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線上教學培訓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線上教學培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線上教學培訓總結

第1篇: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職教育;船舶;教學模式

引言

船舶類職業(yè)教育的重點在于,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對船舶職業(yè)教育提出的要求。目前我國高職教育正面臨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等全方位的深刻變革,而探討一種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模式,不僅是船舶職業(yè)教育教學過程需要,更是適應新的經濟形式下行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1建設目標

①制定“用項目引領、以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方案。②通過建設“職業(yè)崗位核心能力線上精品課”,大力提升教師的崗位核心能力教學建設水平。③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試點班,總結經驗完善方法。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綜合素質和就業(yè)競爭實力、社會適應力。

2建設思路

“用項目引領、以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建設思路是:通過建設“職業(yè)崗位核心能力線上精品課”,提高教師專業(yè)崗位核心能力的教學水平,從而進一步實現“用項目引領、以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建立試點班級,對新的教學模式進行量化對比,并及時總結調整不斷完善教學模式。

3建設內容及舉措

①2019年1月-2019年7月,走訪學生就業(yè)企業(yè),了解“用項目引領、以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是否能夠與企業(yè)生產有效對接。將收集的材料整理后最終形成“用項目引領、以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方案。②2019年1月-2019年12月,緊跟高職教育發(fā)展,關注實時動態(tài),派專業(yè)帶頭人、專業(yè)骨干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參加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方面的會議培訓,領悟最新的職業(yè)教育精神,撰寫培訓總結,服務于項目工作的開展。會議培訓工作結束后,總結學習成果,針對建立的“用項目引領、以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方案,進行完善與修訂。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現有班級中選出試點班級采用“用項目引領、以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并將試點班的教學情況與普通班級對比形成量化材料;發(fā)表相關研究的論文。④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將試點班的教學情況與普通班級對比形成量化材料;并在其他專業(yè)中推廣形成最終建設成果,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論文及“用項目引領、以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模式總結報告。

第2篇: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培訓;教育;增質保量

一、問題的研究背景

北京市石景山社區(qū)學院是依托于區(qū)域業(yè)余大學建立起來的一所綜合性社區(qū)高校,集成人高等學歷教育、非學歷繼續(xù)教育、社區(qū)教育于一身。在非學歷繼續(xù)教育方面,逐步形成了職工繼續(xù)教育基地、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教育基地、老年教育基地和校外教育基地“四個基地”的辦學格局,為區(qū)域各年齡段的求學者提供學習機會和條件。在職業(yè)教育、成人教育、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等“四個維度”服務區(qū)域進行社區(qū)教育、終身教育。[1]社會教育培訓處作為社區(qū)學院的一個分部門,主要承擔著“四個基地”的教育培訓服務職能。隨著學院發(fā)展的不斷深入,社會教育培訓涉及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寬,培訓項目和課程不斷優(yōu)化。為了主動適應區(qū)域各年齡層次學員學習多樣化的特點,契合石景山區(qū)經濟轉型發(fā)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更好發(fā)揮社區(qū)學院教育服務作用,提出了增質保量的發(fā)展目標。

二、教育培訓增質保量的含義

(一)社會教育培訓現狀

目前,石景山社區(qū)學院社會教育培訓處年均培訓近40000人次,是石景山區(qū)較大的社區(qū)培訓學校。學校常年開設少兒舞蹈、體育、書畫、器樂、傳統(tǒng)文化等課程50多門;開設書法、鋼琴、太極等老年大學課程;開設保育員、茶藝師、養(yǎng)老護理員等職業(yè)資格取證類課程;并為區(qū)屬委辦局、企事業(yè)單位提供定制培訓服務;全面覆蓋了學院“四個基地”的教育培訓職能。近年來,隨著參訓社區(qū)學員的需求不斷增多,社會教育培訓職能向四個基地均衡發(fā)展邁進,企事業(yè)單位定制培訓越來越多,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項目不斷開拓,教育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更加貼合了社區(qū)教育培訓的辦學定位。

(二)增質保量對社會教育培訓的意義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學院如何在繼續(xù)保證高質量教育培訓輸出、服務學生的同時,保持培訓體量和規(guī)模不降低,起到應有的社會服務職能,提出了增質保量的發(fā)展目標。這里的“增質保量”先增的是質,質在量先,是以增質為前提的保量,是以優(yōu)質質量內涵帶來數量的自然穩(wěn)固和增長,使學院教育培訓服務工作能惠及更多的社區(qū)市民。具體到落實上,就是如何拓寬發(fā)展企事業(yè)單位定制培訓和如何穩(wěn)固發(fā)展少兒、老年藝術生活類培訓兩個方面。

三、拓寬發(fā)展企事業(yè)單位定制培訓策略

學院企事業(yè)單位定制培訓處于爬升階段,繼續(xù)拓寬發(fā)展必然面臨新的挑戰(zhàn),參培單位接洽、培訓類型范圍、培訓服務、培訓課程及任課教師聘請都需仔細再摸索,積累經驗教訓,分析改進策略如下:

(一)建立企事業(yè)單位培訓動態(tài)課程庫

針對企事業(yè)單位定制培訓不斷拓出新領域,涉及的課程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建立企事業(yè)單位培訓動態(tài)課程庫,解決課程定制的問題。在已經建立的包括黨建時政類、經營管理類、法治安全類等7大模塊,24個子模塊,243門課程的課程體系基礎上,針對不同領域最前沿、最核心、最熱點的事件問題,廣泛征集、定期更新課程。方法就是要有意識地尋找與定期的迭代課程庫,重在“動態(tài)”,以適應企事業(yè)單位定制培訓專業(yè)、實時的特點。還可以針對學院實際,將以往培訓中需求多、反響好通用管理類課程再打磨,形成特色鮮明、具有市場競爭優(yōu)勢的品牌課程群。

(二)建立企事業(yè)單位培訓動態(tài)師資庫

針對企事業(yè)單位定制培訓專業(yè)性強、對授課內容和形式要求高的特點,建立企事業(yè)單位培訓動態(tài)師資庫,解決師資儲備問題。一方面,針對校內資源,重點加大融通,將社區(qū)志愿者師資隊伍、各類外聘專家名單整理匯總,形成基礎師資庫。另一方面,根據已有課程內容,通過多種渠道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尋找知名師資。有意識地涉獵多類別行業(yè)專家講座,根據講座內容,篩選出適用的師資信息,納入到動態(tài)師資庫中。發(fā)動身邊人脈,收集更多師資信息,打造集學術領域科研專家、管理領域智慧大師、技術領域高端人才的動態(tài)師資庫。師資與課程從來就是相輔相成的,學校鼓勵專職教師拓展自己的專業(yè)領域,研發(fā)各類新課程,我們要配合任課教師,基于市場需求,研究受訓單位的參訓目的,做好課程需求與授課內容的轉化匹配工作,為本校教師研發(fā)開拓課程提供助力,同時使本校教師成為動態(tài)師資庫中不可或缺的主力。

(三)提升企事業(yè)單位培訓管理服務水平

在企事業(yè)單位定制培訓中,除了課程本身,更多地還受益于培訓服務的加成與增值,這也是確保培訓質量,提升口碑的重要一環(huán)。1.以需求為導向做好方案策劃工作。一般而言,參訓單位對于培訓目的和所想達成的結果都是比較明確的,但是對于培訓的具體課程和要求往往是模糊的,如何能把單位提升“企業(yè)績效”的這個目標,轉化為具體像《執(zhí)行力》《跨部門溝通》等這些可執(zhí)行可操作的課程,需要我們深入企業(yè),了解企業(yè)的管理模式、人員構成、問題痛點等信息,再結合需要調查和以往的培訓經驗,做好這種模糊需求向具體課程的轉化工作,最后,通過梳理課程、安排教師、制定計劃、反復溝通等工作做好方案策劃。一份好的方案是企事業(yè)單位定制培訓達到如期效果的保障,也是讓參訓單位認識學校、了解培訓組織能力的敲門磚。2.以流程為基準落實培訓實施中的各項服務。合理的工作流程對于培訓的順利進行,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前工作包括:根據甲方需求敲定課程、任課教師、上課時間和授課地點;課前1~2天進行所有信息確認。課中工作包括:與對方協(xié)助管理人員確認各項細節(jié);準備培訓用具,調試各項設備,提前做好教室布置;組織學員簽到;做好課前教師介紹、課程安排提示等;課中監(jiān)控授課教師、授課內容及學員反饋,做好突發(fā)事件的應對;采集培訓影像、做好資料及課程內容的收集整理。課后工作包括:培訓宣傳信息的撰寫與及時;培訓照片及視頻的選用及歸檔;培訓效果課后調查,及下次培訓溝通。流程化的服務更能體現服務水平的專業(yè),也更能贏得參訓單位的認可。3.以細節(jié)定成敗增加培訓附加價值。培訓實施過程中,要強調精細化管理,要持續(xù)關注課程質量與培訓效果,深入研究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教學內容,更要有意識地設計環(huán)節(jié)去增加培訓的附加價值,“非學歷教育培訓服務機構必須及時跟蹤消費者需求和市場競爭環(huán)境的變化,在變化中動態(tài)調整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組織形式?!保?]這樣有利于提升受訓單位的滿意度。包括課前需求調查及課后滿意度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改進提升。組建微信班級管理群,用于通知、學習分享、體會交流,以加強學員的培訓獲得感。為參訓單位制作培訓全程影像資料、制作培訓合影相框等培訓紀念品,撰寫培訓總結信息等。定期回訪參訓單位培訓效果,接收參訓單位新的培訓需求。

