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寫蘭花的詩句范文

寫蘭花的詩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寫蘭花的詩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寫蘭花的詩句

第1篇:寫蘭花的詩句范文

當我進入蘭花大世界,一眼望到的就是用各種蘭花做成的一堵花墻,上面的蘭花五顏六色,有紫色的,有紅色的,有白的,有黃的,還有粉色的,漂亮極了。它們散發(fā)出的香味,清香撲鼻,沁人心脾。

穿過蘭花墻,沿著一條用小碎石鋪成的小路,來到一眼清泉旁,清泉流入水池,水池里樹立一座假山,假山上也擺滿的蘭花,有白色的吊蘭垂在山崖下,有黃色的劍蘭擺成一只大帆船,上面書寫“一帆風順”,四個大字,吸引好多游人在這里拍照留念。

我走過清泉,進入眼簾的是一塊巨石,上面刻著唐朝大詩人李白贊揚蘭花的詩句,我看了覺的真好,忍不住朗讀起來“為草當為蘭,為木當作松。蘭秋香風送,松寒不改容”。真是從古到今,大家都這么喜歡蘭花。

第2篇:寫蘭花的詩句范文

記得老爸過去對我說:“畫的生命,就是要把畫的對象的有限內在精神品性,升華為永恒無限的美。”梅、蘭、竹、菊,是中國畫家用以“感物詠志”的常見題材。

梅花有一種“凌寒獨自開”的孤傲性格。它不屑與群芳爭艷,而是在天寒地凍、百花凋謝的時節(jié),獨自傲然挺立,在凜冽的風雪中花開滿枝,放出幽幽冷香。從梅花的傲然風骨中,使我看到自己的修養(yǎng)模式。它“沖寂自妍,不求識賞”。畫家、詩人們常以“清逸”姿態(tài)來畫梅、詠梅的神韻。宋代“梅妻鶴子”的林和靖有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梅花象征著“隱逸淡泊,堅貞自守”。梅花的冷香色調,蘊含著道德精神與人格操守的價值。歷代文人墨客大多數(shù)都有寫梅贊梅的詩章。蘇軾的《紅梅》云:“雪里開花卻是遲,何如獨占上春時,也知造物含深意,故與施朱發(fā)妙姿?!敝祆湟舱f:“故山風雪深寒夜,只有梅花獨自香?!?/p>

蘭花最令人傾倒的是“不以無人而不芳”的清幽品性。它有林泉隱士的氣質,文人墨客的通性。只求仕途通達,不圖沽名釣譽,追求坦蕩胸襟,疏遠污水濁塵。蘭花清貞廉潔的美好品性,從不取媚于人。一旦離開清幽凈土,落入濘泥,死而無悔。蘭花適宜生活在人跡罕至的幽深靜谷,自愿與世無爭。但它也永遠香在鬧市文人的理想境界之中。稍微有點文化氣息的家庭,都會養(yǎng)一盆蘭花作伴。至于詩人筆下,蘭花更擁有一席之地?!叭碾y寄民生苦,曾將天道念酬勤;奈何流年因書謫,空余血氣伺蘭根”。連康熙皇帝也曾提筆贊美蘭花。他寫道:“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碧m花真的是“潛在深山人未識,不以無人而不芳”。善養(yǎng)生者,一定能從中悟出“通靈圓融”、“安靜平和”的大道理來。

竹,生長在“明月如霜”、“清風如水”的山問。它身材梗直,百尺高桿,不受任何強者欺壓。有時被大雪壓頂,最多只是短時間彎腰向大自然鞠一躬而已,過后仍然是挺直昂首向上。生長在庭院的小竹,“依階低吟,挺拔勁節(jié)”,似有梅樹凌寒傲雪而不懼的鐵骨雄心。竹更有蘭葉翠綠清幽的高潔本性。它以“勁節(jié)”、“虛空”、“蕭疏“的個性折服歷代詩人,充分品味其君子之風。它的“勁節(jié)”代表不屈不撓的情操:它的“虛空”代表謙遜的胸襟:它的“蕭疏”代表超群脫俗的氣質。竹在浩潔月光底下疏朗身影,在凌厲風霜中蒼翠儼然,故被詩人引以為同道,又與多少畫家結下不解之緣。詩人以詠竹為快,畫家以畫竹為榮。詠竹、畫竹、愛竹成為文人一大嗜好。南朝的劉孝先在濤中寫道:“竹生荒野外,梢云聳自尋。無人賞高節(jié),徒自抱真心?!碧瞥钊河褚灿校骸耙豁暫锞G,森風十萬竿”的佳句。更有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說明竹在詩人心目中比美食更加珍貴,更加重要。

也是一種斗霜抗冷、見寒不卻步的高尚名花。它有不與群芳爭圃而遍地獻艷的精神,富有隨遇而安的風格。它似儒道二家的人物,富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普濟天下”的思想境界。陶淵明深情吟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劉禹錫寫有“素萼迎寒秀,金英帶露香,繁華照旄鉞,榮盛對銀黃”詩句。

的中和疏散氣質與詩人經歷苦悶彷徨而獲得精神上的安祥寧靜相契合。許許多多文人墨客,欣賞,自得其樂,獲得儒道雙修意境。

梅、蘭、竹、菊以應天時地利,各占春夏秋冬。中國人譽其為花間“四君子”,以示對生命意義的感悟,中肯得體,名不虛傳。

我愛梅的高潔傲岸,蘭的幽雅空靈,竹的空心有節(jié),菊的冷艷清貞。

我畫梅花,鋪紙在案,聚精會神,身臨其境,既用腦,也用心,寓樂與畫,心曠神怡,心腦雙修。筆下梅樹,突出老態(tài),枝條蒼勁有力,似有老而不朽,活而不浮,沉而不僵之勢。枝頭點點花蕊,意味著老當益壯之姿。

我畫蘭花,運筆自如,落紙成畫,無用更改。三、五片綠葉,如利劍,如玉帶,婀娜四出,飄飄欲仙。葉色濃中有淡,強度剛柔相濟。條條枝桿,隨意四出,朵朵蘭花,暗香欲滴。非動似動,栩栩如生。呈現(xiàn)寬容和諧情調。

我畫翠竹,筆底生花。線條從粗到細,由下而上,一氣呵成。竹竿筆直,蒼天勁長。細細枝椏,軟而有力。三劃成“個”,組成一組組綠葉,濃淡交加,富有神韻。從竹子的空懷胸襟中,領悟出一種勁節(jié)向上的養(yǎng)性之道。

第3篇:寫蘭花的詩句范文

“這鐘一聲,鼓一聲,磐一聲,木魚一聲,佛號一聲……樂音在大殿里,迂緩的、曼長的回蕩著……”小時候讀徐志摩的詩《常洲天寧寺聞禮懺聲》,眼前浮現(xiàn)的除了輕煙繚繞的大殿,還有花團綿簇,清香一瓣。

愛花,是人類共同的追求?;ɑ苊朗侨祟惞餐淖匀挥^,花卉文化是人類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一脈。中華民族愛花養(yǎng)花歷史悠久,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荷花花粉化石,證明我國人民利用荷花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觀賞花卉,并以花為贈、以花為飾?!吨芏Y》中有一句詩:“諸侯執(zhí)薰,大夫執(zhí)蘭”,描寫的是當時上流社會人人佩戴蘭花的情景;《詩經》中也有關于在三月三在芍藥盛開時節(jié),男女青年聚會,贈送芍藥等習俗的詩句。

[1]

[2]蘭花

唐朝,盛世伴隨鮮花留在了歷史里,以致后人在拍攝楊貴妃出浴時,都要給滿浴桶的花瓣一個很長的特寫鏡頭。唐代的花卉的栽培已有相當水平,百花繁茂,香飄長安?!按猴L得意馬蹄疾,一日閱盡長安花”;“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共道牡丹對,相隨買花去”……文人墨客們以花吟詩,觀花飲酒,寫盡大唐盛世的浪漫與雍容。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時除了賞花,“花饌”盛行。所謂“花饌”,是食療的一支,即將花做成菜,起到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比如當時就有將桃花入菜,不僅補氣養(yǎng)血、強健脾胃,還有很好的養(yǎng)顏的作用,深受官家小姐、富家太太的歡迎。

到了宋代,花卉品種更是日益增多,同一種花有了顏色上的類別。比如山茶花有紅、黃、白、桃紅、粉紅等色;蘭花品種也很多。此外,還出版了許多專門闡述花卉培植的著作,著名的有《洛陽牡丹》、《范村梅譜》等。

歷經歲月的變遷與滄桑,鮮花的清香穿越時空,飄到了現(xiàn)代。而今,千里山河不僅山花爛漫,就連每家每戶的陽臺上,都少不了一兩盆花。各大旅游城市春天有桃花節(jié),夏天有荷花節(jié),秋天有節(jié),冬天有梅花節(jié);不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就買上一兩束花,送給愛人、親友、師長,傳遞祝福,手留余香。

培育

“愛養(yǎng)花者多康壽”,養(yǎng)花不僅可以調節(jié)人的心理調節(jié),還能有效地凈化空氣,實實在在地保護人的身體健康,香怡身心,我們從幾個方面,點出家庭養(yǎng)花的基本知識。

家庭養(yǎng)花選擇

室內最適宜選擇四季常青的花木或能吸收有毒氣體的品種,如吊蘭、文竹、萬年青、仙人掌、龜背竹、常青藤等。

不宜養(yǎng)的花有丁香、夜來香等,它們在夜間能散發(fā)刺激嗅覺的微粒,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不良影響。此外,夾竹桃的花香能使人昏睡、智力降低; 洋繡球散發(fā)的微粒會使人皮膚過敏發(fā)生瘙癢; 郁金香的花朵有毒堿,過多接觸易使人毛發(fā)脫落; 松柏類花木散發(fā)出的油香,會影響人的食欲。

有些花對人體無害,但卻與其它品種相克,買花種時也應避免。如:玫瑰和木犀草在一起,木犀草就會凋謝,但木犀草在凋謝前會釋放出一種物質使玫瑰中毒死亡;虞美人、蘭花、石竹花、紫羅蘭、百合花等草花和別的花卉難以相處,容易造成植株死亡。

[3]綠葉襯白花

[4]仙人球

家庭養(yǎng)花技巧

合理澆水合理澆水是養(yǎng)花成功的關鍵。家庭養(yǎng)花,一般而言,尤室內花卉不能澆水過勤,置陽臺的花卉可多澆;氣溫炎熱時多澆,氣溫涼爽時少澆,草本多澆,木本少澆,并按照干濕交替進行,即在土壤相對較干時才澆水,每次澆水要澆至盆底有水滲出為止。

