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計算機學習途徑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學習途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學習途徑

第1篇: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yè) 英語學習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都在與時間賽跑。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生活中,計算機的運用方興未艾,日漸廣泛,計算機知識顯得越發(fā)重要。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應用軟件的底層開發(fā)編程語言都是用英語寫的,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80%以上使用英語記錄傳播,計算機領域最先進的技術、理論大都是用英語發(fā)表記載的。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意識到計算機和英語的重要性,并開始努力學習計算機技能和英語知識。對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大學生而言,學好英語顯得尤為重要。

中外學者在成功者和不成功者的學習途徑的異同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他們認為有效的學習途徑對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習者并不一定是“放之四海皆準”的,而學習途徑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影響學生學習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學習途徑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計算機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因此,探討理工科大學生,特別是計算機專業(yè)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途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掌握“聽、說、讀、寫”這四種基本的英語技能,并能運用這種技能實現(xiàn)交流的目的,從而使學習者的知識增值,實現(xiàn)自身價值。筆者根據多年英語教學經驗,通過觀察和直覺手段,依據認知學習理論總結出計算機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成功者必經的途徑:首先是樂于并善于猜測;其次是應有較強的交際欲望并從實踐中學習;再次是不為二語知識的欠缺所約束,不怕出錯出丑;第四是不僅關心語法或語言的表面形式,而且注重語言的功用。

以計算機英語為例,簡單說明猜測詞義重要性:計算機專業(yè)大學生在閱讀計算機相關英語材料時,往往會遇到一些生詞。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是不可取的,怎么辦呢?猜測詞義是一種有效途徑,也就是學習者根據自己已有的計算機知識,加上對上下文語境的分析,猜出大致意思即可。這樣在閱讀告一段落之后,再去查字典,把多次出現(xiàn)的關鍵詞匯的詞義弄清楚并認真體會,就能為以后的閱讀減少障礙。

英語學習中的聽和說兩項技能最基本也最重要,聽和說是相輔相成的,聽力不好,說也好不到哪兒去,不會說,則聽力也會受牽制,這一點從漢語詞匯“十聾九啞”就可以悟出。聽和說是同步的,要敢于開口,大膽地說英語。從這一點上說,學習英語聽、說,關鍵是要克服羞澀心理,勇于和別人用英語交談,循序漸進,長期堅持必有效果。參加英語角是很受歡迎的聯(lián)系聽說的途徑,在英語角,學習者的交際欲望得到極大滿足,同時又是對聽和說兩項技能的訓練和實踐。出了錯才會處處留心,處處留心皆學問。

對于英語語法,大可不必視其為洪水猛獸,完全可以在訓練讀和寫兩項技能的同時捎帶著訓練,在運用英語時掌握。筆者認為通過閱讀來訓練讀和寫是最有效的途徑,而掌握了讀和寫兩項技能,也就意味著語法知識的掌握。無論是朗讀還是默讀,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這樣無形中就訓練了思維,對寫作幫助非常大。若是長期堅持選擇適當難度并有趣味性的朗讀材料來朗讀,則不僅在朗讀中注意到詞匯、語法、文化等英語學習知識點,而且同時對聽力提高也具有極大幫助,真可謂一舉三得。

對于計算機專業(yè)英語來說,這樣的策略更有效,因為計算機英語的特點是:專用詞匯不是很多,單詞比較簡單;句式、語法相對簡單。計算機專業(yè)的大學生根據已有的計算機知識和英語知識學習計算機英語則易如反掌。

除了以上的有效途徑,計算機專業(yè)的大學生還有更明顯的優(yōu)勢,那就是對計算機知識的熟練掌握。他們在英語學習中還可以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充分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瀏覽英語網站,查找英語資料,用英語交流,為自己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氛圍。這種優(yōu)勢是其它專業(yè)大學羨慕不已的,也是不可多得的有效途徑。

學習英語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克服羞澀心理,長期堅持朗讀,循序漸進,并在英語交際中的以鞏固。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大學生們多了一雙眼睛看世界的眼睛,多了一種競爭的本領。而對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大學生來說,能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則如虎添翼,必將在各領域大顯身手,為社會創(chuàng)造豐富的財富。

參考文獻

[1] 劉兆毓,鄭家農.計算機英語(第4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7.

[2] 劉藝,王春生.計算機英語(第3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2.

[3] 潘亞玲.外語學習策略與方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第2篇: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有效方法;途徑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計算機在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其得到了普及與應用。在初中教育階段,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確保教學效果能夠滿足教育體制的需求,需要加大計算機教學的力度,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為了實現(xiàn)初中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與途徑進行教學,為學生掌握更多的計算機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有顯著提升,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教師必須對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方法與途徑予以高度重視,通過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在計算機教學期間,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然后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為計算機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做好鋪墊。

在班集體中,并不是所有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特點都相似,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如果教師未能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而是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難免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诖?,在初中計算機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從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諸多方面入手,對學生予以全面考量,使得對班級學生有更為深刻的認知。

