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

第1篇: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摸索前行,苦中有樂

時間過得真快,本學期受疫情影響,整個學期是網(wǎng)上學習。我們一語組身處異地,面對網(wǎng)絡教學的巨大挑戰(zhàn),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挑戰(zhàn)自我,在不斷的摸索中前行。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認識。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開展線上教學,對于年過40的我來說、對于身處異地的小老師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我們彷徨、我們緊張!慶幸的是,學校領導及時給出了指導:第一時間召開了“墨水湖小學線上教學教學籌備會”,緊接著明確任務,召開“墨水湖小學線上教學工作安排”會、“墨水湖線上教學平臺測試”會、“墨水湖小學線上錄課指導”會、“墨水湖小學手機錄課指導”等等,讓我們在茫然無助的時候找到了可操作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自己即將面臨的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時也試圖去規(guī)劃自己班級的線上教學,努力提升線上教學效果。

二、潛心鉆研教材教法,教研活動扎實有效。

線上教研,跟線下教學相比,有許多的局限性,但在我們組,我們卻能做到集中教研和分散教研相結合:

1、每周一是我們一年級的校級教研和區(qū)級教研活動,是我們的集中教研時間。在這時,大家會進行思想的碰撞,業(yè)務能力不斷提升。就說校級教研吧!首先,明確任務、分工明確。教研組長提前上傳集備的教學設計,分成不同的板塊,將人員分成不同的組,從不同的方面進行研討。其次,正式教研的時候,由主備人分塊說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意圖。接著,就由大家討論交流:重點、教法、效果,哪些地方很精彩,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更重要的是怎么改?要有具體的方法。最后,教研組長梳理問題及解決方法,主備人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修改。此后,主備人需將修改后的教學設計上傳教研組長審核,這時基本上是點對點的指導,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直到滿意為止才開始制作課件。而對于課件、后期的微課制作,都是馬虎不得的,老師們都是經(jīng)過多次打磨。說起區(qū)級教研,老師們都是精心準備。每次都會有中心發(fā)言人,大家除了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給中心發(fā)言人外,還積極參加線上互動。及時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和區(qū)內老師溝通、發(fā)現(xiàn)區(qū)內老師好的做法給予肯定,并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

2、雖然隔空,我們一年級的傳統(tǒng)做法----隨時隨地教研,仍然一直延續(xù)。聽完了一節(jié)課,精彩的地方,大家會在群里不由自主的分享;對有的地方存在質疑的時候,也會無所顧忌地在群里交流;更可貴的是,哪怕在答疑時,遇到疑難,大家也會隨時請教、能者解答。在這里我們只有不恥下問,沒有不懂裝懂。

三、虛心好學,不斷提升。

在這種氛圍中,老師們在不斷的成長:在第八周教研活動中,郭蕾執(zhí)教的《古對今》第二課時作為集體備課主題,在組內進行研討。老師們提前利用周末時間,查看教案、搜集資料,為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教研會上,黃校長指出她的教案平均用力,重點不突出,周老師建議她每個小節(jié)各有側重點,突出重點,總結性的語言要精準。老師們也紛紛提出想法建議。經(jīng)過會上集體研討和會下她自我琢磨,最終修改完善,定稿。通過此次線上教研活動,她說:“我不僅完善了此次課程,更收獲了老師們在教學上的寶貴建議,學習了老師們對待教學那一絲不茍的精神態(tài)度?!倍¢蠋熣f:“作為年輕老師,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都能讓我受益匪淺,在學習中進步,在研討中成長!”剛開始答疑時間都是等著學生來問問題,后來教研時周老師,陳老師分享答疑好方法,丁老師就知道了學生不提問那就自己來提問,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鞏固今天所學,老師也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應用之后,她深刻地感受平時不活躍的班級群一下就活躍起來了,每天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距離也拉進了不少。再比如答疑時,從老師問題到學生回答,這段時間會刷屏,老師們聽完一一評價,很費時。周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方法,聽完學生答案后,將群內禁言,統(tǒng)一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這樣學生也能聽的明白,不會被刷屏了。分享之后,許多老師拿去應用發(fā)現(xiàn)果然效率提高了,而且學生都很明白哪里錯了需要改正。

四、群策群力,搞好線上教學研究。

本學期,圍繞教研重點,配合學校工作的安排,組織好班級學生有序開展線上學習,這是個巨大的工程,一點都不夸張。如何有效開展早讀、如何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下午的答疑活動中來、如何布置班級的家庭作業(yè)、如何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如何指導學生寫好字,一連串的問題都要深入思考,尋求到最好的辦法。我們年組的老師在黃校長的帶領下,善于學習也善于分享,在大家的共同探索下,我們似乎找到了一些好辦法:

有效開展早讀:定時給出早讀內容、10分鐘練習朗讀、每人30秒之內的語音分享、及時在v校反饋加分

有效答疑活動:方式要多樣:語音+小練習

語音:鞏固上午所學知識點、抽聽語音及時評價

小練習:針對上午所學知識點,完成小練習,拍照提交,批改后v校反饋

班級作業(yè)布置:寫字+題型練習

寫字:發(fā)送寫字視頻指導

題型小練習:答題卡

第2篇: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如何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并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一、提高認識——明確寫字目的

“課標”指出:“按照規(guī)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tài)度、審美趣味養(yǎng)成的過程。”《弟子規(guī)》言:“墨磨篇,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古人云“見字如見人”,可見古人對寫字是十分看重的。解讀《弟子規(guī)》的錢文忠先生說:“不是說字要寫得多好,要寫到書法家的水平,而是要一絲不茍,端端正正。我們不僅是要培養(yǎng)孩子寫好字,而是要培養(yǎng)他端正、恭敬的人生態(tài)度。古人的寫字方法歸根到底是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寫字本身就是一個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因此,寫字的過程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掌握寫字技能的過程,寫字在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過程中具有基礎性作用。

漢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漢字本身負載、蘊含著豐富的信息,有時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有時一個漢字又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漢字音、形、義一體,美學原理、哲學原理盡在其中。當一個筆畫在同一個字或同一個部件中連續(xù)出現(xiàn),書寫時一定是長短不一、錯落有致的,如“美”、“么”、“行”、“地”等;當“口”中無筆畫時,第二筆是橫折,當“口”中有筆畫時,“口”的第二筆就變成了橫折鉤,如:“回”、“自”、“白”、“日”等;當框中只有橫時,書寫時橫貼左不貼右,如:“白”、“自”、“月”、“日”等,當框中除了橫還有其它筆畫時,書寫時橫既不貼左也不貼右,如,“用”、“果”、“里”等。這些體現(xiàn)的都是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漢字中還有變化原則,盡顯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謙和、禮讓,如做偏旁時捺變點,如,“從”、“知”;做偏旁時不出頭等。

寫字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yǎng)審美能力。因此,寫字的過程不能簡單地當做掌握字形的過程,同時也是體會和認識民族文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增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二、注重指導——提高書寫質量

寫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課標”中的“教學建議”要求“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提高書寫質量”。

其實,字寫得不漂亮主要是兩方面出了問題:基本筆畫的問題和間架結構的問題(筆畫與筆畫之間、部件與部件之間關系的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基本筆畫要專門練習,至于間架結構,最基本做法是——利用田字格指導寫字,不漠視田字格的存在。

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我們經(jīng)??吹剑汉诎迳袭嬛镒指?,教師卻無視田字格的存在,在田字格里指導學生寫字就像在黑板上任意一個地方寫字一樣,田字格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其實,橫中線、豎中線在寫字指導時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哪個筆畫在什么位置上起筆,在什么位置上落筆,都不能隨意。左右結構的字容易寫分家,我就告訴學生離豎中線近一些,“門”字框的字和“國”字框的字寫瘦了,我就告訴學生左右兩豎離豎中線遠一些,兩個豎筆都要寫在左半格和右半格的中間……哪一筆壓在橫(豎)中線上,哪一筆沿著橫(豎)中線寫下來(即,筆畫寫完后橫(豎)中線是露在外面的),哪一筆基本寫在橫(豎)中線上(即,筆畫要寫得斜一點),哪一筆寫在橫中線上或下,豎中線左或右,教師在范寫時(尤其是指導初入學的孩子寫字)都要明明白白地交代清楚。

一位教師教學《媽媽睡了》一課,指導學生書寫“彎”時是這樣講的:“點”寫在豎中線上,這個字就不會偏;左一“點”、右一“點”寫對稱,這個字就穩(wěn);“橫折”的“橫”筆寫在橫中線上,這個字的結構就合理,整個字寫出來就勻稱。

每個漢字都有主筆(即,關鍵筆畫),教師在指導書寫時尤其要強調關鍵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家”字的“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處”字的“捺”要從撇與橫中線的交點處起筆,“毛”字“豎彎鉤”的“豎”筆要沿著豎中線寫下來……把握好關鍵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也就保證了整個字的美觀。

“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習。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這是2011年版“課標”提出的新要求。教師注重指導,并幫助學生樹立“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我想提高書寫質量指日可待。

三、降低要求——增強寫字信心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2011版)一、二學段要求會寫的字累計減少了400個,寫字量調整很大,“教學建議”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認少寫’,要求學生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寫字的評價,要考察學生對要求“會寫”的字的掌握情況”。

第3篇: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關鍵詞:慕課教學;會計學;教學形式

在發(fā)展迅速的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保障了數(shù)據(jù)的迅速傳播和發(fā)展。如今,應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便利,大數(shù)據(jù)的傳播和運用都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信息化技術的傳導在不停的被公示,明了化。以網(wǎng)絡作為基礎的慕課(MOOC)驟然屹立,網(wǎng)絡信息技術和傳播作為交流用具,面向社會,在不收取費用的前提下為他們供應有關課程的資源材料,這些行為是對以往的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打擊。慕課教學形式的產(chǎn)生是源于國外,近些年國內也相繼進行了相關的一些研究。怎樣從國外現(xiàn)有的成果中學習到先進的操作經(jīng)驗和使用流程是及其重要的,在不斷學習的同時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行為模式是研究的重點所在。

