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

第1篇: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金融危機經驗與教訓現實思考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以及我國逐步開放金融業(yè),我國的金融體系越來越成為世界金融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紀以來頻繁發(fā)生的金融危機卻明白無誤地昭示著金融危機的危害性。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大國而言,金融危機在某種意義上可能就是一個災難性的結果。雖然我國迄今還未曾在發(fā)生金融危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結構和金融體系有多么健全,而更多地可歸結為我國先前所處的封閉狀態(tài)。事實上,國外近年來關于中國爆發(fā)金融危機的論調幾乎就不曾停止過。比如尼古拉斯?拉迪就認為,中國的金融危機早已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發(fā)危機全面爆發(fā)的導火索(吳傳俯,2003)。更有《遠東經濟評論》2002年發(fā)表文章認為“中國金融系統(tǒng)在走向毀滅”。雖然這些觀點各有其出發(fā)點,但是中國經濟體系內部存在著許多誘發(fā)金融危機的因素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在金融開放已成為趨勢的當前,從其他國家發(fā)生的金融危機中汲取經驗,防范金融危機并且增強自身抵御金融危機的能力就更顯得迫切而重要。

一、理論綜述

關于金融危機,比較權威的定義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給出的,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短期利率、資產(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yè)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其特征是基于預期資產價格下降而大量拋出不動產或長期金融資產,換成貨幣。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而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一)馬克思的金融危機理論

馬克思關于金融危機的理論是在批判李嘉圖的“比例”理論、薩伊的“市場均衡法則”的基礎上建立的。馬克思指出,貨幣的出現使商品的買賣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出現分離的可能性,結果導致貨幣與商品的轉化過程出現不確定性,而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在客觀上又會產生債務支付危機的可能性;因此,導致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的關鍵在于商品和貨幣各自不同的獨立運動價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貨幣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并且會首先表現為金融危機。

馬克思進一步指出,“一旦勞動的社會性質表現為商品的貨幣存在,從而表現為一個處于現實生產之外的東西,獨立的貨幣危機或作為現實危機尖銳化的貨幣危機,就是不可避免的?!笨梢?,馬克思是將貨幣金融危機分為兩種類型:伴隨經濟危機發(fā)生的貨幣金融危機和獨立的貨幣金融危機。伴隨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主要是以市場競爭、資本積累以及信用發(fā)展等因素為現實條件,而獨立的貨幣金融危機則是金融系統(tǒng)內部紊亂的結果。同時馬克思特別強調了銀行信用在緩和和加劇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總的來說,馬克思認為金融危機是以生產過剩和金融過剩為條件,表現為企業(yè)和銀行的流動性危機、債務支付危機,但是其本質上是貨幣危機。

(二)西方的金融危機理論

早期比較有影響的金融危機理論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Fisher認為,在經濟擴張過程中,投資的增加主要是通過銀行信貸來實現。這會引起貨幣增加,從而物價上漲;而物價上漲又有利于債務人,因此信貸會進一步擴大,直到“過度負債”狀態(tài),即流動資產不足以清償到期的債務,結果引起連鎖的債務-通貨緊縮過程,而這個過程則往往是以廣泛的破產而結束。在Fisher的理論基礎上,Minsky(1963)提出“金融不穩(wěn)定”理論,Tobin(1980)提出“銀行體系關鍵”理論,Kindleberger(1978)提出“過度交易”理論,M.H.Wolfson(1996)年提出“資產價格下降”理論,各自從不同方面發(fā)展了Fisher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

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機爆發(fā)得越來越頻繁,而且常常以獨立于實際經濟危機的形式而產生。在此基礎上,金融危機理論也逐漸趨于成熟化。從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金融危機模型是由P.Krugman(1979)提出的,并由R.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發(fā)展,認為宏觀經濟政策和匯率制度之間的不協(xié)調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第二階段金融危機模型是由以M.Obstfeld(1994、1996)為代表,主要引入預期因素,對政府與私人之間進行動態(tài)博弈分析,強調金融危機由于預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質以及經濟基礎變量對于發(fā)生金融危機的重要作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金融危機理論發(fā)展至第三階段。許多學者跳出貨幣政策、匯率體制、財政政策、公共政策等傳統(tǒng)的宏觀經濟分析范圍,開始從金融中介、不對稱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機。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風險模型,強調金融中介的道德風險在導致過度風險投資既而形成資產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動性危機模型(J.Sachs,1998),側重于從金融體系自身的不穩(wěn)定性來解釋金融危機形成的機理;“孿生危機”(Kaminsky&Reinhart,1998),從實證方面研究銀行業(yè)危機與貨幣危機之間固有的聯(lián)系。

二、金融危機的國際經驗與教訓

從歷史上看,早期比較典型的金融危機有荷蘭的“郁金香狂熱”、英格蘭的南海泡沫、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回顧20世紀90年代以來所發(fā)生的重大金融危機,并試圖從中找出導致金融危機發(fā)生的共同因素,以為我國預防金融危機提供借鑒。

(一)90年代一共發(fā)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機,根據時間順序如下:

1.1992-1993年的歐洲貨幣危機

90年代初,兩德合并。為了發(fā)展東部地區(qū)經濟,德國于1992年6月16日將其貼現率提高至8.75%。結果馬克匯率開始上升,從而引發(fā)歐洲匯率機制長達1年的動蕩。金融風波接連爆發(fā),英鎊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歐洲匯率機制。歐洲貨幣危機出現在歐洲經濟貨幣一體化進程中。從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國單獨提高貼現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層次原因是歐盟各成員國貨幣政策的不協(xié)調,從而從根本上違背了聯(lián)合浮動匯率制的要求,而宏觀經濟政策的不協(xié)調又與歐盟內部各成員國經濟發(fā)展的差異緊密相連。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對美元匯率的波動幅度將被擴大到15%,由于經濟中的長期積累矛盾,此舉觸發(fā)市場信心危機,結果人們紛紛拋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貶值30%。隨后股市也應聲下跌。比索大幅貶值又引起輸入的通貨膨脹,這樣,為了穩(wěn)定貨幣,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結果國內需求減少,企業(yè)大量倒閉,失業(yè)劇增。在國際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機在1995年以后開始緩解。墨西哥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債務規(guī)模龐大,結構失調;第二、經常項目持續(xù)逆差,結果儲備資產不足,清償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匯率機制不能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3.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是泰國貨幣急劇貶值在亞洲地區(qū)形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這次金融危機所波及的范圍之廣、持續(xù)時間之長、影響之大都為歷史罕見,不僅造成了東南亞國家的匯市、股市動蕩,大批金融機構倒閉,失業(yè)增加,經濟衰退,而且還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區(qū),對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亞洲金融危機涉及到許多不同的國家,各國爆發(fā)危機的原因也有所區(qū)別。然而亞洲金融危機的發(fā)生決不是偶然的,不同國家存在著許多共同的誘發(fā)金融危機產生的因素,如宏觀經濟失衡,金融體系脆弱,資本市場開放與監(jiān)控,貨幣可兌換與金融市場發(fā)育不協(xié)調等問題(李建軍、田光寧,1998)。

4.1998-1999年的俄羅斯金融危機

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波及,俄羅斯金融市場在1997年秋季大幅下挫之后一直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到1998年5月,終于爆發(fā)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震蕩,股市陷入危機,盧布遭受嚴重的貶值壓力。俄羅斯金融危機是俄羅斯政治、經濟、社會危機的綜合反映,被稱為“俄羅斯綜合癥”。從外部因素上看,一方面是因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世界石油價格下跌導致其國際收支惡化,財政稅收減少。但究其根本,國內政局動蕩,經濟長期不景氣,金融體系不健全,外債結構不合理則是深層次的原因。

5.1999-2000年的巴西金融危機

1999年1月7日,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宣布該州因財源枯竭,90天內無力償還欠聯(lián)邦政府的154億美元的債務。這導致當日巴西股市重挫6%左右,巴西政府債券價格也暴跌44%,雷亞爾持續(xù)走弱,央行行長在三周內兩度易人。雷亞爾對美元的匯價接連下挫,股市接連下跌?!吧0托L”迅即向亞洲、歐洲及北美吹開,直接沖擊了拉美國家,歐洲、亞洲等國家的資本市場。巴西金融危機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受亞洲和俄羅斯金融危機影響導致國際貿易環(huán)境惡化,而其內部原因則是公共債務和公共赤字日益擴大,國際貿易長期逆差,宏觀經濟政策出現失誤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從這幾次金融危機可以看出金融危機其實就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時時懸在各國頭上,只不過是在不同時候降落在不同國家頭上而已。可以說,在全球范圍內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機幾乎年年都有。事實上,2001年再度爆發(fā)阿根廷金融危機,由此可見金融危機的頻繁性。