四、穩(wěn)固發(fā)展文化生活類培訓策略

青少年和老年文化生活類的穩(wěn)固更多的要做好內涵管理,從內部思維的角度加以提升和改進。

(一)優(yōu)化課程內容,打造系列課程、特色課程

對于文化生活培訓來說,核心是課程本身,豐富完備的教學設計是學員選擇課程的依據。嚴格審核課程的教學計劃、課程大綱是優(yōu)質課程的前提。加強教學研究是保持優(yōu)質課程的方法。堅持教學檢查、學員滿意度調研,“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質量監(jiān)督機制”[3],是監(jiān)控優(yōu)質課程的保障。細化課程層次劃分,促進課程體系化發(fā)展。達到級別層次清晰,銜接順暢,內容難度由淺入深,適應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自由選擇。如初中高級,銅銀金牌,如精品班、精英班、表演班等。緊密對接市場,增設學員需求大的項目,例如傳統(tǒng)文化課程、實操體驗類課程等。善于研發(fā)課程,結合各課程優(yōu)勢,創(chuàng)設綜合素養(yǎng)課程,例如成語與繪畫的結合,文學與手工的結合,打造校本特色課程。

(二)加強師資管理,打造留得住、干得專的師資隊伍

1.完善教師制度管理。規(guī)范對新教師的選聘工作,嚴格審核各類資格證書,聘用之前加強考核和試聽,嚴格審查專業(yè)背景,加強初期課程的監(jiān)管工作。對于決定聘用的教師,做好證件資格存檔管理,簽訂聘任協(xié)議,制定教學計劃,歸納教學總結,加強對外聘教師的培訓,協(xié)助教務管理。2.定期開展外聘教師課程研討會,組織示范課觀摩活動。對教學過程中突出問題研討解決方案并與教師溝通,增加學校與老師之間的黏度。對于同學科的教師,可以找到教學水平高、學員反映好的教師展示示范課,學校架好教師間溝通的橋梁,幫助外聘老師加強自身教學能力,不斷成長提升。3.定期開展外聘教師聯誼會,搭建教師與學校溝通的平臺,聽取教師們的意見建議,不斷改進提升教務管理工作。

(三)加強學員服務,打造培訓家文化

做好學員的轉化和留存,是保量的重點,根本落腳點在提升服務水平上,讓學員更有歸屬感和認同度,打造培訓家文化。1.和諧校園家文化,換位思考細化服務。教學管理人員是標準窗口服務崗位,應該以誠待人、與人為善,給人傳遞善意的信號。應該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站在學員和家長角度思考問題,避免產生各種誤會。應該做好全方位服務,在培訓之外,準備好應急物品,布置優(yōu)化休息區(qū),使學員和家長感受到學校的用心服務。2.安全校園重保障,提高重視加強管理。精準制定完備的安全制度和安全預案,并按照制度嚴格執(zhí)行。對于學員中“一老一小”特殊人群,進行校園安全管理規(guī)定告知,定期對任課教師及學員進行安全教育,確保安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教務管理老師要經常在樓內各樓層巡視,發(fā)現有安全隱患及時排查,及時修繕。建設安全、和諧、整潔的校園,也是留住生源、穩(wěn)定生源的有力措施。

五、教育培訓增質保量工作任重道遠

社區(qū)學院做好教育培訓工作,發(fā)揮學習型社會培訓服務功能,需要持續(xù)的改進和完善各項工作,以達到增質保量的目的。

(一)緊跟時代步伐,豐富宣傳方法

服務企事業(yè)單位和社區(qū)居民,需要讓大家認識到學校的教育水平和能力,這離不開宣傳工作。在做好常規(guī)宣傳的基礎上,應該更注重潤物細無聲的軟性校園布置,例如定期更換學生畫展內容,定期更新校園內官方視頻宣傳片,教學設備的更新換代等。同時,重視學習活動帶來的宣傳效果。大的方面,組織各類匯演、作品展、考級考帶工作,展示學員的學習成果;小的方面,班級內營造學習氛圍,通過節(jié)日板報、新年賀卡、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等形式,使學生自覺帶入主動學習。借助自媒體平臺,宣傳學校教育培訓形象。重點打造學校微信公眾號,構建具有學校統(tǒng)一風格的設計模板,布局公眾號常規(guī)菜單欄,定期推送各類別文章。做好班級管理微信群成員向公眾號粉絲轉化工作,利用多渠道推廣信息文章,增加可讀性的同時增加粉絲關注度;舉辦基于微信端的各類活動,吸引更多的人群關注;與已有微信公眾號聯動,互相借力推廣。也可以利用抖音、小紅書、今日頭條等知名自媒體軟件,學校的相關信息。渠道的選擇可以多樣化,加大力度做好內容設計,可以是提前錄制好的一節(jié)微課,也可以是隨堂錄制教學片段。定期更新,精琢內容,用好不同渠道的粉絲關注度來宣傳學校。

(二)嘗試線上教育,實現跨越發(fā)展

社區(qū)學院教育培訓立足區(qū)域,全部課程采取面授傳統(tǒng)形式,與現在的“互聯網+”教育模式對比,主攻線下。傳統(tǒng)觀念認為,以舞蹈、繪畫為主的藝術生活類培訓,不適合線上課程,但是隨著“互聯網+”逐漸滲透到教育培訓領域的發(fā)展趨勢來看,各類線上課已經成熟,鋼琴和繪畫等線上課也嶄露頭角,我們也需要嘗試線上教學,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初步嘗試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例如鋼琴課每周面授一次,將回琴和答疑搬到線上,兩方面相結合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后期在成熟的基礎上,可以嘗試把一些特色課程完全搬到線上,例如傳統(tǒng)文化等課程,逐步打開線上教育模式。除線上課程外,“增質保量”發(fā)展也還有其他途徑,需要深入研究市場,具備開拓思維,跳出固有框架,創(chuàng)新性地研究教育培訓的發(fā)展途徑和方法。

(三)提高團隊成員自身素質

從事培訓工作者,要有主動學習精神、涉獵不同的專業(yè)領域,通過實踐培養(yǎng)自己的復合型能力。團隊更要迎難而上,努力拼搏、甘于奉獻、立足崗位工作,發(fā)揮社區(qū)學院教育培訓服務職能。因為,教育培訓增質保量的策略不是暫時的,而是需要持續(xù)改進提升的,需要時刻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針對這種不確定性,就要求學校團隊成員不斷地提升各種素養(yǎng),來適應千變萬化的教育培訓工作。

六、結束語

“社區(qū)學院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載體,推動社區(qū)學院順應了終身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區(qū)各層次、各類型教育的需要。”[4]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社區(qū)學院作為區(qū)域終身教育的主陣地,對接區(qū)域全年齡段不同層次學員的學習需求,必將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教育服務功能。全面提升社區(qū)學院自身建設,在師資、課程、管理上堅持改進,持續(xù)創(chuàng)新,才能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學院的教育培訓職能。社區(qū)學院要更多關注“質量”建設,才能在增進質量的基礎上保證量的穩(wěn)定,提升在學習型社會建設中發(fā)揮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崔廣.“融合論”視角下區(qū)域型社區(qū)學院服務終身教育的實踐研究——以天津市河東社區(qū)學院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踐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3-4,26.