1慕課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和行使

1)慕課教學模式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慕課教學模式最早始于2007年,經(jīng)過5年不斷的努力和改進,在2012年實現(xiàn)慕課平臺的使用和試用,并應用到各類的學習科目。我國于2013年加盟慕課的在線教育平臺,我國第一次實現(xiàn)的“在線學堂”是由清華大學正式推出的。其他高校也緊跟時代進步的步伐,不斷相繼地推出屬于本校的慕課課程。不難得出,慕課教學理念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基礎,以網(wǎng)絡技術作為傳播途徑,慕課教學得到了很大很廣的傳播和應用。在不斷改善和修復的過程中,慕課教學系統(tǒng)通過增加點擊訪問量和線上監(jiān)控等手段來提高廣大學生線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慕課學習模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學生主動的學習,積極配合線上的相關工作,另一方面是學生參與線上網(wǎng)絡的課程學習,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進行交流學習,最后一方面是結合線上線上的學習方式,不僅參與在線的學習也參加線下的實際課程中。2)MOOC教學模式的首要特點。a.隨意選擇所需的課程資料。MOOC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傳播的,讓更多層次的學習人員可以隨意的進行選擇自己需要的課程,完全體現(xiàn)出學習模式的公正公開原則,讓學習人員的學習不再受時間、空間上的局限性,只要擁有暢通的網(wǎng)絡和良好的接受設備,就可以完成學習人員的學習。b.公正公開式的學習模式。MOOC的教學資源是開放式的,對每一位學習人員都提供自覺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綠色通道”。學習人員依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身需求,選擇自己需要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用具和課程內容。MOOC的教育考核內容和方式信息是公開且透明的,學習人員可通過在線提問、上交作業(yè)、與老師交流知識等辦法取得考核通過的資格。c.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轉變。MOOC模式下的老師和學生不再像課堂上一樣,學生經(jīng)過課前的學習和掌握,在課堂上與來世進行充分的交流。課下,學習人員選擇自學方式來提高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課上,與老師徑直地進行溝通,解決自學中產(chǎn)生的疑問和困惑。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提高學習人員的學習興趣,加大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還加強教師的準備課程工作,把重點放在學習人員的不解之處。d.一直優(yōu)化的教學資源。在MOOC模式中,通過學習人員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和意見進行收集整理,督促老師在制作教學視頻和課件的過程中加強優(yōu)化,不斷改進。通過任課老師精心的準備,每一個教學視頻和課件都是老師教學精華所在,線上的學習人員可以經(jīng)過多次的觀看和學習,吸取更多的知識。e.逐步提升學習人員的學習效率。MOOC模式是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過渡的體現(xiàn),是節(jié)約時間、金錢、高效學習的學習教學模式。

2MOOC應用在會計學教學的啟迪

1)設計內容言簡意賅,學習氛圍輕松。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會計學作為高等財經(jīng)院校的基礎課程,一般情況下的學時在63個學時左右,其涵括內容廣泛,重點和難點也錯綜復雜,MOOC可為學習人員補充易錯難懂的地方,經(jīng)過不斷的學習和反復的推敲,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疑惑。2)解釋專業(yè)術語更加便利,言簡意賅。每個慕課課程都講解了不同的知識點,讓學習人員有目的、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和掌握。通過對專業(yè)術語中的重點內容的解釋和變通,讓學習人員更加容易理解和學習。3)按時準確地進行有效的學習交流,師生關系和睦。通過提前的學習和理解,大體上掌握了知識的整體含義,從根本上變化了以往會計學的學習理念,由單一的傳授課程、接受課程變成自主學習和及時交流,讓師生關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搭建穩(wěn)定的網(wǎng)絡體系,讓優(yōu)異的資源資料得到共享。通過慕課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入和推廣,匯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有關會計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取長補短,不斷學習,完成自身素質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3慕課的教學形式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的不同,兩者之間的迥異對比和優(yōu)勢

慕課的教學模式是在傳統(tǒng)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轉移核心教學,提高學習人員的興趣,將傳授課程和內容的方式更加自由化,讓學習不再是板板正正的課堂接受模式,而是自我學習和課上交流的多變模式,很大程度上不僅提高時間效率還加強知識的牢固性。

4在模式的選擇上,會計學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

1)慕課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為結合,互助互利。應用先進的慕課教學模式,將慕課和傳統(tǒng)相結合的方式實踐在會計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在提高學習人員的積極性的同時增強課堂交流的實質性,使學習更加進步。2)加強教師學習技能的提高。慕課教學模式也需要教師的不斷學習和完善,培訓教師技能的同時也相應出臺一些制度來獎勵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5結語在會計學學習的課程中加設慕課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能夠加強教師的成果研究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在不斷學習國外的先進教學成果的同時,不斷結合本身的實際情況,學其所長,棄之糟粕,不斷建設屬于本學科的慕課平臺。

參考文獻:

[1]王玉娟.慕課與高職財稅專業(yè)建設[J].財會月刊,2015(3):118-119.

[2]彭鳳麟.高校會計教學MOOC模式及其發(fā)展建議[J].財會月刊,2014(7):117-119.

[3]毛華揚,楊潔.MOOC模式下會計教育淺探[J].財會通訊,2014(28):120-121.

[4]裘益政.會計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管理型財會人才”為目標向導[J].財會通訊,2008(7):21-22.

第4篇: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SPOC; 高校;混合教學

[基金項目]“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大學生主動求知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SPOC教學 方發(fā)為例[2016B28]、[2016LYJG007];基于就業(yè)導向的風景園林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2016B26];廣西高校風景園林專業(yè)植物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2015JGA234];廣西高等學校強基計劃,示范網(wǎng)絡課程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

(以上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從教育部所制定的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規(guī)劃中,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等,我們不難看出,信息技術與教育相互融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如何讓傳統(tǒng)教學和線上信息優(yōu)勢結合,是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也是對于目前教育事業(yè)來說一個亟待推行和解決的問題。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混合式教學是最適合于信息化這一背景下的教學方式,混合式教學可以理解為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合,在本文中混合教學模式,是特指在信息化社會的背景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

1 相關概念辨析

教育信息化沖擊下,各個高校、教育部門都不斷的進行嘗試,新型教學模式不斷涌現(xiàn),新的概念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其中讓人談論的最多的,也最為認可的主要有慕課(MOOCS)、SPOC、翻轉課堂、混合教學等,我們對這些名詞定義并不陌生,但τ謁們在教學中的關聯(lián)性卻較少推敲。

慕課指的是大規(guī)模的、開放的、線上教學,特點是不分地域、時間、人群,缺點是授課的標準、難度及目標難以統(tǒng)一,因此往往參加學習的人多,堅持學習的人少。SPOC的也常常被稱為“后慕課時代”,國內常稱為“私播課”,是相對慕課而言小規(guī)模、私有、在線課程,它是基于慕課所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教學嘗試。SPOC的教學方式,首先對目標和選學做出比較一致的要求,針對性地選擇線上慕課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提升和調整,進而在線下近一步的討論、提問、辯論和答疑。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SPOC教學是針對于小眾群體,利用豐富慕課網(wǎng)絡資源,因材施教,并且在課堂上運用翻轉式學習的方式。因而翻轉課堂是在SPOC(MOOCS)等新的教學形式下衍生了新的教學方法,SPOC(MOOCS)為翻轉課堂提供更多可行性的資源?;旌蠈W習是學習方式,慕課、SPOC、 翻轉教學均是它不同的實踐形式。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即可利用傳統(tǒng)課堂的優(yōu)勢和特點,同時又吸取在線學習的靈活性與豐富性來實現(xiàn)教育目的及改善教學,因此SPOC是一種慕課在高校中可行的方式,適合于信息化時代高校教學的需要。

2 SPOC混合教學設計

按照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分類法,在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可以分為六個層次,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在傳統(tǒng)的課程中一般所達到的是知識、理解、應用的層面,通過SPOC的混合式教學,可以在傳統(tǒng)的課程基礎上上升到分析及綜合能力的運用,使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得到延伸,在教師價值得到近一步的體現(xiàn)和提升。

目前采用SPOC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主要是:由教師團隊建立完整的線上MOOC課程,作為學生線下自主學習的資源,教師通過線上平臺跟蹤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組織學生于傳統(tǒng)課堂中進行重難點強調、問題答疑,總結等,通過互動的方式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課程內容,最后再適當布置相關學習任務進行鞏固,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SPOC混合教學的實踐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教學環(huán)境設計

對于SPOC混合教學模式的推行,需要具備有基本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首先學生、教師必須配備電腦、手機以及便攜式實驗設備;其次,需要具備有無線網(wǎng)絡環(huán)境及交互式教學平臺;另外,教室的設置也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室,以清華慕課課程開展的教室為例,慕課教室內課桌以組來進行劃分,多采用圓桌的形式,旨在提供一個輕松平等的討論環(huán)境,同時教室內還需要配備足夠的電源及多塊黑板。教室人數(shù)規(guī)模一般控制在30~60人左右,以便于開展有效融合的交互式討論。

2.2教學課前準備

課前主要是根據(jù)上課時間以每周為單位,學習視頻及資料,明確考評及預習要求,學生需要自主學習視頻及發(fā)放的資料,并完成課前專題討論及課前習題練習。SPOC混合教學中和以往傳統(tǒng)學習提前預習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學習所采用的MOOC資源,一般是以短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便于學生更加直觀的學習,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基礎決定學習的方式及觀看視頻的次數(shù)。利用課前學習的方式可以縮小其知識基礎差距,從而使整體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也是進行課堂交互性學習,課堂討論、課堂辯論、總結等行為發(fā)生的基礎。