適時施肥家庭花卉一般不需要太多肥料,其它生勢較為旺盛的花卉,一般每月施肥一次即可。介紹一個自制有機肥的竅門:將淘米水、洗奶瓶水,加入桔皮、蛋殼密封浸泡半個月后,就成了無臭味優(yōu)質有機復合肥料。

無污染治蟲害家庭養(yǎng)花,對蟲害最好以人工捕捉為主,也可自制無公害花藥噴殺,如將大蒜搗汁加入少量洗衣粉,稀釋50倍;或將煙絲加水25倍,浸泡48小時,取其濾液加適量洗衣粉,或用風油精加水500倍等,對一般害蟲均有明顯的毒殺效果。

[5]盆花

[6]含苞待放

家庭養(yǎng)花注意事項

越來越多的人已不滿足在陽臺上養(yǎng)花,希望在客廳、室內也弄些花花草草,室內養(yǎng)花要注意以下幾點:

(1)以耐蔭性較強的觀葉植物為上。冬季它們需要在室內過冬,在夏秋生長季節(jié),只要放在室內空氣流通處,或者室內與窗臺、陽臺、庭院輪流調換擺放,最好晚上能把盆花放在室外,就可使植株生長繁茂,四季常綠。

(2)盆花生長的姿態(tài)和放置的地方要適當。如直立生長的,或者植株較高的,宜放在低處。對有些枝葉懸垂的或擴展性的盆花,則應放置較高的地方,這樣就會產生立體美的感覺。

(3)植物大小與房內的空間要相協(xié)調。居室小的擺放小型盆栽花卉,顯得精巧玲瓏,雅而不俗。居室大一點的,可適當放一些大型盆栽花卉,如橡皮樹、龜背竹、蘇鐵等,使人感到美觀大方。

(4)盆花的顏色要和室內墻面和家俱的顏色相協(xié)調。這樣能產生對比,反映廠整體美。另外可在泥盆外套上合適的紫砂盆、釉盆或者花籃、竹編盆套。

禮儀

傳情、致意、慰問、祝?!F(xiàn)代都市生活中,鮮花廣泛地運用在人際關系中,但什么時候送什么花,什么場合送什么花,對什么人送什么花,都是有所講究的

傳說

牡丹

相傳很早以前,洛陽邙山腳下有個有名的孝子叫英哥,為了給母親治病,得到南極仙翁的幫助,去天宮偷王母娘娘的靈丹妙藥,不料卻發(fā)現(xiàn),丹藥灑落人間。英哥傷心回家后,發(fā)現(xiàn)屋前屋后,長滿了很多沒有見過的嬌艷無比的鮮花,并用它的其根皮煎湯,治好了媽媽的病。這就是王母娘娘仙丹所化的 “母丹”。后來,人們又發(fā)現(xiàn)這花分為睢雌、雄兩種,雌的稱“牝”,慢慢演變成了芍藥,雄的稱“牡”,改名“牡丹”。至今,人們還稱牡丹和芍藥是姊妹花。

水仙

“面包是身體的糧食,水仙是精神的糧食”。希臘神話中有一個男孩叫那格索斯,英俊漂亮,生下來就被預言,他只要不看見自己的臉就能一直活下去。有一次他打獵回來,不小心在清泉里看見自己,并愛上了自己的形象,目光離不開自己的臉,直到死在清泉邊。就這樣,在他死去的地方長出了一株鮮花――水仙花。

[7]郁金香

[8]荷花

[9]藍色妖姬

郁金香

古代歐洲,有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一把寶劍,一個送一塊金堆。但她對誰都不于鐘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堆變成球根,這合起來便成了郁金香了,郁金香有白天開花夜間閉這一特征。

蘭花

春秋時期,鄭文公的姬妾燕有一天夢一位天使送給她氣味芬芳的花,并對她說:“我叫伯,是你的祖先,送你這蘭,作你的兒子,佩戴它,人家一定會喜歡你的。” 第二天鄭文公來見燕,并留宿于燕的寢宮,幾天后,燕就懷孕了,生下一子,取名為“蘭”,他就是后來的鄭穆公。后來,人們稱蘭花為“國香”,并以“夢蘭”比喻懷孕。

荷花

相傳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動了凡心,下界來到秀麗的西子湖畔,到天亮也舍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蓮花寶座把玉姬打入湖中,并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拜倒在石榴裙下”由來

傳說楊貴妃非常喜愛石榴花,特別愛穿繡滿石榴花的彩裙。一天唐明皇設宴召群臣共飲,并邀楊玉環(huán)獻舞助興。楊貴妃卻認為大臣們對她不尊敬,唐明皇聞之,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施禮。眾臣無奈,凡見到楊玉環(huán)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行禮。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傳千年,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花與男人

如果在大街上看見一位男士手捧鮮花,人們只有兩種猜測:要么是他還沒送出去;要么是他為他老婆拿的,他老婆在旁邊系鞋帶。

為什么總是很少有人給男人送花?為什么男人說愛花總是羞羞答答?

在大自然里,花木是有強勁生命力的,花有它的性格與情感,如迎春花個性頑強;石竹對友誼真摯,坦率;杏花個性誠懇、直爽;的雅號叫“花中隱士”,有克己耐勞的美德;蘭花,君子蘭溫文而雅,又不失落落大方的君子風度。

花內外皆美,是值得一交的“好朋友”。這點我就不嗦了,宋代學者曾端伯早把十花稱為十友:茶糜為韻友;茉莉為難友;瑞香為殊友;荷花為凈友;巖桂為仙友;海棠為名友;為佳友;芍藥為艷友;梅花為清友;梔子為禪友。 在男人的世界里,也許總忘不了征服和理智;那么,在愛花養(yǎng)花護花的過程中,會給男人們很多的啟示,隨手摘錄幾則吧:

1.這個世界上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艷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人也是一樣,愈樸素單純的人,愈有內在的芳香。

2.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聞得到,因為:白天人的心太浮了,聞不到夜來香的香氣。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fā)現(xiàn)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

3.清晨買蓮花一定要挑那些盛開的,早上是蓮花開放最好的時間,如果一朵蓮花早上不開,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開了。我們看人也是一樣,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志氣,中年或晚年就更難有志氣了。

4.愈是昂貴的花愈容易凋謝,是不是它是要向人們說明:要珍惜青春呀,因為青春是最名貴的花,最容易凋謝。

……

男人,就不該為自己買束花么?

鏈接:

數(shù)字花名拾趣

半支蓮、 一品紅、

二月蘭、 三色堇、

四季海棠、 五月梅、

六月雪、 七月菊、

八仙花、 九重葛、

十姊妹、 百子蓮、

千日紅、 萬年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國花

中國:牡丹

日本:櫻花

新加坡:卓錦?萬代蘭

俄羅斯:向日葵,

德國:矢車菊

法國:鶯尾

英國:玫瑰(月季)

美國:山植花玫瑰

第4篇:寫蘭花的詩句范文

《新月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詩集中,詩人生動描繪了兒童們的游戲,巧妙地表現(xiàn)了孩子們的心理,以及他們活潑的想象。詩人將自己的靈魂穿織于詩章詞篇里,使詩句充滿了靈性的芬芳。閱讀這些詩篇,能陶冶性情,凈化人格,美化心靈。

本課旨在通過學習《金色花》、《花的學校》和《職業(yè)》這三篇文章,使學生領悟散文詩的韻味和內在的節(jié)奏,感受孩子的童真童趣及豐富的想象,對《新月集》有初步的了解,激發(fā)學生閱讀《新月集》的欲望。

教學流程:

一、賞讀《金色花》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老師先給你們來欣賞幾張圖片(幻燈播放)怎么樣,漂亮吧?

2、有一條悠長悠長的小路,路兩邊種滿了這樣的花,正是現(xiàn)在這樣的季節(jié),金黃色的小碎花開了,一朵、兩朵、三朵……他們簇擁著開滿枝頭。假如我們來到了這條小路上,當你抬起頭,看著眼前一片金黃色的花海,你會有什么感覺?

3、假如這些花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孩子變的,他們長在那些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

風中搖擺,又在新生的樹葉上跳舞。再抬頭,看著眼前一片金色的花海,你又會有什么感覺?

4、生活中,你們見過這種花嗎?在咱們中國可見不著這種花呢!因為它是印度的

圣樹,在印度人眼里,它不但是美麗的,更是神圣的!

5、有一位作家以這可愛的花名為題,寫了一首散文詩。這會是一首怎樣的詩呢?

我們一起來走進《金色花》。(板題)

(二)整體感知

1、老師特別喜歡這首小詩,我已經讀了至少不下十遍??墒牵n堂上,老師還想再來讀讀這首詩,你們愿意聽嗎?

2、師范讀。(配樂)

3、這樣的一首小詩,你喜歡它嗎?為什么喜歡?(想象力豐富,充滿童真童趣,好玩,捉迷藏似的,孩子可愛,媽媽慈祥,體現(xiàn)母子親情,讀起來瑯瑯上口,很有韻味……)

4、既然大家都喜歡它,那就讀它吧,把它讀通讀順了,行嗎?學生初讀。

5、指名讀

(三)品味語言,感受人物形象

1、過渡:老師覺得他們喜歡這首詩已經喜歡到骨子里去了,因為他們讀得是那么的有滋有味。我們也像他們這樣有滋有味地再來讀讀這首詩,把你覺得特別有意思,特別有味道的句子劃出來,邊讀邊想:讀著讀著,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孩子?

