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籃球的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籃球的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籃球的教學設計

第1篇: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運動 教育 模式 研究

選項教學的開展,使得體育課的教學更加適合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然而產生了這么一個新問題,就是學生不愿意教師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而更愿意自己幾個人在一起打比賽。表面上看起來教師更輕松了,學生也鍛煉了身體,但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學生自由散漫、技戰(zhàn)術水平得不到提高、班集體混散、部分學生從頭至尾只是當觀眾。這種聽憑學生自己打比賽的教學模式肯定實現(xiàn)不了新課改提出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大目標。

1 運動教育模式在籃球選項教學中的應用

籃球選項班的教學如何抓住學生喜歡比賽的特點,又能更好地實現(xiàn)新課改提出的五大目標成了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西登托普教授的運動教育模式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運動教育模式是由美國體育教育家西登托普提出的一種課程與教學模式。它是以基于游理論的運動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以教師直接指導、合作學習和伙伴學習為方法,以固定分組、角色扮演為組織形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比賽為主線,提供給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真實的、豐富的運動體驗。試圖在游戲和運動比賽之間建立某種聯(lián)系,通過對運動規(guī)則的修改和必要的運動策略,使運動更加適合學生的水平,最終使學生成為有運動能力、有運動教養(yǎng)的和熱情的運動者。目前,國外對于運動教育模式的含義、目的、特點、價值、教法、教學程序、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基礎理論研究較為深入,但對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方面的研究則相對顯得不足。對于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來說,運動教育模式還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因此,有必要適當?shù)剡M行系統(tǒng)研究和引進。

2 運動教育模式給我們的的啟示

國外對于該模式的理論已經比較成熟,關于該模式在教學中的設計的幾點啟示:

2.1大單元。運動教育的教學單元叫一個賽季或運動季,它比一般傳統(tǒng)的體育課單元時間跨度要長得多。一個賽季一般有12―20節(jié)課組成。在整個運動賽季中,學生都具有從屬關系,他們是屬于某個“隊”的,學生以固定的團隊進行學習。能力水平不一樣的學生按水平不同被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班級的不同等級的隊伍中,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了扮演不同角色的機會。

2.2全程比賽。在運動教育的全過程中都充滿了比賽,從最初的小范圍的簡單比賽到最后的最終比賽。運動教育在賽季的開始有一個正式的比賽計劃,提前告知學生,隊伍可以提前花時間去練習和比賽,以圖在整個賽季比賽中獲勝。在比賽中,學生有非常高的積極性參與學習,在比賽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驗這項運動的特點實質和魅力。

2.3角色。在運動教育中,學生都要分別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例如運動員、教練、管理人員、記分員、裁判以及保健員,甚至是宣傳員、舞蹈指導、編曲、道具員等其他角色。還可以根據許多有趣的事情來添加角色,并且讓學生都在各個角色之間輪換。

2.4公平競爭。運動教育其中的一個基本部分就是幫助學生認識公平比賽的意義,并評估他人有否公平競爭。因此,一個“公平競爭系統(tǒng)”就變成運動教育模式的主要部分了。在運動教育中所提倡的公平競爭的系統(tǒng)有五個主要因素。

2.5修改規(guī)則。對比賽和其他活動進行改動,比如:使比賽得分變得更加容易;減緩球或物體移動的速度;減小運動隊的規(guī)模,增加積極參與練習的機會;在同一比賽中,采用等級賽,產生難度不同的等級比賽等。這樣可以使學生相應的技能水平和已獲得的運動經驗得以合適地發(fā)展。

2.6技術、戰(zhàn)術同步進行。運動教育并不單純地教授運動技術,而是傳授運動技能,西登托普認為運動技能應當是運動技術和戰(zhàn)術的結合,循序漸進地教授技術的同時,把相應的戰(zhàn)術應用教給學生。

2.7歡慶。在運動教育模式中,在整個賽季結束的時候的最終的比賽是一個,對整個賽季的學習、練習和比賽進行歡慶式的總結。比賽提供了成績的記錄,這將反饋給個人和整個隊伍,使他們得以發(fā)展提升,并提高整個賽季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歡慶氣氛。

2.8獎勵。運動教育的賽季意味著全程都是慶典般布置,而且決賽要辦得尤其隆重。獎品要豐富,包括給教練、公平競爭、季度冠軍以及責任隊的表現(xiàn)等。

3 運動教育模式在籃球選項教學中的教學設計

運動教育模式建立在教學條件相當充裕的前提下,班內分組的各種練習和比賽要保證有足夠的場地、器械。

3.1制定教學計劃

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考慮學習和比賽在每節(jié)課所占用的時間,以及學習和比賽在總的教學計劃里所占用的時間;要準確反映體育新課改的精神,較好地體現(xiàn)體育新課改的理念,真實反映本校體育新課改實驗的先進經驗,并經過教學實踐的檢驗,以利于學習推廣;較好地體現(xiàn)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反映學習方式、組織形式、學習評價的改革和實踐,反映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為主體的教與學過程;較好地體現(xiàn)單元教學計劃的連續(xù)性及課時教案之間的銜接;教學目標明確,體現(xiàn)健康第一的思想,較好地達成五個領域目標,教學過程層次分明。

3.2 教學的設計

在學院籃球選項班中選取兩個班級共80人。按照人數(shù)相等、水平相當,分成兩個大組A、B、C、D、E、F六個隊,每隊12(或13)人,這六個隊的學生,在單元教學中保持固定,并且每個隊員分別屬于A、B、C、D、E、F六個小團隊,按照學習日、練習日、比賽日,最終賽事構成一個28學時的教學單元來實驗。在有比賽日的教學中,把A、B、C、D、E、F六個隊隨機分成兩個大組,每個大組有三個隊,其中兩隊比賽,另一隊為職責隊。職責隊的隊員分別擔當裁判員、記分員、計時員、宣傳員、保健員、器材員等。在28個學時的單元教學中,A、B、C、D、E、F六個隊有相等的比賽次數(shù),并且每隊隊員都有同樣擔當不同角色,對照班采用常規(guī)的籃球教學,完成28學時的教學任務。

3.3選好每個小組的隊長(體育骨干)

教學中合理的組織安排、指揮可減少時間的浪費,然而僅靠教師一人是無法完成的,需要體育骨干協(xié)助。體育骨干是師生間的紐帶,體育骨干課前可把教師需要了解的情況和學生對課的要求與意見及時反映給教師,使教師的準備更能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也可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及時傳達給學生,使學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較好地完成練習。骨干在師生間的橋梁作用,還表現(xiàn)在能密切師生感情,加深雙方了解,提高教師威信。

