正義、寬容、和諧、義務、貢獻之類納入這種認識中,認為每個人都是所屬關系的派生物,他的命運同群體息息相關。在這種文化氛圍中練就的思維藝術,必然深深地打上此種文化的印記。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致思傾向,多側重于向內探求,認為價值之源內在于一己之心,因此十分注重“修身”,即認識自身、完善自我,由此出發(fā)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此,倫理原則是第一位的,“善”與“不善”是一切社會行為和科學活動的準繩,“內圣外王”是修身、內省的最高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必須有“反求諸己”、“反求自識”、“反身而誠”的功夫。

但是這種內傾性,并不突出獨立個體的地位,相反,群體是包括個體的;個體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完善,其價值標準是倫常秩序。“崇善”的極境,一方面是內心、本心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外在行為(視、聽、言、動)必須符于“禮”,即符合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岸Y”成了修身、內省的標準。這兩者的關系是,倫常秩序(“禮”)不是由外面強加給個人的,而是個人通過修身、內省自然地推出來的,因而個人也就自覺地、誠心地服從它。人們既然以倫理道德為綱常,自然界、功利等等就都在視野之外了。思維的中心內容,便只是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朋友之信。這是農業(yè)——宗法社會里思維藝術的典型特點。

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內傾性,也不是完全排斥自然,除了少數唯物主義哲學家將自然作為自身之外的對象來研究,一般來說,主導方面是將自然包容于心,“萬物皆備于我”,以人為天,天人合一,還原為心。西方人把自我意識與意識對象(自然界)的界線劃得很清,因此他們有系統(tǒng)的本體論、認識論。中國人則基本上不在內心世界與外部自然界之間劃出鴻溝,在傳統(tǒng)的思維藝術中,這兩個世界是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結合的。當然,在中國思維發(fā)展史上,也有將兩者分離的。

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藝術,從反天道、重人道,發(fā)展到將客體自然(天道)化為主體人心(人道),使主客體互溶,這樣,自然也就失去了感性的形式,而被人化為具有倫理本質的東西。這是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一個基本傾向。

在西方文明的發(fā)源地古希臘,由于受到自然的恩賜,人們對于自然界的態(tài)度,卻不象中國原始民眾那樣始終受到災難性氣候的威脅而產生對立情緒。因此,從古希臘開始,就形成了探索自然知識的學術傳統(tǒng)。古希臘的文獻記載和哲人們的著作殘篇都說明自然界是這些思想家研究的對象。恩格斯說:“最早的希臘哲學家同時也是自然科學家?!盵9][1]古希臘文明衰落以后,其崇尚自然,以自然為研究對象的思維傳統(tǒng)卻一直在西方延續(xù)下來。特別是進入近代以后,作為自然科學的哲學家比比皆是。到了現代、當代,這個特點更加突出。愛因斯坦說過,現代著名的物理學家,幾乎都是哲學家。愛因斯坦本人就是一個例子。這種情況在中國是極少有的。自孔子以降,到近現代以至當代,思想家兼自然科學家的廖若晨星。中國古代的人們當然也研究自然,但大都把自然與社會的政治倫理相聯(lián)系、相附會,從現實的利益需要來看待自然。而西方的人們大都是為了純粹的追求知識而探索自然的奧秘,把自然界視為比較獨立的研究對象。顯然,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與西方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視覺焦點是不一樣的。中國近代以后在科學方面的長期落伍,固然與中國長期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有密切關系,但也不能忽視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視覺焦點不在自然界這一重要原因。

崇尚自然,研究自然,極大地促進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而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又發(fā)反過來促進了思維藝術的發(fā)展。在古希臘,自然界還被當作一個整體而從總的方面來觀察,自然現象的總聯(lián)系還沒有在細節(jié)方面得到證明,世界被看成是從某種渾沌中產生出來的東西,在思維藝術上,就表現為天然的純樸的形式,表現為整體上的樸素的辯證法與唯物主義。到15世紀下半葉,近代自然科學誕生,一直到18世紀中葉,自然科學研究的主要領域是力學和數學,各門自然科學正處在材料的搜集階段。這種狀況影響到思維藝術,就形成機械的、形而上學的思維傳統(tǒng)。18世紀下半葉以后,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由搜集材料階段發(fā)展到整理材料、各學科互相綜合和滲透的階段,自然科學系統(tǒng)地描繪出一幅自然界聯(lián)系的清晰圖畫,在這種背景下,“新的自然觀的基本點是完備了:一切僵硬的東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東西消散了,一切被當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東西變成了轉瞬即逝的東西,整個自然界被證明是在永恒的流動的和循環(huán)中運動著。”[10][1]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藝術,就是在這樣的自然科學基礎上產生的。

西方思維藝術中的崇尚自然,以自然為視覺焦點的致思傾向,是十分重要的特點,它不僅加速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也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科學與民主的傳統(tǒng)。

第二,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具有直覺性、整體性和模糊性特點;而西方思維藝術則具有實證性、局部性和精確性特點。

人類思維的發(fā)展,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性。一般說來,思維的直覺性、整體性和模糊性,源于原始的生產方式。原始人類的生產實踐水平和科學認識水平都極低,原始人對自然未有精細的認識。在原始人類面前,自然界是一個神秘的、不可戰(zhàn)勝的整體力量。同時,原始人分化主客體的水平非常有限。因而這一時期的思維就具有意會體悟的直覺性、籠統(tǒng)素樸的整體性和朦朧猜測的模糊性。

這種特點,在古代中國和古代西方的思維藝術中都存在。西方以古希臘為代表的“天然純樸”的“天才直覺”的思維藝術,隨著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在15世紀以后逐漸被一種追求局部性、精確性、實證性的思維藝術所代替。在中國,自然科學在古代取得輝煌成就之后,到近代卻沒有獲得長足的進展,即沒有象西方那樣進步到對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科學的停滯不前,以及農業(yè)型自然經濟的長期延續(xù),“大一統(tǒng)”宗法社會的不斷加強,使中國傳統(tǒng)思維的直覺性、整體性和模糊性始終沒有發(fā)生根本性變化,相反卻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成為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有代表性的特點。

意會體悟的直覺性。如前所述,中國傳統(tǒng)思維具有內傾性;而直覺性則與內傾性有密切的關系。內傾性強調向內尋找,如“反求諸己”、“反求自識”、“反身而誠”等,這種內省的方式往往不能用明確的言語表達,即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人們也就只能靠感覺、體驗、意會、領悟來把握它,而毋需理性邏輯思維的成分,因而往往帶有神秘色彩。直覺雖然直到現代仍然是人類多種思維藝術的一種,在認識世界中不可缺少,但如果片面加以夸大,把它作為認識的唯一源泉,否定推理思維和實踐活動在認識的作用,這樣就歪曲了直覺思維的本質,不可避免地會陷入主觀唯心主義。

籠統(tǒng)素樸的整體性。在中國,自然科學沒有發(fā)展成為近代形態(tài),沒有一個分門別類作精確研究的階段。進入近代以后,也就一直保持了整體性思維特點。整體性思維對世界的把握是籠統(tǒng)的而不是精確的。整體性思維把世界看成是某種從渾沌中產生出來的一個整體,一個不斷變化、不斷流轉的過程。它注重自然和諧,習慣于融會貫通地把握事物,而不主張從局部、細節(jié)上把握事物。它把人同自然界結合為一體,主張人參與自然界;自然界滲透于人“心”,所謂“萬物一體”、“天人合一”?,F代思維雖然也強調整體性、綜合性、系統(tǒng)性,但它是在認識各個細節(jié)的基礎上對整體的科學把握。而中國傳統(tǒng)思維的整體觀并沒有經過對整體的剖析,其思維水平依然停留在早期樸素的認識階段,因而有待向現代思維靠攏。

朦朧猜測的模糊性。以整體性為特點的中國傳統(tǒng)思維往往固執(zhí)于對事物的質的判斷,而忽視對事物作量的分析;描述事物不求準確清晰而往往帶有朦朧的猜測成份;其思維范疇往往具有不確定性和多義性;在方法上,則講究“設象喻理”、“刻意神似”,而疏于推理、鄙薄形肖。這種思維藝術只能給人們提供關于事物的模糊整體圖景,缺乏令人信服的邏輯力量。

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直覺性、整體性和模糊性,由于歷史的局限而存在著很多缺陷,但綜觀人類思維發(fā)展的全景,這種思維藝術是人們認識世界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也可以向更高水平發(fā)展。思維的直覺性、整體性和模糊性,在某些相應的場合有它獨特的作用,這種作用往往是其它思維藝術所不能代替的。在中國哲學史上,多數哲學家注重對事物的總體把握,注重事物的運動和聯(lián)系,與這種思維藝術有著密切聯(lián)系。

