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

第1篇: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如何用藝術構建知識,在化學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他們促進作用。筆者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教學的切身體會。

一、精心設計課堂體現(xiàn)教學藝術

一堂化學課的效果優(yōu)劣,取決于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師素質的高低、師生雙邊活動的情況等因素,其中教學設計是主要的一方面。教師要善于改變知識的呈現(xiàn)和構建方式,激活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渴望和追求的情感,積極構求知、探究的課堂氣氛。

例如:在進行元素周期表的應用的教學中:1.課堂主線:①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科學史話】門捷列夫的預言,引發(fā)本課的“發(fā)現(xiàn)之旅”。②交流探討,通過分組討論提出可行的實驗方案,實驗論證,驗證假說。③合作競爭、小組匯報。④鞏固提高、深化理解:設置不同層次的練習達到對知識的鞏固和加深。⑤歸納小結、拓展引申。

2.課堂演練設置:小試牛刀趁熱打鐵大顯身手。

3.對課堂學生的評價:用激勵鼓勵措施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如“這個辦法妙!”“鼓掌”等。

二、提煉教學語言增加教學藝術

語言是教師的武器,語言藝術是課堂魅力的展現(xiàn)。首先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和飽滿的激情,你的眼神、聲音的變化、目光接觸、頭部動作和手勢及身體的移動、面目表情、自身修養(yǎng),都會感染學生,激發(fā)和點燃學生

教師語言藝術體現(xiàn)在:

1.抑揚頓挫的聲音和巧妙的肢體語言的結合。

2.語言精煉,具有科學性:描述鈉與水的反應現(xiàn)象則用:浮、熔、游、聲、紅。

3.流暢明快,具有邏輯性:總結鹽類的水解原理時采用編順口溜: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雙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4.活潑形象,具有啟發(fā)性:在H2還原CuO的實驗操作上采用:H2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

5.傳神生趣,具有幽默性:在講烯烴與氯化氫和水加成的主要產(chǎn)物時,氫原子的加在炭的位置采用:“錦上添花”。對于醇的消去反應(在加熱和濃硫酸作用下碳上—OH與鄰位碳上的—H消去生成烯烴的反應)的主要產(chǎn)物采用:“雪上加霜”。

語言的藝術會使課堂妙筆生花,課堂循循善誘,增加課堂趣味性,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

第2篇: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摘要: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勞動,成功的課堂教學就是教學藝術。教學的方法很多,不會定于一,也不需要定于一。每一位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有各自的風格,特點,獨到的本領。我明白:借鑒和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方法、經(jīng)驗,是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在教育事業(yè)中立于不敗之地的一種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目標 過程設計

我從教已經(jīng)二十八年了。二十八年來,僅有五年因為工作需要上小學數(shù)學外,一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雖然課上得不是很出色,卻有很多學生分班時都舍不得離開我,分到其他班去,又非要跑回來做我的學生,教育教學成績在同行中也是中上乘的。

回顧二十年八來的教學生涯,我對自己的語文課的評價是:自己教得比較滿意,學生學得有效果。下面結合個人語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是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設計與過程設計的。

一、我是這樣設計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

通常我先進行課前分析,然后設計適合自己和該班學生水平的教學目標。

設計教學目標時我遵循以下原則:

①設計的教學目標必須符合學科知識能力系列的規(guī)定以及單元目標意圖——教材分析。

②設計的教學目標必須適合教師自己的知識水平、教學表達能力和水平、教學應變能力等,不搞花架子——教師的教學藝術。

③設計的教學目標必須適合該班學生的水平,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都可以達到的,不好高騖遠。

因為我明白:別的教師的課上得再好,她不是我,她的學生不是我的學生,適合她和她的學生的教學方法手段,不一定適合我和我的學生的教學方法手段。自己的課是自己上的,一切都應當選擇自己能拿得出手的、自己會的、最得心應手的東西,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具藝術化。自己生疏的,勉為其難的地去上課,再好的教學方法也不一定會獲得好結果。設計教學目標時我遵循以上原則,以學科知識能力、單元目標意圖,老師的自我和本班學生的自我來設計。

例如:教學3.《桃花心木》課前分析;利用學校多媒體設備,查找和展示桃花心木的相關圖片,學生朗讀理解能力很差,有含義的句子教師引導后不能理解的就只能直接講了。因此我根據(jù)自己和學生的實際,擬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在對種樹現(xiàn)象及緣由的學習探討過程中,領會種樹人語重心長的話語,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啟迪,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精神世界。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啟發(fā)的語句。利用多媒體教學、把感悟種樹人的話改為對種樹現(xiàn)象及緣由的學習交流探討過程。

二、我的教學設計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學藝術的具體體現(xiàn),是教什么——教學目標設計,怎么教——教學過程設計,為什么這樣教——什么樣的教學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這是把形式化的教學目標具體化到“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過程。

