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民族學導論范文

民族學導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族學導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民族學導論

第1篇:民族學導論范文

關鍵詞:顫膝;一順邊;自娛;宗教;訓練價值

中圖分類號:J72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1-0094-02

藏族舞蹈在表演風格上,舞姿優(yōu)美、連續(xù)自如、矯健有力、樸實無華、瀟灑自然。在學習藏族民間舞蹈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準確的把握好藏族舞蹈的特點和舞姿之間的相互銜接,還要求學生提升自身身體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尤其是膝關節(jié)需要較高的靈活性,才能把藏族舞蹈的美感表現(xiàn)出來。學生在學習藏族舞蹈時,由于藏族舞蹈本身具有的宗教文化氣質,在學習藏族舞蹈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宗教情感,這些方面也可以體現(xiàn)藏族舞蹈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訓練價值。

一、藏族舞蹈對身體的訓練價值

舞蹈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舞蹈的訓練來提升身體的了靈活性、協(xié)調性。藏族舞蹈作為非常具有特色的民間舞蹈之一,其對于學生的身體訓練價值很高,因此如果能較早的在低年級學生中開設藏族舞蹈學習課程,讓學生通過學習藏族舞蹈來提高學生們的肢體、關節(jié)的靈活性,為學生們在后續(xù)民間舞蹈學習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藏族舞蹈利于訓練膝關節(jié)的顫與屈

在藏族舞蹈中,舞姿動作對于膝關節(jié)的顫動和屈伸要求非常的高,例如藏族舞蹈要求膝關節(jié)的屈伸、張弛必須自然穩(wěn)健,通過膝關節(jié)的屈伸、張弛來使身體發(fā)生起伏,從而體現(xiàn)出藏族舞蹈所具有的舞姿特點。藏族舞蹈的動律特點在“弦子”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體現(xiàn),藏族舞蹈的訓練應該是從訓練膝關節(jié)的顫與屈著手。在學習中注意屈伸、撩步組合,做到膝關節(jié)的屈伸是連續(xù)的以及膝關節(jié)的屈伸是不完全的;在各種舞步的訓練中,應該是通過膝關節(jié)來發(fā)力的,例如在踢步的訓練中。藏族舞蹈對膝關節(jié)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其訓練效果并不能得到立即表現(xiàn),所以要求學生在藏族舞蹈的日常學習中,對膝關節(jié)的訓練從快到慢,在反復不斷的練習中,掌握對膝關節(jié)的控制能力,從而使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得到提升,柔韌性以及靈活性的提升又會為學生學習其他民間舞蹈作出了鋪墊。

(二)“一順邊”對于肢體協(xié)調的訓練價值

一順邊在藏族舞蹈中非常的多,一順邊舞蹈要求舞者的身體動作偏向同一個側面,這樣舞者的動作看起來就像波浪一般,因此一順邊具有了一種仿佛如波浪起伏的美感。由于藏族人們一般生活在高原地帶,繁重的勞動生活讓他們從小就形成了宗教情感,因此藏族舞蹈具有其獨特之處,比如坐胯的是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要求舞者的上身放松且稍稍偏向前面,同時有節(jié)奏的保持膝關節(jié)的屈伸、顫動。由于藏族舞蹈的這個特點,藏族舞下身應該是主動的,上身通過下身的帶動來運動,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從下而上的層次感?!跋易印钡目坎街?,要求舞者的頭、手、腳都偏向同一側;在跨悠步跨腿時,跟“弦子”的靠步類似,都要求頭、手、腳擺向同一個側面,膝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的屈伸也是同時進行的。這兩種舞步,在日常的藏族舞蹈教學中,應該是比較常見的?!耙豁樳叀钡膭幼鲗W生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要求較高,學生需要靈活的控制自己的身體部位,來在某個時刻完成“一順邊”動作。由于“一順邊”在藏族舞蹈中非常常見,因此藏族舞蹈可以用來訓練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性。

二、藏族舞蹈對情感開發(fā)的價值

舞蹈本身具有的魅力是非常大的,人們可以通過舞蹈來感受美得真諦,引導著人們對美的向往和追求。學生在學習藏族舞蹈的過程之中,不應該只注重動作姿態(tài)、舞步銜接等方面的內容,還要注重在學習藏族舞蹈的過程中,感受藏族舞蹈中蘊涵的“情”,這也是學生學習藏族舞蹈的目標之一。藏族舞蹈對學生情感的開發(fā)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自娛自樂的個人情緒表達、宗教情感的培養(yǎng)。

(一)自娛自樂的個人情緒表達

舞蹈本身具有的一個特性就是自我娛樂性,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在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的時候,由于語言無法來表達,于是就通過肢體的運動來表達,因此舞蹈最開始就是表達個人情緒的手段。民間舞蹈最大的特色就是這種具有表達個人情緒的功能,而在藏族舞蹈中,也有很多體現(xiàn),例如在藏族舞蹈教學中,有一種叫做“鍋莊”的表現(xiàn)形式,男女站在兩側邊唱邊舞,有的時候,人們混合在一起手拉手一起舞蹈,來表達內心的快樂之情。即使我們不能親臨現(xiàn)場觀看舞者的舞蹈動作姿態(tài),來感受他們的喜悅之情,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對藏族舞蹈的學習,在快樂或者悲傷的時候用舞蹈來表達個人的內心情感,把自己的“心聲”通過舞蹈表現(xiàn)出來。學生在學習藏族舞蹈時,要最大化的把個人情感融入到舞蹈中,讓心靈隨著優(yōu)美的舞蹈而得到進一步升華。

(二)利于培養(yǎng)宗教情感

藏族舞蹈的形成,很多都是取材于宗教活動,例如藏族舞蹈中有很多的類似于行禮的動作。在目前的藏族舞蹈教材中也有體現(xiàn),例如很多動作都是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上揚,這些動作都充分的表現(xiàn)出當時的人們對宗教的虔誠。即使到了現(xiàn)代社會,在藏族的重大日子里,也會有一些非常優(yōu)美的藏族舞蹈,其中很多舞姿也體現(xiàn)出宗教文化。如何在學習中體會到那一種宗教情感呢?一方面需要學生加強對藏族舞蹈的發(fā)展過程,另一個方面還需要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通過正確的舞姿來感受那一份宗教情。

受宗教影響的民間舞蹈并不只有藏族舞蹈,就目前所知的民間舞蹈,大部分都是受到宗教的推動。民間舞蹈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慢慢的由宗教舞蹈轉變成為民俗舞蹈。目前的民間舞蹈教材中,雖然記錄了藏族舞蹈的各種舞蹈動作,但是教材上的內容并不能完美的再現(xiàn)那種宗教舞蹈場景,因此來時可以采取播放視頻的手段,來讓學生進一步的感悟藏族舞蹈中蘊涵的宗教情感。

三、藏族舞蹈的訓練對民間舞蹈的宣傳價值

民間舞蹈相比較現(xiàn)代流行的其中舞蹈,其在訓練上難度更大,而且比較枯燥,不僅需要學習者很好的控制好身體各個部位的協(xié)調配合,還要求他們反復的揣摩每個動作的之間的銜接。另一個方面,由于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很多人認為民間舞蹈是很“土”的舞蹈,學習民間舞蹈是沒有用的。由于這些因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轉向其他舞蹈,這導致民間舞蹈正一步一步的走向沒落。要想避免民間舞蹈的流失,就必須加強對民間舞蹈的宣傳。而在眾多的民間舞蹈中,藏族舞蹈的學習難度相對而言并不大,而且藏族舞蹈的舞姿具有舞姿優(yōu)美、自然瀟灑、沉穩(wěn)有力等特點,這些優(yōu)點都是可以用來吸引喜愛藏族舞蹈的人。在低年級班級里開設藏族舞蹈訓練課程,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藏族舞蹈的魅力,還可以讓藏族舞蹈得到繼承發(fā)揚。

四、總結

藏族舞蹈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訓練價值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柔韌性等;另一個反面由于民間舞蹈的特點,通過藏族舞蹈的學習可以很好的對個人情緒進行宣泄,也因為藏族舞蹈所具有的宗教文化氣質,因此藏族舞蹈在開發(fā)學生的宗教情感上也大有裨益;同時藏族舞蹈的訓練能夠起到一種宣傳民間舞蹈的作用,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民間舞蹈??傊刈逦璧冈诿耖g舞教學中的訓練價值很多,本文著重分析其中的幾種價值,為民間舞的教學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張靚靚.淺談風格性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本質魅力[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1(03):18-20.

[2]杜鵬.試論藏族舞蹈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訓練價值[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01):58-60.

[3]格桑吾珠,王東.藏族原生態(tài)民間舞蹈與學院民族民間舞教學的關系研究[J].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115-119.

第2篇:民族學導論范文

舞蹈是一門肢體藝術,舞者通過肢體語言恰如其分的表達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在表演過程中,動作的完成需要配合呼吸以實現(xiàn)動作的流暢,體態(tài)的自然。從某種程度上將舞蹈藝術中的呼吸控制就是一種藝術呼吸。民族舞對藝術呼吸的要求較高,日常訓練中,學生應當將內在的氣息與藝術呼吸相結合,通過呼吸的控制增強動作的流暢性,外部形體動作應當與內部呼吸實現(xiàn)高度統(tǒng)一,在情感的支配下達到神形結合的境界。民族舞在舞蹈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學中應當注重對學生呼吸訓練的研究。

一、呼吸對舞蹈的影響

1.呼吸的表情功能。呼吸能夠影響到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從生物學角度而言,呼吸是人們獲取氧氣的途徑,是增強身體健康的最基本保障。而人只有在保證基本呼吸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最基本的動作,也只有完成了這些最基本的動作才能進一步完成那些舞蹈藝術動作。通過呼吸控制表情是舞蹈家普遍認同和遵循的一門藝術規(guī)律,美國舞蹈家瑪莎?格雷姆在表演中通過呼吸控制身體肌肉的舒張與收縮,在舞蹈中肢體都能在呼吸的牽引下做出特定的節(jié)奏[1]。例如,我們的腹部會在吸氣的時候收縮,呼吸力道的不同也配合著不同的舞蹈動作,那些優(yōu)美的旋轉、起伏都是在呼吸的控制下流暢的完成的。

2.呼吸是視覺再現(xiàn)的前提條件。視覺再現(xiàn)是藝術呼吸的一項重要功能。呼吸的節(jié)奏能夠影響肢體動作的節(jié)奏,例如那些短、重、急的呼吸就應當配合以激烈的舞蹈動作,而長、輕、緩的呼吸就應當配合那些舒緩、優(yōu)雅的舞蹈動作。舞蹈演員的肢體動作能夠在直接呼吸的影響下完成這些基本動作。舞蹈中蘊含的情感因素是整合呼吸和動作的重要基礎,動作的節(jié)奏與情感的流動存在緊密聯(lián)系,在情感支配下人首先調節(jié)呼吸,再以呼吸完成對這些動作的支配作用。因此,民族舞教學中應當特別重視呼吸的重要性,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控制呼吸的能力,不斷增強學生呼吸與肢體動作之間的連貫性,增強學生在這些方面的感悟能力和呼吸控制能力。