在中國,思維藝術的發(fā)展歷程,沒有明顯的階段性差異,基本上是一以貫之地漸進發(fā)展;而西方思維藝術的發(fā)展歷程卻不一樣,古希臘思維傳統(tǒng)和西方近代思維傳統(tǒng)有明顯差別。近代以后,由于經驗自然科學的迅速發(fā)展,西方思維藝術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古希臘時期形成的直覺性、整體性和模糊性思維傳統(tǒng),在近代科學沖擊下幾乎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與近代自然科學相適應的,以實證性、局部性和精確性為特點的思維藝術。

以古代科學以經驗為主不同,近代科學以理性為主,十分重視實驗的或實證的方法和歸納的方法對科學發(fā)展的作用。這個方法的創(chuàng)始人是英國近代實驗科學的始祖培根。在他看來,感覺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識的源泉,因此實驗科學具有重要意義,科學本身就是實驗的科學;任何可靠的真理都必須用大量事實作依據,然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材料,把單一的、個別的東西上升到一般,上升到理論。培根開創(chuàng)的重視觀察和實驗、重視例證和歸納的科學方法論思想,有著深遠的影響,直到現代,它依然是西方思維藝術的主流。

近代以后,西方思維藝術除了突出實證性以外,由于受到自然科學發(fā)展狀況的影響,還形成了局部性、機械性、形而上學性等特點。從15世紀下半葉到18世紀末,是西方自然科學分門別類地搜集材料的階段。自然科學尤其是數學、天文學、化學、生物學等在這一時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發(fā)展得最快、最成熟的是力學,它是近代自然科學誕生后的第一門獨立科學。所有這些學科,都是孤立地、靜止地進行研究的,每個學科都只看到自己領域里的局部材料,而沒有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運動著的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牛頓力學的巨大成功又使得機械力學規(guī)律被片面夸大并用來說明一切自然現象。自然科學發(fā)展的這種狀況,深刻地影響到人們的思維藝術。培根和洛克最先把這種孤立的、靜止的、機械的形而上學研究方法帶到哲學領域,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運用和發(fā)揮,積淀在人們的深層心理結構中,成為西方思維藝術中一個重要方面。

自然科學的分門別類和量化發(fā)展,也帶來了思維藝術上的精確性特點。近代數學的巨大發(fā)展,正是由近代自然科學對精確性的要求所致。天文學、力學、生物學、化學等科學領域,都需要精確的計算。近代的力學家?guī)缀醵荚跀祵W上有很深的造詣。同時,由于實證思潮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某一理論的建立,必須有精確的經驗事實支持。這種對于精確性的追求,在西方思維藝術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直到今天,對于無論什么結論,西方人幾乎都會問:有沒有數字根據?統(tǒng)計是否精確?

西方思維藝術的實證性、局部性和精確性,是近代自然科學發(fā)展的產物,它在人類思維發(fā)展史上起過重大作用,但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fā)展,這些特點卻難免暴露出局限性,如實證性和精確性原則在許多科學領域里(特別是在微觀物質領域里)就得不到支持;對局部性的片面夸大,必然導致機械論和形而上學,從而阻礙對世界全貌和事物間總體聯(lián)系的把握。

第三,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疏于邏輯推理,忽視理論體系;而西方思維則強調邏輯推理,重視理論體系。

中國傳統(tǒng)思維中意會體悟的直覺性、籠統(tǒng)素樸的整體性和朦朧猜測的模糊性,蘊含著系統(tǒng)思想的萌芽。“大化流行”、“萬物化生”,天地萬物渾然一體,這些都是對對象世界的比較正確的描述。中國傳統(tǒng)思維雖然能系統(tǒng)地整體地思考對象,但卻不注重邏輯推理。如前所述,中國傳統(tǒng)思維對事物的把握,往往通過體驗、意會和領悟,講究“設象喻理”、“刻意神似”,而不注意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

誠然,在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發(fā)展進程中,邏輯思想曾有過一段輝煌歷史,如先秦時期的辯者派和正名派,特別是辯者派中的墨辯邏輯,就曾興盛一時。在先秦邏輯思想中,不僅有形式邏輯的內容,而且有較發(fā)達的辯證邏輯思想,同時還有數理邏輯和語言邏輯的萌芽。墨辯邏輯的“三物”(故、理、類)理論,可與西方的三段論和古印度的因明相媲美。但中國傳統(tǒng)的邏輯思維,終究是不發(fā)達的、低水平的。其一,中國的邏輯思維不象西方那樣有關于思維形式和論證方法的系統(tǒng)完整的理論?!赌q》雖然是一部邏輯的著作,其中有非常豐富的邏輯思想,但在公理化形式方面是薄弱的,未形成完整的邏輯推理演繹系統(tǒng)和方法論體系。其二,中國傳統(tǒng)的邏輯思維藝術,往往與倫理的規(guī)范和政治上的刑名法術思想緊密相連,并屈從于倫理和政治,這樣就削弱了對邏輯思維藝術的探索。其三,先秦的邏輯理論,大都偏于對某些概念、命題的論爭,如名實之爭,關于“白馬非馬”、“離堅白”的爭論等。同時,在說明一些邏輯觀點和方法時,仍然采取“設象喻理”的辦法,用生活故事和文藝形式等形象思維方式闡釋甚至代替邏輯規(guī)則。其四,“設象喻理”的思維方法妨礙了邏輯向符號化、形式化發(fā)展。在中國先秦之后,邏輯思想基本陷于停頓,純邏輯研究幾乎沒有了,更談不上如西方那樣發(fā)展到近現代邏輯,如概率邏輯、模態(tài)邏輯、模糊邏輯、語言邏輯等。

由于疏于邏輯推理,中國自先秦以來一直強調“實用精神”,而缺乏“理性精神”。這可以從內容與形式兩方面加以分析說明。從內容上看,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十分重視“經世致用”,重現實,重人倫,強調理論必須維護倫理綱紀,必須有益于政治,認為探究理論的目的是為了眼前的實用。而西方學者往往并不注重學術理論與人們實際利益的直接關聯(lián),亞里士多德就說過,希臘人“探索哲理只是為想脫出愚蠢,顯然,他們?yōu)榍笾鴱氖聦W術,并無任何實用的目的。”[11]西方很多學者都是為了純粹的求知去探求客觀世界的奧秘。這種學術傳統(tǒng)使很多著名的理論體系得以誕生。而中國學術史上,這方面卻是個弱點。從形式上看,中國傳統(tǒng)思維不重視宏觀、系統(tǒng)的理論表達方式,而是采用“設象喻理”、“微言大義”、“語錄體”等表達方式?!罢Z錄”需作詳細注釋、發(fā)揮,“微言大義”之義蘊何處也不很明確。因此,中國有一門獨特的學問,稱之為經學,即訓解或闡述儒家經典之學。形式是由內容所決定的,理論體系的貧乏導致表現形式上的這種狀況。

西方的邏輯思維傳統(tǒng)發(fā)端于古希臘。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作為傳統(tǒng)形式邏輯的奠基人,提出了完整的邏輯理論體系?,F代形式邏輯的許多重要內容,在兩千多年前的亞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基本面貌。由亞里士多德開創(chuàng)的邏輯學,在西方思維藝術的發(fā)展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到近代以后,英國培根對邏輯學又作出了重大發(fā)展,他針對亞里士多德邏輯重演繹、輕歸納的特點,第一個系統(tǒng)地制定了經驗的歸納法。他的歸納邏輯運用了“三表(本質和存在表、差異表、比較表)法”,并以此豐富和發(fā)展了亞里士多德邏輯中的簡單枚舉歸納法。到19世紀,英國哲學家穆勒把“三表法”推廣為契合法、差異法和共變法,同時還創(chuàng)立剩余法,發(fā)展了歸納邏輯。邏輯思維發(fā)達與否的重要標志在于是否達到公理化、形式化水平。在西方,早在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就曾試圖建立形式的演繹邏輯,并在邏輯的符號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成為數理邏輯的先驅。19世紀中葉,英國數學家布爾創(chuàng)建了以他命名的邏輯代數系統(tǒng),使邏輯形式化有了重要發(fā)展。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德國邏輯學家弗雷格第一次表述了具有現代化形式的數理邏輯命題演算體系,即構成了最早的命題邏輯的公理系統(tǒng)。到2O世紀30年代,現代邏輯又取得了幾項輝煌的成就。

西方現代邏輯向公理化、形式化的迅速發(fā)展,充分說明了重視邏輯思維的傳統(tǒng)在西方思維藝術中所占的主導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拿這種思維傳統(tǒng)與中國思維傳統(tǒng)相比較,就會看到,在中國,邏輯學的發(fā)展是極其緩慢的,現代邏輯的所有成果,幾乎全是從西方引進的。從中也可清楚地看出中國思維傳統(tǒng)和西方思維傳統(tǒng)的明顯差別。

