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

第1篇: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關鍵詞]新知識觀 應用型大學 教學方法 改革

[作者簡介]楊興坤(1971- ),男,山東陽谷人,長江師范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勞動與社會保障法。(重慶 40810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5-0163-02

一、知識觀概述

1.知識觀的含義。知識觀是指人類對知識的根本看法與態(tài)度,具體來說是指人們對知識的基本觀點與見解,是人們對知識的總體認識與基本觀念。知識觀是知識的知識,是知識的上位概念,是隨著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fā)展,因不同時代的知識對社會與接受知識者有不同的作用與價值,人們對其所進行的一種反思與新認識。從教育學意義上看,知識觀內部結構為知識的本質觀、價值觀、類型觀與獲得觀等,外部結構為知識觀與教師觀、學生觀、課程觀、教學觀與學習觀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2.傳統(tǒng)知識觀與新知識觀的區(qū)別。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觀的含義是不斷變化的,從當今人權與信息社會來看,傳統(tǒng)知識觀與新知識觀有本質的區(qū)別:一是反映時代不同。傳統(tǒng)知識觀反映的是農業(yè)社會與工業(yè)社會對知識的基本看法,新知識觀反映的則是后工業(yè)社會、人權社會與網絡信息社會對知識的根本看法。二是知識的本質觀不同。傳統(tǒng)知識觀認為知識是對客觀世界中客觀事物本質的揭示,與客觀事物相符,因而知識是客觀的、確定的、普遍的、靜態(tài)的、價值中立的,而新知識觀則認為知識是人們基于需要對自己選擇的認識對象的性質與聯系的假設、猜測或臨時的謀略,因而知識是主觀的、不確定的、境遇的、文化的、動態(tài)的、非價值中立的,沒有一種與權力、意識形態(tài)和利益無關的知識。三是知識的價值觀不同。傳統(tǒng)知識價值觀以“知識本位”為價值取向,強調知識的工具性、豐富性與積累性,新知識價值觀則以“能力本位”為價值取向,注重知識的實用價值,將人們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能力,重視人個性的發(fā)展與潛能的發(fā)揮,使人們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建構體現自身價值與符合自己發(fā)展的知識體系,從而具備自我選擇、自我改變與自我提升的社會生存能力與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四是知識的獲得觀不同。傳統(tǒng)知識獲得觀認為知識是不易獲得的稀缺資源,知識的獲得主要靠教師的講授與書籍,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以教師與書籍為中心,師生地位不平等。新知識獲得觀則認為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與計算機的普及,知識已不再是稀缺資源,其獲取的成本越來越低,在互聯網的支持下,知識不但可被迅速與廣泛地獲得,而且可被個性化地占有與應用。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已沒有必要以教師與書籍為中心,可根據自己的個性與潛能,與教師平等地對話與交流,共同學習與探討基本理論知識,共同研究與探索現實中的新問題,從而獲得新的知識與經驗。

二、知識觀與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與學生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采取的手段,即教師如何教知識與學生如何學知識的方法,其主要處理的是人與知識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法與知識觀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二者在發(fā)展中存在互動狀態(tài)的關系。首先,知識觀決定教學方法。知識觀有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改革并不是以自己的改造與轉變?yōu)榛c,而是源于知識觀的深層次變革。知識觀轉變是教學方法改革的內在理論依據,如在“知識為本位”的傳統(tǒng)知識觀影響下,教師多采用注入式的傳授法與講解法,學生則運用記憶法與練習法,而在“能力為本位”的新知識觀指導下,教師多采用啟發(fā)式的探究法與案例法,學生多運用討論法與自學法。其次,教學方法的改革推動知識觀的變化發(fā)展。在社會轉型或變革時期確立的新知識觀必然在教育領域提出新的教學方法,通過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來體現新知識觀的落實,當新的教學方法與新知識觀相適應時,就會促進新知識的發(fā)展。最后,新教學方法的廣泛應用產生新的知識形態(tài),并利用教學活動、科研研究與社會服務在社會各個領域廣泛傳播。這一方面引起人們對落后的舊知識觀的質疑與揚棄;另一方面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思考與接受新知識觀,進而推動新知識觀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

三、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意義

隨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社會轉型,“知識本位”的傳統(tǒng)知識觀向“能力本位”的新知識觀轉變,但作為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生產新知識與服務社會的應用型大學,其教學方法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傳統(tǒng)知識觀的影響,沒能隨新知識觀的改變而改變,如大多運用講授法給學生滿堂灌輸所謂的客觀知識,以學習知識的效率高低評價教學方法的優(yōu)劣,決定教學方法的取舍,以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的討論法與探究法用之不多,這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應用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盡管一些大學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改革,但卻很少從知識觀的角度進行教學方法改革,要么著眼于教學方法自身的改造與轉變,如單純增加或變換教學方法的類型,要么從教學方法與其他教育因素著手,如對教學方法與學校體制、課程內容及專業(yè)等教學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其結果達不到預期的改革目標。因此,立足于知識觀的深層次變革,增強教學方法的內在支持,用新知識觀引領大學教學方法進行持續(xù)而堅實的實質變革,對有效推進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培養(yǎng)具有應用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促進大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發(fā)揮大學生應有的潛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新知識觀視域下的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改革

1.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價值取向的變革。在當今人權與信息社會時代,作為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合理性基礎的知識觀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的價值取向也應隨之發(fā)生變革,并進一步深刻影響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方向。具體來說,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的價值取向變革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從重傳授知識向重培養(yǎng)能力轉變。新知識觀以“能力本位”作為價值取向,認為知識因個人所需而有所不同,人們一方面將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能力,另一方面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并加以創(chuàng)新。應用型大學教學價值取向應適應這一變化,由重知識的傳授與積累向重應用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轉變,培養(yǎng)學生實踐應用、靈活創(chuàng)新與自我改變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第二,從以教師講授為主向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轉變。新知識觀認為知識是不確定的、境遇的、文化的、動態(tài)的、非價值中立的,所謂的知識是受教育者在已有知識與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特定境遇建構起來的,應用型大學教學價值取向應積極回應這一轉變,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予以必要指導,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建構體現自身價值與符合自己需要與發(fā)展的知識體系。第三,從教師單方傳授教學向師生雙方對話教學轉變。新知識觀強調知識具有不確定性、非普遍性與境遇性,個人、時代、地域與文化傳統(tǒng)不同,知識的內涵與標準也不同,因此在應用型大學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以教師與單方傳授的知識為權威,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為中心的地位與所謂唯一正確的知識,還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與知識文化背景,從教師單方傳授教學向師生雙方對話教學轉變,在師生與生生對話教學中,共同探討與研究理論和實踐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不同的潛能與創(chuàng)造力,從而促進學生自己個性的發(fā)展,培養(yǎng)各有所長的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