20世紀以來典型的金融危機有以下幾個特點:(1).傳染性;(2).突然性;(3).破壞性;(4).頻繁性??偟膩砜矗鹑谖C的爆發(fā)是一個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發(fā)展的趨向來看,金融體系內部越來越成為金融危機爆發(fā)的直接原因。然而宏觀經濟結構失調,僵硬的匯率制度,脆弱的金融體系,不合理的外債結構往往成為醞釀金融危機的土壤,也是導致這幾次金融危機的共同原因。

(二)金融危機的經驗與教訓

金融危機爆發(fā)頻率的增加為我國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教訓。大致有以下幾點:

1.實施有彈性的匯率制度。對于一國經濟而言,大致可以選擇由市場決定的浮動匯率和由央行干預的固定匯率。比較而言,固定匯率在微觀經濟效率方面具有比較優(yōu)勢,但是央行明確承諾維持匯率穩(wěn)定的義務卻使得央行必須犧牲貨幣政策的自,而浮動匯率則可使貨幣政策能夠對各種沖擊做出反應,從而引致較優(yōu)的宏觀經濟績效。然而實施固定匯率制卻并非意味著絕對地固定名義匯率,而應當動態(tài)調整以反映經濟發(fā)展的趨勢。事實證明,匯率變動的壓力如果不能以主動的方式加以化解,則必然就以危機的方式釋放。以墨西哥與泰國為例,僵硬的匯率制度越來越不能反映真實匯率變動的趨勢,從而固定匯率的壓力越來越大,結果在投機者的沖擊下,外匯儲備就會下降并引發(fā)市場信心危機。

2.對于國際救援寧可不可抱有期望

外部貸款援助往往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反危機措施之一。來自IMF等外部貸款救援有利于穩(wěn)定幣值,恢復危機發(fā)生國的經濟增長,但是其組織結構決定了其職能的發(fā)揮需要以極少數國家的利益為前提。IMF在墨西哥金融危機與亞洲金融危機中表現的差異就說明了這一點,而這其實又是兩次危機緩解時間巨大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IMF的貸款條件往往比較苛刻,甚至會以犧牲部分國家利益為代價,并且附帶著漫長的討價還價時間,這對處于危機中的國家是極為不利的。而這其實也就是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寧愿過貧困日子也不向IMF求援的原因。因此,對于在金融危機以后的國際救援不應給予太多指望。

3.適當的外債規(guī)模和結構

雙缺口模型證明了發(fā)展中國家即使在較高儲蓄率時也必然要借助于外資和外債。事實上,外資流入為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發(fā)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債的規(guī)模與結構應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尤其是對于巨額短期資金進出應當適度從嚴,以減少金融市場的動蕩。在上述的幾次金融危機中,短期資金幾乎都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借入的外債應用于投資用途,而不應用于償還舊債,更不應當為特權階層所揮霍。

4.宏觀經濟失衡往往是爆發(fā)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

總結這幾次金融危機,可以看出宏觀經濟失衡往往是金融危機爆發(fā)的前提條件。尤其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在“東亞奇跡”正為世人所矚目之際,因此,其中緣由更值得沉思。事實上,在高增長光環(huán)的掩蓋下,以高投入和出口帶動的亞洲經濟中早已出現了嚴重的結構問題。經濟結構沒有及時調整加劇了經濟失衡,成為金融危機爆發(fā)的基本條件。

三、中國防范金融危機的現實思考

中國迄今為止沒有爆發(fā)過金融危機,主要可歸功于穩(wěn)定的宏觀經濟環(huán)境、良好的國際收支狀況、謹慎的金融自由化以及資本帳戶下的不可自由兌換。然而,雖然沒有遭受到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卻并不意味著我國目前的金融系統(tǒng)有多么安全。事實上,我國在漸進改革中累積的深層次矛盾已經成為誘發(fā)金融危機的潛在因素。這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國有企業(yè)的改革問題;2.證券市場違規(guī)操作,過度投機現象;3.國有商業(yè)銀行改革問題。

在亞洲金融危機以后,IMF曾對金融危機的防范措施作了歸納,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1.鼓勵各國政府實行健康的宏觀經濟政策;2.由國際結算銀行出面制定一系列的標準,鼓勵新興市場遵守這些標準;3.在IMF建立自動生效的援助機制,當符合標準的國家在遇到金融危機時,自動給予援助;4.IMF積極鼓勵新興市場使用價格手段來限制那些不適當的、過多的短期資本流入;5.注意力從限制短期貸款的發(fā)放轉移到確實讓放貸者承擔更大的風險。而對于我們國家而言,除了IMF所歸納的這五點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決我國經濟中誘發(fā)金融危機產生的因素。從預防金融危機出發(fā),構建健全的金融體系和有效的監(jiān)管體系,并增強自身抵御金融危機的能力。

1.加強審慎的監(jiān)管體系。審慎監(jiān)管體系的脆弱性是許多國家爆發(fā)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一國金融體系的運作就會失去安全屏障。而如果沒有一個強而有效的審慎監(jiān)管體系,則由于明確或潛在的存款保險的存在以及不對稱信息的原因,銀行體系里將存在大量的道德風險。這樣,在發(fā)生危機時存款保險或政府會提供擔保的預期會誘使金融機構過度承擔風險,結果導致金融危機發(fā)生的更高概率(LeFort,1989)。根據我國目前實施監(jiān)管的現狀,應當重點從制度上完善監(jiān)管體系,杜絕監(jiān)管的漏洞,促使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分工協(xié)作高效運轉;培育金融監(jiān)管體系運轉的微觀金融基礎;將金融系統(tǒng)內部控制與外部監(jiān)管有效結合起來;改進和完善監(jiān)管手段;監(jiān)管監(jiān)管者,平衡和制約監(jiān)管者的權力和義務。

2.完善和穩(wěn)定金融體系。傳統(tǒng)的經濟理論認為市場導向型的金融系統(tǒng)優(yōu)于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系統(tǒng),然而更新的研究表明兩種金融系統(tǒng)各具優(yōu)勢和劣勢。對一國而言,選擇那一種模式更多地應當從其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方面予以考慮。然而大多數經濟學家達成的共識是一個“好的”金融系統(tǒng)應當具備有效的法律體系,良好的會計標準,透明的金融制度,有效的資本市場和規(guī)范的公司治理。實踐證明,健全的金融體系將對抵御金融危機起著極其關鍵的作用。

3.改革低效的國有銀行體系。目前,國有銀行體系的低效運作已成為影響金融體系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而沉淀多年的歷史壞帳和低效率的銀行治理結構則加大了我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高盛公司在其2002年12月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的銀行體系最值得擔心的倒不是類似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東南亞國家的銀行業(yè)所出現的摧枯拉朽般的倒閉風潮,最應當擔心的倒是像日本的金融體系一樣,因為遲遲不推出徹底的金融改革,不僅使得銀行體系一蹶不振,而且還嚴重制約了日本經濟的復蘇和增長潛力的發(fā)揮。此外,我國應當引入民營銀行,形成適度競爭的銀行體系。各國的實踐證明,市場化才是提高銀行體系運作效率的根本途徑。

4.謹慎推行金融自由化。70年代以后,許多國家在麥金農和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論指導下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然而不同國家金融自由化的績效卻相差甚遠。許多國家由于金融自由化不當導致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對于我國而言,金融自由化已成為現實的選擇,重要的是要為金融自由化創(chuàng)造有利的初始條件,謹慎地推進金融自由化進程。

5.建立金融危機預警系統(tǒng)。金融危機往往是金融風險積累的結果,因而事先監(jiān)控和控制金融風險,將金融危機化解于未然就極為重要。對于金融體系中的風險因素,尤其是導致金融危機產生的潛在因素,如通貨膨脹、匯率、銀行體系風險、債務風險都應當納入金融危機的預警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1]Demirg-Kunt,AsliandDetragiache,Enrica.“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FinancialFragility”,1998.

[2]貝內特?T?麥克勒姆,國際貨幣經濟學[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

[3]李建軍、田光寧,九十年代三大國際金融危機比較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4]陳學彬,當代金融危機的形成、擴散與防范機制研究[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

第2篇: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金融危機;虛擬經濟;實體經濟

2008年9月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全世界經歷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已引發(fā)了不同程度的世界性經濟社會危機,我們不得不深入思考,爆發(fā)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能否用基本觀點來對此次金融危機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闡釋?

