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體育教學學情分析范文

小學體育教學學情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體育教學學情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體育教學學情分析

第1篇:小學體育教學學情分析范文

摘 要 從整體上來看,高校體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豐富性、團體性以及競爭性。然而,如果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學,那么便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以便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本文主要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滲透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且又提出了一些關于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情感滲透教育的對策。希望能夠對今后高校體育的情感教學產生一些積極影響。

關鍵詞 高校 體育教學 情感滲透 重要意義 對策

一、前言

高校體育教學既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又是學生大腦和身體共同參與的一種教學獲得。此教學活動成為思維和運動能力共同發(fā)展的一個過程。然而,如果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采取情感滲透教學方法,那么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豐富學生的興趣愛好。然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的是集體授課形式。而且,課堂中依靠集體才可以獲得新知識。事實上,情感教學是學生時代一個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們必須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滲透教育引起高度重視,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新知識。

二、高效體育教學中情感滲透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

體育教學既能鍛煉學生體力,又能鍛煉學生腦力,而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鍛煉,會使學生體力與腦力獲得共同發(fā)展,確保學生身體動作能夠和頭腦活動保持一致。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進而開展體育教學。特別是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出體育的趣味性,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幫助與指導,加強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和溝通,這樣一來,學生便會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高校體育教學中采用情感滲透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出學生主體地位。這主要是因為高校體育項目學習針對不同學生其難度是完全不同的,而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關心,能夠給學生心理得到安慰,進而不斷增強對體育學習的自信心,這樣一來,才有足夠克服困難的勇氣。最重要的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最基本的學習要點,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新知識,同時又提高學生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

(三)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高校體育具有互動性特點,而此特點可以增強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互動性,深入挖掘學生的智力潛能。但是,互動性則要求學生大腦和身體動作更加協調,特別是要在互動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對事物做出準確而快速的反應,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而且又可以使學生思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三、高效體育教學情感滲透教學實施的對策

(一)充分發(fā)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情感,必須要全面了解學生需求,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的需求。例如:受尊重、受表揚等,而把這些因素都要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此外,在教學中,教師也要留給學生足夠學習空間。現如今,我們實行的是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高校體育教學中情感滲透教學的前提與保障。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是建立在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之上的。這樣一來,才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使他們可以平等的進行交流和溝通。教師要尊重學生,把學生作為日常生活中的朋友進行對待。只有這樣,才可以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情感滲透。

(三)因材施教

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學生的自身發(fā)展條件是大不相同的,而且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是不同的,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在完成教學任務基礎上,又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從而開展特長教學。例如:有些學生對籃球比較感興趣,那么便可以把喜愛籃球的學生劃分為一組,組成籃球小組等。此種特長教學,可以使學生對體育教學樹立較強的自信心。

四、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情感滲透教育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高校學生依然處在生長的階段,因此,他們的心理還不是非常健全,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所以,在體育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錯誤現象。而如果遇到此問題,那么教師通常采用說服的方式,為學生講解一些科學的道理,而不能進行一刀切。否則會使學生的情感問題發(fā)展更加嚴重,從而對他們的情感教育產生一些影響。

(二)將情感教育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

結合當前的大綱教學任務,在每一節(jié)體育課堂中,都必須安排新的教學內容,但是,情感教學卻不能事先制定計劃。因此,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等,進而確定情感教學目標,將情感教育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

(三)分清教學內容與情感教育主次關系

在具體教學中,情感教育是大大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的一個有效途徑,然而,教師卻不能忘記情感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把情感教育逐漸滲透在教學內容中,千萬不能為情感教育而忽視教學內容學習,否則,情感教育便只能是一種形式教育。

五、結束語

總體來說,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滲透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極大的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必須要充分發(fā)揮出體育教學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特點,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將情感進行滲透。與此同時,教師還必須和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將情感教育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進而使高校體育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白微.論情感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途徑[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2).

[2] 李騰.淺析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滲透[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1(7).

