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社會心理學概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心理學概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心理學概述

第1篇: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蘇珊?凱瑟;服裝社會心理學;時尚;文化

檢 索:.cn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07-0082-03

On Susan Kaiser’s Transformation of Clothing Culture Study: From 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 to Fash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SHI Ya-juan(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Susan Kaiser, as American contemporary clothing psychologist, professor of clothing culture 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her thought of studying clothing culture goes through a great change from 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1997) to Fashion and Culture Studies(2012),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from 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 study to fashion culture study, from dualism thinking or the traditional binary research to pluralism thinking, from context study to intersecti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comparative study,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us to see the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clothing culture study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with pluralism and the intersectionality between time and spac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is trend will help us have a clear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ident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ashion culture.

Key words :Susan Kaiser; 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 fashion; culture

Internet :.cn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著名服裝心理學、文化研究學者蘇珊?凱瑟在2012年出版了《時尚與文化研究》(Fashion and Culture Studies)一書,該書成為她自1997年出版《服裝社會心理學》(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修訂版,第一版出版于1985年)一書后又一本服裝文化研究方面的力作。該書從文化研究的視角,以民族、種族、階級、性別、性取向、身體等不同主題為線索,援用女性主義和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理論,通過大量有關時尚的跨文化研究案例,認為文化研究有賴于時尚來證明其變化性和持續(xù)性、研查身份與差異、能動性與結構、生產與消費,并探討了時尚與種族、民族、階級、性別、性取向、身體等概念之間交叉互動的方式與途徑。通過對兩本書進行整體性比較,不難發(fā)現這兩本書在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既有一脈相承的地方,也有明顯的不同,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相對于《服裝社會心理學》,《時尚與文化研究》中的服飾文化研究思想發(fā)生了明顯轉變。這種轉變可以簡單總結為,從服裝社會心理學到服裝文化學、從二元論到多元論思想、從語境研究到交叉性研究(從情境中的符號互動到時空交叉)。

一、從服裝社會心理學研究到服裝文化研究

總體來說,蘇珊?凱瑟的《服裝社會心理學》是一種以社會心理學為研究基礎和出發(fā)點,以人們的著裝行為為研究對象和核心內容的綜合性研究,該書主要運用社會心理學中有關情境的理論探討著裝和外觀的社會文化意義、功能及其影響。社會心理學是一種交叉學科,受到來自心理學和社會學兩個學科的影響,但是無論普通心理學還是社會學都無法代替社會心理學。社會學主要研究宏觀社會因素對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普通心理學則主要研究個體差異、個體背景和特點導致的行為,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具體社會情境對于心理和行為的影響,這是社會心理學不同于其他心理學科最重要的一點?!斗b社會心理學》一書基本上就是圍繞人們著裝的各種“情境”問題展開論述的,如本書副標題“情境中的象征性外觀”所示。理解了這一副標題也就抓住了全書的研究理路和理論基礎,即從情境的角度分析外觀和著裝行為的社會文化意義、功能及其影響。在論述過程中,該書先是對情境中的象征性外觀進行概述,主張從符號互動觀論、認知觀點和文化觀點出發(fā)研究服裝在各種情境中的社會意義,從而使服裝情境的研究從簡單的個體生理認知擴大到團體、社會、歷史和文化層面。

除了對心理學情境論的運用,該書還援用了社會心理學中的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也稱象征互動論)和身份理論,對管理個體外觀和團體外觀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闡述,尤其是人們如何利用外觀管理來塑造和重新塑造自己的身份,如何利用外觀來與族群或團體中的其他人產生互動等方面的問題。符號互動論是典型的社會學研究理論。該理論源于芝加哥學派的米德(Mead),他首先提出了“符號互動”這個理論概念,認為人們對事物的行為基于人們賦予這些事物的意義,這些意義來自于社會互動,并在解釋的過程中不斷加以修正。隨后符號互動論學者對這一理論觀點繼續(xù)補充完善,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代表學者是布魯默(Blumer)。布魯默認為,人類對事物(包括其他個體)的行為基于人們對這些事物及個體意義的認識。事物的意義來自于個體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各種意義在闡釋過程中得以把握和更正,個體也在這一過程中處理他/她所遇到的各種事物。此外,按照布魯默的理論,個體之間的互動也基于一種自發(fā),這種行為也基于行動者歸因于各種社會客體和/或符號的主體意義。所以,個體行動者會以他們在各自相關情境中歸因于各種客體和符號的意義為基礎來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① 蘇珊?凱瑟在《服裝社會心理學》一書中將這些社會心理學符號互動理論運用到對人類著裝動機和著裝行為的分析理解之中,探討了外觀在各種情境(如歷史情境和文化情境,尤其是后者)中所具有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

身份理論是除情境論、符號互動論之外社會心理學重要的理論論述,也是蘇珊?凱瑟在《服裝社會心理學》和《時尚與文化研究》這兩本書中重要的理論支柱和研究內容,作者在這兩本書中無論是從何種情境(歷史情境、文化情境、團體/個人情境等)研究出發(fā),其最終的落腳點都離不開各種情境下人的著裝心理、動機和行為對個體或者團體身份的建構、塑造及其影響。因此理解身份理論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論觀點對于把握該書體現的服飾文化思想也具有重要意義。身份理論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詳細說明附加于各種身份之上的意義如何通過互動進行商討和管理。身份理論家尤其關注各種身份如何彼此相關(鑒于它們被帶入到各種情境中的可能性、它們對個體的核心性和重要性),以及各種身份如何與角色表演(或行為)、情感(各種感情)、身心健康(如壓力、焦慮和抑郁)、自我概念(如自尊、自我效能及本真性)和社會結構聯系在一起。②在《服裝社會心理學》第三章“服裝、外觀與社會角色的性別結構”中,作者就從情境觀的視角入手,著重探討了在日常的兩性關系中,各種社會情境對重新構造兩性關系和定義的意義,認為人們普遍認同的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意義,會隨著社會、歷史及文化情境的不同而有所變動。③

二、從二元論思想到多元論思想

隨著蘇珊?凱瑟從服裝社會心理學到服裝文化研究的學科轉移,研究方法和學術思想方面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從二元論思想到多元論思想的轉變?!斗b社會心理學》一書中,蘇珊?凱瑟對于多種情境下人們進行外觀管理進行的論述中,二元論思維模式顯而易見。以第三章“服裝、外觀和性別角色的社會意義”為例,該章論述了外觀管理對男女兩性性別角色社會建構的影響和作用,首先她從歷史的角度闡釋了不同時代男女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的差異造成的性別角色和外觀管理方面的差異,繼而指出,根據傳統(tǒng)觀念下對男女兩性性別角色進行的人為二分法(積極對消極),并以此來探討外觀與性別角色的社會意義。

然而,在《時尚文化研究》一書中,多元論的思考及論述模式取代了這種明顯的二元論思想。首先,該書在文化學者杜蓋(Du Gay)1997年提出的“文化循環(huán)”的基礎上,提出了“風格-時尚-裝扮”循環(huán),并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分析了文化在服裝生產、銷售、調節(jié)、消費、身份建構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流動。這一理論建構打破了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從而充分體現了時尚與文化之間的多元互動特征。

作者在該書的第一章指出,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過于簡化差異,限制了從多角度多層面對關聯因素和交叉因素進行分析④2。因此,作者希望“借用時尚研究和女性主義文化研究中思考時尚的方法、概念、比喻和模式。其目的在于向簡單的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線性(直線型)思維和本質主義(注定性、固定性、有限性)思考時尚的方法提出挑戰(zhàn)?!雹?與此同時,她認為,研究時尚是一種并列關系的行為,而非非此即彼的取舍行為。時尚的成長壯大靠的是矛盾(相互沖突的真知灼見)和含混(彼此沖突的情感)、知識與情感的比肩而立。將時尚和女性主義文化研究理論結合起來有助于中斷、模糊和超越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女性主義理論家所一貫詬病的二元對立關系之一就是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的對立。原因在于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限制了人們從更寬泛的意義上來思考性別問題,并使與權力相關的等級制度永久化,使男性優(yōu)先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存在。④2由此, 在該書第六、七、八章中,作者援用后現代女性主義理論(feminist theory)、同性戀理論(queer theory)和跨性別理論(transgender theory)尋求解構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之間、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的二元對立,并借此批判了社會性別甚至生理性別中的二元論思想,強調多元論和差異性,進而論述風格-時尚-裝扮對于性別身份塑造的社會及文化意義。

該書第六章對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二元對立關系的解構體現了蘇珊?凱瑟的多元論思想。這一章的題目《性別時尚,塑造性別:超越二元對立》就是對這種解構思想的最好明示。作者認為,在當代語境下,每一個概念的構成都是二元對立的,即男性與女性、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異性戀與同性戀。然而,社會性別不是孤立的,它所處的概念系統(tǒng)中包括生理性別(sex)、社會性別(gender)以及性取向(sexuality)。將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完全對立起來是不恰當的。女性主義生物學家安妮?福斯塔托-斯特林(Annex Fausto-Sterling)指出,將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簡單的進行二元對立是對其兩者之間復雜聯系的簡化與模糊。生理性別也在文化進程中有所體現,且在不同領域中需要對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放在一起進行綜合研究,另外在性取向等研究中都不能將兩者簡單地對立起來。在大的文化情境中,無論是對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的理論研究還是實踐研究,兩者的關系都不應該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特別是將其與風格-時尚-裝扮聯系起來的時候,更要以多元的視角進行全面思考。對于異性戀與同性戀之間的二元對立,蘇珊?凱瑟則更多的援用同性戀理論和跨性別理論,用跨性別者(transgender)、變性人(transsexual)、雙性人(bisexual)等各種性別模式及其變裝(cross-dress)、異裝(transvestism)、換裝(drag)等著裝風格闡釋了異性戀和同性戀二元對立之間的模糊性、不穩(wěn)定性及其可解構性。她認為,同女性主義理論和酷兒理論一樣,風格-時尚-裝扮分別向社會性別和生理性別的分類方法提出挑戰(zhàn),并使其失去穩(wěn)定性。從視覺或其他方面來看,風格-時尚-裝扮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社會性別和生理性別積極參與到社會地位的建構過程之中;無論是社會性別還是生理性別都不能作為完整的生物本質,因為二者中任何一方的話語表述都會因時間和空間的不同而改變。簡而言之,蘇珊?凱瑟希望利用風格-時尚-裝扮這一文化循環(huán)搭建一座橋梁,彌合個體的心靈、身體和身份之間的距離,從而進一步突破本質主義、二元對立和線性思維架構的束縛,朝著多元文化方向發(fā)展。

三、從情境中的符號互動到交叉性研究

前面提到,對《服裝社會心理學》一書從符號互動論、認知論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討了外觀在各種情境(如歷史情境和文化情境,尤其是后者)中所具有的社會文化意義。對于“情境”問題的研究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出發(fā)點。但是,在《時尚與文化研究》一書中,這種情境論已經完全讓位于交叉性研究,尤其是對時間和空間的交叉性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理論和女性主義社會學理論密切相關,同時也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1989年金波麗?克倫肖(Kimberlé Crenshaw)首次為這一理論命名。交叉性理論旨在研究各種生物、社會和文化類屬,如性別、種族、階級、性取向、等級制度以及其他身份互動的核心內容,這些內容存在于多個層面、且常常具有同時性,有助于系統(tǒng)的非正義和社會不平等。該理論認為,社會中各種典型的和壓迫有關的概念,如種族主義、男性至上主義、同性戀恐懼癥、變性歧視以及基于信念的偏執(zhí)狂都不能獨立存在發(fā)生作用。反過來,這些壓迫形式相互交織,形成一個能夠表達多重歧視方式、具有“交叉結構”的壓迫系統(tǒng)。⑤不過也有一些學者從更大的范圍來定義交叉性理論,認為該理論是一種“種族、階級、性別等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并常常導致出現各種形式的不利之處。”⑥此外,壓迫的各種文化形式不僅彼此相關,而且被捆綁在一起,受到社會交叉系統(tǒng)的影響和牽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種族、性別、階級、能力和族群。因此,理解了交叉性理論的社會背景和主要理論訴求,也就不難理解《文化與時尚研究》一書中關于時尚與民族、種族、階級、性別、性取向、身體等問題的交叉、互動及重疊關系的研究,那么脫離了情境論的研究方法,蘇珊?凱瑟在書中又是如何闡述這一復雜的交叉互動關系呢?

