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

第1篇: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關鍵詞: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學科體系;課程

學科是指將科學領域按其屬性劃分的不同門類,是科學知識體系的基本結構單元。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是一門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以世界各民族的傳統(tǒng)體育文化為研究對象,以田野調查和理論思辨為研究方法,以探索各民族體育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傳統(tǒng)體育現代化為目的的應用學科。它既是民族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又是體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或者說是這兩個學科交叉而生成的一個新興學科。所以,我們在必須對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發(fā)展進行歷史總結,探索其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挖掘有利于學科發(fā)展、有利于社會需求、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的價值體系,使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走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一、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的發(fā)展現狀

(一)培養(yǎng)目標不明確

由于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的培養(yǎng)目標較宏觀,各級各地教育機構在進行學科建設也因此陷入迷惘。有的學校把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建設成為運動人體科學的一個分支,如大多數院校所開設的武術教學與訓練專業(yè),民族傳統(tǒng)體育只是作為選修課豐富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學科體系;多是借鑒和沿用的運動人體科學的方法與體系進行學科建設,真正運用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知識體系的簡直是鳳毛麟角;考慮到民族地區(qū)人才需求特點的很少。這種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的現狀,一方面豐富了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的學科體系,另一方面也使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建設的培養(yǎng)目標一度迷失了方向。

(二)專業(yè)課程設置與培養(yǎng)目標之間存在差距

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主要以武術理論與方法、民族民間體育、傳統(tǒng)養(yǎng)生與保健三個學科方向,且除了武術教學的理論、教材、方法等相對成熟外,其他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還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如摔跤,但只有可憐的30~40個學時,而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項目更是寥寥無幾了。這樣的專業(yè)課程設置單一,所學的內容單薄,與培養(yǎng)目標之間的差距很大。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由于基礎理論研究相對落后,真正適于民族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教材很少。被列為該專業(yè)主干課程的武術理論基礎、中國文化概論、民族體育概論、中國武術史、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學等在內容上有不少重復。而且在這些課程中,由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的教材較少,出現在教材使用上的各自為政的現象,評價標準難以統(tǒng)一。

(三)學科建設不完備

在全國近150所設置體育學類本科專業(yè)的高校中,設置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的學校不足20所,在具備體育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30余所高校中,具備體育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的9所高校中,僅有2所學校具備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而且由于歷史的原因,學術隊伍大多集中在武術理論與方法上,缺乏從人文社科的角度研究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人才。在目前高校30余名體育學博導中,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僅有5人,且全部集中在武術理論與方法上。部分高校由于隊伍力量,梯隊不齊,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難以以獨立學科申報碩士點,僅以武術理論與方法方向置于體育教育訓練學之中。而在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研究隊伍中,研究內容涉及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的也是寥寥無幾。

(四)忽視科研隊伍建設

目前,研究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學科研究方向單一、研究方法不合理是制約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水平與質量的重要因素。從學科研究方向上看:世界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沒有進入學術研究的視野,在研究內容上僅以中國傳統(tǒng)體育,甚至中國武術為主。從研究方法上看:多數的研究方法簡單,研究工作很大程度上靠報刊文獻,親自調查掌握的第一手資料甚少,對一些新的科學研究方法理解不透,運用不熟。沒有站在歷史哲學的高度,用文化學等相對成熟的方法論對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歷史與現實形態(tài)進行比較,因而難以得出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國際化的研究成果,限制了學科建設對人才培養(yǎng)、知識創(chuàng)新和社會服務多功能的發(fā)揮。

二、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的創(chuàng)新

(一)培養(yǎng)目標的創(chuàng)新

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培養(yǎng)目標的價值創(chuàng)新的宗旨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能在激烈變革的環(huán)境中自由地確定自己的位置,能同他人合作共事,善于終身自我發(fā)展與自我完善的公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應該是一種主體性教育。學科創(chuàng)新教育努力塑造智商與情商和諧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強調人格發(fā)展的特異性、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培養(yǎng)目標的創(chuàng)新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只有在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才能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活力。所以說,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培養(yǎng)目標既是人類教育歷史上最高級的結構,也是素質教育最高形態(tài)的實踐模式。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應該是具有健全的人格,過硬的理論和實踐本領,能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服務于民族地區(qū)的特殊的體育人才。

(二)學科課程改革的創(chuàng)新

1.由“認同性”課程轉向“創(chuàng)新性”課程?!罢J同性”課程把學生束縛在預定的行為及知識、技能框架內,將學生視為機械加工的對象與材料,教師將篩選好的,已“課程化”的,所謂“有用”的知識、技能及行為規(guī)范向學生進行灌輸。這種課程不僅嚴重窄化和扭曲了教育的價值、功能及本質,而且遏制了學生的個性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不利于知識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性的“構想”及技術更新構成了知識發(fā)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以既定知識的復制、掌握為本位的“認同性”課程將失去現實依據,而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宗旨的“創(chuàng)新性”課程必將成為學校課程為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而進行改革的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來源于少數民族地區(qū)人民的生產、生活實踐,它的存在本身就體現了勞動人民及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這些項目中挖掘其豐富的創(chuàng)新思維,實現“認同性”課程向“創(chuàng)新性”課程的轉化是課程改革的關鍵。

2.由“繭式化”課程轉向“整合化”課程?!袄O式化”課程只遵循科學發(fā)展的邏輯而單方設課,呈“拼盤型”結構,每一門課程設置或內容組織也只追求其學科知識體系的邏輯完美,從而導致課程即學科、學科即課程的錯誤觀念。“整合化”課程基本要義之一是在廣泛加工人類優(yōu)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此外,“整合化”課程還意味著將“繭式化”的“拼盤型”課程轉換為符合教育內在標準的“集約型”課程。因此,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的課程改革要實現“整合化”,只有“整合化”課程才能使知識經濟時代教育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及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實現具有可能性。

3.由“規(guī)約式”課程轉向“協(xié)商性”課程。在工業(yè)經濟時代,課程依據封閉、刻板的方法、技術及程序編制,從而形成了僵化的“規(guī)約式”課程,其內容完全是預設的、規(guī)范化的、呈線形排列的結構。取而代之的將是以學生為主體參與者和創(chuàng)新者的“協(xié)商式”課程。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的“協(xié)商式”課程設置主要立論依據是:學生的學習不是直線式的、被動的反應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與探究的過程;學生的最終學習結果也不是預設行為目標的達成或規(guī)定了的知識的掌握,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成果表現。

(三)加強學術隊伍的建設

學術隊伍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關鍵。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建設應該采取各種優(yōu)惠政策,積極吸納人文社科及各種其他學科的人才進入學術隊伍,這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未來建設與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選擇。隨著體育人才素質的不斷提高和體育學術問題進入高校人文社科人才的視野,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繁榮發(fā)展的日子也就不會久遠。

三、結論

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的培養(yǎng)目標不明確,專業(yè)課程設置與培養(yǎng)目標之間存在差距,學科建設不完備、科研隊伍能力欠缺,這要求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應該建立一種跨越式教育、高層次的素質教育、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科的課程必須改革,采取各種優(yōu)惠政策,積極吸納人文社科及各種其他學科的人才進入學術隊伍,培養(yǎng)服務于民族地區(qū)的特殊的體育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白晉湘.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學[M].北京:民族出版社.

[2]周偉良.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概論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龔正偉.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4]倪依克,邵曉軍,張自治.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學科建設的理論基礎[J].體育科學,2005,(1).

[5]倪依克,趙蘇喆.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的學科性質及建設[J].體育與科學,2003,(1).

[6]周偉良.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本科專業(yè)理論課程設置及教材編寫芻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8).

[7]于翠蘭.關于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課程建設的再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

第2篇: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關鍵詞] 教學;課程;關系分析

【中圖分類號】 G8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2-354-1

一、體育課程的概念

在西方,課程(curriculum)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教育家斯賓塞(H.Spencer)《什么知識最有價值?》(1859)一文中。它是從拉丁語“currere”一詞派生出來的,意為“跑道”。根據這個詞源,最常見的課程定義是“學習的進程”,簡稱學程。在中國課程研究的早期,朱智賢給課程所下定義認為,“學校的課程,是使受教育者在校里規(guī)定的期限內循序繼續(xù)得著各種應得的智識和訓練,以求達到一種圓滿生活的精密計劃。”從課程的內涵理解,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以一定的教育目標而選擇和組織的全部教材與內容及其進程;狹義的課程則是某一門課程。從對課程層面的劃分來理解,課程包含三層含義:首先是課程計劃;其次是課程標準;再次是課程內容?;趯φn程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學校體育課程的概念可以定義為:學校體育課程是指學校根據社會的教育目的的要求,為學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規(guī)定的,或可由學生選擇的,被規(guī)范了的體育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內容、學習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學段所要達到的體育基本素質、能力、體質健康教育標準的總體設計。

二、體育教學的概念

體育教學與一般教學的共同點,這在若干本教科書和期刊上可以部分地找見。第一,歸屬學校教育,具有學校教育的一般性質,面向全體學生;第二,教師和學生是兩大基本要素; 第三,有目的、有計劃、有大綱、有組織、有常規(guī)的知識傳習;第四,完全可以寓教于學; 第五,以普通授課班為教學的基本單位。體育教學的屬性,理應是知識的傳習活動,盡管它所傳習的是特殊的知識即運動技術,這種傳習活動不能由一般教師來主導,它要由具備相應運動技術水平的體育教師來承擔的,這種傳習活動也不以特殊學生為對象。因此 ,我們將體育教學定義為,在體育教師和普通學生之間展開的運動技術傳習活動。

三、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之評述

討論兩事物的關系,必須以對它們各自的本體具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為基礎。課程與教學的關系界定,必須建立在理清課程與教學概念的基礎上,20 世紀末就有學者強調“概念誤區(qū)與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并指出“由于對教育中一些基本概念在認識上存在模糊或混亂,由此導致的教育學理論概念體系混亂,又導致了教育學理論體系的模糊與混亂……要探討清楚課程論、教學論甚至教育學理論體系的建構等一系列問題,要真正開展課程論、教學論,甚至教育學的研究,根本的前提是首先要對教育學中的基本概念作一次徹底清理”。在課程與教學的關系問題上,目前眾說紛紜而莫衷一是的局面,實質上是多種課程觀、教學觀爭相呈現的結果。不同課程觀、教學觀的形成又往往與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密切相關。迄今為止,我們發(fā)現絕大數研究者就課程與教學進行了詞源學的考察,考察結果有人直接當作結論,有的人則只作為參考而進一步結合歷史實踐狀況進行文化意義上的界定。相對而言,后者較為中肯但卻很少。還有,到目前為止對語源學考證方法的功能及其適用范圍,還缺乏自覺的具體分析,對詞源學方法的應用也多只是機械地追溯其出現的時間、本義和各階段的意義變化結果,而沒有深入探究所謂本義與后來的各派生義之間的關系及其內在制約機制,終致流于形式而缺乏實質性的說服力。而結合現實實踐情況進行總結的,又往往失偏于一隅,難達公允。

大多數論者在界說課程、教學的時候,往往就課程談課程,就教學談教學,而不是把課程、教學放到它們賴以立身的更寬闊的視域中去看待。當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如“教的概念是在學的概念的規(guī)定性中加上了又一層規(guī)定性”,“教學是以課程內容為中介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活動等。有的學者把 “教”“學”分開并列出現在定義中,二者本身并沒有得到界定。還有的學者,要么直接認定“現在就要得出一個精確的并為大家所認同的課程定義”“既不現實,也不可能”,為方便進一步討論而只對作為科學術語的“教學”進行規(guī)定;要么干脆承認課程與教學在理論層面都屬于多義概念,在不同研究范式中的不同側重是合理的,而在實踐層面則隨著學校外部的宏觀社會脈絡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主張“從藝術的角度思考課程與教學”及二者間的關系。此外,某些研究從立場、方法到具體推論過程都讓人耳目一新,得出的結論在宏觀上看極具啟發(fā)性,可由于對“確定性”,“精確性”的追求,落實到微觀上整體性說服力卻大打折扣。如任長松的《課程與教學探異》,其“分析實在賦予實在以名稱分析概念名稱”的思路選擇,“教育過程的視野,對于“課程是什么”的幾種理解的歸類,在今天看來仍是新異而有說服力的,可在確認“從本質上看,課程是一個預期的或期望實現的計劃或方案”之后,把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設計的學習者的學習方案,稱為課程,又回到了“課程”即“學程”,沒有突破把本身是開放的計劃或方案當作行動的不變依據而封閉化的認識局限。

總之,課程、教學的概念內涵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澄清,這是探討二者關系的前提。

參考文獻:

[1]楊啟亮.課程改革中的教學問題思考[J].教育研究,2002(6):50-54.