教師在此基礎上采用比較科學的方法展開教學活動,通過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初中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利條件。教師可以運用分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結合學生之間的差異程度,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保證每組間具有學習計算機比較好的學生,又包含對計算機掌握不夠熟練的學生。同時,各個小組間的差異性不大,這樣才能確保分組更加合理。例如,在“制作演示文稿”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將學生合理地分成若干個小組,先是向學生介紹該課程理論知識,使學生對“制作演示文稿”的內容有充分理解,然后教師向每個小組內的學生布置任務,讓小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封面幻燈片的任務。學生通過掌握的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科學地制作封面幻燈片。

在制作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都充分發(fā)揮潛能,提出個人的想法,并且讓計算機掌握較好的學生協(xié)助較差的學生,大家在互相合作中對計算機教學內容有全面掌握。同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在向學生提出問題時,考慮學生的差異性,確保問題具有針對性。教師通過采取有效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為初中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采取案例教W法

在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學習到豐富的計算機知識,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與途徑開展教學活動,才能為學生深入學習計算機知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剛剛接觸計算機的學生而言,學生對計算機還是感覺有些陌生。如果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不完善,未能為學生創(chuàng)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那么,將導致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沒有得到激發(fā)。為了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法展開教學活動,向學生講述計算機在實際生產與生活中的應用,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利用計算機制作電視節(jié)目以及其被運用于航天領域等內容,通過以實例為依據展開計算機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理解。

三、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習的機會

計算機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在初中計算機教學期間,為了達到對計算機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教師一定要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發(fā)揮主導作用。為了確保初中計算機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習的機會,使學生將所掌握的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為學生技能水平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促進作用。

總之,在初中計算機教學期間,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與途徑展開教學活動,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從而為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也增強學生的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段亞娟.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水平的有效方法與途徑[J].新課程?中學,2015(1):63.

第3篇: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關鍵詞:初中;計算機;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2-0000-01

作為一名初中計算機教師,積極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克服探索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不斷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是我們任何一名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一、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對于學生來講,要想讓他們學好一門課程“興趣”是關鍵。大部分初中學生都對所見到的新鮮事物有一種很強烈的求知欲。但很大一部分學生卻對課堂的教學內容非常反感,究竟反感的原因所在何處?或許是有的教材編寫的問題,也或許是學生對理論課堂解說天生厭煩的問題。

但不論怎樣,作為教師我們的職責就是把計算機課程教好,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要實現(xiàn)這個目的,我們要在上述情況的基礎上把計算機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了,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就要想辦法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來。如果計算機老師還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和記”,那樣的話學生剛開始有的興趣很快就會被這種教學模式給打消,慢慢會對該課程提不起興趣來。

因此作為初中計算機教師在講課前應該首先分析教材的內容,對于重難點內容,我們一定要認真閱讀和分析教材,并且一定要提前準備好計算機課堂上要用到的素材和相關的講課資料。分析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且課堂講課過程中運用上一點心理知識,想辦法提高一下學生對老師所講課程的神秘感和興趣,激發(fā)學生對謎底的渴望情緒,并且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成就感來大大滿足學生的好心心以及自信心,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課堂講課內容的學習興趣和關注度。

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法,實際上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建構理論學習理論認為,作為學生不能被動的被教師灌輸知識和理論,而應該自己積極的建構知識的過程。教師在講述自己的課程的過程中應該將日常生活中的活動或者實踐合理的引入所講知識,這樣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夠更加貼切的表達出我們所將知識的重點,并且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吸收所講知識。并且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回答,最后老師再結合所講知識給出正確解答,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對所講知識深刻的記錄到自己的腦海之中。所以,課堂的一些任務的設置一定本著“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這樣的方針來組織材料素材以及目標任務的規(guī)劃,爭取大大提高學生對所學課程的濃厚興趣。

二、通過少講多練、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水平

(一)少講多練,精講多練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注重實際操作的課程,特別注重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模式的理論式的教學已經過失,教師在講臺上講一節(jié)課的理論,還比不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十分鐘。所以老師在計算機課程講解過程中一定要多注重學生的自我動手能力,注意自己的教學質量,盡量讓自己少講而讓學生多操作。通過自己的精心引導讓學生充分了解本節(jié)課所講的基本內容,然后再引入新的內容,然后在課程結束后給學生留一些鞏固性的練習作業(yè),以達到加深的目的?;疽还?jié)課程教師的講解控制在十幾分鐘左右,然后剩下的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所講的知識進行實際的上機練習,如此以來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加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達到提供教學的目的。有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著重講一些重、難點,讓學生能夠全面消化所學知識。經過這幾年對課堂授課的經歷,覺得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且思考遠遠比被動的接受老師的灌輸而記在腦子里的多的多,經過這種形式消化了的問題,學生更容易的理解、掌握,大大地促進了學生主動操作性。

(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由于家庭條件的差異,學生之間可能也會存在差異,有的有條件的家庭家長早已給學生配置了電腦使用,有的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的計算機基礎可能在學生小學階段就給孩子抱了計算機培訓班去學時了,這些孩子已經具備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能力了。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達不到以上的基礎。所以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比如對于一些打字的輸入、對資源管理器的操作使用,對OFFICE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等,對于之前有過基礎的同學就給其安排一些測驗競賽等,提高他們技術的熟練程度,并且指導他們進行一些電腦繪圖或者打字游戲等有興趣的操作等等,鼓勵他們自己學習以下課本上比較難的選學內容,并對其進行一些引導等等。如此以來就會空出一大部分時間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進行基礎的知道和教學,使他們能夠順利的基本完成教學目的。