在《時尚與文化研究》的第一章,作者就指出,時尚是一個牽涉多重視角和方法的復雜過程。時尚既非事物也非某物之本質。時尚是一種在渾濁但仍有希望之未來水域中商討、探索和駕馭的社會過程。隨著身體在時間和空間中運動,時尚得以實現自身。時間和空間既是抽象的概念也是其活動背景:識別并表現自我身份的過程碰巧與識別并表現自我時空的過程相吻合。其結果證明這一識別并表現自我身份和自我時空的過程是一種在多重含混和矛盾因素中商討應對的持續(xù)挑戰(zhàn)。與此同時,時尚永遠處于未完成狀態(tài),穿越各種疆域。它持續(xù)挑戰(zhàn)著每個人對自我身份的視覺和物理認知,以及這一自我認知與他者認知之間如何相關聯。④1

關于時尚與文化的關系問題,蘇珊?凱瑟認為,時尚和文化一樣,既是一種社會過程也是一種物質實踐。時尚和文化都是不斷變化的過程,又具有持續(xù)性。這種同時性過程非常復雜、甚至相互矛盾。或然的(非此即彼)思維方式(如:改變或延續(xù))不足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時尚與文化的運作方式。反過來,思考時尚與文化之間的關系需要一種并列的思維方式(如:改變并且延續(xù))。既然時尚和文化同時在經歷改變和延續(xù)這一持續(xù)不斷的過程,也許時尚可以被理解為“延續(xù)中的改變”(change within continuity),而文化則展示了強調“改變中的延續(xù)”(continuity within change)的各種實踐行為。每一個概念都用自己的方式,提供了一種清晰把握這一同時性的途徑:各種不同的觀念或過程如何共存且保持動態(tài)交往的關系。④2

四、結論

蘇珊?凱瑟服飾文化研究思想的轉變是與時下整個學術研究的總體發(fā)展趨勢相一致的,文化研究作為一種學術研究理論和視角,發(fā)端于20世紀早期的法蘭克福學派,到現在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寶貴的理論思想,成為當今許多人文學科都有借鑒和研究的內容,蘇珊?凱瑟將服裝心理學中的情境論、符號互動論、身份理論、交叉互動論等內容引用到時尚文化研究中來,使我們對服飾文化及其影響下人類著裝心理和身份建構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認知。

注釋:

①Shibutani, Tamotsu. "Blumer’s Contributions to Twentieth-Century Sociology". Symbolic Interaction 11.[J]Special Issue on Herbert Blumer’s Legacy. Spring 1988. p. 23C31.

②John D. DeLamater, Amanda Eyre Ward,Springer.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M].2nd Ed. 2013. p.31

③ [美]蘇珊?凱瑟.服裝社會心理學[M].李宏偉,譯.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8:65.

④Susan B. Kaiser.Fashion and Cultural Studies.[M] Berg Publishers, 2012.

第2篇: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 歸因理論 高職英語教學 應用

一、引言

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是公共必修課之一,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使他們具有一定的外語能力。然而高職英語教學效果卻不容樂觀,學生對英語產生了厭煩和抵觸的心理,并把英語學習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啟蒙老師不好,學習英語沒有用,或沒有學習外語的天賦,極少學生歸因為自身努力不夠或學習方法不對。學生不恰當的歸因會導致英語學習信心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應如何從心理學角度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習效果進行正確的歸因,激發(fā)學習興趣,保持學習激情成為高職英語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現在教育工作者多把精力放在教學方法的研究上,很少涉及英語學習者的歸因問題研究。本文將從歸因的角度,探討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增強高職英語教學效果的方法。

二、歸因理論概述

1.定義。

歸因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范疇,通俗地說,歸因就是“尋找結果的原因”。心理學認為歸因是指人們根據行為或事件的結果,通過知覺、思維、推斷等內部信息加工過程而確認造成該結果之原因的認知活動。因此,歸因理論是關于解釋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以及這種解釋如何影響情緒、動機和行為的心理學理論。

2.歸因理論的發(fā)展。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最早由奧地利社會心理學家海德(Heider)于1958年在《人際關系心理學》一書中提出。海德認為,影響人們行為的是人們對事物的感知而不是事物本身。他主張將個人行為產生的原因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大類。內因是傾向性的、個人的原因,如能力、努力、態(tài)度、品質、動機等;外因是情境的、環(huán)境的原因,如運氣、任務難易等。后經許多學者不斷探索,該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歸因理論成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的中心課題。瓊斯(Jones)和戴維斯(Davis)于1965年提出了相應推斷理論,凱利(Kelley)于1967年提出了三維歸因理論。其中最為著名的歸因理論家韋納(Weiner)及其同事在吸收海德等人的理論基礎上,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tǒng)探討。他對該理論的概括和研究幾乎將該理論推向了心理研究的頂峰。

3.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韋納于1974年提出了成敗歸因理論。他認為人們在解釋成功或失敗時能覺察到4種主要的原因,分別為:能力(ability)、努力(effort)、運氣(luck)和任務難度(task difficulty)。他還把這四種主要原因分成控制點(locus of causality)、穩(wěn)定性(stability)、可控性(controllability)三個維度。根據控制點維度,可將原因分成內部和外部原因。能力和努力屬于內部原因,而運氣和任務難度屬于外部原因。第二個維度穩(wěn)定性是指某一原因是不穩(wěn)定可改變的還是穩(wěn)定不變的,如能力和任務難度是穩(wěn)定的,而努力和運氣是不穩(wěn)定的。第三個維度是指某一原因是可控的還是不可控的,如運氣、能力、任務難度是不可控的,而努力是可控的。維納的四因素三維度歸因理論可以用下表直觀地表示。

學習者對學業(yè)的成功或失敗的歸因體現了自我評價,對今后的發(fā)展產生影響。不同的歸因傾向會促使他們對學業(yè)產生不同的期待和行為。韋納從成功和失敗兩個角度分析不同的歸因傾向對未來行為的影響。

(1)對成功的歸因。如果人們把成功歸因于內部穩(wěn)定的因素,如能力,有助于激發(fā)自豪感,對今后取得更多的成功抱有較大的期望,有利于提高動機;歸因于努力有助于培養(yǎng)勤奮、腳踏實地的良好性格,提高做事的積極性。然而把成功歸因于能力和努力也容易造成自我中心主義。當學習者把成功歸因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時,如任務簡單、運氣好等,則他們產生的自豪感就少,更多地會產生僥幸的心理,不利于自信心的培養(yǎng)和動機的提高。

(2)對失敗的歸因。如果人們將失敗歸因于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外在因素時,如任務太難,則會減輕羞愧感,原諒自己,不思進取。如果把失敗歸因于不穩(wěn)定的外部因素時,如運氣不好,則會對未來抱有希望,會再次努力,爭取成功。如果歸因于不穩(wěn)定的內部因素時,如努力不夠,則會產生內疚感,但對未來還有期望,今后可能會更加努力。如果歸因于穩(wěn)定的內部因素,如能力不夠,則會產生無助、絕望的心理,可能導致自暴自棄的行為。

事實上,人們的行為結果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既有可控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平衡內外因,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動機。

三、歸因理論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學生英語底子相對比較薄弱,學習效果不理想,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無法有效地習得這門語言。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情和想法,多和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并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效果歸因,使他們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致。

1.加強師生交流,增進了解。

學生對英語學習成效的歸因會影響其學習興趣、學習期待和學習行為。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研究有利于增進對學生的了解,引導他們進行正確的歸因。有些學生因學習成績不好,感到自卑,上課總坐在教室的角落,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課間要多和他們交流,而且態(tài)度要真誠,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取得他們的信任。這樣他們才敢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以便教師正確地幫助他們歸因,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對后進生要多鼓勵、多肯定、多與他們進行眼神交流,少評判、少否定。對于在課堂上搞小動作、愛聊天的學生,教師也要多給予關注,了解他們不守紀的原因,采用獎勵、刺激等方法使他們更專注于學習上來。同時教師要經常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反省,根據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態(tài)度判斷教學效果,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杜絕因循守舊。

2.運用恰當的反饋引導學生正確地歸因。

對學生來說,老師就是權威。他們通常根據老師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來判斷學業(yè)的成功或失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及時地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反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于基礎薄弱、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和表揚,找出他們的作業(yè)上、或作答時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成功,期待進步。并有意地啟發(fā)他們將學業(yè)上的失敗歸結為努力程度不夠,而非自身能力問題,讓他們充分地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而有部分學生雖然努力了,但學習成效不大,教師要多肯定他們,并幫助他們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對于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學生,教師要適當地給他們嘗試難度大的任務,并給出努力不夠,還可以做得更好的暗示,使他們客觀地評價自己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3.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歸因訓練。

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差生”傾向于把學業(yè)上的失敗歸因于不可控的因素,認為自己不具備學習外語的天賦,在完成任務時流露出“我不能”的思想,因此在外語學習中產生消極和無助的心理。針對這一類學生,教師要通過歸因訓練,引導其進行正確歸因,最終樹立起“我能”的信心。首先,教學目標要合理、實用。對教學內容要靈活處理,設計難度適中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樹立外語學習的信心。對于基礎太差的學生,在執(zhí)行任務時,可以采用小組法,以好帶差,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其次,要幫助學生正確地評估自己。教師可以讓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并記錄執(zhí)行情況和學習體會。這樣學生不但可以體會到進步的,增強信心和勇氣,而且能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與學生分享學習經驗。教師可以把自己成功的學習經驗告訴學生,也可以請英語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分享學習經驗,起個榜樣作用。學生們可以學習榜樣的智慧和長處,進行模仿,可以把自己和榜樣進行對比,找出差距和不足,從而找到學習外語的捷徑和信心。

四、結語

高職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無助感,沒有學好外語的興趣和信心。教師應該充分運用歸因理論,分析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外語能力,訓練學生對學習成效作出科學的歸因,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充分開發(fā)他們的外語學習潛力,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丁瓊.談歸因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56-158.

[2]江曉紅.成就動機和歸因對英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69-72.

[3]廖洪玲.研究歸因理論激發(fā)學習動機[J].教育探索,2003:40-41.

[4]李圣愛.農業(yè)院校學生英語學習行為的歸因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9897-9898.

[5]秦曉晴.大學生外語學習歸因傾向及其對歸因現象的理解[J].現代外語,2002:71-78.

[6]孫延霞.歸因理論在英語學習中的應用[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研究生論文???009:93-94.

[7]肖艷.運用成敗歸因理論,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02-203.

[8]張愛卿.歸因理論研究的新進展[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3:38-41.

第3篇: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本文概述了影響癌癥發(fā)生和發(fā)展的社會心理因素以及關于癌癥病人常見的心理問題。為了幫助癌癥病人調整精神和心理狀態(tài),保持情緒穩(wěn)定,可以嘗試對癌癥病人采取音樂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以及生物反饋放松訓練。

【關鍵詞】 癌癥;心理護理;發(fā)展趨勢

1 關于心理護理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問題

心理護理的基本概念是:指在護理全過程中,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地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病人在其自身條件下獲得最適宜身心狀態(tài),是一門促進疾病的康復或向健康方向發(fā)展的學科。癌癥患者的臨床常見心理特點為:① 緊張、焦慮,失眠,內心壓力大;②抑郁、煩悶、少言寡語;③認可心理和依靠心理。④過度的心理障礙,煩躁,易激惹,易怒。⑤愁悶,不愿見熟人和朋友,少動甚至不愿外出,食欲大減。

2 我國癌癥患者心理護理的發(fā)展概況

2.1 應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實施有針對性、系統(tǒng)化的整體的心理護理 由于癌癥患者個體自身的差異,具體表現為不同年齡、職業(yè)和文化水平的病人對癌癥的理解和反應是不盡相同的。通常的情況下,患者的心理狀況因病情的嚴重程度而不同。在醫(yī)學心理學有證據表明,癌癥治療效果明顯與否與病人的心理反應有著的密切的聯系。

2.2 心理護理評估及其相關具體措施 若要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必須要進行必要的心理評估。除了常用的觀察交談等簡單的評估方法外,對癌癥患者進行心理評估采用的客觀評定法日益受到重視。正確判斷癌癥病人的心理反應類型是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關鍵,需要醫(yī)護人員及其病人家屬共同的努力配合,使病人面對現實并說出真實的軀體癥狀以及心理感受,例如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夫妻感情、子女情感及對社會、鄰里同事的態(tài)度和看法,這些都會為其定制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提供最為真實有用的數據材料。根據這些真實的數據材料,判斷患者真實的心理類型及其心理狀態(tài),定制出最優(yōu)的個性化心理護理計劃。