在當代,要證明的科學性,根本上要從理論上科學闡釋兩大現實問題:一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現實和趨勢是否驗證了馬克思所揭示的規(guī)律;二是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現實和趨勢是否符合的基本理論。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這一基本矛盾的發(fā)展,將產生兩方面的矛盾:一是資本的本性決定了生產規(guī)模的無限擴大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從而使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現象成為社會經濟運行的一種常態(tài),這一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fā)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二是資本主義由市場自發(fā)調節(jié)的運行方式與社會經濟按比例發(fā)展要求之間的矛盾,會引起社會生產宏觀上的比例失調,這一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因經濟不能正常運行而爆發(fā)經濟危機。

第3篇: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 法律原因 金融立法 金融法律體系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以下均簡稱“次級貸”)危機始于2006年下半年,直到2007年2月才引起世界的關注。2007年8月則升級為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演變?yōu)槿蚪鹑谖C。這次金融危機首先導致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大量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倒閉或向政府申請破產保護,隨后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嚴重的侵蝕,最為著名的是冰島國家宣告破產。這次金融危機的產生在深層次上來自自身法律的危機。原因有如下幾條:(1)監(jiān)管立法的不斷放松甚至缺位: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只依靠市場自律已經被證實遠遠不夠,金融業(yè)若要實現安全穩(wěn)健發(fā)展必須以審慎金融法律規(guī)制和有效監(jiān)管為條件;與此同時,在缺少有效監(jiān)管措施條件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業(yè)務卻發(fā)展迅速。并由此形成一個連接房地產、債券、基金等環(huán)節(jié)的高風險鏈條,在金融衍生品的作用下,最終導致次級貸泡沫破滅,引發(fā)了這場危機。(2)英美法系弊端的暴露:英美法系自身的弊端也是這次金融危機發(fā)生的重要原因。而導致住房抵押移風險破滅的直接根源在于其所有權、財產權的混淆與“零首付”貸款模式。除了以上原因還有公司法律制度的扭曲與信用法律體系的不完善等等。

此次金融危機使得美國與其它發(fā)達國家消費緊縮,致使中國出口業(yè)務衰退,進出口違約率提高,回款率惡化,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發(fā)展。盡管如此,此次金融危機對于中國金融業(yè)尤其是銀行業(yè)創(chuàng)造了一次良好的發(fā)展機遇,對于中國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設也具有極大的啟示。

一、金融立法應當立足于國情與實際

盡管沒有西方國家那樣發(fā)達,但中國歷史上各個階段的立法都有其自身特點與時代特色,并且不失其功效。從這次由美國次級貸引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不難看出美國金融法律制度的缺陷與不足,所以中國金融立法不應再盲從西方發(fā)這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法律制度。只有從自身國情出發(fā),根據自身國情需要,制訂適合自己需要的法律制度,才能解決自身問題。當然,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法律制度也不是要全部棄之不理,借鑒還是要借鑒,但我們必須調整心態(tài),避免一味地照抄照搬,而是有需要地結合自身情況與實際需要進行有選擇地借鑒,這樣才能制訂出符合中國自身實際情況的法律制度,才能促進自身經濟與社會有序發(fā)展。

二、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對防范與化解金融危機具有重要作用

應當說,金融危機的發(fā)生有著諸多原因,例如經濟體制、政治因素等。通過對近些年來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爆發(fā)的金融危機研究發(fā)現,法律制度的缺陷與不足已經成為金融危機爆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梢哉f,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能夠成為市場主體資格健全和行為規(guī)范化的保障,是金融穩(wěn)定的基礎設施和金融危機防范的制度化保障,也是金融交易信用的保護器,所以,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與化解金融危機。金融業(yè)是經營風險、獲取利潤最大化的的行業(yè),有效的金融法律制度完全可以將金融風險控制在國家監(jiān)管當局所能容忍與承受的范圍之內。從這個角度來說,完善與創(chuàng)新金融法律制度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防范與化解金融危機的必經之路。

三、中國應當建立完善而全面的金融法律體系

中國目前金融法律制度單一,內容不夠豐富,遠遠不能滿足中國金融業(yè)發(fā)展需要。中國金融法律制度以《人民銀行法》、《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法》、《保險法》、《證券法》為核心內容,涵蓋證券與保險法律規(guī)范,具體到業(yè)務操作層面,仍以行政規(guī)章為主要內容。整個金融法律制度缺少操作性規(guī)定,與現代金融發(fā)展形勢及中國金融改革開放要求不相符合。

首先,沒有一套完整、統(tǒng)一的金融安全法律體系。當前中國金融法律中尚無較為詳細的關于防范與化解金融危機,維護國家金融安全與穩(wěn)定等方面的規(guī)定,也就無從談起完整、統(tǒng)一的金融安全法律體系。

其次,由于中國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金融監(jiān)管缺位與錯位現象嚴重。機構監(jiān)管到功能監(jiān)管理念轉換不夠,不僅職能交叉、監(jiān)管過度,又有監(jiān)管不到位,跨行業(yè)、跨市場監(jiān)管存在盲點等問題,很多金融風險無法真正得到有效控制。

再次,防范、化解金融危機的相關法律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來。因救助標準不夠明確、工具與措施缺乏,導致最后貸款人制度形同虛設。另外,存款保險制度和銀行發(fā)生危機后的并購、接管等制度缺失,也無防范與化解國外輸入型金融危機的相關法律制度安排。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中國金融業(yè)無法適應全球金融競爭及風險逐步加劇的形勢需要,也將阻礙中國金融業(yè)進入國際市場穩(wěn)健發(fā)展。最后,盡管國務院法制辦于2009年10月12日公布了《征信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但距離正式通過實施時間尚遠。只有該條例正式實施以后,才能逐步解決目前國內存在的信用風險沒有法律約束、金融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因違法成本較低而無法有效遏制等問題。

另外,由于缺少完善的市場退出法律制度,既不利于防范與化解金融風險,也不利于為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提供充分的保障,從而影響整個金融業(yè)的發(fā)展質量。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只有切實加強金融監(jiān)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存款人、投資者以及金融市場其他參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金融業(yè)健康發(fā)展,才能切實維護一國金融安全、經濟安全,才能提高一國金融競爭力與整體經濟競爭力。只有強化金融法律在金融發(fā)展中的指引、保障、規(guī)范、促進作用,才能切實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實現社會主義金融法治,使其獲得強大的生命力,必須與時俱進,根據中國經濟金融業(yè)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

中國應當建立起一個包括規(guī)范銀行、證券、保險等整個金融業(yè)的法律制度,包括金融機構的準入與退出,金融危機應對措施,重大突發(fā)事件應對制度,只有在信用法律體系、外匯管理法律制度、存款保險制度與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等方面獲得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際,中國金融業(yè)才能健康、穩(wěn)健發(fā)展,才能在國際這個大舞臺上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第4篇: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金融危機;國際經濟;國際貨幣體系;國際游資

金融危機是由外部因素還是由內部因素造成的,歷來學術界有兩種比較對立的觀點:陰謀論和規(guī)律論。陰謀論認為金融危機是經濟體遭受有預謀和有計劃攻擊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別是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后,這種觀點較為流行。規(guī)律論認為金融危機是經濟體的自身規(guī)律,是內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機理論①基本上是承認規(guī)律論。隨著金融監(jiān)管技術提高,一個國家因監(jiān)管或管制出現問題而導致金融危機的可能性變小;而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現代的金融危機基本上表現為在國際經濟失衡的條件下,國際資本在利益驅動下利用扭曲的國家貨幣體系導致區(qū)域性金融危機爆發(fā),因而從本質上說,金融危機的性質和成因都發(fā)生了變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從國際經濟的視角具體解析金融危機的形成原因。

一、國際經濟失衡

黃曉龍(2007)[1]認為國際收支失衡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失衡,虛擬經濟導致流動性過剩,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和金融危機。黃曉龍是國內較完備地從外部因素來研究金融危機的,然而從根本上說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應該是實體經濟的失衡,國際收支失衡只是實體經濟失衡的表象,實體經濟失衡導致貨幣資本的國際流動,國際資本流動導致虛擬經濟膨脹和蕭條,由此形成流動性短缺,最終能夠導致金融危機。因而全球實體經濟的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必要條件,而虛擬經濟導致的流動性短缺是金融危機的充分條件。

縱觀金融危機史,金融危機總是與區(qū)域或全球經濟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發(fā)金融危機之前,國際經濟結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漸向美國和歐洲傾斜,特別是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呈現出取代英國霸主地位的趨勢,這次國際經濟失衡為此后的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20世紀末期,區(qū)域經濟一體化趨勢要快于經濟全球化趨勢,拉美國家與美國之間的經濟關聯(lián)度使得拉美國家對美國經濟的“蝴蝶效應”要比其他國家更為強烈。20世紀末的20年里,當拉美地區(qū)的經濟結構失衡時,往往以拉美國家的金融危機表現出來。歐、美、日經濟結構失衡同樣是導致歐、美、日等國金融危機爆發(fā)的根源。當區(qū)域的或全球的穩(wěn)定經濟結構被打破時,新的經濟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機為推動力。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源于德國統(tǒng)一后德國經濟快速發(fā)展,打破了德國與美國以及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間的經濟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為美日之間的經濟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機的作用下,才實現新的經濟均衡。

