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家校合作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校合作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家校合作的概念

第1篇: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教育管理;家校合作;學校教育;家庭教育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強調教育的文化內涵,強調學校教育的開放,將學校、家長和其他社會力量看作是促進人的發(fā)展和提高社區(qū)生活質量的共同因素,并特別強調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合作。各國學者普遍認為,教育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它必須依靠社會的各種力量,尤其是增強家長與學校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推動社會的進步。家庭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引起全世界范圍的關注,家庭和學校的合作成為當今學校教育改革研究的一個熱點課題。

有關“家庭和學校合作”的涵義至今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英語中“家校合作”的表述有“parental involvement”(家長參與)、“parental participation”(家長參與決策)、“home-school cooperation”(家校合作)、“parent-school collaboration”(家長―教師配合)等[1]。

我國學者馬忠虎認為,家校合作實質上是聯合了對學生最具影響的兩個社會機構──家庭和學校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教育。這一觀點,強調了家庭和學校在教育中的平等地位和作用,改變了我們教育界以往一直認為家庭教育從屬于學校教育的看法,平衡了家校之間的關系,有利于調動家庭對其子女教育的積極性,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2]。

一、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重要意義

1.從管理學的角度看。

家校合作有助于提高家長在學校管理中的責任感,激發(fā)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監(jiān)督,從而使學校教育更加科學合理。管理學責權統(tǒng)一的原則表明,在管理活動中責任與權力是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因此,學校管理過程中有關各項決策、措施的制定有家長的參與,就會增強家長在學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他們最了解學生的成長經歷和興趣愛好,家長參與管理,可以促使學校教育更加科學合理。

2.從協(xié)同學的角度看。

家校合作是教育系統(tǒng)內各子系統(tǒng)之間協(xié)同效應的表現。教育這一社會現象在實現其社會功能和個體功能的過程中,需要其系統(tǒng)內各子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協(xié)調。家校合作正是教育系統(tǒng)內各子系統(tǒng)之間協(xié)同效應的表現之一,它使學校、家庭、社會各系統(tǒng)之間形成協(xié)同效應。

3.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

學校教育是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形式的,師生間不可能產生很多一對一教育的機會。而家庭成員間的接觸是面對面的,成員之間互動的頻率很高,而且主要是通過非正式的形式相互影響,家庭群體關系在時間上持續(xù)最久,父母通過情感方式對子女的影響在其效果上非常有利。這些優(yōu)點是無法比擬的,因此,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

4.家庭教育離不開學校教育的指導。

由于多數家長不是教育方面的專家,缺乏教育理論的指導,缺乏對學生心理特點的研究,往往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會出現偏差,突出表現在由于溺愛而放縱,或者由于嚴厲而苛責。因此,家庭教育需要學校教育的指導,二者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我們雖然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家校合作的探索方面仍顯薄弱,特別是家庭與學校的科學互動、溝通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因此,從影響家校溝通的因素進行分析,并就這些因素結合我國實際國情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顯然是有意義的。

二、影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的因素

1.不愿作為的因素。

學校在家校合作過程中一般處于優(yōu)勢和主導地位,大多數合作也往往由于他們的不愿作為而中斷。學校方面持有的消極態(tài)度和浮于表面的溝通形式強烈表達了校方不愿與家長合作的情緒。校方可能宣稱他們歡迎父母的參與,而實際上他們又認為父母在學校中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從而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父母的觀點和反饋是僅供參考。教師不愿合作是因為存在意識上的抵觸情緒,這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情況:自信型教師認為自己對學生的教育最有發(fā)言權,家長的參與只會給教師添加無謂的麻煩,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多持這種觀點;自卑型教師多是新教師或年輕教師,他們在與家長討論教育問題時常常感到經驗不足,特別是遇到一些擁有高學歷或豐富閱歷的家長時,他們會感到極不自在;中立型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傾向,他們認為家長沒有必要介入學校事務,當家長參與學校的日常運作和決策時,他們會產生職業(yè)權威受到某種威脅的恐懼感,進而防備家長真正參與學校教育[3]。

2.不能作為的因素。

從學校方面看,教師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和不相稱的教師待遇使很多教師無暇顧及真正意義上的家校合作,僅僅是做做表面文章,應付上級檢查和監(jiān)督。從家長方面看,一個家庭的文化背景、經濟收入及家庭結構等都會影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行為。在家校合作過程中,處于社會不同階層的家長在行為上表現出比較大的差異。美國最新一項研究以家長網絡(社會資本的核心概念)為著眼點,分析了不同階層的家長網絡對孩子接受學校教育的影響,其結果就是“強勢群體往往能夠憑借自身的權力和資源優(yōu)勢,優(yōu)先獲得與使用某些有限資源,并且憑借階層內的強大關聯的制約來保證資源在群體內的優(yōu)先流通?!保?]弱勢(貧困)群體卻因為無法通過有效的關系網絡獲取機會與資源,從而總是處于不利境地。換言之,弱勢群體的學生家長無法并且無力參與學校教育。

三、對促進家校合作的思考

1.建立相關政策法規(guī)。

目前,因沒有相應的政策法規(guī),也沒有具體的人員負責,使家校合作多停留在淺層次,無法深入開展。筆者認為,可借鑒國外家校合作的一些經驗,如英法德等國都把家校合作作為教改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很多國家有專門負責溝通、聯系的人員和機構。我們對學校、家庭指導力度不夠,同時對家校合作制度也缺乏相應的考評、制約機制,可以說有關家校合作的政策幾乎沒有。因此,盡快建立相應法規(guī),顯得十分迫切。

2.拓展溝通方式和渠道。

成功的合作,需要學校和家長的溝通,溝通是合作的基礎。家庭和學校為了實現共同的教育目標,彼此了解,通過語言等多種媒介而進行信息傳遞、思想交流的過程就是溝通。我們家校溝通方式多是通過成績單、家長聯系本等來傳遞信息,很少采用人際間的交流(如家訪、校訪、協(xié)助課內外教學活動等)。家長會可謂是我們最常見的家校合作形式,但實際上成為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在家長會上多講學生的問題,很少與家長協(xié)商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拓展家校溝通的方式和渠道就成了當務之急。校方應該運用多種溝通方式(如打電話、發(fā)短信、發(fā)電子郵件等)與家長取得聯系。

3.轉變雙方的觀念。

校方和家長應樹立新型合作觀念:家長可以以一個學習者和支持者的態(tài)度參與學校活動,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家長可以聘為學校活動的志愿者,甚至家長可以以適當的形式參與學校管理和決策。在教育活動中,家庭和學校是相互支持、共同協(xié)作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從屬于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也并不是處于主導地位,家庭和學校在教育中是平等的。當家校合作的觀念深入到家庭和學校內部后,家校合作的作用才可能真正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 馬忠虎.家長參與學校教育[J].外國中小學教育,1996(6):23-24.

[2] 馬忠虎.基礎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155-156.

[3] 彭茜、郭凱.家校合作的障礙及其應對[J].教育科學,2001(1):35-36.

第2篇: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 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成效;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6)13-0030-08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高等教育展現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勢頭。當前,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高等教育體系,為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面對經濟和產業(yè)結構調整升級加快步伐,社會文化建設不斷推進特別是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高等教育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人才培養(yǎng)的同質化傾向嚴重,畢業(yè)生就業(yè)難和就業(yè)質量低的問題仍未有效緩解,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養(yǎng)結構和質量尚未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yè)升級的要求。面對這樣的時代形勢,高校必須深化改革,建立起適應新形勢需要的應用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機制及教學模式,通過加大與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加強教學過程的職業(yè)化和實踐性,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之路。高校通過與企業(yè)的有效合作,在技術、人才、師資、信息等方面進行優(yōu)勢資源互補,是改善高等教育整體教學資源與加大技術管理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

近幾年來,政府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和企業(yè)發(fā)展模式表現出極大關注與支持。校企合作作為技術創(chuàng)新的重要突破口,被提到了新的戰(zhàn)略高度,成為當前我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要舉措。但是,當前我國高校與企業(yè)在合作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和困難,如校企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尚待提高,缺乏科學有效的合作模式及制度保障,雙方的合作力度不夠、合作持續(xù)能力低、難以建立真正的“雙贏”合作形式等,與德、美、英、日等國差距還很大。郭斌(2012)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有7.6%的被調查者認為在大學―企業(yè)的合作過程中,雙方實現了合作目標,取得了明顯的合作效果,成效顯著;28.8%的人認為有一定效果,但合作成效不明顯;約25%的被調查者認為校企合作沒有什么效果;甚至有10.6%的人認為校企合作不僅不能帶來雙方效益的提高,反而可能有負面效果;另有27.3%選擇了不清楚[1]。

據此,“如何促進高校校企合作、提高其合作的有效性”為本文研究的出發(fā)點,通過分析影響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因素出發(fā),構建出影響因素的概念模型,進而借助問卷調查進行實證研究,探討其中的關鍵影響因子及其對合作成效的影響強弱程度,以期能夠在理論與實證分析的基礎上,立足于現實需求,為高校校企合作的有效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政策建議。

二、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合作動力

企業(yè)參加校企合作的動力根源于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本質上是由于利益的驅動,而高校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通過校企合作獲得研究支撐資源,包括企業(yè)豐富的技術資源和實驗設備以及產品生產經驗。企業(yè)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驅動,與高校開展合作,高校通過合作可以獲得一定的研究經費,提高其設備和實驗條件,達到提高學生技能的目的,因此,這成為高校參與校企合作的重要動力。第二,通過校企合作提升高校的社會影響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就業(yè)。通過合作的開展,讓學生深入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培養(yǎng)他們的工作責任感、鍛煉其專業(yè)技能與協(xié)作精神,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增強其就業(yè)能力,為提高學校影響力打下基礎。第三,通過校企合作能夠對政府的政策進行及時反饋。政府相關政策制定是高校參與校企合作的重要誘因,高校通過校企合作,也能夠對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稅收等宏觀調控手段產生反饋作用。

(二)合作關系

由于校企合作雙方認識上的差別,容易引發(fā)在校企合作上大量存在著供給與需求的錯位問題,最終導致校企合作有效性和績效的下降。一般而言,企業(yè)具有比較明顯的市場導向傾向,對合作成果的商業(yè)價值更為注重,而相比之下,高校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則更關注人才的技能培養(yǎng)和知識的產出結果,這種組織文化或者說價值觀念上的差異被認為將會對校企合作行為產生影響。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學校與企業(yè)在價值觀念上的沖突問題,實現兩個組織的對接與協(xié)同,是推動校企合作績效提升的關鍵所在。

(三)溝通機制

校企合作包括人才培養(yǎng)、技術創(chuàng)新、資金投入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要保障其正常建立和運行,需要建立和完善組織管理協(xié)調機構和溝通機制,建立相應的負責溝通聯絡的組織機構,以有效的溝通來推動校企合作項目的落實。校企合作的成效與溝通渠道和信息傳遞休戚相關。校企合作作為高校提升其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其信息溝通與合作聯絡渠道不暢成了制約校企合作發(fā)展的嚴重障礙,許多研究者提出了校企合作中的溝通與聯絡障礙問題。R.E.Lopea-Martinez等通過對墨西哥的一個案例進行實證研究顯示,良好的溝通渠道與方式對校企合作行為有積極影響[2]。因此,除了在高校與企業(yè)之間設立溝通機構之外,還要完善溝通機制,并在機構中設立若干工作組,具體組織高校與企業(yè)雙方參與合作項目的策劃研究,處理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四)外部環(huán)境

研究表明,校企合作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主要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校企合作雙方都有很強的動機去尋找和達成交易成本最低的合作方式,而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將會直接或間接改變交易成本的結構,從而對校企合作參與者的行為產生影響。政府部門除了可以在政策上引導校企合作,還可以從資金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方面對校企合作進行直接推動和支持。柳卸林基于大量的數據處理得出,政府科技投入水平,科技投入產出的效率、區(qū)域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對校企合作聯盟的效果有顯著影響[3]。張經強(2006)等人認為,“政府應該完善政策法規(guī),制定撫惠政策,促進校企合作協(xié)調發(fā)展,著力構建有利于校企結合的大環(huán)境”[4]。