2.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選用的改革。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價值取向的改革是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改革的前置程序,在以上大學教學方法價值取向三個轉變的深刻影響下,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的選用也應相應地進行改革,即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不宜把以理論知識傳遞見長的講授法選為主要的教學方法,而應向有利于提高學生能力的多元教學方法轉變。所謂多元教學方法是指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對象、教學目標等教學因素的差異性,采用多種方法靈活地進行教學,實現教學方法由單純的知識傳授向“應用能力培養(yǎng)與個性充分發(fā)展”轉變。這里的多元不僅有“多類型”的含義,也有多取向、多途徑與多方式等意義,既體現了新知識觀中知識的非普遍性、不確定性、境遇性,又突出了教學方法的針對性、多樣性與應用性。具體來說,多元教學方法除傳統(tǒng)的講授法外,還包括我國近年來新興起的教學方法,如探究教學法、問題教學法、項目研究法、自主學習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實驗實訓法與社會調查法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學生的個性差異靈活選用教學方法,把原來教師單向傳授的教學過程轉變?yōu)閹熒p向對話互動的教學過程,改變傳統(tǒng)重教師講授、輕學生參與,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重知識理論記憶、輕問題探究的單方教學方法,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密切聯系社會實踐與學生自身特點,激發(fā)不同個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解決問題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能力。

3.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評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評價是教學整體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的測量、分析與評定。在“以知識為本位”的知識觀影響下,對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的評價主要以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學生記憶與積累知識的多少、回答問題的答案是否標準、試卷考試成績的優(yōu)劣為標準,此評價標準不適應人權與信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不符合“以能力為本位”新知識觀,不利于學生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不利于積極開展師生平等對話交流教學,要對其進行改革,確立新的教學方法評價標準。具體來說,在新知識觀的指導下,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應以三個方面作為評價教學方法優(yōu)劣與決定教學方法取舍的標準:首先,是否有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應用型大學教學方法應體現新知識觀關于知識的本質觀與價值觀,以“能力本位”作為價值取向,這就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抓住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的根本要求與標準來選用與評價教學方法。其次,是否有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知識的不確定性與境遇性要求教師與學生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觀事實對事物進行理論評估與客觀評價,這就要求教師評價教學方法應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為標準,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索與研究理論與現實問題,得出自己的思想與見解,從而不斷提高創(chuàng)新精神。最后,是否有利于師生對話教學活動的開展。網絡信息的發(fā)展使知識迅速、廣泛與個性化地被占有成為可能,從而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的知識獲得觀,教師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也隨之成為歷史,教師不應把傳授知識見長的講授法作為最優(yōu)教學方法,而應把是否有利于開展師生平等對話教學作為評價教學方法優(yōu)劣與取舍的標準之一,促進師生在教學中就理論與實踐問題積極展開討論與交流,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質疑與反思能力,從而培養(yǎng)出具備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劉寶存.大學理念的傳統(tǒng)與變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王莉穎.論知識觀的演變與教育的價值取向[J].教育導刊,2003(Z1).

第2篇: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關鍵詞:知識質量觀 能力質量觀 現代教學質量觀

教學質量觀是對教學質量的觀念性描述,是人們對教學品質的整體認識和意識,體現為人們對教學質量高低優(yōu)劣的理解和價值性判斷。教學質量觀對教學質量的追求方向有重要的影響,對教學質量的實踐取向亦有指導性意義。教學質量觀是一面多棱鏡,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站在不同的立場和角度,會秉持不同的教育理念,對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也會有不同的見解。對教學質量觀內涵的不同理解,決定著人們運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實現教學質量的價值。

傳統(tǒng)教學質量觀的發(fā)展

傳統(tǒng)的教學質量觀根據其特點可以分為“知識質量觀”和“能力質量觀”兩類。

(一)知識質量觀分析

知識質量觀背后的理論支撐是“教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這種教學理論在教學目的上,以知識的獲得為本位;在教學的角色地位上,以教師為中心;在教學方式上,以教師的教授和訓練為本位;在教學內容上,以學科科目為中心。在該理論支撐下,知識質量觀在現實中呈現出如下特征:

1.以工具技術理性為價值取向

在知識質量觀中人們對教師的認識存在矛盾和誤解,一方面認為教師是知識的權威,另一方面認為教師就是教學中的“知識工匠”;而學生在知識占有中處于劣勢狀態(tài),學生就被看作是生產線上的“知識產品”。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自然就是看“知識產品”的合格率和生產質量了。長此以往,教學質量的價值取向就變成了一種對考試成績的功利追求,升學率和就業(yè)率成為學校在社會中立足的資本,優(yōu)秀率成為教師升職或者加薪的籌碼,分數成為學生獲得自我發(fā)展的追求,排名成為家長心目中學校品牌形象的代言,形成了一種工具性的價值取向。

2.以學科知識點的傳授為核心

在強調“教”的教學理論中,受知識本位思想的影響,教學一直都較為注重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的傳授和學生對完整知識的掌握。由于行為主義學家們更加強調教學中刺激―反應聯接的形成,學生個體被期待學到的都是一些可測量的外顯行為。教學質量的追求就在于教師按規(guī)定標準傳授了多少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獲得了多少正確的可重復的外顯知識和技能。不難發(fā)現,所謂的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對學科知識點的講授可謂訓練有素,甚至可以用“精確”來形容,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往往集中在知識點上。這些都反映出“以教為本”的教學質量觀對知識點傳授的“偏愛”。