3.呼吸對舞蹈力的控制。民族舞注重以氣運身,這與傳統(tǒng)武術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我國以柔克剛的太極拳,就是通過呼吸的作用牽引動作的完成。在舞蹈訓練中呼吸同樣發(fā)揮著調整動作的重要作用。通過呼吸的力道控制動作力度,舞蹈動作與呼吸力度之間應當實現(xiàn)完美的結合。民族舞呼吸的訓練對舞蹈力的影響巨大,他們能在這些方面更加注重學生對企業(yè)舞蹈形式的借鑒,例如吸取舞蹈對呼吸的控制在民族舞中也可以適當?shù)膽谩?/p>

二、民族舞蹈教學中的呼吸訓練

1.脆性的訓練。脆性主要是指呼吸頻率的快慢,舞蹈中歡快、喜悅或者哀愁的情緒都需要與脆性的呼吸相結合。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意脆性呼吸與動作之間的搭配程度。在正確領會脆性呼吸含義的基礎上加大實踐演練的力度。鼓勵學生通過練習自己的掌握脆性呼吸的方法。不同的民族舞有不同的練習和學習方法。例如新疆舞可以用抖肩、聳等方法進行脆性呼吸的練習。教師可以根據(jù)舞蹈的特性首先給學生做演示,學生則通過領會這些脆性呼吸與舞蹈風格之間的關系,自己加強練習,熟練掌握脆性呼吸的基本要領。

2.柔性的訓練。呼吸的柔性對民族舞的動作和整體神韻有著較大的影響,柔性呼吸能夠給整個舞蹈帶來行云流水般的審美效果。例如,朝鮮舞蹈中的“古格里”節(jié)奏鼓點與舞蹈呼吸的配合。委婉的情感就是通過那些舒緩、優(yōu)雅的長動作表現(xiàn)出來的。而且完成這些動作必須處理好柔性呼吸與脆性呼吸之間的關系,他們在這些方面不但要加強柔性呼吸對動作的牽引作用,而且還要注重呼吸力度與情感之間的對稱性。那些哀怨悠長的情感必然要通過延長呼吸的速度,并以長氣帶動緩慢的動作。這樣觀眾才能感悟到人物的凄婉哀愁[2]。而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舞者更加傳神的將人物的思想感情真切的呈現(xiàn)的觀眾面前。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呼吸的柔性的訓練。柔性訓練中要加大學生的肺活量訓練,在快速吸氣的同時緩慢的吐氣。

第3篇:民族學導論范文

一、民族舞蹈的特點以及教學現(xiàn)狀

我國的民族民族舞蹈教學目前以師范類高校為主,在我國目前的民族舞蹈教學來說,大約是從上世紀開始藝術院校以及師范院校設立相關民族舞蹈的教學,對于教師資源和硬件資源逐漸配備,并且一直延續(xù)下去,隨著不斷的經驗累積和工作實踐逐漸對民族舞蹈的教學形成了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和方法,為舞蹈人才的培養(yǎng)以及文化的傳承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但是在這些成就之外我們要看到的是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民族舞蹈的理論方面研究和發(fā)展相較于實踐課程來說更為滯后。

所謂的民族舞蹈是一種傳統(tǒng)形式的舞蹈,對于各民族不同的風土人情以及表演方式有所體現(xiàn)和融入,民族舞能夠通過教學和肢體的表現(xiàn)展現(xiàn)出不同民族和地區(qū)的特點,能夠體現(xiàn)出地理特點、服裝特點以及生活文化等,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通過對舞蹈動作的講解和指導帶領學生們在特定的音樂和環(huán)境中了解學習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從而在舞蹈中融入了對文化的傳承,促進了對愛國情懷的理解,并且實現(xiàn)了舞蹈的更強的表現(xiàn)力。

在目前的舞蹈課程中來說,對于民族舞蹈的教學內容通常是較為單一,教師對于民族舞蹈的特征以及文化的融入不夠重視,學生的舞蹈基礎參差不齊,對民族舞蹈的認識較為表面,這就造成了民族舞蹈教學的困難,學生只學到了肢體的特定動作,而對于舞蹈中所融入的內涵不能深刻了解和認識,對于民族特色以及風土人情等更是沒有認識,這就需要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科學地引導學生的進步,在民族舞蹈的教學中設立特定的文化背景,通過民族的特點和風俗信仰等,讓學生能夠理解舞蹈動作中蘊含的意義,對于學生來說更能夠開放思維,強化記憶,在舞蹈動作中抒發(fā)感情。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將舞蹈動作和舞蹈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在肢體動作的表現(xiàn)上更為深入地體現(xiàn)民族文化。從而在演繹中將民族文化和優(yōu)美的動作同時展示出來。

二、民族舞蹈發(fā)展的趨勢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我國高校民族舞蹈教學的研究與探索己經越來越受到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因此,高校民族舞蹈教學應該堅持借鑒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原則,廣泛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教學模式的基礎結構和主要階段等,教師通過生動的方法方式傳授給學生民族舞蹈的理論和動作,并且在基本的舞蹈動作上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從而使得學生對舞蹈的學習更有興趣和新鮮感,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具體的學生素質進行教學方式的選擇,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1 豐富的課堂內容

我國民族舞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舞蹈表演能力的體現(xiàn)以及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民族舞蹈具有多樣性和文化內涵深刻多變的特點,這就對民族舞蹈的課程設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傳統(tǒng)的課程設置往往是理論教學完成之后再進行實踐課程,對于實踐課程不夠重視,從而造成了學生理論知識豐富但是實踐較少不能充分理解舞蹈動作中的內涵,這就需要進行改善,將不同階段的理論課程與訓練、創(chuàng)作課程穿插安排,專業(yè)理論知識與實踐創(chuàng)作課程都應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同時將舞蹈案例穿日常教學中,提倡理論、實踐、創(chuàng)新、案例融合教學的教學理念。

2.2 強大的師資和硬件配置

對于師資力量的開發(fā)和改進是在民族舞蹈教學中尤為重要的一個方面,首先師資力量方面,學校要根據(jù)各校具體的教學計劃對教師資源有所引進和改造,例如從藝術團體或者高校等引進教學經驗豐富或者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邀請舞蹈專家進行講座交流等活動,從而促進師資力量的強大,另外在課程安排上,要根據(jù)具體的課程安排和教師情況進行分配,教師也要進行定期的培訓和研討,從自身不斷優(yōu)化教師素質。在教師資源得到了保證的同時也要注重學校硬件的發(fā)展,硬件包括教材資源和道具資源,在舞蹈教學中要注重選用與民族舞蹈相符合服裝以及配飾等,對學習條件以及學習氣氛不斷優(yōu)化,從而為舞蹈教學提供實踐基礎。

2.3 創(chuàng)新的舞蹈方向

改變以往常規(guī)舞蹈動作、理論知識方面的局限性教學方式,開拓眼界,引導學生學習民族文化與風土人情、積極模仿舞蹈動作的同時,鼓勵學生從經典視角及自身視角鑒賞不同的民族舞蹈、大膽創(chuàng)新表演。

從傳承的角度來說,對于保留原生態(tài)的少數(shù)民族舞蹈文化,要從兩個方向進行綜合考慮,其中一方面是傳承,對于民族舞蹈文化中精華的部分必須保留,另一方面則是改善,在民族元素的基礎上對舞蹈教學進行時代化的改善和推進,所以在高校民族舞蹈的教學教材的編制時應該多方面考慮,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法多樣化的對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進行體現(xiàn),并且有效的改進,促進民族舞蹈與時代的共同進步發(fā)展。

第4篇:民族學導論范文

論文關鍵詞: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團體輔導

綜觀國內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就業(yè)研究,數(shù)量不多,針對廣東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就業(yè)研究,更是空白。要提高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就業(yè)水平,關鍵在于提高其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ifcacy)是指決策者對自身成功完成職業(yè)決策任務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評估或信心程度。職業(y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是了解職業(yè)生涯行為的重要指標,掌管和監(jiān)控著職業(yè)生涯認知與行為的發(fā)展歷程,是個人達成職業(yè)生涯目標的關鍵因素。職業(yè)生涯團體心理輔導是指應用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協(xié)助團體成員將自我概念轉變成相應的職業(yè)角色,進行職業(yè)探索,并做出職業(yè)決策的過程。本研究嘗試將團體輔導應用于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輔導中,探索提高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的被試對象來自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原廣東民族學院)2006級學生。首先通過召開宣講會,共招募愿意參加職業(yè)生涯團體心理輔導的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60名,接著進行每人15分鐘的單獨訪談,最后確定被試少數(shù)民族學生48名。再通過隨機分組,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4人。另外,為了進一步驗證本研究的效果,從該校2006級的漢族學生中隨機抽樣24人,作為漢族學生對照組。

2.研究工具。一是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量表。采用彭永新、龍立榮(2001)參照Betz和Taylor的“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ifcacy Scale(CDMSE)”編制的“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量表”。量表分5個維度:自我評價、收集信息、選擇目標、制訂規(guī)劃、問題解決。共39個項目,五點量表計分,每個項目分別回答完成任務的信心程度,1一完全沒有信心,2一有一點信心,3一有一些信心,4一比較有信心,5一完全有信心??偡譃?95分,分值越高,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越高。本研究中克倫巴赫系數(shù)分別為0.7657、0.6304、0.8260、0.6081、0.7097,總體為0.94050。二是團體輔導效果評估問卷。自編問卷,共有十個問題,讓實驗組的成員在團體輔導后,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評估“學到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知識和技能有多少”“學到的內容實用性如何”“對于自身理解、思考職業(yè)生涯方面的問題是否有幫助”“對職業(yè)選擇的信心是否有提高”“對了解自己并與他人分享情感和經驗是否有幫助”“對自己的幫助有多大”“參加團體輔導的目標的達成程度”“是否喜歡參加這個團體”“本次團體的凝力如何”“如果再開展類似的團體輔導,是否愿意再參加”等。三是團體輔導滿意度問卷。自編問卷,主要了解參與干預的被試學生對活動設計、組織、實施的滿意程度。

3.團體輔導方案。本輔導方案以班杜拉(Bandra)的自我效能理論,特別是有關提高個體自我效能途徑的理論為依據(jù),參考國內外有關職業(yè)生涯團體輔導方案,再針對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特定的心理特點設計而成。本研究的團體輔導方案共分8個單元,分別是“萍水相逢”“我是誰”“我想做什么”“我與職業(yè)”“美麗目標”“我的生涯我作主”“我的未來不是夢”和“笑迎未來”。每個單元有不同的目標、活動內容和家庭作業(yè)。所有的活動均是圍繞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五個維度——自我評價、收集信息、選擇目標、制訂規(guī)劃、問題解決而展開,活動中安排了大量的團隊訓練活動,如“樂隊總指揮‘個人演唱會”“鏡子”“我的成功”“微笑訓練”“形體訓練”等自信訓練活動,“棒打薄情郎”“20個我活動”“他人眼中的我”“頭腦風暴”“熱椅”等催化性活動,“背摔”“猴子撈月”等團體協(xié)作活動,“畢業(yè)生訪談”“SWOT自我分析”等團隊分享活動。