[2]宋宇紅.非學歷教育培訓服務品牌化發(fā)展與定位策略[J].科技視界,2021(32):193-194.

[3]田峰.淺談我國教育培訓市場現狀與發(fā)展對策[J].上海商業(yè),2021(11):169-170.

第3篇: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模式醫(yī)學教育問題與策略

一、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

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為學生提供課前網上學習資料,引導學生進行網上自主學習和課堂任務實踐及交流互動,教師從傳統(tǒng)課堂的“照本宣科”轉變?yōu)榛旌鲜浇虒W的“課程創(chuàng)設與優(yōu)化”?;谌蝿盏膶W習方式,督促學生借助網絡、視頻等多種信息化手段,從傳統(tǒng)教學中的“知識被動吸收者”轉變成“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旌鲜浇虒W使教學模式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師知識講解、課后學生復習鞏固”轉變?yōu)楝F在的“課前學生知識采集、課堂師生交流探析”,有效地推進教學模式和手段改革,提升了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水平。

二、混合式學習模式存在的問題

1.教師層面:專業(yè)素質、信息化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充分發(fā)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做到線上教學和課堂教學設計到位,資源豐富,活動有效,那么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信息化教學水平、課堂控制能力、時間和精力等都起著重要作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無疑會增加教師的教學負擔,對教師綜合素質有極大的要求和挑戰(zhàn)。

2.學生層面:學習負擔增加,學習興趣和可持續(xù)性不夠

有研究表明,混合式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全程進行線上和線下學習,需要花費較多時間查閱相關資料、完成作業(yè)等,學業(yè)負擔加重,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性逐漸降低。

3.學校層面:技術、資金、培訓進修支持力度不足

學校層面會遇到很多困難,如現有教學設備、教學環(huán)境與開展混合式教學不適應;教學設計、資源設計及教師培訓等需要相關的專業(yè)技術支持和時間、經費等保障。很多學校缺乏具體實施標準、技術保障、團隊建設、經費支持等政策。

三、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問題應對策略

1.優(yōu)化課程結構和內容,強化自主學習理念

當前教育發(fā)展已經到了“更加關注內涵、更加注重質量”的轉型時期。將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設計,輔以項目學習,有利于進行項目訓練或綜合考核。教師要有足夠的能力設計項目訓練,借助課堂提問、研討等方式督促學生完成項目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拓展學習空間,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采用模塊化教學方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少講、精講理論知識,加強實踐教學,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通過實踐訓練,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問題分析、解決和應用能力。

2.優(yōu)化教學資源,促進資源的整合和協(xié)同共建,推進課程建設

開展混合式學習,課程資源的數量、多樣性和趣味性直接影響學生在線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效果。本研究在前期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基礎上,積累了大量優(yōu)質的網絡資源。為了更好地進行混合式教學,還需要制作、整合更多的優(yōu)質資源,這些無疑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近年來,各高等院校積累了大量制作精良的課件、微課和視頻等網絡資源,但僅限于本校使用,缺乏校際間流動性和有效的推廣應用。因此,由院校主動聯系網絡運營商進行合作,共同建設網絡學習和教學平臺,對于整合課程資源,實現共建共享不失為一種有效措施。高校加盟后,可以共享相關的網絡課程資源,組織和管理在線教學活動,解決了人力和時間不足等問題。

3.精心設計教學任務,能力遞進,提升綜合素質

為了促進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創(chuàng)設能力遞進的學習任務,貫穿于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學全過程。課前自主學習任務主要通過問題導向,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學習,掌握基礎性知識。課前任務設置難度要小,利用課余時間課前完成。課堂學習要劃分學習小組,通過問題討論、項目完成、案例分析,以研討、師生釋疑等方式協(xié)作,完成理解和應用類知識點的學習,實現理論知識的升華,提升實踐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根據學習情況,相關文獻、鏈接、網絡資源,進行知識拓展,開拓學生視野?;蛟谇捌诨A上,設計更為高級的任務進行綜合實踐,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質和崗位能力,解決“拓展級”知識點的高級學習目標。

4.設計嚴密有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習動力

學習活動的設計是混合式學習模式設計的重點,要保持線上和線下學習活動的有機融合。(1)線下與線上討論討論內容可分為教師和學生導向性兩類主題。一類由教師根據課程設計討論主題和內容;另一類是由學生根據課程,對于興趣性較高的、時興的或者難度較大的內容,進行習題分析、專題探討或者案例學習等。(2)課上搶答與線上測試設計課堂搶答環(huán)節(jié),掌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情況,提升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和專注力。教師設計或利用在線題庫,隨機在線測試,平臺自動批閱和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3)課后作業(yè)與線上成果展示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作業(yè)模塊”,在線作業(yè),并進行批閱。學生可通過網絡提交作業(yè),查詢成績。通過個人及小組成果展示,介紹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

5.設計有效的學習策略,提升實踐能力

教師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和學習目標,設計相應的學習策略,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探究學習,充分體驗學習過程,主動進行知識構建?;A性和理解性內容主要采用問題導向學習策略,教師根據學習目標和內容設定情境,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組協(xié)作,討論、分析問題并總結觀點,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總結。項目式學習策略適用于應用類、拓展類知識,以項目為導向,通過小組協(xié)作,完成項目的學習和知識的構建。對于復雜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主要采用案例導向學習法,學生根據教師遴選的典型案例,圍繞主題進行分析和研討,運用基礎知識解決臨床實踐。

6.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陳堅林教授指出,“教師的角色必須在計算機網絡教學環(huán)節(jié)下進行解構和重建”(陳堅林,2010)?;旌鲜浇虒W模式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和信息駕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1)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要更新和拓展混合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重構課程內容,對知識點進行分解和重組,因此,課前“備課”環(huán)節(jié)變得更加復雜,也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和拓展專業(yè)知識。(2)教師的教學能力要加強教師不僅要設計課程任務和目標,整合課程結構和內容,整合和錄制信息資源,供學生線上學習和課堂實踐;還要采用靈活、多變、有趣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線上自學、線下實踐和小組協(xié)作等,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具有非常高的課堂組織和駕馭能力。(3)提升信息化技術素養(yǎng)教師必須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才能進行視頻錄制、資源上傳、學習督導和平臺操作。教師應積極參加信息化技術的交流與培訓工作,熟悉網絡多媒體技術,搭建實時交流的平臺,努力完成從講師到教練的角色轉變。

7.加大學校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提升改革效果

(1)在技術支持和資源建設方面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和各種教學資源的設計和投放,需要很好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投入。因此,學??梢圆少徎蚣用艘恍﹥?yōu)質網絡資源課程,既解決了資源重復建設的弊端,節(jié)約時間及制作成本,還能大大提升了資源質量和可選擇性。(2)教師培訓與政策激勵方面混合式教學的成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無論教學資源建設和設計,還是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提升,均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善。因此,需要學校應鼓勵教師參加進修培訓,給予一定的政策鼓勵,使之保持教改的積極性。

第4篇: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遠程培訓;教育資源;視頻教學

教育部“全國教師教育網聯盟計劃”要求,全面提高教師教育質量;積極整合優(yōu)質教師教育資源,構建教師遠程教育培訓的新機制,促進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模式和方法的更新與發(fā)展,全面提高廣大教師尤其是農村教育的師德水平和業(yè)務素質,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yè)化的教師隊伍。可見,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積極參加遠程教育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教學技能技巧,是中小學教師的責任和義務。

一、遠程培訓的局限性

所謂遠程培訓就是一個以互聯網通訊系統(tǒng)為基礎,利用多媒體技術和遠程視頻傳輸技術為培訓人員服務的平臺系統(tǒng),培訓雙方在此系統(tǒng)中可進行交流,短時間內便可完成整個培訓過程,達到預定的培訓效果。遠程培訓過程中,可以傳輸大量包括圖像、聲音、文字等數據,可以實現“一對單”或“一對多”的與專家面對面多媒體交流。這種依據高科技的培訓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有其優(yōu)勢但也存在著局限性。

1.工學矛盾突出。為了處理好工學矛盾,教師只得利用暑假進行集中培訓,教師的休息、自主進修、學校建設維修以及農務等與參加培訓矛盾突出。

2.受培訓條件的限制。有些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家里不具有上網條件,無法完成培訓任務。如果學校不能定期開放機房,供參訓教師學習,遠程培訓對他們來說只能是紙上談兵。