3.以鑒定教師的優(yōu)劣為目的

既然教師被看作是教學的中心,教師就成為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知識質量觀自然就把按照學生成績鑒定教師的優(yōu)劣作為主要目的。在分數的壓力下,不少學校為了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依據教師所教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對教師進行等級劃分,并據此對教師采取獎懲措施,如拉開教師的分配收入、將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師職稱掛鉤、對教學優(yōu)秀的教師重點培養(yǎng)。教師在這種外在刺激下只能毫無創(chuàng)新地重復自己的“流水線工作”。

(二)能力質量觀分析

20世紀初學習理論和認知主義心理學開始興起,人們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學生?!皩W為中心”的教學理論在教學目的上,以學生認知結構形成為本位;在教學的角色地位上,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上,以學生的探究為本位;在教學內容上,以活動為中心。與強調知識的教學質量觀相對應,以現代學習理論為背景的能力質量觀呈現出不同的教學質量認識特征:

1.以學生能力發(fā)展為目的

這種教學質量觀在價值取向上不是純工具性的,而是開始關注學生個體的發(fā)展。由于知識的多樣性、不確定性、流動性和認知結構存在的必然性,學校的教學好壞不能僅以學生的成績判定,教學效果如何不單要看學生接受了多少知識,還要看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重組和發(fā)展。這些與學生的主觀經驗、認識能力密切相關,所以衡量教學結果就得在承認和尊重學生個人差異的基礎上,考查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水平。但這種能力質量觀強調的學生發(fā)展也單單是智力方面的發(fā)展,教師相對于之前“一言堂”的改革也都是圍繞智育目標展開的,即便是倡導“因材施教”,也是為了謀求知識和技能的更好把握,而不是實現適合學生心智的個性發(fā)展。

2.以學生的認知能力形成為核心

重視“學”的教學質量觀把學生的認知作為教學的核心。受當代認知主義的影響,人們對教學質量的關注轉向為在教師的教學指導下,學生的認知結構是否發(fā)生了變化、認知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有研究在對國內普通高校進行的教師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自我診斷的調查中發(fā)現,超過1/4的教師認為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教師所教的知識,更應刺激、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對知識和思維的“欲望”,自己“學會”學習。顯然,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教育工作者開始把教學質量衡量的核心從單一的考察教師和學生的外顯行為轉向幫助學生形成內在的隱性學習機制。

3.以教學的過程為著眼點

能力教學質量觀是重過程的質量觀?!耙詫W為本”的教學質量觀重視認知形成的過程,持續(xù)不斷地實時追蹤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知變化以了解教學的質量優(yōu)劣。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在課堂上有意設計一些課堂提問和活動就是為了隨時洞悉學生的認知情況,從而調整教學過程,保證教學效果。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學為本”的教學質量觀關注教學過程的體現。但由于過于注重活動的過程,“群言堂”的課程使學生獲得的知識不夠系統(tǒng),往往偏離了教學目標,造成了教學的“本末倒置”。

現代的教學質量觀的特點探析

知識質量觀重視教學過程中“教”的活動,而能力質量觀則站在“學”的立場上來描述教學品質。這兩種質量觀背后都有相對成熟的教學理論作為支撐,在孤立的和靜止的課堂教學空間內一定程度上為提高教學質量作出了貢獻。但在日益強調可持續(xù)發(fā)展、自主創(chuàng)新和國際化的今天,教學活動時空被大大地延伸和拓展,單純片面的“教”或“學”都不能滿足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需掙脫片面“教”和“學”的狹隘束縛,將傳統(tǒng)的質量觀進行糅合,構建一種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的“以人為本”的現代教學質量觀。在建構主義、教育人類學等當論的發(fā)展背景下,現代的教學質量觀強調將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機結合,學生在教師合理巧妙的情境設定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在學習共同體的建立中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

(一)人文性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fā)展,我們越來越認識到人才是教學中首要的因素,教學質量的價值取向應首先考慮是否符合現實的人性,因為教學活動首先是有情感的人的活動。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都不是在刻板地完成教學,而是在互動博弈中生動地演繹著教學活動。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我們的教育目的并不僅僅在于培養(yǎng)出能夠有效地參加國家建設的公民,我們還要讓我們所有的人成為幸福的人”。教育要以人為本,除了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才是使人成為完整的人的關鍵。因此教學除了發(fā)揮它的工具性價值以外,更應體現它的人文性。不論文科還是理科,均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靈活性,實施人文關懷式的教學策略,講究教學方法的藝術性、教師素養(yǎng)的示范性。

(二)發(fā)展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受功利主義的影響,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就是重復和讓學生過度練習,采用超負荷的灌輸和強化的訓練,以使學生獲得知識和增強技能。學生僅僅被當作知識的容器和重復的機器,在教師的教學流水線上被一次次地改造。高效率的背后常常以磨損學生身心為代價,缺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長效性和原動力。在現代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理念的影響下,教學開始從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度來關注教學質量,特別關注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奠基性。其奠基性遠遠超出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范疇,學習方法、創(chuàng)新精神、情感態(tài)度、批判性思考等,均被納入發(fā)展性教學和發(fā)展性評價的視野。從著眼于教學“立竿見影”的即時效果到著眼于人的長遠發(fā)展,是當代教學對傳統(tǒng)教學質量觀的價值轉向。現代教學質量觀反對教師為追求短期效率而對學生進行“榨取”的急功近利行為,倡導通過教學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好基礎。