我在教學過程設計中遵循:

1.教學過程的大體環(huán)節(jié)。即:①導入課題;②體驗發(fā)現(xiàn);③遷移鞏固;④評價反饋。

2.設計適合自己和該班學生水平的教學過程。

我個人認為:教學過程的設計就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而采取的適合自己的知識水平、教學表達能力和水平、教學應變能力等的教學藝術化的具體過程,是教師如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我能跟老師學為我自己會學的具體過程。因此,我的教學過程的設計一定有自己的個性,適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使自己設計的教學過程成為一個自編自演的劇本,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fā)揮個人所長,變枯燥單調的教學為生動活躍,吸引學生樂學、要學的興趣,最終達成“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過程。如教學第3課《桃花心木》本來是設計利用多媒體播放桃花心木圖片揭示課題導入新課的,但恰好遇著這天沒電,多媒體無法使用。就只好利用班上一學生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傷逃學歸來,讓學生討論父母外出打工說明什么道理來導入新課,讓學生覺得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同樣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深刻的道理并不是在重大事件中才存在的。又如,我根據(jù)自己朗讀課文常常能讓學生入情入境的實際,因此范讀課文就成了我的語文教學過程設計的重要選項和特色,精讀課文就根據(jù)自己范讀課文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師范讀課文的意境中領會詞語的意思,趁熱打鐵地體驗、感悟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和各種深刻道理。略讀課文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訓練學生朗讀課文的能力,并在自我朗讀中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學生自己在朗讀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和感想。

3.采用不同的的教學方法,達成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第3篇: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點撥藝術;教學策略

所謂“點撥”,乃點要撥疑之謂也。“點”明要害,抓住重點;“撥”正謬誤,排除疑難。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在關鍵處一點,學生對課文的要旨便了然于心;教師在迷糊處一撥,學生便有可能自解其難。從眾多優(yōu)秀教師的優(yōu)質課中,不難發(fā)現(xiàn),“點撥”藝術是門深不可測的學問,“點撥”機制的運行是探究課堂優(yōu)化的的最佳途徑。

一、由易而難――逐步提高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模式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于教材文本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與理解,了解文本內(nèi)容,學習文本語言,感受文本情感。在教師的引導藝術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教學藝術,只有由難而易地進行啟發(fā)與引導,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逐步引領與滲透中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逐步提升自身的能力。譬如筆者在講授《黃河頌》一文時,就曾經(jīng)設置了極具梯度藝術的三個問題,首先是讓學生看清楚題目的寫作對象――黃河,然后開始交流自己對于黃河的一些模糊或清晰的認知,學生在不斷的交流中會說出自己在地理與其它學科知識中了解到的相關常識,甚至還會談到小時候父母給自己講到有關黃河的故事,還有在電視電影中看到的黃河畫面,教師要點撥他們說出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鏡頭或畫面。第二個問題就是讓學生讀教材文本,了解作者在文中都看到了哪些自然景物與地理特征,隨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作者所看到的情景與我們所描述的境況有什么不同,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有哪些。當然,教師要在這個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注重引導與總結,還要多多地引導學生進行互幫互助,或者小組合作。第三個問題,就是看文章中的頌字,看看文中作者脫開具體的自然景物,贊頌了黃河的什么精神與品質,并要求學生談談黃河的這些精神與品質是從黃河的什么自然特征中延伸開來的。除了教材文本中所談到的具體贊頌的內(nèi)容,我們還能聯(lián)想到我們所知道的哪些人和事,或者說是自己的所見所聞。這三個有效問題的設立,就是教師點撥藝術的一個有力呈現(xiàn)。

二、借勢誘導,引向深入

學生讀書淺嘗輒止時,教師畫龍點睛般的點撥往往能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層,以促進知識理解的深度和思維訓練的力度。如一位教師在教《跳水》一課時,抓住“所有的人全默默地看著他,等著將要發(fā)生的事情”這一句話,要求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談談“默默”一詞在這里所表達的意思。一位學生說:“‘默默’,就是不說話,不出聲,這里指人們一聲不響地看著孩子,等待著悲劇的發(fā)生?!睉撜f,這位學生已準確地理解了“默默”一詞。但教師并沒有忙于評論,而是點撥道:“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出不同意見嗎?”于是,第二個學生說:“‘默默’一詞,與上文'全都嚇呆了'相呼應,是對'嚇呆'的具體描繪。”這是從“縱”的方面來分析的。第三個學生說:“人們預感到悲劇馬上要發(fā)生,心情沉重,因而默默無言?!边@是從“橫”的方面來分析的。第四個學生說:“這里的‘默默’,表示眾人束手無策,從而反襯船長的果斷、機智,說明船長具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边@是從“逆”的方面來分析的。