3.培訓過程的監(jiān)管難于實現,使培訓流于形式。有一個遠程培訓小學科學班,注冊學員77人,培訓進入尾聲時,完成“小學科學工作案例”的只有17人,完成作業(yè)一、二、三、四的分別只有10、6、8、8人。不難看出遠程培訓的監(jiān)管力度不夠,學員對培訓的認識有待提高。

4.遠程培訓容易忽視參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層次性,針對性不足,效果較差,在培訓課程、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和培訓方式方法等方面統(tǒng)一性過強。

5.培訓目標指向偏于參訓教師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參訓教師教育教學技能訓練不到位,實踐能力難以不斷提高。

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雖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把最優(yōu)質的示范課展現給學員,讓學員親耳聆聽教育專家解讀、傳授教學技能、技巧。遠程培訓是最快捷、覆蓋面最廣的培訓方法,較其他形式培訓也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

二、遠程培訓的優(yōu)勢

1.突出學校主體地位,針對性較強,便于組織和學習實時管理。以學校或學區(qū)為單位編班,選定班長,共同學習,便于管理。

2.形式多樣,有一定的靈活性,課程質量高,學習資源多,指導性強。網絡培訓讓學員獲得了很多的信息,開闊了視野。遠程學習的形式多樣,有視頻講座、課例、網絡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樸素真實的交流與評論等新穎、豐富的形式,讓學員得到啟發(fā)。每一專題中的各個觀點及案例,很好地解決了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問和困惑,原來在教學中一些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鑒和啟迪。促使學員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去。

3.專家跟進指導、互動交流等,針對性較強,適合通識知識的集中學習,也利于普遍問題的集中研討和解決。遠程教育為教師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源,教師能從遠程教育資源網上尋找到更全面更先進的教學理念。

線上學習與線下互動相結合:以線上自主學習為主,將學員的自主分散學習、專家在線答疑與網下組織的集中討論相結合,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優(yōu)勢,減少工學矛盾。

專家引領與自我反思相結合:培訓期間學員通過觀看視頻講座和課例分析,參與在線答疑活動等,實現與專家交流互動;同時在課程學習和研討互動之余,需按要求完成作業(yè)等參與式學習,及時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和總結。

同伴互助與自身發(fā)展相結合:通過班級沙龍研討、視頻會議主題研討等互動交流渠道,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同時也促進個人反思和教學實踐改進,從而加快自身專業(yè)成長。

學員按照要求和進度,自主進行每個課程模塊的學習。學習主要流程為“觀看課程視頻閱讀相關文章、資料完成并提交作業(yè)參與班級在線研討和交流完成自薦作業(yè)的提交、撰寫培訓總結”。

三、大力做好遠程教育的措施

利用遠程網絡教育培訓,整合教育資源,遵循教師培訓規(guī)律,健全培訓制度,改革教師培訓模式、方法、手段,促使教師真正成為終身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們必須采取得力措施切實抓好遠程教育工作。

1.質量保障。首先,培訓的硬件條件和網絡環(huán)境要滿足教師網上學習,農村教師有的家里沒有上網條件,單位應該按時開放微機房,供參訓教師上網學習。其次,要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教育局成立督察組,定期到各學?;蜉o導點進行巡視督導,學校的管理人員或輔導教師及時總結培訓情況。

2.技術保障。培訓的技術準備工作很重要,每個學?;蜉o導點要配備網絡技術人員及時解決參訓教師在培訓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確保每一位學員都能夠完成學習任務。

3.學員要求。學員要認真閱讀學員手冊,知道學習時間、學習內容、考核辦法等。多問、多學,熟練掌握網絡學習的必要操作。如:看視頻、提問、發(fā)帖、回帖、提交作業(yè)等。班級要有班長,有QQ群,以便有問題大家可以商討,充分發(fā)揮團隊的優(yōu)勢。

4.輔導教師要求。輔導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明確自己的職責,特別是批改作業(yè)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是輔導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5篇: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 在線教育 互聯網+教育 中小學

中圖分類號:G511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背景及意義

2015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要求通過“互聯網+”模式推動教育變革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全新教育體系,培養(yǎng)國家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政策的大力推進就意味著“互聯網+教育”模式不能僅僅存在于理論與學習的層面而是要在實踐中發(fā)揮效果。

在線教育作為“互聯網+教育”的實踐形式之一,即能突破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達到時時可學、處處可學的理想,減少城鄉(xiāng)教學差距,幫助改善傳統(tǒng)教育中現場教學的不足性,又能建構出獨立的虛擬教室,讓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更加多元化的交互,更能利用大數據實時篩選、存取大量的學習資源,給學生更豐富的選擇與機會接觸信息社會的學習環(huán)境。

一直以來我國的在線教育推廣都是靠國外總結的經驗緩步前行,雖然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時中國的國情和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不同于國外,直接照搬國外的模型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當先進的經驗“水土不服”時,要想進一步推進大數據時代下的在線教育,首先要了解中國的學生,了解我們自己的在線教育應用現狀。

2當前國內在線教育的主要運營模式

2.1 B2C模式在線課堂

B2C是在線教育領域最早也是最常見的商業(yè)模式,即由在線教育機構把教學資料和視頻資源等產品上傳到服務器,再以會員或者學習卡的方式向學生出售權限。

B2C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課程穩(wěn)定且成體系,課程內容有保障,企業(yè)盈利也比較穩(wěn)定。

2.2 C2C模式在線課堂

C2C模式是教師通過即時通訊工具直接和學生互動交流的模式,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即時的討論。

其優(yōu)點在于平臺兩端的主體都是個人,因此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對學生而言是一個完全以學生自己的興趣取向為核心的個性化教育平臺,對教師而言,C2C模式的在線課程不像B2C那樣要求教師有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可以只教授自己擅長的課程,人人都可以成為教師。

2.3 B2B2C模式在線課堂

B2B2C模式,也就是B2B模式,在線教育機構將自身服務直接提供給機構、學校或者團體。

B2B2C模式在國外運用的非常廣泛,幾乎90%的大中型企業(yè)都會選擇這種模式進行員工培訓。B2C模式的在線教育可以提供一整套制式的培訓計劃,更加集中穩(wěn)定。對機構而言也有更強勁的現金流,通常在線教育企業(yè)會用B2B來養(yǎng)活自己的B2C和C2C業(yè)務,后者再通過積累客戶評價反哺前者。

2.4 O2O模式在線課堂

近年來有大量學者和投資人看好O2O模式。其核心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用網絡學習資源和大數據分析定制個性化的課程,再通過線下教學來保證服務的質量。既能利用現有線下培訓資源,又能降低線下培訓成本,有效結合PC,面授,移動三方的優(yōu)勢,為學習者提供最好的學習體驗。

2.5其他模式在線教育

因為在線教育涵蓋的范圍之廣,所以還有很多在線學習的方式,比較常見的比如題庫模式,大多數B2C模式在線教育平臺里面會包含題庫模式,采取題庫免費課程收費方式或者購買課程免費享用題庫。也有很多單獨的題庫平臺,能夠讓學生自主測驗并由系統(tǒng)分析結果,指出學習者不足的知識點。

3江蘇中小學在線教育的現狀

2012年,美國三大MOOC平臺的大規(guī)模融資強烈沖擊著人們的心理預期,“慕課”“微課”“騰訊課堂”等不同線上教育平臺進入人們的視野,國內在線教育迎來新一輪的大發(fā)展。數以百計的新興互聯網教育企業(yè)進入這個市場,的2013年全年就新增近千家在線教育機構。大量資金涌入的結果并不是線上教育質的突破反而產生了更多的泡沫。江蘇省既是教育大省也是信息大省,江蘇擁有著全國前列的教育教學資源、網絡資源和學生資源。理應提高在線學習的效率與普及度。使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在提高江蘇中小學的教育質量、提高中小學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起到更大的作用,將中小學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有目的、針對性的學習。但是目前的在線教育存在眾多問題。

3.1缺乏個別化、適性化的學習環(huán)境

目前的在線教育平臺雖然眾多,但是同質化嚴重,大多是各科試題的堆積,缺乏針對用戶的個性化服務平臺。比如,對于初中數學中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問題中,有利潤問題,如果學生對這類問題沒有掌握,在線平臺能否根據學生的問題歸{總結,并推送同類例題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這類問題。目前的在線平臺缺少這樣的功能。

