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

第1篇: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一、語文核心素養(yǎng)概述

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主要分為六個層次,分別是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和高雅的言談舉止。這六個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囊括了初中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第一,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通過初中語文的教學,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第二,具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小學語文學習往往是初級階段,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這就需要一個更好的積累過程,通過閱讀高質量的課文和閱讀材料,讓學生積累足夠的語言知識,提高其語言能力。第三,培養(yǎng)熟練的語言技能。語文是一門學科,而語言則是一種素養(yǎng),一項技能。通過初中語文教學,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語文素養(yǎng)和熟練的語言技能。第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弊寣W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第五,積淀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文化是我國長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給我國帶來了很多益處,而初中語文教學正是根植于我國文化。所以,在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中,積淀文化,學習文化,體會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第六,形成高雅的言談舉止。學習語文,不僅僅是學習寫作方面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和水平。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高雅的言談舉止是初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語文既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項能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措施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學以致用

在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語文以背誦和記憶的內容為主,但是,對于理解和應用也是十分關注的。去年,《中國詩詞大會》等節(jié)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選手積累了大量的詩詞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明白在什么地方能夠運用什么樣的詩詞,取得什么樣的效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理論和實踐是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兩個重要方面,教師要著力將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只有將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更好地與他人交流,達到培養(yǎng)上述六種素養(yǎng)的目的。所以,學與用同樣重要,教師要理論與實踐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最終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快樂學習

語文的學習看似是一個枯燥的過程,但實際上,只要教師教學得當,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就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美。教師要積極地開展引導工作,讓學生通過語文課堂,培養(yǎng)敢于表達的性格,從而慢慢地改善與人交流的能力,也就達到了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最終目的。

3.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態(tài)度

第2篇: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生活化教學;有效性研究

引言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對核心素養(yǎng)有了一定的認識。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就是其在語文學科中的一種具體化,也是學生掌握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品格和能力。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而語文的核心價值也就是育人價值,進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根本就在于通過高中語文教育這種特有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提升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將語文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不單單能夠使學生掌握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還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學習不再只是乏味的讀書,同時體會到語文知識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利用學生有興趣的生活實例為其營造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探究生活實例的同時掌握課本中的知識,且運用所學的知識合理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提升,還能夠使教學任務得到有效的完成。因此,在當前教學改革中,生活化教學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

一、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首先,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熱情;將生活化元素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促使學生自主的投入學習當中,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其能夠融入生活,真正的體會學有所用,使課堂學習的實用性得到提升。

其次,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課堂教學的意義在于服務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使學生了解存在于生活中的語文知識,進而開拓視野。

最后,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新課改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該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且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教學引導者的作用。因此,生活化教學才能夠使學生真正的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并且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通過生活化教學方式提升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性策略

(一)通過生活現(xiàn)象,導入新課教學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應用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生活實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學習的熱情被帶動起來之后,必然會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課堂的教學內容中。這時,教師就可以從教學情境中逐漸引出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為了能夠使學生有效的建構所學的知識,教師應該將大量的生活案例應用于課堂之中,這樣能夠支撐學生知識的建構。這樣,學生就能夠對知識有著真實的體會,對知識的記憶也不會只停留在抽象的規(guī)律中。

例如,當課程進行到高中語文人教版教材中《林黛玉進賈府》一課相關內容的時候,為了能夠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林黛玉進賈府時的情境,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引用到課堂教學中,在大屏幕上為學生播放紅樓夢電視劇中關于“林黛玉進賈府”這部分內容的選段。當學生的興趣被視頻內容所吸引的時候,老師就可以成功的引出本堂課程的內容。并且提出相關的問題,同學們想要使問題得到解決就需要認真的學習課文的內容。通過這種教學情境的構建,能夠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熱情,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生活資源,進行課程教學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適當?shù)拈_展一些課外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的知識得到增長、能力得到鍛煉,還可以將活動中的內容當做生活化教學資源,應用于將來的教學過程中,使生活化資源的功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通過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有效的提升,為將來步入社會從事創(chuàng)新類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例如,當課程進行到高中語文人教版教材中《中國建筑的特征》一課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同學們到當?shù)氐貥诵越ㄖ牡胤竭M行參觀學習,通過學生們各抒已見的探討,對所參觀建筑的特點進行總結。通過這種課外教學活動開展,學生的知識能夠得到有效的增長,且學習能力也能夠得到一定的鍛煉,增長課外學習資源。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素養(yǎng)

在學生周邊的生活中,與語文相關的知識內容隨處可見,但學生往往卻并不能發(fā)現(xiàn)它們,究其原因,就在于學生在思想上缺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自主意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語文知識中,就有很多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應用性,就能夠將其轉變成高中語文問題,讓生活中的語文知識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