2.3 學生學習過程評價

SPOC混合教學與傳統(tǒng)課程想比較最大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通過學生線上學習活動,可以由平臺記錄的學生的課前學習行為,通過選課學生管理,我們可以查看學生進入課程、播客視頻、討論區(qū)發(fā)表話題、討論、閱讀、練習、在線測試等時間及次數(shù)的記錄,

通過課前練習的記錄,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中便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性的設計課堂內容,通過混合式的教學來達到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式,也非常符合學界所推崇的基于成效的教育: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通過目標、措施、評價的閉環(huán),以實現(xiàn)持續(xù)改進。

2.4 教學課堂

基于SPOC混合教學模式,有效的教學課堂必須具備幾個條件:(1)學生必須發(fā)生課前學習行為(2)設定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答問題(3)追蹤學生的學習情況,歸納總結,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課程的節(jié)奏,改編課程材料,近一步提供學習材料,引起更深層次的討論。

在課堂中老師需要解答學生課前預習的問題,及講解本周章節(jié)內容的關鍵,梳理重、難點。組織學生通過討論、總結、匯報等環(huán)節(jié)深化學習,彌補課前學習的不足,教師近一步總結,并布置下次課程預習要求。課后仍然進行鞏固復習,完成習題。

在上述的SPOC混合教學設計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通過線上及線下教學的結合,能夠賦予學生更加充分、完整、深入的學習體驗,并且能夠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引導學生高效地完成課程內容。

3 SPOC混合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開始對混合課程建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也有部分的教師也開始在教學中實踐,但從目前來看SPOC混合教學實踐的推行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3.1學生學習具有差異,兩級分化

在SPOC混合教學環(huán)境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比較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者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協(xié)作的方式完成線下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往往主動學習、積極思考、自制力較強的學生更能夠適應這種教學方式,這部分的學生通過在線上學習,主動進行問題的探究,課堂上往往積極發(fā)言,善于交流,因而學習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并且推動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素養(yǎng)、協(xié)作、語言表達及自制力等綜合能力發(fā)展。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習慣于被動式學習,在新的教學模式中顯現(xiàn)出時間安排不合理,無法完成課前學習要求,課堂中回避交流,學習效率呈下降趨勢。

應對策略:

如何減少學生學習的差異性,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進行嘗試,(1)設置SPOC實驗班與平行班,通過雙向選擇,保證混合教學達到最優(yōu)效果(2)建立課前學習效果評價機制,可由教師分析統(tǒng)計不同學生的學習次數(shù)、學習時間。通過課前測驗,計入考核。(3)課前布置課前思考題,準備課堂討論發(fā)言,采用鼓勵機制,建立學習小組,成績按小組計分,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3)對于基礎及自制力較弱的學生,課前建議通過集中觀看視頻,集中討論的方式,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與質量,保障教學順利展開。

3.2 高校教師缺乏對混合課程深入了解

多數(shù)高校教師對SPOC混合教學方式的內涵缺乏深入理解,高校的混合課程建設也大多停留在較低層次的一些網(wǎng)絡輔助教學和網(wǎng)絡輔助教學管理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教學方式不是簡單的采用線上資源、課堂資源及線上測三者合一,而是根據(jù)教學內容和進度安排線上教學和課堂教學,針對課程,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的學習體驗發(fā)生根本的變化。另外,SPOC混合課程需要在課前準備大量的工作,在實際教學中并不是所有課程都含有現(xiàn)成的慕課資源,因而在課程中,開展混合教學需要錄制大量的微視頻,完善其資料,并且要不斷地跟蹤學生的學習,在線上形成交互,這樣占用了教師的大量時間,尤其,首次嘗試混合教學需要花費原課程近3倍以上的時間與精力,而從目前多數(shù)高校推廣來看,在高強度的教學下,并未給予教師合理的薪酬支持,這也是SPOC混合課程實踐讓諸多教師望而卻步的原因。

應對策略:

如何讓高校教師正確面對SPOC混合教學?(1)大力推廣SPOC的教學方式,組織全體教師進行相關學習,讓教師們意識到混合教學的發(fā)展價值。教學需要破除墨守成規(guī),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現(xiàn)代化需求的優(yōu)秀人才。(2)組織觀摩成功SPOC混合教學教學案例,讓教師們能夠更加直觀、深入地了解這種新的教學方式。(3)采用鼓勵機制,針對高強度的教學,建議給予教師適當?shù)墓膭詈椭С?,如清華大學,首次對于首次開展混合教學的老師都給予原課時3倍以上的獎勵,并且在經(jīng)費上給予大力支持,因而在目前所有的高校中清華大學混合教學開展與實踐一直遙遙領先。(4)團隊教學。在SPOC混合教學中,對于教學資源的數(shù)量及質量要求較高,如果要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往往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通常要采用團隊合作的方式,增加教學助理,才能把課程設計推到最優(yōu)效果。

3.3 教學環(huán)境支持力度不夠

當前,國內許多高校缺乏良好的混合式教學硬件及網(wǎng)絡支持。學校缺乏無線網(wǎng)絡覆蓋,教室沒有免費Wifi,采用混合式教學,給學生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壓力。其次,高校教學網(wǎng)絡平臺開發(fā)設計不夠完善,教學模塊單一,互動性不足,學生學習評價分析缺乏,因而對于教學實施的效果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另外,多數(shù)高校開展SPOC混合教學,均采用傳統(tǒng)教室,這對人數(shù)控制、小組討論的環(huán)境氛圍的營造有所欠缺,同時也缺乏足夠的電源等輔件支持。

應對策略: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可以給予以下的支持。(1)學校要盡可能地提供無憂的信息環(huán)境,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中配備足夠的電腦提供給學生學習,提供wifi覆蓋,提供一個“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空間。(2)完善教學網(wǎng)絡平臺。模塊智能化,增加優(yōu)質資源的鏈接,重視平臺中教學的效果追蹤和評價,這樣既能夠提供給教師一個更加便利的線上教學環(huán)境,同時也能夠根據(jù)分析因材施教。(3)高??梢栽O置一定數(shù)量的SPOC混合教學的專用教室及錄制微視頻的錄播室,給予教師開展混合教學最大技術及環(huán)境的支持。

4 結語

當前,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對新一代學生接受知識的方式及教育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學習優(yōu)勢和線上學習的優(yōu)勢相互結合是高校教學模式發(fā)展改革的必然之路,SPOC混合教學將技術融入教學的實踐,著眼于有效學習,利用SPOC混合教學方法可以提升教學質量,拓寬學生的學習時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實現(xiàn)課程教學的特色化和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 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清華大學教育研究[J],2014

[2]徐葳,賈永政,[美]阿曼多???怂?,[美]戴維?帕特森.從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清華大學MOOC實踐的學術對話 [J].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130(4):13-22.).

[3]祝智庭,劉名卓.“后 MOOC”時 期 的 在 線 學 習 新 樣 式[J].開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第5篇: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關鍵詞:線上教學;高職院校;混合式教學;疫情防控

2020年春,肺炎疫情在全國范圍內暴發(fā),為遏制疫情的蔓延傳播、降低疫情對教育教學的影響,教育部明確提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線上教學成為防疫的應急之策,線上教學活動在全國高校廣泛開展。筆者以吉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該校)為例,就如何組織開展線上教學進行了相關研究。

1線上教學組織與實施

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線上教學都是一種相對新鮮的教學模式。為使該校的線上教學工作落實、落地,主要從學院和教師兩個層面抓實、抓細。

1.1學院層面:全面統(tǒng)籌推進,做好組織者和推動者

1)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統(tǒng)籌指導線上教學工作。成立由校長為組長、主管教學副院長為副組長、職能部門及教學院(部)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工作組,提出“一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一主導(以教師為主導)、六跟進(教學資源建設、教學組織管理、教師能力提升、質量督導、學生管理、心理疏導同步跟進)”的線上教學工作要求,制定出臺《關于開展線上教學準備的通知》《關于做好線上教學及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教學管理文件,明確學校、教學院(部)、教師和學生四個層面的工作要求,全面確保疫情防控時期高職教學工作能夠正常、有序開展[1]。2)組織師生線上培訓,了解熟悉線上教學平臺。該校主動聯(lián)系超星、智慧職教、藍墨等企業(yè),為學院線上教學提供平臺支持、技術服務與培訓,建立了吉工職院超星線上教學群、吉工職院智慧職教線上教學群、吉工職院藍墨云線上教學群,面向全體授課教師開展了“一平三端線上解決方案”“超星學習通‘六步’網(wǎng)絡教學法”“智慧職教‘職教云’幫助中心”等應用培訓,形成《教師線上教學操作指南》《學生線上教學學習指南》等指導性文件,幫助教師和學生迅速掌握線上教與學的方法和要領,提高教學實效,為課程平臺建設和線上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3)開展學情教情調研,科學制定線上教學方案。一是教務處下發(fā)了《關于排查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學生的通知》,各教學院輔導員、班主任、授課教師積極與學生聯(lián)系,認真排查不具備線上教學條件的學生,針對偏遠地區(qū)無網(wǎng)絡條件的學生、家庭所在地網(wǎng)絡信號差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措施,保障完成學業(yè);二是各教學院充分考慮不同生源在成長背景、從業(yè)經(jīng)歷、學習基礎、年齡階段、認知特點、發(fā)展愿景等方面的差異性,通過微信群、QQ群、問卷調查、電話訪談等形式,對擴招學生的學業(yè)水平、技術技能基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習目的和心理預期等深入調研,開展有關測評,形成學情分析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策略。4)制定教學應急預案,保證線上教學正常運行。超星、智慧職教等教學平臺用戶較多,疫情期間線上教學難免出現(xiàn)卡頓、擁堵、延遲等現(xiàn)象。為保障線上教學的正常運行,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一是教務處會同學院信息中心盡最大努力與相關企業(yè)溝通保障網(wǎng)絡暢通,聯(lián)系相關企業(yè)為學院搭建釘釘平臺;二是授課教師采用釘釘平臺、騰訊會議、微信、QQ等輔助平臺配合線上教學;三是教師根據(jù)出現(xiàn)的突況和平臺限流合理調整授課時間,錯峰上課;四是輔導員、班主任積極與學生溝通,一方面督促學生按時參加線上學習,另一方對網(wǎng)絡出現(xiàn)的卡頓、擁堵、排隊等現(xiàn)象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學生均能夠給予理解和包容。5)堅持督導管理并行,確保線上教學質量不降。為確保線上教學有序推進、標準不降,實行學院、教務處、教學院(部)三級管理,建立學院疫情防控督導組、學院教學質量督導組、教學院(部)教學質量督導組三級督導機構,做到早準備、早落實,注重抓過程、抓質量。校督導組、教學院(部)督導組調整督導模式和評價標準,采用進入在線課堂聽課、查閱平臺教學資源、“一對一”網(wǎng)絡交流等多種模式持續(xù)地跟蹤、檢查及指導線上教學活動[2]。在過程管理方面,進一步強化課程、專業(yè)和教學院(部)的主體責任,并實行教學院(部)—學校二級周通報制度,突出線上教學的時效性、過程性。