4.研究實施過程。為了更好地保證實驗組的互動性、實效性,根據(jù)一般團體輔導不超過20人的原則,研究者把24人的實驗組再分為兩個小組,每小組12人。為了排除干擾變量的影響,研究者采用抵消平衡法,對小組A、小組B的輔導,采用A—B,B—A…A—B,B—A的順序進行輔導,對兩小組同一單元的輔導在同一天完成,控制次序誤差和遺留效果的影響。對實驗組實施團體輔導共8次(每周一次,時間具體為周六),每次活動約2小時。對照組無干預,實驗組輔導結束,馬上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實施后測。

二、結果與分析

1.實驗組前后測差異檢驗。對實驗組前后測值進行比較(t檢驗),發(fā)現(xiàn)實驗組前后測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及各維度差異顯著,具體見表1。

2.實驗組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照組前測、后測差值差異檢驗。在實施干預前,研究者對實驗組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照組各項指標的前測值進行比較(t檢驗),發(fā)組兩組在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及其維度上未見顯著差異,因此兩組被試是同質的。在實驗結束后,馬上對實驗組和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對照組的前后測差值進檢驗,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及各維度差異明顯,結果見表2。

3.實驗組和漢族民族學生對照組前測、后測差值差異檢驗。在實施干預前,研究者對實驗組和漢族學生對照組各項指標的前測值進行比較(t檢驗),發(fā)組兩組在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及其維度上未見顯著差異,因此兩組被試是同質的。在實驗結束后,馬上對實驗組和漢族大學生對照組的前后測差值進檢驗,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及各維度差異明顯,說明團體輔導在自我決策效能以及各維度上不僅與少數(shù)民族學生相比效果明顯,而且與漢族學生相比同樣效果明顯,結果見表3。

4.團體活動效果評估。 實驗組成員對本次團體輔導的效果評估是非常肯定的。從對輔導內容的評價來看,83.33%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在團體輔導中學到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知識和技能”非常多,87.50%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團體輔導中學到的內容”非常實用。從對輔導的感受性評價來看,79.17%的實驗組成員認為“輔導對于自己理解、思考職業(yè)生涯方面的問題”有很大幫助,83.33%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參加本次團體輔導,使自己對職業(yè)選擇的信心”有很大提高,75%的實驗組成員認為“本次團體輔導對于本人了解自己并與他人分享情感和經驗”有很大幫助。從對輔導的目標達成評價來看,79.17%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參加本次團體輔導對于自己的幫助”很大(比較大的占20.83%),75%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參加團體輔導的目標的達成程度”非常好(比較好的占25%)。從對輔導過程的認同感評價來看,66.67%的實驗組成員認為“本次團體的凝聚力”非常強(比較強的占33.33%),87.50%的實驗組成員表示“如果再開展類似的團體輔導,肯定愿意參加”。

5.實驗組對本次團體輔導滿意度。實驗組成員對八次活動的滿意評價接近80%或以上水平(評價“非常好”與“很好”兩項結果累加),說明他們認可團體輔導的整個運作過程,說明團體的創(chuàng)始階段、過渡階段、成熟階段、結束階段較為順暢、有效,具體見表4。

三、建議與思考

1.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輔導應注重大學生職業(yè)決策效能的提高。 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影響著人們對職業(yè)生涯行為的了解,影響著人們職業(yè)生涯抉擇方向及信心,影響著人們自我成長和職業(yè)生涯的成功。因此,在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輔導中,必須注重大學生職業(yè)決策效能的提高。本研究顯示,大學生的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提高,能有效提高其自我評價、收集信息、選擇目標、制訂規(guī)劃、問題解決的水平及能力,從而提高其生涯規(guī)劃能力和生涯發(fā)展能力,最終提高他們的就業(yè)核心競爭力。

2.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輔導應注意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需要。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輔導關注的對象是全體大學生,但大學生有著不同的專業(yè)背景、性別差異、年級差異、民族差異、地區(qū)差異、學校差異,大學生當中存在很多不同的群體,每個群體有不同的特點和需求。職業(yè)生涯輔導應關注不同的群體,從每個群體不同的特點和需求出發(fā),提供不同的個性化服務,才能進一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本研究就從民族、年級的差異人手,基于大學少數(shù)民族低年級本科學生的特點展開干預,研究結果顯示,本次干預是積極的、有效的,這為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輔導的個性化服務提供了很好的實踐例證。

3.團體輔導是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輔導一種有效的形式

第5篇:民族學導論范文

比較音樂學的產生與研究對象

民族音樂學最初被稱為比較音樂學。比較音樂學的名稱是進入20世紀后首先在德國開始使用的,英文為“Comparative Musicology”,其實比較研究的方法用于非歐洲音樂研究最早在17世紀就開始了,但是這一學科的建立是以1885年阿德勒的《音樂學的范疇、方法和目的》和亞歷山大約翰·艾利斯的《各民族的音階》為標志的。其研究對象是歐洲以外的種族、民族的音樂文化,正如薩克斯所定義的異國文化的音樂。這一學科的建立和研究對象的確立是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研究者的立場有著密切關系的。首先,比較音樂學的產生和發(fā)展與歐洲殖民主義的興起和擴張有密切的聯(lián)系。以18世紀為開端,歐洲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相繼跨入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進入這些地區(qū)的西方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文化學家首先向外部世界開啟了這些非歐國家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之門。他們用西方學者的觀點和方法試圖了解、認識和把握這些國家和民族所具有的令他們新奇的特殊文化,想將這些相異于歐洲文化,不被歐洲人所知的文化公諸于眾,加之古典進化論學派和馬克思、恩克斯對于人類進化和原始社會經濟的科學認識,至19世紀60—70年代,民族學作為一門科學在歐洲和美國產生并興起,Enthnology一詞1830年首先由法國人讓·雅克·昂佩勒提出,30-70年代民族學、人類學學會先后在法、美、英、德和意大利建立起來。比較音樂學則是在民族音樂學進入80—90年代的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時應運而生的。這一時期的歐美出現(xiàn)了一支受過專業(yè)訓練的民族學隊伍,開展了世界范圍的、有目的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工作,異國的民間藝術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與此同時,歐美的許多城市建立起了人類學和民族學的博物館,收藏了許多非歐洲的樂器和有關的音樂文物與手稿,記錄亞洲、非洲、美洲民族音樂的材料大量增加,使人們對于非歐洲地區(qū)音樂文化的注意力進一步增加,加之1877年愛迪生發(fā)明了留聲機,對無文字非歐民族音樂的研究產生了無法估量的推動作用。在這些基礎上,比較音樂學這門學科在民族學諸多研究的影響下,應強烈而廣泛的社會和時代需求產生了。英國語言學家兼物理學家和數(shù)學家艾利斯和阿德勒、艾斯比塔等歐洲學者為比較音樂學的建立和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由此可見,比較音樂學研究的異國音樂文化是相對于當時殖民者的主體文化而言的,也是相對于起初參與比較音樂學研究的這些歐洲學者自身的文化體系而言的。相對于其原本歐洲音樂文化知識體系的未知領域就成了比較音樂學研究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異國音樂文化=非歐洲音樂文化,即形成了歐洲文化特別是歐洲城市藝術音樂文化相對于非歐洲音樂文化的比較研究。實質上是一種以歐洲整體作為一個中心以歐洲大民族為立場而進行的研究。

隨著學科的不斷發(fā)展,整個人類文化研究的進步和不同種族的非歐洲國家的學者對比較音樂學研究的參與,比較音樂學的研究環(huán)境和立場出現(xiàn)了變化和拓展,其研究方向和對象也出現(xiàn)了擴大和性質的變化,最初的比較音樂學的名稱被民族音樂學所代替。

比較音樂學到民族音樂學的確立

我們不得不承認,音樂的發(fā)展往往是在別的學科帶動下進行的,在創(chuàng)作方面,西方城市藝術音樂的派別經常是步文學、美術之后塵,如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的產生,在學術研究方面,史學、比較學、民族學的發(fā)展都深深地影響和引導著其對應的音樂學的學科發(fā)展。比較音樂學的建立受到民族學研究的影響,并在民族學發(fā)展的影響下最終成為了民族音樂學。

進入20世紀后,民族學產生了眾多學派,提出了不少新觀點。傳播學派是20世紀40年代在歐洲民族學界影響較大的一個學派,這一學派的先驅——德國學者拉策爾提出了把文化研究置于具體的地理環(huán)境中,同時重視各民族自身的歷史條件的研究方法;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馬列諾夫斯基認為每種文化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要重視當前生活與現(xiàn)狀的研究,反對殖民者對土著居民文化的粗涉;美國波阿斯學派又稱文化相對主義學派提出了文化標準是相對的,各民族文化珍品不能進行比較等觀點和理論思想。這些立場、觀點和理論我們都可以在比較音樂學的研究中找到其對應的影子。特別是波阿斯為代表的美國學派的興起,使得二戰(zhàn)后的比較音樂學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即在重視非歐洲民族音樂研究的同時,開始重視對本民族音樂的研究。波阿斯提出的各種文化價值平等、文化不可比較、反對歐洲中心主義的觀點使得比較音樂學研究的對象的相對基礎,即歐洲整體作為一個大的中心民族的基礎動搖了,突破了比較音樂學研究的非歐洲音樂的局限,對文化是否要相互比較提出了質疑。

同時,美國人類學家開始認為人類學的種種研究方法不但可以研究非母系文化,而且應該更多地用來探究其自身所屬的文化,從而使美國人類學家開始以更多的精力研究美國的自身文化。與此同時,其中一部分人類學家開始帶著這種思想積極地參與民族音樂的田野采錄工作,而這在歐洲比較音樂學領域是不多見的。美國人類學家的參與雖由于本身音樂能力的限制,無法將其深入,只形成了一種思想趨向,但這種思想趨向卻使比較音樂學的研究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它使得美國的一些音樂家從音樂界轉入人類學界,一些人類學家去研究音樂行為(并從技術上分析),同時還帶動了這一思想趨向在歐洲研究機構的出現(xiàn)。

