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

第1篇: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筆者統(tǒng)計了2004年、2005年各類作文數(shù)量和所占比重,很能說明問題。在筆者所收集到的2005年70多套中考作文試題中,命題作文14題,占19%;半命題作文18套,占26%;話題作文32套,占45%,材料作文8套,占11%。而筆者所收集到的2004年100多套中考作文試題中,51個省市采用了話題作文,占51%;12個省市采用了命題作文,占11.8%;19個省市采用了半命題作文,占18%,兩年的格局沒有多大實質(zhì)性的變化。而2005年中考作文試題呈現(xiàn)如下變化。

一、話題作文:依舊風景亮麗。

2005年,話題作文依舊亮麗,這 主要是話題作文能針對自己的弊端,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表現(xiàn)在:首先、加大對話題限制,盡可能的減少獨詞句的話題。如以“責任”、“幸?!钡葹樵掝},增加話題修辭或限制成分,使話題的范圍盡可能的變窄,以此減少學生的“克隆”或抄襲。從2005年各省市的中考話題作文中,你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一點:成都的“學會理解”,湖北黃岡的“愛是永恒的”,安徽淮安的“走進和諧”;其次,在提示語或要求上,在范圍的選擇上或者立意上增加了一些限制性要求。如2005年四川南充中考以“戰(zhàn)勝自我”為話題,提示語“戰(zhàn)勝啟我的過程,高尚戰(zhàn)勝了卑劣,勤奮戰(zhàn)勝了懶惰,勇敢戰(zhàn)勝了怯懦,面對戰(zhàn)勝了逃避,快樂戰(zhàn)勝了憂傷……我們才有了一次次進步;在你的生活、學習中這樣的精彩例子一定不少”,除了在立意上有明確的限制外,在選材上強調(diào)“自我”;再次,盡量避開熱點、焦點以及大眾化的話題,選擇考生沒有關注的新鮮話題。2005年中考有不少省市作出了可貴的嘗試。如陜西的以“助跑線”為話題,江蘇揚州的以“感恩為話題

形式與內(nèi)容的改革,給話題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機,2006年,話題作文依舊火暴,并且可能出現(xiàn)一種新的形式:材料與話題的結(jié)合。給考生提供一則或幾則材料,學生需要讀懂材料,然后從材料中提煉出話題成文,這樣,既給了學生自由,文體自選,內(nèi)容自選,立意自定,又給了學生限制____話題必須從材料中提煉,這樣就增加了學生構(gòu)思的難度,增大了文章的可信度。

二、半命題作文:欲與話題試比高。

半命題作文在各種類型的作文中,聲望最好。其數(shù)量緊隨話題作文之后,表現(xiàn)出咄咄逼人的氣勢。半命題作文既有所限制又給予開放,在選材、立意、體裁等方面給了考生比較大的選擇余地,“把風箏放飛在藍天下”,既便于考生張揚個性,盡展特長,又能有效的避免宿構(gòu)和猜題押題,還便于教師客觀公正的評分,此是半命題作文最受歡迎的原因。2005年的半命題作文有如下特征:精心設計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語,或幫助學生開啟思維;拓展選材空間,或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給出的一半不拘一格;挺有誘惑力。如,“又一次”,“另一種”,同時這些半命題作文的另一半選擇的空間無限的大;給考生提供了兩道或兩道以上的半命題,讓考生根據(jù)自己生活積累,情感體驗和興趣愛好,選出自己得心應手的作文題,這種命題方式更有利于考生公平競爭和作文水平發(fā)揮,頗受學生歡迎。

三、命題作文:在改革中煥發(fā)青春。

2005年依然有不少省市固守著命題作文這方天地,而且這個家族有擴大陣地的趨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已經(jīng)連續(xù)三年堅持采用命題作文,表現(xiàn)出可貴的勇氣??v觀2005年命題作文,有如下特點:形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一方面,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極具煽情,極有誘惑力的提示,以喚醒考生生活積累,激發(fā)考生的寫作欲望;另一方面,提供兩道作文題供學生自由選擇。內(nèi)容上不斷創(chuàng)新,考題直接切入學生生活,直逼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甚至是焦點話題,如,2005年上海市語文中考命題作文,“充滿活力的歲月”,浙江紹興市中考命題作文“我希望有這樣一個暑假”,一定回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標題上或追求詩意,力求讓題目粘住學生的眼球,勾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如、2005年江蘇鹽城市中考命題作文“語文從我身邊輕輕地走過”,詩意的文題就會激起學生的寫作沖動;或標題給得寬泛,如湖北武漢的“開端”、北京的“水”、重慶市的“自嘲”,浙江省寧波的“溝通”,類似話題作文,學生選擇余地大;還要特別說明的是,今年的命題作文,不少作文明確提出:文體自由;不少命題作文可適合學生自由選擇文體,盡展特長,盡顯才情。

四、材料作文:他日再爭輝。

2004年,在話題的一片責難聲中,材料作文閃亮登場了。這種方式能有效的檢測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與話題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對學生有所約束,學生寫作角度或提煉的話題一定是從材料中提煉而來的,不能撇開材料,另砌爐灶;而現(xiàn)行的材料作文在選材、立意和文體上又給了學生自由選擇空間,便于學生張揚個性,展示特長和才情,有效地避免了學生的抄襲或者“克隆”。2005年材料作文有如下特點:材料的形式進一步增多,以文字為主,同時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圖畫和數(shù)字;文字材料比較淺顯,不少閱讀材料還借用議論性的文字,巧妙地提示了提煉話題或切題的走向,減少學生閱讀和構(gòu)思的難度。

與其他作文形式相比,材料作文資歷最淺,數(shù)量最小。我們堅信:2006年,材料作文會更美好。

五、選題作文:一種時尚,更多人文關懷。

2004年,不少省市的中考作文同時提供了兩到三道作文題供學生自由選擇,兩道作文題由命題、半命題、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兩兩自由組合,兩道作文在內(nèi)容上各有側(cè)重。選題作文盡力減少或避免因考題本身給考生帶來的種種局限或束縛,從而讓考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內(nèi)容、所擅長的文體來展示才情,從而最大限度的給學生人文關懷。

除了作文命題方式,應該說,各個省市中考作文所涉及的作文內(nèi)容,特別是不少省市不約而同地關注熱點話題,那些省市的中考作文容易出彩,為什么容易出彩?這些依然是我們要關注的話題。

一、關注社會焦點,提取校園熱點。

引導學生深入社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以加深對社會的正確認識,培養(yǎng)學生用辨證的思維看待事物的發(fā)展是作文教學應該關注的內(nèi)容。2004年江蘇南通話題作文“傾聽”,無錫市的話題作文“珍惜”,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以“學會理解”為話題,江蘇揚州以“讓”為話題,廣西自治區(qū)河池市中考命