3 社會心理因素對癌癥發(fā)生發(fā)展的影響

3.1 一般來說,基本上絕大部分患者對癌癥都十分害怕,無比煩心焦慮 對于很多人來說,得知自己患上癌癥后會出現萬分焦慮和恐懼,猶如大難臨頭,整個人都變得焦躁不安,心神不寧,精神不能集中,焦慮緊張,寢食難安以及出現失眠等癥狀。尤其是在放療和化療后會產生厭食、脫發(fā)以及惡心等嚴重的不良反應時,患者的焦慮恐懼的情緒會進一步加重,甚至可能會陷入慌亂恐懼之中。其次,很多病人都會擔心高昂的醫(yī)療費用會對家庭造成極大的負擔,拖累家人,這會進一步加重了焦慮恐懼的情緒,心理狀況極差。

3.2 情緒不安,逐漸變得依賴 由于進行化療放療和做完手術之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會下降,使其對身邊的家人和朋友變得更為依賴,常常會為自己感到苦悶與抱怨,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為不幸的人,怨天尤人,憎恨命運捉弄自己,恨上天的不公平,更為嚴重的患者會變得消極悲觀,甚至有尋死的念頭,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

4 癌癥病人的心理護理對策

4.1 加強醫(yī)護人員與患者的溝通,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除了醫(yī)護人員與患者成為朋友之外,親屬、朋友、同事甚至是領導應經常探視,在情感上和精神上支持患者,使患者感受溫暖與關愛,生活多照顧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關愛以及自身存在的價值。

4.2 主動講解治療方案的一些注意事項 絕大多數的患者都不會十分了解治療方案,可能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預估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當出現不良反應時,患者會感覺到不能接受,對治療失去信心。為了讓患者對治療有信心,保證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醫(yī)護人員應該主動跟患者溝通,介紹各種治療方案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其相對應的解決辦法,讓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當不良反應發(fā)生時,此時患者已經有一定的預期不至于產生強烈的焦慮與恐懼。

4.3 善用語言藝術安撫病人 醫(y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以及語氣,語言是一門高超的藝術,以什么樣的口吻說話和說什么話,給患者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癌癥患者的心理上一般都較為脆弱,醫(yī)務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態(tài)度,注意語速、表情、語音,一定要尊重患者,應與正常人談話一樣望著對方,眼神要自然,態(tài)度誠懇,以禮相待,讓患者信任你,感受到希望,最好引導病人說出心聲,樂于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表情的變化以及語速的變化,以便正確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需求。

4.4 關于音樂治療 每個人的心理、生理、精神和軀體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通過和諧優(yōu)美的音樂,愉悅患者的心情,調節(jié)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音樂治療通過優(yōu)美的優(yōu)美的旋律和曲調使患者產生情感效應、心聲效應、震動效應,從而調整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心理狀態(tài),其中抑郁性型的患者可以通過多播放一些歡快活潑以及節(jié)奏輕快的樂曲,使其心情舒暢,如貝多芬的5G大調小步舞曲、莫扎特的浪漫曲等;而對于恐懼型病人應該選擇一些清新典雅的安靜祥和性的樂曲,如勃拉姆斯的搖籃曲。

5 展 望

當代醫(yī)學心理學研究證明,癌癥患者的心理活動以及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影響,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川,做好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護士學習并掌握心理干預技巧,準確把握不同時期癌癥患者心理特點,不斷學習、實踐心理學理論,從而適應當代新的醫(yī)學護理模式的需要。心理護理有多種好處,不僅能夠幫助患者增強忍受治療的痛苦,激發(fā)生存的斗志,而且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接受治療,提高治療的效果。要治療效果得到保證,需要充分調動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掌握正確的心理護理方法。對于腫瘤醫(yī)院而言,應該要培養(yǎng)專業(yè)的心理護理人員,一定要有社會心理學、醫(yī)學心理學、醫(yī)學知識等相關的基礎,而且對美學、哲學、文學以及倫理學等人文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而這些專業(yè)的心理護理人員,不僅是對患腫瘤的病人負責,更應該是對社區(qū)人群進行心理護理,使他們的心理都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避免或降低癌癥發(fā)生的幾率。

參考文獻

[1] 王燕榮.癌癥患者的個性化心理護理[J].臨床護理,2008,46(2):146-147.

[2] 尹紅梅.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20(10):125-126.

[3] 趙香蘭,黃笑燕,虞春華.我國癌癥病人心理護理現狀及展望[J].齊齊哈誒醫(yī)學院學報,2006,27(13):1634-1635.

[4] 王健.心理護理對癌癥患者情緒的影響[J].臨床護理,2012,30(10):618.

[5] 胡亞會.心理護理對癌癥疼痛患者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2(04):137-138.

[6] 常云麗.心理護理對癌癥患者情緒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9(5):123.

[7] 周夏月.晚期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護理園地,2011(09):4462-4463.

[8] 覃惠英.癌癥病人心理護理研究現狀與展望[J].山西護理雜志,1999,1(13):19-20.

第4篇: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音樂情感一直以來是國外音樂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重點,這也應歸功于19世紀中葉實驗心理學派的努力,該學派促使了現代音樂心理學的萌發(fā)。我國音樂心理學起步較晚,在這之前的研究重點偏向于從專業(yè)性的音樂角度進行思辨性質的分析,而沒有實證研究的支持,理論略顯空泛。在音樂心理學引入我國后,音樂情感的研究更多地與心理學的實證研究緊密地結合,展現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對國內關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進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樂情感的相關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對音樂情感的定義

音樂情感是人與音樂的交互過程中所產生的包括各種人類感情因素的心理過程(劉濤,2006),這個廣義的概念包括與音樂實踐活動有關的情緒、心境、偏好、趣味和態(tài)度等,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揚州大學的周新葉在《音樂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樂情感”應等同于“音樂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響直接引發(fā)的情感成分,同時也包含主體對社會生活內容聯系思考而產生的情感成分,是兩個源頭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樂情感的特征

結合音樂理論、音樂心理學、藝術情感學的研究,劉濤(2006)總結了音樂情感在信息的表現、傳遞與認知行為過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觀性、層次性、客觀性、模糊性、整體性、運動性、觀照性、選擇性等;甘露則認為音樂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從音樂存在的意義的層面出發(fā)的。

音樂情感自身的復雜特點給研究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視野,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它或許不能讓研究者從只言片語中推出結論,也不能從部分得知整體,流動的音符所帶來的情感是復雜的,這就給多種研究方法結合、多個學科聯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國內外研究者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雖然各自的出發(fā)點不同,涉足的領域也較為廣闊,但不難總結出研究方法大致分為兩類:實證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國心理學學會前主席布魯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學研究的兩種方法(模式),分別是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前者歷來都是立足于外部來看待行為著的人,沿襲的是物理與生物領域的各種自然科學方法;而闡釋模式則從來都是從內部來看待人,即在情感、意義和價值的領域中研究人,強調人的特殊性。

根據劉沛的闡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樂與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為基于該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設是:孤立的,外部的,聽刺激能夠對情感行為產生一種直接因果式的影響??上У氖?,事實證明,這種假設在各種驗證和考驗面前遙遙欲墜?!皩嶒炓魳沸睦韺W者逐漸認識到,實驗設計對變量的嚴格控制,獲得的少量的音樂心理定量研究結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課題的量化研究獲得充分的積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時相同的研究課題,由于變量、被試及測量工具的差異,研究結論也會有所不同甚至相反?!标U釋模式在這時便顯現了必要性。

音樂情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并不是簡單的刺激反應過程,中間介入了人腦對聲學屬性的排列組合,對音樂符號的加工過程,因此,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需要將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相結合,將因果模式的手段作為研究的基礎和根基。有了實證研究的支持,經驗性的分析將能夠走得更遠,正所謂根深而葉茂,對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會導致研究局面的營養(yǎng)不良。

二、音樂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討

(一)音樂情感的認知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根據蔣存梅所闡述的斯洛博達的觀點:認知階段是情感階段的先行,沒有認知的基礎就不可能產生情感。張前在《音樂欣賞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觀點。張前認為,人們從音樂中所直接接觸到的不是任何別的東西,而是音響;音樂的一切表現內容都要由音響引發(fā),音樂欣賞中的一切感情體驗與形象聯想都要以音響感知為基礎。綜上所述,要研究音樂與情感的關系,對中間的認知過程的深入探討是至關重要的。國外學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認知過程發(fā)展的理論建構,主要以實驗法作為研究方法,但因為被試為歐美人種,得出的研究結果是否適應于我們東方人的特點,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實驗依據,盡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為我們指明了一個研究的方向,即探尋中國被試對音樂情感的認知的過程和發(fā)展水平,這在我國的研究領域中可以說還是近乎空白的一塊,有待于開拓。

另一方面,對音樂情感的認知在我國已經受到了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的關注。由于認知心理學以大腦中的認識過程為研究對象,猶如像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一樣,采用精密儀器,通過對大腦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測試,從中找出一般的規(guī)律,即得出音樂能激感的論據。因此通過認知心理學研究音樂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更有說服力。

根據有關學者的最新研究,音樂活動對大腦心理具有諸多復雜影響,如對青少年大腦“認知誘發(fā)電位”(事件相關電位)有顯著影響,對皮質慢電位、神經細胞與分子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并且能夠促進青少年的感覺皮層、聯合皮層和前額葉新皮層的生理心理性發(fā)育,并使它們之間的雙向交互式連接獲得較早和致密的結構性塑造。

綜上所述,認知科學和腦神經科學對音樂情感的研究的貢獻的確不可小覷,但是,這里有兩點問題值得探討:

第一,電腦是人腦思維的產物,它只能根據人腦中已有的信息進行實驗、推理,人腦的思維是極其活躍的,當測試完畢后,人腦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維信息,用電腦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純邏輯化的工具來測試人腦認知的心理過程,是不是過于主觀?第二,就音樂認知科學的實驗效能及其解釋力和預見力價值而言,同一個欣賞者在不同的時間欣賞同一首樂曲時,如果欣賞者的感受不同,兩次測試的結果可以反映出來,如果欣賞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話,測試結果會不會也完全相同?這些問題涉及人腦的信息加工機制,也涉及電腦及還原性實證結果如何與人類的藝術心理、審美創(chuàng)造性體驗和思維相互貫通并耦合互補等復雜內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與探究。

(二)音樂情感的社會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機能及其復雜心理結構的形成,都離不開人的社會性活動。不同的個體,以及不同個體在社會上的身份定位、性別差異所帶來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會認知,不同的文化經驗、社會背景、結構、處于人生不同階段的個體,社會階層中不同的群體,對于音樂的情感、情感的認知是否都是有差異的呢?個體的情感體驗和群體的情感體驗是否有差異,當二者相互作用時,結果是相互抑制,還是相互包容,還是產生疊加效果?這些問題向我們呈現了面對“音樂情感”的不同視角:從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的角度對音樂情感認知進行研究。

將音樂情感的研究范圍縮小到特定的群體,目前的相關研究還是較少的。邢紅梅的《聆聽音樂與大學生情感的聯系》(2007)對大學生這個處于人生特定階段的特定的群體的音樂情感進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訪談法,對大量的大學生進行了在聆聽音樂時情感的反應的訪談調查。該文章細致分析了大學生的音樂情感,但也引發(fā)了更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如音樂如何被使用?聆聽者如何在聆聽活動中建構自我身份,進行各種不同的情感陳述?個體如何在社會情境中以音樂為中介體驗和創(chuàng)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為一種社會規(guī)律化的存在?這些問題仍舊值得深入去探討。另外,在研究方法的運用上,僅僅使用訪談法略顯單薄,如果能夠結合上實證研究的實驗和數據支持,或許能夠在研究深度和廣度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結束語

在相關文獻中,國內相關實驗論文的數量和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國內的實證研究僅僅是集中在個別音樂治療和音樂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報告方面。顯然,國外在實證方面的歷史和經驗比國內要雄厚,但是,國外實驗研究的被試都是白人或黑人,他們的數據結果是否能夠代表中國被試的情況,是需要考慮和解決的。

隨著近幾年我國心理學的快速發(fā)展,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趨于實證化、科學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上,會議收到的論文以及會上宣讀的論文都顯示了這一趨勢。重視應用性研究,采用實證性研究方法的學者明顯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開的第一屆情感計算與智能交互國際會議(ACII2005)共錄用論文118篇,然而,音樂情感研究的文章僅有兩篇,但這方面的研究在國外已經形成一個熱潮。不過,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科學、腦神經科學、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結合對音樂情感的研究在我國正在逐漸萌發(fā),并顯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從與浙江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個集中研究音樂情感的隊伍的聯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國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是相當重視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與國際接軌,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樂情感的認知模型的計算機程序已經初具規(guī)模,這將使情感的識別、表達和轉化實現數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進音樂情感的深入研究。