2、生朗讀,師巡視。

3、交流:圍繞孩子的天真可愛調皮淘氣與依戀媽媽,談感受與朗讀相結合,重在朗讀。

4、選讀,進一步感受散文詩語言的韻味。

請大家推薦班級里朗讀水平最棒的4位同學。如果讓你們從這首散文詩中選相鄰的4節(jié),要求這4節(jié)詩最能體現(xiàn)這首散文詩的節(jié)奏和韻味來。你們會選哪4節(jié)?其他同學也幫他們出出主意。選好后分節(jié)朗讀。讀后問:你們?yōu)槭裁催x這4節(jié)?(結構相似,都寫孩子依戀母親,有韻味,有節(jié)奏感。)

(四)介紹作者

1、這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又充滿想象的小詩,寫這首詩的作者會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來作個大膽地猜想,好嗎?(提示:從年齡、性別、性格等方面去猜)

2、師介紹:剛才同學們作了大膽的猜測,那大家的猜測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

看這位作家。(圖片出示泰戈爾)認識他嗎?師介紹:泰戈爾:印度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被稱為印度的“詩圣”。他的代表作有《新月集》、《飛鳥集》、《吉檀枷利》和《園丁集》等,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3、師補充介紹諾貝爾文學獎:知道什么是諾貝爾文學獎嗎?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

上最高級別的文學獎項。從1901年設立到現(xiàn)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我們亞洲只有4個人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而泰戈爾是亞洲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

二、小組合作選讀《花的學?!?、《職業(yè)》

1、過渡:剛才,我們從《金色花》中看到了一個天真可愛、依戀**的孩子,感受到了散文詩語言的韻味與節(jié)奏,下面我們再來欣賞泰戈爾的另兩首小詩——《花的學?!泛汀堵殬I(yè)》,小組合作選擇其中的一首來讀,就最吸引人的一點準備向其他小組推薦,提示可以聯(lián)系整首詩談,也可以選擇有關的句子朗讀。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小組間相互推薦

預設推薦的理由:《花的學?!纷掷镄虚g充滿了豐富的想像;《職業(yè)》表達了孩子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向往生活,學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談感受點到為止,重在朗讀,讀出韻味與節(jié)奏

三、拓展延伸推薦《新月集》

1、學習了《金色花》、《花的學校》、《職業(yè)》以后,你們覺得這三首詩會是出自泰戈爾的同一本詩集,還是不同的詩集呢?為什么?引導歸納出共同點:童真童趣、想象力、兒童為主,讀起來都很有韻味)

2、那這三首詩會出自他的哪一本詩集呢?出示《新月集》并簡單介紹:有人說,《新月集》是天使帶給人間的浪漫,是天堂送給大地的詩篇。(課件出示這兩句話)莊雅惠編者在《新月集》里有這樣一句話說:在世界文學里,幾乎沒有一本詩集比他這個《新月集》描寫兒童更好而且更美麗、更真切的了。(出示句子)《新月集》里共有40首像《金色花》這樣的詩歌,我們一起翻開目錄來看一看。(出示目錄)

3、有位文人這樣評價:泰戈爾的詩篇如春潮瀉地,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雖然詩人的一生經歷了許多坎坷與痛楚,但他是快樂的,是博愛的。常常品茗泰戈爾的詩,走近泰戈爾,我們會更智慧。心里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那就讓我們也來品茗泰戈爾的詩,從閱讀他的《新月集》開始,說不定我們也會變得更智慧,心里也不知不覺會暖洋洋,亮光光!

附:三首散文詩

金色花

假如我變了一朵金色花①,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風中搖擺,又在新生的樹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當你沐浴后,濕發(fā)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的香氣,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②,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fā)與膝上時,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么?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边@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①金色花,原名champa,亦作Champak,學名Michelia

Champaca,印度圣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譯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②《羅摩衍那》(Ramayana)為印度敘事詩,相傳系蟻垤(Valmiki)所作。今傳本形式約為公元二世紀間所形成。全書分為七卷,共二萬四千頌,皆系敘述羅摩生平之作。羅摩即羅摩犍陀羅。十車王之子,悉多之夫。他于第二世(Treta yaga)入世,為毗濕奴神第七化身。印人看他為英雄,有崇拜他如神的。

職 業(yè)

早晨,鐘敲十下的時候,我沿著我們的小巷到學校去。

每天我都遇見那個小販,他叫道:“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

他沒有什么事情急著要做,他沒有哪條街一定要走,他沒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沒有什么時間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個小販,在街上過日子,叫著:“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

下午四點,我從學校里回家。

從一家門口,我看得見一個園丁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鋤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塵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陽曬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濕了,都沒有人罵他。

我愿意我是一個園丁,在花園里掘地。誰也不來阻止我。

天色剛黑,媽媽就送我上床。

從開著的窗口,我看得見更夫走來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燈立在那里,像一個頭上生著一只紅眼睛的巨人。

更夫搖著他的提燈,跟他身邊的影子一起走著,他一生一次都沒有上床去過。

我愿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花的學校

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

潤濕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狂歡地跳著舞。

媽媽,我真的覺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

他們關了門做功課,如果他們想在散學以前出來游戲,他們的老師是要罰他們站壁角的。

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蕭蕭地響著,雷云拍著大手,花孩子們便在那時候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了出來。

你可知道,媽媽,他們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第5篇:寫蘭花的詩句范文

關鍵詞:景觀植物 感官 審美特征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5)10-0158-03

植物在四季中各有不同的風姿妙趣,可以形成一年之中不同季節(jié)的美感,并配以氣候景象的輔助。比如日光的移動,陰影的變化等,賦予植物多變的動態(tài)美。同時,有些植物的自然屬性,比如外在的形態(tài)常常會喚起人們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形成了植物的風韻美,體現(xiàn)出植物的風格、神態(tài)和氣質。正是這些特征,使得景觀植物表現(xiàn)出特別的美感,這種美蘊含著植物的形體、色彩、香味等,展示著一種文化的獨特魅力。以下我們從感官的四個方面來分析植物的審美特征:

一 視覺審美

1色彩美

自然界中花草樹木的色彩變化是豐富多彩的,四季的色彩變化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色彩可以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太過單一的色調也會給人產生疲勞感,合理的色彩組合與搭配可以刺激人的視覺神經,潛意識地給人帶來輕松愉悅的感受。然而自然界提供給我們每個季節(jié)不同的顏色組合,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自然資源,來豐富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章烈采先生曾經這樣描述過春夏秋冬的景色:初春時節(jié),萬象更新,枝翠葉綠,偶爾還有些紅色,就可以動人心弦;暮春時節(jié),微風掃過地上的花瓣,一片片綠樹間飄舞著漫天的柳絮,真是“樹枝殘柳不勝春,晚來風起花如雪”,別有一種雅靜的感覺;夏季綠樹成蔭,仲夏是黃綠色和明亮的艷綠的世界,檐前芭蕉成林,密樹濃蔭,風不來時也自涼;秋天是暖色統(tǒng)治的季節(jié),一片片楓葉,一叢叢黃菊,由綠而變?yōu)榈S的樹葉和一些常綠樹交相輝映,這樣細微的色彩變化迎來了入冬前的最后的繁榮;到了冬季,盡管大部分的植物都已進入冬眠狀態(tài),花寂葉靜,卻依然有青竹傲雪,紅菊斗霜,臘梅花開的傲然冬景。盛衰枯榮的生命規(guī)律為創(chuàng)造四季演變的時序景觀提供了條件。將不同季相的植物進行搭配,使得同一地點在不同時期具備不同的景觀變化效果,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觀,有色可賞,創(chuàng)造出各種詩情畫意的氛圍。

色彩也可以引起人們不同情緒和情感的反映。人們對色彩的感受往往帶有很大主觀性,不同民族、地域及個人由于性別、年齡、職業(yè)、個性、氣質不同,而對色彩愛憎有著明顯的差異性。由于長期的文化歷史積淀,又往往使人們對色彩的情感反應具有某種共同性。與色彩表情相聯(lián)系,通過聯(lián)想作用,可使色彩獲得一定象征意義,使得植物賦予一定的文化寓意。比如,在西方紅玫瑰象征著沖動、欲望與肉感之美,白玫瑰代表清白、純潔和童貞,是完美無瑕的象征;紅色的代表著熱愛之情,而黃色則預示著脆弱的心靈。這些同種類花在不同色彩上的微妙區(qū)別,也帶來了多姿多彩的花文化,從而帶給人們不同的審美感受。

2姿態(tài)美

花木有著千姿百態(tài)的形象,細細品味和觀賞植物的枝干、樹冠的形態(tài)、紋理等微妙的自然變化,就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魅力。比如一些大樹,以其高大的身軀遮掩了天空的一角,使園林的天際深淺莫測,小空間似乎也是無止境似的,如獅子林的古銀杏和留園中銀杏,香樟等大樹,都起著豐富園林山林天際線的功能,加強了立體效果,也增添了一份畫意。一些普通喬木樹種成長后,頗具有畫意,他們可以以姿取勝。比如江南山野間,城市隙地上有一種極易繁殖,成長的樸樹,成長后枝丫虬曲,干皮灰褐,五六十年生即古意盎然。寒山寺鐘樓旁一株近五百年生的樸樹,給該寺平添了幾許古意。怡園臨水山崖上的白皮松,也是姿態(tài)可人的典例,只是都需較長的年代才能有這樣如畫的樹姿。(圖1)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藤本植物,大多數(shù)景觀中的紫藤,都隨棚架的形狀而發(fā)揮其氣勢,而蘇州網師園殿春m前的紫藤,卻別具一格,不攀附于棚架之上,而是在連年強修建后如同灌木,每年抽生之新梢如游龍曲枝似的斜倚在山石之上,綽約多姿自成一景。(圖2)

除了植物本身固有的姿態(tài)美外,以某些葉片萌發(fā)力強的植物,進行人工特定的栽培與管理,如摘心、牽引、纏繞、壓附、編制等整枝技術,將植物修剪成幾何圖形,如方塊、圓錐、球形等;或者是剪成某些動物的造型,作為綠色雕塑,烘托環(huán)境的趣味性和主體性;可以利用植物圍合成拱門、廊道之類的建筑形式,賦予其一定的實用性,或是修剪成各種高度的綠籬形成景墻。

植物本身有它的生長規(guī)律,其形態(tài)也是相對穩(wěn)定的,通過外部力量改變它原來的形態(tài),并使其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這體現(xiàn)了人對自然的征服,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

3光影美

光與影是形影不離的天生一對。在生活中,光將生活中的美景傳遞給人們,讓人們可以欣賞到豐富多彩的景象,影則隨著光線角度的變化,將物體的影像投射在界面上,物體和其倒影的組合也可以成為一幅美麗的動態(tài)畫面。這些畫面在一天中會有濃淡、疏密的變化,畫面時刻不停地運動著,可以達到極好的藝術效果,有無窮的魅力。

