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

第1篇: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體育 課余訓練

中學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田徑訓練作為中學課余體育活動的一項特殊組織形式與活動,在促進中學課余體育鍛煉,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熱情,促進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發(fā)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體育人才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如今提倡青少年身心健康,我們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學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田徑訓練水平,應該是我們中學體育老師深刻思索的問題。

一、現階段中學體育課余訓練的困惑

1、學生課業(yè)負擔重,訓練的系統(tǒng)性得不到保證,這是直接困擾體傳校田徑課余訓練的最主要原因。

中學階段特別是高中階段(15—17歲)時期應是具有田徑才能的運動員展露頭腳的時期,也是運動成長具有極為重要的專項訓練階段。此階段的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都將大大增加,唯有如此才能為運動員今后取得優(yōu)異成績打下堅實基礎。然而這時期正是高考制度下最為繁重的時期,文化學習和課余訓練產生了激烈的矛盾。由于社會環(huán)境、升學就業(yè)壓力迫使課余訓練讓步,運動訓練時斷時續(xù),甚至是被迫中斷課余訓練。主動訓練的系統(tǒng)性難以得到保證。

2、地方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對青少年競技體育運動不重視,是中學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田徑課余訓練發(fā)展的最深層原因。

現如今,城鄉(xiāng)的體育設施依然落后,全民的體質測試水平,特別是青少年體質依然下降。其根本上在于地方各級政府及教育的主管部門對體育不重視,更何況課余的體育訓練了。田徑運動是最為彰顯人的能力與價值的一項運動,受眾廣,參與人數多。然而在現階段中,青少年田徑比賽隨意更改,推遲,取消,特別是在教育系統(tǒng)內普遍存在的。沒有形成規(guī)范合理、系統(tǒng)的田徑比賽制度,運動員和教練員的積極性大為挫傷。

3、各運動項目對運動等級評定的不一致性導致田徑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課余訓練中參訓運動員的積極不高。

在青少年體育競賽中,球類項目比賽運動員技術等級評定是根據本次比賽的等級和球隊所獲的名次而定的,其標準是浮動的,有太多不確定因素。田徑競賽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是明文規(guī)定的,成績是電子計時的,都是客觀、準確的。懂體育的人都知道田徑項目及其它計時項目運動員技術等級是較球類項目來說是最為可靠的。各項目對運動等級評定的不一致性,導致運動員在升學進入高校單招考試中的不公平,影響了田徑運動員今后的發(fā)展。

4、教練員工作負擔重、專業(yè)性不強、訓練效率低。

現階段中學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田徑課余訓練的教練員都由體育教師擔任。由于既要完成好教學、教改任務,又要兼顧田徑課余訓練;既要上好體育課,提高廣大學生身心健康,又要選好、訓練好運動員,展現他們運動潛能,身心疲憊。另外田徑課余訓練和田徑體育教學應屬于不同專業(yè)領域的兩個范疇,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和科學,隨著科技發(fā)展,科技在田徑運動訓練中的比重越來越大。

二、提高與改進中學體育課余訓練的措施

1、提高思想認識,堅持“體教結合”,各部門協(xié)調配合,促進中學體體育傳統(tǒng)學校田徑訓練發(fā)展。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guī)定:“學校應當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開展課外體育訓練和比賽,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體育后備人才”。主體性教學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中學體傳校田徑課余訓練實際上就是使具有田徑特長的中學生運動員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具體形式與內容?!瓣P注每一名學生發(fā)展”、“以生為本”是主體性教學的核心內容。各個部門只有真正認識到改進與提高中學體傳校田徑課余訓練,不僅是國家體育后備人才和學校體育發(fā)展需要,而且也是具有田徑運動天賦學生運動員的內心需求。我們發(fā)揚體育部門在科技和經驗方面的優(yōu)勢,堅持“體教結合”,通力協(xié)作,才能為中學體傳校田徑課余訓練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與平臺,為其健康發(fā)展提供可靠保證。

2、完善中學體傳校田徑課余訓練規(guī)章制度,確保田徑課余訓練工作有效務實。

完善的中學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田徑課余訓練的規(guī)章制度包括有:《田徑課余訓練考勤制度》、《田徑課余訓練備課制度》、《田徑課余訓練賽前集訓制度》、《田徑課余訓練參賽制度》、《田徑課余訓練運動員補課制度》、《田徑課余訓練獎懲制度》等等。只要是科學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我們不怕訂得細,細而不亂、細而不繁,因為這都是為促進田徑課余訓練發(fā)展的,都是為確保教練員和運動員的主體性得以充分發(fā)揮的。只有在完善的中學體傳校田徑訓練規(guī)章制度的保證下,生動活潑,科學有效的田徑課余訓練局面才能得以展開。

3、減輕教練員工作負擔,加強專業(yè)培養(yǎng),提高訓練的有效性。

中學體育傳統(tǒng)學校的領導應按照國家有關要求,核準該校田徑課余訓練教練員的工作量,在體育教學方面不能和其他教師同等對待。田徑課余訓練是一項專業(yè)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與正常體育教學差距很大,運運員的肌肉類型,機能發(fā)展規(guī)律,素質敏感期,個性特點,運動技術的經濟性等等都是體育教學中不曾深入了解的知識。更何況隨著科技發(fā)展,田徑訓練的科學性不斷向前發(fā)展。田徑課余訓練教練員固步自封,閉門造車是絕對不能的,必須加強專業(yè)培訓,了解運動訓練領域的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和科學的訓練方法,并且不斷總結經驗,整合原有的訓練理論,研究探索適宜不同運動員,不同項目類型的科學的訓練理論和方法,提高田徑課余訓練的有效性。

4、加強對青少年體育競賽管理,嚴格運動員競賽參賽制度,確保競賽的公平。

第2篇: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論文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和數理統(tǒng)計法對豫東農村中學體育傷害事故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經分析認為男女同學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差異明顯;體育競賽是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比率最高的運動形式;體操類項目是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最多的項目。