(五)合作行為

Adam D(2006)認為校企合作中,企業(yè)要對合作給予從上到下的支持,減少合作中的不便[5]。趙杭麗、鳳進認為不同企業(yè)的合作目的、資源投入對校企合作成效有不同程度的影響[6]。Veugelers認為,校企的整體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對高校參與校企合作有顯著正向影響[7]。在校企合作行為中主要包括雙方領導對校企合作的重視程度、參與合作的主動和積極性兩個方面。高層領導作為組織的管理者與決策者,對組織內資源的利用具有重要影響和決定性作用。同時,學校和企業(yè)雙方都積極參與到校企合作過程中,加強合作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合作共識與認同感,也是提高合作成效的重要途徑。

(六)合作模式

除了合作動力、合作關系、溝通機制和外部環(huán)境等因素外,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對合作成效產生差異化影響。一般來說,采用不同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校在資源、動力、關系以及溝通、合作積極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高校校企合作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尋求有利于合作各方發(fā)揮其優(yōu)勢的創(chuàng)新機制是校企合作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企業(yè)可以根據校企合作的目標、預期以及技術特點選擇適當的合作方式,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Bonaccorsi和Piccaluga認為,校企結合模式是影響校企結合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并指出校企合作創(chuàng)新模式的選擇應根據校企合作各方基于自身的研發(fā)能力、條件以及所處的信息位置,在對風險、收益進行衡量與分析的基礎上作出選擇[8]。

三、校企合作成效影響因素的模型框架及研究假設

(一)概念模型框架構建

通過對高校校企合作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可見,校企合作是一個復雜的多主體合作系統(tǒng),許多因素影響校企合作的成效。在合作要素層面,校企合作動力、合作關系、合作雙方的溝通機制以及外部環(huán)境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從合作過程來看,校企合作行為對合作成效有較大影響,不同的合作模式會在合作行為與合作成效上顯示出差異性。至此,如果把這樣一種描述用于研究參與校企合作的高校校企合作成效影響因素的作用機理,便可以得到一個概念模型,見圖1。

根據前文的分析,校企合作成效是外部環(huán)境與合作各方共同作用的結果。校企動力是影響合作成效的首要因素,校企合作是校企雙方共同創(chuàng)造績效的活動,充分的動力能促進高校與企業(yè)開展長遠、可持續(xù)的合作。校企合作關系、溝通機制以及外部環(huán)境與合作動力一樣,也是影響校企合作成效的關鍵因素。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有利于合作雙方取得較好的合作效果。有效的溝通機制可以降低校企合作過程中的交流成本,提升校企合作效率。在外部環(huán)境中,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等都會對校企合作成效產生影響,但政府對校企合作的影響較直接,通過幫助校企雙方尋求合作者,減少了參與校企合作雙方的搜尋成本,進而能促進合作成效。同時,校企合作行為的積極性越高,合作成效越好,并且不同的合作模式也會在合作行為與合作成效上顯示出差異。

(二)研究假設的提出

1.校企合作動力與合作行為、合作成效的關系及假設

校企合作是校企雙方共同合作、創(chuàng)造績效的活動,在實現合作目標與成效的過程中,合作動力是影響合作成效的首要因素。Pmueller等對高校與企業(yè)的調查也表明,校企之間的文化價值差異并不會阻礙合作的開展,但需要在兩種文化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對接、協(xié)同機制[9]。高校是否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與企業(yè)開展合作以及對合作所投入的人、財、物等直接決定校企合作的成效。高校的合作意愿與積極性直接決定與企業(yè)合作所提供的知識數量與質量,合作意愿越弱,高校合作過程中行為越不積極,合作成效越不高。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H1a:校企合作動力對校企合作行為有正向影響,即:合作動力越強烈,合作行為越積極;

H1b:校企合作動力對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響,即:合作動力越強烈,合作成效越好;

2.校企合作關系與合作行為、合作成效的關系及假設

校企合作關系一方面表現為校企合作雙方相互依賴的關系,另一方面表現為雙方相互影響的關系。一般來說,合作雙方地理距離、參與合作成員的個人關系、相互之間的信任感、長期的合作關系、利益分配的明確、目標的一致性等都會影響校企合作關系的緊密性和信任程度。校企合作關系是通過在委托、信任與交流模式的影響中逐漸完成、成長的。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有利于合作雙方取得較好的合作成效,一般說來,通過長期的合作,合作雙方的關系會趨于正式化和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作效率。Bloedon R指出,校企合作中,雙方建立關系時的互相信任感越強,在價值和心理上對對方的認同感越強,它們之間的合作關系就維持得越久[10]。Fritsch的研究表明,在校企合作中具有支持合作態(tài)度的大學研究人員對合作績效有著更大的貢獻[11]。通常情況下,學校與企業(yè)間的合作時間越長,相互之間越具有默契,合作進行中出現沖突的可能性就越小,關系就越穩(wěn)定,合作成效就越好。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H2a:校企合作關系對校企合作行為有正向影響,即:合作關系越穩(wěn)定,合作行為越積極;

H2b:校企合作關系對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響,即:合作關系越穩(wěn)定,合作成效越好。

3.校企溝通機制與合作行為、合作成效的關系及假設

許多學者對組織的有效溝通形式進行了研究,信息溝通與合作聯絡渠道不暢成為制約校企合作發(fā)展的嚴重障礙,但高的溝通頻率與質量可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與有效性。Kelso R認為,高的溝通頻率、好的溝通效果可以使問題在更短時間內,以更好的方式進行解決,因為當信息溝通有效,決策的程序化水平比較高時,就能減少由于一些非重要輔助活動而帶來的成本(包括時間與資金),從而提高合作效率[12]。Petr Hanel和Marc St-Pierre等人指出,定期舉行非正式交流對校企合作雙方加強溝通、增進感情和了解、促進合作行為積極性有正向影響[13]。李梅芳指出,通過設立由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學校、企業(yè)三方組成的“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具體管理高校與企業(yè)雙方的溝通交流,處理實踐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成效[14]。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H3a:校企溝通機制對校企合作行為有正向影響,即:溝通機制越完善,合作行為越積極;

H3b:校企溝通機制對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響,即:溝通機制越完善,合作成效越好。

4.外部環(huán)境與合作行為、合作成效的關系及假設

外部環(huán)境中,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經濟等都會對校企合作成效產生重大影響,本文所研究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和中介這兩個對校企合作有較直接影響的方面。Elias G Carayannis和Jeffrey Alexander認為,校企合作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存在較強的資源和能力互補性,這有利于合作關系的建立,并取得較高的合作成效,但這種合作關系的建立卻常常受到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15]。D.H.Lee認為,在校企合作的產生過程中,政府在企業(yè)與高校之間的中介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16]。校企合作雙方都有很強的動力去尋找和達成交易成本最低的校企合作方式,而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將會直接或間接改變交易成本的結構,從而對校企合作參與者的行為產生影響。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H4a:外部環(huán)境因素對校企合作行為有正向影響,即:外部因素對合作的支持性越強,合作行為越積極;

H4b:外部環(huán)境因素對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響,即:外部因素對合作的支持性越強,合作成效越好。

5.校企合作行為與合作成效的關系及假設

高校作為校企合作的主體之一,是校企合作中知識轉移、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基地,其行為對校企合作有著重要影響。Parkhe采用博弈分析法認為,高校以往的合作歷史和未來的合作前景對校企合作成效有著重要影響[17]。Mora-Valentin等認為,合作方的聲譽是影響校企合作成效的關鍵要素[18]。葉飛等以珠三角地區(qū)80家企業(yè)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大學科研院所的合作經驗對校企合作過程中知識轉移成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19]。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H5:校企合作行為對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響,即:合作行為越積極,合作成效越好。

6.校企合作模式與合作行為、合作成效的關系及假設

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種多樣。根據合作關系的緊密程度和組織方式,校企合作模式包括:技術轉讓、合作研究、共建實體、人才交流與培訓、技術服務與咨詢等。Donald S通過對加拿大36家先進材料生產廠家的實證研究發(fā)現,校企合作是技術創(chuàng)新最受歡迎的一種方式[20]。郭曉川通過針對大學的實證研究發(fā)現,委托-模式是國內大學教師與產業(yè)界最喜歡的一種合作模式。Tanriverdi指出,校企合作模式直接影響校企合作的產出效率及有效性[21]。因此,要取得較高的校企合作成效,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必須選擇一種適當的合作模式,根據雙方的合作目標、預期以及學校的教學優(yōu)勢、企業(yè)自身的技術特點,選擇適當的合作方式。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H6a: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行為方面存在差異;

H6b: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成效方面存在差異。

四、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

(一)調查問卷設計與收集情況

1.問卷基本內容

本研究問卷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包括填表者的職位、學校辦學性質、學校層次、合作類型、合作模式、合作企業(yè)的行業(yè)、產業(yè)、合作時間、合作對象、項目合作信息來源、合作目的等。第二部分,變量評價,采用李克特(Likert)5點量表,通過對具體題項打分而獲得受訪者對各個變量的評價信息,內容包括:高校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與企業(yè)的關系、溝通機制以及外部環(huán)境因素等信息的搜集。

2.變量與測量指標選取

根據前人對校企合作成效的研究,以合作動力、合作關系、溝通機制、外部環(huán)境等因素作為輸入變量,以合作行為作為中介變量,研究各變量對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響作用機理,在所提出的概念模型基礎上,構建校企合作成效影響因素的具體指標。本研究將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響因素視作一個系統(tǒng),為測量各個影響因素對校企合作成效的影響情況,設計了問卷進行調查和實證分析。其中,問卷包括合作動力、合作關系、溝通機制、外部環(huán)境、合作行為、合作成效6個一級指標和32個二級指標。

3.問卷搜集和樣本情況

數據收集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對象主要是高校校企合作的相關負責人、學校分管領導、校企合作相關專業(yè)的負責人及學生,共發(fā)放問卷147份,回收138份,問卷回收率93%,剔除部分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為130份,有效回收率為88%。調查樣本選取了江蘇省內的24所高等院校,從調查樣本校企合作的產業(yè)分布情況來看,主要以與第二產業(yè)(13所)、第三產業(yè)(9所)的合作項目為主,第一產業(yè)最少(2所);從合作類型來看,高校與企業(yè)的合作以校企共建為主,這一類型占所有樣本的64.5%,以校為主、以企業(yè)為主的分別占25.4%和10.1%。從合作時間來看,高校與企業(yè)的合作時間主要集中在2-4年或4年以上的長期合作,其中,2-4年的合作期限占總樣本的40%,4年以上占30.8%。

(二)實證分析

1.信度、效度檢驗

本研究主要是以結構式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收集,在進行不斷測試后,剔除無效因子后剩下的因子符合內容效度的要求,下面對篩選過后的有效問項進行信度分析,并采用Cronbacha系數法來分析信度。本研究中影響校企合作成效的Cronbachsα值高于0.8,超過了一般標準0.7。說明該問卷所獲取資料的一致性程度較高,問卷在不同測試者中進行反復調查可以獲得較為一致的結論。效度分析發(fā)現,各個因素與總分的相關系數在0.601~0.653之間,且各個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也在0.313~0.489之間。因此,綜合分析可見,本問卷的結構效度較好。

2.因子分析

通過因子分析,判斷校企合作成效各影響因素的不同測度題項是否準確反映了該變量的特性,并在此基礎上,采用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驗證論文的研究假設是否成立。

[15]Elias G Carayannis & Jeffrey Alexander. Winning By Co-Operating in Strategic Government-University-Industry R&D Partnerships: The Power of Complex Dynamic Knowledge Networks[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9(24):197-210.

[16]D.H.lee.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 Analysi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 R&D Management, 2012(20):123-129.

[17]A Parkhe. Orchestrating Innovation Network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06(2):13-21.

[18]EM Mora-Valentin. 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Success of R&D Cooperative Agreements between Firms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s[J]. Research Policy, 2010(8):155-167.

[19]葉飛,周蓉,張紅.校企產學研合作過程中知識轉移績效的關鍵影響因素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濟, 2009(6):116-120.