三、適度點撥

第4篇: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七年級學情分析音樂課堂藝術

課堂教學藝術是教師本身具有的獨特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價值走向在課堂教學領域中的結晶,是一個教師在長期課堂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技能”、“教學技藝”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和理想境界。對于一個音樂教師而言,音樂課是音樂教師展示獨特風采的舞臺之一,在音樂教學中,同樣一個教學內(nèi)容由不用的教師來組織教學,教學效果往往是不一樣的。

一、 七年級學生學情分析

分析學生狀況應該從多個角度來分析。盡可能從學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樣知”等五個方面全面分析學生情況。七年級的學生由于剛從小學升上來還不能馬上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加上原來的音樂課有些并不是正規(guī)系統(tǒng)的訓練,學生對基本的音高、節(jié)奏、拍、調都知之甚少。音樂課如果單單只是教唱幾首歌曲是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的,要通過學唱、練習、賞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能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特別是能學會欣賞不同國家、民族及不同分格的音樂,通過音樂來起到美育的作用。

二、 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

著名特級教師于 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的吸引住。”好的開頭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橋梁,可為整堂課的教學定下基調。不同類型的課題可以用不同的導入語言和導入方法。有的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有的可以用提問的方法,有的可以用看錄像的方法。有的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有的可以集體討論....。。我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情境,導入新課。

比如:欣賞我國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的主題曲時,我分別播放這四部電視片段,讓學生再次觀看,興趣也自然激發(fā)起來,不知不覺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三、 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有位名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的語言英具有小說一樣的情節(jié),戲劇一樣的,相聲一樣的幽默,朗誦一樣的激情。因此,一名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不僅你要具由較高的專業(yè)水平、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教學情感,而且還要具有高超的語言藝術,因為它是推動教學發(fā)展的動力,教學內(nèi)容好比美麗的珍珠,語言就是把珍珠串起的絲線。

教學語言是教學藝術的一個基本而且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師主要的教學手段之一。蘇 姆林斯認為“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辈蝗纾贺Q笛曲《念故鄉(xiāng)》中,我深情的朗誦了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再結合學生們有時不在家的情感體驗,然學生理解思念故鄉(xiāng)的一種情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果然比平時更加認真。再如:我編成趣味歌謠幫助學生認識音符的名稱:全音符像雞蛋,二分音符小白臉、四分音符像黑人、八分音符翹尾巴.......我鼓勵學生在課間游戲時邊讀歌謠邊玩兒。學生們興致勃勃,枯燥的知識也變得生動起來。

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題材、不同的對象,采用靈活多變的

簡潔有效的教學語言加以引導,要加強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語言,使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給學生增加學習音樂的興趣,力求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美與音樂美達到完美和諧的統(tǒng)一。

四、 課堂教學的板書藝術

板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輔助口語表達而運用黑板上的文字和符號等形式傳遞教學信息的教學行為方式。它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聲語言,是教師口頭語言的書面表達形式。板書設計是一堂好課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在音樂課的教學中,往往很多老師不重視它的地位,但實際上運用獨具匠心的板書設計,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與多層次的教學氛圍。音樂教師在板書設計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內(nèi)容科學、準確。尤其在書寫樂譜時,要防止差錯。

(2) 文字簡練、條理有序、層次分明。樂譜的位置要安排合理。

(3) 針對性強、色彩得當,音符與樂譜線要安排合理。

(4) 書寫要工整、規(guī)范,譜例要規(guī)范、美觀。

總之,注意音樂課堂藝術的研究與把握,改革和創(chuàng)新藝術教學手段,精心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社濃烈的藝術育人氛圍,這對培養(yǎng)、教育和塑造人才將會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關于課堂教學藝術有很多話題值得我們探討。

參考文獻

[1]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7

第5篇: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文學藝術;物理教學;趣味性;教學質量;素質教育

物理為中學基礎課程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及以后的考試成績均有重要影響,同時物理課程的教材語言、課堂語言,都可以結合本章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地資源整合,提高授課的效率。對此,本文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探討物理教學與文學藝術整合的優(yōu)勢,并在此前提下,提出物理教學中的文學藝術整合的策略。

一、物理教學與文學藝術整合的作用

(一)提高物理課程的趣味性

中學物理課程極具生活性,每一個物理表象都為我國充滿智慧的先人用古詩詞表達出來,在物理授課環(huán)節(jié)中,將這些古詩詞與物理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讓枯燥乏味的物理語言,頓時變得生動有趣。如《回鄉(xiāng)偶書》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期間蘊含著運動學的參照物選擇的知識,也蘊含著豐富的聲學的音色知識。教師在物理授課過程中,巧妙地引用一些古詩詞,既可以表現(xiàn)出物理自然現(xiàn)象的美,也將物理現(xiàn)象的人文美與科學美結合在一起。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物理課作為自然科學的一門,不僅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力是培養(yǎng)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沒有想象,就沒有衛(wèi)星上天,也沒有人類登月,更不會想出人類處在一個扭曲的時空。對此,中學物理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而文學藝術恰恰蘊含著豐富得想象力,如“千樹萬樹梨花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這些詩詞既有著物理知識,也充滿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中學生在學習這些詩詞時,經(jīng)過教師的點撥,不僅加深對該詩詞的理解,也深刻認識到一個物理現(xiàn)象。