近年來,頻發(fā)的中學生體育傷害事故,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難點問題,同時也成為困擾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大頑癥。在學校傷害事故中,體育傷害事故占有相當的比例,這是因為,學生在學校必定要參加體育活動,而學校體育一般是以學生為對象,對抗性強,極具競爭色彩的活動,加之未成年人的身體結構和生理機能尚未成熟完善,他們的基本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較低,在學校體育活動中易發(fā)生傷害事故。事故在給學生本人及其家庭帶來終身不幸和痛苦的同時,也給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造成教學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研究豫東地區(qū)中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的現狀和形成原因,有利于強化學校體育工作的法律保障,減少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推動“陽光體育運動”實施和“健康第一”教學指導思想的落實。

1研究對象和方法

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研究法對隨機提取的商丘、開封和周口3個地區(qū)50所農村中學1000名12歲至18歲的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界定

學生體育傷害事故是在學校組織實施的校內外體育活動(包括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和課余體育訓練),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體育場、館和其它體育設施內發(fā)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運動損傷是運動中由于外部或內部的力量或暴力造成的身體損傷或持續(xù)的創(chuàng)傷,一般包括肌肉拉傷、關節(jié)扭傷、運動擦傷等。運動損傷應當包含在體育運動傷害事故內,運動損傷只是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一種。在區(qū)分輕微、嚴重傷害時,不能主觀判斷,而應當根據醫(yī)院的診斷來判定。

2.2豫東農村中學體育傷害事故現狀分析

2.2.1豫東農村中學體育傷害事故頻數分析。在979名調查對象中,其中男同學532名,其中發(fā)生過體育傷害事故的有239人,女同學447人,其中發(fā)生過體育傷害事故的93人。曾經發(fā)生過1次體育傷害事故的學生有169名,占所有調查學生的17.3%,其中男同學98人,占所有人數的58.0%,女同學71人,占42.0% 。60名同學曾經發(fā)生過2次傷害事故,占所有調查學生的6.1%,其中男同學40人,占所有人數的66.7%,女同學20人,占所有人數的33.3% 另外有103名同學發(fā)生過多次體育傷害事故,占調查學生總數的10.5%,其中男同學101人,女同學2人。上述數據顯示,豫東農村中學生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的幾率相對較高,并且具有相當高的頻數,占了調查學生的33.9%。男女同學的體育傷害事故比例相差很大,特別是在多次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中,男女生差異極其顯著。

2.2.2豫東農村中學體育傷害事故組織形式。調查顯示,豫東農村中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次數最多的體育運動形式是學校組織的體育競賽,占46.0%,其它依次為學生社團或俱樂部自發(fā)組織的課外體育活動或鍛煉、學校組織的校外體育活動、體育課堂教學、學校組織的課余體育訓練,分別為23.6% ,12.3% ,10.6%和7.5%。研究結果符合體育運動的規(guī)律,體育競賽對抗性強、競爭激烈,尤其是學生喜愛的同場競技類項群的籃球和足球比賽中,學生身體接觸較多,活動強度大等特點,這也說明學生在體育競賽中最容易發(fā)生意外傷害事故。

2.2.3豫東農村中學體育傷害事故活動形式分析。目前豫東農村中學都是執(zhí)行新課標下的《體育教學大綱》,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體育教學內容也就是廣大中學生最經常參加的體育活動。通過調查顯示,體操技巧類項和體操支撐跳躍類項目是豫東農村中學最容易發(fā)生傷害事故的體育活動項目,占所有體育傷害事故的26.5%,原因可能與該項目自身特點有關,另外學生在練習中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以及保護等措施不夠造成意外傷害有關。后面依次是足球、籃球和田徑,分別為22.4% ,19.1%和16.8%,同場競技類項群的項目最大特點就是身體對抗多、競爭激烈,使事故發(fā)生時防不勝防。

2.3豫東農村中學體育傷害事故的對策

2.3.1強化防范意識,落實體育安全防范措施。思想上樹立積極的防范意識,是做好預防工作的前提。豫東農村中學體育教師應樹立起積極的防范意識,把預防體育傷害事故的工作列入學校體育工作日程。學生是安全工作的主體,學生自我防范意識高了,才可大幅度降低學生體育傷害事故。另外體育教師應充當“體育安全教育知識”宣傳員的作用,爭取讓所有的學生都從體育教師處獲得“體育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重點講解常見運動損傷的防護和體育保健的常識;并讓學生知道,身體素質條件、飲食狀況、睡眠質量與體育活動的關系極為密切,從而使學生建立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和運動的習慣。

2.3.2加強學校的安全教育、管理。首先依據有關規(guī)定,對于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體育場館、場所配備數量足夠的、合格的安全保障人員,如保安人員、消防值班人員等。其次是要加強師生的安全教育,認真貫徹“預防為主,教育先行”的方針,高度重視和切實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特別是要加大體育競賽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各級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成立學校體育競賽組織委員會,要責成有關老師和學生專門負責體育競賽的安全管理問題。組委會成員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向學生介紹安全參賽的要求,以及參賽的道德規(guī)范,使學校體育競賽走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和文明化。最后是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安全工作責任制度。為確保學校的體育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應建立健全以分管校長為首的分級負責的體育安全管理保證體系,使體育安全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專管成線、群管成網、責任明確、協(xié)調配合、齊抓共管。成立校體育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體育安全工作,規(guī)劃學校體育安全工作總目標,建立體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評價各部門體育安全工作的成績。

2.3.3提高教師自身實力和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體育教師是防止學生受傷的第一防線。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的主要組織者實施者,對學生體育傷害有直接的責任。體育教師首先要加強師德教育。體育教師要高標準,嚴要求,自尊、自愛、自律、自信,教師應成為學生最直觀、最親近、最有效、最利于效仿的楷模。其次體育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教材教法,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體育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教法,制定合理的學年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在課堂上采取合理的教法,科學地安排練習順序。最后就是教師要掌握簡單的傷害事故的處理措施。在體育教學、訓練中學生發(fā)生意外傷害事故,教師應充當第一救護人,及時處理事故,將損失減到最小。

2.3.4健全學校的衛(wèi)生保健制度,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學校要有合格的保健教師,并且建立學校的衛(wèi)生保健制度。同時根據學生身體狀況安排活動建立學生健康檔案,掌握學生是否有特殊體質或某些不適宜劇烈運動的疾病,以便在安排有關活動時加以嚴格控制。學校應要求家長定期為學生作體檢,以保證學生在校參加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安全。加強保健教師和體育教師的溝通和聯系,以便體育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不過在實施過程中,學校體育教師出于職業(yè)的需要可以了解,但是要注意為學生的疾病保密,以免造成對其隱私權的侵。