第2篇:小學體育教學學情分析范文

關鍵詞 學情分析 現代高校體育 “分層教學” 價值探究

一、前言

體育教學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學對推動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早就引起教育部及教育相關部門的深刻認識。隨著當今社會職場對職業(yè)人的個性化需求的細化、高校學生自主學習需求的多元化和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進行,高校教育越來越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全面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生理、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最終教學目標。這就不得不使教育者轉換課堂主體,對教學模式和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改革,于是“分層教學”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法被順勢引進,并開始廣泛運用。

但是深入分析高校體育課程“分層教學”的教學實踐后,仍發(fā)現不少應用上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體育教師在備課時及上課過程中對學情分析不夠細致,針對性差,主觀預設過多,操作起來也就失掉了“分層教學”的意義。因此重視學情分析在現代高校體育“分層教學”中的價值,加強對學生個體的全面掌握,對于推進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落實體育教育宗旨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二、“分層教學”在現代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一)“分層教學”能夠幫助體育教師準確定位學生的教學目標,發(fā)掘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興趣

“分層教學”要求應用者能夠在充分分析學生學情的情況下,提出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教學目標,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本身接受能力和潛在能力的分析,制定教學目標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差異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因此這一先進的教學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實現教學個性化需求,在有限的師資力量及課堂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充分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和培養(yǎng)體育愛好。

(二)“分層教學”能夠幫助體育教師實現科學選才,推動我國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

在高校就業(yè)市場特別是高校體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市場已經出現過于飽和的情況下,如何使高校畢業(yè)生在社會就業(yè)中勝出,將涉及多方面的共同利益??v觀我國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情況,不難看出,我國有著豐富的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和廣泛的現代體育受眾人群,隨著我國中等收入人群消費觀念的開化和消費指向的變化,這無疑是一個潛在的巨大的市場潛能,如果我國體育產業(yè)得到較好發(fā)展,必然面臨競技人才、專業(yè)理論研究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匱乏的局面,而“分層教學”恰好可以滿足這一市場缺口。由于高校體育面向的受眾人群主要是擁有良好知識學習能力、領悟能力的普通文理學生和擁有一定基礎的文化儲備,更掌握精湛的體育技能的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如果這部分學生的潛能能夠得以挖掘,將對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學生在這片未開發(fā)的領域中必將有一個較好的發(fā)展前景。

而“分層教學”能夠幫助體育教師對學生學習意愿及學習潛能的發(fā)掘,為我國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實現科學選才。

三、我國高校體育在實踐“分層教學”中學情分析現狀

(一)教師對學生學情了解不夠,過于依賴運動成績,對學生學習意愿了解不夠,不注重學生潛能的發(fā)掘

根據馬克思原理,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發(fā)展的,學生的學習潛能及學習意愿也會受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不斷發(fā)生變化的。但是高校體育教師在備課分組時,往往過于依賴學生原有的運動成績,對學生的學習意愿了解不夠,不注重學生潛能方面的發(fā)掘,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甚至戕害學生的體育愛好。

(二)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基礎、需求、方法和習慣等學情分析不夠全面,教學方案設計有效性差

教學方案是授課過程的重要依據,對體育課程的授課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通過課堂觀察,不難發(fā)現,體育教師往往對于學情的分析過于粗略,主觀預設過多,對于學生學習的基礎、需求、方法和習慣等學情分析不夠全面,甚至不怎么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偏好,因此上課有效性較差,難以達到“分層教學”的基本要求。

四、結論與建議

(一)從教者領會“分層教學”的真正精神和內涵,重視學情分析的重要性

從教者要明確高校體育“分層教學”的定義內涵,真正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運動能力,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及正確預測該生的發(fā)展?jié)撃?,在充分分析學生潛能及基礎學情的情況下,設計中出有效的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進行分化培養(yǎng)。

第3篇:小學體育教學學情分析范文

論文摘要:高職高專院校中青年教師占有很大比重,他們作為主力軍活躍在教育第一線,對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同時,這些年輕的教師無論是教學經驗還是專業(yè)素質都與高職教育的市場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文章從如何有效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入手,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與建議。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

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的大力發(fā)展,高職院校的數量不斷增加,專業(yè)教師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主要有兩類人員構成:一類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退專教師,一類是剛剛走上講臺的青年教師。這些年輕的教師作為教師主力軍活躍在教育第一線,他們勤奮上進,工作熱情很高,但教學成效還需更大的提高。隨著青年教師人數的增加,有效提高青年教師思想業(yè)務素質,盡早適應高職教育的需要這一課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青年教師的特點及角色轉換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中的青年教師多數是畢業(yè)于正規(guī)高等院校的碩士研究生,他們在長期的求學生涯中接受了和專業(yè)相關的系統(tǒng)的知識學習和訓練,對知識系統(tǒng)的整體框架熟悉,但因為缺乏相關行業(yè)工作經歷,知識體系過于理論化,與專業(yè)實踐背景對接能力不足,教學過程中往往重點和難點把握不準,知識點的講解力求面面俱到,造成學生接受吃力,教師感到課時緊張的不利局面。事倍功半的后果與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存在很大差距。