西方思維除強調邏輯思維外,還非常重視理論的體系化。西方人在探索自然界奧秘的過程中以“求知”、“愛智”為目標,追求理性的享受,著重發(fā)展知識論。各種理論體系象一個個螺旋上升的圓圈,綿延在西方思想史的長河中。亞里士多德以博學著稱,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其著作包括邏輯學、自然哲學、認識論和心理學等各個方面。他不僅把各個領域的知識匯合成一個龐大的體系,而且每一領域的知識也自成體系。在他之前,柏拉圖的唯心主義理論體系是人們所熟知的。到中世紀,正統(tǒng)經院哲學系統(tǒng)化,形成了托馬斯的神學唯心主義體系。再往后,近代西方則是理論體系層出不窮的時代。法國笛卡爾不僅建立了物理學和數學的體系,而且還論證了他的“形而上學”世界觀體系,以及以幾何學為標本的理性演繹方法體系。英國洛克在巨著《人類理智論》中建立了龐大的唯物主義經驗論的理論體系。德國人更不愧是構造理論體系的好手??档碌摹叭笈小睒嫵闪酥南闰炚摗:诟駹柕目陀^唯心主義體系,包括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三個有機組成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都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理論體系也是人們所熟知的?,F代西方思想家也非常重視知識論理論體系,理論自然科學的發(fā)達和哲學派流派的蜂起說明了這一點。

2.西方思維藝術差異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思維傳統(tǒng)的差異為何如此之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其中經濟文化背景尤為突出。任何一種類型的思維藝術,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由人們思想活動的逐步演變和長期積淀而形成的。就是說,思維藝術的起源和演變是時代精神變遷的產物,其最深厚的基礎固然如馬克思所說是“塵世間的粗糙的物質生產”,而生產關系、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識等,則是這種精神同經濟基礎之間的不同層次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分析中西方思維藝術差異的背景,我們既要從經濟基礎出發(fā),在整個社會系統(tǒng)中探究思維藝術產生和存在的根源,又要從思維藝術所依附的社會子系統(tǒng)著眼,透視社會文明狀態(tài)對思維藝術的影響。

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產生于這樣的條件:第一,半封閉的大陸型社會地理環(huán)境。這種地理環(huán)境,與歐洲一些國家的開放性的海洋環(huán)境不同,其特點是交通阻隔,信息封閉。自然的隔離帶來與外部社會的隔離。第二,既不同于游牧經濟,也不同于工商業(yè)經濟的農業(yè)型自然經濟。這種農業(yè)經濟使中國社會文化心理(包括思維)具有很強的農業(yè)社會特征。第三,家國一體的宗法社會。這種社會結構使人們注重血緣,膜拜祖先,推崇傳統(tǒng)。另外,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狀況,對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形成也有重要影響。正是在上述諸條件下形成了與西方思維藝術迥異的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

在幾千年的西方文明史上,思維藝術的發(fā)展進程呈現出多樣化,即使在同一時期內,西方各民族、各國的思維藝術也不盡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我們分析西方思維藝術的產生條件,只能根據有比較代表性的社會環(huán)境對思維藝術的影響,論其大略。第一,西方文明就地域而言,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地區(qū),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海上交通發(fā)達,從而大大促進了農業(yè)、工商業(yè)和航海業(yè)的發(fā)展。自然的開放帶來向外部社會的開放。第二,在歐洲,從古希臘開始,就以工商經濟為主。農業(yè)經濟雖然存在,但對社會歷史和文明的發(fā)展影響不大。這種經濟類型,特別是商業(yè)活動,以其純粹的謀利性質和流動的生活方式,構成了足以摧毀家族社會的血親溫情和世系組織的強大沖擊。第三,在整個歐洲沒有形成象古代中國那樣的統(tǒng)一的社會群體;而是小國林立,各個城邦國家可以結成同盟,但它們從來沒有取消自己的國界而混為一體,整個社會可以說是一個松散的個體的組合。相應地,整個歐洲世界觀的核心就是個體性。對歐洲人來說,凡是不能支配自己和由人擺布的人都是奴隸。所以,不依附于他人才被當作人的最高品格提到首位。廣而言之,西方民族,是以個體為本位。第四,西方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成就,也是西方思維藝術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前提。所有這些,都是與中國歷史相異的。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了與中國傳統(tǒng)不同的思維藝術。

三、中西方思維藝術發(fā)展的互補融匯趨勢

1.中西方思維藝術融匯發(fā)展的條件

古代,居住在地球上各個不同地域的人們在思維藝術上有著奇妙的巧合:古代中國人和古代希臘人都產生過整體的、模糊的、直觀的思維藝術,都把世界看成一個混沌的整體,把某種具體的物(或現象)看成世界的始基;都有樸素的關于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思想。在此之后,中西方思維藝術逐漸走上了不同的發(fā)展道路,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人類進入到現代社會,思維藝術發(fā)展的軌跡似乎又開始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歷史階段,中西方思維藝術互相吸引,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形成了一種融匯合流、協(xié)同發(fā)展的趨勢。

中西方思維藝術的融匯發(fā)展,是以現代科學革命和現代技術革命為背景的,是在當今世界開放與發(fā)展的形勢下形成的。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尤其是電子傳播媒介使空間距離的縮短,以及廣泛的世界文化交流,促進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中西方思維藝術的迅速接近和共同發(fā)展有了現實的可能。換言之,現代科學技術及其成果為中西方思維藝術的溝通和共同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而在開放的國際環(huán)境中,世界性的廣泛、頻繁的文化交流,使中西方在發(fā)展自身文化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參照系,因而有可能更自覺地反省自身,博采對方之長,吸收、消化外來文化。

如果說,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開放、文化交流是當代人類思維藝術融匯發(fā)展的外部條件的話,那么,思維藝術本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它對自身不斷完善的要求,則是當代人類思維藝術融匯發(fā)展的內在機制。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中國和西方形成了兩種迥然不同的思維藝術,分別沿著兩個方向發(fā)展,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各執(zhí)一端。在認識和把握世界過程中,這兩種思維藝術都有其獨特的長處,發(fā)揮著各自獨特的作用,在很多時候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它們各自的缺陷也是很明顯的。如果不克服這些缺陷,思維就不能充分地、科學地把握外部世界,思維自身也就停止了發(fā)展??墒俏覀冎溃缛祟惖膶嵺`發(fā)展是不會停止一樣,人類思維的發(fā)展也是不會停止的。思維具有至上性,至上性的本質是綜合思維的空間跨度和時間跨度,使人類思維在無限的歷史長河中不斷接近絕對真理。這是一個思維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種不同思維藝術的互相取長補短、融匯發(fā)展是不可避免的。而當代科學的高速發(fā)展和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則加速了這一進程。

2.西方思維藝術融匯發(fā)展的內容

中西方思維發(fā)展的互補融匯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人文與科學并重。中國思維傳統(tǒng)重人文,以人道、倫常為視覺焦點;西方思維傳統(tǒng)重科學,以自然規(guī)律為視覺焦點;這是人類認識外部世界的兩個側面、缺一不可。隨著人類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文和科學互相滲透,關系越來越密切,以致不可分離。即:人文領域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因素和運用科學分析方法,科學領域中則擺脫不了情感因素和價值評判?,F代西方哲學的兩大思潮,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思潮,是并駕齊驅的,同時也互相對話,互相吸收和互相補充,愈來愈顯示出匯融的趨勢。注重科學傳統(tǒng)的西方哲學家和科學家,對社會與人的問題也愈益表現出強烈的關注,如關心人類的和平與發(fā)展問題,研究人和人的價值,人的本質和自由等。在中國,對民族坎坷歷程的深刻反思強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觀念,大膽的開放政策使現代先進科學技術跨進國門,科學主義盛行起來。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一向重視人倫綱常,但在科學主義的影響下,開始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人們在思考某種理論時,不僅要問:它的社會意義和倫理價值如何?而且還要問:它是不是科學的?它有沒有嚴格精確的論據?

正如中國思維藝術中不能說完全沒有科學主義傳統(tǒng)一樣,西方思維藝術中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人文主義傳統(tǒng)。但是,歐洲的人文主義注重個體的人格,從個體去看社會,認為社會應以個體為單元和基礎;而中國的人文主義注重社會的人格,把個體看作是社會和群體的分子,從關系中去體驗一切。前者強調人的自然屬性,最后把人歸于自然性;后者強調人的社會本性,進而把自然也人化為具有倫理本質的東西。這兩種人文主義,在當代也有融匯的趨勢:西方人逐漸重視人的社會性和社會關系,而中國人則開始強調個體人格。

其二,模糊與精確并重。一般認為,模糊性是古代思維的特征,精確性是近代思維的特征。實際上,模糊性和精確性都是思維的固有特性,無論在古代、近代、現代思維中都是存在的。在古代,思維的模糊性是樸素的、粗淺的,抑或說是不得已的,當時的人們囿于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智力水平,不可能對世界總畫面的細節(jié)作出精確的說明,因而把世界看成是混沌的整體。不僅思維的對象是模糊的,思維本身也是模糊的。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想精確而不成的時代?,F代思維的模糊性則不同,它建立在對外部世界的精確的基礎上,同時客觀地反映了外部世界發(fā)展的某些模糊過程和環(huán)節(jié)。這個時代可以說是為精確而模糊的時代。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的模糊性特征,是思維本性的一種表現,它經過長期的延續(xù)而得到豐富和發(fā)展。但它不象西方思維藝術那樣在近代受到過精確的揚棄,因而直到今天,中國思維藝術中的模糊性仍帶有古代樸素的色彩。