3結論

3.1豫東農村中學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頻率占所有學生的33.9%,發(fā)生過2次以上體育傷害事故的占所有事故的16.6%。男女同學的事故發(fā)生比率分別為43.0%和18.7%,男女同學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比例相差很大,特別是多次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中男女生差異極其顯著。

第3篇: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中小學 課外體育鍛煉 組織 管理

我國啟動“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是新時期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戰(zhàn)略舉措。這一活動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陽光體育的抓手作用,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形成濃郁的校園體育鍛煉氛圍和全員參與的群眾性體育鍛煉風氣,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和學生的需求,這種形式逐漸顯現出不足之處,體育教學目標的多元化要求有更多的組織形式與之相適應。課外體育鍛煉是體育課堂教學的最好補充,充分利用好課外體育鍛煉,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一、 課外體育鍛煉的特點

1.健身性

健身性是學校利用課余體育鍛煉的本質特點。在這里的健身性是指體育活動是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質,有益于身心健康。

2.娛樂性

娛樂性指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可以而且應該得到快樂的心理體驗。學生的體育鍛煉是一種課余的、自愿參與的體育活動,非強迫性的體育活動。娛樂性是學生參加這種活動的必要條件,否則,他們就很難持久地進行這類活動。

3.全體性

課余體育應是體育教學課的延伸,當然也應該是全體學生參與的活動。

4.主動性

主動性是指學生在體育的深刻理解后表現出來的積極參與、持之以恒的特點。

5.靈活性

靈活性指體育活動方式和內容的多樣性的特點。在追求健身目標上,一個人對運動形式的選擇是可以多樣的。

6.藝術性

當前,藝術,特別是音樂、造型和舞蹈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我們的學校體育鍛煉中。實踐證明,體育活動中配以音樂,不僅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陶冶身心,使人的身體更健康。這種特點對學生有著極大的益處與吸引力。

二、組織與管理

1.“兩操”

堅持開展“兩操”活動。早操和課間操是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重點內容。通過“兩操”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和集體觀念,并起到增強體質和調節(jié)學生身心的作用,這對培養(yǎng)學生動靜結合,接受自然力鍛煉,消除腦力疲勞,提高學習效率起著積極作用,對造就校園嚴肅、緊張、活潑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十分重要。

課間操組織形式的改革。課間操的組織形式應圍繞課間操的目標,根據季節(jié)、氣候、學生人數、學校場地設施等情況,采用合操、分操、任意操、課間體育活動、課間跑步等各種組合形式。夏季以合操為主,采用單操輪換模式用音樂和操型變化調控;春、秋兩季合操與分組活動相結合;冬季以分組活動為主,增大活動量。

2.業(yè)余運動隊訓練

加強專項運動隊的訓練,在開展群眾性課外活動的基礎上,應集中挑選在某一專項上有特長的學生組成運動隊,并加以科學的訓練,以提高本項運動技術水平,更好地促進群眾性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同時也為各班培養(yǎng)一批體育活動骨干,以促進各班級體育活動的開展。

學校領導既要重視體育特長生的訓練,又要重視體育特長生的學習。班主任、任課教師和體育教師要對體育特長生齊抓共管,綜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每學期開始、期中、期末召開聯席會,班主任、任課教師、體育教師分別介紹思想表現、學習情況、訓練情況,做到對每個體育特長生的各項情況心中有數,便于齊抓共管。分管校領導也參加聯席會,便于掌握情況,協(xié)調工作,以進行綜合管理。

3.體育競賽

舉行各類體育競賽,通過舉辦全校性的體育競賽,可以調動全校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檢閱學生的體育活動技術水平,通過競賽,學生的組織紀律、班級之間的團結也得到了加強,集體主義精神得到了增強,而且各班的體育骨干也在競賽中鍛煉了組織能力,從而帶出一批體育活動的骨干力量。實踐證明,每次競賽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舉辦各種形式的競賽,可以促進體育活動的開展,豐富和活躍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情操。

學校群眾體育競賽內容與形式的選擇,應根據種地不同氣候條件、地理環(huán)境、民族習俗、狀況和社區(qū)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特點,綜合考慮科學性、實效性、趣味性、有恒性和適用性而又不泛競爭性等要求,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區(qū)特色的競賽體系,形成本校的傳統(tǒng)制度。

4.俱樂部

根據學校現有的條件和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打破原來的班級分組,實施年紀分組開放和實施一些普及性和興趣性較強的體育活動項目,采用單項俱樂部制,是課外體育鍛煉的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

各俱樂部由有體育特長的學生負責,為學生提供選擇自己的練習手段、練習強度、練習伙伴,創(chuàng)造自主練習的氛圍。聘請有體育特長的文化課教師進行輔導,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發(fā)自主進行體育活動的能力和習慣,使學生充分理解參加體育活動的必要性,結合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建立良好的體育生活態(tài)度,并獲得人際關系需要的滿足,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5.體育節(jié)

競賽是推動體育活動開展的有力手段,特別是當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提高之后,渴望競賽的欲望將會更加強烈,這就需要為他們提供用武之地。

第4篇: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民族高師院校;田徑運動會;改革;民族體育

一 問題的提出

在素質教育已經深入人心的時代,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增強學生的體質,但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的基本能力和習慣,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和思想觀念,掌握并學會運用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豐富課余文化生活,增強體質。多年來我們也一直在積極提倡開展小型多樣的競賽活動,但大多停留在一般性的口號上,缺乏有力的具體組織措施,未能形成規(guī)模和影響。學校舉辦的較大型的競賽,其內容也不外乎田徑、球類等項目,費時又費力,絕大部分的內容與形式沒有跳出競技體育的“圍城”,沒有走出新路子。在社會變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高校田徑運動會的吸引力和教育功能也日趨減弱。為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高校田徑運動會的吸引力和教育功能,有必要進行改革。

二 研究方法

1 訪談法:結合我院田徑運動會的狀況對有關專家、教師、運動員、觀眾進行調查,了解學院田徑運動會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 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從大量文獻中獲取相關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究。