區(qū)域或全球經濟失衡將導致國際資本在一定范圍內的重新配置。在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力可能是區(qū)域的或全球性的。從短期來看,在某個時點國際經濟是相對平衡的,全球資本總量和需求總量是一定的,而當一國經濟發(fā)生變化,會引起國際資本和國際需求在不同國家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是小國經濟,它的影響只是區(qū)域性的,如果是大國則它的影響是全球的。當一個大國經濟趨強,則會吸引國際資本向該國流入,產生的結果是另外一些國家的資本流出,當資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時,會發(fā)生流動性短缺,金融危機就從可能性向必然性轉變。這種轉變的信號是大國高利率政策,或大國強勢貨幣政策。而對小國經濟而言,經濟趨強后,則會吸引國際資本的流入,當國際資本流入數量較多時,該國的實體經濟吸收國際資本飽和后,國際資本會與該國的虛擬經濟融合,推動經濟的泡沫化,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背離時,國際資本很快撤退,導致小國由流動性過剩轉入流動性緊縮,結果導致金融危機爆發(fā)。

從國際經濟失衡導致金融危機的形成路徑可以看出,國際經濟失衡通過國際收支表現出來,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又通過國際貨幣體系來進行,如果具備了完善和有效的國際貨幣體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國際經濟強制性和破壞性調整,也就是說可以避免金融危機的發(fā)生,然而現實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受到大國操縱的,因而國際經濟失衡會被進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國際貨幣體系扭曲

徐明祺是國內學術界較早把發(fā)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的原因歸結為國際貨幣體系內在缺陷的學者。徐明祺(1999)[2]認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維持現狀間徘徊的國際貨幣體系;另一方面是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債務方面的弱勢地位;處于雙重制約下的發(fā)展中國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機的苦果,因而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難逃其咎。也就是說國際貨幣體系在調解國際收支不平衡時遵循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本原則和理念,而各國在制定貨幣政策協(xié)調國際經濟失衡時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紀律性,因而現在的國際經濟的失衡被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放大了,加劇了。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一個松散的國際貨幣體系,盡管歐元和日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作用逐漸增強,但是,儲備貨幣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決“特里芬難題”,只是將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說儲備貨幣既是國家貨幣也是國際貨幣的身份不變。充當儲備貨幣的國家依據國內宏觀經濟狀況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勢必會與世界經濟或區(qū)域經濟要求相矛盾,因而會導致外匯市場不穩(wěn)定和金融市場的動蕩。實行與某種儲備貨幣掛鉤或盯住某種貨幣的國家,既要受該儲備貨幣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同時還要受多個國家之間貨幣政策交叉的影響。儲備貨幣之間匯率和利率的變動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大為增強,使得外匯市場更加不穩(wěn)和動蕩,這種影響可以分為區(qū)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鑒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國經濟政策變動影響既可能是區(qū)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為例,美元的價值調整是通過美元利率的調整實現的。美聯(lián)儲在制定美元利率時,不可能顧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為儲備的國家(地區(qū))宏觀經濟狀況,因而當美元利率調整時,往往會對其他經濟體,特別是和美國經濟聯(lián)系比較密切或者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國家和地區(qū)造成沖擊[3]。首先,以美元為支柱的不完善國際貨幣體系,不論采取浮動匯率政策還是固定匯率政策,美國的經濟影響著所有與其經濟密切相關的國家及這些國家的貨幣價值變化。如果浮動匯率政策能夠遵守貨幣體系下的貨幣政策制訂的紀律約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場上就不會出現不穩(wěn)定的投機性攻擊,也不會出現由此造成的貨幣市場動蕩乃至金融危機。由于制定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經濟全球化相關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貨幣體系不能夠保證美元在浮動匯率的前提下的紀律性,因而一個國家的宏觀政策將會導致經濟相關國家的貨幣市場動蕩,在投機資本催化下爆發(fā)金融危機。就目前現狀來看,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但是相對于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美元不論是升值還是貶值,依然會造成這些國家經濟的強烈波動。美國經濟繁榮時,美元升值會導致資本的流出;當美國經濟蕭條時,美元貶值會導致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保留了原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理念和原則,但卻失去了原來的秩序和紀律,強勢經濟體可以利用這樣的體系轉嫁金融危機和獲取更多利潤,而不需要承擔過多的責任。

三、國際游資的攻擊

國際經濟失衡是金融危機的前提條件,不完善的國際貨幣體系會加劇國際經濟失衡,然而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是國際游資。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金融危機離不開國際游資的攻擊。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索羅斯通過保證金方式獲取1:20的借貸,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通過賣空相當于70億美元的英鎊,買進相當于60億美元的馬克,迫使英鎊大幅貶值,在償還借貸后凈賺15億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發(fā)生金融危機前,國際游資持續(xù)大量地進入墨西哥證券市場,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資中,證券投資占70%~80%,但在墨西哥總統(tǒng)候選人遭暗殺事件后的40多天內,外資撤走100億美元,直接導致墨西哥金融危機爆發(fā)[5]。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也是國際游資首先攻擊泰銖,低買高賣,并巧妙運用金融衍生工具獲取高額回報。

根據IMF對國際游資的統(tǒng)計,20世紀80年代初的國際短期資本為3萬億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萬億美元,相當于當年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20%。2006年末,僅全球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總額就達1.43萬億美元,比1996年末增長約6倍。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也不斷豐富,從最初的“賣空+杠桿”策略(市場中性基金),發(fā)展成為單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驅動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興市場型、并購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種投資策略。其風險特征也呈現多樣化趨勢,既有高風險、高收益的宏觀對沖基金,也有低風險但收益相對穩(wěn)定的市場中性基金。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國際資本流動的最顯著特征是國際間的過剩資本流動造成了國家、地區(qū)乃至全球經濟發(fā)展的不穩(wěn)定性,巨額的國際貨幣資本必然要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獵取利潤。

國際游資為什么能夠摧毀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眾所周知,國際游資規(guī)模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響和縮短被攻擊國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由繁榮到蕭條的自然過程。當國際游資進入被攻擊國家,它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利率和匯率變化,從而加快金融市場由理性發(fā)展向非理性繁榮轉變[6]。按照金融市場的心理預期自我實現原理分析,當大量國際游資進入一個國家時,即使這個國家經濟發(fā)展表現一般,在大量資本進入的情況下,也會帶動金融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此同時,在國際金融家掌握話語霸權的情況下,他們通過有意識地夸大被攻擊國家發(fā)展中的成績或存在的問題,以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心理預期。從拉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先用“經濟奇跡”、“新的發(fā)展模式”來吹捧經濟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續(xù)”、“面臨崩潰”來夸大經濟中出現的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國際游資有預謀進入和撤退,就會導致金融市場的崩潰。國際游資嫻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榮時期賺取高額利潤,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機賺取高額利潤或者收購危機國家的優(yōu)質資本,進而控制被攻擊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就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爆發(fā)金融危機后,國際直接投資(FDI)為什么會低價收購危機國的優(yōu)質資產,形成新的經濟殖民主義的根本原因。四、中國預防攻擊性金融危機之策

在中國股市由狂飆到暴跌和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火爆到等待觀望以后,中國的經濟是不是進入由繁榮向危機過渡的轉折點?中國會不會爆發(fā)金融危機?從經濟表象來看,在我國經濟運行中依然表現為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等等;從經濟本質來看,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著產業(yè)結構調整滯后、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場不完善等問題。出現這些現象和問題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內部因素的作用。

當前,全球經濟失衡的特征較為明顯,首先美國經濟進入蕭條時期,次級債危機使得美國經濟雪上加霜,而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經濟持續(xù)增長。其次,美元的發(fā)行泛濫導致美元對歐元和人民幣持續(xù)貶值,致使其他國家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再次,國際游資在世界范圍內流動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美國為了振興經濟采取降低利息的貨幣政策,美元對其他貨幣也在快速貶值。

中國從2005年開始出現人民幣對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達到3%,境外資本流入后往往會兌換成人民幣再放貸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貸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準貸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幣升值預期是5%的話,那么國際游資的回報就接近13%。如果國際游資不是采取放貸形式,而是直接投資中國房地產或股票,其收益率會更高,2007年投資中國房地產的利潤不低于30%,該年度上證指數上漲了96.7%。

人民幣升值預期和國外游資在中國投資的高額回報吸引了大量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2007年究竟有多少國際游資進入我國,國內學者有不同的計算。采用簡單的計算,以外匯儲備的增加值減去外貿順差和外國直接投資,2007年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的國際游資近800億美元。800億美元國際游資流入完全可以解釋流動性過剩、房市與股市的泡沫和我國目前通貨膨脹的壓力等現象。只要人民幣升值預期存在,國際游資就不會抽走。人民幣升值預期還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實體經濟還在持續(xù)增長,表現為我國國際貿易順差還存在,我國非貿易品的價格還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國際游資現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繼續(xù)抬高我國的非貿易品價格,并在適當時機抽逃,在羊群效應下引爆中國金融危機,之后國際資本再回來收購中國優(yōu)質資本。

中國要能夠有效地預防上述攻擊性金融危機,首先必須嚴格控制虛擬經濟的非理性發(fā)展,快速壓縮樓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國際游資刺激實體經濟的增長。套住國際游資有兩種思路:一是由國際游資短期內獲得暴利向長期內正常利潤轉變,降低使用外資的成本,讓外資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二是構建長期的心理預期,使外資留在中國;其中,很重要一點是保持中國實體經濟的持續(xù)增長。其三是有計劃地減持我國的外匯儲備,特別減少以國債形式存在的外匯儲備,把外匯儲備轉化為有形資產,實現外匯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匯儲備調控國際經濟,使之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最后,加強跨境資本的管制,積極干預和監(jiān)管短期國際游資的流入。

參考文獻:

[1]黃曉龍.全球失衡、流動性過剩與貨幣危機—基于非均衡國際貨幣體系的分析視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國際貨幣體系缺陷與國際金融危機[J].國際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陳道富.國際貨幣體系失衡下的中國匯率政策[J].經濟研究,2006,(2).