3.4注意營造比賽氛圍

良好的比賽氛圍對學生體育情感的激發(fā)、體育意識的形成、體育行為的驅動既是潛移默化的又是熱烈而深刻的。宣傳,在整個運動教育的賽季都要注意宣傳,包括拉一些橫幅、比賽對陣情況和結果的公布、拉拉隊組織和花樣翻新。歡慶,在運動教育模式中,在整個賽季結束的時候的最終的比賽是一個,對整個賽季的學習、練習和比賽進行歡慶式的總結。比賽提供了成績的記錄,這將反饋給個人和整個隊伍,使他們得以發(fā)展提升,并增加整個賽季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歡慶氣氛。

結論

運動教育模式可以使所有學生都全面參與運動,全面體驗運動,從整體來認識運動,最終可以發(fā)展成為一個富有能力、具有運動素養(yǎng)、具有高度參與運動熱情的運動人。運動教育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參與和學習運動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與綜合運動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龍.對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和體育教育功能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22(1),68-69.

[2l毛振明.近階段中國體育教學理論研究的若干成果和建樹.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

[3]高航.運動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4.

第2篇: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摘 要 隨著以人為本的主體性教育理念的日趨升溫,體育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應結合當?shù)鼗虮拘5膶嶋H情況,利用校內外的文化、自然資源,調動和組織學生一起動手,收集或制作游戲素材和道具,將體育游戲大量地引入到體育課堂上,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完善,使單一乏味的體育課真正成為學生最愛上的、充滿著成功和歡樂的主體性體育教學課堂。本文通過對體育游戲的深入了解,結合體育學專業(yè)知識,從游戲設計的角度入手,設計幾款關于高職籃球選項課相適應的游戲,目的是豐富籃球教學方法,提高高職學生對籃球運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掌握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體育 籃球教學 體育游戲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天津交通學院在校學生。

(二)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根據本文研究的需要,查閱體育游戲以及高職體育教學相關文獻、報刊、書籍以及網站,將獲得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為論文撰寫提供參考。2.邏輯分析法。通過對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訓練學、以及游戲設計有關書籍的閱讀和理解,根據體育學基本理論進行游戲的設計。并對其基本原理進行分析。3.實驗法。在天津交通職業(yè)學院隨機抽取的兩個班分別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設計的游戲進行教學實驗,驗證效果。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結合高職學生籃球體育教學游戲的設計

1.游戲1:“特殊籃球賽”

(1)游戲規(guī)則

①場地要求:場地要一塊籃球場(水泥地面),場地兩邊籃球架處分別放1負跳高架,仿造小橄欖球門的樣子,兩架之間的寬度設定為1.5米。②學生對籃球技術的要求:學生已經學習雙手胸前傳球技術。③游戲人數(shù)和游戲時間要求:將20名男生分成兩個小組,10人一組,每組上場隊員為7人,3名替補隊員,游戲時間設定為6分鐘一節(jié),共打兩節(jié)。④規(guī)則要求:雙方上場隊員不允許運球,無球時候可以隨意跑動,一旦得球不得移動,只能夠傳球,傳球必須采用雙手胸前傳球的方式進行,防守隊員不可觸碰得球的對方隊員,只可以利用身體或者手臂來阻擋對方的傳球路線,當球被傳至進攻方3分區(qū)內的時候便可以攻門,球門是跳高架之間的區(qū)域。攻門的方式也只可以采用雙手胸前傳球的方式進行,球進得1分,球出界,球權交給對方,在球出界的位置由對方發(fā)球。體育教師作為裁判員,任何一方出現(xiàn)違反規(guī)則的情況,則在違反規(guī)則地點最近的邊線或者底線處由對方發(fā)球。

該游戲的設計,主要從籃球專項技術雙手胸前傳球出發(fā),利用競技對抗的方式,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激情,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游戲目的是提高學生雙手胸前傳球的傳球距離和準確度。

(2)評價方式(實驗組和對照組均采用)

①技術評價:教師對學生雙手胸前傳球技術的技評打分,采用10分滿分制。技評時采用3名教師同時打分,取平均分。②準確度和傳球距離評價:學生從一邊底線使用雙手胸前傳球原地向前傳球,前方有一名同學接球,要求在技術動作合理的情況下,球必須傳到接球隊員的雙臂控制方位以內,同時落點高度要求在接球隊員的肩部以下腰部以上。通過控制接球隊員的距離,得出被測試者最遠最準確的傳球距離,記錄其成績。

2.游戲2:“計時投籃對抗賽”

(1)游戲規(guī)則

①場地要求:場地要一塊籃球場(水泥地面)。②學生對籃球技術的要求:學生已經掌握單手肩上投籃技術。③游戲人數(shù)和游戲時間要求:將20名男生分成四個小組,5人一組。時間要求越短越好。④規(guī)則要求:5個籃球放在“籃球車”上,位置放在罰球線往前1米的地方,隊員從中圈出發(fā),跑到籃球處,拿球投籃,連續(xù)投5個球,從第一名隊員出發(fā)時開始計時,第五名隊員投籃結束后,返回到中場,計時停止。每名隊員在投籃過程中5個全不中在全隊總時間上+15秒,4個不中+10秒,3個不中+5秒。最后以四支隊伍中時間最少的為勝利隊伍。

該游戲的設計,主要從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出發(fā),同樣利用競技對抗的方式,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激情,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游戲目的是提高學生出手速度和投籃的準確性。為了使學生能力在快速出手的同時還能夠盡力保持投籃的準確性,顧采取了對5、4、3個球不中的+秒措施,超過3個不重,不中的越多,+秒幅度越大,這樣可以避免學生為了提高速度而忽視命中。讓學生作為兩者兼顧。

(2)評價方式(實驗組和對照組均采用)

(3)準確度和動作速度評價:測試方式均采用30秒內投籃5球,投球位置在罰球線向前1米處,記錄命中率的方式進行測試評價。

3.游戲3:“無球”運球上籃練習

(1)游戲規(guī)則

①場地要求:場地要一塊籃球場(水泥地面)。②學生對籃球技術的要求:學生已經學習行進間投籃技術。③練習人數(shù)和練習時間:練習人數(shù),實驗組所有的20人,練習時間,5-10分鐘/課時。④規(guī)則要求:10人一組,在兩個不用的欄架處,隊員從中場出發(fā),無球,但是要想象自己有球,進行運球并到籃下進行投籃的練習。

該游戲的設計,主要從運動心理和運動訓練學中涉及到的想象訓練出發(fā),在運動員大腦皮層形成表象記憶,從而提高學生有球情況下的行進間投籃能力。無球練習要結合有球練習,一次無球一次有球。