三 結果與分析

1 比賽項目的設置與體育課教學內容不相符。民族高師院校的田徑運動會其項目的設置基本相同,都延續(xù)了競技體育的模式,項目有:短跑、中長跑、跨欄跑、接力跑、跳高等等。而體育課教學則是主要圍繞一些球類的基本技術、體操基本動作、素質測試和武術類的內容進行教學,基本沒有涉及到田徑比賽的所有項目,造成學生對田徑競技比賽項目的技術動作、技術要求、競賽規(guī)則不了解。

2 項目設置沒有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學校運動會是學校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的一個窗口,它集中體現了學校群體工作和體育教學工作的效果和質量,是學生展示體育運動能力的大舞臺,是全體學生的體育節(jié)日。但因為種種原因造成學校運動會項目內容設置的偏差,不適合全體學生身體鍛煉和體質發(fā)展的需要,競技性過強,技術難度過大,使全體學生參與學校運動會的積極性受到很大傷害,幾乎背離了學校體育的首要目標。如:跨欄跑、三級跳遠等,就一般學生而言,是很難達到這些項目的技術要求的。

3 競賽規(guī)程的制定沒有很好地貫徹全民健身的思想。由于比賽的項目多為競技體育的比賽內容,因此競賽規(guī)則的制定基本上采用競技體育的形式,要求較高,執(zhí)行規(guī)則嚴格,沒有充分考慮到基層學生的實際素質水平,競賽規(guī)程做了許多的限制,如:每單位參賽運動員人數作了限制,個人報項的項次作了限制等等,造成各系大多數學生不能參加比賽,違背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要求。在素質教育已深入人心的今天,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的能力和習慣。學校作為全民健身的一個重要場所,理應與全民健身計劃的要求相吻合,與社區(qū)體育、家庭體育、生活體育、康樂體育和終身體育等有機結合起來,但由于目前學校體育競賽的田徑運動會,其內容與形式基本都延續(xù)了競技體育的模式(當然競技運動項目中確有一些為學生所喜愛,具有一定的健身價值的內容,但是如果單純將群體競賽的內容局限于競技項目),確實難以完全達到促進全民健身體育活動開展的目的。

4 比賽的形式、方法過于競技化、專業(yè)化。傳統(tǒng)的田徑比賽延續(xù)了競技體育的固定模式,運動員參加徑賽先進行檢錄,然后預賽、復賽、決賽,田賽中前三次試跳(擲)結束,按照成績選出前8名進行后三次試跳(擲),比賽中裁判員老套地按照規(guī)則組織比賽,缺乏靈活機動,再加上運動員缺少比賽經驗,因而感到無所適從。多年來由于受傳統(tǒng)及思維定勢的影響,娛樂、趣味項目在高校運動會中也一直很少開展,這樣必然會使運動會顯得過分嚴肅而缺少熱鬧和歡樂。另外,學校運動會都保持和社會及各專業(yè)隊的比賽的內容一致,形式評分標準相同,偏離了學校體育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束縛了學生個人潛能的發(fā)揮,影響了一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以上因素,使學生產生了消極比賽的情緒。

5 裁判業(yè)務素質、業(yè)務水平低,工作效率差。民族高師院校運動會裁判員大都由體育專業(yè)的教師和部分學生共同擔當,學生裁判員人數占2/3以上,由于學生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基礎差,并缺少專業(yè)的培訓,學生對規(guī)則、比賽方法不熟悉,特別缺少相應的裁判工作經驗,在裁判工作中各裁判工作組不能很好地協(xié)同工作,常常造成誤判、漏判、錯判等現象。出現這些情況不僅會影響整個賽程,而且還會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情緒,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

6 比賽經費投入少。民族高師院校大都地處經濟落后地區(qū),教育經費投入較少,場地、器材、設施條件較差,因而,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有些難、險、重復乏味的項目很少開展或沒有教過,但在比賽時還是作為競賽項目讓學生報名參加,造成了教學內容與田徑比賽項目設置不一致。如:徑賽項目中的跨欄跑,田賽項目中的鐵餅、標槍、跳高等項目,造成在運動會中看到的是諸如不斷踢倒欄架和摔倒、方向不定的投擲、起跳不斷地犯規(guī)的現象。

7 比賽項目過于集中,缺少長效激勵的功效。田徑運動會一般為期2-3天,考慮到各高校擴大招生規(guī)模的實際情況,2-3天的田徑運動會已遠不能滿足廣大師生參加體育鍛煉與體育競賽的需求,同時也不能達到體育大眾化的目標。

四 建議

1 改革競技運動項目,面向全體學生。競爭是體育最顯著的特點之一,這一特點集中體現在運動競賽中,而學校體育競賽既要具有健身性與趣味性又要面向全體學生,否則將難以貫徹終身體育的宗旨,推動群眾體育活動深入廣泛持久地開展。這就要求結合學生特點與知識層面,富有創(chuàng)意地開拓那些簡便、有效、有趣的大眾化競賽項目。即非競技體育的比賽項目,如我院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的異程接力、8×200米接力、實心球投準等比賽項目,使學生在團結、競爭和快樂的氣氛中,既達到了強身健體的目的又受到集體主義教育,培養(yǎng)了競爭精神,促進了學生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的提高,達到了學校體育健身育人的目的。

2 引入民族體育項目。民族高師院校地處少數民族地區(qū),具有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資源,群眾基礎好,普及面廣,項目簡單、實用、易行,有些項目具有較高的健身價值。因此,可以選擇一些項目進入學校體育競賽。當然,選取的內容應當適合大學生生理、心

里特點,能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一方面要考慮它的健康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還要考慮項目的適宜地域、季節(jié)和本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在校內普及的情況。要根據“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整體健康觀,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

3 改進田徑競技項目,適應大眾健身需要。傳統(tǒng)的田徑競賽項目都以走、跑、跳、投等基本技能為基礎,對參賽運動員素質要求較高,必須有良好的技術和身體素質作為保證,如跨欄跑、鐵餅、標槍等,而基層運動會參賽的運動員水平都比較低,沒有經過嚴格正規(guī)的訓練,作為組織者應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和素質水平,合理選擇比賽項目,將一些難度大,技術復雜的比賽項目進行簡單化、實用化,降低其難度,使其更具有健身的價值。例如,我們增加的實心球投準,該項目除了具有趣味性、娛樂性外,同樣也具有很高的健身價值,運動員在相互配合完成比賽的過程中,除了要具備一定耐力素質外,還應該具有一定力量素質和身體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這對于普通的學生而言,只要平時加強訓練和準備,都能夠達到比賽所需的各項素質要求。

第5篇: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高中生 體育 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能力是當今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體育鍛煉對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研究,可以幫助學生在校期間更好地鍛煉自己,為將來畢業(yè)后更好地適應工作與生活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能力呢?