[2]鐘啟泉.課程與教學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王嘉毅.課程與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關鍵詞】就業(yè)導向;高職;旅游管理;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是指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yè)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yè)知識、技能和職業(yè)道德的教育,其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雙重屬性,而“職業(yè)教育”的屬性,才是高職教育“質”的屬性、本質的屬性。正是由于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職業(yè)教育”屬性,使得就業(yè)導向的理念在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發(fā)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yè)近年來伴隨著學院的國家示范校建設步伐,在就業(yè)導向的課程體系構建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構建了一套完整的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一、以就業(yè)為導向進行頂層設計

1.深度市場調研,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狀況

從2006年開始,我們連續(xù)5年針對南寧、桂林以及柳州市本地等不同類型的旅行社,就旅行社的性質和規(guī)模、經營范圍及工作崗位需求現狀進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旅游業(yè)是廣西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yè)和對外開放的形象產業(yè),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構建泛珠江三角區(qū)域經濟合作框架以及國家和廣西加快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各地旅游人才市場和企業(yè)呈現產需旺盛增長趨勢。廣西的旅游人才在需求總量逐年攀升的前提下,除導游人才需求繼續(xù)旺盛外,又出現了一些新的需求熱點,即旅游銷售人才、旅游計調人才等。在市場調研基礎上,我們制定了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即“本專業(yè)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區(qū)景點、旅游交通、旅游涉外飯店等旅游企事業(yè)單位,培養(yǎng)能在旅游服務與管理一線從事導游、銷售、計調、前臺接待、講解等工作,具有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基礎和學習能力的高技能業(yè)務和管理人才”。

2.從實際工作出發(fā),了解就業(yè)崗位對工作能力的要求

我們通過邀請企業(yè)專家進校召開工作任務分析會,采取頭腦風暴法的方式,概括出前臺接待員、導游員、銷售員、計調等就業(yè)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其中,前臺接待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有“線路推介、解答客戶疑問、整理客戶資料信息、協(xié)助客戶簽訂旅游協(xié)議”;導游員的工作內容有“迎送服務、協(xié)助辦理入住服務、保存并分發(fā)交通票據服務、代辦服務、游覽途中講解、景區(qū)(點)講解、參觀介紹、溝通協(xié)調團員之間以及團員與旅行社之間的關系”;銷售員的工作內容有“推銷線路、建立和維系大客戶關系、處理客戶函電、熟悉重要客人個性化需求”;計調的工作內容有“熟悉線路淡旺季情況、熟悉景區(qū)景點價格、環(huán)境、開放時間等、預訂酒店、預訂車輛、預訂餐廳、核算成本、報價”。

二、依據人才培養(yǎng)目標構建課程體系的總體框架

我們依據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遵循“企業(yè)需求與學生需求并重”的兩項原則,初步形成由“內容”和“形式”兩個維度構成的課程體系,即“二維”課程模型。兩個維度主要包括教育教學活動的四個模塊,即專業(yè)課模塊、公共選修課及素質教育選修課模塊、專業(yè)技能競賽模塊、素質拓展課模塊等,不同的模塊發(fā)揮不同的作用,共同構成完整的課程體系,形成教育合力(如表1所示)。

三、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為原則進行課程結構的設計

1.公共課設計

公共課是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學生都必須學習的課程,公共課雖然不一定同所學專業(yè)有直接聯系,但它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為進一步學習提供方法論的不可缺少的課程。我們的公共課程包括入學教育、安全教育、專業(yè)入門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高職英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體育、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高職語文、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高等數學等課程。

2.專業(yè)基礎課設計

專業(yè)基礎課是一種為專業(yè)課學習奠定必要基礎的課程,是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重要課程。旅游管理專業(yè)本身是一個涉及面相對較廣,涵蓋學科較多的專業(yè),我們在進行基礎課程設計時,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課程之間也進行了教學內容的重新整合,明確每門課程的授課偏向,以避免出現授課內容疊加的現象。我們的專業(yè)基礎課包括旅游禮貌禮儀、導游基礎、管理基本技能訓練、旅游心理分析、旅游應用文寫作、旅游情景英語、旅游越南語等課程。

3.專業(yè)核心課設計

專業(yè)核心課程的架構基礎是解決實際問題的相關性,而不是解決知識之間的相關性。因此,我們在專業(yè)核心課程設計上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參與企業(yè)的職業(yè)意識,以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關鍵性能力為出發(fā)點,來設計我們的專業(yè)核心課程。根據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我們確定了專業(yè)核心課程的主要架構,包括現場導游、旅游法規(guī)、旅游客戶開發(fā)與管理、旅游銷售技巧等四門課程。

4.專業(yè)拓展課設計

專業(yè)拓展課程是核心課程在職業(yè)發(fā)展階段中的延續(xù),關注的是學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后續(xù)發(fā)展崗位的要求,同時,我們還從終身教育的角度出發(fā)來設計專業(yè)拓展課程。我們設計的專業(yè)拓展課程包括計調實務、旅游線路開發(fā)與設計、旅行社經營管理、酒店新概念、餐飲服務等課程。

5.兩階段頂崗實習設計

旅游管理專業(yè)作為一個以操作性、實踐性為評價標準的應用型專業(yè),不僅僅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熟練掌握現代旅游業(yè)務管理理念與旅游管理專業(yè)理論知識,其業(yè)務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更是重中之重。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熟練的專業(yè)技能、較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我們將實踐教學由校內向校外延伸,在實施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同時,根據學生從掌握“導游服務技能到旅行社部門管理技能”的規(guī)律和學生從“角色體驗到角色轉變”職業(yè)素質養(yǎng)成的規(guī)律,我們設計了兩階段的頂崗實習。由學院、旅行社、學生三方共同參與、共同管理完成。

第一階段“實境訓教”頂崗實習,它是旅游管理專業(yè)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該階段的頂崗實習,使學生在工作中體驗旅行社的獨特文化,培養(yǎng)學生具有吃苦耐勞、耐心細致、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和安全意識,形成對未來職業(yè)的理性認識,為下一階段的“預就業(yè)”頂崗實習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預就業(yè)”頂崗實習,它是旅游管理專業(yè)專業(yè)拓展課程之一,通過該階段的頂崗實習,學生直接參與到旅行社的運行管理,在進行導游實踐操作的同時進步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理論與實踐知識都全面提高,由其重要的是讓學生真真正正體驗到了工作的艱辛,體會到作為一個旅游職業(yè)人的成就與失敗,從面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預就業(yè)”頂崗實習中,學生還要轉變角色,學習作為一名員工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如何更好地融入到了社會。

四、構建教育教學質量管理體制和監(jiān)控系統(tǒng)

建立了以督導室為核心,教務處、學工處和招就處等職能部門緊密配合,各系(部)積極參與的三級教育教學質量管理體制;構建了由教學過程質量監(jiān)控、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與監(jiān)控、人才培養(yǎng)質量社會評價監(jiān)控組成的“三大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校內監(jiān)控與校外監(jiān)控相結合,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控和反饋及時有效。

參考文獻:

[1]徐挺.高職高專教育專業(yè)教學改革試點方案選編(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陳丹紅.旅游管理專業(yè)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2月.

[3]李儉珊.高職課程體系改革現狀分析[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0年第12期.

[4]黃克孝.職業(yè)和技術教育課程概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何紅.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體系設置及其優(yōu)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年22期.

作者簡介:

第4篇: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論文摘要】運用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的方法,從人文索質教育的視角,著力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中所潛含的隱蔽性內容進行了探討。文章分析了體育隱蔽課程的涵義及其文化性、行為性的特點,在促進普通高校體育隱蔽課程教育的發(fā)展。

我們知道,體育課程中的隱蔽課程與正規(guī)課程一樣,是構成學校體育系統(tǒng)的重要元索,也是對學校體育產生重要作用的影響因子,可以說,隱蔽課程是普通高校體育課程中小可或缺的因索之一。通過體育課這一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把潛含在體育課中的、具有理性層而的內涵顯現出來,即人類社會文化的習俗、價值、觀念以及技能的認識和情感,輔射至體育教學整個話動過程,無疑會對體育課程產生一定的整合效用,同時也會對人學生的社會化成長發(fā)揮潛在的影響和作用。那么,在倡導索質教育和“健康第一”的人背景下,隱蔽課程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實質上都凸現了人文索質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據此,本文依從索質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試圖從隱蔽課程中的理性層而,著力探討隱蔽課程在普通高校體育課程中的潛在價不值。

1體育隱蔽課程的涵義

所謂隱蔽課程就是指非正式學習的各種教育要索,如師生關系、教風、課堂規(guī)則、按能力分組等,是一種隱蔽的、無意的、隱喻的或者是還未得到的教師經驗,但都能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可以說,隱蔽課程是社會文化的反映,也是人的生活習俗、文化教養(yǎng)、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個體身上的集中表現,并能通過教學、教師的行為等方式,同正規(guī)課程同時發(fā)揮作用,如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情感性等教育要索。

正規(guī)體育課程是普通高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必須完成的課程。隱蔽課程雖然不像正規(guī)體育課程那樣有統(tǒng)一的人綱、教材、內容、要求及日標,但它所潛含于正規(guī)課程中的精神、文化、倫理等教育內涵,卻一自在體育教育中發(fā)揮著作用和影響,如體育教師的良好精神姿態(tài)、為人師表、教業(yè)精神等作風和風格,就隱含著隱蔽課程教育的意韻。因此,可以肯定,只要在體育課中能體現出一定的文化內涵、價值取向和規(guī)范化操作的行為,就足以說明隱蔽課程教育在發(fā)揮作用。

隱蔽課程教育,既取決于教師對學校體育教育意義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又取決于教師自身的文化索養(yǎng)和內心境界。那么,隱蔽課程的內容選擇與設計,主導權在于體育教師,所以,弘揚什么精神,拓展什么文化,提倡什么品質和培養(yǎng)什么能力,等等,都能體現在隱蔽課程教育這一環(huán)上。作為體育教師史應在思想上、行動上,對隱蔽課程教育的主旨有所認識、領悟和體現,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體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為的等具有正而品質的內涵,貫穿于整個隱蔽課程教育之中,才能在一定意義上把人學生發(fā)展成為全面的人。歷史證明,“教育能使人獲得史多的人性,形成史高級的人格的水”。提倡隱蔽課程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受到正規(guī)課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響,如隊列隊形教學,其“步調一致”的練習要求,就蘊涵著一定的思想性,即,一是培養(yǎng)人學生的基木規(guī)范能力,一是樹立良好的思想作風。盡管這一練習單調、枯燥,但對人學生心靈的陶冶、觸動是久遠的。所以隱蔽課程教育,無疑對時代風貌、倫理道德、行為舉止、審美情趣等正而的東酉起到了副止化及傳承作用,尤其是對練達人性、朔造人格、培養(yǎng)人生能力意義深遠。

有鑒于此,我們以為,隱蔽課程教育較好地體現了現今所倡導的人文索質的精神飛因為,大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對他們進行體育等諸多方而的能力培養(yǎng)以及體育觀念、體育意識、體育習慣的形成,不能單純地局限于正規(guī)課程的有關知識上,而是讓他們多向地攝取體育文化內涵,井能消化于人格生命之中,從而獲得人生意蘊的全而體驗,來充實生命內容,陶冶情感與靈魂,進而達到靈與肉的“全面喚醒”,成為全而發(fā)展的多維的人。

2體育隱蔽課程教育的特點

通過對體育隱蔽課程涵義的探析,以及由此所派生出的教育價值和意義,已經讓我們‘覺察出體育隱蔽課程教育的文化性和行為性,而且這又是人學生社會化成長最為自接和最為明顯的影響因索。

2.1文化性

眾所周知,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是從人類社會文化中篩選出來的精品,那么被列入其課程的內容及其體系自然就會被傳承、發(fā)展,特別是體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體化,進而使之成為推進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的文化動力。體育教育是一種社會教育和社會規(guī)范_也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手段。體育文化又是體育教育的重要內涵,它是一種以人的體育行為為特征的社會現象,是由人對體育的需要、思想理論方法等觀念形態(tài)的內容和外化在現實界中的各種體育話動以及話動的組織形式、話動的規(guī)模和設施構成的,包括多種精神和物質因索的復雜整體。而隱蔽課程中的體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種精神和物質因索構成的。所以體育隱蔽課程教育也具有陶冶、培養(yǎng)和教化人的要索。隨著人們對積祟起來的文化價值(包括體育文化價值)認識的提高,蘊含于體育課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亦越來越顯示出對人學生的陶冶和影響,其中的體育文化特性對人學生就有著獨特的作用。實質上,體育教育過程也意味著是將大學生從自我認識、自我完善和自我朔造中“喚醒”的過程,亦即從“自然”到“文化”,從“現實”到“理想”的過程??梢哉f,體育課程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種精神內涵的整合,它決定了體育課程的構建,而這一構建又反映了社會文化的水平和變遷,反過來制約著體育文化的發(fā)展。