結論:綜上所述,將高中語文課程教學和社會實踐相融合,能夠為語文新課改注入鮮活的動力。生活化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與途徑。生活化教學的本質是來源于生活而奉獻于生活,其并不是單一理解生活概念以及回歸生活,而是利用生活中進行學習,運用生活中的場景將知識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將探究問題作為指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的思維品質與能力得到提升,進而提升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得到真正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張波.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語文自主學習實踐路徑與策略[J/OL].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04):114-118

第3篇: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思維;教學理念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

早在1973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了“素質冰山模型”,我們可以利用此模型來理解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不僅包括漂浮在水面以上的冰山,同時還包括潛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其中,水面以上的冰山所代表的是學生的知識內涵、學習能力,這一部分能夠通過日常的培訓和教學活動來加以培養(yǎng);而在水面以下的冰山所代表的則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方法,等等,這一部分是學生內在的體現(xiàn),很難通過外界的標準來予以測量。水面下的隱性部分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卻能對學生的學習帶來長遠的影響。

二、核心素養(yǎng)語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思維構建

1.緊密圍繞語言建構來開展教學活動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最主要渠道,而字與詞的學習是語文課程的最重要基礎。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要著重培B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小學生順利完成對語言的建構。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程應當以漢語拼音、筆畫學習為主,這些基礎知識均可以被劃分到語言建構的范疇中。除此之外,小學語文課程中的語言運用教學則需要圍繞字、詞、句來開展,通過一些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引導學生深入地感知語言的建構方法。例如,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教師應合理定位教學目標:①熟練掌握在文章中出出現(xiàn)的12個生字,獨立運用這些生字來組成詞語;②理解“五光十色、茂密、一大串”等詞語的含義,懂得它們在句子中的運用方法;③理解文章對葡萄架進行描寫的句子,嘗試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來進行造句;④透過文章內容來理解葡萄溝的風土人情,感受少數(shù)民族人民所具有的熱情。小學語文教育者需要注意的是,低年級學生的教學重點為文字結構與拼音;中等學段中的學生要能夠獨立運用字典等工具來自行理解生字、生詞的含義;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大致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透過文字表面來領悟作者的情感內涵。通過這種循序漸進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會逐漸形成,為其日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實到課堂實踐中

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應當重點考慮課程切入點與課程類型選擇這兩個方面,充分利用好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深入挖掘出語文教材中的閃光點,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之上巧妙運用好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

課程切入點的正確選擇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基礎保證,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教學文章都有著多個切入點,每一個切入點都代表著不同的理解角度,教育者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課程切入點,例如,文章的文本內容、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文章的環(huán)境描寫以及文章人物的性格特點,等等。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切入點之前,教育者要充分考慮到當前的學段目標、教學重點、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特點等。

課程類型的選擇可以從如下的兩個角度來進行開展,一方面,從內容的角度來分析,課程類型大致包括識字寫字、文章閱讀、口語交際,等等;另一方面,從形式的角度來分析,課程類型大致可被分為導入課、復習課程、講評課程以及寫作課程,等等。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語文教育者還要根據(jù)學生當前的學習現(xiàn)狀來開發(fā)出各種不同類型的課程,如單元導讀課程、自主學習課程、綜合訓練課程、交流共享課程以及讀寫聯(lián)動課程,等等。在充分了解了各種類型的教學課程以后,教育者就要從中挑選出最為適用的一兩個課型,同時還要結合文章內容來找到讀與寫之間的連接點。

3.探尋“素養(yǎng)―養(yǎng)成型”教學方式,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在完成了上文中所介紹的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后,教育者就要更進一步細化現(xiàn)有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結構,在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的教學基礎之上,全面落實“素養(yǎng)―養(yǎng)成型”教學方法,將學生從“要我學”的學習狀態(tài)成功轉變?yōu)椤拔乙獙W”的學習狀態(tài)。

在深入研究“素養(yǎng)―養(yǎng)成型”的教學方式之前,教育者要著重領悟素養(yǎng)的構成機制。素養(yǎng)本身具有多元化與綜合化的特點,它并非理論知識、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態(tài)度的簡單羅列,而是需要學生在同時具備這幾樣學習能力的基礎之上,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應用好所學內容。因此,簡單的教學與訓練并不是形成素養(yǎng)的最有效方式,教育者應當深入學生的內在來進行激活,通過主體親歷、實踐體驗以及自主建構等方法來促進學生內在素養(yǎng)的形成。

素養(yǎng)同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成長經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lián)性,通過在課堂中設置真實的教學情境,將會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起來,讓他們深入地參與到價值判斷的全過程中,繼而同情境內涵形成相同的情感色彩,產生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第4篇: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一、加強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礎