[4]宗良.對國際游資沖擊金融市場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第5篇: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金融危機;防范策略

一、對我國經融危機防范做出探討的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fā)展,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安全甚至國家安全都產生著越來越大的潛在危害。首先,金融危機在十分嚴重的情況下會對我國金融制度以及金融體系造成嚴重沖擊,導致金融制度實效以及金融體系混亂而使其難以正常運轉,從而對經濟以及金融的正常發(fā)展起到阻礙與制約作用;其次金融危機會對商品、信息以及資金的正常流動造成干擾,導致貨幣供應減少以及信用過程重點,從而使就業(yè)、交易、生產水平降低;再次金融危機會到來較為嚴重的政治損害與社會損害。在金融危機產生以后,物價的上揚會導致社會財富出現再分配,社會矛盾在這一過程中容易被激化而產生政局不穩(wěn)以及政治爭論;第四金融危機會導致發(fā)展中國家的財富外流,從而對國家經濟利益以及經濟產生難以挽回的損失。我國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一旦發(fā)生經濟危機勢必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大量資金的籌措來對市場進行搶救,而在此過程中,我國就需要接受西方的發(fā)達國家或者國際金融組織在經濟貿易方面的種種苛刻條件而導致我國利益廉價外流以及經濟實力的下降,甚至會導致國際發(fā)言權的減少。這種對國家利益產生的威脅是金融危機危害的最高表現。而金融危機的種種危害也要求我國能夠防患于未然,在認識金融危機防范迫切性與重要性的基礎上對金融危機防范策略做出探討。

二、我國對金融危機做出防范的有效手段

構建健全的金融監(jiān)管方法以及金融監(jiān)管體系以及對金融危機的誘發(fā)因素做出快速反應是對金融危機進行防范的重要手段,同時宏觀金融經濟政策的調控以及國際合作等也是對金融危機做出防范的有效手段。

(一)構建完善的法規(guī)保障

無論是金融監(jiān)管還是金融風險的防范都需要完善的法律來進行規(guī)范,從而是金融監(jiān)管以及金融風險防范能夠在受到市場規(guī)律調節(jié)的基礎上在法律制約環(huán)境中開展相關工作以是有效對金融危機進行有效防范的目的。在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中,市場準入、風險管理、經營管理、市場退出等方面內容都需要用規(guī)章條例來進行明確、保障與規(guī)范,從而確保我國金融機構能夠依法規(guī)范經營并對金融危機的防范發(fā)揮良好效果。

(二)構建健全的金融監(jiān)管體系

我國的金融監(jiān)管工作需要由金融管理部門以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來對金融業(yè)進行管制、約束與監(jiān)督以確保金融業(yè)的健康運行。金融盡管體系則是對我國金融監(jiān)管制度的安排,其中包括我國金融監(jiān)管部門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機構進行管理的機制和監(jiān)管體系組織安排。作為金融法規(guī)得以實施基本保證的金融監(jiān)管制度是為了解決潛在的金融風險而存在的,金融監(jiān)管體系的內容也會隨著我國金融的發(fā)展而得以豐富。

(三)宏觀經濟政策與戰(zhàn)略

為了對金融危機產生的潛在風險做出有效防范,不僅要依靠具有約束性的風險防范體系,同時要使用宏觀經濟政策以及戰(zhàn)略來對我國金融市場做出調控。一般而言,經濟承受力較弱的情況下更容易產生金融危機,而如果經濟承受力較強,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金融風險,所以如何有效的對宏觀經濟政策以及戰(zhàn)略進行應用以預防和應對金融危機是金融危機防范中的重要研究內容。

(四)對社會公眾心理做出有效引導

當前的經濟學理論指出由于信息不對稱以及人的理性有限,所以開展經濟活動的主體會產生機會主義思想傾向,在這種傾向中,人們會利用無論正當與否的手段來進行自身利益的謀取,而這一點是產生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金融危機產生后,這種傾向會發(fā)揮出推波助瀾的消極作用,所以在金融危機的防范中,對公眾心理做出有效的、積極的引導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五)強化國際間金融合作

通過強化國際間金融合作是實現金融危機風險共擔的有效手段,同時也能夠在金融危機產生以后減小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所帶來的危害。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國際間金融合作的強化:一是構建信息網絡來對國外在金融危機防范中的經驗進行學習;二是通過強化與其他國家在金融監(jiān)管方面的多變或者雙邊合作來實現先進經驗和我國國情的結合,從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監(jiān)管體制;三是在與其他國家發(fā)展合作關系的過程中要重視將本國金融機構向國際市場推廣,同時對金融機構的發(fā)展做出規(guī)范;三是為國內吸引外資,從而在推動國內經濟發(fā)展的同時幫助我國培養(yǎng)更多的專業(yè)人才。

三、完善我國金融危機防范策略的建議

(一)調整我國經濟結構

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可以增強我國對金融危機進行長期抵御的能力。受到傳染性經濟危機影響的國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實際匯率被高度、政府存在財政赤字、外匯儲備減少、銀行體系脆弱等,這說明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對金融危機做出防范就必須確保內外政策具有良好的協(xié)調性以及國內經濟能夠健康發(fā)展,所以對經濟結構做出調整十分必要。在此過程中,我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處理好內向型經濟與外向型經濟之間的關系,并在全球化背景下確保國民經濟結構的均衡和合理。在外向型經濟發(fā)展的同時要兼顧國內產業(yè)的發(fā)展,通過擴大內需以維持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的發(fā)展;二是要對外資進行正確、積極的引進與利用,并對外資的引進與利用進行宏觀引導。在承認外資推動我國經濟建設作用的基礎上要認識到外資在某一領域或者行業(yè)的過多集中會導致地域經濟差距以及行業(yè)發(fā)展差距;三是強調科技發(fā)展,推動產業(yè)升級。我國需要通過推動高科技產業(yè)的發(fā)展來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四是藏富于民,提高國民可支配收入并構建公平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通過解決教育、住房、醫(yī)療等民生問題來提高國民消費能力,從而有效拉動內需。

(二)構建金融危機預警機制

為了探求爆發(fā)金融危機的國家受到金融危機感染的根本原因,IMF針對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四次區(qū)域性的經濟危機受影響國與不受影響國所具有的金融指標開展了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一個國家被傳染性經濟危機影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內外不均衡。同時國際金融體系有待健全以及國際之間金融協(xié)調和合作缺乏也是金融危機蔓延的重要原因。當一個國家爆發(fā)金融危機,那么其他國家就有一定的幾率產生金融危機,而在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的背景下,世界上每一個國家被傳染金融危機的概率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在我國金融危機的防范當中,不僅構建金融危機預警機制是十分必要的,同時要在金融危機預警機制的構建中突出區(qū)域性特點,即我國通過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或者借助一些區(qū)域性經濟聯(lián)盟來以互利平等為原來構建金融危機預警機制,從而對國際游資的沖擊進行有效的遏止。

參考文獻:

[1]李成,馬凌霄.金融危機理論研究及其給我國金融安全的啟示[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6(02).

[2]吳昊.防范金融危機的新思考――1994年以來四大金融危機的啟示[J].甘肅農業(yè),2006(05).