一、社會適應能力的概念

社會適應能力是指個體為了適應社會生活環(huán)境而調整自己的行為習慣或態(tài)度過程的能力。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是指學生對學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適應性的強弱表現,也就是學生隨著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二、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意義

(一)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規(guī)范意識,增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

在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參加運動競賽中,學生往往情緒高漲,潛意識和潛在的思想作風很容易完全的表露出來,而在規(guī)則、裁判、輿論以及精神文明規(guī)范等有效的教育措施下,學生就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規(guī)范的約束。學生的規(guī)范意識會逐漸增強,學生將逐漸學會在規(guī)范的約束中進行體育活動,而這種體育教學過程是在極為自然且生動活潑的運動中進行的,因此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體育教學有助于學生法紀觀念的形成,對學生的社會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心理承受能力

獨生子女在當今學生中所占比例相當大。由于家庭、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致使多數學生在身心發(fā)展方面存有缺陷。當他們在某一環(huán)境中遇到障礙或干擾使其動機不能獲得滿足時,如果處理不當,則會導致人的性格偏離正軌,影響以后的生活和學習。而克服障礙和挫折正是運動行為的一個顯著特征,同時體育的實踐性、技能性、競爭性和規(guī)則性的特點也決定了體育活動更多的表現為不斷遭遇障礙和挫折,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創(chuàng)新和提高的特色。因此學校體育教學不單純只是運動技能的傳授,對培養(yǎng)學生探索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同樣有重要的意義。

(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體育教學區(qū)別于其他學科教學的顯著特征就是學生學習的集體性。因此,體育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團隊行為具有其他學科教學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這種團隊精神對于大學生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通過集體項目的學習和競賽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步體會到團隊的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正確地交友、正確地處理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感受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團結友愛、關心支持、鼓勵幫助、尊重信任和理解體諒,這對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高度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

三、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能力的策略

1、注意發(fā)揮學生集體的自我教育作用

人對社會適應的很多方面,主要表現在是否適應身邊的集體。如果一人能融入身邊的集體,并在其中體現自我價值,那么,他就有了很好的適應社會的基礎。因此,集體是個人和社會之間的紐帶,而集體教育也是學生社會化的媒介。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自制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大小、已經具備的規(guī)范意識和評價能力的特點,組織恰當的團隊活動,盡可能地通過穩(wěn)定的或臨時性的學習小組、課余體育社團和課余體育競賽等形式,讓學生在自學自練、自己組織和管理的過程中,去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和矛盾,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競爭是推動人類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機制,學校體育教育在體現人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方面最具有說服力。

1)、體育競賽對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體育競賽是最直接,最不加掩飾的競賽方式,呼喚著人的本質力量。在體育競賽中,可以釀造一種緊張的競爭氛圍,激發(fā)學生對競爭的熱忱,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潛力,并在機會均等的條件下遵守規(guī)則,對學生個體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對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產生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

2)、在一些集體項目的競賽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如比賽,接力跑,體育游戲等活動中,讓同學之間互相理解、鼓勵、配合與支持,切忌埋怨、責備,使學生逐步認識到良好的合作才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感。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實驗表明:經常參加中等運動量體育鍛煉的中學生,在軀體化、人際化關系、抑郁、焦慮、敵對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明顯高于常人。體育鍛煉可改善心理環(huán)境,增進心理健康。體育活動的豐富性和課外活動的自主性,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鍛煉身體的重要途徑,而且在這些活動中通過與他人的接觸和交往,會使人忘卻孤獨、苦悶、消除不良情緒,從而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身體健康狀況。當一個人情緒低落或遇到不開心的事時,往往容易沖動,想要發(fā)泄。如果我們平時注意引導,通過轉移其注意力,改變發(fā)泄渠道,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6篇: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目前,在校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水平較高,再加上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嬌慣,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怕吃苦等不良習慣,而田徑運動恰好又是一項又苦、又累、需要較大毅力才能完成的體育運動,如何有效提升農村小學田徑訓練,作為一名基層體育工作者,在這方面也作了一定的思考,覺得以下幾個方面應予以重視:

一、加強宣傳,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認識

田徑作為奧林匹克家庭中最龐大的“家族”,田徑歷來是各屆奧運會的關注焦點,評判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運動競技水平,田徑成了一種標準。田徑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跑、跳,投,速度、彈跳、力量等,凡是運動科學所涉及的部分,在田徑中都能找到,田徑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運動,起源生活,作用于生活,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遠的文化內涵,田徑運動作為各項運動的基礎,也現代奧運會主要競賽項目,具有極高的競賽價值和欣賞價值,深受大家喜愛。因此,我們體育老師,首先自己要對田徑運動要熱愛,要深度熟悉田徑運動各項目,包括競賽的各項規(guī)則、欣賞水平等。然后,通過體育老師的講解,讓學生們了解田徑運動的特點、競賽形式、競賽規(guī)則、田徑運動的小故事、名人軼事等等,從而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從而提高他們的對田徑運動的認識。

二、培養(yǎng)學生對田徑訓練的興趣 ,增強團隊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鞭r村的孩子生性大多好動,平時參加的活動較少,對體育活動大多學生都抱著濃厚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加。但是長時期體育專業(yè)訓練,大部分隊員都覺得枯燥乏味,尤其是和的訓練,又非常辛苦。如何調動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是老師們感到棘手的問題。除了做一面鼓勵,表揚之外,我們通常采用的有效方法是:

1.展示體育魅力

課余體育訓練、體育競賽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鮮明的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在枯燥、乏味的小學田徑訓練中,我們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訓練內容盡量豐富多彩,具有趣味性,謹防挫傷隊員積極性,合理安排一些競賽活動,依實際情況在表揚、肯定的同時,運用適當的、適時的批評,展現田徑訓練的挑戰(zhàn)性。在校內通過墻報、圖片、電視等形式的宣傳工作,展現體育濃厚的內涵,及對他們身心及社發(fā)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滿足他們接受刺激、追求樂趣的需要。

2. 讓學生體現自我價值

給學生展示才能與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滿足學生展示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是提高小學生對田徑訓練的興趣,促使有發(fā)展?jié)摿Φ膶W生向訓練隊靠攏的重要條件。沒有學生談何訓練?為此,在學校內經常組織一些競賽,給他們以展示才能的機會,做好激勵機制等工作。學生從事體育競賽后,對取得良好成績和表現出優(yōu)良作風的隊員進行表揚和獎勵,使他們感到自己的價值,滿足他們體育運動中最普遍最強烈的需要——自我價值的需要,激勵其他隊員為優(yōu)良成績去努力拼搏,同時也提高了隊員在廣大學生中的地位,讓有天賦的學生向田徑隊靠攏。為訓練隊不斷有好苗子補充,形成梯隊建設打下基礎。

3. 寓“訓練”于“玩”之中

比如讓參加中長跑的隊員進行一次‘‘越野”比賽,看誰是“越野小能手”,這樣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勝心,感受到體育訓練的挑戰(zhàn)性,又提高了訓練成績。老師在秒表上做做“手腳”?!八汀币恍┏煽兘o隊員,讓他們嘗到訓練的甜頭,每次訓練的成績不斷的進步中,而且是“捷報頻傳”,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常常都以一個獲勝者姿念出現,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4. 樹立隊員間的團隊意識

加強隊員之間的凝聚力,讓他們?yōu)槟艹蔀樘飶疥牭囊粏T而感到自豪。彼此之間能相互鼓勵,“快樂著彼此的快樂,幸福著每個人的點滴進步”,讓他們“要我練”為“我要練”的快樂氣氛當中。

三、選好運動苗子,建立梯隊模式

成功選材就等于訓練成功的一半,有好苗就有出成績的希望。因此,教師應時時處處留意,并及時做好記錄。我們在平時工作注意觀察學生各方面身體素質,選取其中素質較好的苗子進行重點關注對象,并認真記錄,詢問學生父母身體特征,到達中年級后,及時對其進行初步培養(yǎng),通過專業(yè)項目,測試學生在哪方面有突出素質。

四、加強多方合作是農村小學田徑訓練的有效開展的最佳途徑

1.協(xié)調學生學習、生活、訓練之間的關系

在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時,為了訓練出較高的競技水平,也難免會或多或少占用一些時間,從而影響學生其它各科的學習。學生在學習與訓練兩者產生了矛盾。

如不能很好地解決此問題,小到影響訓練隊的生源問題,大到影響學生的終身。本著“一切工作為了學生”這一原則,作為體育教師,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力爭想辦法把此問題的負作用降低到最小,甚至可以向兩者相互促進的方面而努力。這里體育教師與各班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協(xié)調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我們與家長、任課教師要加強聯系,交流看法,及時了解隊員各階段的身心狀況,改進工作方法,讓學生能更好地訓練,健康地成長。

2.拉近師生距離,提高隊員思想認識

新時期學校課余體育訓練工作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和諧的、相互信任的。作為體育教師,體育不但要教給學生訓練方法,提高他們運動的水平,還要經常找他們談心,交流情感,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對他們學習生活多方面關心、照顧,使師生關系變得和諧。在田徑訓練隊中,我們要致力營造一的民主氛圍,給他們充分的自,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

3.換位思考,獲取家長的支持

第7篇: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1建立一支學生裁判員隊伍是高?;@球運動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眾所周知,籃球運動在我國是一項大眾喜聞樂見的健身娛樂活動。由于其簡易有趣,且活動方便,從而吸引了各年齡層的愛好者參與其中。尤其是在普通高校,籃球可謂當代青年大學生最為關注和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普及程度之高,遠勝于其他運動項目。同時,大多數高校都成立了籃球社團,并以社團為單位自發(fā)組織訓練和比賽。但隨著近十年來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在校生人數屢創(chuàng)新高。根據教育部2010年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普通本??圃谛W生人數已超過2230萬人,相比2000年556萬的在校生規(guī)模翻了逾4倍。在升學率逐年攀升的情況下,大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情更是有增無減,賽事活動日趨頻繁。在此條件下,負責學校體育工作的一線體育教師所承擔的教學任務也愈來愈重,根本無法滿足學校各級各類體育競賽裁判工作的需要。但可喜的是,在各高校青年籃球愛好者中,不乏具備一定籃球技術水平和籃球基本知識的學生,為籃球運動所具有的巨大魅力所感染。而且,他們每個人對籃球都懷揣著自己的夢想與激情,希望能夠在籃球場上展現自己的能力和風采。假如利用課余時間,從他們當中選拔和培養(yǎng)一批品德高尚、業(yè)務過硬的學生裁判隊伍,勢必將成為校園籃球主題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由此,既能緩解教師裁判人力的不足,同時也可提升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增進他們對籃球運動的理解,更可切實增強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符合高等教育培養(yǎng)全面素質型人才的需要。

2如何選拔學生籃球裁判員

2.1應了解學生的道德作風及個人修養(yǎng)籃球裁判員是球場上的法官,其主要職責就是要保證比賽在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下進行。因此,在選拔學生裁判員之初,應將學生的道德作風及個人修養(yǎng)作為首要篩選條件?;@球是一項身體接觸、力量對抗都十分頻繁的運動,且場上情況瞬息萬變,雙方利益爭奪非常激烈。這就要求裁判員首先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公無私的職業(yè)精神,在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的同時,力求做到執(zhí)法公正、準確無誤,絕不能有絲毫偏袒心理,最大限度地保證判罰的公正性和客觀性。由于大學生的思想傾向和行為習慣已趨于成熟和穩(wěn)定,為了能夠建立一支恪盡職守、作風優(yōu)良的學生裁判員隊伍,應優(yōu)先考慮在道德和品行上表現較好的學生作為培養(yǎng)對象。