(2)評價方式:

①技術評價:教師對學生行進間投籃技術的技評打分,采用10分滿分制。技評時采用3名教師同時打分,取平均分。②準確度評價:每名隊員進行3次行進間投籃的練習,按照其命中的次數(shù)記錄成績。

(二)把設計的游戲在中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實驗

1.實驗對象:天津交通職業(yè)學院兩個班的學生。2.分組原則:隨機抽取2個班各20名男生,經過T檢驗分成無明顯差異的兩個組。3.實驗時間:兩個組均進行8個周16個課時的授課。4.實驗環(huán)境:兩個組采用同一塊場地,兩名教師同時授課。5.實驗過程:實驗組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多次使用上述三種設計的游戲,對照組對應的進行投籃練習、兩人胸前傳球練習、三人圍繞傳球練習和運球上籃練習。

(三)實驗結果與分析

1.兩組學生雙手胸前傳球技術評價

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實驗后兩組學生雙手胸前傳球技評得分如下,實驗組最高分9.5,對照組最高分9.0,實驗組和對照組最低分均為6.0,實驗組平均分7.7,對照組7.6。通過檢驗,P值是0.879>0.05,說明兩組之間沒有明顯差異,得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雙手胸前傳球技術上沒有差別。

2.兩組學生雙手胸前傳球距離及準確度分析

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實驗后兩組學生雙手胸前傳球距離如下,實驗組最遠16.2米,對照組最遠距離15.6米,實驗組和對照組最近距離分別為9.7米和9.2米,實驗組平均距離14.1米,對照組12.7米。通過檢驗,P值是0.008

表1和表2的實驗結果表明,設計的游戲“特殊籃球賽”相對傳統(tǒng)的練習方式,對高職學生雙手胸前傳球的技術提高作用不大,但對高職學生雙手胸前傳球的距離和準確度有較大的提高。

3.兩組學生30秒投籃命中率分析

實驗結果如表3所示,實驗后兩組學生30秒投籃命中統(tǒng)計如下,實驗組和對照組最高命中和最低命中分別為4個和0個。實驗組平均命中3.1個,對照組平均命中2.3個。通過檢驗,P值是0.034>0.05,說明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得出,實驗組學生在30秒投籃命中方面強于對照組。因此,“計時投籃對抗賽”可以提高高職學生出手速度和投籃準確度。

4.兩組學生的行進間低手上籃技術評價

實驗結果如表4所示,實驗后兩組學生行進間投籃技評得分如下,實驗組最高分8.5,對照組最高分9.0,實驗組和對照組最低分均為6.0,實驗組平均分7.3,對照組7.5。通過檢驗,P值是0.565>0.05,說明兩組之間沒有明顯差異,得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行進間投籃技術上沒有差別。

5.兩組學生的行進間低手上籃命中率分析

實驗結果如表5所示,實驗后兩組學生行進間投籃命中情況如下,實驗組和對照組最多命中均為3個,實驗組和對照組最少命中均為0個,實驗組平均命中1.7個,對照組平均命中1.9個。通過檢驗,P值是0.712>0.05,得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行進間投籃命中沒有明顯差異。

表4和表5的實驗結果表明,設計的游戲“無球運球上籃”相對傳統(tǒng)的練習方式,對學生行進間投籃技術的提高和行進間投籃命中率的提高沒有幫助。

三、結論

(一)設計的游戲“特殊籃球賽”相對傳統(tǒng)的練習方式,對學生雙手胸前傳球的技術提高作用不大。

(二)設計的游戲“特殊籃球賽”相對傳統(tǒng)的練習方式對學生雙手胸前傳球的距離和準確度有較大的提高。

(三)實驗結果表明,設計游戲“計時投籃對抗賽”可以提高學生出手速度和投籃準確度。

(四)表4和表5的實驗結果表明,設計的游戲“無球運球上籃”相對傳統(tǒng)的練習方式,對高職學生行進間投籃技術的提高和行進間投籃命中率的提高沒有幫助。

四、建議

(一)建議籃球教學中可以使用“特殊籃球賽”游戲和“計時投籃對抗賽”游戲來提高教學質量。

(二)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法要注意維護課堂紀律,把握課堂氣氛。

(三)由于“無球”運球練習對高職學生行進間投籃作用不大,因此建議不要在課堂中使用。

參考文獻:

[1] 季瀏.體育課程與教學論[M].南寧:廣西大學出版社.2005:96-122.

[2] 劉清黎.體育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1-218.

[3] 張瑩,高瞻.主體性教學模式在田徑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性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7(4):104-105.

[4] 王曉.關于體育游戲基本理論問題的初步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3):37-38.

[5] 李丑亮.對體育游戲的重新認識[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2):56-57.

第3篇: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一)研究對象

2002年新入學的初一(1)、(3)、(5)班中隨機抽樣40人為實驗對象;初一(2)、(4)、(6)班隨機抽樣40人為參照對象。

(二)實驗時間與方法

1.實驗時間:第一階段(2002.10――2003.1),制定研究方案,論證方案的可行性,確定實驗對象。

第二階段(2003.3――2005.6),展開實驗,收集實驗數(shù)據,及時修正研究方案,調整研究方向。

第三階段(2005.7---2005.12),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展示實驗結果,撰寫有關研究文章。

2.本實驗采用: 實驗法,數(shù)據統(tǒng)計法。

(三)實驗設計

1.實驗班教學設計: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示范與講解往往是由教師個人在新授內容前完成的;而實驗班教學則采用電視錄象和多媒體教學工具、教師個人演示及分解教學掛圖圖片等進行動、靜結合的多樣化教學。所謂“動”,即通過電視錄象和多媒體教學演示將學生所學動作結合教師的示范等動態(tài)地展示給學生,既直觀形象又具有新穎性;所謂“靜”,即利用圖片將所學動作的分步圖利用畫板張貼在教學現(xiàn)場,這樣便于學生隨時觀摩、學習、比對和及時矯正,通過這樣的動、靜結合使學生建立較為完整的技術概念。現(xiàn)舉“三步運球上籃技術”一例,介紹教學與練習的內容。

2.練習方法:

(1)徒手模仿:體會助跑節(jié)奏(小―大―上)和伸手接球、送球的時機;要求:跨第一步同時伸手接球。

(2)摸球練習:利用固定的球,三步助跑向上摸球;要求:體會第三步向上送球的動作要領。

(3)運球上籃練習:利用教師事先在場地上打好的點,運球上籃。

(4)接傳球上籃練習:兩人一組,一人傳球,另一人進行練習;要求:體會伸手接球的時機。

(5)對錯誤出現(xiàn)頻率高的動作進行及時糾正。

(四)實驗結果分析

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數(shù)據1對比 表1

從表1 的實驗數(shù)據分析,可以看出,這種利用動靜結合的教學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由于錄象、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使得動作的完整性、直觀性更強,對學生頭腦中正確運動表象的建立形成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由于好奇心的驅使,學生的學習興奮點較長時間維持在高漲狀態(tài),無形中增加了練習的量,這就是俗話說的“熟能生巧”。同時,也加速了大腦皮層的興奮,使得動作記憶增強,練習效果自然更上一層樓了。從對照班的數(shù)據中可以看出,雖然學生也有進步,但是進步程度不如實驗班明顯,從項目3中可窺一斑。

從表2的數(shù)據分析,我們在籃球教學中采用動、靜結合法,經過這三年的嘗試和不懈努力,學校的籃球水平在普及的基礎上有了較大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帶動學?;@球運動水平的進一步發(fā)展。

(五)結論與建議

1.培養(yǎng)農村學生學習籃球的必要性。新形勢下的農村中學體育教學場地小的問題已有所改善,但器材短缺、不全面的問題還是存在的。而籃球運動可以多人一起進行,彌補了球少的缺陷,因此對于農村中學來說,開展籃球運動是切實可行而又必要的。

2.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是籃球教學的首要任務。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生理和心理尚未發(fā)育成熟,因此應針對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特征和心理特征制定教學計劃、步驟,逐步提高教學水平。

3.實驗班教學設計要考慮的周全。實驗班的教學設計直接關系到實驗班教學研究的成功與否,特別是像農村基層中學,班級多(三個年級共計27個班)、場地少(只有三個籃球場和兩個排球場)的特點,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學生的教學內容、運動量、分組情況。

第4篇: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論文摘要:排球運動作為一項大眾體育運動已經深入人心,但是通過實踐教學和查閱的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一些弊端,本文分析傳統(tǒng)的排球教學方法的弊端,并且發(fā)現(xiàn)了排球運動與其他運動之間的相似性,提出了運用相似教學法進行教學,希望為排球教學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添磚加瓦。

相似技術教學法是指運用動作技能的遷移規(guī)律在教學的過程中把一些動作結構和用力環(huán)節(jié)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術進行歸納總結,從中找出共同的規(guī)律并加以科學引導和合理安排教學的方法。

一、傳統(tǒng)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弊端

(一)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不合理

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觀中,課堂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著如何完成教學內容而進行的,教師的職責也就是如何使所有學生都能好的掌握教學內容。比如說過去教學大綱規(guī)定了排球教學內容,那么教師就必須進行該內容的教學設計,盡管很多的學生不是很喜歡這個內容。

(二)教學目的設計的技能化

由于傳統(tǒng)教學設計的起點是教學內容,所以教學目標更多的是反映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目標的設計只是教學內容的副產品,沒有實質意義。同時,教學目的的設計比較偏重于技能目標,如學生對動作掌握的如何、成績達到什么程度等目標,沒有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考慮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目標導致體育教學目標的單一性、競技化。忽視了體育教學功能的多樣性。

(三)教學策略設計的單一化

在教學策略方面,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重視“教法”的設計,忽視“學法”的設計。而且在教學方法方面重視講解、示范等傳輸式的教學,學法上強調模仿、練習等方法。這種教學策略的設計導致學生只能機械的模仿,忽視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地培養(yǎng),沒有從學生如何學習的角度設計學習方法,極大地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

二、排球項目不同技術相似環(huán)節(jié)分析及運用

(一)無球技術同有球技術之間

排球技術分為無球技術和有球技術,無球技術包括準備姿勢和移動,有球技術包括發(fā)球、墊球、傳球、扣球和攔網等。無球技術是有球技術的基礎,任何一項有球技術發(fā)揮好的前提都是需先做好無球技術,即只有在做好合理的準備姿勢和快速的移動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發(fā)、墊、傳、扣、攔等各項技術。因此,要將無球技術同有球技術同等對待這樣無球技術才能做到學以致用,也能有更多的時間提高有球技術。

(二)擊打類技術之間

上旋球的擊打技術是正面上手發(fā)球力跳發(fā)球、扣球、兩人打墊練習中的打球等各項技術的基礎,雖然各自的擊球點有所不同,但發(fā)力順序、鞭打動作和推壓腕動作幾乎完全一樣,因此,在教學的初級階段,應先安排上旋球的擊打方法,在熟練掌握之后,根據各項技術的特點,稍加點撥,就能很好地完成各項技術的教學任務,同時,在每次課的準備活動部分,多安排上旋球的擊打技術練習,使練習者通過反復觸球練習,建立觸球部位的肌肉對排球的敏感性,逐步了解、熟悉球性,掌握排球在各種狀況下的運動規(guī)律,并建立球感。

三、排球同其他運動項目之間相似技術環(huán)節(jié)分析與運用

(一)扣球助跑起跳同跳遠相似技術環(huán)節(jié)分析及運用

排球兩步助跑,起跳扣球與跳遠兩項技術的技術環(huán)節(jié)均由助跑、起跳、騰空、落地等階段組成,助跑基本上都屬于水平助跑技術,要求在正確完成起跳的前提下,發(fā)揮可控制的最大速度(扣球尤為明顯,助跑速度以有利于制動和完成起跳為前提)??矍驎r第1步的步幅比第2步小,為第2步主動加速,提高助跑的水平速度做準備。跳遠時,后3步中,最后一步的步幅相對較小,為的是獲得最佳的起跳角度及提高水平速度做準備,因此,扣球第一步與跳遠最后一步在技術環(huán)節(jié)上,其共同特征基本相似。

(二)上旋球的鞭打動作同擲標槍和網球發(fā)球技術相似環(huán)節(jié)分析與運用

鞭打是運動員揮臂做動作時,以身體轉動發(fā)力,以大臂帶動前臂,前臂帶動手腕的抽打動作。從力學角度分析,在揮臂初期手臂在肘關節(jié)的彎曲是必要的,這樣能縮短半徑,增加大臂轉動的角速度。另一個方面,左腿的支撐與蹬伸是實現(xiàn)動量增加和傳遞的重要步驟,它保證了身體重心升高,并且為轉體收腹提供了更大地發(fā)揮空間。通過以上分析,正面上手發(fā)球和擲標槍動作以及網球發(fā)球技術在以上各環(huán)節(jié)上完全一致,大力跳發(fā)球、扣球、兩人打墊練習中的打球技術在引臂動作和鞭打動作也是完全一致。這些共同特征為上旋球中鞭打技術的教學提供了幫助,因此,在進行上旋球擊打技術的教學時,要多結合以前的動作印象對學生進行啟發(fā)。