人類思維的本性要求精確地準確地把握外部世界,以便于在實踐中改造外部世界。人類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精確性,試圖使認識盡可能真實地接近客觀事物本身。沒有精確性也就沒有科學的認識,因此精確性是現代思維藝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客觀世界中真實地存在許多模糊性,如在程度、真值、關系等方面,很多時候不可能有精確的結論。這種模糊性表現了事物兩極對立的不充分性,或差異的中介過渡性。反映在思維中,就必然會產生思維的模糊性。模糊數學和模糊邏輯就是現代模糊思維的兩種形式。傳統(tǒng)數學竭力追求精確性,排除模糊性,結果遇到很多不可解決的難題。2O世紀60年代模糊數學誕生,使數學獲得重大發(fā)展。模糊數學精確地描述了事物本身的模糊性,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思維手段,而這一點是傳統(tǒng)的精確數學所做不到的。模糊邏輯是對傳統(tǒng)邏輯的揚棄,它也為我們提供了現代思維手段。傳統(tǒng)邏輯是二值邏輯,它的基本規(guī)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要求對任何命題都作非真即假的判斷,不考慮第三值或更多值。而在現實世界中,有很多問題的界限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人們的思維活動中也存在著多值的模糊的判斷。因此模糊邏輯便應運而生。

總之,西方人有精確思維的傳統(tǒng),同時又創(chuàng)立了模糊數學和模糊邏輯,開創(chuàng)了現代模糊思維的新階段;中國人擅長于模糊思維,同時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確思維藝術。這說明,模糊性和精確性作為人類思維的兩種特性,在現代社會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并互相靠攏。

其三,歸納與演繹并重。在西方哲學史上,歸納的傳統(tǒng)和演繹的傳統(tǒng)都是存在的。近代歐洲發(fā)生的經驗論和唯理論之爭其焦點之一就是思維方法的問題。以培根、洛克為代表的經驗主義把歸納法作為根本方法,反對演繹法;而以笛卡爾、萊布尼茨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則把演繹法作為根本方法,認為歸納法得出的知識是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尖銳對立的兩派哲學家由于各自方法的片面性而陷入窘境。但即使在當時,歸納法與演繹法也有互相接近、互相吸收的傾向。洛克把理性演繹隸屬于經驗歸納之下,對演繹法作出了經驗主義的解釋。萊布尼茨多少看出演繹法的一些局限性,因而拋棄了“理性直觀”的絕對性,容納了經驗歸納法的某些內容。這段歷史事實證明,歸納和演繹是辯證統(tǒng)一的,它們既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彼此分離。歸納法的缺陷在于,從個別的單稱陳述推出一般的全稱陳述并無邏輯必然性。演繹法的缺陷在于,它得出的結論的普遍性程度總是超不過演繹前的普遍性程度,而且演繹的前提從何而來是演繹法本身無法證明的。因此歸納法和演繹法必須互相補充,同時并重,才能獲得科學的認識。

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是重演繹輕歸納的。中國哲學史上的“天”、“道”、“氣”、“神”、“有無”、“道器”、“陰陽”、“和同”、“動靜”、“常變”、“體用”、“本未”、“一兩”、“理氣”、“心物”、“所能”、“知行”等,都是進行理性演繹的概念范疇。當然,中國傳統(tǒng)演繹法與西方有所不同,意會、領悟的成分比較多,不象西方那樣重邏輯、形式和公理。因此,中國傳統(tǒng)思維藝術在歸納和演繹問題上有兩點不足:一是輕歸納法的作用;二是在演繹方面缺乏形式化公理化系統(tǒng)。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在思維領域中,片面地偏重歸納或演繹都違背思維規(guī)律,現代思維發(fā)展的趨勢必然是使兩者共同深化和互相融匯。

其四,橫向和縱向并重。思維本身具有時間跨度和空間跨度。從時間跨度來說,它的視野向過去和未來兩個方向無限延伸,宇宙和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思維的對象,這是思維的縱向性;從空間跨度來說,它的視野遍布宇宙,宏觀和微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每個領域,都可能成為思維客體,這是思維的橫向性。

對于任何思維對象,縱向把握和橫向把握都是不可缺少的。事物有產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有前因后果,人們必須從過程中即從時間跨度上把握它;一事物與他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各種參照系列,人們又必須從橫向對比中即從空間跨度上把握它。縱向思維把思維者提升到歷史的高度,能鳥瞰事物運動的全過程,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歷史性特點;橫向思維則使思維者具有寬闊的視野,能洞察事物之間的異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歷史性特點;橫向思維則使思維者具有寬闊的視野,能洞察事物之間的異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共時性差異。

在西方,社會開放和文化交流有著悠久的歷史,并形成了傳統(tǒng),因此很少有思維的地域性屏障。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西方人思維的橫向性特征比較明顯。在中國,由于半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huán)境和長期閉關鎖國的社會環(huán)境,人們的思維視野局限在本土之內,因此偏向縱向思維。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現代思維正將兩者結合,成為綜合的、全面的、科學的思維。

其五,直覺與邏輯并重。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藝術。直覺思維是人通過知覺對事物進行瞬時的、直接的選擇和判斷,從而認識事物的性質、聯(lián)系和關系。邏輯思維則是借助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以及各種邏輯思維方法,在理論推演中認識事物的性質、聯(lián)系和關系。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都是人類思維藝術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就直覺而言,有古代直覺和現代直覺之分。古代直覺是一種樸素的、原始的直覺,帶有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而現代直覺則建立在敏銳的知覺能力、明確的思維定勢和豐富的經驗知識基礎之上,現代心理學的成果也說明了直覺的科學性。

在現代思維藝術的發(fā)展中,直覺與邏輯的作用彼此不可代替,又具有互相補充的趨勢。直覺思維可以在瞬間“恍然大悟”而體驗到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省去了很多中間環(huán)節(jié),高效率地解決問題,它的缺陷是偶然性太強,效果難以保證。邏輯思維可以對事物進行嚴格科學的推理,能有把握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結論可靠,其缺陷是中間環(huán)節(jié)太多,不可能得到瞬時效果。直覺思維的長處正好是邏輯思維的短處,直覺思維的短處正好是邏輯思維的長處,兩者結合起來,則成為比較完整的思維。

在現代思維中,直覺和邏輯互相滲透、互相促進。邏輯思維的發(fā)展,使直覺思維有了更多的直觀形式和渠道,更為完善化。在很多情況下,由于邏輯推理過程高度簡化、形式化、自動化,經過反復練習,人們憑直覺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同時,直覺思維進一步完善,不再具有神秘的色彩,它的規(guī)律也逐漸被人們所揭示,并被人們作為一種邏輯方法運用到科學發(fā)現和生產實踐中去。

其六,形式化趨勢。在人類思維發(fā)展史上,形式化是晚期出現的成果,它是現代思維藝術的重要標準。所謂形式化,就是用人工語言(表意符號)代替自然語言,描述事物的結構及其規(guī)律,并暫時撇開符號代表的意義而僅著眼于形式,把對事物的研究轉換為對符號的研究。形式化是思維藝術發(fā)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形式化必須有幾個基本前提:首先,人們對于思維規(guī)律有比較透徹的把握,能用簡潔的符號表達它的復雜的本質聯(lián)系;其次,有高度完善的公理系統(tǒng),使形式化及形式系統(tǒng)有運演的邏輯基礎;再次,有嚴整的演繹理論體系,以適應推理方法與符號公式之間的轉換,最后,有高水平的語言學研究成果。

思維的形式化過程,是思維的抽象、概括、一般化的過程,也是思維的分解和深化的過程?,F代科學要求語言無歧義地表達概念,用最簡明的方式表達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而形式化則滿足了這一要求,它用符號準確無誤地表達某個概念,用符號化的公理系統(tǒng)清晰地揭示事物內部及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越過了自然語言的障礙,使思維更加精確化、客觀化。現代形式化思維的一個重大成果是數理邏輯的誕生,它為人類思維藝術的發(fā)展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形式化思維藝術由于舍棄了符號所代表的意義,而只著眼于形式,又由于它概括了思維的一般形式,因此能被全世界所接受,從而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同時,形式化思維藝術在科學理論的研究甚至科學理論的發(fā)現中有重大作用,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現代思維藝術發(fā)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形式化思維還有力地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思維元素用符號表示,思維過程用形式化的公理系統(tǒng)代替,這樣便能輸入電子計算機,使電子計算機成為能夠“思維”的智能機。人工智能的出現,標志著人類思維發(fā)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人類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自覺地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思維藝術。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fā)展,思維的社會機制和生理、心理機制被日益清晰地揭示出來,以至于能通過腦電圖破譯思維語言,能通過射線攝影透視人腦思維的活動過程。人類思維藝術正處于大變革的前夜。我們相信,思維藝術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必然會展現出新的前景