(三)全面性

首先,知識質量觀和能力質量觀都片面強調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側面,而沒有考慮到教與學的作用同等重要。建構主義倡導,每一位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參與到創(chuàng)建意義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組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師獲得專業(yè)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學生獲得知識結構和思維方法,教學的過程成為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自我理解和價值體驗的過程?,F代教學質量觀不但關心師生的外顯行為變化,而且注重師生的內在隱性發(fā)展,它是對傳統(tǒng)教學質量觀內涵的深化。其次,傳統(tǒng)的兩種質量觀雖然對知識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是圍繞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展開的,都沒有重視學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養(yǎng)。國內有學者認為,非智力因素包含四組十二項:三個短語,即成就動機、求知欲望、學習熱情;“三心”,即自尊心、自信心、好勝心;“三感”,即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三性”,即自制性、堅持性、獨立性。因此,教學不僅僅是智力的教學,人的非智力因素也不再僅僅是實現智育目標的輔助手段,而具有了關涉人的發(fā)展的內在的基礎價值和動力價值。對非智力因素的探究反映出人們對教學質量內容認識上的拓展。再次,就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來說,知識的掌握和認知結構的形成也是一種單薄的教學觀念。美國學者霍華德?加德納提出八種相互聯系的智能,并強調智力的社會文化性、實踐性、可見性和可發(fā)展性,重視對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教學的智力發(fā)展并不是單向度的,而是存在著多元特性。由此可見,當代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綜合、整體的發(fā)展,這是對傳統(tǒng)教學質量觀意義的豐富。

(四)全程性

以結果論英雄,還是以過程定輸贏,這是人們常面臨的一個十分矛盾的問題,但在教育教學中,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以結果來判斷教學質量操作相對簡單,但會導致功利主義,教師為了績效、學生為了分數“不擇手段”,應試教育中的許多弊端都是它的真實寫照。而僅以過程來考核,不注重結果,也會帶來不少問題。有些教師為了體現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新,過度關注課堂上對活動內容的設置,導致課堂的“隨心所欲”而忽視了教學本身。強調素質教育是一種情境的、愉快的教學過程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完全忘記用結果為改革把關,避免流于形式。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結果和過程相互結合、全程監(jiān)控才能確保教學的質量。

(五)公平性

最后,現代教學質量觀還有著從關注“少數”向關注“全體”的變化。從面向少數精英教學到面向全體的差異教學,是當代教學質量觀對傳統(tǒng)教學觀的價值提升,也是對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教學反思的結果。傳統(tǒng)教學的質量觀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少數學業(yè)成績拔尖的學生身上,而對那些不能很好應對“卷面”考試評價的學生則棄之不顧,盡管秉持因材施教觀念的教師也會關照那些“差生”,但他們在課堂上所做的努力也無非是在成績上轉化那些“差生”,做到“拉平補齊”。而現代課堂教學的質量觀拋棄了精英教育的價值取向,倡導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差異,尋求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同時,當代課堂教學把學生的個性差異當作一種天然的教學資源,把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實現有差異的個性發(fā)展當作理想追求,并由此實現對大眾教育“公正性、公平性、平等性”的追求。

科學的教學質量觀既是依據教育教學的客觀事實所反映出來的教學質量規(guī)律性的認識,也是指導與教學有關的實踐活動的定向原則和進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內在動力。我們要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正確認識現代教學質量觀,為教育工作的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保障。

參考文獻:

[1]黃偉.教學質量觀更新及實踐偏誤矯正[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2).

[2]馮紹群.行為心理學[M].廣東:廣東旅游出版社,2008.

[3]燕國材. 智力因素與學習[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

[4]M.W.艾森克,M.T.基恩. 認知心理學[M].高定固,何凌南,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馬卡連柯(著),吳式穎(譯).馬卡連柯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第3篇: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關鍵詞:傳統(tǒng)教學觀;建構主義教學觀;課堂;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5-0176-01

建構主義理論的精髓是:以人為本即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這個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者積極、自立、自主進行學習建構的過程;教師是促進學習者發(fā)揮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參與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因此,高效、優(yōu)質的教學模式應該是學生通過教師行之有效的引導和啟發(fā),積極主動地建構自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踐知識的掌握、專業(yè)技能的積累、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的過程。數學學習是學生以已有的知識或經驗為基礎,通過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而建構起知識意義的過程。當學生接觸到新知識時,他們會自覺地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新知識加以改造,將其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此時稱為同化);而當原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容納新知識時,他們則必須對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以使與新知適應,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此時稱為順應)。學生就是在這種同化與順應的過程中實現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因此以建構主義教學觀統(tǒng)領教育教學工作已成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一、建構主義教學觀的特點

1.學習的建構性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將知識由外到內進行轉移和傳遞的過程,而是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進行相互作用、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該過程中,學習者對當前信息的理解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原有知識經驗不是簡單地提取和套用,而是以自己原有的經驗系統(tǒng)為基礎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識因為新經驗的進入而發(fā)生調整和改變,這種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的量的累計,這種建構具有獨特性,具有不可替代性。

2.教師的中介性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和幫助者,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教學的進行,把教師管理學習的任務轉移給學生,強調在教師指導下的發(fā)現。在課堂討論中,教師是“主持者”而不是“講授者”,如果在學生的發(fā)言中插話,往往會影響學生的發(fā)言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會根據課堂情況調整教學方式,不會固守課前準備的教案,會注意學生發(fā)言的特點,調整討論的組織形式。如有主角發(fā)言、有主題無主角發(fā)言等,這種教學觀弱化了教師的權威性,強化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

3.學生的主體性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的積極建構者。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xù)不斷的發(fā)展過程。在教育過程中,學生蘊含著豐富潛能,在內外因素相互作用下會將這種潛能進行開掘和發(fā)展,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學生主體性的參與,教學方式就是灌輸式的。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取決于知識量的累計和知識生成的建構過程,發(fā)展學生主體性不僅是教學目標,也是教學的動力源泉。

4.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性

迄今為止,課堂教學設計相當程度上受理性分析主義理論的影響,使課堂顯得嚴謹有余、生氣不足,創(chuàng)新不夠。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的課堂教學由于師生帶著求知的欲望和探求真理的激情以與,應該具有勃勃的生機,應該是一種動態(tài)的可以變通的教學過程。這是因為:一是課堂教學是師生交互活動的過程,交互活動不斷地進行,課堂就將發(fā)生不斷的變化和意外;二是交互活動不可能有太細的規(guī)則,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計劃好的每一細節(jié)操作,具有不可控性。三是現代知識觀認為教材教案等一切文本的意義都具有不確定性,師生皆可對之進行不同的詮釋與解讀,進行不斷界定和再界定。因此,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元變通、動態(tài)生成性的。