三、整合學科知識,提高學生計算機技術學習能力

計算機技術不但是初中學生必須要學習的一門必備課程,它還是學生學習別的課程的學習工具,所以只有各學科之間整合,保證計算機技術學習的趣味性、有用性和有效性,那樣才能發(fā)揮出計算機技術課程學習的價值?,F(xiàn)階段各課程之間的整合有兩中方式,一是把計算機技術整合到各學科的教學當中;二是把各學科之間的內容整合到計算機課程教學當中。所以首先應該讓初中學生先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以運用,然后就能夠把計算機各個軟件的使用應用到各個學科中間。教學設計中與與語文、體育、美術、品德等學科進行了有機的整合,讓學生學以致用,打破了知識本位主義,實現(xiàn)了有意義的學習。作為教師如果想整合其它的學科必須吸取借鑒別的學科教師的教學經驗,多參考別的學科的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內容,畢竟別科老師是專業(yè)的課程老師,在經過多年的教學過程總有很多教學經驗是我們所不具備的,如此以來各課程老師相互取長補短,合理搭配,把計算機技術融會貫通到各個學科之間,如此以來才能讓初中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得到全面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質量也會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結語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好計算機課程的主渠道,同樣也是學習任何課程的主渠道。它才是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關鍵。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或者方法,不斷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這就要我們的老師不斷總結好的教學模式,精心記錄下好的教學方法,然后把好的教學方法極力的宣傳,各科老師之間互相吸取,取長補短,如此以來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詹慧靜,王愛江.多媒體基礎與制作技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4篇: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關鍵詞:網絡信息;職業(yè)中學;計算機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3-0116

一、網絡信息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1. 網絡信息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運用能夠豐富教學資源?,F(xiàn)行的職教計算機專業(yè)知識需要一定的技術平臺,而這平臺則是由網絡信息化予以充當。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網絡信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豐富他們的學習利用資源。

2. 網絡信息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能夠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計算機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課程,而學生的因受知識素養(yǎng)和學習認知規(guī)律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進行一定輔導。網絡信息化教學是最好的教學途徑和方法。

3. 網絡信息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ヂ?lián)網的高效便捷特點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工具。正是基于以上的認識,筆者以為如果能夠利用網絡信息化資源則有省時和豐富容量的特點,有助于提稿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網絡信息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1. 運用網絡信息化優(yōu)化理論知識教學

計算機理論比較枯燥無味,很難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和興趣?,F(xiàn)行的網絡教學資源中有很多的教學方法和途徑,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運用網絡信息化進行教學,一方面便于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能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更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

運用網絡信息化優(yōu)化理論知識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1)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積極探尋化解教學難點的途徑和方法,反復地訓練教學重點內容;(2)注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夠理解感悟;(3)注意分層教學的原則,即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4)注意理論講解的多元化方法,即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學習,以幫助他們接受更為豐富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滿足他們學習發(fā)展的需要。

例如,在“函數的參數及返回值”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通過網絡信息化進行如下的途徑對該項難點予以化解:(1)要求學生在網絡中找出理解“函數的參數及返回值”更為容易的方法,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2)教師依據學生的理解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以了解函數的參數特征;(3)通過網絡途徑要求學生掌握函數返還值的算法。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分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能夠更為輕易地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能讓學生明白在各個學習階段應該掌握的內容,以便他們利用網絡進行交流溝通,提高學習效果。

2. 運用網絡信息化優(yōu)化教學內容

計算機的主要課程教學都離不開一定的教學實踐操作,現(xiàn)行的網絡信息化,一方面能夠幫助教學提供豐富的知識途徑,讓學生有更為合理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能夠為他們的學習發(fā)展提供更為豐富的知識,促進他們學習技能的形成。

利用網絡信息化進行優(yōu)化教學內容,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豐富教學內容的層面,讓學生有更為廣闊的學習知識視野角度;(2)便于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讓學生有一定的學習新鮮感,以激活他們學習計算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能夠使得計算機教學內容更具有動態(tài)化,讓學生能夠有所了解和接受。

例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文字處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上述的方法進行教學。在學生已掌握文字框的基本屬性操作方法后,再把圖像屬性、表格屬性操作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體會。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一方面體現(xiàn)了計算機學習的互動生成性,另一方面能夠有助于師生之間進行更好的交流溝通。

3. 運用網絡信息化評價教學過程和方法

網絡信息化評價教學過程和方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評估,為獲取建立準確的數字信息做好準備;(2)能夠評價教師的業(yè)務技能掌握情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指導幫助;(3)具有自動生成體系,即能夠根據教學雙方反映的情況,通過相關的數據分析,能夠準確地評估出教學的效果情況。

根據網絡信息化評價的特點,筆者認為,這樣的評價應該突出:①化解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方法是否有效;②是否有突破難點的訓練方法途徑;③是否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的評價無疑是對教學過程和方法的再現(xiàn)。

三、網絡信息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感悟

1. 網絡信息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應以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需要為根本,注重目標的合理設計。網絡信息化教學應該在有效性目標的指引下,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

2. 網絡信息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注意發(fā)揮教學的評價功能。網絡信息化教學能夠在提供遠距離教學方便時,可以進行合理的教學評價,讓學生能夠緩解學習的緊張感。