(三)傳承中華文化精粹

我國古代的科學文明極具輝煌,從張衡的地動儀,蔡倫的造紙術,再到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等等,這些物理成就深刻影響全世界的文明進程,推動了世界文明交流與發(fā)展,也證明了中國是一個千年文明古國。但近代之后,我國物理技術落后于西方先進國家,為此我們應當采取措施,奮勇直追,縮短了西方先進國家的差距,對此,我們應當廣泛的與西方國家開展交流,認真了解物理界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與世界接軌。在此過程中,應當堅持本民族的物理學成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藝術與物理教學結合,恰恰可以將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與物理知識結合在一起,不僅有助于學科間的滲透,對打造卓越課堂也有著重大幫助;另外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這些詩詞時,更加領悟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深刻體驗中華文明的魅力,進而激起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這對傳播、弘揚中華文明也有著巨大推力。

二、物理教學中的文學藝術整合的策略

在新課改這一時代背景下,物理教師就應當充分捉住這一歷史機遇,充分發(fā)揮自己教學的特點和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比傳統(tǒng)教學更為優(yōu)越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巧妙地將物理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整合在一起,以此提升教學的效果。

(1)物理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內(nèi)部修養(yǎng)。教學語言是一個教師自身知識水平的反應,更是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xiàn)。物理教師只有在具備較好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之后,才可以將物理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整合在一起,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對此,物理教師在平時授課環(huán)節(jié)上,要自修文化藝術課程,強調學科間的滲透,加強內(nèi)部修養(yǎng),這樣才可以提升物理教學的語言藝術水準,物理教師應當從文化修養(yǎng)、審美觀、思想道德等方面苦修,以此提升各方面的文化知識的底蘊?!盎塾谛亩阌谘浴?,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平時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內(nèi)部修養(yǎng)。

(2)課堂文學藝術的整合。素質教育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目的、教學過程及教學內(nèi)容上。對此,教師在進行物理知識講解環(huán)節(jié)上,要將我能學藝術與物理知識整合在一起,就必須采取切實、平淡的語言,也就是語文藝術,教師為此應當做到有針對性、有啟發(fā)性、有趣味性、有創(chuàng)造性等,如牛頓第三定律認為: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人與人之間的來往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賜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人笑容,收獲感恩。人生那么美好,生命如此珍貴,給他人快樂,就是給自己的生命以快樂。[5]在這些語言基礎上,合理的藝術表現(xiàn),給學生不同的藝術領悟,讓學生明白學習物理知識可以深深受到生命意識的培養(yǎng),加深學生對牛頓第三定律的認識,有了這些堅實的基礎,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得心應手,提高聽課效率。

(3)教材語言的整合。中學物理課本蘊藏著豐富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透過這些詩情畫意的語言,用一個物理知識表達出來,即增進了學生的物理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美,如“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講解“光的反射”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分析這首詩與該知識點的關聯(lián),透過這些教材語言的整合,學生既學到了“光的反射”的知識,也豐富了其想象力,充分實現(xiàn)學科間的知識點滲透。

參考文獻:

[1]干恒.物理教學中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教學設計[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0(04)

[2]柳虹.詩情畫意――物理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中學時代).2011(09)

[3]俞如明.教學中的詩情畫意――淺談物理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整合[J].文理導航(中旬).2013(03)

第6篇: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 藝術化 情與詩畫

高中數(shù)學是一門嚴謹?shù)目茖W,數(shù)學教學是一個嚴密的程序,學生要想在課堂上輕松地獲取知識,教師就必須有一定的課堂教學藝術。數(shù)學教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新課程改革給傳統(tǒng)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氣象和挑戰(zhàn)。