題作文“生活的味道”,江蘇徐州市的命題作文“自我與他人”,山東省煙臺市的半命題作文“生活需要____”……等都意在引導學生品味生活的味道,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校園已經(jīng)不再是一方凈土,社會上的各種消極的、負面的東西也開始涌進校園,影響學生的成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問題日趨突出。于是,作文教學把“做人”、“尊重生命”、“理解或尊重他人”作為熱門話題進行訓練,借此來滲透德育教育。而這一點在中考作文同樣也有所反映。2005年江蘇常州的以“有個好心情”為話題,江蘇省南通的以“生命的芳香”為話題,湖南常德市的命題作文“我很重要”,其用意更加明顯,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的芳香”,認識自我的價值,從而引導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皽p輕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素質(zhì)教育”是前幾年關注的焦點話題,2005年吉林省中考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請重溫下面《安徒生與愛因斯坦:童心愛心之楷?!贰瓰榇司鸵3炙麄兊耐?,尤其是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心。讓他們從‘數(shù)學奧林匹克’的題海中跳出來,讓他們在為應考而死背硬記的書山重壓下透一口氣,讓他們有提問質(zhì)疑和思索的時間,讓他們?nèi)ソ佑|大自然,讓他們有按個人興趣探索的自由……”這些文字一定會贏得所有學生的共鳴,相信這個省的中考作文一定是佳作疊出。同樣,2005年浙江紹興市命題作文“我希望有這樣一個暑假”,無疑切入學生的興奮點,這個市的中考作文一定是浮想聯(lián)翩,創(chuàng)新疊出。

二、提倡質(zhì)疑探究,學會真誠對話。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同時,學生要學會學習,學會求知,學會與人相處,中考作文在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方面一定要有所作為。2005年浙江臺州的“求知”話題,四川資陽市的以“書”為話題,江蘇鹽城市的命題作文“語文從我身邊輕輕地走過”;湖南常德的命題作文“我很重要”,北京市的以“開端”為話題,寧波市命題作文“溝通”,湖北省黃岡市非課改區(qū)半命題作文“走近____(偉人、名著、自然、科學……)”,前者在于引導學生永遠保持“求知”的欲望和勇氣,在“書”中求知,在生活中求知,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求知中質(zhì)疑;而后者則無論是“我很重要”、“開端”,還是“溝通”、“走進____”,無不在于引導學生學會真誠對話,辨證認識自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江蘇鎮(zhèn)江市中考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敘述“美國的意大利移民弗蘭克用艱苦的積蓄開辦銀行意外破產(chǎn):后,他勇于承擔責任,歷經(jīng)十幾年的艱辛,嘗還債務的故事,相信這則材料一定會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

三、體現(xiàn)人文精神,感悟現(xiàn)實生活。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深遠的,命題者非常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考查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同時,語文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因而感悟生活也是中考常常光顧的一個內(nèi)容。2005年連云港市的以“分享是美麗的”為話題,山東省的以“放大優(yōu)點”為話題,武漢市以“感恩”為話題,四川省成都以“學會理解”為話題,湖北省黃岡市以“愛是永恒的”為話題,山東省煙臺半命題作文“生活需要____”,浙江溫州的半命題作文“十六歲,我多了一份____”,江蘇宿遷市的命題作文“掌聲又響起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重慶中考材料作文:“有人說,‘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撇,要兩個人才能寫成。如果人人光想著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撇,那么‘人’宇永遠也組合不到一起?!被蛞龑W生學會“感恩”,或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或引導學生學會合作……

四、走進心靈世界,抒寫親情友情。

成長,一個苦澀而永恒的話題,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需要一個獨抒心靈的天地,傾訴情感的港灣,在成長的過程中,親情、友情伴隨著學生的成長,這也是學生作文關注的一方天地。2004年杭州的“心靈的距離”,廣東省以“聲音”為話題,山東省濟寧市的命題作文“我經(jīng)歷的一段真實的生活”。2005年浙江省金華市的“希望”,湖北黃岡市以“愛是永恒的”為話題,武漢市以“感恩”為話題,江蘇省泰州市命題作文“沿著心靈的召喚前進”,浙江紹興市中考命題作文“我希望有這樣一個暑假”, 河南省半命題作文,“幸福原來____”。走進初三,學習猝然緊張,學生心理壓力加大,內(nèi)心焦慮不安。在生活中又缺少溝通,缺少交流,缺少疏導,沒有傾訴的機會和場所,這類題在于引導學生傾訴內(nèi)心情感,表達自己的意愿。

五、熱愛自然萬物,保護生態(tài)平衡。

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既是一個現(xiàn)代人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環(huán)境是重中之重。這一點在近兩年中考作文有所體現(xiàn)。如2004年貴陽市的“山水”,寧夏的“動物也是我們的好朋友”,2005年臨沂市的“感受自然”等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關注自然,提倡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這類命題在今年有所減少,明年很難說不東山再起。

六、學會理性思考,提倡辨證思維。

初中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開始成熟的時候,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理性思考,能用辨證的眼光看問題。2004年福建省遂寧的“成功的秘訣”,湖北省仙桃市的“位置”,湖北荊門市的“成長需要壓力”,浙江省寧波的“小”或“小和大”,2005年江蘇淮安市的“認識自己的特長”,江蘇徐州“____是一把雙刃劍”,2005年安徽省的材料作文,對一幅畫的不同評價,由此引導學生學會辨證看待人和事物,河北省中考材料最后點睛之筆是:“我們是多么容易發(fā)現(xiàn)別人的錯誤,而忽略別人的正確……”,其中的思辨色彩非常濃烈。

那么,2006年中考作文,哪些內(nèi)容又容易出彩呢?