注釋:

[1]《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574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頁。

[3][4]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原理》,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52頁。

[5]《希臘數學史》第1卷,牛津1921年版,第129頁。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頁。

[7]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3卷,科學出版社,1975年版,第337頁。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1頁。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26頁。

第7篇: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在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內容包括歌曲韻律活動,樂器演奏,欣賞等四大類型。我們可以意識到,學唱一首歌曲或學一個韻律表演,對幼兒來說并不是簡單的聽聽。唱唱、跳跳,而是在多方面接受熏陶和教育,幼兒正是在這樣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成長著。幼兒園音樂教育對幼兒的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音樂教育培養(yǎng)了幼兒的感知能力

發(fā)展各種感覺器官的感覺和知覺能力,是開發(fā)智力的基礎。因為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表情藝術,它用音響的魔力喚起人們的各種感受,上升為心靈的直接語言。幼兒學習音樂不需要先認識文字符號,而是通過感知覺來辨別音高、節(jié)奏、力度、音色等。眾所周知,音樂的學習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長期聽辯,試唱和試奏的過程。從單個音到和弦,從單個聲部到多個聲部,從淺顯的旋律到復雜的織體。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視覺,聽覺以及口、手、腳、腦等器官都同時啟動,并且依靠大腦的緊張活動來進行調節(jié)和平衡。有人稱這個過程為多種器官同步發(fā)展訓練,它通過聽覺神經傳導使大腦產生對音樂的感知和記憶,形成一個音樂表象,從而產生音樂想象和聯(lián)想。例如,幼兒在談奏樂器的過程中,兩眼不但要同時看準高低音譜表中的旋律,還要兼顧鍵盤上的音的位置。樂譜中很多符號是不斷變化的,幼兒必須在瞬間通過視覺、聽覺和兩手的協(xié)調動作來完成,而且還要認真領會和表現音樂作品的感情內涵。這個過程中幼兒的感覺、知覺、聯(lián)想等心理活動同理解思維都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和鍛煉。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兒聽覺的敏銳性,促進了幼兒的感知能力的發(fā)展。

二、音樂教育促進了幼兒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發(fā)展

幼兒時期注意的特點是以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有意注意正在逐漸形成和發(fā)展,但還很不穩(wěn)定,極易轉移,周圍那些新穎強烈的刺激和變化,都容易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音樂作為一種轉瞬即逝的時間藝術,要求幼兒保持注意力的穩(wěn)定習慣于跟樂音的運動和變化,以便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和情感,形成對樂曲的整體感受。音樂欣賞和演奏還要求兒童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在演唱中,即要控制自己的發(fā)聲,使自己的音高、節(jié)奏和自己的聲部協(xié)調統(tǒng)一,還要傾聽其他的聲部,注意指揮的手勢和要求;在欣賞中,既要聆聽主旋律,又要傾聽不同的音色、表情、變化等等,否則就無法完整地體會音樂作品的豐富性和層次性。

音樂教育也促進了幼兒記憶力的發(fā)展。

音樂具有直觀性,它能刺激人的感官并引起記憶等心理反應。整齊的節(jié)奏、和諧的旋律使人的記憶有一定的根源基礎,優(yōu)美的旋律不僅容易上口并儲存腦海中,使記憶進一步加深鞏固。學齡前兒童無意記憶占優(yōu)勢,有意記憶開始發(fā)展,更多地依賴于表象,而幼兒音樂課的形式活潑多樣,既有唱歌又有律動和音樂游戲,有時也邊歌邊舞或進行節(jié)奏練習,使幼兒各種器官都活動起來;同時教師教唱歌曲時采用恰當的教具,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各種形式向幼兒講解歌曲的內容,使幼兒理解歌曲的性質,正確地表達歌曲的感情。例如:教師在教唱歌曲時,可以把歌曲內容編成幼兒愛聽的故事或結合圖畫。這樣幼兒興趣很高,很快記住了歌詞,增強了記憶力。實踐證明,音樂教育正是促進幼兒注意力,記憶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三、音樂教育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

音樂中的音樂形象是一種廣泛的對音樂意境的生動想象,而音樂教育正是通過音樂形象,喚起幼兒對相關的視覺印象、聽覺印象以及有關事物的聯(lián)想,從而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例如在測驗過程中,他們聽到輕快悅耳的樂曲,就把它跟小鳥的叫聲和跳動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想象出小鳥在翠綠的樹林里跳躍歡唱的情景,樂曲中多種聲音的不同表現力,都可以引起幼兒的多種遐想。同時幼兒也可以借助歌詞來發(fā)展想象。因為當樂曲同歌詞結合起來時,聽者是沿著歌詞展示的內容,隨著旋律激起的感情去進行感受的。例如:學唱《春天來了》這首歌,在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啟發(fā)下,幼兒會從歌詞“紅花開,白花開”聯(lián)想到大自然中千姿百態(tài)的花。有的說“我看到了紅色的桃花”有的說“我還看到美麗的蝴蝶呢!”“還有蜜蜂在花叢中采蜜”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在他們腦海中所想象到的美麗的春天的圖畫。學唱歌曲,豐富了幼兒的語言,“而幼兒的言語越發(fā)達,想象的有意性、自覺性、概括性和邏輯性就越發(fā)展”。所以說音樂教育促進了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

四、音樂教育發(fā)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

思維力是智力的核心,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性為特征的,但到學前晚期已有進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出現了邏輯思維的萌芽,音樂教育對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音樂教育對發(fā)展幼兒的形象思維具有獨特的積極作用

幼兒的思維主要是依賴于對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的聯(lián)想進行思維的。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它運用音響、節(jié)奏、旋律、和聲來塑造音樂藝術形象。音樂課是通過歌曲的藝術形象來感染和教育幼兒,教唱新歌時,有經驗的老師總是用真摯的感情和優(yōu)美的動作表演以感染幼兒,啟發(fā)他們去感受和理解音樂形象,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的不斷發(fā)展。

2、音樂教育促進了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人的思維是用語言進行的,思維的發(fā)展是用語言的發(fā)展緊密相聯(lián)系的。音樂教育能夠豐富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從而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幼兒教師在教唱歌曲時總要配合語言訓練。幼兒在音樂課中學會欣賞音樂作品中的藝術性語言,正確理解歌詞的內容,必然會豐富幼兒的知識,增加他們的詞匯,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見音樂是促進語言發(fā)展的動力,而語言的發(fā)展,必然會促進幼兒思維中邏輯抽象成分的增長。

3、音樂課培養(yǎng)了幼兒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斷能力

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幼兒的分類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在音樂課中往往要啟發(fā)幼兒對各種音樂進行比較,而要比較就需要進行分析和綜合,在比較的基礎上,幼兒逐漸能辨別不同的音樂性質,能初步概括同類音樂的共同點,找出不同類音樂的差別,在音樂欣賞課中,借助語言的作用,啟發(fā)幼兒談感受,會提高幼兒的推理判斷能力,例如幼兒能判斷哪首歌曲適合跳舞,哪首歌曲適合睡覺……,幼兒能夠根據歌曲節(jié)奏的歡快程度做出相應的動作,能夠用自己的動作表達出歌曲的內容,例如幼兒聽到歌曲《小動物》,就會根據不同動物的聲音來做動作,有的做小鳥飛,有的做青蛙跳,有的做大象甩著長鼻子。幼兒還會用語言或體態(tài)將音樂進行類比,例如把慢的音樂類比成:“媽媽的搖籃”、“白云在天上飄”、“風兒在輕輕唱歌”;而把快的音樂類比成“軍隊在行走”、“小動物在跳舞”等。

總之在形象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基礎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也開始得到發(fā)展,良好的音樂教育不僅促進了幼兒形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還能促進他們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綜上所述,音樂藝術由于它本身的特點,對幼兒智力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是其他科目所不能代替的。音樂教育對智力諸因素,即感知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的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不是孤立進行的,不是這堂課只促進這種能力的發(fā)展,那堂課只促進那種能力的發(fā)展。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智力諸因素的發(fā)展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幼兒的認識過程的發(fā)展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感知能力的發(fā)展是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又使感覺、知覺、注意、記憶等認識過程開始帶有隨意性。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音樂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來實施音樂教育。

五、有效的實施音樂教育,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

孩子們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源于音樂是表情達意的藝術,兒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點,他們難以用言語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和體驗,而音樂中強烈的情緒對比,鮮明的感情描寫正抒發(fā)了兒童的內心世界,這正表明:每個孩子都需要音樂,每個孩子都有接受音樂的愿望和要求。

六、音樂教育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藝術活動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開拓人的交流手段,使人們得到更多的心與心的溝通。音樂內在的節(jié)拍、節(jié)奏,合奏中聲部的安排、律動、舞蹈中的動作的編排,音樂游戲規(guī)則等等,都使幼兒在一種愉快的“不強迫”的形式中,養(yǎng)成自愿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培養(yǎng)了自律、自我激勵。也正是在這些活動中,幼兒體驗到集體創(chuàng)造的愉快,學習與他人非詞語的交流,默契合作,學會理解、接納、欣賞他人。