這一切的結果是,二戰(zhàn)以后幾乎所有的比較音樂學者都開始把注意力轉向現(xiàn)存的自然民族音樂的人類學研究方向。于是,比較音樂學的研究范圍和立場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從地理性民族和歐洲中心看世界的角度轉向了文化相對論,即站在全世界民族音樂文化平等的立場全面考查研究各民族(包括本民族)的音樂文化。于是,比較音樂學在研究對象和立場發(fā)生巨大變化和沒有進行更多比較的情況下引退,取而代之的是民族音樂學這一名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前葉,中國、日本和東歐學者對比較音樂學研究的參與,對于這一學科的轉型也起到了比較大的作用。他們在美國開始重視研究自身民族文化之前就開始了對其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實事求是地說,最初美國學者對本土音樂文化的研究還不如這些國家學者來得純正,畢竟美國的學者也大都是英、德等歐洲國家的移民或后裔,他們的文化體系和觀點和歐洲同出一轍,而他們對于本土文化的研究起初是熱衷于北美大陸印第安民族音樂的探根溯源,從某種角度上說,屬于一種異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但其提出的對本土文化的研究觀點及其后來的發(fā)展,對突破歐洲中心論是極為重要的。而在這之前,的確有不少學者真正作了對本土音樂文化的研究。在東方比較音樂學研究中,中國的王光祈早在1926年就著有《東西樂制之研究》,其后又有1929年的《東方民族之音樂》和1934年的《中國音樂史》,日本的田邊尚雄于1936年創(chuàng)立了東洋音樂學會,1948年著《東方的樂器及其歷史》;匈牙利作曲家、音樂家巴托克和音樂學家柯達依分別于1906年和1905年開始對匈牙利的民歌進行收集研究,并分別出版了《匈牙利民歌》和《論匈牙利民間音樂》。雖然他們仍是用比較音樂學的觀點和方法對本土音樂文化進行研究,力圖從東、西方音樂的比較中得到某些結論,尚屬比較音樂學的范疇,但是他們參與研究的這一行為本身,和他們自身的非歐洲特質和立場已經使比較音樂學的研究發(fā)生了立場上的變化,雖然和美國學者的指導思想不同,卻起到了異曲同工的作用,打破了比較音樂學研究的異國文化的框框,促使了民族音樂學的建立。二戰(zhàn)后,荷蘭人普·肯斯特提出了用Enthno-musicology這個術語代替Comparative Musicology,首先被美國人所接受并固定下來。1959年,孔斯特的《民族音樂學》問世,這一學科正式成立。

民族音樂學研究對象各家學說的分析及思考

自從比較音樂學因研究對象的變化而更名為民族音樂學以來,學術界就如何劃界才屬民族音樂學領域進行了不少討論,有趣的是,這種討論尚未終結而社會的發(fā)展卻使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對象不斷在拓展,民俗音樂和伴隨著產業(yè)化社會而迅猛發(fā)展的大眾音樂已無可爭議地成為了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對象。所以,如何來劃定民族音樂學研究的領域更加成為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各家各派的觀點。孔斯特在他的《民族音樂學》的開頭就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包括從所謂未開化的人一直到文化民族的一切種族、民族的音樂,研究所有類別的非西洋藝術音樂。民族音樂還把外來音樂的傳入現(xiàn)象,即不同性質的音樂要素相結合而產生的影響這類社會學方面的問題也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西洋的藝術音樂以及通俗音樂不包括在這個領域之內。[1]

梅里亞姆在他的《民族音樂學的研究》中認為,“民族音樂學的目的和著眼點與其他學科的目的和著眼點并沒有什么明顯不同”,“它的特殊之處就是使用的特殊的方法,尤其在認為有必要使人類學與音樂學這兩類資料相結合這一點上”,并強調“民族音樂學通常是由音樂和民族學這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可以認為它的主要任務并不是強調任何一方,而是采用雙方都考慮進去這種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為一體”,提出“對文化中的音樂的研究”[2]。有人便據(jù)此認為民族音樂學就是研究所有的音樂文化,可以替代音樂學成為一個沒有邊緣的音樂學科。筆者認為這是不正確的。梅里亞姆在談到民族音樂學者的工作的第一個階段時闡明:“資料的收集,一般意味著對歐洲美國以外的地區(qū)進行實地調查?!盵2]這句話應代表著他對民族音樂學研究對象或者說是著眼點的看法。

涅特爾在《什么叫民族音樂學》中對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對象進行了分類,他認為這門學科“主要探討三類音樂,第一類有關無文字社會的音樂(music of nonliterate),第二類亞洲及非洲北部文化中的種種音樂,即中國、日本、爪哇、巴厘島、西南亞、印度、伊朗以及阿拉伯語系諸國家(和地區(qū))的音樂文化,第三類是民俗音樂(folk music)可定義為,在上述亞洲高級文化和西方文明中,以口述方式來傳承的音樂?!盵3]

美國學者胡德在他的《民族音樂學導論》中則就美國的具體情況對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對象作了較為具體的闡述,他不僅提到了對美國以外的異國文化的研究、美國本土土著音樂的研究、民俗音樂的研究,還涉獵了新興的電子音樂的研究——著名的甲克蟲樂隊[4],但同樣回避了歐洲城市藝術音樂。

以上是歐洲和美國學者的看法,20世紀中后期興起的以日本學者為代表的東方民族音樂學家們以他們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和視角逐漸為世界民族音樂學界所注目,他們對這一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日本學者岸邊成雄先生認為:“比較音樂學成為民族音樂學主要是學者們對自然民族的研究,后來又加入了東方高文化民族的藝術音樂?!盵5]山口修先生則認為“民族音樂學就是認識民族音樂的各種方法中的一種,即學術性的認識法”[6],也就是說民族音樂學的認識研究對象是民族音樂,他對民族音樂加以定義:“民族音樂則是作為各個民族集體所擁有的龐大文化事項中的一個項目而在其中占有一定地位。民族音樂是主要以'音'作為表現(xiàn)媒介體的象征性行為的產物之一種?!盵6]在中國,從1979年民族音樂學這一學科引進以來,就開始了對這一學科研究對象的爭論?;谥袊魳穼W的特殊情況,這種爭議也有其特殊性。從1980年到1988年,爭議的核心是“民族音樂學”是不是就是研究“民族民間音樂”的問題。后來,王耀華先生、杜亞雄先生將中國傳統(tǒng)音樂加以梳理,得出結論:傳統(tǒng)音樂包括民間音樂、宮廷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7]。中國民族音樂包括我國的傳統(tǒng)音樂和新音樂[8]。而趙宋光先生和趙fēng@①先生則提出用Sinology-misicology來表達中國民族音樂研究,即漢民族與中國境內的各民族的華夏音樂。黃翔鵬先生認為“這一學科就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研究”,并強調“用民族學、人類學、地理學、民俗學來討論問題,不可避免涉及到音樂形態(tài)的差異”[9]。

近來,很多學者又認為沒有音樂不是民族的,所以民族音樂學要與音樂學整合,研究所有的音樂和音樂有關系的東西。有人則提出民族音樂學只特殊在其研究方法上,用文化的、人類學的方法研究所有的音樂就是民族音樂學,并且應該更名為音樂文化人類學。同時,人們在對研究對象進行爭議的過程中,也不斷提出新的研究立場和方法,如70年代開始的文化視野看待音樂研究、重視人文性,90年代開始的全球視野,都對這一學科的范疇和定義作了相應的討論。

綜上所述,我們首先可以認定民族音樂學作為一門學科無論在世界上,還是中國都是已經確立并真實存在的。而作為一門完善學科一定有其確定的、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其中方法和對象是相輔相成的,特殊的研究對象需要特殊的研究方法,特殊的研究方法有其適應的研究對象,它們同時決定著一個學科的特殊性、獨立性,如同哲學、美學、歷史學、人類學各有其獨特的研究方法和與之相應的研究領域。民族音樂學是一門民族學和音樂學相結合的學科,也正如梅里亞姆所強調的“民族音樂學通常是由音樂和民族學這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可以認為它的主要任務并不是強調任何一方,而是采用雙方都考慮進去這種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為一體”[10]。所以,要用文化的視角、人類學的方法來研究民族音樂學,用文化視野、全球視野進行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民族音樂學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這些認識都是正確的,也正是由于民族音樂學有這樣的特殊的方法,才定義了它的研究領域和對象,即適合用這些方法去研究的對象和領域。所以,民族音樂學研究對象不是無限寬泛的,而是可以而且是有必要劃定的。

無論民族音樂學的學者們怎樣爭論,最終都要落實到民族音樂學家們究竟研究了些什么。我們看到在中國和日本等非歐國家,很多學者致力于本民族音樂的研究,也有很多學者涉獵到自己本土以外的音樂文化的研究,如日本的拓植元一先生對西亞音樂的研究、中國的杜亞雄先生對匈牙利音樂的研究、王耀華先生對日本琉球音樂的研究、羅藝峰先生對東南亞音樂的研究、陳自明先生對南亞音樂文化的研究等等。由此來看,用國別、洲別甚至民族之別來劃定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對象并不可取,僅研究本國的傳統(tǒng)音樂更是不可能囊括民族音樂學的研究領域。

既然學者們早已開始用一種全球化的視野進行著全球性的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那么我們就應該把所有民族的音樂文化平等的擺在我們面前進行研究概括。筆者很認同山口修先生對于民族音樂的定義,即:民族音樂是主要以“音”作為表現(xiàn)媒介體的象征性行為的產物之一種。也就是說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對象應該是以音為特征存在的文化。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音”,無論要研究它是什么樣,還是為什么是這個樣,無論它是一樣樂器還是一個儀式,無論是強調文化背景、群體還是個體,都要首先有音樂這個最基本的定位,一切都是與之有關進行衍展的。二是存在,無論你要追根溯源還是要展望未來,無論用歷時性方法還是共時性方法,都要有一種音樂文化活生生的在你面前,然后將它呈現(xiàn)出來,再進行挖掘。當然也有用歷時性的方法從前往后進行梳理,但在今天找到與之有關的對應的音樂現(xiàn)象是必不可少的。其實,這一總結是和這一學科的方法密不可分的。人類學的田野調查的方法可以說是這一學科必不可少的、并使之獨立于其他音樂學學科的方法,田野工作是每一個民族音樂工作者的必由之路,沒有一個民族音樂學學者可以在圖書館里完成他的課題。那么,可以并適合進行田野工作的音樂文化,即以音為特征的存在的文化就成了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對象。 明確了這一點有利于更好地運用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方法,有針對性的進行民族音樂學的研究。這一點尤其值得亞洲、非洲等非歐民族的民族音樂學學者注意。因為,這些國家的民族音樂學研究屬于引進學科,與西方接軌時不免要遇到視角立場的變化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沖擊,如,西方把對非本土音樂的研究都歸為民族音樂學類,而在非西方國家則不能這樣做,中國的歐洲音樂史研究學者肯定不同意將自己的研究對象劃歸民族音樂學研究范疇,而且也不適合這樣做。還有,這些國家有著悠久的音樂歷史,但是大多記譜法不發(fā)達,成為表現(xiàn)于文字的啞音樂史,而這些啞音樂史由于多文字少曲譜,使其包含的領域與西方的音樂史很不相同——不是音樂家、作品的歷史,對于它的研究與西方的方法、成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涉及到這個領域時,這些國家的民族音樂學工作者們不應一味照搬西方民族音樂學學者對西方音樂史的研究理念。由于西方記譜法的普及運用較早、較成熟,大部分藝術音樂史上的作品都可以還原為音,并且很多至今流傳,符合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對象條件,只要從民族學的新角度,運用民族學的新方法進行再研究,就可以得到不同于以前歷史學研究的結果,如對貝多芬的民族音樂學研究。但很難想象中國民族音樂學者對萬寶常、李延年的研究會達到如此效果。民族音樂學家眼里西方的音樂文化無非是有樂譜記錄的音樂文化和無樂譜記錄的音樂文化——被歸為口傳心授的民俗文化,大都適合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方法,因此那些認為民族音樂學就是研究一切音樂文化的論調也不足為奇。但是很多象中國一樣具有豐富的啞音樂文化的國家的學者,要對這一論調有清醒的認識,在對本國音樂文化進行研究時應更好地認識民族音樂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這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孔斯特著.袁靜芳,俞人豪譯.羅傳開校.民族音樂學[荷][A].民族音樂學譯文集[C].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121.