這種教學矛盾在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尤為突出。舉例來講,對很多高職生來說,高等數學是一門可有可無的學科,因為它不能給自己的專業(yè)學習帶來即時效應,不能給自己帶來立竿見影的效益和好處;對很多教育的行政領導來說,高等數學只是專業(yè)課和實訓課的陪襯,它的好與壞不會影響學生的就業(yè)率以及學校的聲譽和招生情況。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年輕的高數教師往往也會感到茫然,看不到高等數學在高職教育中的價值和正確地位。

此外,因為剛剛從高等院校畢業(yè),大多數年輕教師對高職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特點缺乏基本認識,對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的精神領會不深,更談不上對高職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所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教學過程和效果。

二、有效提高青年基礎課教師教學能力的方法

1.加強崗前培訓

為了使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青年教師快速適應崗位要求,很多高職院校專門對新教師開展了崗前培訓。通過學習,青年教師能夠提前了解高職學生文化基礎總體比較薄弱,成績差異性比較大的學情特點;了解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因與本科類院校無緣,具有較強的自卑心理,做事缺乏自信的心理特征;了解許多高職學生缺乏遠大的理想抱負以及克服困難的毅力,對自我要求不嚴格,缺乏責任感,自律意識差的行為特點;了解到他們作為90后大學生,自我意識增強,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的意識形態(tài)特點等。有了對學情的了解和認知,青年教師在關于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的學習中才會有深刻的理解和共鳴,才能樹立以學生為本位,尊重主體性、承認差異性、關注發(fā)展性、鼓勵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觀。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青年教師就能夠本著理解、友善、尊重的態(tài)度,與學生平等交往,耐心引導,避免在言談舉止中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能夠認識到賞識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教師要不失時機給予賞識,逐步打消學生的自卑感,鼓勵他們學習。只有對高職教育理念真正理解,青年教師才會樹立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的終身教育理念;才能結合市場需求和崗位需要展開教學工作。

2.以老帶新培養(yǎng)方式的推行及優(yōu)勢

實踐證明,一種有效的青年教師培養(yǎng)方式,就是通過“以老帶新,一幫一結對”方式給予青年教師全方位的指導,幫助青年教師盡快適應公共基礎課教師角色,提高教學質量。具體實施起來,就是每一位青年教師都和一位業(yè)務過硬的老教師結成對子,通過相互聽課,相互評課,不斷探討,使青年教師在老教師手把手的指導下,達到迅速掌握教學技能、提高業(yè)務水平的目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種培養(yǎng)方式很容易受到青年教師的青睞,原因在于“一幫一結對”方式確實讓青年教師受益匪淺。

第一,老教師們大都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鬃釉凇墩撜Z.子路》篇中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碧招兄苍赋觯骸耙司吹谋叵茸跃?,重師之自重?!苯處熞跃醋灾兀捅仨氄J真提高自己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為人師表,就是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成為學生的榜樣,成為“直觀的教科書”。青年教師不僅要重視自身業(yè)務能力的提高,更要關注道德面貌和世界觀等方面的提高、發(fā)展,并嚴格要求自己。

第二,老教師們大都敬崗愛生,熱愛高職教育事業(yè)。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基礎課功底不高,學習興趣不濃,但老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都能投入極大的熱情去感染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論對待什么樣水平,什么樣性格的學生,老教師大都極具愛心和耐心,悉心指導,鼓勵進步,一視同仁。所謂干一行,愛一行,老教師通過行動對學生表現出的親近、理解和期望向學生傳遞了愛的信號。教師給予學生的愛,不僅會使學生對教師的態(tài)度取得一種肯定體驗,而且會使他們獲得自我肯定的自信心,這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心理前提。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是師生之間感情的橋梁,通過這座橋,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脈搏,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作為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就要正視學生的實際學情,對學生充滿信心,只要找到讓學生學的方法,學生一定會有進步。

第三,針對高職院校學生水平和學習習慣差異很大這一學情,幾乎每一位基礎課老教師都在采用“分層次教學法”。即在同一班級教學中,教師根據兩套不同的教學目標向全體學生進行同步教學,課堂講解提問分層次、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yè)分層次。這種個性化的教學和輔導方法,雖然增加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的壓力,但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提高,差生防差,優(yōu)生更優(yōu),有利于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因此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

第四,老教師們能夠帶動青年教師一起進行科研活動,所謂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科研能力的提升無疑會極大地促動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總之,“一幫一結對”方式使得青年教師有機會在老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教學能力迅速提高。

3.基礎課教師也應該是“雙師型”