體育課隱蔽課程教育,集合了極其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人學生通過一定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可形成相應的體育文化規(guī)范、價值和日標意識。所以說,隱蔽課程教育也是人學生形成一定規(guī)范意識和價值意識的關鍵之所在。隱蔽課程教育中的文化性及其教育因索,不是簡單的累加,它是從不同文化層而來對學生施以教育和影響的,譬如體育教師的思想作風、情感修養(yǎng)、智慧能力和生話習慣等,都會對人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開展隱蔽課程教育,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理性的思維和視角來選擇、設計其文化教育的主題、內容及形式。若從課堂常規(guī)環(huán)節(jié)看,不同文化層次和背景的教師,則會有不同的主題要求和執(zhí)行方式,有較注重追求整齊劃一風韻的,也有較注重嚴格考勤制度的,更有較注重練習方式的,等等。這一系列不同風格的常規(guī)性操作,有一個共同點,即是幫助人學生形成自我評價、自我規(guī)范的概念,并起到甚至約束自己竭盡全力地按照這一要求去做,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在進行隱蔽課程教育時,只有體現出一定的文化風格和文化內涵,才是體育教育的真義和實質。

體育課程中的教育性、表現性、競爭性、娛樂及審美性均屬于社會文化范疇。這諸多特性,通過隱蔽課程的形式而遷入體育教學話動中,其本身就說明了隱蔽課程具有文化性的表征。強調民族文化的歸屬性教育,乃是許多國家教育的重點內容,而在對待這種教育的方式的選擇上,往往又是以隱蔽課程的教育方式,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用,因為追求潛移默化和自然漸進的教育,是傳承、發(fā)展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最佳的途徑。譬如日本課堂上充溢著“日本精神”的文化意識,努力表現求合作、共存亡的民族人格特征,就是較典型而又成功的課程教育范例,也是日本經濟騰飛的關鍵。因此,我們認為,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走向是好的、健康的,但仍有不足,尤其是在發(fā)揮體育隱蔽課程教育的文化性、功用性方而所涉及的實質性題材甚少。也就是說只有通過隱蔽課程這一教育方式或手段,把中華民族最本質的、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即求娛樂、求養(yǎng)身、求技藝、求優(yōu)美等)及美德充溢在體育隱蔽課程教育中,才是普通高校最有效、最有力的體育課程改革。

2.2行為性

體育隱蔽課程教育中的行為性,是指體育教師的行為影響,主要包含著行為的思想情感性、倫理道德性、知識品味性和智慧能力性等方面,是以其外延的行為影響來評價的。在體育課上,影響人學生的積極性因索頗多,但教師的外延行為乃是關鍵性的因素,因為不同的教師行為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氣氛、師生關系以及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可以說,課堂氣氛、師生關系和心理環(huán)境等,是決定人學生行為表現的自接而重要的條件。由于隱蔽課程特別強調行為的潛在教育要索以及追求自然漸進的影響效果。體育課程有別于其他課程,它是以操作行為、身體、心智與課堂指望相適應的身心互動為特點的一種社會性活動,同時又要求把內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體行動上,進而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即“身教”的影響。那么,體育教師在運用隱蔽課程進行教學時,其行為的外在表達應體現出積極的思想內涵,這是隱蔽課程教育最為真義的一面。

2.2.1品德修養(yǎng)

在體育課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則,與人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關心、愛護和體貼學生,等等,是形成體育教師威信或受到尊重的基木力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格羅康等人就主張心靈美與身體美的和諧一致是最美的境界。這里的身體美也涵蓋著人的動作的姿勢美和姿態(tài)美。體育教師的行為表達中,或多或少表征著其一定的思想和品德,因此,只有內在和外在表達統(tǒng)一或一致,才能構成體育教師完整的品德形象。所以,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課程實施或操作方而,其諸多行為表達必須恪守師者風范,同時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互動中要充分展示出教師品德修養(yǎng)上美的一面,以此給學生以心靈上的震顫,并烙下深刻的印跡,進而達到品德修養(yǎng)教育的目的。

2.2.2知識修養(yǎng)

知識是力量的源泉。一個人的知識修養(yǎng)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能力層次,一般說,知識越豐富,其的修養(yǎng)、層次相應也較高,那么,其的探知能力自然就越強,對事物的判別、駕馭或把握的能力就越高飛可見,知識的學習、吸收及掌握對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是多么的重要。體育教師若具備了必要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意識以及其他相關理論知識,就能在課程實施中,與學生達成共識、產生共鳴、增進心理相通和令學生信服。也就是說,體育教師在身體力行中,若能以理性行為來概括其自身的身體行動,以及體現自身的知識價值和諸多能力的話,不僅能起到對學生的教化、陶冶作用,而且還能更深一層地激發(fā)學生認知、探究、創(chuàng)新的心理。

2.2.3才藝修養(yǎng)

體育教師在課程的實施中需要具備多方而的能力,如教學組織能力、教學技巧、動作能力、示范能力、人際能力和預見創(chuàng)新能力等。也就是說,“琴棋書幽、歌詞詩賦”略知一、二,并能從中展示出其一定的才華、才干和才智,從而給學生留下一種博人精深、觸類旁通的感覺。體育教師具備多才多藝的品質,既有利于隱蔽課程教育的開展,又有利于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揮,一定程度上講,更能使學生產生無比的信賴感。

2.2.4情感修養(yǎng)

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形成和諧課堂氣氛的關鍵。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應本著感情對感情的交流,人格對人格的交流,這是建立良好感情基礎的基本條件。教師在行為上坦誠自然、開明豁達,對學生和藹可親、熱情愛護以及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態(tài)度,尤其是在課中形成和諧氣氛、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的行動、個性的相容等氣氛,無疑會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進而也會在學生的心目中產生對教師的親切、友誼、信賴和支持。所以,從情感角度講,體育教師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最為本質、最可信賴的立足點,也是最根本的保證。

3結束語

普通高校體育隱蔽課程具有潛在的教育意義,涵蓋其中的文化、品德、知識、情感等具有正向價值的內涵,無論是其的內延性還是外延性,都足以表明隱蔽課程教育的價值和力量,同時隱蔽課程教育又集中體現了人文索質教育的要求,因為其理性層面中的教育元索,所反映出的內容、實質都是健康的、正向的,對人學生的影響也是積極向上的。作為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在隱蔽課程教育中應立足于理性層而這一著力點,通過一定的文化朔造和行為表達,把屬于美好的、優(yōu)秀的、善意的、坦誠的、和悅的等具有時代特質的內涵體現出來,對人學生施以深刻而久遠的影響,進而使體育隱蔽課程教育在普通高校體育教育改蘋和人學生社會化成長中發(fā)揮效能。

參考文獻

【1】l馮增俊教育人類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

【2】l裴時英教育社會學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

第5篇: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關鍵詞】高校教育;舞蹈教育;美育;大學生

在教育政策不斷優(yōu)化的背景下,美育教育在各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中得到了大力實踐。美育是一種高級的審美教育,是人們發(fā)現美、認識美、欣賞美、感悟美的重要能力。在當下快節(jié)奏、強競爭的社會環(huán)境中,在全面提升大學生德、智、體、勞等素質的同時,美育使大學生具有發(fā)現美的眼睛、理解美的意識和感悟美的心靈。正如葉碧所言:“大學美育在感性關注、生存體驗、人文關懷等方面,更能體現大學教育的根本宗旨。[1]”韓俐彥說道:“美育顯著影響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其與德育、智育、體育、勞育之間是相輔相成的。[2]”在眾多美育途徑中,舞蹈作為融多種元素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是高校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舞蹈作為長于抒情的藝術門類,是高校公共課程中選課人數眾多、學習效果顯著、育人價值突出的課程之一。近年來,各高校開設的舞蹈公共課包含中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芭蕾舞、現代舞、舞蹈賞析、體育舞蹈、街舞等,這些課程涵蓋了大部分舞種和舞蹈風格,大學生可以通過選報不同的舞蹈課程來感受不同舞種的藝術魅力。而舞蹈藝術課程也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當代大學生貢獻了特殊的力量。在多年的舞蹈公共課程教學中,筆者不斷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對比學生初學時至結課后的身體變化和體會感受等,并通過對多個學校、年級、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得出的準確的學習反饋和數據為支撐,來分析高校開設舞蹈公共課程的重要意義。

一、課程中的思政功能

高校作為國家重要的人才儲備基地及育人基地,是培育學生愛國思想和自覺維護祖國利益的意識的主要根據地,因而,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融入課程之中十分必要。作為上層建筑的藝術不但反映了社會的經濟狀況,也反映了社會的精神面貌、民族信念、審美觀念等[3]。舞蹈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具有身心一體、易于共情的獨特屬性,是最善于“傳情達意”的藝術門類,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是實踐思政育人主旨的有效途徑。比如,在中國古典舞課程中融入中國古典文學理論及中國戲曲、武術的多樣元素,并結合悠揚深情、獨具特色的中國古典樂曲,可以使學生在“擰、傾、圓、曲”“形、神、勁、律、氣、意”的審美韻律和身體動勢中認識中國古典文化,感受古典舞蹈之美,領略中國古典藝術魅力。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公共課程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為教學主旨,圍繞認識民族文化精神、賞析民族藝術、感受民族舞蹈進行授課,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和豐富的案例解析,能使學生在感受民族舞蹈魅力的同時,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比如,河南衛(wèi)視與北京舞蹈學院及多媒體平合制作的以舞蹈為表達主體的電視舞蹈作品《舞千年》,就是用多角度、跨時空的格局講述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中的舞之魅力、舞之文化、舞之神韻。再比如,以舞蹈賞析課程為大學生進行舞蹈實踐奠定理論基礎。分析、鑒賞不同種類的經典舞蹈作品,如《黃河》《中國媽媽》《唱支山歌給黨聽》《國家的孩子》《井岡井岡》《守護》《廢墟上的贊歌》等,能使學生感受舞蹈藝術的多樣性和情感美,通過對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講解,能使大學生了解舞蹈文化,清晰感受作品所傳達的情感內涵、文化特色、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懷,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認知,堅定當代大學生的民族信念。而芭蕾、體育舞蹈、街舞等舞蹈課程也逐步將融入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元素作為探索課程發(fā)展的新目標。近幾年,涌現了一批廣受關注與好評的新傳媒舞蹈賽事和具有中國風格的芭蕾,如《紅色娘子君》、體育舞蹈《英雄》《水墨》、街舞《致敬霍元甲》《丹青》等,這些作品打開了新一代中國年輕人的藝術視野,在改變舞蹈發(fā)展單一性現狀的同時,引領了新時代舞蹈創(chuàng)作多元化發(fā)展的方向,并將愛國主義和集體意識有機融合于最受青年人喜愛的舞種中,讓新時代的年輕人看見并欣賞中國風韻下的中西結合的舞蹈藝術,而新傳媒的推廣則直接作用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選擇。舞蹈課程中中國元素的融入,能更好地推動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施。

二、課程中的審美功能

藝術追求美的事物與美的本質,正如岡察洛夫所言“美是藝術的目的和推動力”。人類觀念的“美”,最主要的特性正是審美。審美是一種人類經生產勞動實踐后發(fā)展而成的高級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思考能力,對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有著重要影響。王宏建在《藝術概論》中說:“科學可以使我們認識抽象真理,藝術則使人認識形象真理,激動人的情緒,使人產生美的感受與感動,不僅能作用于人的理智,還作用于人的感情,這種特殊作用即美感作用或審美作用[4]。”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指出:藝術可以“怡悅情性”[5]。這些都說明了藝術具有審美功能。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發(fā)現美、認識美、感悟美”是一種必備能力?!懊馈辈粌H體現為外在之美,形體美、心靈美、意識美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舞蹈作為一門高級的審美藝術,是實施美育教育的有效推動力。舞蹈公共課程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能力有顯著作用。

(一)形體美

舞蹈藝術的表達媒介是人類的肢體,是人類身體美的一種特殊而直接的呈現。在舞蹈課程中,大學生可以通過舞蹈動作的不斷練習、打磨、修飾,來增強對身體外形和氣質的塑造能力,從而提升身體的靈活度和協(xié)調力,修飾肌肉線條,提升整體氣質。舞蹈教室中的落地鏡,正是為學生見證自己形體美的不斷進步而設,學生可以從鏡子的反射里見證自己的形體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下,由外至內的美的變化與提升。