1.高中數(shù)學語言的藝術化

斯托利亞爾說:“數(shù)學教學也就是數(shù)學語言的教學,而數(shù)學語言的教學又由符號語言、圖形語言或經(jīng)過改造的自然語言組成的科學語言?!备咧袛?shù)學教育仍以課堂教學為主,而講授法將仍然是一種重要的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語言系統(tǒng)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進行教育的方法,其根本特點是教學語言運用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在確保講授內(nèi)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很重要的一點是掌握好授課技能,首先就是教學語言。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素質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揮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所以數(shù)學教師必須弄清課堂教學中課堂語言的結構、特點、語言訓練的標準,更好地在課堂上發(fā)揮自身的主導地位,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高中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上組織教學語言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組織教學語言主要指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過渡和對學生的評價等。數(shù)學語言,是數(shù)學學科的專用語言,是一種符號語言形式化的語言,具有準確性、規(guī)范性、簡約性、通用性,是數(shù)學思維的最佳載體。其實數(shù)學教學就是傳播數(shù)學語言,培養(yǎng)學生使用數(shù)學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數(shù)學語言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數(shù)學語言要規(guī)范化,教師的口語要具有高品位的標準,要適時地引喻設比、啟發(fā)誘導,激發(fā)感情、揚長避短,善于理解并通過及時評價,提供榜樣,鼓勵并寄以希望,起到加強激發(fā)與推進的作用。教師在語感上要不斷調整語言的頻率,選擇好的語言契機和突破口,與學生配合默契。通過巧妙的口語表達美、構建引入興趣的導入美、水到渠成的銜接美、波瀾起伏的流程美、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美及回味無窮的結尾美,讓學生用純正的好奇心去觸摸數(shù)學,去感受數(shù)學。因此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當是美的、精彩洋溢的、智慧飛揚的、富有創(chuàng)造的。

2.數(shù)學教學中的歌與詩的篇章

例如第一章《集合、映射與函數(shù)》時,以:“日落月出花果香,物換星移看滄桑。因果變化多聯(lián)系,安得良策破迷茫?集合奠基說嚴謹,映射函數(shù)敘蒼黃??磮D列表論升降,科海有錦囊。”作為總結歸納語來闡述集合、映射與函數(shù)之間的關系。當?shù)降诙隆吨笖?shù)函數(shù)、對數(shù)函數(shù)和冪函數(shù)》時,說道:“晨霧茫茫礙交通,蘑菇核云蔽長空;化石歲月巧推算,文海索句快如風。指數(shù)對數(shù)相輝映,立方平方看對稱;解釋大千無限事,三族函數(shù)建奇功?!庇衷诮忸}方法上的數(shù)形結合法有詩可證:“數(shù)形本為兩相依,安能分作兩邊飛。數(shù)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shù)是難入微?!报D―數(shù)學家華羅庚。數(shù)學課堂同樣可以激蕩著師生的靈氣,彌漫著詩意的芳香。數(shù)學滿目皆千仞,唯有秀媚染心雨。詩情畫意的數(shù)學課堂,從學生發(fā)展來說,應該是潛能的開發(fā)、精神的喚醒和個性的彰顯;從師生共同生命歷程的角度來說,應該是經(jīng)驗的共享、情感的融合與靈魂的感召。要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詩情畫意,作為數(shù)學教師首先要有親和力,在教學中反映出自己的一片愛心,用“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感召力,“不是棒槌的舞動,而是輕歌曼舞,知識自然浸入滲透”。數(shù)學需要講解,需要藝術化的講解。講解是運用說明、分析、歸納、論證、闡述等手段講授學習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知識結構促進者的重要的體現(xiàn)形式之一。在任何課程的教學之中,教師的講解都是對一段文字的解讀,可能是一個概念的定義,可能是對一個定理的闡述,也可能是對一個公式內(nèi)涵的說明,或是對一類問題核心的揭示。數(shù)學教師的講解,是推論、演繹、闡釋、揭示,是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并超越給定的信息,生成新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釋疑,加以記憶,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材料的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從而加深理解。數(shù)學教師的講解,是將自己對人生和數(shù)學的感悟來喚醒學生的生活積累,是用自己對知識的體會來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體會。課堂的講解,不能僅僅給學生一種“心曠神怡”的陶醉感,而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恰當?shù)暮献鞣绞?,使合作成為一個愉快、歡樂和充滿智能挑戰(zhàn)的過程,把每一節(jié)課都制作成精品,讓學生心悅誠服,從而使課堂成為藝術的課堂。

3.根據(jù)函數(shù)圖像想象記憶

函數(shù)圖像“枯色中見豐潤,疏蕩中見遒勁”,與繪畫何其相似。詩歌,以平仄、四聲和迭韻表達愉悅、悲憤等情感。而一條輔助線讓束手無策的幾何題豁然開朗,一種方法技巧使百思難解的不等式證明順理成章,一個特定的關系讓毫不相干的問題和諧溝通,這時的興奮激動,最好用詩歌來詠唱。數(shù)學,在詩情畫意之中,它的美學風格與藝術風格一脈相承。

(1)y=-x2+2|x|+2――命名為“飛流直下三千尺”或題為“廣場噴泉”。

(2)y=|sinx|――命名為“一江春水向東流”。

(3)若M={(x,y)|y≥x2},N={(x,y)|x2+(y-a)2≤1},則當M∩N=N時,求a的取值范圍。――命名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第7篇: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一、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富有韻味的教學情境