3.2缺乏與學校主流教育合作的教育平臺

學生們特別是中小學的學生,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在學校,不管在線教育功能有多強大,如果在線教育平臺沒有跟學校教學相結合,絕大部分學生不會有條理、長期的在一個教育平臺上進行系統(tǒng)學習。

而目前,學校的推廣力度和認可制度依然有待提高。江蘇各市的中小學中有部分學校開始與在線教學平臺合作,老師也在進行嘗試,但在線教育平臺的可選擇余地還是有限。就筆者所在城市而言,中小學在線平臺就只有“極課”沒有其他選擇。而“極課”目前也只是在試運行階段,只有一個錯題的推送,內容單一。

3.3學校對教師使用在線教育平臺的考核制度有待改進

推行在線教育,對于學校的教師來說是一項額外的負擔,特別是,在線教育要求針對學生的個體進行個性化的私人定制,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內容和作業(yè)內容上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沒有學校的鼓勵和推廣,教師很難長期堅持。而現行的中小學考核和評價體系,主要還是看課堂教育的形式,對老師在線上對學生的輔導、教學,甚至付出的創(chuàng)新都不予認可。這就導致老師對推廣線上教學這種模式不積極。日前,北京市教委出臺政策,要為每名中小學學生配備一名在校學習的教師,這就從制度上對在校教育提供了保障。而類似的政策在江蘇還比較缺乏。

3.4教育投入的城鄉(xiāng)差距,同樣體現在在線教育中

在線教育的一個重要優(yōu)點是可以平衡城鄉(xiāng)教育資源的不平衡,使得偏遠地區(qū)可以共享重點學校的優(yōu)質教學名師等教育資源。但是,現實是南京、蘇州等富裕城市的教育投入,不僅是政府而且家庭,教育投入都較大。而蘇北地區(qū)學校與家庭都缺少在線教育的軟硬件設施。硬件上缺少電腦、網絡;軟件上缺少使用在線軟件的培訓、管理甚至是維護人員。這種情況使在線教育的優(yōu)勢大大減弱。

4推進江蘇中小學在線教育發(fā)展的建議

4.1政府教育部門主導下,整合資源減少低端重復

與國外為了學生著想的在線教育相比,國內在線教育的迅速發(fā)展是近幾年資本家大量融資導致的,因此或多或少的存在著賺錢導向,小型在線教育產品甚至存在著撈一筆金就走的情況。因此不同教育產品累積了大量相同或相近的初級資源,學生難以分辨和篩選。教育部門必須將低端資源整合起來,用多余的精力去發(fā)展深層次的課程,減少數量提高質量,全面提高資源的深度和廣度。

4.2加強學校培訓力度和重視力度

在線教育對傳統(tǒng)教育的沖擊是巨大的,但同時也是新的機遇,中小學中引入在線教育既能解決教育中存在的課堂枯燥,也能解決在線教育平臺服務反饋差,互動性弱的問題,能真正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興趣帶來巨大的轉變。但是并不是所有教師都具有網絡及在線教育平臺的使用能力,特別是一些老教師,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課堂教育中是骨干,但對于新興的各類層次的教育平臺,使用并不能得心應手。對于這種情況,學校應該對其進行培訓,使這些有經驗的教師在在線教育平臺上也能成為名師,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受惠。

4.3優(yōu)化互動平臺,提供多元化學習支持

在線教育如果僅僅把線下課程搬到線上,那么其效果可能還不如傳統(tǒng)教育。在線教育平臺既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又要打破距離的限制,提供迅速的互動反饋。另外由于課程性質,學生素質的不同,不同的課堂體系應該有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互動方式,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和多元化的學習支持。比如為基礎較高或時間不充裕的學習者提供碎片化的教程,為基礎過低或自律能力差的學習者提供系統(tǒng)化的課程,并按期獲取學習反饋。

4.4充分發(fā)揮在線教育時間、空間優(yōu)勢,利用中小學生的碎片化的時間

與課堂教育規(guī)律、定時的特點不同,在線教育時間靈活,又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網絡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在線學習變成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事情。利用慕課等短小的教學形式,可以將學習變成趣味性的游戲和休息,把中小學生的課堂外的零碎時間利用起來,更可以將中小學生從鋪天蓋地的網絡暴力游戲里拉回來。 但這還需要學校、家長和在線教育平臺一起努力。

5總結

中小學在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不能只依靠商業(yè)模式。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商業(yè)機構、社會團體、家庭,多方聯動起來才能形成一個有效的在線教育運行模式。從而利用在線教育的優(yōu)勢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到知識,體驗社會,體驗自然;利用在線教育的優(yōu)勢讓更多偏遠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也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中小學在線教育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詹澤慧,李曉華.混合學習:定義、策略、現狀與發(fā)展趨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化教育,2009(12):1-5.

[2] 魏順平.在線學習行為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2(04):81-90.

[3] Can,S.Attitude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towards the Effectsof materials use on learning. 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2010,9(2):46-54.

[4] 王t艷,胡衛(wèi)平.中國在線學習研究現狀與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13(08):30-34.

[5] 韓錫斌,程璐楠,程建鋼.MOOCs的教育學視角分析與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14(01):45-51.

[6] 汪曉斌.在線教育商業(yè)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

[7] 李亞員.國內慕課(MOOC)研究現狀述評[J].中國電化教育,2015(07):54-55.

第6篇: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一、工作目標

針對我縣疫情防控工作實際,充分發(fā)揮“互聯網+教育”作用,統(tǒng)籌利用各級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各類開放性、公益性網絡直播平臺,尊重職業(yè)教育特點和規(guī)律,發(fā)揮學校和師生能動作用,整合適配的教學資源,通過互聯網、電視、家庭電腦和智能終端等,有計劃有組織開展“一校一策”網上教學、在線授課(聽課)、資源點播和線上輔導、討論、答疑等教學活動,指導家長督促學生延期開學期間在家學習,實現學生“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要求,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正常教學秩序的影響。

二、工作原則

(一)統(tǒng)一實施。市教育局(市教育學院)負責全市中職學校網上教學活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協(xié)調調度??h教育局負責本地中職學校網上教學活動的監(jiān)督落實、技術指導和跟蹤管理。中職學校充分利用現有國家、省和學校在線課程平臺、以及其他在線教育平臺和教學資源,負責本校網上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

(二)精準施策。中職學校充分利用本校教育信息化資源和教學資源平臺,按照“一校一案”和快捷、易用、實用、普惠的要求,優(yōu)先選用本地、本校應用成熟的平臺開展網上教學工作??茖W調整課程計劃和課程安排,切實有效組織教師開展網上備課、授課、答疑輔導、作業(yè)批改等,確保網上教學活動安全有序、務實高效。

(三)確保質量。中職學校要充分考慮城區(qū)、農村等信息資源差異化,制定差異化辦法和解決措施,靈活開展網上教學活動。不得組織線下集中學習和集中培訓,減少人員流動和接觸,確保師生安全。

三、組織實施

(一)落實“疫情防控為主”要求。把保證廣大師生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把實現“延遲開學不停學、不停教”作為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實現中職學校春季延遲開學不停學、教學計劃不縮水、教學標準不降低,教學活動覆蓋全體學生。2月17日前,中職學校要制定網絡教學計劃(方案)、課程表,做好自有自建自選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和安排部署工作,完成網絡平臺班級、科任教師、學生等組建工作,并將教學計劃、方案等上傳至學習平臺,做好學生網絡學習的準備工作和教師網上培訓、備課。2月24日前,做好開展網上教學所有準備工作,并按照調整后的教學計劃適時啟動實施網上教學活動。中職學校在原計劃的正式開學日之前,不得提前開始新學期課程網上教學,可安排一些疫情防護知識、心理健康輔導、寓教于樂等方面的網上學習內容,確保學生度過愉快的假期。

(二)強化“網絡資源”共享機制。中職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用“先借鑒,再研發(fā)”辦法,首次開課可選擇國家、省級在線課程平臺免費開放的在線課程或在白城市職業(yè)教育微信群中推薦的平臺(如高教出版社、智慧樹等中職學校學習平臺,可自行遴選)免費中職通識網絡課程,減少首次開課任課教師工作量和難度。學校信息化管理部門應為網上教學和相關培訓做好必要的技術準備和技術支持,確保線上直播授課、同步課堂、自主學習、考核評價等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提前做好網絡平臺應用測試。