影是形的映像。比如梅旁的疏影、石邊的怪影、花下的碎影、水中的倒影等,都能體現(xiàn)出意與景相統(tǒng)一,虛與實相結合。在各種影中,美學情趣最為濃厚,應用最為廣泛的要屬水中倒影和粉墻剪影。粉墻是一種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它可以作為立體空間中的畫布背景,將山石水體置于墻前,在自然光的作用下,無景的白墻便可形成表情達意的“景”。粉墻前面常栽種芭蕉,“芭蕉叢從生,月照參差影”,描繪了芭蕉的月影之美。粉墻前常栽種竹子,“幾竿清影映窗紗,篩月疏風帶雨斜”,竹可以說最能獲得“日出有清蔭,月照有清影”的光影美效果。至于植物在景觀水體中倒影,如池塘中荷的花葉的倒影,河岸旁柳樹的倒影,水岸畔灌木的倒影,都能獲得純美的詩趣畫意。(圖3-4)

一種花木的美麗姿態(tài),一旦與日光、月光、燭光、水面、冰面、鏡面等結合起來,就會形成各色各樣的光影美,如詩若畫,妙不可言。楊萬里“梅花寒雀不須摩,日影描窗作畫圖”,陸游的“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風餐只自如”,朱之蕃的“斗帳香浮月欲斜,縱橫疏密遍窗紗”都是描寫梅花光影之美,而帶月弄影,瘦影橫窗,比起光照光影美來,更富詩情畫意。再如吳龍翰的“會被清池寫疏影,一枝分作兩枝妍”是描寫梅花水面倒影美,意外地獲得虛景與實景相得益彰的雙重美藝術效果。

“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虛景中的光影美,則集形美,意美于一身。只有將“感悟睹形”與“捕風捉影”兩者相結合,方能全面領略花木光影美的意涵。

二 嗅覺審美

據(jù)哈佛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的情緒會隨著花木氣味的不同而變化,一些刺鼻濃艷的香味會使人急躁、沮喪;一些芬芳的氣味可以讓人心情愉悅,心平氣和。這些對花木氣味的研究在醫(yī)學界已是醫(yī)療手段之一。目前,俄羅斯,美國,日本正在興起的“香花醫(yī)院”,在院內種植四季開放的鮮花,讓病人吸入一定劑量的活的香氣,而不是依賴于設備和藥物來進行醫(yī)療。日本心理學家曾做實驗表明,芳香花木能消除人的疲勞,減少失誤,提高工作效率。總之,花木的香氣,可以使人心情愉悅,渾身舒暢,身心健康。因此,在選擇花木時,凡在特定的場合可以適當考慮之。

在我國,早就注意到香味的價值。春秋時代,齊桓公在迎歸管仲時用的“三熏三浴之”,以表其誠意。一些古代的詩人對各類花木的香味美,除了對它盡情欣賞外,還用美好的語言進行描繪和歌頌。如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說“梅花優(yōu)于香,桃花優(yōu)于色”就表明梅花的特點在于香。還有很多贊賞牡丹、梔子、茉莉、薔薇、玫瑰花、荷花、桂花,蘭花等香味的詩句??梢?,文人通過詩句將花香對人的情感影響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

《花鏡》中寫道,“水仙、甌蘭之品逸,宜磁斗綺石,置之臥室幽窗,可以朝夕領其芳馥?!笨梢钥闯鲈诠诺鋱@林中常常應用芳香植物營造環(huán)境,而現(xiàn)代景觀中則難尋清雅之處。

三 聽覺審美

聲音,又稱音響,是由人的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時間性的美。不同的樹葉在風、雨、雪的作用下,經過相互碰撞摩擦,會產生不同節(jié)奏的聲響。這類聲響,有的蕭瑟優(yōu)美,有的洶涌澎湃,具有不同的韻味,從而產生音樂感。使欣賞者在觀其形、色的同時兼獲聽覺享受,使得植物美更富感染力,從而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

當有意識地要去營造這種自然聲響的效果時,就需要人為選擇一些容易產生較佳聲響效果的樹種,栽植合理數(shù)量的樹木,從而達到最佳的聲響效果,利用好自然產生的天籟之音。從現(xiàn)今的一些園林景觀中,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古代文人造園時就開始重視音樂效果的植物景觀營造。比較經典的就是在亭臺樓閣旁種植葉片較大的芭蕉、荷花、大片的竹林等,可以在雨滴的作用下產生音樂聲響。還有不少詩句,來描寫刻畫這些景點的聲響美。比如在描述怡園玉延亭外的景觀中,有“萬竿戛玉,一笠延秋,灑然清風”這一詩句來表述這樣的景象,也就是說怡園外通過栽植竹子引來了秋風,從而產生了“清風時一過,交戛響嗚玉”的音樂效果。(圖5)坐落在河南頰縣茨巴鄉(xiāng)的三蘇陵園,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及其父蘇洵,弟弟蘇轍的墓地,歷來有“蘇墳夜夜有雨聲”之說,即使皓月當空之夜也不例外。(圖6)究其原因,原來此處古柏參天,至今有三百多株,遮天蔽日,山風襲來,蕭然作響,如同“嘩嘩”下雨聲,人在深夜之時,感受尤甚。這些都是描述了花木景觀利用風吹花木之夜,借聽天籟清音。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風荷,就是以欣賞荷葉受風吹雨打,發(fā)聲清雅這種綠葉音樂為其特色,所謂“干點荷聲先報雨”。劉頒也有類似的詩句:“東風忽起垂楊舞,更得荷心萬點聲”這是多么高尚雅致的情調和意趣,引得眾多游人前來觀賞。芭蕉,它的葉片寬大而長,顏色秀美,雨點擊打葉扇,像是山上泉水傾瀉,酣暢淋漓,讓人心胸暢快。杜牧,白居易,楊萬里等詩人都有對雨打芭蕉淅瀝瀝的詩句描寫,從細雨到暴雨,再到屋檐滴雨,這一系列的微妙變化形成了一組交響樂。這種來自植物與風雨自然現(xiàn)象形成的獨具特色的音樂節(jié)奏,不可與人工奏樂相媲美,難怪很受人們的喜愛。

四 意境審美

通常容易為人們注意的是前面各節(jié)所敘述的植物的形體美和色彩美,以及嗅覺感知的芳香美,聽覺感知的聲音美等。除此之外,植物尚具有―種比較抽象的,但卻是極其賦予思想感情的美,即意境美。

植物的意境美的形成是比較復雜的,它與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各地的風俗習慣、文化教育水平、社會的歷史發(fā)展等有關,是多方面的因素相結合,其中包括植物本身的形態(tài)特征所體現(xiàn)出來的品性、主人的文化修養(yǎng)、人格審美觀念等,這些因素綜合的影響景觀的最終效果,使之成為景觀體系中最有生氣的,最能反映天地自然與園主內心世界的一種景境。以哲理為命脈的精美的文化環(huán)境,意在給人以無窮的聯(lián)想,達到“忘其美之所在,復又與美同在”的文化環(huán)境。因而在總體上,意是含蘊無盡,理趣橫生的。比如,承德避暑山莊有名的景點之一――“萬壑松風”,這里栽植了從片的松樹,當微風吹過,這些細長如針的葉子便會振動產生聲音,一叢一叢松海中,堅挺的葉子相互碰撞,猶如萬馬奔騰之勢。還有一些園林景點中常常會運用“竹徑通幽”、“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雅致的配置方式,將光影、聲響、姿態(tài)等綜合詩畫意境于一體,以白墻為背景、植物為畫景,再配以漏窗為畫框的意象,讓游人可以在亭臺樓閣中聽松濤、觀疏影等美景,這些都淋漓精致地表達了園林花卉的色、形、姿、香、韻及聲的美學特征所產生的意境。

追求植物意境美又是隱逸文化中,士人們求逸、求樂的表現(xiàn)。而城市之地面積有限,難以廣拓園地,只能在造園技巧上作藝術上的需要,要兼顧這兩個方面,就必須把文化的精華貫穿在植物景境配置的“意”中,重在突出文化意趣,從而達到以少勝多、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如下圖四川樂山竹溪文化公園,竹筒景墻、鏤空花窗、文人詩詞、下沉親水空間等手法結合于一體,盡顯文化韻味。

五 結語

第6篇:寫蘭花的詩句范文

我是網絡編輯,工作繁忙已成了定律,加班也是常有的事,一個星期能真正休息半天就很不錯了;作為家庭主婦,家務也得操心,對漸漸長大的孩子更要費功夫。

從前我總是緊張兮兮的,時間不夠用,壓力越來越大。丈夫看我疲憊不堪的樣子,也很憐惜我,盡量分擔家務,與我齊心合力撫育孩子,還經常建議我去戶外娛樂娛樂散散心。但這些對我好像沒有用處,繁瑣的事務總是處理不完,哪還有時間休閑娛樂?

直至3年前,我結識一位很有名望的心理咨詢師孫博士。他了解我的情況之后,建議我在辦公桌上養(yǎng)一盆花――那種適合于室內、比較容易打理、花期又比較長的盆花,給她澆澆水,不時看看她、聞聞她

“她是有靈性的,很快會成為你的好朋友,不久后,你再看看你的狀態(tài)?!睂O博士說。

也許女人是天生比較信奉專業(yè)人士,特別是有名望的專業(yè)人士,我聽從孫博士的話買來了一盆荷花薔薇養(yǎng)在了辦公桌上。

真沒想到,雖然我花了一些時間照料這盆荷花薔薇,但工作反而顯得沒從前那么緊張了,效率提高了不少,特別是從5月份起荷花薔薇開始開花,桃紅色的重瓣花朵簇生于梢頭,狀似荷花、色澤鮮艷、氣味芳香,養(yǎng)眼又養(yǎng)神,讓人精神振奮,真是“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這薔薇一直到9月份都開花,漫漫長夏,工作中有她陪伴,我不再感到煩悶燥熱。

盆花之樂樂無窮

盆景不愧是我國古老的園林藝術珍品,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有生命的雕塑。一盆花,開啟了我修身養(yǎng)性、美化生活之旅。

養(yǎng)了這盆薔薇花后,我漸漸對盆花栽培、花品鑒賞、名花趣史等知識有了濃厚的興趣,經常搜羅這方面的書籍資料閱讀,并不時抽時間去花卉藝園找花卉栽培師、園藝師討教盆栽、花品鑒賞藝術;辦公桌上,我后來又養(yǎng)了一盆石竹,在家中陽臺、窗前養(yǎng)了仙人掌、吊蘭、蘆薈等盆景,還弄來了花期較早、顏色鮮艷的黃薔薇、比較有特色的七姊妹、粉團薔薇、紅薔薇、黑薔薇、白薔薇等,在客廳大落地窗前搭建了一個幔簾型的花架,到了夏日,花繁葉茂,乳白、鵝黃、金黃、粉紅、大紅、紫黑等各色花簇齊放,在窗前營造出了“蜜葉翠帷重,濃花紅錦張”的景色。