第5篇: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論文關鍵詞:歸因理論 結果歸因 學習行為 歸因訓練 高級英語教學

論文摘 要:歸因理論是關于知覺者推斷和解釋他人與自己行為原因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或某一階段的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并試圖找出影響學習成效的各種因素,因此,在高級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引導他們的正確歸因,進行有效的干預,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當學生進入高年級的學習時,他們面臨許多困惑。他們有的準備就業(yè),有的準備考研,有的準備八級考試,同時他們又被這一階段艱難的高級英語課程的學習所困擾,可以說他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空前的。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知道應當把這門課程學好,但又缺乏學習的動機,即學習的動力和投入的激情。這樣也就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和本科階段的完整的學習過程。筆者擬從歸因理論的角度分析和探討缺乏學習動機的心理原因以及個人學習動機的自我激發(fā)的方法,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完成本科學業(yè)。

一、歸因理論概述

歸因問題和成就動機問題研究是現代心理學中兩大熱門話題。奧地利社會心理學家Fritz Heider于1958年首先提出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美國心理學家Bernard Weiner成功地將成就動機和歸因有機地結合起來,開辟了心理學嶄新的研究前景,成為當今教育心理學領域研究的焦點,也受到了廣大外語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并成功地把歸因理論運用到外語教學研究和實踐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等。Fritz Heider認為人們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環(huán)境兩種需要,這兩種需要得到滿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的行為的原因,并預言人們將如何行為。行為的原因或者在于環(huán)境,或者在于個人。如果把行為的原因歸于環(huán)境,則個人對其行為結果可以不負什么責任;如果把行為的原因歸于個人,則個人對其行為結果應當負責(Heider 1958)。換句話說,人的行為的原因可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緒、興趣、態(tài)度、信念與努力程度等;外部原因是指行為者周圍環(huán)境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獎勵、懲罰、指示及命令和工作的難易程度等。Heider的歸因理論開創(chuàng)了歸因問題的先河,他對行為原因所做的個人一環(huán)境的劃分一直是歸因的基礎。隨后,Jones&Davis的相應推斷理論擴充和發(fā)展了Heider的歸因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人們的外顯行為是由行為者內在的人格特質直接引起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行為與其人格特征是一致的(Jones&Davis1965)。此后,社會心理學家Rotter根據“控制點”(10cusof control)把人劃分為“內控型”和“外控型”。內控型的人認為自己可以控制周圍的環(huán)境,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由于個人能力和努力等內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無法控制周圍環(huán)境,不論成敗都歸因于他人的壓力以及運氣等外部因素(Rotter 1966)。Weiner及其同事在吸收前人研究理論的基礎上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tǒng)探討。他從個體的歸因過程出發(fā),探求個體對成敗結果的歸因與成就行為的關系,對影響行為結果的可覺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結構以及原因歸因和情感的關系、情感反應的激勵作用等都提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Weiner 1972)。Weiner提出了著名的控制點、穩(wěn)定性和控制性的歸因三維模式和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等影響個人成敗的四大因素。他把影響成敗的四大因素按照這三個維度進行了劃分:能力屬于內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屬于內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的因素;任務難度屬于外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運氣屬于外部的、不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他認為一個人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取決于控制點、穩(wěn)定性與控制性三者的共同作用。在Weiner看來,這三個維度經常并存,內因和外因、穩(wěn)定和不穩(wěn)定是人們進行歸因時所考慮的兩個互相獨立的維度,而可控制性這一維度有時也會發(fā)生變化。他認為每個人都力求解釋自己的行為,分析其行為結果的原因。而人們如何歸因則會影響他們今后的成就行為。把成功歸于內部的穩(wěn)定的因素(如能力),會使個體感到自豪,覺得是因為自己的聰明導致了成功。而把成功歸于外部的不穩(wěn)定的因素(如運氣),則會對未來類似活動的成功不敢肯定,產生擔心的情緒情感體驗。把自己的失敗歸于內部穩(wěn)定的因素,會使個體產生羞恥感,引起無助憂郁的情緒情感體驗。而把自己的失敗歸因于外部的不穩(wěn)定的因素,則會對未來類似活動的成功期望不至于過低,會繼續(xù)努力,這將有助于保持樂觀的情緒情感體驗(Weiner 1985)。

二、高級英語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教育部在2000年3月重新制定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高級英語是一門訓練學生綜合英語技能尤其是閱讀理解、語法修辭與寫作能力的課程。課程通過閱讀和分析內容廣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語言、文學、教育、哲學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擴大學生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名篇的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鞏固和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技能。”高級英語是精讀課,是高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習的主要課程。但高年級英語學習的特性、課時及課型的濃縮意味著該課程在教學目標上擔負著更深層次、更具綜合性的責任。作為一門整合型課程,高級英語兼顧精讀、泛讀、寫作、聽說等課型的訓練內容和目標,體現英語的工具性、交際性、人文性,在擔負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發(fā)展學生個人的心智。因此,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多項活動,承載自主學習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為達到上述教學目的,教師需要掌握高級英語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1)詞匯量大。學習和掌握一門語言,詞匯是關鍵。離開詞匯,一切都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完成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10000至12000個詞以后,應鼓勵學生向24000至30000個詞這一更高的目標邁進。這是高級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詞匯教學的目的有二:一是擴大詞匯量,二是更準確地使用詞語。如學生在學習了前綴、后綴、派生詞、合成詞等知識以后,詞匯量就以成百上千的數目增加。學習了近義詞和反義詞、學術詞匯和普通詞匯等知識以后,就會明白課程中詞與詞之間的差別,同時用詞就更準確了。 (2)高級英語教材的文章都是從眾多的英語文學名家創(chuàng)作中精挑細選出的上乘之作,風格獨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語言、文學、哲學等各個領域,語言各具特色。在深度方面進一步加強,在語言的表達方式上,充滿各種復雜的句式。

(3)高級英語課程中的各種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的運用很多。高年級學生在這個階段對課文理解上的困難,往往不在字面上的意思,而是在字里行間更深層次

的地方。高級英語教材中每篇文章都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段,常用幽默、諷刺、含蓄、夸張、比喻、象征、擬人、對偶句、重復、平行句、典故、反詰句等多種修辭方法。如果不熟知這些修辭手法,就無法真正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更無法欣賞英語之美。而更難的在于應用,學生不僅必須通過大量反復的閱讀來消化理解這些修辭手段,還必須在說話寫文章和進行翻譯時有意識地加以利用,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使用技能,以取得更好的交際效果。

(4)高級英語的文章思想高深,構思復雜,論證嚴謹,深奧難懂,寓意深刻,不落俗套。學生最初接觸高級英語時,因為思維方式、道德觀念、文學修養(yǎng)、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差異,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偏差。很多地方看不懂,或覺得明白了,實際上理解錯了。因為在歷史、民族、傳統(tǒng)、文化、心理、習慣等方面的差別,英美與我國的語言風格及思維方式截然不同。在表達同一意思時,所使用的文字、句法、修辭手段等存在巨大差異。了解英美文化的特點及相關歷史背景知識,對于理解課文,有時顯得至關重要。

三、歸因理論在高級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因為語言學習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心理認知的過程,所以心理學給語言教學帶來了靈感與理論支持。歸因理論經過Weiner的反復修正,已成為一種解釋學習動機最為系統(tǒng)的理論,并成為外語教師可借鑒和利用的重要思想來指導教育與教學實踐。在教學中,教師在幫助學生對學習高級英語的成敗進行歸因時,應該靈活運用這一理論。

(1)高級英語課程的歸因。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在高級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面對壓力時,一部分學生將自己成績不好歸因于高年級精讀課程本身的難度,認為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從而產生放棄的念頭。學生經常表現為,課前不預習,課上不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后不花時間消化課上的內容。因為努力是不穩(wěn)定、外在、可控的因素,而任務難度屬不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因素,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幫助學生提高對高年級英語精讀課程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從內在因素、可控因素中尋找原因,避免從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中尋找借口,另一方面教師要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嘗試成功,課上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對他們的一點點的進步也要給予激勵,從而讓他們感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從而促進其后繼的學習動機和行為。學生擁有了對成功與失敗的正確認識,有利于完成高級英語的學業(yè)。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幾次失敗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夠,不是穩(wěn)定性因素所致,而主要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夠,是不穩(wěn)定因素所致,要深信只要更加努力,注意改進學習方法,就能很快跟上高級英語的教學進程。這樣的歸因將有助于學生恢復自信心,放松情緒,增強自我期望,從而產生強烈的成就動機。

(2)能力歸因,即語言天賦的歸因。高級英語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大多把學業(yè)失敗歸因于自身能力,認為自己不具備學好外語的天賦和能力條件,時常流露出畏難的思想,表現出嚴重的消極心理和無助情緒,認為學好高級英語與語言天賦有著極大的關系。因為能力屬于穩(wěn)定、內在、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對于這一類學生,教師一方面應通過耐心的溝通,逐步引導他們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努力不夠、方法不當等可控因素,使其擺脫失敗感,看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要引導他們正確理解成功與失敗,以他們各自的基礎與過去的學習經歷為參照進行縱向比較,讓他們認識到只要付出努力,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與過去相比較有所進步,就是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只要不斷努力,就能不斷獲取成功,并可望取得更高層次的成功。教學中,過難的任務會造成學生的失敗體驗,把自己的失敗歸因于自己能力差等穩(wěn)定因素。過易的任務會使學生輕易取得成功,使其做出自己能力強的不恰當歸因。所以在天賦歸因方面應持謹慎的態(tài)度,這樣才有利于學生主動控制學習。

(3)教學環(huán)境歸因。當學生將成績的不理想,歸因于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不理想,就容易對課堂教學持消極的態(tài)度,從而產生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傾向于環(huán)境歸因很大程度上是為沒能學好英語開脫責任,認為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外在的因素,這樣的歸因可給他們帶來心理平衡,但是只會喪失學好外語的信心,并放棄為改善學習環(huán)境應做出的努力。因為環(huán)境是不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因素,所以,教師也需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進行公正、客觀的歸因,要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分析和總結,找出成敗的原因,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與控制,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4)教師對不良歸因的干預。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錯誤歸因,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強調客觀因素、外在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忽視主觀因素、內在因素和可控因素。最后韻結果是,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缺乏學習熱情,放棄努力學習。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學習行為的結果反映出錯誤的、不合理的、不正確的歸因方式會導致其不良的情緒、期望和行為的產生。如果教師采用適當的方式對其進行干預,糾正或改善不良的歸因方式,那么學生的未來學業(yè)成就期望、動機、學習熱情和行為的持久性也會隨之改變,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5)教師對高級英語課程學習中的不可控性因素要因勢利導。對于高年級學生在英語精讀課程學習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如能力、任務難度等,要因勢利導。應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準確定位,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從自身的能力出發(fā),只要努力學習,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取得良好成績。

(6)教師對英語精讀課程學習中的可控性因素要有效調控。高年級英語精讀教學中的可控性因素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努力程度、對成功的期盼等,也包括教師的作風、期望、情緒、態(tài)度、獎勵與懲罰和教學水平。對于這些可控性因素,教師要從自身的教學理念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有效調控可控性因素。

參考文獻

[1]Heider Fritz.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NewYork:JohnWiley&Sons.1958:3—35.

[2】Weiner B.Attribution theory。achievement mofiv~ion andthe educational process[J].Review ofEducational Research,1972。42(2):203—215.

[3】Weiner 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and emo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i985(92):548—573.