第6篇: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一、國際經濟失衡

黃曉龍(2007)[1]認為國際收支失衡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失衡,虛擬經濟導致流動性過剩,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和金融危機。黃曉龍是國內較完備地從外部因素來研究金融危機的,然而從根本上說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應該是實體經濟的失衡,國際收支失衡只是實體經濟失衡的表象,實體經濟失衡導致貨幣資本的國際流動,國際資本流動導致虛擬經濟膨脹和蕭條,由此形成流動性短缺,最終能夠導致金融危機。因而全球實體經濟的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必要條件,而虛擬經濟導致的流動性短缺是金融危機的充分條件。

縱觀金融危機史,金融危機總是與區(qū)域或全球經濟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發(fā)金融危機之前,國際經濟結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漸向美國和歐洲傾斜,特別是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呈現出取代英國霸主地位的趨勢,這次國際經濟失衡為此后的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20世紀末期,區(qū)域經濟一體化趨勢要快于經濟全球化趨勢,拉美國家與美國之間的經濟關聯(lián)度使得拉美國家對美國經濟的“蝴蝶效應”要比其他國家更為強烈。20世紀末的20年里,當拉美地區(qū)的經濟結構失衡時,往往以拉美國家的金融危機表現出來。歐、美、日經濟結構失衡同樣是導致歐、美、日等國金融危機爆發(fā)的根源。當區(qū)域的或全球的穩(wěn)定經濟結構被打破時,新的經濟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機為推動力。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源于德國統(tǒng)一后德國經濟快速發(fā)展,打破了德國與美國以及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間的經濟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為美日之間的經濟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機的作用下,才實現新的經濟均衡。

區(qū)域或全球經濟失衡將導致國際資本在一定范圍內的重新配置。在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力可能是區(qū)域的或全球性的。從短期來看,在某個時點國際經濟是相對平衡的,全球資本總量和需求總量是一定的,而當一國經濟發(fā)生變化,會引起國際資本和國際需求在不同國家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是小國經濟,它的影響只是區(qū)域性的,如果是大國則它的影響是全球的。當一個大國經濟趨強,則會吸引國際資本向該國流入,產生的結果是另外一些國家的資本流出,當資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時,會發(fā)生流動性短缺,金融危機就從可能性向必然性轉變。這種轉變的信號是大國高利率政策,或大國強勢貨幣政策。而對小國經濟而言,經濟趨強后,則會吸引國際資本的流入,當國際資本流入數量較多時,該國的實體經濟吸收國際資本飽和后,國際資本會與該國的虛擬經濟融合,推動經濟的泡沫化,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背離時,國際資本很快撤退,導致小國由流動性過剩轉入流動性緊縮,結果導致金融危機爆發(fā)。

從國際經濟失衡導致金融危機的形成路徑可以看出,國際經濟失衡通過國際收支表現出來,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又通過國際貨幣體系來進行,如果具備了完善和有效的國際貨幣體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國際經濟強制性和破壞性調整,也就是說可以避免金融危機的發(fā)生,然而現實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受到大國操縱的,因而國際經濟失衡會被進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國際貨幣體系扭曲

徐明祺是國內學術界較早把發(fā)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的原因歸結為國際貨幣體系內在缺陷的學者。徐明祺(1999)[2]認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維持現狀間徘徊的國際貨幣體系;另一方面是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債務方面的弱勢地位;處于雙重制約下的發(fā)展中國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機的苦果,因而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難逃其咎。也就是說國際貨幣體系在調解國際收支不平衡時遵循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本原則和理念,而各國在制定貨幣政策協(xié)調國際經濟失衡時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紀律性,因而現在的國際經濟的失衡被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放大了,加劇了。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一個松散的國際貨幣體系,盡管歐元和日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作用逐漸增強,但是,儲備貨幣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決“特里芬難題”,只是將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說儲備貨幣既是國家貨幣也是國際貨幣的身份不變。充當儲備貨幣的國家依據國內宏觀經濟狀況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勢必會與世界經濟或區(qū)域經濟要求相矛盾,因而會導致外匯市場不穩(wěn)定和金融市場的動蕩。實行與某種儲備貨幣掛鉤或盯住某種貨幣的國家,既要受該儲備貨幣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同時還要受多個國家之間貨幣政策交叉的影響。儲備貨幣之間匯率和利率的變動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大為增強,使得外匯市場更加不穩(wěn)和動蕩,這種影響可以分為區(qū)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鑒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國經濟政策變動影響既可能是區(qū)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為例,美元的價值調整是通過美元利率的調整實現的。美聯(lián)儲在制定美元利率時,不可能顧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為儲備的國家(地區(qū))宏觀經濟狀況,因而當美元利率調整時,往往會對其他經濟體,特別是和美國經濟聯(lián)系比較密切或者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國家和地區(qū)造成沖擊[3]。首先,以美元為支柱的不完善國際貨幣體系,不論采取浮動匯率政策還是固定匯率政策,美國的經濟影響著所有與其經濟密切相關的國家及這些國家的貨幣價值變化。如果浮動匯率政策能夠遵守貨幣體系下的貨幣政策制訂的紀律約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場上就不會出現不穩(wěn)定的投機性攻擊,也不會出現由此造成的貨幣市場動蕩乃至金融危機。由于制定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經濟全球化相關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貨幣體系不能夠保證美元在浮動匯率的前提下的紀律性,因而一個國家的宏觀政策將會導致經濟相關國家的貨幣市場動蕩,在投機資本催化下爆發(fā)金融危機。就目前現狀來看,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但是相對于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美元不論是升值還是貶值,依然會造成這些國家經濟的強烈波動。美國經濟繁榮時,美元升值會導致資本的流出;當美國經濟蕭條時,美元貶值會導致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保留了原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理念和原則,但卻失去了原來的秩序和紀律,強勢經濟體可以利用這樣的體系轉嫁金融危機和獲取更多利潤,而不需要承擔過多的責任。

三、國際游資的攻擊

國際經濟失衡是金融危機的前提條件,不完善的國際貨幣體系會加劇國際經濟失衡,然而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是國際游資。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金融危機離不開國際游資的攻擊。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索羅斯通過保證金方式獲取1:20的借貸,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通過賣空相當于70億美元的英鎊,買進相當于60億美元的馬克,迫使英鎊大幅貶值,在償還借貸后凈賺15億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發(fā)生金融危機前,國際游資持續(xù)大量地進入墨西哥證券市場,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資中,證券投資占70%~80%,但在墨西哥總統(tǒng)候選人遭暗殺事件后的40多天內,外資撤走100億美元,直接導致墨西哥金融危機爆發(fā)[5]。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也是國際游資首先攻擊泰銖,低買高賣,并巧妙運用金融衍生工具獲取高額回報。

根據IMF對國際游資的統(tǒng)計,20世紀80年代初的國際短期資本為3萬億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萬億美元,相當于當年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20%。2006年末,僅全球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總額就達1.43萬億美元,比1996年末增長約6倍。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也不斷豐富,從最初的“賣空+杠桿”策略(市場中性基金),發(fā)展成為單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驅動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興市場型、并購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種投資策略。其風險特征也呈現多樣化趨勢,既有高風險、高收益的宏觀對沖基金,也有低風險但收益相對穩(wěn)定的市場中性基金。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國際資本流動的最顯著特征是國際間的過剩資本流動造成了國家、地區(qū)乃至全球經濟發(fā)展的不穩(wěn)定性,巨額的國際貨幣資本必然要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獵取利潤。

國際游資為什么能夠摧毀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眾所周知,國際游資規(guī)模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響和縮短被攻擊國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由繁榮到蕭條的自然過程。當國際游資進入被攻擊國家,它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利率和匯率變化,從而加快金融市場由理性發(fā)展向非理性繁榮轉變[6]。按照金融市場的心理預期自我實現原理分析,當大量國際游資進入一個國家時,即使這個國家經濟發(fā)展表現一般,在大量資本進入的情況下,也會帶動金融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此同時,在國際金融家掌握話語霸權的情況下,他們通過有意識地夸大被攻擊國家發(fā)展中的成績或存在的問題,以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心理預期。從拉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先用“經濟奇跡”、“新的發(fā)展模式”來吹捧經濟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續(xù)”、“面臨崩潰”來夸大經濟中出現的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國際游資有預謀進入和撤退,就會導致金融市場的崩潰。國際游資嫻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榮時期賺取高額利潤,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機賺取高額利潤或者收購危機國家的優(yōu)質資本,進而控制被攻擊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就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爆發(fā)金融危機后,國際直接投資(FDI)為什么會低價收購危機國的優(yōu)質資產,形成新的經濟殖民主義的根本原因。

四、中國預防攻擊性金融危機之策

在中國股市由狂飆到暴跌和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火爆到等待觀望以后,中國的經濟是不是進入由繁榮向危機過渡的轉折點?中國會不會爆發(fā)金融危機?從經濟表象來看,在我國經濟運行中依然表現為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等等;從經濟本質來看,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著產業(yè)結構調整滯后、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場不完善等問題。出現這些現象和問題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內部因素的作用。

當前,全球經濟失衡的特征較為明顯,首先美國經濟進入蕭條時期,次級債危機使得美國經濟雪上加霜,而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經濟持續(xù)增長。其次,美元的發(fā)行泛濫導致美元對歐元和人民幣持續(xù)貶值,致使其他國家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再次,國際游資在世界范圍內流動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美國為了振興經濟采取降低利息的貨幣政策,美元對其他貨幣也在快速貶值。

中國從2005年開始出現人民幣對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達到3%,境外資本流入后往往會兌換成人民幣再放貸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貸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準貸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幣升值預期是5%的話,那么國際游資的回報就接近13%。如果國際游資不是采取放貸形式,而是直接投資中國房地產或股票,其收益率會更高,2007年投資中國房地產的利潤不低于30%,該年度上證指數上漲了96.7%。