3. 網絡信息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應該注意建立必要的監(jiān)控平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學生處在青春期,會受一些不良網絡信息影響,所以建立合理的監(jiān)控是必不可少的。

第5篇: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yè);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途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24-0000-01

在現(xiàn)代化社會發(fā)展中,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都離不開計算機的輔助,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為了滿足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高校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計算機教學。實踐教學是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完善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與應用能力,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一、當前計算機專業(yè)在采用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現(xiàn)狀

從當前高校教師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將課程分為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能力的提高兩個方面,他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講授的方式,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來判定教學質量,而忽視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影響到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能力的提高,無法掌握更全面的計算機知識,應用能力也不能有效的提高。有些學校雖然將實踐教學應用在其中,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硬件設施、先進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中只能夠按照教材中的步驟進行操作,這也就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最終也就不能夠向社會提供更多應用型人才。因此我們必須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途徑,將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存在的問題

(1)實訓配套方面的問題。當前各大高校在實現(xiàn)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雖然都建立了大量的實訓基地或者實訓教師,但是在對其建設過程中,由于沒有將項目課程的教學需求考慮在其中,因此在實踐工作中根本達不到理想的要求。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要將項目課程的教學需求充分考慮在其中,并在建設過程中經過適當的調整,以滿足高校教學的需要,并且還能夠降低資源的浪費。

(2)計算機教師的職業(yè)能力不高。目前,高校的教師大多都是大學畢業(yè)之后直接進入學校進行教學,而沒有進入企業(yè)進一步鍛煉,根本不了解實際情況,本身缺乏實踐經驗,又怎么能實現(xiàn)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呢?

(3)缺乏配套硬件設施與健全的教學管理模式。有些高校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缺乏資金投入,只能夠保證學生每人一臺電腦,但是還缺乏其他相關配套設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另外,學校也沒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與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在實際教學中采用的管理模式不夠合理,最終影響到其教學質量。

(4)缺乏健全的、有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由于高校缺乏有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夠掌握更多計算機知識,很難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因此許多學生并不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無法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

(5)缺乏健全的實踐考核體系。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采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人們一般都會根據實踐考核體系來對實踐教學效果及成績進行合理的評定。但是由于其特點本身具有一定的特點,缺乏健全的實踐考核體系,最終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

二、計算機專業(yè)實踐教學途徑的具體改革措施

(一)改革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

根據上述計算機專業(yè)實現(xiàn)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我們必須要對計算機專業(yè)實踐途徑進行改革,這就需要我們遵循以下原則:堅持工學結合的原則;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能力實訓;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到主動學習;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等等。

(二)改革的具體措施

(1)建立健全而又系統(tǒng)的實訓體系。高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市場提供更多高素質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從而滿足市場的發(fā)展要求,促進社會各行各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訓教學,建立健全的實訓體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其學習能力,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技術人才,適應學生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一般來說,在建立實訓體系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實訓基地、實訓課程、實訓教材、實訓師資和實訓基地管理。

(2)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藍本,注重工學結合,開展技能大賽。競賽的設計要有企業(yè)技術人員指導,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背景、面向崗位技能、突出工程應用、體現(xiàn)先進技術、引領教學改革,注重考察選手的職業(yè)素質、組織管理能力、工作計劃性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等職業(yè)素養(yǎng),找出高職學生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方面的缺失,將高職院校IT職業(y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發(fā)現(xiàn)教學內容與工程實戰(zhàn)要求的差距,找準日后IT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方向。

(3)校企合作打造實驗教學系統(tǒng),促進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為解決學校經費不足的問題,建立模擬教學平臺是有效的措施之一。由于學校缺乏企業(yè)化的IT實踐教學環(huán)境、可教學化的企業(yè)真實項目資源以及具備實際項目開發(fā)經驗及指導能力的IT講師,因此可以考慮與企業(yè)合作,建立面向企業(yè)崗位技能要求的可教學化實訓體系,開發(fā)配套教材,縮短畢業(yè)學生技術水平與企業(yè)用人要求之間的差距,加強學生就業(yè)技能,提高就業(yè)率,同時真正實現(xiàn)將學生培養(yǎng)成實用化人才的目標。

三、結束語

目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與應用,高校必須要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不斷創(chuàng)新計算機專業(yè)的實踐教學途徑,將教學活動與企業(yè)的生產發(fā)展實際情況全部結合起來,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與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競爭意識,以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需求,為市場提供更多高素質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第6篇: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關鍵詞 網絡教育,計算機教育,Internet

1 問題的提出

我們這代大學生幾乎都是80年的一代,在中小學很少有學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但是根據教育部的文件,我們可以知道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以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正在火熱開展,大學的計算機教育也在醞釀新的改革方向。計算機教育是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通過兩年研究生學習,我感到了發(fā)展網絡教育的重要性。早就有專家說過,計算機已成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標。那網絡呢?網絡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我進行工作和學習的有利工具,尤其在現(xiàn)在的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因此網絡教育在計算機教育中的地位應該是非常高的,加強網絡教育也是真?zhèn)€社會所必須的。