第3篇: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家校合作 農民工 策略

近年來,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的逐漸增多,伴隨而來的是他們子女的教育問題。民工子弟所在學校的家校合作狀況也成為許多學者和教育部門關注的熱點。

一、城市民工子弟學校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歸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家校合作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從相關調查看,部分家長和教師都對家校合作的內涵缺乏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實際上并未真正形成合作伙伴關系。從家庭方面來看絕大部分家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并沒有認識到參與學校教育是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他們往往認為孩子上學了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再加上民工工作的不穩(wěn)定性和工種的特殊性也往往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問題,并不熱衷于家校合作活動;從學校方面來看,一些學校和教師認為,家長的文化素養(yǎng)不高,并不懂得教育工作,真正讓他們參與學校教育,反而會給學校的正常工作帶來干擾。

2.家校合作沒有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

學校沒有把家校合作活動真正納入到學校整體教學工作計劃之中,活動沒有明確的目的,家長參與不夠積極。學校缺乏針對民工家長特點的家校合作活動。

3.家校合作缺乏雙向交流,合作途徑單一

家校合作是雙向的交流活動,相互了解與相互配合是合作的前提與基礎。但教師對民工家長配合教育的能力不信任,家長又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在活動中始終以教師或學校為中心,占據主導地位,從而造成單向灌輸的局面。與其他學校相比,民工子弟學校的家校合作方式比較單一,家長會與家庭聯系本是主要合作方式。

4.家校合作的頻率低,層次低

調查發(fā)現,民工家長普遍不愿主動與教師聯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還是由于家長和教師溝通力度不夠;從有關調查結果看,每學期家校合作的次數并不多,且活動多是淺層的。多數家長極少向學校傳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學校也很少向家集意見和建議,一般都是學校向家長發(fā)放“告家長書”。

(二)歸因分析

1.認知層面

首先從學校方面來說,學校管理者以及教師對民工家長認識的不足是影響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民工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養(yǎng)普遍不高,不少學校和教師覺得無法與家長交流,即使交流,更多的是命令式的和布置任務式的。其次,家長普遍存在著家庭與學?!柏熑畏蛛x”的思想,家長也不愿意與教師聯系,而孩子只要在學校里,便由教師承擔一切責任。

2.經濟層面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家校活動也同樣會受到經濟條件的影響。

學校在家校合作中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許多深度的合作項目將無法實施,家校合作也只能停留在初步階段上了。

3.管理層面

健全的法規(guī)對家校合作的開展是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的。雖然我國法律法規(guī)對于家校合作也有一些規(guī)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對家庭、學校和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做出了明確和具體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賦予家庭、學校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但是這些法律都沒有明確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合法權益,沒有規(guī)定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法定地位。除了沒有法律保障之外,缺乏專門的家校合作管理監(jiān)督機構也是導致家校合作程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民工子弟學校家校合作對策研究

(一)加深認識 轉變觀念

首先,相關教育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民工子弟學校的家校合作工作。學校和老師一定要認識到民工子弟學校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到民工家長在家校合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意義,要化大力氣研究這一工作的特殊性,找出民工子弟學校家校合作的規(guī)律和特點。要改變教師不愿和不主動開展家校合作工作而在教育工作中唱獨角戲的被動局面。另一方面,家長要把參與學校教育看作是一種權力和義務。民工家長更是應該樹立教育子女的信心,積極參與到家校合作的活動中,在活動中學習教育技能,積累教育經驗。

(二)加強培訓 創(chuàng)造條件

教育部門應該對民工子弟學校在職的全部教師提供有關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訓。讓教師去研究家校合作關系中重要伙伴民工家長,更加了解民工學校家校合作理念,提高與民工家長溝通交流的技巧,掌握與民工家長合作的策略。同時,在明確家校合作目標的基礎上,制定可行的家校合作開展計劃,從學校的整體計劃具體到每個班級的詳細方案。尤其是面對民工家長時,更加要求教師能夠有專業(yè)的技能引導這些家長參與到家校活動中。與此同時,開辦民工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指導,改變他們對家校合作的不正確看法,幫助他們編寫家教指導手冊,對家長教育孩子作簡單的技術指導,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同時督促他們提高自我的文化素養(yǎng)。

(三)拓寬渠道 豐富內容

1.改“家訪”為“聚會”

很多民工家庭是住在一塊區(qū)域的,針對這部分家庭,教師一次可以了解多個家庭,家訪的地點也不用局限于住房內,可以統(tǒng)一約定于附近的一塊區(qū)域,多個家庭共同參與,使得傳統(tǒng)的“家訪”變成了家庭與教師的小型“聚會”。這樣也便于幫助這些家庭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共同促進一部分學生的發(fā)展。

2.變“家長會”為“交流會”

家長會可以為家長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讓家長向孩子們講述自己切實的經歷以及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例如有些民工家長是從事新鮮蔬菜的販賣工作,那么這些家長就可以和孩子們交流諸如如何保證蔬菜的新鮮,不同季節(jié)有哪些時令蔬菜等有關瓜果蔬菜方面的知識;再比如,從事建筑工作的家長可以向孩子們介紹樓房是如何被建造出來的。多給民工家長提供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有利于增進學生、教師與家長三方之間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動進行時,可能民工家長的語言表達方面會有不足,教師更多的是要鼓勵和尊重他們。

3.換“作業(yè)記錄本”為“家校動態(tài)錄”

許多學校都讓學生備有“家庭聯系本”,但家庭聯系本主要的用途只是供學生記錄作業(yè),并非是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梁”,稱為“作業(yè)記錄本”應該更符合實際。其實,家庭聯系本的作用很大,因為它每天都要往返于家庭與學校班級之間,倘若將其充分利用起來,將會是最有力的工具。因此,不妨將家庭聯系本升級至“家校動態(tài)錄”,讓學生、家長和教師每天都寫一些話,內容可以涉及多方面的,比如班級新聞,個人進步,家庭趣事,閱讀感受??????既可以向家長隨時通報班級動態(tài),讓教師了解學生家庭教育情況,又可以鍛煉學生的書寫,增進三方的情感交流。民工家長更是可以將自己的疑惑寫在上面,教師盡可能為其解答。

4.從“手機短信”到“信息平臺”

現實生活中,家庭與學校的現場交流會受多種因素的限制,特別是民工們的特殊工作條件。而將家校合作的方式與途徑擴展到網絡上,無疑是一種新的探索與嘗試。學??梢蚤_發(fā)協(xié)作互動與交流性高的校園網站平臺,為家長交流開設專門的板塊,讓家長在網站上與老師甚至是孩子們交流,網站的信息量很豐富,便于家長和學生共同學習,而家長的回饋信息不但能加強家庭與學校之前的聯系,也能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能力的提高。在運用網絡信息上,考慮到一些民工家長的文化水平,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指導培訓,然后由學生與家長互動,掌握這種方法。然后再讓家長和學校老師互動,達到家校合作的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徐靜.優(yōu)化家校聯系的幾點做法[J].教師論壇,2005,(2).

第4篇: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體育教學管理;教學管理隊伍建設

高校體育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體育教學一直以來是高校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主要的觀點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育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教育要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體育教學過程當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又離不開體育教學管理,因此,體育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情況是衡量高校體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在思想上對體育的認識有很大偏差,在普通高校整體工作中,體育教學工作往往被邊緣化,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存在受重視程度不夠、專業(yè)化水平不高、體育教學管理隊伍穩(wěn)定性差、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等問題。該文主要圍繞學習共同體理論展開論述,從這一理論新視角,針對高等學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進行探討。

1學習共同體

1.1學習共同體概念的解讀

“學習共同體”一詞,在目前教育改革思潮和實踐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1]。有學者認為,學習共同體理論當中有豐富的教育教學價值理論,可以說,學習共同體理論能承載起當今教育改革的宏大構想[2]。滕尼斯(Tnnies)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他于1887年出了一本名為《共同體與社會》(CommunityandSociety)的著作,該著作的主要內容是在對人類社會進化的兩極對比基礎上系統(tǒng)闡述了共同體理論。滕尼斯對“共同體理論”概念的研究,直接影響到后來人們對共同體的研究[3]。經過查看資料顯示,共同體學習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流行,其中塞吉歐維尼(T.J.Sergiovanni)是比較有標志性的人物,他于1993年在美國教育研究協(xié)會會議上提出,學校不再是表面意義上的傳授知識的組織,應該轉化為合作的“學習共同體”,正是這次的發(fā)言,被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概念興起的標志。1994年,塞吉歐維尼在《建立學校共同體》(BuildingCommunityinSchools)這一著作中又提出了共同體的重要性。1995年,博耶爾(E.Boyer)在《基礎學校:學習的共同體》(TheBasicSchool:ACommunityforLearning)中首次明確提出了學習共同體這一概念。博耶爾(E.Boyer)還定義了“學習共同體”的三大特征,即:“共同的愿景、教師作為領導者、家長作為合作者[4]。”從此,學習共同體理論被正式引入學校教育。在國內,有關學習共同體的概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張建偉博士在《試論基于網絡的學習共同體》中對于學習共同體的概念最具有代表性:“一個學習共同體是指一個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彼此之間經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因而在成員之間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聯系[5]?!?/p>

1.2學習共同體理論的理論基礎

1.2.1理論基礎一:教育本質論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指出:“教育是通過個人參與人類的社會意識而進行的,并且人們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無意識的開始了這樣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育不斷地熏陶個人的意識、發(fā)展個人的能力、鍛煉個人的思想、形成個人的習慣并激發(fā)個人的感情和情緒?!睆慕逃叶磐挠^點中,我們可以看出教育的過程就是不斷成長的人與文化相互互動、影響的過程。在學習共同體概念中,同樣強調的是一個團體成員之間通過溝通、交流、分享等形式相互合作、相互互動、相互反思等過程。1.2.2理論基礎二: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屬于認知心理學派的一個分支。建構主義的觀點認為:知識的獲得是由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人們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以及學習者與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所達到的意義構建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被稱為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6]。而學習共同體所強調的是在共同體的情境下,各個成員之間通過相互互動、相互影響與作用,最后實現對知識與意義的建構。1.2.3理論基礎三:社會互動論在互動論觀點中,教育的本質是人際關系的融洽、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條件以利于學習者個體知覺的分化,并且將新的資料準確無誤地整合到學習者個人知覺之中的活動。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方面:(1)教育是一種社會化過程。(2)互動產生更加有意義的學習。(3)不斷自我認知與自我理解。在互動論者看來,教育的目標主要包括:如何學會更好地同他人融洽相處,如何學會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如何學會以一種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世界的方式生存于客觀世界之中[7]。反觀學習共同體,可以得知,團體各個成員之間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知識結構、不同的認知風格,大家可以揚長避短。同時,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相互學習又有利于成員自尊、自重情感的產生[8]。

1.3學習共同體的核心內容

在學習共同體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團體成員之間首先要樹立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目標是學習共同體發(fā)展的基石,仿佛一盞明燈,照亮大家前進的方向,共同一致的目標既能體現出團體成員的責任感,同時又能反映出團體成員的價值觀。共同的目標確定以后,團體中的成員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研究、合作等眾多的活動,進而實現對知識與意義的構建。與此同時,團體各成員對共同體的眾多活動和自我進行反思同樣至關重要,目的是促進整個團體和自我得到發(fā)展和完善。最后,在共同體不斷發(fā)展和壯大的基礎上,形成團體成員對共同體的歸屬與認同。所以,學習共同體的核心內容是由一系列活動過程構成的,概括起來是:共同目標的確立、學習與合作的進行、研究與建構的完成,最后各成員的反思以及認同與歸屬的形成,整個過程構成了學習共同體的核心內容[8]。