第8篇: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對中西文化系統(tǒng)上的差異,近代以來,學術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反復討論。筆者試圖從文字對思維、思維對文化的影響方面作一嘗試性探索。

現代腦科學研究證實,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處理各種各樣的形象,左半球主要處理形形的語言符號。這表明左右兩半球的思維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維工具是形象,我們可以稱這種思維為形象思維;左半球的主要思維工具是語言,我們可以稱這種思維為語言思維。語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號,形象是語言代表的意義。在大腦中,形象和語言、形象思維和語言思維之間并不是漠不關心的。相反,連接大腦兩半球的胼胝體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傳遞左右腦的信息。

人們常說,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不同。這是毫無疑問的。然而,它們到底是如何不同呢?這種不同是怎樣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我認為,中西書寫文字的差異,是造成兩者思維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固然,文字是語言的書寫符號,它不同于語言,不等于思維的工具。但是作為人們最經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文字對思維無疑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西方語言的書寫形式是字母文字,這種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僅僅表音;也就是說,它完全割斷了與形象的直接聯(lián)系,是一種純粹的記錄語言的符號。這種純粹記錄語言的字母文字頻繁地、廣泛地刺激人們的大腦,就逐漸地形成了西方人長于語言思維的特點,使之語言思維特別發(fā)達。而漢語書寫符號是方塊漢字,它不僅表音,而且還能表形、表意。這種音、形、意互相聯(lián)系的文字,為形象思維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國人長于形象思維。

文字影響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又影響文化的發(fā)展特點。中西文字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文化表現出各自的獨特風貌。西方學者認為,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依賴的。如黑格爾就聲稱:“思維形式首先表現和記載在人們的語言里?!?杜威也指出:“吾謂思維無語言則不能自存?!?而我們的語言學教科書則反復強調,語言和思維是外殼和內核的關系。與此相反,許多中國學者卻認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本《老子》一章)、“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莊子·秋水》)、“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周易·系辭上》)、“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詩品·含蓄》)等等。

中國人和西方人在思維和語言關系上的差異,直接影響了他們對語言學的興趣。為了更好地發(fā)展、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西方人很早就很重視對語言的研究。從古希臘時期以來,語言學就“變成‘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一枚獨立學科”,一直到近現代,西方的語言學一直是遙遙領先的。而中國人的思對語言的依賴性小,此相應,中國對語言研究就不那么重視。在中國古代語言學一直沒有得到獨立發(fā)展??鬃釉缇吞岢骸稗o達而已矣?!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的音韻學就是文學和經學的附庸,人們只是為了寫好詩賦和第才去研究它。學者們甚至把文字、音韻、訓詁貶稱為“小學”。直到十九世紀末,馬建忠才照搬西方的語言理論,寫成中國第一部語法著作《馬氏文通》。此后,中國的語言學才逐漸獨立發(fā)展起來。

中西思維的這種不同特點,還深刻地影響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氣質。中國哲學史上的三大流派儒道佛都強調內心的反省、體驗與覺悟。儒家先賢曾參早就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同上書《論語·述而》),以反省為必不可少的修身手段。道家則更進了一步。王弼認為:“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保ā吨芤茁岳っ飨蟆罚┱Z言,甚至圖象都成了束縛思想的桎梏,思想修養(yǎng)達到了一定程度,圖象和語言都不存在了。這個傳統(tǒng)在佛教徒那里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勰茈m然不識文字,卻能以力主“頓悟”成為禪宗南宗的鼻祖。后來,禪宗干脆主張“不立文字”,徹底拋棄語言文字,而完全用純粹的直覺傳遞那些被認為不可表達的奧妙,“棒喝”就是其主要形式之一。因此,佛教之所以在中國發(fā)展起來,禪宗之所以在中國產生,中國形象思維的土壤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與此相應的是,在中國學術史上形成了一系列玄而又玄的概念,如陰陽、元氣、意境、神韻、風骨、虛實……舉不勝舉。

在語言思維影響下的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學,表現出了另一種風格。西方哲學家們總是以語言的嚴密性和思辯性見長。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如此,近現代西方哲學家們也如此。因而,在某種意義上講,西方哲學是一種語言思辯的哲學。當然,西方學術史上的概念也是相當明確的。

專家認為,形象思維具有模糊性,這大概是中國人思維的特點;相對地講,語言思維具有精確性,這是西方人思維的特點。中西思維的這種不同特點,在各自的語言體系中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固然,這同中國人和西方人對語言研究的不同態(tài)度也有一定關系。也就是說,西方語言是比較精確的,漢語,尤其古代漢語則比較模糊(由于大量西方譯名的輸入,現代漢語正在向精確化發(fā)展)。同一個意思,中西哲人的表達風格各異。如老子說:“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也?!保ê啽尽独献印返诙诰耪拢╊愃频囊馑荚诤绽死啬抢飬s變成了“統(tǒng)一物是由兩個對立面組成的,所以把它分成兩半時,這兩個對立面就顯露出來了。”孔子對智慧的定義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墩撜Z·為政》)亞里士多德卻說:“智慧就是有關某些原理與原因的知識?!盵4]雖然把赫拉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的語錄譯成了現代漢語其精確性仍未泯滅;而老子和孔子的語錄就必須通過一番領會才能得到其真諦。

從上述比較中,我們還可發(fā)現,表面上看,古希臘哲學家的語言具有鮮明的抽象性、概括性,而中國先哲的語言具有突出的具象性、比喻性。但這并不是說中國人的思維缺乏抽象。其實,在這種具象性、比喻性的背后,卻表達了與西方哲人所揭示的同樣抽象的道理。所以,有些人認為西方人的思維富于抽象,中國人的思維缺乏抽象,這是一個錯覺。有誰能說“得意忘象”不是一種抽象?有誰能說“心通”、“冥合”不是一種抽象?只是它們撲朔迷離、難于表達而已。甚至一向貶斥中國哲學的黑格爾也不得不承認,《周易》中“那些圖形的意義是極其抽象的范疇,是純粹的理智規(guī)定?!?/p>

由于長期以來人們把抽象思維(確切地說是語言思維)與邏輯思維混為一談,所以那些認為中國人的思維缺乏抽象的人,也往往斷言中國人的思維缺乏邏輯。這同樣是錯覺。所謂邏輯,就是客觀規(guī)律性。其實,反映客觀規(guī)律性的思維就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也反映了客觀規(guī)律性,當然也是一種邏輯思維。

當然,我們不否認,語言思維和形象思維的抽象性、邏輯性具有不同的特點。語言思維的抽象性、邏輯性存在于語言之中,在語言表達中顯而易見,因而是外在的;形象思維的抽象性、邏輯性存在于形象之中,在語言表達中則不那么顯著,因而是潛在的。這正是造成以上各種錯覺的根源。

中西思維方式的這些不同特點,造成了中西學者在理論體系上的獨特風格。也就是說,中國學者的理論體系是潛在的、模糊的;西方學者的理論體系是外在的、清晰的。也就是說,中國的學術并非沒有自己的體系,那種認為中國缺乏理論體系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形象思維是通過直觀或直覺把握事物的,這就自然地決定了這種思維方式把握的是事物的整體,而非局部人們用直觀或直覺去感知一個事物的局部而舍掉其它部分是相當困難的。當我們想象桌子的形狀時我們的大腦中出現的總是整個桌子,既不只是桌子面,也不只是桌子腿;同樣,我們想象桌子面或桌子腿的形狀時,它們總是同整個桌子合為一體的,難分難舍。因而,這種思維方式具有整體性。相反,語言思維的工具是語言,這就給具體分析帶來了方便。人們在運用“桌子”、“桌子面”、“桌子腿”等語詞概念進行思考的時候,它們都是完全獨立、互不牽制的。因而,這種思維方式具有分析性。

形象思維的整體性和語言思維的分析性各給中西文化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中國學者的著作,大多是非常綜合的,一部《論語》,囊括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學思想、教育思想、心理學思想、倫理學思想等內容。而西方的學術著作,一般是分門別類的,如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著作是《工具論》,心理學著作是《論靈魂》,美學、藝術理論方面的著作則以《修辭學》、《詩學》為代表,此外還有《政治學》、《雅典政制》等政治學方面的著作。在物質文化方面,以北京故宮、曲阜孔廟為代表的中國建筑,具有鮮明的完整性,而西方的建筑則頗具錯落有致、不拘一格的情趣。

語言思維的分析性與精確性是相輔相成的。為了更加精確,必然要求具體分析;只有具體分析,才能更加精確。它們表現在藝術創(chuàng)造上,是求真與再現。西方的藝術家們?yōu)榱税讶梭w畫得更逼真,往往在人體解剖學上下功夫,他們力圖再現藝術創(chuàng)造的對象。古希臘、羅馬藝術家們的雕塑品,使當代藝術大師們嘆為觀止;達·芬奇的畫蛋的求真態(tài)度,已成為婦孺知的美談。這種真的、再現的藝術是符合西方之審美觀的。亞里士多德就說過:“維妙維肖的圖象看上去卻能引起我們的?!蔽鞣剿囆g的特色,就在于這種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貌的真實感。