一、貼近學生生活,有豐富的生活積累。

考題貼近學生,內(nèi)容直逼學生生活,學生有著豐富的積累和情感體驗,自然容易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2005年江蘇鹽城市命題作文“語文從我身邊輕輕地走過”,上海市的命題作文“充滿活力的歲月”,江蘇無錫市半命題作文“精彩____……學生肯定能寫出精彩之作。

二、創(chuàng)新意識濃烈,勾起學生寫作沖動。

中學生好奇心理強,新穎的標題,創(chuàng)新的標題,只要內(nèi)容貼近形式,更能喚醒學生的寫作沖動,勾起他們的表達欲望。如,2005年廣東清遠市半命題作文“又一次____”,湖北荊州作文題的半命題作文“讓的____。廣東省課程改革實驗區(qū)的半命題作文“另一種____”,這些半命題,給出的一半很另類,創(chuàng)新意識濃,而另一半自由選擇的空間大,考生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才情和積累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自己所擅長的文體,自由馳騁。

三、切入焦點話題,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第2篇: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1、結(jié)構(gòu)分析法:即從分析標題的的語言結(jié)構(gòu)關系入手進而明確寫作的范圍和重點。

①主謂結(jié)構(gòu)的標題,核心詞一般為謂語。如“我驕傲”,“驕傲”應是寫作重點。

②偏正結(jié)構(gòu)的標題,核心詞一般是修飾語。如:“充滿活力的歲月”,其核心詞應是“充滿活力”。

③動賓結(jié)構(gòu)的標題,動詞是核心成分,賓語是動詞支配,限制的對象。如“善待自己”,“善待”應是題眼,是寫作的重點。

④并列結(jié)構(gòu)的標題,因其是并列關系,因此,不能只寫一個概念,而忽視與之并列的另外的概念,要寫出這并列的幾個概念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如“瞬間與永恒”。

2、添加法:通過添加一些附加成分,讓原來的文題結(jié)構(gòu)更完整,內(nèi)容更具體,題意更顯露。運用這種方法,能使一些藏頭藏尾,題意不明顯,有一定迷惑性的文題意思更明朗化,從而降低審題的難度,確定好寫作對象、范圍、要點和重點。如“欣賞”我們可作這樣的擴充:“欣賞”――“學會欣賞”――“學會欣賞自己”等等,通過這種擴充,題意就會格外清楚,寫作對象,寫作范圍,寫作重點都會一目了然。當然,添加應以文題中既定的要素為依據(jù),否則,就會與原題大相徑庭,如將“欣賞”擴充為“不要欣賞”等等。

3、引申法:對于那些有象征意義、雙關意義、比喻意義的題目,我們審題就不能僅停留在字面意義上,而應通過聯(lián)想與想象對文題作引申的審視。如作文題“陽光”,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審視。陽光具有明麗、純潔等特點,由此引申開去,可談談中學生關注的“陽光少年”這個話題。陽光給人溫暖,由此我們可展開去談談親情、友情、友誼等的作用。作這樣的引申,寫出的文章題旨自當深刻得多。

4、比較法:就是用比較的方法確定寫作重點、范圍、選材等的方法。若是詞語型標題,可找出與該詞近義的一些詞與之比較,明確其差別,從而確定該題目的寫作重點、范圍。如:“感恩”,審題時,可將“感恩”與“感謝”、“感激”、“感動”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其共同點都有“感”的意思,不同點在于“感恩”還有謀求報答的意思,因此,“感恩”的寫作重點應在寫如何報答,寫報答的行動,而不應是寫“感謝”、“感激”、“感動”“感恩”的原因;若是短語型標題,依其結(jié)構(gòu)層次加以分解,然后逐層加以比較,進而明確該題目的寫作重點、范圍、選材。如“一次不平常的經(jīng)歷”,經(jīng)分解可形成這樣一組短語:

經(jīng)歷

不平常的經(jīng)歷

一次不平常的經(jīng)歷

對這組短語逐層比較,逐字推敲,我們就可以非常準確地把握這個題目的“題眼”。

5、求異法:就是采用逆向思維的審題法。如話題“選擇”,有學生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確定“學會放棄”的主旨。運用這種方法往往能使我們不落入俗套,寫出立意新穎的文章來。應該明確的是,任何一種觀點,都必須符合客觀規(guī)律,反映生活實際,絕不能為“異”而“異”。

6、大題小做法:是指寫作范圍大,包含內(nèi)容多的題目,有意識地縮小范圍,從小角度切入以反映比較深刻的主題的方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話題作文。因為話題往往比較寬泛,若從大處著眼,學生往往無所適從,我們不如引導學生從小角度切入,把自己積累的豐富的生活材料與題目結(jié)合起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既內(nèi)容充實,又有真情實感,還能真正做到以小見大,何樂而不為呢?

第3篇: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但是目前對于作文教學而言,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并沒有找到合適的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途徑,在作文教學中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困境,因而造成了教師和學生對寫作都提不起來興趣,進行作文寫作也只是按照教學規(guī)定來完成寫作,學生對于寫作也是應付了事,即使寫了很多的文章,但是寫作水平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提高,下面我們就針對當前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困境提出三點建議。

一、注重話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不愿意寫作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對寫作的話題提不起來興趣,因為作文題目總是一些很傳統(tǒng)的話題,比如“感恩”“勇敢”等,學生一看到這樣的話題,想的就是范文書上的那些文章,因此在進行寫作時,也會按照一種固定的模式來進行寫作,舉的實例也就那幾種,說的話也總是那幾句話反復變化的形式,這樣就使得作文寫作不能夠表現(xiàn)其應有的活力。

作文寫作本來就是彰顯個性的表達,僵化的表達方式使得作文寫作只能夠以一種較為悲觀的面貌呈現(xiàn)在學生和教師的面前,如果不找到突破的方式,只能夠以惡性循環(huán)的方式進行下去。因此,要讓學生提起寫作興趣,首先要在話題上進行創(chuàng)新,使得學生對話題有寫下去的欲望,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會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自己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在進行學生的寫作水平訓練的時候,不僅僅是局限于長篇作文的寫作,還可以通過詩歌、古詩詞、對聯(lián)等形式來鍛煉學生感悟美、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從而寫出精彩的文章。

二、進行社會實踐,增強自身感受

初中學生反映作文寫不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對寫作的話題很陌生,本來想要進行精心寫作的,可在因為遇到具體表達的時候,卻不知道該如何寫,對于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些事描寫起來也感覺力不從心。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前的初中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總是喜歡宅在家里面,因而缺乏社會實踐經(jīng)驗,就連“如何買菜”的過程都無法準確描述,因此,要讓學生多增加社會實踐,從而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三、進行反復修改,逐步提升能力

第4篇: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命題解讀 評分依據(jù) 特點類型 備考建議

一、作文命題解讀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題,材料展現(xiàn)了一個討論問題的過程,以老師的感慨開始,以學生的擴展終止,由個別到一般,話語的中心是“社會發(fā)展了,科技進步了,很多東西都在悄然改變”。從材料的整體出發(fā),抓住關鍵詞“改變”,從“改變”的利弊、大小、快慢、隱顯、因果等方面,選取一點,闡釋什么是改變,為什么要改變(或者為什么不能改變),怎樣推動(或者如何防止這種改變)等,符合題意。

“改變”會有一個過程,記敘、描寫這一過程,展示改變的特征及意蘊,符合題意。圍繞“改變”,抒發(fā)感情,也符合題意。

從材料中五個討論者老師、生甲、生乙、生丙、生丁中選取一個或者幾個人的見解為話題,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分析問題,記敘經(jīng)歷,抒感,也是符合題意的。