自信心是人最寶貴的一種心理品質??v觀歷史上有成就的人,他們的成功幾乎都來源于自信。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蔽覀冊诮虒W的過程中對學生要多表揚、多鼓勵。學生往往特別注重老師對自已的評價,老師有時一句不以意的話或許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們教師應提倡”賞識“教育,對學生多肯定多鼓勵,多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如果我們在課堂提問時多說兩句“不錯,很好,有進步?!保趯W生的成績有了一點進步時多說兩句“你很有潛力”,在學生考試前多說兩句“你能行,你一定會成功”,學生就會因此產生信心,自信就是力量,學生有了信心,就會爆發(fā)出局大的能量,最終后進變先進,失敗變成功。

我班有一位同學,平時不愛提問也不愛發(fā)言。在上《范進中舉》這一課時,分析胡屠戶這一人物形象,其他同學都結合課本內容談了胡屠戶這一形象的性格特點:趨炎附勢、愛財如命、嫌貧愛富……只有那位同學在座位上輕聲說了一句:“其實胡屠戶也并不全是壞的?!彼倪@句話引來了一片反對之聲。甲學生說:“胡屠戶這個人,眼里只有錢,范進沒中舉時就是‘現(xiàn)世寶’中舉了,馬上會有錢了,就是‘賢婿老爺’這樣的人,還會有好的一面?”乙學生也表示:“胡屠戶這個人,只要看他抓銀子這一場面,就足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了?!?/p>

在眾多學生都發(fā)表完了自已的看法后,我微笑著對他說:“你的想法不一般,我想知道得更具體一些,你能說說嗎?”那位學生低著頭輕聲說:“我覺得胡屠戶也不是無故罵范進,他把女兒嫁給了范進,但范進卻養(yǎng)不起家小,時常還要靠他,而且常常讓全家挨餓,有這么個女婿,當然罵他,這是恨鐵不成鋼啊!”他說得有道理,在他說完之后,我給了他熱情的掌聲,同學們也投去贊賞的眼光,那位學生的自信得到肯定,使他受到了鼓舞。自那次之后,他的自信心越來越足,提問發(fā)言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多,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事實上學生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響比外在力量的作用會更持久、更重要,會更有力地推動其對語文的學習。所以,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少教師都注重以各種形式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他們獲得成功。

二、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充實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是鍛煉其才干的重要途徑,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任務之一。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世紀,我們更應該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上進心和抗挫折能力。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本學期,我為了讓學生適應議論文這種文體,掌握它的論證方法,進而學會說理,在班上搞了兩場辯論比賽。辯論前把題目要求及應準備的材料告訴學生,指定八位優(yōu)等生分成兩組作為辯論的正方與反方,把其余同學分成兩組,分別為參加辯論的同學找材料。

同學們在找材料的過程中學會了論據(jù)收集的方法,在辯論中懂得怎樣突出論點、說明事理。第一場辯論由于準備不足,學生一時無法適應。第二場辯論大有進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提高了學生積極參與競爭的心理素質。

為了讓學生多讀一些課外古詩詞,我搞了一場古詩詞朗讀比賽,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參加。在朗讀中要求學生口齒清楚、詩句朗讀流暢,讀出情感。教師在點評時做到重表彰、重指導,贊譽中等生和差生的優(yōu)點,從而提高了學生參與競爭的積極性。后來搞的名著知識競賽,采取報名參加的方法,結果大多數(shù)學生報名參賽,連差生也敢于自愿報名,迎難而上,最終,這次活動也獲得了成功。

三、進行意志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一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tài)?!庇羞@種狀態(tài)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的自我約束——意志。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意志的參與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意志總是以情感作支撐,情感乃是意志的推動力。由于語文自身固有的特點,學生在學習中總會遇到困難,意志頑強的人會知難而進,而意志薄弱者就會知難而退。因此加強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教學中,很重要一點就是教師必須有意識地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意志。首先,充分發(fā)揮榜樣的教育作用,結合教材介紹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優(yōu)秀杰出人物的事跡(包括科學家、發(fā)明家、勞動模范、革命先烈等),引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文藝作品的人物形象,以及學習學生自周圍的典型,從而讓學生從榜樣中汲取食糧,磨練意志。

第5篇: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關鍵詞:學生;心理素質;激發(fā);培養(yǎng)

眾所周知,學習是要下苦功夫的,而推動和維持這種學習和實踐的動力是自尊、自信、自律、自強和自我激勵等心理素質。這些心理素質平時以潛在形式存在于學生個體身上,在教師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下,可以轉化為現(xiàn)實的動力。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心理素質,給予學生心理支持呢?