(三)傳球同籃球的雙手胸前傳球技術相似環(huán)節(jié)分析與運用

準備姿勢籃球、排球相同,只不過排球是不持球。籃球的教學持球強調掌心不觸球,兩手持球時呈半球狀,所以在排球傳球技術教學時引入籃球持球動作,就很容易使學生掌握,而不必擔心手型不對而挫傷手指和出現(xiàn)錯誤動作。

四、運用相似技術教學法進行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根據各項技術的特點,研究相連接、相類似或動作結構相同的動作,處理好教學內容之間的縱向、橫向聯(lián)系,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二)制定教學進度時要首先考慮以同類型動作中的基本動作為基礎來安排教學順序,根據教學內容,采取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相互誘導的原則,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三)教學進度要科學合理,把相連接的技術教學放在同一階段教學中,以某一教材為主,另一教材為輔,相輔相成,交替出現(xiàn),以期起到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加快掌握動作的目的。

(四)在利用其他項目動作進行遷移教學時,應采用誘導和對比分析法,將已有的技術動作輕松地遷移到新技術的教學中,使學生快速掌握和提高新技術。

參考文獻

[1].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理論關系的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24(2):56-58.

第5篇: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認知能力 設計能力 實施能力 反思能力

所謂教師的職業(yè)能力,是以順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務為特征的職業(yè)活動能力。那么,體育教師也是如此。

一、體育教師對教學的認知能力

俗話說,縱有千金萬金,不如一技在身。意思是說千金萬金可能用光,但身上的技藝永遠不會用光,總會給你掙來一口飯吃。作為一名體育老師,要取得事業(yè)成功,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首先,領會課程標準能力、分析教材的能力、了解學生的能力。課程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非常重要,不僅是讓教師知道、記住、而且,要求每位教師都能深刻的理解,并能把它滲透在每學期、每天、每節(jié)課的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生,改變學生。要熱愛學生,以身作則,以身立教。其次,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要具備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精湛的專業(yè)技能。這樣才能有效地去開啟學生的心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要兼融其他學識和技能,這樣教學時才能融會貫通,游刃有余。

二、體育教師對教學的設計能力

設計能力是指教師課前對教學要素,如學生及教學目標、內容、策略、方法、環(huán)境等進行詳細的計劃和安排的能力,特別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選擇場地很重要,這節(jié)課是什么內容,體育老師事先準備好器材,場地,形式和方法,本課的重難點。都必須經過精心、完整的教學設計,最重要的是分析學生的態(tài)度。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德育教學目標的確立有密切的關系,不能不考慮。如果一個班級很多學生不想上體育課或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動機、態(tài)度不端正,甚至厭學,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基本的課堂教學都難以進行,知識技能的目標更難以實現(xiàn)。所以,要重視學生的態(tài)度。實踐證明,成功的教學在于成功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整合能力,教師不是“教教材”,更不是對教材的亦步亦趨,而是用教材教學,教師必須對教材內容整合,也就是根據學生及其他教學因素對教材內容進行處理,優(yōu)化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必須做的一項工作。如何整合教材體現(xiàn)了體育教師教學經驗,對教材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能力以及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策略設計能力,是為實現(xiàn)某種教學目標而指定的教學程序及其實施措施。在實踐教學中,人們以探索出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教學管理策略等,教學策略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設計,很自然,教學策略的設計要積極圍繞教學目標。每個體育教師都有這樣的體驗,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班級,教學程序己所采取的措施都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與學生是密切相關的。

三、體育教師對教學的實施能力

教學設計是為了教學實施,為了更好的實施效果。體育教師必須具有教學實施能力,我們認為教學實施能力主要包括課堂調控能力、實施教案能力、教學應變能力。例如,有一次,我上體育課,我教學生籃球教學,學生們學會了各種運球。素質好的學生還學會了跑三步籃,我非常的高興。下一步,我打算能讓他們學會打比賽。我經常給他們看NBA籃球比賽,讓他們從小就愛籃球,并打好籃球比賽。但有一次,上課鈴響了,同學們像往常一樣很快的站好隊,我宣布上課內容,這時班里王XX舉手說道:“老師,我肚子疼?!睉{著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看出這位學生是在“裝病”。如何處理?我當時很冷靜,因為我知道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勢必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副作用,出于這個目的,我說:“這樣吧,你先到籃球場旁邊休息?!边@時,我?guī)е鴮W生一邊做準備活動,一邊思考著這個問題。學生們對這個問題也表露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因為有些學生在竊竊私語,我聽出來的意思是:上節(jié)體育課學習的“三步上籃”,他就沒有學會,是不是怕大家笑話他呀?我突然想起上節(jié)課學習“三步上籃”時,他就沒有掌握這個動作,我當時還批評了他,是不是當著全班學生批評他,傷害了他的自尊心?一種內疚感從我心里涌現(xiàn)出來。如果是這樣,我應該如何彌補呢?一切活動都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學生們“三步上籃”的動作越來越正規(guī),越來越合理、越來越接近實戰(zhàn)??晌倚睦镞€一直惦記著那個大家“遺忘”的同學,我不時偷看著他,通過他的表情,我能感覺到,他有一種淺淺的自卑感,而我越來越感到自己上次課處理問題的不得當。這節(jié)課,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通過練習,都能夠比較熟練的運用“三步上籃”這項技術,但是,我上次課處理問題不恰當,導致一個學生對體育課有可能產生了厭煩,也許影響到他的一生。我決定不能再耽擱了。下面是我們的一段簡短的談話。師:“怎么樣?肚子好點了嗎?還疼得話,趕緊去校醫(yī)室去看看?!蓖鮔X支支吾吾地說:“老師,其實我肚子根本就不疼?!蔽以囂街鴨査骸澳悄銥槭裁茨悴蝗ド象w育課呢?你不喜歡籃球嗎?”他撓撓頭說:老師,“三步上籃”我學得不好,我怕同學們笑話我,還有……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想法,還是在“想著”我上節(jié)課對他的批評?!澳憧催@樣好不好,老師跟你一起到那個籃球場上,你做一次,讓老師看看可以嗎?”班里的學生基本看不到那個籃球場上的情景。他欣然同意了我的提議。我們來到了籃球場,他做了一次,動作還是掌握不太好,但是明顯比上節(jié)課好多了,我鼓勵他再來一次,第二次又有了很大的進步,他的動作基本能夠獨立完成了。一會兒,你敢不敢在大家面前做一次?”“老師,我還是怕出問題,怕同學們笑話我”“這樣吧,你再練練,如果你感覺沒問題了,就去做,怎么樣?”“我試試吧?!币宦暽谝簦蠹壹掀饋?,我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剛才學生練習的情況,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學生們接著練習,輪到那個學生做動作了,他猶豫了一下,在我眼神的鼓勵下,他終于運起了籃球,一個還是比較生疏的“三步上籃”展現(xiàn)在了大家的面前,他還沒有反應過來,全班同學都用力的鼓起了掌,這也是我剛才跟大家商量的一個對策,他不好意思地拿到籃球,回到了隊伍里,接下來的練習,我和大家好像忘記了那個“蹩腳”的“三步上籃”、忘記了那個“生病”的學生。這就是體育教學應變能力的體現(xiàn)。