[2]A.P梅里亞姆著.俞人豪譯.金文達校.民族音樂學的研究[A].民族音樂學譯文集[C].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206.

[3]B.涅特爾,龍君輯譯.俞人豪譯.金文達校.什么叫民族音樂學[A].民族音樂學譯文集[C].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178.

[4]胡德,金士銘譯.景zhān@②校.民族音樂學導論[A].民族音樂學譯文集[C].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226.

[5]岸邊成雄著.郎櫻譯.比較音樂學的業(yè)績與方法[日][A].民族音樂學譯文集[C].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265.

[6]山口修著.江明譯.羅開傳校.民族音樂與民族音樂學[日][A].民族音樂學譯文集[C].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6):226.

[7]王耀華主編.王耀華,杜亞雄編著.中國傳統(tǒng)音樂概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8]杜亞雄.民族音樂學的學科定位[J].交響,2000(3):11.

[9]黃翔鵬.關于民族音樂型態(tài)學研究的初步設想[A].中國音樂年鑒[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231.

[10]A.P梅里亞姆著.俞人豪譯,金文達校.民族音樂學的研究[A].民族音樂學譯文集[ 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206.

字庫未存字注釋:

第6篇:民族學導論范文

>> 信息化背景下我國政府公共關系改進策略 我國政府網(wǎng)絡公共關系發(fā)展研究 我國政府網(wǎng)絡公共關系現(xiàn)狀研究 公共危機視角下的我國政府公共關系 公共危機視角下的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研究 提升我國政府公共關系水平研究 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現(xiàn)狀研究 我國政府公共關系構建中的問題和策略 對于改進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的分析和探討 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現(xiàn)狀分析及完善建議 論應對我國政府網(wǎng)絡信息安全威脅的對策 基于信息化對政府公共關系的信息傳播職能的研究 我國政務信息公開的公共關系學思考 試論地方政府網(wǎng)絡公共關系的發(fā)展 信息化背景下警察公共關系部門運行模式研究 信息化環(huán)境下公共關系在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的作用 芻議我國傳統(tǒng)行政文化與政府公共關系的建設 新公共服務視野下我國政府職能探析 新公共管理視野下的我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 網(wǎng)絡信息資源評價視野下的云南政府網(wǎng)站建設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2-07-20/2013-04-17

豐劉小芳.試論我國政府公共關系存在的問題及完善途徑[J].民族學院學報,2009(5):76-79

豑中國網(wǎng).網(wǎng)絡信息傳播已經成為社會主流信息傳播方式.[EB/OL]. http:///2011/1026/640144.shtml,2011-10-26/2013-5-24

豒汝信等. 200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G].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236-239.

豓李斌.網(wǎng)絡政治學導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171-172.

豔人民網(wǎng).從會理PS事件談談網(wǎng)絡時代的政府危機公共關系[EB/OL].http:///gov/zxzx/2011/8/22/142251_4.shtml 2012/8/22

第7篇:民族學導論范文

【關鍵詞】心理病理學三因學說三因制宜心理障礙研究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8-00-01

“三因學說”是TCM關于人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必然受到諸如時令、氣候、節(jié)律等相關因素的影響?;颊叩男詣e、年齡、體質等個體差異,也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轉歸產生影響。運用TCM“三因學說”研究其對于土家族人心理障礙時,要做到“三因制宜”,并結合心理病理學相關理論來指導臨床對土家族人心理障礙的治療。本文簡要論述如下,以供今后進一步研究時的借鑒和參考。

1 TCM“三因學說”的主要內涵

TCM“三因學說”的主要內涵有三點:第一,TCM根據(jù)時令、節(jié)氣的變化規(guī)律,注意到不同時間段的氣候或物候特點下的宜忌,來制定出相應的治療原則;第二,TCM強調在不同地理環(huán)境條件下,長期生活于該地域上的人們由于受當?shù)貧夂蚝腿宋乃恋挠绊?體質差異性很大;第三,TCM認為病人的性別、生活習慣、個人體質、飲食偏好等因素對人體產生影響,需要我們根據(jù)病人自身的特點來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2 心理病理學

2.1 概念

所謂心理病理學,是指對心理障礙的科學研究。

2.2 心理障礙的主要內涵

2.2.1 心理功能失調

由于認知、情緒或行為的異常,常常會引起生理功能上的異常甚至衰變。伴隨這一過程的是認知障礙,而由認知障礙導致的心理功能失調,必須與正常的思維、生理或心理反應相區(qū)別,因而必須考慮這種認知障礙是否持續(xù)或維持,是否達到恐懼的程度等。一些恩施土家族姑娘看到血時會產生一種惡心與嘔吐感,但這不一定是心理功能的失調,因為這種對血的生理或心理反應并沒有達到所謂的“連續(xù)體”或“維度”。

2.2.2 痛苦或損害

痛苦不僅是悲傷的嚴重程度,也是心理障礙和紊亂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患者處于極端痛苦的程度,則可以作為考慮心理功能障礙的重要指標。同時,還應該考慮患者痛苦時有無內心的苦悶,有無生理、行為等功能損害。在恩施梭布埡地區(qū),每年的土家族愛情戲―女兒會,一些青年男女在唱情歌時可能由于失誤而沒能找到屬于自己幸福的另一半,常會十分懊惱痛苦。但是這種痛苦的程度如果導致茶不思飯不香,自尋短見,則屬于一種心理功能的障礙。

2.2.3 不恰當?shù)姆磻?/p>

某些不恰當和不為社會所認同的行為表現(xiàn),可以作為判定心理障礙的一個能動指標。但是有些事情被認為反常只不過其非人們耳熟能詳?shù)氖挛?這和心理病理學上心理障礙的標準是有差別的。通常而言,某事物與通常接受的標準差異度越大反常度也越高。此外,如果某種行為與社會行為標準背道而馳,必然也要考慮到種族和文化因素的差異,并綜合予以考量。在恩施官坡的土家族人,在老人正常死亡后人們對其后事的處理是以“笑喪”的形式。如果某人在“笑喪”時卻大聲啼哭,悲痛萬分,則和土家族人“笑喪”的社會習俗格格不入,可以視為不恰當?shù)姆磻?有心理障礙。

3 TCM“三因學說”在恩施土家族人心理障礙方面的應用

3.1 幫助精神病患者“正視現(xiàn)實”

由于精神患者常會產生幻覺和妄想,對自己的思維和行動失控,而不能“正式現(xiàn)實”。TCM“三因學說”強調“因人制宜”,提出“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則效,治彼則不效,且不惟無效,而及有大害者,何也?則以病同而人異也?!币蚨?在治療土家族精神患者時,除了要抓住此類患者有精神分裂癥、妄想和某些心境障礙外,還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等不同個體特點,檢查不同患者之間是否可能與生理疾病、藥物濫用等因素有關,有區(qū)別和針對性地采取適宜的治療措施,幫助患者早日擺脫虛幻,走進現(xiàn)實生活之中。

3.2 提高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治療效果

藥物損害、腦部疾病、腦損傷、中毒等導致的器質性精神障礙,屬于腦病變引起的心理障礙。TCM“三因學說”的“因時制宜”根據(jù)自然界的時令氣候節(jié)律特點及年月日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力求“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在分析恩施土家族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時,常見于嚴重的情緒障礙、思維障礙、譫妄或人格改變等。此外,由于時令氣候的不同,對于Nolen-Hoeksema于2004年提出的精神病性癥狀,不同時辰出現(xiàn)的相關器質性損害,也應當納入醫(yī)生病情診斷的參考之中。只有根據(jù)不同時間節(jié)氣所表現(xiàn)的特異性,通過擇時治療才能讓醫(yī)生制定最佳治療方案,提高臨床治療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的效果。

3.3 減少藥物相關精神障礙患者依賴度

恩施土家族藥物相關精神障礙患者,主要的異常表現(xiàn)為酗酒,使用違禁藥物,過于頻繁使用非處方藥,因而易產生藥物濫用或藥物依賴有關的精神障礙。TCM“三因學說”強調“因地制宜”,注意到不同地域的氣候、地理環(huán)境、水土性質不同,因而不同地域的人們的體質差異不同。加之受到工作、生活與行為方式的影響,表現(xiàn)出不同的生理與病理變化。因而 “因地制宜”需要醫(yī)生看到這些差異,思考恩施土家族哪些地區(qū)藥物依賴的個體沒有能力戒掉巴比妥酸鹽、可卡因、致幻劑等藥物,并實事求是地分析該類病癥在恩施土家族各個區(qū)域的伴隨癥狀的異同,針對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地域背景而實施適宜的治療方法與手段,盡量減輕患者對于精神活性藥物的依賴度,促進病情的好轉。

參考文獻

[1] 孫朝文,王林,劉虹婷等.淺討中醫(yī)學“三因學說”在天麻產業(yè)鏈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135(7):33-35.

[2]孫廣仁,童瑤,陳文塏,李其忠.中醫(yī)基礎理論[M].第二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8增刊:296-298.

[3]Dennis Coon,John O.Mitterer,鄭剛等.心理學導論:思想與行為的認識之路[M].第十一版.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608-610.

[4]V.Mark Durand David H.Barlow,張寧等.異常心理學基礎[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2-4.

作者單位:

1.湖北民族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445000

第8篇:民族學導論范文

在民族地方院校,基于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下同)課程本身固有的復雜性、教材編寫的固化,以及生源狀況與師資結構的特殊性等,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致使部分學生對政治經濟學的真諦理解不夠、領悟不深,以致更多地把其當作政治性、意識形態(tài)類的批判性課程,而對其與時俱進的品質,如承認市場競爭、股份制、資本運作等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重視不夠,這種認識上的片面性極不利于學生對社會轉型期某些重大改革問題的認知,不利于其自身的社會適應性,進而影響民族地區(qū)經濟體制的全面深化改革,阻礙民族地區(qū)和諧社會的建構。因而對該課程的改革必要而迫切。

二、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本身:內容抽象、邏輯性強、有爭議點

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的基礎是馬克思撰寫于19世紀的鴻篇巨著《資本論》,內容主要是從商品這個最基本的細胞開始,分析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及其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涉及到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資本積累理論、資本的循環(huán)與周轉以及剩余價值的分配理論等。該課程內容比較抽象,語言較為生澀,需要學習者具備高度抽象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如,對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商品價值的構成與創(chuàng)造、資本的循環(huán)與周轉、馬克思兩大部類理論、生產資料生產優(yōu)先增長規(guī)律、農產品按社會生產價值出售等內容的描述就屬此類。其次,知識點前后關聯(lián)度大,邏輯性強,需要學習者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如若沒有一個宏觀的體系框架做指引,前面的知識又不理解、沒記牢,就會嚴重影響對后續(xù)知識的領悟和掌握。再次,一些論點在學術界存有爭議,需要學習者具有堅定的信仰、去偽存真的能力和與時俱進的品質。比如非物質生產部門是否創(chuàng)造價值、社會主義國家的勞動力是不是商品、公有制企業(yè)是否存在剩余價值、資本主義是否滅亡、何時滅亡、社會主義國家的兩極分化貧富差距等問題,所有這些對生源基礎相對薄弱的民族地方院校文科生而言,是有很大難度的。