形象思維的整體性與模糊性表現在中國人的美學觀上是求似與超脫。中國的藝術家們不在求真上下功夫,而是追求一種“超真”的藝術效果;中國畫的特色就在這里,幾條線、幾點墨就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就是國畫大師齊白石老人所說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無獨有偶,司空圖早在《詩品》里就說過:“離形求似”,可見這是一個傳統(tǒng)。無論是中國的畫,還是詩,總能給人一個無限想象的天地,使人們回味無窮?!拔赌υ懼?,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苕溪漁陷從話》前集,卷十五)坡對王維的定評,一語道破了中國藝術的特色。其實,在中國藝術史上,何獨王維的詩是如此呢?“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這不正是一幅用飽醮憂愁的筆墨描繪出的圖畫嗎?又何獨王維的畫是如此呢?敦煌壁畫中的佛像,那種既大智大悟,又天真純凈;既莞爾而笑,又莊嚴靜思的神態(tài),不正是一首絕妙的詩嗎?這都是中國傳統(tǒng)思維方式結出的碩果。

至于在科學技術領域,為什么中國在古代占優(yōu)勢,西方在近代占優(yōu)勢呢?這個問題迷惑過不少人,包括愛因斯坦這樣卓越的科學家也感到驚奇。我以為,這是由于中西不同的思維方式在不同歷史時期顯示出來的不同的優(yōu)勢。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首先明確兩點:第一,確切地講,科學不等于技術,前者是指一種以理論為主的學術體系,后者主要是指在實踐經驗基礎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第二,科技也是由技術創(chuàng)造向科學理論發(fā)展的,古代的科技形態(tài)以技術創(chuàng)造為特征,近代以科學理論為主要特征。既然古代科技形態(tài)的顯著特征即技術創(chuàng)造以實踐經驗為基礎,顯然中國人的形象思維會大顯身手,而西方人的語言思維就相對遜色了。所以,中國能夠成為四大發(fā)明的故鄉(xiāng)四大發(fā)明基本上是技術創(chuàng)造。

中國古代的科技著作,主要也是技術方面的,《天工開物》是宋應星對明代手工業(yè)生產經驗的總結,《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對中草藥的功能與用途研究的記錄。另外,中國學者在理論體系和學術概念上的潛在性、模糊性、玄奧性表現在哲學、美學等方面是別具一格的,但與生性精確的近現代科學理論背道而馳。這或許是近現代以來中國科技發(fā)展一落千丈的一個深刻原因。而以語言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的西方科學家,卻正是在這方面得天獨厚,故能在近現代科學理論的許多領域中獨占鰲頭。牛頓的力學、達爾文的進化論等科學理論體系在近代科技史上顯示出了語言思維在這方面的優(yōu)勢。

我時常有這樣一種想法:中國的科技形態(tài)基于人類的原始經驗,而西方的科技形態(tài)則是對人類原始經驗的轉折。原始思維研究證明,原始人具有超乎尋常的直覺能力和經驗積累。我認為,中國的方塊漢字和形象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延續(xù)了這種原始經驗,從而形成了中國的科技形態(tài);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語言思維則在一定程度上割斷了與原始經驗的聯(lián)系,使之另外開辟出一塊天地,從而形成了西方的科技形態(tài)。西方科技在現代社會的優(yōu)勢已為人們所共睹。其實,中國的傳統(tǒng)科技,尤其中醫(yī)學,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有待人們去發(fā)現、去挖掘。

綜上所述,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人類思維之樹上的兩朵奇葩,互有優(yōu)劣,各具獨特風貌,在歷史上爭奇斗艷,各領。因此,不能籠統(tǒng)地劃分誰好誰壞,貶低一方,抬高一方。那種貶低方塊漢字和形象思維、抬高字母文字和語言思維的論調,事實證明是站不住腳的。

二、哲學與宗教

哲學與宗教是文化的更深的層面,而二者之間的關系又反映了各個文明的不同風貌。在我看來,哲學和宗教的含義,是一個需要重新界定的前提性問題。這兩個概念都來自西方,所以,一般人觀念中的哲學與宗教,都是西方意義上的哲學與宗教,可謂之狹義的哲學與宗教。以這種狹義的哲學與宗教來考量中國的學術思想,嚴格地說,中國既沒有哲學,也沒有宗教。如果一定要以這個意義上的哲學與宗教來分析中國學術思想,我們當然可以找到類似于西方的哲學和宗教。依此,或許可以這樣說:西方思想的特質在于哲學與宗教相分離,印度思想的特質在于哲學與宗教相合一,而中國思想的特質在于以哲學代替宗教。各國的宗教都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問題,但在中國,哲學就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問題,不需要宗教來扮演這一角色。中國哲學通過兩條途徑來安頓人生,一是自然,二是人自身,它們又往往交織在一起。由于它們都為人生而設,所以都具有人文主義特點。就此而言,我們又可以說中國哲學的特質是人文主義。

不過,我們尤其應該注意到,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有自己獨特的風貌。按照西方的標準來討論中國的學術思想,是不客觀的,也是不公正的。所以,我們應該打破西方中心論的束縛,在更超越的層面上去理解哲學和宗教,對這兩個概念從廣義上進行重新理解和詮釋。我想,如果把“哲學”看作關于世界根本觀點的學說、關于對存在問題的思考,如果把“宗教”看作關于人生的學說、關于信仰的體系,那么,那么就可以說中國思想具有哲學和宗教的兩重性;它既是哲學,也是宗教。中國思想立足于人自身,所以這種哲學是人文主義的哲學,這種宗教也是人文主義的宗教。

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這種特質,是殷周之際經過一場以人為本位的深刻的宗教反思和批判運動形成的;這場思想風暴,標志著中國哲學的建立。也就是說,中國哲學是從探究人的本質即人性(德)開始的。透過這場宗教批判運動我們可以發(fā)現,中國哲學是從原始宗教中轉化出來的。

西方的情況完全不同。西方哲學盡管也萌芽于宗教,但它是從探究客觀世界開始的。所以它的最初形式是自然哲學,然后才轉向人,從而具有人文主義性質。不可否認,西方早期的這種人文主義和中國早期的人文主義有許多一致之處。例如,倫理學一度成為古希臘哲學的主要課題,研究形上學是為了解決道德問題。這和先秦哲學家的思路不謀而合。

中西哲學不但出發(fā)點不同,而且發(fā)展進路迥異。希臘哲學沒有經過殷周之際那樣的宗教反思和批判運動,這就為宗教留出了一定的空間。所以,在希臘哲學發(fā)展的后期,哲學終于和來自東方的宗教合流了,由此導入中世紀。然而,正是由于西方沒有經歷過殷周之際那種宗教反思和批判運動,所以西方的哲學和宗教始終稟性各異。其哲學是理性的、人文主義的,其宗教是非理性的、神本主義的。終于,經過文藝復興運動,哲學與宗教又一次分道揚鑣了。就這樣,西方重新確認了久違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并跨入近現代社會。可以說,西方的近現代文明是西方人的思想從中世紀的枷鎖中掙脫出來的結果,所以它表現出對中世紀激烈批判的意識。

但是,由于經歷了殷周之際的宗教反思和批判運動,所以從那時起,中國的思想就一直是人文主義的。正因如此,中國沒有中世紀,也不存在什么封建社會,就象不存在奴隸社會一樣。也正因如此,中國人沒有必要從中世紀的枷鎖中掙脫出來,重新認定人文主義傳統(tǒng),因而也不可能象西方那樣經歷文藝復興運動。

多少年來,在西學的一片凱歌中,學者們千方百計地用馬克思的五種社會形態(tài)來對中國歷史進行分期,費盡心思地尋找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運動,煞有其事地猛烈批判中國的封建主義、****主義,……所有這一切,皆跡近無的放矢。誠然,中國古代社會有它的弊病、有它的缺陷,甚至嚴重的弊病和缺陷。然而,這就是封建主義嗎?這就是****主義嗎?對此,需要重新考量。我想,中國古代至少沒有西方那種封建主義和****主義。如果說中國有西方意義上的****主義的話,那應該是斯大林主義傳入以后的事情,而是其頂峰。所以,中國的許多問題,我們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直面現實,不要總是把賬算到古人的頭上、總是把祖宗當作替罪羊、總是王顧左右而言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切實地提高自己,發(fā)展社會。

三、形上學

形上學不但是某種哲學的核心,也是某種文化系統(tǒng)的核心,所以它最能反映一種學術思想的特點。

形上學所探討的最普遍的存在是超越一切的,是與現實世界無對的。這就是說,它完全由人心所設。這樣,我們就無法回避心這個概念。

上文談到,心包含生命之心和認知之心兩個層面。我認為,相應地形上學也有兩種類型,即生命形上學和認知形上學,它們分別由生命心和認知心所構造。前者乃生命根本特質的投影。哲學家們把他們對心(或者說生命)根本特質的體悟和把握投射到最高形上概念上,然后用它來規(guī)定心、安頓心。后者乃客觀世界根本特質的投影??陀^世界的根本特質首先投射到認知心,然后又由認知心投射到最高形上概念上。