2從學習共同體理論視角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探討

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在思想上對體育的認識有很大偏差,在普通高校整體工作中,體育教學工作往往被邊緣化,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存在受重視程度不夠、專業(yè)化水平不高、體育教學管理隊伍穩(wěn)定性差、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等問題?;谀壳案咝sw育教學管理隊伍的現狀,筆者認為,從學習共同體理論視角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進行探討,關鍵在于理念的創(chuàng)新,在高校中建立從教務處到體育部教務管理人員的體育教學管理學習共同體。通過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學習共同體的建立,實現體育教學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研究、合作、分享、建構、反思、認同與歸屬,在體育教學管理人員自我發(fā)展提高的同時,使得體育教學工作同時得到提升。2.1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各成員應建立共同的目標。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過程中,主體應該是體育教師和全校學生。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首先應該明確共同的管理目標是“一切以體育教師和學生為中心、以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中心,以高質量的服務為宗旨?!弊鹬伢w育教育規(guī)律、尊重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實踐的過程中,盡可能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情感、個性化等,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2.2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各成員應相互學習、研究與合作。在體育教學管理過程中明確“一切以體育教師和學生為中心、以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中心,以高質量的服務為宗旨”的共同管理目標之后,體育教學管理人員所要做的就是圍繞該目標,針對體育教學管理的理論與各項實踐活動、各成員之間進行相互學習、研究與合作等活動。首先,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人員應該轉變觀念,系統(tǒng)地學習教育學、教學管理系統(tǒng)理論與方法等專業(yè)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其次,針對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實踐領域存在的眾多實際問題,體育教學管理人員要不斷進行實證研究。最后,針對體育教學管理目標、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管理方法的選擇與運用等各個方面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體育教學管理成員之間還需要通過合作來商討。體育教學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研究與合作的整個過程,也是彼此之間實現共同提高的過程。2.3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各成員應進行建構與反思學習共同體中建構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與過程。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團體各成員在學習、研究、合作的基礎上,針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中重要的理論知識以及在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知識與意義的建構,這一過程能夠使得體育教學管理人員更加全面而深刻地掌握體育教學管理的規(guī)律、性質以及與其他工作之間的關系,目的是為了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效率和質量。反思是每個人的重要品質,對于專業(yè)工作者來說,通過反思可以提高其工作質量,實現其專業(yè)發(fā)展[8]。隨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高校中體育教學管理也可以說是一項非常專業(yè)化的工作,體育教學管理人員是專業(yè)人員。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過程中,每一位教學管理人員應不斷總結、分析以往的經驗教訓、反思自我。通過這種總結和反思自我,對于體育教學管理整個共同體的理解才能更加清晰、到位。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學管理人員自身的教學管理能力與專業(yè)發(fā)展得到提升,進而提升共同體的發(fā)展。2.4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各成員應形成認同與歸屬。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的發(fā)展中,高校教學體育教學管理人員的認同與歸屬對于體育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與發(fā)展至關重要。在整個體育教學管理共同體過程中,成員的認同與歸屬所形成的前提是共同目標的確立,關鍵的部分是學習、研究與合作的開展,核心的部分是建構與反思的進行。因此,在具體的體育教學管理實踐中,我們要高度重視以上幾部分內容,因為體育教學管理人員共同經歷過這些過程之后,才能逐步建立起對體育教學管理共同體的認同與歸屬,他們彼此之間才有更大的動力去實現更高的目標,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3結語

盡管高校管理者對體育教學管理隊伍越來越重視,并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體育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但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作。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能否再向前邁入一個新臺階,關鍵在于體育教學管理人員對于新觀念的更新和轉變,對于高等學校體育教學管理理論與學習共同體理論以及在實踐過程中的理解。

作者:劉英梅 吳明 單位:南京大學體育部

參考文獻

[1]趙健.學習共同體的建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

[2]杭花平.基于合作超越合作——學習共同體理論應用于體育類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意義[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80.

[3]李慧鳳,蔡旭昶.“共同體”概念的演變、應用與公民社會[J].學術月刊,2010(6):20.

[4]陳曉端,任寶貴.當代西方教師專業(yè)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踐[J].當代教師教育,2011(1):21.

[5]張建偉.試論基于網絡的學習共同體[J].中國遠程教育,2000(增刊):52-54.

[6]建構主義理論[EB/OL]..

第5篇: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高等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價值認同

[作者簡介]杭瑞友(1965-),男,江蘇姜堰人,江蘇畜牧獸醫(yī)職業(yè)技術學院骨干院校建設辦公室,副教授,主要從事高職教育和會計教育研究;葛竹興(1960-),男,江蘇姜堰人,江蘇畜牧獸醫(yī)職業(yè)技術學院骨干院校建設辦公室主任、教務處處長,教授,主要從事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和動物藥品檢測技術研究;朱其志(1986-),男,江蘇宿遷人,江蘇畜牧獸醫(yī)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助教,主要從事高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江蘇泰州225300)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1年江蘇省農業(yè)職業(yè)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基于價值認同的農業(yè)高等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研究”(課題批準號:蘇農辦科[2011]28號)和201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項研究課題“基于實訓基地的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課題編號:2011JSJG33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2-0018-03

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發(fā)展類型,除了具備高等性外,還因跨界教育的屬性具有職業(yè)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等特點,跨越了教育與職業(yè)、學校與企業(yè)、學習與工作的界域。這就決定了高等職業(yè)院校必須實行校企合作辦學。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高等職業(yè)教育界已達成共識,但是校企合作的深度遠沒有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相匹配,找準校企雙方合作的契合點是高等職業(yè)教育界不得不思考的緊迫問題。

一、高等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面臨的機遇

校企合作是一種利用學校和企業(yè)兩種不同的教育環(huán)境和資源,采取理論教學與學生參與工作有機結合的方式,或通過合作將兩種不同的教育環(huán)境和資源進行融合,采取教學做一體化的方式,通過相互支持、相互滲透、雙向介入、優(yōu)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培養(yǎng)出具有較高職業(yè)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人才的辦學形式。近年來,隨著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yè)結構的轉型升級,一批掌握了先進技術和標準、與國際接軌、具有先進文化和戰(zhàn)略眼光的企業(yè)已經成長起來,這些企業(yè)對人才的規(guī)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職業(yè)教育能否適應這種變化要求,對接企業(yè)的需求,深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已成為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瓶頸。校企雙方在“人才”上找到了共同點,這為雙方深度合作提供了空間。

二、高等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一)缺乏明確的共同認識

高等職業(yè)教育要實現人才培養(yǎng)、終身教育、社會服務等功能,必須與行業(yè)企業(yè)緊密聯系。企業(yè)要生存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擴大市場、實現盈利等,也需要與高等職業(yè)院校聯系,但囿于時間精力、局部利益、風險責任等矛盾和沖突,達成不了價值共識,合作的成效不明顯、時間短、流于形式,離“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yè)、合作研發(fā)、合作發(fā)展”的目標有很大差距。

(二)缺乏有效的合作機制

實現校企合作最本質的問題是找到并實現學校與企業(yè)合作的契合點,只有達到雙贏才是一種良性的、穩(wěn)定的、可持續(xù)的互動機制。校企互動機制是指校企之間緊密合作、互動互促、旨在雙贏的運行方式。由于校企合作的時間短、政府推動不足、合作主體認識不到位,特別是缺乏合作的動力,認識不清合作價值所在,因而校企合作并沒有真正實現“專業(yè)與產業(yè)、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學歷證書與職業(yè)資格證書、職業(yè)教育與終身學習”的實質性對接,更沒有形成文化互融、資源互補的機制。

(三)缺乏互通的合作平臺

企業(yè)與行業(yè)、產業(yè)的聯系密切,只有需要用工時才與學校發(fā)生聯系。作為國家級、省級、地(市)級政府層面沒有一個專門機構來統(tǒng)籌、組織和協(xié)調校企合作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在國家示范校、骨干校為主體的推動下,雖然建設了一些理事會、董事會、校企合作委員會、產學聯盟、產學園區(qū)等合作平臺,但“辦學與合作成為兩張皮”,效果并不明顯。

三、高等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價值認同(一)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主體的價值訴求

1.政府的價值訴求。政府是校企合作的主導者和管理部門。從政府的角度看,高校和企業(yè)是政府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的兩個關鍵支柱。高校主要進行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企業(yè)進行開發(fā)研究。高校擁有雄厚的科技力量,但科技轉化和市場推廣能力薄弱,而企業(yè)正好相反。相對于高校,企業(yè)的研究開發(fā)經費更為充裕,如能促使高校和企業(yè)兩大創(chuàng)新主體相互結合,則可優(yōu)勢互補,從而在戰(zhàn)略上實現國家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政府需要企業(yè)與學校加強合作,形成合作機制。

2.行業(yè)協(xié)會的價值訴求。行業(yè)協(xié)會是校企合作的指導者和中堅力量,它是政府、學校與企業(yè)的橋梁和紐帶。行業(yè)協(xié)會是職業(yè)資格標準的主要制定者,是市場信息的傳播者,是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制定的主要管理者。因此,行業(yè)協(xié)會需要企業(yè)和學校這兩種不同的社會組織形成合力,資源共享,共同發(fā)展。

3.企業(yè)的價值訴求。企業(yè)雖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經濟單元,但其在競爭中生存才是第一位的,發(fā)展是第二位的。不管是企業(yè)的生存還是發(fā)展,人才始終是企業(yè)的最重要的資源,是企業(yè)在競爭中制勝的法寶,是企業(yè)發(fā)展的第一要素。企業(yè)要想在競爭中生存發(fā)展,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隊伍。

4.高職院校的價值訴求。經濟全球化、高科技應用和社會發(fā)展變化的挑戰(zhàn)迫使職業(yè)教育的辦學理念要有系統(tǒng)性的轉變,才能有根本性、突破性的進展。具備完成復雜工作過程中任務的勝任能力單純依靠學校培養(yǎng)是行不通的,學校沒有企業(yè)適應生存和發(fā)展的競爭環(huán)境、管理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因此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實行校企合作辦學。

5.學生的價值訴求?,F行的高等教育體制將學術教育和高職教育人為地劃分為兩個不平等的主體,導致全社會形成成績差、偏科、能力弱、貪玩的學生才去讀職業(yè)學校的偏見。每一位學生都想獲得尊重,都想習得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良好品德,在社會的生產實踐中具有適應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實現人生價值。

(二)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價值認同

美國社會學家、社會心理學家及哲學家米德認為,認同是在人際互動過程中,個體從每一個互動場合的具體他人處獲得暫時的自我想象,最終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把自己歸屬于某類課題的自我概念。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認為,認同是一種稱為“集體意識”的東西,是將一個共同體中不同的個人團結起來的內在凝聚力。認同作為人類所特有的認知方式和結果,總是與社會發(fā)展相始終,并且認同的核心問題是價值認同問題。根據接收學原理,任何思想觀念的形成和變化,都是受需要驅動、價值參與的。即以能否滿足自己的需要作為唯一衡量標準,首先對外界思想信息進行價值評判。只有那些符合自己利益或需要的外界刺激,才能被認可和接收。

校企合作是多元價值觀下的價值共識。價值具有主體性的向度,在實踐活動中是人的“內在的尺度”,但價值并不是獨立的,而是和事實直接相通的。人們在實踐活動中追求和創(chuàng)造價值的同時,也在不斷認識和評價價值。作為校企合作功能的交集—教育價值,已經為合作參與方達成共識。同時,學校和企業(yè)是社會組成單元中不存在競爭關系的兩類完全不同性質的社會組織,盡管各自的目的不同、產品不同、組織結構不同、作業(yè)管理不同、運行體制機制不同、資金運作方式不同、文化不同、理念不同、社會責任不同等,但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是高等職業(yè)院校以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而企業(yè)需要素質高技能人才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從社會分工的縱向角度看是前后道工序之間的關系,一個是“出口”,一個是“進口”,兩者之間存在合作的必然。從橫向角度看,學校的教師也需要轉型升級為“雙師”素質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技能人,企業(yè)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yè)結構的轉型升級,也需要對老員工進行培訓,兩者之間存在合作培養(yǎng)的可能。從本質上看,學校和企業(yè)都需要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這種天然的依存關系就構成了校企合作的共同基礎和價值所在,即價值認同。

(三)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核心價值

1.校企合作核心價值。任何一種事物的價值,都包含著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其一是該事物的存在對人的作用或意義,其二是人們對于這種價值的認識和評價。雖然合作主體的價值訴求各不相同,各自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系,但都可以歸納為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科學技術價值、生活價值、社會價值等。在校企合作中,合作與不合作、短期合作與長期合作、淺層合作與深度合作,都與其是否認同合作的核心價值有著內在的聯系。這種核心價值是一種主導價值,并以它為統(tǒng)領,建立和形成這個合作的價值體系。一般說來,共同的核心價值體系首先應該是“共同”的,亦即是社會各界“共同”承認、理解、信奉、遵循的思想和觀念。這種思想和觀念的價值趨向應該是普遍性的,而不是局部性或個體性的。它能夠喚醒和凝聚的力量是社會整體的力量,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力量。其次是社會各界對共同價值體系的承認、理解、信奉、遵循,是發(fā)自內心和自覺自愿的,而不是被外在的社會其他方面的力量強迫或強加的。最后是這種共同承認和信奉的思想和觀念,能夠轉化成人們的職業(yè)行為和社會性行動,進而能夠形成一種社會性的集體意識和時代性潮流,推動一個嶄新時代的產生或社會文明熱潮的興起。