二、應用策略

1.改變現行教育環(huán)境。建構主義教學觀在教與學過程中具有明顯優(yōu)勢,要發(fā)揮這種優(yōu)勢,首先要面對現實的教育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社會對教育機構所培養(yǎng)人才的期待和評判,另一方面是教育行政環(huán)境,即如何選拔人才、評價教學機構、引導辦學行為。如果社會對教育機構所培養(yǎng)的人才評價和期待得不到有效滿足,教育則失去應有意義,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各類需求,應該形成招、考、用相互制衡的教育機制,給予學生對教育機構、教師、教學觀的選擇權,優(yōu)秀的教育觀才會有生存土壤。

第4篇: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傳統(tǒng)教學手段 課堂教學

當今社會大量的知識信息傳輸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傳統(tǒng)教學手段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比如中小學課堂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無外乎黑板、粉筆、掛圖、教具,教學手段單調,師生互動形式單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教學工作帶來壓力也帶來了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契機。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它獨具形象直觀的優(yōu)勢,極具優(yōu)越性和直觀性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更是給中小學老師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舞臺。下面,談談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以期對教育教學有所幫助。

一、運用多媒體展現課程重點 從而幫助教師化解教學難點

無論是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還是輔導資料上的輔導內容和練習題目,盡管插圖與內容結合起來形象得體,老師們利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向學生們傳授課本上的知識時,也盡可能地運用教具、掛圖,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能接受所授內容。任憑老師怎樣詳細的講解、費勁的比劃,有些抽象的課程重點還是讓部分學生理解不了。現在有了多媒體技術,這種困境或許會有所改觀,因為通過多媒體技術把教學內容“動化”,原來靜態(tài)變?yōu)榱藙討B(tài)的,很多抽象的事物變成了形象直觀的影視播放;原來課程重點要由教師一一板書在黑板上,現在通過光標的閃動、拖黑等操作,既顯現突出了重點又節(jié)省了板書時間,既豐富了課堂互動內容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工作中,經常遇到難點問題讓學生學起來感到十分困難,教師反復在黑板上強調,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不外乎難點知識過于抽象、分析講解時無直觀事物可展示等等,使學生學習起來理解不了,那就更不用說什么接受了?,F在如果運用多媒體技術則能整合和優(yōu)化各種教學媒體,形象直觀地展現了難點知識結構,邏輯清楚、深入淺出,將教學難點分解成已學知識,結合分析、提問、演示,從而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同時使學生在聽講過程中不覺得枯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觀察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在教學中如果多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強學生觀察的目的性、計劃性,也十分有利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調控。如數學方面,在學習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時,借助電腦展示“同號兩數相加”、“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這幾種情況下數軸上的表示有理數的點的位置變化,形象直觀地講解了法則里面的關鍵詞,讓學生對法則理解更透徹。語文方面,通過課件播放相關文章的歷史背景或文章情境,引人入勝,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電腦畫面能動靜結合,刺激學生的感官,使觀察重點突出,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的專注力,融化了知識的難點,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為了使學生通過學習,不僅掌握基本知識與理論,還應具備相應的能力,即基礎能力,發(fā)展能力,甚至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應該借助現代技術設計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學習各門學科的過程似乎置身于一個“教學實驗室”之中,學生可以觀察并嘗試錯誤與成功,可以進行發(fā)現并作出猜想,也可以作實驗,進行測量、分類;或是設計算法,通過運算檢驗,或是提出假說,借助邏輯推理加以證明,或提出反例予以否定,等等,這些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來,讓學生在演示過程中既訓練了動手能力,又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雖初具自學能力,但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還受阻于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手段,傳統(tǒng)教學手段雖然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但是由于傳授知識時 “一支粉筆、兩手比劃”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形象直觀的演示太少,學生僅憑抽象的想象是發(fā)展不了多大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甚至由于缺乏學習積極性而無形中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及思維的發(fā)展?,F代教學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就應在教學中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fā)積極的思維、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要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此時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即將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有效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因為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使學生在行、聲、色的作用下,對知識掌握得更加透明、更加形象,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激情。利用多媒體鮮明的動態(tài)演示能將那些靜止的孤立的東西活動并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較容易地找出規(guī)律,并使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能力和方法去獨立探索獲取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借助多媒體增加課堂密度,強化學習動機。

只有通過反復的練習,才能把所學的知識變?yōu)榧寄?。而形式單一、周而復始的練習,學生會產生厭煩情緒,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所以想方設法增加課堂密度,提高練習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有的知識內容,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要用兩課時,而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則只要一個課時,也就是說,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哪怕課堂信息量大,但由于學生易于接受,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在較短時間完成,學生有了自主練習、互動交流的多余時間。

第5篇: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關鍵詞: 高中歷史教學 傳統(tǒng)文化 價值觀念

如今,在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中,越來越多的老師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教育教學實踐的指導思想,積極探索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高中歷史課程本身具有突出的人文性,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質載體,也是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是,由于教育理念陳舊落伍、專業(yè)能力不足等方面原因,一些老師過于注重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傳統(tǒng)文化教育,造成傳統(tǒng)文化教育薄弱甚至缺失,嚴重制約了高中歷史教學目標的實現,不利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高中歷史教學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意義

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我國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中歷史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教學內容本身就包含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在歷史課程教學中,不但需要學生掌握歷史知識,了解歷史事實,更要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情感等方面進行教育,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分析、思考、判斷等綜合能力。因此,讓傳統(tǒng)文化回歸歷史課堂,讓學生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文化中陶冶情操,體驗高尚積極的情感,領悟我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實現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不僅是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外在要求,而且是高中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內在需求。