1.2教師層面:精心設計實施,做好引導者和實施者

1)組建課程教學團隊,開發(fā)線上教學資源。全體教師組建課程教學團隊,圍繞以學生為中心、以網(wǎng)絡為載體的教學思路,修訂課程教學標準要求,重新梳理教學內容,規(guī)劃課程線上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科學制定教學進度表。并通過學習、引用、整合、開發(fā)等方式不斷建設和完善更具專業(yè)特色、課程特色和時代特色的線上教學資源,有“教”材更有“學”材,除了教學課件、教學文檔、教學視頻(微課、錄播課)、章節(jié)測驗等學習類資源外,還建有課程教學標準、授課計劃、課程線上教學方案、學生線上學習指南等指導性資源。2)選擇優(yōu)質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授課教師根據(jù)課程教學內容和特點,選擇優(yōu)質的線上教學平臺(如超星“一平三端”、超星“學習通”等)及合適的線上教學方式(如MOOC、SPOC、“PPT+語音”、直播等),借助課程網(wǎng)站資源有序開展線上教學,有效運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引導學生進行自學、保持互動、答疑解惑。通過線上考勤、布置線上作業(yè)、在線測試等途徑加強線上互動,引導學生線下自學、完成作業(yè),師生共同線上討論答疑,做好在線測試等過程性考核,形成詳細的過程性教學、學習、考核記錄,保證教學質量標準不降低。3)重視線上教學反饋,強化線上教學過程。授課教師及時監(jiān)測教學活動數(shù)據(jù),監(jiān)測教學狀態(tài),對有問題的課程及時反饋調整,保證教學質量。教師要做到“五個一”。教師正式線上上課前1周在班級微信群授課通知,教師每周向學生至少布置1次以上作業(yè),教師每周至少進行1次以上課程互動,教師每周通過網(wǎng)頁端、手機端查看學生學習進度至少1次以上,教師每周進行線上輔導答疑1次。重視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心理變化和課堂反饋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學習反饋,既督促學生維持學習,又依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

2線上教學反思與改進

2.1教學目標達成度分析

春季學期線上教學共歷時18周,該校面向6979名學生開出了300余門線上課程,在超星學習通、智慧職教等在線學習主流教學平臺了課程資源42645個,其中文檔資源26580個,音視頻資源16065個,累計時長151591min,極大保障了春季學期各類課程的順利開展。課程PV量(瀏覽量)累計45307464次,章節(jié)學習量累計5652620次,較頻繁的教學活動有章節(jié)學習、課堂簽到、活動測驗等,其中簽到、搶答、問卷、活動測驗合計達189人次。在4月和7月分別向學生發(fā)出調研問卷,了解線上教學整體情況,7月調研結果顯示:49.93%的學生表示可以較好地跟上教學進度、全部掌握所學內容,43.94%的學生表示能夠大部分掌握所學內容,說明93.87%的學生認可線上教學效果。同時有86.17%的學生表示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職業(yè)觀。

2.2線上教學反思

1)網(wǎng)絡授課模式還不適應。由于準備時間倉促,加之網(wǎng)絡平臺本身存在的缺陷,個別教師一時難以適應線上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個別教師教學準備不充分,直播授課緊張、錄課質量不高、線上教學資源類型單一;二是部分教師對線上教學平臺的操作還不夠熟練,對一些常用功能還未掌握;三是部分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還有欠缺,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還不夠,“灌輸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印記較為明顯;四是教學手段還比較單一,仍然是以“教”為主,而不是以“學”為主,導致在互動方式上主要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而不是學生提問,教師解答。2)學生上課缺少有效監(jiān)督。在授課過程中,多數(shù)教師在講授時沒有開啟全員視頻,老師看不到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老師只能看到學生簽到,網(wǎng)上顯示在上課,但學生不在現(xiàn)場,無法保證到課率;二是教師看不到學生,很難做到與學生及時溝通(包括動作、表情等身體語言的傳達),無法根據(jù)學生的狀態(tài)及時做出調整;三是教學效果不能保證,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活動僅限于課堂,對于學生是否真知真懂真會并不掌握,學生的課后輔導還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3)學生個體差異較大。部分學生面臨時差和信號問題。一些學生條件受限,線上學習斷斷續(xù)續(xù),有部分農(nóng)村學生在戶外尋找信號上網(wǎng)課;個別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對于線上教學存在融入較慢、壓力較大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線上學習方法尚欠,加之網(wǎng)絡資源過于龐雜,許多學生對資源分類存在困難;一些學生認為線上學習知識消化較慢,容易遺忘,需進一步指引。

2.3線上教學改進措施

1)因課制宜,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動態(tài)優(yōu)化,創(chuàng)新思路,保證線上教學質量。一是因“課”制宜選好授課平臺。授課前老師結合課程特點和根據(jù)網(wǎng)絡平臺功能,選好用好網(wǎng)絡授課平臺。二是強化學生監(jiān)督機制。通過簽到、小測驗、隨機點名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階段性考試檢查學習效果。三是做好課后答疑工作。利用教學平臺、QQ群、微信群給學生答疑,提高教學質量。四是各教學院(部)積極推廣使用SPOC教學、線上小班教學模式,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每周定期教學材料[3],布置作業(yè)和組織網(wǎng)上討論。2)強化服務,做好保障工作。在線教學師生準備時間短,任務重,切實提高教學質量離不開各位授課老師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各教學單位周密配合,離不開管理和服務部門的精心保障。教務處、各教學單位、教師發(fā)展中心將密切關注教師的教學需求,不定期組織授課教師學習各種線上教學平臺的使用,為授課老師制作授課平臺操作使用手冊等,努力消除教師線上教學的后顧之憂。學校持續(xù)健全服務保障體系,不斷加強網(wǎng)絡服務保障、軟件使用指導、硬件設備維護等伴隨式服務保障團隊建設,牢固樹立把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積極探索疫情期間教學模式,圓滿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確保教學質量、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3結語

線上教學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間體現(xiàn)出巨大的優(yōu)勢,也顯現(xiàn)出存在的問題。而線上教學絕不只是一時的應急之策,線上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都是未來國家大力推行的新型教學模式[4],因此,需要不斷總結、反思和改進線上教學過程,助力教學模式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鄧嘉琪.疫情防控期間高職院校線上教學工作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4(15):10-11.

[2]劉文宏,劉立新.吉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多措并舉扎實開展線上教學工作[J].技術與教育,2020(3):62-64.

[3]甘偉.教育信息化視域下高職教育慕課的應用與反思[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0,4(50):4-5.

第6篇: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按照__市長的指示,市政府辦公室組成工作組,于20__年12月3日到__中學進行了調研,分別召開了由10名__中學班子成員和中層管理人員與7名學校骨干教師參加的兩個座談會,聽取了__中學有關情況的介紹,與學校班子成員和教師個別交換了意見?,F(xiàn)將調研情況綜述如下:一、__中學基本情況

__中學成立于1946年,隸屬于__市教育局的正處級事業(yè)單位,占地面積73000余平方米,現(xiàn)有32個教學班,1760名學生,在編教職工129名,實有145名,其級教師5人,國家級骨干教師3人,省級骨干教師13人,市級骨干教師19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建校59年來,共培養(yǎng)各類畢業(yè)生28000余名,為上級院校輸送學生5000余名,高考平均錄取率超過75。__中學相繼被評為全省首批22所示范高中之一、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省級普通高中俄語教育學科基地、全國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二、座談中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建議

經(jīng)過對兩個座談會所反映意見的歸納整理,我們認為有些問題是__中學自身可以解決的問題,有些是主管市長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能夠解決的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一)學校自身可以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一是學校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重教學,輕管理,一些制度沒能很好地執(zhí)行,比如在學生違紀處理、教師和教輔人員考核等方面管理不到位,教師中存在不滿情緒。二是由于學校教師力量薄弱,任課教師忙于教課,沒有時間和精力搞教研,不利于教師隊伍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對于此類問題,我們認為學校應該加強自身管理,對于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執(zhí)行好。同時,積極探索建立教學與教研相結合、教學與績效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同時,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強化教育培訓,提高教學與科研質量。