2.2應注重學生的身體條件和體能籃球裁判是一項腦力與體力并重的工作,學生在具有甘于奉獻精神的前提下,其身體條件還應滿足一些具體要求。在籃球比賽中,裁判員作為比賽的法官,必須不斷調整和移動自身的位置觀察比賽,以便準確地掌握場上出現的各種情況,并做出公正的判罰。這就對裁判員的身體機能和體能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選拔學生裁判員時,應考察其身體各方面生理機能,內容包括視力、身高、體重、速度、耐力、反應等,這些都將直接關系到其日后能否勝任臨場裁判工作。

2.3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狀況由于在臨場工作中,裁判員要承受不小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而且一般來說,個體心理負荷的承受能力差異較為顯著。因此,在選拔過程中,心理素質水平的考察也十分重要。一名合格的裁判員需有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在激烈的競賽環(huán)境中,能夠保持良好的情緒和適宜的興奮性和緊張度,不能隨場上情況的變化而起伏。同時,注意力需高度集中,對場上出現的各種情況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相信自己能夠應對場上出現的任何情況,對關鍵場次關鍵球敢吹敢判。

3如何對學生籃球裁判員進行培養(yǎng)

3.1重視學生裁判的職業(yè)道德教育籃球裁判員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內容是公正執(zhí)法,而思想品德與職業(yè)道德構成了籃球裁判員的基本道德素質。當比賽中雙方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裁判員要以事實為依據,以規(guī)則為準繩,公正地做出判罰。如果執(zhí)法不公,就違背了裁判的職業(yè)道德,而失掉了準確,裁判工作必然成為眾矢之的。因此,首先應使學生牢記在臨場的執(zhí)法過程中必須保持公正、不偏不倚、認真對待比賽中出現的每一個細節(jié)情況。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作風嚴謹,態(tài)度和藹,果斷而熱忱。

3.2切實掌握規(guī)則理論的要義教師應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熟讀規(guī)則,重點解答疑難問題,并利用電化教學設備使學生對規(guī)則和裁判法有一個直觀形象的理解。規(guī)則是臨場裁判員執(zhí)裁的唯一依據,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要研究規(guī)則、理解規(guī)則和通曉規(guī)則的解釋。此外,在規(guī)則理論學習的同時,還應介紹現代籃球技戰(zhàn)術發(fā)展的最新趨勢,以使學生在臨場執(zhí)法中,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技戰(zhàn)術打法有所心理準備。

3.3規(guī)則理論需與實踐相結合在學生基本掌握籃球規(guī)則的理論知識后,可通過教學模擬比賽組織裁判實踐。首先應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場上裁判的跑動路線、選位方法以及鳴哨的技巧,熟練使用裁判手勢。其次,通過模擬特定比賽場景的方式,鍛煉學生臨場裁判的能力,培養(yǎng)場上意識,并可在實踐中派遣有經驗的教師同場進行演練和指導,使學生不斷豐富裁判經驗,以期最后達到獨立執(zhí)裁的水平。

3.4在實踐中逐步提高執(zhí)法水平由于籃球運動具有快速多變的特點,不僅要求裁判員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判斷能力、手勢和鳴哨的協(xié)調配合,還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尤其是在關鍵比賽中,現場觀眾人數較多,氣氛熱烈緊張,尤其在比分接近的情況下,更需要裁判排除干擾、秉公執(zhí)法。這就需要裁判員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多吹、多看、多思考。在學校舉行的各類籃球賽中,組織裁判學習中各方面表現較好的學生擔任裁判工作,通過正式比賽的鍛煉,提高判罰的準確性和控制比賽的能力,逐步達到獨立完成比賽執(zhí)法任務的水平。

3.5由裁判員向籃球競賽組織管理者的過渡為了提高學生的組織和管理能力,結合籃球裁判員的培養(yǎng),當裁判員的業(yè)務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可適時安排他們承擔校內各級比賽的組織編排、裁判以及管理等工作。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和培養(yǎng),使他們逐步由單純的裁判員向競賽的組織管理者進行過渡。

4小結

第8篇: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1.增強學生體育行為的主體性。不斷滿足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和運動鍛煉需要是大學體育教育的發(fā)展動力,而只有能夠真正促進人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的教育才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接受和認可。在傳統(tǒng)實踐教學中,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和運動鍛煉計劃時都過于重視體育教學的工具性,忽略了體育教育的人文價值,教學過程的技術化與程序化也使學生對大學體育學習逐漸失去了興趣和動力,其主體精神也逐漸喪失。而人文精神的滲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其開始關注、反思自身存在。同時也能夠有效緩解技術理性對人的統(tǒng)治,而體育行為的釋放也充分體現了大學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也不再局限于體育測量和比賽,還有健全的、進步的人文精神。

2.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協(xié)調發(fā)展。不同時代背景下,人們對體育運動的理解和需求也存在一定差異,體育源自于勞動、軍事和游戲,這也充分反映出了體育與人們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而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fā)展,體育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不僅增添了大量的體育項目,也發(fā)掘出了更多新穎的體育功能?,F階段,人們對體育的需求還局限于增強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方面,也有很多人將其作為社交途徑,通過參與體育運動來實現健身、健全人格等目的,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體育也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學體育是在理解和認識學生本質的基礎上開展的,其設立是為了滿足人們對體育的實際需求,以及促進體育本身的育人功能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大學體育教學強調,在對學生身體進行科學、全面的利用和改造的基礎上,還要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人格,以及對學生內心精神世界方面的引導給予充分重視,進而使大學體育教育的人文價值,能夠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與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過程中得到充分發(fā)揮。

3.提升體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體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根本邏輯是為了促進人們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充分滿足人的主體需要,同時也是大學體育教育的重要任務。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大學體育教育事業(yè)也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進而全面滿足社會發(fā)展不同階段的實際需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際關系疏離、道德素質下降和信仰危機等問題也逐漸突顯出來,而想要這些問題得到科學有效的解決,其關鍵在于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新穎豐富的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還要將體育的人文精神,以及合作思想等內容融入到體育教育與運動鍛煉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科學整合體育理念、精神,以及體育道德與規(guī)范,充分重視起對學生道德、人性和審美等方面的人文精神教育。