課堂上創(chuàng)設富有韻味的教學情境是促使學生喜歡上課堂的首要條件。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才能真正使學生喜歡上學習,激發(fā)起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上來。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但如果這個開頭開好了就成功一半了。如何有效地創(chuàng)設好富有韻味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學習情緒達到最佳境界,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 例如,在教學《加法交換律》這一節(jié)課時,課堂的開始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美國,有一座很有名的大橋,叫金門大橋。據(jù)說當年大橋建好不久就發(fā)生了堵車的現(xiàn)象,上下班的車流因時段不同,在橋面兩個“半邊”分布不均勻,高峰時往往出現(xiàn)半幅路面高負荷擁堵,半幅路面利用不充分的現(xiàn)象。為此當局開始籌資建設第二座金門大橋,并征集方案。此時,一個年輕人提議:將現(xiàn)有的“4+4”八車道模式,按不同時段的交通流量調整為“6+2”和“2+6”模式。當局采納了他的意見。結果,他提出的好點子,他的創(chuàng)新思維,不僅省去了再建金門二橋的上億元費用,同時也節(jié)約了公共資源。大橋塞車問題迎刃而解,那位年輕人由此獲得1000萬美元的高額獎金。讀完這個故事,你聯(lián)想到什么?解釋一下2+6和6+2。

這樣創(chuàng)設出學習情境,課堂顯得生動有趣,學生的積極性大大的調動起來,老師也不用擔心學生一上課就走神。學習效果自然很好。

二、課堂上要創(chuàng)造學生獨立自主的空間

課堂上要創(chuàng)造學生獨立自主的空間也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xiàn)?!皭蹌印笔呛⒆拥奶煨裕谡n堂上適當?shù)胤攀謱W生自己動動小嘴說一說,動動小手做一做,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去感受思考的樂趣,去體驗參與的快樂。這種形式肯定比教師獨自一人講授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教學《認識平行》這一節(jié)課時,在揭示了互相平行和平行線的概念之后,首先我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互相平行的例子,這時孩子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有的說五線譜的橫線互相平行,有的說黑板的上下兩條邊和左右兩條邊互相平行,有的說學校跑道的線也是互相平行的……孩子們的思路頓時開闊起來。接著我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一組平行線,孩子們的畫法也是豐富多樣,有少數(shù)的學生是憑感覺畫的,有的學生是在方格紙上畫的,還有的學生是用自己身邊的一些工具畫的,如直尺、書本、鉛筆盒等等,歡快有趣的動手活動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了學習之中。通過仔細的觀察,積極的思考,學生在找生活中的互相平行的例子的過程中建立起了互相平行的表象,又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畫一組平行線,促進了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主動發(fā)展。

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主動多進行自我嘗試。數(shù)學新知往往是舊知的引伸和擴展,如果教師直接通過講解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新知,效果不一定好。這時倒不如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一些知識,主動地去嘗試解決新問題,通過自己發(fā)現(xiàn)的方法來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新知的學習效果要比教師直接講解要好很多。例如,在學習《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這一節(jié)課時,我就開門見山地揭示課題,直接出示一組題目:

38+76+24= (88+45)+12=

38+(76+24)= 45+(88+12)=

首先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然后相互交流,展示過程。這時學生自己會發(fā)現(xiàn)每組題目計算的結果是相同的,然而每組中下面的一道題目算起來明顯比上面的題目算的要快,學生這時自然而然地會想到可以運用加法的交換律和加法的結合律使計算簡便。再出示類似的題目學生就自覺地運用加法的運算律去簡便計算了。這樣的設計教學,能使學生在嘗試中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上的效率也高了。

三、課堂上要創(chuàng)新形式多樣的課堂練習

第8篇: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學 更新觀念 明確目標 明確角色 活用教法

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迅速獲取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將是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加快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效益,對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1 更新觀念,明確目標任務。

1.1 信息技術教育不等同于簡單的計算機教育。計算機是21世紀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質承擔者和技術支持者。沒有計算機及其網(wǎng)絡技術,就沒有當今社會的高度信息化。因此,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活動,教授計算機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計算機、網(wǎng)絡教育是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計算機教育不等于信息技術教育。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計算機學科比較,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它涉及眾多的邊緣和基礎科學。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就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所謂計算機學科性,它兼有基礎文化課程、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特點,也兼有學科課程、綜合課程和活動課程的特點。

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打破只能講計算機的“學科”知識的“學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單純學習技術的觀點,加強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鑒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拓撠熑蔚厥褂眯畔⒓夹g,使信息技術成為支持學生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1.2 明確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基礎學科,國家新的課程綱要已將它列為政、語、外、數(shù)之后的第五位課程。信息技術課程的內(nèi)容歸納為以下四點:

①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②信息能力:能夠快捷有效地獲取信息;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準確地處理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信息。

③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具有獨立自主的學習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并且有意識的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④信息道德: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

1.3 加強對課程整合的理解。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涉及了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的問題。我們應該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積極丌展信息技術與各類課程的整合,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現(xiàn)有資源,發(fā)揮設備的最大潛力,在有限的物質基礎上,實施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育。例如,我省使用的四年級《信息技術》中要求學生輸入的一段短文,就取自所學課木的課文。

在整合過程中,把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作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學生使用計算機獲取、處理信息就像使用電話、鉛筆、橡皮那樣自然。教師要盡可能體現(xiàn)學科整合的思想,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煉,培養(yǎng)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1.4 加強信息道德的培養(yǎng)。當今的社會各種信息層出不窮,既有大量的、豐富的學科知識、動人事跡等信息,也泛濫著一些不科學、偽科學、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計算機犯罪、計算機病毒肆虐、個人隱私遭到威脅等都是信息技術發(fā)展所帶來的消極后果。因此,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中,加強對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入文、倫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鑒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拓撠熑蔚厥褂眯畔⒓夹g,就顯得非常重要。

2 明確信息技術教師應充當?shù)慕巧T趥鹘y(tǒng)教學中,教師自覺不自覺地扮演著知識“講述者”、信息“傳授者”、教學活動“領導者”的角色。教師特有的這種權威性,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學生圍著教師轉。但現(xiàn)在社會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不再以教師為唯一的渠道。教師只有正確認識、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效益。因此,教師應確立“教即學。學即教”的觀念,即教師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別人的過程,教師的角色應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導學者、合作者、評價者、“競爭”者。

2.1 設計者:通過教學設計優(yōu)化課堂,提高教學效果。

2.2 導學者:①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晟佳途徑;②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③指導學生區(qū)分好與壞的信息。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分辨能力;④啟發(fā)誘導學生積極思考,活躍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習興趣;⑤身體力行,為學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響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2.3 合作者:師生問相互交流,就某些問題進行討論,既密切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又可在合作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2.4 評價者:教師可通過評價對學生具有導向、激勵作用,幫助學生確定努力方向,通過學生的自控,實現(xiàn)學習目標。這對學生樹立自信心、發(fā)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5 “競爭”者:通過網(wǎng)絡環(huán)境給教師和學生一個平等的學習和展示的空間,建立師生間的平等關系,使師生的作品或成果在這種和諧的環(huán)境中平等“競爭”,既促進教師終生學習的意識,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愿望,形成“師不如弟予”的可喜局面。

3 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信息技術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課堂教學能讓大部分學生有所收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以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如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可以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分層次教學、輔助教學(網(wǎng)絡輔助、多媒體輔助等)、探究學習、講練結合等。

現(xiàn)代教育引入了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出了以“超媒體”方式組織教學信息的思想。在教學中創(chuàng)建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zhàn)和激勵學生前進。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學好。都要求教師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創(chuàng)造性地促進“有個性的個人”的全面發(fā)展,使之形成優(yōu)良的個性。教學的思路應該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說個性的話,說自由的話,講真實的事,讓課堂充滿學生的個性活力。個性化的教學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規(guī)律上各展百家之長。簡單地說,讓學生自由地抒發(fā),如實地描寫自我個性,從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3 尋求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教學藝術。教學的藝術不在

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啟發(fā)、引導。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如何“學”。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必須有輕松幽默的一面。輕松的教學、幽默的啟發(fā),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創(chuàng)設教學的情趣和氛圍,產(chǎn)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歡樂中不乏啟發(fā)的教學效果。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必須要有生動、精彩描寫的另一面。入勝的細節(jié)描繪與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輔,將學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導學生在作品的鑒賞、聯(lián)想、體驗之中融入學生個性的理解,從而將教學的情趣、學生的情感推向,從而創(chuàng)造課堂氣氛“其樂融融”。

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教學上要“運其才智,相機誘導,體悟傳神。發(fā)展個性”。就是運用教師的才智,發(fā)展學生的才智,以個性培養(yǎng)個性,以情感增進情感,從而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個性。

4 塑造別具一格的個性化教學風格。教學的個性,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就是將獨創(chuàng)性教學方法和與眾不同的教學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師個性實際的教學風格,從而在教學上產(chǎn)生對學生個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開放性語文課堂教學是獨創(chuàng)性教學風格的具體體現(xiàn)。開放性教學,教師要促進師生雙邊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讓學生在多種思想和觀點的碰撞下,觸發(fā)思想火花。產(chǎn)生學習的最大興趣。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權威,勇于評價他人與自己,敢于發(fā)表不同的見解,發(fā)展獨立自主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次,開放性語文教學要開拓語文教學空間,開展第二課堂的語文學習。教師要樹立“得法于課內(nèi)。增益于課外”的開放性教學觀,多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走上社會,開拓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社會接觸面和知識面。