第6篇: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音樂情感;心理學;認知

作為人類有意識的精神活動的產物,音樂與人類的生理、心理和行為息息相關。情感是音樂藝術中最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學領域十分關注的問題。對音樂情感的研究,將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與音樂學的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當今已成為一種趨勢。

音樂情感一直以來是國外音樂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重點,這也應歸功于19世紀中葉實驗心理學派的努力,該學派促使了現代音樂心理學的萌發(fā)。我國音樂心理學起步較晚,在這之前的研究重點偏向于從專業(yè)性的音樂角度進行思辨性質的分析,而沒有實證研究的支持,理論略顯空泛。在音樂心理學引入我國后,音樂情感的研究更多地與心理學的實證研究緊密地結合,展現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對國內關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進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樂情感的相關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對音樂情感的定義

音樂情感是人與音樂的交互過程中所產生的包括各種人類感情因素的心理過程(劉濤,2006),這個廣義的概念包括與音樂實踐活動有關的情緒、心境、偏好、趣味和態(tài)度等,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揚州大學的周新葉在《音樂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樂情感”應等同于“音樂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響直接引發(fā)的情感成分,同時也包含主體對社會生活內容聯系思考而產生的情感成分,是兩個源頭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樂情感的特征

結合音樂理論、音樂心理學、藝術情感學的研究,劉濤(2006)總結了音樂情感在信息的表現、傳遞與認知行為過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觀性、層次性、客觀性、模糊性、整體性、運動性、觀照性、選擇性等;甘露則認為音樂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從音樂存在的意義的層面出發(fā)的。

音樂情感自身的復雜特點給研究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視野,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它或許不能讓研究者從只言片語中推出結論,也不能從部分得知整體,流動的音符所帶來的情感是復雜的,這就給多種研究方法結合、多個學科聯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國內外研究者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雖然各自的出發(fā)點不同,涉足的領域也較為廣闊,但不難總結出研究方法大致分為兩類:實證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國心理學學會前主席布魯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學研究的兩種方法(模式),分別是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前者歷來都是立足于外部來看待行為著的人,沿襲的是物理與生物領域的各種自然科學方法;而闡釋模式則從來都是從內部來看待人,即在情感、意義和價值的領域中研究人,強調人的特殊性。

根據劉沛的闡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樂與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為基于該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設是:孤立的,外部的,聽刺激能夠對情感行為產生一種直接因果式的影響??上У氖?事實證明,這種假設在各種驗證和考驗面前遙遙欲墜。“實驗音樂心理學者逐漸認識到,實驗設計對變量的嚴格控制,獲得的少量的音樂心理定量研究結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課題的量化研究獲得充分的積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時相同的研究課題,由于變量、被試及測量工具的差異,研究結論也會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闡釋模式在這時便顯現了必要性。

音樂情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并不是簡單的刺激反應過程,中間介入了人腦對聲學屬性的排列組合,對音樂符號的加工過程,因此,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需要將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相結合,將因果模式的手段作為研究的基礎和根基。有了實證研究的支持,經驗性的分析將能夠走得更遠,正所謂根深而葉茂,對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會導致研究局面的營養(yǎng)不良。

二、音樂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討

(一)音樂情感的認知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根據蔣存梅所闡述的斯洛博達的觀點:認知階段是情感階段的先行,沒有認知的基礎就不可能產生情感。張前在《音樂欣賞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觀點。張前認為,人們從音樂中所直接接觸到的不是任何別的東西,而是音響;音樂的一切表現內容都要由音響引發(fā),音樂欣賞中的一切感情體驗與形象聯想都要以音響感知為基礎。綜上所述,要研究音樂與情感的關系,對中間的認知過程的深入探討是至關重要的。國外學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認知過程發(fā)展的理論建構,主要以實驗法作為研究方法,但因為被試為歐美人種,得出的研究結果是否適應于我們東方人的特點,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實驗依據,盡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為我們指明了一個研究的方向,即探尋中國被試對音樂情感的認知的過程和發(fā)展水平,這在我國的研究領域中可以說還是近乎空白的一塊,有待于開拓。

另一方面,對音樂情感的認知在我國已經受到了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的關注。由于認知心理學以大腦中的認識過程為研究對象,猶如像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一樣,采用精密儀器,通過對大腦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測試,從中找出一般的規(guī)律,即得出音樂能激感的論據。因此通過認知心理學研究音樂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更有說服力。

根據有關學者的最新研究,音樂活動對大腦心理具有諸多復雜影響,如對青少年大腦“認知誘發(fā)電位”(事件相關電位)有顯著影響,對皮質慢電位、神經細胞與分子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并且能夠促進青少年的感覺皮層、聯合皮層和前額葉新皮層的生理心理性發(fā)育,并使它們之間的雙向交互式連接獲得較早和致密的結構性塑造。

綜上所述,認知科學和腦神經科學對音樂情感的研究的貢獻的確不可小覷,但是,這里有兩點問題值得探討:

第一,電腦是人腦思維的產物,它只能根據人腦中已有的信息進行實驗、推理,人腦的思維是極其活躍的,當測試完畢后,人腦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維信息,用電腦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純邏輯化的工具來測試人腦認知的心理過程,是不是過于主觀?

第二,就音樂認知科學的實驗效能及其解釋力和預見力價值而言,同一個欣賞者在不同的時間欣賞同一首樂曲時,如果欣賞者的感受不同,兩次測試的結果可以反映出來,如果欣賞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話,測試結果會不會也完全相同?這些問題涉及人腦的信息加工機制,也涉及電腦及還原性實證結果如何與人類的藝術心理、審美創(chuàng)造性體驗和思維相互貫通并耦合互補等復雜內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與探究。

(二)音樂情感的社會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機能及其復雜心理結構的形成,都離不開人的社會性活動。不同的個體,以及不同個體在社會上的身份定位、性別差異所帶來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會認知,不同的文化經驗、社會背景、結構、處于人生不同階段的個體,社會階層中不同的群體,對于音樂的情感、情感的認知是否都是有差異的呢?個體的情感體驗和群體的情感體驗是否有差異,當二者相互作用時,結果是相互抑制,還是相互包容,還是產生疊加效果?這些問題向我們呈現了面對“音樂情感”的不同視角:從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的角度對音樂情感認知進行研究。

將音樂情感的研究范圍縮小到特定的群體,目前的相關研究還是較少的。邢紅梅的《聆聽音樂與大學生情感的聯系》(2007)對大學生這個處于人生特定階段的特定的群體的音樂情感進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訪談法,對大量的大學生進行了在聆聽音樂時情感的反應的訪談調查。該文章細致分析了大學生的音樂情感,但也引發(fā)了更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如音樂如何被使用?聆聽者如何在聆聽活動中建構自我身份,進行各種不同的情感陳述?個體如何在社會情境中以音樂為中介體驗和創(chuàng)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為一種社會規(guī)律化的存在?這些問題仍舊值得深入去探討。另外,在研究方法的運用上,僅僅使用訪談法略顯單薄,如果能夠結合上實證研究的實驗和數據支持,或許能夠在研究深度和廣度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結束語

在相關文獻中,國內相關實驗論文的數量和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國內的實證研究僅僅是集中在個別音樂治療和音樂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報告方面。顯然,國外在實證方面的歷史和經驗比國內要雄厚,但是,國外實驗研究的被試都是白人或黑人,他們的數據結果是否能夠代表中國被試的情況,是需要考慮和解決的。

隨著近幾年我國心理學的快速發(fā)展,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趨于實證化、科學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上,會議收到的論文以及會上宣讀的論文都顯示了這一趨勢。重視應用性研究,采用實證性研究方法的學者明顯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開的第一屆情感計算與智能交互國際會議(ACII2005)共錄用論文118篇,然而,音樂情感研究的文章僅有兩篇,但這方面的研究在國外已經形成一個熱潮。不過,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科學、腦神經科學、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結合對音樂情感的研究在我國正在逐漸萌發(fā),并顯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從與浙江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個集中研究音樂情感的隊伍的聯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國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是相當重視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與國際接軌,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樂情感的認知模型的計算機程序已經初具規(guī)模,這將使情感的識別、表達和轉化實現數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進音樂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過對音樂情感的研究的回顧和梳理,對于該領域的研究是需要計算機科學、腦神經科學、生理學、物理學、美學、心理學、音樂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撐的,并且,在實證研究的根基上結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將因果模式與闡釋模式融會貫通起來。

此外,音樂是人類偉大智慧的產物,隨著音符的流動展示著人類與大自然的精髓。音樂是靈動的,音樂是有靈性的,音樂可以激發(fā)人類的豐富情感,讓人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音樂的博大精深與大自然的精髓不謀而合,或許音樂的本質也是自然靈性的體現。音樂的這些特征是與人本主義的思想相通的,尤其與倡導靈性的回歸、重視精神層面的被稱為“心理學的第四勢力”的超個人心理學一拍即合。如果能夠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強音樂情感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聯系,再結合中國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樂情感在我國的研究必將具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王沛,蘇潔.音樂知覺的神經基礎研究[J].心理科學,2007(6).

2、周新葉.音樂情感剖析[J].藝術百家,2005(4).

3、甘露.論音樂的情感特征[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4(4).

4、趙冬梅,劉志雅.音樂心理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分析[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2).

5、蔣存梅.國外音樂認知發(fā)展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音樂研究,2007(3).

6、崔寧.音樂教育的大腦心理效應[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

第7篇: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簡歷是求職應聘的第一道門檻,在有限的空間內傳遞更多的有效信息,是簡歷成功與否的評價標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個人求職簡歷范文,以供大家參考。

個人求職簡歷范文一:姓名:XXX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 | 女 | 29歲

居住地:XXX

電 話:XXX

E-mail:XXX

最近工作:2 年1個月

公 司:XXXXX(中國)有限公司

職 位:心理咨詢師 最高學歷

學 歷:碩士

?!I(yè):心理學

學 校: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從事心理咨詢5年,有豐富的咨詢經驗和心理測評經驗。擅長情感、人際溝通和

到崗時間: 待定

工作性質: 全職

目標地點: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議/月

目標職能:心理咨詢師

工作經驗

2008 /9--至今:XXXX(中國)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 2 年1個月]

責任關懷 心理咨詢師

負責員工職業(yè)健康、預防醫(yī)學以及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項目的策劃、組織實施; 員工個體心理咨詢;員工工作壓力培訓;

2006/8—2008/9:XXXXX教育培訓(500人以上) [ 2年1個月]

所屬行業(yè):教育/培訓

VIP事業(yè)部 心理咨詢師兼心理教研

為學員及學員家長提供心理咨詢與輔導;完成學員心理測評分析報告;給教師團隊提供合理化建議;編寫講座及課程內容(緩解考試焦慮、教育心理學應用等),并面向教師團隊及學員家長等開展相關講座和培訓;每周主持開展個案探討會,從心理學角度幫助問題學員改善狀況解決問題。

教育經歷

2003 /9—2006 /6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心理學 碩士

所學的專業(yè)為心理咨詢。 學習課程包括心理診斷、精神分析、心理咨詢技術、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決策心理學,團體培訓等。

1999 /9—2003 /6 復旦大學 公共事業(yè)管理 本科

醫(yī)學的基礎課程,包括生理、生化、藥理等; 臨床課程,包括內科、外科、五官科、婦科等; 預防醫(yī)學,包括微生物、流行病學、醫(yī)學統(tǒng)計學等; 管理課程,包括管理學、公共關系學、管理心理學、衛(wèi)生經濟學、衛(wèi)生管理、醫(yī)院管理等

社會經驗

2004 /3—2006 /6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任心理咨詢師

對校內外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有豐富的個別咨詢和團體咨詢的經驗,擅長情感和

語言能力

培訓經歷

2005/6—2005/11 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 心理咨詢師二級 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

心理咨詢師二級技能培訓

證書

2006 /1 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

2004 /10 高級口譯證書

2003 /8 2001/12 大學 2001 /6 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

個人求職簡歷范文二:姓名: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86-3-22

民 族:漢族

最高學歷:本科

現居住地:河北省-石家莊市

工作年限:應屆畢業(yè)生

到崗時間:隨時

聯系電話:

求職意向

應聘類型:全職

應聘職位:法務人員,律師助理,法律宣傳員,圖書情報·資料·文檔管理

應聘行業(yè):不限

期望工作地區(qū):石家莊市,北京市

期望月薪:面議

自我評價

本人穩(wěn)重,做事富有耐心;認真負責,服從領導安排;積極向上,樂于迎接新的工作;樂觀爽朗,與人為善。

因我剛畢業(yè),實踐能力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新的工作崗位中向各位前輩請教和學習。

教育背景

2005-9至2009-6學校名稱:河北科技大學

專業(yè)名稱:法學

取得學歷:本科

校內活動職務描述

2005年--2007年擔任班級團支書,多次組織同學參加團日活動和野外郊游活動,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2008年暑假參加校團委組織的赴辛集掛職鍛煉的活動,擔任辛集鎮(zhèn)十街村村長助理。

在校實踐

2008-11至2009-1實踐公司名稱:石家莊仲裁委員會

所在部門:業(yè)務一部

所任職務:案件主辦助理

實踐描述:在仲裁委實習時,我主要跟隨常老師做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案件。在這期間里,我較熟練地掌握了具體仲裁程序和案卷的整理及裝訂的工作,同時也輔助常老師做一些行政性的工作??傊谶@實習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卻是我大學里最快樂的時光。

語言技能

外語語種:英語

外語水平:四級

個人求職簡歷范文三:姓名: - 國籍: 中國

目前所在地: 廣州 民族: 漢族

戶口所在地: 湖南 身材: 158 cm 45 kg

婚姻狀況: 未婚 年齡: 23 歲

培訓認證: 誠信徽章: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

人才類型: 普通求職

應聘職位: 外語類:業(yè)務、翻譯   貿易類 業(yè)務、翻譯   服裝/紡織/皮革/制鞋類 業(yè)務、翻譯

工作年限: 4 職稱: 無職稱

求職類型: 兼職 可到職- 隨時

月薪要求: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區(qū): 廣州 廣州 廣州

個人工作經歷: 2004年到2005年12月 惠東嘉蓬鞋廠(生產女鞋) 業(yè)務跟單

2006月2月到2006年5月 廣州某外貿公司 外銷業(yè)務

2006年5月到2007年 D&F貿易公司 英語翻譯兼跟單

教育背景

畢業(yè)院校: 湖南公專

最高學歷: 本科 畢業(yè)- 2004-06-01

所學專業(yè)一: 法學 所學專業(yè)二:

受教育培訓經歷: 2000年-2003年 湖南安化一中 全面 高中畢業(yè)證

2003年-2004年 湖南公專 法學

語言能力

外語: 英語 良好

國語水平: 良好 粵語水平: 較差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1、本人活潑,大方,有一定的交際能力.能很好處理客戶與工廠之間的事情。

2 有兩年多外貿公司的翻譯跟單工作經驗,帶客戶(來自中東國家)到廣州各市場下單,跟進至出貨.