(二)心靈美

外在之美需以內在之美為底蘊。美化心靈、釋放情感是舞蹈的重要功能。在舞蹈之中,人們能釋放情緒、緩解壓力、回歸本我。正如《毛詩序》中對舞蹈傳情功能的闡述:“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當人們無法用語言、音樂來表達情緒時,就會用舞蹈來表達,舞蹈通過最真實的身體語言來宣泄人們內心的情感沖突,從而達到舒展肢體、緩解心理壓力的目的。李宗芹教授說:“舞蹈可以調節(jié)神經功能,因其作為一種美的享受,可調節(jié)大腦皮質、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自主神經的功能,使其紊亂的、失調的功能得以平衡[6]?!币虼?,我們可以看出,在舞蹈課程中,唯美動聽、獨具特色的音樂情境,優(yōu)美多姿、絢麗多彩的身體律動,使舞蹈更易于軟化人的內心世界,它通過視覺、聽覺、觸覺上的感官體驗來轉變學生的思維,釋放學生的情緒,凈化學生的心靈。通過現今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舞動治療反饋,我們更多地看到了舞蹈在藝術美的展現之外所具有的療愈身心的強大功能。

(三)意識美

跨專業(yè)的舞蹈選修課程的教學內容一般都吸收了國內經典的教材和視頻資料的內容,并以各學校學生的特點為基礎,經過教師的潛心琢磨和細心研發(fā),這使其在思想動態(tài)、價值觀念、學識涵養(yǎng)、文化認識等方面都具有難度適宜、價值明確、理念正確的特點。無論是何種形式的舞蹈課程,都將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三觀、明確的政治思想、準確的民族認識以及堅定的民族信念為主要宗旨,以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以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最終目的。由此可見,意識美也是舞蹈課程的審美功能之一。

三、課程中的運動功能

舞蹈的運動功能是顯著而又多樣的,舞蹈是一種在愉悅氛圍下的全身心運動。作為高校的公共課程,舞蹈公共課的授課對象是非舞蹈專業(yè)的大學生,他們選擇此類課程的目的都非常明確,有的為提升身體的協(xié)調性、控制力、柔韌性;有的為提升身材氣質;有的為豐富自身藝術修養(yǎng);也有的出于對舞蹈藝術的熱愛。無論出于何種動機選報舞蹈課,學生最終都能在身體運動能力上得到較大的改善。

(一)柔韌性的改善

因自身條件不同,每個大學生的身體柔韌性都存在差異。比如,在初學舞蹈時的熱身環(huán)節(jié),教師會帶領學生做體前屈練習,許多學生受限于身體柔韌性而無法較好地進行拉伸,這些學生在之后的舞蹈動作的呈現上也會與柔韌較好的同學產生差異。而通過舞蹈課的柔韌性練習,在一學期的學習過后,學生的身體柔韌度將得到較大改變。

(二)協(xié)調性的提升

在舞蹈課堂中,常有學生會出現同手同腳、順邊到等不協(xié)調的身體反應,這一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困擾許多大學生,如走路容易摔倒,跑步速度受限,難度較大的運動無法參與,方陣走不齊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自信心。在舞蹈課程中,此類大學生也經常質疑并擔憂自己能否順利完成舞蹈學習,表現出了明顯的不自信和憂慮。針對于此,教師給學生播放以往的教學視頻,并從言語、神態(tài)、教學方式上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經過一學期的師生共同努力,在結課時此類學生都驚訝于自己的表現,并且非常自豪自己可以完整展現所學舞蹈作品,并在身體協(xié)調和身心協(xié)調上取得巨大的進步。

(三)控制力的提高

提高身體的控制力對處于青春期,需要大量體育運動的大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因為身體控制力決定了諸多項目中運動水平的上限,如協(xié)調性、爆發(fā)性、模仿力、表現力等,都以身體控制力為基礎,提高大學生對身體機能的控制力是提高其他運動能力的根本。在舞蹈課堂中反復練習具有一定協(xié)調難度和肌肉配合難度的舞蹈動作,通過單獨練習或成組配合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肌肉反應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控制能力。

(四)爆發(fā)力的增強

舞蹈具有明確而多樣的節(jié)奏,有了節(jié)奏就一定會產生時間的長與短、快與慢、加速或緩沖等,這也是舞蹈中常說的節(jié)奏切分能力。當大學生想要完成舞蹈作品時,必須跟隨舞蹈中原有的節(jié)奏,以及音樂中變化的節(jié)奏,進行身體運動的快與慢、長與短的調整,在這樣的運動軌跡以及節(jié)奏要求下,大學生必須調動自己的身體機能,在快或慢的節(jié)奏中體現動作并準確切換動作,通過快慢、長短、緩急的循環(huán)反復,不斷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從而提高身體的爆發(fā)力。

(五)模仿力及表現力的增進

模仿力是一種學習能力,是大腦支配身體迅速反應的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反映。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的模仿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舞蹈學習最初必須經過模仿這一階段,從模仿其形態(tài),到仿其神態(tài),至最終仿其情態(tài),每一步都是舞蹈學習的必經之路。通過模仿,學生可以觀察自己的身體,認識身體的特點,加強身體控制力,提高身體能動性,琢磨舞蹈神態(tài),理解和感悟舞蹈情態(tài)。表現力是自信心的體現,也是才華得以施展的前提。許多大學生才華橫溢卻礙于情面而包裹自己,讓自己失去了許多展現自我的平臺和機會,如何把握機遇是大學生必須面對的問題。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學生需要通過展示來體現自身的價值。舞蹈課程的靈活性、藝術性可以給大學生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且,在教師的指導鼓勵和分組練習中,學生可以逐步領悟“展示”的意義,并欣賞自己在展示后所得到的來自教師與同學的認可,從而習慣和喜歡上“展示”平臺,并勇敢自信地將自己展示在更多的平臺。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舞蹈公共課無論在思政功能、審美功能還是在運動功能上,都影響深遠且具有較大意義。在培養(yǎng)符合時代需要的綜合性競爭人才上,在培養(yǎng)擁有健康心智和健康體格的健康人才的教育主旨上,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綜合藝術文化修養(yǎng)上,舞蹈都具有突出貢獻和實用價值,同時,舞蹈也是提升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幫助學生緩解壓力和釋放情緒的有效途徑,可以為培養(yǎng)青春活潑、朝氣蓬勃、博學多才的新時代大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碧.大學美育功能的獨特性評析[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Z1):87-91.

[2]韓俐彥.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特色美育體系的現代化構建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Z1):131-133.

[3][4]王宏建.藝術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19+362.

[5]張彥遠.歷代名畫記[M].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134.

第6篇: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自發(fā)啟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目前雖已經達到了普及的層面且小有成績,但其深度及成效不容樂觀,發(fā)展與完善之路仍舊任重而道遠。在過去前行的近三十年中,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也隨著教育普及度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更新、受教群體數量的遞增、人才定義的詮釋、社會需求的改變而逐漸自我定位。加上近年來諸多學者的關注與剖析,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內涵特征越加明顯,大體可概括為以下四點。

(一)教學前提與基礎的“公共性”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僅從字面就可以清晰地拆分為“高?!?、“公共”、“藝術”和“教育”四個子系統(tǒng)?!案咝!笔堑攸c,“公共”是前提與基礎,“藝術”是內容和范疇,“教育”是核心與過程。其中“公共”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性質的體現,是區(qū)分高校專業(yè)藝術教育與公共藝術教育屬性的關鍵,對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模式的采用、受教群體的確定和教師專業(yè)背景的要求等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必須在其“公共性”的基礎上才能準確且有效地進行和開展?!肮残浴弊鳛楣菜囆g教育的前提與基礎,既與“非專業(yè)性”相對等,也與“非公共性”相對立。它在整個教育實施過程中折射出了普及與體驗、平等與開放的內容特性。其一,普及與體驗主要是特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公共藝術教育中要以普及藝術及其文化為首要,以學生情感體驗與感知為目標,達到審美層次的要求,以完成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己任,這一點一定不能與專業(yè)藝術教育相混淆。其二,平等與開放主要是特指受教群體學習的權利。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受教群體是除藝術專業(yè)學生之外的所有非藝術專業(yè)學生,他們在文化背景、藝術基礎和個人認知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即使如此,公共藝術教育在課程選擇上對受教群體依然不存有任何門檻和要求,所有課程都具有開放性。這既是受教群體受教育權利的體現,也對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類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的選擇提出了挑戰(zhàn)。面對差異性極大、需求不一且數量龐大的受教群體,如何在僅有的課時內達到美育的教學目標,是一個值得斟酌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的“明確性”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國家已經陸續(xù)公布了一些促進和指導高校開展公共藝術教育的文件,如1996年公布的《關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2002年公布的《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2006年教育部辦公室廳印發(fā)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等。這些文件都明確指出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素質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并希望通過學校的藝術教育培養(yǎng)和提高受教群體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使他們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得以提升,從而全面發(fā)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有著明確的教學目標,其關鍵詞就是“審美”,這與專業(yè)藝術教育技能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學目標并沒有被充分理解,甚至是被歪曲。絕大部分高校將其審美教育停留在音樂領域或靜觀模式上,這主要表現為在課程設置上多音樂類和鑒賞類課程且無系統(tǒng)文化與理論支撐。各種藝術形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系統(tǒng)的美學理論,需要教師將其貫穿在課程教學當中,而不是單一地看圖片、視頻或聽音頻。除此之外,美術、戲劇、書法、戲曲等等藝術領域在目前絕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毫無涉及。如此,原本明確的教學目標并沒有得以實現,學生審美意識及能力的提高也只是紙上談兵,更何彈素質理念下的全面發(fā)展。

(三)教學范疇的“廣泛性”與“交叉性”

“藝術”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內容和范疇,其涉及面非常廣泛,迄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僅從常態(tài)思維的角度出發(fā),我們暫且認為它包括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工藝等領域。在人文領域中的各個領域之間又存在著相互關聯與交叉的現象。以音樂領域為例,現有的交叉學科就有音樂史學、音樂文獻學、音樂考古學、音樂教育學、音樂心理學、音樂人類學、音樂社會學等交叉學科,可以看出音樂已經與眾多學科交叉并成體系,而這些學科仍舊隸屬于音樂門類?!八囆g”這種極強的包容性與延伸性是人文科學發(fā)展的體現,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結果。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范疇也因此而具有了鮮明的廣泛性與交叉性,從而為其發(fā)展與完善提供了無限的空間。我們大可不必只將公共藝術教育的范疇局限在某一單一的藝術領域或藝術形式當中,除了開設各種鑒賞課之外,交叉性學科課程的開設也是可取的。這無疑是豐富教學內容和推進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發(fā)展進程的一大有效途徑。

(四)受教群體的”特殊性”與“差異性”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對象即受教群體,是除高校藝術專業(yè)學生之外所有的學生,其有著年齡階段的特殊性和文化背景、藝術基礎、個人認知的差異性。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對象一般限定于本科層次。而本科層次的學生一般處在17-25歲之間,他們經過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階段的學習,并且通過高考的篩選而進入高校,已經具備了心智較成熟、文化基礎較高和心理發(fā)展較穩(wěn)定等三個特點。又因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所面對的龐大受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文化背景、藝術基礎和個人認知上。他們大部分人會根據個人的喜好、專業(yè)的補充和市場的需求等方面有意識、有方向地選擇自我需求的知識體系來進行學習。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應遵循受教群體的復雜特性,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機的規(guī)劃與分層,適當的時候可以采用問卷的形式將學生們藝術基礎和偏好進行分層與整合,從而規(guī)劃課程設置,促進公共藝術教育的有效實施。

二、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現實特征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在“美育”及“素質教育”的頭銜下,致力于培養(yǎng)和提高受教群體的藝術文化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雖一直在探索與實踐,但從宏觀層面看,現實狀況仍然不盡人意,絕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正處于恍惚、迷失的階段且具有不謀而合的相同特征,這與起初的最終目標相差甚遠。就如今的實況而言,我們可以將目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狀況特征,即現實特征,歸納為以下四點。

(一)地位的“從屬性”及“邊緣化”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關鍵,是高等教育的常規(guī)組成部分,是高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特別是在目前國內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極其不均衡的現實情況下,公共藝術教育尤為重要,它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受教群體的內化影響不容忽視。然縱觀目前多所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實況,可以發(fā)現公共藝術教育已經走上了偏離的軌道,其定位與初衷相背離,其地位具有鮮明的“從屬性”且逐漸“邊緣化”,主要表現在:無專門機構的管理與規(guī)劃,公共藝術教育整體呈散沙狀態(tài);教學過程簡單隨意、無目標,呈走過場狀態(tài);教師群體普遍以完成課時量為目標,呈渾水摸魚狀態(tài);受教群體基本上以混學分為目的,呈吊兒郎當狀態(tài)。久而久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成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個空殼組成部分,空有頭銜,無實質效應。就此,不少學者提出了建議與方案,致力于從根本上改變這一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滯后的現象。筆者認為意識尤為關鍵,要想進步與發(fā)展,所有參與者都必須要有意識,認識到公共藝術教育的作用,擺對它的位置,從思想觀念中樹立它的地位,才可能有效推動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向前的腳步。

(二)機構與體制的“臨時性”和“隨意性”