(二)教材編寫:假設性案例過多、真實性案例過少

前已提及,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的基礎是《資本論》,寫于19世紀,主要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及其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而我們的學生生活在當代,生活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時代與環(huán)境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而且,相對于被大家深切感知和受用的西方經濟學理論來講,政治經濟學中的理論,似乎離大家很遠,無法受用,這固然與它們研究對象的不同有關———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運行,是比較淺層次的問題;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生產關系,是比較深層次的問題,但也與教材中案例的多少以及案例與社會經濟生活的貼近程度相關。西方經濟學教材特別是一些國外教材中的案例生活氣息濃厚,現(xiàn)實性強、通俗易懂;政治經濟學教材中的案例則大多是假設性的,真實性差、晦澀難懂。正如不少學生所反映的,西方經濟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好學且富有趣味,而政治經濟學缺少具體實例的證明,感覺難以理解、深奧、枯燥無味。可見,深奧的理論如果沒有真實性案例的佐證,就會導致理論陷于抽象、枯燥,缺乏吸引力,容易使理論偏離社會經濟生活,變成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

(三)生源狀況:生源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生源底子薄、漢語水平不高、學習積極性較低

伊犁師范學院地處新疆伊犁,是一所民族地方院校,錄取分數(shù)線較低,生源主要為疆內生源(93.51%),其中少數(shù)民族生源占三成(30.57%),且其類別大多為“民考民”(70.76%),少數(shù)為“民考漢”(29.24%),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來說,2012年計劃招生66人,其中“民考民”35人,占到了總招生數(shù)的一半以上(53.03%)。而且由于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學生長期生活在民語環(huán)境(指在少數(shù)民族家庭內部和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用民語交流,在民族學校由少數(shù)民族教師用民語教材、民語授課、民語問答)中,他們對漢語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的能力較弱;進入大學后,突然轉入陌生的漢語教學環(huán)境(指不懂或不熟悉民語的教師用漢語教材、漢語授課、漢語問答),語言上的障礙非常大,影響了其對知識的接收、理解與表達,以及記憶效果。調查發(fā)現(xiàn),不少少數(shù)民族學生將“漢語水平不高”歸為他們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而“民漢一體化教學”的超前與不切實際,又使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語言障礙被人為地放大。所謂“民漢一體化教學”,是將民、漢班學生按照學號單雙混合編班,由同一位教師進行授課。但由于民漢學生知識基礎不同、漢語水平不一,也因為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深刻性與高度抽象性,使得教師講解時在內容多少、理論深淺與語速快慢上不好掌握,最終影響了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和理解。此外,由于歷史發(fā)展的慣性、經濟的落后、競爭意識的淡薄及非法宗教活動的影響,人們對文化科學的追求在整體上相對內地是落后的。

(四)師資情況:雙語教師短缺,部分教師教改積極性較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的有無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一所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诿褡逶盒I礌顩r的特殊性,教學過程中采用雙語教學較為適宜。所謂雙語教學,即在教學中同時使用漢語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及文字教學,教師用民族語言翻譯、詮釋所教授的內容,民族語言起輔助和鋪墊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但目前的境遇是雙語教師嚴重短缺:漢族教師漢語水平與理論水平較高,但不懂或不熟悉民語;少數(shù)民族教師熟悉民語,但在漢語水平和理論知識方面稍遜一籌,這使得雙語教學無法實施。此外,教師作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需要從事者具有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因為這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影響著教師教學改革與探索的積極性,影響著教師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與完善,并最終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但不容樂觀的是,部分教師的教學熱情在降低,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在下降,表現(xiàn)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顧教,而對學生學不學不太關心,且多不愿意拿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鉆研教學、探究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三、對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教材雙語化、體系框架化、爭論多元化、授課分層化

基于政治經濟學課程本身的深刻性與高度抽象性,以及民族院校生源狀況與師資結構的特殊性,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可以考慮:一、教材雙語化。可以由有關專家聯(lián)合編寫一部適合民族地區(qū)學生實際,內容上更簡單易懂的、較少涉及數(shù)學的本土化雙語教材(主體部分用漢語表述,頁腳或章節(jié)之后將一些抽象生澀的專業(yè)術語和關鍵語句用民語翻譯和注解)作為必要的過渡;或者由從事教學的民漢教師合作出一本關于專業(yè)術語民漢對照的輔導小冊子,作為少數(shù)民族學生課前預習或課下復習的輔助。二、體系框架化。由教材編寫者或任課教師將整個課程的體系框架圖放在導論部分,或將部分框架圖置于篇前或篇后,以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串聯(lián)和對整個內容的宏觀把握。三、爭論多元化。針對當前熱點、難點,特別是有爭議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或在查尋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分組討論,以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于唇槍舌劍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四、授課分層化。途徑可以是由同一位教師授課,針對基礎不同的民、漢班學生,在內容多少、理論深淺、語速快慢以及考查層次上有所區(qū)別;或者可考慮打破行政班級的自然劃分,根據(jù)學生漢語水平和知識水平分班,因材施教。當然,隨著社會經濟生活中民漢交流的增多,特別是教育領域“民漢合園”“民漢合?!钡姆€(wěn)步推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漢語水平在逐步提高,因而“民漢一體化教學”也是可以預見的。

(二)增加與理論相契合的案例,與時俱進關注時事

理論只有在案例的佐證下,才能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信服力。雖然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用自選案例對理論進行講解,但因水平有限易致所選案例與理論的契合度不高。因此,建議所用案例最好還是由專家經過深入研究、審慎選擇后再加入到教材中,以達致與理論的契合。具體來說,除增加教材中歷史性的案例以對理論進行歷史的考察之外,應更多地增加教材中現(xiàn)實性的案例以對理論進行現(xiàn)實性的論證。因為理論只有與實踐相結合,解釋現(xiàn)實,指導現(xiàn)實,才能更好地凸顯其有用性和鮮活的生命力。而所謂契合性,是指能夠真正闡釋理論的,不是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比如,可以用圈地運動闡釋資本原始積累,但卻不能用來闡釋資本積累。因為資本原始積累發(fā)生在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之前,強調的是“暴力剝奪”,而資本積累出現(xiàn)在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之后,突出的是“剩余價值的資本化”。此外,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要求任課教師不能僅局限于教材固有內容,而應更多地關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適時地將有關理論創(chuàng)新或典型案例充實到教學過程中,必要時與學生展開互動討論。

(三)教學過程輔助情境展示,鼓勵學生適當參加社會實踐

為增加理論的可感知性和可受用性,需要學生“身臨其境”,即進入理論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增加切身的體驗感。具體做法:一是,在課堂上教師先講解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模擬經濟生活中的場景,最后根據(jù)場景展示的內容與學生共同總結回應所學理論知識;或者以作業(yè)形式課后由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消化吸收后排成具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經濟小品。這種方法生動有趣,易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可避免空講理論知識的單調與枯燥。二是,借助一些社團組織,如社會實踐與就業(yè)指導協(xié)會,邀請企業(yè)相關負責人跟大家面對面、近距離地講述企業(yè)創(chuàng)建、資本運作以及市場競爭等;或者鼓勵學生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進入工廠、企業(yè)打工實習,獲得第一認知,以突破意識形態(tài)的局限,更好地理解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更深刻地領悟我國經濟體制的全面深化改革,更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好地助推大學生的多渠道就業(yè),為民族地區(qū)和諧社會的建構貢獻力量。

(四)探究部分教師教改積極性低的成因,多管齊下予以解決

部分教師教改積極性低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歸結起來有以下幾種:一是,科研重壓使得教師無暇更多地顧及教學。在現(xiàn)有考核體制下,達不到科研標準,無法晉升職稱,完不成科研任務,就有被高職低聘的風險。在利益的權衡下,沒有多少人愿意更多地去關注教學。二是,陳舊呆板的教學管理束縛了教師的手腳。教師上課要帶齊教材、教案、大綱、進度計劃等教學常規(guī),要嚴格按照進度計劃授課,否則就有被通報罰款的風險,這種呆板模式化教學的規(guī)制和懲罰性的約束使得一些教師傾向于中規(guī)中矩授課,規(guī)避創(chuàng)新。三是,教師的職業(yè)倦怠使然。教學、科研、學生工作及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壓力,使得部分教師產生負面情緒,導致不同程度的職業(yè)倦怠。四是,學生厭學情緒的影響。受社會、學校、家庭中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一些學生根本就不愿學,如此,也嚴重挫傷了教師教學與教改的積極性。鑒于此,要激發(fā)教師教學與教改的積極性,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作為高校,應該有一個明確而科學的目標和定位。既然定位于教學型大學,就應把教學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而不能“唯科研是從”。為此,制度上,要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引下,改革現(xiàn)有考核體制,將教學人員與科研人員分開考核,同時建立并完善教學改革的相關激勵機制,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管理上,要切實為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并通過設立專職班主任等方式,將專職教師從瑣碎的學生工作中解放出來;服務上,要為教師教學改革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如經費劃撥、進修訪學機會的提供、軟硬環(huán)境的改善等。第二,作為任課教師,應常態(tài)化地通過訪談、問卷調查、課程評議等方式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合理訴求,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加以滿足,因為教學過程不是“教”與“學”彼此分離、毫無關聯(lián)的“單口相聲”,而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彼此交流的“雙口相聲”。如果教師的“供給”與學生的“需求”不匹配或匹配度不高,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第三,相關各方應協(xié)同努力化解民族地方院校大學生的厭學情緒,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為厭學情緒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有多方配合形成融貫性的合力,才可能化解。

四、結束語

第9篇:民族學導論范文

【關鍵詞】經濟人類學;中國;展望

【作者】趙巧艷,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管理系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0級博士生。廣西桂林,541004

【中圖分類號】C9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13)01-0057-009

引言

經濟人類學興起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如今已經發(fā)展為一個獨立的學科。1941年赫斯科維茨(Herakovits)最先提出了經濟人類學的概念,并于1948年出版了專著《經濟人類學》(Economic Anthropology)???波拉尼的兩篇論文――《作為制度過程的經濟》和《早期帝國的貿易和市場》的發(fā)表所引發(fā)的“形式――實體”論戰(zhàn)使得經濟人類學上升為一個學界關注的研究領域。1981年美國經濟人類學學會(Society for Economic Anthropology,SEA)的建立則正式標志著人類學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的誕生??墒墙雮€世紀以來,國內對經濟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進展一直缺乏關注,直到1982年,蔡振揚翻譯了達爾頓和蓋克的《經濟人類學的展望》一文,經濟人類學的概念才正式進入中國學術研究的視野。2001年和2002年陳慶德和施琳相繼出版了《經濟人類學》兩本專著,標志著國內經濟人類學研究的第一個的到來,這一點也可以從圖1看出(圖中的論文來源為中國知網(wǎng)學術期刊庫,檢索條件是以“經濟人類學”為標題進行精確匹配)。此后,國內對經濟人類學的研究一直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在研究的理論探索和案例調查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而且如今正處于第二個研究的快速上升階段(圖1)。然而迄今為止,盡管國內學界對國外經濟人類學的研究進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理論介紹,可是關于國內的研究進展卻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總結和概括,從而無法在對比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學科研究前沿以及國內外研究的差異。鑒于此,本文嘗試對國內經濟人類學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分類概括,并結合國際上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前沿,剖析國內外研究之間的差異,展望國內研究未來的努力方向。