四、體育教師對教學的反思能力

教師反思的內容,教師如何進行反思呢?這可能是體育教師更為關注的問題。我國大多學者認為,教師教學反思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種,(1)內部組我對話方式這種方式沒有外顯行為,是一種內省反思方式,可以自我提問,認真琢磨,做出判斷,調控行為。(2)外顯自我對話方式,這種反思方式一般是活動結束進行,有外顯行為,如寫教學反思日記,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后寫下自己的經驗、教訓、體會與認識。(3)同事討論方式,在交流中進行反思。(4)行動研究方式,不斷反思,進而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五、體育教師對組織研究性的學習能力

體育教師能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的目標的一種教學能力。這種能力主要包括: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能力、指導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開發(fā)校內外教育資源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監(jiān)控能力、合作教學能力。

總之,以上五種教學能力,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也是初中體育教師獨有的教學能力。

第6篇: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學設計簡析

(一)課的設計:

隨著學校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學校以培養(yǎng)“全人”為目標的教育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卓越學校的學生不僅要有出色的學業(yè)成績,更要有強健的體魄,如今,我校已積極參加上海市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改革的實施帶給我的是教學思想和理念的變化,在經過一學期的專項化教學實踐后,我更加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體育鍛煉作為實實在在的內容載體,遵循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體育教學原則,推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

本節(jié)課的教學堅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與合作學習機會,在教學內容和練習方法中,注重對學生選擇性與合作性的培養(yǎng)。本課引入“3 X i等于幾?”的教學思想,將“i”視為學生本人、教師本人、Ipad學習工具,通過三者間的相互內在聯(lián)系將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成果發(fā)揮到最大。即學生從熱身運動的自主選擇菜單式學習到利用IPAD進行討論設計完善傳切配合自我練習方案和實施體驗練習方案等教學手段來獲得知識和技能。本人希望采用這種實時展現(xiàn)學生選擇―思考―設計―爭論―完善--實踐的新教學模式激勵學生充分開動腦筋,體驗團隊學習的樂趣,自覺完成鍛煉,從而在選擇學習中形成責任,在規(guī)則中形成品德。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教學理念,本課力求流暢、靈活、緊湊,教學中做到面向全體同學,對技能水平和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設計出不同的練習菜單,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自選練習內容,并提倡互幫互學能者為師,促成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二)教材分析:

首先,籃球是一項開展相當廣泛的體育項目,深受學生們的普遍喜愛。但縱觀中學籃球教學卻多以運球、傳接球為主,因此造成學生愛打球卻又不會打球的局面。本課之所以將簡單戰(zhàn)術傳切配合作為授課的主教材,意在培養(yǎng)學生深入了解籃球運動的內涵,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戰(zhàn)術的重要性,從而得到美育的熏陶。其次,高中階段是學生基礎教育向高等教育轉型的開始,因此應當把掌握籃球基本技術與戰(zhàn)術放在目標的首位,為真正“會”打籃球奠定基礎,通過不斷系統(tǒng)練習,發(fā)展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協(xié)調性,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掌握籃球技巧,最終養(yǎng)成經常運用籃球鍛煉身體的習慣。輔教材為籃球拓展,筆者通過IPAD里的制作戰(zhàn)術軟件來激發(fā)學生對傳切配合的理解,從而將所有知識進一步提高。

本課的教學重點:切入跑動路線選擇與準確的傳球;教學難點:傳切配合跑動路線與傳球時機與傳球方法。

(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一年級24名男生。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戰(zhàn)術的學習并不滿足,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chuàng)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傳切配合,通過教師傳授與學生合作討論設計自我練習內容來使學生基本掌握傳切配合的技術,明確傳切配合跑動路線與傳球時機。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80%以上的學生能掌握傳切配合的技術,明確傳切配合跑動路線與傳球時機。提高動作配合、技術應用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xié)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品質。

二、教學效果與體會

(一)教學設計的執(zhí)行

本課在準備部分采用傳統(tǒng)的2列橫隊站立,在進行熱身跑時加入一些基本的步伐練習,意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熟悉球性練習時,教師先列出3張練習菜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求,自主選擇其中一張練習菜單,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自覺完成相關練習。

在基本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利用PPT動漫展示傳切配合全過程,通過動漫展示、講解、教師親自示范三個環(huán)節(jié)向學生傳授傳切配合的基本動作要領與正確的傳切跑動路線。其次在整個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在練習難度上設置了坡度,從最基本的無人防守傳切配合到有人防守練習,練習難度循序漸進,旨在讓學生打好基礎,進而在今后的學習或自我練習中提高技戰(zhàn)術水平。分層教學和“思考與體驗練習”是學習實踐部分里面2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思考與體驗練習”是在基本練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在這個練習中,教師首先按學生水平提出分組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組別。隨后學生根據分組情況利用IPAD教學軟件,討論設計適合自己的傳切配合練習內容,在整個討論設計過程中,學生不但能進行本組的交流更能通過實時視頻看到其他三組的設計方案,并參考其他方案完善本組設計,通過思考―設計―爭論―完善最后來實踐本組的練習方案,從而達到動腦動體的教學目標。

在分層教學和“思考與體驗練習”中教師充分運用了“三自”練習方針,即自主選擇、自覺學習、自我評定。通過“三自”練習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也加深了學生間的情感交流。

(二)目標達成情況

為有效達成目標,在教學方法上,筆者采用了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方法引導、啟發(fā)學生,在練習完基本傳切技術后,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通過6步學習法,即“選擇―思考―設計―爭論―完善--實踐”的學練流程,拓展傳切配合練習內容。筆者通過這種新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在整堂課中,學生參與練習的態(tài)度與練習情緒都是積極,課堂學練習氣氛很好。