2 計算機教育的發(fā)展和必要性

2.1 計算機教育的發(fā)展

2.1.1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發(fā)展

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可以追溯到80年代,1982年原教育部作出決定:就在清華、北大和北師大等5所大學的附中試點開設BASIC語言選修課,這就是我國中小學計算機課程和計算機教育的起源。[1]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發(fā)展至今,可謂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稱之為“計算機課程”(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這一階段大致從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計算機課程主要以學習程序設計語言為核心(主要內容是BASIC編程);到80年代中期以后,國際上的計算機教育專家逐漸認識到掌握計算機這種工具比掌握程序設計語言更為重要,尤其進入90年代以后,多媒體技術、校園網絡和Internet日益普及于是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受到了很大影響而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稱之為“信息技術課程”,時間是從90年代中期至今,現(xiàn)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說是信息技術課開展的一種比較好的模式,教育界對它的研究也日漸深入了。

由此看出,計算機教育由單純的語言學習轉向工具學習確實是一大進步,但是,現(xiàn)在信息技術課程又包括什么內容呢,是不是能夠滿足我們的實際需要,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從中小學開設的信息技術課程來看,其中涉及到的計算機網絡的內容很少,很少有專門開設有關internet網絡應用與網絡安全等章節(jié)。而在此時,我想到曾經盛行的“計算機文化”這一說法,在信息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計算機真的成為了一種文化,同時,internet網絡也可以說成為了一種文化,而文化是具有廣泛性的,既涉及全社會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又涉及全社會的每一個行業(yè)、每一個應用領域。教育是我們社會的一個重要領域,教育是計算機網絡這種文化傳播的一種重要手段和途徑,因此,我們在開展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時候,我們應該重視網絡教育的在其中的價值和地位,我們應該把網絡文化潛藏在課程之中,而不是僅僅是為了達到某些教學目標。

2.1.2 大學計算機教育的發(fā)展

大學的計算機教育同樣有20多年的歷史了,從微機原理,語言程序設計,到計算機文化課程。但是由于近些年受到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多元化、專業(yè)化、低齡化的影響,大學的計算機課程也需要改革了。[2]以前在大學里基本上開兩個層面的課程: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應用信息系統(tǒng)。計算機文化基礎包括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計算機應用信息系統(tǒng)(數據庫Visual Foxpro等。顯然計算機文化基礎與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有所重復,但是技術含量卻是不一樣的。尤其隨著信息網絡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本身的快速發(fā)展及應用的不斷深入普及,大學生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的人數也在迅速上升,但是他們到底又不會合理運用計算機和網絡,對網絡的認識有多少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很多人員對大學生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大體一致,可以概括地說,[3]大學生上網基本上是根據自己需求利用網絡資源,包括學習,工作,娛樂等,但是很少他們真正懂得網絡知識的卻不多,他們也只能在網絡上提取現(xiàn)有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的真?zhèn)?,以及提取方式的快捷和安全性知識比較缺乏。所以說他們還不能夠合理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缺乏對網絡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

我自身也有此感受,自從上研以來我一直在關注網絡知識學習,我發(fā)現(xiàn)我以前在大學時只是被動地利用網絡資源,而很少思考為什么會是那樣,對網絡的深層知識毫無所知,更不會防范和改變網絡,這也表明我在大學時所受的計算機網絡教育的局限性。從這一學期的學習我深感到了,計算機網絡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的計算機課程也應該有所改革了。

2.2 計算機網絡教育發(fā)展的必要性

計算機教育的不足之處太多了,在本文我只是想說一點就是網絡教育程度不夠。

從上述中小學和大學的計算機教育可知,計算機教育是個連續(xù)的過程,是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并且從他們的課程設置來看,計算機網絡教育在計算機教育中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比例很小。這樣會引起幾個問題:

1)中小學生陷入網絡游戲之中,無所事事;

2)大學生掉在網絡海洋中,無法識別和提取有用的資源。

3)無法對付網絡的有害性攻擊,遇到問題手足無措。

由此看出計算機網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了適應網絡社會,我們必須加強網絡教育并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它。

并且,從上面的中小學和大學的教學內容上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教育是個連續(xù)的過程,是個不斷發(fā)展的螺旋上升的過程。但是我認為,大學和中學的計算機教育不能脫節(jié),大學和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改革也是連在一起的,要改革必須同時改革,并且要合作改革,使計算機教育在人的教育過程中連貫起來,成為一個整體。

因此大家對網絡的認識還不夠,更不會使用利用網絡這種工具。如果想把網絡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我們必須掌握這些網絡知識。

3 必須掌握的網絡知識

進行網絡教育就是為了掌握和應用網絡知識,提高網絡素養(yǎng)。知識是進行網絡教育的基礎,要想達到網絡教育的目標就必須掌握網絡知識。

1)中小學:在網絡方面除了達到利用因特網有效獲取信息,支持學科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目標外,我們還應該增加網絡安全和防護方面的學習目標。

[4]《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安排中寫到:“模塊五,網絡的簡單應用:(1)學會用瀏覽器收集資料(2)學會使用電子郵件?!背踔械慕虒W內容安排:“模塊五網絡基礎及其應用(1)網絡的基本概念(2)因特網以及提供的信息服務(3)因特網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及下載(4)電子郵件的使用(5)因特網上的其它應用(6)網頁制作?!备咧校骸澳K五網絡基礎及其應用(1)網絡通訊基礎(2)因特網以及提供的信息服務(3)因特網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及下載(4)電子郵件的使用(5)網頁制作。”