3、熟悉跟單業(yè)務工作流程.對制鞋工藝有一定的了解.

4、熟悉惠東鞋廠,能單獨下單至工廠并完成訂單作業(yè).

5、能熟練運用多種電腦常用軟件(WORD,EXCEL

,Photoshop及ACD See等圖片處理軟件 )

6、英語口語良好,能使用口頭和書面形式與客戶交流.

7、能運用各B2B(business

to business)網站為公司產品打廣告尋找潛在客戶并維護.

8、熟悉外貿流程,稍懂船務知識.能單獨安排裝柜和出柜.

詳細個人自傳

本人對工作認真負責,雖然不求做得最好,但必會追求更好。

第8篇: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明星代言人;廣告效果;信源模式理論;匹配理論;消費者態(tài)度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2)07-0052-04

Review on the factors of the effects of celebrity advertising

Zhu Haiteng, Yao Xiaoxue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Abstract:Celebrity advertising is an important marketing strategy and publicity approach, for which a great number of enterprises have high expectations. However, celebrities' recommendation is not a guarantee of success. During the recent 30 years, researchers from home and abroad have studied deeply on celebrity advertising. Various explanations, such as source model theory and match-up theory, are proposed which extract many factors affecting effects of celebrity advertising from 3 aspects-celebrity, product and customer. They not only enrich and broaden the study of advertising psychology, but also produce direct effect to enterprise' marketing practice.

Key words:celebrity endorser; advertising effect; source model theory; match-up theory; customer attitude

21世紀以來,商品市場愈加活躍和繁榮,呈現出勃勃生機,在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選擇的同時,更加劇了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要想逆流而上,搶得先機,必須推行合適的營銷和宣傳策略。廣告目前已成為企業(yè)推廣產品、消費者了解企業(yè)的重要窗口,而依托明星人物制作的名人代言廣告,更是得到了大小企業(yè)的廣泛認同和垂青,被認為具有良好的宣傳和說服效果。然而,從廣告的信息傳遞,受眾的信息接收、加工,到產生購買意向,畢竟是一個內外交互作用下的復雜過程,絕非機械的“刺激—反應”固定程式。名人代言廣告的功效究竟如何,取決于諸多因素。本研究旨在對國內外有關這一課題的研究進行初步的整理和評述,理清思路,追蹤進展,為心理學工作者和廣告從業(yè)人員提供參考。

一、名人代言廣告概述

作為產品、品牌代言人的名人(celebrity)或稱明星,國內有學者將其定義為“由于其在自身領域取得的成就而在其為產品代言之前就已經被公眾所熟知的人士”。[1]而所謂“明星代言人”(celebrity endorser),是指那些為公眾所認可,并借此與某種消費品同時出現在廣告中為之代言的個人,不僅有影視明星,還有體育界、政界、商界、藝術界、軍界的人物。[2]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名人代言廣告方面起步較早,不斷涌現的各界明星在走紅的同時也成為了企業(yè)經營者們的寵兒,一大批新產品在明星們的助力下被推向市場。根據1997年的統(tǒng)計,當年美國廣告中使用明星代言人的比例超過了25%。[3]中國的廣告業(yè)自1979年恢復以來,也隨著商品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駛上了快車道,1988年著名電影演員李默然為南方制藥廠代言三九胃藥,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后代言產品的第一位名人。[4]在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的普及下,名人代言廣告走進了千家萬戶,許多著名品牌憑借成功的廣告宣傳,拉近了與尋常百姓的距離,為消費者所熟知和喜愛。

無論何種類型的廣告,其最終目的都是說服消費者購買其所推介的產品,為企業(yè)和廠商謀取利益,而產品的銷售業(yè)績也可以作為衡量廣告效果的標尺。為了吸引消費者自愿購買,首先應該使消費者形成對于品牌和產品的正向態(tài)度,這往往是一個內隱的、無意識的過程,因此廣告給消費者施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似乎更值得關注。消費者對廣告的態(tài)度可分解為廣告態(tài)度、品牌態(tài)度和購買傾向(意愿)三部分,它們都是廣告效果的間接體現。近三十多年來,許多中外學者從這三部分入手,以交叉學科特有的寬廣視角廣泛開展名人代言廣告的理論和應用研究,成果豐碩。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名人代言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過程本質上應歸屬于說服與態(tài)度改變范疇。企業(yè)利用有一定知名度且形象良好的社會名人的影響力和權威性,通過大眾傳媒平臺向受眾推介某種品牌、產品或服務,促使人們形成新態(tài)度(如喜愛、向往)或改變原有態(tài)度(如漠視、抵觸),產生購買的需要或欲望并轉化為消費行為,從而使企業(yè)盡可能爭取潛在消費者、挽留忠實消費者,實現利益的最大化。該領域臻于成熟的研究結果表明,態(tài)度系統(tǒng)自身特性、態(tài)度主體特性、勸導說服力、勸導情境等因素都會影響態(tài)度的改變。[5]

本文在這一基本框架內,梳理歸納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著力探討名人代言廣告這一特殊領域內的說服與態(tài)度改變現象的影響因素。國外早期的研究基本上聚焦于名人自身特點,形成了信源模式理論(Source model theory, SMT);由于該理論難以解釋部分名人代言廣告失敗的案例,20世紀90年代后,對名人與產品一致性的研究成為熱點課題,[6]催生了匹配理論(Match-up theory);作為信息接收者的消費者的因素也有所涉及。本文將依此線索,對以上各方面內容分別探討。

二、愛屋及烏:名人特性因素

商家之所以傾向于選擇社會名人作為品牌代言人,并且相信名人代言比普通人或無人代言收效更佳,顯然是看中了名人的出眾之處,即知名度高,受人喜愛,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等等。名人代言廣告可以將人們對于名人的積極情感遷移到產品上來,在人們與產品之間形成新的正向連結,使人們在關注自己喜愛的名人的同時對其推介的商品留下良好印象。這實際上是經典條件反射作用的結果,被稱為“情感遷移策略”,[7]即所謂“愛屋及烏”。

關于名人的哪些特征對消費者的態(tài)度有重要影響,國外學者建構了多種模型予以解答。Hovland等在1953年率先提出信源可信性模型(Source credibility model),[8]認為信息源越可信,其說服效果越好。名人代言廣告正是利用了人們對名人的信任。隨后McGuire等人提出了信源吸引力模型(Source attractiveness model),[9]認為受眾對信息源的熟悉度(familiarity)、喜愛度(likeability)以及雙方的相似性(similarity)會影響勸導和說服效果,而名人外表吸引力(physical attractiveness)的作用也許沒有預料中那么大,有研究者發(fā)現其對于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并無顯著影響。[10]

Ohanian于1990年提出了較為完整的描述代言人特性因素的模型。[11]他將信源可信度模型和信源吸引力模型結合起來,通過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取出3個因子:可信賴性(trustworthiness)、專業(yè)性(expertise)和吸引力(attractiveness)??尚刨囆钥梢岳斫鉃槭鼙妼Υ匀思靶畔⒌男湃?、接受水平,即認為代言人誠實、公正、可靠;專業(yè)性指人們認為代言人具有論證產品的專業(yè)知識的程度,包括能力、使用經歷、專業(yè)資格等;吸引力主要指外表吸引力。[12]這一模型較好地整合了以往的大量研究,揭示了名人有效代言的主要影響因素,得到了普遍推崇。

然而,要想在公眾中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并向人們傳達積極的、可信的信息,很大程度上要求作為新聞焦點的名人行為檢點、言論得體,始終保持親善正直的良好形象。而一旦有負面事件公之于眾,不但名人會遭遇信任危機,還可能“殃及池魚”。NBA著名球星科比的犯案、“老虎”伍茲的桃色緋聞,都曾令他們的代言企業(yè)唯恐避之不及,紛紛停播廣告乃至與之解約。名人信譽受損,可能連帶威脅其代言的產品和品牌。盡管有研究指出,代言人負面事件只會對虛擬品牌和知名度低的品牌造成不良影響,而對廣為人知的成熟品牌影響不顯著,[13]但商家不能不未雨綢繆,名人的品行、聲譽也逐漸成為選擇代言人的重要依據。中國世代延續(xù)下來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強調個人的內在修養(yǎng)、道德品性,中國人在選賢舉能時向來以德為先,對名人負面信息的容忍度相對較低。因此,在中國文化背景下,開展明星代言人道德聲譽的研究有其必要性。王懷明等批判繼承Ohanian的模型,同樣以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取出名人信源可信度的4個因子——專業(yè)性、吸引力、品德、名人與商品的一致性。[14]他們認為,國外學者所強調的“可信賴性”可由“品德”替代,品德包含可信賴性,且比可信賴性具有更豐富的內涵。丁夏齊等的研究驗證了道德聲譽因子的存在,發(fā)現消費者如果認為名人不道德,會大大降低對其廣告和推薦產品的評價,購買意向也會降低,并指出可信賴性是道德聲譽和廣告態(tài)度的中介變量。[15]這些研究凸顯中國特色,是對信源模式理論的更新和補充,同時也提示人們,西方的研究結論未必完全符合中國實際,有必要檢驗其在中國文化中的適用性,以促進研究的科學化和本土化。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張紅霞等以獨特的視角對名人的代言程度(卷入)進行了研究,發(fā)現名人對代言品牌的深度參與不但易于使消費者對品牌形成積極的態(tài)度,還有助于消費者對品牌文化的感知。[16]消費者可能透過名人的代言行為推斷其動機,當感知到名人在廣告上投入了較多時間和精力時,會產生更高的認可度。

信源模式理論最初著眼于對名人特征的研究,試圖回答名人代言廣告有哪些效力來源的問題,但信源只是信息傳遞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此后的研究逐漸注意到名人與代言產品的關系,匹配理論的提出,使研究由孤立地考察名人特性拓展到探究多變量的交互作用上,為名人代言廣告研究的深化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三、他們倆般配嗎:名人與產品的匹配程度

在長期的營銷實踐中,人們逐漸發(fā)現,才氣、人氣兼?zhèn)涞拿餍遣⒉荒鼙WC產品的流行和暢銷,甚至有時會產生反作用。如前些年充斥熒屏的由著名足球明星羅納爾多和卡卡代言的金嗓子喉寶廣告,就在相當范圍內引起了人們的反感和爭議,很多人認為,邀請名震足壇的球星代言,固然可以擴大產品知名度,但產品和球星的“檔次”明顯不相稱,反而容易使人懷疑明星代言的真實動機??梢?,名人代言廣告能否令人信服和接受產品,還受制于代言人與產品之間的天然聯系,即一種協調一致的感覺。

匹配理論或匹配假說認為,廣告的有效性取決于名人形象所傳遞的信息與產品信息的一致性,即名人形象或個性與產品的匹配程度。[17]匹配程度也可以理解為代言人與產品之間的和諧程度,當代言人與產品特質相契合時,廣告效果更好。[18]匹配度越高,消費者對代言人的可信度、吸引力和產品的評價也越高。[19]匹配假說最初是從名人吸引力研究中引申出來的。Kahle等認為,外表吸引力也是一種信息源,有吸引力的名人如果在廣告中使用美容產品,會促進這種信息的傳遞。[20]Kamins發(fā)現,當有吸引力的名人推薦與吸引力有關的商品(如高級轎車)時,消費者會產生更積極的態(tài)度,而對于與吸引力無關的商品(如家用電腦),名人有無吸引力對消費者態(tài)度沒有顯著影響,即只有產品特征與名人形象匹配時,才可能產生效果。[6]還有學者發(fā)現,名人更適合代言高心理或社會風險產品,如化妝品、珠寶等奢侈品,而日常的低價值、低風險產品由普通人代言較好。[21]Till等發(fā)現,能量棒最有效的代言人是運動員,將專業(yè)性也納入了匹配的考慮因素。[22]名人與產品類別的一致性、名人與產品形象的一致性對廣告效果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得到了不少實證研究的支持,國內學者對此也進行了深入探析,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破。