第7篇: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和銀行巨頭曾經享受過公允價值帶來的快樂,如今卻談虎色變。在金融危機的市場環(huán)境中,對資產支持證券(ABS)、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等金融衍生產品按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自2007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初現端倪以來,隨著房貸違約率的不斷上升,由房屋貸款衍生出來的資產抵押類證券價格持續(xù)下跌,導致金融機構不得不對其計提大量的減值。

而金融機構資產規(guī)模巨大,其破產牽連廣泛,于是市場上迅速出現了交易對手風險,其自身直接損失尚在其次,它所引發(fā)的互不信任乃至信貸緊縮立即牽扯到一連串美國大型金融機構陷入破產危機,其后更席卷至歐洲乃至全球金融業(yè)。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金融產品的交易市場全面冰封,“以市值計價”甚至已經沒有市場可言,故只有將資產價值減計至零,形成又一波惡浪。

于是,一些銀行家、金融業(yè)人士甚至國會議員將矛頭直指美國會計準則,認為公允價值是此次金融危機的“元兇巨惡”。

二、金融危機的爆發(fā)與公允價值無關

以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為代表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則認為,金融巨頭對公允價值會計準則的抨擊無非是為了轉移公眾的視線,從而為自己過度的投機和失敗的風險管理尋找替罪羊。會計界認為,金融機構隨意放松信貸標準、毫無節(jié)制地發(fā)放住房按揭貸款制造了房地產泡沫,并通過不透明、不受監(jiān)管、容易滋生道德風險的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chuàng)新手法放大金融資產泡沫,這才是最終釀成這場災難深重的金融危機的原因。而會計界借助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及時、公開、透明地揭示出這些資產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資者和金融監(jiān)管當局正視和化解金融風險。

他們認為,公允價值會計準則加強了財務信息的透明性,尤其是在經濟下滑時期公允價值的信息顯得更為重要,取消公允價值只會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并帶來更大的不穩(wěn)定性。會計的職能在于盡可能地提供準確的決策相關信息,公允價值會計方法提供了及時的價值計量,捕捉到了市場目前的波動,但它絕非導致市場波動的原因,本次金融危機是許多因素相加的結果。因此,粗暴地取消公允價值會計并不能結束危機。

三、公允價值并非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源,但其放大了危機損失

在綜合以上兩種觀點后,筆者認為:公允價值并非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源,但其放大了危機損失。

此次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在于次貸引發(fā)的流動性不足、金融創(chuàng)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監(jiān)管,而不是公允價值會計;恰恰相反,應該通過這次金融危機進一步完善公允價值計量相關會計準則,提高會計準則在揭示、控制風險方面的功能?!段磥碡攧請蟾婺J健分芯椭赋?,“在選擇財務報告的計價基礎時,我們將首先考慮相關性的問題,數據的可靠性固然重要,但不相關的數據對任何人也沒有用處”。

第8篇: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內容摘要:隨著金融危機相關研究的增加,近義詞混淆越來越嚴重。本文就金融危機傳播、傳染、傳遞、傳導與擴散這些容易混淆的近義詞進行辨析,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為實務界和學術界規(guī)范使用概念提供幫助。

關鍵詞:金融危機 傳導 辨析

相關概念比較

(一)關于金融危機的定義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將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界定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短期利率、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yè)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側重從金融指標的統(tǒng)計學意義上界定了金融危機的內涵。如果從金融危機發(fā)生的原因上定義其內涵,Mishkin認為金融危機就是一種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變得太嚴重,以至于金融市場不能夠有效地將資源導向那些擁有最高效率的投資項目而導致的金融市場崩潰。關于金融危機的定義還有很多,學術界并沒有達成共識,研究角度的不同就會得到不同定義以及派生的概念。本文研究的金融危機傳導及其相關概念就是屬于這樣的一個現象。

(二)金融危機傳導及相關概念

1.金融危機的傳播(spread)?!癝pread”是一個很普通常用的詞匯,在文獻中較為常見,主要是指傳播;散布;蔓延;擴散的含義。馮蕓(2002)認為金融波動是金融系統(tǒng)的固有特征,金融產品的價格隨著受到多種復雜因素影響的供需變化而上下漲跌是必然規(guī)律。因此,金融危機是一種波動,然后由波動到危機、由傳播到傳染的過程?!皞鞑ァ边@個概念強調金融市場的內在波動性。

2.金融危機的傳染(Contagion)。在眾多的關于金融危機的文獻中,“Contagion”的使用頻率最高。英文含義為疾病的接觸傳染,運用在金融危機中采用其引伸義。不同的理論對傳染的解釋差異較大,至今仍未形成一個比較公認的看法。Forbes & Rigobon(2001)認為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傳染定義或者定義傳染的方法。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金融危機的傳染分三個層次:寬定義、限制性定義和嚴格限制性定義。寬定義界定傳染是沖擊的跨國傳遞和一般性的跨國溢出效應。限制性定義界定傳染是超越了國家間的基本聯(lián)系和共同沖擊之外的跨國相關性或對他國沖擊的傳遞。嚴格限制性定義界定相對于平靜時期,在危機時期跨國相關性增加就是傳染(姚國慶,2005)。Masson(1998)通過一個簡單的包含兩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模型分析季風、溢出和傳染效應,說明當國家的宏觀經濟基礎處于某一范圍內出現多均衡點,金融危機的傳染是多重均衡改變的結果。馮蕓(2002)將傳染作為傳播的特殊情況,并從傳播的角度定義傳染,即特定國家的沖擊演變?yōu)橥瑯佑绊懫渌麌业膮^(qū)域性或全球性的沖擊。

3.金融危機的傳導(Transmission)?!癟ransmission”是對金融危機傳導的多數翻譯,《牛津高階英漢雙解字典》翻譯的含義是“傳播”;“傳遞”;“傳達”;“傳染”,其原因貨幣傳導機制多數使用“Transmission”一詞,而貨幣傳導機制與貨幣危機聯(lián)系緊密。國內也有學者認為是“Conduction”,這種看法較為不妥,因為其含義為電流或者熱量的傳導,不能用于抽象意義上的傳導。安輝(2003)從兩個層面定義金融危機的傳導,狹義的金融危機的傳導主要是接觸性傳導,是貿易和金融溢出效應的結果,即一國金融危機發(fā)生后,由于實際經濟或金融方面的相互銜接,使得局部或全球性的沖擊在國際間傳播。廣義的金融危機的傳導泛指一國金融危機的跨國的傳播和擴散,導致許多國家同時陷入金融危機。

4.金融危機的傳遞(Delivery)?!癉elivery”的英文含義是遞送或者投遞信件等,很少用在抽象意義的表達上。宋清華(2000)認為金融危機可以在國與國之間傳遞,并把金融危機的傳遞機制解釋為接觸傳染機制和相似傳染機制。石俊志(2001)認為金融危機的傳遞過程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危機在不同市場或不同領域之間的傳遞與擴散的過程;另一個是危機在不同地理空間上的傳播與擴散過程。傳遞在金融危機的研究中使用較少,并不常見。

5.金融危機的擴散(Spread):陳學彬(2001)認為金融危機的過程是投機者、本國公眾、外國公眾、本國政府、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等多方非對稱信息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博弈個案實力對比、利益格局和所獲信息的變化導致危機的擴散?!癝pread”作為擴散理解,在中英文的文獻中經常使用,這個詞語作為一個描述性的概念,在多數文獻中得到認可。但這個詞匯并很少作為研究對象,原因在于這個概念過于寬泛,不能準確表達研究目的。

(三)金融危機傳導及其相關概念使用特點比較

1.用語比較。金融危機相關近義詞運用在不同的理論中,如果需要分辨其中的差異,那么還是需要正本清源,回到這些詞語的詞源上進行比較?!冬F代漢語規(guī)范用法大辭典》和《當代漢語詞典》對這些詞語的解釋各有側重,“傳播”側重于散布,散播,廣泛散布,用電波或者符號傳送消息?!皞魅尽北疽庵覆≡w從有病的生物體侵入別的生物體內,引申為一方對另一方給以影響?!皞鲗А眰戎貙?如熱或電等能量由物體的一部分傳至其他部分。神經把外界刺激傳向大腦?!皞鬟f”側重遞送,由一方交給另一方?!皵U散”則是擴大并散開,這些詞語有自身各自的特點,“傳遞”多用于具體含義,“傳染”具有強烈情感色彩而“傳遞”是沒有中間媒介的。

2.使用頻率比較。由于金融危機本身是復雜的,金融危機的研究也就不能用統(tǒng)一的理論進行解釋。從研究者的使用頻率上來看,采用傳播和傳遞兩個詞語研究金融危機的文獻較少。金融危機傳播是把金融危機過程解釋為金融市場波動、危機、傳播、傳染的演變發(fā)展過程,強調波動的度量。金融危機傳播傳遞在語用上多為具體行為,所以漸漸地離開人們的視野。研究者的頻率使用的傳染、傳導和擴散三個詞語。傳染一詞的原意是病原體從有病的生物體傳到別的生物體。單從詞義上理解,傳染本身也包含有市場波動的擴散和延續(xù),但是它還具有比波動傳播更深一層的含義。而在具體解釋金融危機傳染機制以及傳染途徑時,需要對其具體的渠道進行分析,此時采用危機的傳導更能夠體現事物發(fā)展的方向性。因此,姚國慶(2005)認為所謂的傳導機制和傳染機制都是指一種傳遞機制,只不過它們分析的范圍不同。傳導機制通常假設傳遞是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系下進行的,指一國內部金融危機如何擴散。而傳染機制則是指一國金融危機發(fā)生后通過什么樣的途徑擴散到有關的國家,從而形成國際性金融危機。