由此可看出,中小學對網絡的學習的目標主要集中在應用上,而在防范和安全上重視不夠。而要對網絡的防范和安全的掌握就必須深入學習網絡的基本構架和原理。因此,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而這些在大學中尤其重要。

2)大學中計算機教育的發(fā)展

畢竟中小學學習的任務很重,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們開設的網絡課程也不可能太難,所以在大學中就必須在中學的基礎上繼續(xù)深入學習。對計算機網絡要有個系統(tǒng)性的認識,了解計算機的網絡協(xié)議和體系結構,尤其網絡協(xié)議模型中的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應該有一定的認識,此外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也沒個電腦用者必須要掌握的知識。

我們現(xiàn)在基本上都用是windous操作系統(tǒng),但是在使用網絡的時候,一些DOS命令也是很重要的。[5]例如: ping,它是用來檢查網絡是否通暢或者網絡連接速度的命令。作為一個生活在網絡上的管理員或者黑客來說,ping命令是第一個必須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這樣的:網絡上的機器都有唯一確定的IP地址,我們給目標IP地址發(fā)送一個數據包,對方就要返回一個同樣大小的數據包,根據返回的數據包我們可以確定目標主機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斷目標主機的操作系統(tǒng)等。

nbtstat ,該命令使用TCP/IP上的NetBIOS顯示協(xié)議統(tǒng)計和當前TCP/IP連接,使用這個命令你可以得到遠程主機的NETBIOS信息,比如用戶名、所屬的工作組、網卡的MAC地址等。

Tracert, 它是跟蹤路由信息,使用此命令可以查出數據從本地機器傳輸到目標主機所經過的所有途徑,這對我們了解網絡布局和結構很有幫助。

除此之外還有Netstat net,at,telnet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命令,并且很容易掌握,對我們使用網絡很有幫助。

當然,只有網絡知識是不夠的,也要結合實踐,否則也是徒勞的。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具體的掌握網絡知識,或者說進行網絡教育的幾種途徑。

4 開展網絡教育的途徑

1)在中小學實施信息技術課和課程整合,是教與學的一種有效方法,但是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和學習不夠。因此,信息技術課是基礎,在信息技術課中多加入些網絡知識課程,對課程整合的實施和學生網絡素質的提高都有好處。

2)大學中更要開設網絡教育應用。在大學的計算機相關專業(yè)都會開設類似于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網絡應用的課程,但是一些文科專業(yè)卻幾乎沒有該課程,我認為該課程應該作為一門公共課來開設。在大學中,計算機文化基礎和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網絡應用同樣重要,都應該成為必修公共課,而計算機應用信息系統(tǒng)(數據庫)類的就可以作為選修,有興趣和必要的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即可。

3)大學中學生自學是種很好的方式,普及計算機,使每個學生都有臺電腦,他就會遇到很多網絡問題,這種在任務驅動的方法,促使他們自己去學習網絡知識。

4)業(yè)余時間開展一些網絡知識競賽來激發(fā)學生對網絡的好奇心和學習動力。[6]比如2001年北京舉行了學生網絡應用挑戰(zhàn)賽,本賽旨在通過比賽普及網絡應用知識、建設校園網絡文明,對推動網絡普及、應用以及規(guī)范網絡文明產生巨大作用。像這樣的活動我們在中學和高校都可以適當地開展,這對網絡教育的普及會有很大影響。

5)很多培訓班開設也是不錯的學習方法,使那些優(yōu)秀或者對網絡編程有興趣的,更加深入的學習?;蛘咴诼毠ぷ髡吆统扇藢W習者可以通過這種途徑來學習網絡知識。

5 結束語

總之,網絡已不是專業(yè)人士的專有特長,而是一種社會文化,每個人都須具備的素養(yǎng)。在這個信息社會,沒有網絡,不懂網絡,我們進行工作和學習都會遇到困難或者麻煩,會使我們的人生道路很艱辛。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素養(yǎng)的一種重要手段,網絡教育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好,這樣的教育才真正地對社會盡到了責任。

參考文獻

[1] 何可抗.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通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

[2] 北京外國語大學計算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計算中心

[3] 張森.論我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今后發(fā)展.計算機教育,2005年第10期

[4]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第7篇: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信息教育課程的出現(xiàn)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是社會向前發(fā)展對相關人才需要的必然,是使學校培養(yǎng)的人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眾多課程中,基礎工具性課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基礎工具性課程的學習,對學習者的生存和發(fā)展影響頗大。倉頡發(fā)明了文字,使得前人能夠把日常生活的許多事情記錄下來,為后人留下了大量寶貴的精神財富,后代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必須學習語文,因而語文課就顯得格外重要,理所當然成了大家都必須學,而且必須學好的一門基礎工具課。同理,計算機的發(fā)明,延伸了人的大腦,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掌握信息技術是我們進入信息社會的通行證,開設信息技術課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因此,教育部在2000年1月9日修改頒布的《關于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草案)》中明確提出:信息技術課程是中小學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應作為必修課單獨開設。教育部以文件的形式指出了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和重要性,我們應該以此為指南,在教學中認真落實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地位。

1.突出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是落實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地位的關鍵