機構的設置與體制的完善是高校各項工作順利進行與發(fā)展的前提。目前各高校已經根據學科的不同相應設置了院系,各院系會根據本院系的學科方向來設置專業(yè)、確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劃課程設置、管理教師團隊和組織各項活動。而同樣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藝術教育卻沒有這般平等的待遇,就目前高校的現實情況而言,公共藝術教育的機構設置和管理體制存在著典型的“臨時性”和“隨意性”,主要分三種形式存在:其一,無任何機構設置,其教學由本校人文學院或藝術學院的老師兼任;其二,有簡單的機構設置,且掛靠在團委、人文學院、藝術學院或藝術團等校二級單位,純屬“傀儡”機構;其三,設置了專門的機構,有自己的領導班子、教師團隊,有自,發(fā)展空間大。在這三種形式中,前兩種為主流,只有極少數的高校為公共藝術教育設有專門的機構。這一特征的顯現無疑是中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發(fā)展水平最真實的寫照,連其發(fā)展最起碼的機構與體制都沒有,又怎談進步與完善。

(三)教學體系的“模糊性”和“松散性”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都應該有其完整而規(guī)范的教學體系,且教學體系最終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一般來說,教學體系包括教學知識的基本結構與框架、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與形式設計、教學結果評估等幾個方面。就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實狀況而言,其教學體系具有“模糊性”和“松散性”的特點,具體表現為教學知識范圍不明確,各項課程都沒有教材和合理的規(guī)定范圍;教學內容片面,僅限于某一藝術門類或藝術形式;教學方法與形式單一,主要是看和聽,受教群體的真實體驗嚴重缺失,缺乏參與性;教學結果評估環(huán)節(jié)不規(guī)范,無目的性,甚至是被省略。教學體系是教育的靈魂所在,教學體系的模糊和松散直接決定了教育發(fā)展的滯后。而上述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體系的那些普遍特點也直接反應了其現狀的消極。加強教學體系建設成為了目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發(fā)展的關鍵,它是教育得以實現的過程,是教育發(fā)展的根源。

(四)師資學科背景及學術意識的“單一性”和“缺失性”

教師是教育的施教主體,其作用不言而喻。目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師資來源主要是由各專業(yè)藝術學院或各綜合高校藝術院系所培養(yǎng)出來的技能型人才。他們普遍精通某一種專業(yè)技能,但缺乏理論知識背景、文化底子薄且缺乏學術意識,其開設的課程一般會與自身的專業(yè)技能緊密掛鉤且內容單一不涉及任何史論、文獻和美學等理論內容,即缺失文化理論支撐。這樣的課程內容對于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受教群體來說是很難被接受的,從而導致了“對牛彈琴”的教學現象。對于以美育為最終目的的公共藝術教育而言,其施教群體必須一專多能,精通藝術理論,掌握教育理論和技能,有極強的學術意識,弄清教育目的,了解受教群體,更要從學術的角度思考公共藝術教育的出路。這樣看來,各高校應該將師資引進的目光投向藝術理論專業(yè)的人才,而不是藝術技能的人才。公共藝術教育不是以培養(yǎng)歌唱家、演奏家或繪畫家為目的,“素養(yǎng)”和“審美”才是初衷。

三、以湖南理工學院為例:如何優(yōu)化公共音樂課程

湖南理工學院公共藝術教育自2006年開始就有了專門的管理與教學機構,隸屬于公共體育藝術教學部。專門機構的設置使公共音樂教育的發(fā)展登上了一個新臺階。近幾年,湖南理工學院公共音樂教學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并在省內高校公共音樂教育領域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然而,就現狀而言,依然有發(fā)展和完善的必要,前行的步伐不能停止。筆者將湖南理工學院公共音樂課程進行了一個歸整,即目前開設的公共音樂課程有舞蹈欣賞、中外音樂作品欣賞、世界著名音樂劇欣賞、影視動畫視聽語言、交響音樂與音樂家等五門課程。由此可見,公共音樂課程設置有以“欣賞”為課程設置的主要方向、以西方及現代音樂藝術為主要課程內容等特點,而音樂基礎理論、中國音樂藝術教育和音樂文化性嚴重缺失。結合每學期學生評教、公共藝術教育教學評估反饋意見及筆者多年在“教學一線”的工作經驗,筆者對湖南理工學院公共音樂教育課程的優(yōu)化提出以下構想。

(一)音樂基礎理論類課程的開設

音樂基礎理論是音樂欣賞的基本,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音樂基礎理論才能真正從審美層面對各種音樂進行真正的欣賞,沒有基礎理論的音樂欣賞如空中樓閣一般,有形無實。據調查,目前高校中絕大部分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不識五線譜,甚至很大比例的學生連簡譜都認不全,更別說節(jié)奏、和聲、調式等一些進行音樂欣賞時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如此,《基本樂理》這一課程的開設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基本樂理》這一課程作為專業(yè)音樂教育四大件的第一件,其理論性極強,對于非藝術專業(yè)學生來說略顯枯燥。這要求教師需多運用多媒體將趣味性融入課堂,多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其中,并且適當掌握教學的難度。

(二)音樂文化類課程的開設

由于音樂本身文化屬性的存在和人文學科的發(fā)展,音樂這一學科已經與眾多學科交叉并形成了許多有體系的學科。音樂學科的交叉性使音樂與許多學科產生了共鳴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這樣一來,公共音樂課程的開設不必只局限于“欣賞”這一個范疇,文化范疇課程的開設也是必要的。教師可將課程專題化,開設一些專題式的課程,如《音樂史》、《世界音樂概論》、《音樂養(yǎng)生文化》、《音樂哲學與思考》、《文人與音樂》、《音樂美學概論》、《音樂教育發(fā)展史》等音樂文化類的課程。這類課程可以從學科的角度與受教群體產生共鳴,也能讓學生將音樂的學習上升到文化的層面,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三)中國音樂藝術類課程的開設

第7篇: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 專業(yè)性質 專業(yè)建設 網絡營銷

一、電子商務的發(fā)展

中國電子商務始于1997年。如果說美國電子商務是“商務推動型”,那么中國電子商務則更多的是“技術拉動型”,這是在發(fā)展模式上中國電子商務與美國電子商務的最大不同。在美國,電子商務實踐早于電子商務概念,企業(yè)的商務需求“推動”了網絡和電子商務技術的進步,并促成電子商務概念的形成。當Internet時代到來的時候,美國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先進和發(fā)達的電子商務基礎。

在中國,電子商務概念先于電子商務應用與發(fā)展,“啟蒙者”是IBM等IT廠商,網絡和電子商務技術需要不斷“拉動”企業(yè)的商務需求,進而引致中國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fā)展。所以,在1997年和1998年,正是一些IT廠商和媒體,它們以各種方式進行電子商務的“啟蒙教育”,激發(fā)和引導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興趣和需求。經過這一階段,在1999年和2000年,以網站為主要特征的電子商務服務商在風險資本的介入下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最早的應用者,成為這一階段中國電子商務的主體。

隨著電子商務應用與發(fā)展的深化和資本市場泡沫的破滅,網站電子商務開始跌入低谷,而企業(yè)特別是傳統(tǒng)企業(yè)卻開始大規(guī)模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中國電子商務從2001年開始進入第三個階段,企業(yè)電子商務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新的主體。電子商務發(fā)展的方向性變化也說明現在電子商務已經從當初單純依靠技術為主體的時代轉向以營銷為主要目的的轉變。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電子商務已經開始從技術應用向商務應用領域轉變,傳統(tǒng)的網站建設已經不是電子商務的主要領域,如何有效的幫助企業(yè)更好的利用互聯網開展企業(yè)相關的營銷活動才是如今電子商務的主要應用領域。

二、我國電子商務專業(yè)的發(fā)展

我國電子商務專業(yè)教育可以追溯到1998年,幾乎與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開辦電子商務專業(yè)同期開始。其發(fā)展歷程經歷了嘗試期、規(guī)范期和蓬勃發(fā)展期三個階段。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準339所本科學校和800多所??茖W校開設電子商務本科專業(yè)。在大力發(fā)展電子商務本科專業(yè)的同時,我國也開展了電子商務專業(yè)研究生階段的培養(yǎng)過程。2003年教育部允許有條件的高等學校招收電子商務方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這也標志著電子商務教育在國內已經進入了高質量的發(fā)展階段。再加上近些年各高職和中職院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yè),可以說開設電子商務專業(yè)的院校已達到上千所,而寧波某技工學校也是這千余所院校之一。

三、電子商務專業(yè)在技工類院校的困境

正是由于電子商務對于我國來說是一個新興專業(yè),而且在不斷完善對其的理解和應用,這也使得該專業(yè)建設也是處于摸索階段,尤其是對于很多中職、技工類院校,在專業(yè)設立之初只能模仿和照搬本科生的課程體系和培養(yǎng)模式,這就使得在全國電子商務專業(yè)開辦院校迅速發(fā)展、招生規(guī)模日益擴大的同時,出現了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就業(yè)困境。

國際電子商務師認證委員會(中國)研發(fā)中心調查顯示,目前電子商務專業(yè)應屆畢業(yè)生的“對口”就業(yè)率僅為20%,遠低于我國高校83%的平均就業(yè)率。這一調查結果顯示了電子商務學生極低的就業(yè)率現狀。作為蓬勃發(fā)展的朝陽行業(yè)的學生,為何就業(yè)存在著如此大的困難,其原因引人深思。

1.電子商務專業(yè)定位模糊

一般認為電子商務專業(yè)是邊緣性學科、交叉性學科,因為它包含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現代物流學、法學等學科屬性。國內高校授予的學士學位也出現在各個學科領域,包括管理學學士、經濟學學士、法律學學士、理學學士和工學學士等不同學位。電子商務的專業(yè)性質到底應該屬于什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仔細分析一下“電子商務”這四個字,拆分一下就是“電子”和“商務”,即得其最簡化概論:電子手段下的商務活動。那么,電子商務的本質是“電子”還是“商務”呢?答案是后者,前者只是實現后者的手段與環(huán)境而已。

從電子商務從屬性上來講,其商務本質勿庸置疑;從教學的角度講,電子商務大多數情況下歸屬管理學科,同時又帶有部分經濟、計算機、法律、物流等專業(yè)的“特色”,這就回到了原點,即電子商務專業(yè)以什么屬性為主?結合當下電子商務行業(yè)發(fā)展的現狀來看,依我看來,無論是經濟學理論、計算機技術、物流管理流程、互聯網法律法規(guī)等都是在為電商行業(yè)本身的運營在做服務,而這個運營過程往往又是實現產品或服務的營銷過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電子商務的實現手段與商務目的之間的主從關系已然確定。

我認為,電子商務的專業(yè)性質就是商務運營,再細化可以認為就是營銷,屬于營銷學科,即網絡營銷。這一點既符合我國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最新學科專業(yè)目錄:電子商務為110209(屬于:管理學類。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也符合當今電子商務潮流的發(fā)展趨勢。

2.課程體系設置重點有偏差

既然把電子商務的專業(yè)性質定性為營銷,那么在專業(yè)學習時就可指明系統(tǒng)學習方案,讓學生明白在校學習都應該以營銷為中心,無論是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還是互聯網技術的學習,或是實踐演練的操作,都應圍繞著網絡營銷來進行,而且目前市場也是這樣要求電子商務相關企業(yè)的,企業(yè)運營中網絡營銷是主要的產品和服務的推廣手段。

但是很多院校在進行電子商務專業(y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卻是偏向網站建設、網絡維護等內容,往往忽略了營銷,認為營銷只是電子商務的一個小小的附加職能。就以寧波某技工學校為例,縱覽其05年~13年電子商務的教學計劃(09年除外)就不難發(fā)現這一問題。根據這8年的教學計劃,總體歸納可以將電子商務課程體系分為五部分:

(1)專業(yè)核心課:物流與配送(108課時)、ASP(216課時)、網頁美化(含有PS、FLASH)(108課時)、網頁制作(108課時);電子支付與安全(72課時);電子商務案例分析(108課時);國際貿易實務(108課時)、外貿函電(108課時);管理信息系統(tǒng)(108課時);

(2)專業(yè)基礎課:電子商務政策與法規(guī)(72課時)、電子商務概論(108課時)、基礎會計(108課時)、經濟學(144課時)、數據庫(108課時)、計算機網絡(108課時)、網絡企業(yè)管理(108課時);商務英語(72課時);網絡營銷(108課時);

(3)專業(yè)輔助課:應用文寫作(108課時);商務談判(72課時);商務禮儀(72課時)、汽車文化(72課時)、汽車英語(72課時)、汽車構造(108課時);

(4)實踐操作:電子商務員考證輔導(4周);助理電子商務師考證輔導(4周);中級工課程設計(網頁制作4周);高技工課程設計(網站制作4周);畢業(yè)設計(4周);下場實習(22周);