3.概念界定比較。在金融危機傳播、傳染、傳遞、傳導與擴散這五個概念中,界定模糊的是擴散和傳播,這兩個概念在正式與非正式用語中都頻繁出現,用這兩個詞語研究金融危機沒有針對性。而傳導是這五個詞語中,最強調方向性的概念。在金融危機的渠道研究、機制研究等較為常用。相對于傳導而言,對于傳染的界定存在很大差異,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兩個國家位于同一個的地理區(qū)域,市場結構和歷史有許多相似性,相同的跨國市場聯(lián)系始終存在,沖擊的傳遞不應看作是傳染;另一些經濟學家卻認為,只要一個國家的沖擊傳播到另一個國家,即使跨國市場聯(lián)系沒有重大變化,這種傳播也構成了傳染。綜上所述,這五個概念的界定清晰程度不一,需要具體考慮概念研究的對象。

金融危機傳導及其相關概念的分類

在對金融危機的過程的研究中,國內學者使用最多的概念是傳導和傳染。下面把金融危機傳導按照常見的劃分方法歸納如下:第一,按接觸程度劃分為接觸性金融危機傳導(傳染)和金融危機傳導(傳染)。第二,按國界劃分國內金融危機傳導(傳染)和國際金融危機傳導(傳染)。第三,按是否封閉經濟體系劃分為金融危機傳導(傳染)和金融危機傳導(傳染)。第四,按金融危機媒介類型劃分為貨幣危機傳導、債務危機傳導、信貸危機傳導等。

金融危機傳導及其相關概念的綜合解釋

整個金融危機從開始到結束劃分為形成、爆發(fā)、傳染、擴散、蔓延、平息六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金融危機的傳染的含義更加明確,破壞性的后果更加鮮明。因為金融危機具有極大的經濟破壞力,是金融泡沫破滅引起的金融海嘯。只要牽連在內的經濟體,金融危機都會對它產生負面的影響。這樣的劃分反映出投資者對于金融危機的集體恐慌,這種恐慌不是個別企業(yè)或個別行業(yè),而是整個國家和多個國家。因此,對于金融危機傳染的研究多數為金融危機的效用研究,也就是溢出效應、季風效應和凈傳染效應的研究。如果說傳染側重強調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那么傳導側重強調金融危機渠道的方向性,使得金融危機研究的途徑具體化。人們可以分析金融危機傳導的渠道,分階段描述整個金融危機的過程,也就是傳導是貫穿于整個過程中。在這個危機過程中,擴散刻畫的是傳染的進一步延續(xù),因為這個詞語是中性的概念。金融危機爆發(fā)到結束都可以使用擴散。在這個綜合解釋中,放棄了傳遞和傳播,主要原因在于這兩詞語難以刻畫具體的金融危機過程。

參考文獻:

1.姚國慶.經濟虛擬化下的金融危機[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第9篇: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 金融危機 金融監(jiān)管

2007年美國次債危機爆發(fā)以來,全球經濟不斷惡化,次債危機演變?yōu)槿蚪鹑谖C。進入2008年以來,雷曼公司破產,百年老店美林被托管,各種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各大公司紛紛調整企業(yè)戰(zhàn)略,整合裁員不斷。據悉為應對金融危機,企業(yè)紛紛裁員,花旗、高盛將裁員1.2萬人,同樣汽車巨頭通用將裁員5100人。世界各大央行聯(lián)合行動救市,不斷降息,不斷向銀行注資。面對當前的金融危機,1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再次被提起,兩者是否有何異同,本文對這兩次金融危機爆發(fā)的原因做對比分析。

一、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分析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最早出現在泰國,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投機的惡意攻擊“泰銖”引發(fā)“泰銖”大幅度貶值,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最后蔓延至整個東南亞。這其實只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外在原因,諸多內在的因素早已為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埋下了伏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過快的放松管制和資本自由化

過快的資木自由化在金融休系改革、治理結構等各種配套措施尚不完善時,東盟四國在國際金融市場面臨著特定的風險。雖然資本自由化使本國機構可以到國際資本市場借款,增加了資金的來源,但如果缺乏有效監(jiān)管,資本自由化可能會導致過度的對外借款和由此而造成的短期外債過度增加。這時若出現市場動蕩,就可能出現大量資木外逃,使國內產生支付危機,進而引發(fā)金融危機。

2.銀行體系不完善,金融監(jiān)管缺失

與外國非制造短期資本進入對應,東盟國家對本國金融也也采取放手發(fā)展的方式,允許金融機構數目急劇擴張,取消企業(yè)的貸款限額,銀行體系監(jiān)管不嚴,大量的銀行貸款被投入到房地產項目上,加之部分國家政治上的腐敗,大量銀行貸款被浪費而且很多問題又不能及時解決,危機危機的發(fā)生埋下了隱患。另一方面,各國的金融監(jiān)管又十分脆弱。據統(tǒng)計,在1987年~1997年的10年中,銀行的貸款在逐年增加,而貸款損失準備金卻在逐年減少。

3.匯率制度僵化,不能適應金融業(yè)的發(fā)展

上世紀80年代東盟四國經濟起飛以后,其匯率制度一直采取的是與美元或者是以美元為主的一攬子貨幣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度。1995年以后,美元的匯率上升,由于東盟的匯率制度沒有隨之調整,造成本幣實際高估,出口增速降低,進口增加,貿易盈余減少。由于這些國家不能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采用靈活的匯率政策,而采取行政手段將本國匯率維持在扭曲的水平上(高估),必將對其經濟活動產生不正確的信號,導致巨大的“機會成本”,并帶來更大的經濟金融不穩(wěn)定性,金融市場劇烈動蕩也就在所難免。

二、美國金融危機的原因分析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爆發(fā)乃至形成一種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并非偶然,造成危機爆發(fā)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導火索,也有基礎性因素,可以說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從宏觀經濟層面看,國際和國內的流動性過剩為此次危機埋下了隱患

在過去5年里,世界各國央行的低利率政策造成了世界性的流動性過剩,較低的資金成本壓低了美國國內住宅的抵押貸款利率,降低了貸款購房的成本,經濟的繁榮使得美國居民收入大幅度上升,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對住宅的強勁需求,從而抬高了房地產價格;同時,房價的上漲也使得房主得以抵押房產再融資的形式,將房產的升值套現以超前消費,從而支撐了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另外,國際投機資金在房地產市場中的炒作,將住宅市場價格迅速抬高到實際需求決定的均衡價格之上。

2.次級抵押貸款產品設計上存在固有的缺陷

次級抵押貸款產品是建立在房價不斷上漲及低利率假設的基礎上的,在房市火爆的時候,銀行可以借此獲得高額的利潤而不必擔心風險;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戶們的負擔必然逐步加重,當這種負擔到了極限的時候,大量違約客戶出現,不再支付貸款造成壞賬,此時,危機必然發(fā)生。另一方面,由于貸款發(fā)放機構對房地產形勢的判斷過于樂觀,為了追求短期收益,失守了風險防范的基本原則,將大部分資金都以該種形式發(fā)放了出去。

3.管理機制上存在的缺陷大大加大了危機爆發(fā)的可能性

政府把對次級貸債券這種金融衍生品的評估和監(jiān)督責任完全拋給私人債券評級機構, 給這些私人機構留下太多操作空間, 結果這些機構采用的評級標準并不十分真實、準確、可靠。在錯誤信息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信貸決策必然是錯誤的決策。

次級債信息不透明。當次級抵押貸款被打包成債券銷售給投資者時, 債券投資者無法確切了解次級貸款申請人的真實支付能力。不透明時往往就會隱藏危機, 這種債務風險不斷積累, 為危機的發(fā)生埋下隱患。

三、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金融危機,這兩次危機分別發(fā)生在金融體系不太完善的亞洲新興國家、發(fā)展中國家和金融市場比較健全的美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產生的原因來看,兩者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相似之處。兩者的差別是危機的導火索不同,產生的基本條件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兩者也有相似之處,那就是政府對金融機構的監(jiān)管不力,放松了對資本流動的監(jiān)管,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不完善。所以我們可以說,不管金融市場多么發(fā)達,金融體系多么完善,放松對金融市場的監(jiān)管,都可能會對金融安全留下隱患。

參考文獻:

[1]張保衛(wèi):亞洲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及我國應吸取的教訓.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版),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