一、真誠與鼓勵

美國教育家卡耐基說過:“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給予他鼓勵,給予他信心。信心是心靈之魂魄,生活之基石,拼搏之先導,征途之路標,成功之橋梁。信心是一只鼓起的風帆,一股沖天的能量,一團燃燒的烈火。”對于孩子們來說,信心能使他們從內心進發(fā)出無窮無盡的積極動力。它能幫助人戰(zhàn)勝自卑和恐懼,它能使人走向成功。它可以改變一個人,也可能因此改變人的一生。

一次上公開課,我和其他同學耐著性子等了4分鐘,小雨才把課文讀完,此時早有同學露出不耐煩的神色,小雨也是讀得滿頭汗水,我知道他現(xiàn)在已經為沒好好預習而后悔了。于是我把他請上臺,對全班同學說:“小雨同學讀得不夠熟練,但他不氣餒,堅持把課文讀完。老師堅信,只要有這份堅持到底的精神,他一定能把語文學好。為了他這份勇氣和精神,老師現(xiàn)在要單獨教他一個學語文的好方法?!闭f完俯下身去,在小雨耳邊小聲說了幾句,小雨聽了連連點頭,在同學們羨慕的目光中樂滋滋地走回了座位上。果然,過了不久,小雨的朗讀水平就大有進步了。那附耳傳授的“機密”到底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句平常的話:“以后上課前,請你把課文先預習好,多讀幾遍,這樣課上你就能讀得比較好了。知道了嗎?老師相信你會學得很好!”

其實就是這么幾句親切的耳語和那俯下身的平等對話讓全班學生感受到我的真誠和關愛。尤其在小雨心理最脆弱的時候,我真誠坦白的話語巧妙地消融了他剛剛建立的心理防線,給了他一句鼓勵、一份親切、一點自尊、一片希望。一句“他不氣餒,堅持把課文讀完。老師堅信,只要有這份堅持到底的精神,他一定能把語文學好”,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自信、自強的心理動機,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給學生的學習裝上了助推器,為學生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二、關愛和接納

卡耐基就曾告訴過我們:每個人都有被人尊重的渴望。學生希望自己被老師理解、關愛、信任。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無私地愛每一個學生,不管他們多調皮,只要我們能透過那張使人生氣的表情,看到他們廣闊的內心世界,對其正面教育,這樣教師就能得到學生的尊敬、熱愛和信任。走進學生的心里,要對他們多一點呵護,多一份激勵,給他們心靈的自由、精神的自由,給他們一個舒展的平臺,讓一個個甜美的夢想飛起來。當學生意識到自己被愛,被賞識,被重視,自信心就會樹立,就會表現(xiàn)出積極的態(tài)度,他們就愿意與老師溝通交流。

在一節(jié)語文研討課上,教師請一個女孩讀課文。或許是平時就有點兒膽怯,而此刻又有這么多的聽課老師,女孩站起來遲疑了幾秒鐘,在老師、同學們的期盼下,她終于開口讀了,但聲音卻很軟很細,旁人難以聽清。這時,親切的語文老師轉身把講義卷成話筒樣,輕輕遞到她嘴邊,笑著說:“借個話筒給你好嗎?”同學們笑了,小女孩也笑了。在話筒的幫助下,女孩接下來的讀書聲響亮了許多。

教師的關愛喚起了學生的勇氣和自信,為其營造了輕松和諧的表達氛圍,學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師同學所接納?!敖柙捦病逼鋵嵤且环N巧妙的暗示,是耐心、愛心和期待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教學機智。這源于教師對學生細致入微的關愛和接納,源于教師對學生心靈世界的洞察和學生個性的全面了解。教師要無條件地、積極地關注和接納學生的思想、情感、行為等,要使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情感體驗,而不必擔心因此失去教師的信任和接納。

三、理解和共情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以情激情、以心塑心的工程,師生心心相印,教育就能感同身受?!坝H其師,信其道”,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才能讓他們的情感有所依托,觀點能夠表達,愛恨敢于流露,教誨樂于接受。

在教學《掌聲》一課時,學生思維靈活;發(fā)言踴躍,大膽地談論著自己的獨特體會和感受,就連平時不愛發(fā)言的成成也漲紅了小臉,揮舞著小手示意要發(fā)言,我高興地朝他點點頭,微笑著說:“請你說吧!”他猛地站起來,正準備開口,卻又停下來遲疑了好幾秒鐘仍未出聲。此時,我并沒有說“你先坐下,想到了再說”,我相信他可能是一時緊張,此時他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勵,如能幫助他邁過這道檻,他一定會取得大的進步,于是,我抓住時機說:“成成同學能夠大膽站起來回答問題是他最大的進步,同學們,我們應該怎樣做?”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表揚他!”“嘩――”同學們那雷鳴般的掌聲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從那以后,成成同學果然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發(fā)言,滿懷信心地迎接一個又一個挑戰(zhàn)了。