每們學科都有其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數學的九九口訣表是基本知識,筆算、心算是基本技能,語文的字、詞、句、篇是基本知識,查字典、遣詞、造句、謀篇是基本技能,信息技術課程也如此,也有自己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那么究竟哪些知識屬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知識呢?一是計算機的組成和簡單原理;二是操作系統(tǒng)的有關知識;三是計算機編程語言。這些知識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不易變化,是進一步學習其它有關知識所必須具備的知識。

哪些屬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技能呢?一是計算機外設的連接,正確的開、關機程序,外設的調節(jié)與使用,如:顯示器的調節(jié)、打印機、光驅、音箱等的使用。二是常用應用軟件如: WPS、Word、畫筆、書寫器等的熟練使用和常用工具軟件如kill、winzip等的安裝和使用。三是熟悉鍵盤,掌握正確的指法,掌握一種常用的漢字輸入方法。這些是正確操作計算機處理信息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和動手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掌握實用的技能,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體現(xiàn)了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我們的教學才會卓有成效。

2.注重應用和與其它學科聯(lián)系,是落實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地位的重點

長期以來有一個問題一直在爭論中,即只側重對學生進行計算機基本結構和計算機語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們了解計算機系統(tǒng),為將來學習計算機專業(yè)知識打好基礎,還是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和應用方面的教育,把計算機看作一個輔助工具,掌握使用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領呢?現(xiàn)在爭論有了結果,大家趨向于后者。因為大多數學生將來不會從事計算機專業(yè)工作。學習計算機只是為了熟練使用計算機這個“工具”,以便能對將來的學習環(huán)境和工作環(huán)境、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個較快的適應。

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體現(xiàn)在計算機是信息交換和信息處理的一種工具。學會運用計算機能為學好當前的課程及為今后更高層次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礎,正如學生學習語文并不是為了當作家,但如果不學習語文就無法完成其它各科課程的學習一樣,計算機教育也同樣不是為了培養(yǎng)計算機專家,只是為學生提供一種交流和處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學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在教學中要落實信息技術的基礎工具性地位,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注意與其他相關學科的聯(lián)系,盡量選擇相關學科的內容作為教學的實例,使計算機成為學好其他學科的工具。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學生的學習,讓他們感受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樂趣和事半功倍的效率。這些聯(lián)系不僅僅只發(fā)生在計算機與語、數、外之間,我們還應與其他更多的學科聯(lián)系,有多種途徑的聯(lián)系,如:利用計算機譜曲,利用計算機制作動畫片等,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學習軟件,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把計算機知識融匯到各科學習和各種活動中,使學生真正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確實與語文數學課一樣,是一們重要的基礎工具性學科,不掌握信息技術就要被動、就要落后,從而增加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3.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新能力,是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地位的著力點

傳統(tǒng)的語文、數學教學,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按照培養(yǎng)數學家和作家的要求教授學生,可結果是事與愿違,不僅沒有造就幾個大家,而且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其寫作水平很低,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極差,信息技術作為一們新興課程,在教學方面應反省這些,不能重踏傳統(tǒng)學科教學的覆撤,培養(yǎng)出動手能力不強的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要在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上下功夫。

(1)在任務中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選用能激發(fā)學生強烈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作為任務。任務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或是受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如:繪制奧運五環(huán)旗、設計環(huán)境監(jiān)測表等。

(2)在練習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道練習題,習題的設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與開放性,能引起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多途徑進行思考和大膽地創(chuàng)新。

第8篇: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那么究竟哪些知識屬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知識呢?一是計算機的組成和簡單原理;二是操作系統(tǒng)的有關知識;三是計算機編程語言。這些知識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不易變化,是進一步學習其它有關知識所必須具備的知識。

關鍵詞:學科 信息技術 工具性

哪些屬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技能呢?

一是計算機外設的連接,正確的開、關機程序,外設的調節(jié)與使用,如:顯示器的調節(jié)、打印機、光驅、音箱等的使用。

二是常用應用軟件如: WPS、Word、畫筆、書寫器等的熟練使用和常用工具軟件如kill、winzip等的安裝和使用。三是熟悉鍵盤,掌握正確的指法,掌握一種常用的漢字輸入方法。這些是正確操作計算機處理信息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和動手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掌握實用的技能,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體現(xiàn)了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我們的教學才會卓有成效。

一、注重應用和與其它學科聯(lián)系,是落實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地位的重點

長期以來有一個問題一直在爭論中,即只側重對學生進行計算機基本結構和計算機語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們了解計算機系統(tǒng),為將來學習計算機專業(yè)知識打好基礎,還是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和應用方面的教育,把計算機看作一個輔助工具,掌握使用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領呢?現(xiàn)在爭論有了結果,大家趨向于后者。因為大多數學生將來不會從事計算機專業(yè)工作。學習計算機只是為了熟練使用計算機這個“工具”,以便能對將來的學習環(huán)境和工作環(huán)境、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個較快的適應。

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體現(xiàn)在計算機是信息交換和信息處理的一種工具。學會運用計算機能為學好當前的課程及為今后更高層次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礎,正如學生學習語文并不是為了當作家,但如果不學習語文就無法完成其它各科課程的學習一樣,計算機教育也同樣不是為了培養(yǎng)計算機專家,只是為學生提供一種交流和處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學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在教學中要落實信息技術的基礎工具性地位,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注意與其他相關學科的聯(lián)系,盡量選擇相關學科的內容作為教學的實例,使計算機成為學好其他學科的工具。