二、關于高中歷史教學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幾點建議

高中歷史新課程以強大的兼容性,把歷史研究的新進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緊密聯系,對于人類的社會生活、科學技術、教育、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兼收并蓄,學科內容得到了極大豐富,這為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實現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了可能。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幾點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建議。

(一)挖掘歷史課程資源,增加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

高中歷史新課程以聯系現實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實際為原則,重構了歷史知識內容體系,增強了歷史課程的時代感,極大地豐富了課程內容,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的融合。這些豐富歷史課程內容與大量的課程資源成為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通過挖掘歷史課程資源,可以讓學生形成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建立和完善傳統(tǒng)文化知識體系,為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傳承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在高中歷史課程內容中,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內容是必不可少的。這部分內容不但是學生需要記憶和掌握的歷史知識,而且是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學“百家爭鳴”這一內容時,除了要讓學生了解百家爭鳴的含義外,還要讓學生通過對《孔子講學圖》的觀察,對于孔子的為人形成感性認知,在此基礎上,延伸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讓學生初步理解儒家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奠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領會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容,豐富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

(二)借助先進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

現代科技的發(fā)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為教育教學實踐創(chuàng)造了很大便利。一些多媒體、投影儀、互聯網等設備手段不僅能夠豐富歷史課程內容,還能夠讓學生在感知生動形象的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充分激發(fā)學習興趣,參與教學活動,手腦并用,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領悟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高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教學“”內容時,由于學生對內容不太熟悉,設計了借助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的方式,通過播放網絡上下載的有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首先對于有直觀的認知,了解發(fā)生的社會背景、原因及結果。由于視頻資料形象、生動、直觀,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眼腦并用,思考的啟示,體會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反抗侵略壓迫的民族精神的靈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體驗。

由于高中歷史新課程在傳統(tǒng)的歷史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密切了與現實的聯系,實現了古今貫通,增加了對于歷史學科新進展和社會發(fā)展的新成果等方面的內容,做到了歷史與現實的融合,克服了傳統(tǒng)歷史課程內容枯燥乏味的弊端,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各種學習方式有了用武之地。靈活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強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體驗,豐富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感受。

例如,高中歷史新課程中增加了很多專題內容,“歷史文化遺產”內容部分,增加了“探索歷史奧秘”,這部分知識是很多高中生非常感興趣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可以采取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首先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完成了解一些歷史文化遺產的內容,再通過小組討論談談自己對于這一理論的理解與認識,在碰撞中加深理解,形成獨特的體驗,訓練思維能力,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探尋深厚的歷史文化基因,實現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總之,高中歷史課程以豐富的課程內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弘揚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通過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傳承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在民族精神的感染中,不斷豐富歷史知識,培養(yǎng)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廣大老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探索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措施和途徑。

參考文獻:

[1]汪霞萍.傳統(tǒng)文化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D].蘇州大學,2011.

第6篇: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關鍵詞:新型教學;教學過程;新課程改革

一、 新型教學過程觀的交往互動、信息重組、信息流程、知識整合

我們知道傳統(tǒng)教育的智育目標是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智力?!皞鹘y(tǒng)教學檢查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從考察學生智力水平高低如何下結論。而不注重考察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何;學生的個性潛能開發(fā)如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如何”[1]這就注重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學生理解、記憶一定數量的現成知識為目的。而針對這種智育目的相應產生的教學過程必然以“灌輸式”為主。導致學生的思維越學越僵化。蘇聯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主要精力用于消極的掌握知識,既用于死記教師說講的現成東西,背頌教科書中的東西,這實在是許多學校可怕的災難?!盵2]學習成了學生沉重的負擔,學生掌握知識過程與學生智力發(fā)展過程常常脫節(jié)。教師把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現成知識當作教學目的,沒把教學是為培養(yǎng)發(fā)達的智力手段,因而傳統(tǒng)教學出現了教學效率低,“高分低能”等現象。分析一下傳統(tǒng)教學有如下七大弊端。

(1)教學過程(課的結構)不符合學生認識客觀事物的心理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是認識過程,是認識過程就得符合學生認識客觀事物的心理活動過程。學生認識客觀事物心理活動過程: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創(chuàng)新性認識——,而傳統(tǒng)教學過程——“課的結構”不符合“學生認識客觀事物的心理活動過程”

①組織教學——注意

②檢查復習——重視

③講授新課——感知

④鞏固練習——認知

⑤布置作業(yè)——識記

(2)傳統(tǒng)教學的課堂教學方式“一講一聽”

教師講授——學生接受。教師用自我勞動代替學生的勞動。既教師用自我認識的勞動成果去喂學生,代替學生的自我認識活動、自我勞動(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吸收、支配、運用、掌握)因而造成課堂教學注入式現象的出現。

(3)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不能置師生的處在同課題、同時態(tài)、同步調。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傳授知識過程與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相脫節(jié);教學過程的發(fā)展與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相脫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極少出現。原因就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管講”“不管想”。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上只管知識的講解而不管理學生的思維活動,因此師生的思維不能處在同課題、同時態(tài)、同步調。

二、確立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新型教學過程觀

1、新型教學過程觀

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fā)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就得改革傳統(tǒng)教學過程觀;確立新型教學過程觀。那么新型教學過程觀的本質是什么它有那些特征這正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急待解決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須需要……”[3]依據學生的個性差異、生活經驗施教。正如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所指出的“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兒童為中心,以經驗重組為教學本質,以活動、練習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他們還指出“知識不是商品,不能直接由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手里,教學硬實現對兒童改找造的任務?!敝鲝垙膬和慕涷灣霭l(fā),通過豐富擴展兒童直接經驗出發(fā),通過豐富擴展兒童直接經驗的方式來學習人類文化知識,并最終走向科學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癧4]為出發(fā)點;以知識整合為宿我們想這是杜威所倡導的實用主義教學觀的內涵??墒莻鹘y(tǒng)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容納(學生),學生成了容納知識的器皿而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權威者、壟斷者,在這里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人之亦云”;“鸚鵡學舌”那里還談得上“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富有個性地學習”而在新課程體系中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合作關系、伙伴關系。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事構建在教學過程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師生間心靈溝通、信息交流、對話合作是教學過程運動的核心。