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面對困難,許多學生都會有膽怯、不自信、怕挨批等一系列的心理負擔。這是因為他們的知識和經驗相對較少,心理素質整體發(fā)展水平不高。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在教學過程中多多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勵,而不能不理不睬,或有意無意使其難堪,造成學生更為嚴重的心理負擔。當學生遇到尷尬時,教師要設身處地理解他們,清楚他們需要的是什么?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改變困境的動機和潛在的能力,使他們迅速樹立自信,突破自我,切身體會到自己是被老師、同學高度重視的。

第6篇: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所謂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具備語言和文字的使用表達能力、文學審美能力以及對文學的理解認知思維。想要使學生具備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而且要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保證學生無論是知識層面還是情感層面都符合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標準,全方位培育學生的品質。教師在設計語文學科教學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方式,力圖能夠實現(xiàn)語文學科的教學轉型。中職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專業(yè)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要依靠對文字和知識的理解來完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正是由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影響著學生的理解能力,所以在中職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說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也是中職學生學習、獲得專業(yè)技能的關鍵,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必要性[1]。

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中職語文教學的信息化轉型

第一,轉變教學理念。一些中職學生存在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積極性較低且學習習慣較差等問題,傳統(tǒng)的中職語文課堂注重知識的講授,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比較單調,與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不相適應,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中職語文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充分考慮中職語文教學特殊性,并保證學生主體地位不動搖的前提下,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打造更加生動有趣的中職語文課堂。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語文教師可以以更直觀的方式傳授知識,在加深學生理解的同時促進學生思考和交流,進而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水平。教師個人要不斷強化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技能,了解、吸收時代前沿的教學觀念,將信息技術作為改進教學內容的手段,讓中職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體會語文學科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增強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第二,利用信息化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由于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其教學效果的達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具備足夠的耐心,因此,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才是真正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教育者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中職語文課堂的初衷。為了使信息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效用,中職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需要挑選合適的信息技術,這就要考慮到中職學生的理解水平和學習特點,要以刺激中職學生的情感體驗為目的,將教學內容和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有選擇的融合。除此之外,還應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地對課堂知識進行學習探究,重點關注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提供鍛煉能力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營造交流互動的氛圍,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更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在教學相長的氛圍里也能夠更深層次地了解學生,對于教師而言,這有助于教師設計更加適合中職學生的語文教學內容,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提高,最終在信息技術的協(xié)助下實現(xiàn)中職語文教學效率的穩(wěn)步上升。第三,創(chuàng)設信息化教學情境。中職語文課堂經常會出現(xiàn)課堂氛圍不積極、課堂問題回答不踴躍的情況,教師無法獲得及時的反饋,學生的問題也得不到解決。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由于中職語文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意識,導致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感低,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在保證知識教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將學生帶入課堂,激起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欲望。恰當?shù)恼n堂情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參與課堂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有意識地再思考,實現(xiàn)學思結合,而且能夠顯著增強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效果。有效地結合信息技術是實現(xiàn)課堂情景交融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在設計上多加思考琢磨,使信息技術與中職語文的課堂結合更加自然巧妙,推動中職語文課堂的生動性發(fā)展。第四,創(chuàng)新信息化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中職語文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這就要求中職語文教師在了解教學內容和學生具體情況的基礎上,進行信息化中職語文教學的設計,將信息技術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增強課堂的實踐性,進而提升中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水平。在設計信息化中職語文課堂時,教師可以以某一主題為設計核心,利用多媒體課件有序呈現(xiàn)語文知識,打造氛圍輕松的自主學習課堂,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表演式課堂,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利用信息技術增強表演效果,增強中職語文課堂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果;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合作式語文課堂,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這樣既有助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又增強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2]。

參考文獻

[1]熊瑤.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狀況研究[J].文學教育(下),2021(7):72-73.