(二)主管市長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能夠解決的問題。

一是教育系統(tǒng)缺乏科學的評估體系問題。全市教育系統(tǒng)對學校及教師的綜合評價不科學,考核過程中不盡人意,影響教師工作積極性。我們建議,由教育局專題調研,借鑒外地先進經(jīng)驗,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綜合考評體系。二是教師享受政治待遇問題。我們建議,協(xié)調人大、政協(xié),在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中增加教師人數(shù),或在評選各級勞模等政治榮譽中增加教師所占比例。三是政府對學校、教師及學生的物質獎勵投入不足問題。嫩江中學每年獎勵老師3000元,__中學每年獎勵教師不足1000元,市政府沒有建立對教師及學生進行獎勵的制度。我們認為,市政府不宜在此方面投入,可以鼓勵學校采取相應措施,加大獎勵力度,提高獎勵額度。四是學校的教學設備,試驗儀器急需更新的問題。鑒于__中學將要易地重建,我們建議,對現(xiàn)有學校不宜過多投入,待新校建成后統(tǒng)一更新。五是有關部門行政干預過多的問題。一些部門通過檢查等方式過多地進行行政干預,校方每年要抽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應付,影響正常教學。我們建議,由市環(huán)境辦按照保護招商引資企業(yè)的做法,對__中學進行重點保護。六是__中學生源嚴重不足問題。作為省重點中學,__中學招生范圍僅限愛輝區(qū),生源數(shù)量不足,質量不高。我們建議,由教育局作專題調研,要充分考慮新建學校學生容量、市區(qū)居民反映和各縣(市)區(qū)的意見后,拿出有限度地面向全市招生的方案后再議定。

三、__中學在市長辦公會議上可能提出的問題及解決建議

(一)關于編制和人員流動問題。由于多種原因,__中學在編制方面面臨較大壓力,嚴重制約學校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總量不足。__中學編制為129人。按照黑政辦發(fā)[20__]69號文件規(guī)定的編制標準,學校的編制數(shù)額應達到148個,目前缺19個編。二是人員結構不合理。目前,學?,F(xiàn)有在編的132名(包括3名退養(yǎng)人員)教職工中,非教學人員高達37人。按照黑政辦發(fā)[20__]69號文件劃定的人員結構比例計算,學校非教學人員應該為21人,目前超出16人。三是新招聘人員落編滯后。自1999年起,市里要求學校每年招聘來的 大學生要在一年后才落人事關系。這一年中,他們的工資及福利待遇均需要學校自籌解決,僅此一項,學校已累計支付近170萬元。針對上述問題,學校建議:1、由人事部門根據(jù)學校學生數(shù)量的變化情況,每年為學校核定一次編制?;蝾A先留出一定的空額,由人事部門統(tǒng)一控制,根據(jù)學校學生數(shù)量變化情況分年度進人。2、根據(jù)實際需要,準許學?,F(xiàn)階段超編進人。通過自然減員、擴大辦學規(guī)模、增加招生等途徑,逐漸解決超編問題。3、實現(xiàn)優(yōu)秀師資流動。由于學校近10年來人員沒有進行流動,在今年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又實行“不超編、不分流”政策,教師只能按現(xiàn)崗現(xiàn)職安排,校內教師很難實現(xiàn)優(yōu)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緊缺學科教師也很難得到及時補充??煞駞⒄漳劢h從縣里各學校抽調骨干教師充實嫩江高中的辦法,準許市區(qū)內的學校教師在一定數(shù)量、一定范圍內流動。

我們建議,一是在新校舍建成前,人事部門向上爭取增加的5的編制盡快批復。二是鑒于__市區(qū)僅2所高中(含5中高中部)、4所初中,各學校的師資配備不合理的情況,應該打破市區(qū)界限,明確市及愛輝區(qū)的管理權限,有利于教師流動,資源合理分配,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牽頭,人事部門參與拿出方案,市區(qū)統(tǒng)一協(xié)商解決。

(二)關于資金問題。自1997年以來,為創(chuàng)建示范高中,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學校背負了700余萬元債務。近幾年來,在有關部門的支持、協(xié)調下,向省、國家爭取到了近600余萬元的資金,但目前中學每年需還銀行貸款270萬元。目前學校每年收費約500萬元,政府每年撥付的事業(yè)費不足11萬元;而學校正常支出約200余萬元,支付長期代課教師的工資30余萬元,加之270余萬元的銀行貸款,學校收不抵支,一些教育教學設施的購置、更新、維修被迫擱置。學校建議,市政府出臺優(yōu)惠政策,從市財政每年借貸270萬元,連續(xù)借3年,以緩解學校資金壓力。

我們建議,市政府不宜出臺借貸政策。對于學校的資金不足問題,一是通過逐年增加財政投入解決;二是易地重建過程中通過向上爭取解決一部分;三是新校建成后,開展特色教育、擴大招生規(guī)模逐步解決。

(三)關于創(chuàng)辦民辦學校問題。__中學是按照54個班級的規(guī)模規(guī)劃學校的樓舍。近幾年,因為初中畢業(yè)生生源有限,學校始終維持在30個班左右的規(guī)模,閑置教室20余個。目前,我市市區(qū)范圍內現(xiàn)有學校的接收能力均已達到極限,班額普遍較大,有的已達70余人,盡管如此,每年仍有近300名初中畢業(yè)生無法入讀高中學段的學校。前不久召開的全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正式確定,到20__年我國高中階段適齡人口毛入學率要達到80。目前,我市市區(qū)初中升高中的毛入學率56,擴招的壓力十分大。學校建議,可否準許__學校辦一所國有民營的中學,招收初、高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閑置資產(chǎn),增強學校的造血機能,減輕財政負擔,增強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我們認為,暫時不宜鼓勵創(chuàng)辦民辦學校,因為,一是有悖于國家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政策。二是__中學易地重建后,新增的教師編制數(shù)和擴招的學生數(shù)可以滿足到20__年我市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0的目標。

(四)關于為部分骨干教師解除后顧之憂問題。經(jīng)過20__年上半年的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學校有18名符合省里確定的分流基本條件的人員沒有分流,其中教學人員5人。他們均系學校的骨干教師,大多年紀偏大,一部分人的健康狀況不太好,擔心將來深化改革,自己無法與年輕人站在一個基準線上競爭,更擔心退休后的待遇無法保障。學校建議,市政府在可能的情況下,準許符合分流基本條件的人員分流出去,教師按照退養(yǎng)管理,非教學人員按照提前退休處理。另外,在可能的情況下,幫助骨干教師家屬解決實際困難,解除這些骨干教師的后顧之憂,確保他們能夠以全部精力投身到工作之中

建議參閱《關于__中學5名上訪教師的處理意見》。對于解決部分骨干教師家屬的實際困難問題,一是由人事和勞動部門進行調查核實,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在有空編的事業(yè)單位中進行調。二是在新增工作崗位上優(yōu)先考慮。三是在新建中學的新增編制中優(yōu)先解決。

(五)關于學校周邊環(huán)境治理問題。多年來,經(jīng)有關方面努力,學校的周邊環(huán)境得到較大改善,但在文化市場和治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在校園周邊不足200米處有網(wǎng)吧,違反了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二是校外人員到校尋釁滋事,干擾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建議有關部門加大管理、打擊的力度,為學校提供更加優(yōu)良的發(fā)展環(huán)境。

我們建議,要充分發(fā)揮市整治校園周邊環(huán)境領導小組的作用,組織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門,對全市中小學校的周邊環(huán)境進行一次集中整治,并研究制定加強學校周邊環(huán)境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根據(jù)外地的有效做法,可以協(xié)調網(wǎng)絡通信部門在零點至8點,對營業(yè)性網(wǎng)吧實行斷網(wǎng)。

四、建議晶川市長對__中學提出的要求

第一,__中學的全體教職員工要有強烈的發(fā)展意識、創(chuàng)優(yōu)意識,將__中學建設成全省、乃至全國的名校。要按照“高質量、有特色、爭一流”的標準,發(fā)揚優(yōu)良的辦學傳統(tǒng),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爭創(chuàng)名校。所謂“高質量”,就是通過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增強師資力量、實施素質教育。所謂“有特色”,就是結合__中學的現(xiàn)有優(yōu)勢,整合教學力量,找準自己的坐標,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重點要在俄語等小語種 教學和對外交流上形成特色,增強__中學的知名度;所謂“爭一流”,就是要有發(fā)展意識、進取意識,始終以“一流”的辦學標準來要求學校各方面的工作,樹立一流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以教書育人的實績展現(xiàn)名校風采

第二,__中學要善于宣傳自己,推銷自己,在全社會樹立良好的形象。可以說,近一段時間,社會上對__中學的教學質量等方面有些議論,這里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是也有__中學自身宣傳不夠的問題。__中學要主動與新聞單位取得聯(lián)系,大力宣傳學校教師的先進事跡、大力宣傳學校的辦學特色,大力宣傳學校在教書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贏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要結合明年__中學建校60周年的慶?;顒樱阋淮渭械摹⑷轿坏男麄?,樹立__中學的良好形象。在這方面,市政府可以給予適當?shù)闹С帧?/p>

第三,要加強學校的內部管理,向管理要素質,向管理要效益。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和完善,__中學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執(zhí)行過程中,有些制度落實的不好,影響了學校的管理和教學效果。在今后的發(fā)展中,要進一步研究探索有效的激勵機制、靈活的分配機制和嚴格的聘任機制,以管理促規(guī)范,以機制促發(fā)展。比如,實行一線教師拿出30浮動工資的做法,可以給教師一些壓力,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同時,也達到了優(yōu)勝劣汰的目的,可以擴大人才招聘的空間,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再比如,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提高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教師的物質獎勵,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第四,要有長遠目標,超前謀劃__中學易地重建后的發(fā)展問題。易地重建后,主要依靠的,還是我們現(xiàn)有的領導班子和教職員工,未來__中學的發(fā)展,還要依靠各位的力量。因此,學校的班子成員,要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和管理觀念,全面總結學校多年來取得的經(jīng)驗和教訓,虛心學習外地成功的辦學經(jīng)驗,科學謀劃好__中學未來的發(fā)展,在德育、教學、管理、師資隊伍方面有新的提高、新的突破,使__中學在新的基礎上實現(xiàn)更好、更快的發(fā)展,真正把__中學辦成一所飲譽省內外的名校。