(三)做好教學有序銜接。中職學校制定網絡教學計劃、方案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盡可能保障能開即開的前提下,以中職學校必修課程(基礎模塊)為主,做好跟蹤考核工作。學生線上網絡學習要留痕、存檔,與學期“正常開學”的教學工作有序銜接。延期開學期間,一律暫停組織包括畢業(yè)實習、技能競賽實訓等所有的實習實訓活動,不組織不參加任何人員密集的各類活動。學生應通過學習平成任課教師要求的學習任務,及時與任課教師進行互動交流,確保學習質量。

(四)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合力。中職學校要做好線上網絡教學的調查摸底和宣傳工作,強調家校密切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導家長積極配合提前做好網絡教學的準備工作,督促學生按時參加網絡教學、完成網上作業(yè),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防止沉溺網絡和電子游戲。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h教育局成立縣延期開學期間中職學校網絡教學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籌負責教學計劃安排和教學內容安排,健全相關配套措施,中職學校、教師全面做好組織實施工作,并根據教學實效對相關教學方案進行優(yōu)化調整。

(二)做好教師培訓。學校要加強對一線教師的網上教學指導培訓,按批次開展多批次遠程培訓,提高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學實效。市教育學院、縣教育局和教師進修學校要做好相關業(yè)務指導和服務保障工作。

(三)強化監(jiān)督管理。市教育學院、縣教育局和教師進修學校要加強網上教學的監(jiān)督管理,網上教學要做到有計劃、有課表、有教案、有作業(yè)、有答疑、有作息時間表。學生網上學習時間暫定為:上午時間(教學指導時間):8:00—11:00;下午(自學、答疑、作業(yè)時間):13:30—16:30。中職學校、任課教師要提前一天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等網絡平臺給學生推送學習任務、指導重難點和有關要求。要指導學生在家學習,按時完成作業(yè),每天對學生作業(yè)進行批閱指導,并及時反饋結果,通過網絡答疑解惑、糾錯。

第7篇: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做一名好老師,是許多老師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的目標。時光荏苒,自踏入教育這個行業(yè)以來,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tài)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guī)范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轉眼一學年很快就過去了,回顧這學年的學習和工作,感受頗多。

一年以來,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始終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目標。根據學校的工作目標和教材的內容,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學期工作計劃,保證了整個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影響所采取的應急措施。我重點做好對線上線下教學融合工作,做好居家線上教學與學校課堂教學有效銜接。在對學生居家線上學習情況進行全面摸底的基礎上,及時精準分析學情,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根據學生的學情情況合理調整教育教學計劃,及時差缺補漏,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目標的達成。

我認真把握教材,把大綱、課本等及時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目標,切實落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課堂時間不斷地以新型熱電材料為背景創(chuàng)設提問角度,幫助學生拓展思路,對基礎知識能靈活運用,從而使同學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并且努力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重視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新、舊知識的聯系,達到幫助學生學會求知、不斷發(fā)展的目的。

我尊重每一位學生,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培養(yǎng),在嚴格管理的同事能尊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認知能力,提出與學生自身水平相當的問題,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共同提高。因而也得到了學生的尊重。我現在定期和同學們風向世界魅力城市,世界知名大學,每當那些充滿人文氣息的美麗圖片出現在大屏幕上,他們都會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毫不掩飾神往的表情,我知道,如果說理想是一顆種子,此時,已在不知不覺間被灑進了他們的心田,只要時機恰當,就會生根發(fā)芽,長成參天大樹。

在工作中,我始終堅持勤奮、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認真做好工作。對工作上的事,都力求用最少的時間,做到最好。在生活中,堅持正直、謙虛、樸實的生活作風,擺正自己的位置,尊重領導,團結同志,平等相處,以誠待人,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相處的尺與度的關系,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同時我也明白,自己還存在不足之處,由于自身經驗太少,我在教學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針對這些情況,我在積極參加教學培訓的同時,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及同行討教經驗。在教學中,認真鉆研新大綱、吃透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于課堂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等能力。

第8篇: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新農人;農村電商;線上培訓;中職教育;精品課程

1引言

《福建省農業(yè)廳關于加快推進新型職業(yè)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力爭培養(yǎng)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yè)農民隊伍”,要求在福建省現有的新型職業(yè)農民存量的基礎上,加大培育力度。但是,伴隨著農村人力資本向二、三產業(yè)集聚,很多偏遠農村青年外出打工。留守在農村的農業(yè)群體呈現人口數量缺乏、能力素質偏低、年齡結構偏大等諸多問題。因此,解決農村電商人才的匱乏,成為當務之急。福建經濟學校為響應福建省政府的號召,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培訓的模式,摸索出適合將普通農戶轉型為新農人的培訓方法。

2新農人的特點

新農人也稱新式職業(yè)農民,是以農業(yè)為崗位,具備相對的專業(yè)能力,收益大部分來源于農產品經營,并符合一定標準的現代農業(yè)從業(yè)人員。新農人通過互聯網連接城市和鄉(xiāng)村,滿足城里人對安全可靠農產品的需求。新農人與傳統(tǒng)農民較大的差別取決于:新農人是一種崗位,并不是傳統(tǒng)式的真實身份代表。新農人是農民的新群體,是農業(yè)業(yè)態(tài)的創(chuàng)新者,是農村的新細胞,是農民群體中具有信息化水平的代表。與傳統(tǒng)的農民不一樣,他們具有敏銳的互聯網邏輯思維,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生產運營水平。他們以互聯網為載體工具,從事農業(yè)商品的生產制造、運營、流通、服務等商務項目。他們有專業(yè)知識,有夢想,是新農業(yè)的純天然品牌代言人,掀起在互聯網時代興起新農人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浪潮。他們具有互聯網、自主創(chuàng)新、文化、自組織等四大特點[1]。

3新農人培訓的策略

傳統(tǒng)的線下培訓課程由于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模式和覆蓋人群相對有限。新農人培訓是實踐性、針對性非常高的專業(yè)領域,特別是將傳統(tǒng)農人轉型為新農人更是舉步維艱[2]。福建經濟學校原先的教學模式為“重理論、輕實踐;重教材、輕經驗;重模擬、輕實戰(zhàn)”,難以滿足當下新農人培訓的實際需求。本文通過前期調研,收集到培訓人員的反饋,及時調整培訓方法、篩選培訓內容,制定教學模式。最終制定新農人的培訓主要包括技術和商務兩大體系。商務方面包括電子商務基礎、網絡營銷、電商運營等知識點。技術方面包括攝影攝像、圖片處理、文案策劃和新媒體技術等項目。通過到重點幫扶鄉(xiāng)鎮(zhèn)進行新農人的線下培訓,面對面?zhèn)魇谂嘤柸藛T所需的技術和商務知識。同時編寫開發(fā)《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農產品微電商》等精品課程,并共享至超星學習通等平臺,供廣大農戶通過手機端或PC端進行學習。開放學校現有的電商實操平臺,讓培訓人員在實踐中鍛煉。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建立新農人服務群,及時為培訓人員解答問題。利用網絡會議實時授課,真正實現知識技能與新農人的無縫對接。新農人培訓的策略如圖1所示。