關于花的學問真是永無止境,永遠能讓人耳目新奇;對花的了解越深,我越是發(fā)現(xiàn)這其中樂趣無窮。慢慢的,我不但成了花的好朋友,精力竟然也越來越旺盛,工作、家務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不再感到疲勞難以消除,性情也越來越柔和,郁悶煩惱越來越少。丈夫說我不再像個“怨婦”,氣質越來越優(yōu)雅,像一下子年輕了五六歲。

馬克思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擺脫疲憊和痛楚?!崩仙嵩谏⑽摹娥B(yǎng)花》中寫道:“我總是寫幾十個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寫一點,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huán)!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到一起,有益身心,勝于吃藥?!?/p>

我也逐漸體會到馬克思和老舍的心得。

花是能帶來美好心情的人類最親密的朋友,是大自然中的精靈,她凈化空氣,美化和改善自然環(huán)境,還消煩解悶、愉悅心情。人們在欣賞花卉的色、香、姿、韻的同時,陶冶了性情,獲得了美的享受,增進了健康。特別是許多花卉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服用后能治療疾病、改善體質、延緩衰老。

春季品花隨時隨地

在冬天,戶外活動往往只能是單位和家中的一線之間,天氣晴好的日子也只能看到寒山瘦水,不免有些單調;雖然學會了忙里偷閑讓自己可以隨時放松,但長久不與大自然中充滿生機的精靈接觸,到底少了幾分樂趣。

自從我與花兒成了親密的朋友,去公園、植物園、花卉園賞花成了我最來勁的嗜好。

辦公桌上和家里養(yǎng)的花兒也是我親密的朋友,但畢竟品種單調,而像我這樣的工薪階層,也養(yǎng)不起太名貴的花品,到一些專門的花園欣賞名花,理所當然就成了我給自己的最好獎賞。說來也奇怪,這樣的想法讓我再忙也能抽出時間來了。丈夫和孩子也因我喜歡上了鮮花,樂意與我一同品賞花的妙境。

后來,孫博士告訴我,這正是忙里偷閑的最佳境界。因為有了心態(tài)的改變,就有了行為的轉換,因為有了心靈的和應,就有了快樂的時光,于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工作生活就會井然有序又充滿樂趣。

我聽得似是而非,也就懶得去捉摸這其中的哲理,只管盡情享受自己忙里偷閑的生活,品味著生活的情趣。

春季正是品花賞花的最佳時節(jié)。無論是櫻花還是桃花,迎春花或者玉蘭,都在枝頭乍綠的時候蓬蓬勃勃地怒放。這就叫做春花爛漫。一枝枝、一簇簇、一片片,即使在忙碌得昏頭轉向時,能看上一眼戶外的花兒,心都會飛到三千英尺以外的藍天。

春天品花賞花大可不必受時空限制,或獨自一人、或攜家?guī)Э?,半日時光,就可游覽一處花園勝地或花卉藝苑。

在櫻花齊聚的地方,耀眼的櫻花如云似煙,春風掠過,花瓣隨風漫天飛舞;在桃花齊放的山坳,或白山桃,或粉山桃,或保桃、日月桃、緋桃、絳桃、人面桃、合歡二色桃,漫山遍野;而丁香花米白淡紫,晴天看花團錦簇,雨天就有了戴望舒的雨巷邂逅

花可開顏亦解語

花態(tài)如此美艷絕倫,勞累煩悶之際,或漫步公園花叢,或一瞥案幾盆景,那如鳥似蝶、如鐘似管、如杯似盞,形態(tài)各異、五彩繽紛的花朵怎能不令人精神振奮。

一種極致的美的沖擊,總讓人眼花繚亂。而細細品賞鮮花的色、香、姿、韻,絕不僅僅是美的誘惑。花香馥郁,花亦如人,觀之聞之似能解人苦樂。淡香仿佛在輕輕地訴說,濃香猶如在歡愉地歌唱,芳香恰似在喚起美好的回憶,幽香好像在安撫煩亂的思緒。千姿百態(tài),在和人們進行情感的交流。

“常在花間走,能活九十九?!辈饺牖ǖ氖澜纾ㄏ闱呷诵钠?,憂愁自然煙消云散;當人怒火難平之際,來到百花叢中,香氣襲人,也會令人心平氣和。

古人云:“用筆不靈看燕舞,行文無序賞花開?!鼻宕膶W家袁枚也有詩云:“幽蘭花里熏三日,只覺身輕欲上升。”這些詩句,都是品賞花卉養(yǎng)生的寫照。

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歷來就有“七情之病也,香花解”之說,而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香味分子經人的呼吸道黏膜吸收后,刺激了人體嗅覺細胞,進而影響大腦皮質的興奮作用或抑制活動,促使大腦中令人精神振奮的內啡呔分泌,調節(jié)全身新陳代謝,平衡神經功能,消除緊張、壓抑感、激發(fā)靈感。當芳香油的氣味和人鼻腔內的嗅覺細胞相接觸時,會通過嗅覺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使血脈調和,氣順意暢,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地調節(jié)了人的各種生理機能。

而心理學家指出,五彩繽紛的天然色彩,也能調節(jié)人的情緒,如紅色能促進人的食欲,綠色、白、藍色給人清爽、寧靜、肅穆之感,可穩(wěn)定情緒、消除焦慮、緩解視疲勞,紫色能使孕婦心情安定,紅、橙、黃色能使人產生溫暖的感覺。

在寧靜的花園里,人們也容易消除神經的緊張和視覺的疲勞,還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而改善機體的各種功能。例如,能使皮膚溫度降低1℃~2℃,脈搏平均每分鐘減少4~8次,呼吸放慢而均勻,血流減緩,心臟的負擔減輕,嗅覺、聽覺和思維活動的靈敏性也會得到增強。

奇花趣事解煩憂

一些奇花趣事,能讓人感覺新奇,一笑忘憂。

如國外一種名貴的花卉五色水仙花,呈藍、紫、白、黃、紅五色,并有濃郁的芳香味,開花期可達3周;又如花產于云南省僳族自治州的變色花,高達4米,花瓣有單、雙兩種,花蕊呈金黃色顆粒狀,開花時不斷地長出新花蕾讓人驚奇,更罕見的是早晨花開時為淡紅色,到了正午就變成了白色,下午3點鐘左右呈粉紅色,夜里9點為深紅色,深夜12點左右又變成玫瑰色,真可謂是“百變奇花”;而在南亞大森林里,生長著一種名叫“看林人”的花,花朵和莖葉內飽含著揮發(fā)性物質――極易起火的某種芳香油脂,當森林中空氣干燥灼熱時,它就會無火自燃,造成火災;非洲坦桑尼亞有一種木喜歡生長在荒山野嶺之中,花色彩奪目、香氣濃郁,不但博得人們喜歡,就是野生動物也常常立足欣賞,然而,此花具有強烈的催眠作用,人們只要用舌頭舔一下花瓣,馬上就會入睡,野生動物吃后,立即臥地而眠,即便著名的大塊頭犀牛,只要吃了此花瓣也不例外,昏倒在地呼呼大睡。

還有各地各種各樣的奇異花木能讓人耳目一新,如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潘格蘭格山上能預報火山噴發(fā)的時間的奇花,前蘇聯(lián)白令海峽海岸上一種能使周圍的白雪融化的“融雪杜鵑”,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嬌艷而令人畏懼的吃人植物叫日輪花,南美洲海拔四千米的安第斯高原荒涼的草地上百年一放、花穗高達10米的奇花,山東省嶗山縣太清宮三宮殿園內隆冬盛開的山茶花等。

所有奇異花卉,往往帶著一個故事、一段傳說或一個傳奇,光是看到一些圖文資料,就有了找機會“一飽眼?!钡臎_動,如果有幸觀賞到這樣的奇花,更能讓人心曠神怡,好奇心獲得極大滿足。

實際上,無論是品相皆高的名花,還是五彩繽紛的山花、野花,無論是隨處可見的平?;ɑ?,還是偏居一隅的奇異花木,都能帶來美好的感官享受,給人積極地心理暗示,怡情悅性。

第7篇:寫蘭花的詩句范文

我來北京參加文化部藝術司文藝評論人才學習班時,正逢中國文聯(lián)第十次文代會即第九屆作代會召開之即,朋友們以為我有此殊榮,讓我惶恐又不安。雖然我是寫作者,但我一向處江湖之遠,無甚成就,加上偏隅于散淡平庸久矣,怎敢有此之妄想。呵呵,我其實只是一個學生而已。

此次參加藝術司在文干院學習的評論學員共有37人,均是來自全國各省市的文化工作者,大多數(shù)都是高級職稱、單位骨干,還有主管單位業(yè)務的領導。我翻開此次的學習課程時間安排表,人的個天??!我隨之發(fā)出驚嘆。2016年11月27日――12月12日開班儀式后,上午下午晚上周末,白天上課聽講座,晚上觀摩戲劇,爾后穿插討論并寫作,要交作業(yè)的,幾乎沒有一天的休息時間。那天,我和同房的浙江姑娘――學明清戲劇史的博士生曉燕第一次走進教室時,已經有大多數(shù)學員坐在了那里,教室里異常安靜。我倆不由地倒退一步站在門一側,她悄聲問我:我們坐在哪里?嘿嘿,我這個人萬事不喜出頭的。我說:找個偏一點的地方,坐在最后面吧。哪知道,走進教室,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事情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么一回事,學校弄得像開報告會似的,半月形的教室座椅,每個座位的桌上,透明名片夾里紅紙黑字正反兩面寫著每個人的姓名,我的名字呃在第一排的正中央,正對著老師的講臺,曉燕坐在我后面。我們啞然失笑。我心想,這可真是到北京后接二連三的第三重欣喜哦!是不是意味著,此次學習雖然可以交往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友,但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同時我還必須老實做人,埋頭學知識。呵呵,老師盯著你啊,來不得半點馬虎!好在我這人其它優(yōu)點不突出,唯一值得表揚的就是好學,因為當學生永遠單純。

三人行必有吾師,何況是全國一流的學者教授大咖來授課,我更應該好好珍惜這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說實在地,我最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了,尤其是工作經年后,有了自己的人生閱歷與生活感悟,突然有了一段可以拋開日常繁瑣事務的時間,遠離喧囂,靜心地只做一件事,讀書學習思考,如此純粹而專一的生活,讓你有機會去親耳聆聽學者們傳授他畢生的學識與見聞,與智者對話,那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