通常,“雙師型”教師是指既能講授專業(yè)理論課,又有一定實踐經驗(即具有所教專業(yè)相關的社會職業(yè)崗位經歷、資格或能力)的教師。作為一名青年基礎課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具有“雙師型”教師的意識,即對其所授學生的專業(yè)背景和相對應的行業(yè)動態(tài)要有所掌握,并能將所教基礎課中和行業(yè)相關的應用性技能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青年基礎課教師明確公共基礎課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把基礎課的教學和專業(yè)課相結合,真正貫徹“以應用為目的,以夠用為尺度”的原則,在保證學科自身科學性的前提下,盡量將教授的基礎知識和學生的專業(yè)背景相結合,旨在提高學生對方法的應用能力。這樣,既能切實地做到為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服務,又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機制保障

第4篇:小學體育教學學情分析范文

摘 要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專家訪談、文獻資料研究等方法,以廣東省10所普通高等學校,100位體育教師、400名大二學生、400名大三學生、400名大四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本課題研究需要,分別對體育教師(管理人員)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表按照里克特(Likert)量化標準,自編了影響體育課程評價、體育興趣培養(yǎng)、體育課程實效等方面問題的問卷調查表進行研究,認為:傳統(tǒng)的學期體育課考試評價方法,具有“應試體育”的特征,是造成體育課程實效差、課程評價認同度不高、阻礙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革建議。

關鍵詞 普通高校 體育課程 學年評價

本文試圖以科學發(fā)展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綜合應用體育教育學、統(tǒng)計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分析研究方法和手段,對我國高校傳統(tǒng)的每學期體育課程考試辦法和評價體系進行廣泛研究,探討高校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考試辦法對學生和體育教師產生了什么影響?是否是造成體育課程實效差、“應試體育”教育的根源?在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理念的作用和價值如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體育課程考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1.以廣東省廣州、韶關、惠州3個地市內的10所省屬本科高等院校,1200名大學生為對象。

2.以調查院校的100名一線體育教師為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檢索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同行與專家學者對學校體育課程評價方面研究的進展,為本研究提供相應參考。

2.訪問調查法

通過實地走訪廣東省內學校體育學方面的專家、學者,調研學校體育部負責人,了解學校體育教學、課程評價、教學改革等工作情況,并對有關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設想、思路、困惑、問題進行探討。

3.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課題研究需要,分別對體育教師(管理人員)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按照里克特(Likert)量表要求,自編了有關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教學內容、學習興趣、存在問題等進行問卷調查表設計。

(1)對調研的10所高校的100名一線體育教師(管理人員),發(fā)放問卷調查表100份,回收87份;

(2)對調研的10所高校的大學生(大二學生400名、大三學生400名、大四學生400名)以班為單位,隨機抽取40名,現場填寫問卷調查表,共發(fā)放問卷調查表1200份,回收1103份。

4.統(tǒng)計分析法

回收的問卷調查表采用常規(guī)統(tǒng)計和多元統(tǒng)計進行分析,為全面了解學校體育教育情況提供數據支持。

二、廣東省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評價現狀

(一)高校體育課程教學與評價現狀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10所被調研的普通高校體育課教學評價,除廣東金融學院外,90%的學校采取每學期一次的頻度進行體育課考試方法;87.6%被調查的學校,每學期需要學生完成3-4個項目的考試[1];體育課程(專項)考試項目評分標準10所學校均采用統(tǒng)一評分標準,除廣東金融學院外,90%的學校體育課考試項目由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定,學生不可以選擇考試項目;84.6%的學校每學期體育課學時數為28-32學時;遇雨天,室外教學的體育課,大多數學校均不上體育課,踢除節(jié)假日、雨天等因素,每學期實際有效體育課學時數22-26學時左右。

(二)學生對體育課評價的調查

在學生對體育課評價方法滿意度的調查中,61.8%的學生對本學校體育課考試辦法不滿意,40.4%的學生不同程度的害怕體育考試。在對學生上體育課目的調查中發(fā)現,56.7%的學生認為上體育課是為了體育分數[2]。在對影響學生體育課興趣產生的原因調查發(fā)現,39.3%和43.5%的學生認為每學期的體育課考試和體育課內容,28.7%的學生認為體育場地不足是影響他們對體育課產生興趣的主要原因。這一結果與趙建英《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公布》“學生在回答(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時,將怕累(54.5%)、沒有喜歡的項目(51.3%)和沒有習慣(50.0%)列在前三位”[3]基本相吻合。68.5 %的被調查學生認為,目前的體育課學時短、教學內容太多,70.2 %的學校每學期體育課學時為15周,30個學時,如果遇上下雨、放公休假,實際上課時數就更少,在是否需要對目前的體育課考試方法進行改革的調查中,63.5%的學生認為體育課考試方法需要改革、25.6的學生認為無所謂。對體育課成績評價科學性的調查顯示:74.2%的學生認為目前的體育課成績評價不科學、不合理;79.6%的學生認為用單純的分數評價學生體育課學習有失公正和缺乏科學性;77.1%的學生贊同體育課成績應重視學習過程評價;62.7%的學生反對把掌握技術動作、提高運動成績作為評價學生體育課成績的主要指標;83.3%的學生希望給予更大的自由度,讓學生自主選擇體育課程考試項目。