4開展新農人培訓的瓶頸

4.1參訓人員構成復雜。新農人參訓人員的構成較為復雜。從縱向層面看,源頭有注重自然種養(yǎng)法則的新農業(yè)技術人員,流通領域有現代互聯網的高科技技術人員、農業(yè)科研人員。從橫向層面看,有傳統(tǒng)農人、農村電商企業(yè)骨干員工、返鄉(xiāng)學生、農業(yè)經理人、原先在城市務工的返鄉(xiāng)青年。這些都是新農人培訓的重點群體,由不同的人群構成。其學習能力與接受程度也大相徑庭,對培訓造成了一定難度。以傳統(tǒng)農人為例,他們專注務農,沒有所謂的品牌知名度概念,也沒有職業(yè)自豪感。分析這類傳統(tǒng)農人的學習情況:他們對農業(yè)生產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對于新鮮事物的學習能力偏弱,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對互聯網與“三農”不甚了解。傳統(tǒng)農人的思想較為保守,使得他們更傾向于模仿學習,特別是傾向于利用自己或身邊人的經驗來推動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難以獲取有效的外部資源。4.2缺乏一體化的培訓。新農人所面臨的培訓不是一場簡單的專題演講,或是一次農村電商政策宣傳;也不是單純的經驗分享、互動交流貨源;更不是組織幾次圖片處理、視頻剪輯學習。它最為核心的應該是思維。讓培訓人員學會運用互聯網的思維,利用網絡和終端設備,進行互聯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將自己的產品通過平臺進行推廣,最終實現精準脫貧,實現鄉(xiāng)鎮(zhèn)傳統(tǒng)農產品企業(yè)的電商轉型,促進農村特色產業(yè)經濟發(fā)展。新農人培訓像是一場農村電商的創(chuàng)業(yè)孵化工程,需要“理念+實踐+互動+物流+政策”等配套系統(tǒng)支撐。大部分的新農人培訓只培訓到了某個點,缺乏長期體系化的培訓,缺乏“能人”的全程性幫扶引領,缺乏成熟的一站式服務鏈條,缺乏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培訓方式。因此新農人電商孵化之路需要統(tǒng)籌設計培訓方案。4.3銷售模式日新月異。迄今,電子商務的發(fā)展早已不是早期的信息撮合階段,支付和物流體系不再是制約電子商務發(fā)展的瓶頸。電子商務正在進入金融全面滲透、產業(yè)鏈深度整合、線上線下加速整合的新階段。電子商務的迅猛發(fā)展得益于科技信息技術的支持。近些年,云計算、大數據、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5G等新技術,為網上銷售模式增添了更為豐富的場景,促使新一輪電子商務銷售模式的創(chuàng)新。網上銷售產品,除了傳統(tǒng)第三方平臺建店開展B2B、B2C業(yè)務外,還出現了社群電商、直播電商、網紅經濟等電商新模式。同時,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社交APP的廣泛使用促使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的中心,以網狀結構、社交化的形態(tài),與他人產生交集。電子商務從業(yè)者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為代表的社區(qū)平臺,拓展自身人脈關系,從而發(fā)展銷售和宣傳業(yè)務。因此,在新農人培訓中也需要與時俱進,不能僅停留在傳統(tǒng)的電商模式中。如何快速地更新培訓內容、根據當地產業(yè)鏈制定特色的學習資料也是新農人培訓需要考慮的問題[3]。4.4獎金缺口。通過前期調研,了解到培訓人員在轉型新農人的學習不是都有效,整個過程存在諸多障礙,例如教與學之間存在供需障礙。培訓人員由于沒有足夠資金,無法獲得充分的學習機會。例如,在新農人的學習中,為了獲取網絡推廣這一知識點,需要投放廣告對商品進行引流。這就需要對商品進行付費推廣,否則這個知識點只能淺顯地體現在教材理論中,培訓者難以真正掌握。資金的缺口將導致學習目標不能有效達成[4]。4.5時間地點的局限。傳統(tǒng)的線下培訓一般是集中一個時間階段和統(tǒng)一的地點。但參與新農人培訓的人員大多都有工作,這些人員難以抽空集中學習。線上培訓雖然解決了時間、地點的障礙,讓培訓者隨時隨地都能參與學習,但終究因培訓約束性較少、互動滯后、課程內容較多等因素,使得培訓人員的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如何做到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在突破時間地點的同時,提升學習效率,也是瓶頸所在。

5解決思路

針對新農人培訓中的困難,以及福建農村新農人的培訓工作,組織相關教師編寫多門農村電商精品課程。在原先線下授課的基礎上,增添線上課程的實施,并配合多媒體資料讓電商精品課程變得淺顯易懂。這種線上線下并舉培養(yǎng)的新模式,打造一站式實施路徑,并根據農村地方特色做到因材施教。在兩年的培訓中,針對所遇到的困難,提出了五點解決思路:(1)制作電商精品課程。與學校授課不同,在制作新農人培訓的電商課程時,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加入“本土化”、“農村化”的元素。課件用更淺濕易懂的案例動畫、簡單明了的操作步驟,讓培訓人員掌握知識。通過兩年的培訓,不斷摸索和調整,最終制定出精簡有效的培訓章節(jié)。如《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這門精品課程,在常規(guī)內容上增加“農村電子商務”、“網上農貿市場”、“特色旅游”等章節(jié),刪除“電商安全協(xié)議”、“企業(yè)網搭建”等章節(jié)。(2)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線下培訓即傳統(tǒng)培訓,教師團隊進入廣大農村,開展面對面的理論和實操教學。這種培訓可以做到及時反饋,有效互動,但最為關鍵的是可以建立長期聯系方式,以便往后組織開展線上培訓。線下培訓結束后,建立網絡社交群,實現培訓人員的后續(xù)溝通。線下培訓的結束也是線上培訓的開始,網絡社交群的互動可以讓培訓持續(xù)有效地開展。運用互聯網社區(qū)服務平臺打造出“農村電商互動溝通群”,通過群里的課程,參訓人員可以長期學習到包含美工設計、經營、倉儲物流等知識要點?;訙贤ㄈ哼€為培訓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在線溝通交流,第一時間為培訓人員答疑解惑,幫助學員理清思路、學習技術、知識串燒、獲得成長?!稗r村電商互動溝通群”除了實現培訓的功能外,培訓人員也可在群上進行分享貨源、采購優(yōu)質商品,溝通經驗從而拓寬行業(yè)人脈。通過一系列的分享經驗、故事與技術,群友們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實現共贏。(3)利用小視頻。開發(fā)農村電商精品課程,配套制作相應的微課、多媒體課件、微視頻和微電影等。這些課程資源共享至線上平臺,供廣大培訓人員通過手機端或PC端進行學習。教師利用騰訊會議、抖音直播等手段進行網絡實時授課,真正實現知識技能與新農人的無縫對接。為了解決精品課程學習量大、線上學習效率不高的瓶頸,讓培訓者可以充分利用零碎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將精品課程中的“網上開店”、“農產品圖片拍攝與處理”等知識點制作成小視頻,在直播網站中。這樣,可以讓培訓人員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知識點,在獲得學習興趣乃至從中受益后,關注更全面的課程,學習更體系化的知識。(4)開放校內電商平臺。新農人培訓的瓶頸之一就是資金不足,難以支撐“實景化”的運營項目。目前,福建經濟學校有三個電商實戰(zhàn)平臺,均開放給培訓人員進行實操演練。其一是“天行健君”電商平臺,用于網店裝修和交易流程實踐。其二是“立信思遠”電商平臺,用于新媒體營銷、公眾號編輯和朋友圈推廣實踐。其三是“中教暢想”電商平臺,可以進行網店推廣的實踐。這些實戰(zhàn)平臺的練習內容具體包含網店注冊、商品、文案撰寫、視覺營銷、售前與售后客服、物流配送、關鍵詞挖掘與分析、商品標題制作、淘寶直通車推廣、鉆石展位的投放等,覆蓋面非常廣。商品引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便是購買廣告位或關鍵詞。但由于關鍵詞的數據分析量大,操作難度復雜,需要投放者具有相關經驗、且對相應行業(yè)的廣告位歷史出價了如指掌。不合適的投放廣告就是浪費資金與精力,不僅不能帶來引流,甚至適得其反。“中教暢想”電商平臺,可以完美地解決培訓者缺乏資金的瓶頸。該網站依托淘寶各行業(yè)真實的大數據,讓培訓人員體驗到淘寶直通車、鉆石展位的競價模式與投放流程,也可以進行淘寶商品SEO標題優(yōu)化,從而提升網店流量,是新農人培訓中最稀缺的實踐。其中關鍵詞挖掘這個項目,能讓培訓人員根據行業(yè)大數據及網店歷史數據,優(yōu)化推廣策略,制定推廣關鍵詞,提升競價技巧,從而增加網店整體點擊量與轉化量。校內的三個電商平臺,均配套制作有操作流程錄屏和平臺功能介紹文檔等資源,并隨時隨地開放給參訓人員使用,讓實操學習更具人性化。(5)創(chuàng)業(yè)幫扶持續(xù)跟進。培訓人員參加新農人線下和線上的課程后,可以將自己的農產品,選擇適合的銷售平臺試水經營。針對沒有貨源的學員,創(chuàng)業(yè)導師進行貨源協(xié)調,從往期新農人的培訓人員中精選優(yōu)質貨源,特別選擇支持“一件”的貨源模式,輕松解決學員貨源、庫存、資金、物流等問題[5]。同時配有資深創(chuàng)業(yè)導師,對正式開展的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指導。通過開店試水,能讓學員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串燒:從平臺選擇搭建到銷售模式制定,再到推廣農產品,然后到接待客戶促成交易,最終引入物流發(fā)貨??偨Y培訓人員試水所遇到的問題,做出有效指導,并及時調整培訓內容,實實在在地幫助新農人及時解決農產品電商運營中的痛點難點,助其加快打開市場銷路。