給我們開課主講的第一位老師是浙江大學黃河清教授,他是留法后回國傳授藝術教學的導師,著書頗豐,對當代西方藝術有他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說他是毛粉,個人非常崇拜。他指出我們要破除對西方文化的崇拜,西方文化中心實際上就是種族文化中心,對西方文化的崇尚已經構成了“精神鴉片”。中華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多彩,我們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他說,不要簡單地說中國的就是傳統(tǒng),外國的就是創(chuàng)新,我們要說中國戲劇、中國建筑與外國戲劇、外國建筑二者的融合、創(chuàng)新。中央黨校的李媛媛教授是一個美女,她講授的是“文藝座談會講話解讀”,文藝與政治總是隔著一定距x的,真沒有想到,她竟然會講得如此生動淺顯易懂。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創(chuàng)作的核心,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占領了市場,就擁有了多少觀眾。她VS當下大家熟悉的電影電視片,我僅擷取其中一例,美國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和國產片《集結號》,這兩部影片的票房與影響都非常大,我們知道,美國在許多事情的處理上都不會以犧牲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而去拯救少數(shù)人利益這樣的事情,但《拯》片卻在文化價值取向上做到了宣傳的目的,國家是什么?國家就是保護每個人的權利!但是別忘卻了為救一個士兵而犧牲的其他人,他們是不是也是屬于國家的每個個體?顯然是模糊了這個概念?!都菲谧詈蟮奶幚砩蠀s讓價值轉向,觀后讓人心里糾結。她的話就像是一束亮光照進了幽深峽谷,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獲。傳媒資深人士徐漣老師,她是我國某知名報刊的副主編,美學博士,學養(yǎng)精深,主講“藝術評論有沒有標準”,她說,藝術的普世情懷指向精神世界的核心,而藝術核心價值最大的公約數(shù)是“真善美”。北大教授蔣一民,這個我們經常在他人口中聽到的著名學者,他來到文干院的講臺上講授了“歌劇美學與評論”,指出,中國歌劇要找到屬于自己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不能照搬外國的東西,如何才能洋為中用?要照著中國人的喜聞哀樂方式去表現(xiàn)中國人的情感,才能為中國人所接受??!

某雜志主編唐凌老師她跟我們分享了她自己的劇本創(chuàng)作與劇目搬上舞臺呈現(xiàn)的經驗體會,讓我們眾多從事不同職業(yè)的學員,窺見了平日不曾見到或平日雖見到卻不曾思考過的東西。評論的目的,是要給予文藝創(chuàng)作和文藝作品以準確的鑒診和正確的指導,她建議我們從事評論寫作者要與劇目創(chuàng)作者進行有意義地交流,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盡可能關注其領域當下潮流與發(fā)展趨勢。這是一次精神饕餮盛宴,給我們上課的老師還有許多,他們都是在藝術領域里重量級的著名學者教授,如周慶富、陳鵬、景小勇、苗培如、謝柏梁、黎繼德、劉禎、張萌等等。中戲戲文系主任謝教授著書頗豐,無論日常事物多么繁忙,每天筆耕不綴,現(xiàn)今他每年皆出書,每天寫幾首詩,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讓懶散的我,汗顏不已,心猶羨慕之!

為了更多地拓展我們的視野,負責此次培訓班的老師們甚至請來了78歲高齡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荀派繼承人孫毓敏會長,這個一生坎坷的藝術家卻是個樂觀的人,在課堂上她且講且歌,聲音還真是婉轉動聽,在精彩處,她會停下來,童心般地需要我們的掌聲。下課后,同學們紛紛與她合影留念。那天晚上,我把與她的合影發(fā)在微信朋友圈里,隨手寫下心中無盡的感概:

這個美麗高雅的知性女子

以奶奶般高齡端坐在講臺

歲月忽略了她年輪的步伐

穆桂英尚在高挑她的彎月眉

纖瘦玉手翹起蘭花指

聲音仍如黃鶯出谷 婉約繞梁

讓人驚嘆她那一瞬的如花貌美

縱然歷經坎坷迭加狂風驟雨

舞臺荀派小花旦 一生癡迷

在北京大興文干院的一間教室

我只是她生命中兩個半小時過客

無法穿越她絢燦的歲月

盡管坦誠寫在心間

在掌聲和鮮花的后花園

有些傷痛我們永遠不會知曉

就像歷史不會回到原點

笑顏卻定格在此一時刻

七十八歲的絕代風華

閑暇時我寫一點小文章,那只是娛樂自己,散淡人生。我來到另一座城市,最初也不過是逃離一種生活方式罷,不期想卻撬開了世界的另一角,緊張而忙碌的學習,讓我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青春年少歲月,更多地是反省我的人生與藝術觀。我知道,課堂上老師們的有些話已經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里,或許已經溶入血液中,必將影響到今后的生活走向。

堅韌不拔是一種品質,執(zhí)著追求更是一種精神。選擇平淡還是自強不息都在一念之間。如果注定此生要寫文字,那么平庸與?;劬褪悄氵@個人的符號。打鐵先要本身硬,矮子何以攙巨人?人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之樹才會常青。對于文藝創(chuàng)作和文藝評論來說,理論學養(yǎng)和思維思辨就是占取和彌合這種距離感的思想尺度與藝術材質,只有在歲月衍移中經過沉淀和過濾了現(xiàn)實的渾沌之后,即在明得失和知方略的高度自覺中不斷地提升和發(fā)展,其所熠射出來的才會是烈焰與光彩。

第8篇:寫蘭花的詩句范文

姜今的繪畫迄今可見者很多,筆者見到的最早作品是1952年的《白荷花》,畫面高35厘米,寬34厘米,左半部畫了兩朵白荷花,一正一背,相映成趣。從畫面的左下方向右邊中部,呈斜線畫了十幾片荷葉,水墨暈染,淡墨點就,濃墨勾筋,在用墨技巧上屬于“以濃破淡”,是繪畫中常見的破墨之法。畫面的右邊,一只鮮艷的蜻蜓正在荷葉上搔首弄姿,輕盈剔透,活潑可愛。畫面的左邊中部,有姜今題款:“五二年畫于武昌九龍井。”畫面的右下角,是姜今的落款。落款下方有朱文方印“姜今”。畫面的左上方,有另外一枚印章,為白文方印“今”。整幅作品造型飽滿、清新怡人、詩意盎然、賞心悅目,可以說代表了姜今在繪畫人生中畢生追求的審美境界。姜今曾經談道:“中國構圖學的形成,是從意境著眼,從全象來看一點,又從一點回到全局,始終貫穿著氣韻的內在核心。而且在形與神、氣與象、分與合、奇與正、疏與密、略與精、取與舍、虛與實等的關系上都是辯證的,它沒有走上極端的自然主義或形式主義的道路?!保ā懂嬀常褐袊嫎媹D研究》前言)仔細欣賞姜今的繪畫作品,早在20世紀50年代的作品中,就已經表現(xiàn)出相當準確的審美追求。類似的情況,在姜今后來的繪畫作品中屢見不鮮。比如他的《上海魯迅紀念館》(1961年),畫面高69厘米,寬46厘米,是對景寫生之作。前部近景的兩棵樹,絳色的樹干,濃墨揮寫的枝葉,一左一右分布在畫面上。這種構圖讓人想起魯迅的《秋夜》里寫的兩棵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畫家把魯迅故居的老房子安排在畫面的下部,白墻黛瓦,曲徑通幽,屋舍儼然。畫面的上部是大段的題跋,姜今寫道:“補天鑄劍,搏斗平生。魯迅先生居滬,虹口公園為其游息構思之地,今建館紀念。五八年余亦曾寄居留青小筑,常之館學習。深感先生確有鑄劍之雄才、補天之壯志,戰(zhàn)斗一生,令人敬仰。六一年秋,于夏口石松園。姜今畫此記之?!甭淇畹南路接袃擅队≌拢幻吨煳姆接 敖瘛?,一枚白文方印,印文漫漶??v觀姜今70年代之后的作品,這種兼工帶寫的小寫意作風似乎一直都沒有改變過。比如他的《吊鐘》(1976年)在發(fā)揮毛筆柔軟特點揮寫自如方面,顯然保持著其一貫的審美方式。從起筆到收筆,干脆利索的一起一伏,墨色和顏料在紙面留下各種痕跡,似乎可以從中感受到姜今繪畫過程中的那種隨意、隨心的瀟灑,也很輕易地從畫面上感受到源自內心深處的“小清新”似的快樂。姜今的繪畫作品不是在大山大水中營造宏觀整體的氣勢,他僅僅是借助于畫面的精致構圖、筆墨的輕松揮寫,就已經足以表達內心的豐富感情。特別是題款“可惜無聲,一九七六年吊鐘花開,姜今畫”,從中也可以感受到畫家姜今在美好的視覺造型欣賞過程中的更多期待,如果是在今天的“手機控”們的手上,恐怕不僅要將這件作品用視頻合成短片,而且還要給這些美好的繪畫作品配上悠揚典雅的背景音樂,以免畫家在表達審美情懷的時候有任何的遺憾。除了小寫意作風,姜今的繪畫作品里也有著特別濃郁的農家氛圍。比如他的《荔枝》(1975年),畫面高136厘米,寬34厘米,從畫面的底部騰空而上的荔枝樹干,在狹長的畫面上顯得格外高大挺拔。大簇的荔枝果實在畫面的左邊聚集,格外有一種審美的現(xiàn)場感受。對于生活在南方的觀眾而言,明顯知道畫家的這種構圖方式屬于藝術的二次創(chuàng)作。只要去過荔枝園的人都知道,荔枝樹并不是以高大挺拔為主要特點,尤其是農場栽種的荔枝樹,為了滿足產量的需求,必然是以樹干低矮粗壯、樹冠蓬勃豐滿、荔枝果實盈盛為其追求。在這個意義上,姜今畫面上的荔枝樹,顯然就是藝術家眼中沉淀、提煉和二次加工的荔枝樹。盡管姜今在畫面題跋中也寫道“七五年夏至荔鄉(xiāng)增城賞荔”而有所見、有所感、有所畫,顯然也是源于生活、表現(xiàn)生活,但讀者在對畫面的直觀感受中,還是可以體會到畫家筆下的“第二自然”既不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疏離,也不是畫家心目中的偏愛,而是以畫家的藝術加工營造了一番更為有趣的精神表現(xiàn)。睹畫思人,讀者也能從畫面上的農家氛圍獲得跟畫家同樣的積累?!氨阌X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掛綠凝香露,曉風醉江天”,如果說姜今畫面上的小寫意作風體現(xiàn)了畫家的詩人情懷,那么在他的農家氛圍的作品中則體現(xiàn)了畫家對生活的熱愛。也正是從70年代開始,姜今的繪畫風格開始兼顧大寫意,比如他的《白荷花》(1978年)在大筆揮寫的過程中有著顯然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內涵。姜今在畫面的安排上,把畫面的主要空間用于荷葉的渲染,只是在畫面右上方有勾勒的荷花。碩大的荷葉造成的視覺沖擊力與濃墨畫的花莖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個前提下,白荷花的花并不是畫面的主體內容。對荷葉的表現(xiàn),那種風檣陣馬的藝術體驗,完全不同于1952年的《白荷花》。畫這件作品的時候,畫家已經55歲,似乎希望在作品里開始有所突破,有點想打破曾經一貫堅持的那種小寫意,在大起大落的瀟灑中尋求更多的表現(xiàn)空間。兩件作品對比,也可以發(fā)現(xiàn)前者是精心專注,后者則是自由奔放。畫家在早年曾經有所醞釀的豐富情感,在這個時候得到更為自由的舒展。但這個時候的作品,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也還是比較內斂的。具體表現(xiàn)在:(1)荷葉的色彩處理和明暗處理,顯然帶有中庸的成分。中而求其平和,庸而求其典雅。畫家并沒有采用張揚跋扈的盡歡方式,即便是在不拘小節(jié)的過程中,也還是放中有收、揚中有抑。(2)反復皴擦的筆墨,也還是能見到畫家的精心之處。盡管這件作品朝著“大寫意”的“大”方向邁出了很大的一步,但也只是“大”,還不是“潑”。在筆墨關系的處理上,筆還是主角,筆對墨的引領和統(tǒng)籌作用還處于主導地位。畫家在一筆一筆的自由表達中,還是很講究筆痕對各種造型的決定意義。跟潑墨、潑彩的那種先潑完了再收拾的做法,還是完全不一樣。由此也可以看到姜今的繪畫,即便是在解衣般礴的時候,那種骨子里的矜持,也還是有著決定力量。