第9篇:談談對教學藝術的理解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研究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歷來是教育界人士常談常新的話題,也是我們中小學教師不懈的追求。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進步或發(fā)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的教學。一句話“有效教學”不是指教師講了多少,而是學生學了多少。加之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中不僅涉及到課堂知識的傳遞,技能的形成,而且關系到課堂教學思想、課堂教學態(tài)度、課堂教學情感等諸多方面。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當前課程改革中已經(jīng)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怎樣的地理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如何在有限的45分鐘內(nèi)使學生最有效地獲取知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一直是我們地理老師在實踐中努力探索的課題。

下面我結合自己地理教學實踐,談談本人的點滴體會。其實,本人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說,成功的教學依賴于教師有效的教學行為。課堂上發(fā)生的教學低效問題,大多不是學生引起的,而恰恰是教師的不適當?shù)脑O計或者不適當?shù)囊龑Ф纬傻?。為此,我們不妨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進行有關的嘗試。

一、注重教學設計的有效性是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課堂教學設計是為了教學目標的達成,突出教學重點、有效突破難點的一種預設方案。教學設計的根本目的是創(chuàng)設一個有效的教學系統(tǒng),這樣的教學系統(tǒng)不是隨意出現(xiàn)的而是教師精心策劃的,沒有有效的教學設計就不可能保證教學效果和質量。教學設計最根本的著力點是為學習設計教學而不是為教學設計學習。因此,對于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考慮其有效性。如情景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新知展開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預設問題的有效性,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等等。具體做法是必須分析學生狀況和教學任務,明確教學內(nèi)容,選擇教學模式,擬定教學進度,對教學結果加以測定和分析。要注意教學設計有效性的根本問題是,針對不同的學習者使用何種教學方法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所以說,沒有教學設計有效性就不可能有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邁向有效性理想境界的關鍵所在。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如果學生不愿學,不想學,那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話。從我校的學生實際情況來看,如何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氛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校一部分學生表現(xiàn)為厭學,對學習地理沒興趣,就其原因,關鍵還是在于沒有一個學習的氛圍?!敖煺叱啵吆凇?,把學習氛圍I造起來,將有利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對以前不良習慣的糾正。 要從身邊挖掘課程資源,使案例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其探究的熱情。并要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獨到的見解,無論結果對與錯,作為教師我們要給予肯定,肯定的同時要幫助學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恰當?shù)妮o導,給予恰當?shù)奶崾?,讓學生有感受到“跳一跳,夠的著”,有成就感,使之進一步探索下去,有興趣去探討,去尋找答案。因此,有效教學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即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學。

三、講究課堂教學藝術是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能動力

地理課堂教學藝術的內(nèi)容極其廣泛,表現(xiàn)在地理教學的全過程,體現(xiàn)在地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其中地理課堂教學藝術是地理教學藝術的集中表現(xiàn),它主要包括教學導課藝術、教學語言藝術、課堂提問藝術、教學板書藝術、教學組織藝術等幾個方面。教學導課藝術,正如“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苯虒W也是這樣,一個具有藝術性的開場,往往可以先聲奪人,起到搭石鋪路的橋梁作用,能為整個課堂教學打好基礎。教學語言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學生與教師交互的第一通道。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對完成地理教學任務、履行地理教育職責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課堂上的語言不夠精煉,與主題無關的話太多。課堂提問,是藝術性很強的教學手段之一。課堂教學問題的設置,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設疑是教師知識和藝術的體現(xiàn)。地理教學中,在學生誤區(qū)處設疑,在教材的“文眼”處設疑,運用課本插圖巧妙設疑,在學生是懂非懂處設疑,是設問置疑的最佳時機??茖W設疑置問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教材,準確記憶地理知識,真正解決地理疑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問不明確,造成學生的無序思維、無效思維,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更應十分重視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提出科學探究的問題,但教師經(jīng)常采用的是泛泛而問――對問題的設計沒有深度和廣度。只事就是論事,這樣的提問肯定是耗時低效的,課堂在學生盲目的回答中空耗。

四、注重課堂教學的容量是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授課以學生聽懂為標準,不能貪多。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在于學生聽懂了多少。所以對于課堂內(nèi)容,不能求多,應從學生基礎角度來分析,宜簡則簡,力求老師教一個知識點,學生掌握一個知識點,做到有的放矢。地理非主科,而且近四年中考中很少有學生選考。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授課應該以基礎知識為主,照顧大部分學生,讓學生都能接受,都容易接受。同時,授課過程中應該輔以一定量的基礎練習題,讓學生通過課堂聯(lián)系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即所謂的向45分鐘要效益、一課一得。

五、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