參考文獻

[1]湯海明,陸和杰.新農人電子商務培訓模式的路徑選.高等繼續(xù)教育學報,2018(1):68-71

[2]王曉臨.新形勢下新型職業(yè)農民培訓教育工作的思考.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3):60-61

[3]柴帆.培養(yǎng)專業(yè)化農機手迫在眉睫——專訪中國農業(yè)大學工學院韓魯佳教授.中國農村科技,2017(5):44-47

[4]張來武.第四產業(yè)——來自中國農村的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第9篇:線上教學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字: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模式;研究與實踐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在第十一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作了題為“建設中國金課”的報告,提到課程是“立德樹人成效”這一人才培養(yǎng)根本標準的具體化、操作化和目標化,也是當前中國大學存在普遍意義的短板、瓶頸和關鍵所在。教育質量的提升靠課程,“金課”的建設靠教師,因此,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離不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對標“兩性一度”標準,地方本科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應該達到怎樣的目標?應該具備哪些勝任特征?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教師的培養(yǎng)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國內學者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相關研究很多,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視角,就教學能力的概念、構成要素、現狀、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等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例如,周媛媛(2011年)認為教師教學能力構成要素包括教學研究與設計能力、終身學習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蔣后強(2000年)認為教學能力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思想引導的能力。總體來看,學者們在研究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對策方面均強調了平衡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教書育人作為教育的本質,應該得到各方面的重視[1-3]。

1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內涵

對于教學能力的概念、內涵,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針對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師,給出的含義是不同的。本文以吉林省23所應用型大學的教師為研究對象。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對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教學能力問題在當前“應用技術型大學”改革、“高校內涵式發(fā)展”、“課程思政”、“金課”建設的關鍵時期,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針對這些應用型大學的教師,將教師教學能力內涵概括為以核心知識為基礎,以育人能力為核心,主要包括教學智慧與教學設計、教學組織與教學監(jiān)控、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教學反思與教學創(chuàng)新、數字化素養(yǎng)與信息技術應用、育人理念與育人能力等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具備的綜合性能力。

2調查問卷的基本情況

2.1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新時代教學能力要素為測量指標設計問卷和個案訪談,通過教師和學生雙重反饋開展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現狀調查,以期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存在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選取吉林省23所應用型大學的教師和學生為調查研究的對象,調查問卷通過線上方式發(fā)放。教師提交的問卷264份,其中有效問卷256份;學生提交的問卷537份,其中有效問卷530份。深度訪談教師27人,訪談學生39人。調查學生是為了解學生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調查對象的從教科目中,文科占比40.63%,工科占比43.75%,理科占比15.62%。

2.2調查問卷設計

問卷調查總計由48個問題組成,前10題了解教師基本信息,中間20題了解教學能力,最后18題調查影響教學能力的因素。

2.3調查結論

對調查問卷和訪談信息歸納總結,發(fā)現國家對應用型大學資金支持不夠,相關制度缺乏或落實不到位。高校層面,教師科研動力來自于職稱評定的占到79.69%。民辦高校教師在教學上周學時較多,15學時以上的占到25%。公辦院校中,15學時以上的占到16.67%。評價機制不健全、不科學,沒有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長效機制。當問及“如有進修機會,您最想到什么地方進修”,選擇“國內知名高校”的占比56.25%。當問及“您認為目前影響本人發(fā)展的最大原因是(限選兩項)”,選擇“缺少進修機會”的占比48.44%,選擇“教學和科研配套服務跟不上”的占比53.13%,選擇“缺乏教研團隊”的占比51.56%。

3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影響因素

3.1宏觀環(huán)境層面

吉林省23所應用型大學均為地方本科高校和民辦高校,大多缺少辦學資金,科研經費不足、管理水平落后等因素,導致教師發(fā)展的平臺與資源欠缺。

3.2學校組織層面

3.2.1評價體系導致重科研輕教學。大部分公辦高校重視科研,教師們重視職稱的晉升;對于民辦高校,教師們教學任務繁重,沒有時間鉆研教學。3.2.2缺乏對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的全面規(guī)劃部分高校成立教師發(fā)展中心較晚,主要由教務處和人事處組織新教師的崗前培訓和師德師風建設培養(yǎng),部門分工不同,沒有形成統(tǒng)一系統(tǒng)的培訓模式。3.2.3缺少校際交流。大部分高校缺少校際交流,沒有為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平臺,高校不重視教師教學團隊的建設。

3.3教師個人層面

3.3.1缺乏對教育教學規(guī)律認識。多數教師缺乏對教育規(guī)律的認知,尤其是部分專業(yè)課的青年教師,任教時間短,任務繁重,更缺少教育理念、教學手段方面的學習與培訓。3.3.2現代技術應用能力需要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發(fā)展以及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等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的推廣,要求教師必須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才能勝任教學。

4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模式與路徑

針對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影響因素,從政府政策、高校、社會(行業(yè)企業(yè))、教師等多方面,探討形成分級管理、分層培養(yǎng)、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提升模式、保障體系與激勵機制[4]。

4.1政府層面加大制度保障和資金保障

政府層面要出臺教師培訓管理辦法或人才提升計劃,明確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總體指導,加大投資力度,做好保障與引導。

4.2高校層面建立分級管理與共擔機制

4.2.1建立校、院(系)培訓責任共擔機制。高校按照國家、省、市關于教師發(fā)展的指導性文件,做好本校教師培訓的頂層設計工作。做到教師全院覆蓋,全過程監(jiān)測與反饋。院(系)組織教師積極參與,認真落實。同時,要加強與國內知名高校的聯系,為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供有效、快捷的平臺。4.2.2通過“五結合”堅持教師培訓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要具備自我提升意識,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開展學情分析,調整教學組織與教學設計,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實效性。院(系)要做好分層培養(yǎng),針對不同層次教師,分別開展不同內容的專門化、專業(yè)化培訓。同一層次教師培訓做到系列化,分為通用性培訓、提升培訓、高級研修培訓等階段,按計劃、分步驟開展。并做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與學科競賽結合、與科研活動結合、與教材建設結合、與專業(yè)建設結合、與集體備課結合的“五結合”。4.2.3建立“聯動”機制,做到培訓形式多樣化。教師發(fā)展包含師德師風、教研、科研三個維度。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包含教師品德與價值觀、學科與課程專業(yè)知識、組織教學與實現教學過程、教育技術應用等全部內容,才能確保高校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院(系)要緊緊圍繞本部門中心工作,統(tǒng)籌推進教師培訓工作,堅持做到與黨建工作聯動、與“三全育人”工作聯動、與課程思政聯動、與混合式教學模式建設聯動、與“金課”建設聯動的“五聯動”。在聯動中,尤其要重視教師教科研團隊的建設。4.2.4構建“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四維同步的協(xié)同育人模式強化協(xié)同育人機制,協(xié)同共育多渠道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加強與高校及行業(yè)企業(yè)的聯系,充分利用高校及行業(yè)企業(yè)的資源與環(huán)境。與國內知名高校積極開展交流、研討合作,充分利用國內知名高校資源提升本校教師教學能力。運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方式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線下一方面可到企業(yè)崗位上鍛煉,提升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通過申報教育部高教司協(xié)同育人項目,完成項目的同時達到促進教師發(fā)展目的。線上可通過激勵機制鼓勵與督促教師在校內利用業(yè)余時間積極參加培訓,獲得培訓證書。4.2.5凝練精品校本文化,營造文化育人氛圍。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特色,開展系列“文化講堂”,營造教師發(fā)展良好文化氛圍。高校通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挖掘校本建校、興校等有關文化,以此來做好文化育人工作,從心靈上給予師生滋養(yǎng),從品行上給予師生涵育。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的時代性與特色性。例如,長春工業(yè)大學人文信息學院秉承“共創(chuàng)共享共榮”發(fā)展理念,深挖建校、興校歷史與文化內涵,以此來營造文化育人氛圍并提升教師的奉獻和創(chuàng)新精神。

4.3教師層面多反思多學習

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關鍵是教師自身,教師要主動實現自主發(fā)展,主動適應教學的新要求,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與時代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