考生如果以“書信的價值”或者“改變”為話題來寫作,也符合題意。

二、扣分及評分依據(jù)

今年作文均分44.20分,切入分45分,滿分作文比去年少。

今年高考作文題沒有明確指定寫作范圍及內(nèi)容,加之材料形式靈活,導致相當多的考生失分嚴重,現(xiàn)將主要的失分現(xiàn)象及原因歸納如下:

1.偏離題意 很多考生讀不懂材料涵義和命題者意圖,匆忙下筆。如寫“換個角度看問題”、“月是故鄉(xiāng)明”、“人與人的距離”、“勿忘歷史”等,導致失分嚴重,這類作文被判在及格分(36分)以下。閱卷組專家要求評卷教師在內(nèi)容和表達上都判三類以下。

2.觀點不明 眾多考生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認識不清,文章的各部分之間對“改變”的看法不統(tǒng)一,甚至自相矛盾。如前一、二自然段承認社會有“改變”,三、四段否認社會“改變”;前半部分贊同社會變化,中間反對,結(jié)尾模棱兩可。以上作文很難達到切入分(45分)。原因是考生本身對社會了解甚少,沒有基本觀點。

3.表達不清 考生表達不明除書寫潦草和卷面混雜外,更體現(xiàn)在思路和語言上。如有的考生意圖是贊同“改變”,卻連續(xù)舉出“改變”帶來了“毒膠囊”、“溫州動車組事故”、“物價瘋漲”等負面事件。有的考生理不清事物形式與內(nèi)容的關系等,籠統(tǒng)的談形變情不變等。失分原因是考生平時寫作隨意,邏輯混亂。

4.內(nèi)容空洞 將近20%的考生擴寫材料、復述談話內(nèi)容,粗略地列舉一些社會變化現(xiàn)象,即人在變、社會在變、國家在變等,結(jié)尾貼上“一切都在變的標簽”,或者在開篇和結(jié)尾處突然寫道“不管社會怎樣變,人的心不會變”,而文章主體部分沒有具體的闡釋和論證。這類作文被判40—44分之間。

5.抄襲短文 一部分考生投機取巧,大段抄襲試卷中的小閱讀和散文,閱卷組對這類試卷給予了懲罰性的判分,認為其文品和人品低下,最高不超過10分。原因是平時閱卷不嚴,讓這類考生屢屢得手,高考時“以身試法”。

以上是這次評卷扣分最嚴重的作文。

三、優(yōu)秀作文的特點及類型

今年高考作文命題強調(diào)思辨,考查學生生活體驗是否深刻豐富細膩,眾多考生以真情打動閱卷老師,得到了高分甚至滿分。以下是優(yōu)秀作文的特點及類型。

1.痛斥愛情觀的扭曲 眾多考生心儀男耕女織的農(nóng)耕生活,倡導樸實淳厚的愛情,對電視娛樂節(jié)目如“非誠勿擾”中女生裸的物質(zhì)貪欲進行批判,痛斥價值觀的扭曲,最后感慨“年輕人啊,請尊重真情,莫讓一枚鉆戒代替了所有的真愛,別讓一條項鏈纏住了幸福的腳步”,呼喚人性的回歸,閱卷老師無不為之動容。

2.感恩新時代新變化的美好 有的考生著眼于平常事物,以身邊的真人真事為切入點來透視社會變化所帶來的美好生活。有位考生以“我家的水?!睘轭},先敘述這頭水牛是我家溫飽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的象征,接著講述水牛被村里的耕田機淘汰,不再耕田,再到險些被殺或被賣,最后村里辦起了休閑農(nóng)莊,城里的人與我家的水牛一起演繹農(nóng)家樂。以點帶面、平中見奇,反映了新農(nóng)村建設的巨大變化給農(nóng)民帶來了幸福祥和的生活。

3.痛心社會發(fā)展的負面影響 很多考生思想睿智,清醒看到快速發(fā)展的“城市化”帶來了人情的冷漠、言語的粗俗、行為的功利,讓社會處在煩躁和惶恐之中,如有位考生寫道:飲食變成了快餐,寫作變成了復制,結(jié)婚變成了閃婚,離婚變成了閃離……中國啊,請放慢你的腳步,等一等你的國民。

4.積淀懷舊與悲憫的情懷 社會發(fā)展了,科技進步了,很多東西都在悄然改變。很多考生留戀已逝的時光,扼守傳統(tǒng)的底線,流露了深厚的傷感情懷。如有位考生寫道:“云中誰寄錦書來?如果李清照等的不是大雁傳書,而是電子郵件,她還能寫出‘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這樣浪漫的詞句嗎?……而便捷的代價是過濾掉其中的款款深情,用同一的字體,像機器人一般,呈現(xiàn)文字。而字里行間的情意,便在光纜傳輸中不翼而飛……”

四、備考建議

2012年高考的銷煙已散去,2013年高考備考悄然而至,鑒于今年評卷的實際情況,對考生提出以下建議。

高考作文評卷與平時有較大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區(qū)分度上。總體原則是讓優(yōu)秀的作文分數(shù)高起來,讓平庸的作文分數(shù)低下去。如何在考場用55分鐘寫出高分作文呢?

1.心熱 考場作文關鍵在積累,作文的積累貴在平時,積累的重點在情感。對社會及身邊的人與事要有一顆熾熱的心,要學會關懷、學會關注,做一個有激情、有血性、有良知的人。要想感動閱卷老師,請先感動自己。你認識杭州最美司機吳斌嗎?你了解黃巖島的歷史及現(xiàn)狀嗎?你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人感動?你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同學們,每天都要問一問自己是否動情過,摸一摸自己的心有多熱。

2.眼亮 思想內(nèi)容膚淺實際上是沒認清社會人生。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你要追蹤他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細心觀察他們的行為、表情和動機等,這樣你的文章才富有時代感和生活氣息。文章是以“氣”取勝的,如豪氣、底氣、大氣、生活氣等。請擦亮雙眼,捕捉生活和時代的萬象氣息。如優(yōu)秀作文《不變的海峽情》先以臺灣歌星鄧麗君的歌聲飄揚在海峽兩岸引入,然后敘述前年央視春晚“小虎隊”的演唱點燃海峽兩岸同胞期盼虎年的激情,再寫最近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博物院聯(lián)合展出曠世奇作《富春山居圖》。闡釋了無論時代風云如何變幻,海峽情永不改變。