在不同的語境中,人們所用的“價值”概念具有不同的內涵。校企合作的核心價值取向自然聚焦于教育,即這個核心價值就是教育價值。在企業(yè)合作中,價值的重要內涵是功用,相當于經濟學中的“使用價值”,意味著當人們說某事物或某做法沒有價值時,實際上指的是該事物在功利上失去或沒有功用。教育的價值主要通過教育功能表述。實際上,功能是一個系統(tǒng)因其要素與結構而產生的一種客觀性的作用;而價值則是基于這一客觀作用特定客體向價值主體呈現出的主觀性的意義。人們在教育功能認識上出現的偏差,比如出現功能觀上的“教育萬能論”和“教育無能論”的錯誤傾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用對教育價值的認識取代了對教育功能的客觀分析。

教育價值不同于教育功能,兩者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教育價值就是指教育作為社會系統(tǒng)中的一種客體,對個體主體和社會主體的發(fā)展需要的一定滿足。教育價值表明一種社會關系,即教育活動這一實體與人和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由于價值的載體是人,因而人是價值體系的核心。世界人任何事情的成功與否都取決于人。只有人的發(fā)展,事業(yè)才得以進步。當然這里教育的“人”既包括企業(yè)的員工,也包括學校的教師和學生。教育育人的實質就是使人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質,形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教育價值包括教育的內在價值和教育的外在價值,教育的外在價值是指實現別的目的的手段、方法或途徑,教育的內在價值是指為了知識而教育、為了能力而學習、為了真理而學習和教育。

2.校企合作核心價值的生成。20世紀中后期,“人力資本”理論曾盛極一時,各國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也呈現出史無前例的熱情,而實際上它們都表征著現代社會和個人作為教育資源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對教育價值取向”的巨大變化,如今的校企合作表現得如此欣欣向榮,這是這一“變化”的寫照。

校企合作中,要形成合作教育的核心價值,首先需要提煉合作價值,形成共同的核心價值。校企合作的核心價值應該從合作的現實情況出發(fā),體現成員共同的思想,真正挖掘屬于自己的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所沉淀下來的良好價值觀。校企合作的核心價值是教育價值。其次要傳播價值。合作各方要利用各種有形的宣傳、培訓、專門組織的主題交流活動、典型示范、各種儀式等各種途徑來進行宣講,讓成員感覺到校企合作的核心價值所倡導的理念耳熟能詳、無處不在。再次要運行制度,保障合作的價值“落地生根”。制度是合作各方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通過建立健全合作各方認可的制度,并切實有效地運行,才能使得合作價值得到有效落實。最后要通過合作文化不斷塑造教育價值。合作文化在校企合作中處于關鍵地位,發(fā)揮著正面的積極作用,推動著校企合作的發(fā)展,關乎校企合作的成敗,需要合作各方精心培植。

(四)校企合作教育價值認同路徑

學校與企業(yè)是社會經濟生活中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體和經濟主體,要實現在多元價值觀體系中尋求教育價值的認同,首先,需要從價值沖突的根源入手,學校文化與企業(yè)文化是兩類不同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缺陷,要正確認識文化沖突的客觀必然性和相互依存性。在文化平等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協(xié)調沖突,爭取把文化沖突轉變?yōu)槲幕诤?。其次,堅持和而不同的原則。學校和企業(yè)各自都有自己的使命,只要在教育價值上認同,教育資源上共享就能夠達到合作的目的,應該有所取舍。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合作教育價值的認同應該是建立合作主體內在自覺基礎上的主動認同。價值認同有平面的、完全一致的認同,也有以差異為基礎的立體的認同。主導價值并不否認價值的差異,僅是在多種價值觀點組成的價值體系中代表該體系的總方向,對其他處于從屬地位的價值觀念起著統(tǒng)帥作用的價值。對校企合作教育價值的認同過程既是合作主體的價值觀的轉化過程,同時也是個體價值、共同體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等與教育價值之間相互轉化、相互滲透的過程。通過教育價值的認同,形成一種共同的合作境界。

(五)提升校企合作教育價值認同度

在現代社會,企業(yè)和學校不再是教育價值的對立者,而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教育價值共同體。在校企合作中,不同主體之間利益上的矛盾和差異必然要通過價值觀的不同和沖突表現出來。合作的過程不僅是不同價值觀之間的沖突的過程,而且是不同價值觀之間的相互理解、認同的過程。價值沖突與價值認同相伴而生。因此,作為校企合作的主體—學校應不斷吸收“他方”的價值,在價值認異、價值共享、價值認可的過程中,重建現代校企合作的教育價值,以不斷提高合作各方的認同度。

校企合作需要從利益需求認同提升到教育價值認同,“以勢交者,勢盡則疏;以利交者,利盡則散”。利益表現為顯示有用性,而價值表現為超越追求性。在追求價值時并不排斥利益,反而是相得益彰。但在合作一方暫時利益得不到滿足,能堅持合作的,一定是價值認同在起著關鍵性作用。為了實現價值,可以拋棄自我,犧牲自我。只有校企合作各方共同參與,認同合作價值,化解單純的功利和庸俗的實用目的,凝練文化、彰顯理想、升華價值,由被動接受轉變?yōu)樽杂X認同,才能構建穩(wěn)定的校企合作價值共同體。

四、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價值共同體

共同體是指基于共同目的而構建的成員之間及所有成員的關系的總和。共同體存在形式以及組織結構的不同,使得生活在共同體之中的人的存在方式和自由程度呈現出很大的差異,并決定人的不同需要和身份認同。它具有結構性(確定的位置)、普遍性(共同的目的)、開放性(成員構成)、公共性(公共領域)、實踐性(成員行動)等特點。不論何種共同體它都發(fā)揮著兩個基本功能,一是生產和再生產功能,這是共同體存在的前提。二是教化功能,即為了共同體秩序的穩(wěn)定,承擔起一定的教化和培育成員的功能。

高等職業(yè)院校與企業(yè)的組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而在校企合作溝通時,往往會因體制、機制、文化、價值、利益、目標、運行方式等的差異而產生分歧。因此,校企合作主體有必要在價值認同的基礎建立自己的共同體。校企合作價值共同體是指在政府主導和行業(yè)指導下,掌握了先進技術標準和管理方法、具有先進文化生產力和戰(zhàn)略發(fā)展眼光的企業(yè)與具備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能力的職業(yè)院校圍繞教育價值目標,融合校園文化與企業(yè)文化、有償使用學校資源與企業(yè)資源、實行“五個對接”的系統(tǒng)合作,共同培養(yǎng)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職業(yè)能力的學生和企業(yè)員工的教育共同體。

這樣的共同體不僅具有利益的一致性,更具有價值的一致性,它是一個溫暖而舒適的場所,成員之間彼此信任、互相依賴。校企合作價值共同體根據“共同的價值目標”運行,這樣的共同體一旦形成,每個共同體成員就會成為具有“同質性”的個體,雖然每個成員都具有特定的身份,但他們是作為共同體的一個整體的部分發(fā)揮作用。實質上,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主體在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方面天然具有價值目標的一致性,這也決定了達成價值共識,建立校企合作價值共同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建立校企合作價值共同體的前提是政府指導、行業(yè)主導,基礎是合作主體必須從各自為政走向價值認同,關鍵是加強合作平臺建設,這既需要成員自己的理性回歸,更需要高等職業(yè)院校自身的努力,推動合作主體重構以教育價值為核心的價值認同體系。學校也應該反省自己,是否有實現這個價值觀念的堅定信念,是否有實現這個目的的教育能力。企業(yè)也應該反思自己,為何高技能人才如此短缺,為何難以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只有校企雙方盡力實現文化共融、資源共享、價值共認,才能建成校企長效合作的教育價值共同體。

[參考文獻]

[1]張俊英.學校與企業(yè):校企互動雙向介入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劉洪宇.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的新思路[J].教育與職業(yè),2011(5).

[3]王長樂.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么[DB/OL].,2009-01-09.

[4]檀傳寶.教育是人類生命價值的中介——論價值與教育中的價值問題[J].教育研究,2003(3).

第6篇: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產學研合作 “三創(chuàng)”載體建設 研究綜述

產學研結合的概念出現時間較長,最初在國外以一種教育形式出現,被稱為合作教育。這種合作教育模式是由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赫爾曼?施奈德開創(chuàng)的,經過70多年的發(fā)展,合作教育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主流。產學研合作概念是由1987年英國的弗里曼提出的,后又經倫德瓦爾、納爾遜等學者以及OECD(經合組織)對這一概念和理論進行了發(fā)展。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UNISPAR計劃,UNISPAR是University-Industry-Science Partnership的縮寫,即大學、企業(yè)、科技合作,即我國通稱的產學研結合。

“三創(chuàng)”載體是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優(yōu)”載體,它從根本上說是先進生產力的載體,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制度性的共有結構安排,其主要目的是要培育高新園區(qū)創(chuàng)新機制,激發(fā)園區(qū)創(chuàng)新主體,并通過網絡化創(chuàng)新平臺激發(fā)各創(chuàng)新主體協(xié)同合作來推動產業(yè)結構升級,迎合國際產業(yè)發(fā)展潮流。

國內對 “三創(chuàng)”載體建設牽引機制的相關研究

“三創(chuàng)”載體的牽引機制指的是“三創(chuàng)”載體驅動產業(yè)發(fā)展的源動力建設,是指載體所具有的,使載體保持正常運行所需要的多種功能的組合,以及使綜合功能得以發(fā)揮的規(guī)則、秩序和聯動循環(huán)過程。產學研合作在本質上是一種涉及多個異質主體之間資源交換和共享的過程,通過正式與非正式契約達成的跨文化合作關系,在相互交流與作用中借助技術創(chuàng)新,產生大于各自潛能之和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冉茂瑜,顧新,2009)。

(一)模式分析

針對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問題,相關學者做了大量定性研究,對國內外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劃分方法主要有三種:按照不同的主體的地位進行劃分、按照合作的組織形式劃分以及按照合作目的進行劃分。在具體實施中究竟該選用何種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問題,學者們也提出了見解。

根據多數學者的研究及分析,把我國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歸結起來共有三個層面:政府主導型合作模式;企業(yè)主導型合作模式;高校和科研機構主導型合作模式(毛鐘紅, 余國揚,2009;武海峰,牛勇平,2007)。王娟茹(2009)等將產學研合作模式分為技術協(xié)作型、契約型和一體化型三類。劉慶華(2009)在實踐方面,通過對各個國家發(fā)展經驗的研究,把產學研合作的實踐模式概括為以下四種:科技園區(qū)模式;聯合實驗中心模式;企業(yè)附屬研究院模式;項目聯合模式。我國產學研合作模式借鑒國外產學研合作模式,根據國情與企業(yè)發(fā)展狀況,理論聯系實際,有了很多新突破,迎合了國際產業(yè)發(fā)展潮流。無錫市“三創(chuàng)”載體已累計建成319萬平方米,入駐各類科技型企業(yè)2100家。蘇州“姑蘇計劃”以及清華大學科技園,武漢東湖科技園等等都實現了產業(yè)額的快速增長。這些實地調查表明:“三創(chuàng)”載體等模式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帶上了和諧發(fā)展的快車道。

(二)影響因素研究

利益分配問題是“三創(chuàng)”載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相關學者對此問題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及研究。如早期羅煒,唐元虎(2001)從產學研合作的交易成本角度對此問題進行了探究,找出利益分配沖突的問題所在。李曉彥(2009)對此方面分析認為,由于產學研三方在合作中的地位與作用不同,導致了價值認識上的不平衡性,從而使合作各方對合作成果和知識產權歸屬方面的問題、認識分歧較大。