(三)體育教師對體育課教學內容與評價的調查

在對體育教師進行的每學期教學任務重要性調查時發(fā)現:65.1%的老師把完成每學期體育課考試項目的教學,作為首要任務;85.4%的教師因各種原因,無法按照教學進度要求進行教學;有58.7%的教師對學校的體育課教學內容不滿意;51.7%被調查的教師對本學校的評價內容與方法不認同;有33.6%的教師在對學生體育課成績評價時會酌情對聽話或表現好的學生給予人情分或鼓勵分;25.3%的教師曾有過對學習不認真或表現不積極的(調皮)學生,在體育課成績評價時壓分;在對高校分管教學的主任進行調查中發(fā)現,58.9%的主任對目前的學生體育課評價感到不滿意;對目前的體育課程教學與評價改革或如何改,感到困惑或壓力大,尤其是來自學校領導層面或觀念方面的壓力由甚。

(四)體育課程實效評價

學校體育教育在我國是學生受教育時間最長的一門學科之一,從小學到大學一千多個學時,照此學生應該學過許多的體育教材,具備一定的體育素養(yǎng)。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本課題組在對有關體育課程實效調查發(fā)現:68.3%的學生認為體育課學習內容對他們的終身體育理念形成沒有幫助或基本沒有幫助;53.3%和67.5%的學生認為體育課考試內容(項目)對提高他們的體育興趣和提升體育素養(yǎng)沒有幫助。在對學生進行的體育知識獲取途徑和體育興趣形成因素調查發(fā)現:61.9%的學生回答是體育知識的獲得是通過電視、報刊雜志,50.1%的學生是通過觀看體育競賽對體育產生興趣的。從王華倬《中國近現代體育課程史論》論述“體育課程實效太差……大多數學生到大學畢業(yè)時,無論是體育觀念,還是體育意識;無論是體育知識,還是體育能力;無論是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還是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等方面,多數學生只能達到令人遺憾的低水平,基本上是學完丟光”[5],盧元鎮(zhèn)等《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社會體育》論述“目前我國大眾體育人口偏低,……與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和國力極不相稱”[6],盧文鎮(zhèn)《從中國群眾體育現狀看學校體育》研究結果,“我國16歲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參加任何體育活動,其中相當多的人是因為對體育缺乏興趣,占各種不參加體育活動原因的第3位”[7]等研究成果也充分印證了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的實效太差。造成這一現狀的因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傳統(tǒng)體育課程的內容結構、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存在缺陷,體育教學目標脫離廣大學生的實際需要是有一定關系的。

三、結論與建議

(一)目前廣東省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評價辦法普遍存在學生、體育教師不滿意的現狀,希望改革的呼聲很高,給廣大體育教師開展研究的空間非常廣泛。

(二)體育課程學習績效不高,對學生的終身體育興趣培養(yǎng)、體育知識獲得幫助不大,學界應深入研究。

(三)傳統(tǒng)每學期體育課評價辦法存在許多弊端,不利于教師和學生系統(tǒng)教授與學習,造成“應試體育”現象,學生學習體育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獲得學分,失去了體育教育的應有功能,應引起我們的反思與討論。

(四)學生體質健康連續(xù)二十多年下降,原因非常復雜,但是不可否認,學校體育教育存在一些問題是不可回避的一個話題,學界有義務為此擔當更大的責任,開展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課程評體系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鄧暉.對高校體育課程“學生學習評價”改革的探討[J].長沙大學學報.2003.2:92-93.

[2] 徐焰.高校體育課程考試方法的改革[J].體育學刊.2004.11(6):88-89.

[3] 趙建英.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公布[J].中國學校體育.2001(6):4-5.

[4]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S].教體藝字[2002]13號文件.

[5] 王華倬.我國近現代體育課程史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3-4.

[6] 盧元鎮(zhèn),倪依克等.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社會體育[J].體育學刊.2003.1:6-9.

[7] 盧元鎮(zhèn).從中國群眾體育現狀看學校體育[J].中國學校體育.1999(2):66.

[8] 賴天德.學校體育改革熱點探究[M].北京:北京體育出版社.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