姜今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的作品,以毫無懸念的方式延續(xù)著他一貫的風格?!讹L荷》(1982年)又是荷花,并且又是把花放在畫面的右上角。但整幅作品的面貌又回到了姜今本來的路子上了。貫穿在畫面中的主體形象是荷葉,呈反S形排列,下半部用濃墨破淡墨,上半部用淡墨破濃墨,在精神氣質上向1952年的那件《白荷花》回歸,并跟1978年的《白荷花》顯然拉開了距離。這種情況表明,姜今在尋找自己的繪畫藝術之路的時候,一方面是不斷探索各種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一直都在尋求適合自己的路數(shù)。如果把他的作品做一個縱列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姜今的繪畫顯然是介于大寫意和小寫意之間,在骨子里還是小寫意的。誠然,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不少類似1978年的《白荷花》那樣充滿大寫意精神的畫面,但是在總體意義上追求的精神狀態(tài),還是以小寫意為主。換而言之,姜今的繪畫內涵還是以典雅為主線,即便他也曾經追求張揚不羈的大寫意,但在一番對比、考究之后,他的繪畫經驗還是重新回到曾經最熟悉、最適合自己的領域之中。再有一點是,不同于那些喜歡標新立異的畫家,在姜今的繪畫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的風格變化,還是相對穩(wěn)定的。也就是說,他從一開始就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感,并且能夠在多年之間恪守屬于自己的東西。能做到這一點,其實也很難??赡芤驗榻竦纳瞽h(huán)境早年受到藝術市場的沖擊比較小,后來在藝術市場放開之后,已經進入年齡和心態(tài)穩(wěn)定期的姜今,不自覺地選擇了堅守自己的世界。從藝術創(chuàng)作的立場上來說,這種發(fā)展軌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喜歡不斷變換花樣的藝術家,對藝術史的貢獻是公認的。風格相對穩(wěn)定的畫家,對藝術史的貢獻也值得關注。姜今的藝術道路,歸類于后者。在對藝術家的研究和界定中,一般的觀點都會認為,藝術家的成長有一個漸進和變化過程,隨著時間軸的移動,會產生豐富多樣的變化。并且一般的觀點也往往把這種變化性作為藝術史上繞不過去的褒義詞,放之四海而皆準地用在每一位藝術家的身上。似乎不談變化就沒有創(chuàng)新,不談創(chuàng)新就不能體現(xiàn)出藝術史的演進。但姜今確實可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特例,他的繪畫作品從早期到后期,至少在精神氣質上始終保持著典雅的主體意蘊。他不是為市場而畫畫,或者更進一步說甚至不是為畫畫而畫畫。所謂的畫畫,對他來說可能就是表現(xiàn)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掘自我的一種方式。并且饒有趣味的是,通過他的繪畫作品看到的他的“自我”在很多年之間沒有太多的變化,是一種很穩(wěn)定的狀態(tài)?!恫粩M畫牡丹》(又名《荔枝圖》,1986年)是姜今的又一件荔枝題材的作品,畫面給人的第一感覺仍然是清新可人,荔枝的枝葉和果實僅占畫面的一小半空間,其余的空間留給題跋。姜今在題跋中寫道:“不擬畫牡丹,忖思描蘭蕙。忽聞荔枝香,忘卻胭脂貴。民間疾苦聲,馬蹄催人淚。滿紙色斑斑,花為今口誨。予曾游荔鄉(xiāng)增城,親嘗掛綠,名為貴品,然入畫均不得其神。何故?頗有愁滋味。八六年夏,姜今畫并題,客居羊城珠江南岸廿三年矣?!边@件《不擬畫牡丹》(1986年)與《荔枝》(1975年)相比,都在畫面的題跋上提到了荔枝,都提到了畫家在廣東增城品嘗“掛綠”荔枝的經歷,都試圖把荔枝名品“掛綠”搬到畫面上,畫家本人對于藝術的再創(chuàng)作都表現(xiàn)出意猶未盡的心態(tài)。從畫面和題跋來看,至少表現(xiàn)出姜今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這幾個特點:(1)以小寫意的繪畫風格表達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姜今的繪畫作品不是從畫冊中來,不是僅僅從古人中來,不是為了表現(xiàn)某種繪畫的視覺樣式,而完全是來自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并且這種感受對于畫家本人而言,是原汁原味的本真狀態(tài)。畫面上看到的,不管畫家本人認為盡興與否,那種撲面而來的小清新情調與小寫意緊密結合在一起。讀者從畫面上看到的其實就是畫家本人最真實的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內容。(2)筆墨技巧的變化,是跟畫面描繪的具體內容結合在一起的。姜今的繪畫中沒有那種炫技的傾向,即便是在表現(xiàn)比較復雜的繪畫技巧的時候,一筆下去,再一筆下去,也都是帶著樸實的情感,踏踏實實地落筆。姜今并不是刻意地為了技巧而去展示技巧,他在繪畫中使用和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筆墨技巧,都是來自畫面客觀物象的需要,濃墨破淡墨、淡墨破濃墨的破墨技巧,墨色與其他色彩的比例構成關系,墨色與水色的相互映襯,畫面的色調與層次感在表現(xiàn)繪畫情緒和營造空間氛圍過程中的積極引導作用等,都反映出畫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思維特點和性格取向。(3)姜今的繪畫多取材于生活所見,是他的現(xiàn)實生活中身邊的或者是曾經經歷過的若干場景。姜今在繪畫過程中追求的不是把這些場景復制下來,而是通過藝術思維加工提煉,變成更高層次的藝術內容。姜今多次畫荔枝,多次提到荔枝中的“掛綠”品種,多次表達了他希望通過繪畫作品把對“掛綠”的美味感受挪移到繪畫中變成視覺體驗的嘗試。盡管姜今多次談到這種嘗試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做這種嘗試的過程中,姜今已經用他的繪畫實踐活動給后人提供了一個研究藝術發(fā)展歷史的話題,那就是畫家心中永遠保留著的那塊圣地究竟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在時間軸的意義上引申的另外一個話題是:永遠究竟有多遠?姜今在繪畫作品中的這種認真態(tài)度,時常通過題跋文字體現(xiàn)出來。他的《藤花開放長城外》(2001年),畫面高136厘米,寬34厘米,畫的是紫藤花開的喜慶場面。在題跋中,姜今寫道:“藤花開放長城外,荒漠沙丘變油田。故園千年莊夢醒,春風已度玉門關。歲首2001年紫藤花開,姜今畫于廣州?!痹诋嬅娴淖筮?,紫藤深處,姜今又有一段題跋——“題句應為變綠田”,就是對前文題跋中“荒漠沙丘變油田”的更正??梢姰嫾以陬}跋完成之后,或者是被讀者發(fā)現(xiàn)詩句有疑問,或者是畫家自己發(fā)現(xiàn)題跋中的錯別字,所以趕緊在旁邊小字注解,不是“變油田”,而是“變綠田”。