(5)全校公共課:如數學、語文、英語、體育、政治、計算機應用等,一來是為了順利通過第三年的成人高考,二來是掌握一些未來職場必備的基本技能。

雖然每學期課時周數略有變化,但以每學期18周為基本課時周數,每周32個課時全部上滿為假設條件,對電子商務課程體系分布做如下圖所示:(見圖2)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全校性質公共課占據的比例是最高的,這是因為根據目前技工類院校的培養(yǎng)模式,入校前兩年半學生要順利通過成人高考,所以在此期間以各公共課為主,專業(yè)課涉及較少。而位居第二的是實踐操作的課時,這是由于在學生最后一個學期18周甚至22周的時間都要下廠實習,所以占據次席,這也符合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技工院校專業(yè)課程設置的規(guī)定。而在專業(yè)核心課內容中,我分別從“電子”和“商務”兩部分涉及的課時數做了如下比較:(見表3、圖3)

從上述圖表中可見,在專業(yè)核心課上,電子類的相關課程,以接近60%的比例占據絕對課時數,而在60%的所占比例中,與網站有關的課程又占據了接近70%的內容,也正是因為此原因,在每屆學生的課程設計內容上,也都是以與網站有關的內容為主,從這一數據中說明,其電子商務專業(yè)依然是以電子為主,而忽略了商務這部分內容。

即便商務的相關課程占據了40%,但是不難看出這部分內容依然沒有體現營銷的核心,而是以與商務有關的相關行業(yè)為主開設課程,如物流行業(yè)、外貿行業(yè)等,一旦使用行業(yè)這個概念來作為課程設置的一句,就使得學生在接近五年的學習中,感覺什么都學點,但又什么都不清楚,依然無法自己所學專業(yè)做具體定位。

3.學生對專業(yè)認識模糊

從中專到大專,再到本科,如果你問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電子商務專業(yè)是什么,他們大多數都會回答:電子商務專業(yè)一個很“雜”的學科:學的專業(yè)課雜;老師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和闡述雜;教課方式、風格雜,社會對電子商務專業(yè)的認識雜……所以,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常常被“邊緣學科”、“交叉學科”、“復合型人才”等字眼所迷惑,不知道電子商務在學什么、應該學什么、學什么比較好、重專業(yè)知識還是實踐操作、怎么找發(fā)展方向等等問題,往往是畢業(yè)了,沒有成為“復合型”人才,反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知自身歸屬,也不知道從事什么工作、行業(yè)。這也就是為什么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朝陽行業(yè),在經歷了起初的如火如荼之后,卻面臨著今天這般的招生窘境的原因。

四、對技工類院校電子商務專業(yè)發(fā)展的幾點建議

1.確定電子商務專業(yè)性質

既然電子商務專業(yè)的性質在一定程度上被定性為網絡營銷,雖然詐看這樣的定性過于狹隘,但也不失為一種專業(yè)建設的思路。一旦這種思路確定后,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就可以以此為參考來規(guī)劃日常學習,無論是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律學、物流學專業(yè)知識,還是學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站運營推廣技術,都清楚的知曉所學的一切知識都應圍繞著網絡營銷來展開,就能避免學習系統(tǒng)混亂、對發(fā)展方向不知所措的現象,同時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興趣點和長處,為自己長遠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打下基礎。

鑒于寧波某技工學校電子商務專業(yè)男女生性別比例(見表4),可見,其電子商務專業(yè)主要以女生為主,而網絡營銷的方向也恰好符合這一趨勢。同時,從歷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工作方向來看,絕大部分學生選擇的就業(yè)方向是營銷,也有極少部分畢業(yè)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但從事與網站、網絡有關的工作幾乎為零。所以,將寧波技工學校電子商務專業(yè)性質定性為網絡營銷,是能夠適應當今網絡時代下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

2.調整專業(yè)課程培養(yǎng)方向

既然電子商務專業(yè)是一門交叉性綜合學科,它既包含了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數據庫等電子類課程,有涵蓋了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物流學、廣告學、信息管理學等等傳統(tǒng)社會學科,但是它培養(yǎng)的人才絕對不是計算機人才或者是網絡人才,而是旨在培養(yǎng)掌握一定計算機信息技術,能熟悉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能夠熟練運用互聯網渠道開展商務活動能力的人才。

所以,該校電子商務專業(yè)課程的開設應從偏重于網站建設、網絡維護,向網絡營銷、商務活動能力上轉變。根據職友集網站對寧波電子商務專業(yè)就業(yè)前景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見圖4),電子商務專業(yè)的相關就業(yè)大多集中在電子商務客服專員、對接專員和電子商務專員這三個方向,也正是由此,企業(yè)對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歷要求大多集中在大專(見圖5),對工作經驗的要求也大多集中在不限(見圖6)。

從以上數據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寧波電子商務人才市場上,學校所培養(yǎng)的電子商務學生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yǎng)符合電子商務客服專員、對接專員和電子商務專員這三個職業(yè)要求的電子商務人才。也就是,電子商務專業(yè)的課程體系應該是以各種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以商務營銷活動為主體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加強學生的商務活動能力。所以不能簡單套用普通本科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人才,他們是培養(yǎng)大而雜的系統(tǒng)性學生,而技工院校是培養(yǎng)雜而精的定向性人才。只有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來培養(yǎng)不同層級的既熟悉電子商務全面知識、又掌握重點技能、能從事實踐工作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電子商務專業(yè)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就業(yè)市場上讓學生清楚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3.樹立學生正確就業(yè)觀念

據調查,在校的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就業(yè)方向往往很是模糊,畢業(yè)生在應聘時也很不易把握就業(yè)的機會。其實,電子商務專業(yè)是建立在傳統(tǒng)商業(yè)基礎上的,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就業(yè)觀念,把眼光放廣一點,姿態(tài)擺低一點;告訴學生任何專業(yè)都是個殼,學習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人的能力、素質。如果自己的綜合素質足夠,加之以較強的動手能力,企業(yè)自然會慧眼識珠;最怕的是什么都不行,而心態(tài)上還依然認為學得是個熱門專業(yè)。因此,要引導學生在就業(yè)時從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出發(fā),結合社會的需求,積極地多渠道地尋找就業(yè)良機,尋找專業(yè)與社會的諸多“契合點”。

五、小結

我國電子商務發(fā)展的序幕已經拉開,一旦時機成熟,將呈現大規(guī)模、全方位、加速度發(fā)展的態(tài)勢。針對當前的形勢,技工類院校在培養(yǎng)電子商務學生時,應變壓力為動力,化困境為機遇,多平臺、多渠道、多方位地培養(yǎng)適應信息社會發(fā)展要求的,具有“IT+營銷”背景的應用復合型人才或“IT+營銷+管理”型的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電商人在線

[2]職友集

[3]張梁平.電子商務專業(yè)就業(yè)困境引發(fā)的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6.04

[4]艾瑞咨詢在線.cn

[5]王新莊等.電子商務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第8篇: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關鍵詞:《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課程設計;課程編制

2011年10月8日,在《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教師[2011]6號)中制定了《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該新課程標準體現了國家對教師教育機構設置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師教育課程方案、開發(fā)教材與課程資源、開展教學與評價,以及認定教師資格的重要依據。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頒布的《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的意見》(教師[2014]5號)中指出,要打破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老三門”的課程結構體系,開設模塊化、選擇性和實踐性的教師教育課程。重慶將于2016年上半年被納入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和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省市之一。其中,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的試點省市,將逐步形成和建立教師退出機制,打破教師終身制的管理制度。相關政策舉措的頒布實施,一方面反映出現實教育實踐中對未來教師的要求在逐漸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現實的狀況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距。為此,有必要對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學課程設計的內涵、內容和其設計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教育學課程設計的內涵剖析

(一)課程設計的概念

季誠均認為大學課程設計包括大學課程設計的含義與過程、理論取向、設計模式、大學教學計劃編制、大學教材編寫。[1]汪霞認為,課程設計指課程的實質性結構、課程基本要素的性質,以及這些要素的組織形式或安排。當人們的意圖是要識別一種存在實體的各種成分時,便是課程設計。課程設計重視微觀層次上課程諸因素的安排,如學校各具體專業(yè)課程內容與課程體系的確定、各門課程的教學標準與教學要求、教師對所教學科的目標確定、教學內容與活動的選擇、課程結構與類型的安排、實驗設備與教具的使用等。對于課程設計的認識,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課程設計是在怎樣的背景、理念或觀念的指導下進行的,即為什么要設計課程?二是課程設計究竟要設計什么?即課程設計的內容是什么?我們可以對“課程設計”做如下定義:課程設計是指在某個時期或階段,根據國家的教育政策、路線和方針的規(guī)定,結合學校的實際,依據教育理論和規(guī)律的要求,對課程標準、課程計劃、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進行組織、編制和修訂的過程。

(二)教育學課程設計的內涵

關于大學單門課程的設計,從理論角度,我們做了嘗試性的思考,而對于高等學校(大學)的課程如何設計呢?不僅僅是因為在“教育”兩字的前面加了“高等”二字或者在把“中等教育”的“中等”改成了“高等”而已,因為這樣的研究范式仍停留在課程設計的普適性規(guī)律認識上?;谏鲜鰧φn程設計含義和教育學課程的學科性質的探討,可以進一步推論出教育學課程設計的含義。它是指在教育學課程教學中,對該門課程標準、課程目標、課程計劃、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所進行的組織、整合、調整與編制的過程。

二、教育學課程設計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學課程標準的設計問題

課程標準是規(guī)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中應更多地體現教師的規(guī)定。如體現教師如何成為課程的使用者與開發(fā)者,在促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教師的責任與擔當。高等教育的職能之一就是培養(yǎng)人才,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方式。教育學屬于公共課程,內容涉及教育、教育學、教育與人的發(fā)展、教育與社會發(fā)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課程、教學、德育、教育管理、教育評價等基本內容,內容沒有太多理解性的障礙。對于90后大學生來說,他們在無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去學習也同樣可以收獲教育學類知識。那么,教育學課程設計的時候,需要一方面利用好學生已有的學習知識基礎和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做好課程目標的設計,以期達到“跳起來摘桃子”的期望,促進本科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生長。如果這個課程目標沒有設置好,教學目標就會失去教學中心和重心,教師在課程把握與教學中容易墜入“照本宣科”的傳統(tǒng)性的教學模式之中,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課堂教學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另一方面,教師需要扮演好“導師”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指導、引導和教導的作用。按照大課程小教學的觀點分析,課程設計包含于教學設計。教學成為課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雖然教育學課程對于不同本科生而言,其地位和價值不一樣,對于師范生而言,它是專業(yè)基礎課程;對于非師范生而言,它又屬于公共課、基礎課或通識教育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講解知識本身存在的邏輯結構、知識的邏輯關系是如何推導的,知識與現實問題是怎樣的關系等等。即使這樣,也仍然不能忽視學生對教育學知識的記憶,因為學習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考試,進行考試的技能訓練也是課堂教學的內容。

(二)教育學課程目標的設計問題

課程目標分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具有整體性、階段性、持續(xù)性、層次性和遞進性。廣義的課程目標是指教育意圖,包含了“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又包含年級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狹義的課程目標主要指“教育目標”或“教學目標”,在筆者擔任教育學課程的任課教師時,我們更多的是把課程目標等同于教學目標,該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某堂課的單一的教學目標,而是對某門課程的若干堂教學目標的集合。以教育學課程為例,學校對課程目標做了如下的規(guī)定與文字描述:教育學課程目標:本課程總的教學目的是使師范類專業(yè)的學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幫助其形成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課程觀、教學觀、教育評價觀和教育改革發(fā)展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教育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增強他們熱愛教育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提高他們加強教師師德和業(yè)務修養(yǎng)的自覺性;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師范類專業(yè)課程理論及未來從事教育實踐提供理論基礎和規(guī)范指導。

(三)教育學課程計劃的設計問題

課程計劃就是某一門課程實際操作的計劃安排。如課程內容講解的進度安排、課時數的分布等等。就筆者任教的教育學課程的學分與學時分配來看,實驗實踐學時才2分。這樣的設計時間過少。對于有志于從事教師職業(yè)的大學本科生來說,可以為其增加實踐性教學的學時。這里談及的實踐性教學主要是從課程教學和課程設計的角度來分析的,自然就排除學校對本科生專門安排的實習學期。在該門課程設計時,如何兼顧學科專業(yè)知識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知識的比例協(xié)調問題,成為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劃、課程計劃以及教案等環(huán)節(jié)中需要不斷深思與探索的命題。