第7篇: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有機化學;藥物化學

本科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抓好本科教學工作,是提高整個高等教育質量的重點和關鍵,《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和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獲得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本科教育成果,離不開師生的密切配合,離不開教學手段的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改變教學模式,構建和諧、協(xié)作、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聽得懂”、“寫得出”、“講得清”、“用得熟”,才能將所學知識掌握并內化為自身素質層面的內容,這個過程需要師生共同深度參與。混合式教學是高校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路徑,也為學生深度學習提供了方法與技術保障[1]。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當下疫情期間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全國高校的眾多課程均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對采用混合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2-4]。我們探討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藥物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深度學習視域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藥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藥物化學課程是藥物制劑專業(yè)和制藥工程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必修課,是一門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新藥、合成化學藥物、闡明藥物化學性質、研究藥物分子與機體細胞之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的科學。合成藥物是其重要內容之一,所涉及的原理與有機化學課程聯(lián)系非常緊密,是有機化學和藥物合成反應的后續(xù)課程?;瘜W學科本身能夠極大的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在化學的各二級學科中,有機化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尤為突出。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是相互促進的,應把這兩門課程看做一個“課程對”,在學習藥物化學時,應對有機化學的內容進行深度梳理,從而達到深度理解。

1.1藥物化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

[5]深度學習視域下藥物化學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目標應為:系統(tǒng)、全面、深入地了解藥物化學的基本原理和本質、藥物合成的方法、反應的類型、影響條件及各類藥物合成開發(fā)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掌握新藥開發(fā)和研究的方法。形成創(chuàng)新的審辨思維與綜合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基于以上目標,我們對藥物化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了設計(圖1)。包括課前線上線下預習、課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及答疑、課后線下拓展分組討論,線上總結答疑等3個階段。通過課前學習通線上平臺學習任務,根據(jù)所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結合有機化學相應內容預先學習相關MOOC,并且抓住知識點的核心,提出問題,實現(xiàn)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初步了解和認識。課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線下重點答疑,講解關鍵知識點,解決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感到困惑的內容,通過教師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有機化學理論對問題進行歸納,教師進一步點評總結,夯實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根據(jù)學習內容線上作業(yè)和拓展資料,讓學生對知識的整體理解更加深入,實現(xiàn)深度學習。在實施環(huán)節(jié),引入在線微課、翻轉課堂、個人作業(yè)、小組作業(yè)、小組討論、教師提問、教師總結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環(huán)節(jié)。

1.2《藥物化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

基于上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我們對藥物化學的教學進行了適當?shù)母母铮瑢W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顯著提高,學習成績有一定的提升,對所學專業(yè)的認同度也大大增強了。1.2.1課前線上線下預習我校藥學系使用的教材是尤啟冬教授主編的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藥物化學》。授課教師將本教材與諸多其他版本的經(jīng)典教材進行了比較,對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進行梳理,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有機藥物的化學本質,在學習通上傳了相應章節(jié)的反應機理,備注了所學內容與教材中相應內容的聯(lián)系,要求學生根據(jù)任務進行預習,引導學生針對性的復習有機化學知識。在上傳過程中,沒有一次性地把所有章節(jié)的內容上傳,而是在每次上課前一天上傳需要預習的內容,保證了學生們學習知識的重點,便于明晰學習任務。布置預習作業(yè),要求學生把所學反應的機制和應用范圍整理成筆記形式,對于不能理解的知識內容可以形成問題,通過學習通反饋給教師。在此過程中,對知識實現(xiàn)初步的掌握。例:《藥物化學》“第八章解熱鎮(zhèn)痛藥、非甾體抗炎藥及抗痛風藥”第一節(jié)生物烷化劑(表1)。1.2.2根據(jù)問題反饋進行課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此環(huán)節(jié)為鞏固課前預習成果,充分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環(huán)節(jié),通過課前線上線下的預習,與有機化學相聯(lián)系的預習,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但是會有部分難點需要課上解決,教師在課前匯總學生在學習通上提出的問題,特別是共性問題,進行逐一解答。把化學反應的機制講解清楚,對課前的預習工作做適當?shù)狞c評,輔導學生優(yōu)化預習方法。針對共性問題,進行適當?shù)恼n上習題講解,在學習通上做一些測試題目(通常為2~3道題目),實現(xiàn)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全面掌握。教師對涉及的合成反應在新藥合成開發(fā)中的應用,尤其是臨床常用的藥物的合成中包含所學反應的,適當詳細講解,讓學習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習積極性。例:如圖2所示反應是“第四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物”合成高效催眠藥唑吡坦的反應,此反應涉及氮原子的?;磻?,在講此反應的同時,幫助同學們回憶有機化學中?;磻ㄓH核加成-消除反應)。同時拓展講解鎮(zhèn)靜催眠藥的情況,并可以增加一些新藥研發(fā)的細節(jié),并可以融入思政因素。1.2.3課后拓展線上作業(yè)和拓展資料[6],線下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強化知識點[7]。此環(huán)節(jié)為知識的拓展環(huán)節(jié),目的是進一步使學生內化所學知識點,培養(yǎng)學習能力。教師通過學習通平臺作業(yè)練習、章節(jié)測驗,作為學生期末復習的要點,學生所獲作業(yè)成績和測驗成績作為期末考評的一部分。同時,在學習通平臺跟當次課程相關的藥物合成信息,詳細介紹反應的機理、條件及達到的收率。使學生對所學習的化學反應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不定期地在課余時間舉辦藥物化學主題討論,加深學生對藥物化學機制和合成的理解,討論結束后,安排學生對討論進行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唑吡坦的合成反應中,涉及到親核加成-消除反應、親電取代反應、曼尼希反應、徹底甲基化、霍夫曼消除反應、氧化反應和?;磻?,這些反應在有機化學教學中均有涉及。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分別在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及三年級第一學期開設,在藥物化學學習中,除了可以在課前聯(lián)系有機化學進行預習外,在課后集中討論每個合成反應相應的反應機制,有助于鞏固和加深記憶及對反應的理解。1.2.4“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評價為了評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我們將藥物制劑班和制藥工程班(二者均為二本專業(yè),入學成績差異無顯著性;2個班的人數(shù)分別為31和33人,組間差異無顯著性)進行了平行對照,藥物制劑班采用混合教學模式,制藥工程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期末考試成績藥物制劑班及格率為93.55%,良好率22.58%;制藥工程班及格率為87.88%,良好率19.18%,差異有顯著性。表明此次教學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效。

1.3“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輔助措施

1.3.1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中,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除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任課教師還增加了翻轉課堂[8]、PBL[9]和BOPPPS[10]等教學模式,豐富了課堂教學過程。1.3.2完善了學生的考核評價方法,逐步增加過程性評價的比重。

2結論和思考

2.1專業(yè)基礎課程之間、專業(yè)課之間聯(lián)系緊密

先修課程和后續(xù)課程是相互銜接的,建議在教學過程中把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相關課程設置為“課程對”,如: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藥物合成反應和藥物化學、解剖學和生理學、生理學和病理學、藥物化學和天然藥物化學等。在學習后續(xù)課程的時候,對作為后修課程的“課程對”中的另一門課程進行深度復習,增加對前一課程的理解,增強對后一課程的掌握,從而達到對知識體系的融匯貫通。

2.2加強教師素質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第8篇: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遠程培訓項目;網(wǎng)絡研修社區(qū);混合式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5)01/03-0025-04

一、對遠程培訓項目的理解

要深入理解遠程培訓項目的內涵,需要組織策劃管理者思考如下問題。

(1)教師內驅動力喚醒,讓學習成為自覺。

(2)理念、方式的變革切實解決工學矛盾問題。

(3)培訓目標如何融于日常教育教學中,將學習轉化為一種習慣。

(4)遠程研修(學習)方式轉變?yōu)樾1境B(tài)教研的一種工具。

(5)培訓內容如何轉化為教師發(fā)展需求的養(yǎng)份。

二、對遠程培訓項目的規(guī)劃

有了這些層面的思考,將遠程項目從事業(yè)發(fā)展角度來進行規(guī)劃,總結出項目的發(fā)展理念、目標、策略。

發(fā)展理念:縱向,借助網(wǎng)絡學習空間,開展多元的網(wǎng)絡研修培訓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持續(xù)改進提高;橫向,優(yōu)質教育資源全覆蓋、推送優(yōu)秀資源至最邊緣區(qū)域;核心理念,讓每個孩子享受優(yōu)質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

發(fā)展目標:為廣大師生搭建豐富多樣的優(yōu)質數(shù)字教育資源平臺,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之泉流向偏遠、貧困地區(qū),使偏遠貧困地區(qū)的孩子能夠就近接受良好的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構建網(wǎng)絡學習空間應用新模式,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發(fā)展策略: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根本,構建“人――橋――物――人”的發(fā)展之路?!叭恕?,信息化發(fā)展的基礎是要有能夠推進其發(fā)展的人才,因為培養(yǎng)一批適合信息化發(fā)展的人才是決定信息化發(fā)展進程快慢、優(yōu)劣的根本;“橋”,兩個維度:“人才”借助“橋”梁(網(wǎng)絡研修社區(qū)),組織開展資源建設、網(wǎng)絡學習等活動,“人才”要成為“橋”的創(chuàng)造者、開發(fā)者;“物”,在以各類培訓活動、研修活動、競賽活動等為載體的推動下,優(yōu)質資源得以豐富;“人”――最終豐富多樣的資源,服務于人(教師、學生)的發(fā)展。

三、遠程培訓混合研修模式發(fā)展歷程回顧

整體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目標是關注學習內容,關注完成結果;第二個階段目標是關注學習目標,關注學得效果;第三個階段目標是關注學習內涵,關注學有所用。而在整體的發(fā)展歷程中,由關注內容、目標向關注內涵發(fā)展轉變、關注學得結果向關注學有所用轉變是由第一階段順利邁進第二階段的關鍵所在。內涵發(fā)展,學有所用是相當長一段時間教育信息化與學科深度融合的重要任務。而構建基于網(wǎng)絡研修社區(qū)的混合研修模式將是信息化推進的最有效的路徑之一。具體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各階段對比