企業(yè)文化是影響“三創(chuàng)”載體建設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趙順龍(2004)指出,企業(yè)文化在于引導或改變組織成員的價值觀念,使得產學研結合組織內部極易產生文化方面的差異和沖突,造成產學研組織內部的個人價值觀念、事業(yè)取向的多元化。董尹、金龍(2009)針對產學研相結合過程中的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分析,得出將隱性信息轉化為顯性信息促進知識轉移,企業(yè)知識存量越多,知識轉移水平越高,知識轉移程度也就越高。

由于受傳統(tǒng)辦學理念的束縛,一些高校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重點依舊放在項目驗收、論文數量、獲得獎項等方面,對科技成果能否轉化并不關心,沒有真正把產學研產生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和發(fā)表科研論文等傳統(tǒng)評價指標放在一個層面上,這導致了高??萍汲晒c市場需要的嚴重脫節(jié)(毛鐘紅,余國揚,2009)。

(三)創(chuàng)新動力研究

創(chuàng)新是“三創(chuàng)”載體的重要紐帶和動力。國內關于創(chuàng)新動力研究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集中在對技術創(chuàng)新內在動力分析,注重從心理學及組織行為學等角度研究主體行為選擇等內容(楊東升,張永安,2009);第二類是從環(huán)境動力學和企業(yè)內部動力來研究創(chuàng)新動力(張剛,安立仁,王海山,2005)。同時,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實力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在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產學研合作的重點在于加強人才培養(yǎng),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

“三創(chuàng)”載體作為產學研合作的一種創(chuàng)新模式,將會在以后的發(fā)展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并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來堯靜、肖成勇(2008)以南京工業(yè)大學為例,從博弈論及制度經濟學角度對南工大產學研相結合的“三創(chuàng)載體”模式進行探究,得出了領軍人才是“三創(chuàng)載體”建設的重中之重,為后續(xù)研究奠定了基礎。陳紅喜(2009)基于三螺旋理論對政產學研進行了剖析,指出了三螺旋的政產學研合作模式發(fā)展趨勢,提出建立適應產業(yè)技術重大創(chuàng)新需求的產業(yè)技術層面的戰(zhàn)略合作的結論。

(四)國內研究現狀總結

目前國內對產學研合作的相關研究較為豐富,但近幾年來已不僅僅局限這一方面,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注重其他角度探索其運行機制。通過查閱文獻發(fā)現,關于產學研合作的相關研究呈現一個由表及里、由粗到細的發(fā)展趨勢。學者從最粗單純地探討產學研合作的理論基礎、內涵、特征、意義等基本問題開始(黃建,余為,2009;高瑞平,2008;毛加強,劉璐,2009;陳寶明,2009),進而著重于產學研合作的發(fā)展模式、運行機制、技術路徑及評價等相關問題(李冬梅,劉進,唐殊,汪雪梅,2009;周國紅,陸立軍,2005;唐孝云,李業(yè)川,楊帆,溫勇斌,2009),近年來有部分學者對“三創(chuàng)”載體建設進行了深入研究。

國外對“三創(chuàng)”載體建設的牽引機制的相關研究

(一)模式分析

從合作模式上看,國外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是在探索由政府引導的,企業(yè)、高校、科研機構等所構成的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在產學研合作模式以何為核心主體方面,較早的形成一種合作模式體系。Altlan(1987)從實踐出發(fā),將產學合作分為六大類:一般性研發(fā)資助;合作研發(fā);研發(fā)中心;產學研發(fā)聯盟(Consortia);大學中的業(yè)界協(xié)調單位(Industrial Affiliate Program);創(chuàng)業(yè)培訓中心與科學園區(qū)。Bolton, Robert(1995)二人則根據產學研合作中企業(yè)與大學合作的具體方式,將合作關系分成了七類:產業(yè)界專家到學校講學,為學生提供應用領域的新技術的思想;企業(yè)為學校提供實習場所;企業(yè)為大學的研究活動提供建議,使大學的研究成果更容易為市場所接受;大學為企業(yè)有償提供實驗場所;大學為企業(yè)發(fā)展提供各種咨詢服務;大學的學科專家為企業(yè)講學;企業(yè)為大學提供必要的實驗場所和器材。關于產學研合作的模式日本文部科學省提出的幾種典型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五大類型(閆瑞軍,2009):研究層面;教育層面;技術轉移層面;咨詢層面;創(chuàng)業(yè)層面。劉翠玲、王永勝將美國的企業(yè)孵化器分為4種類型:一是由地方政府或非營利組織主辦。二是由大學和研究機構主辦。這類孵化器是大學和研究機構為了增強在開發(fā)高新技術產品中的競爭力。三是由私營企業(yè)主辦,目的是通過給加入孵化器的企業(yè)投資而獲得利益。四是公私合營的孵化器。由政府、非營利機構和私人合股興辦。他們的合作方式靈活多變,如法國布爾集團、德國的西門子、英國國際計算機公司等歐洲三大電子公司為了開發(fā)高級計算機技術,于1984年建立了共同開發(fā)中心。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劃分差異主要是體現在強調在政府作用、中介機構和以風險投資為主的金融機構的作用上。

(二)影響因素

國外關于產學研合作的影響因素分析,主要集中在價值觀念、知識產權、資源配置沖突等方面,Geisler & Rubenstein(1989)曾將產學互動有關的研究文獻就其議題來加以分類,最后得出主要有六大項。同時把產學研合作的障礙性因素歸納為三個方面:產學雙方價值觀的差異。技術知識傳播的限制。知識產權的問題。關于上述最前面的三項議題,主要是關于產與學在某些方面的差異性的探討,通過這些差異性的分析,探求產學合作可能帶來的風險以及進行產學合作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從而進一步加強產學的互動,提高合作的成效。Stankiewicz提出產學合作中的兩種主要障礙包括:現行學術價值、典范與目標的沖突;研究優(yōu)先級的沖突;資源配置的沖突;自由溝通與保密的沖突;來自產學組織之間不兼容的沖突。Doris,Christian,Manfred(2002)等學者從正式化程度、隱性知識轉移程度、人員接觸程度等三個方面分析了奧地利產學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可能的型態(tài),包括技術授權、合作研究、衍生公司、聯合發(fā)表等。

(三)創(chuàng)新動力研究

國外關于高新園區(qū)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動力研究主要有:技術推動模式(J.A.Chwmpeter,1960)、市場需求拉動模式(D.Mowery,N.Resenberg,1975)、技術規(guī)范-技術軌道模式(G.Dosi,1984)、N-R關系模式(日本齋騰優(yōu),1979),他們各自通過這些模式的研究推動產學研合作的新發(fā)展。

產學研合作在國外很早就被大量學者所研究,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產學合作進行了研究。從合作機制上看,美國的產學研合作的合作各方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形成了較為有效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特別是資金和人才的流動,較成熟的信息渠道。早期研究,20世紀70年代末,羅斯韋爾(B.Bothwell,1979),羅森伯格(Rothberg,1980)等人在對產學研創(chuàng)新機制的研究中提出了創(chuàng)新過程的動態(tài)化、集成化和綜合化的觀點。

結論

“三創(chuàng)”載體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我國實現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要途徑,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然而由于我國制度制約較大,利益分配分歧嚴重,市場機制不健全等因素,還無法讓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正常健康的運行。

相關學者已就“三創(chuàng)”載體建設這一產學研合作問題做了大量的研究,從其機會主義產生的原因,相關影響因素以及存在的矛盾和解決對策,產學研合作的動力機制等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都進行了研究,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然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沒有能夠形成比較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評價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冉茂瑜,顧新.我國產學研合作沖突分析及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2.毛鐘紅,余國揚.高校產學研模式及實踐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3.武海峰,牛勇平.國內外產學研合作模式的比較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07(11)

4.王娟茹.產學研合作知識創(chuàng)新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5.劉慶華.產學研合作機制及發(fā)展模式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9(9)

6.羅煒,唐元虎.企業(yè)合作創(chuàng)新的原因與動機[J].科學學研究,2001(3)

7.李曉彥.高校產學研結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J].理論研究,2009(11)

8.趙順龍.基于企業(yè)文化的組織資本形成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報),2004(6)

9.董尹,金龍.產學研相結合過程中的知識轉移[J].研究情報探索,2009(12)

10.楊東升,張永安.產學研合作的系統(tǒng)動力學分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1)

11.來堯靜,肖成勇.產學研合作新模式探討―以南京工業(yè)大學“三創(chuàng)載體”為例[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

12.陳紅喜.基于三螺旋理論的政產學研合作模式與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4)

第7篇: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一、家校合作和學習共同體的內涵

家校合作是指對學生最具影響的兩個社會機構——家庭、學校形成合力對學生進行教育。家校合作是一種雙向活動,是家庭參與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家庭和學校是合作中的雙主體,家長要對學校教育給予支持,學校要對家庭教育作出指導。家校合作過程體現著家長對學生、對學校教育的認同,同時,也體現著學校對家長以及學校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在家校合作過程中,學生、家長、教師三者間的相互交流尤為重要,值得重視。

“共同體”一詞最初源于德文“gemeinschaft”,原義指共同的生活。共同體是指當一群人相互交往、相互依賴共同完成某些任務時,就形成了共同體。“共同體”理論引入教育領域出現了“學習共同體”的概念。學習共同體是所有人為共同的愿景一起學習的組織,組織中的個體共同參與尋找通向知識的旅程。學習共同體具有共同愿景、尊重差異性、強調共享、共同發(fā)展等特征。其中,共同愿景主要是指全體成員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如果沒有共同愿景,就不會有學習共同體。而就尊重差異性而言,共同體主張依靠個性差異的原動力,尋求、探索和建構學習的實踐活動。學習共同體就具有共享、共發(fā)展的特征。學習共同體與非學習共同體的顯著區(qū)別在于共同參與、溝通對話與彼此分享。在共同參與中,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學習的資源和成果。這一過程,體現了共同體的民主精神和情感態(tài)度,營造了愉悅的學習氛圍,實現共同發(fā)展的最終目標。

二、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的意義

1.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的必要性

首先,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能夠強化社會功能,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興趣。在學習共同體中,學習者有一種集體的歸屬感,具有較為一致的價值趨向性。在這種共同傾向性下,學習者間能展開更廣泛的交流,取長補短,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隨之提高。其次,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有利于家長和教師間、家長和學生間的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家長可以向教師、其他家長學習,以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在構建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中,家長認識到教師職業(yè)的神圣,更加支持教師的工作,尊重教師的勞動,給子女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同時,教師可以向家長了解學生的成長背景,從而因材施教。而家長的性格、生活環(huán)境、經歷各具特點,教師可以從中獲得各種信息從而進行區(qū)別對待、針對性管理。再次,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有利于促進家校教育的協(xié)調一致。家庭和學校二者以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一絲的疏忽都可能導致一些不健康文化思想的侵害,甚至出現“學生在校進一步,回到家庭退兩步,到了社會退三步”的現象。因此,需要家長和教師在交流溝通中保持高度一致的教育觀念,以形成教育合力。

2.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的可行性

首先是終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終身教育理念提倡教育和學習貫穿人的一生,學習者的學習活動不應受到時空的限制。學校是貫通教師、學生、家長、學習工作的場所,應充分發(fā)揮學校的育人功能,增強終身學習的意識。其次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有力條件。由于電視、網絡媒體的普及,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學生可以同伴為師,老師和家長也可以學生為師,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學習共同體。再次是應試教育詬病的留存。學校教育是根據社會的需要確定培養(yǎng)的目標,以系統(tǒng)科學的教材為載體,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但是,應試教育下僵化的課程體系,單一的評價標準,使得學校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學生的思維被同一模型所框定,教師忽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而學習共同體則注重學生異質性,學生、教師、家長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種平等的關系。而在應試教育教學中,“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是教學的全部,家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如今新課改下的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校合作為其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

三、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存在的主要問題

1.家校雙方對學習共同體的認識不足

學習共同體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是一個較新的理念,大部分教師對學習共同體的概念了解甚少,而對于廣大家長來說更是陌生。學校和家長還未充分認識到構建學習共同體的優(yōu)勢,學校教師平時忙于教學,沒有將精力投入到學習共同體的研究之中,而家長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學業(yè)成績,使家校雙方忽視了對學習共同體的構建。