王懷明等以高低檔手表作為代言產品,發(fā)現名人更適合為高檔產品做廣告,而對于低檔商品,普通消費者的推薦比名人更有效。名人與產品檔次的一致性影響受眾對名人使用廣告中產品的相信程度,這正是制約名人廣告效果的重要心理機制。[23]這支持了國外研究結論,表明產品檔次與名人形象一致的規(guī)律也適用于中國市場。

黃光等對中國品牌和西化品牌的研究發(fā)現,中國品牌由中國非名人代言的效果優(yōu)于中國名人和美國名人,而西化品牌由美國名人代言效果最好??偟膩碚f,當代言人與品牌的國別屬性一致時,消費者會產生更高的信任度。[4]這一研究采用的品牌大多是虛擬的,對品牌國別屬性的判斷基于字面名稱,提示典型的中式或西式產品名稱也是一個影響因素。張紅霞等采用帶有明顯中國特色(如青花瓷茶具)和外國特色(如比薩餅)的產品并結合中外著名影視明星的研究發(fā)現,對于不同國別色彩的產品,中外明星的代言效果有明顯差別,對于中國特色產品,中國人代言效果好,對外國文化色彩及無國別色彩(如純凈水)的商品,外國代言人的廣告效果更好。[12]

對名人與產品國別屬性一致性的研究是國內學者立足本土實際、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而取得的重要進展,豐富和發(fā)展了匹配理論,也對媒體創(chuàng)意、廣告策劃和營銷實踐有所啟示。匹配理論跳出了僅僅強調名人特性的信源研究范式,著眼于名人與產品屬性的交互作用,實際上是在信源與受眾之間引入了中間變量,是對傳統(tǒng)研究模式的超越。[24]

四、“請注意消費者”:消費者特性因素

廣告的信息傳遞模式應是信源——產品——受眾三者的互動,如此看來,消費者的某些特性應該也會對廣告效果產生調節(jié)作用,增強或削弱廣告信息的影響力。但目前對此課題的研究還不是很多,主要探討了兩方面因素:受眾的產品知識和卷入。

Biswas等認為,受眾的產品知識通常從兩個維度來衡量:熟悉性(familiarity)和專業(yè)知識(expertise)。熟悉性指消費者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多少,專業(yè)知識指成功完成與產品有關的任務的能力。他們的研究表明,對于高技術導向產品(如電腦),專家代言比明星代言更有效,且對產品知識豐富的消費者效果更好;對于低技術導向性產品(如腳踏車),消費者產品知識的影響不明顯。[25]國內尹星等發(fā)現,消費者主觀知識高低對購買意向有顯著影響,但不會影響名人代言廣告的可靠性。[26]

名人廣告發(fā)出的信息為消費者所接收后,消費者會對信息進行一系列加工,結合本人實際情況對信息的價值予以衡量,確定產品對自身的意義,繼而產生基本態(tài)度:是喜愛還是厭惡,是合乎需求還是無關緊要,是值得購買還是不屑一顧,等等。消費者基于內在的需要、價值觀等對產品產生的關注、興趣和重要性的認識等,就是卷入(involvement)。這一概念在廣告心理學領域備受重視。名人代言廣告的效果也受到消費者卷入程度的影響??偟膩碚f,消費者對于個人急需、價值大、風險高、重要的產品有較高的卷入。根據Petty、Cacioppo等人提出的精細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ELM),[5,27]當消費者處于高度卷入狀態(tài)時,會對廣告信息進行深入、細致的理性加工,綜合各種因素仔細思考,謹慎決定,而不易為代言人左右;在低度卷入狀態(tài),消費者對廣告信息不很在意,更可能依據直觀、顯見的邊緣線索(如品牌知名度、是否有名人推薦、廣告畫面美感等)做出簡單判斷,因而容易被代言人所吸引。

國內有學者將“卷入”概念操作化,進行了實證研究。王沛等的研究發(fā)現,高需求的受眾對于名牌產品的信任度和購買意向在名人和普通人代言上沒有表現出差異,甚至在信任度指標上出現了部分的反轉,即類型的消費者采取不同的廣告策略,細分市場,多點出擊,真正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

五、總結與展望

在新聞傳媒和娛樂、體育產業(yè)的推波助瀾下,“造星”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追星”風潮也勢不可擋地蔓延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明星的事業(yè)領域早已不局限于自身行業(yè),尋求為企業(yè)代言已被他們視為實現商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美好“錢”景的重要途徑。名人代言廣告的茁壯成長,為廣告業(yè)和營銷業(yè)帶來了革命性的進步,也使之成為消費行為學、新聞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學科的研究熱點,補充和完善了廣告心理學的理論體系。

作為一個跨學科的應用研究領域,強烈的實踐性決定了其最終落腳點是提高名人代言廣告的宣傳效果,增加消費者的實際購買行為。國內外學者的辛勤工作,使名人代言廣告效果的作用機制漸趨明晰,證明在廣告信息傳遞、意義轉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無論名人、產品、消費者因素,都會對廣告效果產生顯著影響。如何為名人量身打造優(yōu)質廣告,增強廣告效力,減少干擾因素,迎合消費者多樣化的口味和需求,保持品牌旺盛的生命力,越來越考驗著廣告創(chuàng)意人員的智慧。

追根溯源,名人代言廣告研究脫胎于社會心理學理論,可以認為是說服與態(tài)度改變理論在廣告業(yè)的具體體現。研究人員多采用心理學方法,通過實驗和測量,嚴格操縱自變量,量化消費者態(tài)度,對數據進行推論統(tǒng)計和假設檢驗。這無疑增加了研究的專業(yè)性和說服力,相對于傳統(tǒng)的社會調查法是巨大的進步。然而,由于缺少專門測量廣告態(tài)度的成熟量表,很多研究采用的都是項目較少的自編問卷,數據采集方式比較簡單,不利于控制誤差;研究者采用的測量指標不一致,有名人態(tài)度、品牌態(tài)度、產品態(tài)度、購買意愿、感知風險等多種,但都含糊地稱為“廣告效果”。這些都給不同研究的對比分析帶來難度,不利于廣告效果的客觀評判。究其原因,應歸結為“廣告效果”定義不統(tǒng)一,結構不清晰,還停留在營銷學、傳播學的淺層概念,而沒有上升到心理學所倚重的操作定義高度。另一方面,應該看到,消費者主觀感受到的“購買意愿”并不一定能轉化為實際的購買行為,既然商家最終看重的是銷售業(yè)績,就有必要對受名人廣告刺激而產生的消費行為進行監(jiān)測,而不僅僅是描述消費者對廣告形成的主觀印象。但這一點恰恰是目前大多數研究所欠缺的,原因在于,為了盡可能控制額外變量,很多研究者采用的是虛擬品牌和代言人,自然無法觸及處于廣告鏈最末端的購買行為。此外,受主客觀條件所限,實驗中呈現的刺激多為平面廣告,而隨處可見的電視廣告則少有涉及。電視廣告比平面廣告承載了更多信息,其呈現方式也更為直觀、生動、活潑,然其是否能提高廣告效果,尚未有定論。因此,加強對廣告效果結構的分析,開展基于真實廣告的追蹤研究,在實際營銷情境下考察消費者購買行為,比較不同載體廣告的效果,都是未來研究可以考慮的課題。

最后,大量的實驗室研究結論的推廣性和適用性令人懷疑,加劇了生態(tài)效度問題,迫切要求創(chuàng)新研究手段。總體而言,名人代言廣告研究仍以心理學方法為主,而廣告學、營銷學常用的案例分析、批判研究不多,今后宜拓寬思路,吸收、借鑒其他學科的理念和方法,有望得出更一般、更全面的結論,并逐步尋求建立名人代言廣告效果的系統(tǒng)模型。

參考文獻:

[1] 劉 振.明星代言現象國外研究綜述[J].廣告大觀(理論版),2007(1):38-42.

[2] McCracken, G. Who is the celebrity endorser?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the endorse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89, 16(3): 310-321.

[3] Shimp, T. E. Advertising, promotion and supplemental aspects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4th Edition[M]. Fort Worth, Texas: The Dryden Press, 1997.

[4] 黃 光,范起鳳,周延風. 廣告代言人、品牌名稱對中國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5):31-36.

[5] 金盛華.社會心理學(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Kamins, M. A.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atch-up hypothesis in celebrity advertising: When beauty may only be skin-deep[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90, 19 (1): 4-13.

[7] 王偉紅.改變消費者態(tài)度的策略[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1):37-38.

[8] Hovland, C. I., Janis, I. L., & Kelly, H. H. Communications and persuasion: Psychological studies in opinion change[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9] McGuire, W. Attitudes and attitude change. In: Lindzey G, Aronson E ed.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2[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5.

[10] Caballero, M. J., Lumpkin, J. R., & Madden, C. S. Using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s an advertising tool: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ttraction phenomenon[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89, 29 (4): 16-22.

[11] Ohanian, R.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celebrity[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90, 19(3): 39-52.

[12] 張紅霞,張 益. 國別屬性重要嗎——代言人與廣告效果關系研究的新視角[J]. 心理學報,2010,42(2):304-316.

[13] Till, B. D.,& Shimp, T. A. Endorsers in advertising: The case of negative celebrity information[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98, 27(1): 67-82.

[14] 王懷明,馬謀超. 名人廣告源可信度因子研究[J]. 心理學報,2004,36(3):365-369.

[15] 丁夏齊,王懷明,馬謀超. 名人推薦者道德聲譽對名人廣告效果的影響[J]. 心理學報,2005,37(3):382-389.

[16] 張紅霞,劉雪楠. 廣告代言人參與度研究:深層代言還是淺層代言[J]. 心理學報,2010,42(5):587-598.

[17] Forkan, J. Product match-up key to effective star presentations[J]. Advertising Age, 1980, 51: 42.

[18] 張坤杰.代言人效力來源及干擾因素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1(1):224.

[19] Kamins, M. A., & Gupta, K. Congruence between spokesperson and product type: a match-up hypothesis perspective[J].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1994, 11(6): 569-586.

[20] Kahle, L. R., & Homer, P. M.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f the celebrity endorser: a social adaptio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85, 11(4): 954-961.

[21] Till, B. D., & Busler, M. The match-up hypothesis: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expertise, and the role of fit on brand attitude, purchase intent and brand beliefs[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00, 29(3): 1-13.

[22] Solomon, M. R., Ashmore, R. D., & Longo, L. C. The beauty match-up hypothesis: congruence between types of beauty and product images in advertising[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92, 21(4): 23-34.

[23] 王懷明,馬謀超.名人與產品一致性對名人廣告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4,27(1):198-199.

[24] 徐衛(wèi)華,朱鵬飛.國外品牌代言人研究綜述[J].東南傳播,2008,(4):60-62.

[25] Biswas, D., Biswas, A., & Das, N.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elebrity and expert endorsers on consumer risk perceptions: The role of consumer knowledge, perceived congruency, and product technology orientation[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06, 35(2): 17-31.

[26] 尹 星,丁永靜,何 燁.名人代言、受眾主觀知識對廣告效果的影響研究[J].中國市場,2010(48):36-37.

[27] Petty, R. E., Cacioppo, J. T., & Schumann, D. 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volvement[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83, 10(2): 135-146.