[時間\&第一階段

2008年-2010年\&第二階段

2011年-2013年\&第三階段

2014年-2016年\&關注

點\&關注培訓內容

關注完成結果\&關注培訓目標

關注學得效果\&關注學習內涵

關注學有所用\&培訓

效果\&理念培訓

技術培訓\&1.由理念學習向教學行為轉化

2.學習成果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3.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嘗試階段\&1.學有所用,學有所贏

2.真正將培訓學習融于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中

3.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4.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成果

形式\&平臺作業(yè)\&1.平臺作業(yè)

2.生成性成果

如(1)課標學習后生成各學科中考模擬試題庫

(2)復習課教學設計\&1.平臺作業(yè)

2.生成性成果

(1)縣區(qū)、坊主、

校本、學科小組混合研修方案

(2)教學設計、微課程、培訓課程、教學資源……\&組織

形態(tài)\&1.團隊的構建

構建省、地區(qū)、縣管理團隊

2.研修方式

基于遠程學習平臺、QQ工具相結合的線上學習\&1.團隊構建

(1)構建省、地區(qū)、縣管理團隊

(2)省級研修活動組織策劃團隊

(3)省級本土專家團隊

(4)省級研修活動技術支持團隊

2.研修方式

基于遠程學習平臺、YY、QQ工具相結合的線上學習與線下自主研修活動\&1.團隊構建

同第二階段

2.研修方式

(1)線上:網(wǎng)絡學習空間、YY研修社區(qū)相結合專家《YY研修社區(qū)講堂》、坊主智慧《平臺學習策略》課堂、技術高手《教手一招》

(2)線下:(縣區(qū)、學校)+集中

《同課異構》磨課活動、《微課交流》互伴互助交流學習、縣區(qū)活動專場展示\&]

從這三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出,伴隨著關注點不同,培訓效果、成果形式發(fā)生的不同的變化,組織形態(tài)日趨成熟,遠程培訓學習更具實效性。

四、構建遠程培訓混合研修模式方法

(一)理性思考,遠程培訓中要直面的幾個問題

1.教育需求問題

一是學校、教師的需求能否得到滿足;二是中西部農(nóng)村地區(qū)教育均衡發(fā)展問題――他們更需要優(yōu)質資源。

2.遠程培訓自身問題

第一,內容針對性不夠;

第二,組織形式單一,平臺學習往往流于形式;

第三,教師主動發(fā)展的意識和能力不強;

第四,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仍不夠深入,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成為其完成遠程學習活動的阻礙。

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根源:一是由于長期以來遠程培訓的評價管理不夠系統(tǒng)全面,僅注重以學習軌跡為主要依據(jù)的評價方式,忽視了研修過程中“質”的考核;二是遠程培訓校本研修的實踐層面與線上學習呈平行線形態(tài),無法實現(xiàn)學以致用,制約了教師學習的積極性。不論是遠程學習的考評問題還是學習研修方式問題,其主要根源就是遠程培訓組織者學習模式構建與落實問題。

筆者自2010年開始嘗試構建遠程培訓混合式研修模式,直擊遠程培訓中面對的核心問題,為教師網(wǎng)絡學習打開了一扇窗。

(二)科學規(guī)劃

依托教師網(wǎng)絡研修社區(qū),以學科為基礎,采取臨近原則組建網(wǎng)絡研修小組,按照省、市、縣、校、學科一體的層級管理體系,實現(xiàn)校本或區(qū)域性研修。

(1)構建由“學校組織“、”家長組織“構成的“家校鏈”實施路徑(如圖1)。

<E:\2015電\2015.01\013.jpg>

圖1 “家校鏈“實施路徑

(2)構建工作性質不同,能力相近的坊主團隊培訓任務、目標能不能有效地落地,取決于“人”,執(zhí)行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坊主團隊能力,為此,我們在坊主團隊構成上做了這樣的設置:市、縣進修學校教研員,它們有教學研究經(jīng)驗與能力,能在混合研修策劃中發(fā)揮引導作用;電教群體中懂得教學的人員,他們能為整個學習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與指導;培訓群體中懂得教學的人員,他們有豐富的培訓組織管理經(jīng)驗,可以為整個的學習過程提供良好的組織管理建議;教師群體中的骨干教師,他們有充分的一線教學經(jīng)驗,能抓準課堂教學實際問題,并且能夠帶領本學校的學員開展校本線下實踐活動;名師工作室人員,可以發(fā)揮長春地區(qū)的名師作用,將名師請進我們的研修活動,起到引領作用。彌補個體不足,解決師資資源,將培訓目標更好地與學科相融,實現(xiàn)“學”與“用”的有效結合。真正讓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得以提升。這樣一支團隊構建,旨在充分發(fā)揮團隊集體智慧,在執(zhí)行上有分工、有合作,在組織策劃上落實“做學科本位應用研究、抓學科應用真問題、尋找科學破解方法”的原則。

(3)采用按縣區(qū)分坊、按學校為組、按學科劃分學習共同體的分坊策略,便于校本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與落實。

(4)帶著問題學才是最有效的學習,帶著目的學,才更有動力,在實踐中形成辯證性的結論才是真研究的研修活動執(zhí)行思路(如圖2)。

<E:\2015電\2015.01\014.jpg>

圖2 研修活動執(zhí)行思路

五、實施亮點

亮點一:關注遠程培訓隊伍的建設。

(1)關注坊主隊伍階段,開展坊主研修培訓策劃與組織能力培訓,將一群幾乎沒有經(jīng)驗的坊主們在短時間內培養(yǎng)成為具有完成遠程培訓管理、研修活動的組織策劃以及技術服務能力的、適應遠程學習需要的合格的坊主隊伍,生成了一套混合式研修策劃集,為后續(xù)工作提供可借鑒資源。

(2)為了便于學員有效地開展線上研修活動,構建了YY研修社區(qū)服務支持團隊,開展線上研修工具等技能培訓,使每個坊都有一支可以支持研修活動有效開展的服務團隊,這些團隊的成員,他們能熟練地運用YY研修工具組織研修活動,用錄屏軟件錄制每一次的線上研修活動,他們可以及時將自己的研修成果撰稿,為培訓課堂及時提供更接地氣的生成性學習資源。目前,我們形成了一支較為成熟的固定YY研修服務支持隊伍,每天活躍在YY研修社區(qū)活動中。

(3)為了能使平臺學習與線上研修得以實踐,通過坊主遴選與學員自薦,我們建立了以學校學科為學習小組的線下活動組織策劃核心團隊,在培訓項目學校中由坊主選定了線下活動組長,他們在坊主的指導下,針對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與平臺學習內容相結合,制作了切實可行的曬課計劃,選取優(yōu)秀案例整理成冊。正是由于有這樣一支優(yōu)秀的線下活動組長團隊,使校本實踐研究真正得以實現(xiàn)。真正實現(xiàn)線上線下相融相生的良性循環(huán)的研修環(huán)境,實現(xiàn)研訓一體。

亮點二:關注學員差異,采取平臺課程與生成課程相結合的方式,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每年的學員由于所在學校的環(huán)境,學員的信息素養(yǎng)都不相同,因此,為了更大化地滿足不同學員的學習需求,遠程培訓課程除了在平臺的課程中加大了“四種教學環(huán)境”的全國優(yōu)秀案例之外,還加強了生成課程的建設。如:為了解決學員對平臺學習的方法不熟悉的問題,在啟動儀式融入了“課程導學”環(huán)節(jié),通過YY研修社區(qū),實時講解,錄制課程,放入平臺課程及各坊QQ群共享中,供學員學習。

再如:在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員提交的曬課計劃寫成了教學計劃的時候,我們在線上及時組織《曬課計劃》分享交流活動,在專家指導、同伴互助的交流中,解決這一問題。

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中,面對不同區(qū)域、不同學科學員對技術工具需求不同,我們分別開展了PowerPoint2010基礎、幾何畫板、音視頻下載、錄屏軟件、在線測試、美圖秀秀等相關軟件的YY研修課堂,或請專家講解,或是坊主、學員分享。并及時將學員關注的資源上傳到平臺及QQ群,讓學員可以反復研習。目前,生成的課程已達到百余節(jié)。

亮點三:充分調動縣區(qū)、學校的積極性,開展有效的縣、校本研修活動。

遠程項目培訓中可采取遴選項目基地校的形式,在縣區(qū)遴選出項目基本校,帶動縣區(qū)各學校校本研修活動的開展。

如:“能力提升工程”中農(nóng)安縣在項目基地校的引領下開展了“信息技術應用現(xiàn)場會”活動,全縣246人參加了此次活動,農(nóng)安實驗小學8個學科,10名教師在會上進行了展示;雙陽區(qū)在項目基地校的帶領下開展了“雙陽區(qū)小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會”,全區(qū)小學數(shù)學、語文、英語骨干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榆樹六中克服網(wǎng)絡不暢、電腦配置不足等困難,利用班后休息時間參加觀看視頻、閱讀文本、撰寫筆記、提交作業(yè)、搜集資源、開通YY等線上研修活動。

亮點四:關注服務品質,在人性化中求發(fā)展,助推信息化建設。

(1)堅持雪中送炭原則。把農(nóng)村落后地區(qū)作為重點優(yōu)先保障網(wǎng)絡培訓,通過資源傾斜等方式,加快縮小區(qū)域的“數(shù)字差距”。對于一些硬件條件較差的地區(qū)有針對性地派送學習資源。

(2)堅決執(zhí)行“問題”不下移的原則。所有在平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習障礙全部由平臺技術層、管理層來解決,保證平臺技術電話的暢通。