一、經濟人類學理論在中國的傳播

如果把用人類學方法剖析經濟問題全部納入經濟人類學研究范疇的話,先生的《江村經濟》無疑開創(chuàng)了國內經濟人類學研究之先河。但結合經濟人類學定義與內涵的演進歷程分析,施正一先生的《民族經濟學導論》和《民族經濟學教程》似乎才算真正意義上國內經濟人類學研究的開山之作。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經濟人類學在國內的人類學研究中占據(jù)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新出版的人類學教科書中,經濟人類學都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如莊孔韶的《人類學通論》(2003)、朱炳祥的《社會人類學》(2004)、孫秋云的《文化人類學教程》(2004)、田兆元的《文化人類學教程》(2006),周大鳴的《人類學導論》(2007)等,在章節(jié)安排上都將經濟人類學作為重要的內容加以介紹。經濟人類學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相關著作出版與學科定位、國外著述翻譯與理論引介。

(一)相關著作出版與學科定位

一門學科的理論集大成之標志離不開專著的出版,中國經濟人類學的蓬勃發(fā)展也同樣以21世紀初期兩本最重要的專著為標志和載體。2001年和2002年,陳慶德和施琳相繼出版了《經濟人類學》專著,極大地推動了經濟人類學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力擴散,而且在后者的專著出版之初,杜倩萍對該書做了簡評,發(fā)表于民族學權威刊物《民族研究》上。同時,兩本專著的出版也標志著以云南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為首的經濟人類學研究團隊的確立,兩所大學培養(yǎng)了一大批經濟人類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奠定了經濟人類學的學科定位,使得經濟人類學越來越為人類學界和民族學界認識和認可。其他的一些研究機構也開始將經濟人類學作為其研究的方向和重點,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在更加廣泛的范圍內考察,中國臺灣的經濟人類學研究也形成了有一定規(guī)模的機構和研究人員的體系,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黃應貴、陳文德和新竹清華大學馬騰岳先生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黃應貴先生不僅在臺灣講授經’濟人類學的課程,而且也在大陸做過多場學術講座,并在其著作《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中安排兩章(第九和第十章)的篇幅專門探討經濟人類學議題。

(二)國外著述翻譯與理論引介

學科的持續(xù)發(fā)展離不開國際前沿研究的成果翻譯和理論引介,隨著國內對經濟人類學理論的引入和擴散,翻譯國外經濟人類學的著述和介紹國外的一些相關理論也成為推動理論傳播的一種重要前提和手段。著述翻譯方面,以王名等人翻譯粟本慎一郎的《經濟人類學》影響較大,也是迄今國內最為全面介紹國外經濟人類學理論的譯著。其他的譯著散見于一些期刊上,如何培忠所譯高野平次耶的《經濟人類學家卡爾?波拉尼》、王慶仁翻譯哈羅德?施奈德的《經濟發(fā)展與人類學》、胡琰翻譯斯圖爾特?普拉特納的《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地方性藝術市場――經濟人類學個案研究》等。而且很多是對經濟人類學這一學科的通俗介紹,如田廣翻譯小艾倫德的《經濟人類學》、韋蘭春翻譯西摩-史密斯的《經濟人類學》、姚繼德和杜杉杉翻譯格雷戈里的《禮物與商品》等。也有個別針對特定研究的翻譯,如黃娟和胡琰翻譯朱迪思?馬蒂的《工業(yè)化初期墨西哥地方市政府決策之經濟人類學研究》。隨著翻譯作品的增多,也出現(xiàn)了一些評論性的文章,如李亞娟和戴慶中對粟本慎一郎《經濟人類學》的評介。

國內在經濟人類學的理論引介方面要較論著翻譯做得好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施琳和云南大學的陳慶德。施琳從本世紀伊始就連續(xù)發(fā)表了一系列有關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論文,重點介紹了美國經濟人類學的研究源起、理論演進和研究發(fā)展,如《論美國經濟人類學的歷史理論源流》、《論美國經濟人類學的誕生與早期發(fā)展》、《經濟人類學中的“形式”與“實在”之爭》、《新形式主義經濟人類學探索――斯圖爾特?普萊特納經濟人類學學術思想剖析》、《建立廣義的實在主義經濟人類學――喬治?多爾頓經濟人類學學術思想研究》、《美國經濟人類學與中國研究》、《美國經濟人類學與中國民族經濟學之比較》、《經濟人類學理論前沿綜論》等。陳慶德闡明了經濟人類學實體論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論隊伍、馬克思理論在經濟人類學中的拓展、經濟人類學的理論發(fā)展、理論分析模式的演化特征、形式分析在經濟人類學場域中的運用與演化等。其他一些學者在經濟人類學的理論引介方面也做出了貢獻,如鄭海燕簡要回顧了國外早期經濟人類學的研究情況,并從研究領域的擴大、理論的綜合作用、研究方法的靈活多樣性以及應用性的增強幾方面介紹了經濟人類學的發(fā)展趨勢;王祖望探討了經濟人類學與波拉尼學派的關系;王燕祥對經濟人類學的定義與演化做了介紹,并簡要分析了經濟人類學和民族經濟學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李富強對經濟人類學的發(fā)展、理論、特點與功用進行了簡要評述;許婧介紹了西方經濟人類學理論的發(fā)展歷程,并對經濟人類學的理論演進進行了階段劃分。

二、針對中國情境的經濟人類學研究進展

經濟人類學是一門“情境性”很強的學科。中國民族種類繁多、民族文化歷史悠久,而且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性也非常顯著,具有天然的經濟人類學研究資源稟賦,而且也需要借助經濟人類學的理論闡釋許多社會問題并提供問題解決的理論參考借鑒,于是國內開展了大量針對中國情境的相關研究,主要圍繞社會交換、勞動力要素、民族經濟發(fā)展、其他問題等四個方面展開。

(一)社會交換

交換一直是經濟學、社會學和人類學關注的核心主題,因此社會交換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經濟人類學的焦點研究領域。陳慶德和潘春梅從宏觀的角度探討了不同歷史時期和民族社會在交換模式上的差異,認為不同的交換模式與具體的歷史階段、社會結構或文化背景關聯(lián)為一體,從而為經濟人類學與歷史學、社會學的交叉研究提供了一個拓展研究視域的基點;馬冬梅和梁勇通過對一個村落的經濟人類學個案考察,論證了“乜貼”的流動具有類似于經濟人類學中禮物的流動特點;鄭宇和譚本玲分析了箐口村喪禮中的經濟消耗、喪禮禮物的贈予和分配等過程后證實,哈尼族喪禮的根本要義,就在于通過經濟的消耗,來實現(xiàn)當?shù)鼗谟H屬與非親屬區(qū)分的傳統(tǒng)社會結構的再生產;¨釗朱健剛和羨曉曼則從經濟人類學的視角探討了冀南鄉(xiāng)村的物物交換現(xiàn)象。

(二)勞動力要素

從經濟人類學視角剖析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勞動力要素也是國內經濟人類學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其中以馬煒和麻勇恒的研究較為典型。馬煒認為從經濟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人力資本問題的本質是在一定的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人,因其所擁有的知識能夠在這一特定的文化中被資本化運用而使這些知識成為了資本,從而使自身成為了人力資本的擁有者,表明人力資本是一個需要放置在民族文化中才能理解的問題;麻勇恒指出勞動力的過度轉移,導致山地農耕生產、家庭養(yǎng)殖所需勞力難以保證,從而間接地撕裂了養(yǎng)殖與山地農耕生產的邏輯耦合,聯(lián)動地產生了糧食生產下降、養(yǎng)殖業(yè)萎縮、糧肉價格普遍上漲,以及土壤結構畸變、農村社區(qū)文化生態(tài)失衡等非預期后果。

(三)民族經濟發(fā)展

經濟人類學是探討與日常生活和生計直接相關的人性問題部分規(guī)律的學科,而生計又是經濟人類學的核心研究對象――落后地區(qū)(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內涵,因此,關注民族經濟發(fā)展也自然成為經濟人類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國內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較豐富。魏樂平通過對云南省德欽縣茨中村生計模式的研究,證明生計是人類與自然交換能量,維持與社會變遷同步的生存手段,生計是人類適應環(huán)境結果,也是社會變遷的產物;張曉萍分析旅游活動中的文化商品化問題,指出旅游活動中的“舞臺真實”本質上是一種經濟行為,對傳統(tǒng)文化的神圣儀式等必將產生消解作用,但也帶來了文化創(chuàng)新和整合的機會;馬嵐從Stephen Gudeman經濟人類學視角分析民族旅游問題,并借鑒該書中的兩個案例為民族旅游發(fā)展提供新的思路;遲駿剖析了屯堡文化發(fā)展的經濟效用極大化走向,指出理想的方向是文化的主體與旅游公司的一體化;羅康隆和曾憲軍指出在民族經濟活動中,經濟是與其他種種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表現(xiàn)出來的,要準確地評估不同類型和不同樣式的各民族的經濟生活的利弊得失就必須綜合、系統(tǒng)分析;黃海從經濟人類學的視角對貴州民族地區(qū)的開發(fā)問題進行了反思。

人類活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影響是經濟人類學一個新的研究領域,這一趨勢也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陳慶德從宏觀層面探討了經濟人類學的生態(tài)分析模式;而王俊敏則傾向于微觀的考察,從生態(tài)――經濟人類學的視角來考量鄂倫春族經濟類型、生產關系的變遷及其效應問題,描述了鄂倫春族從游居到定居、從散居到聚居、再到城鎮(zhèn)化的演變過程,重新審視鄂倫春族的狩獵經濟,探討鄂倫春族的經濟發(fā)展問題。房艷麗和劉文江從人文的角度分別就人口素質、資源的流動以及市場經濟基本面的培養(yǎng)等方面,提出了在目前西部經濟發(fā)展中需要關注的三個問題。2011年在云南大學舉行的“經濟人類學與中國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國際研討會”上,一些國外學者(如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Stephane Gros和波蘭波茲南經濟大學Katarzyna Nawrot)也對中國民族經濟問題表現(xiàn)出濃厚的研究熱情,與會的臺灣學者陳文德和馬騰岳,大陸學者徐黎麗、高志英、鄭宇通、呂俊彪、李忠斌和張英也分別從民族經濟的發(fā)展道路、經濟關系與民族關系、少數(shù)民族村寨經濟結構發(fā)展、民族旅游開發(fā)和旅游城鎮(zhèn)化道路選擇等角度展現(xiàn)了民族經濟研究中經濟人類學的重要意義。