從本節(jié)課的結果來看,預定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其中有80%左右的學生能掌握假動作擺脫防守、選擇合理切入這個技能,在傳球的及時有效性方面有70%的同學能夠做到該技術。

(三)存在問題與反思

1、本節(jié)課運用IPAD動態(tài)戰(zhàn)術板教學軟件讓學生將所學傳切內容進行實時展示,通過小組間學生討論、設計、作圖、練習、修改、再練習的方法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合理選擇切入路線這個教學重點。

第7篇: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隨著國家對于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現(xiàn)代科學技術水平和信息交流方式的不斷改善,小學體育教育方式也在不斷的革新變化。體育課程的教學越來越規(guī)范化,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越來越深化,教育技術的應用以及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裝備的使用,使得小學體育教育水平不斷的提升。

1.小學體育規(guī)范化教學中教育技術應用的必要性

教育技術是育人技術及其創(chuàng)新整合的技術,核心是教學設計技術和課程開發(fā)技術。合理的教育技術應用有利于提升教師教學的水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挖掘學生多角度的優(yōu)點,促進小學體育教育高質量的展開。

1.1 教育技術的應用充分激發(fā)了小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在充滿興趣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時,其學習效率最高,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最深,知識點的記憶最為牢固,也就是說,興趣的激發(fā)可以使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省某小學統(tǒng)一采用多媒體教學后,學生在室內籃球體育課堂上可以通過影片欣賞等方式直觀的感受籃球明星在球場上的英姿,比賽的激烈氣氛和籃球明星帥氣的動作,這種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崇拜感,提升了學生對于學習籃球技術的興趣,不少學生在課堂上早已躍躍欲試,后期的室外實踐教學過程中,所有的學生都仔細學習籃球動作,一堂課程下來,基本上可以組織小學生完成一次簡單的籃球比賽。良好的興趣不僅加快了小學體育課程的進度,而且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1.2 小學體育學習的效率得以提升。教育技術的應用不僅表現(xiàn)在簡單的課程教學,其核心是教學設計和課程開發(fā)。良好的教育技術在小學體育規(guī)范化教學的應用中,有利于課程的設計和創(chuàng)新。一堂設計完整,內容新穎的體育課程,不僅能夠使得體育課的教學更加系統(tǒng)化,而且使得知識的傳授更加具有調理性。小學生面對規(guī)范的體育課程,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更加輕松。

1.3 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得以充實。小學生處在成長初期,日常鍛煉對于學生的成長比不可少。但是對于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視。體育教育不僅讓學生得到鍛煉,而且要教授學生基本的健康常識和安全知識,讓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鍛煉方法,提升小學生體育知識的儲備。同時心理體育教育也需要同步發(fā)展,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設計技術應用時需要將綜合知識教學設計在課程中,充實小學生的知識儲備。

某實驗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課教學時,將心理測驗小問題加入了課堂中,有趣的問題既激發(fā)了學生回答的熱情,而且有利于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發(fā)育程度。同時教師通過學生的反饋,有針對性的為不同特色的班級設計不同的體育游戲課程,不少班級的學生通過合作游戲的方式,學會了集體合作,培養(yǎng)了開朗的性格,整個班級的班風得到了改善,班級的小組學習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2.小學體育規(guī)范化教學中教育技術的實踐

2.1 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分解小學體育知識難點。不少小學體育教師將小學體育課程知識難點分解到各個主題課程中,在課程設計時按照知識點進行課程排布,每一課程掌握一個較難的知識點,并通過實踐鍛煉來讓學生加深印象。在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采用親自示范、學生示范以及小組幫扶的方式,讓學生互動學習,在合作中逐漸掌握全部的知識點。

2.2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轉變角色。新課程改革后,不少體育教師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自己的體育老師。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發(fā)現(xiàn)班級中存在非常熱衷于體育學習的學生,同時也存在著內向孤立的學生。體育教師讓積極的學生擔任值日小老師,帶領大家做準備運動,講解自己已經掌握的體育知識,并帶動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參與鍛煉。同齡人的帶動使得原來內向的學生也放開了束縛,加入到班級的活動中來。在整個課程中,教師扮演著指引者的角色,把握整個課程的動態(tài),以及及時的補充或糾正相關的知識。在這種課程下,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不斷的提升,不少學生還提前備起課來,有不理解的地方課間主動找老師詢問。

2.3 創(chuàng)新教學工具,實現(xiàn)教學多樣化。國家對于小學教育不斷的加大投入,不少的小學實現(xiàn)了數(shù)字化多媒體教學。小學體育老師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采用了新的教學工具,同時也轉變了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學生在體育課上可以通過影片賞析、幻燈片瀏覽等方式,直觀的感受我國體育發(fā)展的歷史以及在體育發(fā)展過程中我國體育健兒的精彩表現(xiàn)。而同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利用例如多媒體、教學講義等方式為學生制作體育知識復習講義,例如廣播操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觀看視頻,也可以為學生制作廣播操分解步驟的幻燈片或講義,這樣學生在課后也可以鞏固復習,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加強了學習效果。

3.教育技術應用對于小學體育教師的新挑戰(zhàn)

新的模式帶來小學體育教學新的優(yōu)勢,但同時也對一線的小學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體育教師要轉變心態(tài),教師的責任不僅局限在了課堂上的良好表現(xiàn),更在于課后的課程設計技術和課程開發(fā)技術的研究學習;其次,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補充,教育技術的展開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作為支撐,教師要適應社會的變化,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最后,教師需要學會新的教學方式,小學課堂上引進了多媒體,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在課程設計時融入數(shù)字化的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展開一堂生動的現(xiàn)代化課程。

第8篇: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一、首先要了解主題式情境教學的概念

主題式情境教學以確定主題為先決條件,以往的體育情境教學,雖然也有主題設計,但在教學內容編排中并不注重內容與主題的關聯(lián)。而體育主題式情境教學突出的特點就是主題鮮明,一切教學內容的編排設計和操作都是圍繞著中心主題展開。內容設計一般采用樹形結構框架,使各枝杈部分標題設計都與主干緊緊相連。體育主題式情境教學在設計和教學操作過程中充分要求教師和學生這對教學主體在教學中的互動性。其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對教學中情境發(fā)展方向的引導、啟發(fā)、把握和調控以及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產生,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充分拓展思維,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和積極練習,努力獲得成功。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在教學設計中要考慮周全,而且在操作中要審時度勢、靈活把握,激發(fā)學生活躍思維,在思中練,在練中思。