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學生的學習,讓他們感受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樂趣和事半功倍的效率。這些聯(lián)系不僅僅只發(fā)生在計算機與語、數、外之間,我們還應與其他更多的學科聯(lián)系,有多種途徑的聯(lián)系,如:利用計算機譜曲,利用計算機制作動畫片等,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學習軟件,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把計算機知識融匯到各科學習和各種活動中,使學生真正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確實與語文數學課一樣,是一們重要的基礎工具性學科,不掌握信息技術就要被動、就要落后,從而增加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新能力,是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地位的著力點

傳統(tǒng)的語文、數學教學,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按照培養(yǎng)數學家和作家的要求教授學生,可結果是事與愿違,不僅沒有造就幾個大家,而且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其寫作水平很低,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極差,信息技術作為一們新興課程,在教學方面應反省這些,不能重踏傳統(tǒng)學科教學的覆撤,培養(yǎng)出動手能力不強的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要在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上下功夫。

(1)在任務中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選用能激發(fā)學生強烈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作為任務。任務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或是受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如:繪制奧運五環(huán)旗、設計環(huán)境監(jiān)測表等。

(2)在練習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道練習題,習題的設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與開放性,能引起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多途徑進行思考和大膽地創(chuàng)新。

(3)在教學中滲透一種讓學生敢想、敢做,鼓勵學生想、鼓勵學生做的思想。

從dos到windows,是操作系統(tǒng)一次大的革命,為什么別人能想到并努力實現(xiàn)它,而我們卻不能。要讓學生學會思考的方法,也要告訴他們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是沒有窮盡的,就操作系統(tǒng)而言,還在不斷地發(fā)展中,我們可以努力學習,發(fā)展現(xiàn)有的操作系統(tǒng)或另辟途徑,發(fā)明一種全新概念的操作系統(tǒng)。這些思想應該成為教學設計中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內容。

信息技術教學是落實其基礎工具性地位的重要途徑,應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應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教給學生,鼓勵他們運用計算機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從這個基本點出發(fā),才能把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工具性地位落到實處,從而使教、學、用突破以前計算機教學和應用的誤區(qū),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信息教育課程的出現(xiàn)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是社會向前發(fā)展對相關人才需要的必然,是使學校培養(yǎng)的人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眾多課程中,基礎工具性課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基礎工具性課程的學習,對學習者的生存和發(fā)展影響頗大。倉頡發(fā)明了文字,使得前人能夠把日常生活的許多事情記錄下來,為后人

留下了大量寶貴的精神財富,后代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必須學習語文,因而語文課就顯得格外重要,理所當然成了大家都必須學,而且必須學好的一門基礎工具課。同理,計算機的發(fā)明,延伸了人的大腦,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第9篇:計算機學習途徑范文

一、確定適當可行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指出,計算機課的主旨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對計算機技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處理和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機素養(yǎng),把計算機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更好地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由于學生的計算機基礎不同,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條件的學生家里有電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應用能力。但是大多數農村學生由于家庭經濟狀況比較不理想,或者父母知識水平不是很高,要么根本談不上買電腦,要么即使有了電腦也處于無人指導的情況,僅僅有一點計算機方面零散的概念,屬于“電腦盲”。因此,確定適當可行的教學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對基礎比較差的同學,我設置一些比較簡單的目標,如漢字的輸入、資源管理器的操作等:對基礎好的同學布置測驗、提高練習等,并鼓勵他們進行感興趣的一些操作,如:電腦繪圖、打字游戲,鼓勵他們自學課本上選學內容,并作一定的引導,這樣就有較多時間對基礎比較差的同學進行指導教學,使他們也可以順利完成基本教學目標。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1 教學方法的選擇應體現(xiàn)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實踐為主線的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認真參與備課,完善教學板塊。改進教學方法,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及不斷的操作練習,能獨立完成有關操作并享受自己操作成功的喜悅心情。這樣一定能達到最佳效果。

2 教學方法的選擇應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興趣,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覺得計算機課是有意思、好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皩W習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巨大動力,是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精神源泉”。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注意力越高度集中,求知欲越旺盛,知識遷移能力就越強,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課堂教學效率當然也高。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必須有利于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3 教學方法的選擇應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計算機技術迅速發(fā)展。一種操作系統(tǒng)和一種軟件應用的知識可以享用一生的時代已經過去,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又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取,才能跟上計算機發(fā)展的步伐。這就要求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在學生能夠承受的前提下適當安排一些適合學生自學的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則開始自學的內容要少而簡單一些,等到學生認為自學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并且樂于學習時,就可以適當加大自學的難度。

三、選擇合適的教學步驟

計算機操作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步驟設計不合理,教學流程不緊湊,將會浪費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從而達不到預期的課堂教學目標。因此,教學步驟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

教學步驟要具有整體性。所謂整體性是圍繞教學目標,使各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井然有序,有機整合,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要求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嚴密的邏輯性,預期的教學效果,步驟中無重疊、無脫節(jié)的現(xiàn)象。而部分計算機老師對教學步驟的設計不夠重視,導致上課時松散不緊湊,浪費時間,學生練習也沒有連貫性,最終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安排足夠的練習時間