(3)人性化的學習任務要求。例如:“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培訓中對于已具備一定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學員,強調用好,對于受硬件環(huán)境影響,信息技術素養(yǎng)較弱的學員,強調會用。我們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能力提升項目,真正使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中,緊貼師生現(xiàn)實需要,讓師生容易用、喜歡用。

(4)開展多樣化的線下研修活動,推動線上研修成果線下實踐研究,線下實踐成果線上分享,通過同伴研修、專家引領,進一步修改、完善研修目標、方式,提出新的目標及策略,以促進后期研修學習更具實效性;使縣區(qū)、坊主、學校負責人、學員團隊對研修學習的目標更明確,研修學習活動更接地氣、提升研修活動的實效性、成果的價值性。

六、階段成果

(1)學習(研修)態(tài)度轉變:要我學――我要學――按需學,這是網(wǎng)絡研修活動有效性的根本。參加本次培訓的榆樹市第二實驗中學郭洪俠老師認為本次研修技術含量高,且網(wǎng)上學習與網(wǎng)下學習緊密相連,網(wǎng)下學習是網(wǎng)上學到的技術的一個延伸應用。這種方式促進了參培教師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由原來不愿意學,到后來主動學。

(2)學習目的轉變:為學而學轉變?yōu)闉橛枚鴮W,這是網(wǎng)絡研修活動有效性的核心。

(3)遠程培訓研修內容直指課堂:研培分享轉變?yōu)檠信嘁惑w,遠程培訓學習走進常規(guī)校本研修,融于學校教學,遠程培訓助推教師成長(這是網(wǎng)絡研修活動真正價值所在)。

七、未來展望

在現(xiàn)有模式基礎上應建立科學、全面的遠程培訓的評價體系,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9篇:線上教學的問題和建議范文

【關鍵詞】網(wǎng)絡化教學;資源共享;教學管理

1 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給日常教學活動帶來的便利之處?

1.1 資源共享方便實用

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在資源共享方面更加方便,資源的上傳、下載功能簡單實用,資源的類型支持文檔、視頻、PPT等常用教學課件類型,師生可隨時下載需要的課件內容,不需要象往常一樣采用群發(fā)郵件或者被動式U盤拷貝等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避免了因使用U盤而傳播病毒的風險。

1.2 “練習與測驗”工具靈活高效

Sakai在線考試工具支持單選、多選、填空、選擇判斷、主觀等多種提醒的設置,并且可以根據(jù)考試時間提前完成試題、限制考試時間和區(qū)域,對考試后的成績能進行自動閱卷、自動分析、自動統(tǒng)計,大大節(jié)約了老師的出題時間、閱卷時間,避免了學生的“抄襲”行為,降低了教師成績手工錄入錯誤的風險。

1.3 “作業(yè)”工具、提交作業(yè)快捷

Sakai提供的“作業(yè)”工具允許老師們自定義作業(yè)的主題、提交開始和結束時間,并且能夠自動將成績到學生成績冊,作業(yè)后能夠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催交。對作業(yè)的批注也更加具體,學生上交作業(yè)的統(tǒng)計更加方便,學生積極性大大提高。

1.4 “討論區(qū)”改變了傳統(tǒng)的答疑方式,使得教師答疑不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將固定的答疑時間變成了隨時隨地都可以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方便了學生學習,同時“討論區(qū)”也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2 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不適應的地方?

1)目前暫不支持視頻和語音功能:Sakai系統(tǒng)支持視頻文件的共享,但是不支持視頻播放,學校部分專業(yè),如:非線編、音樂等對技巧性知識有要求的需要通過視頻或者語音等形式進行教授或者技術指導,這就要求Sakai本身需要支持視頻點播以及多人視頻對話功能,允許教師遠程進行在線教學。

2)作業(yè)與測驗工具功能有待改進,目前測驗工具題型設置也比較靈活,基本滿足日??荚嚭蜏y驗的需要,但是在有些細節(jié)問題上需要改進,主要有:學生作業(yè)列表的提交時間顯示,這可以作為學生成績評分的依據(jù)之一;在批改作業(yè)時,如果針對的是文章類作業(yè),批改人耗費的時間可能比書面作業(yè)時間更長;尤其重要的是,要通過思考如何解決學生線下考試的公平問題和線上考試的技術支持手段問題,比如:無線支持、終端電腦的配套支持等。

3)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本身功能的強大也需要更好的技術支持,技術部門需要制作完整的教學視頻到網(wǎng)上,并能夠對平臺上的英文進行專業(yè)的完整的漢化,對于一些不用的或者用途很少的功能不建議列入通用網(wǎng)絡教學模式中,采取技術手段保證討論和答疑區(qū)能夠很好的為教學服務,避免變成聊天工具,失去原有作用的同時徒增系統(tǒng)資源負擔。

4)Sakai系統(tǒng)中的師生信息和成績信息需要和教務系統(tǒng)保持一致,系統(tǒng)本身的學生數(shù)據(jù)基本和教務系統(tǒng)保持一致,但總有極個別學生需要手工錄入到Sakai系統(tǒng)中,并且Sakai系統(tǒng)中完成測驗考試后,成績信息需要手工導出、校對后在登錄到教務系統(tǒng)中,雖然在線測試減輕了教師的一些負擔,實質性的問題(考試成績登記、匯總、校對)并未完全解決。

5)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面向學生的宣傳推廣有待加強,部分老師通過口頭調查后發(fā)現(xiàn)在授課教師未明確要求的情況下,大量的學生未曾實際參與過Sakai的教學活動,這給利用Sakai答疑平臺進行輔導答疑提出了質疑,也打擊了教師使用Sakai的積極性。

3 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針對課程能夠形成一套固定的使用模式

關于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能否形成一種固定模式問題,不同的被調查人給出了不同的意見,支持的人認為應結合學校現(xiàn)有教學模式,讓Sakai平臺各工具作為教學模式的重要補充,但教學工具的范圍不應超出教學模式所要求的范圍;不建議的人認為Sakai仍處于發(fā)展階段,無論是工具還是使用方式都需要完善,就更需要有一段時間的摸索,穩(wěn)才能讓網(wǎng)絡教學無縫融入到教學設計過程。

根據(jù)專家的建議,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可通過如下工具的搭配使用形成一種目前可行的模式:利用“課程大綱”共享教師課程大綱、教學課件;利用“資源”工具共享補充資料、課程視頻及語音等;利用“作業(yè)”工具和提交課后作業(yè),檢查學生作業(yè)情況;利用“練習和測驗”工具進行日常測驗、期中考試;利用“花名冊”工具進行學生課堂點名考勤;利用“成績冊”工具對學生測驗和考勤成績進行匯總、分析;利用“討論區(qū)”工具進行課堂答疑和師生遠程互動;利用“站點統(tǒng)計”工具綜合評估學生本學期在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上的活躍程度。上述工具的配置使用,可形成一種標準的網(wǎng)絡教學模式,納入該模式下的基本工具需要定性、定量的給出具體的教學指標規(guī)范,只有這樣該模式才能符合現(xiàn)代教學設計中關于“以解決問題為宗旨、以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為目的”的基本要求。

4 使Sakai更好的融入教學管理中,需在教學政策上做出調整

關于通過教學政策引導師生使用Sakai方面,不同的人員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見,一些人員認為網(wǎng)絡化教學雖是傳統(tǒng)教學的有益補充,但是畢竟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在沒有明確教學要求之前,只能靠師生的積極性去推廣應用,激勵性的政策是必要的;一些專家認為,簡單的增加課時量或者加入考核依據(jù)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容易讓教師產(chǎn)生反感心理,強行推廣不可取,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方面取決于政策的制定,但更受政策監(jiān)管人員執(zhí)行方式等方面的影響。

在各自表達不同意見的同時,被調查人員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希望能夠在綜合考慮教師工作量和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出一些有利于推廣的政策:

1)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使用主要是在線上使用,增加了教師的工作時間,建議學校根據(jù)不同的網(wǎng)絡課程的線下課時量適當調整每周的課時工作量。

2)無論是網(wǎng)絡教學還是課程教學,都是為學生學習服務,應該注重教學和學習的用戶體驗,因此,如果要制定考核政策,不建議以用戶點擊數(shù)和工具的使用量來判斷課程教學的優(yōu)劣,而更應該回歸教學及教學設計的根本目標上。

3)在Sakai推廣使用階段,制定政策時需要合理限定教師使用的工具的數(shù)量和程度并輔以量化考核標準,考核標準要圍繞“優(yōu)化教學效果”這個目標進行制定且必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4)積極向外教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使大部分測驗、考試網(wǎng)絡化、經(jīng)?;龑W生更注重平時的學業(yè),注重整個學習過程,而不只是結果,成熟的模式和軟件是靠不斷的研究和使用總結完善起來的。

5)要推進Sakai系統(tǒng)的應用,需要從上向下、從下向上雙通道展開工作,一定要取得校級領導的支持,校內營造一種新教學模式的趨勢氛圍;二是要改變教學和教學管理部門的立場和觀念,增強教學執(zhí)行力;三是要進一步完善激勵和考核制度。

6)作為教學政策制定者,應該全面評估Sakai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中所有可利用的能夠反映教學過程的技術指標和技術參數(shù),結合現(xiàn)行教學模式,制定出反應網(wǎng)絡教學效果的教學考核指標轉換權重,將網(wǎng)絡教學技術指標轉換成符合現(xiàn)行教學模式的考核指標。

5 綜述

從調查意見來看,大家普遍對網(wǎng)絡化教學持支持的態(tài)度,但同時大家也看到,作為網(wǎng)絡化教學的重要技術手段,Sakai本身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制約其向更高層次的發(fā)展,網(wǎng)絡化教學政策的模糊性也給師生使用Sakai平臺帶來的很大的不確定性。積極調整教學和教學管理的立場和觀念,加強溝通和交流,進一步完善激勵和考核制度,才能讓Sakai能夠潛移默化真正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齊立森.開放教育資源(OERs)背景下的Sakai應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