第7篇: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有聲表達力;培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為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學習能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真正提升。在常態(tài)的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認真研讀教材,采用系統(tǒng)的方法指導,與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分門別類地制訂具體的評價標準,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有聲表達力。

一、培養(yǎng)學生有聲表達力的意義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而語文能力結構的核心要素是語感。培養(yǎng)語感是形成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也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學習習慣與方法是語文學習的原動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有聲表達力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有聲的語言反映出來的一種能力。它是一種綜合能力,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知識水平。

近年來,隨著語文教學研究的日益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有聲表達力的重要性凸顯出來。新課標提出: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學生有聲表達力的提升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這是由有表達作為直接交際工具的性質決定的,也是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有聲表達力,能真正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而有聲表達力不但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還能提升學生的交往能力。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有聲表達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聽說訓練。

二、小學語文有聲表達力的教學現(xiàn)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對學生進行聽、說練習,但對于學生的有聲表達力,教師并沒有進行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弱的有聲表達力,在回答問題時,常會出現(xiàn)語無倫次、詞不達意的情況。同時,因為缺乏說的訓練,不敢在大庭廣眾下講話,自卑心理嚴重,怕諷刺、被人笑話。一旦走向講臺,會怯場,手足無措。因此,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有聲表達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對學生有聲表達力的訓練,缺乏連續(xù)性,各個年級之間缺乏有效銜接,評價手段缺乏針對性。教師要積極探索,對教學資源充分挖掘,探索多樣化的方法,真正提升學生的有聲表達力。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有聲表達力的途徑

1.借助聲像傳情,使學生感受文章的情境美

上好語文課的關鍵,就是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教師通過實施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沉浸在特定的情感氛圍中,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更深入地理解,師生進行更順暢的交流,變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讓學生傾聽優(yōu)美的音樂,感受鮮艷的色彩,真正做到耳聞其聲、目觀其形,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情境美。

2.巧用多媒體計算機,品味語言的文字美

語文新課標指出對學生的語言文字進行訓練,主要通過課本中的閱讀教學進行,僅憑教師反復講解課文中的一些文字,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記憶。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巧用多媒體網(wǎng)絡,與課文內容相結合,通過多樣化的訓練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的訓練中更好地感受語言文字美。

3.課內外閱讀并軌,激發(fā)興趣

核心素養(yǎng)是最關鍵、最必要的素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就是閱讀力、思考力和表達力。教師要在語文素養(yǎng)的諸多要素及復雜關系中,找出主從關系,找到一個可以統(tǒng)領全局的“總扼點”或“切入點”,這便是閱讀力。而閱讀核心素養(yǎng)就是學生通過閱讀夯實語言文字基礎,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表達力,以適應實際生活需要。語文教學既要“勢大”,也要“力沉”。無論知識結構、認知水平、生活閱歷、心理特點,還是思維能力,學生都不具備完全離開教師指導而獨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由教師組織、啟發(fā)、指導的課內語文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享受到得魚之樂,更是教師授之以漁的過程。語文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引領學生學習語文教材及相關的讀寫聽說知識的過程中,要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

為提高國民素質,教師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有聲表達能力,全面提高國民的文化、語言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有聲表達能力,更好地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施久銘.核心素養(yǎng):為了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2]劉新陽,裴新寧.教育變革期的政策機遇與挑戰(zhàn)――歐盟“核心素養(yǎng)”的實施與評價[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3]柳夕浪.從“素質”到“核心素養(yǎng)”――關于“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J].教育科學研究,2014(3).

第8篇: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關鍵詞: 中職語文教學 基本要素 核心要素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系統(tǒng)科學滲入到文化教育領域,我國的語文教育及其研究也引進了系統(tǒng)科學原理。

系統(tǒng)乃是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綜合體。系統(tǒng)科學研究的重點是系統(tǒng)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要素是系統(tǒng)中既獨立又聯(lián)系的基本成分。對于靜態(tài)系統(tǒng),要素是構成系統(tǒng)的基本材料,在教學上一般指教師、學生和教材。

一、語文教學系統(tǒng)中的基本要素

根據(jù)上述原理,語文教學系統(tǒng)是由語文教師、學生和語文教材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

1.語文教師

語文教師同其他教師一樣,都處在教學系統(tǒng)中主體地位,發(fā)揮主導作用。教師要對語文教學的內容、對象、手段、過程等全都予以認識和改造,只有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只有能動地掌握語文及各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發(fā)揮教師的主體地位作用,這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既然是主體,就承擔著改造客體,使學生盡快提高語文水平的任務,這當然是不能去包辦代替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去認識語文教學規(guī)律,認識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語文水平。

2.學生

學生在教學中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學生是認識過程的主體,他所要學習的知識是他認識的客體。學生同時又是教學對象,也即教學的客體。在教學中,學生為教師所認識、所塑造。但是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有主觀能動性。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語文教學信息、知識能力的轉換者和接收者,是語文教學效果、語文教學質量的體現(xiàn)者,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地介入語文教學全過程并發(fā)揮其作用,才能實現(xiàn)語文教學質量的飛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激發(fā)、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參與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對學生來說是外因,為學生的接受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學生的接受才是內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好學不好的根據(jù),教師的教要通過學生的學來起作用,沒有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信息傳播是很難產生好的效果的。