2.學校主體性過強,而家長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是家庭和學校雙向的活動,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過程。然而,多數教師認為部分家長對教育規(guī)律認識的欠缺,會給學校教育帶來障礙。于是當家長走進校園時,教師們傾向于自我保護,呈現出主導性和領導性的態(tài)勢。在具體的合作構建學習共同體的活動中,有些學校與家長進行交流時,大都采用簡單的灌輸方法,使活動內容很難被家長內化為參與學習共同體的行動。與此同時,從家庭方面看,部分家長缺乏參與構建學習共同體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沒有認識到活動過程中自身的責、權、利。除此之外,家長參與自學和共學的程度較低,在與教師的交往中,堅持己見,或是被動等待。因此,使合作達不到相互促進的目的,無法找到構建學習共同體的有效途徑。

3.構建家校雙方學習共同體的計劃性欠缺

計劃是家校合作構建學習共同體的基本保證,是構建活動開展的指南。然而,目前大部分學校缺乏一套整體的計劃,沒有具體的活動步驟。很多學校在活動開展前沒有專門對學習共同體內容做細致的準備,對結果的預測也只是想當然,整個合作構建活動經常缺少完備的流程安排。即使部分有計劃的也多是與實際不符,缺乏實踐意義。在實際操作中,隨意性較強,收到的效果差。因此,合作活動缺乏計劃性和針對性,無法從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學習共同體的實施體系。

4.缺乏相關教育部門的整體統(tǒng)籌,學校學習方式單一、學習內容偏狹

學習共同體在我國是一個新事物,如果沒有相關部門的統(tǒng)籌協(xié)調,學校感覺無從下手,也不知道開展什么樣的活動可以推進學習共同體的發(fā)展。而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是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的重要保證,有統(tǒng)一的管理機構和奮斗目標,學習共同體的創(chuàng)建工作就會有成效。同時,大部分家庭還是以孩子學習為主,團隊學習、合作學習多是發(fā)生在學生之間。目前家校共學的形式多以網絡和傳統(tǒng)的學習媒介為主,這使得家校雙方難以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和要求,而缺乏在實踐中、社會中和自然中的共同學習。除此之外,學習內容多是重視知識技能的學習,忽視了美學、體育、人際交往等等領域的學習。因此,學習方式的單一和學習內容的偏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共同體的構建。

四、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的主要措施

1.掌握學習共同體的相關理論

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因此,需要教師、家長及相關教育管理者學習和掌握其相關理論。首先,終身學習理論和學習型社會理論。終身學習思想是以強調學習者為中心,重視學習者個體的參與意識,關注學習者自身的內部變化,強調以自我為中心進行系統(tǒng)的選擇、計劃和實施。而學習型社會對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具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和系統(tǒng)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見,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具有全員性,強調學習對象的整體性,而學習共同體正是注重全員性,把成員看作一個學習的整體。同時,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具有開放性和主體性,強調全面發(fā)展,并注重學習的自覺性,這些都與學習共同體提倡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只有通過學習共同體的建設,才能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其次,建構主義學習觀的理論。建構主義者認為,教學不是教師簡單地傳遞知識給學生,知識是學生自我建構的,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建構新的知識。它強調學習的建構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建構主義的學習觀為建立學習共同體提供了理論依據,我們可以把學習共同體看作是實現建構主義理念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

2.更新傳統(tǒng)學習觀念

學習觀念是對學習者關于學習觀的總稱,包括對學習目的、學習價值、學習對象、學習過程、學習策略、學習評價等方面所持的觀念。觀念對學習行為具有先導性和決定性。在提倡終身學習的今天,要改變應試教育影響,形成新的學習觀念,促進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就應該做到觀念先行。首先,教師、家長、學生都應該明白學校畢業(yè)并不代表著學習的終結,而是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因此,要加強自主學習觀念的養(yǎng)成。其次,轉變依賴型學習觀,形成主動學習觀。在學習過程中,有目的地從事學習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再次,建立創(chuàng)新型學習觀。改變過去學習中忽視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知識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除此之外,實現由學會向會學的轉變。只有“會學”的人才能實現學習者自主性的培養(yǎng)。

3.系統(tǒng)地、有序地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發(fā)揮教育部門統(tǒng)籌和組織的作用

在我國目前的大部分學校,每學期開始和期末都會召開一次由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會議,但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學校應將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納入正式的議程,成立學習共同體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出科學的合作構建學習共同體的計劃,并將計劃的內容和具體任務分解,落實到個人。同時,規(guī)定學校和家長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家長要發(fā)揮主動性和主體性,積極推動計劃的落實,發(fā)現計劃有不當之處或出現阻礙,應大膽地提出合理意見,以切實推進學習共同體的構建。

同時,學習共同體是當代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新主題,尚處在起步階段。要整合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教育資源,職能部門必須協(xié)調和統(tǒng)籌規(guī)劃制定計劃、落實任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導下,統(tǒng)籌協(xié)調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制定相關促進學習共同體發(fā)展的制度和法規(guī),制定督導評估內容和業(yè)績考核辦法,使其逐步走向科學化、制度化,成為推動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動力。

4.增強教師和家長的個人綜合素養(yǎng)

教師和家長是保證雙方合作構建學習共同體成功的關鍵因素。教師在尊重、理解和接受的基礎上與家長和睦相處。教師應當具備基本的人際交往技能,如人際洞察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學校在對教師進行培訓的時候,除了進行教學、教法等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培訓外,可適當增加交往能力培養(yǎng)的內容。而家長是學生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習共同體的成效。因此,為了提高家長的整體素質,學校應通過宣傳、咨詢、講座、交流等方式,激發(fā)家長關心教育的熱情,向家長宣傳各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并予以指導,以提高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加強家長、教師和學生間交流溝通

在構建家校合作學習共同體中,家長與教師應該處于平等的地位,家長和教師是雙主體,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否則難以發(fā)揮各自的主動性。同時,學習共同體成員之間應是一種民主關系,教師、家長與學生三者之間應是平等的。在學習共同體的建設中,教師、家長和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共同成長并注重平等交流,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見,以獲得學習的整體效果。在這一過程中,平等是合作的基礎,它是建立在理解基礎之上,在促進學習共同體健康和諧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除此之外,學校應創(chuàng)新和豐富學習方式,拓寬學習內容。要建立起交互式的學習模式,它有利于促進學校、家長和學生共同成長。在學習共同體中,它為其成員提供了更寬泛的內容,以更情境化的方式幫助各成員學習更多領域的知識,并要求每一個成員用不同的方式參與學習。同時,在學習共同體中,還應關注所有成員參與的項目,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通過應用合作學習的技巧和小組學習的多種途徑來培養(yǎng)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合作的學習精神。

參考文獻

[1] 陳乃林.面向21世紀中國終身教育體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厲以賢.學習社會的理念與建設.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 [美]喬治·雅各布斯.共同學習的原理與技巧.林立,馬容,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4] 安富海.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的內涵及特點.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第8篇: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依托,是合作教學的基礎。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可以圍繞英語教材的內容設計相關的討論話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從而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話題的設計盡量貼近學生的興趣,以便于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對于生活的幫助作用。

比如,我在進行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2 Neighbours教學的時候,便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鄰居是學生們經常會接觸到的人,但是鄰居的概念和作用卻變得越來越模糊。當前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鄰居也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們組成小組對當前的鄰里關系進行討論,并談談自己的看法。學生們自行組成小組,小組成員輪流發(fā)言。有的小組還讓某一個同學充當記錄員,做好相關內容的記錄。學生們在小組的討論中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觀點,很多同學還提出了自己的中肯建議。有的同學針對當前的鄰里關系冷漠情況說道:“This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trust crisis between people.”有的同學對改善鄰里關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We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ay hello to the neighbors.”之后我還與學生們一同進行討論,彼此之間發(fā)揮了各自角色的作用,提高了學生英語應用的能力。

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要注重在此過程中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材學習范圍內讓學生建立相互合作的意識,為更好地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身臨其境――運用知識設定情景

情景創(chuàng)建是學生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帶領學生進入到一個與真實世界相似的模擬環(huán)境中,在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中產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從而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情景創(chuàng)建和合作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情景話題的拋出讓學生想象力插上高飛的翅膀,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其進行展現。

比如,我在進行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 School life教學的時候,便讓學生們組成“school groups”對學校的生活進行“傾情演繹”。學校的生活可以說是學生們最為熟悉的生活,也是學生們各種故事展開的場所。我以此作為引導,讓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思維”不會僅僅停留在學校的學習范圍內,而是拓展到更加廣闊的領域,讓學生們的思維予以最大程度的發(fā)散。學生們的思想主動性得到發(fā)揮,其所演繹的“作品”也更加精彩。有的小組演繹了朋友之間吵架又和好的情景,感悟道:“Friendship is based on mutual understanding.”有的小組演繹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深厚情感:“Teacher is our beacon, to guide us forward.”學生們在小組合作短劇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不僅對英語知識進行了應用,而且對于情景的創(chuàng)設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兩者的結合帶給學生們全新的感受,讓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情景創(chuàng)建的過程中,盡量創(chuàng)建與學生生活相關聯的情景,從而讓學生了解到英語在生活中的用處,讓學生的“生活英語”能力得到提高,拓展學生們的英語應用范圍。

三、不拘一格――形式多樣豐富活動

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并不是僅僅局限于課堂范圍內的,還可以運用于課外領域,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建立起更好的平臺。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時候,要注意促進學生在課堂范圍之外進行自主的合作學習,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升英語學習能力的目的。

比如,我在進行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5 Art world教學的時候,組織學生們開展了一個“采訪藝術家”的活動,并將小組合作的方法應用其中。我給學生們布置了“任務”,讓學生們對自己周圍的“藝術家”進行采訪。但是,此處的“藝術家”并不是指的已經成名的藝術家,而是學生自己所認為的“藝術家”。這些人可以讓學生產生一定的藝術認知和想法,可以讓學生對其某一方面藝術類型產生渴求欲望,甚至“藝術家”的生活讓學生們感到神秘有趣。學生們自愿組成“Interview group”,每個成員都在小組中擔任一定的角色,有的承擔記者的責任,有的承擔記錄員的工作,有的承擔主持人的任務等等,并對所要采訪的人物進行研究,確定相應的采訪方案。學生們的“采訪”非常有成效,“His art is very good. The brush becomes very magical in his hands.”“She plays the piano is very well. She is called an artist by us.”等等內容都是學生們在采訪中寫下的感受,活動效果非常好。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之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大家的通力合作,將英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英語的學習變得輕松、自然。通過各種各樣活動的展開,可以讓學生的英語應用技巧更加嫻熟,學生在活動中也可以積累起豐富的英語應用經驗,并且同學之間還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學生在課外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起良好的英語學習、應用習慣。

四、透徹心扉――客觀公正積極評價

客觀公正的評價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更加了解,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自信心,并加強不足之處。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將評價多樣化,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評價的豐富多彩,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評價的客觀性。小組合作的評價方式還能夠鼓勵學生發(fā)現同伴身上的優(yōu)點,讓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比如,我在進行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1 Know yourself教學的時候,指導學生們在合作意識的基礎上構建評價與自我評價體系。我首先讓同學們圍成一個圈,每個同學將評價進行等級劃分,由高到低劃分成為A、B、C、D、E五個等級并制作等級卡,依次代表很好、較好、一般、較差、很差。而后依照靈活組建小組的方式進行“搭對”組合,彼此之間首先使用等級卡對對方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學習效果等等方面依照等級標準進行評價,而后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的說明自己應當向對方學習的地方,最后給同伴提出中肯的建議,以及彼此合作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共同努力的方向。此過程中有的同學評價較為簡單:“His study is very good. I should learn from him.”有的同學評價則較為深刻:“He has a good study habit. This is not only that I should study, but also what everyone should learn.”可以說,這種評價方式非常全面,并且讓學生形成了彼此學習的意識,評價的內容也非常有利于小組的進步。

第9篇:家校合作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重疊影響;特殊兒童;家校合作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17(2014)03-0045-03

【作者簡介】萬誼(1977-),女,江蘇南京人,南京特殊教育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心理學碩士。

美國學者喬伊斯?L?愛波斯坦基于生態(tài)學的解釋框架和科爾曼的“社會資本”理論提出了重疊影響閾理論。愛波斯坦認為,家庭、學校和社區(qū)這三個背景實際上對孩子以及三者的狀況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重疊影響,[1]而且這三個背景對兒童的成長發(fā)揮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至于彼此重疊的范圍大小與深淺程度, 則取決于時間發(fā)展與個體行為特質兩個因素。(見圖1)[2]