(四)教育學課程內容的設計問題

課程內容的設計主要體現在章目節(jié)的呈現方式和教材的框架及文字表述等方面。在進行教育學課程內容設計時應避免千樹一面的效果。在教育學課程教學中,筆者從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講授過體育專業(yè)專科生和生物專業(yè)、地理專業(yè)、計算機專業(yè)及藝術設計專業(yè)本科生的課程。在三年的教學實踐中,學校使用過兩套教材。2012年春季使用的是楊小薇教授主編的《教育學基礎教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這套教材學理性較強,對于研究生的學習作用更大。從教學的感受和??粕膶W習狀態(tài)分析,該套教材對于體育學專業(yè)的??粕鷣碚f有些偏難。從2014年春季開始,在對地理專業(yè)和藝術設計專業(yè)開設教育學課程時,就改用了王彥才主編的《教育學》一書。從教學的角度分析,該門課程的內容設計應凸顯基礎性和可操作性的內容,而減少對學理性的偏重,在本科生走向未來教師崗位中會有一些實際幫助。實踐證明任何教材都具有相對滯后性。第一,從編著教材的想法到編委組的成立,到編寫,再到出版發(fā)行,這個過程有一個時間周期,這個時間大致有1年左右,這客觀上造成教材內容的相對滯后,不過,這樣的情況也是難以避免的。第二,真正編寫人員的素質和態(tài)度決定著教材的質量和水準。教育學課程設計在內容安排上應適度超前,因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周期較長,只有適度超前才有可能彌補“時間滯后”造成的畢業(yè)生知識與技術的老化,才能將所學與實踐應用結合起來。[2]

(五)教育學課程評價的設計問題

在高校里,大學教師是課程評價和課程設計的主體,大學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影響著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在高校里,學術領域一般是指學科領域、專業(yè)領域和職業(yè)領域,它們對高校課程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美國學者約翰•斯塔克的研究表明,對大多數大學教師來說,學術訓練(即教師所接受的某一學科領域的訓練)是對課程編制最具影響力的因素,其次依次是教學經驗和教育信念。[3]從實踐的角度分析,大學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對于促進本科生的學習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意義十分重要。如教育學課程的學科屬性,它屬于怎樣性質的一門學科,該學科的特點如何影響著該門課程的內容選擇和組織形式、教學方式和課程評價等。教育學學科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互融合的基礎性學科,課程設計的時候既要求理論知識的呈現,也要求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體現。教師的課程評價既要有對課程本身設計的評價,也要有對其自己設計課程能力的評價。

三、教育學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

由于新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對教師職業(y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公共課教育學課程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這對大學教師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zhàn)。L.Dee Fink在他的《創(chuàng)建深刻的學習經驗:一種大學課程設計的整合方法》一書中寫道:“只有當我們的大學教師都成為學習經驗的設計者,而不是繼續(xù)做原來意義上的教書先生的時候,我們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4]

(一)教育學課程標準的設計

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一門課程的基本要求和內容,在課程教學中發(fā)揮著統(tǒng)領性的作用。教育學課程標準應結合《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每個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適時調整。課程標準要符合國家相關教育制度、政策和文件精神的規(guī)定,在此前提下,對每一門課程進行具體化的設計。課程標準要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將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入課程標準的內容中去,以此把它作為課程建設、課程改革與課程開發(fā)的綱領性的文件。

(二)教育學課程目標的設計

課程目標是指在課程的設計和開發(fā)過程中,根據既定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賦予課程的具體價值和任務指標。課程目標是對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是對課程固有價值的某種程度的體現,是課程任務指標的表述形式,是指導課程設計的準則。從教育活動的規(guī)律和教育學學科的發(fā)展特點分析,課程目標的設計依據一般源于兩個標準:一是關乎于人的標準;二是關乎于國家的標準。由此推之,教育學課程目標的設計自然也應遵循這樣具有普適性的標準。除此之外,該門課程目標的設計,還應遵循其他標準。如教育學課程的學科屬性要求在課程目標設計時,應考慮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因為教育學課程的知識本身就包含了十分豐富的理論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

(三)教育學課程計劃的設計

在教育學教材內容的設計時,可以安排適度的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實習)。如教育學教材中設計了教案的相關理論知識,但是教育學教師可以把寫好一份教案作為作業(yè)來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弄懂了教案的寫法。寫教案是備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未來教師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所以課程設計時,需要教師在運用教材的時候對課程內容做適度的調整,這樣對于培養(yǎng)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有幫助。同理,如學生教學技能培養(yǎng)等部分的教學,也可以安排幾節(jié)課讓本科生來講課,通過教師評課、學生講課、學生評課來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這可以在教育學課程內容設計時進行增加。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安排在學校安排的實踐周或實習學期,平時都可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逐漸滲透。

(四)教育學課程內容的設計

課程內容是根據課程目標從人類的經驗體系中選擇出來,并按照一定的邏輯序列組織編排而成的知識和經驗體系。施良方指出,“課程內容的選擇問題,是課程設計過程中的一項基本的工作,它涉及課程問題的方方面面,也是許多課程問題的集結點”。教育學課程內容的設計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教材的編寫、使用和修訂問題。丁念金指出,各種教科書都應該注意的共同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作為課程設計的具體化產品,教科書在結構上應該體現課程的各個基本組成部分,即教育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評價。第二,教科書的縱向的形式結構采用單元的形式比較理想。第三,教科書除包括主體性的內容外,還應有大量的附帶性的內容。第四,教科書一般應該比較厚。[5]

(五)教育學課程評價的設計

課程評價是對課程效果的檢驗,學校對課程評價的標準更科學才能有效檢驗課程的實驗效果。在課程評價的環(huán)節(jié),筆者任職的學校增加課程實習成績或實踐教學的權重,在保持理論教學的相對穩(wěn)定的條件下,略向本科生實踐課或實習課成績傾斜。筆者從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一直上公共課教育學課程。教過體育專業(yè)、地理專業(yè)、生物專業(yè)、計算機專業(yè)和藝術專業(yè)本科生的課程,學生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占40%,期末成績占60%。2014年秋季后,學校評定學生成績的方式改變了: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均占50%,期末考試卷面成績沒有考到50分以上者,均為不及格。這樣的考評方式加重了對學生平時成績的權重,更合理地考察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因為課程評價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季誠均.大學課程概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48.

[2]吳曉義.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設計探討[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8,8(6):105.

第9篇:體育概論的課程屬性范文

1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從書籍、學術論文和網絡信息3方面對體育史、體育概論、教育哲學、安全學、生命教育理論等方面的專著展開分析研究。通過國家圖書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的文獻資料對體育產生學說和各類運動項目的起源、演進觀點進行考證;學術論文方面,重點查閱中國知網(CNKI)、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數據庫和其它教育、體育核心期刊;為對體育起源中的余力論、勞動論等理論以及生命安全教育、生存教育的研究進展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筆者對自1998至2015年期間發(fā)表的有關體育起源學說、生命安全教育領域的90余篇學術論文進行梳理。同時也在香港大學圖書館、谷歌(Google)學術搜索網站上查閱相關的文獻和最新研究資料,以期盡可能地了解本研究領域的歷史資料和前沿動態(tài)。

2生命安全教育是體育的本源要素

本源,指事物產生的根源(見《辭?!方忉?。體育本源是指原始人類為適應社會、生活和自身環(huán)境,有意識創(chuàng)造出來的身體動作、身體活動等自發(fā)。原始體育的活動包括生產、生存、教育、娛樂、游戲、祭祀、舞蹈、競技等多種形式,這些活動隨著人類社會的進化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呈現出其特有的功能。在原始社會的初級階段,人類的生產力極為低下,人們生活的唯一目的是生存和繁衍,但當時的生活、生產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其人類需求層次理論中所指的“基礎層次的生理、安全需求”[1],因此在人類社會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生存、安全一直是原始人類尋求生活保障的基本要素。隨著原始人的身體意識和生命意識逐漸覺醒,他們認識到身體是生命存在的表現形式,是人的生命力的中介;領悟到身體活動、強壯身體是生存和延續(xù)的基礎。由此,他們有意識地做出各種保護動作和身體練習,以達到生命安全的目的。與此同時,他們覺悟到將這些動作和練習傳授給后代,有利于延續(xù)人類的血脈。通過勞動、狩獵、攻擊和防御,人們創(chuàng)造出保護生命的生活環(huán)境;透過肢體比劃、涂鴉和言傳身教,人們向后代傳授生存技能和安全教育。原始人的生存意識、繁衍后代意識和生命保健意識,催生了維護生命的安全教育,孕育著原始體育的酵素,生命安全教育自然而然地與身體動作練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呈現出原始體育生存、安全、教育的顯。至此,體育教育的雛形也開始逐步形成。由此可以推論,生命安全教育是體育的本源要素之一,也正是在此基礎上,體育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凸顯出人類生存技能傳授和安全教育的特征,反映出古代體育產生的根源所在。

3體育起源于人類生存的安全需要

對體育教育的本源回歸進行探討,自當從最原始的體育萌芽階段來追溯、分析體育的起源,因此,體育產生的過程論證,便成為體育理論體系中關于研究體育起源的邏輯起點。

3.1體育產生的過程伴隨著人類生存技能的形成

推本溯源,體育產生的過程有3個階段:1)身體活動萌芽時期;2)身體練習形成時期;3)競技賽會產生時期[2]。當人類的始祖從樹上走向地面并直立起軀體,就邁出了人類進化的第一步,也進入了身體活動的萌芽時期,并開始了人類自為意識下的狩獵攻擊和保命防御行為。這些基于本能的、自發(fā)的、隨意的身體動作,逐漸發(fā)生質的變化,由在勞動、生存、生活過程直接聯系的“學習”,開始向間接聯系轉化并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動作模式。在身體練習形成時期,狩獵生產過程和保護生命延續(xù)的技能,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這些動作技能是依據人體的內在需求和生活實踐的現實需求進行綜合或整合選擇。它不是某一具體動作的簡單重復,而是經驗與教訓的提煉。出于生存、繁衍對人們體能和技能的要求以及自身發(fā)育的關注,人類開始有目的地將自己作為訓練的對象,培養(yǎng)自己的力量、速度、靈敏、耐力等身體素質,形成了特定的身體練習方式。從“身體活動”到“身體練習”,標志著體育萌芽產生了質的飛躍,完成了由自在狀態(tài)向自為狀態(tài)的演進。據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研究,人類是在這個身體練習形成的時期,開始總結出走、跑、跳、投擲、攀登、爬越等動作,并把這些生產勞動和生活本領,作為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傳授給后代。到了原始社會中期,為適應搶奪資源的需要,人們沿襲并完善了古代體育動作和技術功能,用于培養(yǎng)斗士、教育后代。一些動作技術的體能練習日益專門化,并通過個人及群體的游戲比試,演變出最初的競技運動和競賽活動,形成了競技賽會產生時期。體育產生的3個階段伴隨著人類由猿到人的體質進化過程的完成,人類社會組織也由原始人群發(fā)展為“母系氏族”社會。氏族社會的出現標志著人類由群體游動不定的遷徙生活,進入相對穩(wěn)定的定居生活階段,也預示著氏族集團的戰(zhàn)爭出現。到舊石器晚期,爭奪和保衛(wèi)氏族生存空間的沖突,已經成為生死存亡的攸關大事。有組織的攻防戰(zhàn)斗、安全防御準備和生存教育、繁衍后代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事項[3]。因此,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掌握了比走、跑、跳、投、攀、爬等基本生活技能更復雜、更高級的擊、殺、刺、劈、射等搏斗和閃避、躲開、逃逸等防御的攻防技術,各種帶有軍事特征的古代體育項目相繼出現。由此可見,在人類社會的演進過程中,體育是隨著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需要逐漸形成的。應該指明,本文把體育產生的過程歸因于原始人類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并非不承認體育的產生具有勞動、生產、生活等因素,或體育產生學說中的余力論、巫術論、游戲論、模仿論和勞動論,更不是要割裂體育改造人體的生理效應等作用,而是為了在相對意義上區(qū)分安全教育與勞動生產、娛樂游戲的本質,為了更有利于解剖和闡釋體育起源具有的多元屬性和多維需要。

3.2體育起源的“安全需求論”學說

本文從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視角出發(fā),嘗試在學術探討中構建體育起源的“安全需求論”。在價值取向、功能定位的綜合層面上最大程度地抽象出體育起源的本質,力爭在客觀事實層面和內在理性層面達到對體育起源的合理闡釋。希望在公認的體育起源勞動論、需要論等主流學說中,補充“安全需要論”的學說,其構建依據有以下的觀點。