3.手勤 平時寫作文切忌敷衍了事。首先要學會提煉,提煉生活的功夫集中體現(xiàn)在擬題,擬好題目其實是選擇角度,找準切入點,如優(yōu)秀作文題“寫封家書報平安”、“科技帶來美好生活”、“如果這就是改變”、“正確對待改變”等;其次要學會生動細膩的描寫,學會聚焦,找到情感的載體和依托,將飽滿真摯的情感傾注在具體的描寫之中;再次要學會概括,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概括最能突顯文章主旨;最后要拼搏到底,超越自己,挑戰(zhàn)極限。請堅信天道酬勤,勤能補拙,熟能生巧。

第5篇: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一、他山之玉,可以攻石——仿寫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模仿是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教師的科學指導,并進行適當?shù)膶懽饔柧?,完全可以快速入門。對于作文創(chuàng)作來說,課本中的優(yōu)秀作品、課外的美文、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作文等等都是“玉”,都可以拿來攻“石”。事實證明,仿寫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仿寫能夠讓學生“有的放矢”,教師如果能夠按步驟按層次安排學生的仿寫訓練,由淺入深,由局部到整體,相信在教師的精心指導和學生的積極行動下,學生作文一定可以掙脫腳鏈,跳出富有個性的舞蹈。

仿寫仿什么呢?可以從仿寫內(nèi)容、仿寫立意、仿寫技法等不同角度設計每次的仿寫訓練內(nèi)容。仿寫內(nèi)容主要是仿選材的角度;仿寫立意主要側(cè)重于如何加強主題的深度;仿寫技法著眼于整體的運用。可以設計靈活多樣的小型練筆,盡量爭取每次的仿寫訓練都能圍繞一個角度,針對一個點,通過不斷改進、訓練,徹底掌握某一方面的寫作能力。可以篩選優(yōu)秀作品集中粘貼在教室墻壁上,或者放在班級主頁上,供大家欣賞和下載。在充分閱讀后,可以組織專題研討會進行互動式鑒賞背誦。經(jīng)過多輪的賞析和有意識的關注,讓學生能夠細咀慢嚼,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了解自己,更好地揚長補短。

二、曲徑通幽處——學會創(chuàng)新思維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包括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其中創(chuàng)新思維是創(chuàng)新實踐的前提和先導。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來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什么逐漸缺失?這和很多學生的浮躁心態(tài)和教師的錯誤引導有關系。有的時候,學生過分依賴作文選、中考滿分作文選等“拐杖”,形成了思維定勢,致使很多學生無法表達與眾不同的見解,只能人云亦云。有些教師沒有很好地利用優(yōu)秀作文,只是盲目地讓學生去閱讀,學生根本無法深度賞析,只能是泛泛而讀,收獲甚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打破傳統(tǒng)的、常規(guī)的思維束縛,大膽地反彈琵琶,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地進行探索和挖掘,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比如,以“生命”為話題的作文,有一位學生妙用側(cè)向思維,以胎兒的口吻講述了生命由孕育到誕生的不同階段,以及在這些階段中母子二人不同的情感體驗,來反映母親孕育生命的不易和孩子對母愛的感悟。創(chuàng)意新奇,別開生面,讓人動容。我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如果能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就一定能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靈感,寫出富有創(chuàng)意的出人意料的佳作。

三、語不驚人死不休——表達要有創(chuàng)意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設計各學段教學目標,把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興趣、習慣、語言表達能力、思想認識水平、想象能力綜合在一起進行評價。對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應當予以鼓勵,應該真正以學生發(fā)展為主,鼓勵創(chuàng)新,讓其脫穎而出。

在一次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剛剛導入《范進中舉》的講解,就清楚地聽到有學生在下面說:“范進,犯賤?!彪S即傳來其他同學的隨聲附和的笑聲。我剛想發(fā)作,但轉(zhuǎn)念一想:“為什么我不可以因勢利導呢?我完全可以把他處理成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話題呀。”于是我問剛才的那位學生:“此話怎講?”他以為我要批評他,沒敢回答。我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他:“我覺得這種觀點特別有意義,和我想到一塊去了,所以我真的很想請教你一下,看看我們是不是真的英雄所見略同?!薄袄蠋?,我覺得范進賤就賤在他被封建科舉制度所利用和毒害之后卻渾然不知,甚至可能還要感恩封建科舉給他帶來了新的生活,帶來的揚眉吐氣。殊不知,從一個深淵跳入另一個骯臟的大染缸,等待他的又會是怎樣可悲的結(jié)局呢?我既同情他,又憎恨他?!币环忉尯?,同學們給以熱烈掌聲。我也由科舉制度談起,開始了《范進中舉》的教學。

當然,我們并不一味提倡學生通過一些極端的表達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而是倡導對有爭議的話題,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來合情合理且推陳出新地表達。

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作文批改方式要改變

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模式是罪魁禍首。葉圣陶先生說:“教師背著學生改作文是徒勞無功的。這種評改方式總是以教師為主角,一言堂?!薄氨持鴮W生改作文”確實是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方式,它的弊端是無法有效實現(xiàn)師生互動。

這種做法已經(jīng)被事實證明十分低效甚至無效。教師應該怎么進行作文批改呢?我認為,教師一定要有明確的角色定位,有符合本班學生特點的批改方案。葉圣陶先生說:“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改的能力,學生只有學會了自己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蔽覀儜撆ψ寣W生成為作文批改的主人,但是教師要給予正確的方向?qū)б驼_的方法指導。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nèi)容的情況,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情感、過程和方法。按照這種要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設計了以下六個步驟:自己批改(改正錯別字、病句,寫出思路和優(yōu)點)對手批改(由同學評比誰優(yōu)誰劣,陳述理由)第三、第四方批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反批(對于別人的評價自己是否贊同)家長批改(發(fā)現(xiàn)孩子作文優(yōu)缺點)教師批改(辯證總結(jié))。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及時解決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困惑質(zhì)疑、矛盾糾紛。這種評改方式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能有效落實啟發(fā)式的教學思想,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拓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

第6篇: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我還看了以韓寒現(xiàn)象為話題的作文,都寫的挺不錯的。有的說韓寒的精神可嘉,可不贊成他退學這事,有的稱韓寒乃英雄是也,也有的說韓寒就是韓寒,沒有人可以模仿他……大家都有自己的觀點嘛,所以也不能說哪個哪個我恨你,因為你這樣說了韓寒,我覺得誰能這樣說,那個人就是一個。

其實我贊揚韓寒精神,并且也不說韓寒退學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先說說韓寒精神吧。我覺得韓寒他的頭腦比一般人都還要清楚,清楚自己的地位,清楚自己的道路,更加清楚的是他本身。罵中國教育是正確的,因為中國教育政府辦事效率很慢,很低,所以使很多學生長時間在水深火熱地學習,可悲,可悲,如果沒有韓寒這類人,那真是悲上加倍!