第9篇:社會心理學概述范文

關鍵詞:司法公正感;社會心理學;程序正義;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6-0021-04

希伯特(Thibaut)與沃克爾(Walker)曾在《程序正義》一書的序言中寫道:“我們能夠十分確信地加以預測的一件事就是:這個星球上的人類生活會面臨不斷增加的人際間、群體間沖突的可能性?!保?]雖然這句話寫于1975年,但是這個預測對于今日仍是具有意義的。毫無疑問,社會的發(fā)展會伴隨著越來越多的糾紛與矛盾。訴諸司法是解決糾紛矛盾的重要途徑,司法公正成為化解糾紛矛盾的關鍵。在法學領域,司法公正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客觀層面的范疇,關注司法公正客觀標準與制度。然而,司法是否公正與人們的主觀認知與主觀判斷無法割舍,這些主觀感知與心理又是如何被影響的呢?另外,人們對司法公正的感知,影響著他們對司法體系的信任與對司法機關的權威的服從,影響著他們內心對法律的信仰,影響著他們與司法機關之間的關系。

一、司法公正感概述

司法公正是法治社會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司法活動追求的基本價值之一。社會心理學對法學的介入,為研究司法公正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方法與角度,從而探知人們內心的司法公正感如何被影響以及這種司法公正感對人們的態(tài)度、行為的影響。在該視野下,司法公正很大程度上已經替換為司法公正感,或者是說個體對司法機構公正性和滿意度的評價與感知。在社會心理學中,公正感一直是研究的熱點話題。二戰(zhàn)后,相對剝奪理論與公平理論的提出掀起了第一股對公正感研究的浪潮。1975年,希伯特和沃克爾率先提出了程序正義的概念,并引領了第二股研究??v觀公正感研究的發(fā)展歷程,司法公正感的研究可以說是整個公正感研究的一個分支。在希伯特和沃克爾掀起的第二股研究浪潮后,司法公正感的研究開始蓬勃發(fā)展。他們的研究對后來的學者產生很大影響,程序正義與分配正義兩分法的研究方式成為典范。司法公正感的研究在20世紀80、90年代達到了繁榮階段,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泰勒(Tyler)與林德(Lind)。

二、司法公正感影響機制的相關理論

司法公正感受什么因素影響?人們對司法公正的感知對司法機關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對這一系列的問題,西方學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與解釋。

(一)公平理論

20世紀60年代,Adams首先提出的公平理論(EquityTheory),關注分配正義。公平在該理論中意味著人們應該按照付出合理分配所得。這個經典的理論認為人們通過比較自己和他人的投入與獲得之比來判斷是否受到公平對待。因此他人的獲得(與其投入相比較)是個人形成公平感受的重要參照源。[2]當結果被公正平等分配時,人們會認為這個決定是公平的。公正感作為司法公正感的上位概念,它的相關理論對研究司法公正感具有指導作用,且具有適用性。按照該理論,在司法實踐當中,獲知一個相類似的公正處理結果是人們感知司法公正的一個重要參照源。司法機關會根據不同的案件事實對案件進行處理,人們在收到處理結果時,總會用相類似的案件或同案中其他人的處理結果與自己相比較,以獲知自己是否被公平對待或者得到公正的結果。但在現今生活中,人們總是會時不時在新聞媒體或社交網站上看到“同案不同判”的新聞。研究學者本來是希望通過合理分配結果來解決沖突,但是研究結果卻不是預想的那么有效。事實證明,決定經常是基于偏見作出的,而且在研究中發(fā)現,在他人認為是結果適當時,人們經常感覺到他們值得擁有一個更加有利的結果。[3]同時,他們發(fā)現對付出與得到等類似結果的關注并不是驅使人們在與他人交往中不愉快的關鍵因素。[1]分配正義理論的缺陷漸漸浮現出來,與此同時,研究人員發(fā)現在社會交往的很大范圍內,程序正義的評估對人們的感知具有支配性的影響。在泰勒的實證調研中,他發(fā)現在與司法機關打過交道的人們被問及不公正的個人經歷時,他們說的最主要的就是關于程序的話題,特別是當與他人交往時沒有被尊重。[3]這就意味著影響人們判斷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是他們對程序正義的評估而不是對結果公正的評估。所以,研究方向開始從分配正義轉向程序正義。

(二)程序正義理論(ProceduralJustice)

該理論由希伯特和沃克爾基于社會交換理論(SocialExchangeTheory)提出,核心是私益與結果最大化。希伯特認為,社會成員間形成的個人關系是為了交換而滿足個人需求。在人際交往中,所有人都期望以較低成本獲得較高報酬,故協調人際交往中的關系沖突便成為人類社會有序生活所面臨的一大難題。[4]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希伯特的解決思路是如果不能使可分配的成果增加,則通過一種公正的分配程序可提高所有相關人員的滿意度。在該理論中程序正義的內涵為:個體對糾紛解決手段本身的公正性及滿意程度的確信。[4]在他們的一系列研究結果中發(fā)現,人們對程序正義的評價與兩種控制有關,即決策控制(DecisionControl)和過程控制(ProcessControl)。過程控制指的是對證據和觀點的呈現的控制,決策控制指的是在審判中對判決或結果的控制。[5]他們認為,人們在與他人交往時會想方設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時也不斷尋求程序控制,這樣他們就能間接控制結果。而且也發(fā)現,對程序正義的感知和評價能夠增強對分配正義的感知。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過程控制中發(fā)言權的存在,它使得當事人更加心甘情愿地接受不利的判決結果。換句話說,在司法實踐中,程序正義,尤其是發(fā)言權的存在具有替代結果公正感的特性。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進程不斷推進,國家也提出了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如何提高公民的司法公正感成為擺在司法機構面前的首要問題。發(fā)言權對我國提高公民的司法公正感是否也具有如此效果呢?仍然值得我們探討與研究,尤其是,在我國傳統(tǒng)的法律思維中,一直存在著“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

(三)團體價值模型(GroupValueModel)和權威關系模型(RelationalModelofAuthority)

這兩個模型均是由泰勒與林德提出,隨著后期的研究這兩個模型被整合擴展為團體投入模型(GroupEngagementModel),三個模型所強調的重點不同。與程序正義理論模型相比,團體價值模型和權威關系模型都根源于它但是卻背離了潛在的私益原則(PrincipleSelf-interest)。團體價值模型的核心是團體認同(GroupIdentity),權威關系模型所關注的核心是權威和正當性。團體價值模型的前提假設是團體成員關系是構成社會生活的一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方面,并且人們非常關注這種長遠的社會關系,希望自己在團體中具有價值。人類從其天性本質就是具有親和力的生物,而且他們會投入很多精力去理解不同團體的作用,即在社會進程中他們屬于哪些團體和要參與哪些團體。[5]在一定程度上,人們會根據他們所在的團體或組織來界定自己。人們一旦認同,他們就會去尋求和有價值的團體成員建立長遠的關系。[6]首先團體是人們自我證實(Self-validation)的來源,人們在團體中能夠得到有關自己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是否恰當的信息;其次團體給予人們情感支持和歸屬感;團體還是人們物質資源的重要來源。[7]與團體間的關系及對這些關系的認知是影響人們態(tài)度、行為的有效決定因素。在該模型下,團體認同和團體程序是影響人們對團體、組織或社會看法和行為主要影響因素。泰勒通過在芝加哥的一次大規(guī)模隨機調研市民的法律經歷檢測了該模型,認為人們的司法公正感主要是受以下三個因素影響:尊重、信任和中立。權威關系理論的模型所關注的是權威和正當性,因為這是人們服從(Compliance)的關鍵前提因素之一,也是影響人們對機構進行公正判斷的重要因素。人們對權威與正當性判斷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依據他們所作出的決定,更多的是與機構接觸時的程序、過程和互動的質量。[8]同時,他們也強調結果會隨著時間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程序卻是可以跨越情境和時間而日復一日,且大多數人在接觸到權威機構時都懷有矛盾情緒,所以程序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模型雖然關注的重點不同,但是到最后都共同強調了程序的重要性,它對人們的司法公正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與司法機關接觸的過程當中,人們的內心不斷感受著是否被尊重、不斷在判斷司法者是否中立、是否值得信賴、是否具有正當性等。

(四)公正啟發(fā)理論模型(FairnessHeuristicTheory)

該模型早由林德和麥考恩(MacCoun)最早提出,隨后得到其他學者的豐富與發(fā)展。公正啟發(fā)理論是基于程序正義的團體價值模型與權威關系模型發(fā)展而來的。公正啟發(fā)理論的前提是承認幾乎所有的社會關系都會重復遭遇一個“基本的社會困境”(ThefundamentalSocialDilemma)。一方面,人們通過認同、努力和貢獻個人資源給社會或組織實體,以提高他們完成目標的能力,獲得更好的結果,或許更為重要的是,得到一個自我認同。與此同時,人們也會損失個人利益或個人的自由受到限制或被剝削,就像打開了被拋棄和失去認同的潘多拉盒子。[9]對于這種“基本的社會困境”,人們慣用的解決方式就是利用公正的對待來作為一個啟發(fā)物。在一個特定的社會情境下,如果人們認為他們被公正地對待,那么這將會成為一個“捷徑”的促使個人欲望服從于團體或組織。公正的對待引導人們合作地回應他人和團體的需求。人們利用被公正對待的整體印象作為人際間信賴的代替物。為什么人們會利用公正作為一個啟發(fā)物?主要原因是利用一些啟發(fā)物可以使人們釋放認知能力,否則人們將會花費大量精力去嘗試計算服從或抵制團體要求的所有不同潛在后果的可能性。該模型認為,程序正義、分配正義和結果公正的經歷都會影響人們的一般公正的判斷,但是哪種類型的公正會呈現出最強的影響力取決于在一般公正判斷形成時哪些信息是最可利用的。[9]如果可利用的分配公正的信息在程序公正的信息之前,那么分配公正的信息會對整體公正判斷有較大的影響力,程序公正的信息的影響力就會很小。反之亦然。司法活動由于其特殊性,人們在接觸司法活動時,一般所接觸到的都是有關程序公正的信息,到最后才能接觸有關結果的相關信息。在實證研究的過程中,研究人員也發(fā)現程序的和過程公平比分配公平在影響人們的公正感知時扮演著更具影響力的角色。所以,人們在對司法活動進行公正感知時,程序公正的相關信息對人們的司法公正感有較大影響。上文提及到的這些理論與模型是按照一定的歷史發(fā)展脈絡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整個司法公正感研究的發(fā)展歷程,反映了從關注分配正義到程序正義的轉變。雖然各個模型和理論具體強調的重點各不相同,但是共同傳達出一個關鍵的訊息,即程序正義對人們的司法公正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三、現狀與啟示

我國現階段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各種問題矛盾不斷顯露。在司法方面,司法機夠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zhàn)。首先,案件數量呈增長趨勢、案件類型呈現多元化結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伴隨而來的也是越來越多的糾紛與矛盾。這些糾紛與矛盾也帶有自身的時代特點,人們用于解決的方式也越來越傾向于司法這一途徑。從每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中公布出的數據來看,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總數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案件的糾紛類型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結構。[10]同時,的數量仍然居于一定高度,并未呈現持續(xù)下降的趨勢,人數沒有大幅減少。[11]是中國特有的一項制度,也是極具爭議的一項制度。人們選擇上訪作為自己維權途徑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的一個原因不容被忽視,那就是有一部分人在通過正常的司法途徑解決糾紛時未感知到司法的公正。人們對司法公正的需求與感知司法公正之間有著緊張的關系。其次,隨著網絡和新媒體的普及和發(fā)展,司法活動的神秘面紗也漸漸被揭開,一些重大案件往往都會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與討論,人們也在用自己的視角審視這些案件的審理過程與結果是否公正。另一方面,人們對司法機構的獨立性并不抱有樂觀態(tài)度。[11]縱觀近十年以來兩高的工作報告的通過率,其中反對票的數量一直處于居高不下的趨勢。這個現象與各地方每年大約90%多的服判息訴率的趨勢不太對稱,也從側面間接反映人們的司法公正感并不高。對于這一系列的挑戰(zhàn),司法機構該如何面對。提高公民的司法公正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司法公正不應僅僅停留在客觀層面,它不但要實現,而且應以能被感知的方式實現。但我國目前關于公民司法公正感的實證研究少之又少。對西方的司法公正感影響機制理論的研究可以為研究中國公民的司法公正感提供思路與引導。第一、在中國的傳統(tǒng)法律文化中,一直有著“重實體、輕程序”的法律觀念。該觀念在當今的時代環(huán)境下,是否仍然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如果是的話,公平理論下的分配形式上的平等對司法機構提升公民司法公正感具有指導作用。另一方面,西方的學者在程序正義理論方面的研究提出,盡管各國的文化背景不同,但程序正義理論仍具有普適性,人們仍然十分注重程序正義。該觀點在擁有“重實體、輕程序”的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普適性,仍然值得我們探討與研究。第二、西方學者提出了許多關于影響司法公正感的心理機制理論,哪種理論更符合中國現有的國情?在楊國樞的《中國人的社會取向》一文中,他提及到中國人具有四個社會取向:家族取向、關系取向、權威取向和他人取向。在這種復雜取向下,公平理論、團體價值理論、權威關系理論都比較符合中國的國情的部分。但同時由于司法活動程序在先的特殊性,公正啟發(fā)理論也似乎較為符合。由于現階段我國在這方面的實證研究相對較少,也無法獲知影響我國公民的司法公正感的一般心理機制,但這些理論與模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