二、結合教學主題設計比賽的案例分析

體育課中結合主題設計比賽時,要考慮教學的主要內容。如在“籃球運球”教學,教材的設計主題是“提高學生運球能力和在實際中的應用能力”,那么,在設計教學比賽時,其比賽就要針對教學設計分為比賽個人的能力,比如熟練程度、創(chuàng)新能力等;在集體比賽比如集體運球接力與集體的運球表演等。改變傳統(tǒng)只是集體接力比賽等單調的形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興趣。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是我們教學的基本原則,也是最高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來設計比賽,提高學生練習的強度與密度,促進學生技能的掌握。就如在籃球教學中,筆者借用運動教育模式,以賽季的形式進行,每周一次的籃球課就是以比賽為主,按照實力分組,將6年級47個學生平均分成10個組,男生6組,女生4組,水平較高的組4人,實力較差的組5人,進行組間比賽。課上的流程一般是整隊集合、準備活動、集中技術練習、小組技術練習、比賽、登記成績、總結下課,比賽的時間大約在15分鐘左右。經過一個學期的主題式比賽,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大大提高,特別是放學后學生會很自覺地來到籃球場地進行練習技術與比賽。達到學生的籃球技術與身體素質同時提高了,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真成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的目的。

三、通過合理運用修改規(guī)則來設計主題式比賽

俗話說的好,沒有規(guī)則不成方圓,體育比賽更是這樣。在體育教學的比賽中,可以運用比賽規(guī)則來強化比賽效果。讓學生必須按規(guī)定動作完成,對不按照要求做的學生,老師要及時提出批評,也可以對表現(xiàn)欠佳的隊進行處罰,如適當?shù)募娱L時間等。教學比賽要不斷創(chuàng)新,特別是那些時代感強、新興的項目、學生有樂趣的項目、傳統(tǒng)的項目等,只要有助于學生健康,適合青少年身心特點,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們都可以將其引進到教學比賽中來,同時我們可以把以往比賽中一些復雜、嚴格的規(guī)則進行刪減、放寬,使比賽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以籃球比賽為例,因為是八年級學生,籃球教學最開始的時候是傳接球比賽,只要相互之間能成功進行傳接球一次則得一分,允許學生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抱著球跑,不能推、拉打等侵人動作,防守只許攔不許搶,即攔住持球人的奔跑路線,不能搶對方手里的球,可以搶對方沒有明顯控制住的球;一段時間之后,修改規(guī)則:在原有基礎上規(guī)定持球人不能持球跑,必須原地持球,可以繞中樞腳轉動,接球人位置不限;再一段時間之后,再修改規(guī)則:需要運球一段距離,至少拍球三次以上的傳接球才能得分,運球沒有“兩運”的限制,一段時間之后再修改,通過規(guī)則的制定,逐步讓學生提高傳接球的準確性、學會持球轉身、學會運球、學會不能兩運等等技術和規(guī)則。比起一步一步地學技術來講,這樣的學習效果要好很多,學生有興趣天天盼著打籃球,運動量較大,尤其是相互之間的爭吵,這是新課改社會適應能力的最好實現(xiàn)渠道,通過老師幫助和引導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引導他們理解友誼第一,學會團結合作。所以說規(guī)則的制定非常的關鍵,對教學效果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四、教師設計主題式比賽的注意事項

第9篇:籃球的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體育選項教學模式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80088

一、教學文件管理

1. 一級管理

教學文件是教學過程中依據一定教學理論、按照一定方法形成的多種文字性材料,它規(guī)范和約束選項教學的實施途徑、實施內容和評價標準,是實現(xiàn)選項教學預計效果的關鍵。

* 制定選項教學的校本課程內容

* 制定選項教學總體目標

* 制定各選項的教學大綱

* 制定各選項的評價體系

* 制定各選項的反饋機制

2.二級管理(分項的單項管理)

* 制定選項教學的教學計劃

* 制定選項教學的教學進度

* 制定選項教學的備課計劃

* 制定選項教學的課時計劃

教學目標應清晰、確定,教學內容要體現(xiàn)知識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校本特式,合理使用教學資源。教學方法要體現(xiàn)校本特式、學生實際,通過教學資源的整體優(yōu)化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一系列教學材料,要定期進行收集,根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反饋信息進行科學修改與整理,最終形成具有指導意義的教學文件。

二、課堂建構

1.遵循興趣活動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信息論、控制論、神經生理學告訴我們,心理活動的最起碼水平,稱為“覺醒水平”,覺醒水平表明大腦神經細胞處于一定的能量狀態(tài)下,這樣才能進行思維活動,才能吸收、分析、判斷、儲存信息。教學時,心理活動最活躍的水平,且稱它為“積極水平”。積極水平表明大腦中有關學習的神經細胞處于高度興奮,而無關的部分則高度抑制,神經纖維通道的有關部分保持高度暢通,因此“神經噪聲”大大降低,信息在神經纖維通道內的傳輸達到最佳狀態(tài)。這只有在高度興奮、聚精會神下才可能達到,在被強迫的、不自覺的、程度不同的苦惱或煩躁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習,有關學習的神經纖維通道對信息的傳輸不可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

人的興趣的發(fā)展,一般要經過“有趣-樂趣-志趣”三個階段,在選項教學中學生對某一項目的興趣一般會有以下兩種情況。

有趣階段-樂趣階段,由于這時學生的興趣處于興趣發(fā)展的低級水平,學習見異思遷。如某一學生看到別人打籃球、看NBA,覺得籃球有趣,就選籃球項目。學習一段時間后,“有趣”淡化,看到同學踢足球或看到世界杯足球賽,對足球產生興趣,便去選足球,參加足球項目的學習。

樂趣階段-志趣階段,如形體教學班有一位男生,身體素質很好,尤其是舞美的協(xié)調性很強,他從小就喜愛舞蹈,學校體育課選項開設形體班,他主動報了名。在教師的調教下很快成了班上的“角”,后來多次代表學校比賽并獲獎,他更自信、更加熱愛舞蹈了,興趣發(fā)展到較高階段。

由此可見,在選項教學中我們要發(fā)展學生的某一興趣,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苗頭,及時定向,建立樂趣、志趣。

2.創(chuàng)設情境

教學目標的分析有利于學生意義建構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兩個重要內容。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實現(xiàn)、完成教學目標的捷徑。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也就是說,在意義建構學習下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的分析,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生意義建構的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把情境創(chuàng)設看做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

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基本技術、應用背景以及與其他技術動作之間的聯(lián)系或簡單組合解決復雜情景下的問題,達到較深刻的理解。要為最終達到符合要求的意義建構,設計有針對性的組合練習和教學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