(四)其他問題

21世紀初,經濟人類學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展,延伸到了諸如現(xiàn)代化、精神分析和民族品牌等方面,經濟人類學的這一轉變同樣受到國內研究的關注。陳慶德無疑是這一轉變的重要引導者和實踐者,他從經濟人類學的分析框架出發(fā),反思了現(xiàn)代化進程的得與失、精神分析方法在經濟人類學研究中的應用、商品價值的文化內涵、貨幣的符號涵義、農業(yè)社會和農民經濟的發(fā)展演變等多個范疇。其他研究也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層面迎合了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導向變革,如冶榮夏通過伊佳企業(yè)個案對撒拉族民族品牌的民族志式研究、付廣華和李葉青關于中國古代朝貢關系對經濟人類學獨特價值的探討、錢國芳對民族品牌與民族文化和民族經濟之間關系的剖析、譚宏對中華傳統(tǒng)品牌的經濟人類學解讀、孫信茹對廣告的經濟人類學分析、葉輝以華江瑤族毛竹資源開發(fā)為個案對資源開發(fā)如何嵌合在社會制度中的探討、杜成材對潘寨與黃崗兩寨傳統(tǒng)制度與鄉(xiāng)村管理的透視、葉建芳以三寶坪“瑤族狀元村”為個案對民族教育問題的考察等。

三、中國經濟人類學研究的未來展望

與相關學科相比,經濟人類學是一門年輕有朝氣的學科,它應該在人類學研究領域中成長為一門極具發(fā)展?jié)摿Φ姆种W科。雖然經濟人類學進入中國學術研究視野的時間不長,可是它已經深深扎根中國學術研究的沃土里,并且開花結果,在理論深化和實踐應用上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也培養(yǎng)了一大批專業(yè)研究人員,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的研究體系,在研究理論的本土化和情境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墒蔷褪澜绶秶鷥鹊内厔荻裕洕祟悓W,甚至其母體學科――人類學都面臨諸多挑戰(zhàn)。過去30年以來,人類學的學科發(fā)展已經出現(xiàn)了去核心化趨勢,如今國外許多大學甚至都沒有將經濟人類學、親屬制度和生態(tài)人類學列入教學大綱。與國外研究相比,國內的經濟人類學研究仍然處于一個不夠成熟的階段,研究的焦點基本上還沒有超越早期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范疇,理論的原創(chuàng)貢獻更是缺乏,在國際上也尚未形成與中國經濟人類學研究條件和資源相匹配的學術地位。實現(xiàn)中國經濟人類學的繁榮有待于以下四個方面的努力。

(一)研究視域的拓展

如今,經濟人類學已經成為一門研究廣義人類社會行為的基礎與動因的學問,它的理論方法是多元的、開放的,經濟人類學進一步發(fā)展的生命力,在于永不封閉自己的研究領域,永不拒絕新的理論工具和方法的運用。早期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視域主要涵蓋相對狹義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原始經濟范疇,而且這種觀點一直在延續(xù)。Stephen Gudeman把經濟人類學的研究領域界定在生產、交換、交換圈、市場和消費等領域;Susana Narotzk同樣認為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范疇包括生產、分配、消費和社會再生產,然而他的這一觀點卻受到Paul Durrenberger的嚴厲批評。跳出狹義的經濟人類學研究視域,在更廣闊、更具現(xiàn)實意義的范圍內解釋社會實踐并提供理論借鑒是當代經濟人類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轉變。2000年的經濟人類學大會首次圍繞“性別問題”展開討論;2001~2004年,SEA又先后召開了主題為勞動力、貴重物品、商品、財富與金錢、人口流動與經濟,以及“快餐與慢餐:食物與食物體系的社會和經濟背景”的學術會議;2007年召開的澳大利亞人類學年會也重點討論了“當代人類學的經濟議題”,而且探討的主題也不僅僅局限在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和經濟史等傳統(tǒng)議題上,相當一部分論文涉及到特殊類型的供應和交易鏈范疇。

國外一些學者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開拓性的探索,如Hart對非正式經濟的經典研究在變革的今天依然具有很好的深入探索價值;Chabal&Daloz有爭議的作品,《Africa Works:The Political Instrumentalization of Disorder》也凸顯了研究導向從對秩序社會的功能主義探索到對失序現(xiàn)象的實用主義探討轉變的必要性;Tama Diana Wilson用經濟人類學研究方法開創(chuàng)了邊疆問題研究;Janet Roitman應用經濟人類學的方法研究了喀麥隆北部地區(qū)、尼日尼亞東北地區(qū)、乍得和中非共和國交界區(qū)域的非正式經濟活動,認為這些違法的、陰暗的經濟活動在日漸活躍,可是并不意味著這些活動都是無序的,它們同樣有著自己的行動規(guī)律和準則,而且這些規(guī)律和準則都是嵌入在中部非洲社會內并且有著嚴密規(guī)定的行動邏輯。相對而言,國內對這一轉變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關注,如施琳呼吁中國學者應加強關于經濟人類學學科視角與方法論的探索,積極開展新型邊疆民族志的調查研究;陳慶德雖然認同經濟人類學有別于主流經濟學經濟的觀點,但他也認為人類學研究可以拓展到歷史、現(xiàn)實、生態(tài)等不同層面;許婧雖然認同交換、貨幣、消費和私有化一直是經濟人類學研究主題的觀點,可是她對經濟人類學研究歷程的分段也指出,1980年至今為“新自由主義”的經濟人類學,注重貨幣、市場與物的視野。但總體而言,國內的研究視域依然尚未在整體上超越傳統(tǒng)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范疇。

(二)研究層面的融合

關于經濟人類學定義的不同理解導致了對經濟人類學研究適用層面的不同結論。赫茲克維茨認為美國經濟人類學主要是“關于原始人的經濟行為與經濟生活”的一門學問,只是后來在許多有一定地位的人反對書中將他們與土著人相提并論的情況下才將《原始經濟》第二版改名為《經濟人類學》;《人類學詞典》的解釋是“經濟人類學研究的重點包括在跨文化比較下的生產、分配、交換問題,對特殊經濟體系的民族志記述,前資本主義或混合型經濟體的構成,分析在小型社區(qū)或農民社區(qū)中的民族經濟、多民族經濟和世界經濟體系的沖突”。似乎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層面只適合微觀層面特定群體的經濟活動規(guī)律,然而《簡明文化人類學詞典》中的同名條目的解釋則稱其為“研究人類各種社會的經濟生活、經濟制度及其演化的文化人類學分支”,從而將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視域和層面延伸到各種類型的社會制度和各個層面。比較來說,倡導在更加宏觀層面開展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得到了更多支持。Prattis認為經濟人類學研究的整合需要同時拒絕形式主義和實體主義的研究局限,應該采取新的問題導向的方法開展研究;Immanuel Wallerstein提出人類學家不應立足于國家或地區(qū)這些較小的、不全面的分析單位,而應從整個世界體視域擴展應對來自宏觀“世界視角”的挑戰(zhàn);形式主義流派的學者們主張系統(tǒng)地、全面地在經濟人類學研究中引入成熟而規(guī)范的經濟分析方法。

除了理論的爭辯以外,國外已經在實踐中將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觸角擴大至宏觀層面。BenedicteBrgger以Wilk&Cliggett的三個經濟人類學研究方法(理性、社會和文化)為基礎,從經濟人類學的角度探討了挪威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NIH)中的專業(yè)化交易問題。理查德?羅賓斯的《全球問題和資本主義文化》從經濟人類學的角度審視了一系列重要的宏觀問題,如資本主義的興起、世界糧食問題、人口增長、消費、種族沖突以及不平等問題;Gregory在展望經濟人類學的未來發(fā)展道路時指出,從次要觀點視角探討經濟、親屬與生態(tài)相互之間關系的一般理論將依然被保留在經濟人類學的研究框架內,可是經濟人類學主要的理論范式必將在更加廣泛的層面上反映歷史變革背景下社會文化圖景,經濟人類學研究的核心主題從交換到消費、再到分配、能動和金融化就體現(xiàn)了這樣的演進邏輯;Bill Maurer也從金融危機和債務、信用、投機、失衡本質的角度探討了經濟人類學當代的研究宗旨。國外的這種實踐無論在理論還是應用上都是有意義的,就如Chris Hann的觀點認為,經濟人類學已經跳出了20世紀60年代關于全球政治經濟和地方模式爭論的局限,而是在一個大大超越波拉尼和赫斯科維茨時代的研究范疇內考察當代世界的熱點議題,而且這種研究導向也極大地拉近了經濟人類學與經濟學研究之間的距離。陳慶德和鄭宇也發(fā)出類似的感慨:傳統(tǒng)的經濟人類學分析視角,既限制了基于稀缺、最大化假設的模式應用的可能性,又把文化一歷史的視野固著在順應經濟科學的范圍中,無論是把經濟的涵義限定在制度抑或物質的單一層面,都實在是太狹隘了。可是在具體的經濟人類學研究層面融合上目前國內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似乎缺乏開創(chuàng)性的嘗試。

(三)研究范式的轉變

伴隨國外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層面從微觀向中觀和宏觀的拓展,他們的研究范式也出現(xiàn)了相應的改變。盡管人類學家的主題是“微觀的”而不是“宏觀的”,他們聚焦的中心是原始資料的分析,而經濟學家主要依賴于官方統(tǒng)計來滿足其資料需要??墒窃诜椒ㄕ撋辖洕祟悓W并非孤立和特別,它吸納了源于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方法,具有鮮明的交叉與混合的方法論特色。不僅如此,由于經濟人類學對多元文化背景下復雜經濟行為的深入探索,在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性進展,反過來對于人類學和經濟學研究也有一定啟發(fā)意義。伴隨經濟人類學與經濟學之間的不斷“接近”,在經濟人類學的研究中應用經濟學中普遍采用的實證和定量研究方法也正在成為一種趨勢。由單個、局部的田野調查式研究向大范圍、定量研究范式的轉變也得到了一些學者的支持。Prattis已經明確表明他對拋棄正統(tǒng)經濟人類學研究方法上分裂做法的一種追求,他認為與傳統(tǒng)經濟人類學研究上對人與情境邏輯影響決策過程過度關注相比,將情境邏輯與生產理論聯(lián)系起來,從而彌合微觀宏觀之間的鴻溝也許更有意義;Benedicte Brgger指出人類學家一直受到批評,因為他們出于良心的承諾使得事情變得混亂而不是為宏大理論做出貢獻,而且為了改善到這一點,對宏大理論進行實證研究也許比理論本身更加重要;Peter Edward Parker也持有相似的觀點,他指出雖然Wilk&Cliggett在書的結論部分描述了對人們決策進行實證調查的方法論,可是調查的目的應該是探求人們采取行動的理性最大化、社會或道德依據(jù),因此理論爭辯的焦點不僅僅是引導批判或發(fā)展理論,而是提供對相關事件研究的一個更為廣泛的實證研究方法;Gregory通過對印度商人的研究提出了“家庭貨幣”的概念,又進一步指出,非制度的、類血緣關系的親屬結構分析元疑是理解這種新興“轉型家庭”的關鍵,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拋棄那些過時的陳舊思維模式,通過定量的實證研究進行驗證。國內的經濟人類學研究范式和成果似乎還停留在學科的早期發(fā)展階段,依靠范式轉變推動學科跨越式發(fā)展的進展依然緩慢。

(四)研究學科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