由于哲學家們對生命根本特質的體悟和對客觀世界根本特質的認識各有不同,故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形上學和認知形上學。黃梨洲說:“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盵6]這里,我要接著他的話說:存在(最普遍的存在)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既然最高形上概念為心的投影,所以,存在的本體,也就是心的本體;“工夫”的不同,決定了心之本體和存在之本體的不同。“工夫”,當然是心的工夫。

中西傳統(tǒng)的形上學屬于不同的類型。西方哲學一開始就是一種“愛智”的學問,由此形成的亞里士多德以后的西方傳統(tǒng)形上學的主流是用科學性的概念、判斷、推理的理論知識體系來把握的,這當然是一種認知形上學(前蘇格拉底哲學或有所不同)。

中國哲學一開始就立足于生命的價值,因而其傳統(tǒng)形上學的主流是生命形上學。儒道佛三派形上學的最高范疇分別為天、道、真如,這些范疇的實質分別為善、自然、空。就是說,三派對生命根本特質的體悟分別為善、自然和空。不過,宋明新儒學中的程朱一派的形上學則是一種認知形上學。它雖然聲稱其最高范疇“理”具有普遍性,但在實際論證中更側重社會人倫的一面,所以與西方的認知形上學有所不同。

既然生命心的功能是對其自身的體悟,所以它既是主體,又是客體,而歸根結蒂它是主體性的實際承載者。這正是中國哲學主客合一特點的根源。與此相反,對象化是認知心的鮮明特征。它總是把客觀世界作為對象去認識;即使對自身,它也是先將其對象化,然后再去認知。換言之,認知心與客觀世界本來二分。另一方面,認知心與作為主體性實際承載者的生命心與本二分。這就導致了西方傳統(tǒng)哲學主客二分的特點。

由于中國哲學脫胎于早期宗教,所以它難免帶有中國早期宗教的特征。就象在原始宗教中人的命運是由天所賦予的一樣,在中國哲學中,人性也是由天、道等最高形上實體賦予,從而內在于人自身的。這一點,也是與西方形上學大相徑庭的。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近代以來尤其現代以來懷疑、否定傳統(tǒng)形上流的實質,在于對認知形上學的背離和對生命形上學的靠近。這樣,一些西方哲學家自覺地從中國哲學中吸收養(yǎng)分也就不足為怪了。

以上從三個由淺入深的層面分析了中西學術思想的特點。事實上,這三個層面是相互關聯(lián)的。

參考文獻

[1]黑格爾《邏輯學》,第7頁,商務印書館版。

[2]杜威《思維術》第174頁,中華書局1933年版。

[3]《語言與語言學詞典》第20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版。

[4]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第3頁,商務印書館版。

第9篇:邏輯思維的四大特征范文

課程文化是教育家文化的核心,是教育家文化實踐的主要途徑。在教育家文化指引下,學校著力建設了課程文化,建立“設計課程就是設計學生未來”的課程價值觀,確立了“每一門課程都是需要,每一個學生都是唯一”的課程理念,把“讓每個學生擁有自己的課程表”作為課程建設的方向。課程建設的基本模式為“規(guī)范+選擇”,建設策略為垂直充實和水平充實,實施途徑為“四大整合”。構建“生成性、多元性、選擇性、發(fā)展性”的學校課程體系,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為每一個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fā)展奠基。課程整合是實現輕負高質、解放學生的有效途徑,是滿足學生需求、發(fā)展特長愛好的孵化器,也是幫助學生體驗學科關聯(lián)、進行知識創(chuàng)新重組的催化劑,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個性成長。基于課程整合,開展“四大整合策略”,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打破不同文化、不同領域的壁壘,跨越不同學段、不同學科的邊界,設計兼具深度和廣度的課程,設置有生活氣息的課程,促進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技能。建立拓展課程體系,建立完全的無邊界課程。按知識拓展、特長培養(yǎng)、課題研究、項目實踐和活動體驗五大類別,共開發(fā)校本課程近200門,編纂有計30萬字的《校本課程說明書》,每學期有40多門精選課程供學生網絡選課。在課程構建中全員參與、全程參與、自主參與的“三參與”模式,曾被《中國教育報》報道。

二、創(chuàng)新學習文化: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

“自主學習、深度思維、學用結合”的學習文化是教育家文化的基本特征。通過各種實踐,促進學生、教師和家長多思、好問、博學、創(chuàng)新。把自主學習、深度思維和學用結合的追求融進課程,通過課程整合提供促進個性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內容;融進思維課堂,建立對應的教學模式,融進學校環(huán)境文化建設、圖書館讀書、社區(qū)實踐活動等,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創(chuàng)新課堂文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培養(yǎng)的主渠道。學校提出建設“思維課堂”,其核心內涵是“問題導學,深度思考”,其主要目標是“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批判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其文化特質是“鼓勵挑戰(zhàn)和創(chuàng)新,包容錯誤和失敗,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相結合,質疑探究與動手實踐相結合,激勵思維的獨特性,強調反思的深刻性”。思維課堂的包容、自主的文化氛圍是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問題導學的合理方向是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保障,深度的思維活動是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關鍵。課堂中,教師或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結合學科內容,提出想深入研究的問題;關注社會熱點,提出對比研究的問題?;顒拥拈_展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每個學生能夠自主表達觀點,學習中不同觀點的“交鋒”和相互借鑒成為常態(tài)。在集體展示中聚焦學科體系,對問題的探究和解決在發(fā)散和聚合間靈活切換,提倡思辨,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聚合思維和邏輯思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創(chuàng)新環(huán)境文化:涵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格

學校歷史文化、校園文化、班級文化、教育家型教師文化共同構成了學校的環(huán)境文化,一切為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是滋養(yǎng)學生成長的重要基礎。創(chuàng)新歷史文化環(huán)境。傳承學校三大文化傳統(tǒng):書院文化傳統(tǒng),繼續(xù)以“道”為核心的人文精髓,濡養(yǎng)今日的書香校園和詩意校園;革命文化傳統(tǒng),繼續(xù)民族精神和集體主義教育,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追求;海洋文化傳統(tǒng),繼續(xù)“多元、包容、開放”的文化思考,不斷拓展現代教育的視野。創(chuàng)新學校文化建設,營造支持成長的和諧環(huán)境,是學校一直以來的追求。文化環(huán)境是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基礎,校園是創(chuàng)新人才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靈動的校園文化,能夠解放、呵護學生的身心,保護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形成創(chuàng)新人格,讓學校成為創(chuàng)新人才萌發(fā)的溫床。培育教育家型教師文化,開發(fā)“四梯四力”教師專業(yè)標準,把創(chuàng)新導學和關愛學生定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內容,重塑價值觀、人才觀、教育觀,以教師的價值導向、情感關注、過程陪伴、成長激勵,推動學生成長。學?!爸氐谰礃I(yè)、崇實惟新”的教風,“三個論壇”(專家論壇、名師論壇、青年教師成長論壇)的開設,“鳳岡青年聯(lián)合會”“讀書會”等學習型組織的建立,“明天教育家工作室”、學術委員會、文化工作室的誕生,學科對話教研、中外合作教研的開展等,形成了探索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理念成效:教育家文化下的“南中質量”

(一)活動推進,陽光成長:人才是“長”出來,不是“教”出來的以“陽光、服務、責任”為主旨的德育主題活動。兩年來,開展公民教育、契約精神教育、社團文化行動、綠色網絡行動、快樂家訪行動、幸福家長行動和“中華民族魂”等主題文化教育系列活動,推動學生陽光成長。以“詩社、詩刊、詩歌網、詩歌節(jié)”為載體的詩教系列活動。我校詩社為全國百佳,詩刊為全國中學生文學社示范社報刊,詩網是全國第一家專門性中學生詩歌教育網站,詩歌節(jié)一年一屆,詩教是常態(tài)課程,一批小詩人在校園里脫穎而出。以“南中大講堂”與“讀書廣場”為常態(tài)的書香活動。共開設講座200余場;每年度進行書香學生、書香教師、書香班級的評比,以“國學修身”等為代表的特色課程活動。國學修身課程,自編了30余萬字的校本教材;“CPS”等德育綜合課程,每年有3千人次的學生參與實踐;辯論、戲劇等社團品牌課程,辯論社獲深圳市中學生辯論賽四連冠,戲劇社獲深圳市中學生首屆名著新編短劇大賽一等獎,創(chuàng)意社獲中國創(chuàng)意年度大賽一等獎等。以美術體育為代表的特色藝體活動。近兩年共向高校輸送藝術、體育專業(yè)學生近百名,先后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美院、北京電影、中國傳媒、浙江大學等名校錄取,近兩年本科率高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