韓寒退學也蠻合理啊。他只不過在選擇他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已嘛,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主流,韓寒沒有選擇中國教育,那是他自己的路,他認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他無法生存,所以就退學了。瀟瀟灑灑地過生活,激烈地去比賽,這是他的路,無人能阻擋。

我也是個很喜歡關注社會,關注新聞的人。我時常都會看見某某中學,某某學生因為什么樣的教育,什么樣的同學,什么樣的人民教師而做了什么樣的傻事。嗯,這樣才叫社會嘛。其實我也為那些做傻事的同學們感到奇怪,你自己明明知道你受不了這樣的生活,非要自盡不可嗎?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嘛,有什么壓力跟父母講那不就得啦。

其實如果那個人的幽魂在我的旁邊,他百分之百地會對我說:“講?我父母會給我放松嗎?學校會給我們減壓嗎?我也想走另一條路啊,可校方老師父母不允許啊,等到我準備跳樓時,他們才喊‘有什么事情想不通可以跟我們說?。 ?/p>

肯定是這樣的,現(xiàn)代的中國啊,就是這個樣子,等到玩命的時候才理解孩子,等到孩子自盡的時候才哭天喊地說自己錯了。那以前他們干什么去了,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吧。

為什么大多數(shù)家長都那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全面發(fā)展,人生不要一敗涂地,失敗后才后悔莫及啊,也許是這個被這個社會逼的吧。

其實找工作實在束縛于己,找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都很不錯了。某科學家說,人類大腦的潛力和創(chuàng)意后90%沒有開發(fā)出來。哇,90%啊,只要我在努力想,我瘋狂些,我神經(jīng)點,只要不是有害的,我搞什么創(chuàng)新都得錢,如果失敗,那就是那些人都是“狗眼看寶”了,一件事情,一件東西,只要是正確的,只要是有有益,它肯定是成功的,就算現(xiàn)在失敗,但終有一日會成功的。

創(chuàng)新這個東西,真得很吸引人眼球的。我本身是小學生,所以我比較了解小學生的心理,我們大多都喜歡看那些很潮,很新穎的東西。記得有一次,數(shù)學老師給某位強悍的“彪哥”一個作文題,好像叫什么作業(yè)抄襲有關的。他的那篇作文,放到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庫,我敢肯定那篇作文的點擊率超過了那些呆板的敘述問和討論問,甚至是想象,為什么呢?因為整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考試作弊,天經(jīng)地義。這篇看似有點像白話文,成語運用恰當,自己編的“名言”也很合理(在正常成人眼中是不合理的),并且寫出了抄襲的N大好處,開頭中心明確,沒有病句,有些句子表達較為美妙婉轉(zhuǎn),有些句子而勇敢直敘,毫無拐彎抹角,真是佳作+美文+議論文+分析論+白話文-牛文。真是好不精彩啊。

誒,我也挺想寫那樣的作文,可我沒有他感悟那么深,作文也不比他的好,也不比他的真情實感,在寫“爆笑文”這方面,他比我略勝一籌啊。

其實我們現(xiàn)在小學生無法突破的是害怕吧。其實叫寫什么記敘文之類的,我就特別煩,我討厭寫記敘文,因為我是個非常健忘的人,所以到腦中有很多記憶都已“魂飛魄散”了,如果叫我寫什么關于感恩、珍惜、溫暖、關愛的作文,能得個26分(滿分30分)我就阿彌陀佛了。

第7篇: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作文的強大內(nèi)動力,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先導。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而教師單憑一支粉筆、一張嘴是不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只有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才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中,面對低年級的看圖說話練習,我抓住兒童習慣用形象思維、直觀思維的心理特點,把圖片精心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千方百計的利用信息技術(shù)作為叩開他們想象空間的鑰匙,指導學生將畫上的內(nèi)容變成有外貌、有言談舉止的、活生生的人或物,讓靜止的畫面“動”起來,更有生活力與生機。思維被課件大大激活的學生對說話練習興致盎然,練習的效果也非常明顯。在指導《家鄉(xiāng)的美景》習作時,我讓學生帶上數(shù)碼相機,親自去發(fā)現(xiàn)、游覽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并把學生拍攝的照片配上優(yōu)美的樂曲,制作成演示文稿。上課時,讓學生先欣賞自己拍攝的碧波蕩漾的運河,充滿神秘色彩的慈云寺,繁榮的商業(yè)街,風景如畫的公園景色……通過鮮明的圖像,優(yōu)美的旋律,學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當學生情不自禁贊嘆家鄉(xiāng)景色真美時,我順勢導入:你愿意做一名小導游,把自己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外地游客嗎?此時,學生智力活動呈現(xiàn)最佳狀態(tài),表現(xiàn)美的欲望油然而生,情動而辭發(fā),有不吐不快之感。憑著至誠至情發(fā)出的心靈之音,相信一定會觸動閱讀者的心弦。

二、以信息技術(shù)為導火索,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

在作文教學中采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克服小學生觀察的局限性,挖掘他們平時視而不見的生活內(nèi)容,加以有序化后再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情感信息,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并能跨越時空,隨時隨地地再現(xiàn)多種風俗畫面和風景畫面,從人生百態(tài)到自然萬象,無所不包。這些被忽略的司空見慣的東西都是可以運用的寫作素材。例如在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訓練中,在寫作之前,我首先精選 了“孩子給媽媽端洗腳水”的 央視公益廣告;然后播放了“媽媽給孩子刷牙,梳頭,扶孩子走路,洗腳的情景”的視頻;之后用幻燈片展示媽媽給孩子洗澡,喂飯,扇扇子,車子接送,以及等到媽媽老了,給媽媽洗臉,喂飯,梳頭,扇扇子,用車子載著媽媽的圖片;接著播放了滿文軍歌頌母親的歌曲《懂你》;最后我又播放了網(wǎng)絡上很火很感人的《天堂的午餐》這段視頻。五彩繽紛的熒屏,不斷變化的生動豐富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旁白,悅耳動聽的音樂增添了作文教學的魅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開拓他們的視野,引發(fā)他們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產(chǎn)生寫作的靈感,卸下害怕寫作文的心理負擔。

三、以信息技術(shù)為橋梁,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課程標準提出:“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也絕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也學不好語文。”素材是寫作的基礎,而素材的來源就在于廣泛的閱讀和生活的積累。在教學習作《假如我會克隆》時,我在課前就發(fā)動大家搜集有關克隆的資料,學生有的上圖書館,徜徉在課外書的海洋里;有的則熟練地遨游在網(wǎng)絡的世界里,從網(wǎng)上下載了很多相關的資料,為寫作提供了詳實的資料。教學時,我將明確的教學目標與網(wǎng)絡技術(shù)有機整合,充分地展示了網(wǎng)絡時代跨時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個性化的優(yōu)勢。學生在寫作時由于積累了豐富的資料,都覺得有內(nèi)容可寫,連一些平時對作文深感頭疼的學生也不再愁眉苦臉了。