教學活動是由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雙方構成的。在新課程改革中,新型的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地位、作用、性質、角色都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新型教學過程中不在是知識的代言人,擁有者、權威者、壟斷者;學生在也不是知識的奴隸、知識的容納者、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在新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是信息的重組者、是知識的整合者。而學生是學校、教師、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學習的主動者、是知識的構建者、是知識的探求者是知識的獲得者。教師應自力于促進學生學習和體驗,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求和、探求、質疑、創(chuàng)新、交流與合作等不同的學習方式。正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所指出的,“促進學生主動地位、富有個性的學習”

2、新型教學觀的特征

(1)、交往過程

教學活動過程是人類特殊的活動。師生在教往中溝通彼此的思維、情感、知識等,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特殊的信息流、建立起特殊的人際關系——交往。在新型教學過程中師生通過這種特殊的人際關系交往來實現教學目標、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思維、語言、文字等載體的交流,對話、溝通、合作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tài)信息流程成的方式推動教學活動的進程。因此,教師要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教學過程充滿生命的氣息、讓學生的內在能量得以釋放、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活起來,讓學生在“靜聽”、“容納”的桎庫中解放出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互動過程

第7篇: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一)教育觀念滯后

我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在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導致新課改“改”的不夠徹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遵循著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相較于于歐美國家的教育觀念,我國的教育觀念仍然落后一大步,新課改教育思想在教師群體中落實的不夠充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仍然以生物學科基礎知識為核心,片面的學習生物教材知識,沒有看到時展給生物學科帶來的新的變化,導致學生思想僵化,學習興趣大幅降低,影響了教學質量。同時,由于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落后于現階段生物教學對于教師的要求,導致學生無法達到新課改中要求的學習目標。

(二)教學方式單一

在現階段大多數生物課堂中,教師仍然采用這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味的灌輸知識,學習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過分強化了指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學過程仍然與傳統(tǒng)教學過程相同,學生重復的啃讀教材,課堂完成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師生間缺少必要的互動和交流,學習過程單調,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實踐少

高中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實驗是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大部分學校缺少生物實驗室設備,生物實踐無法順利的展開,同時教師也不重視學生的教學實踐活動,對于生物教學大多采用紙上談兵式的經驗講述,使得學生的生物知識停留在課本知識上面,沒有與實際相結合,使得學生對于生物缺乏生動的認識,學生的實踐能力也無法得到提高,這與新課改的教育思想不符。

二、解決生物教學問題的途徑

(一)轉變教學觀念

應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塑造學生的現代意識。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觀念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教師要轉變思想,主動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充分發(fā)揮教師角色對于學生的促進作用。同時,教師要轉變過去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觀念,要教會學生學,而不是取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促進者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二)構建高效生物課堂

生物教學的實踐性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實踐教學,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增設生物課堂實驗,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結合,如向學生提問:窗臺上的植物的植株為什么向著光生長;為什么秋天楓葉變紅而其他時候不是等等,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使之體會到生物學的趣味性所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構造高校的生物課堂。

(三)改善教學模式

改變原有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將生物教材知識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構造生活化的高中生物課堂,寓教于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問題,并鼓勵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學生通過實踐來實施自己的想法。

(四)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直教學過程的質量,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時,教師要把握好新課改的教育思想,以新課改思想作為思想基礎,努力提高高中生物課程教學質量,不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以適應時代的潮流,還要及時更新自身知識儲備,做到與時俱進。例如,生物教師組可以一周開一次教學討論會,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和經驗,學習其他教師的長處,改善自身的不足。

(五)增加教育實踐

知識來源于實踐,高中生物教學也不例外,同時生物教學的本質也要求了教師要增加實驗教學內容的比重,將結合教材理論與實驗充分結合,使學生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并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實驗環(huán)境,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其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新課改的最終目的。

三、結語

第8篇: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1.“先教后學”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知識內化率低。孔子曰:“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币蔀樗贾矗紴橹侵?。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梢?,無思之學則無效,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不應在于量上的傳遞,而應在于質上的轉變和積累。而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的教學方式,教師是知識傳遞的主體,學生始終在被動的接受法律知識,進行著“是什么”的往復循環(huán),而教師很少關注“為什么”的問題。恰恰只有學生知道了“為什么”才能完成知識結構的內化,并在內化感悟中完成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如果缺失了這一重要過程,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將不會得到提高。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的實現經濟法的教學目的,實現使學生掌握法律技能,解決法律問題的能力目標。

2.學生對經濟法基礎知識知之甚少,課堂教學有效率低。經濟法是國家用來協(xié)調本國經濟運行中所發(fā)生經濟關系的重要法律準則,是一門與市場經濟發(fā)展緊密相關的部門法,對于商業(yè)經濟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來說,掌握經濟法律知識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日后能否依法進行經濟活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大學生對于我國經濟法律無論是概念原則還是具體規(guī)定都知之甚少,教師不得不在課堂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先行闡明一些基礎法律概念和理論,費時費力卻得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導致課堂教學有效率低。

3.學生認知能力不同,教師無法照顧到每位學生導致學習成績差距大。在知識的認知階段由于個體認知能力不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對于同一個教師講授的同一課程知識理解和接受程度是明顯不同的。認知較好的學生,覺得課堂講授時間長而不能滿足其對相關知識的需求,認知相對較弱的學生會覺得教師講得太難太快難以理解,形成了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撐不下”的現象,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這是傳統(tǒng)經濟課堂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也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4.教師授課過程不保存,學生錯過課程很難補上。經濟法課程內容相對較多,知識也較為龐雜,每堂課知識信息量大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若錯過課程就會造成知識脫節(jié),很難銜接。然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不能做到每堂課都進行錄像保存,教師的授課過程是不可復制的,學生不能事后再學習,再觀看。如事后補課,無形中又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浪費了教學資源。