3.2.1體育的自保公理揭示出安全需求是體育起源的根本動因

公理是指在一個演繹系統(tǒng)中依據客觀分析、歸納確立起來的,不需要證明而作為出發(fā)點的初始命題。體育的自保公理是“不言自明”的基本命題,它反映體育中最一般、最本質的規(guī)定[4]。體育何以能夠產生?從安全需求論來說,體育的啟蒙是通過人類的自保行為和生存需要得到發(fā)展的。自保是人的本性,人的未特定化與發(fā)展需要的矛盾,以及人的結構特征和生理機能特點,使得體育成為人類自我保護的重要手段。愛惜生命,捍衛(wèi)生命是人的本能,防御和攻擊是求生的需要。對生命的珍視和保護是人類最低層次的愿望,也是最高目標的追求。原始時代,人類的祖先只能依靠雙手去獲取生存物品,用自己的身體去適應環(huán)境,因而在生命進化過程中形成了遺傳結構上的未特定化特征。人類學家格倫從生物學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先天自然性與文化習得性之間的必然聯系。格倫認為,與動物相比,人最根本的區(qū)別是人在生物學上的“非專門化”及“匱乏性”特點。它表明人與動物在本能上有著巨大的差別,人類對大自然的適應能力天生較弱。動物的每一個器官都是專門化的,完全適合于各自特定的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如鴿子的方向感應、蝙蝠的聲納定位。而人類沒有濃密的皮毛來應對惡劣的氣候、沒有銳利的爪牙來對付兇猛的天敵,因此,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人類必須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爬得更敏捷,更需要鍛煉出超越動物的勇敢精神和意志品質,而人類這種能力獲得的過程是體育產生的重要途徑:“勇敢需要力量,力量源于體魄,體魄來自鍛煉,鍛煉必需體育”[5]。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體育源于人的“自保沖動?!斌w育學者李力研認為:“在自然的人化過程中,只有人的自然化,才能阻止人類的物種倒退。體育的本質就是人的自然化”[6]。人類學和行為學的大量研究,證明了人類通過體育鍛煉而形成的身體應急反應機制和本體生存技能,可以彌補生產勞動力低下給人體造成的成長缺陷;補充生活方式不足給人體帶來的機能損耗;避免惡劣環(huán)境給人體帶來的風險和危害。它為人類的發(fā)展進化、遺傳變異提供了外部條件,使人類能健康地繁衍下去,正因如此,使得體育成為人們有意識地進行自我保護的活動和世代相傳的教育,顯示出其價值所在,這就是體育的自保公理。體育的自保公理證明了原始體育的起源與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毋容置疑,人的本能需要是體育產生的源泉,也是體育賴以發(fā)展的根本前提。任何一種社會現象,其生命都離不開人與社會的需要。體育也不例外。原始人類不僅需要勞動和生活,更需要安全的環(huán)境。就體育產生的“安全需求論”而言,除了生存安全的需要以外,還有適應環(huán)境的需要,對付同類襲擾的防衛(wèi)需要,同疾病作斗爭的保健需要等等。這些需要歸納起來,就是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強身健體和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傳授安全教育和延續(xù)人類文明的需要,由此也構成了體育產生的需求動因。

3.2.2古代體育項目的形成與發(fā)展凸顯了生存安全技能的特征

原始社會的體育萌芽,經過雅斯貝爾斯敘述的軸心時代,演進發(fā)展出各自特色的體育文化。古希臘和古羅馬形成了以古代奧運會為代表的西方體育文化;古代中國和古印度形成了東方體育文化。不同文明進程和地理環(huán)境的人們對身體、生命的認知差異,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體育項目。如西方體育的拳擊、摔跤、角力、標槍、跳遠、賽跑等;東方體育的射箭、駕御、武術、養(yǎng)生術、瑜伽等。這兩種體育文化既有個性差異,又有共性特征。其共同的本質是源自生存、生活、軍事、游戲;發(fā)展于教育、競技、安全、健康和生命保護技能等過程??v觀古今中外的體育發(fā)展軌跡,從古代奧運會的五項全能、賽跑、角力等競技,到現代奧運會的田徑、足球、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幾十項比賽項目,以及東方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武術、舞獅、龍舟、瑜伽等運動。如果我們沿著歷史唯物觀的路徑,順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脈絡去尋根溯源,不難發(fā)現,遠古時代的原始體育運動項目,不外乎歸類為生存形式、搏斗形式和娛樂形式三大種類。前兩類形式的運動項目經歷了漫長的演進和轉型,雖然已發(fā)展為各有特色的現代體育運動項目。但是,依然帶有明顯的生存、格斗歷史痕跡和安全教育特征。例如田徑、體操、游泳這三大體育基礎項目中,田徑表現了人的走、跑、跳、投等基本素質和技能;體操表現出人的翻、轉、旋等平衡、協(xié)調和空間感覺;游泳表現出人在水中的速度、潛浮等適應能力,它們都由原始體育的最古老項目逐漸演變成現代奧運會的主要競技項目。統(tǒng)計資料顯示,現代奧運會比賽的20多個大項中,除了娛樂觀賞的球類項目外,其它的約一半競賽項目都體現出對抗[7]、格斗的技術特質,而這些技術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莫不與漫長的體育形成階段融合了大量的生命安全技能有關。

4原始體育中生命安全觀的價值取向探討

價值取向在哲學意義上可理解為人們基于自身的價值觀、立場和需求,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水映和主觀意志體現。本文探討的原始體育價值取向,是指古代人類以生存發(fā)展、強身健體需要為基礎,對體育價值的自覺選擇,包括對期望空間和環(huán)境空間下的體育價值追求。探討體育的價值取向,涉及兩個最基本的問題:人本位的價值取向與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這兩種相向而行的價值取向決定了體育的核心價值和功能定位,人本位的體育價值取向認為人的價值高于社會價值,把人作為體育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因此,體育的價值應體現在保護生命存在、推進生命成長、提升生命質量等方面[8];而社會本位的體育價值取向,認為社會價值高于個人價值,體育的根本價值是滿足社會整體發(fā)展的需要,體育教育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充當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統(tǒng)治階級控制的工具。從歷史發(fā)展的縱向維度來分析,人類社會經過了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漫長進化歷程,原始體育的價值取向也在動態(tài)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由一元價值取向轉變?yōu)槎酥炼嘣膬r值取向。在遠古年代,人類社會是以人為本位,以個人、家庭為中心,原始體育的價值取向以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為主導,通過體育教育,不斷增強人類體質和拓展生命的存在空間并重視以優(yōu)良強壯的體魄遺傳給后代。在這樣的原始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古代人類對體育教育的價值取向是建基于生存觀基礎上的一元導向,其體育的價值取向體現在人類期望通過不同的身體活動來實現滋養(yǎng)生命、豐富生命內涵、促進個體生命成長的愿望,以及追求個體生命表達、延長人類生命的體育運動體驗需求上。因此,原始社會的體育價值,與人的生命存在與成長密切相關。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的發(fā)展,體育的價值和功能產生了變化,人們對體育的價值從個體的需要擴展到社會的需要,一元價值取向變?yōu)槎嘣獌r值取向。生命安全教育價值、強身健體價值、健康心理價值、人際交往價值、休閑娛樂價值、生命美學價值多元并存。這個時期“大河文明”與“愛琴文明”產生的體育文化與體育價值逐漸由軸心時代的希臘、中國、印度所承襲,形成了三大主要的體育價值觀,如斯巴達的軍事體育、中國的射御武技、印度的瑜伽養(yǎng)生都帶有鮮明的強身健體、安全教育價值取向。當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及封建社會,以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階級意志為中心的社會體制形成,社會本位開始凌駕于人本位,在統(tǒng)治階級及宗教神權看來,提倡個人生命安全價值觀和安全教育是影響其政權統(tǒng)治及用神權思想控制民眾的巨大障礙,必須從教育體系和體育中抹去。特別是隨著東方“儒家學說”、西方“神權論”及“禁欲主義”的興起,個人的生命價值不再被尊重,普通人的肉體生命可以被蓄意摧殘,原始體育的生存安全技能被淡化和消減,甚至于體育自身也遭到統(tǒng)治者及宗教神權的壓抑和摒棄。歐洲“文藝復興”和“工業(yè)革命”帶來的文明與進步,并未改變統(tǒng)治階級懼怕尊重個人生命價值會動搖其統(tǒng)治地位的觀念。但與此同時,他們發(fā)現體育的競技、娛樂、休閑等價值和功能卻可以帶來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因此,在統(tǒng)治階級的主導和指引下,體育剝離了生命安全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成為國家管治、社會穩(wěn)定的工具,至此,生命安全教育與體育教育漸行漸遠。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倡導的人文主義,高揚人的個性自由解放旗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現代社會人文思想的價值觀。但是,體育的價值卻更多地被引向功利主義,體育價值取向被扭曲。明顯的事例是高水平的競技運動和商業(yè)體育賽事造成的體育異化現象,令體育成了對經濟利益和物質財富進行“創(chuàng)新性追求”的手段,使功利性成為現代社會追求的首要目標。而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的異化現象,則導致了學校體育片面追求競技體育或體育教學虛無化的兩極效應,相反,作為促進學生生長發(fā)育,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和對外適應能力的學校體育本質功能卻被嚴重忽視。令我國近幾十年來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嚴重下降,學生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或自然災難時,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生命安全遭受重大威脅。種種現象表明,在近代體育多元并存的價值取向中,生命安全教育再無一席之地。直到21世紀,人類對生命價值的覺醒和對生命質量的追求,讓人們重新認識到生命教育的意義,原始體育的安全觀逐步回歸體育學術研究探討,對體育教育與生命安全教育的價值審視才日漸展開。

5現代體育中生命安全教育功能的回歸與挖掘

對體育功能的本源回歸探討,意味著我們必須在回歸探索中豐富、挖掘和完善體育教育的功能,進而努力實現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現代體育教育目標。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體育的功能總是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不斷發(fā)生動態(tài)的變化。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體育功能的認識是不同的,體育的作用也不大一樣。如今天我們用于娛樂、競賽的武術、拳擊、擊劍運動,在古代社會主要是為了獵殺動物、搏斗自衛(wèi)而施展的攻防手段。反之,在原始人視之為生存教育和體育教育的刻在巖壁上被戳戳點點的圖案,現代人不再看作是體育教育,而是原始人的圖騰崇拜。當我們以歷史發(fā)展觀的視角,來審視體育對人的個體和社會所發(fā)揮的作用和效能,就會發(fā)現體育的功能是多元的,既有作用于個體和社會的功能,又有體育的獨特功能和派生功能之分;向上延伸,可以發(fā)展到提升國家地位和影響,向內挖掘,則可以深入至影響人生幸福的生命安全教育。以動態(tài)、發(fā)展的眼光來聚焦體育的功能,可以從運動項目的功能提升和轉化中得到驗證。例如,武術的功能具有多元性,從最早期的生存搏斗、防守自衛(wèi)功能轉化到套路演練、表演娛樂的作用,之后再過渡到散打競技比賽的功效,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武術又被人們挖掘和回歸其獨特的功能。例如近年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的醫(yī)學界、運動人體科學界的相關研究,發(fā)現太極拳的步法站樁練習,可以有效加強保護老年人的身體平衡能力[9],減低和避免老年人摔倒受傷的機會,在眾多預防、治療老年性摔傷的治療介入手段中,步法站樁練習最具療效和最具社會成本效益[10]。目前各國的專家學者正在對此做更深入的研究??梢?,武術運動已經超越了體育文化、表演競賽的范疇。它的本源功能回歸,成為造福老年人平安長壽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又如,鑒于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安全意識薄弱,學生傷害事故不斷發(fā)生,有關部門正在組織研究如何加強安全教育和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其中的結論之一,是武術散打、拳擊、空手道等對抗運動的防守、解脫技術可以有效應對暴力襲擊的行為,因此,學生的人身安全防范指南把攻防對抗技術作為安全教育技能編寫成教材。再有的例證:目前學校體育教學課堂的安全事故頻發(fā),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學生的普遍自我保護能力較差,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保能力呢?最新的研究結論是:回歸體育的安全教育功能。田徑的走、跑、跳,攀巖的攀、爬是人們回避風險、危機處理的要素;體操技巧的前、后滾翻動作,旋轉感覺和協(xié)調性,具有摔倒時,減輕受傷的自我保護作用;游泳技術更是具有水中遇險、避免溺水的拯救生命功能。類似的這些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的指向,就是具有生命保護和安全教育的功能。

6結論與啟示

6.1結論

對體育的本源回歸探索,得出以下的結論:體育起源于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安全需要;原始體育的價值取向注重人的生命存在和身體覺醒,其本質功能具有生命安全教育的功效。古代體育的生存技能、搏斗項目雖然早已演變發(fā)展為現代體育運動,但在尊重生命價值的當今文明社會,仍然能夠煥發(fā)出生命安全教育的活力和作用,能夠在學校體育教育中展現出生命安全教育的價值和功能。

6.2啟示

分析生命安全教育與原始體育及現代體育教育發(fā)展的相關因素,對未來體育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啟示。

6.2.1重塑體育教育的生命安全教育價值觀

現代人類世界,推崇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普世價值;彰顯的是關懷生命、維護生命質量的文明價值觀。因此,確立“為了人的健康、為了人的健全、為了優(yōu)化人的生命存在”的體育教育核心理念,重塑體育教育的生命安全教育價值觀,是21世紀人類社會對現代體育教育的需要和呼喚。

6.2.2構建具有生命安全教育特色的現代體育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