3.語文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沒有語文教材,語文教學就無法進行。語文教材是教師教語文、學生學語文的依據(jù)和憑借。教師依靠語文教材進行教學,達到語文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語文教學目標;學生憑借語文教材,獲得學習語文的門徑,達到學習語文的目標。

語文教材是為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標而編制的,從內容到編排都為適應教學目標的特殊需要而定。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語文教材就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主要憑借;語文教學也有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任務,語文教材是學生獲取語文基礎知識的主要來源,是涉獵各種社會知識、自然知識的窗口;語文教學還有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審美觀,提高他們思想品德素養(yǎng)的任務,語文教材是為他們吸收思想養(yǎng)料建造的園地。

從上述的三個基本要素中可以看出,無論是語文教師的“教”,還是語文教材的“編”,都是以對學生的了解和認識為前提的,更進一步地講,都是以學生為中心進行的。所以,在這三個基本要素中“學生”是核心要素。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核心要素

1.中職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1)學生“學”的現(xiàn)狀。

近年來,中職的學生來源大多是“分流生”,中考分數(shù)未達到高中錄取線,大部分學生在初中已基本被“放棄”,因而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根據(jù)我校對當前學生思想狀況調查,約20%的學生認為讀書目的是混日子,約30%是為了應付考試,爭取順利畢業(yè),而僅有8%的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調查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這些學生中大部分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基礎較差,成績不理想。目前學生的語文知識,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識,語法、修辭知識、邏輯知識掌握得不夠好,更不善于謀篇布局,不善于運用相應的語言表達方式,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和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yǎng)和提高。因而多數(shù)學生表現(xiàn)為書寫差、錯別字多,閱讀理解寫作能力低,直接制約其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從而影響專業(yè)課程的學習。

(2)教師“教”的現(xiàn)狀。

在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大多不被重視,加之多數(shù)文化課教師對專業(yè)缺乏了解,因而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改變。中職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宰,學生只是“知識的儲存庫”。不少教師習慣于把篇、章、句、語、修、邏等知識嚼碎,詳盡而系統(tǒng)地“喂”給學生,教得支離破碎,學得粗枝大葉。這種教學模式滿足于讓學生聽、記教師的繁鎖講析和現(xiàn)成的答案,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也阻滯了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個性的發(fā)展。這種教學模式也許在應試中能加上一定的法碼,然而未必能真正提高學生運用語文工具的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這種教學模式,使語文課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學生的胃口。

(3)語文教材的弊端。

①現(xiàn)有的中職語文教材內容多,容量大。由于課時量的減少,一套共兩冊的語文教材,每單元只能講授一至兩篇課文。教學中不能體現(xiàn)整個教材知識體系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

②中職語文教材更新變換慢。多年來,我校一直使用一套教材。教師的“教”變成了一種簡單重復的工作,教學中缺乏應有的生氣。教材內容陳舊,離學生的生活越來越遠,不適應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需求。有的文章難度較大,學生理解起來的確有困難。

③沒有突出中職教育的特點?,F(xiàn)有的教材缺乏對學生職業(yè)教育的考慮,缺乏時代精神,缺乏反映中職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作品,不能體現(xiàn)“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新的職業(yè)教育教材觀。

2.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核心要素

從中職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中可以看出,各方面的弊端都是因為沒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予以重視而引起的。

中職學生與高中學生相差甚遠,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方法不正確,這些直接影響語文教學的進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著這個問題不予以重視,就會使教學脫離實際,更加會抑制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材的編制如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會使教學內容枯燥,學生難以接受。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因為學生“學”的狀況較為特殊、復雜,所以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語文教材的“編”,都應對其更予以重視,“學生”作為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三、抓住核心要素,優(yōu)化語文教學

抓住語文教學中的核心要素,樹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優(yōu)化中職語文教學。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素質與進入高中的學生素質存在較大差別,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樹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遵循語文教學基本規(guī)律的前提下,體現(xiàn)中職生的特點,增強其“適應性”。

1.中職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的語文基礎相適應

中職語文教學是初中后語文教學的繼續(xù),然而中職學生大多語文素質較低,針對中職生的這一特點,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控制好難易程度,循序漸進,切忌好高鶩遠。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重點進行字、詞、句、文的認、釋、讀、寫,在此基礎上適當進行能力訓練和提高,不能把對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為對中職生的要求。

2.中職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應用相適應

中職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熱情不高,對專業(yè)課程卻比較重視,我們應該從學生注重“實用”這一特點出發(f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從語文學習中去發(fā)現(xiàn)學科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對相關學科的探索熱情。除講究德育滲透,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還必須重視職業(yè)滲透,就是這個道理。