在這樣的模式下,家庭、學校、社區(qū)都應注意其對兒童的教育責任,同時更應重視彼此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基于重疊影響閾理論的啟示,對特殊兒童家校合作應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突出特殊兒童的主體地位,形成良好的合力

(一)尊重特殊兒童差異性,揚長避短

重疊影響閾理論的核心概念是“關愛”,即家庭、學校、社區(qū)共同建立關愛的團體來促進兒童的發(fā)展。該理論將兒童放在了中心地位,一切的運作都是以“愛”兒童為出發(fā)點,最終目的就是滿足兒童教育所需,促進兒童的成長。

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相比,存在更多的差異性和特殊性,特殊兒童所依存的家庭、學校和社區(qū)都應尊重其差異性,為特殊兒童提供適宜的教育環(huán)境。從家庭方面而言,家長要正確地看待兒童的障礙,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值。同時家長要減少對兒童的特殊關照。溺愛或過多保護是不利于特殊兒童成長的,應該創(chuàng)造機會讓兒童自己動手去完成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尊重兒童合理的意愿和感受,多為其創(chuàng)造交往和學習的機會。從學校方面而言,特殊兒童的心智水平較低,教師應為其量身定做適合個體發(fā)展的個別化教育。教育應針對特殊兒童的各項需求全面展開,而不是避重就輕或先后有序。[3]除了要教師全力投入以外,還需要整合各方資源,以保障實施效果。從社區(qū)方面而言,要為特殊兒童的融合創(chuàng)造條件。例如配備康復器材、專業(yè)的康復服務以及開展多項活動促進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的交往和交融。

教育的視角不能過分關注特殊兒童的功能缺陷,要認識到特殊兒童的缺陷之所以能在某種程度或某個方面獲得補償,正是因為每個特殊兒童存在缺陷的同時也存在著發(fā)展的潛能。[4]家庭、學校以及社區(qū)都應重視特殊兒童的潛能發(fā)展,做到揚長避短。家長、教師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應注意觀察和發(fā)現特殊兒童的優(yōu)勢,并調動一些資源為兒童的優(yōu)勢發(fā)展提供機會。

(二)依托家庭、學校和社區(qū),合力促進

重疊影響閾理論將兒童置于家庭、學校和社區(qū)關系模式的中心,三者對于兒童的成長來說有著共同的目的和責任。正因為目標的一致性,三個機構應形成合力,以便讓兒童在不同機構中接受相同的信息概念,感受到同等的關懷。

特殊兒童由于自身的障礙,其發(fā)展更依賴于家庭、學校和社區(qū)。但目前特殊兒童家校合作中存在一些誤區(qū)。首先是流于形式,難達實效。一般特殊學校都建立了家長聯系制度,開設了家校聯系檔案,也會定期開展一些活動,但多半的活動都是以學校一方為主導,家長只是充當配合或是執(zhí)行任務的角色。另外,社區(qū)與學校和家庭的合作更加缺乏。其次,家校教育方式各成體系,缺乏統(tǒng)一。特殊兒童家長由于長期與特殊兒童相處,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方式,而這與特殊學校的教育方式是有所差異的。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出現家長在家里執(zhí)行一套,教師在學校實施一套的局面,導致特殊兒童難以適應兩種體系的不同要求,造成學習和生活上的多種困擾。

按照重疊影響閾理論所示,要擺脫以上誤區(qū),唯有使家庭、學校以及社區(qū)三個機構形成一股力量。如何形成合力呢?

1. 倡導合作。所謂合作就是家庭、學校和社區(qū)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在這項聯合活動中三機構不可或缺,同時需要長期進行。

2. 倡導統(tǒng)一。學校、家庭和社區(qū)應傳達給特殊兒童較為統(tǒng)一的信息概念,這樣特殊兒童容易理解和執(zhí)行。

二、建立家庭、學校和社區(qū)的伙伴關系,形成正確的家校合作觀

(一)建立新型的教育伙伴關系,共同參與

愛波斯坦提出,學校、家庭以及社區(qū)“良好的伙伴關系能夠經受住問題、沖突、辯論和分歧的考驗,能夠提供解決問題的框架和程序,而且在分歧解決以后,伙伴關系不僅能夠維持甚至還會得到加強。如果沒有牢固的伙伴關系作為基礎,學校里必然會發(fā)生的分歧和問題就難以得到解決?!盵5]

所謂“伙伴關系”是一種強調在平等和互信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合作關系,以共擔風險和共享利益為合作目標。特殊學校、家庭和社區(qū)建立了這種關系可以有效避免責任推諉、一方主導、缺乏統(tǒng)一等問題,有利于特殊兒童的發(fā)展。如何建立起這種伙伴關系呢?一是強調平等。合作的前提就是平等,即在特殊兒童教育方面,家庭、學校以及社區(qū)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不應存在誰主導誰,或是誰忽略誰。在平等基礎上,應開展實質性的參與。二是強調。“同”是指合作雙方的共同目標和利益,“異”是指合作雙方本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6]無論是特殊兒童家長還是專業(yè)的特殊學校,甚至是服務性的社區(qū),在促進特殊兒童成長方面都有各自的經驗,但是不能一味地要求誰服從誰,或是要求對方按自己的思路走,而是應該在目標明確的基礎上,通過彼此溝通來達到優(yōu)勢融合。三是強調信任。信任是合作雙方應該堅持秉承的態(tài)度。雷鮑夫法則(也被稱為建立合作與信任的法則)指出:“最重要的八個字:我承認我犯過錯誤;最重要的七個字:你干了一件好事;最重要的六個字:你的看法如何;最重要的五個字:咱們一起干;最重要的四個字是:不妨試試;最重要的三個字:謝謝您;最重要的兩個字:咱們;最重要的一個字:您。”[7]在合作過程中,特殊學校、家庭以及社區(qū)要以此為標準建立彼此信任。信任的標準一旦降低,不僅會降低合作的效率,而且最終會導致伙伴關系的破裂。四是強調共享。這里的共享包括利益共享和資源共享。建立伙伴關系的最終動力來自于因合作可能產生的利益,因此要充分考慮到特殊學校、家庭以及社區(qū)各方的利益,保證在合作過程中各方利益不受侵害,同時能從合作中獲取更多利益。另外,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為了讓合作的利益能最大化,就要求特殊學校、家庭和社區(qū)將一些資源共享。例如特殊學校有專業(yè)教師及技術資源,那么就可以組織培訓或是以其他方式讓特殊兒童家庭以及所在社區(qū)從中受益。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多向互動,加強溝通

愛波斯坦和他的同事們在收集了各種成功學校合作計劃的基礎上,歸納了六種學校協(xié)助家庭和社區(qū)參與關懷學生的途徑與框架:加強親職教育、拓展溝通渠道、組織家長自愿服務、協(xié)助家庭輔導、參與學校決策、加強與社會的溝通合作。這六種家校參與模式都強調雙向的聯結。[8]

參照愛波斯坦的六條成功途徑,特殊兒童的家校合作可以采用以下多項互動方式,增加彼此的溝通。一是加強親職教育。即注重家庭教育,為家庭提供支持和幫助,讓家長更了解特殊兒童,為其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例如學校方面可利用資源優(yōu)勢開設家長培訓班??啥ㄆ诮M織家長進行不同主題和形式的培訓。主題可以包括教育技巧、心態(tài)調整、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在形式上面也應擺脫單一的教授式,而應該多采用座談、咨詢、親子活動等方式,這樣才能更多體現出平等和互融。而社區(qū)方面可通過定期走訪,了解特殊兒童家庭所需,為其提供切實的支持。二是拓展溝通渠道。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及課程情況傳達給家長,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給予配合,同時家長將兒童在家庭中的表現給予反饋。只有達到雙向的溝通,才能全面了解特殊兒童的真實情況,尋找出行為問題及其原因。三是組織家長自愿服務。學校吸納更多的家長作為志愿者參與到學校日常事務中,同時利用家長資源為學校吸納更多的物質和道義支持。四是協(xié)助家庭輔導。在教導特殊兒童學業(yè)方面,學校為家長提供在家里參與兒童學習活動的信息建議。例如家訪。每次家訪的內容以及時間需要事先制定好,要切實根據特殊兒童及其家長的需求為前提。家訪結束后要及時總結并記錄家長反饋,切勿流于形式。五是參與學校決策。改變家長配合者的角色,讓家長作為參與者關心特殊學校的管理、決定以及各項活動。如類似家長協(xié)會的組織,倡導家長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六是加強與社會的溝通合作。特殊兒童家校合作不能忽視社區(qū)這個重要的機構。社區(qū)為特殊兒童及其家庭和學校提供各種服務和資源,而家庭和學校也能夠為社區(qū)做出貢獻。應發(fā)揮社區(qū)服務中心的作用,通過其做紐帶聯絡特殊兒童家庭、學校以及社區(qū)內其他組織和家庭,讓彼此互相溝通,互相受益。

三、發(fā)揮聚合效應,實現社會資本的增值

重疊影響閾理論主張家庭、學校以及其他社會組織有其獨特的部分,對兒童的發(fā)展與教育的影響力是重疊的。[9]愛波斯坦的重疊影響閾理論擴展了科爾曼的“社會資本”理論。所謂“社會資本”就是把社會結構資源作為個人擁有的資本財產。而家庭、學校以及社區(qū)三機構之間的互動結果積聚在一起就成為了個體的社會資本?!吧鐣Y本可以通過社會聯絡或社會活動等形式去消費、投資或再投資,其收獲可能是學生的學業(yè)有了進步、家庭關系得到加強、學校教育質量得以提高或者社區(qū)生活因之變得豐富多彩?!盵10] 為了讓特殊兒童能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本,就要整合特殊學校、家庭以及社區(qū)的資本,發(fā)揮聚合效應,使得特殊兒童從中收獲成長所必需的資源。那么如何發(fā)揮聚合效應呢?

(一)成立專門的家校合作組織

可以由特殊學校牽頭,成立一個由學校、家庭和社區(qū)共同參與的合作組織。這個組織專門來制定并組織實施伙伴關系計劃,更好地聯結三機構關系,保證三方的互動。該組織的決策機構須有學校、家庭和社區(qū)三方代表組成的委員會擔任,以防止出現利益偏差。當然為保證該組織運行的正規(guī)性以及合法性,最好是取得相關部門的支持。

(二)建立社區(qū)學校

社區(qū)不僅是特殊兒童生活的地方,也是特殊兒童融入主流社會的主要途徑。因此建立社區(qū)學校,能有效地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區(qū)文化交融在一起。社區(qū)學校以特殊兒童為中心,把多種有利于兒童學業(yè)進步和身心發(fā)展的積極因素整合起來,從而發(fā)揮各種社會資本,共同促進兒童的成長。[11]社區(qū)學校要針對不同特殊需要的兒童開設課程,比如自閉癥兒童可以開設游戲課、社交課,聽障兒童可以開設手工課等。另外也應開設一些康復治療課程,比如物理治療、作業(yè)治療和言語治療等。另外,社區(qū)學校是讓特殊兒童更多體驗到人文關懷的地方,因此無論是課間、課前及課后,都應有專業(yè)人士對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幫助。

【參考文獻】

[1][10] 喬伊斯?L?愛波斯坦,邁韋斯?G?桑德斯. 聯結家庭、學校和社區(qū)――社會研究新取向[A].莫琳?T?哈里楠著.教育社會學手冊[C].傅松濤,孫岳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73-374.

[2] 趙福江.中小學家校合作的現狀及其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6):58-61.

[3][4] 萬誼.適性教育:特殊教育本真的“回歸”[J].綏化學院學報,2013,(7):9-13.

[5] 喬伊斯?L?愛波斯坦.創(chuàng)建學校、家庭和社區(qū)之間的伙伴關系[A].阿倫?C?奧恩斯坦等著.當代課程問題[C].余強,譯.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50.

[6] 薛海平,孟繁平.中小學校際合作伙伴關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1,(6):36-41.

[7] 樂思蜀.雷鮑夫法則[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0,(2):73.

[8][9] 楊啟光.重疊影響閾:美國學校與家庭伙伴關系的一種理論解釋框架[J].外國教育研究,2006,(2):76-80.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