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我鼓勵學生們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來豐富個人的積累,并建立了一個個人共享文件夾,文件夾內(nèi)由學生自己再分門別類建下一級子文件夾,如寫人、記事、寫景等等,讓他們把上網(wǎng)時所看到的有所感觸的材料復制到個人文件夾內(nèi),以備查看。合理利用網(wǎng)上資源,無疑為學生觀察世界、了解生活打開了一扇神奇之門。

四、以信息技術(shù)為階梯,迸發(fā)學生的寫作真情

在指導學生以“夸夸我的爸爸或媽媽”為內(nèi)容的習作中,我放映了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樂曲聲中,學生欣賞了影片。伴隨著凄婉動人的樂曲,純樸慈祥的媽媽在滂沱大雨中一步一叩首地邁向小廟,為生病的孩子祈禱的畫面深深地觸動學生的心靈,和影片的主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案腥诵恼吣群跚椤保瑢W生含著淚花,從影片回到現(xiàn)實,不少學生心中對媽媽說的話不吐不快。我因勢利導,鼓勵他們把心里話說出來。而有的學生對爸爸慈愛而嚴格的教育,鞭策著自己成長進步更有感觸,教師隨之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聯(lián)想生活中的例子,選好寫作材料,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有了可寫作的東西,有了真摯的感情,因此作文中一件件事真實可感,一份份情真摯樸素,爸爸媽媽的感人形象躍然紙上。

五、以信息技術(shù)為載體,提高學生作文的評改效率

“寶劍鋒從磨礪出”。文章也需要一個精心打磨修改、加工潤色的過程,因此必須重視作文的評價與修改。。

將多媒體技術(shù)運用到作文的評改環(huán)節(jié)后,效果立刻有了天壤之別,它以方便、快捷的接收信息并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高效的反饋能力,讓學生“眼見為實”,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通過集體修改,還可以集思廣益,“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上課時,教師將有代表性的學生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引導學生圍繞作文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進行評改。既方便地實現(xiàn)增添、刪除、調(diào)序、變換等修改,同時也將一系列的修改符號教給學生,而且還可利用計算機對文字有針對性地處理。如精彩之處和欠缺之處都可變換字體顏色或加入下劃線。既使學生直觀地感知了修改過程,又一步步地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如此這般,加強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作文交流,實現(xiàn)多向互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作文評價和修改的能力。

第8篇: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學者們大都認為大學英語教學需要增加文化內(nèi)容。無論是加入西方文化,還是增加中國文化,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的基礎上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推進文化交流,并最終弘揚本土文化。此外,學者們指出了文化學習與語言知識技能培養(yǎng)之間的相互關系。語言有兩大功能:認知和實踐。通過語言,使用者可以描述或者操作文化產(chǎn)物,參與文化實踐,識別、解釋、判斷文化觀念,融入某個特定文化社群,表達個體在文化中的身份。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學英語文化教學必須重視語言學習。學習者一方面需要通過英語語言學習去了解西方文化群體,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念并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另一方面,他們應當能用英文描述本土文化產(chǎn)物、表達自己的文化身份,讓西方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并逐步理解中國文化。然而,這些討論雖然都強調(diào)了文化知識輸入對于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表達文化能力的重要作用,但正如前文所述,教學中輸入的西方文化過多,那么大學英語學習者的西方文化表達能力是否就明顯高于本土文化英語表達能力?學生的中西文化英語表達能力有哪些特征?他們掌握的英語表達都是在課堂上習得的嗎?在討論文化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還應當關注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實際的教學效果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這樣才能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可是,目前還缺乏相應的研究。事實上,文化教學亟需關注如何通過有限的課時切實提高學生文化的英語交流表達能力。本文從當前英語教學討論的熱點出發(fā),對大學英語學習者用英語表達中西文化能力的現(xiàn)狀進行初步的調(diào)查研究,從人本主義教育觀的角度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增強文化的語言產(chǎn)出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大學英語學習者用英語表達中西文化能力的現(xiàn)狀

筆者以江蘇某高校一年級隨機抽取的150名大學英語學習者為對象,圍繞上述問題做了一次小規(guī)模的初期研究,以便為進一步探索提高學生英語表達文化能力的方法奠定基礎。這些受試者都是分級教學中的A級學生,使用相同的大學英語教材,含有文化學習內(nèi)容。研究采用測試以及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測試內(nèi)容是從節(jié)日、飲食、哲學思想等十個主題中分別選取中西文化各2個代表性特色詞匯,要求學生先寫出英文表達,再從中任選兩個特色詞用英語作簡要的介紹,這可以考查出學生用英語表達中西方文化特色詞和話題的能力。測試隨堂進行,用時30分鐘,要求學生不借助任何參考資料獨立完成,設定參考答案為各正式出版物上出現(xiàn)過的英文表達。問卷調(diào)查在測驗之后進行,用于了解學生學習文化內(nèi)容的感受和目的,希望能夠用英語表達的文化內(nèi)容,以及習得的途徑,對分析測試結(jié)果有所幫助。本研究共發(fā)放測試卷和問卷各150份,各回收145份,回收率均達96.7%,代表性好。對測試的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后發(fā)現(xiàn),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能力均較差,沒有學生能夠完成所有測試。在中國文化的所有層面中,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用英文表達中國的代表性建筑和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能力最強。145個學生中,能用英文寫出天安門和故宮的學生分別占所有受試對象的64.1%和46.2%。本次測試選擇了端午節(jié)和元宵節(jié)這兩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測試內(nèi)容,能寫出的學生分別占22.7%和19.3%。但是只有少數(shù)學生能用英文表達本國文化的其他層面,有6名學生能夠用英文表達油條,沒有學生會用英語表達包子,只有4.8%的學生能寫出《紅樓夢》的英文。學生表達西方文化的能力也不容樂觀,能表達出的僅有8項。本次測試選擇了感恩節(jié)和復活節(jié)這兩個西方節(jié)日。學生完成情況較好,能寫出感恩節(jié)和復活節(jié)的學生各占總?cè)藬?shù)的63.4%和20%。與中國傳統(tǒng)食品相比,學生對表達源自西方的特色食品更有自信,分別有46.2%和11.7%的學生能準確寫出薯條和葡萄酒的英文。此外,還有少數(shù)學生能用英文寫出芭蕾舞、歌劇、白宮以及《傲慢與偏見》。測試的后半部分為話題陳述,學生選擇介紹中西方文化的次數(shù)差異不大。145個學生中有33個學生沒有介紹,選擇中西方文化特色詞各一個的學生有45人次,選擇兩個中國特色詞的和選擇兩個西方文化特色詞的分別有20和15人次,只選擇一個西方特色詞和只選擇一個中國文化特色詞的各有23人和9人。學生對中國文化特色詞的介紹有兩大特點:一是籠統(tǒng)抽象,如只用了“Ilikeit”一句話介紹元宵節(jié)。二是詞匯量小,有些學生想寫劃龍舟,卻只會寫船的英文。學生對西方文化特色詞的介紹呈兩極分化:對節(jié)日的介紹較為豐富詳細。有40人介紹感恩節(jié),他們能寫出傳統(tǒng)食物火雞、慶祝的時間和方式。介紹復活節(jié)的雖然只有8個學生,但其中有6個寫出復活節(jié)彩蛋。但是,對其他話題的表述都非常簡單,沒有具體內(nèi)容。從測試結(jié)果可以看出,學生用英語表達文化的能力與國別有關,也與文化內(nèi)容相關。他們表達中國代表性建筑的英語水平最高,強于表達西方代表性建筑的能力。而在表達節(jié)日方面,學生最了解感恩節(jié)的英語表達,然后依次是中國的端午節(jié)、西方的復活節(jié)和中國的元宵節(jié)。