姜今的繪畫題材變化多樣,在他的畫面上可以見到荷花、荔枝,紫藤。此外還可以見到棕櫚樹、牽?;?、松、竹、梅花、蘭花、、霸王花、蝴蝶蘭、牡丹、吊鐘、葡萄、板栗、木瓜、絲瓜、南瓜、芭蕉、八哥、白頭鳥、鷹、鶴、鷺、雉、小魚、金魚、蜻蜓、蜜蜂、蝴蝶等多種題材。這些繪畫物象,分別散見于姜今的《吊鐘》(1976年)、《梅石八哥》(1982年)、《瀟瀟靜聽窗前竹》(1984年)、《快雪晴梅》(1989年)、《雄視圖》(1990年)、《八哥葡萄圖》(1990年)、《滿山紅葉醉不醒》(1991年)、《松雉圖》(1991年)、《莊周夢蝶》(1999年)、《霸王花》(2000年)、《牡丹》(2000年)、《蕉紅》(2000年)、《東坡畫朱竹》(2000年)、《醉花陰》(2000年)、《農家樂》(2000年)、《萬壽松》(2001年)、《金盤托玉》(2002年)、《明目以察秋毫》(2003年)、《牽?;ā罚?004年)、《朱鷺》(2004年)、《白頭鳥牡丹》(2005年)、《葡萄》(2005年)、《金栗園》(年代不詳)、《靈鷲》(年代不詳)、《芙蓉小魚》(年代不詳)、《八哥》(年代不詳)、《蘭花》(年代不詳)、《蝴蝶蘭》(年代不詳)、《金魚》(年代不詳)、《木瓜》(年代不詳)、《牡丹蜜蜂》(年代不詳)、《鶴》(年代不詳)、《綠葡萄》(年代不詳)、《棕櫚》(年代不詳)、《睡八哥》(年代不詳)。上述這些作品,以有年代可考的而言,縱跨了畫家從53歲到82歲的階段。由此可以知道,姜今作為畫家的藝術生活,在他的晚年一直都是跟花、草、鳥、魚為伴,借助各種美好的形象,以表達自己對藝術世界的真實追求。姜今的繪畫題材不拘一格,還體現(xiàn)在他的山水風景畫作品中。姜今并不是只專注于花鳥魚蟲,他還通過“行萬里路”的方式,用畫筆記錄了他所見到的山山水水。比如他的作品《華山幽谷》(1983年),畫面高96厘米,寬34厘米,描繪的是華山風景。畫面底部坡石有松數(shù)株,沿著畫面往上,從右中到左上,弧線形的山勢蜿蜒而起,體現(xiàn)了華山的險峻。如果說姜今的花鳥畫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明清花鳥畫的清新怡人,那么他的山水畫則上溯到更遠的宋元山水。其中既有北宋山水畫的大山堂堂、大水泱泱的氣勢,又有南宋山水畫一角半邊的趣味,還有元人山水畫的不落窠臼的清奇氣象。尤其是在畫面上妥善使用的點子皴,在點醒畫面的過程中,又傳遞出不同于其他畫家的靈性所在。從這個意義上看,姜今的山水畫造詣并不亞于他的花鳥畫,如果說他的花鳥畫是在描繪身邊的生活,那么在他的山水畫作品中可以看到更多的源自傳統(tǒng)繪畫的文脈和精神。姜今在畫面題跋中寫道:“華山山谷游人醉,一曲松風天上來。憶六年前登華山情景,一九八三年夏仲,姜今畫并題于廣州?!苯竦娜A山題材作品,還有1993年創(chuàng)作的《華山麓》、2000年創(chuàng)作的《華山》等?!度A山麓》(1993年)畫面高92厘米,寬62厘米,在構圖方式上顯然直接取法南宋山水畫的一貫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姜今在花鳥畫作品中的那種清新格調,在他的山水畫作品中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不管是疏密對比關系的反差,還是粗重的筆墨線條的運用,都更為明顯地表現(xiàn)出源自大自然的雄強氣派。這種雄強的作風,令人也想起姜今早年求學于杭州國立藝術??茖W校時的老師潘天壽。姜今在題跋中寫道:“雄姿英發(fā)。七八年春,杜鵑花盛開,首口寫華山,姜今于廣州珠江南岸留青小筑?!薄皵M頤翁法,癸酉,今又記?!睆慕竦念}跋判斷,他的這件作品,顯然跟潘天壽的四邊四角上做文章的藝術追求一脈相承。頤翁,指的就是潘天壽。潘天壽的雄強作風、強其骨的審美追求,在姜今的山水畫中得到了傳承和發(fā)揚。姜今的畫面,即便是在感情最濃烈的時候,色彩語言也有一定的節(jié)制。比如《愛晚亭紅葉圖》(1993年),畫面高91厘米,寬66厘米,描繪的是岳麓山愛晚亭的秋天景色。在畫面上最引人注目的紅色楓葉,不管是色彩的濃艷程度,還是在畫面上占據(jù)的物理空間,都保持著姜今一貫的矜持。類似這樣的紅色,讓人想起李可染的《萬山紅遍》那種把整幅畫面染成紅色的極致。

姜今的做法則是進三退二,盡管達不到像李可染的那種極致審美,但是在精致、俊秀、剔透玲瓏等方面,傳遞出屬于姜今特有的氣質。雄壯,但不霸道;清新,但不軟弱。姜今在畫面題跋中寫道:“岳麓臨江近,漸聞讀書聲。白云驚艷句,紅葉醉晚晴?!鳖愃频那闆r,在姜今的另外一件岳麓山題材的山水畫《岳麓淡秋》(1986年)中也有表現(xiàn)。姜今用筆直瘦硬的線條勾勒山體,凸顯山勢的雄壯。但很快又在畫面上用濃墨的暈染和淺絳色、土黃色裝點畫面,在剛勁的氛圍中加入了溫情的調和。姜今可謂到一處、畫一處,他的繪畫作品就是“行萬里路”的視覺日記。他曾經到過三峽、揚州、成都、深圳、錢塘江、肇慶鼎湖山等,他把對這些作品的感受融會在作品里,在抒發(fā)自我情感的時候,也跟讀者獲得互相對話和共鳴。他的這些作品包括《瞿塘峽之秋》(1981年)、《西風過后夕陽醉》(1990年)、《郁郁蔥蔥》(1991年)、《滿山紅葉醉不醒》(1991年)、《煙花三月下?lián)P州》(1991年)、《江山鐵鑄》(1992年)、《杜甫草堂》(1993年)、《深圳小梅沙》(1992年)、《秀麗山河寫不盡》(1998年)、《憶放鶴亭》(1998年)、《錢塘江觀潮》(1999年)、《古堡盤溪》(2000年)、《陽溯山水甲桂林》(2000年)、《鼎湖飛瀑》(2001年)、《北望中原氣如山》(2003年)等。姜今在師承關系上,很多地方吸收借鑒了潘天壽乃至宋元諸家的作風,但骨子里的最深刻的東西,其實是姜今自己的氣脈。那種不急躁、不張揚的雅致,構成了姜今繪畫藝術的審美話題。四姜今具有多方面的才干,1982年出版的《畫境:中國山水畫構圖研究》(湖南美術出版社)是他在繪畫藝術研究方面的扛鼎之作。姜今在該書的開篇借用了《石濤畫語錄》的“境界章”而談到“必須意匠經營,可達畫境”,“開合分破,存想分疆,使構圖達到畫的意境,為石濤將構圖歸入于境界章之真諦”。姜今從“中國構圖學原理”“民族形式的構圖”“構圖法則”“中國古畫構圖分析”“論中國畫構圖的特點”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值得注意的有這樣幾個方面:第一,姜今按照歷史發(fā)展的時間坐標,把中國構圖學原理分為6個部分,分別探討晚周帛畫和西漢彩畫的構圖與變象、東晉顧愷之的構圖與情勢、南齊謝赫六法論的構圖與氣韻、南朝姚最和唐代張彥遠的構圖與總綱、五代荊浩和宋代郭熙的構圖與法式、明代唐志契和清代石濤的構圖存想與分疆。姜今認為,中國構圖學形成的因素是以形傳神、以意立象,并把哲學、文學和繪畫三者結合在一起。姜今談道:“中國構圖學,它不只是繪畫自身發(fā)展的產物,它有深厚的哲學基礎、文學基礎,它始終是在和自然主義、形式主義作斗爭的道路上發(fā)展起來的,而且反自然主義非常徹底,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深度上,它與文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也是中國畫不偏向形式主義的最根本的原因?!钡诙?,姜今把“民族形式的構圖”概括為5個方面,分別是“文字藝術”“畫面比例”“空白處理”“散點透視”“裝飾色彩”。

文字藝術在平衡、連續(xù)、點醒、襯托、虛實、呼應筆致、裝飾等立場上產生文字結構的美,文字的抽象思維形式對于繪畫構圖的啟發(fā)意義,連同畫面的題跋一起促進中國繪畫構圖學的發(fā)展。在畫面的比例方面,姜今把中國繪畫作品分為立軸、長卷、冊頁、團扇等四種類型,分門別類地加以分析和闡述。姜今強調畫面的空白具有重要意義,認為“空白”是中國畫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一個表現(xiàn)方法,讓一個大的空間獲得了主題活動自由的余地??瞻资菬o形的,也是有形的。姜今認為散點透視打破了時間、地點、人物相互統(tǒng)一的“三一律”,是中國畫構圖的魅力所在。散點透視對于表現(xiàn)者和欣賞者來說,都是非常自由的。它可以隨著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它可以達到一幅畫遠看大勢、近看細節(jié),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提供了繪畫藝術的多樣性。姜今認為中國繪畫的顏色是裝飾性的,并且自成體系。姜今引用古詩詞名句來闡述色彩語言的內涵,比如“綠肥紅瘦”“西風驚綠”等。第三,姜今在研究構圖法則的時候,認為新的構圖學把美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把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起來。姜今提出構圖八法是“矛盾統(tǒng)一”“內外關聯(lián)”“主次分明”“細節(jié)典型”“調和對比”“差距平衡”“動靜互襯”“虛實相生”。姜今認為中國繪畫傳統(tǒng)喜歡情節(jié)性的繪畫,喜歡浪漫抒情的故事,喜歡將理想和現(xiàn)實結合起來,這些特點反映在構圖上就是意、理、趣、勢、滿、變等特點。在這個基礎上,姜今總結中國繪畫的格局技巧是“畫面分割”“取勢導向”“支點結構”“凝聚疏曠”“化入切出”“險峻跌蕩”“微差出竅”“變象達意”等。第四,姜今認為中國繪畫構圖學的理論價值在于其實踐性。姜今結合中國古代繪畫名作《洛神賦》圖卷、《韓熙載夜宴圖》和《清明上河圖》加以具體分析,認為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的情勢構圖打破了環(huán)境和空間的限制,讓靜止的空間藝術獲得了時間的生命力,以浪漫的神話形式結構,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用豐富的想象力安排各個場景,做到了形與情的合一?!俄n熙載夜宴圖》的空間突破了構圖,把畫面的主人公韓熙載作為各種關系的焦點,把復雜的夜宴理出了一條線索,有節(jié)奏,有段落,有層次,隔而不斷,斷中有連,別開生面地打破了空間的局限,聽樂、觀舞、休息、清吹、送別等段落,把畫面中的太常博士陳致雍、門生舒雅、紫薇朱銑、狀元郎粲、名僧德明、教坊副使李家明及其妹妹、歌姬王屋山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12個人物,9個視線方向是一致的。構圖方向的統(tǒng)一和變化,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矛盾,在中國人物畫中獨樹一幟?!肚迕魃虾訄D》屬于散點構圖,巨大的橫看畫卷,從遠遠的郊外開始,一直到熱鬧的街道。畫中550多人,分布在長河兩岸,楊柳成行。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