(1)注重語言表達教學,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中職學生畢業(yè)后將直接融入社會,口頭表達能力是左右學生就業(yè)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說出比寫出更重要、更難,語言表達的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教學中,口頭表達課可以演變?yōu)椤把葜v與口才”課進行教學,著重強化演講思路、演講語言、演講藝術、演講氣質及演講效果的學習和訓練,讓原本枯燥的語文課成為一股活水。

(2)注重應用文教學,提高文書寫作能力。

應用文是處理事務、溝通關系、聯(lián)系工作、商洽業(yè)務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寫應用文是中職生必備的素質。加強應用文教學,是滿足學生實際應用需要的重要途徑。然而現(xiàn)行的不少中職語文教材把應用文寫作作為“附文”來對待,沒有突出中職語文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專門對學生進行各類應用文的教學,訓練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相信學生會獲益匪淺。

參考文獻:

[1]王革玲.對中職語文教學困境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0,(9).

[2]卜顏丹.對中職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語文天地(高中版),2009,(5).

[3]向紅靜,葉安全.芻議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諸多困惑與對應策略[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10,(4).

[4]劉先倫.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三要素[J].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

第9篇: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范文

1.把握本質,準確定位

自我國2011年實施《語文課程標準》以來,對語文教學本質給出明確界定: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并為其他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即,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不僅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語言運用能力,鍛煉學生文字運用能力,更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養(yǎng)成語文習慣,掌握語文方法,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立足現(xiàn)狀,審視困境,著眼未來,秉持本位教學理念,全面執(zhí)行《語文課程標準》精神,正確處理教材、知識、能力、情感和價值之間的關系。結合語文教材,把握本質內容,著眼高中生特點,面向社會,以本位回歸的教學理念,采取靈活教學方法,設計多樣化教學內容,遵循語文教學定位,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增強學生語文內涵,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2.研究教材,立足課堂

教育學家葉圣陶曾指出教材僅僅是例子,是教師在教學中的范本,教師應用教材例子引導學生學習,以深刻的教材文字向學生闡述并延伸豐富的內涵。自《語文課程標準》執(zhí)行實施以來,教師應明白在教學中不應只是“教”,而應該是“用”,應提倡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使用并理解教材,深刻研究教材內容,立足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僅僅停留在對教材的理解,而應充分解讀語文教材,將語文課文內容進行延伸,考察語文課文寫作背景,引導學生基于寫作背景,與課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產生心靈相融共鳴,對語文課文進行獨特感知、體驗,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搭建教師、學生、教材之間的對話,豐富語文教學課堂內容,向學生展示生動的語文文本。

3.挖掘資源,返璞歸真

高中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內動力,培養(yǎng)學生語文情感,提高學生語文運用能力,鍛煉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高中語文教學應結合語文學科特點以及高中生特點,培養(yǎng)高中生語文學習正確觀念,突出語文文字能力,突破現(xiàn)有高中語文費時低效怪圈,以語文課堂活動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全面素質。

挖掘高中語文教學資源,實施本位回歸教學,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對語文課文教學,尤其是學生感興趣的課文,要創(chuàng)設能夠引起學生感官直觀體驗的場景,讓學生在學習中品味、體會、感知;第二,在語文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結合課文教學,創(chuàng)設表演、游戲的比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信,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在競爭中快樂享受;第三,加強師生學習對話,針對具體的課文教學內容,充分展開討論交流活動,創(chuàng)辦語文文學沙龍,挖掘語文課文資源,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索,在學習中溝通,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在學習中進步;第四,結合語文教學資源,結合寫作背景、寫作實踐以及生活現(xiàn)狀,多元化教學課堂,調動學生學習主體意識,創(chuàng)造并感知語文本真,爭做語文學習主人。

4.回歸本位,彰顯本色

高中語文教學應結合高中生特點及其學習規(guī)律,準確定位語文教學,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語文教學內容,加強語文教學點評。高中語文教學在異化教學理念影響下,逐漸脫離本位教學,應回歸語文本位,彰顯語文本色,重新轉回至本位教學正確軌道,全面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

語文教學回歸本位,只有結合教材有效備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上好語文課程教學,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在語文教學中,需要立足教學做好備課,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把握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以教學目標為基準,設計每節(jié)課教學階段目標,做到“少而精”的教學。第二,緊抓學生特點,設計靈活教學內容。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基本形成自我學習能力,具備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基于語文教材,采用解讀、游戲、體驗等多樣化教學形式,以語文素養(yǎng)作為教學核心,實現(xiàn)語文全方面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