中華飲食聞名海內(nèi)外,可會用英文表達油條的學生寥寥無幾,沒有學生會用英文表達包子,而學生表達西方食品的能力明顯更強。此外,學生陳述文化話題的能力非常差,除了能用英文簡單地介紹感恩節(jié)和復活節(jié)以外,無法清楚地描述其他文化內(nèi)容。在問卷中,51%的學生指出,能用英語表達的文化內(nèi)容都來源于課本,17.2%的學生表示是從課堂上學到的,有13.1%的學生在考試中遇到過相關內(nèi)容,6.2%的學生表示他們是從其他途徑獲取,還有18個學生沒有回答該問題。這與測試結(jié)果較為一致。西方的重要節(jié)日是英語課本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因此,學生不僅能用英語寫出節(jié)日名,而且能描述節(jié)日詳情。葡萄酒、薯條等西方食品是中學課本上早已出現(xiàn)的基礎詞匯,中國的故宮和天安門在考試練習以及媒體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所以學生能夠?qū)懗鏊麄兊挠⑽谋磉_。此外,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贊同在大學英語學習中加入中西文化內(nèi)容,其中有59.4%的學生要求,考試要有文化內(nèi)容,學習文化以及相關表達可以幫助他們通過考試,而提及宣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生只占26.9%。問卷還調(diào)查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考核方式,所有學生都提出課堂上與文化相關的內(nèi)容都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自己參與較少,考試內(nèi)容均來源于課本。此外,在文化的十個主要方面中,學生最希望學習的英文表達分別是節(jié)日風俗、傳統(tǒng)飲食以及代表性建筑。這一點與測試的結(jié)果基本吻合,反映出學生學習的主觀意愿與上課、考試的內(nèi)容都是相關的。從問卷可以看出,當前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中心是教師,是否傳授知識是主要的教學評價手段。為了通過考試,學生在考前死記硬背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以及課本和考試練習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文化知識點,不會主動學習課堂上沒有涉及的內(nèi)容,而在測試前沒有復習,能表達以及陳述的文化內(nèi)容就更為有限了。從本質(zhì)上說,這種文化教學其實是一種單向的知識傳授,是知本主義教育觀的體現(xiàn),即“以知識的學習和獲取為教學的主要使命,將知識的作用和價值置于前所未有地位”。在這種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學即使增加文化輸入,也無法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此外,大學英語教學課時有限,學生不可能在課內(nèi)學會表達所有的文化內(nèi)容,根本不能滿足國際交流的需要。要解決這一費力效低的問題,大學英語教學必須引入人本主義教育觀。

三、從知本主義向人本主義轉(zhuǎn)變的大學英語文化教學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提倡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開始在美國發(fā)展起來,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羅杰斯。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可以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當人的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更高層次的需求,最高層的需求是自我實現(xiàn),在這過程中人會產(chǎn)生成長的動力。因此,教育應當首先滿足學習者的低層次需求,然后再引導學生逐漸尋求最高層次的需求,完成自我實現(xiàn)。羅杰斯則從心理治療實踐得到啟發(fā),指出人是教育活動的中心,學習中最重要的是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我學習。根據(jù)羅杰斯的教育觀,為了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就必須讓學生意識到這些知識對他們每個人都是有意義的。歸納而言,人本主義教育觀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通過教育激發(fā)人的潛能,樹立自我實現(xiàn)的目標,“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權(quán)、個體自主性的挖掘”。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過程中以人本主義教育觀為指引,可以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學習的根本目的,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在課內(nèi)課外都能積極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能力,積累更多的文化知識,為參與國際交流做準備。但是,人本主義教育觀過多地強調(diào)了個人發(fā)展和個性培養(yǎng)的需要,忽略了社會以及學校對于學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因此,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從知本主義轉(zhuǎn)向人本主義的過程中,應當堅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其一,要重新認識學習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中心,教師的作用是促進、鼓勵以及幫助學習者的發(fā)展。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持寬容態(tài)度,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反思所學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中西文化的異同,讓學生在自在的學習氣氛中用英語自由描述中西文化,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以及交際策略。總而言之,教師應把學生視為教育過程中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育與自我教育的主體”,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在測試中,學生只能寫出端午節(jié)的英文表達,卻無法簡要介紹該節(jié)日,這是由于在以知本主義為導向的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記得了教師講授的英文表達,卻沒有時間思考如何用英文表達自己知道的文化內(nèi)容,而學生在沒有復習的情況下參加測試,能記得的內(nèi)容自然更少。而在人本主義教育觀指導下,教師可以用研討的方式鼓勵學生思考中國端午節(jié)與西方萬圣節(jié)之間的異同,學生是討論的主體,老師在旁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用英語描述中國人和西方人是如何過節(jié)的,比較兩個節(jié)日的由來、風俗、傳統(tǒng)食品等,學生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將自己的文化知識用英語表達出來,通過與教師以及其他學生的互動來培養(yǎng)交際策略。教師還可以向?qū)W生布置作業(yè),讓他們調(diào)查外國留學生對端午節(jié)的看法。學生需要根據(jù)節(jié)日的特點設計英文問卷或者訪談,通過與留學生的交流收集數(shù)據(jù),整理資料后在課堂上用英文匯報,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識在國際交流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