二、大學體育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途經

1.轉變大學體育教育理念。當前,大學體育教育一直受到工具理性的束縛,而這種工具性與形式合理性也掩蓋了大學體育的本真意義。因此,必須構建新穎、科學的大學體育理想,并將崇尚自由,以及科學與人文的有機結合作為新時期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及時轉變以技術和競技為主的教育理念,擺脫錦標性的功力思想,并巧妙整合體育教育理念和人的自由與尊嚴。各高校體育工作的重點也不能局限在增強學生體質方面,還要充分重視起綜合素養(yǎng)教育,注重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從而真正實現大學體育教育的知情意行有機結合,進而促進大學體育教育質量和效率實現逐步提升。

2.創(chuàng)新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當前,很多高校的大學體育教學模式還處于教師講解、示范體育動作,學生模仿、練習的層次上。這種教育模式雖然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但是卻無法使大學體育的獨特作用全面發(fā)揮出來,同時,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也往往制約了學生主管能動性的發(fā)揮,只是一直在被動的學習和接收知識。而大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過程中往往注重的也只是學生運動技巧和要領的掌握程度,卻常常忽略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沒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也使得學生的人文精神無法在體育教學中得到科學有效的培養(yǎng)。因此,各高校應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出更加科學的教育模式,采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模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比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型的拔河比賽,并指導學生來示范動作,也可以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體育運動項目,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科學全面提高。

3.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大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重要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正視自身在體育運動方面的不足之處,并懂得利用自身優(yōu)勢來彌補不足之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在體育運動方面的優(yōu)勢與不足,并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同時還要針對性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不斷調整教學內容,以及運動鍛煉方式,進而真正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也使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的潛能得到全面發(fā)掘,也讓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與定位。另外,教師還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精神與觀念。同時,對于學生市場出現的一些厭學、抵觸等情緒,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采用適當的處理和引導方式,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學習體育的樂趣和價值,從而吸引更多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濃厚興趣,全面提升人文精神。

4.開展新穎多樣的體育競賽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競賽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關鍵途徑。體育競賽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不斷增強學生的團隊與競爭意識,也使學生在體育競賽者獲得強烈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同時也能夠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樹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因此,高校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體育運動特點,開展更加適合大學生的體育競賽活動,進而使每個大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同時還要適當降低學生參與競賽的門檻,進而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科學的鍛煉。還要多開展一些女子運動會,并適當增加一些充滿趣味性的體育項目。比如,踢毽子、跳繩等項目。不斷提升女生的參與意識,開發(fā)學生潛力,進而使學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另外,還要適當的將體育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不同更新和改進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各高校還應該大力開展全民體育,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比如,可以設立體育俱樂部,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興趣愛好來選擇運動項目,并利用課余時間來參加體育俱樂部活動。男生可以參加一些籃球、足球項目的俱樂部;而女生則可以選擇一些瑜伽、體育舞蹈等項目的俱樂部,讓每位師生都能夠獲得自由的參加體育運動的機會。同時學校也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體育設施和場所,鼓勵更多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運動鍛煉,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三、結語

第9篇: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范文

學校體育學試題

課程代碼:00484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下列哪項是學校體育中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A.把人際關系的發(fā)展?jié)B透到學校各項體育活動中

B.激發(fā)運動動機,培養(yǎng)運動興趣,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C.發(fā)展學生身心健康

D.廣泛開展學校體育競賽,培養(yǎng)競爭與協(xié)作意識

2.人們自覺地克服困難并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是

A.情感 B.意志

C.注意 D.思維

3.以下關于學生身體形態(tài)說法不正確的是

A.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會出現兩次高速增長階段

B.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具有平衡性

C.身高增長的速度相對要比體重快,存在“身長體輕”的特點

D.學生在高速增長階段后,增長速度會逐漸減慢

4.下列哪項屬于學校體育結構要素的內容?

A.社區(qū)體育 B.勞動教育

C.德育教育 D.教育活動和家庭中的體育

5.實現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是體育課與

A.體育教學 B.社會體育

C.學校體育 D.課外體育

6.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應達到的總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的通稱是

A.領域目標 B.水平目標

C.教學目標 D.課程目標

7.下列哪個選項是學校體育目標的性質?

A.各階段共同性 B.具有目標的模糊性

C.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D.不同目標的聯系性

8.我國學校體育的本質目標是

A.增強學生體質 B.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C.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質 D.提高學生意志力和加強團隊意識

9.體育課的結構應遵循______規(guī)律。

A.新陳代謝 B.人體機能適應性

C.運動技能形成 D.學生身心變化

10.語言法的主要形式是講解、口令與指示和

A.口哨 B.暗示

C.口頭評價 D.反饋

11.下列哪項屬于常用的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方法?

A.反復訓練法 B.間隔訓練法

C.循環(huán)訓練法 D.游戲訓練法

12.下列哪個選項不是學校課余體育訓練與一般訓練的區(qū)別?

A.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業(yè)余性 B.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基礎性

C.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廣泛性 D.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專業(yè)性

13.課余體育比賽的方法有淘汰法、循環(huán)法、順序法與

A.間隔法 B.直接法

C.重復法 D.輪換法

14.下列哪項屬于對學生管理的內容?

A.改進學生錯誤動作 B.對運動技術的指導

C.對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 D.對體育器材的管理

15.體育教師在職培訓的三種模式是

A.崗前培訓、院校培訓和假期培訓

B.院校培訓、學位課程培訓和校本培訓

C.假期培訓、院校培訓和短期進修培訓

D.崗前培訓、院校培訓和校本培訓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判斷下列各題,在答題紙相應位置正確的涂“A”,錯誤的涂“B”。

16.體育教學過程的三個階段就是動作技能形成的三個階段。

17.人體只有承擔合理的運動負荷,才能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18.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應越大越好。

19.體育教學中,為顯示動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20.體育課結構一般分為準備部分、開始部分、基本部分與結束部分。

21.運動訓練的周期性原則是依據超量恢復原理提出的。

22.體育課程實施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是實施階段。

23.選擇體育教學方法時要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

24.技術評定屬于體育課的客觀評價。

25.重復練習法在兩次練習之間沒有嚴格規(guī)定的間歇時間。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6.持續(xù)訓練法

27.完整教學法

28.課時教學計劃

29.競技狀態(tài)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30.體育教學中教師運用的直觀法有哪些類型?

31.運用探究式學習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32.學校運動隊組建的程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