5.沒有一本經濟法教材可以完全滿足教學需要?,F在市面上的經濟法教材琳瑯滿目,體例眾多,包含的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也不盡相同。但是仍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第一,教材知識缺少縱向對比學習,如國外經濟法律闡述較少,學生不易借鑒學習,縱向對比,不利于形成適應的廣度。第二,理論講授多,實際案例少,有些教材只編排理論知識點,復雜難懂,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第三,以案例為主,知識點不全面,影響學生學習的深度。

二、什么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從英語“FlippedClassModel”翻譯過來的術語,也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簡稱翻轉課堂或反轉課堂。翻轉課堂的概念最早是由薩爾曼•可汗(Salmankhan)在TED大會上做了演講報告《用視頻重新創(chuàng)造教育》中做了介紹,從此,這種新型教學形式開始為眾多教師所熟知并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翻轉課堂是教學流程的一次變革,改變教師上課,學生課下做作業(yè)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學生自學放在課前,課堂則成為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的場所,教師更重要的任務不是“傳道”而是“解惑”,學生“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堂”?,F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及互聯網的普及助推了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使之變?yōu)楝F實的可能的。

三、翻轉課堂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傳統(tǒng)“先教后學”教學方式的不足,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彌補。教師錄制經濟法課程微視頻,學生晚上在家通過觀看視頻自學,完成初步練習,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化過程。通過視頻來傳遞“是什么”的知識內容,通過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完成知識的消化、吸收,使學生領會“為什么”。也就是說,將知識的講授過程剝離到課外進行,將課堂有限的時間最大限度的還給學生,完成知識的學習和悟化。翻轉課堂模式實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汲取知識,自學地進入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

2.翻轉課堂增加了課堂時間,教師可增加教學活動實現有效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在授課之前,將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重要經濟法基礎知識和相關法律視頻案例做成視頻,讓學生先行學習和觀看對課程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和思考。教師在課堂上只需要集中講授重點和難點,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教師無需花更多的時間是解釋講明理論知識點,能夠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用于講述和分析實際案例,設計項目教學,組織學生討論發(fā)言增加師生互動。

3.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可以自主掌控學習時間,根據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調控學習進度。學生在課前自行選擇學習時間觀看視頻,形成“一對一教學”的感觀氛圍,學生注意力集中,可根據接受知識情況調整視頻播放進度。接受快的學生在學習完視頻后根據教師的提示自行查閱與課程有關的學習資料和法律相關視頻,擴展知識空間,完成相應的練習;接受較慢的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并選擇節(jié)點做記錄,哪里有問題,哪里有思考和想法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問,也可以先行在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以形成共識性問題,在課堂上集中學習和討論。顯然,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快慢兼顧,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要遠遠好于傳統(tǒng)經濟法課堂教學。

4.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授課視頻可保存供學生隨時觀看學習,錯過的課程也可“無差別”的補上。學生因事因病不能上課,可以不需要找老師補課,而是自主選擇時間觀看視頻,這種方式不限時間不限地點,節(jié)省了老師補課時間,也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和其他同學“無差別”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如果將精品課程或名師的課程共享,還可以優(yōu)化教學資源,帶來教育機會的平等。

第9篇:傳統(tǒng)教學觀的知識觀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整合

如今人類已進入21世紀信息時代,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對教育教學工作上產生著重大影響,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育是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補充提高和整合,把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于各科教學活動中,對激發(fā)學生興趣、開闊學生視野、生動參與學習、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理解知識本質和提高知識探究、運用能力都有很大推動的作用。同時對于課程改革,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孩子的學習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情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生動、形象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建立本學科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開放、主動、有效的學習。

一、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課程整合理念認識

要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必須在教學中實現以下幾點轉變:轉變傳統(tǒng)的知識觀和人才觀;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技術觀;轉變傳統(tǒng)學校觀;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和學習觀;轉變傳統(tǒng)課程觀和教學模式觀;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組織觀;轉變傳統(tǒng)的多媒體觀;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觀和教學評價觀。

二、信息技術與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師要善于把教材知識與學生的實踐聯系起來,挖掘學生身邊蘊藏的許多熟悉、新奇有趣的問題。數學教學的“活”教材,為教學所用,寓數學知識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讓學生能用數學思維方法去審視、去分析、去解答實際問題。如:在小學數學第十冊《簡單統(tǒng)計》的教學時。例如:小華統(tǒng)計一個路口在10分鐘內各種機動車通過的數量,并制成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時,課前拍下路通狀況的一段錄像,上課時放錄像使課本上的插圖變成實景,學生處在安全的實景中,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充分體會到實地收集數據的,解決了抽象枯燥的數學問題。這樣,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來,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與小學數學學科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可以使教師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形式的整合

學校的教學形式主要是班級授課制,即學生在校集中聽課,教學時間統(tǒng)一?;谶@一情況,我們有意識的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把數學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開闊學生的視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如教學《億以內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我們安排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搜集有關數據,課上學生匯報。他們帶來的材料有的是太陽和九大行星的距離,有的是某幾個國家的土地面積,有的是我國的人口數量……通過實際數據,統(tǒng)計材料,學生不僅輕松地完成本節(jié)課學習任務,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愛國、愛科學的思想教育。又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課前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以課件或網頁形式呈現給學生。上課時,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后,在教師指導下,利用自己查找的信息或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討論,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后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這樣利用網絡信息豐富了教學形式,學生成為課堂上學習的主體,問題讓他們提,疑點讓他們辨,結論讓他們探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達到教學活動的開放搞活,學習素質的發(fā)展提高之目的。

四、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方法的整合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教師積極開發(fā)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合理有效地使用計算機提高教學效益,改革現行的學科教學方法,使其適應信息環(huán)境下的學習要求。

例如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利用網絡教室,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組,并要求小組合作,把學過的圖形分類整理,比一比哪個小組整理的清楚,又有特色。從而改變以往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學生在練習紙上整理信息,教師很難了解到學生整理信息的全過程,教學的實效性很難把握。而網絡環(huán)境的互動性,大信息量傳載功能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使教師及時掌握各小組整理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五、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研究性課題的整合

數學課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